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管理相关知识

时间:2023-08-10 17:12:00

导语:在质量管理相关知识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第1篇

关键词:知识管理; 质量管理; 知识库

随着深化知识管理的研究,研究的焦点从知识管理概念的定义和理论范畴,开始向求实的科学管理方法、认知工具、研究和开发特定应用的方向发展,并且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加强工程质量管理,提高工程质量,是工程技术人员一直重视的问题。知识管理和质量管理的整合,为工程项目提供了一个新的质量改善和保护措施。

1知识管理和质量管理的概念

1.1知识管理

世界的经济和科技在不断的发展和进步,而与之紧密相连的建设工程行业也在不断的扩大和发展自身,并且因为如今社会的发展不断增快,人们对于工程项目建设的技术要求也越来越高,所以,现阶段的工程项目复杂性要比以往复杂的多。在当今社会经济和投资不断增加的情况下,工程项目的管理需要有更为有效的方法来支持,也是因为传统的工程项目管理模式使得管理和建设之间的矛盾越来越严重。因此,只能通过人力、简单的业务流程和计算机系统是很难实现全面的详细计划。所以,为了实现工程管理的健康、合理发展,就需要严格实施,有序发展,及时反馈和更新的现代项目管理模式,转变为以知识为基础的管理公司,建立一个现代项目管理理论,来探索和提高工作效率,这也是现代项目管理中唯一有效的尝试和实践方法。

在国外对于知识管理的定义已经有了初步的判断,美国认为知识管理应该属于组织形式的一种战略模式,通过知识管理可以帮助那些需要掌握知识的人们,更快的掌握他们想要学习到的知识,这样,可以达到一个信息共享和交流的目的,通过信息的交流,使得人们对于得到的信息开始通过实践来证明,从而实现提高绩效的目标。在许多建筑公司中,很多的工作人员和技术人员通过长时间的工程项目建设和管理,已经掌握了许多相关的知识,但是这些知识都属于隐性知识,无法被其他人所看见和学习,所以,知识管理就应运而生了。通过知识管理可以帮助那些具有隐性知识的人,将知识显性化,从而使得其他人可以学习到所需要的知识,这样使得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能够将学习到的知识,来为工程项目的管理和建设提供有效啊的支持,也使得他们将学到的知识付诸实际。

1.2质量管理

工程项目质量管理是一个比较专业的概念,是指专门设计的产品以适用于某些特定的目的,满足人的属性或特性水平的基本要求。早期的项目质量管理的施工阶段是项目的质量控制流程,并运用数理统计方法来控制生产过程。现阶段而言,工程项目质量管理已经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而且其特点也与以往不同,如今的工程项目质量管理是一个全方位、全过程的质量管理,它将这种质量管理的理念贯穿到整个工程项目的管理之中,从而使得工作人员和技术人员可以通过使用管理的方法,来实现工程项目管理的收益目标。

2. 知识管理在工程项目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2.1在贯穿工程质量管理各个过程中应用

项目质量管理贯穿到整个项目的生命周期之中,从项目的方案论证、设计、施工,直到竣工验收,根据每个阶段的不同特点,实施相应的知识管理。①在示范计划和项目设计阶段,主要用知识管理来进行规划和设计,包括知识共识的教育和培训,并建立知识管理中心专业工作小组,负责对知识社群分类,建立一个知识存储和筛选的知识库。②项目施工阶段,主要是建立质量知识管理系统,并且利用质量知识管理系统进行知识的获取、存储、传播和使用;企业通过收集到的相关质量管理知识,通过互联网技术传送到知识管理库中,然后组织相关的专家针对上传的信息进行深层次的挖掘,将所挖掘到的质量管理知识进行评估和实验;③项目竣工验收阶段,知识管理能够根据工程项目具体的施工情况和类型进行相应的质量管理方法,并且将这种管理的方法进行全方位的评估,从而使得在管理的过程中,能够及时的修改和完善管理的基础知识,并且通过新技术的方法,将这种完善的知识管理发送到各大知识社区,比如论套、网站等。而且还可以把通过实验的最佳管理方法和案例分享给同行,从而加深于同行的信息互动和交流,以提升质量管理中知识管理的应用,从而实现以知识管理为基础的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目标。

2.2在涉及影响工程质量各个因素方面应用

影响工程质量的主要因素包括材料、施工方法和机械水平。知识管理,通过这些因素的有效运作,对于提高工程质量产生了显著的作用。第一,必须先建立一个学习型的组织结构,创建良好地学习文化氛围,在整个组织中建立符合人性、有机、柔性扁平的组织结构,作为实施知识管理的一个平台。第二,创建一个以团队为基础的知识交流和共享的工作小组和研究小组,为质量管理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鼓励工作人员相互学习,树立崇尚创新的管理理念,不仅在知识管理中心形成一种文化,而且还要在整个企业形成尊重知识、保护知识、管理知识、分享知识的质量管理文化。材料、施工方法和机械水平等应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建立专家知识指导材料、施工方法及机械水平的应用和管理。通过知识管理,以达到有效控制这些因素,从而符合项目质量管理是知识管理应用的核心思想要求。

2.3在涉及质量管理各主体及管理方法上应用

许多工程项目的参与者,主要是业主、项目管理和施工单位、设计单位和监理单位。建设质量知识管理系统必须满足不同的参与者对该项目的不同要求,可以帮助他们预防和及时解决因为某些领域的专业知识的限制而造成的工程项目相关质量的问题。在整个项目的质量管理方法和工具中,项目质量管理的方法和工具有各种各样。但是,其中我们因为专业知识限制而遇到的有一些项目工程的问题,可以很容易地使用知识管理的方法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来解决,这样可以使项目参与者利用知识管理的方法和工具,有效地提高了工程的施工效率,也是的工程质量得到了管理和控制。

参考文献:

[1]李静.融入知识管理后的工程项目管理[J].价值工程,2004 ( 2 )

第2篇

关键词:项目管理;质量管理;应注意问题

1建筑工程项目与项目管理

项目是一个专门组织为实现某一特定目标,在一定约束条件下所开展的一次性活动或所完成的一个任务,以形成独特的产品或服务。

建筑工程项目可认为是形成建设工程产品为目标的一类项目;而工程项目管理则指在工程项目生命周期内,用系统工程的理论、观点和方法,进行有效的规划、决策、组织、协调、控制等管理活动,从而使工程项目在既定的资源和资源条件下,其质量、工期和投资控制目标得以实现。

2工程项目与项目管理的区别

2. 1建设工程项目的特点

工程项目的实施过程与工业企业的生产运营或营运过程在工程性质与内容、工作环境与方式、组织与管理等方面有很大的区别。从工程交易的视角观察,工程项目具有以下特点:

2.1.1工程产品生产过程与工程交易过程汇聚在一起

工程交易实现订货后生产,且从设计、施工到竣工验收,发包方与承包方及咨询服务方进行的各种交易与生产活动交织在一起。

2.1.2工程产品的单件性和生产者选择的特殊性

由于项目法人对工程产品要求上的差异,以及建设地点的不同,决定了工程产品的单件,并导致了建设市场上的买方只能通过选择产品的生产者来完成交易。通过潜在的承包人在价格等方面的竞争,确定承包人和承发包关系。项目法人选择的不是工程产品,而是工程产品的生产者。

2.1.3 工程产品生产的不可逆性和控制过程的阶段性

工程产品一旦进入生产阶段,不可能退换,也难以重新建造。否则,双方将需承担极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工程产品的质量、数量需要按阶段验收或计量,而不是最终一次进行验收或计量。

