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心理健康课堂教学设计

时间:2023-08-11 17:18:04

导语:在心理健康课堂教学设计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心理健康课堂教学设计

第1篇

关键词: 高中生 心理压力 政治课程教学 心理健康教育

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高中生一切以高考为主,尤其是高三学生,几乎每天都是在高强度的学习和复习中度过的,之后进行定期的模拟考试检验学习效率和质量,造成学生面对考试和成绩的紧张、忐忑心态,一旦成绩不理想就容易产生心理压力,甚至出现心理问题。因此,针对高强度压力下的高中生群体开设心理教育课程十分重要。

1.高中政治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对教师素质提出的要求

1.1只有心理健康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心理健康的学生。

鉴于高中生所面临的紧张学习状态和巨大心理压力,在政治课程中应开展适当的心理健康教育,有效、适度缓解心理紧张和压力。这就要求政治教师具备强大的心理素质,设身处地地感受学生的生活状态和节奏,并在高中生的生活环境中控制、调节自身情绪和状态,以轻松的心态投入心理教学中,为学生分析、调节心理状态。

1.2有广博的知识修养。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的行为、心理、精神状态,然而人类是世界上最为复杂的生物,所以心理学的研究内容不仅涉及众多专业领域的理论知识,而且高深莫测、晦涩难懂,这就要求心理学教师拥有一定的知识储备,无论是在理论知识方面还是在心理学实际应用方面,都能够在课堂教学中结合基础心理学理论开展丰富的情景模拟,拥有强大的思维逻辑能力及出色的演讲口才。

1.3有高度的责任感。

在实施心理学健康教育过程中,不论是在教师的教学模式和学生的接受程度方面,还是在学生中存在的心理问题方面,都极有可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难题,对于首次进行心理学教育的教师来说,这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教师必须具备对心理学教育的强烈热情和责任感,才能将这一充满未知和挑战的教育工作持续开展下去。

2.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2.1改变教学方法,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针对高中生群体,每天面对的最多的就是课堂教学和作业,无穷无尽的各类课程是导致紧张情绪和心理压力的直接原因,所以一切的课堂教学都会引起内心的排斥或反感情绪,政治课堂教学也不会例外,如果直接将心理学教育拿到课堂上开展传统模式的教学活动,则学生势必会排斥和拒绝而不利于教育的实施,所以在教学模式上一定要有所改变,打破封闭式的传统教学模式,通过开展自由灵活、生动有趣的相关活动吸引学生参与,然后在活动中逐渐渗透心理学理念,鼓励学生成为课堂主体和核心力量。

2.2以问题为中心,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

相关调查研究结果显示,高中生群体中存在的心理问题主要集中在繁重的作业任务难以完成,长期不间断的课堂教学带来的压迫感,以及得到不理想的成绩之后面临的来源于自己、老师、家长的各方面压力,等等,说明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大多是因为长期被动接受高强度教育而没有收获理想的成果而造成的,那么教师就应该抓住问题的关键点,从关键问题出发,改变学生的被动情绪和心态,将课堂的主导权交给学生,教师扮演引导角色,然后逐渐培养学生的主动意识,让学生主动学习,主动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难题,这样就不会出现被动的压迫感。

2.3树立正确的教学评价观。

在应试教育下,人们倾向于将高考作为学生的跳板,作为学生命运的转折点,高中生为了即将到来的高考不遗余力地学习和备考,然后进行一次次的模拟考试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而唯一的检验标准就是成绩,似乎成绩就是一切,因为高考是根据考试成绩评价的,大学是根据高考成绩选拔专业人才的,所以学生、教师、家长最重视的就是成绩,而对学习的过程并不在意,然而这种评价方式可能不公平,分数成绩并不能代表一切。人类作为高级动物是具有情感的生物,存在感性的一面,所以人有时候会犯错误、会有失误,那么学生一旦在考试中出现错误或失误将会直接影响考试的分数成绩。但这并不能代表学生没有努力学习,不能因此而降低对学生的评价,因此,教师必须明确这一点,评价标准可以视情况而定,分数成绩并不是对学生的唯一评价标准。

3.对学生施以“真爱”是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作用

爱,是这个世界上最温暖人心的情感流露,对人心的感化力量十分强大,能够带给人信心和动力。爱同样能够融入教育中,为严谨、严肃的教育教学过程带来一丝温暖和感动情怀,尤其是教师表现出的对学生的爱,是一种关心和爱护,同时是一种尊重和信任,这种爱能够拉近教师与学生间的距离,带领教师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理解学生内心的情感纠结与迷惘,从而及时解决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

针对高中生存在的心理问题,需要采取合理合适的解决方法,比如改革创新高中的教学模式,缓解高强度课堂学习带给学生生理与心理的双重压迫力;适当开展丰富有趣的课外集体活动,并带动教师和学生参与其中,放松教师和学生间的关系、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有利于今后的课堂教学;建立健全高中学校的心理健康部门,可以设置类似阳光小屋的心理咨询师,鼓励学生在遇到问题时及时寻求帮助,及时解决存在的心理方面问题。

参考文献:

[1]刘韧.高中政治课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尝试[J].快乐作文,2011(3):61.

第2篇

关键词:多媒体案例;中职;心理健康教育

作者简介:牟书(1974-),女,四川人,北京联合大学师范学院心理学系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心理健康教育教学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1年北京市属高等学校人才强教计划资助项目“社交网站与大学生人际交往”(编号:PHR20118388)成果之一。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7518(2012)11-0030-03

中职学生正处在从少年走向青年,从学校走向社会的关键时期,身心发生剧烈变化,容易产生种种矛盾,引发心理健康问题。当前我国很多中职院校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其目的是普及心理学知识,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与其他知识性的课程教学不同,心理健康的教学包含了大量内隐性的知识和社会技能,采用传统以教师课堂讲授为主的教学方法并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为了提高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质量,教师在心理健康教育课堂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例如案例教学、活动训练、自我探索等[1]。其中案例教学是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最常用的方法,尤其采用多媒体方式呈现的案例,能够为学生创建一种再现的真实情景,通过学生的观察、体验、讨论、反思,促使学生掌握内隐的心理调节知识,形成健康的人格,达到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2]。

