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11 17:18:12
导语: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1.学科建设基本状况。《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基本原理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四门课程的开设奠定了中国化研究和思想政治教育两个二级学科的发展基础;2011年4月,保山学院社科部从原政史系分离,成立理论教学部,专门从事理论的研究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工作,使依托一级学科理论下设的两个二级学科(中国化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的建设平台进一步牢固。2013年12月,理论教学部开始学科建设工作,已经着手建设以理论一级学科为统揽,以中国化研究和思想政治教育两个二级学科为主攻学科,以艾思奇与大众化研究、杨善洲精神研究、边疆民族地区生态观研究、边疆民族地区文化建设与价值观研究为研究方向的学科建设体系。
2.近年来取得的新进展、积累的新经验。理论教学部重点扶植的二级学科“中国化研究”,并以艾思奇与大众化研究、杨善洲精神研究、边疆民族地区生态观研究、边疆民族地区文化建设与价值观研究为研究方向,有着较强的科研、教学、队伍、地缘等优势。科研上,主持国家社科基金1项,省教育厅项目3项,省高校宣传思想政治工作研究项目1项,校级科研项目6项;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出版专著、编写教材、学习读本共计9本,获得省、市、校级各类科研奖励10余项。教学上,主持并完成云南省质量工程教改项目1项;省级教学名师1人;主持并完成校级重点课程2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哲学原理》);累计获得省级、校级教学奖励10余项。队伍建设上,学科组共有成员8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5人,在读博士1人,硕士5人。在大众化、杨善洲精神和艾思奇哲学思想的研究上,保山学院已建立一个云南杨善洲精神研究基地和大众化研究中心并依托保山市社科联成立了艾思奇与大众化研究会。另外,依托这些研究中心和研究基地已经推出了一批科研成果。3.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产生的原因。与国内同学科相比仍有不足:(1)队伍建设还不够。教师总量偏少,具有博士学位的人员较少。(2)科研成果的质量不高,发表在CSSCI上的科研成果数量较少。(3)资金落实难度大,经费有限,对于深入研究造成相当的阻碍。(4)学科视野不够,学科方向的凝练还不够,学科新的生长点拓展受限。
二、马工程出版重点教材使用情况
1.使用情况:保山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98方案”全部采用云南省统编教材,实施“05”方案后,全部采用高等教育出版社的统编教材。保山学院《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基本原理》、《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四门课程均按教育部要求使用由高等教育出版的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
2.使用效果反馈:据调查,教师、学生普遍认为这四本教材系统地诠释了理论和实践的精髓,有助于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律观,了解我国的基本方针政策,了解中国近现代历史,了解基本的基本原理。但也同时反映存在以下问题:缺乏一定的趣味性和吸引力;四本教材的内容存在一定的重复性;理论性较强,没有很好地体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3.改进意见和建议:针对以上问题,建议四本教材应当体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整体性,以详略得当的方式解决内容的重复性问题;增加实践和案例内容,更好地体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增强教材的趣味性和吸引力。
三、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和人才培养等工作情况
1.取得的成绩:近年来,保山学院理论教学部积极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加强师资力量建设,认真落实人才培养方案,取得了良好的成绩:(1)课堂教学。四门课程按教育部要求足时开课,其中“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和“基本原理概论”两门课程实现了全校性选课,这种方式不仅有利于促进教师努力提高教学水平,在一定程度上也有利于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利用多媒体等设备,采用讨论、辩论等多种教学方式,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另外,教学部自去年开始了德育导师制度,教师除了在课堂上教学和指导学生学习,还利用QQ等通讯方式积极与学生交流互动,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指导学生课后学习,组织学生讨论,实现了课堂教学与课后辅导的紧密联系,理论和实践的密切结合。为响应国家应用型本科院校转型的号召,保山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也积极探索实践性教学,四门课程相继出台了详细的实践教学大纲,提高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水平和质量,提高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促进了保山学院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提高。在教学方法的改进上,我们根据教师特长分专题进行教学。注重教师个性化的发挥,又做到各部分内容相互契合,强化教学的整体性和系统性。同时,还采用集体备课,定期进行教研活动,随时收集学生对教学的反馈信息,就有关问题及时在教学中加以改进。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针对时事热点和学生情况,教师们认真备课,讲课内容针对性强,形式生动活泼。(2)人才培养。重视实践实训基地建设,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理论与实践充分结合,校内与校外融会贯通,构建了学校与社会的连续平台。为了培养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我部十分重视社会实践教育,把社会实践纳入教学计划,除了学校建立的近40个教育实习基地外,思想政治理论课还有相对固定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腾冲艾思奇纪念馆、腾冲国殇墓园、施甸善洲林场、保山市博物馆、名人堂等),定期、不定期组织师生参观学习。以人为本,积极探索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的长效机制。教学部十分重视对学生的教育、引导和管理工作。教师们一贯确信“只有高标准、严要求才能培养出优秀的人才”。积极引导学生树立严谨的学习态度,在学好专业课的同时,扩宽知识面,培养多方面的适应社会需要的能力。
2.存在的主要问题:在保山学院,仍然有部分学生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讲的内容和他们今后的发展没有什么关系,专业课的学习更加重要;在课堂教学中,仍然有部分学生上课玩手机、看与课程无关的书籍;保山学院在校学生有8000多人,而我部的教师仅有10人,师生比严重失调;在人才培养方面,我部出台了详细的实践教学大纲,在实施过程中,不仅需要学生和教师的密切配合,更需要学校、政府、企业、社会的大力支持,如何协调各种关系是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3.问题产生的原因:以上问题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由于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新鲜感的缺乏以及教学方法的单一,使得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缺乏热情,敷衍了事,言行不一,教学实效性不高。在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方面跟学生思想上不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有关,另一方面也跟思想政治理论课缺乏足够的吸引力和趣味性有关。教师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一方面与保山学院地处边疆有关,另一方面与保山学院还未真正实现师资引进渠道的多元化有关。
四、应用观点方法,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
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要贯穿观点方法:
1.把观点方法贯穿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理论研究,要坚持与时俱进、创新精神,既研究基本理论,探索理论发展的基本规律,又研究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动态,探索大学生的思想接受规律。
2.把观点方法贯穿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建设,应关注网络技术对教材的作用,如OCW、MOOC等,顺势而变,合理梳理教学内容,哪些适合面试,哪些适合网上教学,促进现有教材的转型升级。
3.把观点方法贯穿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需要教师探索改革教学方法、教学方式,力图使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更加适应社会发展及大学生成长的需要,更加贴近大学生生活实际,充分调动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必须明确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探究实践教学的途径和方法,构建实践教学的新模式。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不回避社会关注的主要热点问题,引导学生用立场观点方法分析问题。