2.2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特点

项目管理是基于被接受的管理原则的一套技术方法,这些技术或方法用于计划、评估、控制工作活动,以按时、按预算、依据规范达到理想的最终效果。

建筑工程管理与企业管理相比,工程项目管理具有下列特点:

2.2.1 工程项目委托管理、合同链层次多、复杂,且工程项目的合同具有不完备性的特点。

2.2.2工程项目管理是一项复杂的工作

工程项目一般有多个部分组成,工作跨越多个组织,涉及多个学科;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受众多因素的影响,而这些因素又具有不确定性;项目组织是临时机构。这些方面决定了工程项目管理的复杂性。

2.2.3 工程项目管理具有创造性

由于工程项目具有一次性的特点,因此既要承担较大的风险,又必须发挥创造性。工程项目的创造性依赖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支持,这就要求在工程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必须依靠和综合多学科的成果,将多种技术结合起来。

2.2.4工程项目管理需要集权领导和建立专门的项目组织

工程项目的复杂性随项目范围的不同有很大的差别,项目越大越复杂,所涉及的学科也越多。而项目实施中所出现的各种问题多半是和项目组织的大多数部门相关的。因此,这就要求有集权领导和建立完善的决策机制及相应的专门组织。

2.2.5 工程项目负责人在项目管理中扮演重要角色,是项目管理组织中的灵魂,是决定项目成功与否的关键人物。

2.2.6 成果的不可挽回性

项目的一次性属性决定了项目不同于其他事情可以试做,作坏了可以重来;也不同于生产批量产品,合格率达99. 99%是很好的了。项目在一定条件下启动,一旦失败就永远失去了重新进行原项目的机会。项目相对于运作有较大的不确定性和风险。

3项目管理中的质量管理

3.1质量管理在建筑工程项目中的重要性

从建筑工程项目及工程项目的特点可以看出,工程质量对建筑工程项目影响重大。因此如何保证工程项目的质量已成为每一个工程项目管理者的最大考验。在新的建设工程质量管理制度下,要求工程质量管理机构不断提高工程质量管理的工作水平,改进质量管理方式和方法,增加质量管理工作的规范性、科学性和准确性。

要保证工程项目的质量,重要的是保证工程项目在施工作业过程中的质量管理。由于工程项目涉及面广,建筑工程项目又是一个异常复杂的综合过程,再加上项目位置固定、生产流动、结构类型不一,以及质量要求、施工方法不同,整体性强,建设周期固定,受自然条件影响大等特点,故施工项目的质量比一般工业产品的质量更加难以控制。因此,“百年大计、质量第一”,必须全面推行质量管理工作。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中质量管理的原则:

①坚持“质量第一,用户至上”。

②以人为核心。

③以预防为主。

④坚持“质量标准,严格检查,一切用数据说话”。

⑤贯彻科学、公正、守法的职业规范。

3.2质量管理的保证体系和责任制

①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严格遵守规章制度;

②编制详细质量计划,选择合适施工方案;

③组建高效项目经理部,把好劳动力素质关;

④切实保证各类建筑材料质量,把好“三关”,即:采购关、检验试验关、使用关;

⑤加强竣工验收前后的质量控制。

质量与效益是辩证统一的。通过加强质量管理,以优良的质量信誉,赢得市场的青睐,做到干一项工程,塑一座丰碑,拓一片市场。

3.3质量管理的逻辑方法

3.3.1科学地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切实达到指导施工的目的

工程开工前要根据工程实际情况编制详细的施工组织设计,并将企业技术主管批准的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报送监理工程师审核。

对于重大或关键部位的施工,以及新技术新材料的使用,要提前一周提出具体的施工方案、施工技术保证措施,以及新技术新材料试验,鉴定证明材料呈报监理主管工程师审批。

3.3.2 按优化的施工组织设计和方案做好施工准备工作

根据有关规范和企业编制的作业指导书组织分部分项技术人员编制各工序工种的质量保证措施,做好图纸会审和技术交底及技术培训工作,将质量技术交底和作业指导书发到施工班组。

对于推广应用的新技术、新工艺要组织有关人员认真学习。要求各级作业人员对施工工序、施工方法、注意事项和质量要求做到心里有数。正确选择和合理调配施工机械设备,搞好维修保养工作,保持机械设备良好运行。

3.3.3 严格按施工程序施工所有隐蔽工程

必须经监理工程师等有关验收单位签字认可,方可组织下道工序施工。对影响工程质量的关键部位设质量管理点,并设专人负责。工程施工过程中,除按质量标准规定的检查内容进行严格检查外,在重点工序施工前,必须对关键的检查项目进行严格的复核。

3.4质量管理的程序

3.4.1建设工程项目施工前的质量管理

在工程项目正式施工前,做好准备工作,且施工准备工作也贯穿于施工全过程中,在工程开工前根据项目法人要求、工程的实际情况和企业的规划确定工程项目的质量目标。

正确贯彻执行政府的各项技术政策,科学地组织各项技术工作,建立正常的工程技术秩序,把技术管理工作的重点集中放到提高工程管理,缩短建设工期和提高经济效益的具体技术工作业务上。推行施工现场技术负责人技术管理工作责任制。正确划分各级技术管理工作的权限,使每位工程技术人员各有专职,各司其事,有职、有权、有责。

在认真组织进行施工图会审和技术交底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对关键部位和影响工程全局的技术工作的复核。在重点工序施工前,必须对关键的检查项目进行严格的复核,以杜绝重大差错事故的发生。

3.4.2建设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理

严格按施工工艺施工。根据对影响工程质量的关键特点、关键部位及重要影响因素设质量管理点的原则,设置专人负责。建立高效灵敏的质量信息反馈系统。

根据有关规范和企业编制的作业指导书组织分部分项技术人员编制各工序工种的质量保证措施, 并对施工人员交底,质量检查员进行监督。

做好质量技术交底,将质量技术交底和作业指导书发到施工班组。所有原材料、半成品必须有合格证或检查报告。所有隐蔽工程记录,必须经监理工程师等有关验收单位签字认可,方可组织下道工序施工。

每次测量放线后必须坚持做好复检工作。模板及其支架须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按规范要求制作混凝土、砂浆试块,并做好标识,在专用水池内

养护,到28天时送检。加强成品、半成品的保护工作,如钢筋绑扎好以后,要及时在过往通道上铺垫木板,防止踩踏。

4 质量控制中应注意的问题

4.1要充分认识项目质量控制是项目经理的重要职责

在施工项目上,项目经理是企业法人在项目上的全权代表,所负责的项目拥有与公司经理相同的责任和权力,所以项目经理不仅要管理人、财、物,管理工程协调和工程进度,更重要的是要抓好工程质量控制,树立企业质量形象,获得市场竞争优势,这样企业才能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对项目经理而言,项目质量的控制,不仅是对项目负责,更重要的是对企业未来发展负责。

4.2 要认真贯彻执行各项规章制度,避免流于形式

为了确保建筑工程质量,强化质量管理,我国政府有关部门颁布了一系列有关质量检验和控制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规程或规定,如《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建筑业企业资质管理规定》等,建筑施工企业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制定质量管理制度,这些都为工程质量控制提供了保证。

但目前我国仍有部分施工企业不重视这些规章制度,执行流于形式,这严重影响了工程质量水平,产生了很多质量问题和隐患。因此,认真贯彻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已经成为施工企业的紧迫任务。

4.3 建立质量信息情报反馈体系

质量信息情报是指反映有关工程质量、工作质量的信息情报,建立质量信息情报反馈体系能为项目经理和质量管理人员对工程质量的控制和管理提供决策依据。

同时,建立质量信息情报反馈体系,做好信息情报工作也是实现质量预防控制的重要手段,它能帮助企业提前预防质量隐患,有效解决已出现的质量问题,减少质量事故的发生,避免无谓的经济损失。

