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统计学课题研究

时间:2023-08-12 09:15:00

导语:在统计学课题研究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统计学课题研究

第1篇

【关键词】流程整合 核算操作

《会计信息系统》是一门融会计学、管理学、电子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为一体的复合叉学科。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计算机在会计领域的广泛应用,其在会计工作岗位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该课程侧重于财务软件技术应用的教学,重点着眼于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但同时也必须了解企业会计流程的设计和开发。所以主要从这两方面来讲会计信息系统的教学问题。

首先、从软件操作方面来讲的话,主要是这两方面的问题。

一、公用基础信息设置模块

公用基础信息设置对后续模块的操作有重要影响,学生需格外注意操作的完整性,避免遗漏操作步骤。笔者对容易遗漏的操作进行总结和分析如下: (1)职员档案设置。根据实训资料要求,对“其他应收款”科目设置“个人往来”辅助账,在输入该科目期初余额或填制涉及该科目的凭证时,在辅助窗口个人栏无法找到相应职员的名字,则应返回职员档案设置,在该职员档案窗口中是否业务员前打“√”即可。(2)外币设置。已录入了汇率,但使用时却显示汇率为空。 这是因为录完汇率后没有成功保存就退出了。返回外币设置窗口,重新录入汇率,而后点一下回车或将光标在别处点一下,即可保存。(3)票据管理。在录入涉及银行存款科目的凭证时只弹出辅助项窗口,没弹出票号登记窗口,这时返回到结算方式窗口,在是否票据管理前打“√”即可,同时确保总账“选项”的“凭证”选项卡中勾选“支票控制”项。

二、UFO报表系统

(一)资产负债表不平衡检查原因分析:

1.没有进行制造费用结转和没有进行期间损益结转;

2.有新增的一级科目,没有修改公式;

3.套用的报表模版行业性质与建账的时候选择的不一致;

4.需要对利润分配和未分配利润进行对应结转。

(二)关键字设置的问题

UFO 报表子系统提供了六个常用关键字:单位名称、单位编号、年、季、月、日。点击工具栏中的“数据―关键字―设置”,可设置关键字。每个关键字只能定义一次,如果第二次定义一个已经定义过的关键字,系统会自动取消第一次的定义。设置好关键字的格式后,关键字的值只需要在数据状态下录入,按照要求输入相关关键字的值即可。利用模板生成的资产负债表,在“数据”状态下录入关键字后,有可能会出现不能按要求提取数据的情况。因为在部分的行业性质下的报表关键字是需要客户自己设置的,而在格式状态下利用资产负债表模板生成的资产负债表,关键字是以文本的格式由编制人员手工输入的,所以此表页中的关键字不能起到关键字的应有作用。其纠错方式可以直接选中进行删除后再按照上面所说的设置关键字的方式重新进行设置。

其次、从流程教学方面的问题来讲主要设计到这些问题。

一、实践教学平台落后社会发展的需求。

为会计信息系统实验教学提供了先进的技术和应用平台,会计信息系统实验条件和上机环境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与会计信息系统课程实验教学要求相比仍有较大的差距,技术平台相对落后,基A设施投入并不到位。同时。由于缺乏校企联合,会计信息系统课程实践教学采取在实验室单纯模拟操作的方式。学生没有深入实际工作中,不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完整的会计信息系统、管理信息系统以及与其他系统之间的联系,最终产生“信息孤岛”现象。学生只是简单地模仿。无法彻底弄明白其中的原理。业务稍有变化就无所适从。这对开发学生思维,增强其实际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判断能力。提高自主学习的主动性都有一定的约束。

二、教学方法单一。

无法满足会计信息系统课程的实践教学要求现有教学手段落后。基本上沿袭了传统的教学方法。目前的教学方法还是老师讲,学生按老师设计好的题目去做。特别是在实践教学的过程中,大多采用的是验证式实践教学法。学生按实践内容和步骤进行实践操作,最终验证性地考察会计信息处理结果。这种形式的实践对学生的要求不高,虽然可以使学生对整个实践的过程获得一些感性的认识或体验,但不能实现对学生综合能力和会计电算化职业技能的培养。这些传统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已经不能适应会计信息系统教学的需要,很难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对于会计信息系统这门实践性特别强的学科,有必要进行实践教学手段、教学模式的改革,积极探索新形势下会计信息系统课程实践教学的新路子。

三、教学模式在会计信息系统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1、在理论学习中要增加介绍公司运行实务中的流程操作,提供真实仿真企业的业务处理环境的功能,对环境和实验流程的的设计应该能够让实验者有一种置身于真实企业环境的感觉,促使学生能够主动去思考和创建自己的实验计划和实验过程。实验环境不但要求企业内部工作环境要真实而且与外单位的联系也要真实,并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能够根据业务流程编制数据流程图和数据字典,全面了解会计信息系统的开发过程。

2、要增加学生在公司实习中的机会,使学生通过实习真正了解公司的业务流程,增加系统开发的感性认识。

3、可以提供综合案例让学生进行实验。为了增加真实体验,教学方式上可以让学生进行分组,每个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比如可以设置系统管理员、账套主管、总账、出纳等。然后对每个角色具体的任务进行分工。

参考文献:

[1]盛香林, 2013年:《用友ERP-U8.72软件实践教学常见问题与对策浅析》,文化经济2013第7期。

[2]王风华 张鹏,2012年:《ERP软件财务系统功能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探析》,新会计2012年1月。

[3]张渭育,2013年:《用友软件凭证填制环节常见问题》,财会月刊2013年7月。

第2篇

图2:引入学习共同体后,笔者的信息科技课堂

通过对比图中的两种教学形态,可以发现,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从现有的点对点(师―生)上升到点对面(师―学习共同体)的形式,即教师只要与学习共同体中的任意一位学生对话,就能迅速得知学习共同体中每一位成员的信息,因而我们可以说,在单位时间下,学生获得的关注度提高了,学生更能够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学习效益也逐渐突显。

一、问题的提出

在课堂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由于信息课的周课时数较少,学生对于知识的遗忘率较高,如何尽可能地减少教师课堂关注的盲点区域,在单位时间内实现学生操作过程中个性化问题及时、有效的解决成为了笔者最为关注的问题。

与此同时,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有部分学生表现出以下的特点:他们对于软件的应用与操作已经有了比较丰富的经验。由此,笔者认为,要在提升信息教学的效益以及课堂教学盲点的降低之间建立一个纽带与桥梁,比较好的做法就是在信息科技课堂教学中建立一个个学习共同体,通过落实、明确学习共同体中学生的责任与义务,尽可能地实现学生互助效益的最大化,进而帮助所有的孩子在课堂学习尤其在软件应用方面能够更好地巩固所学的知识,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二、研究对象及方法

本课题以我校三(2)班学生为研究对象(该班共有学生37人,为全校学生数最多的班级),采用案例法进行研究,即通过相关案例的整理与分析,探索一些在小学信息教学中组建“学习共同体” 的经验与做法。

三、研究成果

(一)学习共同体的建立

本文以制作“双百人物”小报作为案例,探讨学习共同体建立的一些规则。

在开展项目教学前,我就为一些问题所困扰――三(2)班为全校学生数最多的班级,采用现有的教学形态,学生的受关注度必然受到影响,教学效果也十分有限,我该怎么办呢?

通过组内研讨、交流,“学习共同体”这一概念成为了我关注的焦点,成为了教学形态转变的一个抓手,为此,新的项目计划便出台了:

1.学习共同体的组建

学习共同体的组建基本经历以下的过程:

小组的组建

学习共同体的产生是学生自发组成的。学生通常寻找关系紧密的伙伴组建小组,但还必须遵守以下由教师提出的要求:如果该生的电脑操作水平较弱,可以寻找一位电脑能手组建小组;小组成员的人数应当控制在4~6位;必要时,学生应当听从教师的安排。

组长的产生

小组长一般由团队中电脑操作水平较强的同学担任,他有协调小组成员按时完成作品的职责,同时他也能享受额外的奖章及虚拟礼品奖励。

小组名称的确定

小组LOGO与宣言的设计

第3篇

关键词:学习共同体 《财务管理》课程 课堂教学模式

一、现状分析

《财务管理》是高职会计专业的核心课程,着重讲授财务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培养高职学生分析、解决现实财务问题的能力。该门课程具有公式多、计算指标多、综合性较强的特点。传统的教学方式抑制了不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财务管理》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是大势所趋,要提高教师的授课效率,除了理论知识的传授,更加强调对学生运用能力的提升,培养学生沟通、协作和创新能力。

二、构建基于“学习共同体”的《财务管理》课程课堂教学模式

课堂教学是整个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课堂教学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整个教学工作。拟从以下几方面构建基于“学习共同体”的课堂教学模式:

(一)课程教学目标设定

大众化教育阶段使高等教育成为社会分层的重要工具,学生越来越多样化,在教学过程中,要尊重学生不同的学习方式、不同的价值取向和不同的学习结果。课程教学目标要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为核心,既包含对相关基本理论知识的学习,也注重学生职业道德的培养。

1、知识目标

(1)了解企业资金运动过程中的财务关系及其协调:(2)掌握货币时间价值的计算:(3)掌握风险价值的计算:(4)掌握筹资决策、投资决策、财务分析的基本方法:(5)了解企业筹资决策、项目投资决策实务操作的一般流程.

2、技能目标

(1)能够进行短期资金筹集:(2)能够进行长期筹资方案的设计及评价:(3)能够胜任项目投资评价工作:(4)能够进行证券投资管理:(5)能够进行流动资产管理:(6)能够完成收益分配工:(7)能够胜任财务分析工作.

3、职业道德与素质养成目标

(1)培养良好的财会职业道德和职业判断能力:(2)培养与人团队合作、沟通协调的职业素质.