要提高认同度,首先需厘清大学生“认同”的机理与逻辑过程,从中寻找规律性。
(一)认同的概念
“认同”最初是作为一个哲学术语使用的,被翻译为“同一性”,表示事物与其自身保持内在的一致性,然后相继出现在心理学与社会学中。心理学角度,根据威廉•詹姆斯和弗洛伊德的研究,把认同看作是一个心理过程,主要是个体潜意识地向别人模仿的历程,“是个人向另一个人或团体的价值、规范与面貌去模仿、内化并形成自己的行为模式的过程,认同是个体与他人有情感联系的原初形式”。后来张春兴的《心理学大辞典》进一步解释为:认同是指“一个人将其他个人或群体的行为方式、态度观念、价值标准等,经由模仿、内化,而使其本人与他人或群体趋于一致的心理历程”。社会学角度,席尔道逊的现代社会学字典认为:“认同是一种同化与内化的社会心理过程,它是将他人或群体的价值、标准、期望与社会角色,内化于个人的行为和自我概念之中。”法国社会学家涂尔干认为认同是一种“集体意识”,并提出“内化”概念:指社会意识向个体意识的转化,亦即意识形态的诸要素移置于个体意识之内。可见,心理学中的认同含义侧重于个体一种情感、态度或认识的移入过程;而社会学中的认同主要看作是将群体的价值标准等内化于个人的思想观念和行为之中的社会心理过程。大学生对思政理论课程内容的认同主要是价值认同。根据对认同概念的理解,价值认同的本质就是价值主体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和变化着的社会关系,将社会现实和需要与主体心理现实和需要相结合,使自身的价值观念或价值结构获得重新定位和重新调整,使某种共同价值观成为个体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模式的动态过程。对大学生这个价值主体来说,就是把教材包含的科学思想理论体系、价值观、道德观等经由认知、模仿、同化、内化,形成为本人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模式的动态过程。
(二)认同的逻辑过程
根据上述概念,认同是一个思想与心理的演变过程,是个体的思想观念与社会或他人的观念日渐磨合、逐步接近、实现“同一性”的动态过程。美国学者凯尔曼1958年曾提出态度形成的三阶段说:
(1)依从。或是出于主体意愿模仿;或是受到群体规范压力而产生的服从行为;
(2)同化。态度不再是表面的改变,也不是被迫,而是自愿地接受他人的观点、信念等新的信息,但还没有同自已全部态度体系相融合;
(3)内化。内心发生了质的变化,新的观点、情感和意愿已经纳入了自己的价值体系之内,成为态度体系中比较稳固的一部分。这三个程序与认同的一般过程本质上相类似,认同的机理也是分层渐进的。大学生对思政理论课的“认同”一般可分为认知、同化(或顺化)、内化三个阶段,是在学习———思考———实践———再学习的进程中循环往复、长期操演才能实现的。首先是“认知”,这是认同的基础,即要把理论体系中所包含的概念、观点和思想有选择地“移入大脑”,在主体意识中进行复制、再现,形成与之相关或对应的形象和观念,这阶段是一种被动的“移入”。第二是“同化”(或顺应),这是认同的主要环节,是个复杂的过程,表现在大学生作为接受主体要对教育过程中“移入”或“传达”的内容进行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而后进行选择接受。根据心理学家皮亚杰的“图式”理论,对于择取进入认知场的思想信息,与大学生思想结构中的观念体系指向一致时,新的思想信息就会被建构到原有的思想结构中(即同化);而当新的思想信息与原有思想观念指向不一致时,需要打破原有观念体系的边界,调整思想结构,使其适应思想信息客体的性质和要求(即顺应),这就是“自我意识的分化与同一”,往往需要通过思想交锋才能使“原有的自我”提升和达到“新的自我”。第三是“内化”,这是认同的目标或标志,指大学生将已初步接受的思想信息纳入到了自己的思想观念与价值体系之内真正确立,成为自己态度体系中比较稳固的一部分,并能自主地转化为自己的外部行为,进而形成行为习惯。由认同的逻辑过程可见,要提高大学生对思政理论课的认同度,首先要讲清理论,使学生有正确的认知和思想形象,但仅做到这一点是远远不够的,关键是进一步同化与内化。
二、思政理论课认同的结构要素分析
如何提高认同度涉及到认同的结构要素,认同主体、认同客体和认同介体是认同机理的主要构成,须结合教学实际,对这三方面进行解构性分析。
(一)认同主体
在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中,认同主体当然是大学生,具有内在规定性、为我性和能动性。厘清认同主体的基本特质和新变化,是提高认同度的前提。目前的大学生基本都是“90后”,是在市场经济初见成效的年代出生的,新一代电子网络技术的发展不仅拓展了他们的交往空间,还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他们的生活与交往方式,所以这一代大学生有他们的时代新特点,总体上积极乐观、求变向新、个性独立,自我意识与能动性较强。我国教育部社政司组织的滚动调查和其他多方面调查表明,大学生的政治观、价值观、道德观总体是健康向上的,拥护党的领导和国家的政策方针,崇尚爱国主义精神及中华民族的优良美德,价值取向现代化,自立、竞争、民主、公平、效率等时代意识明显增强。但在经济全球化与信息化的浪潮中受到不少负面影响,人的物化、异化以及伦理-道德悖论在大学生中同样存在。突出表现为:理想意识多元化,相当一部分人信仰缺失,政治取向功利化,缺乏对事物应有的判断能力;价值观过分向“自我”倾斜,“我”成为中心词,张扬个性,追求功利实用与物质享受;道德认识与行为不一致,一方面痛恨社会道德失范现象,另一方面又对自己道德上的失范行为缺乏自律甚至放任自流;流行“嬉戏人生”,尤其是对传统及现实道德存在“嬉戏性”,表现为对思政理论课的应付态度。对思政理论课的认同相当一部分停留在“认知”阶段,后面的“同化”或“顺应”环节缓慢复杂,内化更困难。所以高校思政理论课必须选择适合大学生特点的教育方法,根据他们的成长需要,因势利导,激发内驱力,增进情感同化,才能帮助他们扬长避短,增加认同,积极地适应与融入社会。
(二)认同客体
认同客体就是我们要传授的理论体系,具有内在科学性、整体性、引领性和针对性。增强认同客体的吸引力十分重要,因为认同的内在动力还来自于理论体系自身本质的逻辑力量。首先它必须是正确的、科学的、先进的理论;同时还应该为大学生成长所需要,即具有现实性与针对性。虽然我们的教材是集全国之力统编的,体现了先进的理论体系,但并不是无懈可击,尤其是在针对性、现实性和引领性上。针对性就是要敢于正视因社会发展变化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要深入了解和把握大学生成长中面临的思想困惑和实际问题,努力以科学的知识、精神和态度回答这些问题,使理论系统性和问题针对性相结合;现实性就是要反映国内外理论界的最新动态和政治、经济等方面的最新实际、热点问题,反映学生思想变化的新特点和现实思考,结合理论观点讲解,使理论具有鲜活力;引领性就是要以具有统摄力又符合大学生个人发展需要的核心价值观的引领。而在针对性与现实性上教材还显得远远不够,在引领性上也有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全面渗透。也就是说,认同客体还需不断完善。应该围绕思想政治理论各门具体课程涉及的重大理论问题,结合学生极为关注但说服力较弱的现实问题展开重点研究,释疑解难,增加富有针对性和现实性的内容,删除陈旧的、重复的内容,使认同客体体现时代特点、社会现实和学生思想实际,以此提升思政理论课的理论魅力,增强亲和力、说服力和吸引力。
(三)认同介体
认同介体是主体作用于客体的“桥梁”,指社会共同体相互交往的过程和方式。思政理论课的认同介体主要是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环境、教学条件等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思政理论课教材的系统性理论内容与学生的思想认识、社会现实问题是有距离和矛盾的,这个距离与矛盾需要由教师构建一个介于理论与现实间的教学体系来解决,而不是照本宣读。也就是说,思政理论课教材内容具有高度抽象性和总体性,它必须转化成具体的易接受的观念,并通过深入浅出、生动活泼的说理教化,“传道解惑”,才能促进学生的认同。所谓教学体系,就是由教学主体为了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对教学过程诸要素之间的结构和活动进行整体设计、合理组合而形成的运行系统或操作样式,它一方面应充分体现教材的逻辑结构和主要内容,另一方面又要注意到课程内容的可理解性和学生实际问题的解决,成为理论知识与现实问题相结合的桥梁。它包括了教学方法的改革、教学环境的设置、现代技术的应用、教师素养的提高等多方面内容,尤其是思政教师的政治素养、理论素养、教学能力如何,对认同介体的作用发挥十分重要。认同介体强大,就能促进认同主体与认同客体的相互融合,进而提升认同程度。
三、提升思政理论课认同度的致思理路
高校思政理论课认同度不够高的关键是存在主客二元对立思想指导下的灌输式教育模式,使得认同主体与客体相分离。所以要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改革教学方法。
(一)明确教学方法改革的重点与理论依据
思政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的重点是激发大学生的内驱力,促进认同由“认知”向“同化”与“内化”转变。内驱力来自哪里?来自大学生正当需要的满足以及需要层次的提升,这就要了解学生、帮助学生、引导学生,认同程度如何,主要取决于认同主体大学生。关于认同主体、认同客体和认同介体的相关学说与理论,是认同的理论依据。马克思他们虽然没有直接使用过价值认同的概念,但哲学不只是一种真理性论证,还包含了一种价值性论证,以其特有的哲学价值研究方法,即立足于现实的人及其现实生存状况和现实社会矛盾,探讨了价值认同问题。马克思们认为:人的本质是社会性的“,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本质又是实践性的,实践是人类所有本质特征中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因素;人的本质还是发展变化的,正是由于人的本质的这种社会性与发展可变性,才使人们可能去认同某种理论,才使大学生可能真正完成认同。马克思从现实的人出发,提出了人的主体性思想,还提出了认同的利益权衡,指出“人们为之奋斗的一切都与他们的利益有关”,告诉我们要重视主体的利益需要。对于认同客体,认为,主客体关系是人类社会最普遍的现实关系,客体本身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主体认同的范围和程度;关于认同介体,认为,相互交往总是处于一定的社会环境和社会关系中,要重视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同时又要把二者有机结合起来。等等。这些理论对于我们促进价值认同具有指导意义。
(二)坚持教学方法改革的正确原则
