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11 17:18:01
导语:在金融危机的主要特征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随着我国加入WTO,国家的经济建设就已上升到了国家发展的战略层面,而加强国际之间的贸易合作显然是一条行之有效的强国之路。因此,与各国的贸易往来逐渐成为我国一些地区的支柱产业。我国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条件,发展对外出口贸易有极其便利的条件。然而,随着时代的进步,各国自身的产业也都趋于饱和。在相对较为严峻的大环境下,农产品外贸发展过程中诸如金融危机等影响因素,直接影响着我国的农产品贸易。基于此,本文对亚洲金融危机对农产品贸易的影响进行研究,以期对我国农产品外贸发展起到一定的参考帮助作用。
关键词:
亚洲;金融危机;农产品贸易
近年来,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设想提出和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对外出口贸易获得了迅猛发展,我国农产品对外出口贸易规模快速增长,并且在出口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同时也带动了我国国民经济的增长,开辟了我国走向世界的国际化道路。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时代的到来,农产品贸易规模将会在今后继续不断扩大,我国也会继续发掘自身优势来全面提升新的贸易增长点。本文对亚洲金融危机对农产品贸易的影响进行研究,同时提出亚洲金融危机的主要形成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亚洲金融危机下农产品贸易的发展机遇,提出促进农产品对外出口贸易、扩大农产品对外出口贸易规模的对策建议。
一、亚洲金融危机的主要形成因素
对亚洲的金融危机而言,其主要是起源于日本20世纪80年代所形成的泡沫经济体制。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东南亚国家的经济快速发展主要是大部分依靠外资纳入,并且注重劳动密集型方面的产品进行贸易。东南亚的国家对科技教育方面的事业资金投入量相对来说较小,其管理与教育方面的人才却比较匮乏。近年来,由于高科技产品的出口受到限制,东南亚的这些国家基本上都是依赖较为廉价的劳动力进行生产活动,所生产的大部分都是低附加值的产品,所以出口贸易也主要针对这个方面。并且,在产品出口方面,产品十分单一。对外资过分依赖,致使经济呈现出飞速增长的趋势,由此产生了泡沫经济的发展模式。同时,部分国家的宏观调控方面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欠缺,由此导致了金融危机的产生。
二、亚洲金融危机对农产品贸易的影响分析
亚洲金融危机对我国农产品贸易产生了极大影响,甚至造成出口下降。1998年的1-5月,我国的农产品主要针对亚洲进行出口,出口金额达到200多亿元人民币,与1997年进行比较,下降了13个百分点。其中,对菲律宾口总额出口下降12%、日本出口总额下降16%、泰国出口总额下降46%、香港特区出口总额下降13%、新加坡出口总额29%。并且,亚洲金融危机对我国农产品的影响还有很多,如因为一些农业相关产品的出口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这样的现象直接导致国内生产企业有效利润产生下降趋势,且这些企业的出口订单受到影响,一些已经商谈完成的合同无法签定;还有一些国家的客户或者是企业,将东南亚国家由于金融危机导致货币发生贬值现象作为理由,所以就要国内的农产品生产企业对其出口的商品进行降价,不然就换其他的进口渠道,令我国的农产品外贸企业在国际化的竞争过程中处于劣势地位,进而降低了我国的农产品外贸出口获益。
1.对贸易方式的影响针对我国对进口材料及原材料需求较大的相关经营企业和单位来说,在材料出口及加工业务需要进一步整合贸易出口方式。我国很多对外出口贸易企业实行的都是亚洲出口贸易模式,即对出口数量更为注重,对材料的选择和材料的成本较为轻视,且受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影响,针对东南亚地区来说,我国原材料的购买力大幅度下降,对产品的需求度明显降低,变化程度最为明显的即为产品附加值较高的商品。由于经济形势较为严峻,很多东南亚国家对我国出口企业高附加值的产品需求一减再减,同我国出口度最大的1997年及1998年相比,在对来料的加工出口比重中,亚洲地区的出口份额下降了24%,不同的是在欧洲、北美洲、大洋洲等地区,出口份额增加速度明显加快,形成了非常强烈的对比。
2.对出口商品的影响首先,由于受到货币贬值和经济危机的影响,产品所需原材料的进口成本得到了很大提升,为企业生产带来了很大压力,因此就会对产品的市场需求产生消极影响,造成需求量大大降低。同1997年相比,在1998年的上半年中,以我国的水产品为例,针对日本和韩国的出口量分别下降了7%和28%,造成很多出口贸易企业濒临破产边缘。并且,以冷冻家禽产品为例,针对东南亚地区的产品出口量与往年相比下降了41%。在全球肉类经济贸易发展过程中,亚洲金融危机对其影响能力较小,影响范围仅局限于全球局部地区。就算如此,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能力依旧不容小觑,给货币市场造成了一定冲击,并导致其贬值。受货币贬值的影响,亚洲农产品中的肉类大部分被销往亚洲、非洲等国外市场,同时逐渐呈现扩大化趋势。国际肉类市场由于受这种趋势的影响,致使其市场价格出现大幅度下降。亚洲金融危机国家采取宏观调控措施,特别是对油料和奶制品采取抑制措施,致使市场需求减少,同时由于食用糖不是其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进出口产品,受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较小,市场供求状态基本持平。东南亚地区的油类产品出口量将大幅度增加,尤以印尼和马来新亚为主。
三、亚洲金融危机背景下农产品贸易的机遇与对策建议
(一)农产品贸易在金融危机当中的机遇
1.对农产品出口结构的变化十分有利西方一些国家以及IMF组织(InternationalMonetaryFund,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亚洲各国家的金融援助策略方案,都是将“开放贸易的改革”作为基础的条件。如此一来,就会加大这些亚洲受援国家的农产品贸易量。例如韩国,把对大米和牛肉的价格保护在一定范围内,小幅度下降,泰国将贸易过程中的关税降低措施等。一旦我国加入了WTO(worldtradeorganization,世贸组织),那么我国的贸易环境将会在一些地方进行有利改变。并且,对我国而言,存在着地理优势,劳动力成本相对来说也比较低,由此就会对我国的农产品出口贸易方面带来更多的效益。
2.有效带动了农业的技术进步亚洲的金融危机导致全球的农业设备及技术“供大于求”,造成了该方面的市场需求不足,令一些新研发出来的农产品相关的技术和设备价格下滑,如新型种子、饲料、添加剂及新型播种机器设备等。所以,一旦我国对这些技术设备进行引用,我国就能有效带动农业的技术进步。
3.提升了东南亚地区龙头企业的进入概率亚洲的金融危机导致亚洲大部分国家的股市出现下跌现象,大部分的企业出现了破产倒闭的现象,并且进行了设备拍卖,如此就致使地区性的食品和农业产品的生产加工企业的整体资产产生贬值。在这样的情况下,我国更加容易对国外企业进行兼并,提升了东南亚地区龙头企业的进入概率,同时也为我国收购倒闭企业的二手设备提供较好的条件。
(二)亚洲金融危机背景下农产品贸易发展的发展策略
1.将农产品生产产业化,优化贸易环境从传统的农产品发展水平中我们不难发现,这样的工作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并没有打破原始农产品发展的瓶颈,只有将农产品发展产业化才能将农业发展一体化,从而提高农业生产效率,节省农产品生产的成本,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其他产业快速全面发展,为我国进出口贸易做好坚实后盾。并且我国政府需要对世界各国的不同贸易壁垒特点对农产品行业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从而根据世界贸易组织的相关条款进行有针对性地制定贸易准则,并采用谈判和协商的办法,与产品进口国进行协商,旨在突破发达国家的贸易壁垒,从而有效维护合法权益,降低亚洲在金融危机带来的影响。
2.建设农业基础设备在亚洲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建设农业基础设备,提升农业基础能力,进而提高金融危机“抵抗力”。用以前的旧观点来定义农业,就是靠天吃饭的产业。现如今,农业生产设备更具有先进性和科学性,还适当建设了大量的农业耕地设施,如近几年水库和发电厂陆续建立,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农民在种植农产品上面遇到的水、电,耕地等难题,在根本上抓好农业基础设备的建设是提高农产品水平的根本保障,为现代农产品发展打好基础。并且需要政府进行从中协调、律己,进而营造更为良好的农产品贸易环境,有效预防了金融风险。
3.培育特色的农产品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将常规的蔬菜水果进行特色农产品培育,在相关国家政策法规的规定下,建立优秀的农业生产工业产园,将传统的蔬菜水果进行更加系统化的管理和培育,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加大研究力度,尽可能发展特色农产品,在保证农产品生产水平的同时,为以后的农产品发展奠定好坚实基础,如将传统的水果山楂做成美味的山楂饼等,形成多样化的产业链条,增加农产品销售渠道,提升农产品贸易在亚洲金融危机当中的“存活率”。
4.大力支持和发展绿色农产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我国农业发展的最终目标,我国农产品的可持续发展策略是我国现阶段农业发展的必然规律,在客观程度上影响了我国国民经济和对外出口贸易产业的进行。随着国际贸易对环境要求的日益提高,加大绿色农产品的发展和开发是现阶段的重要任务,绿色成为现代我国农产品贸易进出口的主要色彩,健康无害、营养丰富是绿色食品的主要特征,绿色食品逐渐成为国际化食品进出口的主要发展方向,绿色食品的培养在一定程度上需要农业发展良好的生产环境和规范的生产技术,在食品加工时需要安全无污染,通过提高工艺水平提升相关产品的生产质量,在合理利用环境资源的条件下促进社会经济、文化的全方面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我国农产品贸易经济的发展,有效降低了金融风险。
四、结语
随着市场经济不断发展,贸易产业的数量越来越多,国际贸易的增长每年呈现递增趋势,自由化和灵活性是其主要特征。根据近几年的相关文献我们不难看出,国家对进出口贸易的重视,新的政策信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现阶段农产品出口的现状,为我国外贸产业提供了最新挑战,也是当前局势的全新机遇。首先,在提高自身农产品质量和保证食品安全的同时,应时刻关注国际农产品贸易的走动趋势,在维护旧市场的同时,开展新的客户群和开拓全新的国际市场,将我国农产品的优势发展到最大。另外,对国外农产品局势的关注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我国农产品选择上的优势,这样的优势在亚洲金融危机背景下将大大提升我国农产品贸易的生存力及竞争力,避免受到亚洲金融危机的不良影响,形成良好的经济效益,提升国有产值。
参考文献:
[1]张玉兰,姜雪忠.试析金融危机影响下农产品出口困境的应对策略[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12(3):65-71.
[2]祝伟民,刘永.金融危机对中国农产品贸易的影响机制分析[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4):47-52.