信息情报来源主要有:通过对工程使用情况回访调查、搜集用户意见得到的质量信息;从企业内部搜集到的有关工程质量的信息;从国内外同行业搜集到的反映质量发展新水平、新技术的有关信息等。

5结语

工程管理贯穿于工程项目的各个阶段。质量管理作为建筑工程管理过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要通过科技进步,全面提高质量管理的水平。国家建设部《技术政策》中指出:“要树立建筑产品观念,各个环节中要重视建筑最终产品的质量和功能的改进,

通过技术进步,实现产品和施工工艺的更新换代。”

在施工的全过程中,要建立符合技术要求的工艺流程、质量标准、操作规程,建立严格的考核制度,确保工程质量。建立严密的质量保证体系和质量责任制,各分部、分项工程均要全面实行到位管理,施工队伍要根据自身情况和工程特点及质量通病,确定质量目标和攻关内容。

制定具体的质量保证计划和攻关措施,明确实施内容、方法和效果。在实施质量计划和攻关措施中加强质量检查,形成新的质保措施,发现的问题则作为以后质量管理的预控目标。

参考文献:

第3篇

一、水利工程施工管理中常见的问题

1冰利施工存在质量问题

虽然国家一再强调“质量第一”、“质量是工程的生命线”,狠抓安全生产,确保工程质量,但是由于工程建设任务重、时间紧,不少施工单位都存在为了抢工期赶进度的情况,为了抢工期,而对工程的一些项目上降低了对工程质量的要求,甚至对一些问题做出了错误的判断,造成工程质量下降,对安全存在着威胁。

2.企业对水利工程管理存在问题

建筑单位力不从心,由于缺乏对水利工程的管理经验,对于水利工程项目的管理上,存在着企业管理水平低的问题。企业缺乏高水平的专业管理人才,对于项目的管理,缺乏科学化的管理,随意性较大。对于一些无法及时处理的问题,甚至会错误的解决一些问题。

3.监理公司管理不足

由于我国实现工程监理时间不长,监理单位的整体业务水平跟不上国际要求。监理公司管理混乱,缺乏专业素质与职业道德的情况普遍存在,不少监理单位存在着“一条龙”、“同体监理”、“自行监理”的现象,严重影响监理工作质量水平。

二、加强对水利施工项目质量管理的措施

作为工程项目各项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水利工程施工的项目管理贯穿工程施工的整个过程中。项目的监管对提高整个工程质量意义重大。

1.健全完整的质量保证体系

为了加强对工程的管理,各个项目都应该成立质量管理领导小组,并将质量层层分级,逐级签订质量责任书,落实到个人,各项目的负责人负全责,从而加强对整个工程质量的控制。质量保证体系要以提高工程整体质量为目标,从将工程施工的准备阶段到施工阶段以及项目交付使用阶段组织起来,重视每一个环节的质量管理,形成一个任务明确、相互促进、全方位的质量管理过程,从而使得质量管理制度化、系统化、规范化和标准化。

2.加强对各阶段工程质量的控制

对于各个阶段的工程施工,除了严格执行安全生产和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在以下几个方面还要做好质量控制的工作。

(1)施工准备期的质量控制优选施工方案,根据工程实际情况,结合各方面情况全面分析。选择合适的施工方案;在签订完工程协议后,项目经理就要取得相应的设计图和技术方案,并且安排专人统计和管理相关文件;对与图纸和技术相关的工程设计点反复进行测试,对于发现的问题做出记录.并且及时与设计、监理人员沟通,最终解决问题;项目负责人对图纸进行审核。做出图纸会审记录;对参与施工的工人,进行全面系统的培训,增加安全生产知识,同时对保存培训内容记录;按照质量管理体系相关文件的要求,选择分包人与供应人,分别做出评分并做出记录。

(2)工程施工期的质量控制严格按照施工要求施工,在工程开工前,项目部门根据工程的具体施工情况、劳动力以及机械水平,编写详细的施工设计,并且负责项目技术的工作人员要完成与包工程或是分包工程的负责人的书面技术交底。在施工过程中,针对施工方案、技术措施和设计的变更提出的要求,也要在执行前与相关人员进行书面交底;在项目开始前将测量控制方案交与项目负责人批准,将测量记录进行存档。严禁施工过程中擅自更改和移动测量点,并且在施工过程中定期复测,确保施工的准确性。

(3)工程验收期的质量控制在工程结束后,要对工程的质量进行反复的检验与试验。项目技术负责人按照竣工材料收集并整理相关记录;按照合同规定对工程进行全面的检查。对于监测出来的质量问题,按照不合格控制程序处理;移交相关工程竣工文件;完成检验后,对工程采取防护措施;工程交付后,按照环境保护要求和文明施工条例。安全撤离现场。

3.实施质量计划并且及时验证和评定根据工程的特点,制定相关的质量计划。施工单位必须建立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落实各项检查制度,确保工程的质量。各个工程的质量管理人按照相关要求,实施并按照规定对工程进行控制。随时记录发生的质量问题,按照问题找出责任人。并且做出整改。并且,在施工过程中,要定期对工程的质量计划进行验证。对于几经发现的问题,及时给出解决意见,多于重复出现的问题,该项目的负责人要负责并接受相应的处罚。工程完工后,还要对工程质量进行全面的验收与评定。

4.完善对工程质量的改进工作

(1)加强对不合格的控制对于工程中使用的各种材料、机械和配件,要选择有质量保证的产品,在各种原材料和设备进场前依照相关规定进行检验,对于不合格的产品要及时做出处理,从根源上杜绝不合格物资进场;加强工序管理,在存在不合格的施工工序情况下,严禁转向下一道工序,保证工程质量依次进行;对发现的不合格产品及施工工序,相关部门要做好不合格审批,做好记录,并按返工、降级、拒收和报废四种程度进行处理。

(2)及时采取纠正措施项目经理部门针对其他部门提出的质量问题,要及时做出分析并制定相关措施及时纠正。对于已经存在的质量问题,做好分析并记录;针对检查时发现的质量问题,由相关技术人员判定程度,并制定措施纠正;针对重大质量问题,提交相关职能部门做出判断。得出解决办法。

(3)加强预防措施根据质量管理体系相关规定,项目部要定期召开会议分析工程质量,对一些影响工程质量的潜在问题做好预防措施,对可能出现的质量问题,要制定措施杜绝此类情况发生。并且项目经理要针对这些预防措施,定期的检查其有效性。

5.加强企业管理层对项目质量的控制

(1)控制内容健全施工企业的领导机制,加强对各级施工组织的质量管理。施工企业作为施工主题,对工程质量负全面责任;健全质量管理体系,制定相关文件管理工程施工的质量管理,组织学习并落实。要求人人重视工程的质量,实现安全生产;健全人员考核制度,对于操作型工人,做到持证上岗;对工程质量进行控制,在交付后,定期对工程质量作出检查,对于因施工造成的质量问题,及时采取措施处理。

(2)控制方法企业的质量管理部门要定期或是不定期的对工程进行质量检查,根据组织机构、技术管理、施工管理、思想教育以及规章制度方面了解工程的施工和管理情况,重点检查各个项目的进展情况,对检查内容进行评估,并且将对工程质量的考核作为年度考核的一项重要指标。

三、明确监理的工作目标,详化细则

根据工程的要求,对监理的工作进行详细分工,写明监理的工作进度、人员配置、实现监理目标以及实现这些目标的各类依据。对监理的工作内容详细分工,规定各个阶段的工作内容,不断加强监理在施工中的监督作用,从而让施工企业加强对工程质量的控制。

