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12 09:15:09
导语:在经济学常见效应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关键词] 急性脑出血;鼠神经生长因子;特异性烯醇化酶;S100B蛋白;髓鞘碱性蛋白
[中图分类号] R743.3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3)24-0040-03
现代影像学技术进展为急性脑出血的诊断提供了较大帮助,但它不适应生命体征不稳定或正在使用呼吸机的患者,因此积极寻找能有效评估急性脑出血患者脑损伤严重程度的血清学指标显得尤为重要[1]。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S100B蛋白和髓鞘碱性蛋白(MBP)是近年来新发现的用于评估颅脑损伤的血清学指标,不仅可反映急性脑出血程度,而且可作为急性脑出血疗效和预后评价重要指标[2,3]。鼠神经生长因子具有营养神经元的作用,近年来用于治疗急性脑出血取得较好的疗效,但其对血清NSE、S100B和MBP蛋白水平的影响国内外报道不多[4]。本研究观察了鼠神经生长因子对急性脑出血患者血清NSE、S100B和MBP蛋白水平的影响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1月~2013年3月在我院ICU住院的急性脑出血患者68例。纳入标准:均符合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会议修订的脑出血诊断标准[5],并予以头颅CT或磁共振检查明确为单侧幕上脑出血。排除标准:①小脑、脑干和蛛网膜下腔出血;②继发性脑出血、病情危重已形成脑疝或中重度昏迷、出血量增大需要手术治疗者;③严重心、肝、肾等重要脏器疾病。采用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和发病时间、脑出血量等方面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 > 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1.2 治疗方法
两组均酌情给予控制颅内压、控制血压及血糖、营养脑细胞、止血等治疗。观察组患者加用鼠神经生长因子20 μg(金路捷,武汉海特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规格:20 μg/支,批号090927)肌肉注射,1次/d,连用2周。对照组除不使用鼠神经生长因子外余治疗同观察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NSE、S100B和MBP蛋白水平的变化,并进行临床疗效评定及不良反应的观察。
1.3 观察指标
1.3.1 血清NSE、S100B和MBP蛋白水平的测定 取静脉血3~5 mL,置于抗凝试管内充分混匀,2 500 r/min,4℃离心后取上层血清,置于-70℃冰箱保存待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NSE、S100B和MBP蛋白水平,试剂盒分别由上海川翔生物有限公司、Sigma公司和深圳晶美生物有限公司提供。
1.3.2 临床疗效评估[5] 根据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好转率进行疗效评定,其中痊愈: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好转率91%~100%;显著进步: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好转率46%~90%;进步: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好转率18%~45%;无效: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好转率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结果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组治疗前后比较采用配对资料t检验,两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NSE、S100B和MBP蛋白水平的变化
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清NSE、S100B和MBP蛋白水平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 > 0.05)。治疗2周后,两组患者血清NSE、S100B和MBP蛋白水平较治疗前均有明显下降(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t=2.32、2.16、2.21,P < 0.05;观察组治疗前后比较t=3.12、3.14、3.45,P < 0.01),且观察组下降幅度与对照组比较更明显(t=2.13、2.36、2.44,P < 0.05)。见表2。
2.2 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的比较
治疗2周后,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6.48,P < 0.05)。见表3。
2.3 两组患者治疗期间药物不良反应比较
对照组治疗期间出现不良反应3例,其中恶心2例和皮疹1例;观察组治疗期间出现不良反应5例,其中恶心3例、腹部不适1例和头昏1例。症状均较轻,未予处理后逐渐自行消失,未未发生其他不良反应。两组患者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χ2=0.14,P > 0.05)。
3 讨论
急性脑出血是ICU的常见病,病情较重,致残率和致死率较高。急性脑出血继发性脑损伤的发生机制及评估体系较复杂,但研究已证实NSE、S100B和MBP蛋白在急性脑出血继发性脑损伤的发生机制及疗效评估中起极其重要的作用[6-8]。NSE是主要由大脑神经元和神经内分泌细胞分泌的一种可溶性胞浆蛋白,S100B蛋白是主要由大脑胶质细胞尤其是星形胶质细胞分泌的一种蛋白质。MBP主要是少突胶质细胞分泌的一种强碱性膜蛋白。当中枢神经系统神经元受损时,NSE、S100B和MBP蛋白从受损的神经元内漏出,通过血脑屏障进入血液,引起血清NSE、S100B和MBP蛋白水平的异常升高,因此,血清NSE、S100B和MBP蛋白水平是反映中枢神经系统急性损伤、诊断和评估神经元损伤的敏感血清学指标[9,10]。通过调节血清NSE、S100B和MBP蛋白水平是治疗急性脑出血的新途径。
鼠神经生长因子是神经细胞再生和修复必需的蛋白因子,对各种颅脑疾病引起的继发性颅脑损伤有保护作用。通过补充外源性的鼠神经生长因子能促进神经元的发育,保护中枢神经元细胞,并能诱导神经干细胞的分化和成熟,促进神经纤维定向生长和功能调节作用;还能通过抑制脂质过氧化、降低钙超载和抑制神经元凋亡等作用,缓解继发性脑损伤[11-13]。孟令秋等[14]研究发现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急性脑出血具有较好的疗效及安全性,可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宋伟健等[15]研究发现早期足量使用神经生长因子可保护急性脑出血患者的大脑神经元,减少继发性脑损伤,有利于神经功能的恢复。本研究结果发现治疗2周后,观察组患者血清NSE、S100B和MBP蛋白水平下降幅度与对照组比较更明显,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期间未发生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提示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急性脑出血的疗效确切,安全性较好,作用机制与降低血清NSE、S100B和MBP蛋白水平有关。
总之,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急性脑出血的疗效确切,安全性较好,作用机制与降低血清NSE、S100B和MBP蛋白水平密切相关。但由于中枢神经系统与外周血之间存在血脑屏障,中枢神经系统内NSE、S100B和MBP蛋白水平的变化是否与外周血保持一致,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 Davis SM,Broderick J,Hennerici M,et al. Hematoma growth is a determinant of mortality and poor outcome after intracerebral hemorrage[J]. Neurology,2006,66(8):1175-1181.
