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茶叶的植物学特征

时间:2023-08-10 17:12:13

导语:在茶叶的植物学特征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茶叶的植物学特征

第1篇

关键词:野生茶树;特征;保护

中图分类号:S7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2)-04-0009-2

1 我国野生茶树的现状

1.1 我国野生茶树的分布范围广

我国野生茶树的分布范围广,从目前的调查情况看,云南、贵州、广东、海南、福建、重庆、湖南等7个省均有发现,从所发现的野生茶树的分布看,我国野生茶树总群在地理上的水平分布“约为18°~31°N和95°~122°E,集中分布区的经、纬度为95°~114°E(占83.83%)和22°~29°N(占87.20%)的狭长地带上,并以25°N为中心线,105°E为中轴,以95°~108°E(占60.12%)为中心分布区(即在滇、桂、黔、川相交会的区域内)” 。各省具体分布情况如下:

云南省的野生茶树分布比较广。经过调查,云南省野生茶树主要分布在滇南、滇西茶区,以及澜沧江中下游地区的西双版纳、普洱、保山、临沧、德宏、红河、文山等地区或自治州,其他地区也有少量分布。

贵州省的野生茶树分布也比较广。自20世纪40年代以来,叶知水、李联标于1940和1941年先后对黔北湄潭、务川、凤冈、德江等进行野生茶树资源的调查;刘其志于1958年、1965年1979年,林蒙嘉于1981年、1986年、1988年分别对黔南苗岭、黔西南乌蒙山系等进行补充调查;田永辉、梁远发、鄢东海、罗显扬、周国兰等人于2005~2006年,分别在黎平、丹寨、沿河、印江等地发现野生或半野生茶树。贵州地方野生茶树主要分布于渝黔、黔滇、黔桂等交界地区,包括黔北、黔东南、黔南、黔西南等14个县市。

福建省的闽东、闽南、闽西、闽北均有野生茶树分布。安溪县早在20世纪60年代,郭元超等人在调查中就发现龙涓乡和兰田乡有野生茶;80年代,詹梓金等人调查中发现萍州和剑斗镇等地也有野生茶分布。此后还在茶树资源普查中先后发现福前乡、蓬来镇、官桥镇、剑斗镇等地也有野生茶。漳平县南洋乡悟溪、北宁等地在龙岩地区农业局对野生茶树进一步调查中发现有野生茶。安溪、漳平县的茶均为苦味型,在当地称为“苦茶”。永定县湖坑南溪猪姆坑、下洋丹竹、草竹山等地有野生茶树分布,这些野生茶树类型较多,比如草竹山茶的类型有十几个,在竹联的山庙还发现有大茶树,径粗二十公分。周玉播在2004年的调查中发现地处武夷山市西南部、九曲溪上游自然生态保护区核心区域的武夷大峡谷有两丛野生茶树,并被分别命名为“武夷1号”和“武夷2号”,结束了闽北是否有野生茶树的猜疑,周玉播于1985年前后还在原宁德县(今蕉城区)的虎贝、霍童、八都等地发现野生茶树,其中虎贝乡梅鹤村姑娘坪还分布着野生茶树群落。三明市茶叶技术推广站与梅列农业局种植业推广中心在2010年4月组织的三明市仙人谷国家级森林公园的考察中发现其瀑布群沿溪两边有十多处野生茶。

重庆市南川地区有野生茶树分布。经考察发现南川市东南部金佛山南麓、柏枝山东麓和三界山北坡交汇处的大有、合溪、德隆、庆元、马嘴等乡镇的深谷地带现存野生茶树2000株以上,南川野生茶树是一个较复杂的群体,树型以乔木型为主,小乔木型和灌木型也占有一定的比例。

湖南省江华瑶族自治县有野生茶树分布。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在江华瑶族自治县东部山区的大锡、贝江、未竹口、两岔河、桥市、大圩镇、小圩镇等地陆续发现野生茶树的原始群落,并定名为江华苦茶(Thea assamica CV. Jianghua)。

海南省的野生茶树分布。由中国茶叶研究所和海南省岭头茶场茶叶研究所联合组成海南岛作物种质资源考察茶树种质资源考察组于1988~1989年,对该省10个县(市)约40个考察点,进行了茶树种质资源的全面考察。调查结果显示,海南岛有野生茶树分布,且分布比较广泛,比如沿五指山、黎母山和雅加大岭三大山脉走向均有野生茶树分布。

广东省的野生茶树分布。华南农学院、广东省农业厅径济作物局和从化民乐茶会等三个单位曾经组织考察组于1963年对从化县进行资源稠查,发现五指山及南山均有野生茶树分布,且数量也较多。

1.2 我国野生茶树种类繁多

云南省野生茶树品种资源丰富。西双版纳州共发现茶组植物有3个茶系、7个种和变种;普洱市共发现的茶组植物有2个茶系、4个茶种;保山市共发现的茶组植物有3个茶系、5个茶种;临沧市共发现的茶组植物有4个茶系,7个茶种。云南省野生茶中主要以大理茶种C.taliensis为主,其中大苞茶种e.grandibraeteata则为临沧市所独有。贵州西南部是我国野生大茶树重点分布区域之一。据张宏达报道,贵州境内茶亚属〔Thea(L.) chang〕中有离蕊茶组、茶组,茶组中有秃房茶系、五室茶系和茶系中的不同种,归属于这些种的大树茶有兴仁大苦茶、龙头山大树茶、红花大树茶、秃房大树茶、普白野生大树茶、仁怀大树茶、大树茶、兴义大苦茶等。此外,贵州省还发现有茶组植物中属于较原始类型的大厂茶C. tachangensis,以及大理茶C. taliensis和阿萨姆茶C. sinensisvar.assamica等。福建省野生茶树品种主要是苦茶和高山茶两种。重庆市主要是乔木型茶树。湖南省的野生茶树也主要是苦茶。海南省的野生茶树均属cameill assamica种,从植物学形态分类学上看,野生的海南大叶茶,根据其主要形态特征在分类上也属于cameill assamica种。广东省的野生茶树主要有白毛茶、云雾茶和黄茶等品种。从已经发现的野生茶树就有如此多的种类,可以肯定,我国实际存在的野生茶树种类比现有掌握的更多。野生茶树品种资源丰富,为开发和利用提供了基础和前提。

2 我国野生茶树的主要特征

2.1 野生茶树的形态特征

我国野生茶树在形态方面的特征主要表现在:(1)主要是乔木。贵州野生茶树大都为小乔木型,比如兴仁大苦茶、龙头山野生茶、望谟八步茶、普黑野生茶、黎平老山界茶等,均为小乔木树型。海南野生茶树均为乔木,树千灰白,树体较高大,2~12米。广东省的白毛茶、云雾茶和黄茶等,均属乔木型,其中白毛茶株高4~6米,云雾茶茶株高2.5~4米。云南双江县勐库野生茶树基围在1.5米以上的随处可见,最粗的茶树基围达3.25米,株高达15米。(2)主要是大叶类。海南野生茶树叶片大而叶形变化颇多,叶色较浅。贵州省的兴仁大苦茶、普黑野生茶、黎平老山界茶都是属于大叶类。广东省的白毛茶叶片多呈近水平状着生,叶背茸毛长而极密,黄茶叶大而特别薄,叶质柔软。

2.2 野生茶树的生境特征。

2.2.1 野生茶树生长的自然环境 (1)我国野生茶树生长的自然环境比较复杂,但是大多数生长在大山和森林之中。云南省思茅地区哀牢山上的千家寨附近,山深林密,所生长的野生茶树群落,是世界上目前为止发现的面积最大的野生茶树群落,其中的一棵茶树高25米,胸径0.89米,生长在海拔2500米的高山地区,是目前世界上新发现的茶树王。广东省从化县的野生茶树大多数散布在靠北的高山上,那里群山层叠,陡峻雄伟。贵州省野生茶树生长的地方大都海拔较高,山脉纵横,河流交错,地形复杂,主要包括雷公山、武陵山、乌蒙山、大娄山等地区。海南野生茶树主要分布在沿五指山、黎母山和雅加大岭三大山脉走向地区。

(2)我国野生茶树的分布海拔高度变异很大,但主要分布于高海拔区。云南省西双版纳州的野生茶树群落分布海拔从760米-2060米,普洱市的野生茶树群落分布海拔从1450米-2600米,保山市的野生茶树群落分布海拔从1200米-2400米,但以1640-2200米居多,临沧市野生茶树群落分布海拔从1050米-2750米。贵州省的野生茶树分布海拔高度基本都在1000米-1900米之间,。福建省安溪县野生茶树分布海拔高度在700米-1040米之间,漳平县野生茶树分布海拔高度在800米-1200米之间,永定县野生茶树分布的海拔高度为900米,武夷山市野生茶树分布海拔高度为500米。重庆市南川地区的野生茶树分布海拔高度在1000米左右。湖南省的野生茶树分布海拔高度在400米到1000米之间。海南省的野生茶树分布海拔高度在200米到1200米之间。广东省从化县的野生茶树分布海拔高度在450米左右。从已经发现的这些野生茶树分布海拔看,最低的在200米,其次是400米到500米,最高是2750米,其次是2600米,可见我国野生茶树的分布海拔高度变异很大,但是大部分在800米-1900米之间,这说明我国野生茶树主要分布于高海拔区。

