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质量管理理论知识

时间:2023-08-10 17:11:52

导语:在质量管理理论知识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质量管理理论知识

第1篇

关键词:ISO9000高校学生会八项原则质量管理

高校学生会是为学生服务的学生群众性组织,一般是由民主选举产生的优秀学生代表组成的。学生会能帮助普通学生与老师、学校、院系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学校可通过学生会来了解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它以大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为核心,参与学校以及院系的管理工作,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在培养学生骨干的管理能力、工作能力、协调能力,增强学生在工作岗位上的适应能力以及人际交往能力等方面扮演者举足轻重的作用。可以说,“学生会管理水平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作为反映一所高校教育水平、管理水平以及校园文化水平的重要指标”。

然而,由于各种不良风气的侵袭,目前高校学生会管理中暴露出诸多问题和弊端。不久前,中国人民大学政治系副教授陈伟发表博客文章《学生会:大学最阴暗的一角》引发热议。该文章指出,目前高校学生会管理中主要存在如下问题:

1、学生会干部以及广大普通学生不能准确定位学生会

学生会全体成员对该组织没有一个准确的认识,学生会和各个班级之间尚未形成一种完善的联系和沟通平台。在发展过程中,也没有形成核心价值观、经营理念。

2、学生会干部功利心太强

学生会内部成员崇尚自我,注重个人利益、个人发展,集体合作意识、团队意识淡薄。

3、依赖性凸显,缺乏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

原则上讲,学生会是受校党委和校团委的指导,但是实际工作工程中许多高校学生会是受团委变相领导。

4、制度不健全

学生会内部缺乏完善的人才培养机制,学生会干部选拔制度不合理,选拔程序不公开,弄得过于神秘,没有透明度,考察的方式也过于单一。工作制度松散,使得工作任务几乎成了有责任心的素质较高的学生干部来完成,这样容易提供“滥竽充数”的机会。日久,人心涣散,组织“缺乏凝聚力”,学生会也就慢慢“失信于普通学生”。

针对目前高校学生会管理出现的种种弊端,我们试图运用ISO 9000族质量管理体系中的八项质量管理原则来指导高校学生会的管理和改革,以期取得实效。

一、“以顾客为关注焦点”

ISO 9000族标准规定:“组织依存于顾客,因此组织应当理解顾客当前和未来的需求,满足顾客需求并争取超越顾客的期望。”

应用启示:

1、学生会应根据学生需要设以下机构:主席团、办公室、权益部、学习部、生活部、文艺部、体育部、宣传部、外联部、新闻部、勤工部等职能部门,实行主席团负责制,各部门有领导院系学生分会相应部门的权利。

2、学生会的活动始于学生的需求,终于学生的满足,了解并理解学生的需求是学生会进行活动策划必要的前期准备工作,只有做好这项工作,学生会策划活动才会有的放矢,才会满足学生的需求。所以学生会策划活动的第一个工作就是进行周密的学生需求调查,以防止盲目举办活动而造成人力、物力的浪费。

二、“领导作用”

ISO 9000族标准规定:“领导者建立组织相互统一的宗旨、方向和内部环境。所创造的环境能使员工充分参与实现组织目标的活动。”

应用启示:

1、学生会领导者要根据工作任务开动脑筋,让部门与部门间合作好,团结起来,对资源统一进行分配,要让学生会每个部门都围绕着一个中心转动。在充分深入到部门内部、完全了解各个部门的基础上,合理调配各部门,从而共同完成一项工作任务。

2、学生会领导者要培养组织协调能力,包含组织能力和授权能力。首先是组织能力的培养。提高组织能力要培养坚强的意志力,不让失败和挫折压垮;要明确追求目标,并积极排除干扰和克服困难;要积累丰富的经验;要勇挑工作重担;要提高交际及沟通技巧;要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思路清晰,主次分明;要培养广泛的兴趣,扩大知识面,提高综合能力和统揽全局的能力;要克服保守思想和惰性心理;要学会宽容,获得友谊与支持,从而营造良好人际关系及工作管理环境。其次是授权能力的培养。提高授权的能力要寻找合适的人选,可根据潜能、态度、人格等方面来挑选下属;要先与被授权者磋商;要先行授权,不要等问题发生后再授权;要尽量委派整个任务给下属;授权时要表明对结果的期望值;授权后应对下属予以充分的信任,让下属自己开展工作,由他们自己决定是否需要接受你的帮助和指导。

3、学生会领导者要关心下属部门学生干部,营造和谐、温馨的工作环境,为他们提供现时的和未来的满足感,从而把学生干部凝聚在一起,为共同目标而奋斗。总之,主席团要有组织力、凝聚力和人格魅力等领导素质。

三、“全员参与”

ISO 9000族标准规定:“各级人员是组织之本,他们只有充分参与,才能为组织带来收益。”

应用启示:学生会的各个部门以及干部都要承担起各自的责任与职能。

1、加强对学生干部的培训工作,以求增强学生干部的技能、知识和经验。

2、对全体成员定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使学生干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牢记“时刻为学生服务”的宗。

3、学生会的总愿景应该层层分解到各个部门,用文件形式记载。使学生会各个部门看到各自的工作目标,并且为之努力。

4、主席团下放权利到学生会各个部门,使得各部门有一定的自,调动学生会干部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他们的潜能与机智,让各项活动、工作顺利圆满完成。

四、“过程方法”

ISO 9000族标准规定:“将活动和相关的资源作为过程管理,可以更高效地得到期望的结果。”

应用启示:识别质量管理体系所需要的过程包括管理活动、资源管理、产品实现和测量有关的过程。在学生会管理中,要把广大学生看作消费者,各项具体的活动看作产品。在每项活动策划、实施、举办的过程中,各个部门要明确各自的职责与义务,学生会干部以及主席团负责对实施过程的监控与把握。在活动过程中,将此次活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指出,并且采取措施,提供相应资源,实现持续改进,以提高举办活动的效率。

五、“管理的系统方法”

ISO 9000族标准规定:“识别、理解并管理作为体系的相互关联的过程,有助于组织实现其目标的效率和有效性。”

应用启示:学生会管理中的所有过程控制组成一个有机联系的系统,一个过程的结束就是另一个过程的开始,每个过程都要为下一个过程服务,各个过程并不孤立。比如,系统的第一个过程是调查学生活动需求,这一过程输出学生需求意向,接着根据这一意向,学生会进行策划,策划成功后,进入组织阶段,学生会根据策划方案组织活动,主管学生工作的老师要检验活动是否正常开展,并对出现的一些偏差进行及时修正,在活动开展完后,学生会要写活动总结,分析活动的得与失,并对活动的方案进行改进。各个过程紧密相连,过程与过程之间的相互衔接和相互作用非常重要,有效、良好的相互衔接和相互作用促成学生会形成有效合力。优秀的领导及管理者都善于将团体目标和个人目标统一起来,将团体目标的实现与满足员工的需要统一起来,提高部下对团体目标的感受性,让部下充分体验到团体目标中包含着个人的利益。只有将这两者有机地统一起来,部下才能产生积极性。

六、“持续改进”

ISO 9000族标准规定:“持续改进整体业绩应当是组织的一个永恒目标。”

应用启示:在学生会内部要让持续改进成为一种习惯。学生会的持续改进包括:活动策划的持续改进,学生会内部工作流程的持续改进,还有学生会管理制度的持续改进等等。

1、学生会汇报工作要采取集中汇报、逐级汇报制,摈弃那种零散汇报、即兴汇报方法。部长集中把问题向分管主席汇报,分管主席再向主席汇报,主席再把问题整合后向上汇报,或者分管主席跟主席通过气后直接向上汇报。有特殊情况就特殊对待。

2、在学生会内部定期召开会议,对各次活动进行总结。分析不足之处,提出有效的措施的整改方案,并提供更多的资源,以备下次活动的顺利进行,使得活动的执行处于一种持续改进的动态变化里。

3、主席团要善于与外界交流、取长补短。闭门锁国必将裹足不前,经常与外界交流沟通、实地考察将能开阔我们视野。要经常与校内兄弟院系学生会开展交流会,甚至可以与兄弟院校学生会开展交流会。

4、主席团要经常补充工作管理上的理论知识,学习讨论新的管理方法,切实运用新的管理技巧。主席团要定期在学生会中开展管理理论知识学讨论,才可以有效提高大家的管理水平。

