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10 17:12:06
导语:在海绵城市趋势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1、海绵城市在苏州市相城区绿化建设的展示区域
1.1相城大道南段绿化景观提升工程。
相城大道南段绿化景观提升工程建设面积约5万平方米,主要为原有绿化景观的提升建设,工程于2015年10月开始建设,2016年3月竣工完成,在工程建设的润元路至古元路西侧改造提升时,原有绿地中有一条废弃的取土沟,该取土沟是原有绿化造型取土后留下的,由于处于林带之中,且水系不通,形成了较深的淤泥沟,提升改造伊始,准备运用海绵城市的理念让水系沟通,设计时设计师首先对原有的沟渠进行清淤,清淤后对水沟边缘进行修整,并在北侧改造部分驳岸,使得水系可以沟通,让沟不再成为“死沟”,同时在沟中放置卵石和种植水生植物,净化水质,在苗木灌溉时可以就地取水,减少人工的同时也可以低碳环保。端头的水适当的时候可以人工截留,低水位时的下雨期间也能在沟内保持流水,从建成的效果来看,达到了设计的目的,配合周边的慢行步道穿梭而过的景观桥和夜间的灯光,不仅体现了海绵城市的建设理念,也充分的展示了景观建设的效果。
1.2中环快速路景观绿化建设工程
中环快速路景观绿化建设工程总长约15公里,主要为快速路绿色通道建设,工程建设面积约100万平方米,分为田园景观段、公园景观段、城市景观段、工业景观段以及水乡景观段,工程于2015年10月开始建设,2016年5月全面竣工,海绵城市的建设理念贯穿在整个景观绿化中。首先田园景观段,利用道路边侧地形改造时的斜坡自然出水,水流引入至绿化建设区域中,部分引入水池用于灌溉,部分引入地形较低的耐湿绿化中,循环利用;公园景观段毗邻荷塘月色湿地公园和苏州中国花卉植物园,工程建设中采用部分就地取土的方式将雨水引入至两个公园的水生植物池塘中;城市景观段和工业景观段利用原有道路取土留下的废池连接成为小河浜,成为绿化灌溉的水源,使得该区域不再需要洒水车;水乡景观段则利用地形改造后的水系汇集引入到周边的农田水系中,最大可能的利用产生的雨水。
2、即将建设的海绵城市绿化工程
2.1书香公园建设工程。
书香公园位于苏州市相城区元和街道,建设面积约23万平方米,预计2017年5月启动一期工程建设,工程建设主要配合苏州第二图书馆的建设,同时也是我区绿化工程海绵城市建设的样板工程,工程建设除了书香文化建设外,海绵城市也是公园建设的一个重要理念和建设环节,书香公园建设中不但利用地形起伏来进行雨水收集,还利用园路边的雨水收集系统进行水循环,可以留住水和运用水,同时利用水渗透的原理将水与植物进行有机的结合,通过生态调节可以将水分散,不造成积水也可以对水积极利用,同时在公园内的园路材质上采用彩色透水混泥土,更加强调生态,利于雨水收集。公园内的厕所采用绿色建筑标准,对废水收集和循环,可重复利用的尽量重复利用,二期建设中还将绿化海绵城市建设与第二图书馆的周边设施海绵城市建设相融合,打造苏州市相城区绿化工程海绵城市的样板工程。
2.2主要道路出入口绿化景观提升。
根据苏州市的统一要求,苏州市相城区将在2017-2018年度对主要的道路出入口进行绿化景观提升,其中海绵城市的建设也是提升的一个重要环节,根据计划2017年度将对227省道白荡湖出入口和齐门北大街出入口进行提升改造。227省道白荡湖出入口中根据设计方案,海绵城市建设主要体现在中侧分带的雨水收集和两侧的绿化沟通,由于中侧分带雨季容易积水,且部分区域地势较高,设计中结合道路改造修复,将中分带与两侧绿化联通,利用下穿相衔接,接入两侧绿化的排水沟,两侧绿化在靠近河流区域设置大型的积水池,水位过高自动排入河流之中,平时积水作为绿化灌溉使用;齐门北大街出入口改造则为建设半下层式的城市街心公园,设计方案为利用半下层式的广场收集雨水,将雨水引入至放置的石笼景墙,再经过卵石水系后开始循环利用。其他的出入口提升改造中也将海绵城市的理念融入其中。
3、海绵城市在苏州市相城区绿化建设运用的不足
3.1海绵城市目前在苏州市相城区的运用还比较初级,主要为雨水的收集和利用,当中主要是靠绿化地形的起伏和自然落水,雨水收集的效率还比较低。
3.2在雨水再利用上主要为绿化苗木的灌溉,雨水的B透和在收集上比较薄弱,不能覆盖到大部分的绿化区域。
3.3海绵城市的技术上还比较原始,主要还是在原有绿化建设形态上稍加改变,没有加入新的技术和手法。
4、今后需要改进的方向
4.1增强绿化建设中海绵城市理念运用方式的多样性,不局限于雨水的收集和绿化苗木的灌溉,要多手法、多理念的将绿化建设与市政道路周边建筑的海绵城市相结合,打造立体化的海绵城市建设。
4.2需要多研究、多学习,不能局限于自身取得的成果,要走出去,多看成功的案例,将好的方法与自身相集合,形成最适合当地建设的海绵城市理念与建设手法,同时也要多请专家,开阔视野,做好海绵城市建设这项工作。
关键词:有轨电车;车辆段;出入段线;物业开发;总平面;方案设计
Abstract: According to urban rail transit plan of FoShan, introducing proposal area conditions of Huandao depot and relation between depot and station, within outer controlling conditions around the depot area and commercial development, combined with the tram characteristics,general plan of Huandao depot was analyzed and designed.