[3]米运生,邹海英.农业相对脆弱性与金融危机对伙伴国农产品贸易的非对称性冲击[J].农业技术经济,2012(2):28-38.
[4]王瑞,王丽萍.我国农产品贸易流量现状与影响因素:基于引力模型的实证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2012(4):39-48.
[5]黄红心,曹卫平,刘红娟.金融危机背景下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原因与对策[J].商场现代化,2012(6):3-4.
关键词:金融危机;扩大内需;经济增长
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723(2013)03-0001-02
中国应对金融危机,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并且取得了成效。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主要在实体经济。分析这场危机的原因:从表面现象看,这场危机源于美国次级住房抵押贷款大量违约和金融衍生产品泡沫破裂,引发全面信用危机。从直接起因看,这场金融危机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宏观经济政策不当、虚拟经济过度扩张、政府监管缺失造成的,是长期负债消费的增长模式难以为继的结果。从内在本质看,这场危机暴露了自由市场经济的固有弊端,暴露了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深层次结构矛盾,暴露了不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特别是国际金融体系的严重缺陷。这场金融危机演变为一次深度的世界经济衰退,进一步反映了以私有化市场化自由化为主要特征的新自由主义的理论和实践危害。为了抵御国际经济环境对我国的不利影响,中央及时、果断地提出灵活审慎的宏观经济政策,将宏观调控的重点转向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明确提出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在各项政策措施中,最引人关注的是去年11月5日出台的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十项措施。
1.加快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
2.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3.加快铁路、公路和机场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
4.加快医疗卫生、文化教育事业发展。
5.加强生态环境建设。
6.加快自主创新和结构调整。
7.加快地震灾区灾后重建各项工作。
8.提高城乡居民收入。
9.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减轻企业负担1200亿元。
10.加大金融对经济增长的支持力度。
在十项政策措施出台以后,中央政府进一步根据经济形势
发展的需要,出台了各方面的具体政策措施,以促进经济增长。
2008年11月10日决定在全国范围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
11月12日,为落实中央关于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决策部署,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确定了4项实施措施。
11月19日确定了促进轻纺工业健康发展的6项政策措施。
11月26日确定了解决企业困难,促进经济发展的6项政策措施。
12月3日,研究部署当前金融促进经济发展的9项政策措施。
12月10日,部署做好当前农民工工作,决定增加农机具购置补贴。
12月17日决定出台成品油价格和税费改革方案,并研究部署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政策措施。
12月24日,研究部署搞活流通扩大消费和保持对外贸易稳定增长的政策措施;研究部署保障化肥生产供应,促进化肥行业改革和发展的政策措施;审议并原则通过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科技重大专项实施方案。
12月31日,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搞活流通扩大消费的意见》,从2009年2月1日起,将家电下乡从10多个省区市推广到全国,同时把摩托车、电脑、热水器(含太阳能、燃气、电力类)和空调等产品列入家电下乡政策补贴范围。
2009年1月7日,面对我国就业形势十分严峻的情况,研究确定了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7项措施。
……
从1月中旬到2月底,国务院常务会议陆续通过了十大产业调整振兴规划,这十大产业包括:汽车产业、钢铁产业、纺织工业、装备制造业、船舶工业、电子信息产业、轻工业、石化产业、有色金属产业和物流业,这些产业振兴规划的相关细则正在抓紧制订,并将陆续出台……
总理把这一揽子政策概括为五个方面:
1.扩大内需,大规模增加财政投入。
2.调整和振兴产业。
3.大力推进技术改造。
4.建立比较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
5.保持金融的稳健以支撑经济。
目前,各项政策措施正在有条不紊地实施,各项财政支出正按计划逐步到位。如,中央财政去年12月份1000亿元的投资从项目到资金已经完全到位,春节以前第二批1300亿元的投资从项目到资金也已经完全到位;年初已给7400万低收入者发放了一次性补贴。
经过一年多来的努力,我们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政策措施已取得积极成果,经济运行中的积极因素不断增多,在全球率先实现经济形势总体回升向好,保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取得明显成效。效果如下:
1.经济增长下滑态势得到有效遏制,回升向好势头逐步
增强。
2.内需拉动成效显现,居民消费需求逐渐旺盛。
3.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总体质量不断提升。
4.金融监管明显加强,抵御风险能力提高。
5.民生保障持续改善,社会大局保持稳定。
实践证明,中央采取的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是及时的、正确的、有效的,体现了“出手快、出拳重、措施准、工作实”的特点,使我们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赢得了时间,争取了主动,稳定了局势。
参考文献
关键词:全球银行1000排行榜 全球银行产业竞争格局 国际金融危机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1770(2011)09-015-04
一、引言
业界久负盛名的英国《银行家》杂志在2011年第7期公布了其编辑团队根据全球主要银行2010年财务数据整理的2011年度“全球银行1000排行榜”(Top 1000 World Banks 2011)。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下,2008和2009年美欧银行产业经历了严重衰退和初步复苏,2010年全球银行产业的运行状况和竞争格局值得我们充分关注,2011年度“全球银行1000排行榜”正是最全面系统和准确客观的参考。
根据2011年度“全球银行1000排行榜”数据和《银行家》杂志编辑团队的分析文献,我们能够发现2010年全球银行产业的运行和竞争格局的演变呈现出以下几个主要特征:1.全球银行产业整体复苏,但美欧银行产业的复苏相对迟缓,新兴市场经济体的银行产业仍然保持强势增长;2.中国银行产业全球竞争力进一步加强,上榜银行数量快速增加,利润规模稳定扩张;3.金融危机导致全球银行产业竞争新格局的形成,全球银行产业竞争格局正在由美国、欧洲、日本主流银行主导的“旧三足鼎立”演变为美国、欧洲、中国主流银行主导的“新三足鼎立”的态势。我们有理由认为,在债务危机和巴塞尔协议Ⅲ的双重冲击下,美欧银行产业竞争力将进一步衰退,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市场经济体的银行产业全球竞争力将进一步加强。
二、全球银行产业复苏
本轮国际金融危机缘起于美国次级住房抵押贷款及其衍生产品,而美欧银行既是次贷的主要供应商,也是次贷衍生产品的主要持有者,因而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相当严重。2009年度“全球银行1000排行榜”的数据显示,虽然上榜银行的资本实力、资产规模的变化并不太明显,但税前利润和盈利水平剧烈下降。2010年度“全球银行1000排行榜”的数据显示,全球银行产业初步复苏,虽然资产规模略有收缩,但一级资本得到充实,税前利润和盈利水平恢复到国际金融危机前的50%左右。国际金融危机虽然对全球银行产业形成了巨大冲击,但是,经过政府救助和银行产业的自我消化,全球银行产业已经进入复苏阶段。经济学家都非常关注全球经济在后危机时代的运行将会是U型、V型、W型还是L型,从逻辑上讲,2011年度“全球银行1000排行榜”数据应该具有指标性意义。数据显示,全球银行产业的运行并不像某些人预期的那样乐观,也不像某些人预期的那样悲观。
表1显示的是国际金融危机前后全球1000家上榜银行的主要财务数据的变迁。数据显示,2011年度上榜银行的一级资本达到54,340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0.56%;总资产达到1,016,410亿美元,比上年增长6.39%,都远快于同期世界经济的增速。税前利润达到7,090亿美元,比上年增长76.81%,已经接近国际金融危机前的利润规模;资本回报率、资产回报率分别达到13.10%、0.69%,均比上年有显著提升。
对2011年度全球银行排行榜上榜银行的数据进行区域结构分析,我们能够发现,全球银行产业复苏的区域性特征非常明显。表2描述的是2008-2011年度主要经济体上榜银行的一级资本、总资产、税前利润的变化,能清晰地反映这一特征。1.美国上榜银行的一级资本、总资产的规模略有增长,由于其较强的自我修复能力,2011年度的税前利润增长较快,接近危机前税前利润的一半,对全球银行产业复苏起到了一定的作用。2.欧盟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最大,其上榜银行的一级资本、总资产大幅收缩,税前利润较上年有所下降,仅仅达到危机前税前利润的三分之一强,严重拖累了全球银行产业复苏;比较而言,在欧盟成员国中,只有英国上榜银行的表现稍好。3.日本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反映滞后,其上榜银行表现最差的年份不是在2009年度,而是在2010年度,2011年度上榜银行复苏较快。4.以中国、巴西为代表的新兴市场经济体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相对较小,其上榜银行的一级资本、总资产、税前利润都保持强势增长的态势,是全球银行业复苏的动力来源。以中国上榜银行的税前利润为例,2008-2011年度中国上榜银行的税前利润占同期全球1000上榜银行总税前利润的比重分别为7.26%、73.91%、25.39%、21.13%。