[2] 李宁,沈建康,徐福林,等. S-100B,NSE和MBP评估重型颅脑损伤预后的研究[J].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04,9(2):110-112.
[3] Lamers KJ,Vos P,Verbeek MM,et al. Protein S-100B, neuron-specific enolase (NSE), myelin basic protein (MBP) and 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 (GFAP) in cerebrospinal fluid (CSF) and blood of neurological patients[J]. Brain Res Bull,2003,61(3):261-264.
[4] 王飞,李世亭. 早期应用神经生长因子治疗高血压脑出血26例的疗效观察[J].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2005,18(6):435.
[5] 中华神经科学会. 各类脑血管疾病的诊断要点和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评分标准[J]. 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9-380.
[6] 王蕾. 脑出血患者血清S-100B蛋白与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的检测及意义[J].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9,12(21):15-17.
[7] Weglewski A,Ryglewicz D,Mular A,et al. Changes of protein in S100B serum concentration during ischemic and hemorrhagic stroke in relation to the volume of stroke lesion[J]. Neurol Neurochir Pol,2005,39(4):310-317.
[8] 李振荣,王小林,马俊良,等. 急性脑出血患者血清和脑脊液髓鞘碱性蛋白动态变化[J]. 中国实验诊断学,2000,4(3):127-128.
[9] 杨旭波,伍国锋. 脑出血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髓鞘碱性蛋白变化的临床价值[J].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8,18(12):1742-1745.
[10] 李波,曹国彬,伍健伟,等. 高血压脑出血病人血清S100B蛋白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的变化及意义[J]. 中国老年学杂志,2006,26(5):600-602.
[11] Matsushita K,Meng W,Wang X,et al. Evidence for apoptosis after intercerebral hemorrhage in rats striatum[J]. J Cereb Blood Flow Met ab,2000,20(2):396-404.
[12] Qureshi AI,Suli MF,Ostrow PT,et al. Apoptosis as a form of cell death in intercerebral hemorrhage[J]. Neurosurgery,2003,52(5):1041-1047.
[13] 吴剑涓. 神经生长因子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进展[J]. 中国药房,2009,20(35):2779-2782.
[14] 孟令秋,赵玉军,陈谦,等. 神经生长因子治疗脑出血的临床疗效观察[J].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3,15(1):46-48.