2.2.2 野生茶树生长的水、热及气候特点

郭元超根据分布区所在地选点统计结果显示,我国野生茶树种群在其分布范围内的水、热条件是,年降水量重庆为1098.9mm,琼中为2603.3mm,缅北葡萄为3732mm;年均温在13.9℃~24℃之间,极端低温在-4℃~-7.8℃之间。而在北纬25℃~28°间的年均温总平均为17℃,极端低温在-2.4℃~-7.8℃之间,平均为-5.1℃,22℃~25oN间的年均温总平均为21.2℃,极端低温在-0.3℃~-4.0℃之间,平均为-2.4℃。因此,“苦味茶集中分布带的温限明显低于茶组种群集中分布区。而且山头气温还低,若以垂直高差400米左右计算,则野生茶树生存地的气温要比所在地低2℃左右,因而苦味型野生茶树的适生极端低温可达-10℃左右。”当然,由于我国野生茶树种群分布范围广,其气候等自然条件差异也比较大。贵州省野生茶树生长的普安、兴仁、雷山、盘县、黎平等地区属中亚热带气候区,≧10℃积温为4000℃~6000℃。湖南省江华的大气候虽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带,但已发现的野生苦茶所分布的东部山区,年平均温度则为17.8℃,年温差比较小,最热的7、8月在26.1℃左右,最冷的1月在8.2℃左右。总的来说, 湖南省“江华野生苦茶的原产地气候温和,雨量、云量较多,日照时间较短,相对湿度较大,森林植被率高。”

3 我国野生茶树的保护、开发和利用

3.1 我国野生茶树的保护

由于茶树属于自交不亲合的异花授粉植物,若不对野生茶树资源加以保护,我国杂交育种所能够利用的基因资源将越来越少,杂交后代有害等位基因纯合机率的不断增加将导致茶树个体适应性逐步下降。因此,最大限度地保护茶树物种遗传的多样性,即重视野生资源,必将导致茶树后代群体遗传多样性越来越狭窄,给茶树物种的进化带来严重的后果。更何况“野生茶树具有叶尖急尖,抗逆性强,耐寒等明显的优良标志性状,这些性状可以通过杂交,获得优异的茶树新品种。”因此,必须对我国野生茶树资源加以保护。要对我国野生茶树资源加以保护,首先要有保护野生茶树资源的意识,“在茶园规划建设中,牢固树立对野生茶树资源的保护意识,绝不能因为追求茶园的统一性、规整性而伐除散生在新建和扩建园地内的野生茶树。”具体的保护途径有原生境保护、迁地保护和室内保存等。所谓原生境保护就是指野生茶树在原来的自然生态环境中,就地进行繁殖保存种质的保护方法,如镇沅千家寨野生茶树群落、双江勐库野生茶树群落、哀牢山野生茶保护区等,就属于这种保护类型。所谓迁地保护顾名思义就是在交通条件、水源、土质、土壤等立地条件较好又适合的地方实施异地保护。野生茶树资源“由于其特有的分布区域及生存环境,开展迁地保护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是对于野生、珍稀、濒危的野生大茶树尤为重要。”所谓室内保存即通过组织培养方法对野生茶树种质资源进行的试管苗种质保存。

3.2 我国野生茶树的开发和利用

由于我国野生茶树中的一些品种包含的有高茶多酚、高咖啡因、高茶氨基酸等特异质材料,比如“都匀毛尖原生(野生)茶树是优良的茶树种群,种群内品系众多。其中,许多品系和单株对不利自然环境的抗性以及芽、叶的形状、产量和品质都具有良好的遗传特性”。因此,许多野生茶树资源均可直接开发利用,“完全能够根据人们对其品质特性的需求,比较、筛选出优良的品系或单株,通过建立采穗圃和组织培养技术,可营建规模与茶园建设相适应的生产性苗圃;经比较、筛选出的优良品系或单株也可用于建立种质园,为新建茶园提供优质种质资源。”

注释

①郭元超.野生茶树种群的形态与分布研究[J].福建省农科院学报,1989,(02):33.

②郭元超.野生茶树种群的形态与分布研究[J].福建省农科院学报,1989,(02):33-34.

③何满庭,唐建初,李端生,蒙祥龙.湖南省江华野生茶树[J].茶叶通讯,2005,(04):27.

④田永辉,梁远发,鄢东海,罗显扬,周国兰.贵州野生茶树资源的地理分布与生态型[J].贵州农业科学,2009,(37):17.

⑤谢维斌,张国洲.都匀毛尖原生(野生)茶树资源现状与保护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6258.

⑥唐一春,杨盛美,季鹏章等.云南野生茶树资源的多样性、利用价值及其保护研究[J].西南农业学报,2009,(02):521.

⑦谢维斌,张国洲.都匀毛尖原生(野生)茶树资源现状与保护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6258.

参考文献

[1] 何孝延,高峰,詹梓金,王昕.安溪县野生茶树资源有新的发现[J].茶叶科学技术,2010,(4).

[2] 莫强,余振旭等.广东从化县野生茶树查源的调查研究[J].茶叶科学,1965,(02).

[3] 鄢东海.贵州茶树种质资源研究进展及野生茶树资源调查[J].贵州农业科学,2009,(37).

[4] 田永辉,梁远发,鄢东海,罗显扬,周国兰.贵州野生茶树资源的地理分布与生态型[J].贵州农业科学,2009,(37).

[5] 陈正武,刘红梅,曹雨.贵州野生茶树资源及地方品种变异类型的保护与利用[J].贵州农业科学,2009,(37).

[6] 何满庭,唐建初,李端生,蒙祥龙.湖南省江华野生茶树[J].茶叶通讯,2005,(04).

[7] 周玉播.武夷山世遗自然保护区发现野生茶树[J].中国茶叶,2007,(02).

[8] 郭远安.海南岛野生茶树的调查[J].广东农业科学,1991,(02).

[9] 蒋会兵,汪云刚,唐一春.野生茶树大理茶种质资源现状调查[J].西南农业学报,2009,(04).

[10] 郭元超.野生茶树种群的形态与分布研究[J].福建省农科院学报,1989,(02).

[11] 何青元,王平盛,蒋会兵,伍岗.云南部分地区野生茶树资源调查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09,(24).

[12] 张俊.云南野生茶树种群和古茶园分布[J].普洱,2007,(01).

第2篇

茶树良种是指在一定地区的气候、地理条件和栽培、采摘制度下,能够达到高产稳产,制茶品质优良,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具有丰产、稳产、优质、早发和广适等优点,对病虫害和自然灾害抵抗能力较强的茶树品种。通过国家区域试验并经过国家品种审定委员会审(认)定的品种为国家茶树良种,经过省级区域试验并由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品种为省级茶树良种。把握和利用茶树良种的特征特性,对于茶树良种的选育、优良品种或者品系的科学化栽培以及繁育技术能够发挥重要的指导作用。

一、茶树优良品种的主要功能

1. 增加单产

茶叶产量是由单位面积的芽叶个数、每个芽叶的重量、芽叶的生长速度和年营养生长期的长短――即多、重、快、长四个产量因子构成。高产品种比当地主要栽培品种增产效果一般为15%~30%。

2. 提高品质

茶叶品质由色、香、味、形四个因子构成,而色、香、味、形的形成是由茶叶生化成分所决定。品种不同,遗传物质就不同,芽叶中所含的多酚类、氨基酸、香气成分等生化成分也不同,制成的茶叶色泽、滋味、香气和外部形态也就不同。

3. 增强抗性

茶树优良品种具有较高的自我调节能力,在推广范围内对不同茶区的土壤和气候等因素的变化造成的环境胁迫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

4. 抑制采制“洪峰”

在同一环境条件下,不同茶树品种的开采期相差可达3周以上,不同发芽期品种进行合理搭配种植,可以抑制或缓和采制“洪峰”,延长采制时间,合理安排劳动力。

5. 提高采茶效率,有利于机械化生产

较强的持嫩性使萌芽先、后的芽叶品质差异不至于太大,便于加工成型,成茶品质一致。节间长的茶树品种,机器切割落在节间上的可能性大,使得采下的芽叶完整,破碎叶少。茶树再生能力强,表现为剪后芽叶生长量大,便于机采,进而提高市场竞争力。

6. 提高茶叶生产经济效益

茶树品质提高,制茶品质优良,产量增加,提早上市,机采节省劳动力成本,自然可以提高茶叶生产经济效益。

二、茶树良种的特征特性

茶树优良品种的特征特性包括茶树植物学特性和生物学特性,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 树型

植株生长健壮,树型直立或半开展。

2. 分枝

数量适中,枝条粗壮,分枝角度35°~45°。

3. 新梢

梢要长,着叶数多,叶片分布均匀,不重叠。

4. 叶片

大小适中,叶片着生角度小,叶厚,光能利用率高,叶面光泽性强,叶面隆起。

5. 叶芽

肥壮,持嫩性,茸毛多,叶芽密度大,生长整齐。

6. 新梢生长期长

即新梢发芽早、休眠迟、轮次间休眠时间短。

7. 育芽能力强

芽头生长速度快、再生能力强、发芽轮次多。

8. 抗逆性强

能在各种不良环境下正常生长。

9. 生殖能力弱

避免因过多的开花结实而影响叶芽产量。

三、茶树优良品种的主要性状

1. 丰产性

丰产性是茶树形态特征和生理特性的综合表现,具有较高的生物产量和经济系数。

2. 稳产性

稳产性是对丰产性的保证,是指对病虫害、寒冷、干旱等自然灾害有较强的抗性。

3. 优质性

优质性是指茶叶生化成分适合特定茶类的品质要求,产品内在品质优秀。名优茶的共同特点是:大小一致、形状一致、色泽一致、内质优良。

4. 早发性

早发性是指茶树发芽早,提前上市从而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

5. 广适性

广适性是指该品种对土壤、气候等因素有广泛的适应性,适宜种在高山、丘陵,对土壤酸性度要求不严,可以广泛种植。

6. 特异优性

特异优性是指该良种具有某些独特优良的性质,如氨基酸总量大于6%,茶多酚类大于45%,咖啡碱小于1%或大于5%,或者发芽期特早(早于标准对照种十天以上),抗旱、寒、病、虫等抗逆性性状中一项或者多项抗逆性强等。安吉白茶是具有特异优性的品种,其氨基酸含量在5%以上(最高可达6.7%),品质独特,滋味鲜醇。