三、中国银行产业全球竞争力得到确认
跻身全球银行产业、提升全球竞争力一直是中国银行家们的夙愿,但由于银行改革严重滞后于经济改革,中国银行产业发展过去长期相对落后于经济发展,中国银行产业的全球地位也严重落后于中国经济的全球地位。从2005年中国建设银行改制上市开始,以四大国有银行为代表的中国银行产业的全球竞争力才初步显现。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严重冲击了美欧日的经济,其银行产业的衰退进一步凸显了中国银行产业的全球竞争力。“全球银行1000排行榜”的历年数据印证了中国银行产业的崛起过程,2011年度“全球银行1000排行榜”数据更确认了中国银行产业全球竞争力的地位。
中国银行产业全球竞争力提升的第一大表现是资本实力不断增强、一级资本全球排名不断提高。2000年度中国上榜银行数量仅有9家,2006年度中国上榜银行数量也只有25家,最近三年中国上榜银行数量不断攀升,2009-2011年度的上榜银行数量分别达到52、84、101家。关于2011年度中国上榜银行数据有两个特征值得关注。其一,中国上榜银行数量首次超过100家,完成了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回顾“全球银行1000排行榜”的40年历史,就单一经济体而言,还只有美国、日本两个国家的上榜银行数量能够超过100家,英国、德国、法国虽然也属于金融强国,但其上榜银行数量从未超过100家。从上榜银行数量的增量来看,2010、2011年度中国上榜银行数量分别增加32家、27家,居全球第一。中国上榜银行数量的增长远远超过了许多分析家的预期,因为按照《银行家》杂志编辑团队的预测,中国上榜银行数量要到2020年才能超过100家。其二,中国上榜银行的排名位置大幅提升。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银行分别排名全球第6、第8、第9,三家中国的银行同时进入全球前10强,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意义;中国农业银行、交通银行的全球排名也大幅提升了14位,均进入全球主流银行行列。其实,全球排名位置提升最快的还不是国有商业银行,而是一些全国性、地方性商业银行,例如,广发银行上升74位,重庆农村商业银行上升149位,宁波银行上升117位。为了展现中国主要银行的资本实力和全球排名变化,我们整理了2011年度中国前25家银行的一级资本和近三年的全球排名变化(表3),供读者参考。
中国银行产业全球竞争力提升的第二大表现是资产规模的增长。长期以来,在金融监管中,美国主要强调资本监管,欧洲主要强调流动性监管,所以,美国主流银行一直在资本实力排名中具有优势,而欧洲主流银行一直在资产规模排名中具有优势。2011年度的数据显示,在资产规模上欧洲银行仍然具有一定的优势,按照总资产规模排名,2011年度全球最大的10家银行分别是巴黎国民银行、德意志银行、三菱日联金融集团、汇丰控股、巴克莱银行、农业信贷集团、苏格兰皇家银行、美国银行、摩根大通、中国工商银行。中国银行产业资产规模竞争力的提升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中国工商银行首次进入资产规模全球排名前10位,中国建设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交通银行分别排名第15、17、18、40位,体现了中国经济高速发展所带来的中国银行产业资产规模的不断扩张。其二,中国上榜银行的总资产增速最快,在2011年度全球银行资产增长率前25强中占据了18席(表4),是中国银行产业资产规模扩张的缩影。值得注意的是,这18家银行主要来源于中部和西部,体现了中部崛起和西部大开发的发展战略的成效。
中国银行产业全球竞争力提升的第三大表现是盈利规模稳定增长。表5描述的是2011年度全球税前利润前10强银行的税前利润和一级资本,中国工商银行实现税前利润325.28亿美元,排名全球第一;中国建设银行实现税前利润264.48亿美元,排名全球第二;中国银行实现税前利润214.63亿美元,排名全球第四;中国农业银行实现税前利润182.30亿美元,排名全球第七;此外,交通银行实现税前利润75.43亿美元,跻身全球银行税前利润25强。最近几年,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美欧主流银行的税前利润均出现大起大落的现象,只有中国的几大主流银行盈利规模保持在较高水平,稳定在全球银行税前利润排行榜的前列,体现了持续快速发展的宏观经济和健康的金融生态环境对银行产业盈利的可持续性的支撑作用。
四、全球银行产业竞争格局的深刻变化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美国、欧洲和日本的银行产业都受到了相当严重的冲击,但是,由于各国政府对问题银行处置的差异,国际金融危机对各国银行产业全球竞争力的影响完全不同。例如,美国不仅对主流银行大规模注资,还鼓励美国银行收购美林证券、摩根大通收购贝尔斯顿和华盛顿互惠银行、富国银行收购美联银行,既稳定了美国的金融体系,也稳定了美国主流银行的全球竞争力,在2011年度全球银行前10强中占据了4席。在英国,虽然汇丰控股依赖亚洲地区分支机构的良好表现,维持了其全球排名,但苏格兰皇家银行的全球竞争力完全依靠英国政府的注资才得以勉强维持,实际上英国政府的注资额超过苏格兰皇家银行资本的90%,也就是说,英国政府几乎已经完全将苏格兰皇家银行国有化。在国际金融危机中表现最好的是中国银行产业,最近几年中国主流银行的资本实力不但没有下降,而且保持了持续增长,因而在2011年度全球银行前10强中占据了3席。根据2011年度全球银行资本实力前10强排名,美国、欧洲和中国的主流银行主导的新“三足鼎立”格局业已形成,而且我们有理由预期,这种格局能够维持相当长的时间,如果还有变化的话,将会是中国主流银行排名的进一步上升和美欧主流银行排名的进一步下降。
五、结语
2011年度“全球银行1000排行榜”充分显示了全球银行产业的整体复苏状况,排行榜的最大看点是中国银行产业全球竞争力的提升和全球银行产业竞争新格局的形成。中国主流银行的全球竞争力已经登上了新台阶,但也存在国际化程度偏低、全球品牌认知度不高等问题,加速国际化进程、强化品牌建设是未来中国主流银行的发展方向。
影响未来全球银行产业竞争格局的因素有两点,其一是美欧国家的债务危机,其二是巴塞尔协议Ⅲ的实施。有数据显示,在美欧主流银行的资产配置中,国债占有相当大的份额,如果出现债务违约,这些银行都会遭受重大损失。虽然就目前的情况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欧洲中央银行和危机国政府都在尽力避免债务违约的发生,但是,即使不出现债务违约,美欧主流银行也难以避免因信用等级下调而带来的损失。巴塞尔协议Ⅲ重新定义了核心一级资本的范围,强调建立“资本留存缓冲”和“逆周期资本缓冲”,有研究显示,美欧主流银行的目前状况与巴塞尔协议Ⅲ的要求相去甚远。考虑到在现有金融环境下,美欧主流银行进行资本扩充的难度非常大,有可能只能通过收缩总资产规模来达到巴塞尔协议Ⅲ的要求。与美欧主流银行相比,中国银行产业受巴塞尔协议Ⅲ的影响有限,资本实力与资产规模将伴随着中国经济而稳定增长。因此,我们有理由预期,未来中国银行产业不但在资本实力排名、而且也会在资产规模排名中进一步得到提升,业已形成的美国、欧洲和中国的主流银行主导的新“三足鼎立”格局将在可预期的时期内得到强化。
参考文献:
1.李石凯, 2009年度“全球银行1000排行榜”述评[J],新金融,2009(09)
2.徐诺金.全球金融危机处置中的中国策略[J].广东金融学院学报,2009(1)
3.李央、黄剑,全球银行业正在走出困境――2010年度“全球银行1000排行榜”述评[J],新金融,2010(09)
4.Philip Alexander, Top 1000 World Bankers[J], The Banker, July, 2011
5.Stephen Timewell, New World Order[J], The Banker, July, 2010
作者简介:
关键词:信用经济 房地产市场 银行危机 金融稳定
很多工业化国家的经验证明,多数金融周期和房地产市场都有着密切联系。由于房地产的资产属性,其价格受投机因素影响严重,呈现出大起大落的不稳定特点,使房地产价格成为导致银行危机的隐含风险。
信用经济:现代市场经济的特征
信用具有多层次、多侧面的含义。经济学意义上的信用即借贷活动,是以偿还为条件的价值运动的特殊形式。在商品交换和货币流通存在的条件下,债权人以有条件让渡的形式贷出货币或赊销商品,债务人则按约定的日期偿还借款或偿付贷款,并支付利息。
商业信用是信用发展史上最早的信用方式,人们通过所谓“赊账”,即债权债务关系的建立和消除实现商品的交换,商业信用在生产和流通的连接中起到了中介作用,加速了商品的生产和流通。随后信用超出了商品交易的范围,作为支付手段的货币本身也加入了交易的过程,产生了以货币为借贷对象的信用活动,资本借贷市场即是货币信用发展的产物。
货币不仅为普通商品交易提供了一种准确的衡量手段,同时也使借贷活动得以简化,并通过借贷活动将货币资本化。货币借贷在社会发展的多数时期都存在,但是只有到了资本主义社会,它才成为资本家扩大再生产的主要手段,成为资本形成和资本积累服务的关键力量。随着社会生产规模的扩大,生产创造自身需求的均衡格局被打破,特别是经历了经济大萧条之后,需求增长对整个社会产出的增长和经济发展更加关键,生产投资越来越取决于人们对未来需求条件的预期,基于人们对经济生活的预期性,产生了投资的意愿。
资本借贷市场乃至整个金融体系的发展,为物质资本及相应的技术开发和研究的投资提供了资本来源,将投资意愿转化成现实的生产力,促进了整个社会的生产和进步,从而突出了信用对经济的推动作用。随着资本借贷在经济发展中重要性的提高,信用已成为连接生产、交易、分配和消费诸环节的纽带,市场与以货币为核心的信用关系更为密切。信用的扩张与收缩推动着经济的扩张与收缩。
“信用经济”一词由德国旧历史学派代表人物布鲁诺•喜尔布兰德(Bruno Hildbrand)提出,他以交易方式为标准,把社会经济的发展划分为三个时期,即物物交换为主的自然经济时期、货币媒介交换的货币经济时期和信用为媒介的信用经济时期,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信用经济是社会经济的高级形式。马克思不以交换方式为标准,而是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出发,以资本主义信用为研究对象,将信用经济看作货币经济的一种形式,其信用的含义即为资本借贷。
根据马克思的分析,在发达的市场经济中,再生产过程的全部联系以信用为基础,市场经济就是信用经济。因此信用经济是现代市场经济的主要特征。
银行危机:银行信用与产业扩张的互动
信用经济中银行信用是借贷资本运动的主要形式,借贷资本的运动体现为银行资本的运动。银行资本从来源上看,主要包含两部分:自有资本和借入资本即存款。银行资本的循环和积累取决于资本的回流,一旦资本回流受阻,则会造成债权债务关系链条的断裂,从而引起信用危机和经济危机。
