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

时间:2023-08-09 17:25:25

导语:在国际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

第1篇

汇率是外汇市场中的基础指标,具有极大的金融风险,对名义和实际有效汇率变化率分析可以更好的了解我国汇率的变动风险。人民币的有效汇率因贸易伙伴的货币对美元汇率变动和中外价格差异表现出较大的波动性。根据人民银行网站公示资料来看,名义有效汇率和实际有效汇率的变化率情况大体相同,但也有较小差别。实际有效汇率的变化率波动幅度比名义汇率变化率的波动幅度大,导致这种情况主要是因为实际有效汇率变化率受相对价格指数和名义有效汇率变化率双重影响。同时根据人民银行给出的资料分析,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我国的人民币的名义有效汇率和实际有效汇率的变化率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名义有效汇率和实际有效汇率的波动性均增大。

2.名义有效汇率与人民币和美元名义汇率的对比分析

目前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是由央行通过直接标价法确定的人民币对美元的中间价。笔者为了更好的和国际清算银行的名义汇率比较,将人民币兑美元的直接标价法改为间接标价法,并以实行汇率改革前的最后一个月2005年7月人民币汇率为基准,将其指数指定为100。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算出2005年7月1元人民币兑0.12337美元,指数为100,同年8月1元人民币兑0.12346美元,指数为:100×0.12346/0.12337,由以上方法算出汇率指数。根据人民银行和国际清算银行公布的数据做人民币与美元汇率指数和名义有效汇率指数走势图。根据走势图可以明显看出:人民币与美元的名义汇率指数单边上升且上升幅度较大,名义有效汇率指数总体为上升趋势,但是过程中起伏较多,两者趋势总体保持一致。但是我们能够总结出:人民币与美元名义汇率指数比国家清算银行名义汇率指数增幅要大,人民币明显升值。究其原因,美国的经济发展缓慢、通货膨胀率较高、美元贬值,并且同期欧元和卢布等货币也相对美元大幅升值。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人民币与美元名义汇率指数和国际清算银行的名义有效汇率相关系数是0.77,人民币的升值速度明显加快,且人民币汇率的波动性也明显增强。在2005年7月汇率改革后人民币与美元名义汇率和国际清算银行的名义有效汇率都有大幅升值,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它们的升值加快波动性增强。

3.人民币汇率波动使人民币增值的原因

当前汇率的波动越发频繁,可以对汇率造成影响的因素越来越多。短期的汇率波动可能是投机因素的控制,但是长期的汇率波动趋势主要还是因为国民经济基本要素。接下来我们将从对汇率影响较大的几个基本要素来分析人民币升值的原因。

3.1国际收支顺差国际收支是国家对外贸易的综合评测,它直接影响国家货币的汇率。正常情况下国际收支顺差将会使本币升值外币贬值,国际收支逆差则导致本币贬值外币升值。我国的国际收支长期保持顺差,并且在汇率改革后外贸储备增加较快,并且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的年底外汇储备达到了惊人的1.9万亿美元。贸易顺差和外汇储备充足的影响使得人民币升值成为必然,这也是在汇率改革后,即便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下我国的人民币汇率虽有波动但是总体来说仍保持增值的原因。

3.2国家宏观经济政策

汇率波动会对国家经济发展带来重大影响,同时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也会影响汇率的波动。扩张的货币政策带来的通货膨胀和政府的财政赤字,将会使货币对外贬值;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则会稳定市场,使货币对外升值。我国长期实行紧缩的货币政策,这也使得人民币的升值成为必然,汇率的波动情况仍然是以升值为主,国际金融危机对这种升值速度往往起到推动作用。5.3劳动生产率的增长劳动生产率的增长将会直接增强国家的国际竞争力,增强国家的国际贸易实力,国际收支将会得到极大改善,此时为维护国际经济的均衡发展,国家货币的汇率需要适当升值。近年我国的劳动生产率增长较快,这也是人民币升值的根本原因之一。劳动生产率的增长极少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这也使得人民币的汇率在国际金融危机中的波动总体趋势为增值。

4.结语

第2篇

危机造成了美国的相对衰落

首先,美国金融行业受危机影响而萎缩,不仅让依赖高度金融化的美国经济遭遇重大打击,而且会严重束缚美国金融力量的全球影响。经过数十年的发展,美国经济已经高度金融化,金融产业在美国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这种重要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其一,占GDP的比重。根据统计,广义的金融行业占美国GDP的比重近年来不断上升,从1980年的6%逐年提高到21%,而同期制造业的份额从20%迅速下降至11%;其二,行业利润分配。与在GDP中的比重变化相对应,金融行业和非金融行业在美国经济中的利润分配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1980年,金融行业与非金融行业的利润分配之比仅为0.24:1,但到了2006年,这个比例则变为0.5:1。金融行业成为美国公司的重要利润来源。次贷危机恶化成金融危机,势必会影响美国金融业的可持续发展,并因此拖累高度依赖金融业的美国经济的未来增长。

其次,美国的经济发展模式将遭遇重大挑战,或将难以为继。当前美国经济的发展模式,主要依靠国内的过度消费。理论上,美国GDP的增长应该由个人消费、国内投资、净出口以及政府消费四部分共同构成,但事实上近年来一直是个人消费提供了绝对性的贡献。以2006年为例,个人消费高达当年美国GDP的75%。消费如此膨胀,主要是建立在个人和家庭资产不断增加的预期之上。确实,美国前几年的楼市泡沫和资本市场扩张为美国民众的透支消费提供了心理保障。以市场价值计算,美国家庭净资产从2002年底的39万亿美元膨胀至2007年第2季度的58万亿美元。但自2007年次贷危机爆发以后,美国的家庭资产急剧缩水,到2008年第2季度,短短9个月内全美家庭净资产便跌至56万亿美元,下降了2万亿美元,回落至2006年底的水平。可以肯定的是,随着金融危机进一步深化,美国家庭净资产的减少将更为明显。在这种情况下,主要依靠个人消费的美国经济将步入衰退,这种经济发展模式也必然面临重大考验。

最后,受次贷危机影响,美国的国家融资模式也会大受影响。美国联邦政府几乎一直在赤字中运行,靠借债度日。到2007年底,其发行的国债总额达到9万多亿美元,是联邦政府同年财政收入的3.6倍。美国民众和外国政府愿意把钱借给美国政府,主要原因就在于对美国实力的信心和美国政府所提供的信用担保。但金融危机的爆发及其对美国经济的破坏,将在很大程度上对这种美国已经非常熟悉和依赖的融资模式造成冲击。美国政府的债权者会越来越清醒地意识到,借钱给美国并不是那么安全的一种投资。即便此次危机中外国政府基于各种考虑继续借钱给美国以帮助其渡过难关,但危机过后他们显然会非常谨慎地对美国进行融资,甚至会停止继续借钱给美国。

国际金融体系变革进程加速

在次贷危机的巨大冲击下,现存国际金融体系的不稳定和不合理之处愈发暴露无疑;加之体系内各主要行为体力量的对比变化,其变革甚至重构进程不可避免地将会加速。第一,体系内各主要行为体的影响力出现重大消长,并最终导致国际金融体系权力来源分散化的新格局。在这场金融危机中,有三个行为体的影响力受到较为明显的冲击:第一个毫无疑问是美国。二战结束以后,国际金融体系经历了布雷顿森林体系和后布雷顿森林体系两个阶段,但无论处于何种阶段,美国在其中绝大部分时期内都处于无可争议的主导地位。不过,如前所述,次贷危机已经严重伤害了美国的金融实力,美国对该体系的绝对控制能力也会因此受到弱化。事实上,已经有不少人看到了此点,例如,德国财政部长直言美国“将失去其金融超级大国的地位”。第二个为体系内的各主要国际金融组织。危机当前,国际金融框架中的诸多重要国际金融组织的表现差强人意: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几乎没有发挥任何作用,国际清算银行也碌碌无为,世界银行则根本无从插手。这些国际金融组织的集体“缺席”和无能为力,遭致国际上的普遍批评。欧盟已经再三呼吁,要求建立一个新的国际金融秩序。在欧盟的要求下,美国总统布什被迫同意召开全球首脑金融峰会,来认真讨论这一重大问题。无论峰会的最终结果如何,美国的地位都会有所下降。第三个遭受重大打击的是对冲基金。对冲基金是近年来国际金融体系中一股引人瞩目的新兴力量。但次贷危机不仅给主要通过杠杆交易来获取高额投资回报的对冲基金带来了巨额损失,还充分暴露了对冲基金的投资模式内在所蕴含的系统性风险。在双重打击下,对冲基金对投资者的吸引力将会大打折扣,这将会严重制约其未来增长,直接导致其在国际金融体系中的地位下降。