但是教师在实践中发现,多媒体案例教学法并非总能够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而是受到两方面因素影响,一是多媒体案例的选择,二是多媒体案例教学的课程设计。我们根据教学实践,对多媒体案例在中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堂的实践进行了探讨,并对总结了多媒体案例教学的课程设计。

一、多媒体案例在中职心理健康教学中的实践

(一)多媒体案例的选择与制作

选择一个好的多媒体案例对中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教学效果非常重要。教师在选择心理多媒体案例时,应遵循以下原则[1,2]:

1.典型性。案例应具有一定的典型性,能够反应学生遇到的普遍性问题,教师在教学中才能帮助学生将案例中涉及的心理健康知识和技能广泛迁移到其它环境。

2.真实性。案例应来自学生的日常生活、学习,真实的案例才能令人信服,引起学生的共鸣。多媒体案例在人物背景、性格特点、事情的前因后果上都应加以完整介绍。

3. 时效性。社会在不断发展,中职生所面临的环境也在不断变化,在选择案例时,要考虑中职生所处的时代背景,选择他们所关注的热点问题。

找到符合标准的多媒体案例并不容易,教师可以考虑根据课程教学的要求,拍摄相应的情景剧。情景剧取材于中职生中职生生活中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创作、拍摄。

以“人际交往”一课为例,我们根据沟通的理论,按照表达、倾听、礼节、心灵四个部分,拍摄了四个人际交往小故事,每个故事均以AB剧的方式呈现。AB剧是指多分枝的故事,有A、B两种不同的情节发展。在本研究中则是由于其中的主人公的处理方式不同,造成了不同的沟通结果,其中一种为错误的沟通方式,会导致误会、矛盾和冲突,另一种则是正确的沟通方式,沟通的结果是互相理解、顺利解决问题。

除了AB剧情之外,还加入了专家分析,动画演示等材料。采取主持人、专家访谈的形式,让专家点明A剧和B剧中沟通之所以出现差异的原因,解释其中所涉及的沟通原理和技巧。当专家解释时,辅助以动画、情节重现等手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其中的道理。在每个小故事的最后,设立了一个问题环节,即给出一个虚拟的沟通情景,要求学生选择在该情节中会怎样采取行动。这个环节可以让学生开展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活动,以便对本段内容有更深入认识,并且能够真正达到训练沟通技巧的目的。

(二)多媒体案例在心理健康教学课堂的使用

我们在北京某中职院校的心理健康教学课堂上使用多媒体案例,并验证其教学效果。A、B两个班在一节课内都学习案例1和案例2,分别以文本和视频形式呈现。其中A班先学文本案例1,再学视频案例2;B班先学多媒体案例1,再学文本案例2。每个案例看完视频资料或者文本资料之后,教师均根据案例组织小组讨论和全班讨论,之后由教师进行总结。对学生上课的状态进行观察,并记录学生参与讨论的情况。课程结束以后,让学生根据对故事内容的兴趣在5点量表上打分。

结果表明,对于先学习文本案例,再学习多媒体案例的A班,在兴趣量表上,对多媒体案例的兴趣与文本案例的兴趣差异边缘显著(P=0.06),对多媒体案例的兴趣大于文本案例。课堂观察也表明,学生对多媒体案例部分的教学更投入,全班出现多次笑声,分组讨论时也更加积极,在全班讨论时有8名学生主动举手回答,平均回答时间为20秒。对文本案例的注意力则较为分散,在全班讨论时有6名学生主动举手,平均回答时间为16秒。值得注意的是,观看多媒体案例的学生在回答问题时,涉及自己的感受较多,而观看文本案例的学生回答问题时多围绕案例本身来进行。A班的结果显示,多媒体案例比文本案例更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学生参与讨论的积极性也更高。

对于先学习多媒体案例,再学习文本案例的B班,在兴趣的得分上,两种形式的案例差异不显著(P=0.55)。课堂观察表明,学生在多媒体案例时的注意力并不投入,有部分学生开小差,课堂较为嘈杂。分组讨论时,有3名学生举手,平均回答时间为15秒。在观看文本案例时,学生们分神的状态依然较严重,但课堂较为安静。分组讨论的积极性不高,在2分钟之后很多组就停止了讨论。全班讨论时,只有1名学生举手回答问题。

课后对AB两个班的学生进行访谈,两个班的学生都认为,多媒体案例形象生动,容易理解,文本则较为枯燥,容易走神。但B班对本课的评价低于A班,认为这个课程的用处不大。以往的多媒体案例教学法主张首先利用多媒体案例的真实性、趣味性来激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兴趣。但我们在本研究中发现,作为心理健康教育使用的多媒体案例并不适合在课堂的开始阶段呈现。主要原因有两个:首先,本片采用的情景剧案例他课堂常用的“纪录片”式案例不同,由于与真实生活情景非常接近,其中所含的人际沟通知识也是内隐性的,并没有将主题用显而易见的方式表达出来。如果没有对相关知识的了解,学生在观看中注意的焦点不够集中,在后面的讨论也只能限于肤浅的表面理解,导致讨论的积极性不高,也没有深度。

其次,由于学生长期接受“讲授”式的课堂教学方式,对课堂开展的方式已经有了预期,一般的课堂开始时,学生是从下课时的“松”进入上课时“紧”的状态,随着课堂内容的开展,教师会适当地让学生再“松”,然后再次“紧”。但是在B班,教师一开始向学生呈现视频,让学生直接进入“松”的状态,打破了学生已经习惯的课堂教学节奏,学生来不及调节自身的状态,导致对多媒体案例注意不足,对随后讨论的兴趣也不高。对于后面的文本案例,学生觉得更加枯燥,出现了完全不在状态的情况。相反,对于A班来说,文本案例的呈现方式与平时较为接近,提供了一个缓冲调整的时间,后面的多媒体案例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心理健康教育课与其他课程在教学目标上有很大的差异,授课形式、师生互动上也有不同。心理健康教育课总是强调体验式学习、在行动中学习,常用游戏、训练,鼓励学生发言,参与讨论,但是传统课堂以知识、技能的培养为主仍然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在其它课堂上已经习惯了这种学习模式,对课堂的呈现形式已经有了一定的预期,猛然转到心理健康教育课堂上,常常表现出不愿意参加活动的心态。我们在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中发现,学生在心理健康教育课堂上往往不愿意参加游戏活动,但如果是在放学后的课外活动中开设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学生就能够非常积极。两者的差别正是由于学生对“正式课堂”和“课外课堂”的预期不同造成的。因此,教师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设计时,需要必须要考虑中职学生的心理特点,在课程中设计一定的过渡环节,逐渐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对活动、讨论的参与程度。