(二)基于职业能力的培养设计教学任务

基于“学习共同体”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和教师组成学习共同体,在课堂内,以完成共同的学习任务为载体。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学任务的设计意义重大。一方面,要依据专业培养目标和岗位职业能力,选取教学内容和设计学习任务,同时还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知识结构。因此,我们将课程分为财务管理认知、财务管理的基本价值基础、筹资管理、投资管理、营运资金管理、利润分配管理、财务分析等7大教学模块。

(三)组合使用多种教学形式,提高教学效果

与传统讲授式教学模式不同,基于学习共同体教学模式的课堂教学形式更加多样化。除了传统的课堂讲授外,还可以使用案例教学、分组讨论、财务模拟、专家讲座、专题报告等教学形式,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教学形式的具体选择,应由教学内容的特点决定。

(四)基于现代教育技术拓展教学手段

教学手段是师生教学相互传递信息的重要工具。基于“学习共同体”的教学模式下,《财务管理》课程除了传统的多媒体教学外,还可运用Excel软件工具以及沙盘模拟软件开展教学。多媒体教学中图片、动画、影像等资料的运用,使得教学生动形象;Excel软件强大的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为课程的教学提供了理想的平台,同时它丰富的图表分析使得抽象的财务问题转化为直观的图表,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提高学生的财务分析能力意义重大;沙盘模拟教学通过沙盘真实场景的模拟,使学生深刻领悟企业经营过程中各个环节的资金管理,在实战中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的能力。

(五)课程考核评价方式策略

考核是评价教学效果、检查学生能力、推动教学改革的有效途径,既要体现教学过程、能力的培养,又要反映教学质量、学习效果,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基于“学习共同体”的教学模式下,《财务管理》课程的考核要改变传统的以知识考核为主并采用纸面考试的形式,考核主体多样化,强调基于工作任务的考核,构建基于职业能力评价为核心的课程考核体系,明确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的作用,考虑综合能力和课程参与度,强化过程性考核,最终实事求是地给每个学生一个公正的成绩。

三、结束语

基于“学习共同体”的《财务管理》课程课堂教学模式下,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从课程教学目标的确定,到教学形式、教学手段的选择,都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以学生为本;同时,针对不同的教学任务,采用理论讲授、案例教学、分组讨论、财务模拟、专家讲座、专题报告等不同教学形式,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组成学习共同体,协作完成共同的课堂目标;课程考核的多样化,使每位同学都可以得到公正的评价。

参考文献:

[1]盛锦春.高职财务管理课程整体设计与实施探索[J].职教论坛,2011年,2:44-46.

[2]易显飞,廖小平.基于学习共同体理论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探究[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1:152-155.

第4篇

关键词:天津市;高等院校;科学研究;体育教师;绩效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8-0162-02

体育科学研究绩效既是评价体育教师的重要指标之一,亦是职称评聘的主要依据。这种做法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必要性,但实际操作中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是:第一,许多体育教师平时不做科研,到了评职称时才临时抱佛脚,无法体现科学研究的系统性;第二,对体育学科的评价与其他学科没有区别,均用同一标准衡量,缺少针对性和灵活性;第三,对大中小学体育教师科学研究绩效评价没有差别,缺乏区分度;第四,以评职称作为评价体育教师科研能力的指标,手段比较单一,不利于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上述问题已成为制约体育教师科学研究能力提高的瓶颈。那么,如何评价体育教师科学研究?采用什么标准和方法评价?如何对不同层次体育教师科学研究进行评价?是本研究关注和解决的主要问题。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以天津市普通高校体育教师为研究对象。

2.研究方法。①文献调查法:通过文献、光盘、INTERNET检索等方式,收集、鉴别整理有关我市体育科学研究的文献资料,以及评价指标筛选、体系构建和绩效评价等方面的相关文章和材料。②问卷调查法:在查阅相关资料的基础上,设计调查问卷,向天津市普通高校体育教师发放问卷,了解我市体育教师科学研究现状及影响因素。③专家访谈法:通过对天津市普通高校部分学校的院长、教学科研主管部门的领导及相关专家访谈,了解体育教师科学研究的现状,并对指标权重选择征求意见,访谈结果对于指标的选用和权重的选择具有重要意义。④数理统计法:利用SPSS13.0和Excel2000统计软件统计调查的原始数据。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DEA)和模糊综合评价法(Fuzzy Mathematics),分析处理调查数据,并对天津市普通高校体育教师科学研究绩效进行评价分析。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1.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从被调查者的性别结构分析,在100名体育教师中,男教师69人,占69%;女教师31人,占31%。这表明体育教师的岗位,男性教师占据绝大部分,也表明各大院校对于体育教师的人选还是以男性为主。

2.对科研的关注度。通过问卷调查显示了当今高校体育教师对科研的关注度。其中37人对科研态度为很重要,占37%;42人为重要,占42%;15人为一般,占15%;6人为不重要,占6%,但在实际科研操作中,体育教师参与的数量明显不足,这与体育教师自身科研能力不足有直接关系,大部分参与科研的体育教师都以挂名为主,在参与科研的过程中排名较后,主持课题的体育教师则少之又少。

3.参加科研的目的。目前,我市科研管理绩效评价也存在很多难解之题,各个高校侧重学科不同,不同学科的科研水平发展无法实现均衡发展,各个高校都有自己学校所擅长和偏重的重点学科和重点研究领域。体育教师要处理好教学、科研和运动训练成果三者之间的关系,从而以上述三点为主体,实现综合评定指标的层次构建。

4.工作成果的认知度。工作成果(一级指标)。①教学成果(二级指标)。教学成果包括教学工作量、实验工作量、教研组评估、精品课立项四个指标。②科研成果(二级指标)。科研能力对于每一名在职的高校体育教师来说都是其最基本的素质之一,同时科研能力是评价高校体育教师的一项重要的参照指标,在天津市的各个高校中体育教师在日常的工作中承担着大量的教学讲演任务,不仅要在理论上进行有效的教学,在技术课上也要倾注大量的体力与精力。同时在教学中还要总结相关的经验,在科学研究领域有所作为。③社会服务(二级指标)。校内外所获奖励或荣誉,通过调查表明对于在校内所获荣誉大部分教师是抱着“无所谓”的态度,导致没有良性竞争,教师业务能力停滞不前,同时也反映了各大院校对于教师自身荣誉重视态度不足,导致体育教师对于获奖等个人能力评价认可度的降低。④人才培养(二级指标)。作为学校,培养人才是第一位的责任,作为体育教师在培养人才的同时,还要肩负提高学生体质的重任,但是调查发现,体育教师对于上课和运动队训练的概念是两种不同模式,其一认为,体育课只是增强学生体质,在增强体质同时,防止伤害事故为第一位;其二,运动队才是培养人才的运动训练模式,能专门训练培养我国体育后备人才;其三,有部分体育教师认为,培养人才的重任应由学科教师负责,而体育教师的任务只是单纯通过体育锻炼增强学生体质。

5.体育教师科研绩效方法构建原则及问题。制定高校体育教师绩效评价体系需要长期的规划,以科学合理的方法制定。这套绩效评价体系的确立首先要适应高校的发展要求,能帮助高校体育教师成长,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因为这套评价体系的确立就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学校的发展与教师的进步。

三、结论与建议

1.结论。①建立高校体育教师绩效考核指标体系,主要包括教学、科研、自身素质、指导工作、社会服务五个一级指标,14个二级指标,38个三级指标,涵盖教师“德、能、勤、绩”诸方面,规范和强化体育教师的职责和行为,使其客观地认识与评价自己,实现自我发展、自我完善、有效提高工作业绩,从而更好地从经验化教学向科研化教学转变。②设计“体育教师”绩效考核表,能有效地提高绩效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实现考核管理工作的规范化,真正起到规范化管理体育教师的作用。③建立科学规范的绩效考核体系,运用多种方式对体育教师工作目标完成情况、规定的职责履行程度进行公正合理的客观评价,其结果作为教师培养、奖惩、聘任、选用等方面的重要依据,以调动广大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促进教学、科研等水平的不断提高。

2.建议。①科研成果不仅仅局限于职称评定,加强体育教师的自我素质提升,改变教学方式,向科研型体育教师发展。②结合人事制度改革,树立以人为本、尊重人、塑造人的管理理念,开展宣传和动员,使教师充分认识绩效考核的意义,提高广大教师参与评价的主体意识。③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完善评价程序,及时反馈评价信息,重视教师综合素质的考核与评价,发挥每位教师的工作潜力,从而实现学校的整体发展目标。④高校制定教师科研绩效考核方法时,应充分考虑体育学科的特殊性,体育教师应参与制定考核绩效方法,合理并有意识地提高体育课时,将运动训练、比赛、成绩等因素有效融合,制定适合体育教师的科研绩效考核方法。

参考文献:

[1]刘春英,李晓飞.高校教师科研绩效考核评价方法研究[J].中国高校科技,2011,(12).

[2]卢爱地.高校科研绩效考核办法探讨[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11).

[3]李锋,葛世伦,尹洁.高校科研绩效评价模型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9,(7):271-272.

[4]李元元,王光彦,邱学青.高等学校教师绩效评价指标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2007,(7):59-65.

[5]徐倩,屈文垒,仇方春.基于AHP法的高校教师绩效考核指标体系设计[J].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88-91.

[6]汪晓媛.高校教师绩效考核:教师教学工作评价的问题与改进建议-基于样本搞笑的实证分析[J].江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4).