依照上述理论,我们须确立教学改革的原则:一是突出认同的主体性建构,让学生变客体为主体。应该看到,“在今天,长期和平建设和不断扩大的对外开放的环境,使那种易于从情感上接受的条件已不复存在”。要充分了解学生、理解学生、尊重学生,把学生的成长需要放在首位,同时抓住他们积极向上追求进步的心态和注重自我价值实现的奋斗精神,因势利导,在尊重满足主体需要的基础上,引导他们确立共同的理想目标,在共同理想实现过程中体现个人价值。要做到这些,必须以恰当的方法改变教学中学生习惯的客体地位,引导学生深度参与到课堂教学之中,在参与中激发内驱力和主动性,改“要我学”为“我要学”。二是明确认同的客体定位,充分发挥认同客体的引领性和针对性。从根本上来说,思想政治理论课就是一种具有价值倾向的理论教学,引导大学生树立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党和国家的要求,也是思政理论课的教学目标。所以须进一步加强教学内容的引领性、现实性和针对性,全面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时注重教师的主导地位,提高教师的政治素养、理论素养与教学能力,对大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的困惑,应用教材所包含的理论进行科学的引导与解答,才能发挥认同客体的引领性和针对性。三是完善认同介体和教学方法,促进从认知向同化、内化的转变。把教材体系转化为教学体系的过程中,要坚持教学中的师生双向互动性,从“单向灌输”向“平等对话”转变;坚持“外推”与“内生”相结合,既发挥好教师的主导作用,也发挥好学生的主体作用;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指导学生带着问题走向社会,在一定的社会环境和社会关系中经受锻炼,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总之,要通过合适的教学方法改革,把理论的系统性与大学生思想实际相结合,与社会实际相结合,促进认同进程。
(三)选择有助认同程度提升的教学方法
案例教学方法本身有很多优点,但从教学的长期效果看,这种方法不宜过于频繁地使用。一是在课堂上布置案例、讨论案例、点评案例等程序耗时过长,而且课堂的知识总量相对较少,经常使用会影响到教师的授课进度以及教学计划的完成。例如,“概论”课程,要讲授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系列理论问题,大量使用案例教学,会影响教学任务的完成。二是学生参与案例分析、课堂讨论的热情会随着案例课次数的增加而降低,甚至会产生厌烦心理,使动机与效果相分离。要吸引学生学习,提高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积极性,必须让教学方法多样化,将教授法、讨论法、课堂演讲等融入到教学当中。所以,依据笔者的教学经验,案例教学还不能完全取代传统的讲授法,遇到与实际联系比较紧密的知识点,宜用案例教学方法,因为它能形象地说明问题;遇到抽象性比较强的理论知识时,则还是应当选用传统的讲授法。
二、案例教学形式的多样性
案例教学形式要具有多样性,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案例的不同内容,可采用多种方法进行教学。一是“广播式”,即教师口头介绍案例。其选材容易,使用方便。这种案例多半选取历史故事、人物传记。通过讲历史、讲故事、讲经历,开展案例教学,二是“音像式”,即用多媒体设备播放案例。利用多媒体技术在课堂上呈现各种文字、声音、图像、场景、活动、动画等进行教学。这种案例多选择先进事迹,如感动中国人物视频、身边的感动、道德力量等。三是“讨论式”,即每一个案例介绍完后,都要给学生留一定的讨论题,通过案例讨论、案例点评,使学生深刻理解其中蕴含着的深刻道理。
三、案例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性
案例教学的实质是学生参与教学过程,实现师生双向信息交流,重视学生的参与过程,采用适当激励机制来引导学生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去,真正从学业、生活的角度来思考问题,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也是案例教学成败的关键。讨论式教学有利于组织学生参与教学。教师组织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可根据讨论的目的,班级人数的多少,学生能力的不同,采取多种讨论形式,如全班讨论或小组讨论等。其中,教师是集体讨论的组织者,由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相互交流,最后作讨论总结。为了保证课堂讨论效果,在讨论过程中,教师要启发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发言,及时引导讨论的内容和方向,把握讨论的时间进度。教师对课堂讨论的实施计划要做到心中有数,至少对以下的问题要有思想准备,讨论的目的是什么?如何开始?哪些学生在课堂上发言?讨论一个问题需要多长时间?讨论的结果是什么等。在讨论中教师应把发言中提出的问题,分析的观点和解决问题的建议写在黑板上,用以掌握讨论的思路和结果。
四、案例教学与理论教学的同一性
案例教学与理论教学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从案例教学的角度看,案例是“理论中的案例”,从理论教学的角度看,理论是“案例中的理论”。二者是相互渗透的。因此,虽然在教学中选取的每个案例的内容是相对独立的,只能涉及到某一方面或某几方面的问题,与某一种或几种理论发生联系,但由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科体系的内在逻辑关系,使得我们选取的案例之间又存在着一定的内在联系。在教学中,案例主题的选定和教学计划的安排要服从理论系统性要求,要把案例中的理论讲清楚,并善于用案例帮助大学生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将案例教学与传统理论教学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充分发挥两者的优势,以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
要使作业成为检验学生掌握知识能力程度就需积极调动学生脑、手、眼、嘴的作用,充分体现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作业训练的自主性。一是要布置讨论型作业。讨论型作业可以使学生听说读写等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在讨论作业的过程中要求教育者引导学生注意语言表达的合理性和规范性,精心设计讨论题目,有的放矢,周密安排,讨论主题既要有助于学生知识的运用于拓展又要达到布置作业和引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最好选择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并突出针对性、时代性和富有感染力的问题。在讨论的时候教师应该不能忽视自身主导作用的发挥,而应该点评、归纳、总结、填补学生观点表达的缺陷和空白,及时矫正语言表达上的偏差和失误,使学生在激励探讨问题中获得最终的满意结论。二是要布置阅读型作业。阅读能力的提高是所有学科学习的基础,要提升学生阅读作业的能力和水平,就得使学生接触大量新鲜而又直观的文献材料,弥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固有的抽象、滞后的不足。阅读型作业就是通过阅读新教材、阅读课外书籍等途径来开阔学生视野与扩大学生知识面的一种作业布置形式。文献阅读、查阅摘抄能有利于学生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学会接受信息,分析和处理信息。但让学生单纯地一遍一遍地朗读就会失去作业布置的效果,基于此教师在进行阅读训练中要正确指导、引导,选择好党和国家重大会议的文件、先进模范人物事迹、社会热点问题报道等作为进行阅读内容,必要时要督促检查,要求学生做阅读笔记,写出阅后感,以此保证阅读型作业在学生阅读过程中效果。三是要布置竞赛型作业。教学实践证明,以竞赛形式让学生成为课堂主体,充分调动全体学生对做作业的积极性主动性,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习兴趣、巩固知识内容,激发学生探索知识行为,提高学生的胆量和参与能力。知识竞赛可以设计必答题、抢答题、演讲题等喜闻乐见的形式,通过多媒体演绎、黑板板书等现代和传统形式相结合,图文并茂,绘声绘色,使学生几乎忘记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枯燥和乏味,体验竞赛作业的乐趣。
2.把学生单独完成作业转变为师生共同参与形式
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布置作业、设计作业同时参与作业,指导作业,促进教学相长、共同进步。一是要教师积极参与其中。教师积极参与学生做作业过程,共同体验作业带给师生快乐,有些课堂作业诸如模拟法庭、小品等实践型作业需要师生共同参与指导。例如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讲授《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这门课程的时候,可以结合案例让学生组成模拟法庭,进行法律知识的讲解,师生在相互启发和激励之中拓展了思路和增强了对基本法律知识理论的理解。二是要师生共同完成作业。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业设计要牢牢把握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原则,让学生认识到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业对于自我完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在师生共同参与作业设计的同时紧紧围绕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展开,全面了解时代和环境对当代大学生的学习、成才、生活、心理、就业等方面影响,从学生普遍关心的思想政治问题入手,精心设计的作业就能真正起到帮助学生认识社会、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和思想道德素质的作用,不断提高学生对做作业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3.把教师布置作业转变为师生共同设计作业形式
