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10 17:12:14
导语:在电子版优化设计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关键词:测量技术;应用
中图分类号:TU19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136(2012)14-0115-02
建筑工程测量是利用各种测量仪器和工具,对建设场地上地面的位置和高程进行测定和测设的技术科学。建筑工程测量的任务是对建设场地的地表形状和大小、位置和高程变化按一定比例测绘成地形图;将图纸上已经设计好的工程建筑物按设计要求测设到地面上去,并做好标志;施工过程中对建筑构件的平面位置、高程和垂直度的测量,是施工的依据,也是工程质量评价的标准之一。
1 建筑工程测量技术特点与理论
1.1 工程测量技术特点
工程测量是一个过程操作,是施工质量的根本所在。在整个施工阶段,工程测量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准确、周密的测量工作不但关系到一个工程能否顺利按图施工,而且还给施工质量提供重要的技术保证,为质量检查等工作提供方法和手段。
1.2 工程测量理论方法
1.2.1 测量平差理论
最小二乘法广泛应用于测量平差,最小二乘配置包括平差、滤波和推估。附有限制条件的条件平差模型被称为概括平差模型,它是各种经典的和现代平差模型的统一模型。测量误差理论主要表现在对模型误差的研究上,主要包括:平差中函数模型误差、随机模型误差的鉴别或诊断;模型误差对参数估计的影响,对参数和残差统计性质的影响;病态方程与控制网及其观测方案设计的关系。由于变形监测网参考点稳定性检验的需要,导致了自由网平差和拟稳平差的出现和发展。
1.2.2 工程控制网优化
控制网的优化设计方法有解析法和模拟法两种。解析法是基于优化设计理论构造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解求目标函数的极大值或极小值。一般将网的质量指标作为目标函数或约束条件。网的质量指标主要有精度、可靠性和建网费用,对于变形监测网还包括网的灵敏度或可区分。对于网的平差模型而言,按固定参数和待定参数的不同,网的优化设计又分为零类、一类、二类和三类优化设计,涉及网的基准设计,网形、观测值精度以及观测方案的设计。
2 建筑工程测量技术
某工程具有深基础、大凌空、高程落差大、曲线类型多、结构平面形式复杂等大型建筑特点,且工期紧、任务重、图纸多,促成施工测量作业计算量超常。因此,如何控制本工程测量放样的精度,如何进行系统地、高效地、全面地图纸审核和快速准确的提供施工测量数据,是测量工作的重中之重,而且直接关系着最终工程的质量。
2.1 控制点的布置及施测
(1)从场地实际情况看,拟建建筑物的四周场地狭小,故南北向和东西向控制点集中布设在东侧和北侧的原有混凝土路面上,西侧和南侧只布设远向复核控制点。
(2)布设的控制点均引至四周永久性建筑物或马路上,且要求通视,采用正倒镜分中法投测轴线时或后视时均在观测范围之内。
(3)根据甲方要求和测量大队提供的控制点形成四边形进行控制。
2.2 轴线及各控制线的放样
(1)场地控制测量,按照由整体到局部、先控制整体后控制局部的逐级控制的测量原则,结合场地、工程建筑结构特点,根据现场通视条件以及现场施工的需要,以城市导线点为高级控制点,沿场地周围布设一条闭合导线,作为首级控制导线网。导线全长相对误差高于1/35 000,方位角闭合差小于±5′′ (n为导线点个数),平差后精度指标:测角中误差小于±2.5′′,边长相对误差高于1/40 000。
(2)由于曲线类型多、通视条件差、占地面积大、平面形状复杂等施工特点,外控制点的布设困难大,布设导线边长差异大,首级导线点之间精度不均匀,且在施工过程中的使用率也会受到很大程度的限制。因此,在施工测量的总体控制采取内控为主,外控为辅,内外控相结合的控制方法,且始终保持内、外联测。
轴线控制点的测放,按常规正倒镜投点法投测,并经平差、复核后,采用内分法或直角坐标法测放出其他线及墙体控制线等细部线。如基坑开挖进行边坡上、下口线控制时,应根据坡度计算边坡外放量。
3 工程测量施工技术的应用
工程施工测量中,除了大范围的斜线,复杂的平面曲线、螺旋曲线也是本工程的重点与难点,以下将分别从平面斜线、二维曲线(旋转餐厅)、异形曲线楼梯等结构的测量控制加以探讨。
3.1 复杂平面斜线的测量控制
本工程的结构平面为非对称性平面,且无主轴定位线,对测量控制标准要求更高(本工程的内控制标准比国家提高一级),考虑到施工中其他分项工程(如钢筋、模板工程)的相互制约,施工测量步骤如下:①在1点处架设经纬仪,观测2(2?),旋转90°0?0"之后取3点及4点,满足相应的距离(此时正南北、正东西控制线已施测出来了)。②在3点、4点处架设经纬仪,向内转15°(a值);至此本工程主楼的平面方位控制线均已明确。
3.2 旋转餐厅的施工测量控制
(1)基本特征。旋转餐厅位于主楼顶部,呈半悬挑状态,平面为一半径为6 m的圆弧图形,内弧半径为6 m,外圆弧半径为8 m,悬挑3 m。旋转餐厅有3层,包括设备层、餐厅、水箱间3部分。
(2)N量控制。根据施工餐厅与主楼屋面有高低之差,故旋转餐厅的测量分为:高程传递与平面控制两大部分。本文着重介绍平面控制测量方法:将仪器架设于2点处,将2、2?线移至标高H1处,再在2处架仪器,2?2"线即可出来。
4 工程测量施工计算机技术的应用
在大型工程的施工测量中,由于结构复杂、计算量大,尤其是对平面不规则的施工放样与数据计算,使用传统的计算方法已不能满足工程的需要。因此,利用计算机程序进行计算也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在大量的测量内业计算中,不但计算精确、高效,而且能快速完成复杂、大量的计算,极大地提高工作效率。现代计算机技术的研究与发展为工程测量技术应用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前景,其技术应用对提高工程测量质量、提高工程施工质量、为工程规划设计与施工提供准确数据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4.1 曲线放样计算程序
根据曲线特征要素,为施工放样的方便起见,以一定弧长为等分圆弧起始步长,来实现计算圆弧中间加密点坐标,输入
已知数据即可算出该段圆弧中所加密点数和各点在当前坐标系内的坐标值。对于椭圆曲线,可以确定距离为限定界限等分拖延来计算加密点坐标。
4.2 计算机电子模拟制图应用
施工测量工作中,电子版模拟制图的广泛应用,其在处理复杂部位施工上起到了明显的效果,如曲线、不规则斜线、基础开挖边坡控制、汽车坡道三维实体模拟等。除此,应用电子版制图模拟法还可快速求点坐标和量取距离及图形面积、实体体积、图纸校对等。但值得注意的是,使用电子版制图应与施工坐标系统相统一,以及与其他方法的正确复核。
5 结束语
工程施工测量的主要任务是采用专用测量器具,通过一定的技术方法把设计图纸的位置、数据、几何形状真实的放样到实地。其测量放样的成果直接影响工程建设项目的质量等级、结构、安全及建成后的功能。
Discussion on th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and
Application of Civil Engineering Measurement
Deng Weineng
(广东集明电力工程有限公司,广东 东莞 523071)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各类住宅小区的数量也在不断地增加,然而小区内的供配电系统能否安全而又稳定的运行,对于提高小区居民的生活质量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将对小区供配电的特点以及供配电系统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研究,并在此基础提出一些优化设计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 :小区;供配电系统;设计
中图分类号:TU8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5)02-0229-02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城市化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促生了各类住宅小区的出现,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也对小区供配电系统的安全性与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当前的形势下,加强对住宅小区中的供配电系统设计问题研究,不仅具有非常重大的现实意义,而且对于确保小区的各项设备正常运转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一、小区供配电特点
