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长期投资资金回收的方式

时间:2023-08-11 17:18:12

导语:在长期投资资金回收的方式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长期投资资金回收的方式

第1篇

一、“股权代持”的财务核算问题

目前,有的风险投资公司为了加强公司内部的约束机制,制定了“投资经理项目跟投”制度。即当投资公司决定对投资经理及其小组所负责的项目进行投资时,公司要求投资经理及其小组成员按照投资金额的一定比例进行投资。在实际操作中,有时投资经理及其小组成员可以直接成为被投资企业的股东,有时投资经理及其小组成员则不能直接成为所投项目企业的股东,这时投资经理及其小组成员所拥有的股权往往由投资公司托管,即“股权代持”。由于是代持,该股份的所有权和收益权不因投资经理离开风险投资公司而丧失,并可随风险投资公司退出投资时一起退出。但退出后,投资经理所获取的收入必须抵扣了投资经理所应分担、补偿的费用或损失。

笔者认为,代持股份在投资期间内的投资财务的一般核算应并入公司自有资金投资的核算,因此,股权代持业务的特殊会计处理分为:股权代持款的收到和退还;代持股份现金分红的收到和发放。

    1、股权代持款项的收到和退还当收到投资经理及其小组成员的项目委托投资款时,公司可借记“现金”,贷记“其他应付款———xxx(投资本金)”。

投资公司卖出被投资企业股份(包括代持的股份)时,借记“银行存款”,按已提的该项投资减值准备借记“长期投资减值准备———x项目公司”,贷记“长期股权投资———x项目公司”的帐面余额,并按持股比例对借贷差额在代持股权和公司自有资金投资股权之间进行分配,贷记“投资收益”,贷记“其他应付款———xxx(投资收益)”。若投资经理及其小组成员需要分摊或补偿费用发生时,借记“其他应付款———xxx(投资收益)”,贷记“管理费用”等科目。公司把代持股份本金及收益支付给投资经理极其小组成员时,借记“其他应付款———xxx(投资本金)”,借记“其他应付款———xxx(投资收益)”,贷记“现金”,并对投资收益部分计算个人所得税额贷记“应交税金———个人所得税”。

    2、股权代持的现金分红款的收到和发放对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成本法核算时:投资公司收到被投企业的现金分红(包括代持股权的现金分红)时,借记“银行存款”,并按持股比例在代持股权和公司自有资金投资股权之间进行分配,贷记“投资收益”,贷记“其他应付款———xxx(投资收益)”。

对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时:投资公司收到被投企业的现金分红(包括代持股权的现金分红)时,借记“银行存款”,贷记“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无论采用成本法还是权益法,在发放代持股权的红利时,借记“其他应付款———xxx(投资收益)”,贷记“现金”,并计算个人所得税额贷记“应交税金———个人所得税”。

值得注意的是,鉴于风险投资公司的股利收入在计算所得税时需要并入应纳税所得额合并计算,存在当年应纳税所得额为负数使股利收入实际上免征所得税的可能,但代持股份的红利却不能免征个人所得税。

例1:假定风险投资a公司于2001年1月1日对b公司投资1000万元,占b公司股份的50%且为最大股东,其中a公司自有资金投资990万元,代持公司投资经理a1的股权6万元,代持小组成员a2的股权4万元。2001年末a公司应享有b公司的所有者权益额为1100万元。2002年2月1日,a公司获得b公司现金红利50万元,其中a1应得3000元,a2应得2000元。2002年7月1日,a公司以1200万元的价格转让了对b公司的股权。

由于对b公司构成了实际控制,应采用权益法核算。相应的分录如下:

   (1)2001年1月1日

    ①a公司收到对b公司投资凭据

    借: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b公司)  10000000元

      贷:银行存款                             10000000元

    ②a公司收到a1、a2的代持股款

    借:现金                            100000元

     贷:其他应付款———a1(投资本金)     60000元

         其他应付款———a2(投资本金)     40000元

   (2)2002年初按2001年末持股比例调整对b公司投资的帐面价值

    借: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1000000元

      贷:投资收益                          990000元

          其他应付款———a1(投资收益)      6000元

          其他应付款———a2(投资收益)      4000元

   (3)2002年2月1日

    ①收到b公司现金分红

    借:银行存款                               500000元

       贷: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b公司)     500000元

    ②按代持股份比例将收到的现金分红转发给a1、a2,应扣除个人所得税20%

    借:其他应付款———a1(投资收益)  3000元

        其他应付款———a2(投资收益)  2000元

      贷:应交税金———个人所得税         1000元

          现金                             4000元

   (4)2002年7月1日

    ①a公司出让b公司的股权

    借:银行存款                           12000000元

       贷: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b公司)    500000元

           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b公司)  10000000元

           投资收益                              1485000元

           其他应付款———a1(投资收益)           9000元

           其他应付款———a2(投资收益)           6000元

    ②a公司退还代持股款及相应投资收益

    借:其他应付款———a1(投资本金)   60000元

        其他应付款———a2(投资本金)   40000元

        其他应付款———a1(投资收益)   12000元

        其他应付款———a2(投资收益)    8000元

      贷:应交税金———个人所得税           4000元

          现金                             116000元

二、接受赠送管理股的财务核算问题

由于风险投资不是一种简单的投资方式,风险投资企业也常常参与被投资企业的项目运作管理,发掘企业价值并提供增值服务。因此,基于对风险投资公司及其人员的专业经验的认同,风险投资公司获赠管理股屡见不鲜。尤其2001年以来,随着网络经济泡沫的破灭,nasdaq股市的下跌,国内创业版迟迟不能推出,许多风险投资公司开展咨询服务及财务顾问业务,获赠管理股的现象更多了。笔者认为,新《企业会计制度》和《企业会计准则———投资》准则对有关的处理给出了较明确的指导意见。

    1、管理股作为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方法选择根据《企业会计制度》,企业对其他单位的投资占该单位有表决权资本总额20%或20%以上,或虽投资不足20%但具有重大影响的,应当采用权益法核算;企业对其他单位的投资占该单位有表决权资本总额的20%以下,或对其他单位的投资虽占该单位有表决权资本总额的20%或20%以上,但不具有重大影响的,应采用成本法核算。

在实际操作中,如果风险投资公司只获赠管理股而未有实际资金投入,管理股份往往比例较小,风险投资公司只承担顾问角色,笔者认为此时可采用成本法。但如果风险投资公司既获赠管理股又有实际资金投入,或者风险投资公司根据管理股主导了企业的生产经营或重大资本运营活动,应视为对被投资企业有重大影响而采用权益法核算。

    2、收到赠送管理股的帐务处理风险投资公司风险投资公司获赠管理股并取得凭据股权证书后,应将依持股比例计算的被投资公司所有者权益登记入帐。借记“长期股权投资———接受捐赠的股权投资”,贷记“资本公积———接受非现金资产捐赠准备”。