第5篇

[关键词]课程网页;人格结构;浏览轨迹;眼动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12)01-0038-07

一、引言

时下,网络已经成为非常重要和普遍的信息获取渠道以及交流平台。而从网络获取信息最普遍的方式就是浏览网页。随着越来越多的课程网站进入教学领域,网页也逐步成为学生学习的重要介质。课程网页的可用性问题也开始成为教育研究的热点。传统网页可用性研究主要通过用户指标统计,问卷调查等入手。但是页面吸引学习者主要是吸引学习者的视觉,即通过人的视觉生理和心理机制,产生了强大的视觉冲击力,同时实现一种隐性的信息传播。而学习者视觉行为的研究相对比较欠缺,研究者很少从用户的浏览行为进行分析研究。近年来随着眼动仪的发展,眼动行为分析技术越来越多地应用到了网页的可用性研究中。眼动仪较好地弥补了传统方法无法直接分析用户内部行为的不足。为网页设计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手段。

本论文就是通过分析不同人格结构用户群体的网页浏览注视点时间的分布规律、区域注视偏好、网页内容、网页结构等因素的眼动行为差异,来研究不同人格结构群体在浏览网页时的一些眼动行为特征,总结出不同人格结构群体的在不同的课程学习网页中浏览轨迹的特点,为课程网页的设计提供新的考量因素。

二、相关的研究

每个用户在浏览网页的过程中都有一定的顺序,呈现一定的浏览轨迹,自从眼动设备逐步成熟,眼动分析技术也被引入网页设计的研究,研究者们开始使用眼动仪记录分析网页浏览轨迹,进行相关的研究。2006年4月,美国长期研究网站可用性的著名网站设计师杰柯柏・尼尔森(Jakob Nielsen)发表了一项《眼球轨迹的研究》报告,报告中提出,大多数用户在浏览网页时都不由自主的以“F”形状的模式阅读网页。该研究为网页的界面设计提供了一种科学的基本结构,为此后网站的页面布局方式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人们开始更多地关注页面设计的眼动研究,各大门户网站开始大量地购买并使用眼动仪研究自身网页的用户视觉体验,为改进网页设计提供科学的支持。

有关网页浏览的眼动研究主要有两个视角,是从影响网页浏览的页面因素着手研究在网页上传达的信息元素对网页浏览的影响;另一个是从网页浏览人群本身去研究不同群体网页浏览的特点。

1.关于影响网页浏览的页面因素的研究

影响用户浏览网页的因素有很多,首先在网页上传达信息的通常是感性的元素,比如文本和图像,而这些元素会影响用户的浏览轨迹。用户容易被网页上的图片吸引,正如一些研究显示,用户往往倾向于先浏览报纸上的图片来获取信息,然后才是阅读文字内容。网页上的图片同样相对于文字来说更容易吸引用户,用户在浏览网页时首先就会注视网页上的主题大图。正因为用户处理信息时一般都是先处理图形图像,所以图片和图形影响用户形成不同的视觉层次。通过适当的安排这些文本和图像等视觉元素,建立一个“视觉层次”,可以很自然的引导用户浏览网页。比如,对象的大小在视觉感知中是一个重要的方面,对象越大重要性就越高,因为它处在较高水平的视觉层次。

其次网页上的视觉元素的位置布局同样会影响视觉层次,在页面顶部的内容往往被认为是比较重要的内容。这并不奇怪,就像人们往往认为标题在页面的上方。在网页上创建一个可视化的层次结构可以使网页内容更容易被用户理解,使网页更具可用性。网页布局对注视点数目、总扫描距离和注视时间影响显著。不同网页布局的首视点分布象限差异不明显,但在同样布局下不同象限的首视点分布差异显著。被试在视觉搜索时,“T”型网页布局的绩效优于其他网页布局。网页布局的研究表明,网页布局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提高视觉搜索的绩效。

此外网页的色彩也对用户浏览网页的轨迹有较大的影响。界面背景、文字以不同色彩方式呈现在网页中,被试无论在注视次数、注视点持续时间,还是眼跳距离差异都较为明显。同色系的运用会使整体和谐、舒适,适合教学主题内容的表达:冷色调的背景色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且不易产生疲劳感。色彩的不同亮度搭配对学生信息加工会产生不同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亮度差值大,被注视的次数多,注意次数多,但易产生疲劳感。在颜色变量对浏览再认的研究中表明,颜色变量的主效应表明,蓝色词的浏览再认成绩最高,黄色词最低。显然颜色对于用户浏览影响比较明显。

2.不同群体网页浏览的特性研究

除了网页上页面因素对用户浏览网页的影响外,用户自身的特点也对网页浏览有重大影响。群体的浏览特征可能受性别、年龄和文化背景的差异形成不同的浏览特征。这些就形成的网页设计面向不同用户的不同设计需求,为网页设计定位提供新的参考要素。

如孙林辉等人在《大学生网页浏览的眼动行为及影响因素研究》一文中,通过实验证明了男女在浏览网页时存在明显的区域偏好。经t检验,不同性别之间的平均注视点时间的差异很显著。结果暗示,在浏览网页时,女性可能需要比男性付出更多的认知努力;在研究不同年龄的浏览差异中,Soussan.D.jamasbi等在Y一代(年龄在18到32岁之间的人群)浏览特征的研究中,显示Y一代可能会比其他世代有不同的视觉效果偏好。正如以前的研究显示视觉吸引力和在页面上的最大图像大小呈正相关,以及页面上的视觉吸引力和页面上的的字符数呈负相关。而老年人可能更喜欢在屏幕上有大量文本,他们经常阅读满屏幕的文本。研究得出Y一代可能更喜欢包括一个主要的大图像,名人图片,文字较少,并带有搜索功能的网页。

不同国别的用户由于存在社会文化的差异,浏览网页时也有不同的特点。在中、美、韩用户眼动浏览区域比较研究中发现,中韩用户更倾向以扫描、打圈的方式阅读网页,也就是都采用O式浏览。同时,中韩用户更喜欢往返于各个内容区域,说明他们阅读时比较随意,会整体去看一个页面。相反地,美国用户比较关注细节,也很少这看一眼那看一眼,美国人更多是采用5式浏览,而多数美国人趋向于从中心向浏览。由此得出不同地区人群的网页设计不同需求。对于采用整体思维方式(holistic thinkers)的中韩用户来说,他们更倾向于扫描页面整体,而且以一种非线性的浏览方式,因此内容安排可以较为灵活。对于采用分析性思维方式(analytic thinkers)的美国用户来说,页面布局要非常清晰,每个信息区域都要有区别于其他的特点,导航部分也尤其重要。

在相同文化背景和年龄的群体中,本身由于人格类型的不同也存在着认知方式的差异,也就是用户的人格特点会影

响用户的认知习惯。本研究从一个不同的视角入手研究不同人格结构群体对不同结构网页的浏览轨迹差异。我们的研究希望能够为网页设计研究提供新的参考因素。

三、实验设计与实施

本研究采用艾森克EPQ人格测试量表来确定被试的人格类型。艾森克人格理论(Eysenek's personality theory)是英国心理学家H.J.艾森克提出的以人格结构层级说和三维度人格类型说为主要内容的人格理论。在人格结构差异上我们不考虑大学生中男女性别对结构差异的影响,但是考虑同一个体的复合型人格气质。因为有研究结果显示,人格类型复合型气质的人多于单一型气质的人,男女大学生在气质类型没有显著性差异。而大学生元认知水平差异与人格气质类型相关显著。胆汁质、抑郁质和抑郁-胆汁质学生元认知都处于低水平状态,而粘液-抑郁质学生元认知则全属于高水平。其中认知水平高的人在浏览网页时需要付出的认知努力相对较少,认知水平低的人浏览网页时需要付出更多的认知努力。不同人格气质的群体的认知水平差异,作为本研究浏览网页的轨迹差异的影响因素。

本研究的实验主要是运用眼动仪记录用户的眼动行为,通过分析用户的眼动行为得出浏览网页的轨迹。眼动仪可以直接考察用户内在的认知加工过程,使实验数据更加可靠。本研究通过实验的方法来研究不同人格结构的群体在浏览网页时的眼动特性,主要内容为:网页浏览时注视点的分布,区域注视偏好以及人格结构、网页布局等因素对被试眼动行为的影响。通过将网页分为3(上中下)×3(左中右)的9个区域,使用眼动仪记录不同人格结构的群体浏览网页时首次注视这些区域的时间,注视这些区域的时间长度。总结网页浏览是区域注视顺序及注视时间长短分配,从而得出不同人格结构群体的网页浏览轨迹特点及相互间的区别。

1.实验设备

实验采用瑞典Tobii公司生产的非头戴式眼动仪,这款眼动仪不需要戴眼镜或接触,看起来就像一台普通的显示器给用户创造了一个自然的环境,被试能够自由地浏览,经常会忘记他们正在被记录眼动行为。同时,这款眼动仪的配套软件Tobii Studio能够设置每个页面的播放时间,确保每个页面的测试时间。在整个实验中,实验者能够通过的屏幕观看参加者的眼动行为,眼动仪能够测试出被试的注视点分布、注视时间、兴趣区域首次注视时间等数据。实验的视觉刺激材料通过眼动仪上17寸的TFT屏幕呈现。

2.被试选择

随机选择24名在校大学生,每个被试对于网页浏览都较为熟练。

3.实验材料

实验材料为5个温州大学精品课程网站首页:现代教育技术、计算机网络、国际结算、中小企业创业实务、地基处理。这5个网站的都是省级精品课程的网站,精品课程网站网络资源与一般的网络资源有共性的一面,但由于其有较特定的使用对象,是为相应的课程教学而开发的。主要用途是辅助教学,因此,网站的可读性、可用性都是非常重要的。可用性高的网站,各类不同特点的用户都可以很方便的从页面上获取信息也可以更好的起到辅助教学的作用。本研究选取的5个网站都是不同的课程,具有不同的布局风格(具体见表1),选取这5个网页进行研究有更好的代表性和实践意义。

4.实验过程

(1)使用艾森克EPQ人格测试量表测试人格类型;

(2)根据人格类型测试结果确定被试;

(3)导入预存在电脑里的网页截图,设置每幅图片播放时间15秒;

(4)让被试坐在眼动仪前,调整眼动仪到使用状态,告知被试实验要求,并对被试的双眼进行定位和校准;

(5)让被试浏览5个网页截图,在浏览的这段时间里被试没有强制的任务要求,这种设计符合人们浏览网页习惯。

5.实验指标

(1)人格类型

通过艾森克EPQ人格结构测试量表确定被试的人格类型。其中多血质的神经特点:感受性低,耐受性高,不随意反应性强,具有可塑性,情绪兴奋性高,反应速度快而灵活。粘液质的神经特点:感受性低,耐受性高,不随意反应低,外部表现少,情绪具有稳定性,反应速度慢但灵活。胆汁质的神经特点:感受性低,耐受性高,不随意反应强,外倾性明显,情绪兴奋性高,控制力弱,反应快但不灵活。抑郁质的神经特点:感受性高,耐受性低,随意反应低,情绪兴奋性高,反应速度慢,刻板固执。其中,多血质、粘液质的人群认知水平较高,胆汁质、抑郁质的人群认知水平相对较低。