[关键词] 顾客 心理 服务 质量 评价
一、影响顾客对服务质量评价的心理因素
影响顾客对服务质量心理评价的因素,既有客观的服务质量状况,也有顾客主观的心理状况。客观的服务质量状况需要组织去改进或提升,主观的心理状况也需要组织去调查、分析和把握,并采取相应措施对顾客的心理状况进行影响,使其朝着组织需要的方向发展。影响顾客服务质量评价的心理因素主要有:
1.顾客的需求和期望
与动物不同,人不仅有生理需求,更有心理需求。随着社会生产力发展,人的心理需求有更重要的
位置。用满足心理需求所占的比例来论,目前至少已经过半,而且还将持续上升。满足心理需求也需要硬件产品,但更需要服务。可以说,相当多的服务业都是为了满足人的心理需求的,这也是服务业必将得到更快发展的经济学基础。顾客对服务质量的心理评价,起源于其需求和期望。需求越强烈,评价就越高;需求不强烈,评价往往就较低。期望则相反,期望越低,评价就越高;期望越高,评价就越低。也就是说,需求与期望往往成反比,需求越高,期望越低,评价越高;需求越低,期望越高,评价越低。当然这不仅仅是对服务质量而言,对其他产品也是相同的。问题在于,与其他产品不同,顾客接受服务往往并不着重在其结果,而是其过程。对过程质量更加敏感。而且接受过程之前,顾客通常对过程质量有一个预期,或者说有一个期望值。如果过程质量达不到他的期望值,即使结果不错,他也会给予相当低的评价。因此,组织应当去把握顾客对服务质量的期望值,尽可能使服务过程和服务结果都达到顾客期望的水平。
2.顾客的感受能力
服务质量是通过顾客的感官传递到顾客心理的。感官包括嗅觉感官(鼻)、触觉感官(身)、味觉感官(舌)、视觉感官(眼)、听觉感官(耳)等。正常人的感官基本上是相同的,但运用感官去感受客观世界,去获得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感情和评价的能力却相差甚远,或者说人与人之间的心理感受能力差距很大。比如同样是外出旅游,有的人感觉是享受大自然的美丽风光,心情愉悦;有的人认为纯粹是拿钱买罪受,心情郁闷,感受能力各有不同。当然,这与人的需求和期望、年龄和知识、偏好和情绪等相关,也和人的感受能力相关。服务质量的高低,常常表现在一些细节上,对细节有较强感受能力的人,这些细节往往影响他对服务质量的心理评价。服务质量应着力于满足顾客的心理需求,相当多的情况下还要满足顾客主需求之外的一般心理需求。例如人们到银行存款的主要需求是保证资金安全和增值,此外还有对服务态度、服务效率和服务环境的一般心理需求。对于满足主要心理需求,尤其是对满足一般心理需求的感受能力,不同的顾客差异很大,这些都影响着他们对服务质量的心理评价。
3.顾客的情感因素
在对服务质量进行心理评价时,顾客的情感因素时常发挥重作用。这里说的情感,是顾客对组织及其提供的服务的喜爱或厌恶的情绪反应。一般说来,对已经交往过的组织,顾客都可能产生某种情感,包括喜爱与否、信任与否等等。对尚未交往过的组织,也会因为过去类似的交往而产生相应的情感。这种情感可能很浓烈,也可能很淡薄。不管浓烈还是淡薄,都可能影响顾客对服务质量的心理评价,不管是正面情感还是负面情感,往往是越浓烈对心理评价影响越大,也越容易使心理评价产生偏离现象。正面情感可以使心理评价超越质量本身的水平,负面情感则可以使心理评价大大低于质量本身的水平。可见,培养顾客对组织及服务的正面的情感非常重要。影响顾客情感的,除了其过去的经验之外,组织形象也占有很大份量。组织形象包括其质量声誉、社会责任、组织实力、组织领导者的人格魅力和优秀员工的模范作用等多个方面。具有良好形象的组织,顾客对其情感才会偏于正面,从而使顾客对其服务质量的评价也才可能不出现偏差或向超越质量本身的水平方向提升。
4.顾客的心理状态
心理状态是指人在一定时间内心理活动的综合表现。人的心理经常处于变化之中,在不同的时间或地点会呈现出不同的心理状态,“人逢喜事精神爽” 便是这个道理。在心理状态处于振奋时,顾客往往对服务质量偏于正面评价,相反,当顾客心理状态不正常时,例如遭受挫折后或处在情绪不稳定时,常常会表现出攻击性,从而影响他对服务质量的心理评价。人的心理状态当然要受其个性心理特征(例如气质、性格、心理节律等)影响,但更多的是受外界刺激的影响。在接受服务的过程中,组织及其员工的言语行为,服务过程的环境,最终的服务结果等等,都会对顾客形成刺激,从而影响顾客的心理状态。实践证明:一句不礼貌的言语常常引起顾客激烈的情绪冲动,一个温馨的笑脸又往往会使顾客心情舒畅起来。在服务过程中如果出现问题,组织及其员工应当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尽可能减轻问题对顾客心理状态的负面刺激,使顾客的心理状态不要影响其对服务质量的心理评价,是很重要的。
二、顾客对服务质量进行评价的心理误差
所谓误差,就是把顾客评价的结果与实际的服务质量水平的偏差,或者是偏离质量本身水平的情况。在调查中我们发现,顾客在评价服务质量时经常出现误差,因此,具体地分析顾客在评价过程中因为心理原因而产生的误差,对于提升服务质量无疑具有积极意义。常见的心理误差有:
1.成见效应误差
根据过去或他人的经验形成对某一组织或某一服务质量的固定看法,即成见。顾客的成见在其对服务质量进行评价时,很容易产生误差。例如对外国公司的服务质量,人们往往对其作出较高的评价,于是产生成见,以为外国公司的服务质量就高,当顾客接受外国公司的服务时,其评价通常可能高于其实际质量水平。顾客的成见是客观存在的,一般难以消除,组织应当利用这种心理,培养顾客对自己及其服务产生偏好的“成见”。事实上,创名牌也好,广告宣传也好,说白了,就是在培养这种“成见”。如果顾客对组织及其服务质量的成见不好,组织就要想尽办法进行扭转,消除不好的成见。
2.第一印象误差
第一印象是顾客开始接受服务时对组织及其提供的服务产生的印象。这种印象对顾客在接下来的接受服务的过程中的认识会产生“先入为主”的作用,从而影响他对服务质量的评价,这也是所谓的“路径依赖”,处理不好便容易形成思惟定势,产生消极的“成见”。如果顾客进门碰上面目可憎的保安,就被“干什么的”惊了一跳,肯定会影响他对服务质量的评价。即使是“话好听、事好办”,如果是“门难进、脸难看”,顾客同样会产生抱怨,但第一印象往往具有片面性,特别是第一印象不好的话,纠正起来非常不容易,需要付出更多、更大的努力。因此,组织应当重视自己给顾客的第一印象,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引导顾客的心理朝着组织需要的正面评价发展。
3.晕轮效应误差
所谓晕轮效应就是以偏概全、以点概面效应。服务质量是由多种质量特性组成的,各种质量特性在服务过程中因人的因素或物的因素有可能发生变化,顾客在接受服务时,可能只抓住某一质量特性,或者只抓住服务过程中某一阶段的质量,以偏概全,以点概面,用以对整个服务质量进评价,这就很难反映出整个服务质量的水平,掩盖了其他质量特性或其他服务过程中的阶段质量。一般说来,顾客对自己最关注的质量特性和服务过程阶段最容易形成晕轮效应。组织应当分析顾客最关注的质量特性是什么,最关注的服务过程在哪儿,从而对其多下功夫,使顾客的晕轮效应有利于对服务质量的心理评价。如果顾客产生了负面的晕轮效应,则要想办法消除或减轻。
4.舆论效应误差
舆论可能是由社会媒体造成的,也可能是其他顾客的感受造成的。根据美国一家公司的调查,一个对质量满意的顾客会告之另外八个人,而一个对质量不满意的顾客则会告之另外二十二个人。顾客受舆论的影响,不论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都会将这种影响自觉不自觉地带到对服务质量的评价中来,通常是用舆论来确定自己的评价方向,至少也会用舆论的影响来修正自己的真实感受。如果顾客的感受与舆论的影响是相似的,舆论就起到强化顾客评价的作用;如果顾客的感受与舆论的影响是相反的,舆论就起到削弱或改变顾客评价的作用。一般说来,舆论往往具有夸大的成份,与实际的服务质量并不一致。为了纠正舆论的影响,组织往往需要投入更多的力量。因此,不能小看更不能忽视舆论的作用。
5.价格错位误差
俗话说:“一分价钱一分货”,按现代市场经济的规则叫“质价相符”。在服务行业,价格同样左右着顾客对服务质量的评价,甚至比对有形产品的评价有过之而无不及。受过去计划经济的影响,长期以来,我国服务行业非常不发达,大多数服务往往由人们自己去完成,相当多的人对有偿服务存有疑虑或抵触,对接受高品位服务需要支付与之相应的费用很不习惯,价格常常成为顾客评价服务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需知经济性是服务质量的关键属性,从价格方面去评价服务质量有其合理性,问题是服务价格一旦错位,不管是偏高或偏低,都可能使顾客在评价质量时产生误差。价格过高,顾客对服务质量的期望值就高,一旦出现与期望不符的现象,顾客就容易产生意见和抱怨;价格太低,又缺乏提供高质量服务的基础。
6.错觉造成误差
人们的嗅觉、触觉、味觉、视觉和听觉都可能产生错觉。错觉可能是由于情感的或环境的原因产生的,也可能就是人的感官造成的。例如对服务人员的笑脸产生错觉,认为那是在“阴笑”;对等待时间的长短产生错觉,认为等得太久;等等。由于服务“是在供方和顾客接触面上”完成的活动,往往难以重复进行,一旦产生错觉,就很可能影响顾客对服务质量的评价,顾客产生错觉往往又是难以直言的,不便说出来的,有时还是无法纠正的,而错觉对顾客评价服务质量的影响又是非常隐藏的。因此,防止顾客产生错觉,应当成为组织进行服务质量控制的一个重要环节。
三、服务质量有赖于顾客的心理评价