Key words: Tram; Depot; Entrance & Exit Depot Line; Commercial Development; General Plan; Scheme Design
中图分类号:U491.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工程背景
南海区新型公共交通系统试验段工程线路全长14.305km,其中地下线3.278km,高架线9.553km,地面线1.184m,敞口段0.291km。全线共设车站14座,其中地下站4座,地面站2座,高架站8座,换乘站4座。
在贵广、南广、武广线以南、广珠西高速公路以东、环岛南路以北,规划泰山路以西设置环岛车辆段,控制中心设于车辆段内。
试验段是南海区新型公共交通系统的第一条线路。本线与既有广佛线无联络线,且广佛线夏南车辆段所检修车辆的制式与本线不同,不能满足本线配属车辆的检修需要。根据线网规划,为满足本线配属车辆的检修以及运营的需要,环岛车辆段定位为本线的厂、架修段,并作为路网性的厂、架修段。
2 段址概况
经全线踏勘及对沿线地块的用地规划情况进行深入调查,同时结合地形条件,最终确定车辆段选址在三山片区环岛地块。车辆段段址位于广珠西线高速公路以东、港口路以西、武广高铁以南、环岛南路以北地块内,北侧为绿化隔离带,西侧为教育用地,其余为商住用地,另段址内规划有泰山路南延段。用地范围较为规整,段址最长处约1.8km,段址最宽处0.64km。段址内主要为苗圃与农田,有少量民房,并有宽约10m的河涌纵贯横穿整个场区,高压走廊纵贯段址。用地范围内基本无管网分布。
图1 段址概况
3 出入段线方案
环岛车辆段由泰山路站接轨。泰山路站为地上高架二层侧式车站,车辆段出入线直接从正线的两侧通过渡线引出,综合考虑物业开发方案,并满足出入段线限坡要求,均可引入至车辆段内。
图2 出入段线示意图
4 物业开发分析
为合理规划用地并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在满足运营要求的前提下,通过资源共享优化车辆段的规模、对车辆段进行综合物业开发是十分必要的,为此结合段址及周边市政条件对物业开发方案(上盖开发、高架开发、白地开发等方案)进行了重点研究。
上盖开发方案是在车辆段检修厂房上方设置两层结构板(一层为车库夹层、二层为上盖开发大屋盖),大屋盖上进行物业开发,在运用库与检修库两侧设置天井开口,在拉大线间距的同时,运用库东西两侧设置高层落地开发建筑。本方案工程投资适中,能够有效利用土地,且交通流线组织能合理组织。
高架开发方案车辆段高架于场地之上,车辆段下方用地用于物业开发,交通组织与规划路网相结合;车辆段上方进行上盖物业开发。车辆段高架层与物业开发高架层出入口均采用坡道与城市道路衔接,且独立设置。该方案优点是开发规模大,能够最大程度利用土地资源,但工程投资很大,且车辆段及上盖开发部分交通组织流线复杂。
白地开发方案是车辆段各建筑单项均设置在地面上,不进行上盖物业开发,在车辆段用地范围之外用地进行落地开发。车辆段设置独立的出入口与落地开发分隔。该方案工程投资低,建设周期短,但开发规模小,土地利用率低,配套设施(停车位、商业配套等)设置非常有限。
综合比较以上方案,推荐上盖开发方案。
5 总平面布置方案比较
根据规划部门的要求,结合段址用地条件及物业开发方案,对总平面方案进行了研究。
5.1贯通式方案(方案一)
该方案车辆段沿东西方向呈贯通横列式布置。月检库、停车列检库合设为运用库,油漆库、吹扫库、静调库、定临修库合设为联合车库。运用库、联合车库均为贯通式。
段内由北往南依次布置试车线,洗车镟轮库、调机库与工程车库、材料线与材料堆场、运用库、联合车库。
停车列检库按每线四列位设计,月检库按每线三列位设计。运用库与联合车库并列布置,在咽喉区设牵出线1条,以满足运用库与联合车库间调车的需要。
综合维修中心设于段址西侧,物资总库设于综合维修中心东侧、材料堆场西侧。
调机与工程车库布置于洗车库的南侧,调机与工程车库南侧布置一条材料线,并设置材料堆场。
在入段线靠近车辆段咽喉处设置在线检测间。
洗车库与不落轮镟库合设为洗车镟轮库,洗车线和镟轮线均设计为贯通式,可满足车辆进段洗车和镟轮的要求,作业方便。
综合办公楼设于段址东南侧,办公楼内设有控制中心、培训中心、车辆段办公、公寓、食堂、浴室等设施。
段内设试车线一条,根据段址地形条件和车辆段与综合基地总体布局,试车线布置于车辆段北侧,有效长为870m,可满足高速试车要求。试车线通过联络线与运用库东侧咽喉区相连。动调试验间设于综合维修中心北侧。
车辆段的出入口设有2处,分别设于车辆段东端及北侧。段内道路呈环状布置,主要生产办公房屋周围均有道路,能满足生产、生活和消防的要求。
此方案出入线线路长度为734.366m,车辆段占地面积约22.19ha。
图3 贯通式方案
5.2尽端式方案(方案二)
该方案车辆段沿东西方向呈尽端横列式布置。运用库、联合车库均为尽端式。
段内由北往南依次布置试车线,运用库、联合车库、材料线、调机库与工程车库。运用库与联合车库并列布置,物资总库设于联合车库咽喉区东侧、出入段线南侧,综合维修中心设于物资总库东侧。
调机与工程车库布置于联合车库的南侧,调机与工程车库北侧布置一条材料线,并设置材料堆场。
综合办公楼设于综合维修中心东侧、出入段线南侧。
段内设在线检测间、洗车库与不落轮镟库、给水加压站、门卫及试车线等设施,同方案一。
此方案出入线长度约为1000m,车辆段功能占地面积约18.44ha。
图4 尽端式方案
5.3 总平面方案比选
表1 方案比较表
方案
项目 推荐方案 比较方案
土石方 填方467114.21m3、挖方0m3 填方345111.80m3、挖方0m3
铺轨长度 10.22km 9.07km
道岔组数 50组 37组
用地规模 22.19ha 18.44ha
段型布置 运用库、联合车库贯通布置 运用库、联合车库尽端布置
洗车线型式 贯通布置 贯通布置
试车线长度 870m 870m
通过以上对两方案各方面的分析,可以看出方案二工程量相对于方案一少,但在运营方面,方案一由于采用了贯通式布置,使列车出入段作业与调车作业分开,有效减少了相互间的交叉干扰,使段内运营调度的灵活性大为增加,且可实现车辆在段内调转车头作业;在功能布局方面,方案一较方案二布置更为集中,各生产部门在管理上、工作的联系上更为方便、快捷。综上所述,方案一较方案二优越,故推荐方案一。
推荐方案特点如下:
(1)平面布置形式符合地形条件,充分利用地块布置线路,联合车库及运用库呈贯通式布置,头部和尾部均可以进出车,列车进出无往返走行,节省作业时间,且可实现段内调转车头作业。在运营调度上工艺流程顺畅,作业方便;
(2)段内主要调车作业可避免与列车出入段作业的交叉干扰;
(3)运用库的布置靠近出入段线,列车出入段走行距离较短,节省运营成本;
(4)出入线向正线左右线发车更便捷灵活。
(5)段内分区功能明确,主要作业流程顺畅,相互间干扰较小;
(6)车辆段和综合基地生产、生活房屋高度集中,有利于生产管理、物流管理和调度指挥,减少管理层,充分提高生产效率;
(7)总体布置紧凑,用地较省,利于物业开发。
6 总结
根据规划及本工程特点,结合段址周边各种外部控制条件,在考虑物业开发的基础上,利用有轨电车特性,对环岛车辆段总平面布置进行详细分析,推荐方案总图布局合理,总平面布置紧凑,工艺流程顺畅,运用检修设施分区明确。
参考文献:
[1]GB 50157-2003.地铁设计规范[S].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3.
[2]佛山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规划(2010~2015).
[3]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佛山市南海区新型公共交通系统试验段工程初步设计文件.佛山,2012.