二、基于多媒体案例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设计

多媒体案例为中职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提供了生动形象的教学环境,但要心理健康教育真正发挥其优势,还需要适当的教学方式和精心的教学设计。Dooley & Skinner(1977)指出,案例教学方法中,教师不是进行通常宣讲式的教学,而是进行苏格拉底式的讨论,即教师只批评与提问,让学生发现他们自己的解决方案[3]。因此在使用多媒体案例进行教学时,要采用以案例为中心,以理论知识为基础,以师生交互为教学活动的课堂教学模式,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学生为主体开展讨论,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增强参与意识,提高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4]。

经过前期的实践探索,我们总结在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课》上使用多媒体案例教学的基本过程如下:

(一)课前准备

教师选择、熟悉有关视频片段,包括情景剧、专家讲解,以及相关的沟通理论和技巧。我们在实践中发现,心理健康类的多媒体案例的时间不宜过长,内容不宜过多。一般来说,一段视频在3-5分钟左右,学生讨论时间在15-20分钟,教师总结时间大致在5分钟作用较为合适。

教师还需要设定课程相关的认知、情感、技能教学目标,要让学生通过课堂学习和讨论认识到基本原理。学生在上课前要对本课的目标有了解,知道本课的内容,最好在课下有过相关的观察和思考。

(二)知识学习

心理健康教育课要教给学生关于身心发展的常识、关于自我调节的技巧和方法,因此在课程体系方面要注重课程结构的完整性和系统性,要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心理健康理论知识,这有助于学生将案例学习中学会的技能广泛迁移到其它环境。在教学开始时,先向学生介绍有关的知识和理论。这部分主要以教师讲授、提问、讨论的方式来进行。通过讲授、让学生进入对相关的知识点的思考状态,以便学生能在后面的案例学习中将理论和实际联系起来。

(三)多媒体案例呈现

在呈现多媒体案例之前,向学生简单介绍多媒体案例,并让学生观察并体验案例中的人物所遭遇的情景和冲突。学生根据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对案例中人物的心理活动和冲突场景进行分析和反思,形成对该问题的看法。

(四)案例分析讨论

分析讨论是多媒体案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看完心理多媒体案例之后,教师根据多媒体案例,结合本课的内容给出几个讨论的题目,让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在小组讨论中,每位同学都有发表意见的机会,形成认知冲突,并通过讨论获得对相关问题的深入理解。在小组讨论之后,教师可以组织全班讨论,让学生进一步开阔思维,加深对问题的理解。

在讨论中教师还可以再次重复播放多媒体案例材料。学生第一次观看多媒体案例时,容易忽略其中的一些细节,或者未能抓住案例的重点。经过讨论之后学生形成了对问题新的看法,这时再次观看案例,学生能根据讨论所形成的想法更仔细地观察多媒体案例的内容,获得更多的体验。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讨论的情况,只播放多媒体案例中普遍被忽略的重点细节,引导学生去体会、思考。

(五)案例反思和行为训练

这一环节的主要目的是将理论知识和案例联系起来,进一步提高学生解决心理问题的能力。教师对全班学生讨论的结果进行总结和评价,并强调心理知识和实践之间的联系。在这个环节,教师还可以给出几个其他情景下的类似案例,让学生通过思考,能够将学到的知识迁移到其他情景中,处理类似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倪坚.高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方法探讨[J].职教论坛,2010(29):40.

[2]牟书.曾美英.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中视频案例的设计[J].中国电化教育,2008(7):67-69.

第3篇

关键词:历史课;心理健康教育

一、历史课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课堂管理

初中学生的兴趣和爱好非常丰富,每个学生都有自己不同的爱好和特长,因此,教师要改变课堂中枯燥的、单一的知识传授的传统教学模式,能够对历史学科知识进行加工,结合身边的典型事例,建构综合性的历史课堂。

1.构建课堂管理模式要选择适当

我们首选的课堂管理模式是民主型管理方式。即在历史这一学科的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这种民主型管理模式使师生之间的互动也较为自然、和谐,并营造出让学生感觉到和教师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民主的、合作的一种气氛,其氛围使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缩短了,提升了学生的安全感和自主性,这样学生能从中汲取更多积极的心理养分,相对减少了师源性的心理伤害,因此,在历史教学过程中可以设计活动课、现场教学等,学业成绩考评不再局限于考试,可以采用辩论、策划组织活动等开放的测验方式。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心理成长是非常有利的。

2.历史课堂管理要行之有效

通过历年的教育实践证明,影响学生心理成长和心理健康的关键因素,在于教师在课堂上如何教学,对于学生的课堂行为问题使用的处理策略是否恰当,以及能否正确使用奖励与惩罚手段,这些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产生不同的影响。因此,课堂管理方法要有效实施并能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教师就要在正确的学生观的指引下,充分利用历史教育学的有关原理和知识,并在心理学配合下教学。

3.课堂要努力营造良好的心理氛围

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但要精心组织教学内容,积极改进教学方法,精心设置问题,还要坚持课堂教学的心理卫生原则。即应在愉悦性、激励性、差异性、支援性为前提下,着力于通过情境等引发学生的兴趣,让历史教学建立在快乐之上,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并在平等、民主、合作的基础上建立师生关系。在课堂教学中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保持高度的学习注意力,学习情绪愉悦,对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正确的学习动机的形成起到了促进作用。

二、历史课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策略

教师的教学魅力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学生对该门学科的重视程度和兴趣。如果历史教师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人格魅力,做到课堂上幽默风趣,课下平易近人,学生也会在喜欢教师的基础上逐渐爱上历史学习。因此,如果教学是盖一座大厦,那么师生关系就是这座大厦的地基,没有好的师生关系,无法盖起一座高楼大厦。教师一是要用爱心和耐心感化学生,二是要通过谈心、观察等方式,了解学生,找准学生的心理需求点,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1.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