四、茶树良种无性快繁技术

茶树良种繁殖可分为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有性繁殖即为种子繁殖,后代性状变异大,可用来培育优良品种。但优良品种的繁殖推广一般都采用无性繁殖方法,无性繁殖能够保持后代性状的稳定性。无性繁殖方式主要有组织培养、压条、分株、嫁接和扦插等。

生产上主要采用短穗扦插无性快繁技术。短穗扦插就是用带腋芽和1~2个成熟叶片、长3厘米左右的短穗,该方式具有母穗用量省、成活率高、繁殖系数大等特点,是生产上广泛使用的方法。短穗扦插无性快繁技术要点如下:

1. 母本园的建立和管理

俗语说“母壮子肥”,只有培育强壮的母树,才有健壮饱满的插穗,才能为培育茶苗创造先决条件。

①高标准建立茶树良种母本园,除杂提纯,保证品种纯度达到100%。

②合理修剪,因树制宜,培养更多更好的新梢枝条。适度修剪促使新梢生长旺盛,增加扦插有效枝条。母本树修剪的程度因树龄、树势、品种不同而异,幼年茶树按定型修剪,青壮年茶树距地面45厘米左右重修剪,老年及衰弱茶树不能作为母本。

③加强肥培管理,重施基肥,增施磷、钾肥。由于母本树每年要进行较重程度的修剪,养分消耗多,因此要加强肥培管理,须重施基肥,增施磷、钾肥,保证养分充足。新梢生长期间配合根外追肥,可使新梢生长健壮、有活力,更有利于扦插成活。

④加强病虫害防治,不能把有病虫害的枝条带入母本园。因母本茶树萌发新梢肥嫩,容易遭受病虫害,这样不仅会把病虫害带入母本园,而且还会影响母树和茶苗生长。

⑤培养健壮枝条,使之木质化或半木质化。实践证明,扦插的母本树枝条好坏直接影响茶苗成活率,穗条必须健壮、有活力且已木质化或半木质化,既不能过老也不能过嫩。

2. 苗圃地选择和建立

①选择土层深厚(厚30厘米)、结构良好、酸性土壤(pH值4.5~5.5)、排灌便利、避风向阳、地下水位低、交通方便且靠近母本园的田块。

②提前30天完成深翻、施基肥并使之腐熟。深翻分2次进行,第一次在作物收获后,深度30厘米以上,结合深翻施足饼肥或有机肥;第二次在做苗床前进行,深度15~20厘米,打破土块,平整地面。

③做好苗床,按东西向起畦,长10~15米,宽1米左右,沟宽40~50厘米、深15~20厘米。

④畦面铺心土5~6厘米厚,心土用酸性红黄壤做扦插土,可以减少杂草,防止插穗剪口感染,促进插穗发根。

⑤做好农膜、遮阳网覆盖等。

3. 扦插技术

①扦插时期。一般春、夏、秋都可进行扦插,但实践证明早秋扦插最实用,效果最好。因为这个时期扦插,穗条成熟、腋芽饱满,数量较为充足,扦后发根快,成活率高,后期管理省时省工。

②插穗剪取。穗条要木质化或半木质化,接穗上端剪口离叶柄2~3毫米、斜面同叶片方向,下端留3厘米长,形成的扦穗须具有1个腋芽和1片完整叶子,节间不宜过长和太短(三厘米左右),剪口要平滑,做到边剪边扦,不能存放太久。

③扦插密度。以叶靠叶互不重叠为准,中小叶品种行距十厘米左右,株距2.5~3厘米,每亩扦15万~20万株。

④扦插方法。扦插时畦面土壤要湿而不黏,过干过湿都不行,先划好扦插线,然后用拇指和食指夹住扦穗上端,在扦线上稍斜轻轻扦入土中,深度以叶柄平畦面为宜,叶片朝向同常年风向一致。扦后要及时浇水、打药消毒、盖膜和遮阳网。

4. 扦插后的管理

①遮阳。插穗只能在弱光下生长,适度遮有调节光照和温度的能力,还能保温和防止风害,一般采用70%~ 80%遮阳网。

②保湿。前期要求温度较高,土壤相对含水量在80%~ 90%,以后可逐渐降低,生根后忌渍水。水分过多会造成土壤透气性差,对发根不利,甚至烂根。

③追肥。要掌握适宜的时间和用量。夏扦在次年春季才能开始少量追施0.1%尿素溶液,成苗后逐步提高。秋季扦插在次年秋季才能追肥,同时浇1次水,避免肥害。

④防治病虫害。扦插苗圃较阴湿,易发病虫害。主要是云纹叶枯病、炭疽病等,芽萌发后还易受茶尺蠖、蚜虫、绿叶蝉等害虫为害。一般在扦插后及时用半量式波尔多液喷洒1次,并结合除草、揭膜喷洒1次杀菌剂或杀虫剂,一般用托布津800~1000倍液或吡虫啉1500倍液。

⑤除草。铺过生土的苗圃杂草较少,一般每30天选无风温暖天气人工拔草1次。拔草要拔早、拔小,不能因拔草而伤及幼苗的根。

第3篇

一、三峡茶文化的发展特点

三峡茶文化作为中华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发展中不仅形成了始源性特点,还形成了区域性、多样性以及经典性等特点。

1.始源性

自神农发现茶,在以后近4000年的历史里,三峡茶文化充分展示了中华茶文化系列演进的轨迹,不仅没有发生过断裂,而且出现了许多中华茶文化的“最早现象”。如对“茶”字的研究、茶的植物学研究、最先成熟的茶制作技术、沿袭最早至今盛行民间的煎茶风习,以及中国最早的涉茶歌谣、竹枝词、以名茶为题的名人名诗等,出现了早期的茶及茶文化繁荣景象。

2.区域性

三峡地区大多地势险要、崇山峻岭,典型的垂直气候分布,长江三峡更是如此。由于特殊的地理、气候,不仅形成了丰富的茶种、茶类以及工艺技术资源,也形成了特殊的茶文化表现形式。如发达的长江三峡码头文化与“吊脚楼”里的“歇脚茶”;山民们劳动别给力的“苞米饭、懒豆腐、油茶汤”;峡江人朴实、大方的待客之道,“砣砣肉、毛把烟、‘膏子茶’”;高荒地区人们离不开的“火垅屋”与“罐罐茶”,还有与茶密切相关的山水文化、名人文化等,极具地域特色。

3.多样性

三峡地处茶树原产地及次生中心地带,是人类茶生活的起源与茶文化的发祥地,三峡地区名茶辈出,茶叶市场发育较早,茶乡茶俗丰富多彩,以至于各种以典型的文化形态表现的茶诗词、茶散文、茶歌舞、茶谚语、茶谜语、茶典故等应有尽有。在被称为汉族首部创世史诗,并于三峡东部地区广泛传唱的《黑暗传》中,汇集了混沌、游荡子、、女娲、伏羲、神农以及黄帝轩辕等许多历史神话人物事件,而围绕神农生平、神农采药实践的唱述多达150行(句)。不仅如此,人们还取材《黑暗传》,创作出了《神农茶歌》。

4.经典性

经典性是指具有丰富的高品位茶文化,三峡茶文化的高品位,首先体现在三峡地区的茶文化发展,不仅有劳动人民的创造性成果,更有历代文化名人的参与推动;其次体现在三峡地区的茶文化发挥了经久不衰的普遍影响力。以陆羽《茶经》为例,作者通过考察,对三峡的茶、水、境、事不仅有记载,而且大多评价很高。又如历史上文人墨客常来三峡,李白、韦处厚、欧阳修、陆游等许多著名诗人都曾写过三峡茶诗,这些诗词不仅脍炙人口,有的甚至具有“盖棺定论”的意义。

二、当代的三峡茶文化创新发展及其特征

随着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华茶文化的一再升温,当代三峡茶文化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创新发展的时期,这种创新发展主要从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予以体现。

(一)当代三峡茶文化发展的理论创新

1.确立了三峡茶文化的历史地位通过人们对三峡地区的考证研究,三峡应属于茶树原产地、茶生活起源地以及茶文化发祥地“三地”统一的地区,因而作为茶文化发祥地以及早期出现的茶文化繁荣景象,对于中华茶文化的发展起到了奠基的作用。巴人原为“长阳人”,“长阳人”发源于三峡地区清江流域,且先于蜀人进入茶生活,早期的巴人祖先曾有过长期的向西迁徙经历,直至蜀地,所以在将茶及茶文化向东向西传播的过程中,三峡地区发挥了“双向”的传承作用。还有,三峡不仅产茶历史久远,更因茶与名山、名水、名人、名作紧密联系,形成了底蕴深厚、大气磅礴的三峡茶文化,也展示了中华茶文化的历史风采。