[4]张雄.论地铁车辆段总平面设计的特点及其优化[J].铁道工程学报,1999,3.
关键词:海绵城市;建筑;雨水系统;设计;管理
0 前言
通常来说,海绵城市可以对于气候的变化进行有效的应对,面对变化不定的环境可以进行自我的调节,使得城市成为生态循环中的一个环节,最终目的是实现城市的协调发展。作为海绵城市建设的重要一环,雨水系统十分庞杂,贯穿于城市建设的各个系统当中,在进行设计的过程中更需要设计者对于雨水系统的构成有一个深入的了解,这样才可以保障海绵城市的生态功能得以发挥。
1 建筑雨水系统的设计构成
1.1 收集系统
对城市进行雨水系统的设计过程中,首先要根据城市特点进行雨水收集系统的设计。一般来说,雨水收集系统通常由两个不同的收集系统构成,它们分别是屋面雨水收集系统和地面雨水收集系统。屋面雨水收集系统主要是要求在建筑过程中进行雨水斗等集水设施的建设,这样在下雨时屋面的集水设施就会发挥其作用,并且会对雨水进行一次净化,然后屋面的集水设施会通过水管将雨水倒入到水井当中备用。
在对于地面雨水收集系统进行设计的过程中,主要是通过雨水收水井、管道等对于雨水进行收集。实际上在传统的城市建设过程中,只重视对于雨水的排放,而忽视对于雨水的收集利用,在建设海绵城市理念的指导之下,很多城市都开始进行雨水收集系统的建设,这样对于城市水荒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1]
1.2 入渗系统
传统的城市建设由于没有充分考虑到生态系统的循环,因此城市建设的过程中对于生态循环系统造成了一定的破坏,进而导致城市热岛效应频繁发生,不利于人们舒适地在城市中生活。进行雨水入渗系统的设计主要目的就是增强城市雨水的下渗功能,大幅度减少地表径流,这样就可以有效保障水循环可以顺利进行,有效缓解热岛效应的发生。
通常来说在进行入渗系统设计过程中,设计者会考虑到城市绿地的建设和规划,因为了绿地具有很强的蓄水能力,并且可以使得雨水及时下渗到地下被及时收集。除此之外很多城市在入渗系统设计的过程中也会使用到一些透水材质进行地面建设,这样在雨水落入地面的过程中,同样可以通过透水材质渗入到地下,这些透水材质起到与绿地同样的作用。
1.3 回用与调蓄系统
在全球水资源紧缺的情况下,进行雨水收集的一个目的之一就是将收集的雨水进行净化利用,以满足城市用水的需求。例如,很多城市将收集的雨水用于城市保洁、绿化浇洒等,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水资源的利用效率,有效保持了生态平衡。因此,在进行雨水回用系统的建设过程中,回用系统的设计要依据城市的用水需求而开展,这样符合城市的用水需求。
同时,雨水的过多收集也会对于建筑的雨水系统造成一定的压力,因此在雨水系统设计的过程中,调蓄系统一定要存在,这样可以根据雨水的储蓄情况、回用状况进行及时的调节,这对于城市内涝灾害的发生也起到一定的抵制作用。[2]进行雨水调蓄系统设计的最终目的是既要满足城市用水的需要,还要保障城市蓄水量保持在一定的水平上,防止城市水灾的发生。
1.4 排放系统
在降水集中的时间段会造成城市蓄水过多,这样很容易引发城市涝灾的发生,这种情况之下雨水排放系统就需要发挥其功能。进行雨水排放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及时调节城市雨水的蓄水量,防止城市雨水灾害的发生。
由于整个城市建筑的雨水体统是相互联系的,在调蓄过的雨水被储存了一定的时间之后,如果其水质发生变化不能再被利用,就会通过排放系统将其排放出去。就目前排放系统的设计来看,城市建筑雨水系统更需要的是多功能的排放系统的设计,这样不仅可以满足调蓄的要求,还可以实现对于水位的控制与调节,满足城市对于排水系统的多种需求。
2 建筑雨水系统的管理
建筑雨水系统被设计以后,还要对其进行实际是运营与管理,在具体的雨水系统运营管理的过程中需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应该重视对于蓄水水质的监测。通常来说,大量的水在长时间的储存之后会发生水质恶化的现象,不能够被再次利用,因此雨水系统的管理人员应该定期对于水质进行监测。[3]其次,还应该进行定期的排水,重视对于气候环境的关注。由于不同地区的雨季会有所不同,各个城市应该根据城市的天气状况及时对于雨水系统进行排空操作,保障雨水系统在雨季可以正常运作。
3 结语
进行城市建设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如何有效的保障城市发展充分融入生态系统的循环过程中是今后城市建设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城市建筑雨水系统的设计就可以保障城市成为循环系统中的重要一环,使得城市与生态环境协调一致,这样才能保障社会实现可续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亚峰,高乃云,冯旭东,王珏.海绵城市理念下的建筑雨水系统设计思考[A]. 2015年学术交流年会论文集
[C].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建筑给水排水专业委员会、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水工业分会建筑给水排水委员会,2015:6.
[2] 孙芳.基于海绵城市的城市道路系统化设计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5.