    3、管理股现金分红以及管理股处置的帐务处理对于现金分红,在成本法下,应借记“银行存款”,贷记“投资收益”;在权益法下,借记“银行存款”,贷记“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处置管理股时,借记“银行存款”,贷记“长期股权投资”各明细科目的帐面价值,将借贷差额借记或贷记“投资收益”;同时,应将“资本公积———接受非现金资产捐赠准备”的相应余额转入“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例2:假定风险投资公司c于2001年1月1日接受某高新技术企业d的股东赠送的管理股份10%,并由c公司派员对d公司进行日常管理和战略结构的调整。d公司的有表决权的净资产值为500万元。截止到2001年末d公司由于盈利使得有表决权股东享有净资产600万元。2002年2月15日收到d公司现金分红5万元。2002年7月15日,c公司以60万元的价格将10%股份出让。

由于c公司对d公司构成了实际控制,应采用权益法核算。

   (1)2001年1月1日收到股权证明

    借:长期股权投资———接受捐赠的股权投资    500000元

       贷:资本公积———接受非现金资产捐赠准备   500000元

   (2)2002年初按2001年末持股比例调整对d公司投资帐面价值

    借: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100000元

      贷:投资收益                   100000元

   (3)2002年2月15日收到现金红利的处理

    借:银行存款                     50000元

      贷: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50000元

    (4)处置股权应进行的处理

    ①借:银行存款                            600000元

        贷: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50000元

            投资收益                              50000元

            长期股权投资———接受捐赠的股权投资 500000元

    ②借:资本公积———接受非现金资产捐赠准备  500000元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500000元

    由上例可见,获赠股权给风险投资公司带来的实际利益包括两部分:一部分直接给公司带来净资产的增加,体现在资本公积中;一部分给公司创造收益,体现在投资收益中。

三、关于长期投资减值准备的处理

《企业会计制度》要求对于长期投资计提减值准备。目前实际操作中有些地方存在争议,这里提出来,供大家讨论。

观点一:风险投资公司应根据所投项目的不同情况,对于投资减值准备分别进行考虑。比如,种子期的项目可以多提,成熟期的项目可以少提。

笔者认为,《企业会计准则———投资》准则中对于计提长期投资减值准备的规定是较为明确而严密的,不应人为夸大和缩小减值准备的计提金额。风险投资公司应在每会计期末对长期投资逐项进行检查,首先判断是否存在应计提减值准备的所列迹象,来确认是否对该项长期投资计提减值准备。确认应计提的,应根据市价或被投资企业的财务状况客观地确定可回收金额,按可回收金额与长期投资的帐面价值之差额计提减值准备。

观点二:对于按权益法核算的长期投资,由于风险投资公司在会计期末会按照享有被投资企业所有者权益分额的变动对投资的帐面价值进行调整,故已充分反映了被投资企业的亏损或盈利等财务状况。因此对于权益法核算的长期投资不必计提资产减值准备。

第2篇

加权平均某项资金来源在投资该项资金来源

=Σ(×)

资金成本总额中所占的比重的个别资金成本

例1:设长城公司拟投资建设C项目,投资总额为1000万元,其中自有资金和借入资金各500万元。股东期望的投资报酬率为40%,借款利率为10%。项目建设期为0,生产经营期为10年。每年现金净流量为285万元。试对该投资项目的可行性作出决策。

加权平均500500

=×10%+×40%=25%

资金成本10001000

净现值(C)=285×(P/A,25%,10)-1000

=285×3.571-1000=17.74(万元)

根据285×(P/A,r,10)=1000,(P/Ar,10)=3.509,求得项目的内含报酬率r=25.68%。

根据以上计算结果,C项目的净现值大于0,内含报酬率大于加权平均资金成本,故该投资项目可行。

笔者分析研究后发现,以上决策过程和结论是错误的,举例分析如下:

[例2]设上例长城公司的C项目系由A、B两个配套项目构成,A项目投资额为500万元,以借款方式筹集资金,每年现金净流量为80万元;B项目投资额为500万元,以自有资金投资,每年现金净流量为205万元。试分别对A、B项目的可行性作出决策判断。

净现值(A)=80×(P/A,10%,10)-500

=80×6.145-500

=-8.4(万元)

净现值(B)=205×(P/A,40%,10)-500

=205×2.414-500

=-5.13(万元)

500

根据(P/A,r,10)==6.250,求得A项目的内含报酬率r=9.62%;

80

500

根据(P/A,r,10)==2.439,求得B项目的内含报酬率r=39.59%。

205

根据以上计算结果可知,A、B两个项目的净现值都小于0,内含报酬率都小于其资金成本,故A、B两个投资项目都不可行。这与例1的结论正好相反。

表1投资项目决策分析表单位:万元

项目A项目B项目C项目

投资总额5005001000

建设期(年)000

生产经营期(年)101010

资金成本10%40%25%

每年现金净流量80205285

净现值-8.4-5.1317.74

内含报酬率9.62%39.59%25.68%

可行性决策不可行不可行可行

为什么就同一个投资项目会得出两种不同的结论呢?笔者认为,问题出在加权平均资金成本上。资金成本是按年计算的每期用资费用(不考虑筹资费用)与所筹资金总额之间的比率。在筹资决策中,通常假设用资费用按期支付,本金到期一次偿还。所以,按照加权平均资金成本计算的各期现金流出量与按照各种资金来源的个别资金成本计算的各期现金流出量完全相同。

[例3]假设上例中长城公司向银行贷款1000万元,银行现向长城公司提供两个贷款方案,甲方案为向长城公司按10%和40%的利率分别提供2笔金额为500万元的贷款,共计贷款1000万元;乙方案为向长城公司按25%的利率提供贷款1000万元。问长城公司应作何种选择。

(1)如果利息按年支付,本金到期一次偿还,则两个筹资方案的还本付息现金流出量分别为:

甲方案每年支付利息=500×10%+500×40%=250(万元)

乙方案每年支付利息=1000×25%=250(万元)

两个方案每年支付的用资费用都是250万元,加权平均资金成本都是为25%,从筹资的角度看,两个方案完全一样。

(2)如果采用等额本息还款方式,则两个筹资方案的还本付息现金流出量分别为:

甲方案每年500500

=+=288.5(万元)

还本付息额(P/A,10%,10)(P/A,40%,10)

乙方案每年1000

==280.03(万元)

还本付息额(P/A,25%,10)

甲方案每年还本付息额为288.5万元,乙方案每年还本付息额为280.03万元,乙方案每年还本付息额比甲方案少8.47万元,从筹资角度看,长城公司应选择乙方案。

(3)如果到期一次还本付息,则两个筹资方案的还本付息现金流出量分别为:

甲方案到期一次还本付息额=500×(1+10%)10+500×(1+40%)10

=500×2.5937+500×28.926

=15759.85(万元)

乙方案到期一次还本付息额=1000×(1+25%)10

=1000×9.31323

=9313.23(万元)

甲方案到期一次还本付息额为15759.85万元,乙方案到期一次还本付息额为9313.23万元,乙方案比甲方案到期一次还本付息额少6446.65万元,从筹资角度看,长城公司应选择乙方案。

可见,在等额分期还本付息或到期一次还本付息条件下,按加权平均资金成本计算的年现金流出量并不等于(一般要小于)按个别资金成本加权计算得到的年现金流出量。

表2筹资方案还本付息现金流量表单位:万元

年限

方案12……910

按期付息

到期还本甲方案250250……2501250

乙方案250250……2501250

等额分期

还本付息甲方案288.5288.5……288.5288.5

乙方案280.03280.03……280.03280.03

到期一次

还本付息甲方案//……/15759.85

乙方案//……/9313.23

加权平均资金成本只适用于按期付息到期一次偿还本金的筹资方案决策,而不适用于投资方案的决策。因为投资决策需要考虑时间因素,按资金成本将现金流入量与现金流出量换算成同一时点的价值(通常为现值)。根据前面的举例可知,同一现金流量按照加权平均资金成本计算得到的现值要大于分别按个别资金成本计算得到的现值累加,按加权平均资金成本计算得到的终值要小于分别按个别资金成本计算得到的终值累加。所以,不能用加权平均资金成本来判断投资项目经济上的可行性。

一个项目投产后,回收的现金首先要用于偿还负债的本息,然后才是回收的投资成本,向股东支付投资收益。当企业长期投资的资金来源于多种渠道时,决策者应站在股东立场评估投资项目的可行性。一个投资项目的优劣以股东净现值(或股东净现值指数)的大小或股东内含报酬率高低来判断,而不是按投资总额计算的净现值(或净现值指数)大小或内含报酬率高低来判断。即应采用股东净现值(或股东净现值指数)和股东内含报酬率指标来进行投资决策。

设Z1为负债投资额,Z2为权益投资额,I1为负债资金成本,I2为权益资金成本,X为每年全额现金净流量,X1为负债的还本付息现金净流量,r为股东内含报酬率,则:

Z1

负债还本付息现金净流量(X1)=

(P/A,I1,n)

股东净现值=(X-X1)×(P/A,I2,n)-Z2

Z2

根据(P/A,r,n)=计算股东内含报酬率r。

X-X1

如上例C项目的股东净现值和股东内含报酬率分别为:

负债还本付息500500

===81.37(万元)

现金净流量(P/A,10%,10)6.145

股东净现值(C)=(285-81.37)×(P/A,40%,10)-500

=203.63×2.414-500

=-8.44(万元)

500

根据(P/A,r,10)==2.4554,可计算得股东内含报酬率r=39.30%。

285-81.37

第3篇

关键词:谨慎性原则 财务核算 应用

谨慎性原则,即稳健性原则,指的是面对经济活动产生的不确定因素,人们在会计处理过程中整保持小心谨慎的心态,预估潜在的损失和风险,对可能发生的收益少计或不计,有助于报表决策者和使用者提高警惕,与经济环境变化的需求相适应,将风险降到最低。

谨慎性原则要求会计人员处理会计事项和经济业务的时候,使用不虚增所有者权益和利润的程序和方式进行处理,对可能产生的费用和损失进行合理的核算,合理应用谨慎性原则为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提供更加可靠和相关的会计信息,这对于促进我国市场经济健康发展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谨慎性原则体现于会计核算的全过程。

存货期末计价:可变现净值和成本孰低法。存货成本指的是存货的历史成本,货色同样的存货所需的成本是可变现净值,根据可变现净值孰低法计算成本,有效体现谨慎性原则,因为市场价格不断变动,市场供需会受到影响,存货的可变现净值和历史成本并不完全相同,如果使用成本计价存货现值,无法对真实的价值进行反映,按照可变现净值和成本两者之中孰低计价,当可变现净值高于存货成本时,按照成本计价,当成本高对存货可变现净值时,按照可变现净值进行计价,如果按照即时成本进行计价,会造成资产虚夸,对于可变现净值和成本之间的差额,有以下两种处理方式:直接转销法和备抵法,设置跌价存货准备的会计科目,我国目前的股份公司一般使用备抵法。

存货计价方式中,谨慎性原则也体现在先进后出法中,此法以存货作为假定的前提,针对最近的收到的单位对存货进行计价,上述方式在物价上涨时,因为本期存货在发出后按照最近的单价核算,当期成本升高后,利润水平下降,避免了因通货膨胀而对企业产生的不利影响。

坏账准备金。会计的相关制度规定,企业应按比例计提坏账准备,计入资产减值损失。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间竞争不断加剧,使用赊销方式进行销售的商品不断增多,在收回应收账款时十分困难,应该讲预计无法收回的账款列为坏账损失,计入跌价损失准备。这样可以避免企业利润的虚增,也与谨慎性原则的要求相吻合,同时,坏账准备金能够使阅读报表者了解企业准确的财务水平,有助于企业的决策者针对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适宜企业长远发展的决策,列示账款的净额,使占用的应收账款和实际水平相接近,有利于企业资金的周转。

提取坏账准备有以下三种方式:销货百分比法、账龄分析法和账款余额百分比法,企业选择何种提取方式,应该针对自身的实际情况,保证财务报表的准确性和真实性。

加速折旧法。会计核算中的加速折旧法是谨慎性原则的具体体现,固定资产损耗分为包含自然损耗在内的有形损耗和包含技术陈旧在内的无形损耗。有形损耗指的是固定资产因自然力和使用而产生的资产价值损失,对折旧计算的影响十分明显,因此,加速折旧法包含无形损耗和固定资产的有效损耗,更重要的使,为了与科学技术的发展相适应,弥补资产的无形损耗,有助于设备更新,同时,针对设备在生产中的使用情况,在使用固定资产前,设备的灵敏性和准确性较高,生产效率较后期明显提升,因此,前期的经济效益较高,所以,在使用年限预计的时候,前期折旧应较多,后期折旧应较少,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加,递减的速度不断加快,有效补偿固定资产的成本,加快回收投资成本,降低风险,有助于回收投资成本,降低企业风险,促进企业的长远发展,与谨慎性原则相吻合。企业加速折旧法的方式一共有两种: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

