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电气工程的应用领域

时间:2023-08-11 17:18:09

导语:在电气工程的应用领域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电气工程的应用领域

第1篇

关键词:电气工程技术;建筑设计;应用

前言: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使得电气工程技术得到发展。但是从我国电气工程技术的发展现状来看,与国际上发达国家相比依然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在建筑工程中引入电气工程技术,能够从建筑的设计结构、以及建筑能够实现的功能的上进行改革,以保证建筑设计的安全为前提,提升建筑设计质量。实现建筑设计与科技的结合。

1.电气工程技术在建筑设计领域的应用

1.1 TN-S接地系统设计

TN-S系统实际上就是保护线与中线相互分来的三相四线组合与PE线的接地系统。该种电气工程系统主要适合于配电所的建筑工程项目中。在该系统中,N线与PE线都能够与变压器的中性点相接,并且除了中性点之外没有其他类型线路连接。TN-S系统比较特点较多,其中最为主要的特点就是,其N线外露,而PE线不导电。在系统下,PE线本身不具备电压,也不带电流,在电路运行中的安全性较高。该系统能够运用在建筑设计中的其他系统中,不仅能够实现设计中的特殊需求,还能够实现线路中单项电与多项电的结合。近年来,随着建筑设计不断发展,在建筑中引入照明荧光灯,该种电气设备能够在中性线中产生三次谐波,线路中谐波与电流的相互叠加,容易发生线路事故。因此,在实际设计中,需要注意电气设计的线路保护,提高建筑设计的完全性[1]。

1.2电气工程技术在建筑设计中安全接地保护

在建筑设计中不仅需要提升建筑的质量,还需要从建筑本身对人的安全保护上下功夫。在建筑设计中,需要采取接地保护的措施来实现建筑设计安全。建筑设计的安全接地保护是指,用金属将建筑中的接地体与电子设备中不通电流的 金属部分进行连接,进而实现安全保护的线路设计。由于在建筑设计中存在着大大小小的强电与弱电设备,如果不能对这些设备进行适当的安全保护,将会带来一定的安全威胁。在一般情况下,与接地体相比,人体内的电阻比较大,因此在线路中流入人体内的电流比较小,当人体接触到接地外壳时,经过接地保护的电流不能对人体带来危害,由此可见,对设备进行接地保护,是实现安全保障中基础[2]。

1.3电气工程防雷设计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基于电气工程技术的建筑设计实际就是一种智能化的建筑设计,在科技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实现建筑设计管理的智能化、自动化。在建筑设计中,不管采用哪种类型的设计方式,都需要避免由于自然因素而造成的设计危害。其中最为主要的就是建设设计中的防雷设计。在建筑设计中,首先需要设计完成防雷装置,然后才能够按照步骤进行其他建筑设计。建筑防雷设计不仅需要思维严密还需要全面彻底,不能忽视一处的设计防范。在电气工程技术基础上,智能建筑中需要对电子布线系统、电子报警系统以及电子消防系统进行全面设计,这些系统最容易受到雷击的威胁。因此,在实际防雷设计中,注重运用针带组合接闪器,以及镀锌扁钢避雷带进行接地配置。当在屋顶组成的电气连接网格,利用楼体中的钢筋来实现防雷系统设计[3]。

1.4电气工程技术在线监测在建筑设计中应用

在建筑设计中,存在很多类型的电路设计,对于这些线路设计的绝缘设计是实现保证建筑设计安全的基础。那么如何实现电路设计中的绝缘保护,其中最为关键的就是对线路设计中的在线监测。电力工作人员只有实时掌握设备的绝缘性能,才能够维护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在一般的建筑设计中,其线路监测系统多为绝缘子挂网。除了对建筑设计的绝缘监测,还需要对建筑设计进行雷击监测,通过在建筑中安装避雷针以及避雷网等来实现建筑安全。此外,建筑设计的环境监测,在电气工程线路保护中同样重要,一般情况下,环境监测主要面向的对象是温度、湿度等因素。如果在实际的施工中这些因素不稳定将会对建筑设计带来阻碍[4]。

2.电气节能技术在建筑设计领域中的未来展望

第一,设计理念。理念设计阶段实际上就是对照明节能设计的初步构想阶段,该设计理念在建筑设计方案落实之后进行。首先,电气照明设计师需要捋顺整个建筑设计方案,联系实际现场情况,制定照明设计方案。然后与电气项目主管部门进行电气设计方案的沟通,并搜集设计建议,当设计方案受到认可之后,再对具体的照明灯具外形以及内部构成进行研究。最后在各项细则方案讨论之后制定出修改方案,尽最大可能将不利于电气照明设计的因素剔除。电气照明理念设计主要包含前期调查、情况了解、文化研究、图纸分析以及方案构思等环节,这些环节缺一不可,环环相扣[5]。

第二,施工阶段。在实际的电气照明节能设计施工中,需要建筑施工中的各个施工工种之间的相互配合。一般情况下,主要分为两种类型的工种之间的配合;首先,建筑施工的配合,建筑施工应该对设计中的变更进行配合,按照修改内容进行施工;其次,电气照明施工的配合,例如在电气照明施工中的走线安排等需要按照施工中的修改意见进行改正。以免出现安全隐患,为建筑施工带来质量问题。

结论:随着建筑行业不断发展,在建筑设计中引入电气工程技术,是提升建筑设计质量的重要举措。在本文中对建筑设计中电气工程技术应用进行分析,其中主要的设计应用为:TN-S接地系统设计、安全接地保护、防雷设计以及在线监测等。通过对这些电气工程应用技术的研究,希望能够为建筑设计提供相应的帮助。

参考文献

[1]王黎明,白雪琦,时波涛,石磊磊.浅谈电气工程自动化在建筑设计领域的应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23:198.

[2]刘伟国.浅谈建筑设计领域中电气工程自动化的应用[J].门窗,2014,08:204.

[3]郭.北京市周边非正规垃圾填埋场景观改造设计研究[D].清华大学,2012.