银行的债权主要是为企业提供借贷资本,银行信用的扩张可伸缩到企业生产过程扩大强化的极限,银行信用的收缩使企业生产的收缩强化到极限,与此同时生产扩张的市场风险也就转化成了银行资本回流的风险。因此,信用的无限制扩张隐含了金融风险和经济风险,银行系统加大了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的可能性。
在经济学发展的早期,银行系统在经济周期过程中的强化作用就已经得到一定的承认。例如,穆里纽克斯在其《银行论文集》中写道:“银行对于商业和金融危机的形成具有推进和扩大作用,因为,银行不是设法抑制过度交易量的状态,而是通过对需求的自由贴现,使经济和金融危机进一步形成和扩大。于是,经济危机刚一出现,银行就会突然地改变它们的作法,并突然采取一个截然相反的态度,大规模地、迅速地减少贷款”。
亚瑟•波恩也观察到:“如果经济减缩一开始就伴随着金融危机,或者如果金融危机在稍晚的时候出现,那么几乎可以断言,总量经济活动规模将呈现剧烈下降,而且持续时间可能也会超乎寻常地长”。这些观察结论均指出,金融周期和经济周期相互影响。
银行借贷资本的运动主要是以产业资本的运动为中介,因此银行借贷资本的支出与回流与相关产业的发展存在紧密的关系,银行信用于相关产业的扩张与收缩相互推动。受利润的驱使,银行总是将贷款流向经营状况良好且高额利润的产业,因此这些产业就有了互动性。瑞威尔认为,有竞争性的银行业周期与经济周期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
通过贷款给那些经济中最有利可图的商业冒险业务活动,使得银行与这些当前经营状况良好的经济部门联系得过为紧密,银行系统的坏账会与日俱增。
穆里纽克斯列举了1987一1988年间德克萨斯州房地产市场崩溃的例子,说明了当时银行业同能源工业部门联系过密的情况。这种情况在上世纪80年代末期、90年代初的日本银行中存在。当时,在日本的银行业中也出现了取消管制的情况,他们与房地产和股票市场的联系过于紧密。麦持加尔夫和金德勃格也同意这种观点,他们认为,“危机往往产生于对经济中某一部门利润的过高期望,从而更激发了对资金的过高的需求……于是银行信贷的扩张增加了资金供给和自我兴奋的程度……越来越多的公司和家庭趋向于投机性的筹资,而与理性的行为越离越远,最后只能导致狂热和冲动”。
从以上研究中不难看出,在信用经济中,银行信用的扩张与收缩与产业资本的扩张与收缩是相互推动的,在众多的产业中,与银行危机紧密相连的往往是房地产业,房地产市场是金融周期作用于经济周期的主要渠道。
房地产市场与银行危机:房地产资产属性的作用
房地产价格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房地产是特殊的商品,具有双重属性,一是生产和生活资料属性,二是资产属性。作为生产生活资料的房地产生产以及消费和其他商品生产没有其他区别,受资金使用的机会成本、房地产需求状况及技术条件等制约,其价格的高低也是由成本及供求双方力量相互作用来决定。然而,从存量市场看,房地产资产本身可以成为资产选择和组合的对象,从而表现出类似于金融资产的投机资产性质,并具有类似于金融资产价格波动的特征。即使对于房地产增量市场,由于房地产业是一个资金密集型产业,又往往存在较长的建筑供给时滞,新增资本也往往具有投资和投机的两重性。
根据斯蒂格利茨的观点,资产价格的决定与一般商品价格决定有所不同,诸如黄金、土地、股票甚至17世纪荷兰的郁金香等形式的资产具有长期的寿命,可以在某一日期被买入,而在另一时期被卖出。这样,人们愿意在当前为这些产品支付的价格,就不仅仅取决于这些产品目前所具有的市场条件,而且还和人们对未来条件的预期直接相关。因此,与那些一般的商品相比,资产的价格决定就有所不同;而且预期在资产价格的决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房地产价格的波动,不仅会受到供求力量相互作用的正常波动,也会受到投资者投机因素的作用而出现异常波动。
房地产价格波动的不稳定性,不仅会影响到房地产业本身的投资,还会通过各种渠道作用到银行系统,为银行系统的稳定造成隐患。
随着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当房地产的价格有投机心理主导时,就会产生价格超出经济基本面的情况,从而产生价格泡沫。价格泡沫越大,银行风险就越大,发生银行危机的可能性越大。而且泡沫的形成与破裂对经济的影响具有不对称性,房地产泡沫的形成与经济扩张往往是累积性的,而房地产泡沫的破裂却是瞬间的。房地产泡沫的形成与破裂通过各种渠道作用到银行系统和实体经济,造成了银行危机和经济危机。
房地产价格的财富效应
房地产价格主要通过财富效应影响消费者的消费行为。根据生命周期模型,家庭根据其净财富和持久收入,在各个时期最优分配其消费支出。
房地产价格上升增加了家庭财富,会刺激家庭的当期消费,但房地产价格上升带来的收入增加是虚拟的,家庭消费水平的提高要通过消费信贷来实现,因此部分房地产便可被用作抵押,已获得收入进行消费。同时,房地产价格上升,使消费者对未来的房价预期会更加乐观,房地产消费的高收益预期会导致家庭房地产需求过度膨胀。
消费者收入的提高和各消费需求的高涨,使银行对个人消费信贷看好。于是,更多的消费者通过银行信贷对房地产进行提前消费,房地产价格因此又有了上升的动力,是消费者的收益预期通过房地产的价值提高得以实现,导致房地产需求进一步提高。如此房地产价格,消费者需求和银行信贷相互推动,滋生出了房地产泡沫。一旦泡沫破裂,消费者预期收入无法实现,引起收入缩水,出现还贷困难,银行资金被大量套牢。
房地产价格的资产负债表效应
鉴于银行广泛采用房地产抵押的贷款形式,房地产主要是通过外部筹资成本的变化影响投资。
如果房地产价格大幅下降,经济主体的担保价值、净资产下降,不良资产增加,外部资产筹措成本上升。一方面,债务人还贷困难;另一方面,债权人担心债务人风险增加,两者的行为均趋于谨慎,投资需求因而收缩。因为债权人和债务人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房地产价格的下降和投资需求下降之间就会出现恶性循环,即所谓“金融加速器”。
在经济增长迅速,房地产价格不断上升的过程中,人们普遍对未来持乐观的预期,资金的借方与贷方均乐观的预期未来收益,容易低估风险。进行房地产投资的经济主体,由于抵押品的价值上升而降低了筹资成本,在良好预期的基础上增加对银行贷款的需求,而银行也会在低估贷款者风险的基础上,增加贷款的供给,扩大了房地产投资规模。
随着房地产投资规模扩大,企业资产值进一步增加,于是有了更高的担保值获得更多的银行贷款,进一步的扩大投资规模。在这一时期,房地产价格上涨―借款人的银行债务增加―房地产投资增加―房地产价格飞涨―借款人资产增加等环节循环运动。
但是一旦某些因素使经济主体对经济的预期发生变化,自有资本不足的问题就会暴露出来。因为房地产价下跌,使抵押品的价值下降,自有资本大幅减少,金融机构和经济主体的行为更加谨慎,同时对交易对方的态度也趋于谨慎。此时银行借贷,可能会造成企业生产的资金链断裂,使企业和个人的破产风险增加。正是这一点使得泡沫形成与崩溃时期的影响呈现出非对称性的特点。
房地产价格的其他效应
房地产价格泡沫使货币政策的作用机制被扭曲。房地产价格市场泡沫使虚假的价格信号导致实际资源的不当配置。在政府实施宽松的货币政策时,房地产价格的上升会使大量的货币流入该产业,从而减少对其他实体经济的投资。使得货币政策的作用机制被扭曲,致使虚拟资本价格升高,造成银行风险并使产业结构的不合理与资源的浪费。另外房地产价格下跌,使人们对整个实体经济的信心降低,影响人们对未来经济的预期,导致投资者高估风险,使投资减少,造成整个经济的萎缩。
根据以上分析,信用经济中金融周期和经济周期是相互影响的,而房地产价格又是金融周期影响经济周期的主要渠道。大多工业化国家的发展(欧洲国家和日本)及东南亚金融危机,都已证实了房地产市场和金融危机有着紧密的联系。房地产的资产属性使其价格受到投机的严重影响,容易产生价格泡沫,导致房地产价格的大起大落,房地产价格泡沫的膨胀与破裂会造成整个银行系统的危机。为了避免危机的发生,降低银行风险,尽量避免银行资本在某一特定产业的过度支出。应鼓励各种产业采取多种融资方式,减轻银行风险。
1998年,我国逐步取消实物和福利分房制度,实行货币化住房分配制度和市场化供应制度,同时建立个人住房抵押贷款制度,扩展房地产开发的资金源泉。自上世纪90年代末以来,以住房为主体的房地产业得到了长足发展,房地产市场出现了数年较快增长的局面,以每年20%的增长速率而增加投资力度。
由于近几年我国股票市场持续低迷,投资者将房地产投资作为新的最佳投资选择,每年以3%-5%的增长速度涌入房地产市场,使房地产的资产属性越来越突出。鉴于房地产价格的波动和金融周期的密切联系,房地产市场的稳定对金融稳定乃至整个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骆玉鼎.信用经济中的金融控制.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8
2. M•P•尼米诺(Niemira,M•P), P•A•克莱因(Klein,P•A)著.邱东等译.金融与经济周期预测.中国统计出版社,1998
关键词:虚拟资本理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基本矛盾;信用制度
从2001年到2006年,美国房价飙升了近64%,刺激了包括银行在内的抵押贷款机构降低贷款标准,吸引大量“次贷购房者”。2001年,当“9•11”造成的恐慌可能会加剧已经不断在加深的衰退时,次级抵押贷款发放变本加厉。同时通过以资产证券化为代表的金融创新,出现大量次贷支持证券。为防止市场消费过热,2005年到2006年,美联储先后加息17次,从1%提高到5.25%,房地产泡沫开始破灭。以美国第二大次贷供应商新世纪金融公司宣告破产为开端,美国次贷行业陷入崩溃状态,次贷危机愈演愈烈。此次金融危机被形容为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以来的最为严重的一次危机,其产生的根源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1平均利润率的下降使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加剧
是引发金融危机的实质性原因马克思认为,资本家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过程中,资本主义生产的产能不断扩大和发展。但与其相对,生产资料归资本家私人占有的所有制形式决定了劳动产品在分配过程中的两级分化,资本家占有更大比例的劳动产品,而劳动者可用于个人消费的部分相对地变少,美国的收入分配的两极分化呈明显的上升趋势。因此,形成了“有效需求”的严重不足,产能扩大,形成了以生产相对过剩为主要特征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周期性爆发。“有效需求”的减少不仅仅来源于个人消费的减少,更糟糕的是,企业在再生产的过程中,没有以以往的规模将自己全部的利润用于投资,导致储蓄的规模大于投资,这种“多余的储蓄”造成了一种需求,同时,当资本所获得的收入在总收入中所占的份额越来越大时,用马克思的话说,剥削率增加。也就是说,工人在全部产出中用于其消费的那部分所占的份额变小了,那么所有的产出全部卖出去就更加依赖于企业的投资,如果投资的规模没有达到其全部的利润规模,显而易见,会造成潜在的经济衰退。此时,向穷人提供大量的次级抵押,使其能够消费自身收入难以承担的东西,从而形成抵消储蓄与投资之间的盈余的一股重要的力量。那么,作为制造“多余的储蓄”的企业,为什么会选择缩减用于投资的利润呢?这是我们更应该关心的问题。据杜梅尼尔和莱维给出的美国商业部门的利润率变动情况显示,利润率从上世纪60年代末到80年代初是下降的,1997年的利润率只相当于1948年同一数值的一半。实体经济平均利润率的下降是造成企业减少原有投资规模的主要原因,并且衰退被金融及其他泡沫所掩盖。泡沫的产生是因为企业将其利润的一部分从生产性投资中转向提供高于平均利润的金融体系。以20世纪80年代后期的股市和房地产繁荣为代表,在短期可以表现为真实经济的增加,但是,企业最终会发现,它们的利润只是虚幻的来自金融泡沫的收入,一旦泡沫被打破,企业就会陷入清偿力的危机。