(2)区域浏览顺序及区域注视时间

将网页分成9个区域(如图1):3(左中右)×3(上中下)。根据每个区域首次被注视的时间确定区域浏览顺序,区域注视时间直接通过眼动仪配套软件获得。

(3)注视热图

注视热图可由眼动仪软件直接生成,图中的颜色代表注视时间的多少,其中红色代表注视时间最多,黄色绿色依次递减。注视时间越长意味着更多的认知努力。

四、数据与分析

1.人格类型

测试结果显示,有人表现出两种人格类型,其中测试结果表现为多血质的有10人,粘液质11人,胆汁质7人,抑郁质4人。多血质与粘液质类型的人较多,抑郁质被试人数较少,样本过小,对最终网页浏览轨迹的测试结果可能有一定的影响。

2.不同人格结构群体网页浏览区域差异比较

根据网页9个区域首次被注视的时间排序,得出了9个区域的浏览顺序。结果表明,不同人格结构的群体,网页浏览顺序也不同。浏览顺序如图2所示,其中浏览顺序均值越小,说明该区域越早被注视。分析5个网页上这9个区域的注视时间分配均值,得到了不同人格结构群体的区域浏览时间分配排序(如图3)。

由图2和图3可以很明显的看出四种人格结构的群体在浏览网页时9个区域的浏览顺序和这9个区域的注视时间分配还是有一定的差别的。其中区域浏览顺序中,多血质人群和粘液质人群的曲线比较相似,胆汁质人群与抑郁质人群的曲线比较接近。比较9个区域注视时间分配可以得出,胆汁质人群与抑郁质人群的大部分区域注视的时间多于多血质人群和粘液质人群。这也是由这四种人格类型的特点所决定的,多血质与粘液质类型的群体的认知水平相对较高,胆汁质与抑郁质人群认知水平相对较低,这种差异决定了这四种类型的人群浏览网页时区域浏览的顺序。

进一步地对这四种人格类型的区域浏览顺序和注视时间进行差异性比较(用SPSS进行T检验)后得到了以下结果:

(1)多血质群体与粘液质群体对比

在浏览顺序上,所有9个区域的P值都大于0.05,也就是说这两种人格结构的群体在浏览网页时,这9个区域的浏览顺序总体差异不明显,另外也可以从图1中看出,这两种人格类型浏览网页时9区域的浏览顺序曲线也非常接近。从这9个区域的注视时间分配上看,9个区域中,这两种类型的群体在大部分区域上的时间分配差别不大(P>0.05),在中右区域P值为0.04

(2)胆汁质群体与抑郁质群体比较

9个区域的浏览顺序差异不大(P值均大于0.05),同样可以从图1中看出,这两种人格结构的被试网页9区域浏览顺序曲线很接近。进一步分析这9个区域的注视时间分配后发现,这两种人格结构群体9个区域的注视时间分配差异也不明显(9个区域比较P值均大于0.05)。

(3)多血质群体与抑郁质群体比较

9个区域中浏览顺序差异较大的区域为上右区域(P=0.04

(4)粘液质群体与胆汁质群体比较

有三个区域的浏览顺序均值差异明显,分别是中中区域(P=0.03)、中右区域(P=0.39)、下右区域(P=0)。另外这9个区域注视时间的分配上,上右(P=0.25)、中中(P=0.39)、下右(P=0.03)这三个区域两种人格结构的群体差异较大,上右区域粘液质注视时间为1.95S多于于胆汁质的1.38S,中中区域粘液质注视时间4.40S多于胆汁质的2.76S,下右区域粘液质的5.55S少于胆汁质的7.71S。

3.不同人格群体注视热图比较

以国际结算精品课程网站首页为例,多血质被试注视热图如图4所示(红色部分表示注视最多的部分,黄色和绿色的递减),粘液质被试注视热图如图5所示,胆汁质被试注视热图如图6所示,抑郁质被试注视热图如图7所示,由图可见,四种不同人格类型的被试在网页上注视时间在区域上分配的不同,多血质更多的注视网页的左侧,粘液质的更多注视网页上部,胆汁质更多注视网页中间偏右上的部分,抑郁质更多的注视网页中间部分。这四种人格类型的被试在注视热图中也有共同点,网页上的图片比文字得到更多的注视时间。但是从多血质到抑郁质,文字得到的注视也越来越多,从这四张图可以明显的看出,多血质在文字部分的注视时间很少,粘液质的在文字部分的注视时间稍微比多血质有所增加,胆汁质的又比粘液质的在文字部分注视更长时间,抑郁质的在这四种人格类型的被试中,注视文字部分的时间最多。

从这四张图中还可以看出,多血质被试的注视热图中红色部分相对较少,粘液质、胆汁质、抑郁质的红色部分依次递增。也就是说多血质被试在网页上长时间注视的区域较少,粘液质、胆汁质、抑郁质在网页上长时间注视的区域依次增多,这说明多血质人群在浏览网页时付出的认知努力最少,抑郁质的人在浏览网页时付出的认知努力相对较多。

通过对用户浏览网页时的注视点顺序图的分析(以现代教育技术精品课程网站首页为例),发现多血质的注视点分布的区域比较广(图8),几乎遍布整个网页,而注视点的平均注视时间却比较短。抑郁质的注视点分布相对比较集中(图9),注视点的平均注视时间相对较长。这也说明了抑郁质类型的人在浏览时需要比多血质人群更多的认知努力。不同的结构的网页这种差异也有不同,将注视点分布差异分为5级,不同网页多血质人群与抑郁质人群注视点分布的差异大小见表2。

4.相同人格结构不同网页浏览差异

对比同种人格类型被试(以多血质为例)浏览不同网页时的眼动行为数据后,发现在不同的网页中用户浏览网页的轨迹差异也较大。主要体现在注视点分布,区域浏览顺序,区域注视时间的差异上。9区域浏览顺序均值如图10所示,由图可以看出不同的网页上区域的浏览顺序总体差别不是很大,如网页的中间区域被注视的时间都比较早,网页下部区域被注视的时间都比较晚,垂直方向呈现出中-上-下的顺序。进一步对这五个网页进行差异性分析(t检验),得到了这五个网页9个区域浏览顺序的差异,其中差异显著的为创业实务首页上左区域和其他网页同个区域的浏览顺序均值(P=0.01),创业实务首页中中区域和现代教育技术中中区域的浏览顺序均值(P=0.01),创业实务首页中中区域被注视的顺序明显早于现代教育技术首页的同个区域,创业实务首页上中区域被注视的顺序则晚于其他页面。

比较这5个网页中9个区域的注视时间分配(图11),我们发现,不同的网页间,各个区域的注视时间分配差异还是很大的,在差异存在的同时也发现了一些共同点,每个网页的下部区域的注视时间都很少,尤其是页面右下角是注视时间最少的区域。同样的对这5个页面的9个区域注视时间进行了差异性分析(t检验),得到了以下结果:

(1)创业实务首页:

上中区域(P=0.00)、中右区域(P=0.00)、下左区域(P=0.014)这三个区域与其他页面的相同区域差异很大,其中上中区域的注视时间少,中右、下左区域的注视时间多。

(2)计算机网络首页

上左区域(P=0.03)、上中区域(P=0.28)、下中区域(P=0.02)这三个区域与现代教育技术首页相同区域差异明显,这三个区域的注视时间均多于现代教育技术的相同区域。

分析浏览不同网页的眼动数据得到,在布局合理,图片、文字排放总比例适中的网站(如图12)注视点分布比较广,各人格类型的被试之间的眼动差异较大。而网页布局单一,图片数量较少,有大量文字的网站(如图13),用户的注视点的分布就相对集中,不同人格类型的被试之间差异不大。总体来说,用户首先浏览的是图片、导航,然后才是网页上的文字,用户对图片的注视时间也远远高于对文字的注视时间。

五、研究结论

通过对不同人格结构群体的网页浏览轨迹的差异的眼动实验,并对眼动数据的对比与分析,得出了如下结论:

1.不同人格结构群体网页浏览的不同认知特点

多血质、粘液质人群感受性低,耐受性高,不随意反应性强,情绪兴奋性高,反应速度快而灵活。总体认知水平较高,在浏览网页时付出的认知努力较少,注意力容易分散。胆汁质、抑郁质人群认知水平相对较低,浏览网页时需要更多的认知努力,注意力集中,能长时注视某个区域。

2.不同人格结构群体网页测览轨迹的差异

其中多血质与粘液质的网页浏览眼动数据差异不大,只有两个区域的注视时间差异较明显。另外胆汁质类型的群体和抑郁质类型的群体在网页浏览是眼动数据差异也不明显。多血质人群、粘液质人群分别与抑郁质人群、胆汁质人群网页浏览时9区域浏览顺序以及9个区域的注视时间分配都有明显差异。这一结果让我们对现有的网站可用性评价体系有了新的思考,现有的评价体系在对网站进行评价的时候并没有考虑的不同用户的特点及差异,这可能会造成评价的结果有一定的局限性。通过本研究,在以后的网站可用性评价时,可以加入用户特点的因素进行分析评价。

3.网页的内容、布局对被试浏览轨迹的影响

布局结构合理,图片文字比例适中的网页(如国际结算精品课程网站首页),注视点在各个区域内的分布比较平均,高注视区域也相对较少,各种人格结构群体间的浏览轨迹差异较明显。而网页布局结构单一,有大篇文字却只有少量图片的网页(如计算机网络精品课程网站首页),注视点分布就比较集中,高注视区域集中出现,不同人格结构的群体网页浏览轨迹差别不大。这是因为布局合理,图片文字比例适中的网站,视觉吸引力大的区域较多(如网页上的图片),浏览网页时需要的认知努力较少。而网页布局单一,页面上大段文字的网页视觉吸引力大的区域很少,不管什么类型的用户很容易只被网页上少数的图片吸引,浏览网页内容时需要更多的认知努力。这提醒我们,提高网页的视觉吸引力能够提高网页的效用,在设计网页时,合理的布局能够提高网页的浏览效率。

4.不同网页布局对不同人格类型网页浏览轨迹差异大小的影响

网页不同的区域上不同人格结构群体的浏览数据差异大小也有不同,5个网页中多血质人群与抑郁质人群注视点分布的存在不同差异,按从大到小次序:现代教育技术首页、国际结算首页、创业实务首页、地基处理首页、计算机网络首页。由于5个网页是现有省级精品课程网页提取,网页结构差异不是特别典型,没有在结构差异上做特别设计,所以仅仅得出差异存在的现实,无法量化差异因素。具体差异因素研究可以在后续的研究中进行。