第2篇

关键词:自动化技术;电气工程;远程监控

引言

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为电气工程的安全运行提出了更多的挑战,也提供了一定的支持,使得自动化技术在电气工程中得到了深入应用。可以说,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已然成为电气工程领域发展的重要内容。

1电气工程与自动化技术的简述

1.1电气工程的内涵

电气工程是现代科技领域中的核心学科之一,发展至今,电气工程的内涵有所扩充,不仅是用于创造产生电气与电子系统的有关学科的总和,还与几乎所有有关电子、光子的工程行为有着密切联系。依托建筑智能化的迅速发展,电气工程的地位和作用愈加重要,其质量直接关系到了整个建筑中所有设备的运行安全性、节能性以及功能性,是当前及未来发展中的主流领域[1]。

1.2自动化技术的内涵

自动化技术属于综合性技术,其与控制论、信息论、系统工程、计算机技术、电子学、液压气压技术、自动控制等均有着相对紧密的联系。自动化技术主要利用了多种技术与工具替代传统的人工操作,可以在少量人工干预、没有人工干预的条件下实现系统运行。当前,自动化技术已经被应用于工作、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有着较好的发展前景。

2自动化技术在电气工程中的具体应用探究

2.1应用原则

2.1.1合理性原则在应用自动化技术于电气工程中时,必须要提前相应产品实际的生产、工艺要求,避免盲目使用自动化技术,或是过度使用自动化技术,保证电气工程中自动化技术应用的合理程度。

2.1.2适应性原则在应用自动化技术展开电气工程以前,必须要明确电气设备与其他机械设备之间的关系,并完成配适性检查,确保自动化技术应用的可行性以及适应性。

2.1.3匹配性原则要保证电气工程的运行状况、现实需求与自动化技术相匹配,确保使用的电子设备符合电气工程各个环节的运行需求,实现对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安全性、高效性的强化。

2.2应用特点

自动化是电气自动化技术最主要的特点。在电气工程中,通过应用自动化技术,能够促使电子设备替代传统的人工操作,仅需要极少的人工控制就可完成实际生产。互联性也是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特点。将自动化技术应用于电气工程中,主要实现了计算机技术与电子设备的互联,以及各个电子设备之间的互联。另外,智能化也是电气自动化技术的重要应用特点,也是未来电气自动化技术的主要发展趋势,对于进一步提升电气工程运行效率、生产质量以及安全可靠性、以及降低人工操作量方面起到了较高的作用。

2.3应用领域

2.3.1远程监控在电力系统运行的过程中,必须要落实现场状况、设备运行情况的实时性监测。依托自动化技术,能够将原有的人工监测转变成远程自动监测。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实现了资源与成本的有效控制,还提升了系统管理的可靠性。就当前的情况来看,依托自动化技术的远程监控在小型系统管理中发挥的作用更高,也更容易实现[2]。

2.3.2自动化电网调度电网调度直接关系着人们的实际生活与生产,在其中应用自动化技术能够推动电网调度的升级。具体来说,在自动化技术的支持下,电网调度得到了实时性监测,其参数信息,包括电网负荷、电压等均受到监控以及科学、迅速调控,保证供电的稳定性,也防止了电力资源浪费。

2.3.3发电厂自动化在电力工程中引入自动化技术能够推动发电厂自动化,包括单机设备自动化、电压控制系统自动化管理、发电量控制系统自动化运行、动力机械系统控制自动化等,整体提升了发电厂的自动化水平。

2.3.4变电站自动化依托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等,能够进一步增强变电站的自动化程度,使得智能化运行、管理成为现实,降低变电站的人工资本投入。在此过程中,最长使用的自动化技术包括远程监控技术以及继电保护微机化技术。

2.4应用优势

2.4.1监测优势在电气工程中,通过应用自动化技术,能够实现设备及其线路的高效、精准监测。一般来说,为了能够及时消除电气系统运行过程中出现的故障或问题,必须要安排人员展开电气设备的实时性监测。而依托电气自动化技术,能够将上述工作转向自动化,进一步提升系统监测的准确性、高效性,更好的保证电气工程的安全可靠程度。

2.4.2智能化优势结合上文的分析能够了解到,电气自动化技术拥有自动化的特征,在实际的使用中能够实现电气设备运行管理的自动化展开。同时,依托自动化技术,还推动了电气工程向着智能化的方向发展,进一步保证电气系统运行的安全与高效率。

第3篇

1.1实现电气工程自动化的开放化、信息化和科技化

首先,电气工程自动化系统开发应积极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优化局部设计,采用合适的电气元件,基于计算机网络环境,实现电气工程自动化的资源共享和实时信息交换,实现一体化的电气自动化系统控制、决策和管理。其次,在电气工程自动化系统中积极融合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并且利用网络通讯技术,实现电气自动化的人工智能,通过计算机仿真和优化,改进电气自动化结构设计,不断提高自动化水平。最后,在电气工程自动化系统开发过程中,积极采用现代化的技术设备,引进各种新材料、新技术,使电气工程更加精确耐用、简单操作,不断提升电气工程自动化系统性能。

1.2提高数据传输安全性

安全性是电气工程自动化系统设计和开发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电气工程的安全装置对于整个电气自动化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有着直接关系,因此加强安全装置质量控制。在选择相关安全装置时,应坚持实用、可靠、稳定、安全的原则,按照电气工程自动化系统设计要求,检测安装装置的使用性能和质量,确保电气工程自动化系统中各个应用模块和装置具有良好的兼容性和相容性,充分发挥安全装置的重要作用。另外,为了进一步提高电气工程自动化的安全性,应做好安全防护,在日常工作中,弥补薄弱环节,加强系统运行监管,采取切实可行、有效的监控方案,及时诊断,及时分析,实时监控,以最快速度解决出现的问题,提高电气自动化系统的安全性。

1.3提高集成化程度

为了推动我国电气工程自动化的快速发展,相关部门应制定规范、统一的电气自动化系统技术规范,明确系统设计要求,各个公司在开发和设计电气工程自动化系统时,应尽量采用统一的开发软件或者平台,并且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分析电气工程自动化系统运行情况,对于存在问题的系统模块,加大研究力度,不断改进和优化系统设计。同时,加大对技术人员的综合素质、专业技能教育培训,鼓励技术人员学习先进的自动化技术,提高创新性和主观能动性,不断提高电气自动化系统的集成度,降低系统设计、管理、运行、维护成本,实现电气自动化系统各个模块之间良好的兼容性。