2信用断裂成为推动危机爆发的最后一股力量
信用是虚拟资本形成和运动过程中的重要推动力,一旦信用链断裂,就会爆发危机。“在再生产过程的全部联系都是以信用为基础的生产制度中,只要信用突然停止,只有现金支付才有效,危机显然就会发生……”[1]。美联储实行了宽松的货币政策,这一政策对经济恢复产生明显的作用,降低企业和个人的融资成本,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比较有利的资金条件。美国意识到经济可能出现过热的情况,连续17次升息,“虚拟资本,生息的证券的价格会随着利息的提高而下降。其次,它们的价格还会由于信用的普遍缺乏而下降,这种缺乏使证券所有者在市场上大量抛售这种证券,以便获得货币”[1]。个人所背负的债务迅速在增加,无力偿还现象严重,同时,那些将资本投入到金融领域的企业发现其持有的次贷比例相当巨大。
3结论与建议
正如马克思所预言的那样,经济危机爆发其本质性原因终究是来自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并且由于平均利润率有下降趋势,使得企业缩减了投资于实际生产的规模,造成了“多余的储蓄”的不足,一方面,政府通过减息刺激消费;另一方面,企业将更大比例资本投资于不产生实际价值的虚拟部分,造成了经济繁荣的假象。一旦政策停止,与个人消费迅速缩水相对应的是个人负债的巨大压力,波及到投资于次贷的证券的企业,最终,信用的链条断裂,金融危机一发不可收拾。针对本文对此次美国金融危机爆发的成因分析,给出以下几点建议:(1)正确认识信用制度的两面性。一方面,随着资本积累与扩大再生产,信用制度有利于社会生产力提高,降低了生产和流通过程中的费用,促进了生产与流通的速度。而另一方面,信用使得商品的买卖和货币的支付发生分离,货币获得了与商品相对的独立性。(2)金融危机爆发的实质性原因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生产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的矛盾始终是爆发经济危机的根本性原因。虽然资本虚拟化的发展使得经济危机的表现形式发生了形态上的变化,但实质是不变的,因此,马克思经典理论可以帮助我们从根本上认识和应对金融危机,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马克思.资本论(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关键词】亚洲债券市场;企业债券;国际化;区域合作
1997年爆发的亚洲金融危机凸显了亚洲国家融资体系的缺陷和债市发展的滞后,将亚洲债券市场的发展提上日程。在经过十几年的快速发展后,亚洲债券市场目前已经成为世界债券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为亚洲经济的快速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持。研究发展水平相似的亚洲主要经济体债券市场的发展情况,对推动我国债券市场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发展缓慢,规模偏小”是危机前亚洲债券市场的主要特征
20世纪60年代以后,亚洲主要经济体陆续走上工业化发展道路,经济增长率始终保持在8%以上,成为世界上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创造了“亚洲经济奇迹”。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亚洲主要经济体的融资结构却处于相对失衡状态,银行间接融资居于主导地位,直接融资尤其是债券融资发展滞后。这一阶段,“发展缓慢,规模偏小”是亚洲债券市场的典型特征。
(一)本币债券市场规模较小。1995-1997年,亚洲各经济体①本币债券市场总规模很小,分别仅为1261.1亿美元②、1446.6亿美元和1738.7亿美元。而且,各经济体债券市场规模相对平均,差距不大。1997年,亚洲各经济体中,中国债券市场规模为577.4亿美元,中国香港为448.7亿美元,韩国为340.6亿美元,新加坡为237.1亿美元,泰国为107.1亿美元,印尼为27.9亿美元。
(二)发行规模有限。在亚洲金融危机之前,亚洲各经济体的债券市场发行规模非常有限。1995-1997年,中国香港、韩国、新加坡、泰国和菲律宾五个经济体的债券发行规模分别为419.3亿美元、569.8亿美元和571.1亿美元。
(三)相对规模偏小。债券市场的相对规模可以用债券市场余额占GDP的比重来表示。在亚洲金融危机之前,亚洲各经济体的债券市场相对规模偏小,这一点可以通过债券市场发展程度相对较高的四个经济体来考察。研究发现,1995-1997年,在亚洲债券市场处于领先水平的四个经济体中,中国香港和新加坡债券市场余额占GDP的比重在20%左右,韩国和泰国在10%左右,总体而言很小,这也反映出当时的亚洲债券市场发展严重不足。
(四)结构失衡状况明显。亚洲金融危机前,亚洲各经济体债券市场的结构失衡状况突出表现在债券发行中政府债券为绝对主体,企业债券发行比例过低。以1997年为例,中国香港当年发行债券中,政府债券占比为91.3%,韩国为100%,菲律宾为99.2%,新加坡为95.1%,泰国为93.9%。
(五)国际化程度不高。在亚洲金融危机之前,亚洲各经济体的国际化程度也不高,这一点可以通过外币债券市场的规模来体现。1995-1997年,亚洲各经济体的外币债券市场规模分别为783亿美元、1077亿美元和1310亿美元。虽然较本币债券市场规模差距并不大,但总体而言仍然偏小。不同经济体来看,1997年外币债券市场规模韩国最大,为495亿美元,其次是中国香港为215亿美元,第三是中国为145亿美元,接下来依次是菲律宾(123亿美元)、泰国(119亿美元)、马来西亚(119亿美元)、印尼(65亿美元)和新加坡(29亿美元)。
二、亚洲金融危机成为亚洲债券市场发展的重要契机
亚洲金融危机后,亚洲各经济体普遍认为,亚洲地区不健全的金融体系是导致金融危机的重要原因,而快速发展债券市场,特别是本币债市场,既能完善亚洲地区的金融体系,增强金融稳定,改变亚洲各经济体过于依赖银行体系的不合理融资格局,也是从根本上消除金融危机诱因的重要手段。因此,亚洲债券市场在亚洲金融危机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亚洲金融危机后,亚洲主要经济体积极加强合作以推动亚洲债券市场的快速发展。2002年6月,泰国在第一届亚洲合作对话(ACD)中首先提出了建立亚洲债券市场的倡议。同年9月,中国香港在第九届APEC财长会议上提出“发展资产证券化和信用担保市场”,以此促进亚洲地区债券市场的发展。2003年8月,“东盟10+3”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正式推出“培育亚洲债券市场倡议(ABMI)”,该倡议涉及证券化、信用担保、评级机构、外汇与资本管制和证券结算各领域,目的在于完善债券市场发展的基础条件。2003年6月,东亚及太平洋地区央行行长会议组织(EMEAP)提出并实施“亚洲债券基金(ABF)”,进一步推动了亚洲各经济体在推动亚洲债券市场发展方面的积极合作。
在加强合作的同时,亚洲各经济体也加快了本国债券市场基础设施的建设步伐,在法律政策、支付清算、中介机构等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实践,为本国债券市场的发展创造了比较好的宏观环境。
三、亚洲债券市场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在一系列政策的推动下,亚洲债券市场在亚洲金融危机后实现了快速发展。为更全面地反映亚洲债券市场的发展状况,本文将从市场规模、市场结构、流动性、国际化水平以及政策措施等五方面进行系统考察。
(一)市场规模
1.亚洲债券市场规模总体状况
亚洲金融危机后,亚洲债券市场在规模方面实现了快速扩容。从市场余额来看,亚洲债券市场余额从1998年底的3044亿美元增长到2009年底的45640亿美元,再进一步到2010年6月的48019亿美元,增长了14.8倍。从发行规模来看,债券市场年度发行规模从1998年的5288亿美元增加到2009年的32830亿美元,增长了5.2倍。2010年1-6月,亚洲各经济体的债券发行规模已经达到20119亿美元。
2.亚洲各经济体债券市场规模比较
考察不同经济体的债券市场规模变化,可以对亚洲债券市场有一个更深刻的认识。从债券市场余额来看,亚洲各经济体明显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为中国,在2005年超越韩国后,在亚洲一直处于绝对领先位置;第二层次为韩国,2005年之前位居亚洲第一位,在2005年后被中国超过,但相较于其他经济体仍然优势明显。第三层次则为中国香港、菲律宾、泰国、马来西亚等经济体,债券市场规模较小,绝大多数在2000亿美元以下。
从债券年度发行规模来看,亚洲各经济体也呈现出明显差异。中国从2004年开始超越韩国,位居亚洲第一位,2009年达到12575亿美元;韩国在很长一段时期内位居亚洲第二位,2009年达到6518亿美元;中国香港在2008年之前处于亚洲中等水平,但在2009年出现激增,达到7570亿美元,超越韩国位居亚洲第二位;泰国、印尼、新加坡和马来西亚处于亚洲中等水平,在2009年分别为3338亿美元、2019亿美元、1252亿美元、1010亿美元;菲律宾和越南在亚洲处于落后位置,2009年分别为214.5亿美元和31.6亿美元。
再从各个经济体债券市场的相对规模来看,韩国、马来西亚和新加坡处于亚洲债券市场的领先位置,其本币债券规模占GDP比例在2009年超过80%;泰国、中国香港和中国处于第二梯队,其本币债券规模占GDP比例在2009年维持在50%-60%左右;印度、菲律宾等属于第三梯队,其本币债券规模占GDP比例在2009年处于40%以下。
(二)券种结构
1.券种结构不断优化
长期以来,公共部门债券是亚洲债券市场的主体。为完善债券市场的结构,亚洲各经济体积极推动企业债券发行模式的创新,取消企业债券发展的诸多限制,从1999年开始企业债券市场迅猛发展,由1999年的693亿美元发展到2009年的13034亿美元,增长17.8倍。
2.企业债券占比逐年提高
从企业债券余额占全部债券余额的比重来看,亚洲各经济体企业债券市场发展状况可明显分为两个层次:截至2009年底,韩国、马来西亚和新加坡企业债券余额占全部债券余额的比例在42%-57%之间;泰国、中国、菲律宾、印度尼西亚、越南等国企业债券余额占全部债券余额的比例在9%-21%的范围内。
从企业债券余额占GDP的比重来看,亚洲金融危机之后,韩国企业债券市场取得长足发展,2000-2009年其企业债券余额占GDP的比重平均在50%左右,2009年该比例高达62.6%;马来西亚、新加坡企业债券市场平稳发展,2000-2009年其企业债券余额占GDP的比重在30%左右;而泰国、中国、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和越南企业债券余额占GDP的比重在10%以下。