在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下人类活动和生态环境的矛盾日益加重。本文以台山市北新区石花北公园景观设计为例,以海绵城市为设计理念,在满足生态效益的同时,也带来良好的城市景观。使之成为一个以自然生态为基底,以雨水收集为景观特色的生态城市公园。
关键词:
海绵城市;城市公园;景观设计
1.引言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城市化进入高速发展阶段,然而传统的战胜自然、改造自然的城市发展模式打破了城市与自然生态进程的均衡态势[1],使雨水径流污染、洪涝灾害、水资源匮乏等环境问题日益严峻[2]。而海绵城市理念的提出就是针对这些问题从根本上削减城市径流污染负荷、缓解城市内涝、节约水资源、保护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等[2]。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使得人类活动和生态环境矛盾日益加重,作为集游憩、休闲和娱乐多功能为一体的城市公共绿地,城市公园已不能满足人们对于城市环境的要求。以生态理念为指导来建设发展公园逐渐成为发展趋势[3]。海绵城市理念的提出,能以生态途径从源头上解决城市问题,改善城市环境。本文以台山市北新区石花北公园景观设计为例,以海绵城市为设计理念,将场地打造为一个以雨水收集为景观特色的生态城市公园。
2.海绵城市概念与原理
《指南》对“海绵城市”进行明确定义: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4]。美国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了“最佳管理措施”[5];在此基础上,美国东部马里兰州的乔治王子县和西北地区的西雅图、波特兰市于20世纪90年代末期共同提出了“低影响开发”理念;1999年美国可持续发展委员会提出绿色基础设施理念[6]。上述三种理念都为“海绵城市”的构建提供了战略指导和技术支持[4]。
3.海绵城市的应用———以台山市北新区石花北公园景观设计为例
3.1项目概况项目位于台山市北新区的东南角,地块呈三角形,座落于在石花山北麓。规划范围东起陈宜禧路,西至顺安路,北面以石花北路为界,南面与石花山旅游风景区自然景观连成一体。场地位于石花山北麓,现状植被类型较为丰富,主要以林地、灌木丛和草地为主。西部有水塘分布,北部和西部靠近城市道路处有部分裸地,局部零散分布有少量废弃建筑。
3.2景观规划设计理念
3.2.1整体思路提取蜿蜒曲水作为主题元素,以“水舞石花•融汇葱华”为设计主题。“水舞石花”展现多水汇聚湿地生态场地特色,以连续湿地水带为核心设计布局,结合公园地貌特征,提取湿地梯田结合山体布局;“融汇葱华”体现绿色生态、和谐自然的生机活力。
3.2.2设计重点水体是核心部分,因此我们在设计时尽量控制水体面积和水量,并通过技术手段,按功能的不同将水体类型细分成原生态湿地区、湿地体验区、湿地展示区,增加趣味性。我们依据原地形设计跌水景观,在得到良好景观效果同时,使丰枯水期时景观水面积得到有效控制,减少补水压力。除此外我们还采用“湿地泡”,“雨水花园”,“草沟”对雨水进行收集及净化处理,进一步优化水面效果。
3.3海绵城市规划理念应用该项目主要采用海绵城市生态设计理念,最大限度保留场地“依山抱水”山水格局和现状植被,通过对场地自然条件、自然过程以及当地气候特点的分析,对场地进行设计。通过采用“LID”技术措施恢复场地吸收和滞纳雨水功能,构建具有自然生命力“雨水花园”系统,保持场地开发前后水文状况基本不变。通过集中式场地布局方式,达到对场地资源的最小干预。构建“绿化隔离带+功能区+生态涵养区”功能结构模式,在保护场地自然环境资源基础上充分满足人们的休闲活动需求。山体自然雨水经过路边的生态植草沟,缓解暴雨径流,排入山体各级阶梯式跌水湿地泡池内,在湿地泡池内种植种类丰富的水生植物进行自然净化水体,最终排到最大湖中,部分雨水在此过程中自然渗透至土壤,对地下水进行自然补充。建筑周边的“雨水花园”设置溢流口,排至湖内,湖体最低点处设置溢流口,确保在雨水量大的时期,能够把多余的雨水经过市政管道泄流,不产生内涝。最大湖水作为雨水处理系统蓄水池,经过雨水回用系统对雨水和湖水处理后对绿化灌溉循环利用,实现原位收集,自然净化,就近利用和回补地下水。
4.小结
该项目案例使用了海绵城市理念最大限度保留场地“依山抱水”的山水格局和现状植被,采用最小人工干预的手法在场地现状水塘和低洼地的基础上构建“雨水花园”,通过地形梳理,在现状地形基础上,形成大量下洼式绿地,蓄存雨水径流,将雨水资源滞留在场地上,让场地雨时吸水,旱时贮水,成为一个兼顾旱涝问题的弹性系统,在满足生态效益的同时,也带来良好的城市景观,形成具有生命力的水生态系统。这种方式是海绵城市技术在城市公园中的一次成功应用,对于我们探索城市公园景观设计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
参考文献:
[1]胡楠,李雄,戈晓宇.因水而变———从城市绿地系统视角谈对海绵城市体系的理性认知[J].中国园林,2015,06:21-25.
[2]王国荣,李正兆,张文中.海绵城市理论及其在城市规划中的实践构想[J].山西建筑,2014,36:5-7.
[3]刘鸿琳,王跃.基于生态设计理念的城市公园景观规划研究─—以宜昌市六泉湖公园景观规划为例[J].规划师,2011,11:92-95.
[4]车生泉,谢长坤,陈丹,于冰沁.海绵城市理论与技术发展沿革及构建途径[J].中国园林,2015,06:11-15.
[5]SternDN,MazzeEM.Federalwaterpollutioncontrolacta-mendmentof1972[J].AmericanBusinessLawJournal,1974,12(1):81-86.
5月的最后一个交易日,沪指大涨近百点,究其原因就是MSCI将A股纳入实现概率极大,海外资金不断流入市场;另外养老金入市数月后可明朗。前期建议关注行情来临的2个特征:量增价涨+赚钱效应,目前赚钱效应是有,但是量能仍需观察。一旦沪指放量,站上60日均线3个交易日以上,则可确认乐观。目前看创业板和中小板成指放量效果相对较好,赚钱效应明显,表明大盘搭台,中小市值唱戏是目前的显著特征。综合当前的热点,建议关注以下3个领域:
一、可量产的科技类股。如近期电子科技类板块走势特别强势,苹果产业链未来用的玻璃,OLED显示替代液晶显示是未来发展趋势,OLED的应用普及必将带动上游功能材料需求的爆发式增长。我们可以看到以星星科技为代表的个股强势走强;另外,特拉斯产业链相关的个股,包括稀土永磁、石墨烯类都是很强势。这些板块和个股产品都是可以规模化生产和运用的。具体,如OLED和特斯拉集合于一身的长信科技(300088),与OLED和虚拟现实技术结合如水晶光电(002273),而石墨烯可关注中泰化学(002092)等。
二、体育板块:上期笔者已经从体育行业发展的国际经验、政策扶持,资本驱动,以及赛事驱动方面进行了分析。从盘面看,体育板块在逐步获得市场关注。目前各大券商也开始逐步关注这一主题,纷纷出不少相关报告。事实上,2016年就是体育大年,100周年纪念的美洲杯在6月3日至6月26日在美国举行;4年一度的欧洲足球杯赛在端午节后就开始,即美东时间2016年6月10日至7月10日在法国举行;接下来,2016里约奥运会在8月5日-21日在巴西举行。9月份中国队参加世界杯亚洲区预选赛12强。应该说,体育板块的机会较大。而加上赛事竞猜狂欢,以及互联网和彩票行业必然结合的趋势看,体育+彩票的结合可以关注。建议关注业绩预增的。具体相关体育赛事运营、营销、版权、经纪类如:雷曼股份(300162)、当代明诚(600136)、莱茵体育(000558)、体育B(150308)等;彩票类:天音控股(000829)、人民网(603000)等。