1.4采用科学、统一的网络架构

电气工程自动化系统设计尽量采用科学、统一的网络架构,进一步完善和改进系统功能,采用现代化电气技术,利用规范的系统模块,有针对性地对系统测试、开机和运行进行编程,结合不同企业的实际应用需求,优化和完善系统功能,实现电气自动化系统的实时信息交换和资源共享,发挥电气自动化系统的重要作用。

2结语

第4篇

【关键词】电力工程及其自动化;发展方向;自动化技术应用

一、电气工程及自动化技术的应用

第一,电气工程管理中的应用。在很多领域中都能够看到有关电气工程的应用,这能够使一些技术问题得到解决,也能够让企业的工作效率得到飞速的提高,不过,随着企业的飞速发展,原有技术必须经过变革才能够满足现企业的要求。科学技术的提高,不仅能够带动国家经济,还能促进国家工业的发展。论整体实力,我国在世界上是数一数二的,但是人均生产值却不是那么乐观,所以必须要有更加科学的管理,让我国人民生活的更加富裕、综合国力更加强大,早日实现小康社的奋斗目标。在管理岗位中,通过应用电气工程技术,管理的效率越来越高,通过先进的科学技术的应用,解决企业在应用电气工程技术过程用遇到的重要问题,企业的工作效率越来越高,带给企业更多的收益,管理时应用电气工程的相关技术,不仅更加节约、更加高效,还带来了更多的剩余价值。

第二,在化工厂生产单位电厂分散测控系统中的应用。我国在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化工生产单位能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化工单位的生产需要冒很大的危险,所以,只有通过探索水平更高的技术,系统在运行时多能多一分安全,必须应用电气自动化技术。如今,很多化工单位都开始应用电气自动化技术,以此来控制线路、设备还有通信工程。应用该技术以后,对系统的监控工作也能够由它来完成,对有效的数据处理分析之后提供给工作人员,方便工作人员在后台进行控制和监控。如此一来,生产的过程会更加便利,安全事故的发生几率大大降低。

第三,在电网调度中的应用。在很多领域中都能够看到有关电气工程的应用,该工程可以使企业的效益得到提高。科学技术随着时代的变化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和发展,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领域也因此更加广泛,如今,在我国电力系统中也能够寻到该技术的身影,获得的效果也很不错。但是,取得效果的同时也能够发现一些不足之处,电气工程技术在我国的应用时间并非太久,发展还不算完善,实际应用时出现一些问题在所难免。所以电力系统中只有电网调度能够应用该技术,将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到电网调度中,能够充分发挥微机电保护的作用,使电网能够实现自动化,大大提高了其及时性以及准确性;电网调度非常复杂,通过自动化技术的使用,电网调度能够突破瓶颈,得到更快的速度、更高的准确性。

二、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的发展趋势

第一,电气工程逐步向高频发展。支撑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是工业,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和提高,现有的自动化技术已经不能满足工业发展的需求,急需更加高频的自动化技术支持工业的发展,最近几年,我国逐渐出现更加多样化、复杂化、和环保的电气工程技术,所以电气设备需要能够多频率运行,并拥有更强的适应能力和更加简单的操作,工业生产的过程更加高频率。

第二,与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融合不断加深。计算机技术、电气工程技术、互联网技术这三者的发展相互关联、相互影响,使技术水平不断得到提高,在社会进步过程中的贡献卓越,极大的改变了人们的生活状况。如今,互联网技术和计算机技术逐渐向集成化、自动化靠拢,电气工程的自动化技术在我国已经成熟,微机技术开始为人所知,认可度也非常高,应用的范围因此变得更广。互联网技术与电气工程技术有机融合,即是微机技术,通过应用该技术,生产产品的速度更快了,耗费的人力更少了,繁重的工作不再需要人来执行,使工业生产向自动化发展的速度更加迅速。

第三,开关设备智能化。微机技术经过许久的发展进步,已经趋于完善,认可度非常高,应用的领域越来越多,逐渐建立起了自动控制系统,该系统中拥有非常重要地位的是开关设备的智能化,未来智能电网的建立需要以此为基础,在电气工程技术发展过程中,开关设备的智能化这一趋势锐不可当。

第四,操作人员专业化素质不断提高。由于更加智能化的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逐渐发展了起来,操作人员的素质也要得到相应的提升,部分需要操作一系列设备的工作人员要能够熟练的操作设备,在设备出现问题时及时发现反馈。而我国如今的操作人员对于相关知识的掌握并不充足,大部分的操作人员接受培训过于简单,安装和调试设备时出现的问题过多,设备的运行效果不佳,问题频频出现,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拥有较高的复杂性和综合性,对于操作人员的操作熟练程度要求很高,如此才能保证设备的运行效果。所以,技术人员的培训力度需要加强,提高操作人员的操作水平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三、结论

学习电气工程以及电气工程自动化的过程中,遇到问题要探求根本,基础知识要掌握牢固,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进行一定的实践,了解本专业,对未来的发展有一定的认知,善于创新,不畏挑战,有目标、计划,争取做一名符合要求的科研工作者。对电气工程及自动化的探索,能够使促进我国工业现代化技术的发展,企业在进行竞争时,科学技术是必不可少的助力,拥有先进的科学技术,能让企业在进行竞争时占有很多优势,拥有更先进的科学技术,才能促进国家力量的增强。

参考文献:

[1]张怡.电气自动化及电气自动化的发展趋势探讨[J].工程技术:引文版,2017,21(1):25-25

[2]刘军辉.关于机电与电气自动化的发展方向探析[J].工程技术:全文版,2016,41(9):236-236

第5篇

1.1电气工程科技与经济的发展使得电气自动化技术不断更新,电力系统的规模不断扩大,这些变化对我国电力系统提出了新要求:电力系统的调节形式有所变化。在先前着重强调安全高效、安全保护和自动化调节过程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对电力系统容量的高要求,即在实现综合化管理工作和加强经济调节稳定性的基础上,对电力系统的容量提出新要求,其单机容量至少要达到20万千瓦。