与上述行为体影响力下降同时出现的,是体系内其他行为体地位的快速上升,其中,最为突出的是财富基金。在次贷危机发生前,财富基金早已初具规模,实力不可小觑,但美国和欧洲国家对其普遍抱有怀疑和提防的态度,指摘其不够透明且带有政治意图,并试图立法对其进行限制。由于美欧掌握着国际金融体系的话语权,财富基金的发展也因此一度遭遇尴尬处境。然而,次贷危机造成欧洲国家和美国国内金融体系流动性的极度短缺,迫使它们不得不放松对财富基金的政策管制,采取中立立场,甚至欢迎和邀请财富基金注资或者收购其国内陷入困境的金融机构。借助次贷危机所提供的机会,财富基金的合法性和地位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进而能够在全球金融秩序当中发挥更加重要和建设性的作用。实际上,这意味着国际金融体系的权力重心也因此发生了相应的转移,从美国主导下的美欧绝对支配体系朝向众多行为体共同参与的多元化秩序转变。

最后,美元在国际金融秩序当中的地位下降。受次贷危机拖累,美元的世界货币地位总体呈现出下降的趋势。有两大衡量指标:其一是美元为世界储备货币。在外汇储备币种的构成中,美元一度占有70%以上的份额。但2001年之后,其份额就开始呈现出持续下滑的态势,从2001年的71%逐年下降至次贷危机爆发前的65%。而次贷危机的爆发,更是导致美元的份额在一年之内急剧跌至62%,减少了近3个百分点。其二是美元作为国际贸易结算货币。各国被迫调整贸易政策来应对危局,不少国家还将外贸结算货币由美元改为其他货币。据报道,阿根廷和巴西两国政府决定,两国间的进出口商可以在贸易中直接使用各自货币,不必再使用美元作为交易的中介货币。这对美元的国际地位将是一种很大的打击。不过,美国不会坐视美元衰落的情况出现,势必会采取各种措施加以应对。凭借在国际金融领域内近百年的经验累积,美国政府也有能力做到这点。所以美元和其他货币之间的争夺,还将持续很长一段时间。

危机中的中国应对

中国已经是世界中的中国。中国也面临着金融危机所带来的冲击。但值得注意的是,危机总是和机遇同在。当中国正全力以赴来应对这场从未遭遇过的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同时,还必须化被动为主动,在危机中寻找中国的战略机遇。

论及中国的战略机遇,我们首先想到的通常是中国如何运用拥有的巨额外汇储备进行“抄底”。途径包括并购外国(特别是美国和欧洲)的金融资产和其他资产,或者是购买已经跌得惨不忍睹的外国公司股票。等到危机过去,这些资产可能会获得较高的收益。确实,如果操作得当,这将是一种显而易见的机遇。

但是,这种想法有着两方面的现实障碍。一方面,从最近两年的表现看,不得不承认中国在国际资本市场,尤其是在发达国家资本市场上的运作结果往往不尽如人意。至于这些投资让人失望的原因,无非经验欠缺和人才短缺两项。问题在于,这两个制约一直到现在仍然存在。既然如此,怎么可以认定中国在本次危机中出手就一定会给国人带来惊喜呢?况且危机中的操作对经验和人才的要求会更高。基于这个非常简单的理由,投资海外应该并不是中国的战略机遇真正之所在。

另一方面,中国尽管拥有世界第一的外汇储备,但真正能够用来抄底的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多。据统计,中国的最新外汇储备规模为1.9万亿美元。如果减去已经投资于美国国债、“两房”等政府机构债券和美国企业债券的1万多亿美元,还剩下8000亿美元左右。此外,中国必须至少留有6000亿美元的外汇储备以应付偿还国家债务、维持进出口贸易以及防止外商投资撤出等需要。这意味着中国目前所能动用的外汇储备最多不过2000亿美元。

那么,金融危机中的中国战略机遇到底在何方?在笔者看来,并不在于处于危机当中如何去大赚一笔,而在于这场危机有可能让中国在后危机时代的国际金融格局中处于一个相对有利的位置。显而易见,金融危机的突然爆发打乱了原有国际金融体系的权力格局和规则设定。即便不能说是推倒重来,但对它的深度改革甚至重塑,在全球性反思的背景下已经是不可回避的趋势。身处大变革当中,原本在旧有国际金融体系中饱受掣肘的中国,也因此能够有机会获得更为公正的地位。

但是,机会总是垂青于有准备的人。为把机会变成现实,中国必须着重在以下三方面进行努力。首先,要为中国的财富基金在国际上创造更大的合法性地位。与欧美等国主要以私营性的金融机构来施加国际金融影响不同,现阶段中国主要依靠以国家外汇储备为来源的财富基金在国际金融体系中发挥作用。进一步来看,就是通过中国投资公司发挥作用。但众所周知,西方发达国家对中司还存在着相当的抵触和拒绝情绪。对于中司的一些投资行为,也通过法律或者政治的途径加以限制。中国要抓住次贷危机所提供的机会,利用它们需要中国资金的时机,确保并提升财富基金在国际金融体系内的合法性地位,以便日后更好地为中国的对外金融战略服务。

其次,应推动东亚地区金融一体化的进程,加快建立区域性的金融合作机制。东亚并不能免于次贷危机所带来的全球性金融风暴,韩国等国家和地区目前所经历的金融动荡便是最好的证明。这也再次促使东亚国家体会到地区金融合作在防御全球性金融风险方面的重要性。在这样的集体认知下,地区金融一体化的推进节奏将会加速。对中国来讲,因为本身所遭遇的冲击相比较而言并不是很大,而且有巨量的外汇储备作为资源,中国可以因此在东亚金融次级体系中扮演更为关键性的角色。而长远来看,以中国为主导的东亚地区金融一体化将构成中国金融发挥重大国际影响的基石。

第3篇

[关键词]国际金融;格局调整;中国对策

[DOI]1013939/jcnkizgsc201711288

当今的世界经济正在向多极化方向发展,随着这个趋势的变化,全球金融格局也相应地受到影响。美国作为曾经的金融霸主,现如今的地位已经受到严重的削弱,世界金融的部分格局渐渐地被欧洲所取代,亚洲的经济发展也在世界金融格局分得“一杯羹”,面对变化如此快速的全球金融格局,现代中国应该抓住这个机会进行金融改革,我国的优势是用较短时间就能完成发达国家多年才完成的事情,事物存在两面性,这不仅是中国创造机会的时刻也是存在风险的时代,对此需要提出应对之策,以使我国能够在此机遇之中立于不败之地,实现将中国变为金融强国的目标。

1国际的金融格局发生变化

11标志

金融危机和债务危机逐渐蔓延到发达国家,根据相关资料表明,20世纪许多发展中国家多次爆发了严重的金融危机,例如1997年的东南亚金融风暴,除此之外还有许多的金融危机,这些渐渐地蔓延到全球,美国在21世纪所爆发的次贷危机就是最好的证明,日本和欧洲也受到了严重影响,同时由于西方多数国家都有着高福利的政策和巨大的军费开销,导致长期以来入不敷出,造成了这些国家的债务危机。[1]

12美国的金融霸主地位呈现下落趋势

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后,地位得到极大的提高,在金融上美国取代了英国的地位,确立了美元直接和黄金、其他国家的货币挂钩的货币体系,变成了名副其实的世界霸主,然而在次贷危机爆发之后,美国在世界金融中的地位变得不稳定。但是根据美国的资本市场监管委员会的报告可以看出,纵使美国在世界金融上的影响力受到削弱,但其影响力仍不容忽视。

13欧盟金融受到严重冲击

在金融风暴及债务危机的影响下,当今的欧洲银行负债累累,某些国家宣告破产,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信用危机,欧盟在此环境中经常性地出现经济负增长,其金融受到严重的冲击。

14日本所面临的困境

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后,日本受其冲击,国际消费市场大幅度萎缩,出口贸易也有所下降,作为日本的两大支柱性产业的汽车和电气都无法避免地受到波及,日本的经济在此之后也经常性地出现负增长,海啸及福岛核电站泄漏都严重削弱了日本经济,估计日本经济在短期之内很难恢复。[2]

15发展中国家的金融地位日渐上升

次贷危机对于中国和印度的冲击不是很严重,原因是中国和印度的金融业并没有完全开放,作为发展中国家的财富基金替代了对冲与私募这两个基金,这说明以发展中国家作为主体的金融力量在不断地壮大,并将在未来发挥出巨大的作用,发展中国家地位的提升对于现有国际金融体系是一种很大的冲击。