七、“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

ISO 9000族标准规定:“有效的决策是建立在数据和信息分析基础上的,数据的充分性和准确性是做出正确决策的基础。”

应用启示:

1、学生会在开展工作的时候,要从广大学生的角度出发,征求普通学生的意见,进行相关的调查问卷,了解他们的需求。通过积累或者有意识的收集广大学生的意见和信息,确保所得到的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学生会的相关活动部门成员对搜集的信息进行分析,并且应用统计技术将学生们的意见转化为文件依据。在部门开展工作时候,学生会成员可根据此依据、过去的经验和直觉判断进行活动策划与实施。

3、不论是主席还是副主席对一些常见的问题要敢于决策、善于决策,在分管的部门中,能够独当一面,能够从众多选项中挑选出几个合适的。如果碰到一些不常见的问题,主席团首先应该共同商议,然后根据实际情况,推选出几个可行性大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后再向上汇报。

八、“建立与供方互利的关系”

ISO 9000族标准规定:“组织与供方是相互依存的,互利的关系可增强双方创造价值的能力。”

应用启示:

1、学生会定期向学校领导作工作汇报,并且将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到学校相关部门,让问题得到及时解决。

2、学生会作为一个利益共同体,它有自己独特的利益诉求。随着学生权益意识的加强,需要通过一定的组织形式让个体有限的力量通过群体的集合得到更大的发挥,对学校提供的服务的方方面面进行监督、反馈,把学生的呼声有效地反映出去,并通过一定的组织程序或形式与学校、教师达成有效的沟通和积极的互动。而学生会因其成员的广泛性和民间性等,所以更能了解学生的呼声,更能代表广泛的民意,并能以其合法性的身份对学校的教学、管理、服务等进行民主的参与。在与校方及时沟通后达成共识并产生互动,从而反馈民意,保护和促进学生群体的权益。

注:本文系2010年度重庆文理学院教改项目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第2篇

1.1测试设计重点偏离使用QC软件测试发现bug统计,如表1所示。根据表1工作量统计,25人/日为5个中级测试工程师一周的工作量,但是根据测试用例发现的bug数量仅占bug总量的44.18%,该比例显示测试用例的设计重点严重出现偏离。需要在测试用例设计的方向上进行调整。

1.2测试过程不可控QC软件测试计划中测试执行阶段为2013.3.8-2013.3.27,执行三轮测试;实际测试时间为2013.3.23-2013.4.20,执行测试三轮,计划完成时间严重偏离,表2为原计划与实际计划的对比。表2显示测试计划进行了较大调整,计划截止时间比原计划延迟23天。延迟原因经分析主要为开发提交测试时间延迟,开发提交版本问题较多,测试计划安排不合理,在两轮测试间为安排开发修改bug时间等。想要解决该问题,不仅需要对测试过程进行管理,同时也需要对开发提交的测试版本质量进行管理。

2软件质量管理改进对策

2.1需求工程管理软件开发过程中,需求不明确会带来需求的频繁变更,浪费了很多时间。针对此项问题,可对需求相关的活动进行统一管理,其需求管理结构图如图2所示。加强需求开发和需求管理的有机结合,不仅减少了需求的变更次数,还解决了工程师对需求不能理解到位的问题。需求开发和需求管理同样重要,只有两者互相配合才能做出用户满意的产品。

2.2立项管理为了使有限的资源发挥更高的价值,公司可通过立项管理流程进行立项管理,立项管理流程分为立项建议、立项评审和立项筹备三个阶段,其具体流程图3所示。

2.3测试流程管理针对测试流程中发现的问题,可对整体的测试流程做如下的改变:(1)测试部门可进行需求学习及需求讨论,对理解不清楚及有疑问的需求,由研发设计部门进行解答,研发设计部门不能解答的由其联系用户确认后作出解答;(2)需求确认后,针对系统功能和性能等指标,由测试工程师进行测试测用例的设计,设计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方面测试工程师根据需求进行测试用例的编写,另一方面测试工程师可根据用户反馈问题进行分析汇总;(3)使用QC功能测试工具对应用软件兼容性、操作系统兼容性进行测试,以便于使用测试工具完成多种环境下的功能和兼容性测试;(4)进行自由测试以便于对系统测试用例进行补充,分析测试用例未覆盖问题的原因;(5)定期分析缺陷库中的问题,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测试用例的修改。

3结论

第3篇

关键词:市政工程;质量管理;措施

Abstract: The municipal engineering facilities construction is to ensure the continued rapid development of city construction the premise, is one of the main contents of city construction. This article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municipal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work in the problem of existence, put forward to strengthen the management of municipal projects related measures, designed to help the engineering excellence, inappropriate criticism please.

Key words: municipal engineering; quality management; measure

中图分类号:TU99

前言

众所周知,市政工程建设在城市建设中具有举重若轻地位,它是一项基础性设施的建设工作。在现如今的每一个城市都有数不清的、大大小小的的市政工程在进行着,他们贯穿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与每个城市的居民的生活密不可分、息息相关。与此同时,这些市政工程在建造时又必定会对城市居民的生活造成着或大或小的影响,比如施工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粉尘、噪音、交通道路拥挤以及随工程进行而产生的各类生产生活垃圾等等,给居民的正常生活与出行带来的不便和干扰。市政工程建设就在居民身边,因此市政工程建设需要获得周边居民的认可与支持。市政工程建设的程序复杂、配套的建设项目繁多,施工难度较大。尤其一些项目因为参建单位较多时,多家施工单位交叉作业,施工队伍素质又参差不齐,常有违反规范要求的现象出现。此外,由于市政工程中有较多的隐蔽工程,很多潜在的质量问题在投入使用的初期不容易暴露,易为管理人员忽视。市政工程还会涉及到当地政府的政绩以及当地的外部投资环境,所有这些因素都可能造成市政工程建设的工期紧、任务重等压力,而市政工程建设队伍往往和地方政府的关系复杂,这些都给市政工程建设的管理带来各种各样的问题。

一、市政工程管理存在的突出问题

1、工程质量意识不强

从承包商来看,普遍存在短期行为突出,质量意识不强,降低成本,偷工减料。目的是为了赚取利润,很少能做到努力抓好施工质量。施工单位的管理能力和技术能力差,分包商就更差。现场项目部往往没有配备基本的技术和管理人员,民营企业借资质投标的就更为突出,没有真正有效的现场施工质量保证体系,有的项目部根本就不是认真按设计和规范来组织施工。市政工程施工现场障碍多,施工条件差,施工环境复杂,很多施工单位现场技术人员缺乏施工经验,宏观控制和微观把握能力不强,这都直接导致施工组织不合理,现场施工质量控制混乱。施工单位违法分包和转包现象普遍,借资质投标情况很多,中标单位对现场实际施工质量管理差,甚至形同虚假。总包对分包,材料商单位的质量管理也不严格。 所有这些,都暴露出当前市政施工行业存在的问题亟待解决。

2、监理机构不健全,监理效果达不到要求

监理工作的特点决定了监理人员要具备专业水平高,管理能力强,品行良好的综合素质。并且还要不怕吃苦,如其中一个方面有欠缺,在实际质量控制中就很容易出现不同程度的质量问题。目前监理行业的监理单位数量每年都有大幅的增加,监理市场的低水平和低收入层次竞争激烈,所以大多数中小监理单位现场监理机构内部管理较差,严重欠缺,质量控制的正常程序、制度、手段。现场监理机构的权利有限,且责任大,能力不足。监理在工序质量控制方面往往力度不够,手段不疲软,办法多。在实际工作中,现状的常规的工序验收制度是监理对质量进行有效控制的基本条件。另外有的业主对监理的工作干涉较多,使监理很难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直接决策,业主把现场质量控制和质量问题的责任全部强压监理承担。实际上,施工质量控制的关键在于承包商,工程质量是干出来的,而不是监理出来的,监理主要发挥监督管理作用。有的业主甚至认为施工单位就是要偷工减料的。施工单位的施工质量不好主要是因为监理没有认真管好,在这样的情况下监理确实很难真正抓好现场的施工质量。