三、基建类:海绵城市和环保类。观察可知身边的事情,中国的主汛期在陆续到来。中国国家防总信息显示,从6月1日开始,中国大部分地区正式进入主汛期,目前多条江河水位已经超过1998年同期水位,各地的防汛行动进入到战时状态。如央视报道,从6月1日起,湖南进入长达三个月的主汛期,其中6月及7月上旬为雨水集中期。另据媒体报道,湖北、湖南、江西、广州等地,以及后期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都将迎来考验。完全可以预期,后期可以看到各种“在城市看海”的报道,管道是城市的良心,海绵城市建设必然基建刚需。另外,“土十条”也出台,提出了40多项节点性的指标任务,相关的土壤修复PPP有望需求增大,环保个股也值得关注。具体海绵城市如:永高股份(002641)、龙泉股份(002671)等;环保:永清环保(300187)、环保B(150185)等。
关键词:凹土;组合生物滤料;生活污水
聚氨酯泡沫体由于具有较好的亲水性、孔结构、微生物亲和性以及耐生物降解性而被广泛作为固定化微生物载体(填料)用于废水的生物处理。通过以贯穿的凹土空心环柱体为固载支架,添加有机改性凹土的聚氨酯网状海绵发泡料原位发泡形成组合生物滤料。该制备方法得到的网状海绵组合生物滤料能有效改善聚氨酯海绵对微生物的亲和性和负载量,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能和微生物固载能力,最大限度发挥复合海绵的生物载体功能,协同增效作用显著。
利用改性凹土与聚氨酯原料混合发泡,制备凹土基支架-复合凹土/聚氨酯网状海绵组合生物滤料,应用制备的新型载体对城市污水进行处理实验,考察相应的CODCr、NH4+-N去除效果。
1 材料的制备方法
(1)将凹土和水依重量比3:1混合,利用模具制成直径20mm、高度20mm、壁厚1mm的空心环柱体,在450℃的马弗炉内灼烧1h,制得空心环柱体的凹土基支架。
(2)称取4.5组分的凹土,再取70组分的聚醚,将称取的凹土加入聚醚中搅拌,再用搅拌机快速搅拌1.5小时。制作催化剂:依次加入:2.7M分水,1组分硅油,1组分三乙烯二胺,1.2组分辛酸亚锡,0.35组分二氯甲烷,充分摇匀获得。称取31组分TDI。将催化剂和TDI加入快速搅拌中的凹土与聚醚混合物中,再快速搅拌15分钟。搅拌好后倒数30秒,将混合物倒入放有凹土支架的容器中发泡,发泡成型后放入67℃水浴锅中水浴加热2小时。
(3)将制备好的凹土基聚氨酯滤料载体取出洗净切割整齐(10×10×10mm)以备固定微生物。
2 结果与讨论
组合生物滤料对生活废水COD去除效果:
不同时段COD降低速率不同。在0-6h内,COD下降趋势较快,分析此组合生物滤料内固定的微生物在COD浓度为200-600mg/L的污水中代谢很快,所以净化能力强;在6-12h内,COD下降趋势较慢;而在12-14h,COD下降趋势极慢,可看作为稳定;16h后出水COD浓度仅为29.6mg/L,COD去除率达到95%,符合国家污水处理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标准。
对于此实验初始NH4+-N浓度为32mg/L的生活污水,在组合生物滤料的处理下,NH4+-N去除效果明显且稳定。NH4+-N去除率曲线近可看作直线,在6-7h之间去除率上升趋势变缓,然后7-13h又恢复为较高的去除速率。13,14h时NH4+-N浓度分别为1.7mg/L和1.4mg/L,即达到去除终点保持稳定状态,NH4+-N去除率达到95%,符合国家污水处理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标准。
3 结束语
应用凹土基组合生物滤料进行生活污水的处理,在温度为18℃左右,污水溶解氧量为3.5mg/L的条件下:处理初始CODCr浓度为590mg/L,初始NH4+-N浓度32mg/L的生活污水,曝气开始后出水中CODCr及NH4+-N浓度逐渐降低曝气14h后趋向于稳定,处理效果都能达到95%以上。
参考文献
[1]周林成,白雪.活性碳纤维-聚氨酯泡沫复合载体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J].化学通报,2008,9.
[2]徐亚明,蒋彪.曝气生物滤池的原理及工艺[J].工业水处理,2002,22(6):1-5.
关键词:生态;工程;社会;弹性城市
1.弹性城市概念
弹性这一观念最早起源于生态学,由美国一位学者提出。弹性城市大体上指的是城市能够顺应新的环境,在其发展过程中遇到困难以及自然灾害后自身能够迅速恢复,并且不会影响后期的发展。
2.弹性城市建设的必要性
城市环境日趋恶劣,究其原因是外源问题与内源问题并存,随着大自然持续被人们破坏、下垫面性质的改变,混凝土,石块,柏油马路以及工业化石燃料的污染等,环境污染加剧,未来的洪水、风暴、热浪、瘟疫等自然灾害恐会日趋频繁且愈加剧烈,对人们的日常生活、学习、以及财产等有着极大威胁。灾难随时都可能发生,对于生活在同一个城市的群体而言,有必要打造属于自己的弹性城市。
3.三个视角看弹性城市建设
3.1从生态弹性视角来看
生态是动植物在自然环境下生存的一个状态,大自然赐予我们空气、水、土地等,我们就利用它来生活,中国正处于城市化转型阶段,生态环境问题层出不穷,特别是城市扩张与蔓延,基础设施超负荷运,产业结构失衡等,当卫生疫情或自然灾害等外来冲击时,表现极大的脆弱性。现在进行如火如荼的海绵城市建设,就是希望城市能够在应对外来压力时进行自我调控,伸缩自如,有弹性的自我调整,自我恢复,从而很好地应对外来冲击,自然灾害。
3.2从工程弹性视角来看
城市物质空间环境不断变动,有些工程是固定性的,也有一部分是未知的,面临的是未知的环境,不断变化的自然环境和人为环境以及风险性的把控。在面对这些问题时,工程也是具有确定和不确定的弹性在内的。工程弹性的系统也极其重要。
3.3从社会弹性视角来看
社会全球化在发展进程中,发展速度过于迅猛,优胜劣汰太快,致使人人都是紧绷的状态。城市发展的不确定性,人们相互的关系,社会各阶层间的关系,都处于紧绷的常态。对于社会而言,紧绷可能造成群体性乃至社会团体的一个激化,诱发群体性冲突,对于个人而言,人的行为是不可把控的一个弹性概念,可能会有进步的、积极的影响,但稍有不甚就可能产生危害。对于社会而言,如果缺乏弹性,过于刚性,社会就会缺乏生气,死气沉沉;如果缺乏刚性,没有必要的规制,又必然引起混乱,甚至造成危机,当两者相对均衡的情况下,就为缓解、消弭社会紧张创造了一个有利的社会环境,才有能力应对变化。
4.国内外发展现状
4.1国内发展现状
国内目前对于弹性城市的认识不够,正处于起步阶段,政府各部门也有了新的认识,毕竟学术研究有限,对于弹性城市的建设缺少科学的思想体系和方法指导。已经_始有学者进行实验性的研究,例如,哈尔滨群力雨洪公园、常德市江北区内环水系综合治理工程、北京首钢工业改造雨水利用综合规划等,也有很多城市进行雨污分流改造,雨水调蓄池建设等,中国目前正逐步城市化,各种高楼林立,硬质铺装过多,生活中人为干扰过大,排水系统不行,以及自然灾害的侵袭等,这种情况下海绵城市理念应运而生,海绵城市就是试图把城市建设成海绵一样,有其收缩性,在城市化发展中遇到的问题以及自然灾害来袭时能最大限度地降低其损失,或是受到损失后很短时间内恢复,这是城市该具有的包容性来面对气候,能源、环境等各种危机,提前做好弹性规划比灾后恢复更能减少损失。有弹性的城市才有能力应对一系列突发、未知的情形,才有可能获得持续的发展。