2中国的相应对策研究

美国的次贷危机让大多数的发展中国家意识到,以美国为主体的西方经济主导地位不再稳定,美元也无法再处于等同国际货币的地位,发展中国家在过去一直处于被动的地位,现如今由于次贷危机的影响,发展中国家在实力大部分保存的情况下,地位开始日益提高。中国作为其中的代表,需要对当今的形势作出相应的调整,以此发展自己,走符合国情的道路,主要方法有下面几种。

21打破资本市场的限制,进一步发展开放型的经济

开放型的经济是中国能否在全球经济中获得更高地位的保证,开放国内市场,用积极的态度去参与经济全球化以此来进一步发展开放型经济,当前的国际经济市场关系错综复杂,各方面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压力巨大,对此需要积极地制定相关策略以使国内的资本市场最大化的开放,将国际间的竞争压力转为我国发展的动力,促进中国经济的腾飞,进一步将产业开放领域以及业务的范围扩大,使中国的经济和世界的经济得到更深层次的联系,并且还要加强风险的防范体系,保护国内的经济不会受到外部的冲击。[3]

22加强金融的监管工作

我们放开金融的范围不代表着放开金融监管,金融监管的力度应该不降反升,政府对于金融的监管是符合当前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的,这可以稳定金融的环境。金融行业是一个大众性产业,金融等机构所经营的“商品”是社会上的货币资金,银行作为支柱以高负债来运营,这就会面临许多的风险,而且风险还有传播的特性,若不对金融进行监管,就会导致金融业的发展存在极大的风险性,会产生极为严重的损害,为此需要加强对于金融的监管工作,同时要对金融创新进行鼓励,通过把握好金融监督和创新使我国的金融稳定地发展。[4]

23推动人民币的国际化M程

我国的人民币在当前的形势下地位逐步提高,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国际化是人民币的最终发展目的,这也是发展的必然。虽说人民币在国外流通的数量不少,但是距离国际化还是很遥远的,导致这种现状的原因有很多,国内金融市场不论是广度还是深度都不够是原因之一,为了加快我国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需要中国不断地发展自身经济,在合适的时候,把人民币作为结算货币,加快人民币的国际化,提升我国的经济地位。

24转变当前的经济增长方式

金融危机过去之后,每个国家都在培育新兴的产业,积极地对经济增长做出调整,金融应该在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过程中承担起必要的责任,明确转变的方向以及重点,在融资方式等方面做出创新,把科技和可持续发展作为根本,加大对于科技的投入,在教育的投入上加大对资源的合理性开发、对生态环境的保护,积极地改善当前的金融管理方式,创造好的金融环境以及信用氛围,对经济的增长起到帮助作用。

3结论

当前的形势是机会和风险都存在于国际金融市场,在金融危机使发达国家严重受损的同时,也让中国等发展中国家有了登上国际金融舞台的机会,发展中国家的实力得到了保存,中国作为其中的代表,应该抓住机会,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金融离不开中国,中国的金融资产规模占据了很大的比重,中国要想发展就需要抓住当今的机会,积极采取应对措施,完善自身的金融市场,加强对内对外的金融发展,提高我国的国际金融地位,掌握话语权,为中国的崛起提供经济基础。

参考文献:

[1]郭盈利国际金融格局调整及中国对策研究[J].知识经济,2014(6):105-106

[2]林小斐中国对国际金融格局调整对策分析[J].技术与市场,2016(3):163-165

第4篇

关键词:国际金融;金融危机;传递机制

研究国际金融传递机制,对于防范国际金融风险,建立有效防范机制具有重要意义。国际金融传递可分为正常传递与非正常传递两种类型。正常传递指在维持各国汇率稳定和金融市场正常运行的条件下国际资本的流动和影响,非正常传递指引起各国汇率剧烈波动和金融市场秩序混乱的国际资本流动,它不仅由一国的金融危机影响到另一国,而且造成各国和地区之间的连锁反应,即危机“传染”。本文所讨论的国际金融机制,主要指后一种类型。

一、传递源与被传递对象

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化的国际环境下,由于种种原因首先爆发金融危机的国家(地区)称为“传递源”。受传递源影响,同样的危机很快出现在其临近或周围的国家或地区,这些国家或地区称为“被传递对象”。一般情况下,国际金融危机的“传递源”多发生在区域经济链条较为薄弱的环节上。那些被传递的国家或地区,往往与传递源国家在经济类型、金融体制、发展模式等方面有相似之处,具体来说,可大致分为两种情况:

(一)经济一体化区域内高度相关的投资贸易关系。以这次东南亚货币危机为例,东盟五国较为全面地进入区域经济一体化合作阶段是在1976年2月五国签署《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以区内实行特惠关税区时算起。当时东盟各国为了迅速发展经济纷纷实行50出口导向的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由于当时美、日、欧占东盟进出口总额的60%,使得东盟各国经济极易受到西方经济波动的影响。为此,东盟决定采取扩大区内贸易的政策,政策的实施使得东盟五国的内部贸易、投资比重迅速上升,各国经济命运由此被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了。同时对东盟的这些经济总量相对较小的国家来说,对外部波动极为敏感,加上各国在产业和进出口结构上有很大的相似性及竞争性,那么一旦某国货币受到投机者冲击而汇率发生大幅波动和下跌时,自然也会迅速影响到其它国家的外汇市场,从而造成货币危机的传递。

(二)国家之间存在某种货币一体化安排。1992年欧洲外汇市场波动的背景正是国际投机势力看准了欧盟货币体系中,成员国虽然安排了相互间汇率浮动上下不超过2.25%的界限,这种货币一体化安排客观上要求各国一致的货币政策和利率水平。但由于当时东西德统一不久,德国政府对赤字融资的需要要执意维持马克较高的利率,最终以英镑为首的其它低利率货币遭受投机者抛空而跌破限界,退出欧洲汇率机制,整个西欧经济也陷入衰退。在这种一体化的货币安排下,任何一种薄弱的货币受到攻击都可能引起整个区域的市场动荡二、传递媒介、传递途径与传递过程

在全球金融市场一体化、资本市场自由化的国际环境中,货币政策传递机制越来越依赖于市场价格即汇率和利率等竞争性变量。区域金融危机发生,汇率和利率成为国际金融传递的主要媒介。特别是汇率变动直接对国际和一国经济发生作用。在上述两个例子中,作为传递源的国家都因过去的刻板的盯住汇率政策不能应付国家经济和金融环境的变化,并都改变了汇率制度,实行浮动汇率制度,从而引起货币大幅贬值而发生金融危机。既然国际金融的传递媒介是利率和汇率,那么样国际金融市场特别是外汇市场和资本市场就自然成为主要的传递途径。

国际金融危机传递的过程可概括如下(以东南亚金融危机为例):由于泰国周边国家的货币大多与美元挂钩,当泰铢贬值后,泰国的出口竞争力便得到加强。与泰国出口结构相似的周边国家为了维持本国产品的出口竞争力,也会竞相使本国货币贬值。正是基于这种预期,国际投机者必然要对这些国家的货币做空头,而投机性的抛售就会对这些国家的货币产生巨大的贬值压力。另外,心理因素也会加速金融危机的传递。由于经济类型的接近,东南亚国家在不同程度上都存在与泰国类似的经济问题,如汇率制度缺乏必要的灵活性,不良债权、经常项目逆差等,投资者也害怕当地会发生金融危机,于是干脆把资本从新兴市场撤走,从而导致其它国家的金融危机实际发生。

三、现代国际投资组合理论———金融危机传递机制的一种理论解释

投资组合理论是现资组合行为的基础理论。而近年来的研究表明,随着各国国内经济的发展,当前分散投资决策的主要因素已经由证券的种类构成转向证券的地区构成上来了。马克维茨的资产组合理论认为,每一种资产组合的风险可以用其收益的方差来度量,整个资产组合的风险大小取决于三个方面的因素:组合中各资产的风险大小、各类资产所占比重以及不同资产之间的相互关系。那么在分散投资时,在既定收益下必须尽量减少资产之间的相关度,从而降低总体风险。目前西方发达国家由于长期的经济往来和一体化发展,其证券之间的相关系数已经变得很大,仅限于发达国家的投资组合已经无法很好地削减风险。在这种情况下,西方的投资组合必然会把部分投资换成回报。而这些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市场往往被划分为不同的区域投资板块加以管理,一旦其中某一国的货币风险上升,国际投资组合即对自身做出修正,这种修正行为就是把属于该地区板块的证券和货币抛出,从而引起该板块对应的整个地区的货币动荡。