3、建设市场规范化管理不完善

由于市政工程投资大部分属于政府拨款,一般来说,工程建设中发生的风险多由政府来承担,。建设单位不承担什么责任。工期是反映建设单位业绩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建设单位关心的是进度,重视的是工期,追求的是形象。片面认为,在工程质量方面认为质量有监理把关,出现质量问题由监理承担。业主对施工障碍清除协调工作迟滞缓慢,对正常施工和质量管理不利。加之业主工作人员自身素质参差不齐,权力大,有的盲目指挥,肆意干涉,甚至少数人员吃拿卡要等腐败等行为对工程质量管理就变得非常困难。

二、加强市政工程质量管理的对策

1、进一步强化工程质量意识

首先应该增强工程建设者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每一项市政设施都是城市整个系统的一个零件,若缺了它,城市就像少了一条腿,若质量上出现问题,就将给国家和群众的财产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其次要学习和运用好业内工程质量管理的先进经验和成功做法,不断完善自我、提高质量水平。再次,要活用反面教材,常给建设者们敲质量的警钟,“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口号应化为参与市政工程建设者们抓质量的自觉行动。

2、坚持落实质量责任制

多年的实践证明,提高工程质量必须建立层层负责的质量责任制,说到底,工程不论大小,政府和职能部门必须有专人负责,对工程质量负领导责任。实施项目法人责任制。勘探、设计、施工、材料设备供应、监理等要按照分工,各负其责,要对工程涉及的各个环节负责,并将责任分解落实到具体人的头上,出了质量问题,就追究责任人的责任,决不姑息迁就是。 3、加强诚信建设,加大市场信誉对质量责任主体的约束力

正是基于加强诚信建设的需要,我们要严格执行建设部《建设工程质量责任主体和有关机构不良记录管理办法(试行)》,对建设单位、勘察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和施工图审查机构、工程质量检测机构、监理单位违反法律、法规、规章所规定的质量责任和义务的行为,以及勘察、设计文件和工程实体质量不符合工程建设强制性技术标准的情况记录在案,并提请有关部门将不合格的工程质量责任主体清除出建筑市场,促进建筑市场的进一步规范,从而确保工程质量。

4、强化监理公司的监理职能

任何一项工程,施工单位质量自控是基础,故然是根本性的,然而监理单位的有效监管也是极为关键。要提高工程质量,监理就要着眼于工程的工期进展和质量,安全客观实际,采用法律的手段控制工程进度、质量、工程造价和合同管理,协调生产过程中各有关单位的关系。具体说来应做到:

第一,要有一支实力雄厚的市政工程监理队伍

市政工程质量监理是一项难度大、项目多、任务重的监理工作,因为市政工程是综合性工程,既有道桥工程专业知识,又有给排水专业知识,还有园林、煤气管道、热力管道等工程的专业认识,而一般的专业人员只精于自己所学的专业,很难胜任市政工程的监理工作,因此,监理公司要对市政工程监理人员进行专一会二懂三的特殊培训,使其一人多能,胜任本职工作,坦然,应对新的技术挑战,为公司增添技术实力。

第二,要有适应市政工程质量监理的仪器设备

目前,一些中小城市市政工程质检仪器、设备比较陈旧落后,精密仪器几乎是空白,有些监理公司根本就没有市政工程质量检测设备,这给工程监理工作带来很大困难。而市政工程的质量检测主要是靠先进的设备,是靠人与仪器、设备有机的结合才能监理出优良的工程,因此监理公司要配备先进的检测仪器和设备,使优秀的人才和先进的器械结合起来,使检测手段逐步实现现代化,从而增强监理公司的质检实力。

第4篇

【关键词】质量管理;阶段;发展趋势

一、质量载体及质量管理的发展

应该说,人类自从有了商品生产,就有了质量的概念,并开始了以商品的成品检验为主的质量管理。只是这个时期,并不一定有质量和质量管理这些专有术语,而是用“好”和“检验”来代替说明。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和社会文明的进步,质量管理也在不断进步和发展,质量管理的发展大致经历了质量检验阶段、统计质量控制阶段、全面质量管理阶段、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化管理阶段和质量文化管理阶段。

(一)产品质量检验阶段

产品质量检验阶段是指从20世纪初到30年代末,即从欧洲工业革命开始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这一阶段。这个阶段的特点是仅仅把工厂生产的产品作为质量的载体,产品质量也仅指产品的使用价值,并把质量管理理解为对产品质量的事后把关或事后控制,即靠检验人员根据技术文件规定,使用一定的检测手段,对已经生产出来的产品进行检测和实验。

(二)过程质量的统计控制阶段

过程质量的统计控制阶段是指从20世纪40年代到50年代末。这个阶段的特点是,已经认识到产品的生产过程对产品质量的影响作用,认识到过程也是有质量的,过程也应作为质量的载体,并将数理统计与过程质量管理结合,不但预防不合格产品的产生,并且也检验产品质量。这一阶段由事后检验改为预测、预防质量问题的发生,并使用统计方法进行过程控制。

(三)全面质量管理阶段

全面质量管理大约是从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开始发展起来的。费根堡姆于1961年在《全面质量管理》一书中最先提出了全面质量管理的概念。这一时期,科学技术的加速发展使产品的复杂程度和科技含量不断提高,人们对产品质量及可靠性的要求,对品种和服务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人们逐渐认识到,产品的形成不仅与生产过程有关,而且还与所涉及的其他许多过程、环节和因素有关,只有将影响质量的所有因素都纳入质量管理的轨道并保持其系统、协调的运作,才能确保产品的质量。

(四)后全面质量管理阶段

20世纪随着经济、科学及时、文化教育的发展,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网络技术日益推动着质量管理学的理论与实践不断向前发展。

1.质量管理体系的标准化管理新时期。随着iso9000系列标准的逐渐完善以及其被世界绝大多数国家所采用,有力地促进了质量管理的普及和管理水平的提高。质量体系作为质量管理的载体开始被大家接受,大多数企业推行质量管理都是在质量检验的基础上起步的,按照iso9000标准要求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使影响产品质量各因素和各项质量活动处于受控状态成为广大企业的选择。

2.质量文化管理新时期。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全球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科技文化的不断发展,追求卓越、质量经营等质量文化理念开始盛行。质量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实践中逐步形成并相对固化的一系列与质量相关的管理理念的综合。质量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基本路径是质量改进、全面质量管理和质量文化的形成,其在管理对象上突破了以产品质量、工序质量和工作质量为中心,开始强调以人为中心,通过人的行为管理和激励,促使全员正确地工作来保证质量的改进和提高;在管理方法上,从侧重于维持性质量保证的监测控制开始向着眼于持续性质量突破改进等等。

二、国内外质量管理的特点

美国和日本都是质量管理领域的领先者,在质量管理方面,美国和日本各有特色。

(一)美国质量管理特点

美国是现代质量管理的发源地。美国科学技术发达,工业基础雄厚,在质量管理的实践中形成的理论、技术和方法对世界各国都产生很大的影响,特别是在西方工业化国家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美国重视质量管理理论的研究和创新,如质量检验理论、控制图理论、全面质量管理理论等都首先产生于美国。美国企业的质量管理更强调程序化、规范化管理,注重质量控制。在管理方法上,重视标准化在质量管理方面的作用。美国注重个人的职责权限和划分,希望建立完善而细致的管理制度,同时强调强有力的领导作用和突出的企业价值观念。美国企业对质量方面的改善主要集中在关键程序、主要问题,而且要能在财务上体现出来,或者寻求整体大的突破或创新,因此美国比较重视成本分析工作,其质量改进的曲线是阶梯式向上的。

20世界80年代,日本的成功迫使美国转身来学习日本的全面质量控制,创立了马尔科姆・波多里奇质量奖,帮助美国重新夺回了霸主地位,美国质量奖的成功也充分证明了政府在推动质量进步方面的重要作用。

(二)日本质量管理特点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从美国引入了全面质量管理。近40年来,日本在推行全面质量管理时结合本国国情,形成了一套具有日本独特风格的质量管理理论、方法体系,引起了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

与美国相比,日本更注重将引进的各种现代质量管理理论与方法本地化,并应用于生产实践。日本质量管理的特点是强调自主、主动管理,重视质量改进。日本强调集体的力量而不是个人英雄主义,非常典型的日本式质量管理方式就是qc质量小组。在质量改进方面,日本推崇的是质量至上的文化,在这种文化的推动下进行持续地改善,全员通过团队方式参与。在质量改进方面,日本主导的改进方式是现场改善和质量小组的小项目推进,其质量改进曲线是一条平滑向上的直线。