师生共同参与设计作业可改变这种局限,而且能够使学生在分析、归纳、综合、推理、运用概念等方面能力得到极大的培养和发展。一是增添表格式作业和脉络式作业。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有许多易混淆的知识点,可将这些相似或者相反的知识借助表格形式、脉络形式完成作业,让学生自己研制表格并独立填写表格内容,使教师布置的作业达到一目了然的效果。表格式和脉络式作业能培养学生综合归纳能力,增强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和记忆,使课堂知识内容体系彰显逻辑性和清晰性。二是布置和提倡学生诉惑式作业。布置作业题目让学生在实际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疑惑不清和不能解决的问题进行提问题,从而调动学生积极性,达到“因疑而问、因问而开悟”的实际效果。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积极提倡诉惑式作业,促使学生“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而大进”。采用表格式作业、诉惑式作业、拟卷式作业等形式,让学生自己设计作业成为学生提升自我探寻作业的一种能力。
4.把论文作业模式转化为案例分析型作业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责任感
2015年7月,教育部和联合制定并了《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其中明确指出:“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事关意识形态工作大局,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事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始终摆在突出位置,持之以恒、常抓不懈。”[1]可见党和政府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视。然而,一个时期以来在大学生中出现的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的诸如“我爸爸是李刚”、“药家鑫案”、“复旦大学投毒案”等新闻在反映出大学生随性妄为的同时,则又彰显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社会责任感教育的缺位。面对新常态下的新一代青年学生,如何创新性地加强社会责任感教育并取得实效,成为高等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迫切需要面对的新课题。为此,笔者于2015年6月就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教育状况展开了调研,具体情况如下:
一、调查的基本情况
(一)调查对象
笔者于2015年6月,对北方某综合性大学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197名学生关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社会责任感教育问题展开了问卷调查。问卷涉及理工类专业,如机械工程、轻化工程等专业、文史类专业,如哲学、经济管理等专业,年级涉及到大一至大四所有年级,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代表大学生群体较为真实的思想政治状况以及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社会责任感教育的开展状况。本次共计发放问卷200份,回收197份,回收率达98.5%。其中有效问卷197份,有效率为100%。有效问卷中理工类学生144人,文史类学生53人,分别占有效问卷总数的73.1%和26.9%。其中,大一学生31人,大二学生52人,大三学生70人,大四学生44人,分别占被调查学生的15.7%、26.4%、35.6%、22.3%。另外,为了更为确切地了解不同层次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社会责任感教育的认知,本次调查问卷同时对学生党员、学生干部、独生子女等不同情况的个体进行了差异比较。本次调查中,学生党员33人,占被调查学生总数的16.8%。学生干部67人,占被调查学生总数的34%。独生子女93人,占被调查学生总数的47.2%。
(二)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以问卷调查的方式为主。调查问卷的编制从高校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认知情况和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社会责任感教育情况两个方面入手,并采取封闭式题目的设计方式,共23道单选题目。同时,为及时了解高校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社会责任感教育的需求,笔者还设计了3道多选题和1道开放式题目。另外,为了弥补调查问卷信息收集的限制,调查过程中还特意针对个别学生进行了访谈。同时,为了保证此次调查的真实性,还与这些学生的公共课教师、专业教师进行了座谈,以保证对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教育状况有一个真实的了解。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社会责任感教育的现实状况
为了更为确切地了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教育的现实状况,笔者分别从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现状、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社会责任感教育存在的问题,以及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开展社会责任感教育的期待三个方面展开了调查。
(一)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现状
通过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现状的了解,可以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更好地了解自己的教育对象,从而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目前我国高校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不容乐观,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认识不深,对社会责任感认知不清,缺乏深入了解
在调查“您觉得您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中有关于社会责任感教育的吗”问题时,认为没有的只有7.1%,认为“有很多”或“有一些时的”占92.9%。而在涉及“您所在的高校有过社会责任感方面的教育吗”,回答“我所在学校开展了此方面教育”的仅占38.6%。针对两道题目回答的迥然不同,笔者在对以后的访谈中了解到,产生此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参加调查问卷的同学并不明确社会责任感的内涵,对社会责任感也缺乏深入的了解,也说明了学校在社会责任感的教育并没有在青年学生中入脑入心,取得实效。另外,学生上课认真听讲本身就是承担社会责任的一种表现,但是在涉及到“您觉得上思想政治理论课时认真听讲是有社会责任感的一种表现吗”问题时,持肯定态度的仅占34.5%。这一数据进一步说明了大学生对社会责任感认知不清,缺乏深入了解这一事实。
2.知易行难,具有一定社会责任感的同时社会责任担当不足
在涉及到“您觉得社会责任感对个人或国家的发展来说是否重要”时,72%的同学表示“很重要,社会责任感是担当,公民都应当具有社会责任感”。这反映出了大部分学生在对国家的发展上有较为强烈的国家民族责任感,爱国主义、民族精神比较强烈,能够自觉地将个人的命运与国家、民族的命运连接在一起。而与社会责任感认知相比更为令人担忧的是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担当,有些大学生也能认识到社会责任感的必要性、重要性,但是在真正需要价值抉择的时候却总是把个人利益放在第一位,往往优先考虑个人得失、注重自我价值的实现,做出对自己有利的选择,出现了人生抉择功利化的倾向。例如,在问到“如果国家需要有人自愿去西部贫困边远地区工作,您的态度是什么?”这一问题时,竟然有1/4强的大学生表示虽然自己不想去,但是希望他人能支持国家政策的态度,而且有将近一半的大学生将不想去的原因归结为对家里亲人割舍不下,这显然是搪塞之词。
3.双重标准,在社会责任感评价上宽以待己,严于律人
在涉及到“您觉得您是有社会责任感的人吗”这一问题时,93.9%的同学认为自己“肯定是”或“有一些社会责任感”,但是在涉及到“您觉得现在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是否强烈”这一问题时,认为“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强烈的”仅占24.4%;另一方面,承认自己“不是有社会责任感的人”的同学只占到6.1%,但认为“现在大学生社会责任感不强,现在的人关心自己比较多”的却占到48.7%。这说明现在的大学生对于社会责任感的道德评判标准存在着巨大的对内和对外的差别,很少有人认为自己没有社会责任感,但同时,大家又对他人的社会责任感担当产生的强烈的期盼或不满,对他人的要求高于对自身的要求,这也恰恰反映了学生以自我为中心的特点。值得关注的是,在参与调查问卷的93名独生子女中,这一倾向更加的明显。例如,认为自己有或有一些社会责任感的同学在这一群体中扩大到了94.6%,高于平均水平0.7个百分点。而批评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不强的比例却扩大到了55.9%,高于平均水平7.2个百分点。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社会责任感教育存在的问题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社会责任感教育中起着主流阵地的作用,面对高校学生在社会责任中出现的种种问题,笔者也对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开展情况进行了进一步的调查。具体情况如下:
1.教育内容方面在涉及到“您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逃课现象突出的原因是什么?”这一问题时,39.1%的同学认为“内容枯燥,没意思”,占比最高。这一调查结果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在教育内容方面,高校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社会责任感教育存在着内容空洞、没有实例的现象,一方面没能对社会责任感进行很好地诠释,另外一方面也说明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不够生动,不能够很好地吸引学生。