1.2电气自动化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大多运用于工业生产控制系统之中,是指在无需工作人员手动操作的情形下,利用机器设备的自动化完成加工生产,并在生产管理过程中完成产品质量检测、自动处理产品信息、对实际情况分析判断等。所有这些程序都不需要人工手动操作,全部采用机械自动化控制系统完成。由此可知,电气自动化技术即指利用电气设备控制生产顺序、控制时间的技术,是与电气工程和机械设备息息相关的内容。自动化系统的开发、调试、应用、维护与产品研发和电力技术的管理与应用对电气自动化的要求越来越高。

2电气自动化设计理念

2.1远程监控式理念远程监控系统是一项高技术、高难度的新技术,是指利用电脑终端对其他各个地方的设备进行集中控制的技术。在电气工程中运用这项技术,可以大幅度减少电缆使用量,节省安装支出和材料使用的成本,还可以实现系统之间的组态灵活性和可靠性,获取更高效益。但监控式对传输信号强度依赖性较高,电气工程的通讯量通常较大,加之现场通讯速度较低,在信号较差时远程监控式便会受到较大的限制。因此,远程监控式设计理念更适合于系统控制范围较小的情况,在全自动化电气工程控制系统中并不适用。

2.2集中监控式设计理念所谓集中化即指将所有的系统运行项目控制在一个系统中集中管理、运行,这种设计理念操作简单、对控制站的要求较低、在系统运行与维护方面较为简洁。单一分散的监控不管是在处理器安装方面还是在电缆铺设连接方面,都十分繁琐,而且大量的单一电缆搅合在一起,处理器增多就会影响处理速度,使处理速度大为降低,这将导致投资成本增加,除此以外,系统的安全可靠性能也会受到影响。集中监控式设计理念在电气工程中的实际应用,不仅可以减少投资成本支出,还可以进行统一管理、方便快捷,促进电气工程的高效有序运行,满足工作新要求,因此,集中监控式设计理念在电气工程中应用较为广泛。

2.3现场总线监控式设计理念现场总线监控式技术在当前的电气工程中应用最为广泛,究其原因不外乎其高效性的特征。这项技术具有实践性特点,是在大量应用实践经验基础上不断发展起来的,不同间隔采取不同的技术措施是这项技术能够广泛应用的重要原因。在具体的操作实践中,主要的工作方式是现场安装,同时不断优化电缆连接技术,以能够有效降低电气工程中设备的投入成本。在优化电缆连接技术、降低设备成本的同时,还要尽量减少设备的隔离和端子柜的使用量,不仅可以降低成本,提高电气工程的安全性、可靠性和有效运行,还可以增加运营效益。

3电气自动化实现方式

3.1计算机自动控制、调节、操作的实现方式利用计算机进行相关设备的操作,是在遵循调度方案的前提下,对能够使电缆关闭的设备进行调节与控制,电力系统不仅能够自主的、合理的利用现场控制命令,还能够转换和设置相关设备的运行方式,如电网的开和关,限制修改操作命令,各种整定值,报警信号复归等。

3.2人机联系的实现方式人机联系的实现方式是指电气设备,包括鼠标、键盘、打印机等,通过电气自动化系统的允许以后,为达到实时监控、调节与打印数据的目的而调动一切可利用的电气设备来运行画面并对定值不断修改的方式。此外,这种实现方式是开发新的应用程序的绝佳方式,极其方便。但其缺点也显而易见,操作人员只能通过操作成控制调节、监控电气设备、设置参数值等简单操作。

4电气自动化在电气工程中的实践与应用

4.1在电气管理中的应用在电气工程领域实现电气自动化是高新技术走入各行各业的显著表现,是高科技发展的代表,这一应用过程注重编程调试。在应用时采集相关流量、温度、压力等数据,并对这些数据分析检测,发挥电气自动化的输出控制功能、技术处理功能,使设备的使用量和投资额大大降低,有效实现了设备控制的精度。对于电气工程来说,在施工中应用电气自动化技术能够有效遏制工作人员弄虚作假、敷衍了事的情况发生。

4.2在电网调度中的应用对于电网调度中电气自动化的应用来说,其技术主要表现在应用性领域的界定,即指实现电气系统局域网中电厂、变电站终端和下级调度中心三者之间的有效连接。在应用领域中,由网络实现连接中心服务器、电网调度、打印设备、大屏显示器等设备。在电网调度中,电气自动化的实际应用不仅可以实时性评估电力系统的运行状态,还可以对以电力负荷为基础的预测采取及时调度策略。不仅可以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还可以对数据及时的收集整理分析和监控,以适应现代化市场的营销需求。

4.3在分散测控系统中的应用在这方面的应用主要以分层的结构实现,包括太网、工作站、数据通讯网和过程控制单元等四部分组成。工作站主要包括两类,分别是工程师和运行员,是人机接口的主要负责人。过程控制单元是直接应用于生产的,其运行状态主要通过设备的检测实现,并能够有效控制设备,以实现整个生产过程的连续性和过程的检测、保护和控制。过程控制单元和工作站输出的所有信息,发出的所有指令,都必须经由工作站运行员接受。工程师工作站的主要职能是负责实行必要的诊断与维护工作。

4.4在变电站中的应用传统变电站为实现自动化实时监测功能,主要采用电磁装置,而当今的全微机设备,技术先进使得电气自动化装置可以自动进行监视操作。在变电站中使用电气自动化技术不仅可以加强变电站的监控功能,还能够大幅度提高变电站的运行水平和效率。全微机设备的应用不仅可以实现监视画面的屏幕化,还能够使管理自动化。

5结语

第6篇

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使功率改变技术得到完善与健全,电子电力技术更加广泛的应用于电气工程中,成为了电气工程与其专业的技术基础,对于生产电能与储存电能具有普遍应用,对于电气工程的效率也有明显的提高,电子电力能够带动电气工程发展,本文通过分析电子电力目前技术现状,结合其应用意义,对电子电气技术在电气中的应用情况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

电气工程;电子电子技术;应用

0引言

高速发展的社会经济是源于科学技术的进步,科学引领着社会发展脚步的进程,在各个领域中,电子技术科技都在以其强大的应用能力得到社会的重视,尤其是电气工程,电气工程能够发展至今,离不开电力电子技术的支持,本文对电力电子技术进行深入研究并对其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情况作出分析。