从实践来看,住宅小区中的各栋楼房之间存在着比较大的空间,其供电面积相对也非常的大,然而每台箱变可提供的用电范围相对非常有限,所以实践中所需要的箱变台数一定很多,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的满足小区用户的总体荷载要求。实践中我们可以看到,由于小区内的用电客户比较多,因此必须要保证供电回路的数量能够满足要求。据调查显示,实际上每一栋楼的建筑面积及用户的数量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其供电方式也不尽相同。因此,根据住户的实际数量,再采取相应的电源布设方式。小区中的联体楼房,通常采用的是单相供电方式,而复式楼则主要采用的是三相电源对其进行供电。小区内的照明负荷一般都是为用户生活提高服务的,空调的负荷一般作为舒适性用电存在。从实践来看,由于小区内的面积相对比较大,且其负荷的点比较多,且相对比较分散,因此在实际建设过程中,其电源主要采用的是现场的两级变压。其中,第一级是35kV的,应当变为10kV;第二级是10kV的应当变为O.4kV( 主要是指户外箱式的变压器设备)。对于小区供配电系统而言,其箱变的分布主要在负荷的中心位置,这样可以减小一次性投入,对于降低设备的运行成本和提高小区用户的实际用电质量和需求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小区供配电系统存在的问题
1.供配电系统中的接线问题
从实践来看,当前国内的很多中小型小区中的高压供配电系统,主要采用的是单电源的单母线分段接线方式,这是当前住宅小区内的一种主要接线方式;住宅小区内所采取的该种接线方式所建立的供配电系统表现出接线简单、维护简便以及安全可靠等特点,尤其对中小型住宅小区的供配电系统比较适合。但实践中我们发现该方案具有一个非常大的缺陷,即系统的主供电源通常只有一根10kV的供电线路,所有其供电能力十分有限。当住宅小区中的居民达到了一定数量以后,只有这一根供电线路是难以真正满足实际用电需求的。
2.负荷问题
一般而言,正常情况下小区供配电系统维持一般性停电没有问题,但如果住宅小区内的用户用电负荷量突然持续地增长,那么供电电缆及住户配电装置和相关设备、导线等,将会受到非常严峻的考验。从这一点也可以说明,在电气规划的设计过程中,具有一定的超前意识是非常有必要的,且小区内的住户配电设施技术也应当进行相应的改造。具体选用哪一种供电方式和方法,一定要充分地结合配电系统的实际规划状况进行规划和处理。
3.供配电系统中的电压跌落问题
从实践来看,很多电压跌落问题经常发生在住宅小区的供配电系统中,该系统中的所存在的电压跌落问题主要是因为输电线路中存在着一定的短路、电容器投切、变压器充电、感应电机启动以及系统的自动装置动作等。一般而言,对于供配电系统中的那些大负荷投切、感应电机启动所引发的电压跌落问题或者相对幅值比较小等因素,可以引起上述跌落问题,但如果该问题持续时间相对较短,则就不会出现较大安全事故或者各类损失。在住宅小区的实际供配电系统管理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危害最大的因素就是电压跌落,它主要是因供配电系统中的电路出现了短路现象造成的,传播距离相对比较远且电压的跌落幅值也比较大。
4.供配电系统中的单相短路与接地问题
据调查显示,引起住宅小区内供配电系统单相短路与接地故障的主要原因有输电线路的导线和保护设备之间的配置可能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尤其是导线过载运行过程中保护设备出现了拒动现象,因此,导致输电导线的过热、进而引起绝缘层的严重损坏;供配电系统中的输电线路及相关设备,因长期的疲劳运行,导致相关问题的出现;其他的外力因素所致的导线绝缘层出现了严重的破损;输电线路的导线自身存在着一定的质量问题,出厂的质量不过关或者开关设备的功能不灵敏。住宅小区内的供配电系统中,单相的短路接地问题危害性是非常明显的,如果该系统出现了严重的短路故障,则保护装置很可能会不动作,这种情况下很容易因过热而发生电气火灾事故,进而造成非常严重的安全事故和经济损失。
三、小区供配电系统的优化设计
基于以上分析,笔者认为小区供配电系统设计过程中,一定要从实际出发,将设计的眼光放的更长远一些,从而为日后增加用电设备预留一定的空间与负荷容量。这也是有效避免小区供配电设备不间断更新、给用户带来方便的重要策略。
1.住户的线路系统优化设计
针对以往小区电气设计过程中所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住宅设计规范》之规定,电气输电线路如果采纳了符合安全和防火需求敷设配线,则其导线一般要采用铜芯线;每一套住宅进户输电导线的截面一般要小于10平方毫米,而且分支回路截面一般也要小于2.5平方毫米。根据上述要求,可在小区设计过程中依照房屋结构的实际户型面积,而对于用电负荷是单相 8千瓦,那么住宅入户的线径一般不应当小于16 平方毫米;对于铜芯导线而言,其用电负荷单相的6 千瓦 ,住宅入户线经不小于10平方毫米。
2.住户配电系统优化设计
住户配电系统优化设计,一般是在住户室内布设适量的配电箱,按照照明、 插座以及空调等用电设备进性回路设置。照明回路和空调线路所使用的是空气开关,柜式空调、插座以及浴霸的装置和设备应当使用漏电断路器。照明回路不通过漏电开关,空调安装在2.4米以上的位置,以保证正常活动时接触不到;浴霸安置在卫生间内,但因环境相对比较潮湿,有漏电的可能性,但是如果出现了漏电现象,则开关就会自动脱扣,以免出现安全事故。
3.小区变电所的位置设计
一般而言,配电房是由配电室和变压器室两部分组成的,高低压进出线路的统一规划所使用的是敷设在电缆沟和电缆保护管里的电缆,通常配电房的位置应当与用电负荷中心相距较近一些。对于小区供配电系统而言,小区内的变电所一般应当布设在小区的特殊管理用房之中;由于小区内的住宅群以及楼栋之间的间距相对比较大且比较分散,因此可在小区的中心位置设置一个高压总配电房,进而实行分区和分片设置。如果条件不允许,则可在布设适量的户外箱式变电站, 在此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应当对小区内的总体环境及电力变压器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噪音进行控制,并对小区用户的正常生活所产生的影响进行充分的考虑。
四、结语
总之,住宅小区内的供配电系统设计是一个相对比较复杂的工作,它涉及到诸多方面的内容,尤其要注意小区用电负荷确定及配电系统运行过程中的安全设施配置等。只有加强思想重视和设计理念创新,在不断总结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才能使小区的供配电系统更加的完善和高效。
参考文献:
[1]郑晓霞.浅议某小区供配电系统规划设计[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1(36).
[2].小区住宅供配电系统的设计[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1(34).
关键词:建筑工程;防雷接地;优化设计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as China's urbanization construction process accelerating, promoted the development of construction industry, all kinds of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grow. At the same time, building lightningproof grounding design with the importance of increasingly prominent. Well building lightningproof grounding design can not only effectively ensure building its own security, but also can ensure buildings personnel and important electrical equipment safety. Based on this point, this article elaborates the importance of building lightningproof grounding and design principles, and based on this, put forward building lightningproof grounding method of optimization design.