2.教育方法方面在涉及到“您觉得您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授课方法吸引人吗?”这一问题时,表示“非常吸引我”的学生仅占25.4%。在进一步了解学生都是通过什么途径接受社会责任感教育或者其他思想政治教育时,有近七成的学生表示所在学校开展社会责任感教育或其他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还仅限于“上思想政治理论课、按书本内容传授”,结合上表的统计数据,说明这种灌输式的社会责任感教育所取得的效果十分有限。在涉及到“您觉得您们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网络课程有实际效果吗”这一问题时,只有25.89%的同学认为有效果,而一半以上的同学认为这只是在走形式,甚至有将近20.3%的同学认为“没有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网络课程”,这与笔者对该校的了解到的情况并不一致。以上调查表明,在教育方法方面,高校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社会责任感教育存在着以下三方面的问题:
一是授课方法老套古板,不能与时俱进;
二是灌输式授课方法仍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主要教学方法;
三是存在着新瓶装老酒的浅层次创新问题,只在形式上被动改变,但并未进行深入的教学改革,不能真正吸引学生。
3.考核评价方面在涉及到“你觉得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考试有意义吗”这一问题时,有近三成的同学认为“没有意义,考试成绩高低体现不了思想政治觉悟的高低”。这说明现在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考核评价体现并不科学,一大部分学生对于这种评价方式并不能够完全认可。
4.教育者方面在涉及到“您觉得您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负责吗?”这一问题时,绝大多数同学给予了肯定的回答,只有2.54%的学生认为不负责任,说明教育者在职责的履行上是到位的,是认真的,但在随后的社会责任感教育的建议征求问题中,有16%的同学希望教育者能够多关心学生,以学生为本,倾听学生的所思所想,以身作则,起到良好的带头示范作用。
5.教育环境方面在涉及到“您觉得什么原因造成了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淡化”,认为是家庭因素的占14.21%,认为是社会因素的占57.87%,认为是个人因素的占22.34%,认为是学校因素的仅占5.58%。近六成的学生认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淡化的原因是“社会上没有责任感的人较多,并且也没有什么负面评价”。可见,正是由于社会道德环境恶化,社会上一些缺乏社会责任感的人并未得到应有惩罚,使得大学生产生了不负责任的投机心理。这也与后面大学生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开展社会责任感教育的期待的访谈结果不谋而合。在征求学生对学校社会责任感教育的建议中,一大部分学生表达了社会责任感教育没有用、走形式,社会上吃不开,一部分学生觉得学校教育与社会实际产生巨大差异,导致无所适从。由此可见,社会教育环境的恶化,已经使一部分学生对德育教育产生了抵触心理,对道德规范到法律规范均产生了质疑。
(三)大学生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开展社会责任感教育的期待
为了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社会责任感教育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笔者在本次调查问卷中还对大学生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开展社会责任感教育的期待进行了调查:
1.教育内容要生动活泼、切合实际为了针对社会责任感教育中教育内容方面出现的种种问题,笔者对高校学生期望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社会责任感教育应包括哪些方面做出了调查(见表1所示)。调查表明,公民道德教育、价值观教育、传统美德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历史教育等受到了青年学生的欢迎,希望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社会责任感教育中予以突出。而基本原理教育、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生态教育、人生目的教育、时事教育等还应当改善内容,采用更加科学合理的方式方法,从而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对社会责任感教育的价值引导。
2.教育方法要加强互动,突出实践针对高校中存在的社会责任感教育方式方法问题,笔者也在问卷中对在校的学生进行了调查,在涉及到“您最期望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采用什么样的授课方式”这一问题时,“教师和学生互动的授课方式”占比最高,达到了67.5%,这一数据再一次显示了改变传统刻板的授课方式,对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有着显著的作用。而另一方面,在涉及到“您对您们学校的社会责任感有何建议”这一问题时,75名同学给出了建设性的建议,其中近半数的同学希望加强社会责任感教育要从实践着手。而说得多做得少,成为了社会责任感教育虚化、弱化的一个重要原因。在涉及到“您觉得下列哪种内容的社会实践最能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这一问题时,选择“事迹报告会”的占17.26%,选择“参观工厂农村”的占30.46%,选择“到孤儿院或福利院做义工”的占51.78%,从数据上我们可以看出,选择被动接受要少于选择边走边看的,选择边走边看的要少于选择实际行动的,实践参与程度与社会责任感教育的效果成正相关。
3.考核方式要科学合理,令人信服在涉及到“您最期望思想政治理论课采用什么样的考核方式”这一问题时,只有不到一成的同学选择闭卷考试,有40%的同学希望通过自己查阅资料撰写论文的方式进行,还有24%的同学希望通过面试的方式进行,另有26%的同学认为学生之间相互打分能够更加真实地反映一个人的思想政治理论状况。
4.教育者要以人为本,以身作则在涉及到“您觉得学校进行的社会责任感教育为何起不到实效”(多选)这一问题时,有69.04%的同学认为在社会责任感教育中存在走形式、走过场的问题,60.41%的同学认为教育者“不懂学生心理,矮化学生的责任行为”,63.45%的同学觉得教育者在社会责任感教育中“照本宣科、观念陈旧”,还有58.37%的同学社会责任感教育起不到实效的原因是“一味地强调学生对国家社会负责,教育者却不能为学生负责、考虑”。这些数据都说明了我们的教育者在社会责任感教育中的感染力、号召力不够,在社会责任感教育中还有诸多问题需要解决。
三、结语
综上所述,高校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社会责任感教育存在着内容陈旧、方式单一、考评方式不科学、教育者示范作用不明显、教育环境复杂等问题,从而导致了现在学生中对社会责任感认知不清、社会责任担当不足,社会责任感评价双重标准等多重问题,需要高校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社会责任感教育中丰富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式、科学教学评价、提高教育者认识,进而达到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社会责任感教育中的主流阵地作用。总之,为了解决高校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上存在的种种问题,为国家培养、输出更加有担当、有责任感的人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全方位改革迫在眉睫,需要引起高校思想政治理论工作者的高度关注。
[参考文献]
关键词 思想政治理论课 研究性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Exploration on Research-based Teaching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SHI Zhou, LI Peiliang
(Jinan College, Shand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Jinan, Shandong 250031)
Abstract In the new situation, carry ou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teaching, is to adapt the current international and domestic political situation, social environment and the inevitable need to change the educational environment, is to implement the Propaganda Department,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to further strengthen and improv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views inevitable choice. At present,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research is still in the exploratory stage of teaching, there is urgent need to establish and improve many aspects, the need in the future of teaching and management practices continue to explore and summarize.