2.加强了产业文化的建设茶产业文化是以茶产业为基础,呈现出的与之相关的文化现象。这样的文化现象一般为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在茶产业文化的发展进程中,形成的如茶树良种、生产茶园、肥料农药、加工厂房、茶叶机具、各类茶产品等有形的、物质的产业文化;另一部分则是以茶树良种选育技术、茶园种植制度与管理技术、全年茶事活动、茶区特有的生产谚语、谜语、歌舞以及理论总结等无形的、非物质的产业文化。从层次上分析,主要体现在地区、企业以及品牌三个层面上。在地区产业文化建设上,在20世纪培育出宜昌种、宜红早国家级茶树良种的基础上,相继育出五峰鄂茶7号、邓村鄂茶9号、清江鄂茶13号、五峰310、212以及平湖早等,大量引入外地优良茶树品种,对三峡地区主要茶树栽培品牌比较研究,创造出穴盘快速育苗技术,开展三峡库区生态密植试验研究、“三峡库区无公害生态茶园模式研究”、三峡库区早市茶研究、三峡库区茶叶加工“柴改煤”研究、库区茶叶产业差异化发展研究、对三峡茶产业谚语、谜语及其特征进行研究等,通过大量的研究活动,促进三峡茶产业转型升级,推动产茶大市向茶叶经济强市的跨越等。在企业产业文化建设上,以邓村绿茶集团、萧氏集团、采花毛尖、宜红工夫以及部分茶叶专业生产合作社为主,开展产业文化研究,特别是有关这些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问题,总结打造三峡名企业的路径与措施。在品牌产业文化建设方面,围绕驰(著)名茶叶品牌的形成与发展、茶叶专业合作社品牌建设进行研究,为品牌发展提供理论指导,提出产品文化语境下的企业经营策略等。

3.开展了茶文化产业的研究三峡地区在全国率先提出茶文化产业,将茶文化产业定义为“富于文化内涵的茶产品和以茶文化服务为主的产业集合。泛指茶文化产品和茶文化服务的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直接相关的行业以及其它能够较多体现茶文化特征的行业。”根据“相同、相似”的原则,把茶馆业、茶包装业、茶传媒业、茶旅游业、茶培训业、茶设计业、茶文化产品以及茶文化活动纳入茶文化产业建设范畴。以名茶及其名茶审美和茶乡旅游作为茶文化产业重点研究和重点建设内容,开展了三峡茶文化“产业化模式”、“教育模式”研究,提出了“三峡茶文化产业建设的研究报告”、“创意产业与传统茶产业融合发展”,强调“弘扬茶文化、推动茶文化产业建设”等,在指导茶文化产业建设实践上发挥了重大作用,同时也丰富了三峡茶文化内涵。

(二)当代三峡茶文化发展的实践创新

1.逐步建立多种茶文化与茶产业互动模式在产业的宣传定位上,有“茶叶大县”、“茶叶经济大市到茶叶经济强市”、“橘都茶乡”、“魅力茶乡”、“中国名茶茶乡”等;在茶文化活动的内涵赋予上,组织“茶产业发展论坛”、“三峡地区名优茶发展研讨”、“中国三峡茶文化艺术节”、“三峡斗茶大赛”等;在推广茶艺,发挥其在产业、产品宣传的作用上,特别是本世纪以来,随着茶艺培训、普及茶艺力度的加大,茶艺在产品推介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茶艺不仅直接提升了企业、产品的形象,而且加强了生产者与消费者沟通、培养顾客的忠诚度;在申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方面,采花毛尖绿茶制作工艺为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远安鹿苑茶生产技术和当阳玉泉仙人掌茶加工工艺为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2.应势而兴的三峡茶文化旅游三峡地区的茶文化旅游近年来迅速兴起,三峡茶文化旅游是利用一些基础条件较好的茶乡,如以邓村、采花、九畹溪、都镇湾等为代表的地处旅游景区周边,利用茶乡丰富的茶资源、先进的厂房设备与技术、深厚的茶乡人文积淀以及影响力,以发展茶乡生态旅游为主,开展茶文化旅游的创建活动。从而延长了茶产业链、促进了产业融合、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为推动茶乡产业进步、增加农民收入、加强文明建设、促进文化传承作出了贡献。

3.持续规范的茶文化教育与培训2001年,三峡地区筹办了三峡茶文化研究会,随后这一地区的茶文化教育与培训便广泛开展起来。首先在部分高校开办了从事专门的茶文化教学的专业,开设茶文化、茶艺等课程,组建了以茶艺表演为主的高校群团组织,以高校为依托建立起茶艺培训机构,通过短期培训以及技能鉴定,培养了大批茶文化专业性人才。三峡茶文化研究会还通过各种会议的形式,会同高校师生送茶文化下乡,组织茶文化宣传和茶艺表演,增强广大爱茶人的茶文化意识;组织各种民间组织和组织间的学术研讨与交流;企业在茶文化组织的指导下,采取企业选送学习和师傅带徒弟模式,掌握相关的茶文化知识和茶艺技能,促进茶文化水平和茶文化服务上档次。

4.正在兴起的茶文化产业园建设随着产业文化化、文化产业化发展,在政府的支持和引导下,以企业开发为主的三峡地区茶产业园以及茶文化产业园建设进程加快。如宜昌萧氏茶产业园区、雾渡河茶产业园;三峡国际旅游茶城举多个名企业之力,建成集文化、休闲、旅游、购物为一体的茶业综合体;湖北五峰采花毛尖集团在该县东大门渔洋关建成“采花茶叶科技园”,并设置了“湖北茶叶博物馆”。还有如宜红文化产业园、三峡黑茶产业园等一批以体现产业、产品特色,以旅游为载体的茶文化产业园区处于建设之中。

5.独具特色的茶文化产品生产近年来,三峡茶文化在推动茶产业发展的同时,文化的产业化发展也呈现良好的态势。这种态势,一方面表现在各地茶文化活动此起彼伏,富于特色;另一方面以茶区历史、茶乡生产、人民生活、民俗文化为素材的茶文化产品也在大量涌现,如以邓村、五峰茶区为素材创作的采茶歌、采茶舞,描述长阳土家族茶乡生活的《清江茶缘》,以兴山围鼓为表现形式的《传说中的昭君白茶》等。在第三届中国三峡茶文化艺术节闭幕式上,大型剧目《峡州茶韵》,更是体现历史与现实的完美结合,堪称三峡地区茶文化之精品。

(三)当代三峡茶文化的创新特征

与传统的三峡茶文化发展比较,当代三峡茶文化的创新发展,具有鲜明的主动性、针对性、时代性以及发展性特征。主动性是指无论是理论上或是实践上,三峡茶文化的当展,表现出推动三峡茶文化发展的主体更加自觉、积极主动、富于激情。针对性主要是指当代三峡茶文化的发展有更加明确的目的,是为了满足更多的区域、更多的人群对三峡茶文化的需求,它的发展也更加贴近人们的生产、生活实际;时代性是指当代三峡茶文化的理论与实践,始终与时展的要求同步,体现产业文化化、文化产业化的走向,特别是在更加注重茶文化与茶产业互动、更加注重产业内和产业间的融合发展;当代三峡茶文化由于主动性、针对性以及时代性的增强,因而也就更具可持续性,这不仅体现在三峡茶文化的进一步积累上,也体现在形式、内容的极大丰富上,并在更广阔的领域里发挥其功能或作用。

(四)当代三峡茶文化的创新效果

三峡茶文化的理论研究与积极实践,不仅推动了茶产业、茶经济的快速增长,而且也营造出三峡地区境内五个“越来越”的茶文化氛围与进一步发展的格局:一是各级党委和政府越来越重视茶文化建设,并用于指导本地产业发展和引领茶文化活动的开展;二是企业越来越主动、自觉地利用茶文化,努力把自己培养成三峡茶文化继承和创新的载体;三是三峡茶文化越来越成为推动境内产业融合、加速产业转型升级的主要动力;四是三峡茶文化的消费市场越来越广阔,特别是在产、加、销上发挥着重要作用;五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越来越紧密,茶文化成果不断丰富,三峡茶文化品牌逐步形成。

三、未来的三峡茶文化走势预测

对未来走势作出预测,是进一步推动三峡茶文化发展的前提。通过以上对三峡茶文化当代创新发展的总结与分析,置身于中华茶文化发展的背景,未来的三峡茶文化将呈现四种明显走势。

(一)人本化走势

当前,随着人们收入的增加以及生活水平的提高,我们已经进入物质需求与精神并重,物质需求增长逐步趋缓,精神文化需求增长加快的历史时期,以人为本,就是要适应这样的发展要求,为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消费需求服务。三峡茶文化的人本化发展走势,一是将进一步促进产业融合,丰富产业建设内容;二是推动三峡茶文化条件建设,促进三峡地区茶文化相关产业以及茶文化产业建设,特别是茶文化产业园、茶博园、茶馆业将得到进一步提升和完善;三是三峡茶文化生产和消费氛围更加浓厚,特别是茶人与文人、茶界与各界的携手,将创造出更多的为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茶文化产品,促进茶区经济繁荣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发展。

(二)市场化走势

文化市场化走势基于人们对文化的消费,这种消费一方面体现文化通过渗透,使人们在针对文化的解读过程中发生的间接消费,这种消费有利于扩大产业知名度,提高产品附加值并获得更多的产品以外的收益。另一方面,人们也会以市场为导向,将茶文化资源积极转化为文化资本,进一步创造出茶文化产品投放市场,满足人们直接消费的需求。显然,我们已经进入了这样一个时期,这使得三峡茶文化消费有了更加广阔的市场。毫无疑问,随着三峡茶文化的市场化运作与市场化发展,这样的消费市场将会进一步拓展和巩固,而且三峡茶文化在满足市场需求,为企业发展提供动力的同时,强大的市场和强大的企业也将支撑三峡茶文化的进一步发展,为三峡茶文化品牌建设提供强大的后盾。