Keywords: building engineering; Lightningproof grounding; Optimization design
中图分类号:U224.2+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雷电本身属于一种自然现象,其在出现时常会伴有雷鸣和闪电,即放电现象。这种现象又分为直击雷、球形雷、电磁脉冲三种形式,其中直击雷和球形雷会对建筑物和人造成危害,而电磁脉冲则主要会对一些电子设备造成损坏。由于建筑物内既有人员存在,也有重要的电子设备存在,故此必须做好建筑防雷接地设计。
一、建筑防雷接地的重要性及设计原则
1.防雷接地的重要性
据相关文献资料显示,当雷击出现时,会伴随有强大的电流通过,这部分电流作用到建筑物上会产生出热效应及机械力,从而对建筑本身及其内部电子设备形成破坏。大部分建筑物内弱电设备的损坏都与雷击有关,而且在雷击事故发生时还有可能造成人员伤亡。由此不难看出,建筑防雷接地设计的重要性。然而,在建筑工程建设过程中,由于施工监理及各专业相关人员对建筑防雷接地的重视程度不够,常常认为该分项工程技术性不高、范围小、工艺简单,使得施工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不按规范作业的现象,致使埋下了诸多安全隐患。为此,重视建筑防雷接地设计显得尤为重要。
2.设计原则
在进行建筑防雷接地设计时,应遵循以下原则:其一,必须按照《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2000年版)中的有关规定,在建筑外部加装防雷接闪装置;其二,防雷设计应充分考虑建筑所在地的地理因素、环境因素、雷电规律以及建筑内各类设备的重要程度等,并以此为依据确定建筑防雷分类,按具体类别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其三,建筑防雷应始终坚持综合治理、全面规划、经济合理、技术先进等原则进行优化设计;其四,建筑防雷应按照防雷系统的具体要求进行设计,在设计开始前应做好现场雷电环境评估,并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理念贯穿于整个建筑防雷设计过程中;其五;应按照建筑所在地的雷暴等级对建筑内的弱电设备进行防雷设计。
二、建筑防雷接地的优化设计方法
1.做好实地勘测工作
在进行建筑防雷接地设计之前,必须对该建筑物所处于的地貌、环境进行实地勘测,确定建筑物所在地理区域、地质条件,并对土壤电阻率进行准确测量。按照实际勘测的地理位置设计和审核防雷类别,对于处于较为空旷宽广位置的建筑物必须相应的提高防雷类别。
2.加强建筑外部防雷设计
建筑外部防雷最主要的作用是防止直击雷和侧击雷对建筑本身的危害,一般常采用接闪装置、引下线以及接地装置等进行外部防雷设计。
2.1接闪装置。该防雷设备属于一种金属导体,在建筑防雷设计中应用较多的主要有避雷针或避雷带等。通常情况下,可以按照雷击作用在建筑外部的规律来设置避雷针或避雷带,这样可以有效地将雷击吸引到避雷装置上。建筑屋面装设的避雷网应以镀锌扁钢或圆钢为主要材料,敷设时应固定牢靠并确保平正顺直,接头部位的焊接应符合相关规范的要求。需注意的是避雷带在敷设到女儿墙位置处时,应尽可能沿女儿墙外侧敷设,这样能够有效地降低女儿墙外侧遭受雷击的几率。
2.2接地装置。主要是由接地体和接地线所构成的。接地装置质量的好坏与接地方式、接地电阻息息相关。为了达到与建筑物金属管道相连,降低跨步电压的目的,一般情况下,建筑物的防雷设计采用周圈式接地,并选用自然接地体作为防雷接地的装置。当基础周围土壤及其采用的硅酸盐水泥含水量高于4%,且基础外表面有沥青质防腐层或无防腐层时,防雷接地装置可选用基础内的钢筋。若不能满足上述条件,必须增设人工接地装置。2.3引下线。这一环节的主要目的是将避雷带与接地装置进行可靠连接,以此来形成一个电流通路。一般可利用建筑结构主体中梁柱的主筋或是剪力墙中的钢筋进行引下线。由于引下线的布设方式及数量对实际分流效果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所以必须结合工程具体情况予以确定。
3.优化建筑内部防雷设计
建筑内部防雷设计主要包括防感应雷及雷电波入侵等,完善的内部防雷设计可以有效地降低雷电流及其电磁效应对建筑内部电子设备的影响。具体可采取如下措施来优化建筑内部防雷设计。
3.1等电位连接。等电位是指用过电压保护器或连接导线,将防雷空间内的建筑物金属构架与装置、防雷装置、外来异物体、电讯与电气装置等连接起来。为了有效避免建筑物内部产生带有危险性、反击性的跨步电压和接触电压,必须使建筑物墙板、地面以及线路、金属管等均在同一点位上。所以,在钢凝结构建筑物的防雷设计中,应将等电位连接板预埋于各层的适当位置,使其与建筑结构内部防雷导体相连,从而有利于与接地主干线相连。由于通信线路无法直接与地线相接,因此应使用电涌保护器实现电子设备和电气设备的等电位联结。
3.2合理屏蔽。在建筑内进行屏蔽设计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保护微电子设备的安全。由于雷电中的电磁脉冲会对微电子设备造成干扰,所以必须对有大量微电子设备的房间进行屏蔽处理,以此来降低电磁脉冲对设备的干扰。为了确保建筑内电气线路在避雷装置接闪过程中不受影响,可以将线路布设在金属管中,这样能够有效地增强线路的雷电反击能力,并且对电磁脉冲也能起到一定的屏蔽作用。同时穿线金属管及线槽等均应与建筑内各个楼层中的等电位连接板及接地母线进行可靠联结,以此来提高屏蔽效果。
结论
总而言之,建筑防雷接地设计作为整个建筑设计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其有着不容忽视的重要性。近年来,随着建筑不断向高层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建筑中的电子设备也随之不断增多,如果防雷接地设计的不到位,一旦建筑遭受雷击,那么很容易导致建筑内电子设备损坏,从而影响建筑的正常使用功能。为了尽可能避免雷击事故对建筑带来的危害,相关设计人员必须重视建筑防雷接地设计,并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采取最为科学合理的方法进行优化设计。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将雷电危害防范于未然。
参考文献
[1]王文君.关于几个民用建筑物防雷接地问题的探讨[J].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3).
[2]傅淑芬.浅谈建筑物防雷接地工程的几点注意事项[J].职业.2009(21).
[3]王浩.浅谈民用工程中的防雷接地设计[J].科技创业家.2011(9).
关键词 建筑;电气设计;节能
中图分类号TU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3)108-0045-02
1建筑电气节能设计的基本原则
节能减排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策,2005年,《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颁布实施,就给建筑电气节能设计提出了新的发展方向和更高的要求。为了达到节能的要求,保证建筑节能质量,《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规定,设计单位必须将建筑电气节能考虑在建筑设计中,并坚决落实。然而很多建筑设计单位仅仅看重经济效益,并不注重建筑的节能设计,这就导致很多建筑电气节能设计原则不能被有效落实。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规定,在进行建筑电气节能设计时,要保证取暖、空气调节和照明的能源消耗要减少50%,相关建筑节能设计原则如下:1)在进行建筑电气节能设计时,要考虑其设计与节能相适应,首先要满足必须的能源消耗,为建筑内的各种用电设备提供足够的动力,对供电设备供电要坚持可靠性原则,在满足电力要求的同时还要进行配电设备的优化设计,从而促进能源的充分利用;2)在进行建筑电气节能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到经济因素。设计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最大经济化,不能为了节约能源而不计设备成本,应该合理的选择节能设备,应该做到在节能中增加的成本可以通过运营过程中能源消耗节约的费用进行弥补,从而达到互惠双赢;3)在设计过程中通过运用先进技术,减少无谓的能源消耗,例如:很多用电设备的功率损耗,变压设备的不必要的功率损耗以及线路上的损耗。
2建筑电气设计的节能措施
2.1照明系统的节能措施
建筑照明系统的设计要符合《建筑照明设计标准》的相关规定。灯具的选择和布置既要安全合理节能环保也要美观大方。最终要的就是照度控制环节,照度控制应该做到节能环保,最大化的节约电力。采用多种措施来提高能源利用率,一般主要从光源、照明灯具和控制系统三个方面入手。
首先在设计照明系统时要选用更高效的光源。气体放电灯具有很高的发光效率是很好的光源。在进行照明系统设计时,要注意建筑环境,例如:在高大的建筑物里使用高压钠灯比较好,高压钠灯具有优良的色温和使用寿命,可以既起到照明的效果又满足照明的需求。在高度较小的房间里可以直接选用日光灯,选用在关照效果进而使用寿命上来看都是最佳选择,如今T8灯管在全方面都优于现阶段使用的T12灯管。在很多公共场所,可以选用紧凑型荧光灯。紧凑型荧光灯可以提高照明效果,又可以起到节能的效果,虽然花费较大,但满可以在今后的电费中节省出来。
其次,选用高效的照明灯。除光源外,照明灯具在照明系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比如在一些民用建筑应该选用具有高的照明效率和电能利用率的灯具,如果仅仅选用装饰性较好的灯具,只会形成既浪费能源,又不能起到很好的效果的现象。在选用高效灯具时,应该注意选用高效节能的镇流器,才能起到既满足照明要求又节能环保的要求。
最后,在建筑电气节能设计时要设计合理的照明控制方法。在走廊和楼梯部位可以采用声控装置,并利用天然的光源进行照明。在体育场,候车大厅等大的公共场所,可以降低光源的亮度来进行节能环保的照明。在小区等民用建筑的照明系统的设计上,可采用光控和声控开关来控制照明。
2.2供电设施的节能措施
同照明系统一样,供电设施系统也在建筑节能电气设计中占有很高的地位,一个性能精良的电动机对建筑电气节约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在选用电动机时,首先要关注发动机的机械效率,使电动机能最大化的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最大限度的利用能源。在选用电动机时,选取和用电设备相适应的,如果电动机的输出功率不能和用电设备的额定功率相对应,势必会造成白白的浪费能源。
同时,电气设备的设计要注重安全。建筑电气的配电设备种类有很多,主要包括变压设备和应急供电设备。需要注意的是变压供电设备的开关柜要选用真空开关手车式的,应急供电设备不能用油浸变压器,避免火灾。还需要注意的是应急设备要用燃气作动力,这样比较安全。要做到所有的配电设备都在建筑的地下。
2.3输电线路的节能措施
从配电供电线路上来说,所要达到的最终目的是最大限度的减少输电过程中输电线路上的电能消耗。首先从变压器的节能上来说,最主要的目的是减少变压器的有功功率消耗,从变压器进行两次变压入手,要采取必要措施减少两次变压过程的电能损耗。我们可以从变压器的容量入手,适当增加变压器的容量,可以增加变压器的符合,提高变压器的能源利用率。其次,从传输电路上来说,因为输电线路存在或大或小的电阻,所以输电线路就不可避免的产生了能源消耗。通过计算和经验,可以利用降低输电线的电阻使用性能优良的输电线来达到节能的目的。还可以利用变压器,提高电压再进行传输,从而也可以达到变压节能的目的。
我国建筑的标准电源电压较大,供电采用单母线进行自动切换。为了有效的防止低压段的电流短路,一般在变压器之间装有联络装置。在建筑的配电线路选择上应该注意避免高、低压线路进行放射式的连接,应该采用高压低压混合式的向建筑输电。提高输电设备的质量从而也起到输电线路节能的效果。
3结论
如今,建筑行业的能源消耗的数字逐年增大,毋庸置疑,电力消耗已经占到了很大的比重。大力发展节约型建筑势在必行。总之,建筑电气节能设计还需要社会多个部门的协同合作,来促进建筑行业落实相关节能政策,为人们提供一个安全、节能的生活环境,切实的节约资源。这就要求建筑设计人员,精心设计建筑方案,提高专业知识,提高专业素养,着力选择行之有效的节能设备,采用国内外先进的节能技术,落实国家关于建筑节能标准的设计要求,从小处做起,从实处做起,着力推进我国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进程。
参考文献
[1]王德金.民用建筑电气设计的节能措施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11):73-74.