3.企业债券品种结构不断丰富
伴随企业债券比例的不断提高,企业债券市场的品种结构也在不断丰富。以中国为例,在发行企业债、公司债的同时,近年来又相继推出了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中小企业集合票据等企业类债券的创新品种。
(三)交易规模和流动性
1.亚洲各经济体交易量比较
亚洲各经济体交易量最突出的一个特点就是中国债券交易量在2005年之后呈现爆发式增长。2005年短期融资券的推出使得当年中国债券累计交易量大幅增长,并在2007年超过之前一直处于首位的韩国,2008年中国推出了中期票据,当年债券累计交易量达到韩国的4.7倍,更是远远超过亚洲其它经济体。
2.亚洲各经济体交易市场流动性比较
从换手率来看,亚洲各经济体换手率自2000年以来都基本集中在1.5倍左右,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国别差异,亚洲债券市场整体流动性较为平稳。其中,中国自2000年之后换手率呈现出持续上扬的态势(仅在个别年份如2004年换手率稍有下降),特别是在次贷危机爆发部分国家流动性降低的背景下,中国市场换手率在2008年和2009年保持了连续增长,债券市场表现出较强的抵御风险能力。
(四)国际化情况
在本币债券市场迅速发展的同时,亚洲主要经济体外币债券市场规模也有所增加,但是增长幅度较本币债券为小。总体来看,亚洲各经济体外币债券市场发展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在2001年之前增长缓慢,由1998年的1340亿美元增加到2001年的1487亿美元,2001年起增速有所加快,到2009年增加到3375亿美元,较2001年增长1.27倍。
分不同经济体来看,亚洲各经济体外币债券市场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增长。从规模来看,以2009年为例,韩国外币债券市场规模最高,为1252亿美元,其次是新加坡,为514亿美元,再次是中国香港,为448亿美元,第四位是菲律宾,为361亿美元,第五位是中国,为256亿美元,接下来依次是马来西亚(248亿美元)、印尼(191亿美元)、泰国(85亿美元)和越南(20亿美元)。从增速来看,新加坡最快,年均增速达到24.3%,其次是越南(13.4%),第三是印尼(11.8%),接下里依次是菲律宾(9.7%)、韩国(8.5%)、马来西亚(7.2%)、中国香港(6.7%)、中国(5.6%)和泰国(-3%)。
(五)政策推动
亚洲金融危机后,各国政府都大力发展本国的债券市场,使得融资结构有了显著的改善,债券市场的发展为降低金融脆弱性奠定了基础。
在亚洲债券市场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各个国家都因地制宜出台有力政策提高直接债务融资的比例,其中不乏许多成功的经验与案例。韩国和马来西亚快速推动债券规模增长曾使得两国一度成长为亚洲除日本外最大的债券市场,中国香港和新加坡有赖于良好的金融中心地位,大力发展国际债券,积极吸引国际投资者购买本地债券,成为亚洲地区最为开放的债券市场。中国后来居上,在国债推高债券总量的基础上,推出非金融企业融资工具,并大力引入市场化的发行方式发行非金融企业融资债券,在2009年成为亚洲除日本外最大规模的债券市场。
在发行制度上,日本、韩国、香港、新加坡等国家债券市场的市场化程度和对外开放程度均较高。日本韩国国债发行主流为市场化的定期招标发行,其公司债券发行监管也均采用注册制,并且都实行可以采用一次注册、分次发行的橱窗发行注册制度。其他没有采用注册制的国家也在积极寻求简化发行流程,提高发行效率。
有的国家也积极利用机会出台有力的政策推高债券市场规模。马来西亚的债券市场规模在1990年时还非常小,但马来西亚通过债券市场来筹措资金随后显著增长。2001年以后,由于全球石油价格飙升,拥有大量资金的中东国家开始寻找新的市场置放资金,无形中大幅提高了回教债券的需求。马来西亚政府在2001年决定在国际上独辟蹊径发展伊斯兰银行业务,并相应制定了一系列符合伊斯兰教规的法律和鼓励措施,这为马来西亚政府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融资管道。经过多年努力,来自伊斯兰世界的资金大量涌入马来西亚,以穆斯林为主的马来西亚已经建成了世界上最大的伊斯兰债券市场,它是全球最大的回教债券(SUKUK)发行国家。
同时,围绕债券市场健康发展和债权人保护等问题,亚洲各国分别制定了一系列法律和政策,使得市场制度体系不断完善。
四、大力发展依然是亚洲债券市场的未来重点
(一)发展是要义,大力提高亚洲债券市场特别是企业债券的规模
从亚洲债券市场发展的经历与成熟金融市场的经验来看,发展不足仍是中国债券市场面临的最大问题。根据亚洲债券市场发展的经验,加快发展首要问题就是扩大债券市场的规模,关键是提高企业债券的规模。
(二)深化债券市场发展,必须坚持市场化的发展方向
亚洲债券市场快速发展得益于市场化的方向。首先,亚洲经济体在企业债券发行监管方面,由审批制转向注册制,提高了发行效率;其次,在债券二级市场上,中国、韩国、泰国等国家的市场自律组织通过制定相关规则,促进市场信息公开和公平交易,加强市场化约束机制;第三,逐步放开对机构投资者投资债券的限制,使债券市场投资者结构更加多样化,促进债券市场流动性的提高。要进一步推动债券市场的深化发展,亚洲国家需要继续坚持市场化发展方向,完善市场规则和机制,充分发挥市场的激励和约束作用。
(三)推动债券市场的健康发展,发挥市场自律组织管理
在亚洲各国债券市场发展的实践中,越来越重视发挥市场自律组织的功能。韩国证券交易商协会负责场外市场的监督管理,其地位和作用得到了韩国政府和全社会的支持,并赋予了法律的权利。泰国证券市场协会作为自律组织监督和公布债券二级市场的交易情况,并制定实施了大量关于债券交易的标准和规则。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的成立,填补了银行间市场自律组织长期缺失的空白,在提高市场管理效率、推动市场创新、加强市场自律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有效推动了市场的规范发展,今后要更加明确自律组织在市场监管中的地位和作用,以更好地推动债券市场的发展。
(四)提高债券市场的开放程度,在开放中加快发展
亚洲各经济体在亚洲金融危机后就债券市场发展达成了共识,加强了债券市场的区域合作,债券市场的对外开放程度也不断提高,应继续加强区域内的交流和合作,在有效控制风险的情况下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程度,增强本国债券市场的国际化程度。鉴于中国已经成为亚洲新兴经济体中债券市场最大规模的国家,有必要在亚洲债券市场的开放与合作上发挥更大的作用。
(五)加强亚洲债券市场的区域合作,从内外部推动债券市场的发展
亚洲金融危机使亚洲国家认识到直接债务融资在降低银行系统风险、保持稳定的国家融资结构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并对共同发展亚洲债券市场达成了一些共识,积极推动统一的亚洲债券市场发展。“清迈倡议”与“亚洲债券基金”的成立与运作,极大程度上推动亚洲国家在债券市场合作向前迈进一大步,但亚洲国家的合作才仅仅开始,既有广阔的前景,也有深远的意义。
注释:
①本文以研究亚洲发展中国家债券市场为主要目的。由于日本属于发达国家,是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债券市场,市场发展已经相当成熟,因此研究范围不包括日本。
②除特别说明外,本文中所采用的数据都来源于亚洲开发银行的Asian Bonds Online。
③债券发行规模统计中,2000年之前数据包括中国、中国香港、韩国、菲律宾、新加坡、泰国,2000年起加入越南,2002年起加入印度尼西亚,2005年起加入马来西亚。
参考文献
[1]曹红辉,李扬.亚洲债券市场:战略构想与初步策略[J].管理世界,2004(10).
[2]王宇,申世军,赵晓男.亚洲债券市场的发展及中国地位[J].中国债券,2010(9).
[3]周孝坤,东亚新兴企业债券市场研究[D].四川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3).
作者简介:
王宇(1972―),男,河南汤阴人,清华大学管理学博士,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信息研究部,研究方向:金融市场,宏观经济。
一、上半年全区经济下行态势趋稳
从主要经济指标看,上半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分别同比增长9%和11.6%,分别比一季度回落0.9个、0.4个百分点;5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21%和11%,分别快于一季度1.3个、1个百分点。其中,1-4月、1-5月、1-6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均保持在11.6%,趋稳态势明显。
(一)从需求看,全区三大需求呈“投资增速企稳、消费平稳增长、外贸大幅下滑”格局,整体处于下探走势
1.投资
从投资增速看,上半年,全区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1%,比去年同期低1.5个百分点。从投资结构看,主要投资领域,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20.9%,高于全国4.7个百分点。其中,采矿业完成投资662.67亿元,同比增长20.5%,低于去年同期16.1个百分点;制造业完成投资2090.86亿元,同比增长20.8%,低于去年同期38.6个百分点。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投资509.40亿元,同比增长21.9%,高于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1个百分点。
我区属典型的投资拉动型经济,投资是全区经济发展的关键力量。当处于经济高速增长期时,投资加速是“锦上添花”,而处于经济放缓期时,投资减速无异于“雪上加霜”,很大程度上影响全区经济的回升。
2.消费
2013年以来全区消费市场整体呈下行,但趋势渐稳。上半年,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2320.22亿元,同比增长11%,比一季度高0.7个百分点。在当前经济趋弱的环境中,应将消费作为稳定全区经济的重要抓手。另外,进入2013年,CPI总体上呈逐月走低态势,但6月份CPI的数据仍高于全国0.5个百分点,达3.2%,在全国31个省区市中高达第9位。
3.外贸
受世界经济增长乏力,贸易摩擦加剧及汇率负面变化等因素影响,2013年上半年全区净出口出现大幅度回调,一季度增长0.8%,1-4月增长7.3%,1-5月增速回落至2.7%,上半年进出口增速跌至零点以下,达-1.8%,增速比去年同期下降2.2个百分点。
(二)从工业看,全区工业生产处于低缓走势通道,继续呈偏冷态势