与实物产品不同,按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中的术语,“服务通常是无形的,并且是在供方和顾客接触面上至少需要完成一项活动的结果。”首先,因为服务通常是无形的,往往难以用测量设备去对其质量特性进行检测或验证。其次,由于难以进行检测或验证,其质量特性也就难以进行客观的阐述。例如礼貌、诚实、正直这样的行为的质量特性,就很难用具体的定量的语言去描述。再次,由于服务是在供方和顾客接触时完成的,顾客接受服务往往和供方提供服务同时完成,顾客感受的服务质量基本上和供方提供的服务质量同生同灭,就很难对服务质量进行独立的、客观的、第三方的认证或监督。最后,服务的质量特性往往与物理的特性无关,而是涉及到人的感官和行为,因为人与人的感官及其感受、行为及其评价存在着相当大的差异,有时同一服务质量甚至造成不同人的不同评价,因此对服务质量的准确判断往往较为困难。
服务的上述特征决定了我们不能简单地用实物产品的质量观来确定其质量标准,也不能简单地用实物产品的检测方式来评价其质量水平。如果说实物产品也存在着诸如产品外观之类需要顾客进行主观评价的质量特性的话,那么,服务质量可能更多地需要顾客进行主观评价。而顾客的主观评价,往往是与顾客的心理相关的,在很大程度上甚至可以说是一种心理评价。事实上,在相当多的场合下,服务质量都是顾客心理评价的结果,而不是检测设备检测验证的结果,更不是什么权威部门包括社会媒体公布、宣传、鼓吹的结果。这也就决定了服务质量的评价更依赖于顾客,更需要用顾客满意的质量观来界定服务质量的内涵和外延。服务质量当然也应当有其相应的标准,有符合性的要求,但这样的标准必须建立在顾客满意的基础之上,而不是由组织自我定义就可以的。
顾客的心理评价是顾客对质量的一种感知和感受,是一个很复杂的心理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既包括了认知因素,又包括了感情因素,还有相当的意志因素。也就是说,影响顾客心理评价的心理因素是非常复杂的,不同顾客心理素质上的差异,同一顾客心理状态的变化,都会对相同的服务质量作出不同的评价,从而得出不同的结论。但并不是说,顾客的心理评价就是完全随机的,是不可把握的,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顾客对某一服务质量的评价心理评价总是趋向一个平均值。虽然有个别顾客会对同一服务质量产生截然相反的评价,但全体顾客总的评价却会趋于平均值。因此,组织对自己的服务质量也是可以控制的。
如果说用检测设备对质量进行检测验证是一种技术评价,那么,顾客对质量的感知和感受就是一种心理评价。技术评价当然是重要的,但其结果最终还是要由顾客来认可,而顾客对技术评价的认可过程,依然是一感知和感受的过程,也就是心理评价的过程。因此,对质量的评价最终离不开顾客的心理评价,特别是对服务质量来说,心理评价具有更重要的意义,组织不能有一丝一毫的忽视。所以,组织更应当把顾客满意作为自己的最终质量标准。
与技术评价不同,心理评价往往更可能产生偏离现象。由于检测设备的误差,技术评价也可能产生偏差,但那往往是在合理范围之内,或者是偶然发生的。而心理评价产生的偏差常常与质量本身的水平相距甚远,很可能是“冤枉”质量,“冤枉”组织。在这种情况下,组织为了防止被“冤枉”,还需要在服务质量之外做更多的诸如宣传、解释之类的工作,用自己的良好形象去影响顾客的心理评价过程。
参考文献:
[1]李正权:质量心理学.重庆大学出版社.1989(12)
[2]李正权:论产品的主观质量.标准计量与质量.1996(2)
关键词:分级诊疗;医疗资源;医疗服务;基层医疗机构
一、引言
分级诊疗是国家为改善目前就医秩序、优化配置医疗资源、完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一项重要举措,包含了基层社区首诊、分级就诊、双向转诊等内涵。分级诊疗的推行和实施,目的是促成“小病在基层,大病进省市,康复回基层”的有序就医形势,终极目标是居民自发的有序就医,让更多的中小医院成为医疗服务市场供给的主体。从经济学角度来说,分级诊疗推进的过程是优化医疗资源市场配置、有效引导医疗服务市场供需、进而建设“可及、公平、高效”的医疗服务市场的过程。
二、我国医疗服务市场存在的问题
我国目前医疗服务市场呈现出的特征与寡头垄断市场相类似,即在一定区域内,少数数量的大型医院占据了主要的医疗服务市场,市场的竞争格局主要是大医院之间的竞争,小医院完全无力抗衡。阮敏也在研究中指出,我国医疗行业属于原子型市场,市场的竞争程度应很高,但现实却呈现出寡头垄断市场的行为和结果。寡头垄断市场既包含垄断因素,也包含竞争因素。但相对而言,它更接近于垄断的市场结构。
在分级诊疗体系下,我们可将医疗服务市场的“产品”简单的看成两类。一类是针对普通病症,一类是针对疑难病症。小型医院和一般基层医疗机构只提供针对普通病症的诊疗服务,而大型医院既提供针对普通病症的诊疗服务,又提供疑难病症的诊疗服务。目前的现实情况是大医院的大量尖端医疗资源都用于普通病种的治疗。每个大中型城市里,都是由几个大型医院“承揽”下市里大部分门诊及住院服务。小医院和社区医院虽然具备了很多便利的条件,却苦于无法“招揽”病人,表面上是供过于求,处于医疗资源的浪费中;而大医院的主要精力和时间都要忙于应对普通病症的诊治,严重供不应求,高端医疗资源也处于一种实质浪费中。