1电力电子技术的概述及发展

1.1电子电力技术概述

电子电力技术有三个领域,分别为电子、电力与控制,它是利用电子技术控制电能变化。技术特点是强电力被弱电子控制。该技术目前被广泛应用于各大领域,对于国防与能源、工业和农业甚至交通方面都有极大的贡献,在电气工程中对于电子电力技术的应用也在不断深入,对于提高发电机和电动机对于电能的利用、生产及转换等方面电能效率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还可以提高生产率、节约能源。电力系统的稳定与安全是工作中重点关注因素,电子电力技术可以对稳定性和安全性进行增强,使理想中灵活可控的电力系统工作模式成为现实[1]。

1.2电子电力技术发展

电子电力技术的发展包括器件制造的发展与应用电路对于电子电路的发展,这两个方面共同构成了电子电力技术的发展轨迹。电子电力技术由最初的半控型部件逐渐发展为全控型,随着不断进步最终发展到复合型,在这一过程中,电子电力技术的驱动与控制、防护电路与功率部件完成了一体化,形成先进的功率集成化电力,尽管目前技术水平还无法使功率达到最高,但是电子电力技术仍有超大的发展空间,科技的进步指日可待。

2电力电子技术的应用意义

2.1适合系统操作

电子电力技术的操作与传统电气技术相比,有更加方便的优势,传统操作空间相对狭窄造成操作十分困难,对于工作进程起到了阻碍,影响工作效率,电子电力技术的出现使工作人员的效率得到了显著提高,简单的操作方式与开阔的空间减小了工作压力的同时也避免了过多的操作失误,电气的运行故障也不再频繁出现。

2.2性能较好

因其极具科学性的技术构造使电子电力技术的性能十分稳定与良好,它的优越性造就了业界良好口碑,在电气工程乃至社会各领域都得到广泛应用于认可,为适应社会的发展使电气工程的进步得到推动,电子电力科技在其中的应用的必不可少的。

3电子电力技术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

3.1静止无功补偿装置

这个装置可以通过无功补偿冲击性负荷达到稳定电网的效果,因功率加大使多数电网变化频繁,此项装置对电能质量提供了保证,晶匣管控制电抗器、静止同步补偿器、晶匣管投切电容器与可控串联补偿装置共同构成了静止无功补偿装置。其中晶匣管由一个电抗器与两个反向并联晶匣管串联组成,电抗器电流的大小可以通过晶匣管而得到控制,晶匣管能够改变触发延迟角进而控制电流。这样就可以连续调节电抗器的基波无功功率,晶匣管可以通过控制支路使三相交流调压电流得到控制与联接。晶匣管投切电容器结构为单相,电网投入到电容器时会出现冲击电流,小电感可以抑制冲击电流,无机磨损、平滑投切、响应快速与高效的综合补偿等都是晶匣管投切容器的优点。静止同步补偿器能够实现动态无功补偿,装置为它的电力半导体的桥式变流器。其优点为调节速度快,运行范围广等。其中的PWM技术与多重化对含量低的电流谐波进行补偿。工作原理是并联自换相桥式电流与电网的方式吸收或发出无功电流通过输出电压调节实现动态无功补偿。可控串联补偿装置,由晶匣管控制电控器,电控器与电容器的联接方式为并联,晶匣管改变电抗器的电流是通过调节导通角实现的,使补偿装置基频等效电抗变化,可控串联补偿装置能够对参数进行补偿,还能够改善系统阻尼的状况,可以通过对环境进行控制的方式,有效抑制低频振荡,提高系统的暂态与静态的稳定性[2]。

3.2有源电力滤波器

其原理是检测补偿对象,获得等分量谐波电流,通过产生一个与谐波相等但极性相反的电流分量对谐波电流进行抵消,使电网电流无谐波电流只剩基波电流,理论基础为瞬时无功功率这一理论,有源电力滤波器的优点是多样化的补偿功能和非常快的动态响应速度,这种优点使电网阻抗影响减小,因此研究谐波电流抑制发现前景十分可观。有源电力滤波由两部分构成,为别为指令电流运算电路和补偿电流发生电路,其中指令电流运算电路可以检测补偿电流,从检测结果中得到无功电流与电网中谐波电流的等分量,检测结果还可以在发生电路中通过电流产生实际的补偿[3]。

3.3高压直流输电技术

高压直流输电技术,它的功能主要是通过在换流器的工作下使输出的交流电变成转化后的直流电,并且将直流电输送给受电端,受电端将直流电逆变,结果形成交流电以供用户接受使用,高压直流输电的优点是线路造价低于输送功率大,并且很容易控制,对于距离长,容量大的高压电能够发挥其优势,而且成本与损耗都较小,稳定性却很强。

4结束语

要深入的了解电子电力技术才能确保其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效果,目前电子电力技术的应用领域还仅在机电能力与电力系统两大方面,还需对其进行不断探索,使电子电力技术在电气工程中发挥更多优势,得到更多的应用为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

作者:胡欣然 张海涛 刘洋 单位:安徽理工大学

参考文献:

[1]樊清山.电力电子技术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4(12):197.

第7篇

关键词:电器工程;自动化工程;探讨

1电气及其自动化工程的发展现状

1.1在工业化建设中的应用。现代工业生产中最常使用的生产技术是电气工程与自动化技术,主要应用在控制领域。电气工程使用的机器极少被人为限制,效率高,节约生产成本,保质保量达到计划产量,大大提升工作效率,精度准确。在机器上装置先进的、优质的继电器、感应原件、电子部件,有关工作技术人员在自己的控制平台上编写自动化软件程序,控制系统一丝不苟地按照步骤执行命令,执行命令的过程就是机器自行生产的过程。但由于多种原因,目前完全意义上的自动化还没有全部实现,普及程度远远不够,还需进一步拓展。1.2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变电站是催生电力,传输发送电力的设备,电力工程与自动化广泛应用在电力行业,在变电站中能够大发威力。它保证了电力设备的安全可靠、稳定运行,节约了变电站运营中的资金、劳动力,为电力设备提供动能。电力系统通过有效的智能控制,减少了电力系统的操作复杂性,这应归功于电气工程与自动化技术对电力系统设备状态的准确监控,对工作现场利用智能方法进行布控监督,确实保证了设备运行当中的安全性。要在国际市场立于不败之地,就要大力培养技术型人才,推动我国电器工程技术的研发,抢占市场制高点,掌握电工电子、电气控制、系统控制、电力系统自动化、电气自动化装置及计算机应用技术等领域的基本技能,服务国家和单位的发展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2电气工程及自动化技术发展的前景分析