初中阶段的学生在心理发展上存在了成熟化与幼稚性并存的现象,一方面,他们的思想、能力、知识储备都不足,很多问题不能妥善解决。另一方面,他们的内心又非常敏感,渴望教师的尊重,需要独立的空间和思想。因此,历史教师在对待学生时要坚持“民主、平等、真诚”的原则,做到绝不勉强学生做他们不情愿的事情,绝不做侵犯学生的隐私,伤害学生人格尊严的事情,要通过说服、引导等办法使学生心甘情愿地接受历史教育、学习历史知识。

2.渗透要讲究有机性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寻找心理健康教育的合理渗透点可以依据教学的具体内容和这些内容所蕴含的可利用资源,不能只为了渗透而渗透,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历史课程虽然含有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但也要因材施教,不能强行渗透,有些教好像为了完成某种“任务”而不论什么内容,也不论时间是否合适就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有些教师为了方便制作课件,寻找“渗透点”,这样都会走进学科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误区。教学中的内部渗透与整个学科教学的具体过程是紧扣的,是有机融合的,它贵在自然、贴切。

3.渗透要讲究适度性

历史课教学中课程本身的内在规定的知识性目标才是“主目标”,而心理健康教育目标是“副目标”“辅目标”。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在教学中应“适时有度”,即在一节课中,时间是40分钟,其中如果有20分钟以上集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时间就有点过长,也达不到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使这节课变成了心理健康教育课而不是学科渗透了,因此,要“适时”。与此同时,“有度”主要指以下三点:(1)渗透目标不适合太高也不适合过低,即要注意渗透高度;(2)尽量考虑各层次学生的可接受性,并根据学生个性心理及个别差异循序渐进地渗透,即要注意渗透梯度;(3)教师要经常搜集学生的有关动态信息,并以此为依据调整渗透的策略,即要注意渗透效度。

4.渗透要讲究灵活性

第4篇

关键词:“微课”模式;心理健康教育;教学

随着职业教育的迅速发展,高职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也日益受到重视,而其中具有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和促进学生心理发展作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更是由选修课逐渐调整为公共必修课,但由于高职生与本科大学生相比,本身存在知识基础、理解能力、素质水平以及学习动机等方面的差异,传统的讲授型教学在高职院校中效果不佳,学生参与度也不高,因此亟待引入新的教学模式以改进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效果。与此同时,随着教育技术向着信息化和数字化发展,一场“微”革命正随着移动通讯技术、社交媒体、教育资源共享的理念悄然进入到我们的教学系统。

目前,我国教育部正在积极推动“微课”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由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组织的全国高校微课教学大赛也深受各省市教育部门推崇,各地高校也陆续开展关于微课的设计开发与应用的项目研究,这一系列举措极大地促进了高校教师投入课程建设和教学研究的热情。在此背景下,将微课与高职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必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心理健康知识的理解与掌握,使学生能适应未来岗位职业发展的需求。

“微课”全称是“微型视频课程”,它是以教学视频为主要授课方式,围绕具体的知识点进行的教学过程及相关资源的有机整合。“微课”的核心内容是课堂教学视频,与该教学主题的教学设计、教学课件、习题测试、教学反思、教师点评、学生反馈等教学支持资源也包含其中。“微课”模式不同于传统单一的教学资源类型,它具有其独特的特点和优势,在高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中,“微课”的应用不失为一种有益的尝试,也必将产生良好的效果。

1、教学时间较短,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教学视频是“微课”的核心组成内容。根据高职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规律, “微课”的时长一般为10分钟左右。这相对于传统的45分钟的一节课的教学课堂来说,“微课”可以称之为“微课堂”。在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采用事先录制好的“微课”应用到复习旧课或者课堂导入环节。由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各章节的知识点较多,光靠学生上课听讲并不能很好的理解和消化心理健康的重点知识和技能方法,有些学生善于做笔记,但也无法全面的把握整堂课的精髓,因此采用“微课”,教师根据上节课的教学要求,制作旧课复习视频,让学生在课后观看,有利于学生更好的巩固所学知识。其次,教师可以根据新课主题设计新颖的问题,制作精美的视频作为导入材料,在一开始上课就让学生观看,吸引其注意力,使其产生学习兴趣。

2、教学内容较少,适合教学需要

相对于较宽泛的传统课堂,“微课”的问题集中,重点突出,更适合师生的需要。比如人际关系章节中,影响人际关系的因素有很多,如认知因素(首因效应、晕轮效应等),教师可以认知因素这一重点通过“微课”的形式让学生能充分的理解。相对于传统一节课要完成的复杂众多的教学内容,“微课”的内容更加精简,因此又可以称为“微课堂”。当然,正因为“微课”的教学内容较少,更要求教师明确某章节的重难点,排除大量学生通过自学能理解的普遍性和常识性知识点,有利于学生掌握核心内容。

3、资源重复利用,教学灵活方便

从大小上来说,“微课”视频及配套辅助资源的总容量一般在10几兆左右,其可以满足师生随时随地利用手机、电脑等终端设备在线浏览或下载其他辅助资料,实现移动学习,不再受到时间、地点、人员等限制,真正的达到资源共享的效果。在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活动中,课上的好的教师,一般也只能对着他所讲授的班级,其他班级的学生无法享受,而有时候一堂课效果如何还与教师的自身因素以及学生的配合情况有关,因此同一个教师在某一个班上的好,但未必能在另一个班上好,因此进行“微课”教学能保证教学的相对统一性和平等性。而且学生除了在课堂上可以观看教师提供的微课视频外,在课余时间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随时反复观看想什么时候学习,就什么时候学习。另一方面,“微课”教学也非常适合于教师的观摩、评课、反思和研究。一堂好的心理健康课,需要教师不断地完善,但是由于资源和时间的限制,很多教师对于课堂改善有心无力,“微课”让教师能观摩自己的授课情况,反思自己的教学设计是否合理,并不断进行教案完善和实践调整。