理想的医疗服务市场应该是能充分体现效率和公平的市场,而不是一个垄断的市场。理想的医疗服务市场是金字塔型的,广大的基层医院处于金字塔的底部,居民的大部分疾病,即所谓的普通病和常见病,都可以在基层医疗机构得到诊治。诊疗难度较大的病种和对医疗设备要求高的疾病则需要在大中型医院和特色专科医院诊治。这样,处在金字塔顶端的、技术力量雄厚、汇聚业内高尖端人才的大型医院,可以集中资源和精力进行重病、疑难病的全力诊治,并有充分的时间和精力进行科研和教学,促进医疗技术的不断提高。
三、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1、基层缺乏“优质产品”
在分级诊疗体系下,基层医疗机构作为居民健康的“守门人”,需要为居民的常见病和慢性病以及病后康复提供医疗服务,同时还要做好传染病预防、健康教育普及和健康档案管理等工作。而现实却是基层医疗机构无法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这也是我国医疗市场供需失衡的根本原因。基层医疗机构向来被扣上“缺医少药”的帽子。医疗技术水平不高、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医疗设备不够先进、药品种类少,这些都是我国目前乡镇和社区等基层医疗机构最普遍也最令人头疼的问题。长此以往,社区和乡镇医院只能陷在自身的恶性循环中,难以有所突破。
2、品牌效应加剧市场失衡
由于医疗服务市场存在信息不对称,且医疗服务这种“商品”的特殊性,导致人们在选择医疗服务时会充分考虑“品牌”。我们选择医疗服务比选择其他衣食住行相关的商品都要慎重,通俗的说就是“没有人愿意拿生命开玩笑”。疾病的诊断是否准确、治疗是否到位及时,这些都不容有半点疏忽。大医院有最好的医疗设备、最优秀的医务团队、最前沿的医疗技术等等,这些共同形成了医疗服务的“品牌”。品牌常常是区分优劣的标志,这种标志能提供货真价实的象征和持续一致的保证。在医疗服务市场,不论患者的经济水平怎样,也不论便利条件如何,只要在可承受的范围内,人们还是趋于选择有“品牌”的医疗服务。所以,这种对“品牌”的一味追求也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基层医疗机构的发展。
3、价格调控作用不明显
在新医改政策的推动下,越来越多的省市启动了破除“以药养医”的改革,实行了药品零差率销售;加上现在城市居民基本上看病都有医保,大部分费用可通过医保支付或报销,而且各级医院的医保报销比例也没有拉开明显的差距。对于普通病症诊治,选择大医院还是小医院,实际作用于个人的“价格差异”并不十分明显。在这种情况下,大医院往往是更好的选择。
四、相关对策研究
1、优化基层医疗服务供给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指导意见》(〔2015〕70号)指出强基层为完善分级诊疗服务体系的工作重点。强基层作为分级诊疗推行中最重要的环节,就是提高基层医疗服务的“质”。“质”提高了,老百姓心甘情愿的去购买社区的医疗服务,而不是仅仅依靠强制手段“逼迫”老百姓去购买“低质”医疗服务。
提高基层医疗服务水平,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医疗资源的获得可以通过自身积累和外部输入两种方式。从自身方面来说,适当提高基层医疗服务人员的准入门槛,与大型医院实行联合培养机制,加强后续培养和教育,把好社区医生的“质量关”以及负责其后续技能的不断提高。另外提高基层医疗服务人员的收入水平,使基层医疗服务人员获得职业认同感,缩小与大医院的待遇差距,是基层留住人才的可靠保障。外部输入资源主要可通过城市大医院的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医联体、医疗帮扶以及医疗机构的纵向合作都是较为常见的形式。其中医疗帮扶是一种较为直接和相对容易操作的模式,可通过签订协议明确双方的责任和义务,进行“以大带小、以强带弱”的医疗帮扶活动;建立医联体能充分实现医疗资源共享和统筹利用,是分级诊疗体系的有力载体,且医联体可以基于多种方式的灵活合作;医疗机构的纵向合作,可以充分利用各自资源优势,也是基层医疗机构吸纳大医院优质医疗资源的一种方式。鼓励医生多点执业目前正在逐步推广中,相信不久之后基层医院也有名医坐诊。
除了人才和技术的输入,还要有强大的资金作为后盾。资本的投入可通过加大政府财政投入和吸收社会投资的方式。社会资本投资医疗领域并不少见,但一般在高端医疗领域和特色专科领域比较成功。怎样将社会资本吸引到基层医疗领域,是一个需要创新和更多优惠政策支持的大工程。