六、研究展望

研究得到的结果,可以运用到课程网页设计、网站可用性评价中,在进行网页设计时,考虑不同网页布局对用户浏览轨迹的影响能够设计出适合大多数目标用户使用的网页。本次研究是首次依据被试人群的心理特征来进行人群划分,进行网页浏览轨迹的差异比较,希望能为网页设计的目标群体针对性研究提供一种新的思路。任何的网页设计都是针对相应用户服务的,为了更好的实现课程网站的可用性研究,针对目标群体的眼动研究,和目标人群的分类研究应该成为课程网页设计及其评价研究的新视角。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1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青年基金项目“基于未来课堂的思维可视化策略研究”(课题编号:11YJC880145)的研究成果。

第6篇

经过一年多时间的课题研究,现将研究工作汇报如下。

一、课题研究概述

“班班通”环境下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效整合是指充分利用“班班通”软硬件资源,发挥信息技术手段的优势,将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工具、媒介和方法适时、适当、适度地运用于学科教学,有机地融入到学科教学的各个层面之中,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日常教学的有效整合,促进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最终促进学生发展,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

“班班通”“通硬件”是基础,“通资源”是关键,“通方法”是灵魂。本课题研究将依托我校已经初建起来的校本教学资源库,实施常态化信息技术与学科有效整合教学,将“通方法”作为“班班通”的落脚点,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探索信息化教学策略与模式,提高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有效性,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学生发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从而提升“班班通”项目实施效益。

二、研究工作进程

(一)建立健全组织机构,保障课题研究。

为确保课题研究工作的顺利开展,我们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课题研究领导小组,课题研究领导小组由王斌、徐大梅、马昌福等组成;设立了以县教研室、中心校专家组成的课题研究顾问组,庐江县教研室主任刘典松、庐江县电教馆馆长马春霖、教研室副主任张正标、教研室副主任程昌生、电教馆副馆长贺建军、庐城镇中心校校长余韶华、庐城镇中心校教研员钱梅等作为顾问亲自指导课题研究工作,给课题研究工作提供强有力支持与帮助。经过课题组成员充分酝酿、讨论,制定课题奖励制度、考核制度、考核细则等管理制度,保障课题研究工作有效开展。2014年3月,吸收了周春林、王东霞、、刘朝户、张伟、林园丁等青年骨干教师加入到课题组,壮大队伍,充实课题组力量。

(二)加强培训与理论学习,支撑课题研究。

实践需要理论的指导,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课题组成员一直坚持理论学习,采取集体学习与个人学习相结合的方式,认真学习现代教学理论、理念,并将理论学习与平时教学相融合。课题组负责人在网上购买了大量与课题研究有关的书籍,供课题组成员借阅学习,凡课题组成员获取的与课题研究有关的优秀文献资料,均共享学习,相互交流;凡能帮助课题研究的书籍,课题组成员均可自行购买,凭发票报销。课题组还开展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内容整合专题学习、研讨,印发了信息化课堂教学结构理论供教师自学,还召开了翻转课堂理论和策略专题学习会议,这些举措为课题研究提供了理论支撑,使课题研究工作始终在现代教育教学理论、理念的指导下进行,提高了教师关于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效整合的整体认识,使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观念得到了更新,从而促进了课题研究工作顺利进行。

为保障课题研究工作,加大研究性教师队伍的培养力度,提高课题组成员信息技术素养,先后组织课题组全体成员进行了信息技术应用校级培训、PPT知识培训、“班班通”畅言智能语言教学系统软件使用培训、课件制作专题培训、学科主题社区教学应用专题培训、云平台教学应用专题培训、资源搜索培训及信息技术教学应用大练兵等培训活动,想方设法提高课题组全体成员教育教学信息化水平,还组织课题组成员参加了安徽省电教馆举办的“2014年全省中小学互动课堂教学视频课例大赛”培训会、2014年新媒体新技术教学应用研讨会暨第七届全国中小学互动课堂教学实践观摩活动等,要求课题组成员参加培训之后,撰写培训心得,挂在校园网上,供课题组成员之间互相学习。

通过各种信息技术理论学习与应用能力的培训,多渠道提高了教师信息素养,教师驾驭教材的能力有所增强,教师信息技术操作技能有所提高,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及运用能力有了相应提高。

(三)扎实开展研究工作,推进课题研究。

1.开展调查研究,收集分析数据。在课题开题之前,以庐江县城南小学为例,开展“班班通”环境下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现状问卷调查,对庐江县城南小学“班班通”环境下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具体现状进行调查、分析,通过问卷、访谈、考察等形式,为课题研究提供有效的数据资料,分析并探索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而提出相应的改进对策或建议,力求让“班班通”真正走向教学应用,让信息技术真正与学科教学有效融合,从而实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效率和效益的整体提升,并为该县乃至刚步入教育信息化的学校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2.按时举行开题报告,有序稳步推进研究。2013年12月1日,我校隆重举行《“班班通”环境下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效整合研究》开题报告会;开题后,立即召开课题计划、方案研讨专题会议,制定课题研究工作进度表;2013年12月,开展“班班通”环境下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效整合研讨课活动;2014年1月,召开课题研究学期总结会。

在2014年上半年,着重进行“班班通”环境下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内容有效整合专题研究。扎实开展以下课题研究教研活动:参与互动课堂教学视频课例大赛;开展课题研究专题会议;与庐江县泥河镇沙溪小学、合肥市黄山路小学开展课题研讨活动;召开“班班通”环境下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内容有效整合细化、分解暨课题研讨课活动安排工作会议;课题组成员在日常的教学中有意识地围绕课堂制定的目标重点进行实践探索,定期开展组内公开课、校级公开课、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内容有效整合专题研讨课、教师信息化大赛等活动;召开“班班通”环境下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内容有效整合专题研讨教学评议会议;在城南小学云平台开展组内公开课、校级公开课、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内容有效整合专题研讨课教学评议,在此过程中注意收集教师制作的优秀课件,不断丰富学校课件资源库,供全校教师使用,实现教学资源共享;相继召开课题研究学期总结会议、课题研究推进会议等。通过开展上述活动,推进课题研究有序、有效地稳步进行。

3.制订课题计划,记载课题研究进程。课题组制订详细的课题研究计划,加强课题组教科研的开展。每个学期一开学就由课题负责人拟定教研活动,提出课题组的研究计划,明确本学期课题研究的重点与进度,然后课题组全体成员根据总计划安排,根据教学学科与年段在个人课题记载册上有针对性地制订个人的课题计划,以便每个人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从不同的角度或不同层次开展教学,完善个人课题记载册,要求课题组全体成员平时注意收集典型的教学案例,探索“班班通”环境下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效整合的课堂教学策略,认真撰写教学研究中应用信息技术的典型案例和反思等,把课题研究工作和课堂教学常态应用紧密结合起来,做好课题改进阶段性研究总结,为课题研究工作做好实验数据和资料积累。

4.积极参加信息大赛,催生研究成果。课题组成员以国家级课题《“班班通”环境下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效整合研究》研究为契机,积极开展了教师教育教学信息化作品申报、评比活动,共有8件作品在2014年全县教师教育教学信息化大赛中获奖,张雁老师执教的课例《大自然的文字》获2014年新媒体新技术教学应用研讨会暨第七届全国中小学互动课堂教学实践观摩活动教学课评比三等奖。2014年8月,共推荐24件学术作品、3个个人空间参加庐江县2014年电教学术作品评审。

(四)开发学科社区,建立互动平台。

我校开庐江县乃至合肥市先河,依托课题研究,建立了基于开源软件Word Press的庐江县城南小学学科主题社区,学科主题社区运行于新浪云计算平台(简称SAE)(浏览地址:http:///),该主题社区能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效融合,是一个综合学科主题社区,师生可非常方便地进行注册与站点后台管理,师生、生生能在网络环境下开展自主探究和协作学习活动,多学科交叉,具有综合性、交互性、智能性等特点,模块管理功能强大,有“教师频道”、“学生频道”、“书香校园”、“互动平台”、“协作学习”、“在线投稿”五大功能模块,能实时发表文本、音频、视频、图片等教学资源。主题社区有着强大的邮件管理系统,能实时发送提醒邮件,实现有效交互。学生可通过“网络课堂”、“在线学习”、“答疑解难”等,实现师生、生生、学生与媒体等互动,学生可通过观看视频、学习学件、答疑解惑等开展探究性学习、协作化学习与个性化学习;学生还可以通过在线投稿发表习作、日记、数学小论文、英语短文和提出疑难问题。学科主题社区主题鲜明,内容丰富、新颖,页面精美、大方、清新,实用性、参与性较强,成为师生共成长的对外展示交流互动平台。该学科主题社区在合肥市2014年教师教育教学信息化大赛中获学科主题社区类唯一的一等奖。

三、研究工作成效

通过问卷、调查、谈话等方式研究城南小学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现状,分析原因,提出改进对策:初步建立了校本教学资源库;逐步提高了教师信息化课堂教学设计与教学实施能力;多渠道提高了教师信息素养,提高了教师信息技术操作技能;多途径进行练兵活动,开展了信息技术应用行动研究;建立了基于Wordpress的专属校本学科主题社区。

通过本课题研究,让“班班通”真正走向教学应用,积累了一些有效整合教学案例,正在探索“班班通”环境下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效整合策略,努力更新教师教学观念,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努力提高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促进师生共同发展。

截止到2014年8月,课题组第一负责人李斌研究论文《追寻充盈智慧的数学课堂》在《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发表,《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获合肥市2014年教师教育教学信息化大赛中获课例类二等奖;课题组第二负责人卢凡在2013年全市中小学教师多媒体应用课堂教学展示活动中,获二等奖,建立的学科主题社区在合肥市2014年教师教育教学信息化大赛中获学科主题社区类唯一的一等奖,制作的课件《奇妙的国际互联网》在合肥市2014年教师教育教学信息化大赛中获课件类二等奖,《“班班通”环境下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效整合现状调查分析》研究论文获县一等奖。课题组成员近10篇研究论文在县、市学科论文评审中获奖。课例、课件、学科主题社区、博客等10件作品在庐江县、合肥市2014年教师教育教学信息化大赛中获奖。张雁老师执教《大自然的文字》课例荣获2014年新媒体新技术教学应用研讨会暨第七届全国中小学互动课堂教学实践观摩活动教学课评比全国三等奖。