(三)品牌化走势

品牌化发展不仅有利于提高企业、地区的知名度、信誉度,产生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而且有利于增强产业发展的持续推动力,打造产品的核心竞争力,扩大市场份额。中国是“茶的祖国”,相对于世界各国,中华茶文化已经是一个响亮的品牌。三峡茶文化通过历史的积淀和当代的创新发展,不仅正在成长为一个品牌,而且这种品牌化走势也越来越明显。就近期而言,三峡茶文化的品牌化走势首先体现在对三峡茶文化品牌的核心价值体系构建以及品牌核心竞争力的打造上。其次,进一步体现在促进三峡茶文化品牌的广泛渗透上,包括行业内和行业间的渗透,前者是指针对茶行业及其三次产业;后者是指随着产业间的不断融合与发展,三峡茶文化向其他产业以及更宽广领域的渗透,如旅游业、新兴工业等。第三,品牌化最直接的走势,是三峡茶文化真正成为境内各种节庆活动的品牌标签,在进一步整合境内茶文化资源、铸造统一的品牌形象发挥重要作用。

(四)国际化走势

第4篇

关键词:红肉桃[Prunus persica (L.) Batsch.];种质资源;收集评价;育种利用;湖北省

中图分类号:S662.1;S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3)15-3562-04

红肉桃[Prunus persica (L.) Batsch.]是湖北省的地方特色桃品种,其果实成熟时果肉呈紫红色或鲜红色,风味浓甜,质地脆爽,离核,硬溶质,食用方便,深受消费者的喜爱。20世纪70年代以前,红肉桃品种大红袍曾经是大悟、孝感、武昌等湖北省桃主产区的主栽品种之一,占当时生产品种的60%~80%,是湖北省桃出口到港澳地区的主要品种。20世纪80年代后由于受到大果型白肉水蜜桃的冲击,种植面积不断萎缩,许多优良资源濒临灭绝。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合成色素对人体健康的危害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食用色素回归自然的呼声也越来越高。天然红色素可清除人体内的自由基,对人体具有抗氧化、抗衰老、保护肝脏等重要作用,在治疗各种血液循环失调疾病、发炎性疾病、眼科学方面也都有显著疗效[1-3]。红肉桃果肉中富含天然红色素,对人体健康具有微妙却不可替代的益处。因此,红肉桃属于特色水果类型,在我国当前果品消费市场,随着人们营养和保健意识的增强,红肉桃也将日益受到消费者的喜爱,成为新兴水果,发展前景广阔;同时红色素的开发利用在未来的食品、医药领域也占有重要的地位。

2002~2006年湖北省农业科学院果树茶叶研究所对湖北地方红肉桃品种资源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调查,并从形态观察和分子生物学分析两个方面对其遗传背景进行了探索。在资源收集与利用的基础上,对红肉桃资源收集与评价、育种利用、果肉色泽研究、天然红色素利用等方面进行了总结,并对红肉桃资源育种利用中的问题与难点进行了分析,为充分发挥红肉桃在我国桃育种中的资源利用提供参考依据,以拓宽我国桃育种亲本的选配类型。

1 红肉桃的主要特征特性

据记载,桃按果肉颜色分为白肉桃、黄肉桃、红肉桃3种类型[2]。从目前湖北省收集到的红肉桃资源看,其果实成熟时果肉颜色全面呈鲜红或紫红色,如血桃、大红袍、天仙红、朱砂红、胭脂红等[4,5]。在武汉地区红肉桃物候期及特性如下。

物候期:3月上中旬萌芽,3月下旬至4月初盛花,4月中旬果实进入第一次膨大期,5月下旬果实第二次膨大生长,6月上旬开始转色,6月下旬至7月下旬果实成熟。

果实品质特性:果肉紫红色或鲜红色,肉质脆甜,品质上等;果实离核,少数粘核,鲜食品质较好;果肉较硬,采后贮运不易碰伤,耐运性好;风味甜或酸甜或甜酸,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9%~13%。

树体特性:树冠高大、树姿直立,具有北方桃品种的树型特点;但其花芽起始节位低,以复花芽和中长果枝成花为主,具有南方水蜜桃品种的成花特点。自然结果率高,丰产稳产性好;抗褐腐病、炭疽病、穿孔病、缩叶病等病害能力较强;需采用控冠促花的栽培措施。

2 红肉桃资源收集、保存与评价

2002~2006年湖北省农业科学院果树茶叶研究所对湖北地方红肉桃品种资源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调查,先后在武汉、孝感、大悟、仙桃等市(县)共收集24份红肉桃资源,在湖北省农业科学院果树茶叶研究所桃资源圃内,采用高接方法进行保存,并按搜录先后顺序编号(表1)。

根据记载[5,6],湖北的红肉桃品种有大红袍、关爷脸、朱砂红、血桃等,在调查时发现很多品种均已缺失,无法收集,已收集的资源错综复杂,各地称呼不尽相同。上述现象可能是由于多数红肉桃资源果实种子可以自然老熟,易于繁殖[7],造成现存实生后代差异较大,遗传背景不清,但大多数仍以大、小红袍为品种名,造成同名异物、同物异名现象严重,增大了资源收集与利用的难度。

在收集湖北红肉桃资源的同时,对其植物学和生物学性状进行了观察[8],红肉桃类型丰富,在成熟期、风味、可溶性固形物、丰产性、肉色等方面均表现出差异性,其中单果均重60 g以下小果型2份,单果重100 g以上的果型资源5份;6月上旬成熟品种3个,7月中旬成熟品种1个;白肉类型(除肉色是白色外,其余性状和红肉桃资源的特性特征极为相似)1份,果肉色泽较浅的3份;粘核类型1份;丰产性好的8份;无花粉品种1个;酸肉品种1个等(表1)。

在对红肉桃形态和生物学特性观察与分析的基础上,采用AFLP分子标记技术对所收集资源的遗传背景进行了分析与鉴定[9],将红肉桃品种分为6类:红肉桃14;红肉桃2和红肉桃4;粘核红肉桃;黑桃1;黑桃2;红肉桃(1、3、5~13、15~19)、酸肉红肉桃、紫肉血桃、白肉大红袍[7]。通过比较发现,采用分子标记分析的结果与生物学特性的观察结果基本一致。红肉桃14较大多数红肉桃品种成熟晚,单独聚为一类;红肉桃2和红肉桃4聚为一类,两者果个均较小;粘核红肉桃是惟一的粘核红肉桃品种,大多数红肉桃为离核;黑桃1和黑桃2是从安徽引进的两个品种;其余的红肉桃品种聚为一大类,表明亲缘关系较近,或可能为大红袍的实生后代。

3 红肉桃资源育种利用

3.1 红肉桃品种选育

目前,我国红肉桃品种选育工作尚在起步阶段,品种稀少,湖北省农业科学院果树茶叶研究所是较早开展红肉桃育种的单位。为挖掘利用地方优异红肉桃种质资源,筛选出优良的栽培类型,通过植物学形态和生物学特性的系统观测,并结合AFLP分子标记技术的分析鉴定,已从所收集资源中筛选出一份优异资源红肉桃10,于2009年4月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为天仙红,并已在湖北孝感地区推广栽培近667 hm2。该品种果实红肉、硬溶质,肉质脆甜、离核、食用方便,丰产稳产性好,树体抗性强,与同期成熟的砂子早生等白肉品种相比,丰产性好、品质优势强、市场售价高、种植效益好。天仙红是大红袍的后代优良单株,继大红袍之后选育的第一个红肉桃新品种,是红肉桃新品种选育的核心资源材料。

在常规杂交育种上,从2004年开始一直在开展围绕以红肉种质为亲本的杂交工作,目前已获得杂交组合77个,杂交后代群体2 000余株,获得优良红肉后代单株30余株,从拉长成熟期、果肉色泽深浅、增大果个、提高丰产性、增强抗病性上丰富了原有的红肉桃资源,这些育种中间材料为红肉桃新品种选育及红肉性状的遗传分析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和丰富的试材。

3.2 桃果肉颜色的研究

桃形态学分类上,常按果肉颜色分为白肉和黄肉,很少提到红肉类型,或把红肉桃划入白肉桃类型中[5]。红肉桃果肉呈紫红或鲜红色,颜色艳丽,与白肉桃果肉色泽存在较大差异,如果能定性和定量红肉桃的色素类型,探明红肉桃红色性状的调控基因,将对我国桃果肉颜色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桃果肉颜色是品质育种的一项重要指标,目前关于桃果肉颜色性状的研究已有大量报道,从遗传学角度,白肉对黄肉为显性,由一对等位基因(Yy)控制[10]。从分子生物学方面,国内外已有很多学者对桃果肉颜色标记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11-13]。Warburton等[11]以2个桃品种杂交的112株F1群体为试材,构建了以RAPD标记为主的连锁图,将白肉/黄肉性状定位在A连锁群的末端,最近的标记遗传距离为12.7 cM;Chaparro等[14]用RAPD标记到桃果肉白肉/黄肉性状,遗传距离为25.7 cM。我国关于桃果肉颜色性状的研究更是有大量报道, 杨英军等[15]对桃品种京玉和美味的正反交后代69株群体进行了RAPD分析,获得了控制桃果实白肉/黄肉基因连锁的标记OPU03-85U,连锁距离为9.6 cM。俞明亮等[16]采用集群分离分析法(BSA),对91-42-51×瑞光2号杂交后代的48个单株进行研究,得出SSR标记UDP98-407与白肉性状连锁,遗传距离为2.2 cM。王志刚等[17]利用RAPD标记到桃白肉/黄肉性状,遗传距离为14 cM和9.6 cM。此外,还有宋建等[18]、逯昀等[19]、曹珂等[20]均对桃白肉/黄肉性状进行了研究。以上报道显示,目前桃果实颜色都集中在白肉/黄肉性状的研究上,而对于桃果肉红色这一性状研究较少。