四、传递力度与传递中止

第5篇

关键词:国际金融;金融危机;传递机制

研究国际金融传递机制,对于防范国际金融风险,建立有效防范机制具有重要意义。国际金融传递可分为正常传递与非正常传递两种类型。正常传递指在维持各国汇率稳定和金融市场正常运行的条件下国际资本的流动和影响,非正常传递指引起各国汇率剧烈波动和金融市场秩序混乱的国际资本流动,它不仅由一国的金融危机影响到另一国,而且造成各国和地区之间的连锁反应,即危机“传染”。本文所讨论的国际金融机制,主要指后一种类型。

一、传递源与被传递对象

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化的国际环境下,由于种种原因首先爆发金融危机的国家(地区)称为“传递源”。受传递源影响,同样的危机很快出现在其临近或周围的国家或地区,这些国家或地区称为“被传递对象”。一般情况下,国际金融危机的“传递源”多发生在区域经济链条较为薄弱的环节上。那些被传递的国家或地区,往往与传递源国家在经济类型、金融体制、发展模式等方面有相似之处,具体来说,可大致分为两种情况:

(一)经济一体化区域内高度相关的投资贸易关系。以这次东南亚货币危机为例,东盟五国较为全面地进入区域经济一体化合作阶段是在1976年2月五国签署《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以区内实行特惠关税区时算起。当时东盟各国为了迅速发展经济纷纷实行50出口导向的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由于当时美、日、欧占东盟进出口总额的60%,使得东盟各国经济极易受到西方经济波动的影响。为此,东盟决定采取扩大区内贸易的政策,政策的实施使得东盟五国的内部贸易、投资比重迅速上升,各国经济命运由此被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了。同时对东盟的这些经济总量相对较小的国家来说,对外部波动极为敏感,加上各国在产业和进出口结构上有很大的相似性及竞争性,那么一旦某国货币受到投机者冲击而汇率发生大幅波动和下跌时,自然也会迅速影响到其它国家的外汇市场,从而造成货币危机的传递。

(二)国家之间存在某种货币一体化安排。1992年欧洲外汇市场波动的背景正是国际投机势力看准了欧盟货币体系中,成员国虽然安排了相互间汇率浮动上下不超过2.25%的界限,这种货币一体化安排客观上要求各国一致的货币政策和利率水平。但由于当时东西德统一不久,德国政府对赤字融资的需要要执意维持马克较高的利率,最终以英镑为首的其它低利率货币遭受投机者抛空而跌破限界,退出欧洲汇率机制,整个西欧经济也陷入衰退。在这种一体化的货币安排下,任何一种薄弱的货币受到攻击都可能引起整个区域的市场动荡。

二、传递媒介、传递途径与传递过程

在全球金融市场一体化、资本市场自由化的国际环境中,货币政策传递机制越来越依赖于市场价格即汇率和利率等竞争性变量。区域金融危机发生,汇率和利率成为国际金融传递的主要媒介。特别是汇率变动直接对国际和一国经济发生作用。在上述两个例子中,作为传递源的国家都因过去的刻板的盯住汇率政策不能应付国家经济和金融环境的变化,并都改变了汇率制度,实行浮动汇率制度,从而引起货币大幅贬值而发生金融危机。既然国际金融的传递媒介是利率和汇率,那么样国际金融市场特别是外汇市场和资本市场就自然成为主要的传递途径。

国际金融危机传递的过程可概括如下(以东南亚金融危机为例):由于泰国周边国家的货币大多与美元挂钩,当泰铢贬值后,泰国的出口竞争力便得到加强。与泰国出口结构相似的周边国家为了维持本国产品的出口竞争力,也会竞相使本国货币贬值。正是基于这种预期,国际投机者必然要对这些国家的货币做空头,而投机性的抛售就会对这些国家的货币产生巨大的贬值压力。另外,心理因素也会加速金融危机的传递。由于经济类型的接近,东南亚国家在不同程度上都存在与泰国类似的经济问题,如汇率制度缺乏必要的灵活性,不良债权、经常项目逆差等,投资者也害怕当地会发生金融危机,于是干脆把资本从新兴市场撤走,从而导致其它国家的金融危机实际发生。

三、现代国际投资组合理论———金融危机传递机制的一种理论解释

投资组合理论是现资组合行为的基础理论。而近年来的研究表明,随着各国国内经济的发展,当前分散投资决策的主要因素已经由证券的种类构成转向证券的地区构成上来了。马克维茨的资产组合理论认为,每一种资产组合的风险可以用其收益的方差来度量,整个资产组合的风险大小取决于三个方面的因素:组合中各资产的风险大小、各类资产所占比重以及不同资产之间的相互关系。那么在分散投资时,在既定收益下必须尽量减少资产之间的相关度,从而降低总体风险。目前西方发达国家由于长期的经济往来和一体化发展,其证券之间的相关系数已经变得很大,仅限于发达国家的投资组合已经无法很好地削减风险。在这种情况下,西方的投资组合必然会把部分投资换成回报。而这些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市场往往被划分为不同的区域投资板块加以管理,一旦其中某一国的货币风险上升,国际投资组合即对自身做出修正,这种修正行为就是把属于该地区板块的证券和货币抛出,从而引起该板块对应的整个地区的货币动荡。

四、传递力度与传递中止

第6篇

关键词:金融危机;金融衍生产品;虚拟经济;法律问题

中图分类号:DF9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3933(2009)08-0137-03

从2007年初开始,由美国抵押贷款风险逐渐演变出的一场次贷危机,不仅瞬间席卷美国、欧盟和日本等世界主要金融市场。而且不同程度地扩大和影响到包括我国在内的多数国家。普遍的观点认为,“次贷危机已成为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金融危机”。面对突如其来的金融灾难,从各国政府首脑到金融监管部门、从金融机构到学术界,都在匆忙而审慎地采取一系列措施以求有效应对、渡过难关。就法律界来讲,同样面临着反思与应对的迫切任务,应当采取分析与综合相结合的方法,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准确把握成因,进而做出科学判断和合理建议。

一、金融危机爆发的内园分析——以美国为案例

此次金融危机的爆发主要是由美国次贷危机引起,就受影响程度而言,作为全球最大经济实体的美国,显然首当其冲。客观地讲,金融危机在众多国家的蔓延,都多多少少受本国或区域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程度的影响,但是,在经济全球化日益成熟的今天,此次危机的成因及根源,存在着很大程度上的共性,甚至是同一性,而其最集中、最全面的代表就是美国。就金融危机在美国的成因来讲,主要存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严重脱钩,缺乏对金融衍生产品的有效法律监管

美国经济最大的特点是虚拟经济,即高度依赖虚拟资本的循环来创造利润。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最早对虚拟资本(Fictitious Capital)作出系统论述。虚拟资本以金融系统为主要依托,包括股票、债券和不动产抵押等,它通过渗入物质资料的生产及相关的分配、交换、消费等经济活动,推动实体经济运转,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因此虚拟经济本身并不创造价值,其存在必须依附于实体生产性经济。脱离了实体经济,虚拟经济就会变成无根之草,最终催生泡沫经济。当前的美国金融危机是经济过度虚拟化和自由化后果的集中反映。这其中的一个典型表现就是与房地产相关的金融衍生产品也开始不断泛滥,金融衍生产品的极度膨胀导致美国金融服务业产值占到其GDP的近40%。脱离了实体经济的支撑,又没有相应的管制措l施,虚拟经济就会逐渐演变成投机经济,这也就从根本上决定了美国房地产泡沫的最终破灭。

(二)按揭法律结构上存在缺陷

美国在住房按揭贷款的设置上虽有担保的存在,但其法律结构上却存在重大缺陷,使得这种担保不具有实际意义,从而也就使得金融风险从源头上不可能得到有效的控制。在美国次贷危机中首付款都很低,按揭担保变得非常脆弱,金融的风险也就变得更容易发生。有数据显示,2006年美国发放的次贷平均只有6%的首付款比例。2002~2006年间,美国家庭贷款以每年11%的速度增长,远远超过了整体经济的增速。金融机构的贷款年增速为10%。如今,由于房价暴跌,很多贷款人无力还款。而购房人对于所购房产只有很少甚至没有自己付款,全部以银行的贷款购买房产,然后再以该房产做还款的担保,从这样的担保结构中可以看出,担保人的担保物虽然具有法律形式上的所有权,但就实质而言并不具有真正的交换价值意义上的“所有权”。实际上,英美财产法中本身就没有明确的“所有权”概念,有的只是对于财产进行利用的相关概念,这通常被理解为灵活并能适应社会的发展,而按揭这样一种交易一担保模式在高房价时代确实为普通人购房提供了一种可能。适应了经济迅速发展下的社会需求。但是,法律作为对社会经济进行最本质、最深刻描述的工具,在所有权归属这样重大的问题上是不能含糊其词的,否则会造成严重的后果。所以在大陆法系国家,对于“无权处分”之类问题的研究汗牛充栋,并一直争论不休,其主要考量就在于没有所有权而处分财产是法律上一个极为重大的事件,一定要有一个明确的处理机制。像现在遇到次贷危机的时候就能发现,正视所有权本质的问题其实就能发现它的价值。