第4篇

【关键词】建筑;施工管理;工程项目;质量管理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socio-economic development, construction industry is getting prosperous. Due to advances in technology and the needs of its people and diverse, in the construction of a large number of new technology and new materials and applied it to projects, making construction becomes more complex, higher demands placed on engineering quality management. Quality relates to the life of the building and the safety of people's lives, it runs through the whole process of project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meets national standards, are important. Quality management in the construction of this building as the starting point to explore how to enhance engineering quality management and control, and ensure project quality. Keywords: construction,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project; quality 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TU71文献标识码:A

虽然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贯穿着从可行性评估、环境勘察、建筑设计到施工和竣工验收每一个环节。但是施工管理中质量管理是质量管理的重中之重,对建筑工程全过程的质量管理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由于工程项目的施工不仅涉及面广,而且规范性不强,所以容易出现质量问题。如在施工质量管理中,要考虑施工工艺、技术措施、操作方法及管理制度等多种因素。而且,一旦出现质量问题,严重者必将拆毁重建,造成资源人力的浪费。所以施工质量管理复杂而重要。

一建筑施工项目质量管理特点。

建筑施工的项目质量管理具有多样性、波动性、局限性、隐秘性四个主要特征,只有认清了建筑施工的项目质量管理的特点,才能对症开药,提高质量管理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多样性指的是在质量管理中要考虑的因素有很多,如天气、地质条件、操作方法、施工工艺、投资成本、建设周期等。波动性指的是质量控制受天气气温变化、操作方法的细小过失,材料性能的差异与规格和机械的磨损等的影响。局限性是指工程建设的各个部件只能事先严格检测,一旦使用,就不可能再拆开进行检测,进行换货或退货处理。隐秘性是指由于钢筋混凝土的整体结构中隐藏的分项工程和隐蔽工程,工序繁琐,很难从外观和尺寸等外在条件判断工程质量的高低,需要更科学专业的测试。

二 提高建筑工程项目施工中质量管理的对策措施。

(一)建筑企业转变观念,重视建筑工程项目施工中质量管理,优化人员组织结构,提高相关人员的综合素质。

建筑企业往往不能在项目实施后恰当的处理与项目的关系,导致了企业管理与项目管理的矛盾。因此企业要明确自身职能的转变,合理行驶决策、监督、指导等服务功能,为项目管理部门提供发挥空间,充分展现项目管理部门精简强健的优势,推进项目管理的进展,使得项目管理部门实施好安全生产管理、质量管理和现场管理,确保工程建设按计划进行。

工程施工人员是工程形成的直接参与者,项目质量管理人员是工程质量的监督者,他们都对工程质量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企业要加强对施工人员、质量管理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质量意识。施工人员要增强操作的科学性与准确性,减少施工中由于操作方法引起的质量问题。对于质量管理人员,要提高他们

在目标管理、质量规划、施工技术指导、质量检查等方面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办事效率。

此外,还要加强项目的内部管理,首先要建立一个专业的、高素质的、能力强的领导班子,提高项目管理的决策力和执行力。领导班子要团结合作、相互配合,管理监督到位,承担起肩负的责任。其次要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在工程项目开工前制定科学合理的项目管理大纲,细化责任、分包监控与经济制裁的等要求,切实提高工程项目质量。

(二)施工中质量管理的薄弱环节。

1、强化对材料和建筑设施的质量管理是保证施工质量的前提。施工现场存在许多种类的建筑材料、机器设备、配件等建筑用品,质量管理人员要对这些建筑材料做抽样调查,检查出厂合格证是否齐全,并检测质量。对于机械设施,要认真检查合格证、使用证明和准用证,并测试运行状况。此外,设立专门人员监督

混凝土、砂浆试块配料是否合格。

2、强化对施工准备环节和验收环节的质量管理。施工过程的质量管理是实现质量目标的重要途径,因此必须重视对准备环节和验收环节的管理。项目开工前,要仔细检查施工方案、施工措施、材料的准备等内容。在验收时,要严格对工序交接的检查,对于不合格的工序,要求施工人员按照施工要求和操作规范重新施工,坚决不能进行下一道工序。其次,组织专业人员对隐秘工程进行检查,不要只凭尺寸等外观参数轻易下结论,要提高检查的科学性。

3、 积极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更新施工技术和工艺水平,提高工程质量。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新材料应用了最新的科技成果,相比于旧材料,在功能上有更大的优越性。其次,还要在工程施工中积极尝试新技术,了解新技术的适用性和先进性,并建立质量监督参数,保证工程质量。

(三)建立健全全面质量管理体系,提高质量管理水平。

1、建立科学的质量保证体系与质量责任制,具体责任到人,对施工的各个环节、分项工程等严格监控,实行到位管理。首先,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分析的工程的特点和施工队伍的技术设备,制定质量目标和重点内容,然后组织人员制定详细的施工组织设计、质量保证计划和攻关措施,确定明确的工程实施内容与操作方法。在实施过程中,加强对质量计划与攻关措施的质量检查,分析数据,总结过失,不断总结经验,提高效率。

2、 制定质量目标,提高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激发施工人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质量目标对质量管理预期水平的规划。在制定目标时,要重视目标制定、目标实施与目标实现三个重要环节。根据企业整体的质量目标和施工队伍的实力,并考虑建筑产品的特点与客户意见,制定恰当的目标。 然后分解目标,实行目标责任,具体目标在工程中的落实。在落实目标时,充分调动各专业各工序的资源,从而有效地控制工程质量的目标。

结语:

总而言之,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工程项目质量管理意义重大。建筑企业在施工质量管理中必须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权衡利弊,有效地控制和管理各种因素对施工质量的影响。这样才能做到防微杜渐,保证建筑物的质量,减少资源浪费,为人们提供安全优质的建筑。

参考文献:

[1] 王丽敏;;工程质量管理初探[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年19期

[2] 孔相男;;浅谈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理[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年06期

[3] 芦杰;刘华强;;浅谈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理[J];科技信息;2008年36期

[4] 余强;;浅谈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J];科技资讯;2007年15期

第5篇

【关键词】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早期损坏;预防性养护

前言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交通事业也取得了巨大的进步。高速公路的建设突飞猛进,随着高速公路数量的增加,对现有高速公路的养护问题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尤其是对于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的养护工作。目前我国大多数高速公路的路面情况还比较好,基本上没有出现较为严重的损坏。但是也有部分高速公路的路面存在一定的损坏情况,比如坑槽、车辙等。随着高速度公路使用效率的提升,这些问题会越来越突出。我国高速公路建设起步较晚,再加上施工工艺及材料工艺的落后,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养护工作的压力还是比较大的。

1 路面的早期损坏及防治措施

1.1 两种不同类型的早期损坏

就目前我国已有的高速公路中出现的沥青路面损坏问题,进行了总结概括,了解清楚了高速公路早期损坏的主要表现及产生的原因。理论上讲,造成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早期损坏的原因有很多,就影响因素而言,主要是从设计方案、路面结构、施工材料及日后养护等方面来考虑。早期损坏主要有两种类型,其一就是在刚刚投入使用的前两年之内,出现的轻微程度损坏,比如路面车辙、路面开裂等问题。通常对于这些小范围内的损坏现象,都采用局部维修的方式来进行处理。对于另外一种早期损坏而言,不如第一类早期损坏有着明显的体现,沥青路面的使用年限的长短也是早期损坏中的组成部分。我国现阶段高速公路使用年限还没有达到国际平均水准,往往在高速公路投入使用五年或者十年之后就开始大规模的修整。这种大规模的整修行为也属于早期损坏,并且这种形式的早期损坏造成的维修成本极度浪费。