四、研究工作反思及努力方向

(一)“班班通”环境下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效整合的实质与落脚点是变革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创建新型的“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结构,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一切以实现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为出发点,恰当运用多种媒体,开展师生、生生互动式教学。

(二)“班班通”环境下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效整合不是简单地把信息技术作为一种辅助演示工具,简单地应用于教学,而是实现信息技术与各学科教学的“有机融合”,高层次地融入教学的各个层面之中,包括教学准备、课堂教学过程和课堂教学评价等。“班班通”环境下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有效”体现在将信息技术适时、适当、适度地融入学科教学过程之中,以能否强化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作为“有效”的唯一检测标准,杜绝任何形式的“机械电灌”.“班班通”环境下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效整合,不可演变为单一的计算机课件演示教学。

(三)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主体是学科,不能在学科教学中抹杀学科教学的特点,什么内容用,什么时候用,怎么用,完全由教学的需求确定,应避免“技术本位”的目标取向,杜绝任何形式的滥用,信息技术不能完全替代传统教学,不能“为用而用”,应针对教学内容采取与之相适应的方法,信息技术要与传统教学互补,取得最佳效果。

(四)提高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的教学设计能力是提高教师整合素养的核心,完善的信息化教学设计应涵盖目标的确定、信息技术的应用和学习效果的考察。

(五)无论是当前还是今后,我们在教育教学中不能不用、不得不用现代教育技术,不能不研究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方法,不能不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与能力。只有让信息技术成为提高教学效率的强有力工具,让信息技术适时、适度、适当地融合于学科教学的各个层面,让“班班通”真正走向教学应用,让信息技术真正与学科教学有效融合,才能实现课堂教学效果、效率和效益的整体提升。

第7篇

作者简介:罗继曼(1966-),女,沈阳建筑大学交通与机械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工程机械、机器人技术研究,(e-mail)syljm2004@163.com。

摘要:文章对机械原理课程交互式多媒体课件的研制与实践进行了介绍,提出了课件设计的新理念。在教学实践中,新课件的应用能起到助教和助学的作用,取得了预期的良好效果。

关键词:机械原理;多媒体;教学系统;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52909(2013)05014803机械原理课程是一门高等工科学校机械类专业必修的重要专业基础课,是研究机构分析、机构综合和机械动力学问题的主干技术基础课。该课程与工程实际紧密联系,将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相结合,在培养学生综合设计能力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担负着培养学生机械总体方案创新设计能力的任务。

机械原理课程的特点之一是内容多,特别是图多,传统的板书教学模式既费时,立体感又不强,课程教学中涉及大量的机构运动分析以及运动设计的内容,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很难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而且,专业基础课教学内容比较多,但课时往往又很有限,而教学内容又比较多。这些问题的存在对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提出了新的挑战。由于机械原理课程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课堂教学中既要对知识点中的重点、难点进行剖析,又要引导学生学会各种设计方法,同时还要提供丰富的实践环节的信息,因此有必要研发相应的多媒体课件。

多媒体教学具有助教和助学的功能,其最大优势在于能够将传统教学中单一的文字或简单的图形,即教学信息转变成多媒体形式,从而把教学过程中抽象的问题或信息,以生动具体、形象逼真的虚拟情景或形式,呈现给学生,使学生更容易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探索机械原理交互式课件,将课程教学内容、交互式设计方案以及丰富的教学参考资料形象、生动而直观地展示出来,不仅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还能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和互动性,实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双主教学模式,对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一方法也可为其他课程所借鉴。

一、机械原理课程多媒体教学的现状分析

近年来,不少学校都在开发和研制机械原理多媒体课件,并取得不少成果。由国家级教学名师、清华大学申永胜教授主持研制的《机械原理多媒体教学系统》集图形、动画、视频、文字于一体,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具有相当高的水平。哈尔滨工业大学的于红英、王知行教授提出了知识表达的5种形式和cai课件应具备的4个基本特征,并由此研制了多媒体课件[1]。还有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兰州大学、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洛阳大学等高校教师也对机械原理cai课件进行了研究[2-5]。

纵观机械原理多媒体课件发展的现状,也发现一些问题。目前大部分课件都是以教师授课为中心,偏重于对教学内容的展示,或采用cad、adams、pre-e等软件对机构三维建模和仿真,在一定程度上使教学更生动形象,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兴趣。但是这类课件缺少交互式设计,也缺少对课程的多方位介绍,更没有学生的动手训练,淡化了多媒体课件的助学功能。因此需要研制一种集课堂教学与课下学习和训练于一体的多媒体课件。基于这些原因,笔者对机械原理交互式多媒体课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索。

高等建筑教育2013年第22卷第5期

罗继曼,等机械原理课程多媒体辅助教学系统的研究与实践

二、机械原理课程多媒体课件的探索与实践

(一)机械原理课程多媒体课件的开发思路

(1)实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学理念的相互融合。机械原理多媒体课件融合“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既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又强化以学生为主体。因此,课件内容应有完整的教学资源,课件形式上集图片、动画、录像、虚拟仿真于一体,有助于教师在课堂上剖解知识的重点和难点;同时,通过交互式手段设置计算题、填空题、判断题、选择题等训练环节,有利于学生课前准备与课后的复习和练习。例如课件设置的交互式机构设计环节,如连杆机构的k法设计模块、凸轮反转法设计和仿真模块等,可用于学生对课程设计的方案选择;课件还服务于实验环节,提供实验指导书、实验照片、实验大纲和计

等,方便学生做好实验准备。

(2)充分体现教学规律。机械原理多媒体课件遵循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注重知识表达的系统性与完整性,也重视知识点内在的逻辑性,而且在表达形式和结构安排上简明易懂,具有可读性的特点。例如,在交互式连杆机构的k法设计模块中,先以动画和文字形式演示连杆设计作图法的步骤,再判断设计参数的合理性,对设计不合理的方案提出改进措施,要求重新设计;在改进的过程中,输入参数可调,既能改变单一参数,又可同时改变多个参数,让学生了解不同参数变化对机构设计的影响;合理的设计方案可以进入到仿真阶段,显示运动仿真的各种曲线,并计算机构的传动角、位移、速度、加速度极值;此外,对合理的设计方案都有保存,也可将不同方案进行对比,为机构方案选择提供依据。

(二)结构组成与基本模块

机械原理多媒体课件由visual basic 语言编程,在界面设计上有菜单和按钮直接导航,在每个子模块中都有语言提示和说明。新课件三大内容12个模块详见图1。

图1课件组成与模块

三、机械原理课程多媒体课件的创新与特色

(1)该课件是基于课堂教学环境内外结合的辅助教学系统,它既可用于教师的课堂教学,也可用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并完成学生的辅助设计训练。

(2)交互式界面不仅能通过测试等方式反映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掌握情况,还可以辅助学生掌握如连杆机构、凸轮机构的设计方法,在设计错误时还能给出相应的提示。 (3)该课件基于vb软件开发研制可视化课件系统,内含多种媒体介质,包括动画、虚拟现实、声音、交互设计等形式。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使用方便,符合认知规律。

四、机械原理课程多媒体课件的应用效果

(1)助教方面,课件不仅可以根据课堂进程展示教学内容,直观地演示机构设计的过程和结果,而且能提供机构设计的典型方法。例如,教师在讲完连杆机构的基本概念和设计方法后,可在课堂演示课件,将连杆k法设计作图法、机构设计解析法、参数选择、传动角问题以及运动学等问题串联在一起,内容前后呼应,并以实例形式进行设计计算,有利于强化学生对设计思想与方法的理解。凸轮设计模块中的反转法设计思想,与连杆机构反转法和轮系机构反转法前后呼应,进一步强化了设计理念与方法。

(2)助学方面,课件的交互式设计等模块能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并归纳课堂所学知识。在机械原理课程设计中,课件同样发挥了应有的作用。学生通过反复交互设计,了解各参数对设计结果的影响,通过对比方案获得最佳结果。实践证明,课件使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学习更灵活,实际应用技能掌握得更全面。

五、结语

机械原理多媒体课件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是:使学生掌握机构分析、机构综合和机械动力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并初步具有确定机械运动方案、分析和设计机构以及开发创新的能力。交互式课件较好地解决了上述问题,它的应用对提高教学质量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获得了较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于红英,王知行.开发多媒体机械原理cai课件的基本思路[j].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09,79(9):17-19.

[2]郭星,段楠,马强.机械原理多媒体教学软件设计与实现[j].河北建筑科技学院学报:社科版,2006,23(3):91-92.

[3]邵兵,强建国,马晓,等.机械原理多媒体教学系统的设计与开发[j].理工高教研究,2004,23(3):94-95.

[4]刘相权,米洁.基于adams的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教学研究[j].中国科技信息,2012( 24):188-189.

[5]汤晓瑛,申永胜,陈国景.基于web的机械原理多媒体教学系统的研究与开发[j].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1(1):113-115.

multimedia teaching system for mechanical principles course

luo jiman, zheng xijian, hou xianglin

(college of transportation and mechanical engineering, shenyang jianzhu university,

shenyang 110168, p. r. china)

abstract: we researched and developed an interactive multimedia courseware for mechanical principles course. the new design idea was presented in the courseware. the application of new courseware can assist teachers’ teaching and students’ le

earning and achieved good results.