日本在1951年设立了戴明奖,戴明奖的总目标是确保对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的控制。它对质量概念的描述侧重于质量是由过程决定的。戴明奖制度创立后,许多企业都将获取戴明奖作为提高本企业质量管理水平的手段,促进了日本质量管理广泛而深入开展。

(三)我国质量管理特点

在我国,明确提出“质量管理”是在改革开放之后。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顾客的消费观念日益理性,对产品乃至服务的质量要求变得日趋挑剔。另一方面,保护消费者权益的各种法律法规相继出台,对产品和服务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很多企业开始意识到“以质量求生存”的重要性,并自觉引入“质量管理”的理论和实践。

为贯彻落实《产品质量法》,表彰在质量管理方面取得突出成效的企业,引导和激励企业追求卓越的质量管理经营,提高企业综合质量和竞争能力,更好地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服务社会、用户、推进质量振兴事业,经中央批准,我国正式设立中国质量奖,其作为政府奖励,是我国在质量领域的最高荣誉。实践证明,设立国家质量奖,不仅能极大地增强企业的质量责任感和勇于竞争的信心,而且还能起到巨大的带动和示范作用,激励更多的企业在质量上追求卓越,促进国家质量水平的整体提高。

三、质量管理的发展趋势

回顾质量管理的发展历史,可以清楚地看到质量的概念在不断的拓宽和深化,人们在解决质量问题中所运用的方法、手段,也是在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而这一过程又是同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密切相关的。同样可以预料,随着新技术革命的兴起、知识经济的到来,以及由此而提出的挑战,人们对质量的认识也将促进质量的迅速提高。在21世纪,不仅质量管理的规模会更大,更重要的是,质量将被作为政治、经济、科技、文化、自然环境等社会要素中一个尤为重要的因素来发展。综合世界各国质量管理的发展演变情况及对今后发展的预测,普遍认为,今后的世界质量管理的发展趋势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质量的载体不再局限于企业的产品

随着质量管理理论和实践的不断发展,质量管理的载体不再只针对企业产品以及过程和体系或者它们的组合。质量载体将由以制造业为主的工业企业产品向全社会的各种组织所产出的服务和产品转变,包括医疗卫生、交通运输、政府银行等单位,而质量载体不仅包括生产制造过程也将包括设计、规划、供应、销售和服务等相关过程。

(二)质量管理的内容将向注重质量改进和质量保证转变

从内容上看,传统质量管理的核心是对生产过程的控制来防止不合格产品的产生,以保证产品符合规定的质量标准。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国际环境将促使企业在关注质量控制的同时开始转向质量改进和质量保证。通过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活动,发现质量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和存在问题,再采取针对性的质量改进措施,进入新一轮的质量管理pdca循环,以不断获得质量管理的成效。

(三)质量管理在方法上将与计算机更加紧密的结合在一起

在质量管理方法方面,对质量管理的单一检验方法将发展为各种管理技术和方法的一起应用。在质量管理活动中,将引入更多的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制造及机器人的应用。在自动化生产中,对产品的设计、生产过程采用一系列在线检测技术,取代传统的事后成品检验方法。

(四)质量管理监督主体将不只是企业和相关质检部门

传统的质量管理监督的主体只是企业的质量检测人员以及政府的质监部门等,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网络和计算机等科技产品的普及,质量监督的主体、形式都将更加丰富。企业内部的质量监督不再局限于专业质检人员,而是全员参与;企业外部的政府监督、行业监督和社会监督将会发挥更多的积极作用。质量管理将会更加公开和透明。

(五)质量管理的空间范围将朝着国际化发展

以信息技术和现代交通为纽带的世界一体化的潮流正在迅速的发展,各国经济的依存度日益加强。其中生产过程和资本流通的国际化,是企业组织形态的国际化的前提;技术法规、标准及合格评定程序等,是质量管理的基础性、实质性的内容,采用国际通用的标准和准则,传统的质量管理必然跨越企业和国家的范围而国际化。全球出现的iso9000热以及种类繁多、内容广泛的质量认证制度得到市场的普遍认同,也从一个侧面展现了质量管理的国际化。

参考文献:

[1]刘宇.现代质量管理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2]郝玉玲.浅议全面质量管理与iso9000族标准之间的关系[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1)

第5篇

1、质量是满足明确和隐含需要的特性的总和。它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通常指产品的质量,广义还包括工作的质量。

2、产品质量与工作质量的关系:工作质量是产品质量的保证,它反映了与产品质量直接有关的工作对产品质量的作用。

二、工程质量的含义

工程项目是一项拟建的建筑产品,工程质量的特性包括寿命、可靠性、安全性、经济性、功能性和环境的适宜性等。

三、质量管理的目的和意义

1.质量管理的目的是为了确保项目按照设计者规定的要求满意的完成,建设符合规范、标准的建筑产品,满足业主的使用要求。

2.质量管理的有着重要意义。

a.从大的方面讲,一个国家产品质量的好坏,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民族的素质,质量关系到国家的命运,民族的未来。

b.从小的方面讲,质量是企业立足市场的基石,是企业竞争举足轻重的筹码。

c.工程质量事关人民群众生活生命财产的安危,我们必须坚持质量第一、用户至上的宗旨。

四、项目质量形成的影响因素

项目质量形成的影响因素:即4M1E,指人、材料、机械、方法和环境,它们形成一个系统,要进行全面的质量控制。进行项目质量管理就必须了解这些影响因素。

五、质量保证体系

质量体系是质量控制的组织保证,进行质量控制必须按照GB/T19000(等同是用ISO9000-2000)建立系列质量标准体系。

(一)质量体系

质量体系是指“为实现质量管理的组织结构、职责、程序、过程和资源。质量体系的功能,就是通过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等活动、实话质量管理职能,实现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

质量体系的要素:①施工准备质量;②材料采购质量;③施工过程控制;④工序质量控制;⑤不合格的控制和纠正;⑥半成品与成品的保护;⑦工程质量的检验与验证;⑧回访与保修。

企业通过建立严密的质量管理体系,支持质量部门独立地、有效地行使职权,对项目实施全过程实行质量控制。目前适应施工企业的多为“直线式”组织和专业线管理,为质量监督部与专业质量人员二级管理模式。

(二)质量技术文件

施工项目质量控制的依据是技术标准和管理标准。

技术标准包括:工程设计图纸及说明书,建筑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建筑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统一标准,以及本地区及企业自身的技术标准和规程。

管理标准有:GB/T19000(等同是用ISO9000—2000)质量管理体系标准,本企业的质量管理制度及有关质量工作规定、合同文件、施工组织设计。

(三)质量计划

质量计划是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组成内容,在合同环境下是企业向顾客表明质量管理方针、目标及其具体实现的方法手段和措施,体现企业对质量责任的承诺和实施具体步骤。

1.施工项目质量计划的内容一般应包括:

a.工程特点及施工条件文件:合同条件、法规条件、现场条件。

b.履行施工承包合同的必须达到的工程质量总目标和其分解目标。

c.质量管理组织机构、人员及资源配置计划。

d.为确保工程质量的所采取的施工技术方案、施工程序。

e.材料设备质量管理的控制措施。

f.工程检测项目计划及方法。

2.施工质量控制点是施工质量控制的重点,其设置是施工质量计划的重要组成内容,凡属关键技术、重要部位、控制难度大、影响大、经验欠缺的施工内容以及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等,均可列为质量控制点,实行重点控制。

3.施工质量控制点的设置要根据项目施工管理的基本程序,结合项目的特点。如“高层建筑施工质量管理中,可列出地基处理、工程测量设备采购、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地下室防水;而多层住宅可列出:外墙裂缝、屋面防水、厨卫防水、砼楼面板裂缝、变形缝。

4.对施工质量控制点进行动态管理,随着工程的展开、施工条件的变化及时间的推移,进行控制点范围的调整和更新,始终保持重点跟踪的控制状态。

六、施工质量控制

施工质量控制的过程,包括施工准备质量控制、施工过程质量控制、施工验收质量控制。施工方作为质量自控主体必须全过程、全方位加以控制。

(一)要因控制

影响项目质量形成的主要因素是人、材料、机械、方法和环境等,所以施工质量控制首先必须从影响项目质量形成的五大要素着手:

1.加强人的质量意识教育,注重培养人的质量能力。加强对项目的作业者、管理者的质量培训和岗位培训,坚持持证上岗制度。

2.严格控制材料、半成品、工程用品、设备的质量,做好检验试验工作。

3.加强施工工具、模具、机械设备维修保养,从劳动手段上确保项目施工的良好状态。

4.加强技术保障,采用先进施工工艺,提高技术措施的水平。

5.搞好现场施工环境:作好降水排水、气象、照明、通风、安全等工作,保证良好的作业环境。

(二)健全质量管理制度

1.质量责任制

项目经理是工程质量的终身责任人,必须做好项目管理计划,明确管理目标,进行质量目标分解、交底,认真审批质量计划。

2.质量岗位责任

a.质检员:行使质量否决权,进行质量交底、岗位监督检查、工序交接检查。

b.施工员:落实施工方案、技术措施,进行技术交底、岗位交底、工序交接。

c.材料员:材料性能检验测试指标与设计标准相符合,进场程序与文件资料齐全。

d.预算员:做好质量成本测算核算、分析及核算。

e.资料员:质量保证资料、技术相关资料整理真实、齐全、有效。

3.质量交底制度:明确质量目标、验收标准、作业技术要领、施工依据、工序关系、控制的重点与难点。它包括项目经理对管理人员、管理人员对各作业班组交底。

4.“三检”制度:坚持工序自检、互检和专检,有利于施工流程的顺利进行,消除质量隐患,避免不必要的返工,节约质量成本。

(三)过程控制

1.三阶段控制

三阶段控制分为施工质量的事前控制、事中控制、事后控制,它构成了质量控制的系统过程。

a.事前控制:在项目施工准备阶段,施工企业不能“以包代管”,坚持对分包方的资质、项目经理、施工人员的资格考核,坚持工种按规定持证上岗。项目经理应做好项目管理实施规划,认真组织制定和审批施工组织设计和质量计划,择优录用劳务队伍,合理组织项目管理班子,严格考核,建立必要的激励机制。

b.事中控制:在项目施工过程中,项目经理通过全面协调人力、物力、财力资源,充分利用有利的环境因素,对质量产生过程中各项技术作业活动操作者和管理者在相关制度的管理下的行为约束,充分发挥他们的技术水平,完成预定质量目标的作业任务。

c.事后控制:是对质量活动结果的评价认定和对质量偏差的纠正。

2.三全控制

施工项目质量管理应该是全面、全过程、全员参与的。

a.全面质量控制:是指工程(产品)质量和工作质量的全面控制。对施工方而言,是通过作业质量保证工序质量,通过工序质量保证分部分项工程质量,从而达到单位工程质量目标的实现。

b.全过程质量控制:是指根据工程质量的形成规律,从源头抓起,全过程推进。对施工方而言,主要过程有:施工采购过程、施工组织与准备过程、检测设备控制与计量过程、检验试验过程、工程质量的评定过程、工程竣工验收与交付过程、工程回访与保修过程。

c.全员参与:使质量总目标分解落实到每一个岗位,让每一个管理人员承担相应的质量职能;组织和动员全体员工参与到质量计划实施的活动中去。目标管理是全员参与质量控制的重要手段。

3.PDCA循环原理

“计划(Plan)实施(Do) 检查(Check) 处置(Action)”的循环原理是包含在施工过程中的各个阶段、不同的层面、不同的范围和不同的主体间,是管理实践的基本理论方法。

A.“计划”是指各相关主体根据任务目标和责任范围,确定质量控制的组织制度、工作程序、技术方法、业务流程、资源配备、检验试验要求、质量记录方式、不合格处理等具体内容和做法。

b.“实施”是对计划行动方案的交底和按计划规定的方法展开项目作业技术活动。使管理者和作业者明确要求,掌握标准,规范行为,步调一致地努力实现预期目标。

c.“检查”是指对计划实施过程中的各种检查,一是检查是否严格执行了计划方案;实际条件是否发生了变化;不执行计划的原因。二是检查计划执行的结果,即产出的质量是否达到标准的要求,对此进行确认和评价。

d.“处置”是指对于质量检查所发现的质量问题或质量不合格,及时进行原因分析,采取必要措施,予以纠正,保持质量形成的受控状态。

在应用PDCA循环原理展开控制的同时,必须注重控制点的设置,加强重点控制和例外控制。

七、施工质量验收方法

正确地进行工程项目质量的检验,是保证工程质量的重要手段。

1.工程质量验收分为过程验收和竣工验收:

a.工序质量验收:施工过程中的隐蔽工程应在隐蔽前由施工单位通知有关单位进行验收,并形成验收文件

b.分部分项工程验收:分部分项工程后,应在施工单位自行验收合格后,通知建设单位或监理单位验收,重要的分部分项应请设计单位参加验收。

c.单位工程交验:单位工程完工后,施工单位应自行组织检查、评定、符合标准后,向建设单位提交验收申请;由建设单位组织施工、勘察、设计、监理等方面人员进行单位工程验收,明确验收结果,并形成验收报告。

2.施工质量保证资料

项目施工必须配备专职的资料员,使质量文件传递受控,确保质量保证资料的整理真实、完整。

对于施工全过程的技术质量管理资料,重点包括原材料、施工检测、测量复核及功性能试验资料;涉及结构安全材料及施工内容,应有按照规定的材料及施工内容进行见证取样检测的资料。

3.外观质量与内在质量并重

第6篇

1.1成立QC小组

QC小组是质量控制小组的简称。在工程项目的建设过程中,基本的质量管理是由QC小组负责的,在工程建设工程中,QC小组是控制质量的核心组织,它是项目部领导以及所有部门彼此配合形成的组织网络,主要目的是保证工程质量符合施工标准。

1.2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

质量管理工作的标准是由规章制度决定的,日常的质量管理工作也需要依据规章制度进行,因此,在质量管理工作中落实规章制度非常重要,它是保证工程质量达标,顺利完工的根本。

2工程质量检查的依据

2.1质量的依据

(1)由国家直接指定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合格标准和相关部门制定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2)工程设计图纸和相关的施工说明书等设计文件;(3)原材料、半成品及构配件的质量检验标准;(4)建设单位对工程质量的特殊要求;(5)企业内部自行编写而且已经审核通过的相同类型结构的施工工法。

2.2质量检查内容

工程质量检查的主要内容有:对成品、半成品以及相关原材料的检查;对工程的地貌和地质进行放样标高进行复查;对所有分项工程进行质量检查;对隐蔽工程进行检查;对工程建设过程中保留的技术档案和原始资料进行检查;竣工和验收。

2.3质量检查的方法

质量检查的方法从程序上由自检、互检、交接检组成。根据检查范围可以分成抽样检查和全数检查两种类型。通常情况下,对于质量要求很高和关键性工序适用全数检查。

2.4质量检查的形式

(1)开工前检查:对工程项目是否已经具备开工条件进行检查,施工设计和工艺是否完全准确,项目开始建设后是否能保证施工顺利和质量合格。(2)工序交接检查与工序检查:工序交接检查要根据规章制度进行,实施一定要有依据。如果质量要求非常高或者是关键性工序,不仅要组织互检和自检,还需要专门组织相关人员对工序交接进行检查,保证工序符合要求以及下一道工序的开展能够顺利。(3)隐蔽工程检杳:所有隐蔽工程必须经过检查,合格后才可以覆盖。(4)停工后复工前的检查:如果因为存在质量或者其他问题停工的,在开始复工之前必须进行检查。(5)分项、分部工程完工后的检查:必须根据相关程序及施工要求进行,检查合格的才可以进行验收,并做好记录,然后下一个项目才可以开工。(6)成品、材料、机械设备等的检查:检查主要材料及相关成品是否采取有效措施进行保护,避免出现变质或者损坏等问题;对机械设备进行检查,保证其符合技术要求,随时可以使用。(7)巡视检查:巡视和检查具体的工程施工质量,如有必要,还需要进行定期跟踪,仔细检查。

3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要求

3.1全员质量管理

产品的质量是由整个工程项目的所有环节和部门共同作用产生的结果。单个人的工作质量在一定程度上会对产品或者服务的质量产生直接或者是间接的影响。全员质量管理是对项目部所有工作人员提出的要求,项目部领导、技术负责人员、分管领导、政工人员以及所有一线工人都包括在内,质量管理,人人有责,所有项目人员都有熟悉和理解质量管理的基本方法和相关理论,清楚自己的质量管理职责。同时,企业还需要开展各种形式的质量管理活动,立足群众,质量管理工作才会更有成效。