(三)金融债务信用基础的法律保障机制存在缺陷

此次美国次贷危机的导火索应该是金融债务信用基础遭到了摧毁性的破坏,客观地评价,美国作为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有着极其牢固、自身修复性很强的金融债务信用体系,同时,还有严密的法律机制对其进行全方位保护。但是,在此次危机中,我们可以清晰地观察到,其金融债务信用基础以及相关的法律制度仍然没有抵挡住自由金融市场负面作用的巨大冲击。其整个逻辑过程其实非常简单,就公司金融债务而言,公司企业从商业银行大量借款,再将借来的钱从事证券业或房地产业的投资。这时股票市场和房地产市场高涨。但是,当过热的股市或房地产市场高涨到一定程度,必然发生崩溃,此时公司的资金都压在股票或房地产上,无法套现偿还银行的贷款。这就会导致银行的信用基础出现问题,银行的资金不具有流动性,就会引发银行对存款客户的支付的危机。此外,借款公司,如果不是从事股票业或房地产业这些高风险的投资,而是从事出口贸易或制造业投资时,也可以从银行大量贷款。但是,因为市场情况的突然变化,由于对市场估计的错误等各种原因,产品压库滞销,也可能导致公司到期不能偿还贷款。这也会影响银行对存款客户的支付能力。银行对存款客户的支付信用出现问题时,公众存款人便对银行进行大规模的挤兑。挤兑必然导致银行倒闭。一家银行倒闭还会引起数家银行接连发生挤兑,金融危机就爆发了。

二、爆发金融危机的外因分析——国际金融法方面存在的缺陷

金融危机自美国肇始,而后以极快的速度蔓延到其他国家,其原因,除了已经分析过的国内因素外,对于外在因素也不能忽视。就法律角度讲,外在因素,其实质就是国际金融法方面存在的不足和缺陷。

一方面,国际金融法对各国以及经济实体的制约性不强。这是各种国际金融关系冲突与协调的结果,具体表现在:第一,在维护国际金融秩序与安全方面功效最为突出的公法性金融条约数量稀少、内容抽象,不能为金融危机治理提供有力的法律支持。例如,《国际货币基金协定》虽然规定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促进国际货币稳定的宗旨和监督国际金融运行的职能,但对于IMF如何促进国际货币稳定、如何实施金融监管、是否有处理金融危机的权能等,并未作出具体的规定,致使金融危机治理实践中产生有关IMF越权、救助时机延误、救助资金不足、救助措施失当等种种纷争和问题。第二,与金融危机治理密切相关的金融监管双边文件的强制力有限。其主要形式——“谅解备忘录”不具有法律拘束力,仅仅是各国金融当局之间签署的一种意向性声明,因而在实施时缺乏有力的法律保障。另一种文件形式是相互法律协助条约,其虽有法律拘束力,但并不是关于国际金融监管合作的专门性文件,且它们大多在发达国家之间签订,处于金融危机震中地带的发展中国家反而较少签订,因此在金融危机防范与控制方面的作用也大打折扣。第三,非政府组织的国际金融监管规则缺少法定拘束力。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国际证券业监管者组织和国际保险业监管者为代表的非政府组织所的一系列国际金融监管规则不具有法定拘束力,它们主要是国际非政府组织向各国监管当局推荐采用的一些金融监管原则、标准、建议和做法,同时,这些规则更适合于发达国家及其活跃银行的监管,在金融监管体制和监管水平各不相同的国家事实上很难得到确定的和同步的实施。

另一方面,现行国际金融法律制度的内容也不同程度地存在漏洞或问题:第一,缺乏维系国际监管合作机制的惩戒制度。第二,缺乏明确而权威的国际金融监管者。第三,缺乏有效的国际金融政策与制度的协调机制。第四,缺乏对资本跨国流动的有效监管。第五,缺乏针对金融危机的一整套彼此联系的法律应对机制。

三、应对金融危机的法律手段

(一)加强对金融衍生产品的法律监管

此次金融危机使我们必须认识到金融衍生工具的两面性,在金融衍生产品交易的电子化、自由化、国际化趋势不断加深的形式下,风险也在逐步增强。据有关人士统计,在过去10年内,因衍生交易产生的亏损有一半涉及到法律风险。对金融衍生品缺少必要的监管,使得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严重脱轨,这是西方舆论公认的催生美国次贷危机的重要原因。我国目前对金融衍生交易仍缺乏较为明确的法律规范。有关交易的主体资格和授权、交易的、交易的避险性规定及其认定、交易的净额结算在破产程序中的有效性等法律风险,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具体的建议主要是:首先,要进一步建立起有效的监管体制。我国应当立足本国国情,建立政府监管、行业自律和交易所自我管理三级监管模式。这种三级监管结构可以实现对交易事前、事中和事后的全程监管。其次,应当制定并完善相关法律制度,对市场准人条件、信息披露、交易主体作出明确规定,并及时准确地向社会公众公布与衍生交易有关信息。在监管立法中,可以参考国际组织指导性文件,将其纳入国内法律体系中,使风险监管与国际社会接轨。最后,进一步加强与国际金融机构的深度合作。

(二)进一步加强国际间金融法律领域的协作,切实提高有关法律制度的效力

首先,要对现行国际金融法律制度进行整合、查漏补缺。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集团、巴塞尔委员会等重要国际金融机构为中心,充分利用其各自资源并促进资源的优势互补,通过加强其相互间金融信息及技术的交流与合作,促进金融监管标准的法制化和统一化,建立包括跨国资本流动监督机制在内的有相当约束力的国际金融安全机制。其次,围绕当代金融危机的主要特征进行有关制度设计。例如:针对当前金融危机的复合性,加强国际金融法制的协调性建设,包括国际货币法制、国际银行监管法制、国际证券监管法制等国际金融法制的内部协调及其与国际贸易法、国际投资法、国际刑法等的外部协调,使世界贸易组织、货币基金组织、欧盟等各类国际经济组织的政策制度实施或其国际行动产生正向叠加效应,而非反向抵消效应。针对当前金融危机的突发性,各国监管当局和国际组织可以考虑相互借鉴与交流经验,建立反应灵敏的危机预警机制和应急机制,改革和完善IMF贷款条件,建设危机救援的绿色通道。针对当前金融危机的系统性,应开发和利用国际金融法制的救济功能,赋予IMF金融危机救助职能,强化其制裁能力,依据权利义务一致原则建立发达国家在金融监管和危机救助中的责任制度,严格并完善危机处理的国际纪律和程序,研究和发展存款保险制度、国家债务重组制度等危机处理制度,有效地控制金融危机的蔓延和升级。

(三)进一步完善金融危机情况下的公共资金援助法律制度

如果说我们应当将主要的注意力放在如何防止金融危机的爆发、蔓延的话,与此同时,对于危机爆发后的补救措施的探讨也显得极有必要。目前,包括美国在内的不少国家正在积极采取措施,力图控制和尽快摆脱危机困扰。而其中较为直接的补救方式就是公共资金援助制度。不幸的是,临时抱佛脚时,大家才发现,自己的制度设计存在如此之多的问题致使具体实施时困难重重。综合考量后,我们认为,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对公共资金法律援助制度进行改进:首先,从指导思想上,主管当局应当明确,所谓的公共资金援助不是万能的,其授予条件必须建立在客观标准之上,政治因素绝不能作为救助破产金融机构的借口和理由;金融机构应尽可能采取自我挽救措施,综合运用多种救助手段,充分调动股东、高级管理人员及其他金融机构等相关主体的积极性;主管当局要敢于让金融机构破产,让失败者自负责任,让市场发挥配置资源的作用,而不能完全倚重央行的贷款救助。

至于具体的制度设计方面,主要是:第一,立法中必须明确国家提供公共资金援助的条件,具体包括:该金融机构的偿债能力受到威胁,如果不提供资金援助就难以支付到期债务;救助资金主要用于减轻系统性风险的影响等。第二,公共资金救助形式可多样化,除了央行紧急贷款外,还应建立与地方财政、其他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多头救助机制,尤其应积极提倡并引导私人主体参与救助重整,如由金融机构股东、其他私人投资者注入新的资本等形式。第三,积极完善相关配套措施,如建立存款保险制度、设立金融稳定专项基金,使公共资金救助成本分担社会化等。