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是指在资产负债日,长期股权投资未来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发生的损失,计提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这样做符合谨慎性原则。采用权益法核算长期股权投资时,其初始投资成本小于投资是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已将差额调整账面价值,一般情况下,可收回金额一定会等于或大于其账面价值,因此不需要计提长期投资减值准备。只有在采用成本法核算冲减投资的情况下,可回收金额才可能低于账面价值。为了使资产负债表反映的长期投资信息真实和公允,企业应定期对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逐项进行检查,至少每年年末检查一次。长期投资减值准备,按单项计提,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在建工程减值准备。在建工程和固定资产减值指的是因技术陈旧、固定资产损坏或其它原因,导致账面净额高于可回收净额,不予确认已产生的资产减值,会导致资产虚夸和高估资产等,与谨慎性原则不吻合。

第4篇

【关键词】循环经济;财务;企业;投资战略

在企业发展循环经济战略选择和战略目标确定后,企业就要构建相应的财务战略方案,就是集投资战略、融资战略和利润分配战略为一体的战略方案。以确定循环经济发展的资金投资方向和投资比例,预测资金的投资效果;筹集循环经济投资项目和营运的资金,优化循环经济资金结构,降低循环经济资金成本;权衡企业的长远利益与股东当期利益,合理分配税后利润,确保在财务方面的顺利、循环,以支持企业循环经济发展战略的实施。

1、企业循环经济投资属性

企业投资是为了获得未来的经济利益和竞争优势把筹集到的资金投入到一定的项目经营活动中的行为。从广义上说,投资包括企业全部资金的投入和使用,从狭义上说,投资是投入金额较大、涉及范围较广、受益期间较长的资本投资行为。企业战略投资方向的准确性,决定了企业在竞争地位和长期的盈利性,甚至关系到企业的前途命运问题。所以,企业投资要具有战略思维,使战略思维与企业战略的要求一致,与企业的内外环境状况和发展趋势相协调。企业资金投放战略是根据企业战略,结合企业内外环境状况及趋势对资金投放进行的整体性和长期性谋划。资金投放战略具有对全部资金及其他资源运用的指导性和方向性特点。投资方向要与企业战略目标、定位一致;要与企业财务目标一致。内容包括投资方向、投资比例和投资重点等。

企业投资的分类:一是按支出的性质分为资本性支出和收益性支出。前者是用于购置固定资产或改善其盈利能力的支出。即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投资。后者是一般经营性和维持固定资产现有盈利能力的支出,如:销售成本和期间费用等支出。二是按照投资的时间长短,分为短期投资和长期投资。前者即流动资产投资,是在一年内能收回的投资。是为保证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的正常进行的投资。后者是在一年以上才能逐渐收回的投资。包括机器、设备、厂房、设施、运输工具等投资。三是按企业投资的空间范围,将企业的投资分为对内投资和对外投资:后者是企业以现金、实物、无形资产等方式或者以购买股票、债券、期权等有价证券方式向其他企业的投资,即证券市场投资;前者是企业为保证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连续循环和规模扩张,对企业内部生产经营进行的投资。就是将资金投放在本企业内部,购置生产经营资产的投资,是企业维持简单再生产和实现扩大再生产的投资。企业循环经济运行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设备的投资、技术研究与开发投资和生产循环的运行费用。循环经济的投资主要是对内、对外的绿色投资,如上游产业链产品的绿色投资。循环经济的投资具有企业一般的投资类型。

2、企业循环经济投资的方向和重点

企业发展循环经济,无论选择绿色经济投资,还是遵循可持续发展投资,企业都要在原有投资的条件下,进行投资方向和投资重点的改变,应在多元可投资方向上和重点上进行选择。

企业循环经济的运行环节,一般包括资源的开发与节约利用、环境友好型绿色产品的开发与设计、清洁化生产、产品的绿色包装和再生资源的回收利用等。

资源开发与节约利用、清洁化生产和再生资源的回收利用环节需进行机器设备、场地设施等固定资产更新改造投资和正常运行资金。投资的重点要按照企业的生产和组织特点、企业主要环境问题产生的环节等因素确定。在具体工作中应按循环经济规划要实现的资源的利用指标、废弃物排放和回收利用等指标,在循环经济技术和设计流程的基础上,进行投资估算,确定循环经济发展的固定资产投资和营运配套资金,确定资金的投放期间,以确定循环经济项目的筹资总额和年筹资额。

企业进行新的投资方向和领域时,要根据循环经济发展要求,在投资决策中要加强环境适应性分析,准确评估投资对象的环境风险。除规定的财务目标外,还必须确定改善环境和保护环境的目标。项目评估应进行环境适应性分析,对项目可能对环境所发生的损害作出详细、准确、科学的评价,使企业投资决策符合循环经济发展战略和目标。在对外投资上,企业必须树立环境投资理念,要把投资对象的环境保护状况作为一项重要的的衡量因素。在进行投资可行性分析和风险评估时,必须研究以下环境相关因素:(1)此项目对环境的影响状况,有无与国家环境立法相违背的风险;(2)项目能不能由于进行了绿色投资得到国家贷款利率、税收等方面优惠而减少的成本;(3)项目几年后结束出现环境影响的或有成本等。在研究项目投资风险、确定投资贴现率时要考虑与环境相关的因素,在此基础上确定投资的可行性。

参考文献

[1] 袁建国等:循环经济模式下企业财务管理问题研究,财会月刊,2006.6

[2] 关向敏等:浅析企业长期投资及其管理要求,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10.5

[3] 王棣华:财务战略管理--国企发展的“生命线”,铁道物资科学管理,2005.4

第5篇

关键词:企业 项目投资 投资决策

一、企业项目投资的方式和领域。

由于我国中小型企业存在先天的一些缺陷,这就导致我国中小企业大多采用对内投资方式。目前我国对于中小型企业采取的是扶持的态度,近几年中小型企业发展迅猛。但是他们的资金不是很大,所以投资能力有限。投资的领域大部分为中短期投资,且涉及的领域科技含量不是很高。目前中小型企业投资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一是对现有的生产线进行扩大,以促进再生产,提高经济效应。二是主打产品进行更新换代。很多的中小型企业主要靠一两件主打产品在市场上生存,由于产品自身也存在也有一定的生命周期,时间长了自然会落后于市场,那么企业就有可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被淘汰。三是提升生产设备的现代化水平。没有先进的生产设备,产品的更新换代自然会存在很大的困难。四是加大对人力资源的投资力度。拥有管理型人才和技术型人才,是中小企业健康发展的基础。然而实际的情况是由于企业的规模较小,对于人才的吸引力较弱,所以很多都缺少相应的人才。因此,小企业要对人力资源进行投入,且这种投入是十分必要的。相对而言,大型企业的投资优势较为突出,他们投资涉及的领域很广,大部分的投资项目科技含量较高,且资金充足,所以大型企业的投资一般都是长期投资,这也符合大型企业长期的战略发展需要。无论对内还是对外投资,由于规模大回报期长,因此他们的行为都会得到当地政府部门的关注,往往能得到政府的支持,这些支持是目前中小型企业无法得到的。