随着我国现代化社会不断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愈发完善,其中水利工程作为重要的基础设施产业,承载着航运、发电、灌溉、抗洪等重要职能,对于促进社会发展具有多方面现实意义。水利工程设计质量直接影响着水利工程施工质量,但水利工程普遍具有规模大、技术复杂,施工环境复杂等特点,工程设计质量影响因素较多。为进一步提高水利工程设计的完整性和科学性,笔者从水利工程设计质量干扰因素入手,就其优化管理措施,阐述几点看法,以供单位参考。
关键词:
水利工程;设计;质量优化;管理措施;分析
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我国在基础设施工程项目领域的投资力度不断增大,相应带动了水利工程施工的发展。水利工程是指,通过相应的工程措施,对自然界水资源进行科学、有效地控制,以实现除害兴利目的的工程,普遍具有规模大、施工技术复杂、建设周期长、施工条件复杂等特点,如出现质量问题,失事危害巨大。工程设计是水利工程施工的基础,直接影响着水利工程施工质量。因此,从水利工程设计主要干扰因素和问题入手,探究其质量优化管理对策,具有其相应的现实意义。
1.我国水利工程质量管理现状概述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质量管理相关行政法规及制度建设发展较为完善,多种管理条例和规定奠定了水利工程质量管理的基础制度框架,其中明确规定了建设各方承担的责任和义务。目前,国内多数水利设计部门均具有相应质量体系的资格认证,其中半数以上的甲级设计院,具有质量、环境、以及职业健康安全的三体系认证,水利工程质量管理逐渐趋向以ISO9000国际标准为核心,接受认证机构及第三方质量体系认证的现代化质量管理模式发展,与传统质量管理相比,无论是质量管理意识还是管理水平均得到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目前适用于水利工程领域的标准规范超过500项,系统详细的制度为工程设计提供了操作依据和质量保障。目前我国水利工程实施强制性条文质量管理,广泛涉及生命财产安全、水利工程安全、能源节约、环境保护等方面内容,是水利工程设计过程中,强制要求执行的技术标准,代表了水利工程设计的底线。
2.水利工程设计质量主要干扰因素分析
2.1水利工程市场干扰因素分析
由于水利工程施工的特殊性,水利工程多以政府投资为主,部分项目的项目法人在项目立项之后才确定,其中主要负责人以及相关技术人员普遍是临时抽调组成,在传统的粗犷式管理理念影响下,表现出“侧重工程建设、轻视工程管理”的特点,技术人员调动较为频繁,项目法人的管理水平相对较低,无法有效发挥项目法人制的实际效用。这种背景下,如建设单位法律意识及质量管理意识薄弱,将项目委托于资质不过关或无资质的设计单位及个人进行设计,则较难保障设计质量。因此,需进一步强调项目法人制的管理作用,促进水利工程设计市场的规范性发展。
2.2勘测设计周期干扰因素分析
水利工程作为重要的基础设施工程,具有航运、发电、灌溉、抗洪等多种工能,我国将其定义为关系国家安全、经济安全、以及生态安全的战略工程。部分水利项目为达到相应的国家投资竞争目的,急于项目立项,相应缩短了设计单位的设计时间。一方面,设计周期大幅缩短,导致设计人员技术研究仓促,部分项目由于时间限制不能得到有效的开展;另一方面,设计人员在赶工状态下,工作质量得不到有效的保障,易出现设计错误影响工程设计质量,最后导致设计成果送审不符合要求不予通过问题。甚至有些项目在审批手续不全的情况下,抢先开工,严重违反水利工程建设程序规定,也会对施工质量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
2.3设计单位质量管理意识薄弱
虽然我国质量管理整体发展状态良好,多数设计单位相继与国际接轨,接受相应的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并取得一定的成效和经验,但仍有部分设计单位不重视设计质量管理工作。此类公司普遍仍严重传统的设计质量管理模式进行管理,质量体系文件落实情况较难保障,设计工作人员质量管理意识水平较低,在三级校审实际操作过程中,通常出现校审不严、签字草率等问题,导致设计质量水平始终得不到有效提升。
2.4专业配备缺失因素分析
目前,国内多数甲级设计院具备完整的专业配备,符合大型综合水利工程设计的设计要求,具有相应的项目设计能力。但就部分乙、丙级设计单位而言,专业配备缺失问题较为明显,具体表现为专业人员配备不足,专业分工不明等问题,通常一个项目仅有3~5人跟踪参与,虽然拥有一部分综合性专业人才,却仍不能满足项目设计实际需求,设计成果整体质量水平较低,专业分工界限较为模糊。
3.强化水利工程设计优化管理的实际措施分析
3.1完善设计质量管理制度
制度是规范设计人员操作行为、提高设计人员质量管理意识的基本保障。水利工程设计涉及内容众多、相关规范标准较为繁杂,设计单位应结合水利工程设计相关标准,完善自身设计质量管理制度,明确设计人员各项操作标准,以提高设计成果质量。设计质量管理制度在内容上应全面包括设计人员各项设计操作,详细规定设计人员需遵守的规范标准,重点标注国家强制性条文内容,保障设计人员每项操作均有章可依,从根本上提高设计人员的治疗管理意识,提高水利工程设计水平。
3.2加强设计人员培训
设计人员作为工程设计的直接参与者,其专业水平直接影响着工程设计质量。因此,设计单位应定期组织设计人员进行培训,以不断提高设计人员专业技能水平。设计人员培训应从专业技能培训和专业素质培训两方面入手。专业技能方面,设计人员需加强设计标准学习,如设计人员对设计标准,尤其是强制性条文的理解出现偏差,将直接影响设计审核。同时,设计人员需加强设计操作学习,不断提高自身设计规范性、科学性,以提高工程设计质量;专业素质方面,设计单位应强化设计人员设计质量管理意识,通过案例学习、设计重点总结、工程设计研讨会等形式,不断强调工程设计的重要性,提高设计人员质量管理意识,端正设计人员工作态度,避免人为操作疏忽或失误,从而达到优化设计质量管理的目的。
3.3完善工程设计监督制度
水利工程普遍具有规模大、施工技术复杂、建设周期长、施工条件复杂等特点,其工程设计工作是一个系统的工作过程,通常分为多个设计阶段完成,针对不同的设计阶段,设计单位的工作重点和目标存在较大差异。因此,相关部门应加强各个阶段的设计监督力度,深入细化执行监督工作,以提高问题发现的及时性和准确性,从而达到优化设计质量管理的目的。设计单位在完成相应的阶段的设计工作后,应定期公布工程设计实际情况,同时接受地方政府部门以及工程单位的监督。质量监督机构应积极配合建立相应的质量信息制度,对质量监督工作发现的信息进行实时分析和通报,以形成动态、系统的工程设计质量管理。
3.4加强水利工程设计责任管理
水利工程作为重要的基础设施工程,直接关系到国家安全、经济安全、以及生态安全,如因施工设计问题导致工程事故或使用事故,将造成无可估量的损失。因此,应全面加强水利工程设计责任管理力度,通过制定责任管理制度,明确各设计部门、人员的设计职责,各参建单位设计人员对应自身岗位承担相应的设计责任,且设计责任管理为终身管理。相关部门应使用多元化管理体制进行水利工程设计方案管理,重点做好工程质量管理以及工程质量调控工作。对于因违反国家建设工程相关质量管理规定,或为有效履行自身工作职责,造成重大工程质量问题及安全事故的设计人员及相关单位,应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4.结语
综上所 述,水利工程具有规 模大、施工技术复杂、建设周期长、施工条件复杂等特点,导致水利工程设计工作任务繁杂、质量干扰因素众多。就我国当前水利工程设计质量管理工作而言,虽然整体发展状态较好,但仍存在部分单位不重视设计质量管理、专业配置不全等问题,限制了水利工程质量管理的进一步发展。因此,设计单位及相关部门应从设计质量管理制度、人才培养等角度采取相应的措施,不断提高设计单位设计水平和规范性,强化工程设计质量监督管理力度,以提高水利工程设计质量管理整体水平,促进我国水利工程建设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勇军.水利工程设计质量优化管理分析[J].大科技,2016(08).