目前根据我国高速公路建设水平而言,沥青路面出现早期损坏是在所难免的,因此我们要注意第一种早期损坏的防治工作,尽量避免出现第二种早期损坏。

1.2 沥青路面早期损坏的特点

高速公路的沥青路面早期损坏的原因虽然有多种,但是通过观察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的损害情况可知,能够产生直接危害的因素主要集中在几个方面。比如高速公路早期损害问题中的车辙,就是因为沥青路面在夏季高温暴晒下,由于自身物理特性加之汽车的碾压造成的。车辙通常是出现在高速公路的上坡路段。一部分原因是由于高温,再者就是由于汽车超载行驶。汽车超载还会使高速公路出现行车路面损坏严重,超车路面则相对较轻的现象。雨水对高速公路的破坏也是较为严重的,大部分高速公路损坏严重路段基本上都与水损坏有关,并且大部分的损害都是局部小范围损坏。

1.3 早期损坏的原因分析

由于目前对于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早期损坏都是在损坏发生后进行分析,因此在分析时往往会忽略施工设计及施工质量检验方面的问题,更加注重于外在因素。比如交通条件、天气状况等。交通条件中主要是车辆超载行驶。自然天气因素主要是雨水集中出现。但是仅仅分析外因是不能合理解释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出现早期损坏的原因,内部因素才是造成损坏的关键。因此对于高速公路早期损坏,应该从施工阶段及日后养护方面进行研究。其中如果施工过程不能按照施工标准来进行,就很容易使高速公路在投入使用后出现早期损坏现象。施工材料的选择也是影响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早期损坏的主要因素。

2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的养护

我国高速公路建设速度日益加快,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的养护工作压力逐年增加。针对日益繁重的管理工作,必须转变传统管理维护思想和手段,积极创新公路沥青路面的养护技术,提高养护效率。实现保持高速公路沥青路面避免大规模维修的目标。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的养护工作是指对其局部状况进行维修改造。

2.1 沥青路面的预防性养护

现阶段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的养护技术已经日趋完善。对于路面的处理通常是采用雾封层及微表处超薄罩面技术,主要是为了修复路面出现的坑槽,使高速公路路面保持整洁。对于路面出现的裂缝,主要是通过封水技术来实现对其的修复,避免裂缝继续破坏基层。对于路面局部出现的坑槽要及时填补,防止由于车辆碾压造成问题的严重化。另外,车辙是造成高速公路交通事故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对于高速公路车辙的修补,能够有效提高交通安全指数。总而言之,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的日常维护主要是通过日常使用过程中的保养,积极采用预防性措施来保证其质量。尽量延长高速公路的使用年限,降低维修成本。

2.2 养护主要技术问题

在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的养护方面要注意根据具体问题,采用适合的科学的防治措施。运用经济科学的手段对高速公路沥青路面进行养护,是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养护的基本原则。其中对路面裂缝的填补是常用的养护工艺。对于填补裂缝而言,首要的是要选择优质的填缝材料。填补材料要有良好的耐久性,不会在短时间内出现硬化或者其他问题。并且还要具备一定的延展性和抗疲劳性。由于沥青路面会随着高温产生形变,因此填补材料要有一定的延展性,应对路面状况的变化。最重要的是要具备保持极强的粘接性,材料只有与路面完整牢固的粘接在一起,才能有效的实现封水的效果,从而完成对裂缝的修补。有了优质的施工材料,接下来就要考虑施工工艺方面的问题了。优质的施工材料结合高效的施工工艺,才能实现对裂缝完整的修补。其中在修补时应注意要首先对裂缝中的垃圾进行清理。保证裂缝皱襞与材料更好的粘接。再者要注意对裂缝进行加热处理,加热不仅能够将裂缝中的水分去除,还能使裂缝温度接近材料温度,以便更好的粘接。

3 沥青路面的新技术

3.1 沥青路面的热再生技术

沥青路面的再生技术最早是由西方国家开始研究,随着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的养护成本日益增加,迫使人们在研究养护工艺的同时,也在积极探索新技术来弥补沥青路面损害造成的成本浪费。我国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管理也开始进入技术维护阶段,目前主要高速公路已经使用将近十年左右,因此对于高速公路的养护工作迫在眉睫。部分高速公路建设公司已经开始进口部分现场热再生沥青路面的设备,国内也已经开始建设相关热再生材料。热再生技术主要是通过工厂生产热再生材料,将材料与传统施工材料混合使用,铺设到沥青路面上。热再生技术能够有效的降低高速公路维修成本,并符合我国科学发展观的战略思想。

3.2 沥青路面的冷再生技术

冷再生是在热再生技术的基础上改进出来的。冷再生主要是由现场冷再生与工厂冷再生两种方式。现场冷再生技术主要是通过成套的设备对出现损坏的路面进行修整,将冷再生材料与传统施工材料进行合理搭配,铺设在沥青路面上。工厂冷再生技术主要是用专业设备使加工材料形成混合材料然后铺设在路面层上。冷再生技术相对于热再生技术而言,主要优点是可以直接进行施工,环保无污染,并能够对旧材料进行重复利用。

4 总结语

随着我国公路建设速度的提高,对于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的养护工艺定会逐步的完善。高速公路是我国交通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每年对于高速公路的养护费用是我国交通财政投入的主要部分之一,完成对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的养护工作,就是在间接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因此我们要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不断学习外国先进技术,创新国内自主技术,采用新材料有效地做好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的预防性养护工作。

参考文献:

第6篇

关键词:市政道路;施工质量;质量控制

Abstract: The municipal road engineering is an important symbol of the modernization of the city, has a very important significance to do well in the construction of municipal road engineering. Quality of the project is formed in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any link omissions may cause quality problems, therefore, must be in the construction in the strict quality control, quality control. This article mainly from several aspects of the municipal road engineering quality control are discussed, and puts forward some thoughts and suggestions.

Key words: municipal road; construction quality; quality control

中图分类号:TU71

1、市政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的重要性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化,国民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基建投资项目的不断增加,使得市政施工企业也随之大量发展。但由于对施工质量未能进行有效地控制,重大工程质量事故时有发生,并出现了一批粗制滥造的“豆腐渣”工程,给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重大的损失和危害,也给社会带来消极影响。工程质量问题已成为实施扩大内需、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和发展国民经济等重大决策成败的关键。导致工程质量问题的原因很多,在施工过程中,各个环节都存在着影响质量的因素,如施工时材料的质量差异、施工工艺的改变、天气环境的变化、施工设备的磨损等,都会产生质量变异,造成质量事故。因而,分析市政工程项目质量控制因素,把握市政工程项目质量控制方法,对加强工程质量管理,提高工程质量水平极其重要。

2、市政工程建设质量存在的问题

2.1质量责任制落实不到位。未做到责、权、利的统一,不能完全落实,甚至形同虚设,同时质量工作没有计划、缺乏目标,走一步说一步,干到哪儿算哪儿;未形成全员努力,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局面。

2.2监督不严。少数监理单位对关键部位和关键工序没有做到旁站监理或是旁站监理把关不严,不能及时纠正出现的问题,使少数市政工程出现质量和安全缺陷。

2.3同步建设施工质量差。位于人行道或慢车道上的同步设施,各类管线检查井标高与路面标高不同程度存在差异,致使路面平整度差。尤其是部分管线基础未按行业标准和道路设计标准进行回填和处理,使地基基础留下质量和安全隐患,造成路面沉陷。