2.1电气工程应用化有利于是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现代化。就目前国际水平而言,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电力的需求将不断增长,社会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科技工作者的需求量呈上升态势。随着中国国力的不断增强,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对电气工程及其动化的要求越来越高,要在核心技术上实现突破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专业研发人员的不懈努力,多年奋斗,励精图治,砥砺奋进。2.2电气自动化有利于工业现代化发展。过去的操作多数靠人工,既不安全,效率极低,成本居高不下,如今的现代工业不能全依靠人工来完成实际操作的,必须要由机器来制作,通过运用机器,就能保证正常运行下去,这种通过操作机器实现运行的方法,这就是所谓的电气自动化。例如,一些仪表能根据外界环境的变化反馈到内部,从而改变输出量,达到稳定性能的目的。未来世界大势是智能化程度的越来越高,这是时展的必然要求。落后就要挨打,落后就要被历史所淘汰,工业现代化是强国之路,如果不能跟上时代前进车轮,就将落伍与世界,被经济大潮所淹没。2.3发展前景广阔。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电器工程及其自动涉及范围不断推展,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地位越来越重要,越来越不可或缺,尤其是作为世界工厂的商业领域,要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打响品牌,不仅涉及重工业还涉及到轻工业,要提升中国制造的竞争力和影响力,就要不断提高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技术水平,发展前景非常广阔。

3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研发方向

第8篇

【关键词】电气电气自动化节能设计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能源的使用大量增加。但是由于缺乏相应的科学技术,使得现有的资源得不到很好的利用,造成了巨大的浪费。该能源短缺现象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内容,尤其是在电气工程领域中,电气的能源浪费现象已成为人们讨论的重点话题。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就需要相关工作人员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技能和实践能力,加强节能设计技术工作的质量和效益,最大程度上促使电气工程自动化系统能够正常运行,并在运行的过程中能够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

1电气自动化内涵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作为备受社会关注的学科之一,电气工程的发展水平不仅代表了该工程企业的生存与发展能力,更是代表了一个国家技术实力[1]。另外,电气自动化应用领域广泛,对国家的经济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电气系统的逐渐完善,也有利于增加整个经济建设的收益。电气自动化的发展的趋势是前进的、科学的,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主要会专注于一次性电气设备的智能化和在线监测的发展等方面。电气系统也开始大量采用科学的传输数据的办法,从而有效的降低了成本和能源损耗,达到节约能源的目的。

2节能设计原则

电气工程自动化的设计要遵循一定的原则,才能有效的开展电气自动化节能设计,更好地维系社会发展,实现能源节约的目的。

2.1安全性原则

作为电气工程设计中的首要原则,安全性原则就是使设计者要有长远的目光,能够运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不仅要重视节约能源,还要重视电气设备的安全性以及其运行过程中的安稳型,以确保电气工程自动化的运营生产能够顺利进行。因此,在电气工程自动化的节能设计中,相关工作人员一定要遵循安全性原则,要在保证电气设备安稳运行的基础上展开[2]。

2.2先进性原则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不同种类的节能设备和技术也在不断涌现。因此,设计者在进行电气工程自动化节能设计的过程中,一定要根据自身的具体实际情况,积极运用现代科学节能技术产品,提高节能设计的质量,并有效地实现电气工程自动化的节能目的。

2.3环保性原则

对于电气工程自动化设计者来讲,其进行节能设计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有效地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进一步增加企业的综合效益。从电气工程设计工作者方面来说,就是要科学合理的选择材料,确保能够有效地减少材料对于环境的污染与破坏,达到环保的目的。

2.4可持续性原则

在重视环境保护的今天,国家极力倡导环境和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人们对于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也是十分重视的。因此,电气工程的节能设计必须从长远出发,既要符合国家节能减排的要求,又要符合人们的心理需求,不仅要对能源的消耗和污染的排放进行科学的设计,还要对能源的节约做好科学的规划,以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3电气工程自动化的节能设计

3.1科学选择变压器

在电气自动化中,变压器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主要负责电压、电流等的转换,在电气自动化工程中的能源消耗非常大。因此,在设计的过程中选择合理的变压器是十分重要的,对于变压器的选择,要从变压器材料、铜材料、节能变压器和变压器配置等方面进行,以达到降低能源消耗的目的。

3.2降低在传输方面的电能损耗

在传输过程中,由于一些客观因素的存在,电气工程自动化会出现一定的电能损耗。因此,节能设计人员为控制该过程中的电能损耗,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尽量在电线选择、传输线路和变压器等方面减少电线电阻,以实现节约能源的效果。

3.3选择合适的电力电缆

作为电气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电力电缆占据了相当大的电气工程成本投入,尤其是在电力运行系统中,电力线路的运行成本就是比较高的。因此,在选择电力电缆时,要从多方面进行分析,尽量选择价廉、质高、环保的电力电缆。

3.4进行无功补偿

电力系统由于在运转的时候会出现一些无用功率,从而造成了一些能源的损失和耗费,导致电压降低,进而影响整个电力系统运行的质量和经济效益。为此,采用无功补偿设备可以对该方面的损耗进行有效的补救,以保证电压的稳定,达到节能环保的目的。

4电气工程自动化技能设计技术的有效运用

4.1不断优化电气工程自动化系统的设计

在电气工程自动化系统中,电力系统的功能就是为系统安装提供必须的动力[3]。因此,必须提高对电气设备的有效控制,以达到设备有效运行的基本要求,促进系统的灵活性,使电力操作更加便捷。同时,在节能设计中,还要充分考虑系统运行的安全性:一是要选择性能较好的导线;二是在线路布置中,要考虑导线的稳定性,保证合理的绝缘距离,以提高配电的安全性。

4.2加强电气工程自动化系统的运行效率

在电气工程自动化设计中,设计者要提高电气工程自动化系统的运行效率,从而达到节能环保的目的,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一是从电气设备的选择上讲,工作者要十分重视电气设备的节能效果,以使其节能功能能够在以后的实际运行中得到充分发挥;二是为均衡电气运行中的负荷,必须对其运行中产生的无用功率进行补偿,从而减少传输中的能源损耗;三是为调整电气运行中的负荷值,可以采用科学的设计参数,以实现电气工程自动化系统的顺利进行,提高设备运行效率,从而降低能源消耗。

5结语

总之,随着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不断深化,应加强对电气工程自动化节能设计的重视程度。具体来讲,就是电气工程自动化节能设计者要立足自身实际,切实从有关方面出发,做好相关的节能设计,以实现节约能源的目的。在实际的工作中,就是要树立节能意识,采用合理的对策来减少其对周围环境的不良影响,真正地做到降低能源消耗。

参考文献:

[1]郑峰.浅谈电气自动化工程中的节能设计技术[J].企业技术开发,2014(33):9~10.