“拧正”大医院的扩张方向,可以实现资金、人才和技术的一步到位。现在很多大医院仍在不停的新建院区,盲目扩张。这样导致大量的优质医疗资源又涌向大医院,与分级诊疗的目的相悖。大医院有足够的医疗实力和资金实力,扩张是获得发展的途径,但“拧正”大医院的扩张方向,政策上鼓励和引导其建立社区分院或者与社区医院等基层医疗机构合作合营,才是明智之举。
2、打造基层医疗服务品牌
打造基层医疗服务品牌,将创品牌和保质量相结合。医疗服务品牌可以通过自创品牌和引进品牌或者两者相结合的方式实现。自创品牌在短时间内不容易做到,但可以学习国内一些连锁的特色的专科诊所或连锁医院的成功案例,比如打造标准化的特色连锁性质的基层医疗品牌。相对于自创品牌,引进品牌可能是更直接见效的方式,关键是加强与大型公立医院的合作。医联体、医疗帮扶、基层医疗机构和大医院的纵向合作等都可以作为品牌引进的方式。另外,好医生是医疗服务的“活招牌”,鼓励医生多点执业,也可以将品牌带到基层。
3、增强价格机制调节的作用
价格和收入的调整一般对医疗服务有较显著的影响。刘丽娜等人在研究中得出城市地区的价格弹性系数和收入弹性系数分别为-0.518和0.600,农村地区分别是-0.498和0.298。大多数国内外研究都显示医疗价格弹性位于-1到0之间。价格弹性较为显著对制定医疗服务政策有明确的指导意义。价格调节方式可分为两种,一是相同医疗服务在不同层级医院进行区别定价;二是发挥医保经济杠杆作用,包括拉大不同级别医疗机构的报销比例、提高社区首诊和经社区转诊患者的报销比例、对转诊患者采用累计起付线政策等。
4、鼓励医疗服务“产品创新”
分级诊疗最终目的是建成效率与公平的医疗服务市场,而效率和公平的市场离不开竞争。“产品创新”需要营造基层医疗服务的竞争氛围,改变医疗服务理念。基层医疗机构一般都有地理上便利的天然优势,服务范围相对较小,易于做好各项健康宣传和掌握居民的健康情况,提供特色性和针对性的创新医疗服务产品,从而变“被动消费”为“主动消费”,提高居民的整体健康水平。
家庭医生的推广,可视为医疗服务产品形式创新的一种。家庭医生这个概念并不新,很多发达国家都已实行家庭医生制,国内在北京上海成都等地也已经试点推广。家庭医生制度一般在医疗条件发达的国家发展的较为完善。我国基层医疗服务人员素质与国外的全科医生存在较大的差距,所以当前提高医务人员自身素质是关键。家庭医生制度推广的前提是要建立在居民对医生的服务水平充分信任的基础上,否则也是仅仅流于形式,满足政策的最表面的“愿望”。
参考文献
[1] 代英姿、王兆刚:中国医疗资源的配置:失衡与调整[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14(1).
[2] 阮敏:我国医疗服务行业寡头垄断市场行为的制度分析[J].商业时代,2008(8).
关键词:信息,信息商品,定价策略,拉姆齐价格
一、信息和信息商品
由于信息产业属于新兴的产业,因而信息经济是一种新兴的经济形态,其发展历史并不长,到目前为止,各行业对“信息商品”的定义和分类没有完整清晰的界定。从本质上说,任何可以被数字化的事物都是信息。如果将这些信息进行企业化生产,并将其在市场上出售和转让,那么这些信息就转变为劳动产品,即信息商品。1977年,美国著名数理经济学家、197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阿罗提出根据条件概率原则有效地改变概率的任何观察结果即是信息,或者近似的表述为:信息就是传递中的知识差。从该定义中可以看到,信息是具有使用价值的,它是先验概率和后验概率之差,或者存在知识差,降低事件的不确定性,改善经济人的决策,从而获得预期的或者更高的收益;而观察或感知信息需要依据以往的知识,经验积累,花费时间,精力,即需要主观的努力和客观的条件。也就是说,信息包括了马克思所说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只是由于信息的复杂程度、效用等不同,其包含的劳动量有多有少,即价值有大有小。由此可见,信息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这两个构成商品所必需的前提条件,当它在隐性或显形市场上交换时,信息就成了商品。但是信息商品和通常意义上的物质商品在商品特征、价格形成、定价策略等方面又有很大的不同。
二、信息商品的特征
与传统的物质商品相比,信息商品有以下显著特征:
1.知识性:在信息的产生上,它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智力劳动的比例占绝大部分。因此作为商品的信息是一种知识性、科技性、专业性很强的劳动产品。在它的生产过程中,以科学技术成果等知识为原料,由智力型的劳动者加工处理而成。其实质表现为动态性的知识形态。