3.2全过程的质量管理

全过程的质量管理要求以服务客户为指导,坚持预防为主,要了解客户的具体需要,全面满足用户的具体需求。产品质量与生存和设计是直接挂钩的,产品质量在工程设计和工程建设过程中已经形成了,仅仅依靠事后检查质量是不能完全把关的。在工程建设过程中,任何一个环节的分项工程都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常见的有原材料、施工机械、施工环境、操作者以及施工方法等。

3.3全企业的质量管理

全企业质量管理是要求企业所有部门都要参与到质量管理的过程中来,认真履行自身的质量管理职责。企业所有部门共同进行质量管理,不同部门之间相互监督,工程质量才有保障。如果只依靠技术部门对质量检查检查和控制,工程质量是难以保证的。

3.4多方法的质量管理

当今社会,科技技术有了新的发展,工程质量也面临更高的挑战,工程质量受到的影响因素也更加复杂。不仅有物的原因,还有人的原因;不仅有管理的原因;也有技术的原因;不仅有内部原因,还有外部原因。对这些因素要全面而认真的分析,根据具体情况来分析具体原因,使用现代化方式来解决各种质量管理问题,更具灵活性。

4影响工程质量的因素

4.1企业的质量氛围与领导者的关注程度

所有企业都非常重视工程质量,但是在具体的质量管理过程中,管理措施是否得到执行以及执行力度非常关键。作者认为,分析某一因素是否重要,要结合具体情况,严抓工程管理质量是流于形式还是更具有实际意义,这对质量管理工作非常重要,决定了质量管理的发展方向。

4.2正确把握质量与进度之间的统一

只从表面上来看,质量管理工作做得越细越浪费时间,但事实上,做好质量管理工作能够保证工程顺利完工,质量合格能够避免工程返工的现象,最终为工程进度提供保证。做好工程质量管理工程,是工程顺利进行的关键,在任何情况下都必须坚持这一点,工程质量直接决定了工程进度。

4.3质量实施主体的素质及工程检测技术的发展

在工程建设过程中,质量检查人员以及施工人员都是从事质量管理工作主体。他们的质量意识以及生产作业熟练程度对工程质量有直接影响。通过举办主要技术培训和生产技术交底培训,能够提高具体操作人员的专业技能。工程质量只有通过检测才能得出最终结果,提高操作人员的检测技术能够强化他们的责任心,减少侥幸心理的存在。

4.4适当的激励措施

实际上,对于质量检查人员来说,在具体的生产过程中都会存在一些烦恼,检查太严,下面意见就大,检查不严,又不能保证质量。对于工程项目建设来说,操作人员很多都是农民工,需要提升素质,强化质量意识。

4.5各种资源的保障措施

从人力、原材料、财力以及机械设备等多个方面提供资源保障,保证生产顺利进行,能够减少不必要的损失,节约成本。

5结束语

第7篇

关键词:公路桥梁施工管理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X73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随着现今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乡基础设施大量投资,交通等大型工程项目增多,且对工程项目在工期、质量、安全、环境以及经济等方面都有很多的预期目标,这就要求工程项目的组织者和管理者的业务水平不断提高。桥梁工程的特点是点多线长不好控制,波动性大,做好项目管理工作对于保障桥梁工程的各种目标的实现极为重要。

一、桥梁施工的影响因素

1.1结构参数

不论何种桥梁的施工控制,结构参数都是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结构参数是施工控制中结构施工模拟分析的基本资料,其准确性直接影响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实际桥梁结构参数总是会与设计参数存在一定的误差,施工中如何减少这些误差,使结构参数尽量接近桥梁的真实结构参数,是必须首先解决的重要问题。

1.2施工工艺

施工控制是为施工服务的,反过来,施工的好坏又直接影响控制目标的实现。除要求施工工艺必须符合控制要求外,在施工控制中必须计入施工条件非理想化而带来的误差,使施工状态保持在控制之中。

1.3施工监测

监测是桥梁施工控制的最基本手段之一,使大桥顺利、成功修建的重要工序,也是为后期调控提供基础数据的重要手段包括对应力、变形、温度以及建材力学指标的监测。

1.4温度变化

温度变化对桥梁结构的受力与变形影响很大,其程度随温度变化而变化。在不同时刻对结构状态(应力、变形)进行量测其结果是不同的,温度变化的影响必须考虑。

1.5混凝土材料收缩与徐变

对预应力混凝土桥梁而言,混凝土收缩、徐变对结构内力、变形有较大的影响,这主要是因为预应力混凝土桥梁施工必须经历一个比较长而又复杂的施工与体系转化过程,普遍存在加载龄期小、各阶段龄期相差大等情况,在管理控制中必须采用合理的、符合实际的徐变参数和计算模型。

二、桥梁施工过程中的管理

2.1坚持工地现场安全管理

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观念,能不断增加施工过程全方位、全员的防范意识,这是抓好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核心。企业各级管理工作者、项目经理、作业人员要认真学习关于“隐患险于明火”、“防范胜于救灾”、“责任重于泰山”的重要指标,以高度的责任感,充分认识施工安全对企业、项目、个人的重要性;在施工中,对高空作业、交叉施工、施工用电、机械吊装、洞口临边等空间部位要进行重点防护;对高空坠落、触电伤害、物体打击、机械伤害等多发性事故,要有预见性地进行专项治理;还要通过定期可不定期安全检查,发现隐患及时整改,不断完善施工技术方案,有效地把安全生产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

项目经理要定期、不定期地对全体员工进行现场安全教育,把安全防范工作前移、深化施工现场安全管理,这是抓好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基础。按科学规律组织施工,遵守施工安全规程和标准,对施工现场组织的行为规范加以约束,这是抓好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关键。

2.2建立和完善项目任务的动态平衡系统

与工期控制网络系统项目经理部从工程开始,便在总体上做好该项目的需求预测并纳入总体运筹网络。事先预测分析各分项生产要素的需求产量、需求结构及时间要求,分别绘出需求曲线进行优化。通过有效管理,合理利用各项目的施工高峰与低谷的时间差,形成较为均衡地总需求曲线。工程进入筹备阶段,项目经理部应将各项目纳入工程工期网络控制系统之中,以甲方要求的竣工时间为终点,倒排生产计划,确保工期正点运行。

2.3加强科技管理

在施工技术中实行“科技人员负责制”充分发挥高级技术人员的作用,有组织分层次地开展技术攻关。充分挖掘广大科技人员和技术工人的智慧,把他们的精力引到解决生产难题,促进生产的发展。对解决了重大技术难题的技术人员及时给予奖励,并加强对技术人员的跟踪考核,对技术人员以工作实绩作为评定职称和晋升的标准,由此可在科技队伍和技术人员中形成了务实求足,真抓实干的良好风气。

三、加强工程项目的成本管理

工程项目成本管理是在保证满足工程质量、工期等合同要求的前提下,对项目实施过程中所发生的费用,通过计划、组织、控制和协调等活动实现预定的成本目标,并尽可能地降低成本费用的一种科学的管理活动。加强工程项目成本管理是施工企业积蓄财力,增强企业竞争力的必由之路。

3.1控制项目的采购成本

工程项目采购管理是指通过采购取得项目所需要的产品或服务。从工程的重要材料、设备采购,到对项目实施过程管理,直至竣工验收,获得工程产品的全过程活动。在现实的项目采购操作中,通过对项目采购管理中各环节的控制,降低采购成本,从而使项目资金达到最优的配置。

3.2加强工程项目的质量成本管理

工程项目质量成本管理是在保证满足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对项目实施过程中所发生的费用,通过计划、组织、控制和协调等活动实现预定的成本目标,并尽可能地降低成本费用的一种科学的管理活动。从项目中标签约开始到施工准备、现场施工、直至竣工验收,每个环节都离不开质量成本的控制与管理。

3.3制定措施,实现成本控制

明确项目部的机构设置与人员配置,把计划的任务、目标和措施落实到位;领导和主管部门对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定期或不定期进行检查和考评,做到奖罚分明,确保工程质量成本控制的效果。

3.4采取经济措施

健全内部机制,强化财务管理,建立完善的财务制度,把财务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基础和核心,强化质量成本控制意识、增收节支,提高经济效益。