[2]白凌宇.水利工程设计质量优化管理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09).
[3]张柳波.水利工程设计质量优化管理解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08).
[4]陈慧.水利工程设计质量优化管理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 (24).
关键词:机械制造工艺;精密加工技术;应用研究
引言
机械制造一定程度彰显着一个国家的生产力水平,因此长期以来机械制造工艺与精密加工行业都得到国家社会的热点关注。现代机械加工工艺分别有:典型零件加工工艺、机器装配工艺基础、机床夹具设计基础及工艺过程质量控制等,其中以控制流程与工艺生产为典型现代机械加工工艺。在精密加工技术方面,精密加工技术受环境、机床、刀具及工艺等重要影响,由此表明了现代制造工艺与精密加工技术是相互交叉的[1]。
1.机械制造与精密加工技术概述
1.1现代机械制造工艺的优势
现如今科学技术飞速发展,为机械制造与精密加工技术研发创造了良好的契机,现代机械制造工艺表现出综合性强、全面性强及竞争性强等多种优势。其中,综合性强表现于伴随科学技术的推陈出新,现代机械制造工艺与精密加工技术相互间不同先进技术相辅相成的结合应用,大量的工业制成品都呈现出强有力人性化的特征;全面性强表现于自机械制造内容出发,现代机械制造技术已经囊括了制造环节、包装设计、产品研发、产品销售及售后服务等多个全面步骤,现代企业正常运营受每一个步骤紧密联系程度直接影响;竞争性强表现于现代机械制造市场竞争已由国内范围市场竞争转变成国际范围市场竞争,一个企业乃至一个国家若想要在现在机械制造竞争中占据有利位置,就务必要不断提升自身工业制成品的市场竞争优势[2]。
1.2精密加工技术分类
现如今信息技术飞速提升,不同社会领域均被科学技术一定程度涵盖,机械制造也不例外,不同种类的精密加工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现代机械制造中。这些精密加工技术分别包括,精密切削技术、微细加工技术、超精密研磨技术、模具成型技术以及纳米技术等[3]。
2.精密超精密加工技术在微机械制造中的应用
当前一些企业为了达到企业发展的目的,不惜以耗费大量能源作为代价,从而导致资源过多的浪费及生态环境严重破坏。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国颁布了关于制造行业开展绿色改革的相关政策,以满足可持续发展战略前提开展技术更新,即提升现如今机械制造工艺技术迫在眉睫。
2.1微型加工设计制造技术
2.1.1主轴部件
微型加工设备中以微型主轴为重要的核心部件,支承元件部分通过选取高精度气体静压轴承、高精度微小滚动轴承等,驱动元件部分选取自装式微小直流电极确保主轴回转的高精度与高转速,同时需要令主轴各系统元件转化成有限元模型,有限元分析主轴系统动静态状况,在这一前提条件下,采用优化设计原理对主轴系统展开结构优化设计,以达到主轴不仅能够符合性能要求,还能够维持经重量、低耗能的目的。
2.1.2进给部件
双向进给部件同样是微型加工设备中一个重要的部件。通过应用常规滚珠丝杠定位方案,能够将定位精度处于0.1μm。另一种可行方案为选取二维X-Y微动工作台,驱动元件选取双向压电陶瓷,作用于制动弹性步骤,结合位移提升理念促使位移提升,达到双向各100μm行程微量进给的目的,定位精度同样为0.1μm[3]。
2.1.3导轨部件
微型加工设备重要的部件还有进给导轨部件,通过选取液体静压导轨、气体静压导轨等导轨部件,能够有效确保进给导轨的精度。
2.1.4微细切削与磨削
为了确保微细切削环节测量开展的有效性,应当开发引用一组一体化微小刀架,这一刀架不仅应当附带夹持刀具功效,还应当有着微切削刀测量的作用,以对切削环节展开实时的监管控制。在一体化微小刀架应用前提下,开展一体化微小刀架精密切削铜、铝等金属的实验,结合加工实践行为,考核、测评微型加工设备的整体性能情况。另一方面还可以采用超精密磨床、ELID技术对微小部件开展超精密磨削测验[4]。
2.2微型装配
根据微小部件的属性特征,对其定位装置及装夹展开研究分析,以展开精确定位控制系统研究[5]。
3.结束语
总而言之,现代机械制造工艺内容十分丰富,千变万化,本次文章仅仅分析了其中一部分内容,就大局观角度出发,现代机械制造工艺存在三大重点构成因素,分别是效率显著提升的加工水平全面脱离传统的加工机制;完全现代机械化加工技术,有效脱离人力输出前提;生产流水线促进促进加工速率提升,加快了现代机械制造率,这三大重点因素属于现代机械制造工艺不可或缺的步骤。而在精密加工技术应用方面,其是一种环节具体化操作,现代机械制造工艺与其整体环节是呈现相辅相成关系的,因此若想要实现机械制造工艺与精密加工技术应用的可持续发现,就务必要利用其相互促进这一点。
参考文献:
[1]陆雪君,王爱玲. 浅谈现代机械制造工艺与精密加工技术[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30):116-118.
[2]仲健维. 浅谈精密加工在机械制造中的应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12):214-215.
[3]王美,宋广彬,张学军. 对现代机械制造企业工艺技术工作的研究[J].新技术新工 艺,2011,(2):104-105.