色素是形成果实颜色的主要因素之一,近年来,随着红肉桃地方品种的挖掘,其特有的果肉色泽类型引起了众多相关育种工作者的关注。目前,从生理学方面对红肉桃果实发育过程中的色素类型[21,22]、含量[22]、变化规律[23-25]、合成酶[26]、定性及定量[21,22]等进行了许多研究。据报道,在色素类型上,花青素是红肉桃色素的主要类型[22];在含量及变化规律上,红肉桃与白肉桃和黄肉桃花色苷含量差异显著,红肉桃品种间花色苷含量差异也很大,在果实接近成熟时,红肉桃中花色苷含量最高[23,24]。同时得出,3种桃中花青素含量与叶绿素含量变化呈负相关,与类胡萝卜素无明显相关关系[25]。从上述结论可以看出,红肉桃花青素含量明显高于白肉桃和黄肉桃,是红肉桃果肉颜色的主要色素。在色素合成的关键酶上,研究显示,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是植物中黄酮类化合物合成的第一个酶,在整个发育过程中红肉桃的PAL活力一直高于白肉桃和黄肉桃[22],但有的认为只有在缺少前体的条件下花青苷的合成才与PAL 活性有关[26]。关于色素类型的准确定性定量,也是对红肉桃成色机理研究的重点。据文献报道,红肉桃中的花青素主要为矢车菊素-3-葡萄糖苷,并含有少量的矢车菊素-3-芸香糖苷[21];笔者也同时测定出红、黄、白肉桃果肉花青素含量最大值分别为27.8、12.5、2.8 mg/100 g(FW),类胡萝卜素含量最大值分别为2.6、3.8、2.4 mg/100 g(FW)[22]。从以上研究结果可以看出,红肉桃的色素类型、变化规律、主要色素的定性及定量都有了较为详细的研究,且研究结果基本一致,但对影响红肉桃色素合成的关键酶的作用还不太明确,以及关于红肉桃全部色素的定性及定量方面也没有报道,还需要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在针对红肉性状的遗传倾向上,在育种工作中发现,2005年红肉桃(母本)与白肉桃(父本)杂交,在分析的25株F1代中,果肉全红的有14 株,占总数的56%,果实红肉与白肉的比例约为1∶1;2007年红肉桃(母本)与黄肉桃(父本)杂交,在分析的58株F1代中,果肉全红的有25株,占总数的43%,果实红肉与白肉的比例接近1∶1。对现有F1代后代群体果肉颜色统计显示,2007年红肉桃与黄肉桃的杂交F1代为红肉和白肉两种类型,没有黄肉,这显示出红肉对黄肉也为显性;且红肉与白肉的比例接近1∶1,可以推断红肉桃母本大红袍可能为红肉性状异质类型的杂合体。但这与我国以往的桃分类标准不符[5,6],因此,要彻底探清还需要从遗传学、生理学和分子生物学3个方面进行大量研究。

4 小结及展望

4.1 关于桃肉色分类的探讨

在以往的资料记载中,桃按果肉颜色均分为白肉和黄肉两种类型,而关于红肉类型很少提起或将其归到白肉类型中,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可能是红肉桃多数为湖北地方品种,品种资源较少,没有被注意。在调查中发现,红肉桃在完全成熟时,果肉从里到外全部呈紫红色或血色,完全区别于白肉品种中的少量红色,应单独列为一类。

4.2 关于红肉桃的育种利用

目前在我国育种工作中,亲本选择选配的范围小,遗传背景窄,各育种单位推出的系列品种差异较小,抗性弱,没有地域特色。选用地方特色品种作亲本可以扩宽杂交亲本选择的范围,增强地域特色性。红肉桃大红袍品种是湖北省地方资源,是特色桃种质,是桃品种果肉颜色改良的优异种质材料,将在我国桃果肉颜色育种中占有重要地位。

红肉桃种质最大的特色就是果肉呈全红色,但关于其红色性状的研究还刚起步,为了使红肉桃资源在桃育种工作中更好地被利用,未来在遗传学、生理学和分子生物学3个方面探清红肉桃红色性状的性质将是今后研究的重点。

4.3 关于红色素的开发利用

天然红色素与人工合成色素相比具有安全性高、无毒副作用等优点。但是,天然红色素的稳定性受许多因素的影响,红肉桃色素属花色苷类色素,对光、热、氧、金属离子等敏感,稳定性差,色调随pH变化。目前国内多数企业都采用传统化学溶剂法提取天然色素,存在极大的溶剂残留问题。同时,天然色素的成本远高于化学合成色素,制约了天然红色素的开发利用。因此,对红肉桃红色素提取工艺的研究是对其进行开发利用的先决条件。

参考文献:

[1] 王淑芬.心里美萝卜色素合成规律研究及萝卜花青素调节基因的克隆[D]. 山东泰安:山东农业大学,2006.

[2] BAGCHI D, BAGCHI M, STOHS S J,et al. Free radicats and grape speed proanthocyanidin extract:Improtance in human health and disease prevention[J]. Toxicology,2000,148(2-3):187-197.

[3] 孙丽华,江月仙,王巧懿.天然抗氧化剂原花青素的保健功能及其应用[J].食品研究与开发,2004,25(2):109-112.

[4] 河北农业大学.果树栽培学各论(北方本)[M].第二版. 北京:农业出版社,1987.

[5] 汪祖华,庄恩及.中国果树志(桃卷)[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1.

[6] 中国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果树种质资源目录(第一集)[M].北京:农业出版社,1993.

[7] 程宗颐,黄德焕,张宝蕴.武汉地区桃子生产的品种问题[J].湖北农业科学,1987(1):23-25.

[8] 龚林忠,何华平,王富荣,等.10份湖北地方红肉桃资源生物学特性观察[J].果树学报,2008,25(3):413-417.

[9] 王富荣,何华平,龚林忠,等.红肉桃种质资源的AFLP分析[J].湖北农业科学,2008,47(2):138-141.

[10] 俞明亮,马瑞娟,汤秀莲,等. 桃品种基因型分析及其利用[J].园艺学报,1996,23(3):218-222.

[11] WARBURTON M L, BECERRA-VELASQUEZ V L, COFFREDA J C, et al. Utility of RAPD markers in identifying genetic linkages to genes of economic interest in peach[J]. Theor Appl Genet,1996,93(5-6):920-925.

[12] ABBOTT A G, RAJAPAKSE S, SOSINSKI B, et al. Construction of saturated linkage maps of peach crosses segregating for characters controlling fruit quality, tree architecture and pest resistance[J]. Acta Horticulturae,1998, 465:41-49.

[13] SOSINSKI B, SOSSEY-ALAOUI K, LU Z X, et al. Use of AFLP and RFLP markers to create a combined linkage map in peach [prunus peasica (L.) Batsch] for use in marker assisted selection[J]. Acta Horticulturae,1998,465:61-89.

[14] CHAPARRO J X,WEMER D J,MALLEY D O,et al. Targeted mapping and linkage analysis of morphological isozyme, and RAPD markers in peach[J]. Theor Appl Genet,1994,87:805-815.

[15] 杨英军,张开春,李荣旗,等.桃果实有毛/无毛、白肉/黄肉性状的RAPD分子标记[J].华北农学报,2000,15(3):6-9.

[16] 俞明亮,马瑞娟,沈志军,等.桃果肉颜色、果皮茸毛和花粉育性性状的分子标记[J].园艺学报,2006,33(3):511-517.

[17] 王志刚,韩明玉,赵彩平,等.油桃果肉颜色性状的RAPD分子标记研究[J].西北植物学报,2006,26(2):300-304.

[18] 宋 建,高 妍,韩明玉,等. 桃果肉颜色、离粘核性状的SSR标记[J].西北农业学报,2008,17(4):234-237.

[19] 逯 昀,潘自舒,王 倩,等.桃果肉颜色和花粉育性的SSR分子标记初探[J].湖北农业科学,2009,48(9):2055-2058.

[20] 曹 珂,王力荣,朱更瑞,等.桃果肉颜色性状的SSR标记及其在品种中的验证[J].果树学报2010,27(6):882-886.

[21] TOM?魣S-BARBER?魣N F A, GIL M I, CREMIN P, et al. HPLC-DAD-ESIMS analysis of phenolic compounds in nectarines, peaches, and plums[J]. J Agric Food Chem,2001,49(10):4748-4760.

[22] 赵秀林,王富荣,徐凌云,等.红肉桃果实发育过程中色素含量及PAL活性的变化[J].食品工业科技,2012,33(12):125-127, 131.

[23] 许建兰,马瑞娟,俞明亮,等.红肉桃果实发育过程中果肉色素含量的变化[J].江苏农业学报,2010,26(6):1347-1351.

[24] 章秋平,李 疆,王力荣,等.红肉桃果实发育过程中色素和糖酸含量的变化[J].果树学报, 2008,25(3):312-315.

第5篇

(江西省蚕桑茶叶研究所,南昌330203)

摘要:重金属污染修复已成为当前国际环境科学研究的热点问题,利用桑树修复土壤重金属污染也是一种有效的植物修复技术。笔者简单介绍了土壤重金属与植物修复技术的概念,并阐述了桑树的生长特性,桑树生长与土壤中镉、铅、锌、砷等重金属元素的关系,并结合江西省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形势,探讨了桑树作为江西省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树种的潜力。

关键词 :桑树;土壤重金属;污染;植物修复;江西

中图分类号:X-1 文献标志码:A 论文编号:2014-0350

Research Progress of Remedying the Heavy Metal Contaminated Soils with Mulberry

Xu Ning, Yu Yanfang, Mao Pingsheng, Du Xianming, Peng Xiaohong, Shi Xuping

(Jiangxi Sericulture and Tea Research Institute, Nanchang 330203, Jiangxi, China)

Abstract: Remediation of heavy metals has become a hot topic of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remedying the heavy metal contaminated soils with mulberry was an effective phytoremediation technology.This paper briefly introduced the concept of heavy metals in soil and phytoremediation technology, describedthe growth characteristics of mulberry, and mulberry growing relationship with Cd, Pb, Zn, As and other heavymetals pollution. Combined with the heavy metals pollution situation in Jiangxi Province, and discussed thepotential of repair tree in soil heavy metal pollution with mulberry.