四、工程项目的进度管理

桥梁工程项目工序繁多、协作面广,如何合理有效地组织、协调好,能否在预定的时间内交付使用,直接关系到项目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发挥。影响工程进度的因素,主要有人、技术、材料和设备、机具、资金、气候、环境等方面,其中人是最主要的干扰因素。为此,要保证合理的工程进度就要加强培训,提高建设者的技能。做到技术先进、工艺合理、组织均衡,从而实现质量好、工期短、成本低的管理目标。

五、质量管理探讨

5.1完善质量管理组织机构。

完善质量管理的组织机构,不仅是要在形式上设置一个机构,而且要制定相应的制度和措施。可以就每个必要的项目成立专门的质量管理机构,这个机构应由监理人员、设计人员和相关技术负责人员组成。这个机构内应有测量、质检、计划统计等专职的技术机构。质量工作要多层次全方位来开展。有总的领导组,有分项负责的组长,也有专门的质检员。同时要制定相应的监督和奖惩制度,将桥梁工程每个项目的质量好坏与其责任人的切身利益挂钩。同时,要制定相应的质量措施。首先要严格技术工作程序,并且对施工人员、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制定相应的要求。要求施工人员按设计图纸施工,按操作规范操作;要求技术人员严格执行技术交底制度,认真做好工程技术质量交底工作;要求质量检验人员和管理人员严格按质量标准检查验收,每道工序进行完后首先进行自检,然后进行互检,质检员还要进行抽检。明确质量要求和标准,是质量措施中最重要的一环。要求各类人员必须做到原始记录与施工工艺一样,自检、互检和交叉检查的结果一样,从而保证施工质量目标的落实。要明确规定每项工程都要经检验合格,由施工者和检查者签字后才进入下一工序。同时要重视质检的各项记录,以便在出现质量事故时能够明确责任。

5.2加强工程建设中的监督检查。

工程实施过程中的质量监督是尤为重要的。每道工序都应该严把质量关。首先是施工机械、设备和材料进场。每个桥梁工程的项目实施过程中,可能需要使用近千种机械、设备及材料。这些物资的质量对工程质量有至关重要的影响。质量检验人员要严格控制进入施工现场的材料,不达到质量标准的不能使用。更要经常检查、监督机械设备的使用、运转情况,保证设备的整洁、完好和齐全等。

5.3利用现代化技术进行质量管理

质量管理要利用现代化技术,在当今信息时代,桥梁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中也应该运用信息技术,逐步走向信息化管理方向转变。将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现代通信技术与桥梁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共享的信息资源可以为桥梁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和决策提供准确充分的资料。最终的目标是要建立一个质量监督管理信息系统。

第8篇

【关键词】水利工程施工:施工质量;控制管理

一、正确处理影响工程建设质量的关系

1、工程投资与工程质量的关系

(1)不宜采取低价中标。低价中标不利于工程质量的控制,反而给投机承包商造成可乘之机。如承包商以低于成本价方式获取工程中标,以后再转包、分包,从中牟利,抽去有关费用,从而给现场项目部施工造成很大压力,迫使其采取一些不恰当的手段从而影响工程质量。所以我国招标投标法中明确规定投标人不得以低于成本的报价竞标,也不得以其他方式弄虚作假、骗取中标。水利工程是社会公益性工程,应该严格执行基本建设程序和招投标法的有关规定,以

合理的工程造价,择优选择中标靴。

(2)对基础处理等一些重要隐蔽工程超招标文件约定工程量的应予以确认。基础处理等一些重要隐蔽工程,直接影响工程安全。由于受到设计深度的制约,事前不确定因素很大。因此,在实施过程中经过设计变更或监理T程师签证,事后经过联合验收签证的预算外工程量应予承认,以保证工程严格按技术标准要求施工,避免以后可能出现的质量缺陷。

(3)按规定预拨和按进度支付工程进度款。特别是工程主体结构施工期间,足够的工程资金是保证正规的进货渠道和优质原材料采购的必要条件;此外还要保证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材料复试。因此。按规定预拨付工程款有利于把好材料质量关。

2、工程进度与质量的关系

水利工程施工的季节性特强,特别是有渡汛要求的工程,工期紧、任务重。建设、监理、施工单位要科学地安排工程进度,以确保进度、质量两不误。要避免因行政干预而盲目追求工程进度。要按照有关规范的要求,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加快丁.程进度。事实上,抢进度也是保证工程质量的一种有效途径,关键是要科学决策,决不能以牺牲质量为代价。特别是在工程关键部位要按质量管理程序运作,从简但不草率,大胆而不马虎。做到工程进度、质量双达标。

3、各参建单位之间要建立密切协作的关系

各参建单位尽管职责不同,但在工程质量上的目标是一致的,应相互协作,密切配合。项目法人要统揽全局,综合协调,及时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为施工质量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施工单位要及早谋划,研究施工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并制定切实可行的预案。监理单位要密切配合施工单位,制定并执行各关键部位的质量控制措施。设计单位要现场解决有关技术问题。质量监督机构要认真履行政府监督职能,本着监督、帮助、指导、提高的原则,既把关,又配合,既严格依法办事,又要实事求是,把好工程质量评定和验收关。

二、认真抓好生产指挥系统的建设与运转

1、审查指挥协调人员综合管理能力的适应性

承包人的生产指挥系统,尤其是项目经理和总工程师的管理水平、组织协调能力和工程质量意识,将直接关系到水利工程质量的优劣。承包人要尽可能地按照承包合同的要求

指导现场,不断对生产指挥系统予以评价,强化其能力。

2、健全并有效运转质保体系

在生产过程中,质量体系应当随着工程进度、人员变动等情况而不断地要求承包人变更质保体系,使之与工程实际开展相吻合。质保体系的建立要深入到施工工序,使每一道工序都有专人负责,并制定相应的岗位职责;要强调现场质保体系的第一责任人是项曰经理:施_工队长与质检负责人必须分设专人独立担任:要严格监督承包人的试验室工作,试验人员要持证上岗,定期或不定期地旁站监理,确保自检项目齐全、规范、达标。

3、施工机械必须满足工程质量要求

水利工程的施工正朝着综合机械化的方向发展,施工机械已成为保证工程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为此要审查承包人施工机械设备的规格、数量、功率、配套性能等,并督促其落实到位。凡达不到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机械要求的,一律不准开工。

4、加强对分包人的管理

在当前水利建设市场条件下,完全杜绝分包是不现实的,关键是如何去管理。要严格对分包人进行资信考核,不允许其施工主体工程,施工质量由承包人进行最终白检;对有关分包人,尤其是质检人员,要进行专业考试,持证上岗。

三、加强现场监理力度

1、保证现场技术力量和管理力度

驻地工程师要经常巡查一工地,坚持重要工程、关键部位“第一工序到场”,及时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果断措施予以解决。要严格执行监理程序,切实做到“六不准”:即材料未批准不得使用;开工报告未批准不开工;上道工序未经过自检不予验收、不准进入下道工序;验收不合格自动返工,不准计量;准备工作不充分不准施工,出了问题未得到批准不准擅自处理。

2、严格控制质量问题

出现质量问题要及时组织整改,监理工程师在质量问题的处理上要严格对待,该推倒、该炸掉的要毫不犹豫,绝不能有“差不多、估计没问题”的想法。

四、发挥监理抽检的作用

监理抽检是指在承包人H检结束并认为合格后,向监理工程师申请批准(开0工、进入下道工序)或验收时,监理工程师对申报内容按一定频率进行工序质量抽查.鉴定自检结果的真实可靠性,进而决定是否批准或验收,它包括对原材料、混合料、施工指挥、施工工艺和成品验收等的抽检。抽检运用得当,将会有效地控制施工质量。

监理抽检取样应是随机的,使样品具有代表性。有时为了消除可能的质量隐患,应专找薄弱点。抽检频率的掌握分为3种情况:一是平时检测,为获取控制和指导施工的基础、标准数据,要做100%的全频检测,如基础填土的击实试验、标准配合比试验、原始基础点、基准的复测、试验段的验收等;二是按一定频率(20 010左右)进行抽检,用于需对工程施工中的实际品质进行符合性检查,如土方压实度、混凝土强度、原材料品质等;三是通过巡查,随时发现并可随时纠正错误,如机械操作方法、施工工艺等情况的检查。