4、情景化构成,教学真实有效

“微课”以教学视频片段为主线,根据教学计划整合成一个主题鲜明、结构紧凑、形式多样的 主题单元资源包,营造出一个真实的“微教学资源环境”。具体形式可以是案例分析型、心理微电影等,在这种真实的、具体的、典型案例化的教与学情景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启发学生深度思考。案例分析法是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常用的教学方法,在案例分析法应用中,教师往往采用文字性的描述,让学生去阅读和理解,根据笔者实际的教学经验发现面对冗长的案例,学生的注意力和理解力并不高,因而回答问题的积极性会有所影响,因此在“微课”中,教师可以事先录制好音频,让学生能边看边听,实现视听手段结合使用,增加可读性和理解性。另外,很多教师采用的案例有时会脱离学生实际,教师可以选用咨询个案,在征得来访学生同意后,让其自我陈述,并进行录制,形成视频案例库,在讲解相关章节内容时可以随时调用,如讲解“大学生自我意识”这一章中,当涉及到自卑心理、自我中心心理等内容时,即可用“微课”视频,这样真正贴近的学生现实,引发学生思考。除此之外,可以鼓励学生自编自演,根据发生在身边的事件拍摄成微电影,也可以借助舞台拍摄成心理情景剧短片,应用于课堂教学中,如讲解“寝室人际关系”这一节时,教师可以事先安排寝室成员拍摄自己的寝室人际关系,在课堂上进行自我展示,让每位同学在观看过程中思考和讨论如何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以及反思自身可能存在哪些不良的人际心理,这一模式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性,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在“微课”教学模式下,不仅可用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实践,服务于学生知识的学习和思维的训练,提升教育教学质量,还可以与心理教育目标有效整合,充分发挥其独特的优势来塑造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达成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可以预见,未来“微课“这一新颖的教学手段,必将能够深化高职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模式的变革。

[参考文献]

[1]焦建利.微课及其应用与影响[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3(4).

[2]黎加厚.微课的含义与发展[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3(4).

[3]李淑云,刘淑梅,戴玉竹,刘晶瑜.“微课”教学模式下应用文写作课案例教学法的运用[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3(12).

第5篇

大家好!

我今天给大家介绍一下心理健康教育的有关内容。

1.心理健康及意义

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是针对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的需要而开展的教育活动,旨在提高和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帮助学生学会如何恰当有效地应对现实生活中所面临的各种压力,如何进行情绪调节等,使学生更有效,积极地适应社会,适应自身的发展变化,促进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发展。

在现代社会,一个心理健康的人通常表现为认知功能正常、情绪反应适当、意志品质健全、自我意识正确、个性结构完整、人际关系协调、人生态度积极、社会适应良好、行为表现规范和行为年龄相符等。

2 .心理健康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

心理健康教育在素质教育中居于核心地位,它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前提,也是全面发展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我国中小学教育实践中,往往只重视智力因素的培养,而忽视学生健康心理素质的培养,特别是忽视意志、兴趣、个性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这不利于我们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中小学新课程强调要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和综合素质的提高,认为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其他各种素质的一个载体。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离不开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实践,因而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所应具备的基本内涵之一,是素质教育的奠基工程。

3.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的关系

心理健康教育是德育的一个重要补充形式,因为思想品德的形成与提高是以个体健康的心理为前提,良好的思想品德有助于心理健康,任何思想品德的形成都必须经过教育者心理过程的内化和外化,它们的最终目标都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心理健康教育拓展了传统德育内容范围,把如何认识自我、处理人际关系、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等学生的个性发展问题,纳入到整个德育大系统中,心理健康教育主要以疏导法为主,在尊重、信任和理解学生的基础上,与学生平等地沟通、交流,给学生创造一个自由的心灵空间,能够取得很好的效果,促进学生的发展。

4.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1) 在教学设计方面,要设计符合学生发展的年龄特征,考虑学生学习中心理品质发展的内容。在数理化等学科上切忌偏深、偏难;在文史政等学科上,切忌唱高调,一味强调道德信仰,忽视道德行为、习惯培养。

(2) 在教学方法方面,要根据学科内容的需要,采用多种方式,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成果,使学生在浓厚兴趣下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防止疲劳和厌学情绪发生。

(3) 在教学目标方面,要根据学生发展的年龄特点,传授知识的同时,指导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形成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培养创新意识能力。

(4) 在评估学生成绩方面,要以鼓励性评价为主,重视形成性评价,不将考试作为衡量学生优劣的唯一标准,防止考试焦虑发生。

(5) 在课堂管理环境和课堂管理中,要优化教学情境,建立宽松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学生能在愉快、有安全感、无心理压力的课堂气氛中去学习。

在学科教学中,必须贯彻心理辅导的思想,心理辅导和学科教学是融合的,对大多数课堂教学来讲,不必把心理辅导单独抽出来,变成“穿衣”、“戴帽”形式,一堂好课就像一个苹果,学生见了就喜欢,吃了它,营养也自在其中,维生素C就好象一堂课的心理辅导,如果把它从苹果中提炼出来,制成片剂,再和剩下苹果一起给你吃下去,反而不顺乎自然了。所以说,渗透不等于机械的做加法,在目标上都加上一点心理辅导,它是寓心理辅导于学科教学之中。

5、可具体坚持以下几条原则

(1)积极情绪原则

教师在课堂上的情绪状态,对学生的学习成绩有重要影响,学生以积极饱满的热情参与课堂教学,就会积极开动脑筋思考,课堂知识吸收率高,从长远看会获得老师和同学更多的尊重与接纳。这要求我们首先要创设积极环境,积极的教学环境,指良好的课堂气氛,它是恬静与活跃、热烈与深沉、宽松与严谨的有机统一。其次是创设安全的教学环境,安全的教学环境,指的是教师要接纳学生,并设法使学生之间在互相了解的基础上互相接纳,形成一种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彼此接纳的心理气氛,进而使每个学生形成积极的自我概念,良好的自我形象,以调动他们的成就动机,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来。为此,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避免使用惩罚性的控制技巧,不挖苦、讽刺学生,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尊重每个

学生,尤其是学困生的人格。

(2) 体验成功原则

教学不仅要让学生掌握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学习和掌握知识的过程中,通过体验到学习成功的喜悦,使自已的个性变得更加自信,达到增进学生心理健康的目的,这是现展性教学的重要目标,也是增进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途径。