Key word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research-based teaching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研究性教学指教师在实际课程教学过程中以问题为切入点,密切联系社会发展实际,对教学内容按照科学研究的方式,指导学生采取实例研究、问题讨论社会调查、观点辩论等方式进行自主探究,通过亲身参与实践活动,在提出和解决问题过程中,学习并运用知识来分析解决问题,主动地获得思想教育、知识增长、思维发展,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目标。新形势下积极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研究性教学,是适应当前国际国内的政治形势、社会环境与教育环境变革的必然需要,是落实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的必然选择,是促进和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1 转变教育理念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开展研究性教学的前提
研究性教学引入科学研究的基本要素,启发思想、倡导创新,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创造知识的能力。思想政治理论课开展研究性教学必须要更新教育观念,树立先进的教育理念,充分认识到教学实践中研究性教学对于培养造就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的重要性,理一步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意识,坚持以理想教育为核心,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的功能,建立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基于探索和研究的教学模式;课堂教学中要积极营造良好的教学情景,促进师生教学相长、双向交流、共同提高,实现研究性教学的良性互动;要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探究意识和创新意识,掌握和熟练运用研究与探讨问题的思想方法和学习方法,积极引导学生进行研究型学习,培养学生自我学习、综合运用、独立思考、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成为能够创造新知识和形成新思想的人。
2 促进方法改革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开展研究性教学的手段
研究性教学是一种开放式教学,课堂教学方面,要改变以往思想政治理论课黑板、粉笔、教科书的平面式教学手段,由传统的单向灌输转变为启发互动式,以学生为中心,设计教学过程,提供教学资源,对整个学习过程进行控制,推动学生不断地去开拓创新,发展自己;课外教学方面,通过实施学生科研能力训练计划等形式,围绕一个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开展初步的探索性研究工作,让学生通过亲身实践,扩大知识视野,获得学习的体验以弥补知识转化为能力的不足,使学生在实践中获得科学研究的基本训练与技能,提高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鼓励并引导其求知欲、想象力和探索精神;另外,思想政治理论课不仅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还担负着系统的理论知识的传授及理想、信念和价值观的教育,要处理好研究性教学与传授性教学之间的关系,要根据教学内容的实际需要,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以更好地体现服务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目的和宗旨。
3 理论联系实际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开展研究性教学的要求
思想政治理论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社会性很强的学科,其教学内容丰富多彩,任务是对学生进行马列主义思想教育的同时进行思想素质教育,培养过硬的思想素质和良好的道德品质,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当前,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外部环境也在不断发生变化。思想政治理论课开展研究性教学不能只停留在书本上,局限在校园内、课堂里,而需要密切联系大学生的思想实际,与课堂教学相配合,积极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把教学延伸到社会实践大潮中,使理论回归现实,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这既是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基本要求,也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重要原则,不仅可以实现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相结合使大学生加深对所学的思想政治理论的理解,使教学内容能够真正进入学生的头脑中,变成他们理解、接受和喜欢的东西,内化为自己的理想信念,外化为自己的行为准则,成为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毕生难忘的优秀课程。
4 协调教学与科研的关系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研究性教学的基础
教学是一种学术活动,研究性教学要求实现科研与教学的密切结合,积极倡导和推进教学科研互动协调发展。要坚持教学与科研并重,以教学带动科研、促进科研,以科研支撑教学、提升教学。只有重视科研的教师,对教学的基本内容和精神实质,才能不停留于照本宣科,达到在研究的层面上去讲解,使学生真正理解、信服、接受。因此,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研究性教学的重要前提,就是要制定相关规章制度,激励任课教师必须围绕思想政治理论课堂教学做深层次的研究探索,在教学过程中才能做到教研结合,以自己的科研心得作为教学的基础,真正理解把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的内在联系,并时刻关注追踪本学科的发展趋势,把学生引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最前沿,课堂上才会给学生更多的启迪和思考,也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探索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的学术研究能力。
5 管理制度创新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开展研究性教学的重要保障
研究性教学是一场教学革命,必须有一套与之相配套的管理制度。要强化调查研究、政策指导、协调服务、督导评估等管理和服务职能,深化学分制和选课制改革,优化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环节,建立健全有利于推动研究性教学的各项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要遵循研究性教学的规律和原则,坚持教学评价主体的多元性、评价指标的丰富性、评价手段的多样性、评价内容的灵活性,体现评价的全面性、导向性、实效性、过程性和发展性,保证评价的公正性、客观性;学生学业评价方面,实行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方式,过程性评价主要对大学生思想觉悟、道德品质和行为、创新能力等方面的考核评价,终结性评价是对学生基本原理和基本观点的考核评价,要加重过程性评价的权重,做到思想标准为主,统筹知识、能力等要素,通过学业评价,激励学生更好地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促进其健康成长、全面发展。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开展研究性教学,实现了教学相长,形成了全方位、立体的教学模式,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研究性教学还处在探索阶段,还存在诸多亟待建立和完善的环节,需要在今后的教学和管理实践中不断的摸索和总结,使之发挥更好的教学效果。
山东科技大学“群星计划”资助项目(qx102181)阶段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 刘转玲.对高校“思政课”开展研究性教学的粗浅认识[J].运城学院学报,2009(1):17-19.
[2] 于海量.略论“两课”研究型教学模式[J].教书育人,2007(36):98-100.
[3] 张长立.“两课”研究型教学模式初探[J].商业经济,2006(2):89-91.
[4] 高永军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开展研究性教学的时代背景[J].科教导刊,2010(12中旬刊):19-20.
关键词: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 实践观 实践性教学
实践观是哲学首要的、基本的理论观点,正确解读实践观点具有重要意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的思想政治教育,更应该坚持用实践的观点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从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实践观是指导我们研究和开展实践教学的理论基础。
一、对实践观内涵的解读
实践观是哲学的本质特征和理论核心。关于实践思想产生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发展于《神圣家族》,最终形成于《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和《德意志意识形态》。马克思实践观的核心,是把实践作为理论体系的整体思维方式,“是理解人、人的社会生活、人与客观世界关系一般规律的基础,而不能片面地理解为人与客观世界的物质改造关系,或者是人类思维认识活动的基础”。[1]但由于马克思从未对“实践”进行概念性的界定,学界对马克思实践观就有不同类型的解读。有学者认为,实践观主要突出了两个维度,即生产劳动和社会革命;有的认为实践是指经济领域和其他一切领域中的实际活动,马克思的实践概念不仅是认识论和技术意义上的实践,还是本体论和伦理学意义上的实践;有的认为实践是人的生活,“是现实生活的‘代用语’,确立一种现实性思维,用现实的人或人的现实生活取代想象出来的人”;还有的强调“实践概念所表征的是人的生命活动的感性对象性和自觉对象化这种类属性”。
以实践的思维方式考察问题,人的实践活动应是主体与客体之间的能动的双向的对象化过程,“它既不应理解为单纯意义上的客观本体性,又不能臆断为完全的主体决定论,而应理解为主体与客体的辩证统一”。恩格斯在批评“自然主义的历史观”中指出:“自然科学和哲学一样,直到今天还全然忽视人的活动对人的思维的影响;它们在一方面只知道自然界;在另一方面又只知道思想。但是,人的思维的最本质和最切近的基础,正是人所引起的自然界的变化,而不单独是自然界本身;人在怎样的程度上学会改变自然界,人的智力就在怎样的程度上发展起来。”[2]可见,并不是把“人的实践看成是外在于认识的,而应是人类认识活动的前提和基础。实践原则应是唯物主义的内在要求,坚持客观性必然要坚持实践性,实践观点‘必然导致唯物主义’”。实践的观点既是认识论最基本的观点,又是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的核心和基础。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指出:“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造世界。”可见,是为改变现实人类世界的实践活动而创立的。也正是在这个整体性意义上,哲学又被称为“实践唯物主义”。“凡是把理论引向神秘主义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不仅强调以实践的观点来认识和改造世界,更重要的是以科学实践观认识和改造世界。