中小企业的规模和自身实力都是有限的,它的发展和投资战略会受到自身因素的干扰。且其中大部分都是家族型企业,这些企业的管理难度大,权利分散,这都是影响中小型企业发展的阻力。同时由于市场竞争力不是很强,缺乏较强的抗风险的能力,加之没有建立相应的市场认可度和品牌认知度,所以中小型企业的融资很难通过银行等国家渠道,而是依靠民间资本,其中一部分的中小企业扩大投资只能依靠自身的资本积累。这就导致他们对于投资是很谨慎的,往往采用短期的投资来获得收益。其次,他们普遍缺乏战略的眼光,很少进行长期投资。这是由于长期投资会加剧他们资金的流动量。它们对于投资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增加收益,短期投资符合他们的习惯和实际情况。但是由于长期的将注意力关注与短期投资,这容易使企业没有一个长期的发展规划。很多的中小型企业发展之后,却没有大企业那种魄力和胆识。相较而言,大型企业在管理上没有家族的制肘,管理的力度都很强。大型企业融资能力也比较强,较容易争取到银行贷款。而且由于大部分的企业都是上市公司,投资行为需要受到多方面的监管,规范性要求比较高,对于投资风险分析很明确,敢于下大成本的投资。同时,他们还往往会利用地方政府的支持,取得更多的优惠政策和支持,获得更高的投资回报。

二、对于项目投资决策方法分析

目前使用的投资决策分析方法很多,不同的方法能从不同的方面反映项目盈利能力和风险水平,在实际工作中,往往不会仅使用一种方法,而是会同时采用几种不同的方法进行项目分析,得出综合的评价,以提高决策的准确性。

(一)净现值法

通过对比收益之后呢能获得现金量和未来投资需要的付出的现金量之差,如果未来带来的现金的流动量低于投资之前的现金流动量,那么该项目可以不考虑。它是一种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的方法。当两者之差是正数时,这个项目才有投资的价值。在面对二个及以上的可供参考的投资方案时,应当以净现值方案较大者为优。

(二)平均报酬率法

平均报酬率是项目投资寿命周期内平均的年投资报酬率,又称为平均投资报酬率。先确定一个企业所要求达到的平均报酬率。在进行项目投资决策时,单个项目投资的选择上,只有高于要求达到的平均报酬率的方案才能入选,而在有多个方案的互斥选择中,则应当选择平均报酬率最高的那个方案。

(三)内含报酬率法

内含报酬率是指投资项目的净现值等于零的贴现率,或使未来现金流入量现值等于未来现金流出量现值的贴现率。在只有一个备选方案的决策中,如果内含报酬率大于或等于企业资本成本或必要报酬率时,就可采用。反之则应放弃。在几个备选方案的决策选择时,应选择内含报酬率超过资本成本或必要报酬率最多的。

(四)收益指数对比法

在实际的投资中,将未来可能的收益总额和当初进行投资的数量进行相除,如果得到的指数是大于1的,那么项目是可行的,反之如果指数是小于1的,那么这个项目是不可行的。

(五)单位时间收益法

单位时间收益法就是计算一定时间内的收益量,一般是一年为单位。同时比较自己投资的大小,将整体投资除以基准回收时间。通过对比,在投资中的标准是:通过对比实际的单位时间收益和基准回收时间的时间收益,如果实际的单位时间收益高于基准回收时间的单位时间收益,那么项目可行。反之,不可行。如果实际单位时间回收收益高于基准单位时间收益一倍才是可行的。

(六)战略发展法

这需要企业高级管理层对于未来的准确预见。判断的标准是:项目是否符合企业未来发展的需要,是否符合公司的长远目标。对于这个方面,很多的大型企业的态度是谨慎的,他们更倾向于稳妥的投资方式。而中小企业由于是家族式管理,容易形成意见的一致性,对市场反应较快、能及时把握机会,这就导致他们敢于冒风险的。在一定情况下他们的收益率往往高于大企业。

三、影响企业投资决策失误的原因

造成企业效益低下的原因有很多种,但是主要有政策因素、行业因素、企业经营管理不善、投资失误等。很多企业在讨论和研究投资失败时,往往强调客观因素,缺乏对自身深刻的认识。投资失败的原因主要有以下的几种:第一,在投资前缺乏必要的投资对象和投资市场整体情况的分析,企业对于投资的市场分析不够。第二,对投资空间的认识存在思想误区,往往不善于发现投资目标,只能坐失良机。第三,缺乏对投资项目的实际研究与论证。投资时没有从实际情况出发,对于投资项目的行业整体和周边区域的认识不到位。缺乏项目的可行性研究。许多的企业将可行性研究搞成了可批性研究,只是为了获得批准,忽略了实际的经济效应。第四,决策带有盲目性。很多企业的投资决策机制不合理,往往是企业领导的“一言堂”。企业领导不从本企业所处环境角度研究,仅仅是脑袋一热就拍板,容易造成盲目决策,造成投资决策的随意性、主观性、盲目性和独断性, 决策过程过长,易失去市场先机,决策层对于市场的反应速度过慢。第五,决策信息少,缺乏第一手的资料,往往是什么热门投资什么,不顾自身发展需要,一哄而上, 缺乏“主见”,从而导致决策认识失误,最终导致投资失败。

四、对于提高企业投资水平的一些建议

为了能够进行科学投资,防范和降低投资带来的风险,企业在投资决策过程中应做到以下几点:第一,企业应建立起规范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既要深刻研究和认识企业外部市场的发展规律,根据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开展投资;也要明确企业自身的发展目标,制定发展战略规划,以战略为导向进行投资。第二,重视项目的可行性研究。要对准备投资的项目进行反复的市场调查,以检验项目可行性。企业不仅要学会借助“外脑”,善于听取行业专业人士的意见,借助他们的知识,而且还要自主创新,在自身擅长的领域发展加强投入,占领市场的先机。第三,善于应变,作出决策。对市场的变化要认真考虑项目所造成的实际影响,迅速对自己的计划作出相应的调整,动态地进行分析决策,减少项目失误。第四,理性决策,量力而行。激烈的市场竞争要求收集处理大量的信息后,在充分了解的基础上作出理性的选择,加强决策层的整体素质水平,提高决策水平,降低决策风险。

企业进行项目投资已经是企业发展的一大趋势,在这个过程中,企业在为了保证投资决策的科学性,提高投资决策水平,防范和降低投资风险,必须做好企业的项目投资的各项考虑,只有从整体上加强企业应对项目投资风险,实施科学有效的投资方案,才能实现企业进行项目投资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陈伏辉.企业项目投资决策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对策[J].中国科技信,2007年19期

第6篇

(一)发展规划不完善

传统的地质勘探单位是计划经济模式,缺乏竞争和风险意识,当进行企业化改革后,两种体制过渡与转变过程中的矛盾凸显。地质勘探单位缺乏长远的发展规划,经营实力差,不能更好的适应市场需求,在生长战略、经营方式等方面不能有效进行市场化调整,给企业财务管理带来风险。