(四)加强金融监管国际合作法律制度的构建

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在促进金融监管国际合作法律制度的构建时,应该着重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要重点明确确立金融监管的主权原则。金融监管权的行使是一国主权的反映,在我国金融监管法律制度的调整过程中,应针对金融活动国际化的趋势,明确金融监管的主权原则,以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公共秩序及公共利益。

第二,确保金融机构的稳健和审慎经营,化解风险隐患,杜绝不良经营行为。要把对金融风险的防范和化解作为监管工作重点,以维护本国和世界金融体系的稳定。

第三,贯彻WTO下的互惠原则及国民待遇原则,增强法律的透明度,增强法律在适用上的权威性,同时也要善于运用WTO规则中的保障措施、国际贸易收支平衡等条款及原则,维护我国的经济利益。

第四,加强对外国金融机构的谨慎监管。在金融机构市场准入方面,既要切实履行人世的承诺,也要以金融机构的母国对该金融机构有无足够的监控手段、能否获取其经营信息、能否对该金融机构实施检查、审计等作为市场准入的条件。以双边、多边条约等方式建立金融机构母国、东道国协调监管机制,在制度设立上既要包括对外国金融机构在我国金融活动中的监管,也要涵盖我国金融机构在外国从事金融活动的监管。

第7篇

美元地位是否动摇

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环境下,美元逆转了近年来的下跌趋势,出现了强劲反弹,美元能否收复前期的“失地”,欧洲货币能否取代美元在国际货币市场的地位,有关各界众说纷纭。2008年8月以来,美元汇率在国际外汇市场上逆势上行,在短短的两个多月内美元总体升幅超过了25%,其中对欧元升幅超过了25%。据有关机构预计,进入2009年美元将继续扩展上扬趋势,欧元仍然难以恢复强势。虽然随着投资者对金融市场信心的恢复、市场风险情绪的改善,以及套息交易需求的增加,美元也会出现下调,但美元强势在近期不会改变。

从当前的国际货币体系看,尽管蔓延全球的金融危机爆发后,以美元为核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岌岌可危,但美元基础依然牢固,美元地位尚未出现根本性动摇。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地位难以动摇的因素很多,主要有以下七个方面:

第一,虽然目前美国经济衰退严重,还未渡过金融危机,但与西方其它国家相比,经济仍存在着发展的潜力,一旦度过金融危机,经济复苏的潜力就会释放出来,而欧洲国家和日本经济衰退后的复苏能力相对薄弱。与此同时,美国金融危机的蔓延过程是不断“转嫁”危机的过程,将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纷纷“拉下水”,其中,欧洲金融动荡更为剧烈,从而在一定程度和意义上等于缓解了美国国内的金融危机。

第二,综合当前的国际金融形势,西方国家普遍希望美元汇率保持强势,美元强势既符合美国的根本利益,也符合其它西方国家的利益。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认为,美元的保持强势对资本市场“人气”的稳定有着极大的作用,缓解金融危机的恐慌气氛,对防止金融形势的进一步恶化和消除经济衰退预期心理显然十分必要。另外,由于各国央行持有大量美元资产,如果美元继续贬值各国央行的美元资产将不可避免地大幅度缩水。同时,如果美元贬值,为减少损失一旦美元资产遭到抛售将进一步加剧国际金融市场的动荡,这是各国政府和央行最担心和不愿意看到的结果。

第三,综合各种因素,美元强势不仅反映了美国整体经济实力的潜力,同时也反映了各国与美国经济毕竟存在着差距。由于欧元区经济实力与美国经济实力存在着一定的差距,而且欧元区国家内部经济和金融政策难以协调一致,金融领域缺乏统一性,因此尽管欧元诞生以来对美元汇率不断升值,但欧元仍难以对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上构成实质性的威胁,不仅欧元还没有能力替代美元成为核心货币,而且还没有任何区域性货币能与美元进行抗衡。从近年来美元涨跌状况看,欧元的走强与美元的下跌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好像在不断寻找一个平衡点,而一旦美元上涨则升势凌厉。

第四,美国希望美元保持强势,从中获得巨大的经济利益。如美元汇率坚挺将使美国进口商品的价格低廉,从而有利于美国抑制通胀上扬,并为美国货币政策提供更多的余地;廉价的进口商品使得美国公司无法通过提高价格来增加盈利,只能通过增加技术投入等手段来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竞争力,从而达到增加盈利的目的,从而也使美国科技水平不断提高;对于美国居民来说,美元汇率的坚挺降低了他们生活费用的支出,特别是出国旅游的费用大大降低。因此,坚挺的美元符合美国的经济利益,也是当前美国政府所愿意看到的。

第五,强势美元有利于美国救市方案的实施。美元的稳定或强势,不仅对海外机构购买美国国债提供了安全保障,同时在强势美元的情况下,美国可以继续吸引海外机构大量购买美国国债,为美国救市提供更多的资金来源,降低美国政府筹措资金的成本。

第六,美元仍是国际上主要支付货币。在当前金融危机过程中,流动性短缺是金融危机最严重的问题,也是各国政府最头疼的问题。由于金融危机引发的大规模信贷紧缩,导致流动性短缺更加严重,而在经常性项目上相当数量的支付还必须以美元结算,因此随之增加了国际货币市场对美元的需求量,并带动了美元的升值。

第七,由于美元仍然是处于主导地位的国际货币,各国外汇储备是以美元计价,美国国债又是国际金融市场上最具流动性的资产。因此,全球性金融危机爆发后,大量短期国际资金纷纷涌入美国债券市场寻求较为安全的投资品种,由此导致美国债券市场在全球金融危机愈演愈烈的情况下相对于其它投资市场要活跃,美国债券市场的活跃也驱动了美元汇率对各国货币近期内不断升值。

从目前的国际货币市场看,尽管全球性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美元在逐渐收复“失地”,同时,未来美元的走势随着形势的发展变化还难以预料,但可以断定,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内继续“坐庄”的局面不会有根本性的改变。

欧洲货币体系的重要性日益突出

近年来,由于美国国际收支连年出现巨额逆差,美元对西方各主要货币汇率的下跌,使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地位急剧下降,大量美元流向欧洲等地区,导致国际金融体系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即美元在国际金融中的地位大大减弱,而欧元等欧洲货币在国际金融中的地位正日益提升和加强。

由此,在国际金融体系中一个突出的现象是,美元大量流入欧洲货币市场和欧洲货币市场的发展规模十分迅速,使国际借贷市场进一步膨胀,欧洲货币市场的作用日益突显。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一方面,近年来西方各国内部财政赤字日趋庞大和贷款不断扩张,国际贸易发展严重失衡和西方货币关系日益紧张,再加上2008年以来随着国际石油价格的上涨,西方一些国家通货膨胀的压力明显加重,使其试图通过大量商品交换和资金移动来减缓通货膨胀的压力,从而进一步带动了美元大量流入欧洲和欧洲货币市场的发展。

特别是近年来,随着欧元、英镑和瑞士法郎等欧洲货币的坚挺,欧洲货币在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领域中的作用日益突出,同时也进一步加强了欧洲货币市场在国际金融领域中的地位。在国际金融体系和国际借贷活动中,除了美元市场外,境外欧元、英镑和瑞士法郎等欧洲货币的国际形式形成了欧洲货币借贷市场。近几年,随着美元汇率的节节下跌,欧元和英镑等欧洲货币的地位不断上升,使借贷者在欧元和英镑等欧洲货币借贷活动中的风险相对减少,因此国际间欧洲货币借贷规模迅速发展,欧洲货币市场现在已发展成为国际金融中心庞大的国际借贷市场。

欧洲货币在国际金融货币体系中地位的不断加强,一方面对未来世界经济的发展和国际金融市场将产生深刻的影响;另一方面,国际金融货币体系的调整和重组将进一步加快,国际货币之间的竞争也将更加激烈,汇率波动将更加剧烈和频繁,对国际金融市场的稳定以及国际资本流动的格局都将产生巨大的影响。而目前美元汇率的波动也有可能随着美国庞大的贸易和财政赤字的进一步扩大而加剧,美元对欧元等欧洲货币主要国际货币汇率的变动将会更加频繁,国际资本流动变化也将更加难以预测。

从未来发展趋势看,欧元、英镑和瑞士法郎等欧洲货币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地位还有进一步加强的趋势,因此许多国家和地区将继续利用欧洲货币市场作为投资和筹集资金的重要渠道和途径。这一方面为国际流动资金提供了更广泛的场所,另一方面为一些国家弥补国际收支逆差和财政赤字提供了多渠道的资金来源。