二、实践观是实践性教学的理论基础
(一)实践性教学是实现教学目标的有效方式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其根本目的在于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大学生运用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分析现实社会、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塑造高素质的人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打好思想基础。实践性教学是培养大学生将理论内化为思想政治素养和科学思维方法,外化为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能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是提高教学实效性的有效方式。
(二)实践性教学是体现大学生主体性的重要平台
是在实践中产生并在实践中不断发展自己的理论,正如恩格斯所指出,不是教义,“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人的主体性也是通过实践活动这一重要平台得以体现的。人是实践的主体,实践是人有意识、有目的的行为过程。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实践活动,既不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的改造,又不是受教育者被动、僵化的接受过程,而是以受教育者自身为活动对象,主体客体化与客体主体化的能动的现实的双向对象化过程。它既不能理解为单纯意义上的客观本体性,又不能臆断为完全的主体决定论,而应理解为实践系统内的主体与客体的辩证统一。促进学生发展,就要使学生成为活动主体,这样才可能在活动中发挥其主体,实现促进人的发展的最终目的。实践性教学正是通过凸显学生主体参与的教学过程,使学生运用所学理论和知识在实践中不断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以提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实践性教学是实现大学生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
实践观认为,人在实践过程中完成了自身发展,人的劳动实践使“生产者也改变着,炼出新的品质,通过生产而发展和改造着自身,造成新的力量和新的观念,造成新的交往方式,新的需要和新的语言”。[3]可见,在实践过程中,人们不仅能获得知识、技能,更在这一过程中伴随世界观的形成或改造、社会生活基本素质的养成,最终实现个人能力、个性发展和个人价值的有机统一。当前随着全球化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发生了巨变。这使得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处于一个完全开放的社会环境中,学生更多的知识、经验的获得来自于社会。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性教学就要置身于社会中,学生自身以内在体验的方式参与教学过程,不断获得理论知识、道德行为等方面的提升,不断习得和积累社会生活经验,逐步养成参与社会生活的基本素质。在思政教育根本目的得以实现的同时,也满足了包括社会生存、适应、发展在内的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三、实践性教学的若干基本方法
(一)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这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最基本的方法。一方面,根据理论有关内容确定实践教学方案,以实现对理论掌握与深化的教学目标。如根据中国化理论,就新农村建设、和谐社会建设等问题展开调查研究。并邀请国内知名学者,结合自身学习实践的经历,谈及对人生转折上的影响和作用,以充实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实践教学环节,又以具体案例对学生言传身教。另一方面,用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即运用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去分析和解决问题。学生在社会实践中直面现实、接触社会,会发现诸多复杂的现实问题,如公平缺失、利益失衡、道德失范、腐败滋生等问题。这些都需要引导学生运用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正确地看待与分析,使学生在调研中自觉运用理论中关于发展、辩证、实事求是等基本原理进行理性和客观分析。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与专业实践相结合。
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实践教育与专业实践教育的结合,是一种渗透性、融合性的结合,需要教学管理部门协调并形成长效机制。通过与专业院系沟通掌握各专业实践教学计划,根据其内容和要求确定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主题并同时部署,将思政教育融入到专业实践过程之中,实现两者有机结合。由学生在其专业实践范围内自主选题并制订调查方案和提纲,无论学生采用哪种形式调研,都要求围绕所设主题将调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与归纳总结,调研报告、心得体会、研究论文等形式均可。最后由教师评定成绩并按对应课程要求记入其总成绩。思想政治理论课与专业实践相结合的关键点在于找准学生需求,让其结合自己的专业,发挥自己的特长,利用所学科学文化知识去思考解决问题并奉献社会,提升自我。
(三)集中组织与分散活动相结合。
针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具体情况,即合班教学人数较多,课时有限,经费紧张,集中组织社会实践难度较大。因此,在安排社会实践过程中,应把集中组织与分散活动有机结合起来。一方面,根据当地实际情况与需要,在寒暑假期间由思想政治理论课部门、校团委、学院团总支等组织几个较大的实践团队,选择典型基地进行集中考察调研。另一方面,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自己组织实践小组,自己确定社会调查课题、联系实践基地并进行调研考察,或在假期返乡期间,利用对家乡情况熟悉的优势就某个感兴趣的问题展开调查研究。一般情况下,分散活动适用于一些简单的社会实践活动,这类实践活动难度不大,操作相对简单易实施,依靠个体的力量基本能够完成。而操作相对复杂难度稍大的实践活动则宜采取集中组织方式。这样既抓住了点又覆盖了面,既具有可操作性,又能充分发挥学生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四)校内资源与地方资源相结合。
一方面,应充分利用校内各种资源形成并完善校内实践教学系统。如组织读书活动、开辟网上论坛等形式,根据思想政治理论课特点,指导学生成立各种兴趣小组、研究会等社团,利用校园网设立各类专栏,让学生自主选择兴趣议题自由讨论,教师进行正确的引导和评价。另一方面,长期稳定的实践教学基地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又一重要平台。应组建并完善实践教学基地网络,尤其充分利用地方资源优势,即各个地域独特的自然资源和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各种社会资源。“由于能使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置身于其中、躬临其境而具有不可替代的‘地域氛围’和近距离的‘亲和力’及教育上的方便,正日益成为一种富有潜力和特色的优势教育资源”。学生亲临现场会获得非同寻常的感受,拓宽视野,增长见识,更深刻地了解国情、区情,为形成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积累“材料”来源。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关键词】 思想政治理论课;廉政文化;教育体系;构建
近年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和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我国高等教育在总体上保持文明、健康、协调发展的良好态势的同时,腐败问题也层出不穷。高校廉政文化教育承担着高校反腐倡廉和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因此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廉政文化教育体系,对于推进廉政文化进校园、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现状
1、对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不足
当今社会,随着廉政文化建设的不断创新和深入,仍有一部分人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在认识上存在误区。这些主要表现为:其一,认为高校不是要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主要部门,高校廉政文化建设是可有可无的。在他们看来,高校的核心功能是教学和科研,包括廉政文化在内的校园文化建设是辅的,高校进行廉政教育不过是一种点缀和时髦,对促进全社会反腐败工作的有效开展、形成崇尚廉洁的社会氛围和价值取向起不到实质性的作用。
2、高校学生的廉政意识比较淡薄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大学生接触外界信息的机会和途径越来越多。一些大学生廉政意识比较淡薄,认为只要有权、有钱,什么事都能办到。比如:在评优评奖、党员发展时找人打招呼,为了当上学生干部到处拉选票等。一些大学生的道德法律观念淡薄,行为自律意识不强,不愿通过艰苦的努力取得成绩。
3、高校廉政文化教育内容空洞、形式单一
高校廉政文化建设应该是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它应该与传统文化、特色地域文化和高校历史积淀密切联系起来。廉政教育缺乏材,学生不能准确把握廉政教育的相关概念,容易产生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感觉。部分教师对一些社会典型案例避而不讲,过多的停留在讲解一些陈旧的案例上面,与社会现实联系不紧密,使学生难以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也使得廉政文化建设无法适应时展的需求,缺乏文化建设应有的渗透力、影响力、吸引力和感染力。
4、廉政文化建设机制尚未建立健全
廉政文化建设有着严谨的系统性,从教育内容到教育形式,从组织保证到人力安排等,都需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如果仅依靠个人的自觉性和思想品德教育,是远远不行的,还需要把它制度化,形成相关制度,进行规范运作。高校廉政文化建设涵盖了道德教育,包括众多规章制度、行为准则等。规章制度的制定,也不仅仅是纪检监察部门的事,还需要学校各个职能部门的密切配合。
二、构建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主渠道的廉政文化教育体系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我国高校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在推进大学生廉政文化教育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要真正实现廉政文化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必须努力构建以思政理论课为主渠道的廉政文化教育体系。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1、中国传统廉政文化教育