摘要:
随着社会的进步,当人们的物质生活日益的到满足时,就会把大量精力转向生活质量上。绿色生态空间可以满足人们对生活质量的需求,以及得到广泛的认可。自然光绿色无害,已被作为节能环保的重要内容应用于建筑物设计以及构建中。本文将致力于分析建筑设计中自然采光方法的发展趋势及其特点。
关键词:建筑设计;自然采光;发展趋势;特点
引言:
自然采光是建筑设计中的非常重要的组成元素,不仅会影响建筑物的内部空间品质,而且能够减少建筑物照明造成的能源损耗,节约资源,节约成本。随着社会进步,人民的节能环保意识有了很大的提高,对绿色空间有着旺盛的需求。自然光作为一种绿色无害能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因此,现代建筑物设计施工中,已经通过采用新材料、新技术等,将自然采光作为环保节能的重要内容应用于建筑物设计中。
正文:
一、建筑与自然光
自然光是建筑空间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往往会影响到建筑物的内部空间品质,而且能够减少建筑物照明造成的能源损耗。因此,随着现代建筑行业中新型材料和结构的发展,自然光成为了现代建筑物空间中的重要构建基石之一。
1、 自然光与能源
维基百科把“可见光”定义为人类眼睛能够看到的电磁波波长。从科学的角度来说,光包括全部的电磁波波谱。从物理上来说,光由叫做“光子”的基本微粒构成,既具粒子性,又具有波动性,亦称“波粒二象性”。可见光的波长为380nm~770nm,仅占电磁光谱的很小一部分。此外,电磁波中的紫外和红外区也会对建筑物的性能产生影响。由于气候的分区差异,自然光热效应主要集中表现在冬季用其降低空调制暖造成的能源损耗的采暖地区和通过将光能转化为电能进而减少电能消耗的非取暖区两方面。在非取暖地段,过滤掉自然光中的红外线,以此减少其热效应,以及通过自然采光避免因白天开启照明设备而造成的能源损耗。
2、自然光与健康
自然光中的紫外线能够杀死空气中的细菌,从而起到杀菌消毒的作用。但是,紫外线也会对建筑物的物理性能和家具等产生不利影响,因此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合理的措施。自然光线可以满足人类在视觉舒适度以及心理上对光的需求。一个人假若长期生活在人工营造的与外界完全隔绝的人工环境中,其生物钟、生物功能会发生紊乱,其感受外界刺激并做出相应反应的能力也会减弱,甚至会发生季节性情绪失调(SAD),即在冬天里因光照水平降低而导致的季节性抑郁症。将此类病人置于合适的光照下一段时间后(一般为几天或者几个星期)即可恢复。
二、建筑设计中自然采光方法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自然光在建筑物设计中的广泛应用令人欣慰,但是于此同时也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
第一,自然光采光的先进技术,常常因为其成本太高,而不能得以广泛的应用。例如,采用了新技术、材料的天顶全息导光玻璃系统,虽然采光性能良好,在采光方面相对于其他系统而言,具有很强的优势,但是其高昂的造价往往使得业主望而却步,因此得不到广泛应用。
第二,部分技术方案常常对建筑物及其结构有着特殊的要求,因而不具有普遍适用性, 只局限于某些方面,范围较窄,导致不能被广泛应用。比如,Anidolic屋顶采光系统装置需要有足够的高度才能进行安装,因此对建筑物的层高有很大影响。如果该建筑物还要安装中央空调的话,其通风管道和其他设备又会占用去拥有一定高度的空间。这样一来,不可避免会导致建筑物层高加大,从而导致其造价上升。再比如,以散射光天顶光线为主的天顶全息导光玻璃系统,如果安装在建筑物的侧立面,那么该建筑物的立面就不能有太多的出挑部分,否则会遮挡系统的受光面积,减少对自然光的接收。因此,立面造型非常丰富或者体量造型的变化较多的建筑物,不适合采用天顶全息导光玻璃。
第三,建筑师作为建筑物设计中的核心人物,应当对自然采光新旧技术有透彻的了解,提高自身业务水平;业主作为建筑物的使用者应当提高自身的节能环保认识,为环保贡献一己之力。我国相当一部分建筑设计专业人员对建筑物环保节能设计知之甚少,知识匮乏,不具有相应的知识储备,因此做设计时鲜少将其纳入考虑范围。相关知识的贫瘠,带来的后果就是不能充分采用先进的自然采光技术进行环保节能的建筑物设计。所以,应当提高专业建筑设计人员的相关知识储备和业务素质,通过多种方式向其介绍最新的或当下最好的自然光采光方法。另外,要好建筑物使用者业主的工作,提高其环保节能意识,以便于建筑师能够和其进行良好的沟通,从而促进生态环保工作的实施和落实以及促进新兴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三、建筑设计中自然采光方法的发展趋势及特点
1、自然采光方法的多样性
传统的建筑物主要通过窗户进行自然采光,现在自然采光的方法丰富多样,建筑物的各个部位都可以通过安装自然采光系统来解决屋内自然光不足的问题,以提高室内的光照量和改善室内空间的生态质量。最常见的用以辅助进行天然采光的方法是应用异型百叶以及屋顶散射光的天顶全息导光玻璃系统。
异型百叶的原理是以遮阳、采光需求为基础,对百叶的断面进行不规则设计,使其具备定向反光的作用。冬天,由于太阳高度角小,该系统可以将日光反射到天花板上来增强室内光照;夏天,太阳高度角大,该系统百叶的不同表面可以将入射光线直接反射到期入射方向,从而起到良好的遮阳效果。
天顶全息导光玻璃系统,是把两块玻璃按照一定的角度来放置(一般为45度),然后在两块玻璃板直接夹入能产生全息衍射的聚合物薄膜板,以此来形成一个简单的自然采光辅助系统。该自然采光辅助系统的优点是能够改变光线的传播方向,尔后亦可根据需要射入其他预定的地点。其原理主要是通过对空中扩散光进行利用,主要适用于多云地区或者阴天天气较多的地区、拥有较高建筑物密度的城市、周边有高大遮挡物的建筑物或者基本得不到太阳直射光的部位。
2、 自然采光技术的综合性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与进步,自然采光涉及多个学科、领域,应用了大量的新技术、材料,多方技术紧密结合才能形成一套完备的自然采光案。其中,自然采光涉及的学科包括建筑、材料、光、热、机械和自动控制等诸多学科。天地全息导光玻璃系统是通过将先进的材料和精密的计算结合起来形成的,进而按照我们的需要来改变入射光线的方向。
地下建筑常常通过天然导光系统来将自然光线引入地下空间。天然导光系统是由集光、光线分配和导光三部分装置组成的,其中,集光装置是通过采用先进的智能光线跟踪装置,应用精准的自动化机械以及电子计算机,让其集光面向着太阳直射的方向。然后,通过光学透镜聚焦日光光线后将其输入导光管。导光装置能够减少导光管中的光线损耗,并能够将光线高效精准快速传到出光口,再由配光装置将其输送到室内的既定地点。在此过程中,应用到了光学透镜、光感技术、导光材料以及智能操控系统等诸多新方法、技术。
所以说自然采光系统是数个学科相互结合形成的结晶。
3、 应用自然采光方法的兼容性
自然采光的先进设计,往往是将采光与通风、隔热等问题结合起来进行综合考虑,从而做出彼此关联的处理。一般来说,自然采光的构件不仅会参与到通风方面的运转,而且能够同时照顾到太阳能的利用,以便更彻底、更全面解决房间舒适方面的问题。在房间舒适得到满足后,要对自然采光结构、隔热系统、太阳辐射和散热等进行控制维护,对诸如太阳能、风能等天热资源予以充分利用,最大限度的降低空调能耗和照明损耗。
4、 自然采光系统的职能化
当下,应当把科学技术的产物(比如追踪、光感和控制技术)充分应用到自然采光体系中,使得采光系统可以随着太阳位置以及天气变化而变化,实现自动调整,以维持其最高效益。当外界环境变化时,采光系统与其他系统相互作用,以维持充足、稳定的光源,根据具体要求进行相适应的变化,真正体现了自然采光系统的“智能化”。
四、我国自然采光技术的发展现状
我国自然采光技术目前处于起步阶段,存在着诸如认识少、深度浅、进展慢等问题。自然采光技术滞后于国外,鲜少有自主知识产权,建筑业对先进技术的应用受到了极大的限制,是建筑物室内质量受到了严重的影响。近年来,随着生产力的进步,越来越多的科研技术人员投入到对自然采光课题的研究,并且颇有成效。我国应当根据具体国情,对自然采光技术和相关节能生态方面的技术,采取分层次、多渠道、分步骤的方法进行。一是因为我国目前对建筑物需求量相当大,而现有能源又紧张,因此对环保节能、低价高效的自然采光有着迫切的需要。另一方面,从可持续发展角度来看,我国应该多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自然采光技术,缩短与国外相关行业的差距。跨学科、多领域的合作,是建筑设计为降低能耗,实现节能环保而采取自然采光必须遵循的原则和必经之路。
结语:
节省建筑材料,降低能耗,营造绿色人居空间是人类对建筑行业提出的新要求。建筑设计中自然采光技术的应用,顺应了新形势下人来对节能环保的需求,降低了建筑物照明产生的能耗,满足了人类对绿色健康人居环境的需求。
参考文献
[1] 屈寒飞. 建筑设计中自然采光方法的发展趋势及特点[J]. 热带建筑,2004(03)
[2] 林秀菊. 浅析建筑设计中自然采光方法的发展趋势及特点 [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1(16)
[3] 于家驹. 对建筑设计中运用自然采光方法研究 [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1(20)
[4] 闫玮. 建筑自然采光优化设计策略探讨[D]. 上海: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2009
[5] 邵国新,张源. 建筑自然采光方式探讨 [J].节能,2010(06)
[6] 李蓬. 浅谈高层建筑的自然采光设计与节能[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1(32)
[7]蓝莉. 办公建筑设计中自然光采光应用研究 [J]. 南京:东南大学,2008
(总参警卫局管理处,北京 100017)
摘要: 建筑工程其整个系统具备复杂性与多变性,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存在着一系列问题,严重影响着建筑工程整体效益的实现。加强建筑工程成本控制,实施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将造价管理行为渗入到建筑工程的整个生命周期之中,切实有效推进造价管理机制,是实现建筑工程成本控制,确保建筑工程质量、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实现的重要举措。以工程造价内涵为导入,探究当前成本控制与造价管理中存在的现实性问题,提出其发展路径。
关键词 : 建筑工程;成本控制;造价管理
中图分类号:TU7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5)24-0008-03