但尽管欧洲货币在国际货币市场的地位与作用不断提升,但目前仍难以与美元抗衡,也不可能取代美元的地位。

美元汇率的不确定性

目前在外汇市场上,美元汇率仍存在着诸多的不确定性,美元风险依然存在。由于在世界经济和国际金融领域中世界多种货币共同起作用,国际资本市场资金的筹措已进一步向世界货币多元化方向发展,世界各国在资金筹措上的防范风险意识正不断加强。另外,受2008年以来美国次贷危机引发全球范围内的信贷紧缩及金融市场动荡,全球信贷危机及金融市场的剧烈波动使金融系统性风险进一步加大。在次贷危机蔓延西方世界的背景下,发生全球范围的金融恐慌和灾难自然不可避免,由于世界各地区资本市场潜伏着不同程度的经济和金融危机隐患,到目前为止次贷危机带来的风险还未全部释放。

目前,世界经济的不稳定首先来自全球金融体系,美国处于资产“泡沫”破灭的困境,由于房地产下滑造成了金融领域的振荡,不良贷款居高不下,金融体系捉襟见肘,大量无法追回的贷款使多家债权银行陷入资金困境,同时金融领域的危机正在不断向实体经济扩散。再加上,近年来美国在外资急剧增加的情况下,债务负担更加沉重,使美国资本市场的风险日益增大,这对美国金融市场的未来将产生难以预料的影响。因此,一些国家受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脆弱的金融体制逐渐显现出来。

在国际货币市场上,尽管近年来汇率变动相对稳定和有序,符合改革经济发展和国际贸易的基本面。但2008年上半年,美元大幅度贬值已经导致美元处在历史的低点,尽管近期美元逐渐呈现回稳,但美联储连续下调利率已经成为国际外汇市场上驱动美元变化的一个不确定因素,仍存在着下跌的风险。一旦出现新一轮的大幅度贬值,将严重动摇投资者对美国资产的信心,遭遇美元抛售失控的风险,使各国货币抵御国际外汇市场汇率变化带来的冲击压力不断增大。目前,美国次贷危机还没有结束,美元汇率变化带来的风险随时有可能引发地区性和局部金融危机,当前国际金融安全形势依然严峻,同时也将进一步影响世界各国在借贷上有更多的考虑和选择。

从当前国际货币市场的整体形势看,国际金融市场的不确定因素不断增多,以及一些国家仍未摆脱金融危机的阴影,因此,国际货币市场难以保持平稳的发展态势。这一方面导致地区经济和金融形势不稳,使一些国家的货币在风雨飘摇的国际金融和经济形势中更显脆弱;另一方面,经过近期国际货币的此消彼涨,美元、日元及欧元之间的汇率会在各种经济、金融因素的变化中寻求新的均衡点。

第8篇

首先,失当的经济政策是引发金融危机的宏观因素。这次国际金融危机的直接诱因是美国的次贷危机。美国信息技术泡沫破灭后,美联储采取扩张性的货币政策,联邦基金利率降至1%。在2002―2006年的4年里,美国的金融机构发放了大量次级贷款,刺激了房地产泡沫。再后来,随着美联储不断加息,房地产泡沫破灭造成了巨额不良资产。究其原因,过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负有主要责任。即低利率持续了过长的时间,是导致房地产泡沫和次贷危机的重要宏观因素。从财政政策上看,欧美等许多发达国家由于长期财政赤字积累了大量的国债余额,使得财政赤字和国债余额占GDP的比重均达到了不可持续的水平。所以,从整体看,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稳健和适度,是维持宏观经济良好运行的一个重要基础。

其次,监管不力或监管缺失是酿成金融危机的微观原因。对美国而言,监管不力或监管缺失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商业银行发放了那么多次级贷款,并产生了大量以此为基础的衍生品,监管当局长期以来对金融机构和投资者都没有进行风险提示,另一方面,投资者过度相信评级机构,以为它们买的有抵押债券具有很高的信用等级。由于对次贷产品的监管缺失,使得这种运营模式能够持续很长时间。而发放贷款的银行和金融机构,它们也没有压力进行认真的贷款审查,因为它们知道贷款发放以后,能够迅速而顺利地将其以抵押贷款证券化的形式再卖出去,它们不再对这些贷款承担责任。数次的买卖,使得很多机构手里都拿着有问题的资产,次贷危机的巨大风险由此形成。更可怕的是,这些债券的持有者不知道这些资产的问题到底有多大。一旦风险暴露,市场恐慌性抛售就不可避免,系统性金融风暴骤然发生。

第三,决策迟缓是导致金融危机传导和蔓延的主观因素。危机爆发后,由于美国财政、央行和监管当局没有得到及时授权,降低了危机救助的有效性。一个重要的例证是,像雷曼这样具有系统重要性的金融机构发生危机后没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救助。一般而言,对于存款类机构,监管当局或者中央银行作为最后贷款人,对它的救助是有法可依的。但对雷曼这样的非存款类机构,美国当局在救助的决策过程中产生了较大分歧,雷曼最终申请破产,造成市场的剧烈动荡,引起危机大规模蔓延。还有一个例子就是英国的北岩银行,由于监管当局和最后贷款人的信息不对称,对这一银行的整顿救助过程缓慢迟钝,使危机向其他金融机构传导,最终导致了更严重的问题和更大的损失。

债务危机是金融危机再度恶化的“加速器”。在危机救助中,大量的债务从金融市场和私人部门转移到政府和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上,引发了债务危机。为解救危机,主要危机国家的财政提供了对金融机构的注资和援助资金,中央银行也提供了巨额的流动性资金。因此,各主要发达国家都出现了财政赤字的大幅攀升,国债余额占GDP的比重快速上升。当这一比重过高时,市场对这些国家的债务偿还能力产生怀疑,必然引起相关国债的价格下跌,而价格的大幅下降,进一步造成政府偿债能力下降,融资更为艰难,债务的还本付息更不可持续,债务危机由此形成。在一定的条件下,债务危机和金融危机是可以互相转化的。为了救市,政府和中央银行承担了大量的债务,帮助一些机构渡过了难关,稳定了市场。但是,如果政府承担大量债务导致了债务危机的话,实际上有可能诱发新一轮的金融市场动荡。背后的逻辑是:持有国债的主要机构是商业银行,如果国债价格大幅下跌,它的资产质量就会受到影响,导致资本充足率下降,流动性出现问题。前不久的希腊债务危机的发生,就是最好的例证。

可以说,上述原因导致了这次国际金融危机的发生和传导,并最终拖累了实体经济,在政府救助过程中又产生了债务危机,既有历次金融危机的共同特点,又反映出了当前世界经济的结构性矛盾。

这次危机也影响了中国金融经济。如何在应对危机冲击中维护中国的战略利益,从而为中国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金融环境,需要我们始终站在时代前列,吸取这场全球金融危机的教训,谋求在抗御金融危机上形成共识,有效建立新的国家发展优势。

第9篇

关键词:金融危机 外商直接投资 传导机制

一、金融危机对我国外商直接投资的传导机制

金融危机的出现通常发生于国家与国家及市场与市场之间,是资本市场、经济贸易中所存在的短期作用状态。近年来,在美国次贷危机影响下的世界金融危机也如出一辙。在美国华尔街爆发的金融危机如同狂风巨浪,迅速波及全球。国际金融危机的传导作用是指金融危机的跨国扩散和传播使更多的国家同时遭受金融风暴的威胁[1]。一方面,国际金融危机是贸易关系密切、金融交往密切的国家与国家之间的接触性传导,同时也是贸易溢出的直接后果;另一方面,国际金融危机也包括贸易关系及金融交往并不频繁的国家间所产生的非接触性传导,导致此类非接触性传导的原因,一般是由于各国在共同的冲击中会形成“季风效应”,同时受到投资者预期改变的影响而产生的自我多重平衡,即传染效应。

(一)贸易溢出效应

贸易溢出效应(Trade Spillovers Effect)是指一国投机性冲击所造成的货币危机,导致另一个(或几个)与其贸易交往频繁的国家经济恶化的宏观基本层面,从而可能使另一个(或几个)国家受到投机性冲击的影响[2]。贸易溢出效应通常可以分为以双边型为主的直接贸易关系和以多边型为主的间接贸易关系。直接贸易关系是在交往密切国家间产生的贸易合作,其也是直接的贸易合作伙伴;间接贸易关系是指贸易交往密切的多个国家,在同一国际市场的彼此竞争中形成的经济联系。贸易溢出效应通常是将收入效应和价格效应作为基础,即在一国形成的货币危机所引发的货币贬值不仅能够提升其相对于贸易合作国的出口价格竞争力,同时还能够通过减少国民收入而刺激本国的国内市场,进而降低对于贸易合作国的进口数额。图1说明了金融危机从A国到B国的传导路径。