[2]李楠.电气自动化工程中的节能设计技术探究[J].科技展望,2015(14):151.

第9篇

【关键词】现代工程化学特色教材建设研究

1 目的意义

《现代工程化学》课程,旨在使学生掌握现代化学的基本知识和理论,了解化学在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中的作用,了解化学在其发展过程中与其他学科相互渗透的特色,培养学生用现代化学的观点去观察和分析工程技术上可能遇到的化学问题,并能和化学工作者一起解决,为今后继续学习和工作打下必要的化学基础,也将培养跨世纪建设人才所必备的现代化学素养,所以编写一部适用于电气工程专业本科学生培养特点的《现代工程化学》教材,不仅可以改变学生教师无适用教材使用的困境,实现教与学的便利通畅,更可以完善基础化学教育体系,培养宽厚扎实基础理论的高级人才,尤其针对电力行业中化学知识的应用与化学问题的解决,包括新材料、能源、环境保护等领域提供理论学习平台[1]。

目前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学科[2]涉及电力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电机电器技术信息与网络控制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等诸多领域,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而化学学科在该专业中一直不受重视,因而导致适用于该专业的化学类教材匮乏。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电气设备不断采用新材料,新技术,该专业发展受到化学新材料技术的影响很大,同时该专业学生在电气元件的选用、组装、设备防腐等方面由于化学知识缺乏往往造成制作的器件性能低下,腐蚀严重等情况。我校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实验班开设的本科必修课《现代工程化学》目前处于无适合教材使用的状况,在整体教学过程及学生学习过程中引起诸多不便,经调研国内相关类型及层次的教材有《工程化学基础》和《工程化学》[3—4],但理论内容相对单一,结构层次简单,与电力应用领域联结空白的现实状态,无法满足培养实验班学生的特点要求,而且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补充相关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热力学及材料能源发展的知识内容,还要拓展前沿领域研究进展,所以建设适用于电力行业使用的《现代工程化学》特色教材具有迫切性及应用性需求。

2.鲜明特色

《现代工程化学》特色教材建设是针对我校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实验班开设的本科必修课,是高等院校非化学化工类工科专业学生需要学习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是培养全面发展的现代高级工程技术人员和相关管理人才知识结构和综合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教材从物质的化学组成、化学结构和化学反应基本规律出发,介绍有现实应用价值和潜在应用价值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密切联系电力行业现代工程技术中遇到的诸如材料的加工与防护、能源的开发与利用、电厂环境保护有关化学问题,了解化学与其他学科间的交叉渗透,其目的主要是帮助学生建立物质变化的观点和能量变化的观点,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和创新能力,以利于学生在今后的工作中能有意识地运用化学知识去观察、分析和解决电力行业所涉及的化学问题。本教材将现代化学基本原理与当前迅速发展的材料、能源、环境科学密切联系,同时联结电力行业中化学知识的多方面应用,具有内容简明、联系实际、突出重点的特色,可作为工科高等学校非化工类专业的普通化学课程的教材,此外教材强调化学基础理论的系统性,强化基础结构理论,尤其突出前沿领域应用研究,在编写理念、章节结构和内容安排方面进行全新尝试。

3.具体方案

3.1精选化学基础理论

通过调研及汇总资料文献,项目负责人及项目组成员认真研究本项目,结合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实验班培养方案,确定教材编写大纲,整合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四大基础化学经典理论,如无机化学中物质结构包括原子结构与分子结构理论,有机化学中与能源、材料相关的重要有机物化性理论,分析化学中表征物质材料结构的光谱学内容,物理化学中化学反应规律等,强化理论联系实际,突出工程应用。

3.2汇总电力行业中化学知识的多方面应用

整合电厂仪器分析、电厂化学仪表、电厂水处理、电力用油、电力用煤等多课程实例应用内容结合基础化学理论,通过广泛调研,收集材料,结合电力行业特点,介绍有关电厂水、煤、油、气、汽、废水、仪表、锅炉腐蚀与防护等与化学学科密切相关内容。

3.3化学前沿领域研究进展

以反映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为指导,突出介绍电力行业中最新化学知识理论的应用与化学问题的解决。例如发展低碳智能电网指标体系、电厂化学绿色处理、超导材料应用和输变电系统中化学问题及对策等,同时补充国外电厂中与化学专业有关的技术问题。

3.4复习指导与课后练习

精心总结各章节复习指导纲要,挑选具有代表性习题,巩固理论内容,并配合编写习题答案。

4.创新性

突出联系电力行业中化学理论应用与化学问题的解决,包括新材料、能源、环境保护等领域的实际应用研究,化学前沿领域的精粹概述。针对实验班学生培养特点,完善基础化学理论学习体系,有助于引导学生在较高层面学习化学理论,为学好学活工程化学奠定基础。

5.学生受益情况分析

通过电力行业《现代工程化学》特色教材的编写与建设,首先将改变学生无固定教材上课的现状,利于学生系统学习、预习和复习,更利于教师授课及教学安排。通过对化学基础理论进行整合,添加与电力行业相关的设备、材料、能源、环境等化学知识的应用与联结,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化学素养和工程意识,将更能够适应国内电力建设的发展需求,有利于学生毕业后参与更多的实际工程、建设项目合作,更好的应用化学理论并解决在电力系统中出现的化学问题,综合培养提高学生的学习视野、信息素养、创新思维和交叉学科融合应用能力。