作者简介:黄卫东(1975-),男,湖南湘阴人,工程师,研究方向为营房工程。
0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为实现建筑企业稳健发展,要求采取措施有效控制建筑施工成本,实施造价管理。以成本控制与造价管理为切入点,探究建筑工程成本控制与造价管理实现的具体路径,以保障建筑项目工程综合效益。
当前,项目成本控制与造价管理仍存在着一定问题,难以切实有效实现成本控制,导致项目经济性偏低。为此,结合本公司一项目工程,提出具备操作性可行性的成本控制与造价管理路径。
1 建筑工程造价及管理内涵
建筑工程造价指的是在整个建筑项目实施与实现过程中所投入的所有资源的价值,包括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新价值。即建筑工程项目在实施过程中,通过投入一定的固定资产进行再生产,生产活动所消耗的所有资金费用的总称。强化建筑成本控制与造价管理,是实现建筑工程经济效益的重要举措。
在工程项目中,需要采取科学有效的举措进行工程造价控制,将其控制在科学范围之内。造价管理要求对项目工程实施的技术活动与经济活动进行有效控制。在确保建筑工程质量与功能实现的基础上,切实关注工程项目成本管理,进行造价科学控制,争取以最小的工程造价成本实现最大的项目经济效益。
2 当前建筑工程项目成本控制与造价管理中存在的困境问题
2.1 管理理念缺失与管理经验不足
当前,在我国一些建筑工程中,其多缺乏成本控制与造价管理经验,没有将造价管理理念融入到建筑项目的每个环节,如项目决策、项目设计、项目招投标、项目实施等环节之中,管理理念的缺失与管理经验的不足,导致一些项目在没有深入调查市场环境与发展的基础上便进入到决策与设计阶段,缺乏招投标规范性操作,在设计方案中缺乏经济性与技术性对比,在工程实施过程中缺乏有效举措进行项目控制,导致项目工程成本无法有效进行控制,严重影响了项目整体效益。
2.2 缺乏完善的管理机制
随着建筑市场的快速发展,为满足建筑市场发展要求,规范建筑市场发展,我国出台了一系列建筑市场相关的法律规章制度。然而从当期发展实际来看,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仍处于发展阶段,其存在不完善性。建筑工程在实施过程中,其人员成本、材料成本及设备成本等随着市场变化而不断波动,市场波动性的存在让建筑工程其成本控制与造价管理面临着重大挑战,为其管理工作带来了一系列问题。
如建筑企业在管理行为中采取传统的成本控制方法与造价管理举措,则其在工程招投标过程中只能进行承包商提供基本造价的对比与选择,缺乏对工程项目实施的具体判断与分析,无法实现施工企业工程性价比的科学分析,从而导致工程在造价管理过程中存在着一定漏洞问题。缺乏完善的管理机制,是限制建筑项目成本控制与造价管理有效实现的重要因素。
2.3 管理理论基础薄弱性突出
在我国建筑工程领域,其成本控制与造价管理多存在着理论基础薄弱的特征,在相对较多的建筑工程企业之中,其虽然引入了成本控制理念与造价管理理念,但在具体实践工作中却鲜有将其具体落实,尤其是缺乏对造价管理与成本控制等具体内容的认知,缺乏对实践工作的指导性,在整个工程之中采取成本控制与造价管理多处于盲目阶段,其工作成效十分低,难以实现预期的管控目标。在建筑工程企业招投标过程中,缺乏对施工单位具体情况的深入调查,缺乏对市场环境的充分认识,只是依据不同单位所提供的工程报价进行承包商选择缺乏合理性,且难以做到深层次的项目技术交流与技术对比,难以从质量、安全与经济上确保项目目标实现,进行项目成本管理与控制的难度较大。
3 建筑工程项目造价管理优化与成本控制的实现路径研究
在建筑工程中,为切实实现建筑项目成本控制与造价管理,需要从多层次出发,切实将造价管理与成本控制融入到建筑工程的整个生命周期之中,采取动态性管控手段,为实现项目整体效益提供支撑。
3.1 以项目决策为视角的造价管理与成本控制分析
在建筑工程决策环节,需要依据工程功能要求及质量标准进行现场调查,确保工程施工方案科学合理,在施工方案编制过程中融入造价管理理念与成本控制理念,对施工方案的技术性与经济性进行综合分析。确定施工方案后,需要依据工程造价,对其相关技术措施的选择进行科学确定,通过明确技术标准与规范对项目成本进行控制。如在施工方案设计过程中,除了要综合考虑工程造价成本与进度计划实现等问题,还应切实关注工程质量与工程安全等问题,切实保障项目工程顺利推进,避免因项目决策与方案设计所引起的施工问题,为成本控制与造价管理实现提供基础。在本工程项目中,控制好其在决策阶段进行的项目施工预算造价划分,对成本进行有效控制。
3.2 以招投标阶段为视角的造价管理与成本控制分析
在建筑项目招投标阶段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成本控制与造价管理,不仅可以有效实现建筑工程投资量的控制,还可以为项目施工质量与施工进度提供一定保障。在招投标阶段,要求造价管理与成本控制负责人员,遵循公开公正原则,进行施工企业资质深入审查,确保企业资质满足项目施工的实际要求,切实确保招标文件编制科学合理,要求造价管理工作人员进行项目信息的收集、整理与分析,明确项目招标技术规范与具体的要求内容,并对项目实施的费用条款进行科学的预测与判断。
针对项目中标标准进行科学规范,确保建筑企业在施工质量与施工进度上能够有效掌握,依托中标标准,采取科学合理低价措施,选择出最终中标单位。中标后,建设方与施工企业之间应依据项目情况签订合同,合同签订内容应明确各种责任与相应处理规范,规范承包单位与投资方之间的法律关系,并在合同内容之中弥明确工期长短与项目价款的结算方式,针对违约行为应采取的具体措施也应在合同内容中进行体现。投资单位如针对施工单位采取过分制约,施工单位则可以依据相关法律规范进行自身利益维护,切实维护双方利益。
3.3 以设计阶段与施工阶段为视角的造价管理与成本控制
建筑工程项目设计主要包括三大内容,即方案提出、方案初步设计与最终方案确定。在建筑工程设计过程中,因缺乏造价管理理念,其设计缺乏一定的经济性控制,导致建筑成本增加。为此,在建筑项目设计过程中,业主应与设计师及造价师之间有效沟通与配合,明确建筑工程功能需要与重要程度,针对其特殊性进行说明,在标准化设计的过程中引入限额设计,发挥限额设计优势,优化设计方案,最终获取经济效益好与功能完善的设计方案,从技术角度与经济角度对设计方案进行综合分析与对比,遴选出最佳设计方案。
此外,在方案评估作业与方案初步设计概算环节或施工图编制及审查过程中,均应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项目工程造价干预及控制,从各个层次上进行成本控制以降低整体工程项目投资总额。
在建筑项目施工阶段,建设单位其在造价控制中发挥着主导地位,其可以发挥主动性,加强建筑施工成本控制。从建筑施工材料采购方面、施工方案、项目变更、生产计划等各个环节采取成本控制措施,严格控制项目变更,加强项目工程实施进度与具体信息的收集与分析,加强施工现场管理与控制技术,发现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并予以解决,避免带来更大经济损失。在施工过程中如出现必须的施工方案变更问题,造价管理人员则需要依据合同内容,针对项目变更、延误工期等方面条款进行相关索赔,确保自身合法权益获得有效保障。
3.4 以竣工验收为视角的造价管理与成本控制分析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其项目结算属于项目成本控制与造价管理的最后环节,其在整个造价控制与管理环节中占据着重要地位。竣工结算书十分重要,其属于整个项目工程造价科学确定的现实性依据。在实践过程中发现,一般建筑项目完工后其工程结算实际较之编制的工程结算结果存在着较大冲突,两者之间的价款多存在着10%左右的差值,最高可以超出20%的差值。为此,项目造价管理与成本控制人员应切实做好管控工作,依据合同内容进行项目竣工结算,选择具备较好实力与信誉的中介机构对项目施工方所编制的项目竣工决算书进行科学审核,进行工程量重新审查,依据相关签证费等内容进行落实,切实确保审核结算与工程造价一致。
3.5 以动态控制为理念的项目造价管理与成本控制分析
在项目工程竣工核算时多会存在造价偏差问题,即应得值与实际值相比存在的差值。在项目工程开展过程中,多存在着一定的质量偏差与工程进度偏差问题,但其偏差量一般较小,在其不对整体项目质量与工期影响的情况下可以不采取相应的管理与纠正措施。为此,在工程造价预测中,多不考虑细微的进度偏差因素。但工程施工进度或质量存在较大偏差问题时,特别是因项目业主自身原因所导致其问题时,业主应该进行纠偏处理,同时承包商则会对其赶工及相关施工费用要求补偿,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工程造价。项目工程推进过程中,其各个环节均会产生一定的成本问题,其工程费用消耗量存在着较大差异性,受工程项目开展的进度与时间等因素影响,项目工程造价存在着较为显著的动态性。
引入项目全过程动态造价管理方式,明确其管理路径,具体如图1所示。
影响工程造价的现实性因素较多,如工人成本、材料费用与政策变化等。影响因素存在着波动,为此,在进行项目成本控制与造价管理行为中,需要采取积极措施,引入动态化管理控制措施,实现造价控制的有效性。动态管理,即要求管理人员综合管理对象与外界环境等因素及时进行管理手段的改变,切实适应项目开展与落实,为实现管理目标提供支持。该项目工程依据工程实际,科学采取成本控制与造价管理措施,切实有效降低了工程成本,为实现项目整体效益发挥重要作用。
4 建筑工程项目成本控制应用
4.1 工程概况
本公司承担一项目工程为高层居住建筑项目,其建筑设计采取框剪结构,建筑层高为25层,建筑高度74.5m,总面积为24240m2。因该项目工程量较大,投资资金消耗较多,为切实实现项目经济效益与整体效益,引入成本控制与造价管理理念,综合探究在项目工程中成本控制与造价管理的社会实践路径,以为项目发展及效益实现提供指导。
4.2 工程预算造价
根据工程设计要求,本工程预算造价6200万元,具体造价如表1所示。
以工程施工预算参数表分析,土建工程和措施项目费、安全生产措施费及专业分包配合服务费等,占总造价比重较高,因此,项目决策阶段、工程设计阶段及招标阶段等作为本项目成本控制的重点,而且,项目方案经过几次优化,逐项控制,最终各项实际成本均在预算控制之内。
5 结语
建筑工程因其系统性、专业性、投资量大、施工时间长等特征,其成本控制与造价管理所面临的现实性困难较多。在分析当前建筑工程项目成本控制与造价管理中存在的困境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以项目决策、招投标、设计阶段、施工阶段与竣工结算阶段为视角的成本控制与造价管理,引入动态控制理念,针对整个项目工程,采取动态化管控,切实实现项目成本控制,降低成本,实现造价控制目标。实践证明,采取有效的成本控制与造价管理行为,能够在保障项目整体质量的基础上,实现项目进度、项目安全与项目效益的综合作用。
参考文献:
[1]张斌保.探讨建筑工程的造价管理和成本控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4(18):119.