第一要确保每个学生通过教学获得成功感。成功所产生的是一种自我满足和积极愉快的情绪体验,它与自尊自信相辅相成,互为因果,是学生自身潜能得以发挥的强大动力。教育教学的实践表明,没有比取得成功更能使学生激动和受鼓舞的了。对学生来讲,成功本身并不重要,真正重要的是那种成功的感受,也就是体验到做成自己想做的事,实现自己计划时的那种满意的心情。如果学生在校经常受到老师的批评、训斥和同学的冷嘲热讽,在家里经常受到家长的责备,享受不到成功的乐趣,就会视学习如猛兽,提到学习就害怕,遇到考试就发慌,学习带给他们的是沉重的心理负担。经常的失败,使他们感到心灰意冷,产生自卑和失望,导致恶性循环。

其次要避免考试压力造成的不良后果。学校常常将考试成绩作为评定学生好坏甚至人格优劣的唯一标准,这种标准,不一定与学生的真实情况相符,但却影响学生的自我行动。如果学生考不好,就会受到老师的批评,怕同学看不起,觉得没面子,感到一切不如别人,故而逐渐对考试形成恐惧,产生考试焦虑,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心理健康。合乎心理健康要求的考试,应重视学生的成功,满足他们的成就需要。为此,教师应强化考试的诊断功能,弱化考试的价值评价功能,应帮助学生及时发现学习中的不足,而不要当着全体学生的面,拿考试分数来讽刺、挖苦学生,消除学生的焦虑情绪。

(3)民-主自治原则

第6篇

【关键词】 心理健康教育 学科教学 渗透

【中图分类号】 G44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72(2013)04-080-01

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受到了社会、政府和教育界的普遍关注。但是总的看来,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我国仍是一项新的教育实践,特别是像我们这样的山区学校,如果单单只是靠心理课和个体辅导的形式进行心育,显然是不切实际的。学生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课堂中学习各学科科目中度过的,心理教育应该以此为突破口,充分调动全体教师共同参与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的积极性,这才是加强学校心理教育的最基本的途径和方法。下面将从教学观念、教学环节、课堂氛围、学科内容及授课的组织方式等方面论述和探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及方法。

一、树立新型教学效益观和师生观。一堂好课,除了其知识、技能传授和学生掌握的情况以外,还包括师生在这堂课中是否获得积极的情绪体验,包括学生由此获得的在生活中的启示以及进一步学习相关知识、技能的兴趣,还包括对学生在这堂课中良好的体态、姿势等保证身体健康发展的习惯培养与纠正。这种新型的教学效益观,就是充分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原则的教育教学新观念。同时要积极引导新型师生关系的树立,建立真正平等、民主、尊重和信任的新型师生关系,树立在亲和基础上,具有人性化特征的教师新权威。在这一点上,我校近几年进行了颇为有效的探讨和实践,比如每个学期我们都会举行的“优质课评比”活动,每个期末由学生主导进行的“教师满意度调查”等。

二、狠抓教学关键环节中的渗透抓好教学的几个关键。一是备课关,要求教师在备课时不仅备知识,备常规的教学方法,更要围绕学生的心理特点来备,围绕新的多元化的课堂教学效益来备。如:教学设计要以学生会有什么样的问题,学生会有什么样的反应,学生需要怎么做(如多感官的参与)才能掌握为中心来设计。二是上课关,上课中最能体现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与思想的莫过于课堂上的师生交往。对于学生来讲,课堂是他们生活的主要空间,是他们心灵得以成长的主要空间。因此,课堂上教师对待学生的每一言,每一行都很重要,都包含有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和价值。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有意识地提醒自己在与学生的课堂交往中,多激励、多表扬、少批评、少否定,注意教育机会的平等和公平,注意个别差异和因材施教等重要的教育原则,这些都反映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内涵。

三、重视课堂心理氛围的建设。课堂是学生生活的主要空间,学生在课堂上投入的时间也是一天之中最多的。因此,积极的课堂心理氛围将对学生心理的健康成长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心理氛围的性质主要决定于人际关系的质量, 影响课堂心理氛围的不仅仅是师生关系, 同伴关系也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教师是否善于建立同学间相互支持、相互合作、共同进步的氛围很重要。

四、结合学科特点实现心理健康教育。学生学习课程的多样化,为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提供了更具选择性、更具全面性的途径和方式。不同的学科,有其独特的教学内容,这些教学内容涉及的是我们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这些内容的总和就是我们的生活。心理健康教育其实是蕴涵在生活中的教育,它与生活的方方面面紧密相关。正因为如此,结合不同的学科特点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深入和全面大有裨益。所以,让各学科的教师一起讨论,带着新的思路和眼光重新认真研读教材、教案,从中挖掘并开发有价值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五、在授课的组织方式中体现和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不同的学科,教学内容和要求不同,其授课方式也各具特色。如:体育课在室外进行,且多以活动为主;音乐、美术课则有专门的教室,组织形式更为活泼;物理、化学课则有实验课,不但配备有仪器、设备,而且要求人人动手操作等。结合这些学科独特的授课方式,如果巧妙地辅之以适当的心理健康教育训练,则会使心理健康教育在“润物细无声”中悄然实施。比如语文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对学生进行人际交往的引导,扩展学生的自我生活体验,帮助他们建立合理的抱负与期望,并培养其良好的自制力和自我评价、自我认识的观念与修养;数学教学可以在训练学生思维的基础上培养他们良好的思维习惯,培养其自信心和承受挫折的能力;历史教学可以引导学生善于了解他人,懂得如何进行批评和自我批评进行正确的归因;地理教学可以引导学生如何面对环境和适应环境的改变;在体育课的户外活动中注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竞争意识、自我保护的技能以及进行适当的意志品质的锻炼;在音乐、美术课中启发学生学会欣赏他人、学会人际间的相互支持与鼓励;在物理、化学课上可以训练学生整洁和有条理的好习惯等等。

随着应试教育改革的进行和素质教育研究的深入,人们已经在探讨适当拓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内涵、进一步提升心理健康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使学科教学心理化、人本化,达到心理健康教育与学科教学交融的问题。然而,这方面的研究毕竟还不够深入,我们将继续为山区高中在考虑地区和学校的实情,体现自己的特色的情况下,如何更加有效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学科渗透作一些有益的探索。

[ 参 考 文 献 ]

[1] 沃建中.《中小学心理素质教育的探索》.科学出版社,2000 年.