进入2013年,内蒙古工业总体呈下行态势。一季度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较上年同期低3.4个百分点,1-4月、1-5月、1-6月增速均为11.6%,1-6月增速较上年同期低2.6个百分点,在全国31个省区市排第13位。工业用电量从一季度的10.3%逐月回落至上半年的6.9%,这预示着全区工业经济活跃度偏低,偏冷态势明显。
当前,全区工业经济运行别需要引起关注的是工业企业经营环境。上半年,全区工业产品销售率以及煤炭、平板玻璃、载货汽车等主要产品产量持续下降。1-5月,全区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继续下滑,一方面,主营业务收入(5.8%)、利润(-15.5%)大幅下降,压缩了企业效益空间;另一方面,应收账款净额(24%)、产成品资金占用额(10.4%)持续增加,挤占了企业大量现金,这一挤一压,企业经营环境日益艰难。若短期内企业生存环境难以改善的话,全区经济进一步下行的风险将会持续加大。
(三)从收入看,两大收入增速均有放缓态势,但城乡居民收入基本稳定,财政收入告别持续高位增长,偏紧态势明显
经济的持续下行对全区财政和城乡居民增收带来一定困难。2013年一季度全区财政收入增速为-6.9%,1-4月为-3.7%,1-5月为0.1%,上半年达到5.3%,虽实现“时间过半、任务过半”,但仍较上年同期增速低10.8个百分点,而且财政增速偏紧态势明显。从财政收入结构看,税收收入增长4.3%,非税收入增速达28.2%。税收和非税收结构失衡,不可避免地会衍生出乱收费、重复收费问题,在当前企业经营环境日益艰难的情况下,尤其值得防范避免。经济趋缓的态势,对我区城乡居民收入增加造成一定影响。上半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较上年回落4.4个百分点,为9.8%;农牧民现金收入较上年回落1.8个百分点,为13.3%。
二、与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时期的比较分析
一是下行趋势较国际金融危机时期平缓。2010年二季度以来,全区经济呈持续下滑态势,但较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时期经济直线下滑的程度,本轮经济增速下滑曲线相对平缓。
二是下行周期较国际金融危机时期长。根据国家与我区主要经济指标的历史数据对比,我区年度经济走势和全国基本一致,虽然短期内变化不尽相同,但总体上看,下行时我区生产总值变化滞后于全国3-6个月。
国际金融危机时期,我国经济从2008年一季度开始下滑,受其影响,我区经济2008年3季度开始下滑,比国家滞后两个季度。这主要是由于我区煤炭、电力、钢材等上游原材料产业比重较高的结构特点决定的,因为从消费品生产传导需要一个滞后期。本次,全国经济2010年一季度开始下滑,我区经济在2010年2季度出现下滑,亦存在约3个月的滞后期。从周期性变化规律来看,经济下行时我区变化滞后于全国3-6月的规律并没有发生变化。但从周期长度来看,本次我区下行周期要比金融危机时期更长。国家也不会出台类似于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实现像金融危机时期“V”形反转的可能性较小。另一方面,目前国家出台的措施主要以稳增长、调结构为主,规模及干预程度都不会太大,这些措施对于我区经济的拉动不具有直接性。在没有投资直接拉动的情况下,消费将成为拉动本次经济回升的重要力量,但消费并非我区拉动经济主导力量,而且要启动消费,必须先去库存,才能逐步带动下游生产能力的释放,这将是一个更漫长的过程,因此本轮内蒙古经济下行周期将比金融危机时期更长。
三是下行影响较国际金融危机时期缓和。数据显示,2008年2季度—2009年2月初,全区3638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有982户企业仍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近1.98万人与企业解除了劳动关系。相比2008-2009年,本轮经济下滑对全区经济的影响相对缓和。目前企业虽经营艰难,但关闭、停产现象不多,企业也没有出现大范围裁员现象。其原因,一方面是自治区政府要求地方和企业共同努力,采取相应措施尽量维持企业生产,整体市场环境不利的情况下坚守市场,以避免经济回暖后失去原有市场份额。另一方面,当前普遍存在的招工难问题也使得企业不会轻易裁员。
四是受冲击的产业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基本相同。当前,内蒙古以能源、原材料为主要特征的“一煤独大”的产业结构没有发生根本改变。因此,与金融危机时期相同的是,本次经济下行受冲击较严重的行业仍集中于煤炭、电力、建材等行业,其产品产量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
三、下半年全区经济走势分析
受国家经济周期性回落、国内增速放缓等因素影响,下半年全区经济将缓中趋稳,但下行压力依然较大,预计全年经济增速在10%左右。
(一)受国家经济周期性回落影响,下半年我区经济增速需保持低位调控
2007年我国经济进入经济调整下行期,为应对2008年金融危机,国家推出4万亿投资的反周期刺激政策,实现经济“V”形反转,但周期性调整并没有结束。自2010年2季度,我国GDP增速连续9个季度回落,其实质是2007年调整周期的延续。按照我国经济周期基本为10年的周期性规律,目前我国经济处于周期性回落探底阶段。受此影响,内蒙古经济也将相应的由以往“高速”增长转为“中速”增长。
(二)受全国工业、投资、出口增速趋稳及消费放缓等多重因素影响,下半年全区经济有望逐步回稳,但依然面临较大挑战
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月、5月、6月分别增长9.3%、9.2%、8.9%;外贸进出口增速1-4月、1-5月、1-6月分别增长14%、10.9%、8.6%;投资1-4月、1-5月、1-6月分别增长20.6%、20.4%、20.1%。同时,6月全国新出口订单指数47.7%,环比下降1.7%,这显示外需疲弱,下半年我国出口增速可能继续在较低水平徘徊。同期,全国企业家景气指数、企业家信心指数继续呈回落态势,预示下半年企业投资意愿仍较低。内蒙古经济增长主要取决于国家经济,下半年国内需求压力依然较大,我区经济回稳面临较大挑战。
(三)受全国制造业市场回落影响,下半年我区重工业生产形势更趋严峻
作为重工业主导型经济,内蒙古工业增长同重工业走势高度关联,重工业的增长势头对全区工业走势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内蒙古以能源、原材料为主要特征的重工业结构又极易受市场影响。下半年,生产资料价格和需求仍是影响全区重工业回暖的关键因素。6月份,生产资料价格已连续12个月出现负增长,从主要品种看,采掘业生产资料价格跌幅最大。黑色金属、有色金属的降幅都超过了2个百分点,说明需求萎缩导致价格下跌已成不争事实。考虑到生产资料行业产能过剩较为严重,煤炭、钢铁、有色库存均处于历史较高水平,下半年价格持续下滑压力依然较大。
从原料需求看,6月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1%,比上月回落0.7个百分点,时隔4个月再次逼近50%的荣枯分界线,经济增长势头继续放缓。特别是新订单指数已降至50.4%,比上月回落1.4个百分点,表明未来企业开工率将走低,供需矛盾会凸显。因此,下半年,在价格不断下降、需求持续低迷的影响下,我区重工业生产形势仍较严峻。
(四)受需求不足与产能过剩矛盾影响,下半年全区投资增长空间相对有限
当前,市场需求不足、产能过剩是全区企业利润大幅下降的主要原因。不少企业面临两难境地:全产能开工意味着当期投资亏损,不全产能生产则意味着前期投资亏损,这将极大影响企业后期的投资意愿。生产者价格的环比下降和新增订单缩水均显示需求继续疲软,而去库存的压力依旧较强。
由此可见,下半年,全区煤炭、钢材、有色等主要行业的去产能化过程还将延续,若在此阶段,以扩大投资消化过剩只能积累更大的产能,导致更大过剩。因此,在产能过剩、需求不足的双重压力下,下半年,全区的投资空间还将被压缩,从而进一步制约全区经济企稳回升。
四、下半年需要重点关注的两个问题
当前,全区经济运行中出现的诸多困难,归根结底,围绕两方面存在:一是企业增效难;二是政府增收难。因此,下半年经济工作应紧紧围绕自治区“8337”工作思路,抓主要矛盾,解决重点领域中的重点问题,确保全年经济保持平稳健康发展。
(一)关注工业企业效益问题
去年以来,受市场需求萎缩影响,内蒙古主要工业品价格明显下降。1-5月,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下降15.5%,增速创2000年以来新低。主要行业中,煤炭行业利润下降28.3%,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下降38.9%,黑色金属矿采选业下降22.8%。与此同时,企业资金流呈紧张局面,应收账款净额持续增加,达到24%,亏损企业亏损额增加了12.2%,属今年高位。上述情况表明,当前内蒙古经济仍属于典型的速度效益型和规模效益型,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主要依赖于速度和规模,增速一旦回落,企业效益就会下滑,距离质量效益型的目标较远。
当前,内蒙古要保增长就必须防止企业效益进一步下滑,防止亏损面扩大,这就需要政府采取强有力的降低生产要素成本等措施。因此,要着力降低企业生产成本。落实好自治区优惠电价政策,对符合自治区要求但未享受电价补贴政策、拥有自备电厂的企业,在现行电价基础上每千瓦时下浮0.02元。同时,加大对停产半停产企业职工技能培训的补贴力度,给予每人每月500元的资金补贴。
(二)关注政府债务问题
【关键词】奥地利学派 马克思经济危机 商业周期理论
本文的理论框架主要是以米塞斯和哈耶克对奥地利学派商业周期理论的解释为基础,因为他们是对于该理论发展和解释的主要贡献者。当然,维克塞尔和庞巴维克也会被提及,因为他们对于该理论的形成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并且启发了后来的奥地利学派的经济学家们。由于篇幅有限,新奥地利学派就没有提及了。本文站在该理论的基础上对2008年金融危机作了解释,并对于国内对于该理论研究的缺陷提了几点建议。
一、奥地利学派商业周期理论的主要内容
奥地利学派对于商业周期解释的第一个主要特征是:货币理论。正如马克卢普总结的那样:“货币因素导致了经济周期”。在继承了维克塞尔将利率区分为自然利率和货币利率的观点的基础上,米塞斯认为:“货币利率与自然利率并不一定一致”,但是,“货币利率迟早必须走向自然利率的水准”。这样,米塞斯研究了“自然利率与货币利率之间发生任何差异的一般影响”。米塞斯在《货币与信用理论》(1912)中这样写道:“虚假的繁荣由银行通过信贷扩张和降低利率而到来……,危机和随之而来的萧条是由于信贷扩张带来的不合理的投资期导致的”。换句话说,非货币经济会达到一般均衡状态的自然利率和市场利率之间的出清。
米塞斯总结了这样的情形,“情况是这样的:尽管当前生产并不增加,同时也没有延长平均生产期间的可能性,但放贷市场中所建立的利率仍以较长的生产期间为基础;所以,虽然就最后结果言其事并非适当和不切实际,然后生产期间的延长对于当时仍能提供有利的希望。但是此种发展将导致何种结果,无人会对之发生怀疑。最后终将出现一切可用于消费的维持工具均已用完,参加生产的资本品尚未转变为消费品的情况。”