中国古代源远流长的廉政文化传统,是我们今天推动文明社会发展的宝贵财富,对当代大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李商隐的“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司马光的“众人皆以奢靡为荣,吾心独以俭素为美”,就是告诫为官者要清正廉洁、严守节俭。“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等思想中包含了丰富的为政者以民为本、廉洁自律的廉政思想。传统文化中厚实而精深的廉政思想是当代廉政文化建设的宝贵资源,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取其精华、弃其糟粕,赋予中国传统廉政文化新的内涵。
2、廉政法律法规教育
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为主渠道的法制教育,对于培养大学生的法律素养和法治文明意识、自动有效地运用法律调整和规范自己的行为、维护社会的法律秩序等起着推动作用。当今,大学生法律水平普遍较低,法律知识欠缺,对社会中的一些腐败事件不能进行理性的分析,易产生错误的观点,从而影响自身正确价值观的形成。因此,要在大学生中开展廉政法律教育和规章制度教育,强化大学生的法治观念、公民意识,加深大学生对法学理论的理解和现代法律意识的提高,使大学生认识到在治理腐败中,依法治腐所具有的举足轻重的地位。要让学生注重从自我做起,形成廉洁自律风范,为党的事业发展和社会主义建设构筑廉政的新防线。
三、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廉政文化教育的作用
1、整合现有课程的廉政文化教育资源,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
廉政文化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内容,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廉政文化宣传和培育的主渠道。高校要将廉政文化教育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基本教学过程紧密结合,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提炼、融合廉政文化教育内容。
廉政文化教育必须力求准确地把握新形势下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在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结合过程中,改进教学方法,不断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改变“一言堂”式的讲授式教学,采用启发式教学和互动式讨论的教学方法,创设开放性的教学情境,促进师生互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选用生动、具有典型意义的案例,激发学生在讨论中明辨是非,引导学生牢固树立敬廉崇洁意识,增强反腐倡廉的自觉性。
2、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活动中强化廉政文化教育
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环节,有助于学生将课堂知识与社会生活密切联系起来,使理论在实践中得到检验,并进一步强化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在校内,组织学生开展“读书思廉”活动,大力宣传先进人物的廉政事迹,通过榜样的力量来感染熏陶学生。在校外,组织“红色之旅”学习参观活动、参观廉洁公仆故居、到法院旁听贪污贿赂案件的庭审过程等。通过实践,提高大学生辨别是非、善恶、美丑的能力,使大学生对反腐倡廉有切身的感受和体验,帮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廉政品质的精髓,进一步培养廉洁意识和拒腐防变的能力。
3、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廉政素养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起主导作用,他们对廉政文化的认识是否准确、到位,直接关系到大学生的廉政文化教育能否有效开展,对巩固党的清正廉洁的政策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思政理论课教师特别要认真学习《教育部关于在大中小学全面开展廉洁教育的意见》和中央反腐倡廉教育的各项工作部署,深刻领会中央和教育部的文件精神,倡导爱岗敬业、严谨治学、为人师表、廉洁从教的教风,树立正确的教学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该明确自己所承担的神圣使命,使自己不断进步和发展,运用学生喜闻乐见、容易接受的形式向学生传道授业解惑,真正做到“学为人师、行为示范”,以高尚清廉的职业道德形象教育和感染学生。
【参考文献】
摘要: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考核改革是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管理和教学改革中的重要一环,对促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日常教学、检验教学效果以及提升学生思想政治理论素质等方面有着积极意义。目前,由于部分高职院校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意义、考核目的认识不深和受传统考试方式的影响,导致思想政治理论课考核存在考试形式单一、评分项目不全面、功能定位不准等问题。在对思想政治理论课考核的改革中,要注意平时与期末考核相结合、改革教学方式、创新考核模式、整合教育力量,以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考核的各项功能。
关键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考核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考核改革,是思政课教育功效实现的必要举措。目前,思政课考核成绩难以客观反映学生实际这个问题已成为我国高职院校思政课考核体系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如何对高职院校思政课考核进行准确定位,如何才能充分发挥高职院校思政课考核的各项功能,笔者进行了以下思考:
一、高职院校思政课考核存在的问题
(一)考核形式单一
目前,高职院校思政课考核大多采用期末试卷考试或提交小论文形式。期末试卷考试在试题设计上包括选择、填空、名词解释、判断、论述、案例分析等题型,虽然有考核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主观题,但所占比例不大,偏重理论记忆的客观性题目占试题的绝大部分。这种考核方式让学生在期末通过对教材内容的记忆即可以取得高分,而学生的实际思想政治素质和实践能力却不能得到客观的考核。提交小论文形式旨在结合实际,综合考查学生的理论水平、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等。但从实际操作中来看,学生提交的小论文中,部分同学并没有对论文进行深入思考,应付了事,甚至出现在网上下载的情况,从而不能真正体现学生的实际水平。
(二)评分项目不全面
加强对学生平时表现的考核更能有利于对学生的思政课最终成绩进行客观评定。就学生的平时表现来看,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及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实践、思政课课堂表现等都应成为学生思政课成绩的评定依据。部分高职院校只注重期末成绩而忽视学生的平时成绩。
(三)功能定位不准
在功能定位上,目前部分高职院校思政课考核多是突出总结,偏重对理论知识的考核,很多学生也只是把思政课成绩及格作为学习思政课的目标,把及格看作顺利毕业的前提。考核结束就意味着教学过程的总结,课程学习的结束。思政课教学在促进学生学生行为规范的养成,促进学生职业道德素养的提升,推动学生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形成等作用在教育教学考核的范围之内体现不充分。思政课考核的诊断、总结、激励、导向等功能没能得到实际的体现。
二、产生问题的原因
(一)对思政课教学规律把握不当
部分高职院对思政课教学规律把握不当,把思政课教与普通的文化基础课等同起来,从教学与考核上注重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而忽视了学生的自身思想认识与实践的监督与指导。
(二)考试制度受传统方式影响较大
部分高职院校思政课考核受传统方式影响较大,缺乏创新。这种传统考试多采用笔试闭卷的形式,题型死板、客观题多,注重结果考核、忽视过程考核。在这种传统考核方式的影响下,“三重”、“三轻”现象突出,即:重知识,轻能力;重记忆,轻创新;重笔试,轻操作。考核方式没有充分体现思政课教学规律,不能准确、全面、客观地体现思政课教学效果。
(三)对思政课意义认识不到位
部分高职院校没有认识到思政课对学生成长的积极意义,过分强调专业技术课教学,弱化思政课教学。在授课时间、资金投入、课程设置,考核方式等方面,出现“缩水”和应付现象。部分高职院校学生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与以后所从事的职业关系不大,思想政治理论知识在工作时也派不上用场,轻视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考核时以成绩过关为目的,甚至采取作弊的方式。
三、思政课教学考核改革对策
(一)平时表现与期末考核相结合
高职院校思政课考核应注意对学生学习的全过程考核,做到平时表现与期末考核相结合。学生的平时表现是评价学生成绩的重要依据。学生的平时表现包括学生日常思想政治表现、学生社会实践、学生课堂讨论发言、平时作业、课堂出勤、课堂纪律等等。把学生平时表现纳入思政课成绩核算,这种方法使学生的成绩更具有客观性、公开性和合理性。这种考核方式一方面有利于加强对学生平时学习情况的管理和监控;另一方面,通过竞争机制的引入,也易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活跃学习气氛,实现教学目的。在对学生平时表现的计分方法上,我们也要打破由任课教师单独评分的情况。要客观制定学生平时成绩核算标准,并将辅导员打分、学生互评、任课教师评分的情况按一定的比例进行综合,从而得出相对客观的学生成绩。
(二)改革思政课教学机制
思政课考核改革不能孤立进行,思政课考核改革与思政课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改革相互影响、相互促进。思政课考核改革的同时,必须进行与之相适应的教学内容、方法等方面的改革。要根据考核方法的改革对思政课内容进行整合,并且结合实际把新的内容融入教学。使高职高专思政课教学内容既有基础的理论知识,也能紧密联系社会现实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达到对社会现实正确理智认识。
(三)创新考试模式
高职院校思政课考核必须突破以前单一的试卷考核方式,应大胆创新。除传统的试卷考核外,辩论、答辨、课题研究、制作作品、任务表演、社会实践等能充分展现学生能力的项目也可以作为学生考核的方式。高职院校思政课考核也可引入计算机网络闭卷考试形式,这种考试题型为客观题,试题随机确定,答案确定,便于考察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程度,促进教学的规范性;这种计算机考试,借助人机对话,实现了教考分离、考与阅卷分离,公平、公正和科学性大大提高。当然,计算机网络闭卷考试注重客观题的考核,高职生思政课考核也要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考核,这就需要在考试题目中引入主观题,这种主观题考核多采用开卷的方式,考试题目结合社会和学生实际,能考察学生利用基础理论分析问题的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搜集处理信息能力、对社会现实生活的正确认识能力、实际操作能力等等。
(四)加大对思政课教学考核的投入
思政课考核改革不仅是思政课教学改革中重要一环,也是高职院校管理改革与教学改革中的重要内容。思政课考核改革所强调的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学生实践能力、学生创新能力等同时也是高职院校学生培养目标中的重要内容。思政课考核改革不只是思政课教师的任务,思政课考核应注意充分整合全校力量,从全校的角度进行制度调整,要加大对思政课考核的经费支持,做到在制度上有保证、在资金上有投入,充分发挥思政课考核的评价、诊断、导向等功能,形成合理、科学、高效的高职院校思政课考核模式。(作者单位:四川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王锁明.思想政治理论课考试改革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