Key words: Mulberry; the Heavy Metal Soils; Contamination; Phytoremediation; Jiangxi

0 引言

江西省拥有全国最好的生态环境,具备大力发展绿色农业的潜力,但矿山开发、资源消耗、农用化学品投入等给江西留下较大的重金属污染区域,成为江西绿色崛起进程中绕不过的坎。江西作为绿色资源大省,在生态环境良好的条件下,坚持以人为本,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将重金属污染治理作为民生工程的一件大事来抓,并积极探索重金属污染区域环境修复新路,切实保护好江西的一草一木,让全省人民都能享受到一流的生态环境,让青山绿水永存。笔者以近年来桑树用于修复土壤重金属领域的研究报道为基础,系统总结了重金属元素镉、铅、锌、砷与桑树生长关系的研究现状,并分析了利用桑树进行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的潜力以及可行性,以期为未来该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

1 土壤重金属污染与植物修复

土壤重金属污染是指由于人类活动,导致土壤中的重金属含量过高,通常是密度大于5 g/m3,并对生态环境质量产生不良的影响[1-2]。常见对土壤造成污染的重金属包括铅、锌、镍、铜、铬、镉、汞等元素[3-6]。重金属污染具有隐蔽性、不可逆性、长期性和后果严重性的特点。植物修复技术是指通过超富集植物的根系部分吸收固定重金属元素,并转移到地面部分,然后采用收割植物的方式去除土壤中重金属元素[7-8]。植物修复技术是一种环境亲和性修复技术,以其有效、非破坏、经济等特点,正成为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的主要手段之一[9]。

2 桑树的特性

桑,桑科桑属,落叶乔木或灌木,属速生木本植物。桑树的生命力极其旺盛,适应性很强,分布范围广泛。桑树能在-35~40℃的温度范围内存活。桑树喜欢深厚、疏松、肥沃的土壤,同时也能适应土层瘠薄、养分贫乏的土地[10-11]。桑树在pH 4.5~8.5、土壤含盐量0.2%的条件下都能正常生长[10,12],可以看出桑树对土壤酸碱度的适应性较强。

桑树生长迅速,生物产量高,有固碳放氧,净化大气的功效。桑林1年吸收固定CO2的量为4929117 kg/hm2,折合成纯碳为1346717 kg/hm2,1 年释放的O2 为3628814 kg/hm2[11]。桑树还可以对有害气体如硫化物、氟化氢等进行部分吸收,对粉尘也有阻挡、过滤和吸附作用[13-15]。

桑树的根系极其发达,桑树的根垂直分布可达4 m以上,根系水平分布达7m2,其地下根系分布的面积通常为树冠投影面积的4~5 倍,有的甚至高达10 倍以上,桑树根系分布近地面部分是水平根,深土层是垂直根,水平根和垂直根构成一个贮水功能极强的立体交叉的吸水贮水网络,具有强大的吸水固土能力[12],可以改变土壤的理化性状和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和保持水土,减少土壤侵蚀,有极强的抗干旱、遏制风沙能力。

桑树极其发达的根系利于吸收土壤的营养成分,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能促进土壤中重金属元素的吸收。桑树对镉、铅、铅、锌、砷等有一定的耐受性,桑树吸收的重金属离子会有一定的量被运输并积累于茎干和叶片中,而后通过伐条可以移除,起到去除土壤重金属的作用。

3 土壤重金属污染与桑树生长关系

3.1 土壤镉污染与桑树生长

镉是一种有毒的重金属,也是自然界的一种主要污染源,镉胁迫严重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降低作物的产量和质量[16]。镉元素对桑树的影响已有比较深入的研究,桑树对镉有比较强的耐性和富集转运能力[16-21]。陈朝明[17,20]对桑树Cd 耐受性的试验研究表明,当土壤Cd 浓度小于22.3 mg/kg 时,桑叶产量、可溶性糖和含氯化合物含量都高于或接近对照处理;当土壤Cd浓度大于22.3 mg/kg 时,Cd对桑叶产量、营养物质含量、生理生化作用的影响明显,并表现其毒害作用,当浓度高于145 mg/kg 时,分支较少而纤细,叶黄而小,接近死亡状态;而桑树根部当Cd 浓度达到75 mg/kg 时,才出现大小不等的瘤状结节和菌丝状绒毛,根表皮皱裂,根尖分叉,并有明显的木质。土壤Cd 浓度为8.49~75.8 mg/kg 时,桑树各器官对土壤Cd 均有富集作用,各器官Cd 含量大小顺序为:须根>主根>主茎>叶片>分支。桑树根部对镉有较高的富集能力,约40%的镉富集在根部,须根的Cd 含量是其他器官Cd 含量的1.63~4.6 倍,主根的Cd含量是其他器官(除须根外)Cd含量的1.41~49.7 倍。转到桑树主茎和分枝的量约占总累积量的41%,而运转到叶片的镉量相对较少,约占总累积量的16%,这对利用镉污染土壤栽桑养蚕具有实际意义。万飞[21]认为桑树是具有一定耐Cd 性的经济作物之一,在一定的Cd浓度下不会影响家蚕的生长发育和蚕茧的质量。当土壤Cd含量为8.48 mg/kg 时,不会影响桑树的生长发育和桑叶的产量,反而会有一定的刺激作用,当土壤含Cd 量在20~50 mg/kg 之间时,桑叶的产出量降低10%~30%;当土壤含Cd量超过140 mg/kg 时,桑树的生长发育受到不良影响,叶片小黄,养分和水分的吸收受到阻碍,1~2 年后整株桑树死亡;另外,Cd含量主要集中在桑树的根系部分,其次是茎杆部分,最后进入叶片的Cd 含量很少,当土壤中的含Cd量达到145 mg/kg时,即桑树致死浓度,桑叶中的含Cd量并没有超过2.5 mg/kg。

3.2 土壤铅污染与桑树生长

近年来,由于工业“三废”的乱排和大量机动车辆的使用,使用污水灌溉农田以及滥用农药、除草剂和化肥,已严重地污染了土壤、水体和大气的质量,导致环境中Pb的含量明显增加[22]。任立研等[23]研究了土壤不同浓度铅污染对桑树生长及桑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50~600 mg/kg 试验范围内,低浓度铅[<200 mg/(kg·干土)]处理使桑树的株高呈现上升趋势,中、高浓度铅[>300 mg/(kg·干土)]处理使桑树的株高呈现下降趋势;而桑叶中叶绿素总量、可溶性糖含量、淀粉含量均随着外加铅浓度梯度的增加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转折点为200 mg/(kg·干土)(土壤一级标准)。土壤中的铅浓度超过200 mg/(kg·干土)后,桑树生长及桑叶品质开始受到明显胁迫。在含Pb 50、125、250、500 mg/kg 的土壤中生长的桑树植株生长缓慢、叶柄下垂、叶片失绿,有的叶片上出现褐色斑,这些情况随着土壤中金属含量的增加而趋于严重[24]。桑叶的叶绿素含量和单位面积重量与土壤中Pb 的含量呈显著负相关,在高Pb含量土壤,桑叶Pb含量随土壤Pb浓度的增大而显著增大,在低Pb 含量土壤中嫩桑叶吸收Pb 优于老桑叶。覃勇荣等[25]研究表明,在相同的重金属Pb2 +胁迫背景下,加入0.55 mmol/L EDTA 的桑树对Pb2+的吸收量比不添加EDTA的对照组明显增高。桑树具有较强的重金属Pb 耐性,可作为修复植物应用于重金属污染地区。

3.3 土壤砷污染与桑树生长

砷虽不属于重金属,但因其来源以及危害都与重金属相似,故通常列入重金属。被As污染的农田土壤生态系统,不仅作物产量降低,质量变差,而且会通过食物链危害人体健康。吴浩东等[26]运用盆栽试验和实验分析的方法,研究了土壤砷污染对桑树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的含量范围内(≤300 mg/kg),随着砷质量浓度增加,桑叶叶绿素含量先降后升,影响不明显,而可溶性糖含量先上升后下降,砷含量>160 mg/kg时桑树可溶性糖含量显著下降。