6.致谢

本论文由东北电力大学 "电力行业《现代工程化学》特色教材建设" 教学改革项目支持,特此感谢。

参考文献

[1] 周立亚. 工程化学课程的性质和教学探讨[J]. 广西大学学报 No.1, 2002

[2] 李孜. 电气工程专业本科教育改革初探[J]. 中国电力教育 No.15 2012

[3] 李海艳. 工程化学课程的教学实践探讨 [J]. 产业与科技论坛 No.11,2011

[4] 樊华,邓健. 工程化学多媒体教学课件的研制与实践[J]. 【摘要】《现代工程化学》是针对我校电气工程专业实验班开设的本科必修课,是高等院校非化学化工类工科专业学生需要学习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本文详尽阐述了《现代工程化学》教材建设的目的意义、鲜明特色、具体方案、创新性及学生受益情况分析。

【关键词】现代工程化学特色教材建设研究

1 目的意义

《现代工程化学》课程,旨在使学生掌握现代化学的基本知识和理论,了解化学在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中的作用,了解化学在其发展过程中与其他学科相互渗透的特色,培养学生用现代化学的观点去观察和分析工程技术上可能遇到的化学问题,并能和化学工作者一起解决,为今后继续学习和工作打下必要的化学基础,也将培养跨世纪建设人才所必备的现代化学素养,所以编写一部适用于电气工程专业本科学生培养特点的《现代工程化学》教材,不仅可以改变学生教师无适用教材使用的困境,实现教与学的便利通畅,更可以完善基础化学教育体系,培养宽厚扎实基础理论的高级人才,尤其针对电力行业中化学知识的应用与化学问题的解决,包括新材料、能源、环境保护等领域提供理论学习平台[1]。

目前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学科[2]涉及电力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电机电器技术信息与网络控制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等诸多领域,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而化学学科在该专业中一直不受重视,因而导致适用于该专业的化学类教材匮乏。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电气设备不断采用新材料,新技术,该专业发展受到化学新材料技术的影响很大,同时该专业学生在电气元件的选用、组装、设备防腐等方面由于化学知识缺乏往往造成制作的器件性能低下,腐蚀严重等情况。我校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实验班开设的本科必修课《现代工程化学》目前处于无适合教材使用的状况,在整体教学过程及学生学习过程中引起诸多不便,经调研国内相关类型及层次的教材有《工程化学基础》和《工程化学》[3—4],但理论内容相对单一,结构层次简单,与电力应用领域联结空白的现实状态,无法满足培养实验班学生的特点要求,而且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补充相关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热力学及材料能源发展的知识内容,还要拓展前沿领域研究进展,所以建设适用于电力行业使用的《现代工程化学》特色教材具有迫切性及应用性需求。

2.鲜明特色

《现代工程化学》特色教材建设是针对我校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实验班开设的本科必修课,是高等院校非化学化工类工科专业学生需要学习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是培养全面发展的现代高级工程技术人员和相关管理人才知识结构和综合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教材从物质的化学组成、化学结构和化学反应基本规律出发,介绍有现实应用价值和潜在应用价值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密切联系电力行业现代工程技术中遇到的诸如材料的加工与防护、能源的开发与利用、电厂环境保护有关化学问题,了解化学与其他学科间的交叉渗透,其目的主要是帮助学生建立物质变化的观点和能量变化的观点,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和创新能力,以利于学生在今后的工作中能有意识地运用化学知识去观察、分析和解决电力行业所涉及的化学问题。本教材将现代化学基本原理与当前迅速发展的材料、能源、环境科学密切联系,同时联结电力行业中化学知识的多方面应用,具有内容简明、联系实际、突出重点的特色,可作为工科高等学校非化工类专业的普通化学课程的教材,此外教材强调化学基础理论的系统性,强化基础结构理论,尤其突出前沿领域应用研究,在编写理念、章节结构和内容安排方面进行全新尝试。

3.具体方案

3.1精选化学基础理论

通过调研及汇总资料文献,项目负责人及项目组成员认真研究本项目,结合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实验班培养方案,确定教材编写大纲,整合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四大基础化学经典理论,如无机化学中物质结构包括原子结构与分子结构理论,有机化学中与能源、材料相关的重要有机物化性理论,分析化学中表征物质材料结构的光谱学内容,物理化学中化学反应规律等,强化理论联系实际,突出工程应用。

3.2汇总电力行业中化学知识的多方面应用

整合电厂仪器分析、电厂化学仪表、电厂水处理、电力用油、电力用煤等多课程实例应用内容结合基础化学理论,通过广泛调研,收集材料,结合电力行业特点,介绍有关电厂水、煤、油、气、汽、废水、仪表、锅炉腐蚀与防护等与化学学科密切相关内容。

3.3化学前沿领域研究进展

以反映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为指导,突出介绍电力行业中最新化学知识理论的应用与化学问题的解决。例如发展低碳智能电网指标体系、电厂化学绿色处理、超导材料应用和输变电系统中化学问题及对策等,同时补充国外电厂中与化学专业有关的技术问题。

3.4复习指导与课后练习

精心总结各章节复习指导纲要,挑选具有代表性习题,巩固理论内容,并配合编写习题答案。

4.创新性

突出联系电力行业中化学理论应用与化学问题的解决,包括新材料、能源、环境保护等领域的实际应用研究,化学前沿领域的精粹概述。针对实验班学生培养特点,完善基础化学理论学习体系,有助于引导学生在较高层面学习化学理论,为学好学活工程化学奠定基础。

5.学生受益情况分析

通过电力行业《现代工程化学》特色教材的编写与建设,首先将改变学生无固定教材上课的现状,利于学生系统学习、预习和复习,更利于教师授课及教学安排。通过对化学基础理论进行整合,添加与电力行业相关的设备、材料、能源、环境等化学知识的应用与联结,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化学素养和工程意识,将更能够适应国内电力建设的发展需求,有利于学生毕业后参与更多的实际工程、建设项目合作,更好的应用化学理论并解决在电力系统中出现的化学问题,综合培养提高学生的学习视野、信息素养、创新思维和交叉学科融合应用能力。

6.致谢

本论文由东北电力大学 "电力行业《现代工程化学》特色教材建设" 教学改革项目支持,特此感谢。

参考文献

[1] 周立亚. 工程化学课程的性质和教学探讨[J]. 广西大学学报 No.1, 2002

[2] 李孜. 电气工程专业本科教育改革初探[J]. 中国电力教育 No.15 2012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