4.2国外发展概况
联合国开发署于2010年11月开启了气候变化弹性倡议,联合国减灾署于2012年启动了亚洲城市应对气候变化弹性网络。为了促进弹性城市的研究,国际上自发组建了弹性联盟、弹性组织和弹性城市组织等专业性的学术或产业交流合作组织。面对当前城市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为了提升城市对外界影响的弹性适应能力,弹性城市成为美国近期的规划话题热点,与欧洲的紧凑城市和美国的城市精明增长相比,弹性城市的理念正逐渐在美国和欧洲规划界得到广泛认同。美国直接将弹性城市作为规划顶层,而欧洲将弹性城市作为城市更新的核心组成部分。联合国减灾署在2013年3月的报告中指出,建议在全世界范围建设“弹性城市”,来应对自然灾害。
城市可持续能力评价方面,城市弹性的评测方法与工具的开发主要还是集中在国外,实际应用于城市弹性评价的相当有限。弹性城市的建设,首先要将城市的弹性进行科学的评估,因此,国际上研究的焦点之一就是弹性城市指标测度的构建,当前的主要研究成果与进展包括:弹性城市指标测度的构建,弹性城市指标体系,性能力指数,应对气候变化的弹性指数,弹性城市全球化标准指标,于设计的弹性城市指标体系,应对气候变化弹性指标体系。
5.结语与展望
[关键词] 广东省 水资源 水安全
[中图分类号] F20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6623(2017)03-0033-04
[作者简介] 周余义(1986 ― ),湖南永州人,综合开发研究院(中国 . 深圳)可持续发展与海洋经济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区域经济,人文地理;张静超(1986 ― ),湖北襄阳人,综合开发研究院(中国 . 深圳)可持续发展与海洋经济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产业经济。
水安全问题通常指人类在社会生存和经济发展过程中,改变了水文循环平衡,降低了水质,从而引发水危害的问题。广东水资源丰富,但受时空分布不均、环境污染以及气象灾害等多重因素影响,也面临着多方面的水安全威胁。尤其是在人口、经济不断向城市密集区集聚,水资源空间失衡加剧,城市水安全愈发脆弱的背景下,建立系统化的水安全应对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一、广东水资源及用水概况
1. 水资源概况
广东河流众多,降水充沛,水资源总量丰富,常年值约为1830亿立方米,是我国东部地区水资源总量最大的省份。2015年,广东水资源总量为1933.4亿立方米,约占全国水资源总量的7%,仅次于、广西、四川和江西,居全国第五。人均水资源量为1792立方米,处于全国中等水平。
2. 用水变化情况
近10年来,由于用水效率大幅提升和用水结构的优化,广东用水总量总体呈现先升后降态势,用水总量控制取得了显著成效,为缓解水资源供应压力发挥了积极作用。2015年,广东用水总量为443.1亿立方米,相比2006年减少16.3亿立方米,相比2010年的最高值减少26亿立方米,相当于深圳2015年用水量的1.3倍。
从用水效率来看,2015年,广东人均综合用水量、万元GDP用水量和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分e为411立方米、61立方米和37立方米,相比2006年分别下降了16.8%、65.1%和65.7%,与全国同期相比分别低7.6%、32.2%和36.5%。受此影响,广东用水结构也发生了较大调整,突出表现在工业用水量的快速下降。2006~2015年,广东工业增加值由12518.6亿元增长到30259.5亿元,增长了142%,但工业用水量由135.6亿立方米下降至112.5亿立方米,减少23.1亿立方米,占全省用水总量的比重由29.5%下降至25.4%。
二、广东水安全面临
“两大失衡”和“三大风险”
(一)两大失衡
广东是我国东部地区水资源最丰富的省份,但受自然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的影响,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长期存在两大失衡。
1. 空间分布失衡
水资源空间分布失衡,突出表现在资源分布重心与城市社会经济重心偏离和区域内部供需差异显著两方面。一方面,珠三角作为广东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心所在,集聚了全省54%的人口和79%的经济总量,但水资源总量仅占不到全省的1/3,而山区、西翼及东翼①则占有全省69%的水资源,资源分布重心与城市社会经济重心严重偏离。
另一方面,区域内部供需差异显著。2015年,全省21个地级市中,水资源总量最大的为清远,达284.6亿立方米,是用水量15倍;而深圳水资源总量为18.5亿立方米,用水量达19.9亿立方米,需要依靠大量的境外引水来满足城市发展需求。
2. 降水时间失衡
降水是广东水资源的主要来源。广东的降水量主要集中在汛期(4~9月),导致大多数降水以洪水形式出现并流入大海,无法调蓄成为可利用的水资源而浪费,水资源开发利用率难以提升。从多年统计的平均值来看,广东水资源开发利用率为24.7%,若包括上游入境水量,则为10.8%。其中,东江(含珠江三角洲)28.6%,粤西诸河22.0%,粤东诸河21.7%,韩江21.4%,西江20.4%,北江10.2%。
(二) 三大风险
受区域经济发展、水环境污染及气候条件等多重因素影响,广东水安全面临三大风险。
1. 水质性缺水风险
随着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在用水量大幅增长的同时,入河废污水排放量也在大幅增长。2006~2016年的10年中,全省入河废污水排放总量达930亿吨,年均排放量达93亿吨,使全省大部分河、湖、库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特别是珠三角城市周边的河涌、河段,大部分已被严重污染,水环境面临严峻的挑战,部分地区面临严重的水质性缺水危机。2015年,全省各流域水功能区中,东江的达标率最高,为62%,其余均在50%以下,最低的为粤西诸河,仅为27.4%。水质性缺水已成为广东最重要的水安全问题。
2. 资源性缺水风险
受水资源时空分布失衡和区域经济与人口规模分化的双重影响,广东部分区域正面临着日益加剧的资源性缺水风险。从水资源总量与用水量的变化关系来看,目前全省面临资源性缺水风险的区域大概可以分为三个层级,第一层级是用水量已经超过或十分接近水资源总量的区域,包括深圳和中山两市;第二层级为随着用水量的增加,在将来一段时间内有可能会超过水资源总量的区域,包括佛山、东莞和广州3市;第三层级为水资源总量相比用水量盈余较大,难以遭受资源性缺水风险的区域,包括汕头、珠海、湛江、揭阳、云浮、潮州、茂名、江门、汕尾、惠州、梅州、阳江、肇庆、河源、韶关和清远16个市。
3. 洪涝灾害风险