[2]郭巧玲.探讨建筑工程的造价管理和成本控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24).
[3]韦雪斌.建筑工程全寿命周期成本控制与造价管理探究[J].房地产导刊,2015(12):311.
[4]刘燕坤.探讨建筑工程的造价管理和成本控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16).
[5]付敏娥.基于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成本控制策略分析[J].房地产导刊,2013(19):228.
[6]韩立宁,谢云娥.探讨建筑工程的造价管理和成本控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4(8).
关键词:钢筋混凝土;优化设计;方法;实例分析
钢筋混凝土住宅结构是现阶段我国应用的最为广泛的结构体系,并且这种建筑结构体系将会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进行使用。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在市场激烈的竞争环境下,建筑单位需要提高自身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建筑工程施工规划必须在保证建筑质量的前提下,尽量降低工程成本。钢筋混凝土住宅结构的应用很大程度降低了建造成本,也为工程质量提供了充足的保障,有效地促进了建筑行业的发展。
一、钢筋混凝土住宅结构的设计优化方法
虽然,钢筋混凝土住宅结构得到了很好的应用,也提高了建筑单位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促进了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但是,社会在不断发展,科学技术也在快速发展,建筑单位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就必须对钢筋混凝土住宅结构的设计进行优化。其中,优化设计的内容包括:建筑物的形态、建筑物的主要构件所在位置、住宅结构的布置、构件的截面、混凝土和钢筋的强度等级以及建筑物中配筋构造等。这些内容都会对钢筋混凝土住宅结构的优化设计产生影响。所以,在进行优化设计的时候,就需要考虑这些因素,从而实现对钢筋混凝土住宅结构的设计优化。
(一)参数取值进行优化
参数的取值范围对规划设计有直接影响,对建筑物也会产生较大的影响。因此,在对钢筋混凝土住宅结构进行优化的时候,要注意对设计参数取值进行优化。例如,在对钢筋混凝土的墙体进行荷载计算的时候,必须考虑墙体的实际高度、长度以及在墙体上开洞对荷载的影响,墙体高度的取值应该扣除钢筋混凝土梁板的高度,钢筋混凝土墙体的长度在取值的时候要扣除墙柱的长度以及洞口的面积,只有这样才能保证钢筋混凝土的墙体能够承载建筑产生的自重和外界附加的荷载,为建筑物的稳定和安全提供充足的保障。所以,在对钢筋混凝土住宅结构进行设计优化的时候,必须对设计参数值进行优化。
(二)建筑材料的优化
建筑材料对钢筋混凝土住宅结构的质量有直接影响,选用建筑材料也是优化设计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选用性价比较高的材料,既能够减少工程成本,又能够为钢筋混凝土住宅的质量提供保障。因此,在选用钢筋混凝土的墙体材料时,必须进行性价比分析。除此之外,还要综合考虑不同的墙体材料对基础和主体结构承重的影响。降低地基基础的承重,避免地基基础下沉现象的出现,只有这样才能实现钢筋混凝土住宅结构的设计优化。
钢筋混凝土住宅结构的设计优化包含多方面的内容,比如钢筋混凝土住宅结构计算方法的优化和钢筋选用工作上的优化,这些因素都会对钢筋混凝土住宅结构的质量和设计优化形成直接的影响。所以,在实际优化过程中也要注意对每一个工作环节进行优化,在提高钢筋混凝土住宅结构质量的同时,降低工程成本,提高建筑单位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促进建筑行业的发展。
二、实例分析
(一)钢筋混凝土住宅结构工程实例
某钢筋混凝土住宅建筑共有12层,总建筑面积在9000平方米,对于建筑物的抗震设计为6度,在规划设计中对基本地震加速度值设计为0.05g,在地震分组的第一组,设计基本风压为0.3K/O,设计基本雪压为0.65K/O,钢筋混凝土的施工场地类别为二类,其中剪力墙一级钢筋混凝土建筑框架的抗震二级,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分别为C30和C20。
案例分析:
结构上,该钢筋混凝土建筑工程采用了两种结构形式,分别为剪力墙结构和框架-剪力墙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继承了剪力墙结构优点,并且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优点,最大限度的减轻了墙体承重,为建筑物提供了更加充足的安全保障。对两者结构的对比分析可以发现,剪力墙的周期比要大于框架-剪力墙的周期比,剪力墙的最大层间位移角要比框架-剪力墙小,但是,最大位移与最大层次平均位移要大于框架-剪力墙结构,充分说明框架-剪力墙结构更具稳定性和安全性,在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应用具有重要作用。
经济性上,通过经济性分析可以发现剪力墙结构的钢筋用量和混凝土用量都比框架-剪力墙结构多,剪力墙结构的工程成本比框架-剪力墙结构高,对于提高建设单位的经济效益,降低工程成本的目标的实现极为不利。
性能上,剪力墙结构的墙体比较多,结构产生的自重也比较大,所以地基基础承受的重力也会变大,这对于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具有不利的影响。在剪力墙结构中,混凝土和钢筋等材料的用量比较大,很大程度的增加了工程成本;框架-剪力墙结构的空间布置比较灵活,自重轻,能够很好的抵抗地震作用,框架结构的梁和其他构件具有标准化和定型化的特点,便于安装,同时也能够节省工期,降低工程成本,混凝土和钢筋的用量比较小,也能够很大程度的减少费用的支出。框架-剪力墙结构具有较强的抗震能力,在现代社会中也比较适用,最大限度的增加了建筑物的空间,减少了结构的侧移,为钢筋混凝土建筑提供了充足的安全保障。
通过对钢筋混凝土中墙体结构的分析,可以发现框架-剪力墙结构在钢筋混凝土建筑结构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既可以降低工程成本,又能够最大程度的保证建筑的安全和稳定。因此,在对钢筋混凝土住宅结构设计进行优化的时候,要注意对建筑物的详细分析,对钢筋混凝土住宅结构的每一个组成部分进行优化,展现出钢筋混凝土住宅结构的优势,从而促进建筑单位的发展,提高我国住宅建筑的技术水平。
结束语
通过对钢筋混凝土建筑工程实例的分析,可以看出进行设计优化,不仅要保证结构的质量安全,降低工程成本,也是对工程人员的保守设计进行修改,从而提高建筑物的安全水平。现阶段钢筋混凝土住宅结构还有进一步优化的空间,这就要求建筑单位在发展过程中注意对钢筋混凝土住宅结构的设计进行优化,提高钢筋混凝土工程的施工技术,突出钢筋混凝土建筑结构在工程建设上的优点。
参考文献
[1]李飞.钢筋混凝土建筑结构设计优化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