(二)盈利能力不稳定

地质勘探单位改制过程中,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影响不能马上消除,一些历史遗留问题不能有效解决,因为地质勘探行业的特殊性,难以获得较大的市场化投资,部分资金依靠国家财政支持,改革后一方面财政拨款减少,一方面企业不能及时完成现代企业经营方式的转变,因此盈利能力不稳定,固定资金明细不足。因此,地质勘探单位企业化经营的最大问题就是因为经营效果不好,引起自身的财务风险及损失。

(三)资产结构不科学

地质勘探单位存在资产结构不科学、不合理的现象,主要表现在筹资方式不当、负债期限不合理。筹资不当主要指:地质勘探企业不能结合自身实际情况选择筹资方式,导致企业因违约而造成的额外经济费用损失。不合理的负债期限指:地质勘探单位不能贯彻筹资匹配原则,将短期筹集资金进行长期建设使用,导致资金的使用与归还期限不符合,从而发生财务风险。(四)市场信息失真地质勘探单位主要的经营决策是依靠市场信息,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不断的深人,现阶段市场信息尚未完全透明化,地质勘探单位还会面临失真的市场信息所带来的损失。所谓市场信息不对称是指买方市场、同行业竞争、财务信息的不真实,获得信息成本较高,致使地质勘探单位出现错误的经营决策,误判客户的信用度,而产生的财务风险。

二、地质勘探单位改革中财务风险的管理策略

(一)建立健全科学的发展规划

(1)地质勘探单位的当务之急是转变传统计划经济的理念,培养员工的市场经济观念,提高员工应对市场竞争的实力,增强服务意识和水平,能灵活处理地质勘探单位改革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2)地质勘探单位必须加快企业化改制步伐,采用企业化的经营管理模式,提高技术创新水平。加快财务管理制度改革,企业的财务机构必须高度关注纳税统筹工作方案,实现科学节税效果,以免因为不规范的企业活动增加纳税风险损失。要通过培训、进修、绩效考评等方式,调动员工提高地质勘探技术和管理输出能力的积极性,更好地适应日益激烈的地质勘探市场。在企业规划的执行过程中,管理人员要在动态中观察,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增强财务风险管理的实时性效果。

(二)增强单位的盈利能力

地质勘探单位经营业务十分宽泛,重点业务指矿业开发、矿权经营、工勘施工、地质测绘等方面。地质勘探单位企业化后,应该发挥本行业的特殊优点,兼顾地质技术方面的服务与市场化经营效果。具体说来,地质勘探单位要遵循价值规律的要求,面向市场进行生产,要充分实现地质成果和技术服务的商品化转变,注重多种经营与对外投资项目的经济效益提高,为规避企业因为盈利能力不高造成风险做充分的准备工作。

(三)通过调整资产结构规避风险

地质勘探行业以地质相关的业务为工作对象,投资期限较长,投资风险较高,过于激进或者保守的营运资本投资方式不适应于该行业,必须综合相关风险和收益,采用配合型的营运资本筹资方案。该方案的优点有很多,能尽量实现筹资的匹配要求,长期投资与长期资金相对应,短期投资由短期资金相匹配。并且这种筹资匹配原则适应范围较广,长期资本和流动资金都可以,能使投资的风险和收益相对平衡,提高地质勘探单位的经济效益。

(四)完善信用评估机制,防范信息不对称风险

企业生产经营中经常出现信息不对称的现象,尤其是应收账款的管理方面。要降低信息不对称引起的财务风险,必须完善应收账款信用评估机制。建立严格的工作责任制,将应收账款的责任与具体机构和人员相联系,使工作人员回收款项的效果与绩效考核相结合,实现工作落实到人头,出问题有明确责任人负责。对拖欠企业欠款行为及时追讨,保证按时结清与回收,预防财务风险隐患。严格审查预付账款,大额资金支付应该提请资金支付方案,审查不合格者不予以支付,坚持用健全的信用评估机制从源头上防范财务风险的发生与恶化。

三、结语

第7篇

【关键词】企业集团 投资管理 问题 对策

一、企业集团投资管理的意义

企业集团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形成的高级企业组织形式,是现代企业高度发展的必然趋势。企业集团在世界经济中占有重要的经济地位,反映一个国家在世界舞台上的经济竞争力。随着经济的发展,大型企业集团不断向纵深发展业务,对于企业集团来说,投资是企业集团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通过对企业集团投资管理情况的研究,分析投资管理面临的问题。针对如何加强企业投资管理,发挥投资管理在提高业绩和获得收益方面的作用提出建议。

二、企业集团投资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科学整体的投资管理战略指导

投资活动作为企业集团财务活动的一部分,需要在科学的投资战略指导和合理的规划指导中展开。然而在企业集团的实际操作中,很多集团只顾眼前的利益盲目投资,不考虑自身的实际情况与发展规划,,使企业的投资风险增大。另外,在企业集团的投资活动中,很多集团的子公司不考虑企业集团整体发展战略,只顾自身的投资利益。最终子公司的投资活动导致企业集团整体发展布局不合理,使企业集团整体的长远发展受到影响。

(二)资金来源单一,资产负债率高

我国企业集团投资所需要的资金来源单一,基本都是银行的短期借款,只有很少的一部分是企业集团的自筹资金,这使得企业的投资活动对银行的依赖很大。将如此多的短期借款投入到投资并购中,这些投资活动大多是长期投资,投资回收期长,想通过投资收益来偿还银行借款在短期内是比不太现实的。只能以款偿还借款,单一的资金来源和较高的资产负债率,使企业的债务压力和财务风险增大。

(三)子公司投资执行力较低

企业集团拥有众多的子公司,而且可能分布在全国各地,大多企业集子公司采取分权式管理,子公司对自身各项财务活动拥有很大的自。企业集团对各子公司的投资与资金情况监管不力,致使子公司只考虑自身的发展利益,对子公司的投资决策执行不力。或者当子公司的投资活动获得的闲余资金时,自行对资金的使用进行分配,不考虑企业集团的整体需要。导致集团资金的利用效率不高,阻碍了集团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战略目标。

(四)对外投资方式单一

企业集团的对外投资基本都是靠股权投资实现的,即通过投资设立新公司或参股已有企业,从而对大多数集团实现控制或重大影响,投资方式单一。虽然通过股权投资的方式便于对子公司的管理控制,但这种投资管理的方式要建立在集团拥有雄厚资金的前提下。我国除了国有大型集团外,大多企业集团资金实力有限,长期股权投资的投资回收期长,需要集团拥有强大的资金支持,给集团的财务方面带来很大的压力。