2.4隐蔽工程和附属工程质量不高。软土地基和回填土处理不到位,致使地面出现纵向裂缝和破损;混凝土路面施工养护不到位,路面成型后出现起砂和脱皮,甚至钻芯取样试件出现蜂窝现象。同时,由于对市政工程的附属工程不够重视,人行道基础处理不到位,致使人行道道砖铺砌块出现松动塌陷。盲道下坡道与路衔接高差较大,不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

市政道路工程施工的质量管理措施

3.1提高管理人员与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与业务水平。一个好的道路的修建,不仅需要优质的原材料,还需要施工人员具备高操的技术和良好的职业操守。同时还需要管理人员具备专业的业务水平,与人性化的管理理念,不断的学习新技术。施工人员与管理者必须要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因为修建道路是一项较为辛苦的工作。树立强烈的责任感,避免施工中的疏忽,修建的道路真正做到高质量的标准。

3.2构建科学合理、精干高效的市政道路管理体系。市政的道路密切联系着人们的生活,其职能服务于各个经济部门,它具有强烈的系统协调性。在道路实施之前,应该制定一套完整的施工管理体系,这样保障了施工部门修建的道路高质量,更让道路修建工程透明化。在施工过程重要全面考虑,评估可能会出现的状况,如后期招标需要一定体系来预防不良现象的发生。总之,高效健全的市政管理体系,不仅加强了道路管理,真正实现了市政道路现代化。健全的市政道路管理体系必须做到统一领导,管理层分工明确、专业管理等。尤其政府部门要起到领头作用,和谐各部门之间的关系,加强监督管理力度,确保工程质量的控制。

3.3原材料质量控制。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各种材料销售名目繁多,对采购人员极易产生误导,所以要严把材料关,采购人员要及时掌握市场信息,优选供货厂家,随时掌握材料的质量、价格、厂方的供货情况,选择有国家认证的生产许可企业,有一定的技术检验、资金雄厚、社会信誉度高的生产厂家。原材料、成品、半成品、构配件、设备必须有出厂质量合格证书、出厂检(试)验报告及复试报告,并注明使用工程项目名称、规格、数量、进场日期、经办签名及原件存放点,材料进入施工现场前必须按现行国家有关标准的规定抽取试样,交由具有相应资质的检测、试验机构进行复试,复试结果合格方可使用,递交材料。3.4填方路基施工质量控制。填方路基开工前,必须进行填方试验路段,试验时应记录压实设备的类型、最佳组合方式、碾压遍数、碾压速度、工序、每层填料的松铺厚度、材料的含水量等,根据试验得出的技术参数作为该种填料施工的依据。在填方路基前将原地面上的杂草、耕作物及地表层腐殖土清除干净,用平地机整平,再用压路机进行填前压实,如果清表后原地面、表层土含水量较大,就必须就地翻松、打碎、晾晒,在达到最佳含水量或允许偏差条件下,直接用重型振动压路机碾压,达到要求的压实度。如果路基下卧淤泥质土、欠固结土或砂土,属大孔隙比、高压缩性、低强度软土层应挖除全部软土,因地制宜,换填适宜填料,然后分层压实,提高路基的地基承载力,减少工后沉降。严格控制松铺厚度,路堤分层填筑的质量是保证整个路基质量的重点, 故每层填实的松铺厚度都要经检查合格后方可压实,压路机对路基填土压实时,应遵循先轻后重、先静压后振动、先两边再中间、从低处往高处的碾压原则。3.5隐蔽工程质量控制。对于管沟槽开挖,管道吊装,接口抹带,官做基础,闭水试验,土方回填,路基施工,砼路面的浇筑等,要加强监督和检查,要按标准要求进行不少于30%的抽检试验。另外要通力合作,解决市政道路工程中外部条件造成的困难。市政道路工程建设通常是由政府投资,或者国债项目,出于政治和经济上的的需要,往往是开工急,工期短,工程拆迁工作滞后,这就使得施工单位必须倒排工期,由此导致片面追求进度和数量,往往会影响工程质量。市政道路地下管线路复杂,稍有不慎就会影响生产和居民生活。同时与管线各所属部门的协调也较困难;再则居民住房,生产厂房特别是城乡结合部局面的拆迁等工作进展迟缓,极大地影响工程进度乃至质量。3.6拌合场机械设备。拌合场设置、拌和机型号、数量与功能对道路砼路面施工质量、基层面的质量有重要的关系。拌合场的设置情况和拌合机型号、数量和搅拌功能必须能满足砼的强度和质量需要。沙石集料要分仓,要设隔离墙地面要硬化,水泥仓库要有防潮措施。要有计量设备和明确的配合比,应采用最佳的配合比以保证砼的标号,配合比要进行试验。

3.7现场跟踪检查。现场跟踪检查是工程质量管理的最实用办法。在道路修建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一些问题,都是通过现场跟踪检查而发现的。管理人员是时常对施工现场进行监督检查,务必做到“三勤”,即腿勤、眼勤、手勤。若是在检查过程中发现异常状况,要及时处理,避免异常状况恶化,让质量事故扼杀于萌芽阶段,从而降低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对于施工技术好的施工员给予表扬与奖励,调动施工员工作积极性。

4、结语

市政道路施工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工程的成本、工期及使用寿命。市政道路施工技术难度不大,但由于施工场地狭小,交通流量影响大,且工艺比较复杂,在施工中会遇到各种各样不同的环境条件的制约。在施工过程中要重视加强施工质量管理,要始终坚持技术标准,注意加强施工管理,强化质量意识,从技术交底到原材料,到监督检测,通过科学管理,使建设项目精心施工,提高市政道路工程的质量。

参考文献:

[1] 张岩冬,陈继友. 对市政工程道路施工管理的分析[J]. 现代装饰(理论), 2011,(06) .

[2] 万欢进. 加强市政道路施工管理提高工程质量[J]. 科技资讯, 2011,(14).

第7篇

关键字:暖通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解决措施

Summary: HVAC engineering is a highly professional engineering, which involves the expertise of many, in this process, especially the quality factor is more important, once in HVAC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quality problems occurred during the will affect the entire construction, so that the need for HVAC construction quality full range of management, timely discovery of construction problems and take appropriate measures to resolve, this paper as a basis for a detailed analysis of discourse.Keywords: HVAC construction quality management measures to solve the problems

中图分类号:U260.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推动了建筑行业的发展,尤其是高层建筑成为一大发展趋势,对于很多的建筑项目来说,暖通工程起着关键的作用,而其中的施工质量管理工作也是不可忽视的关键环节。为了保证暖通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需要在施工的各个环节中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探究,从而采取恰当的措施进行科学的管理。

一 暖通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

在暖通空调施工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施工要点,以保证工程的质量,例如要注重支架的制作和安装、要最大限度的提升通风设备的施工质量和保温施工的质量等,为了保证这些施工环节的质量,一定要加强管理,但是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下面本文就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论述。

(一)施工图纸设计管理工作存在缺陷

施工图纸对于暖通空调的施工建设来说具有重要的作用,施工图纸是正常施工的指导性文件,也是施工过程中体现设计者意图的重要文件,为了确保工程的质量,一定要加强对设计图纸的管理,认真审查其设计是否符合施工的需要。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管理者对于图纸的管理存在着缺陷,没有进行详细的校验和审核,对于图纸中标注不明确的地方也没有进行纠正,这样就会造成后续安装施工中的困难,不得不改变原定的安装位置,影响到工程的整体质量。

(二)管理者的管理水平欠缺

暖通工程的安装施工是一项综合性较强的工作,其中涉及到多学科知识的综合应用,作为管理者,要想更好的保证工程的质量,就一定要对这些综合知识进行深入的了解,这样才能在管理的过程中得心应手。但是从我国当前的质量管理队伍来看,具备全面综合知识的管理者并不多,精通的更是少之又少,一些人只是对自身的专业了解较多,而对于其他专业的了解相对较少,这样当出现问题时不能够从全方位的角度进行考虑,影响了质量管理工作。