图1 金融危机的传导路径

(二)季风效应

20世纪末,Masson最早提出了季风效应(Monsoonal Effects)的概念,他把由于共同作用而引发的传导效应统称为“季风效应”,即一国在面临经济危机所做出的经济调整,可能导致与该国存在密切经济联系的国家面临经济困境的全球性效应,包括由于一些国家经济政策调整和主要商品价格发生波动等原因而引发的市场经济资本流入流出以及国家货币危机[3]。

(三)传染效应

由于市场的关联程度异常显著,往往会使现代金融危机显现出强大的传导性,并具有迅速传播的特性。在一国爆发金融危机后,影响了投资者对于与该国家具有相似性国家的投资信心和心理预期,导致了对其“自我实现”的负面投机攻击,并形成了传染效应。传染效应的传导途径是通过投资者心理渠道为传导基础,同时也是传染项目的核心。

二、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影响

(一)国际金融危机引起我国外商直接投资总量发生变化

自美国次贷危机导致金融风暴发生以来,花旗银行、美国国际集团、华盛顿互惠银行、房地美、房利美、美国银行等国际著名企业都面临着金融危机的窘境;美林证券、雷曼兄弟、摩根斯坦利、贝尔斯登、高盛等华尔街五大投资银行在数月间被迫转型,也使得投资银行主宰华尔街成为历史。根据美国金融服务业领导者道富银行的统计数据,2008年10月,道富全球投资者的信心指数已降为58.2的历史最低水平,较2007年12月的65.9还低7.7。其中欧洲和北美的投资者的信心指数也分别降低至79.6和50.5[4]。据国家统计局在《中国经济景气月报》的报道,外商直接投资水平和全部利用外资水平在总资产投资中的比例都有明显的降低,特别是从2008年的下半年起,我国融资数额持续走低,江苏省新设外商投资企业降速最为明显,为近十年来的最低水平,同比下降超过四成,合同外资总量自2月份以来同样持续降低,且趋势愈加明显;广东省的21个市中只有4个市合同外资尚未降低,而其余17个市的外资数额全部下降,其中6个市的下降幅度大于50%,最高下降幅度已逼近75%。2008年前九个月份,我国新设立的外资企业量较上年下降27.26%,也成为2002年3月以来的首次下降。从其他各省来看,湖南、安徽、重庆、广东、浙江五省的新批外商投资项目分别下降30.4%、47%、31.6%、21.2%及40%,其合同外资额分别下降12.3%、30%、20%、18.9%及16.6%。

(二)国际金融危机导致外商投资者的集中撤资

外商投资者的非正常性集中撤资是指外资企业在未进行债务清算或申报破产的状况下,不依据正常的法律程序而进行的集中撤离行为,其会导致中方企业遭受非常重大的损失。2008年12月31日是瑞银(UBS)持有中行H股锁定期限结束后的首日,瑞银完全从中国银行退出,并将在中国银行持有的H股全部清空,直接套现金额近8.08亿美元。同时,那些同瑞银一样锁定期刚刚结束的外资银行也都纷纷从中国银行退出,2009年1月7日,美国银行减持了建设银行56亿股的H股,同时以每股3.92港元销售出去,持股比例由最初的19.1%降低至16.6%,套现金额约为28亿美元[5]。与此同时,李嘉诚基金会也将中国银行H股中的20亿股份悉数出尽,套现金额为5.24亿美元。1月14日,苏格兰皇家银行(RBS)也将在中国银行所持的108.09亿股进行出售,套现金额近24亿美元。2008年8月7日至2009年1月9日,高盛旗下子公司对西部矿业的持股数量降至5%,用8000万股的减持数额进行套现。摩根大通在2009年年初进行的前两个交易日中,分别减持了中国石化、招商银行及中国铝业三只中资股的港股股份,套现金额为8.75亿港元。同年11月,英国石油公司(BP)也终止了与金风科技子公司北京天润的合作,并暂停了与之共同开发的内蒙古达茂旗风电项目建设,并撤回在我国风电业务的全部投资。同日,日本株式会社原弘产也将湘电股份所控股的湘电风能公司20%股权完全撤出。2008年12月,德国诺德巴克-杜尔公司也决定将所持股份的40%转移至西航集团下属的西安西航集团航空航天地面设备有限公司。

(三)外商直接投资的变化对我国技术发展、经济贸易及就业的影响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全球经济的贸易往来日益频繁,加速了国际金融危机的传播。始发于美国的金融风暴席卷并纵身于全球。此次金融危机具有波及范围广、危害程度深、影响范围大、出现的情况难于处理等诸多显著特点,对美国经济及世界经济产生了极大地冲击。同时,中国经济也在这种复杂的国际经济环境中滋生了诸多负面效应,对中国的经济建设、贸易发展、科技进步与就业造成了极大的影响[6]。

三、金融危机背景下的我国外商直接投资战略调整对策

(一)加速政策调整,打造良好的外商投资环境

金融危机直接导致外商在我国投资水平的持续降低,外资在我国套现退市的程度明显加剧。由此看来,我国对此现象要保持极大的敏感度,同时应保持政策的稳定性,避免因外商临时撤资而采取大幅的行政干预手段。外商往往更为重视投资对象国的长期政策稳定、更为透明的法律及制度建设,而非短期的优惠措施。不难看出,我国要继续坚持改革开放策略,提升宏观经济水平,通过良好的经济发展和优惠政策吸引并稳定外商投资。近年来,为促进国内企业的发展我国制定了数个限制外商投资的政策,但随着目前投资形势和国内经济的变化,企业面临着难以发展、失业人数增加的窘境,因此,此时就应及时调整投资政策,否则必然会出现经济大幅回落的现象,并使宏观经济遭受前所未有的损失。

(二)建立预警性监管机制,加强对外商集中撤资的管理

外商集中撤资现象的发生不仅对我国经济利益造成了极大地损失,同时也影响了国家的双边经济贸易交往和地方经济发展。为降低外商集中撤资对我国经济的冲击,要加强对其资金的控制和管理。一方面,我们要在引进外资时增强信心,并树立正确吸引外商投资的理念。资金的流动方向应当是自由和开放的,我们不仅要将着眼点放在吸引外资方面,同时也应在引资的同时关注外资的质量;不仅要看到吸引外资对经济的促进作用,同时也应重视资金引入后的自然竞争能力和淘汰规则。另一方面,要充分重视外商投资企业所拥有的权利,尽量简化合法撤资行为的监管和审批程序。要正确看待并尊重外商企业的股份转让权益和投资权益,外资企业在面临资金短缺和经营亏损时,被迫关闭企业、解散企业,或被迫转让企业及股份的,相关管理部门要依据事实情况予以妥善处理;面临关闭企业或解散企业的,要按照相关法律及时清算资金。同时,还应加大对外资企业经营能力的监管,对外商集中撤资的行为应按相关法律法规处理。由此看来,在外资撤离集中发生的状况下,过程监管尤其是预警性监管机制已显得尤为重要。

(三)加强对金融企业的监管,提升银行资产质量

通过对国际金融危机传导机制进行研究表明,一国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都要借助这个国家的金融体系作为基础。因此,一国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程度主要取决于对本国金融体系的监管程度和运行能力。政府为了改善对国有银行巨额不良资产的运营状况,减少市场经济中金融企业不良资产的饱和度,降低国内金融机构对国有银行的依赖程度,加快资本的流通速度,实现我国的汇率及利率在市场经济体系下的常态化,政府可以提高对财政的把持力度,适度调整税收政策,提高国内及国外资金入股的吸入水平,并以此来增加银行资本金,促使银行对专业设施和服务进行及时的更新和改进,并与国际标准相适应,从而促进银行资产质量的提升。

四、结语

本文研究了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在外商直接投资传导机制中所受到的不同程度的影响,并提出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外商直接投资影响的战略调整方式及策略。到目前为止,国际金融危机对FDI的影响是一个至今没有确定结果的研究课题,本文只是对此进行了一定程度的研究,谨希望能对以后的研究提供一些参考,具体到企业和各个行业,还需要进一步系统地研究。

参考文献:

[1]李晓西.亚洲金融危机实地考察[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2]安辉.现代金融危机生成的机理与国际传导机制研究[D].2003年7月

[3]王鹏.国际金融危机传导机制研究[D].2007年5月

[4]李天德.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及应对思路[J].决策咨询通讯.200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