[2] 纪瑞颂.《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三项措施》.人民教育,1999 年

第 4 期.

第7篇

[关键词] 思想品德 心理健康教育 策略 心理指导

[中图分类号] G63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 6058(2015)34 0065

目前,我国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令人担忧,如中学生因不堪压力而跳楼的事件频频发生。由此可见,对中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刻不容缓。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对中学生心理状况做了论述,并着重探讨了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和策略。

一、思想品德教学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当前,造成中学生思想道德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第一,市场经济条件下,随着人们对物质经济过度的追求,出现了一些极端的个人主义、享乐主义及拜金主义,这些不良的社会风气对正在成长的青少年产生了极其消极的影响。第二,长期以来,我国的教育体制给中小学生的精神造成了巨大的压力,家长和学校依然把分数当成孩子成长的重中之重,对孩子的心理状态重视不足。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心理健康认识的加深,心理健康教育已经得到了学校和社会的普遍关注。将中小学生培养成健康、阳光、积极、乐观的人,能够承受任何环境带来的各种挫折,不断增强适应环境的能力,是目前我国教育工作者的一项重要工作。教育工作者要真正地走进学生的心里,用心去耕耘、灌溉,使学生获得健康全面的发展,并成为人格健全的新型人才。

二、目前我国中小学生心理状况分析

据分析研究,当前中学生经常出现的一些心理问题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适应能力差

随着生活条件的提高,家长对孩子过分溺爱,使得孩子过分依赖家长,在新的环境里适应能力降低,对新事物往往产生强烈的抵触情绪。这种抵触情绪往往出现在刚刚步入初中的七年级新生中,由于学习环境的改变、科目难度的增加,他们不能很好地适应中学的学习与生活。

(二)以自我为中心

由于人生阅历尚浅,中学生对一些事物的认识不够

生对股票有了大概了解,进而认识到投资理财的风险。根据学生学习中的兴趣点扩展教学内容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探索能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还使思想政治课堂的气氛活跃起来。

4.通过创设合作环境,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对于学生来讲,只有把课堂上学到的政治相关知识有效运用到实践当中,才能真正发挥知识理论的作用。对于思想政治课知识来说,如果和实践相分离,就会使其黯然失色。在“翻转课堂”中或者课下,教师可通过创建网络学习交流平台,让学生即时提出问题,并对相关问题进行交流和讨论,通过小组合作,从而得出最终的正确结果。比如在学习《公民的储蓄》时,教师可以布置一个任务: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设计一个可行的投资方案。在这个问题下,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平台搜索需要的资料,并在网络平台上进行小组交流。这样,一方面拓展了资源,另一方面也打破了小组讨论的时间限制和地域限制,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设计方案的科学性。并且在这种合作学习环境下,学生的实践能力也会得到有效的提升。

思想政治课拘于自身特点在教学过程中一直都存在一定的难度,有时即使教师如何辛苦地讲授但教学效果仍不见提高。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要想提高教学质量首先就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而此时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就显得很关键。本文首先介绍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含义,并阐述了该模式在高中政治课教学中发挥的重要作用。鉴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多方面优点,相信该教学模式将会有好的应用前景。

[ 参 考 文 献 ]

[1] 董辉.翻转课堂研究及思考[J]. 边疆经济与文化,2013(5) .

[2] 韩丽珍.翻转课堂在我国发展的瓶颈及路向选择[J]. 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3(2) .

第8篇

关键词: 中等职业教育 教育观念 课堂教学 教学效果

中等职业教育以适应社会和经济建设需要,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岗位技术应用型人才为主要任务,以培养人们从事社会职业活动所需的能力为本位。这就要求走出中职校门,走入社会,承担职业角色的中职毕业生应该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过硬的实践操作技能和良好的职业道德操守。然而,严峻的现实是,由于种种原因,中职学校为保生存,“零分数”的入学门槛使生源质量严重下滑,走入中职校门的学生不仅是学习成绩差,更重要的是隐含在成绩背后的学习目标茫然,行为习惯散漫,自我约束力差,自卑心理倾向较重等。万般无奈选择了中职,糊里糊涂地选择了专业,也是很多中职生真实的写照。教育目标与教育现实的巨大差异考验着中等职业教育,作为一名工作在中职教育一线的教师,感触良多。“中职生难教,中职教师难当”曾是我发自内心的慨叹,然而,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摸索到职业教学的特性,在这里与大家共同探讨。

一、认清教育现实,转变教育观念

职业教育已经是国家教育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成为国家教育发展的重要方向。作为一名职业教育工作者,必须既要看到职业教育的前景的光明,又要认清职业教育面临的现实,不能坐等职业教育的春天,更不能抱怨职业教育的严冬,而应积极主动投身于职业教育,转变教育观念,汲取新的教育理念,紧跟时代的步伐,根据学生和社会的发展变化,不断改进和发展教育理念,更新教育思想,钻研教育技能,积极主动地探索新的教育方式,从而为社会培养出知识、技能、道德操守较高的实用性优秀人才。

二、优化自身知识结构,提高教师实践能力

职业教育目标是培养具有一定专业理论知识和动手操作能力的应用型人才。专业教师要有丰富的实践知识和较高的技能水平,并在教学中突出实践性教学环节,强化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这有利于缩小职业教育与社会实践的差距,使走出职校的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适应实际工作岗位的需要,真正体现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的优势。因此,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不断拓宽自己的知识面,积极加强技能培训,掌握前沿的专业技能,除本专业的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外,还要广泛涉猎一些基础学科知识和相关的专业学科知识,开阔视野,以有助于触类旁通,更有效地发挥“传道、授业、解惑”的职能,顺应社会发展对职业教师的要求。

三、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创设高效的课堂教学

教师是教学过程的设计师,是完整教学活动的引领者;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是教学活动的参加者,教与学的互补与共振才能产生高效的课堂教学。教师应从以下几方面加以注意:

1.注重言、谈、举、止、形的修养,加强自身形象的塑造。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教师的个人榜样,乃是使青年心灵开拓结果的阳光。”可见教师的一言一行都能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走进课堂,站在学生面前的教师必须是以职业角色展示个人形象,因而,教师职业着装要大方得体,语言要简练、幽默、逻辑性强,教态要亲切自然,心态要平和积极,教法要灵活多变,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展示教师的人格魅力,让学生喜欢上老师进而喜欢他的课。

(2)精心备课,安排好教学内容,设计好教学环节,提高教学的艺术性、实用性,加强教学的趣味性。一成不变的课堂不可能永远吸引学生认真听讲,教师要学会因时、因地、因科目、因生源、因专业、因突发事件而灵活多变地设计教学,调整教学。教学过程中采用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尽可能使用实物、挂图、模型、视频、课件等多种教学手段,将抽象的理性知识感性化,形象、生动、直观地展示给学生,弥补学生生活经验和实践经验不足的欠缺,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利于教学难点的突破和教学重点的掌握。

(3)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实施以人为本的课堂教学,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平等、民主的课堂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学习效果。在教学设计中,教师应充分考虑到这一点,在课堂的提问、实验的演示、角色的体验等环节精心设计,大胆设疑,巧妙引导,让学生去思索、去探究、去总结、去体验、去感悟,完成知识的掌握与能力的提高。

四、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全面培养优秀学生

成功的教学活动往往伴随着学生的最佳心理状态,在最佳心理状态下,学生的潜能才能得以充分发挥,才能提升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注重调动学生积极的心理因素,培养其最佳学习心理状态。这就要求职业教师要改变重视智育教育而忽视心理健康教育的现象,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学习,更重要的是在与学生交往的实践中运用心理健康知识,客观分析中职学生在性格、知识、能力、特长、天赋、智力、成长环境等方面的差异性,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活动,尊重每一位学生,既有统一要求,又要注重个体发展,在注重培养学生智力发展的同时,通过教学活动,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帮助学生克服影响其成长的不良心理障碍,树立积极向上的健康心理,保证课堂教学的效果。

总之,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既需要国家宏观上的扶植与投入,更需要我们每一位职业教师全身心的努力,立足本岗位,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完善,向45分钟的课堂要效果,让学生学有所长、学以致用,实现中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第9篇

一、依据品德形成规律,优化教学设计

初中思想品德课作为学校德育的主要阵地,是以课堂教学为基本形式,对学生进行道德、心理健康、法律和国情教育的德育课。思想品德学科的性质决定了制订教学设计要依据学生品德形成规律。学生的品德心理结构由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认知、道德行为四大要素构成。与之相适应,只有学生“知、情、意、行”四个因素都得到相应发展,其思想品德才能形成,思想品德教学才有可能实现“教学最优化”。

二、挖掘、融合课程里外教学信息,优化教学资源

初中思想品德课按照“成长中的我”“我与他人的关系”“我与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关系”为逻辑线索组织心理健康、道德、法律和国情教育等四个方面的学习内容。因此,在我们周围有许许多多与课程息息相关可以利用的教学资源,关键是我们如何有效地去开发和利用。当然,我们在收集利用课程资源时,应遵循适用性、时效性的原则。所选的教学材料要既能突出基础性,又能培养学生能力,更能抓住热点,突出实效性。唯有如此,我们的思想品德教学才能真正发挥实效。

三、着眼发挥整体效应,优化教学方法

优化教学方法,是指摒弃传统的教学方法,吸取优秀教学方法之精华,运用良好的学法指导,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与积极性,提高学生课堂参与率,促进学生有效接受。教学有法,但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关键是扬长避短。

当前较为流行的教学方法还有启发式教学法、情景教学法、探究式教学法、合作学习、问题解决式教学法、体验式教学法等,这里不一一列举。

探索科学的教学方法,实现教学要素的最优结合,这是教学最优化程序中一个最难也是最重要的部分。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课堂情况,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同时要让各种教学方法在实践中相互渗透、相互补充,这样才能增加教学活动的吸引力,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激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全方位、全过程结合,优化学法指导

“教学最优化”要求在减轻学生负担的前提下让学生会学、善学,学得主动,学得扎实。因此,在优化教法的同时要注意优化学法指导。根据思想品德课的个性特点,兼顾学生不同学习阶段的特点,进行不同的学法指导,这是实现教学最优化的关键。

1.课前、课中、课后的结合

良好品德的形成并非朝夕可就,而是长期的反复教育的结果。为了学生学得主动、扎实,我注重引导他们将课前、课中、课后结合起来:课前收集与主题有关的典型事例;课中联系实际,吸取材料,充实教学内容;课后参与时间活动,使课堂教学达到最佳效果。

2.激情、明理、导行的结合

学生的道德品质由知、情、意、行四个要素构成,各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不能截然分开。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的过程。因此,在思想品德教学中应该注重激情、明理、导行的结合,使品德心理结构的所有因素都得到相应发展。

3.学校、家庭、社会的结合

思想品德教育要求统一学校、家庭、社会各方面的力量,步调一致地、有计划地、连贯性地对学生进行教育。因此,立足课堂的同时我也注重课外延伸。在形式上力求灵活,见缝插针地将思想品德课、班队课与家庭教育、社区教育紧密结合,逐步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教育网络,使学生的行为在反复实践中日益完善,将教学观点、行为要求落到实处,提高教学实效。

五、营造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优化教学环境

现在新的课程理念要求:“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促进者。”因此,教师不能以权威自居,在课堂上要善于激励学生,要学会倾听学生的回答,要善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积极和谐的课堂互动恰恰是保证课堂教学顺利进行的桥梁和保障。课堂氛围是指师生在课堂上共同创造的心理情感氛围,是在课堂教学中,教育者和教育情境相互作用的结果。教师在课堂上要有意、无意地营造民主、和谐、健康向上的民主氛围。众多研究表明,课堂心理氛围对学生的学习活动影响较大,在良好民主氛围的前提下,学生可以将自己的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为此教师要用科学的方法和技巧,将严与爱巧妙地糅合在一起,把课堂组织成一个温暖和谐、轻松愉快的“大家庭”,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

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未来取决于现在。实现教学最优化,造就“四有”人才是现代化教育的客观要求和必然趋势。我们必须适应时代要求,从现在做起,不断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