五、严格进度控制,确保工程质量

工程的施工,就工期而言,应提倡“前紧后松”,避免 “前松后紧”,到最后为赶工期用抢进度去牺牲质量。此外,当工程施_T质量受季节性影响比较大时,应抓住各阶段气候特点来适时安排各项工程的进度,否则会导致工程在不利的环境中施工。只有进度(工期)有保证,施工安排才会游刃有余,更多地体现科学性,有利于保证工程质量。

六、结束语

第9篇

关键词:城市排水管网;施工质量控制;管理;

中图分类号:S276 文献标识码:A

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排水管道工程已成为了城市建设不可缺少的部分。城市排水管网的施工质量控制与管理关系到城市的排水能力、日常维护与保养的费用,同时其还对城市交通有着一定的影响。强化城市排水管网施工质量控制与管理是现代市政工程建设施工管理工作的重点,是排水管网企业实现利润最大化的关键。

1.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1.1熟悉施工图纸

城市排水管网施工之前,应先充分了解图纸、热悉图纸,业主、设计人员、监理人员和施工方共同进行一个图纸会审和交底工作,检查排水管道同给水、燃气及电力等管线在高程上是否存在交叉,熟悉与工作面开挖有关的地形、地貌、地物等情况,结合图纸确定的桩号走向水准测量复测一遍,并且按照100m 的间距设置水准高程参照点,以便对管道施工进行测量。

1.2做好排水管材质量的把关

城市排水管网高程属于地下隐蔽工程,一旦管道施工完成后出现质量问题,改造起来十分困难,所以一定要加强管材质量的把关,应选择正规的厂家生产的管材,并严格检查其合格证和送检力学试验报告等资料,同时在现场应加强管材的外观质量检查,对于出现破损、脱皮、露骨、裂纹等现象的管道一律不得采用,只有加强管材的质检工作,才能有效避免裂缝、抗渗能力差和管径尺寸偏差大等常见的排水管网质量问题。

1.3做好现场情况的调查与故障排除工作

管道施工之前,不仅要保证施工现场的三通,还应及时解决和排除任何影响施工的因素,如施工与现状道路或现状管线的交叉等,应请有关单位或部门协助排除。

1.4测量放线

排除地面可见障碍之后,便可进行测量放线工作,施工放线指导着整个后序工程的施工,因而是市政排水工程中的一项重要程序。放线前利用CAD软件绘出中线图,再用软件计算出工作面各个井位的XY坐标,然后用全站仪现场放出各个井位。有建筑物阻碍时要尽量回避,不能回避时,应给出设计变更方案,打桩撒灰放线时,要考虑中心线和边坡系数加宽、开挖面变窄后,应在沟槽内加设支撑。

2.城市排水管网施工阶段的技术控制与管理措施

2.1 注重施工材料管理与现场监控

材料管理是排水管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与控制的基础,施工企业应针对材料管理的重要性,构建完善的材料管理体系。强化对供应商的资质审核、强化材料进场检验,避免回填土掺杂杂质等造成的质量问题,避免管线不符合设计要求要成的质量问题。通过材料控制为保障排水管网施工质量奠定坚实的基础。作为现代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重点,排水管网施工现象监控工作是有效保障施工质量的关键。现代排水管网施工企业应加强对现场技术人员与质检人员专业技术的培训与培养,以巡检与旁站的强化提高施工现场的监督力度,促进排水管网施工质量控制效果的提高,保障排水管网施工质量。

2.2管道沟槽开挖

管道沟槽开挖之前,应先调查地下管道、电缆和其他构造物的位置,可能出现与沟槽冲突的现象时,应同交业主或管理部门确认处理方案后再进行开挖。开挖前还应了解土壤类别和土的力学性质,以便确定沟槽开挖的边坡比,防止塌方现象。沟槽较深时,应根据设计要求进行分层开挖。挖掘机械操作时,应尽可能地减少机械地走动,以降低对原地基的扰动,挖槽土也要妥善的放置,可结合槽边坡、槽深及土质等情况来确定堆土下坡脚与槽边的距离,为减少土方侧压,最好是将基槽开挖出的土方全部运离槽边。确定合理的开槽断面和槽底宽度,开槽断面主要包括槽底宽、挖深、边坡坡度及层间留台宽度等内容,应做到安全经济、科学合理。为防止出现超挖现象,边开挖边对槽底高进行测量控制,若出现超挖应进行回填。

2.3平基管座施工控制

沟槽开挖好后,沟槽内不得有积水或者淤泥,然后才能按照图纸设计进行管基的施工,严格控制平基的厚度和高程,进行混凝土的浇筑之前,应复核槽底标高和模板弹线高程,以确保管座厚度。检查管座模板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不得将支杆的支撑点支在松散土层上,而应支在垫板或桩木上,以免跑模。

2.4管道安装

下管之前,结合图纸核对管基中心线、边线及井基等尺寸和高程,并检查各种部位混凝上基础的强度等级。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长度,计算管网的铺设长度,要防止管头露出井壁过长或缩进井壁。严格控制管道的直顺度和坡度。安装管道时,在管道半径处挂边线,线应拉紧,调整管子的中心线和高程时,可通过石块支垫牢固且相邻两管不得错口。

2.5沟槽排水

管道施工应在沟槽的条件下完成,因而要做好沟槽的排水工作,应对沟槽周围地面上的雨水和积水进行堵截,避免流入沟槽中,在沟槽底两侧设置排水明沟和集水坑,通过潜水泵和泥浆泵等进行抽水,以保证沟槽内没有积水。

2.6管道接口及检查井的施工控制

严格控制抹带的施工质量,要保证砂浆的强度及和易性,水泥砂浆要按配合比下料,搅拌要均匀,抹带部分事先需将管外壁凿毛并清理干净,以确保管内壁和管缝有足够的平整度,管径大于600mm 的管网,还需要勾抹内管缝。严格控制检查井基础的质量,保证基础的几何尺寸和高程符合设计要求,不能带水浇注垫层和基础。井壁必须竖直,砌缝要平整,不得有通缝;抹面要压光,不得有空鼓、裂缝等现象。严格控制踏步、井圈、井盖的安装质量,踏步安装要牢固,井盖和井圈要配套,对于车行道上的检查井,一定要做好井周加固。交通量大的道路上必须安装重型井盖。

2.7认真做好排水管网闭水试验

城市排水管网安装好后,必须进行闭水试验,只有这样才能检验管道的安装质量。在闭水试验前,用水泥砂浆砌砖将灌水的检查井内支管管口和试验段两端的管口堵死,养护3~4d 达到一定强度后,在上游井内灌水,检查砖堵、管身、井身有无漏水,若渗漏严重要进行封堵,待浸泡24h 后,再观察渗水量,测定时间不应小于30min。对闭水不合格的管段,则应采取补救措施或尽快返工。

2.8沟槽回填

严格按照设计的要求采用土质合格的土进行回填,管沟回填应分层夯实,严格控制每层回填土厚度,层厚不得超过20cm,回填时管道两侧应同时进行,其高差不得超过 20cm,以避免存在偏差。严格控制回填土密实度,管顶50cm 范围内密实度应在85%~ 88%,以防将管道压坏,管沟胸腔部位密实度不小于 90%。

3.城市排水管网竣工验收

城市排水管网施工完成后,应对施工地面进行复原,须达到监理认可的程度。按照相关的市政工程检查、验收及质量验评标准规范对工程进行检查和验收,可引入先进的声纳和电视检测设备对管网进行检查和验收。检查和验收的内容主要包括:管道的结构和断面尺寸,管道的位置及高程,管道及附属构筑物防水层,管道的接口、变形缝及防腐层,地下管道交叉的处理,管道及附属构筑物的地基和基础等。竣工验收时,应核实竣工验收资料,并进行必要的复验和外观检查。通过工程竣工验收并对管道进行检测报告和评估报告合格后,才能允许其投入使用。

4.结语

城市排水管网作为城市基础设施的一部分,关系着城市的卫生条件、市容市貌,联系着每家每户。要确保排水管网良好运行,其施工质量对于城市的正常运转意义重大,所以应严格加强排水管道全过程的施工质量控制和管理,避免出现各种施工质量问题,确保城市排水顺畅。

参考文献

[1] 赵贵秀.浅谈市政排水管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与控制[J].重庆建筑,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