(三)管理者对施工进度的控制不合理

暖通工程的进度十分关键,如果控制不合理,将会影响和其他工种的协调配合,出现扯皮的现象,所以说要进行质量管理,一定不能够忽视对工程进度的管理。但当前情况下,暖通工程的进度管理工作落实不到位,有时在管理的过程中没有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全面的分析考虑。要想提高施工进度,就需要各方面的全力配合,要正常完场施工,确保工程质量,就需要进度计划适应施工需求,但是管理者对这些方面的工作落实不到位,这样将会影响到工程质量的管理工作。

(四)管理工作中所需的资金配置不合理

管理工作的开展需要有资金的支持,但是当前制约暖通工程质量管理工作的一个最大的瓶颈就是资金问题,因此说合理的实现资金的优化配置成为最为关键的。在竞争激烈的今天,开发商的资金链条也普遍较为紧张,所以说在暖通工程中如果资金不够的话,管理者为了利益可能会忽视管理工作,这样将会影响到工程的质量。

二 暖通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措施分析

上文中从四个方面分析了在暖通工程质量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下面本文就针对问题提出几点解决措施。

(一)实现对施工设计图纸的规范化管理

要想顺利完成暖通工程的质量管理工作,首先需要管理者深入全面的熟悉施工图纸,因为图纸是工程质量管理的根据依据,通过图纸能够对施工现场的材料、施工设备、工艺方法以及各种细节掌握清楚,也能够清楚的了解施工环节中容易出现质量问题的地方。加强对施工图纸的管理,要注意在图纸审查的过程中,重点检查施工作业图上面的通风井、管道井以及机房空间和位置,看其是否符合管道和设备设置的需要,同时还要检查设计图纸中是否留有检修口。除此之外,在检查的过程中还不能够忽视风机盘管和空调的型号和性能参数,以便确定满足空气调节的需要。

(二)提升管理者的管理水平

管理者管理水平的提升还要靠自身的努力和管理企业的技能培训。从自身方面来说,质量管理者需要认真的学习管理知识和暖通工程施工涉及到的各方面的专业知识,不断充实自身。除此之外,还需要积极的借鉴其他先进的管理经验,在管理的过程中不断探寻适合自身的管理方式,以保证质量管理工作的顺利记性,确保工程的质量。从企业方面来说,需要定期进行培训,培养管理者的管理技能,并且要聘请管理经验丰富的人员进行指导学习,并未管理者创造恰当的时机进行实践学习。

(三)采取措施合理施工进度和管理资金的配置

施工进度和资金是暖通工程质量管理过程中很重要的两个因素,加强对这两方面的控制管理对于促进质量管理工作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在管理的过程中,要合理的安排施工进度,保证施工质量管理人员、施工材料以及资金的周转都能够实现协调,并且要按照编制好的施工计划结合施工的实际情况加强质量管理工作。子啊资金配置方面,要解决好分配的问题,要和各部门搞好沟通,要确保资金的按时拨放,同时作为质量管理者本身也要主动积极的去筹集管理资金,避免因为资金的不按时拨放而影响到施工的进度。

(四)正确处理暖通施工中的各处细节

在暖通工程施工的过程中,需要正确的处理好各种施工细节,保证工程的质量。首先从通风设备施工质量方面来说,对于采用风管组成通风系统的暖通工程来说,风管的安装一定要保证平直,最好不要出现拐弯的现象增加阻力。对于风机盘管阀门和过滤器则需要尽量的安装在积水盘内,维检修工作带来方便。以上这些方面作为质量管理者都需要采取措施加强管理。再从保温施工方面来讲,保温质量将会直接影响到暖通系统的运行状态,这是暖通施工的关键,暖通工程的保温难点在于水系统的施工,因此说质量管理的重点也要放在这一方面,管理者要严格的控制施工的程序和施工工艺,确保各施工环节做到严密封闭,不能够出现漏点或者漏缝影响保温性能,同时还要严格的防止凝结水滴落影响施工的质量。在质量管理的过程中还需要控制好管道结露滴水的现象。在暖通工程施工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结露滴水的现象,其形成的原因主要有管道系统安装的问题、管道系统的接口不严密以及管道保温性能较差等,这种现象将会影响到暖通工程的整体质量,因此说质量管理着需要重点进行控制管理。要做好管道保温材料的检查,保证施工开始之前图纸的交接完整性,防止因为保温性能交叉影响质量,同时在冷冻管道通过墙体的部分要增设保温功能,保证管道和墙壁保温层的紧密结合。

结束语:暖通工程作为建筑结构的辅助工程,在整个建筑行业中也占据了十分关键的地位,暖通工程的质量和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关系密切,因此说需要加强对其质量的管理工作。本文就以暖通工程质量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管理措施两个方面进行论述,指出了提升质量的办法,希望能够进一步的提升暖通工程的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 李永勤 浅析暖通空调的安装施工质量控制 民营科技,2012年第01期

[2] 韩刚 暖通工程施工质量管理问题与措施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年第11期

[3] 马辉 暖通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措施分析 大科技,2012年第11期

第8篇

关键词:电能计量装置;管理;验收;检定;故障差错预防处理

Abstract: The ability to do a good job of energy metering device management can directly affect the safe operation of the power grid, metering accuracy as well as economic benefits of the relevant user. The narrative focus of this paper is that from energy metering the duties, technical requirements, management prior to the installation of the electrical, electrical installation, acceptance, verification and related measurement fault error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specific analysis, and thus have a more reasonable energy metering device management methods and measures.Key words: energy metering device; management; acceptance; verification; fault error prevention treatment

中图分类号:U22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0引言

电能计量装置的管理工作,能够充分保障电能量值的准确性、统一性和安全可靠性,进而充分满足进行公正计费以及正确计算电力系统相关经济技术指标的需要。同时还能够充分减少在管理过程中的相关漏洞和隐患,进而降低电网线的电能损耗,同时还能够有效提高电网的相关经济效益。

1电能计量相关人员的具体职责以及技术装备

为了充分增强对于电能计量装置的管理工作,首要条件是充分提高电能相关计量专职人员的专业素质。

在进行相关技术装备的配置过程中应该充分遵守以下的相关原则:

a)在确定相关的高计量标准器应该根据所辖供电区域内的有关被检电能表、互感器的相关最高的准确度等级、测量的相关量程和规定的量值传递任务来进行确定,但要设置恰当的准确度等级。

b)在进行工作计量器的配置过程中,应该根据的因素是:被检电能表、互感器的准确度等级、年检的工作量、本单位的相关工作定额。

c)必须配备齐全相关的计量标准器。

d)选择相关计量检定方法较为简便的计量标准器。

2电能计量装置的相关技术要求

电能计量装置的相关技术包括二次回路电压降、电能表与互感器的接线方式、配置统一标准的电能计量柜、专用互感器额定二次负荷的确定、互感器的二次回路、电流互感器额定一次电流的确定等方面。

a)电能表、互感器的接线方式

b)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电压降:对计费用计量装置,应该小于额定二次电压的0.25%;对于其它的计量装置要小于相关额定二次电压的0.5%。

c)对于35KV供电用户,应该专用配置相关的互感器或者相关的电能计量柜;对于小于10KV的三相线路供电用户,应该配置统一标准的相关电能计量柜。

d)互感器的二次回路。对于安装在用户处的大于35KV的计费用电压互感器的二次回路,不应该装设相应的隔离开关辅助触点,但是可以装设相关的熔断器;对于小于35KV的费用电压互感二次回路,不应该装设相应的隔离开关辅助触点以及熔断器。在互感器二次回路中应该选择铜质单芯绝缘线作为相应的连接导线。