3.4 土壤重金属复合污染与桑树生长

桑树对土壤重金属复合污染金属也有很强的耐性。谭勇壁[27]调查了广西环江受尾矿污染的桑园情况,明显看出,桑树在Pb、Zn、As 含量分别高达734、1194、53 mg/kg 的污染土壤上仍然可以正常生长发育,并且在外观上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受胁迫现象[28]。桑叶Zn、As的积累量随桑叶生长周期的延长而增加。张兴等[29]在湖南浏阳七宝山矿区污染土壤上Cu(593.56mg/kg)、Pb(825.41 mg/kg)、Cd(8.11 mg/kg)、Zn(705.41mg/kg),以‘湖桑一号’为试验材料,分别测定植物各部分和土壤中Cu、Pb、Cd、Zn 4 种重金属元素的含量。结果表明:桑树总体生长情况为第3 季(5 个月)>第2季(3 个月)>第1 季(1 个月)。桑树各部位单位重量中Cu 的含量的趋势为根(33.13 mg/kg)> 叶(13.38 mg/kg)>皮(7.51 mg/kg)> 骨(4.93 mg/kg),Pb 的含量的趋势为根(33.13mg/kg)> 叶(10.32 mg/kg)> 皮(3.35 mg/kg)> 骨(1.73 mg/kg),Cd 的含量的趋势为根(4.53 mg/kg)> 叶(1.90 mg/kg)> 皮(1.57 mg/kg)> 骨(1.03 mg/kg),Zn 的含量的趋势为根(317.72 mg/kg)> 叶(186.53 mg/kg)>皮(105.07 mg/kg)> 骨(89.16 mg/kg)。每平方米耕作层土壤上桑树对Cu 的修复年限为2.01 年,迁移总量为12116.1 mg,对Pb 的修复年限为15.45 年,迁移总量为7409.83 mg,对Cd 的修复年限为1.26 年,迁移总量为2056.4 mg,对Zn 的修复年限为0.39 年,迁移总量为254532.8 mg。唐翠明等[30]对广东韶关市大宝山矿区周边重金属污染农田桑园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表明,土壤中铅、锌、铜、镉及砷的含量远远超过了土壤环境二级标准值,但是桑树的生长不受影响,桑叶产量也能达到正常水平。

4 桑树应用于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的潜力

重金属污染土壤植物修复技术的关键是修复植物的选择。已知的重金属超积累植物绝大多数为野生型稀有植物,分布具有较强的区域性,且生物量小,生长缓慢,根圈范围有限,只能对浅层土壤起到修复作用,修复速率较缓慢;超富集植物往往只能富集某种重金属,而土壤重金属污染大多是复合污染,修复周期较长,很难实际应用[31-32]。桑树耐重金属复合污染,而且栽培技术成熟,对土壤和环境适应性强、生长快、根系发达、生物量大、耐剪伐,相对于目前使用的修复植物具有明显优势。

江西省具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如赣南钨矿、稀土矿、赣西北铜金矿、赣东北铜业及多金属开发区,以及煤矿、瓷土矿等,矿山的开发给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同时带来的矿产废弃物造成矿区周围土壤Cu、Cd、Pb、Zn、As等重金属富集污染,大片田地荒芜,生态环境恶劣,而且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重金属污染有加重的趋势,防治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形势十分严峻。以重金属污染严重的赣州市大余县为例,其土壤中Cd、Pb、Cu、Zn、As 分别超过污染起始值的3.78、3.04、2.95、1.16 和8.66 倍[33],桑树在这些土壤重金属毒性剂量范围之内,可以正常生长,而且桑树适应性强,在矿区土壤修复上有其独特的优势。栽植桑树能在保持水土、防风固沙、绿化荒山、净化空气、美化环境等方面起到良好的作用,对构建生态景观、改善生活环境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34]。王凯荣等[35]也表示种桑养蚕是治理镉污染农田的一种成功的经济生态模式。因此,将桑树应用于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具有广阔的前景。

5 展望

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方法的选择需要考虑到土壤现状、修复成本,以及修复技术成熟可靠等因素,需要对不同类型的土壤进行实验,确定处置工艺和参数,以达到污染土壤修复到目标值。从目前的研究成果来看,桑树作为修复树种,相对于目前所使用的修复植物,具有明显的优势,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采用桑树修复中度污染土壤3~5年可达到复耕标准或稍微超标,所需费用大致在1 万元每亩左右,需要时间较长,经济负担较大。(2)由于受劳动力紧缺和蚕桑产业整体发展趋势影响,栽桑不一定会用于养蚕,桑树经济效益得不到有效实现。(3)桑树本身对土壤重金属并没有修复去除的功能,积累重金属的桑树如果处理不当会造成“二次污染”,目前也没有简便有效的处理技术,应当寻求一种高效的植物产后处理技术,在污染桑树剪伐后,以及采用栽桑养蚕方法治理重金属污染土壤时,合理处理养蚕过程中含重金属的蚕沙及蚕蛹,真正将污染物永久去除,真正实现“变废为宝”的目的。(4)目前关于桑树修复重金属土壤研究大都停留在试验阶段,在野外示范时受气候地理环境以及外界持续的污染源等因素影响,修复效果与实验室试验研究结果会有较大差距。(5)在栽植桑树方面,要充分考虑当地的地貌及土壤特征,尽量推广种植适生型桑树品种,以提高桑树的成活率,并以植被恢复、修复土壤为主要任务,合理选择桑树品种,在今后的育种工作中,对桑树品种进行筛选,筛选生物量大、生长效率快、生长周期短、抗性强并能对某一种或几种重金属污染物具有超级吸附潜力的桑树,以更大地实现桑树的生态价值。

参考文献

[1] 赵春雨.植物在当前建设低碳社会中所起作用的研究[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2160-2163.

[2] 程国玲,王大业.重金属污染土壤植物修复技术研究[J].中国科技财富,2009(6):77.

[3] 何舞,王富华,杜应琼,等.东莞市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污染来源及防治措施[J].广东农业科学,2010(4):211-213.

[4] 朱兰,保盛蒂.重金属污染土壤生物修复技术研究进展[J].工业安全与环保,2011,37(2):20-21.

[5] 封功能,陈爱辉,刘汉文,等.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的植物修复研究进展[J].江西农业学报,2008,20(12):70-73.

[6] 桑爱云,张黎明,曹启民,等.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植物修复研究现状与发展前景[J].热带农业科学,2006,26(1):75-79.

[7] 李元,魏巧,祖艳群.氮肥对小花南芥生理和Pb、Zn 累积特征的影响[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3,32(8):1507-1513.

[8] 李元,魏巧,祖艳群.氮肥对小花南芥生物量、生理和Pb、Zn 累积特征的影响[A].农业环境与生态安全——第五届全国农业环境科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42-49.

[9] 谢志宜,陈能场.缓释微胶囊EDTA强化玉米提取土壤中铅铜的效应研究[J].生态环境学报,2012,21(6):1125-1130.

[10] 韩世玉.桑树的生态价值及其在贵州“东桑西移”中的生态栽培[J].贵州农业科学,2007,35(5):140142.

[11] 刘芸.桑树在三峡库区植被恢复中的应用前景[J].蚕业科学,2011,37(1):0093-0097.

[12] 戴玉伟,朱弘,杜宏志,等.论桑树资源经济价值和生态功能[J].防护林科技,2009(1):78-80.

[13] 姚芳,倪吾钟,杨肖娥.桑树的种质资源、生态适应性及其应用前景[J].科技通报,2004,20(4):289-297.

[14] 徐和保,刘绍考,王静江,等.对桑树氟污染有关规律的研究[J].江苏蚕业,1991,13(3):12-15.

[15] 顾晓山.不同桑品种吸氟性能的比较[J].江苏蚕业,1991,13(1):52-53.

[16] Nada E, Ferjani B A, Ali R, et al. Cadmium- induced growthinhibition and alteration of biochemical parameters in almondseedlings grown in solution culture[J]. Acta Physiol Plant,2007,29(1):57-62.

[17] 陈朝明,龚惠群,王凯荣.Cd 对桑叶品质、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及其机理研究[J].应用生态学报,1996,7(4):417-423.

[18] Wang K R, Gong H, Wang Y, et al. Toxic Effects of Cadmium onMorus alba L and Bombvx moril L. Plant and Soil,2004,261(1-2):171-180.

[19] 滕葳,柳琪,李倩,等.重金属污染对农产品的危害与风险评估[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

[20] 陈朝明,龚惠群,王凯荣,等.桑-蚕系统中镉的吸收、累积与迁移[J].生态学报,1999,19(5):664-669.

[21] 万飞.镉对桑蚕生长发育及茧质影响的试验初报[J].中国蚕业,2004,25(4):23-24.

[22] 石德杨.铅对玉米产量、品质及生理特性的影响[D].济南:山东农业大学,2013.

[23] 任立研,宋书巧,蓝唯源,等.土壤铅污染对桑树生长及桑叶品质的影响研究[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9,25(7):583-585.

[24] 周伟.镉和铅污染土壤对桑树生长的影响[J].蚕业科学,1995,21(4):265-266.

[25] 覃勇荣,覃艳花,严军,等.EDTA对桑树和任豆幼苗吸收重金属Pb的影响[J].南方农业学报,2011,42(2):168-172.

[26] 吴浩东,宋书巧,蓝唯源.砷污染对桑树品质的影响研究及其污染防治措施[J].广东微量元素科学,2007,14(3):18-22.

[27] 谭勇壁.矿区周边重金属污染农田发展桑树种植产业的可行性研究[D].南宁:广西大学,2008.

[28] 杜伟,姚丽萍.重金属污染与蚕桑生产关系研究进展[J].北方蚕业,2012,33(3):1-4.

[29] 张兴,王冶,揭雨成,等.桑树对矿区土壤中重金属的原位去除效应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12,28(7):59-63.

[30] 唐翠明,王振江,戴凡伟,等.桑树在土壤污染和大气污染修复中的应用潜力[A].黄土高原生态桑建设现场研讨会论文集[C].2012:142.

[31] 刘爱荣,张远兵,李百学,等.铅胁迫下高羊茅植株无机离子分布的响应特点研究[A].中国植物学会七十五周年年会论文摘要汇编(1933-2008)[C]:151-152.

[32] 刘爱荣,张远兵,张雪平,等.铅污染对高羊茅生长、无机离子分布和铅积累量的影响[J].核农学报,2009,23(1):128-133.

[33] 黄国勤.江西省土壤重金属污染研究[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1731-1736.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