广东濒临南海,是西太平洋台风登陆中国的主要地区,台风、暴雨、风暴潮等灾害发生频繁,受洪涝灾害风险较大。近年来沿海市积极推动滨海新区建设,进一步加速了城市社会经济发展重心沿海布局的趋势,使沿海地区洪涝灾害的风险不断加剧。2015年,全省共遭遇了26场次强降雨和3个台风、1个热带低压正面登陆或严重影响。其中,5月,全省强降水天气异常频繁,出现了该年以来强度最强、范围最广、持续时间最长的降水过程,降水量达474毫米,较常年同期显著偏多84%,粤北、珠三角和粤东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洪涝灾害,直接经济损失约18.7亿元。
三、提升广东水安全保障水平的五大对策
一是强化全省域的水资源统筹调配。立足全省水资源分布情况及用水区域差异,建立城市水资源管理计算机模型,对城市水资源进行信息化管理,以应对复杂多变的水资源变化情况,为城市水资源管理提供信息支持。加强对重点缺水城市的水资源供应保障,以深圳、中山等资源性缺水风险较高的城市为重点,积极推进跨流域、跨区域的引水工程建设,完善以流域和区域为单元的蓄、引、提、排、灌、供、用协调统一的水资源配置网络体系,将水资源丰富而用水相对较少地区的富余水量充分利用起来,增强城市供水保障能力和应急能力,缓解区域内资源性缺水压力。
二是加大水资源保护力度。创新水资源保护思路,建立系统化的水环境保护体系。制定和完善水功能区划,分区分级加强水功能保护,强化对流域水功能区分区、分段治理,坚持“边控制、边改善”,稳步改善各流域水功能区达标状况。加强对严重污染河流和城市河段的综合整治,积极推进“源头控制,末端治理”相结合的水污染治理方式,逐步减少入河废污水排放量,实现“水量”和“水质”的双重提升。
三是建立雨洪资源化利用体系。大力推进城市雨洪资源化利用工程,选择试点城市,积极推进“用户―支管―干管”一体的雨洪资源化利用体系建设,逐渐在全省范围内建成路径完整、接驳顺畅、运转高效的雨洪水收集输送系统。加快推进新建城区和旧城改造区的污水管网建设,推动污水管网与片区开发同步规划、同步建设,从系统上考虑片区上下游排水配套设施的建设与完善,严格实行雨污分流,提升雨洪资源化利用水平。
四是推广完善再生水利用体系。制定再生水利用实施计划,实施再生水利用示范工程,将建设污水再生回用设施和铺设再生水管道纳入城市建设和发展的总体规划,以六河流域为重点,坚持厂网配套、管网优先、建管并重的原则,完善再生水利用设施。将再生水生产企业纳入再生资源回收行业,给予相应的政策支持和鼓励,鼓励再生水技术的自主创新。科学制订企业使用自来水、再生水、河网水和地下水的价格标准,形成有利于节约用水、分类用水的价格体系。
五是积极推动海绵城市建设。完善海绵城市建设标准规范,积极引导新老城区开展海绵城市建设,全面增强城市排水防涝能力。对全省范围的易涝点进行全面普查,有效结合城市更新,有计划地实行海绵化改造,逐步实现小雨不积水,大雨不内涝。城市新区应坚持高标准,落实严要求,加强海绵城市的整体设计,实现与周边地形、水系、道路、市政设施的衔接,打造一批海绵城市示范工程。
[参考文献]
[1]彭建,赵会娟等.区域水安全格局构建:研究进展及概念框架[J].生态学报,2016,36(11):3137-3145.
[2]廖永丰,聂承静,杨林生,李海蓉.洪涝灾害风险监测预警评估综述[J].地理科学进展,2012,31(3):361-367.
[3]李慧.广东省经济增长与水资源关系的实证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
[4]黄红明.广东省水资源开发利用前景分析研究[D].武汉大学,2004.
[5]张翔,夏军,贾绍凤.水安全定义及其评价指数的应用[J].资源科学,2005,27(3):145-149.
Abstract:Water resources are both basic natural resources and strategic socio-economic resources. Guangdong Province is the most economically developed province in China. Water safety is a major strategic issue related to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Guangdong Province. According to the analysis, it is found that the total amount of water resources in Guangdong Province is abundant, and there is a large surplus relative to the limited water consumption. However, due to the superposition of multiple factors, water security is facing a double Challenge such as “two imbalances” and “three risks”, on this basis, the paper puts forward five countermeasures to improve water security in Guangdong Province.
关键字:产业更新,退二进三,腾笼换鸟,功能置换,业态调整
Abstract: Industrial function of Chinese cities in the change in re-layout and development of new thinking, and effective methods and theory. Conform to China's economic development needs of different categories of use of urban functions updated to solve the urban problems, has important practical significance.Keywords: industrial renewal, retreat into the three cage for a bird, functional replacement tenant mix
中图分类号:TU984.11+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历史的选择
90年代初以来,杭州城市进入了加速发展时期。在制造业特别是重工业加快发展的有力拉动下,杭州城市开始走出西湖周边有限区域,相继在沿钱塘江、跨江的开阔区域开辟出下沙、滨江和萧山三个国家级开发区,由此杭州拉开了大都市框架。新的开发区接受了主城转移出来的和新创设的大批制造企业,为主城实施“推二进三”提供了实际条件。这种产业布局的优化调整有利于城市产业结构顺利转型和升级,有利于城市功能的增强和地位的提升,有利于提升城市的国际竞争力。
进入新世纪以来,杭州城市产业空间布局进一步调整优化。新的产业布局适应网络化大都市建设要求,主城、副城和组团产业布局导向更鲜明、更科学;以国家级和省级开发区为主阵地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加快建设,充分展现出杭州制造业的先进水平和综合竞争实力水平;城市传统工业区也经历了大规模快速更新过程,并因地制宜、因企而异,出现了“功能和空间全面更新”、“功能提升、空间更新”、“空间不变、功能提升”三种更新模式。城市更新支持了杭州女装、餐饮、软件、创意、IT等具有杭州文化特色的产业加快发展,一大批特色鲜明的功能区块也成为杭州城市更新中的焦点。