e)对于专用互感器相应额定负荷,应该确保其实际二次负荷的25%--100%在相应的额定二次负荷范围内之内。

f)对于电流互感器额定电流的确定,应该保证其在互感器在正常的运行过程中所受到的实际负荷电流能够达到相应额定值60%,最低值应该大于30%。

g)应该采用相应的过载倍数大的电能表,从而达到提高低负荷计量的准确性的目的。

3安装前的相应管理工作

要按有关管理制度的相关规定确定合理的计量方式。对于电能计量装置的审定,具体内容包括用户的电能计量方式、电能表与互感器之间的接线方式、二次回路专用互感器的相应的二次负荷及额定功率因数、计量器具的相关准确度等级、电能表的标定电流、电流互感器的额定一次电流、电能计量柜和电能表的相关安装条件、高压互感器与其它高压电气设备的之间的电气间隙和安全距离等工作。最后一项管理工作是对电能计量器具的进行相应的订货计划与验收工作。

4装后的相关验收工作

对于电能计量装置安装后的相关验收工作包括:

a)电能计量装置的接线与技术性能、用户电能计量方式、计量器具产品质量、安装工艺质量与计量法制标志应该符合相关的要求。

b)对于电能计量装置的一次与二次回路接线情况,应该符合相关的规定和要求。

c)对二回路中间触点、熔断器以及试验接线盒的接触情况进行检查。

d)对电流互感器的实际二次负荷和电压互感器的相关二次回路电压降进行测量。

5计量检定

5.1能计量装置的检定类别与周期

作为计费用的电能表、互感器,应该在安装前进行相关的试验和检定工作,同时在一个月内进行相关的检验,并且对二次回路接线的正确性进行检查。同时应该定期轮换拆回进行相关检修以及试验检定。

对于电能表,单相表要每5年进行轮换,三相表应该每3年进行轮换。高压互感器要每10年进行相关轮换工作或者相应的现场检验,对于低压电流互感器,至少应该每20年进行一次轮换。

5.2对计量标准器以及试验用仪表器进行周期性检定

感应式的标准电能表、电子式标准电能表、电能表检定装置、标准互感器、试验用仪表仪器、互感器校验仪的检定周期,应该按照相应的规程进行。

5.3计量检定的相关管理

具体工作包括:相关计量检定计划的制定、进行计量标准的管理、对电能表互感器进行相应的检定管理、进行相关的现场检验管理、印模、印钳管理等。

6故障差错的预防与处理

预防电能计量发生相关故障差错的工作重点下面的几点:电能表与互感器接线差错、互感器变比差错、电能机械故障与电气故障,倍率差错、电流互感器开路或匝间短路,电压互感器断熔丝或者相关的二次回路接触不良,发生雷击或者负荷过高产生烧表和烧互感器的现象。

6.1根据计量的相关规程要求,对相关的计量装置进行完善

a)选择那些具有高精度以及稳定性相对较好的多功能电能表。

b)根据电流、电压互感器的相关误差,合理进行相互的组合配对,这样能够充分降低互感器的合成误差。

c)合理进行选择电压互感器二次导线。在选择时候要充分根据互感器二次回路的相关情况。

d)同时在投产之前,要进行对电流、电压互感器的实际二次负荷进行测量。

e)对35kV以上的计费用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应不装设隔离开关辅助触点,35kV及以下的,应不装设隔离开关辅助触点和熔断器。

6.2采用合理的计量方式,减少相应的计量误差

a)对于接入中性点绝缘系统的相关电能计量装置,优先选择三相三线制的电能表。

b)对计费用高压电能计量装置要设置相应的失压计量器。

c)合理进行选择电流互感器的变比。

d)采用电压误差补偿装置。

7防窃电措施

通常会根据具体情况采取办法:在高供高计专变用户通常会采用高压计量箱;而在高供低计专变用户通常会选择采用专用计量柜或者相应的计量箱,普通三相用户可以采用独立的电表箱,而单相的居民用户可以选择使用相应的集中电表箱。

参考文献

[1]《电能计量装置技术管理规程》DL/T448-2000中国电力出版社

第9篇

关键词:施工质量管理;工程质量;改善措施Abstract: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of formation is architectural entity, is to determine the quality of the final product key stage,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he construction project, we must vigorously promotes the construction stage of quality management. The so-called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quality management is to economic and efficient build the conform to the standards and design requirements and the needs of user quality qualified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the enterprise of construction department, every link to each stage of the organization and coordination, control of the system management means the floorboard. In this paper the common problems in building engineering,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construction quality and management measures, and I hope to the future research will help.

Keywords: construction quality management; Engineering quality; Improvement measures

中图分类号:TV5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建筑物是产品,但不等同于一般产品,因为建筑工程质量的好坏不仅影响到施工企业、建设单位的长远发展,而且直接关系到人类的生命安全。然而近年来由于建筑市场管理混乱等原因,造成一些建筑工程不能按照设计图纸施工,施工质量不能符合相关技术规范,造成了大批建筑出现严重的质量问题。虽然建筑市场经过治理整顿,目前工程质量下降的状况已基本得到抑制,但是由于建筑工程项目施工涉及面广,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综合过程,再加上项目建筑位置固定、生产流动、结构类型不一、质量要求不一、施工方法不一、体型大整体性强、建设周期长、受自然条件影响大等特点决定了施工项目的质量比一般工业产品的质量管理难度更大,因此,工程质量问题仍然必须得到全社会的高度重视。

一、影响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因素 影响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因素很多,其中包括结构的设计、建筑材料、机械设备、场地环境、施工工艺设计、管理制度等。 (1)建筑结构设计。为了赶时髦,求新颖,许多建筑工程的结构设计只重视外部美观,造成建筑结构受力不合理,而且不方便施工。 (2)建筑材料。工程中所用的水泥、砂、石、木材、金属、沥青、合成树脂、塑料等统称为建筑材料,建筑材料是建筑工程质量的基础,直接影响着建筑质量的好坏。如钢筋的力学性能不符合标准,水泥受潮、过期、结块、安定性不良,砂石级配不合理,有害物含量过多,混凝土配合比不准,外加剂性能、参量不符合要求时,均会影响混凝土强度、和易性、密实性等,导致混凝土结构强度不足、裂缝、渗漏、蜂窝、露筋等质量问题;预制构件断面尺寸不准,支撑锚固长度不足,未可靠建立预应力值,钢筋露放、错位,板面开裂等,必然会出现断裂、垮塌。 (3)机械设备。机械设备正常的磨损或故障、不按规程的操作、仪表失灵检测设备精度失控等,都会引起系统性因素的质量变异,造成建筑工程的质量事故。 (4)场地环境。建筑场地及周边的地质条件、气候环境等统称为建筑场地环境。场地环境是影响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重要因素。一般来说场地环境具有复杂而多变的特点,如气象条件就变化万干,温度、湿度、大风、暴雨、酷暑、严寒都直接影响着建筑工程质量,因此施工中应特别重视,采取有效措施予以预防(5)工艺设计问题。设计考虑不周,结构构造不合理,计算简图不正确,计算荷载取值过小,内力分析有误,沉降缝及伸缩缝设置不当悬挑结构未进行搞倾覆验算等,都是诱发质量问题的隐患。

(6)管理制度。管理制度完善与否直接影响建筑工程施工的质量的好坏,严格的施工管理制度对于确保施工质量、加快施工进度、节省成本至关重要。

二、加强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