所以,这种改变是不可持续的,因为并不是来自家庭储蓄的增加,而且由于政府导致的信贷扩张。如果不存在信贷扩张的行为,那么企业的投资就只能来自于家庭储蓄了。当中央银行注入资金的时候,投资支出就会大于家庭储蓄的总量。这时候企业家们获得资金变得更加容易,他们就会投资与更加迂回的生产方式。企业家们的这种大量投资扭曲了生产结构。因此,这种生产结构是不可持续的,并不可避免的崩溃,直到企业家们意识到他们的计划不能完成而且必须修正或放弃的时候。所以,周期的繁荣阶段为萧条阶段创造了条件:扩张内在性的导致了萧条是奥地利学派商业周期的第三个特征。
“上述情况尚不致表现为消费品的完全缺失而危及人类的生存;其所表现者,仅为可供消费品数量的减少,以及因之出现的消费量的低落而已。于是,消费品的价格上升,而资本品的价格下降。”由于过多的消费品需求将提高它们的价格,资源配置是颠倒的:后期生产的投资优先于早期生产的投资。这种资本的重新配置增加了对于信贷的需求。为了避免这种崩溃,货币当局可以增加货币供给量。但是,银行的储蓄是有限的,以至于对于信贷的需求最终超过了银行过多的货币供给,这就推动了利率的上升,导致企业家们放弃生产计划。市场力量导致利率朝着与时间偏好和投资与储蓄均衡相一致的方向运动。
二、奥地利学派商业周期理论对当前经济危机的解释
早在2008年之前,美国就经历了一次“互联网泡沫”。在2000年,互联网泡沫破灭之后,美国经济本应该步入衰退期。但是,为了防止衰退,美国实施了扩张性的货币政策,美联储大幅降息,联邦基金利率从2000年的6.5%一下子降到了2002年的1%。美联储用降息刺激了房地产经济,经济慢慢走出衰退。但是,代价也很大,房地产泡沫越吹越大,这为2008年的金融危机埋下了伏笔。
奥地利学派的商业周期理论认为,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在于信贷的无序扩张。虽然信贷的扩张在短期内可以刺激经济的增长,但是,人为的繁荣必然带来衰退。在危机爆发之前,整体经济都会经历一个信贷扩张的阶段,而银行信贷扩张的手段就是通过降低利率来实现的。
我们选取了从1959年1月到2007年12月的美国联邦基金利率的月度数据。从图中我们看出,美国联邦联邦基金利率在1981年6月曾经达到19.10%,为二战Y束以淼睦史最高值。在从1980年9月至1982年9月长达24个月的时间里该利率一直维持在两位数的水准。在1981年6月达到历史最高值19.10%后,随后缓慢出现回落,这与奥地利学派的商业周期理论是一致的。
一方面,正是信贷的扩张,无论信用评级的高低,人们都可以贷款买房,不该消费的消费。另一方面,也有由于信贷的扩张,企业家就会开始错误的投资,不该投资的领域投资了。朱巧玲指出:“金融衍生工具的发展又加剧了投资的程度,各种对冲风险的金融衍生产品使得次级贷款项目改头换面,通过房贷机构出售资产抵押债券,这种高风险的房产项目转化成为追逐高额利润的投资银行所青睐的项目。投资银行又通过各种证券打包业务把风险分摊或者转移到其他保险公司及对冲基金等金融机构。奥地利学派语境下的企业家是利润机会的发现者和追逐者。”最终,在美国抑制通胀的情况下,人们还不上贷款,房地产企业开始倒闭,接着是银行,最终引发了金融危机,蔓延至其他国家形成了经济危机。归结其原因,依然是政府信贷的无序扩张。
三、结论
综上所述,首先,奥地利学派存在已久,虽然饱受争议,甚至一直被主流经济学界边缘化,尽管哈耶克于1974年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我们对于不同的理论,不同的声音都应该重视,对于政府干预导致的人为繁荣以及信贷扩张应该保持谨慎的态度。其次,国内学者们对于该理论似乎并不感兴趣,相关研究文献相对较少。国内多数学者是从定性的角度来研究该理论的,尽管奥地利学派批判经济学中的数学方法,但是实证检验依然被大多数经济学家们接受和运用。而国内学者运用实证检验该理论的几乎没有,而国外学者早已开始这方面的研究,如Keeler(2001)、Mulligan(2005)、Luther和Cohen(2014)等。
参考文献:
[1]米塞斯.货币与信用原理[M].台湾: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1967.
关键词:金融危机;会计稳健性;投资者保护;公允价值
中图分类号:59文献标识码:A
1 会计稳健性及其经济功能解析
会计信息具有重要的投资者保护功能,一般认为通过两个方面发挥作用:定价功能和治理功能。资本市场的信息不对称对投资者的潜在危机引发了投资者保护中需要解决的两个主要问题:信息和问题。按照Beaver的观点,会计信息的最高目标是决策有用性,主要体现在两点:一是估值有用性,即会计信息有利于投资者的估值决策,表现为会计信息的定价功能;二是契约有用性,即会计信息要有利于缔约,特别是投资者和管理者之间的缔约,表现为会计信息的治理功能。
会计稳健性能够有效降低投资者与公司管理层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程度,减少投资者的投资风险和决策风险,保护投资者的利益。表现在:
1.1 减少成本
稳健性能够优化管理层酌量性投资决策、约束高管对他们自身和其他利益体的机会性支付、提高契约效率、方便投资者对管理层的监督、减少诉讼成本等,从而有利于保护外部投资者利益。稳健性的这些有利作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抵消公司契约方由于不对称信息、不对称报酬、有限责任及有限时间等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1.2 缓解信息不对称,减少信息风险
稳健性被认为是管理层与股东之间信息不对称程度的一个变量。其他研究者的实证研究结论都认为投资者把会计盈余作为公司信息的基本来源。由于会计信息质量会被投资者定价,因而代表信息不对称程度的稳健性指标能够在权益资本成本高低上显现出来。J. Manuel et al.发现以稳健性为主要特征的信息风险会被投资者定价,管理层在权衡权益资本成本增减后,可能会减少采用激进会计政策的动机和行动,从而间接起到投资者保护作用。LaFond and Watts指出的,稳健性成功地减少了会计操纵的动机和机会,进而,减少了投资者信息不对称问题风险及其损失,带来公司价值和权益价值的提升。
1.3 带来超额收益
Sloan发现在过去30年的时间里,每年投资于会计政策最激进组,投资者在未来一年的持有期内规模调整的超额投资回报是-5.50%;会计政策最稳健的组,未来一年的超额投资回报为4.9%。金融危机使人们意识到,在公允价值运用过程中,对会计稳健性的忽视可能带来灾难。在后金融危机时代,应当深入剖析会计稳健性的经济功能、机制及其贯彻方法,重新定位会计稳健性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中的作用,充分贯彻会计稳健性,发挥其投资者保护功能。
2 会计稳健性与公允价值原则的对立及协同关系
会计稳健性与公允价值具有矛盾对立性的一面,同时具有实现相互协同的基础。财务报表所提供信息的四项主要质量特征是可理解性、相关性、可靠性和可比性。长期以来,国内、国际会计学术界就会计计量原则在稳健性计量和公允价值计量之间如何权衡问题一直进行着争论。这场争论随着近年来国际会计准则或美国会计准则越来越多地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方法而逐渐升温,迄今缺乏一致的看法。
从信息提供目标和经济后果来看,公允价值与会计稳健性具有相互排斥和对立的一面,表现在三个方面。(1)信息不对称程度替代。会计稳健性是表征外部投资者与公司管理层之间信息不对称程度的主要会计指标之一,应用公允价值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会计的稳健性,从而削减会计稳健性缓解信息不对称的经济功能。(2)相关性与可靠性替代。会计信息的相关性与可靠性是一对矛盾,很难兼顾,而公允价值计量的主要目标即提供更加相关的信息,会计稳健性原则下会计信息虽然相关性低,但可靠性更强。(3)公司治理替代。会计信息具有重要的治理功能,可能会带来治理机制的选择。会计稳健性能够抑制管理层机会主义的投资倾向,而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可能使管理层增加投资冒险行为和侥幸心理。同时,二者具有统一性,可以实现协同。会计的主要报告目标为相关性与可靠性,从经济后果来看具有定价和治理两大功能。公允价值计量模式能够产生相关的会计信息、稳健性原则下会计信息更可靠;公允价值计量模式能够充分发挥会计信息的定价功能,而稳健性原则有利于发挥会计信息的功能。从报告目标和经济后果来看,公允价值与稳健性应当统一于投资者保护这一最终目标之中。从国际、国内会计实践来看,公允价值和会计稳健性的产生、发展与深化有其深刻的经济背景,强调一方而忽视另一方必然带来会计信息质量的下降。在公允价值计量的方法前提下,与贯彻会计的稳健性原则并不矛盾,二者应当统一于投资者保护目标之中。不论采用哪种计量方法(即使是历史成本),都应当贯彻会计稳健性,由此看来,会计稳健性是投资者保护的最基础性计量原则和会计信息质量属性。
3 金融危机背景下,会计稳健性的投资者特殊保护机制及其贯彻
笔者认为,在金融危机及后金融危机背景下,公允价值原则仍然是主要的会计计量属性,它不会因为金融危机的爆发而取消。但是,在应用公允价值时,应当始终贯彻会计稳健性的原则,发挥其投资者特殊保护功能,表现在以下方面:
“牛市”与“熊市”背景下对会计稳健性的贯彻。经济高涨时期(笔者称之为“牛市”),以公允价值计量的实物资产及金融工具价值偏高,乃至畸高(如美国前金融危机时代的次贷衍生金融工具),但由于采用市场导向原则价值计量,其价值或收益形式上是“公允”的,而实质上由于投资者的行为因素或心理因素偏差,以及对这些资产风险估计不足,导致了对其未来现金流量的过分乐观估计。因此,在“牛市”背景下,需要充分考虑风险因素、未来不确定性的经济走向以及投资者心理和行为偏差,提前预计其损失和贬值,以更好发挥会计稳健性的制约功能。在经济衰退期,资产价值特别是金融资产价值可能被严重低估(如次贷危机发生后的雷曼兄弟公司破产更大程度上是由于巨额亏损而非现金短缺),也不利于投资者保护,可以采用相对“公允”的历史成本,以发挥其投资者保护功能。
会计稳健性的契约有用性及其投资者保护功能实现。按照契约理论,公司是由利益相关方结成的契约体,会计稳健性在此契约体系中可以起到两种作用,一是缓解契约方,特别是外部投资者与内部经理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程度,防范道德风险,防止“监督弱化”;二是带来公司治理机制的选择,促进“激励相容”。这会有力地推进投资者保护。在贯彻公允价值的过程中,一方面要提高信息编报的“准确度”,同时也要发挥会计的治理作用,尤其是会计稳健性的治理功能,促进监督强化和激励相容,规避管理层的机会主义风险。
4 结语
从投资者保护角度看,会计稳健性是最基础的会计属性,会计稳健性具有重要的投资者保护功能;在会计实务中,应当充分贯彻稳健性原则,同时要合理处理会计稳健性与公允价值计量原则的关系,把二者统一到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保护投资者利益的框架之中。后金融危机时代,我们需要思考如何合理报告会计信息,如何在稳健和公允之间、相关和可靠之间进行权衡,促进会计准则完善和会计信息质量的提升,充分发挥会计信息的投资者保护功能。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