2.杭州城市功能更新方法综述
经过多年的实践,杭州逐渐形成了“退二进三”、“功能置换”、“腾龙换鸟”、“海绵效应”、“业态调整”等多种颇具地域特色的实用方法。
2.1“退二进三”
1)基本概念
就是指将老城区内的工业地块(第二产业)转化为商业地块(第三产业)的城市发展策略。而中心区高昂的地价和狭小的发展空间显然是不合时宜的。“退二进三”体现了科学的城市发展策略,是市场经济的必然结果。
2)案例解析—LOFT创意产业园
位于拱墅区杭印路49号杭州蓝孔雀化学纤维有限公司的锦纶分厂,厂区占地面积52亩。上世纪90年代末,该分厂生产设备外迁后厂房一度闲置。2002年9月起,一批设计创意公司入住到这些保留下来的老厂房内,并发展成为杭州首个创意产业集聚园区“LOFT49”。到2005年底,已有22家创意企业入住,涉及日用办公用品设计、建筑设计、女装设计、商业摄影、环境与园林设计、广告策划等多个创意门类。经国内外新闻媒体报道宣传,LOFT49已成为闻名全国的创意产业基地。初步展露出杭州创意产业与制造业良性结合的趋势;类似的设计创意产业集聚发展园区还有城北的唐尚433创意设计中心、A8艺术公社、南山路附近的 “环美院创意产业圈”和“西湖设计谷”。 (见图1)
图1杭州LOFT49
2.2“功能置换”
1)基本概念
这是一种对历史建筑和街区采取的保护结合更新的复合疗法。首先,对已有的历史建筑和街区的立面尽可能地加以保护和修缮,保留原有的城市历史和文脉。其次,搬迁急于改善居住条件的原住居民,对建筑的内部格局进行重新的设计整合,使其适应新功能的需要,比如酒店式公寓,休闲类商业或文化产业等。使街区保护与城市发展达到一个最佳的平衡点,达到点石成金、变废为宝的目的。
2)案例解析-湖滨地块龙翔里改造
龙翔里位于杭州市中心繁华地段。北临学士路,南靠平海路,东面为延安路,
西侧是东坡路,地块的西侧是利星购物广场,西南是国际名品街,东侧龙翔商品市场,南侧为西湖电影院(见图2)。于2006年正式开始改造,地块设计的
图2龙翔里地块改造-效果图
核心为保护老房子,周边则用完全新建的新建筑与老房子气质形成鲜明的对比,轻盈、简洁的立面反衬老房子的古香古色,新建建筑沿街开洞形成景框,将老建筑印在新建建筑空间之中。新老建筑有机融合。其中,建筑保护的方法分两种:一种完全保护,保留老房子真实性,保护生活的延续性,保留老房子传统风貌的完整性;另一种是局部保护,老房子在外在气质、形象、立面上保护不动等等,内部结构、空间根据新功能要求重新设计。通过功能的更新,使历史悠久的龙翔里地块重新焕发其往日的光彩。
2.3“腾笼换鸟”
1)基本概念
即在对人文生态区进行更新保护时,对原有存在的已经不能适应更新后需要的建筑、场地进行改造更新,撤离原有功能,赋予建筑、场地以适应更新后人文生态区的新功能。
2)实践案例--运河综合整治与保护工程
在京杭大运河杭州主城段一期更新改造中,杭州市市委、市政府先后三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运河沿线企业搬迁及运河综合整治与保护开发工作。会议达成共识,要通过工业企业的搬迁,实现企业“脱胎换骨”的“二次创业”。针对运河综合整治与保护开发的具体工作,提出了对杭州汽车发动机厂、杭州一棉有限公司、杭州东南面粉厂、杭州果品市场等沿河企业的搬迁问题,同时通过出让土地改换原有场地功能,进行土地的再开发。由市投资控股公司为市运河指挥部担保贷款5亿元,专项用于“做地”投入,保障了搬迁过程中的经济问题。而搬迁后,杭汽发厂等企业的土地出让金将扣除成本后全部返还市运河指挥部,用于运河综合整治与保护开发。在最近的杭汽发厂的土地出卖中,土地拍出了36.3亿的高价,远远超出预期价格。这不仅预示着一期的更新改造工程已经初具成效(见图3),致使开发商对运河的投资前景;而且证明了通过“腾笼换鸟”的功能置换,运河已经收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良好效果。
2.4“海绵效应”
1)基本概念
杭州历史街区呈现出街坊的特点,是由一条条支路将老城区分割成了大大小小的长方形街坊,而且相对封闭。善加利用相对封闭的街坊内空间,开出一条条内街,把人流吸引进去,以减轻外部城市空间不足的问题。就像海绵一样,具有很强的吸纳能力,可以有效的缓解街坊外部城市道路的通行压力,也开拓了新的商机,带动了一种新的商业形态。
2)案例解析-下城区延安路商业形态规划调整
历史街区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路网稠密,道路狭窄。在这一点上,位于杭州老城区内的上城区表现得尤为明显。杭州的老城区由于历史原因,又是城市的中心区,集中了大量的住宅和商业。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旧有的城市格局越来越不能适应经济发展新的需要。例如杭州的延安路随着经济的发展逐渐成为了城市的核心商业街。可她却恰恰位于杭州老城的中心,尤其是最近几年,每天都面临着交通拥挤,购物空间狭窄,环境质量差的问题。政府也采取了相应的措施,道路不断拓宽,交通甚至实行了管制和单向行使,可还是无法满足发展的需要(见图4)。“海绵效应”这一概念的引入,不失为一个可行的办法。而杭州商业区内的大部分街区都具有很好的自身条件,文化底蕴丰富,地理位置优势,不会担心内部商业热度的缺失,恰好适合这种构想的实施。
图4延安路湖滨区块分类图
2.5“业态调整”
1)基本概念
这是通过政府调控机制解决沿街旧有业态与道路新的发展需要相矛盾的问题。商业是城市活力的源泉,它对于聚集人气、促进城市的发展都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商业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当一个区域由于经济的发展和历史的沿革导致其定位发生转变时,发挥政府为主导的高效优势,依据科学的判断,更为合理地改变其配套商业的内容,也就非常有必要了。杭州的道路更新,正印证了这种判断。道路品质的提升,必然要求沿街业态品质的跟进。科学的业态调整使杭州的道路更新不仅在建筑、景观等硬件条件上,也在软件上做到了科学发展、适度超前。真正做到了综合更新、有机更新和多维更新。
2)案例解析-南山路艺术休闲街区
南山路位于西湖南侧,西至玉皇山路口,东接湖滨商业中心,全长1900多米。以“返璞归真”的现代设计理念出发,南山路已形成五个特色区块,分别是以浪漫茶吧为主的“南山情怀”、工艺字画为主的“南山撷奇”、艺术风情为主的“南山艺苑”、风味餐饮为主的“南山百味”、休闲娱乐为主的“南山寻悠”,本着“亲水、念情、忆史”的理念,南山路以得天独厚的人文地理条件,引进了世界知名连锁餐饮店、酒吧、商务会所、菜馆。其中,在“休闲南山”东侧一期业态调整将原有92家商户调整为65家,重新招商的企业中,不少是名店精品,,譬如咖啡馆类别中有连锁企业“上岛”、意大利“贝尼尼”;酒吧汇集闹与静的不同风格,引进海归派开设的“DayandNight”;茶楼有老字号“翁隆盛”、柳莺苑、茶人居。这些休闲业态的引入,一改原来的南山路封闭单一的酒吧街形象,更为接近安逸休闲的特质,为来自各地的游客提供了多种消遣的选择。(见图5)
图5南山路
3.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