(五)高素质的财务管理人才不足

在企业集团投资管理过程中,在资金的投向、投资项目的选择与实施等一系列管理活动中,财务管理人员会参与投资管理的全过程。而企业集团中,因其投资活动的复杂性,需要企业拥有高素质的财务管理人员。现实中的情况是我国缺乏专业的财务管理人员,许多企业都是由会计人员兼职财务管理人员。普遍存在财务管理人员专业知识不扎实、职业素养不高等问题。这都会制约投资管理活动的科学合理进行。

三、加强企业集团投资管理的对策

(一)制定科学整体的投资管理战略

企业集团应该以集团总部的整体投资管理战略为指导,在投资之前对将要投资的项目进行投资可行性分析,对投资的收益性、风险性等情况进行科学的预测,做出适合企业的合理科学投资管理战略。在企业集团做出投资战略时,要制定适合企业集团整体的发展战略。企业集团是一个由多个企业法人组成的联合体,子公司、分公司做出的投资管理战略要服从企业集团整体的发展战略,与企业集团的整体发展布局相适应。

(二)丰富资金来源,降低资产负债率

企业集团在筹集投资资金时除了必须向银行筹集的短期借款外,还可通过提高集团竞争力吸引其它企业、公司对本集团进行投资,运用股东的股本、实收资本等进行对外投资。另外适当运用集团的闲置资金和实物资产等进行短期投资,减少长期股权投资也是减少集团负债的一种方法。通过转变集团的投资资本结构,减少负债的方法来降低资产负债率,缓解集团的债务压力和财务风险。

(三)加强对子公司的投资监管力度

企业集团总部应加强对子公司投资活动的监管工作,在向子公司下达完投资决策之后,要对投资的各个环节进行有效的监督与管理。在投资实施过程中要积极对定期对投资项目进行审计监察,对投资结果进行验收评价。对各子公司投资过程中资金的使用情况,投资结束后资金的回收情况进行监督管理。从而提高资金的利用率,使资金保持良好的流动性,增加企业的投资收益,提高企业的投资管理水平。

(四)对外投资方式多样化

企业集团投资的目的是使经济利益流向公司,因此投资方式的选择也不是唯一的。企业集团集团在对外投资方式时除了股权投资之外还有其它投资方式。首先可以利用闲置资金来购买短期有价证券来进行短期投资,毕竟这种投资证券市场上交易活跃、可以随时变现。另外还可以对其它公司进行债券投资和实物投资。合理利用公司的闲置资金和实物资产等对外投资,通过投资方式的多样化适当降低集团的投资风险和债务压力。

第8篇

关键词:现金流量;资产负债;流动性

文章编号:1003-4625(2007)08-0061-02 中图分类号:F830.4 文献标识码:A

在商业银行信贷实践中,会遇到这样的情况:一家赢利企业无法清偿到期债务而面临清算,一家亏损企业却可以清偿到期债务并继续经营下去。信贷人员在进行财务分析时,若只注重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分析,而忽略了现金流量表的分析,在遇到上述情况时就会作出错误判断。虽然从某种意义上说,利润是偿还贷款的来源,但是企业到底能否还贷,起支撑作用的是真正拥有多少现实的货币资金。信贷人员在进行现金流量表分析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注重净现金流量、经营活动净流量的趋势分析。一个企业生存的主要威胁来自两方面:一是长期亏损,它是企业中止的内在原因;二是不能偿还到期债务,它是企业中止的直接原因。亏损企业为维持运营被迫进行偿债性融资,“借新债还旧债”,如不能扭亏为盈,迟早会因筹不到钱而无法周转,从而不能偿还到期债务。盈利企业也可能出现“无力支付”的情况,主要是借款扩大业务规模,冒险失败,为偿债必须出售不可缺少的厂房设备,使生产经营无法继续下去。

企业信贷人员在做相关数据分析时,需要注意:利润表中的净利润为负值(企业亏损);企业净现金流量为流出;企业经营活动产生的净现金流量为流出;企业经营活动产生的净现金流量呈逐年递减的趋势。

2.注重资产收益质量分析。2001年12月申请破产的安然公司,从1997年开始净利润逐年大幅度上升,而经营利润逐年下降。1996年该公司的营业利润率是21.15%,到2000年已跌至6.22%,2001年一季度只有1.59%。非经营利润的比重逐年加大,这是净收益质量越来越差的标志。该公司的收益越来越依靠能源证券交易和资产处置。安然公司的案例给我们的启示:要注重企业收益质量的分析。信贷人员可以运用净收益营运指数分析企业收益质量。净收益营运指数是指经营净收益与全部净收益的比值。

净收益营运指数=利润表中的“净利润”―非经营收益/利润表中的“净利润”

非经营收益可以通过下表计算得出:

通过净收益营运指数的历史数据比较和行业比较,可以评价一个公司的收益质量。如果一个公司的非经营利润的比重越来越大,就说明该公司的收益质量越来越差,该公司越来越依靠资产处置和证券交易来获得利润。非经营收益的来源主要是资产处置和证券交易。资产处置不是公司的主要业务,许多公司正是利用“资产置换”达到操纵利润的目的。一般企业进行短期证券交易的买卖,只是现金管理的一部分,目的是减少持有现金的损失。企业长期对外投资的主要目的是控制子公司,通过控制权取得额外的好处,而不是直接获利。因此非经营收益的可持续性低。

3.结合现金流量表可以更准确地分析企业流动性。所谓流动性,是指将资产迅速转变为现金的能力,表明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动态意义上的偿付能力。根据资产负债表确定的流动比率、速动比率,虽然也,能反映流动性,但有很大局限性。因为流动资产中的应收账款有可能会因为支付方的信誉、盈利能力、营运能力而发生坏账损失,同时存货转化为现金的能力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而且流动资产中还存在着虚资产――待摊费用。

真正能用于偿还债务的是现金。现金流量和债务的比较可以更好地反映企业偿还债务的能力。因此,在进行企业流动性分析时,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结合现金流量表分析可以更准确的分析企业流动性。

(1)现金到期债务比=经营现金净流入/本期到期的债务(本期到期的债务,是指本期到期的长期债务和本期应付票据。)

(2)现金流动负债比=经营现金净流入/流动负债

(3)现金债务总额比=经营现金净流入/债务总额

以上三个指标还需要同本行业的平均水平或者是较好的水平进行“横向比较”,通过比较来分析判断该企业在同行业中所处的水平。一般来讲,这三个指标数值越大越好。

4.结合企业的应收账款政策,分析获取现金能力。获取现金能力分析的是一定的投入资源(销售收入、总资产、净营运资金或普通股股数等)所能带来的经营现金净流入。比值越大则获取现金的能力越强。