第8篇

【摘要】

目的 颈动脉血降钙素基因相关肽水平升高是引发血管性头痛发作的重要原因之一,本研究探讨血管性头痛的发生机制和药物作用靶点的理想体外模型。方法 SD大鼠三叉神经节在无血清DMEM培养液中离体培养12、24、48h后免疫组化方法比较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阳性细胞数表达水平,实时定量PCR法(real timePCR)确定CGRP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 大鼠三叉神经节离体培养24h后CGRP的免疫阳性表达细胞数明显增高,CGRPmRNA表达水平也较新鲜组明显增高(P均

【关键词】 三叉神经节;离体培养;降钙素基因相关肽;体外模型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an ideal model for primary vascular headache in studying pathogenesis and new medication therapeutic target in vitro. Methods Trigeminal ganglion (TG) of SD rats was isolated and cultured in serumfree DMEM medium for 12h, 24h and 48h. Then the calcitonin generelated peptide (CGRP) positive stained cells were detected by using immunohistochemistry staining, and 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RTPCR) was used to determine mRNA expression changes of CGRP. Results The TG cultured in serumfree DMEM for 24h had a significant increase in the CGRPpositive stained cell number and upregulated strikingly CGRPmRNA expression compared with fresh TG (P

KEY WORDS: trigeminal ganglion; explant culture; calcitonin generelated peptide; in vitro model

血管性头痛人群发病率约16%~20%[1],在全球造成的经济负担重于脑血管病。血管性头痛急性发作时三叉神经血管系统激活,三叉神经节逆向释放以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alcitonin generelated peptide, CGRP)为代表的血管活性肽类物质明显增多,当 CGRP释放降至基线水平时头痛缓解[24]。未来10年治疗偏头痛最有效、最安全、最持久的药物将是CGRP拮抗剂[56]。目前,研究血管性头痛发病机制的动物模型有血管源性机制模型、三叉神经节刺激模型、硬脑膜神经源性炎症模型、皮层扩布性抑制(CSD)模型、CACNA1A、ATP1A2和SCN1基因相关模型等[79]。但是,以上动物模型都不能精确模拟出头痛急性发作时CGRP的变化规律,也不利于开发药物作用的新靶点。本研究把大鼠三叉神经节离体后在无血清的DMEM培养液中培养一定时间观察以CGRP为代表的血管活性肽类物质的变化规律,旨在寻求一种血管性头痛发生机制和开发药物作用新靶点理想的体外研究模型。

1 材料与方法

1.1 大鼠三叉神经节离体培养模型的建立

成年雄性SpragueDawley(SD)大鼠,SPF级,体重250~300g,由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实验动物中心提供。戊巴比妥钠腹腔内注射(40mg/kg,必要时追加剂量)麻醉后在750mL/L酒精中浸泡消毒3min,断头处死用止血钳沿枕骨大孔处逐层剥开颅骨、颞骨,刮掉大脑小脑暴露三叉神经,轻轻剪断三个感觉根取出神经节,在冷的PBS(phosphate buffer saline, PBS)磷酸盐缓冲液(pH 7.4)中剔除神经节周围的血管、脂肪、神经鞘膜等结缔组织后,成乳白色为止,置入4℃ PBS液中保存备用。24孔培养板内每孔盛2mL DMEM(Dulbeccos modified eagles medium. Sigma, USA)培养液(加青霉素100u/mL和链霉素100mg/L以及两性霉素B 25mg/L)。37℃恒温培养箱中培养,持续通以含50mL/L CO2的O2使pH值保持在7.4左右,每24h更换培养液1次。

1.2 免疫组化法测定三叉神经节内CGRP阳性细胞数

离体培养24h后的三叉神经节浸入含40g/L多聚甲醛的0.1mol/L PBS磷酸缓冲液过夜。所有三叉神经节用振动切片机冠状位上均匀切成30μm厚度的切片,组织切片都收集在含3mL/L Triton X100(PBST)和30mL/L过氧化氢PBS液中,用1mL/L牛血清白蛋白封闭抗体1h,然后与兔多克隆CGRP抗体(Sigma,USA,1∶2500稀释)4℃下共同孵育72h后,再用PBST冲洗,接着用含生物素的羊抗兔IgG抗体(vector laboratories,1∶2000稀释)4℃下搅拌孵育过夜。进一步漂洗2次后,组织切片置于1∶1000亲和生物素复合物(vector laboratories)稀释液中2h。PBS冲洗,4min×3次;DAB显色(Sigma);最后组织切片用Tris盐酸缓冲液漂洗后置于凝胶载玻片上,加盖玻片前用中性红复染。由另一研究者双盲法普通光镜观察,然后荧光显微镜(Olympus)观察,采用SCIONIMAGE图像分析软件扑捉所有原始图像,256阶灰度反转亮度,细胞光密度测量时图像放大10倍分析图像。CGRP阳性反应细胞数、平均光密度和累积光密度测量和计算都用百分比。图像分析时剔除染色不均、皱褶或泪滴样图像。双向方差分析法Scheffe′比较各组CGRP阳性反应细胞百分比,显著性检验概率取P

1.3 实时定量RTPCR测定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

离体培养的三叉神经节用FastPrepA试剂盒(QBIOgene,CA,USA)中1mL RNA proTM液(QBIOgene,CA,USA)匀浆处理,按程序提取总RNA。cDNA的逆转录采用Gene Amp RT试剂盒(PE Applied Biosystems),PerkinElmer 2400 PCR扩增仪扩增42次30min。RTPCR采用GeneAmp SYBR Green PCR试剂盒(PE Applied Biosystems),PerkinElmer PCR仪(PE, GeneAmp 5700)。引物序列根据基因数据库,应用引物表达2软件设计,CGRP(M34090)前引物Forward:5′GAGGCAGCTACAAGGTTCAGG3′,后引物Reverse:5′AGGTGTTGGTGCTGGACACA3′;大鼠PACAP前引物Forward:5′ACTCTGTCTTCTACATCTCTCTCCTCG3′,后引物Reverse:5′AGGGAGCGTGACACCGAA3′;大鼠nociceptin前引物Forward:5′:AGTGAGTTTATGAGGCAGTACCTG3′,后引物Reverse:5′GCGTTGGCTTGACTGCATG3′。管家基因(house keeping gene)分别以GAPDH(前引物:5′GGCCTTCCGTGTCCTACC3′,后引物:5′CGGCATGTCAGATCCACAAC3′)和βactin(前引物:5′CTATCGGCAATGAGCGGTTCC3′,后引物:5′TGTGTTGGCATAGAGGTCTTTACG3′)作为内对照。PCR反应体系为50μL,开始50℃ 2min,95℃ 10min,然后在95℃ 15s和60℃ 1min循环40次,反应结束后采用分离曲线分析法确定反应产物的特异性。数据定量分析采用PCR循环阈值CT (cycle threshold,CT)比较法,以GAPDH的CT 值为内对照,计算CGRP、垂体腺苷酸环化酶激活的多肽(pituitary adenylate cyclase activating polypeptides, PACAP)和镇痛素(nociceptin)等物质mRNA的相对表达量。标准曲线根据CT=lg[浓度/(1+E)]方程绘制,E代表扩增效率,是根据标准曲线的斜率计算而得,理想斜率为3.3,理想扩增效率为100%。标准曲线验证CGRP和GAPDH的cDNA在PCR反应体系中扩增效率相同[12]。统计分析采用配对t检验,显著性概率取P

1.4 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应用GraphPad Prism (version 4.0)统计软件,Oneway方差分析,方差分析前先做正态性检验和方差齐性检验,所有资料都符合正态分布但部分资料方差不齐,故采用方差分析Dunnetts点检验和Welchs校正后非配对的t检验,检验的显著性水准取P

2 结 果

2.1 大鼠三叉神经节离体培养后血管活性肽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

大鼠三叉神经节离体培养后血管活性肽类CGRP、PACAP 和nociceptin的mRNA 相对表达量较新鲜组明显增高(P

2.2 大鼠三叉神经节CGRP免疫阳性细胞表达的变化

免疫组化染色显示新鲜的和离体培养后的三叉神经节内都有CGRP免疫反应阳性细胞表达,但在新鲜组表达量很低,而离体培养后12、24、48h后CGRP阳性反应细胞数表达水平显著增高(P

2.3 三叉神经节离体培养后CGRP免疫组化切片的图像分析

对大鼠三叉神经节离体培养后CGRP免疫组化切片图像进一步分析,结果显示CGRP阳性反应细胞数的百分比、表达面积、平均荧光光密度和累积光密度值(IOD)都显著高于新鲜未培养组(P

3 讨 论

常见的血管性头痛包括偏头痛、丛集性头痛和慢性反复发作性头痛等,累积人群发病率约25%~40%。据WHO统计血管性头痛是全球致残性和造成经济负担前二十位疾病之一。血管性头痛具体的发病机制目前并不十分清楚,有血管源性学说、神经源性学说、三叉神经血管系统激活学说、5羟色胺及受体活化学说等[1,1011]。但是,有一个现象是大家公认的:偏头痛、丛集性头痛和慢性反复发作性头痛发作期三叉神经血管性头痛激活,三叉神经节内逆向释放以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血管活性肠肽(VIP)、P物质(SP)、垂体腺苷酸环化酶激活的多肽(PACAP)和镇痛素(nociceptin)等多种血管活性肽类物质明显升高,疼痛缓解后其释放水平降至基线,血管性头痛时颈动脉血中CGRP升高,而SP和PACAP不高[1214]。因此,CGRP最具代表性,无论通过药物、针刺、经颅磁刺激等方法只要降低CGRP的释放水平就可以缓解头痛。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推出特效抗头痛剂Triptan类药物重要作用环节就是选择性激动脑底部血管壁5HT1B受体使血管收缩对抗CGRP的扩血管作用,激活三叉神经节内5HT1B/1D 受体抑制CGRP逆向释放,使CGRP水平降至正常而缓解头痛[23]。最新型的抗头痛药物CGRP受体拮抗剂BIBN4096BS在欧洲正进行Ⅲ期临床试验,已显示出良好效果[1516],美国LIPTON和SHEFTELL在最新一期《Headache》上报道未来十年CGRP拮抗剂可使偏头痛急性期治疗更彻底、更持久和更安全[5]。所以,目前血管性头痛发生机制的研究重点和药物作用新靶点开发都集中在三叉神经内CGRP合成、释放、表达调控等环节。