(1)销售现金比率=经营现金净流入/销售额,该比率反映每元销售得到的净现金,其数值越大越好。

(2)全部资产现金回收率=经营现金净流入/全部资产,说明企业资产产生现金的能力。

应收账款政策主要包括:信用标准、信用条件和收账政策。信贷人员在分析其获取现金的能力时,应结合企业的应收账款政策进行分析。分析企业采用了什么样的政策,信用标准、信用条件和收账政策对企业现金收回的影响,如何改变政策,提高其获取现金的能力。

5.通过投/筹资项目分析,结合资产负债表分析筹资结构。下表是一家石油销售公司三年的财务报表。

从表中可以看出,该公司一直在扩张,资产负债表中的固定资产、长期投资连年增加。企业筹资的资金来源是什么?从资产负债表中可以看出,流动负债增长的速度明显快于固定资产、长期投资增长的速度。再看企业,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该公司的股东并没有追加投资,而借款的金额从1000万元、2500万元到5540万元,该企业的信贷资金为流动资金贷款、差额银行承兑汇票,没有中、长期贷款。

该公司的筹资结构是,长期投资的大部分资金来源于流动资金贷款,这是一种较为冒险的筹资方式。如果遇到汽油售价下跌等因素导致企业销售不佳,企业将面临巨大的还款压力。信贷人员在分析时,要高度重视这种情况。

6.通过对未来现金流量的预测分析贷款收回的可能性。可以通过趋势预测法和经验预测法这两种方式预测企业未来的现金流量,从而对企业未来的偿债能力分析提供数据。

(1)趋势预测法:通过观察连续数期的会计报表,比较各期的有关项目,分析其增减变动情况,作出其发展趋势的预测,以判断企业未来现金流量能力上可能存在的风险。

(2)经验预测法:假设经营现金流量的结构百分比具有代表性(可用3年或5年的平均数),可以根据它们和计划销售额来预测未来的经营现金流量。

销售收现比=销售收现(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数)/销售额

预计销售商品收入=销售额*(1+增长率)*销售收现比

预计经营现金流出=销售商品流入/经营活动流入流出比

第9篇

关键词:融资现状 融资风险成因 风险防范措施

一、当前煤炭企业融资现状

煤炭业是一个对资金规模要求较高的行业,其煤炭资源的勘探、开采和矿井的建设、技改及安全设施配备都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十年黄金期过去之后,煤炭经济遭遇寒冬期,煤炭业已成为一个高风险,低回报的行业,无论是投资者还是信贷机构,对于煤炭企业融资需求都表现得十分谨慎,许多煤炭企业为加紧融资的步伐,为获得投资者和债权人的青睐,多管齐下,盲目融资,却不料让自身背负了很大的融资风险。

二、融资风险形成原因分析

融资规模不当,难以确定一个适合自己的融资规模。一种观点认为筹集到的资金越多越好,可以让企业有充足的资金渡过难关;另一种观点认为筹集到最紧缺的资金为好,可以减少经营的压力。两种观点一个过于铺张,导致资金闲置浪费,一个过于保守,影响煤炭企业投资计划及其他生产经营业务的正常开展。

项目选择不当。在当前煤炭市场下,煤炭企业在项目的选择上可能会过于注重项目的投资收益、投资回收期等硬性指标,却忽视本企业技术能力、国家产业政策调整方向等因素。例如煤化工项目,煤焦化项目,一方面由于没有技术支持,无法有效利用资金,造成资金的浪费;另一方面会导致企业在融资的过程中碰壁,银行不愿放贷,投资者不愿投资,最后遭遇花了一堆钱,却筹集不到资金的尴尬境地。

融资时机、融资期限选择不当。融资时机与企业投资或生产所需资金时间安排不配套,导致融集资金沉积或不足,增大企业财务风险和经营风险;融资期限与融资用途不配套,本该筹集长期资金却采用了短期融资,本该筹集短期资金却采用了长期融资,增加企业的融资风险。

资本结构不当。企业权益资金过多,负债资金过少,会影响企业的正常经营和发展;而负债资金过多,权益资金过少,会导致企业拆东墙,补西墙,引起企业恶性债务循环,最终引发财务危机,威胁企业生存。

筹资方式不当。煤炭企业目前的筹方式有吸收直接投资,银行借款、商业信用、股票融资、债券融资等几种形式,不同的筹资方式在不同的时间会各有利弊,如果选择不恰当,就会增加企业的额外费用,减少企业收益,影响企业的资金周转而形成财务风险。

资产流动性差,现金流不足。负债的本息一般要求以现金偿还,当前煤炭价格大幅下滑,库存量增大,资金回笼慢,如不加强煤炭企业资产、资金的周转,会使煤炭企业面临无钱可还的境地,影响企业声誉,降低企业再融资的能力。

三、风险防范措施研究

融资规模要量力而行。可先采用科学的方法确定企业最大融资规模,一是根据销售总额预计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总额,确定融资需求。二是根据销售的增加额预计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增加额,确定融资需求。而后结合企业自身的实际条件、融资的难易程度和成本情况选择最佳融资规模。

加大项目决策分析。一个好的项目,才能吸引投资者。煤炭企业在对项目进行决策时,不仅要做好项目回收期、回报率、风险等可行性研究,还要将项目与本企业技术水平、人才引进战略、国家经济政策、当地经济发展战略等进行协调分析,使投资项目顺利实施,获取良好投资收益。

确定最佳融资时机及融资期限。俗话说长计划短安排,融资也不例外,从实际操作层面来看,煤炭企业要明确战略的发展方向,制定明确的资金使用计划,使筹集到的资金与企业经济活动的周期匹配,与企业财务状况相匹配;同时须按资金运用期限的长短来安排和筹集相应的资金,如果融资是用于企业流动资产,宜于选择各种短期融资方式,如商业信用、短期贷款等;如果融资是用于长期投资或购置固定资产,适宜选择各种长期融资方式,如长期贷款、企业内部积累、发行债券、股票等。

选择适当的筹资方式,优化资本结构。筹资方式的选择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不同的比较标准,必然做出不同的评价。目前煤炭企业资产负债率普遍虚高,融资时可优先考虑权益融资,例如吸收直接投资、股票融资等,但一定要保证企业的控制权,避免因控制权分散,影响到企业经营的自主性、独立性,使得原有股东的利益遭受损失,并威胁到企业的短期效益与长远发展;同时可结合企业实际配套考虑债务融资,但一定要保证合理的资产负债率,综合考虑自身财产状况及经营状况确定本企业负债率红线,保证企业再融资能力。

关注企业资产流动性,保证充足现金流。制定相应的措施加强资产使用及管理。在煤炭生产环节,尽快淘汰落后的生产工艺、技术和装备,提升机械化装备水平和生产水平;在煤炭经营环节,关注企业流动资产,特别要重点关注现金、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存货的周转,关注偿债指标的变化、关注营运指标的变化,通过经营业绩和财务状况及时评价融资方案可行性,及时调整企业融资策略,使融入资金更好地为企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