头痛是一种主观感觉,无法取材,引发头痛的内外刺激源和影响因素复杂多变,很难直接进行人体实验等,都限制着血管性头痛发生机制的深入研究。国内外学者建立的经典血管性头痛模型就是基于以上学说应用物理、化学或生物等因素作用于动物,造成动物局部组织、器官或全身性损害,出现与人类头痛发作时类似的功能、代谢或形态结构等方面病变。常用动物模型有硬脑膜、三叉神经节、上矢状窦的电或化学刺激引发的神经性炎症型模型;KCl或机械针刺诱导的大鼠皮层扩散型抑制模型;皮下注射硝酸甘油所致的血管性偏头痛模型;利血平致5HT耗竭伴局部脑血管痉挛的小鼠偏头痛模型;家族性偏瘫型偏头痛(familial hemiplegic migraine, FHM)基因相关性模型等[5,710]。但是,以上传统的动物模型都不能精确模拟出血管性头痛发作期CGRP的变化规律,也不能在体外精确控制各种因素后深入研究发病机制,而且三叉神经节内包含支配咀嚼肌的运动纤维、电或化学刺激三叉神经节后冲动上传缺乏特异性、CGRP阳性纤维定量困难、刺激硬脑膜引发的神经源性炎症是逆行性的,分离上矢状窦后影响静脉回流、脑脊液外漏、血液进入蛛网膜下腔激惹感觉神经末梢等缺点。建立一个理想的体外模型精确模拟出血管性头痛急性发作期CGRP的释放变化规律是目前深入研究其发病机制和开发新药物的关键。我们的既往研究将大鼠肠系膜上动脉离体培养一定时间后,血管平滑肌细胞膜G蛋白偶联受体调变规律非常类似于高血压、糖尿病、脂质代谢紊乱等病理状态下血管粥样硬化改变,从而成为血管粥样硬化发生机制研究的理想模型[1718],启发我们考虑三叉神经节体外培养模型是否也能用于血管性头痛发生机制的研究。本研究将SD大鼠三叉神经节离体后置于无血清改良的DMEM培养液中培养12~48h后,发现CGRP、PACAP、nociceptin等血管活性肽类mRNA表达水平明显增高,与血管性头痛发作期CGRP释放增高的核心表现完全吻合,其原因可能是当三叉神经节置于体外营养物质缺乏、缺血缺氧、神经节内分泌的炎性因子、神经生长因子等诱发局部神经源性炎症反应而激活血管活性肽类物质表达,正好模拟出血管性头痛发作期体内CGRP变化过程。离体的三叉神经节保留了神经元细胞体、神经纤维和部分神经鞘膜、髓鞘等主要结构组织[12]。三叉神经节离体培养是器官水平的研究模型,即克服了单纯细胞培养条件单一,培养结果和细胞反应与生物体内实际情况相差较远的局限性,又能在保留活体细胞和细胞外基质的前提下精确控制各种因素后深入研究血管性头痛发生机制和预防策略,如在体外培养液中加入精确浓度的炎症因子、Triptan类药物、CGRP拮抗剂、细胞内信号转导通路关键性蛋白激酶抑制剂等干预下,观察三叉神经内CGRP表达的变化,从而在分子和细胞内信号转导水平上揭示CGRP合成、释放、表达调控等细胞内机制,为开发特效防治血管性头痛药物作用新靶点提供实验数据。三叉神经节离体在无血清中培养模拟“Stress”环境因素,并能引起无菌性炎症进一步激活MAPK通路,引起CGRP升高。本实验室初步研究已经证实ERK1/2信号转导通路特异性阻滞剂U0126能显著降低三叉神经细胞内CGRP合成水平,说明ERK1/2信号通路可能参与了CGRP表达调控,这或许是未来药物研制的一个方向。利用此模型,我们也已初步阐明三叉神经节内CGRP表达增高是在基因转录水平和蛋白质翻译水平上神经性炎症反应的结果。所以,三叉神经节离体培养是研究血管性头痛发生机制和开发药物作用新靶点的良好模型,利用此模型可进一步研究炎性因子IL1、IL6、TNFα和中药提取物天麻皂甙、全蝎多糖对CGRP表达水平的影响。

参考文献

[1]EDVINSSON L. Aspect on the pathophysiology of migraine and cluster headache [J]. Pharmacol & Toxicol, 2001, 89(2):6573.

[2]EDVINSSON L. Novel migraine therapy with calcitonin generegulated peptide receptor antagonists[J]. Expert Opinion Therapeutic Targets, 2007, 11(9):11791188.

[3]EDVINSSON L, GOASDSBY PJ. Neuropeptides in headache [J]. Eur J Neurol, 1998, 5(4):329341.

[4]DURHAM PL. Calcitonin generelated peptide (CGRP) and migraine [J]. Headache, 2006, 46(6):5358.

[5]LIPTON RB, SHEFTELL FD. Moving forwardessential questions for the next 10 years [J]. Headache, 2009, 49(S1):4346.

[6]TEPPER SJ, STILLMAN MJ. Clinical and preclinical rationale for CGRPreceptor antagonists in the treatment of migraine [J]. Headache, 2008, 48(8):12591268.

[7]姜磊,于生元,董钊. 实验性偏头痛动物模型研究现状 [J].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2008, 18(8):6264.

[8]徐世军,沈映君,郭际,等. 偏头痛动物模型述评 [J].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05, 27(1):4041.

[9]郝嘉楠,牛争平. 偏头痛的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J].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疾病杂志, 2005, 3(12):10821085.

[10]王玲玲,范吉平. 偏头痛动物模型在中药研究中的应用 [J]. 中华中医药学刊, 2007, 25(4):760761.

[11]XIAO Y, RICHTER JA, HURLEY JH. Release of glutamate and CGRP from trigeminal ganglion neurons: Role of calcium channels and 5HT1 receptor signaling [J]. Mol Pain, 2008, 16(4):12.

[12]KURIS A, XU CB, ZHOU MF, et al. Enhanced expression of CGRP in rat trigeminal ganglion neurons during cell and organ culture [J]. Brain Research, 2007, 1173(10):613.

[13]THALAKOTI S, PATIL VV, DAMODARAM S, et al. Neuronglia signaling in trigeminal ganglion: implications for migraine pathology [J]. Headache, 2008, 48(2):299300.

[14]MA QP, HILL R, SIRINATHSINGHJI D. Colocalization of CGRP with 5HT1B/1D receptors and substance P in trigeminal ganglion neurons in rats [J]. Eur J Neurosci, 2001, 13(11):20992104.

[15]EDVINSSON L, PETERSEN KA. CGRPreceptor antagonism in migraine treatment [J]. Lancet, 2008, 372(9656):20892090.

[16]PETERSEN KA, BIRK S, LASSEN L, et al. The CGRPantagonist, BIBN4096BS does not affect cerebral or systemic haemodynamics in healthy volunteers [J]. Cephalalgia, 2005, 25(2):139147.

第9篇

[关键词]肢体语言沟通;儿科;护理

儿科患者都是14岁以下的儿童,更多的是婴幼儿,患者对医护人员有惧怕感[1],这会导致其在治疗过程中伴有一定程度的焦虑、紧张以及更严重的恐惧心理,使其无法清晰地、完整地表达不适感以及临床症状,缺乏配合临床治疗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进而使治疗难度增大。有研究表明,在儿科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增加肢体语言的沟通能够显著增强患者的依从性,提高临床护理水平,最终提高患儿及家长对治疗的满意度[2]。为了探讨肢体语言沟通在儿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本文将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期间进入我院儿科进行治疗的年龄为1~10岁400例儿童患者纳入课题研究,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本研究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将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期间进入我院儿科进行治疗的年龄为1~10岁400例儿童患者纳入课题研究,随机分为常规组和肢体语言沟通组,每组各200例,平均年龄为(5±1.2),所患疾病主要包括脑炎、肺炎、腹泻和肾病综合征,治疗时间为2~90d,平均治疗时间为(42±12.8)d,2组的临床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方法

对两组患儿都给予常规护理,另外肢体语言沟通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患儿运用肢体语言进行沟通交流,过程中护理人员要注意自己的表情和姿态,注意眼神交流的重要性,要对患儿进行合理抚触。

1.3评价标准

对医嘱的依从情况的评定分为四个等级,包括(1)完全接受。(2)部分接受。(3)部分抵触。(4)完全抵触。患儿家长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是在治疗结束后,通过问卷调查等方式统计。

1.4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所使用的统计学软件为SPSS20.0,依从情况行检验,护理工作满意度评分行t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对医嘱的依从情况对比

肢体语言沟通组患儿对医嘱的完全接受率和完全抵触率分别为51.5%、6.0%,常规组分别为35.0%和16.5%,肢体语言沟通组结果明显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患者家长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对比

肢体语言沟通组、常规组患儿家长的对护理工作满意度评分分别为(93.1±10.3)分、(80.5±9.5)分,肢体语言沟通组结果明显优于常规组,t=1.031,2组评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在临床医护工作中,肢体语言沟通在儿科护理工作中体现的尤为重要,是一种在沟通过程中随机发挥的对儿童患者非常有效用于补充语言交流不足的非语言交流方式。在与幼小患者的沟通治疗中,单纯语言交流有时难以达到预想效果,此时肢体语言的沟通将发挥作用,如眼神以及姿态表情等[3]。儿科患者多是家庭中的关注点,患者家长期望患儿立刻得到医生和护士的积极治疗并对治疗结果预期较高,从而使得儿科病房医患矛盾相比较其他科室明显突出[4],使用一定的语言艺术和委婉得体的肢体语言沟通方式,将使患儿在和谐的护患关系中得到有效的治疗,获得更多的益处。本研究标明,在治疗中增加肢体语言的沟通得到了很好的护理效果[4],能够较大程度的提高小儿患者对医嘱的依从率,使完全抵触率大幅降低,同时在对小儿患者家长的后续跟踪调查中,肢体语言沟通组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评分达到(93.1±10.3)分明显优于常规组的(80.5±9.5)分,因此,肢体语言沟通不但有助于提高小儿患者对医嘱的依从情况,同时能够增强患者家长对小儿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在儿童患者的临床护理中起到非常显著的效果,应在儿科护理工作中积极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胡梅.肢体语言沟通在小儿护理工作中的疗效[J].中国医药科学,2015,3(5):112~114.

[2]张艳平.肢体语言沟通在儿科护理中应用探讨[J].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4,(1):323-324.

[3]朱岸清,丁丽嫦,黄玉霞,等.儿科常见护理纠纷的原因分析及干预[J].北方药学,2012,50(12):132-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