2.高风险性:信息商品的生产是一次性的,首次研发,因此生产具有很大的风险性,必须承担远远高于传统物质商品的成本,一旦第一份信息生产出来后,大部分成本变成了沉没成本,不可将花费掉的资源再拿回来,这一特点决定了信息产业很多部门是自然垄断的。
3.独创性:某种信息商品生产出来后,就会受到知识产权的保护,任何信息机构就不可能再开发相同内容的信息商品,也就是信息商品开发是一次性、非重复性的。
4.共享性:相同的一种信息商品可以为同一人或不同的人共同使用,或重复多次使用,可以多次地、大量地复制使用,而其获得的效用既不会被分割,也不会被削弱。这使得信息消费与信息价值无关,信息在多次传播中其价格可能会越来越低于价值。
5.保存性和时效性:时间的推移与信息的的重复使用都不会使信息的内容有所损耗。这样在信息的生产中,注重的是信息的内容而不是形式。另外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民知识水平的提高,某一特定的信息商品会逐渐丧失作用,表现为价值下降或失去价值。即信息商品具有时效性。
三、信息商品的特性
在了解信息商品的一般特征后,有必要了解信息商品与一般的物质商品的不同特性:
1.边际成本低廉性:信息商品的边际成本极为低廉,几乎可以无成本地复制,拷贝数量不受自然能力的限制。其使用过程中并不消耗自身,其传递不受时空限制,从而其在交易市场和消费市场表现为多元性和隐蔽性。
2.信息商品交易的特殊性:对于一般的产品当市场交易完成后,所有权即发生转移,在一般情况下,卖方对买卖不再承担责任,只对少数产品保留一定的维修期。而信息产品则不同。由于信息产品多以数据、专利、流程、程序、资料、咨询等软件的形式出现,是知识产品,因而在信息产品被出售后,卖出方并没有失去所有权,至少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没有失去。知识和信息可以被共享,可以多次出售、转让,从而扩大了事业范围,产生出更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3.使用价值获得的间接性:物质产品的使用价值的获得是直接的,消费者可以对其直接使用,并获得产品的使用价值和效用。但是,对于众多的信息产品的使用价值,购买者在买到后还不能直接地实现其使用价值。信息产品的使用受到使用者的条件、素质制约,其使用价值的体现是间接的,具有很大的弹性,相同的信息在不同的人手中将可能产生不同的效用。此外,信息的使用是一种综合分析、增进才智的过程,不是拿来就用,需要一定的学习比较过程和相当的时间才能见效。如消息型信息要经过分析比较才能使用,知识型信息要经过学习才能掌握。
4.信息产品价值的不确定性:信息产品的生产也受到生产者条件和素质的限制,同一信息产品,有的人要经过长期艰苦的劳动才能获得或创造出来,有的人却可以轻而易举完成。因此,对于信息产品不能像对物质产品那样,单从消耗的劳动量来判断其价值的高低。从消费者的角度看,由于信息的使用范围非常广泛,不同的单位和个人使用后,效果会有很大的差异。即使是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间或不同的情况下使用,其使用价值也会有很大的不同。所以无论是从生产者的角度,还是从消费者的角度来看,信息产品的价值都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无法用一个统一的尺度来衡量。
四、影响信息商品定价的因素
信息商品价格是信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信息商品价格是在一定的经济条件下产生的,价格一直是用户选择的主要因素。在我国由于信息市场和信息产业的发展还不成熟,信息商品的价格机制和价格政策、价格策略也相应欠完善。和许多物质商品一样,信息商品的价格受到来自各个方面因素的影响。同时,由于信息商品不同于一般物质商品的性质,影响信息商品价格的因素又有着一些独特的地方。它们是造成信息商品的价格在一定范围内波动的重要原因。在信息商品价格波动的范围内,各种影响因素又共同作用,“激活”或制约着信息商品的市场价格。
(一)信息商品特性对其价格的影响
信息商品作为一种特殊的知识性商品,具有许多不同于一般知识性商品和物态商品的特点,信息商品的定价是由信息商品本身不同于一般物质商品的属性决定的。
1、信息商品使用价值的时效性。信息商品的使用价值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这就是其使用价值的时效性。信息商品的时效性比较强,存在着生命周期,处于成长期或成熟期的信息商品往往能带来较高的经济效益,其价格自然偏高。而在生命周期中处于饱和期和淘汰期的信息商品,则得到的经济效益较低,其价格也会随之慢慢降低。
2、信息商品生产的风险性与难度性。风险性与价格成正比这一规律对于开发信息商品和普通产品同样适用。即生产者所承担的风险越大,生产产品的难度越大,产品的最终价格就越高,反之则低。开发信息产品有比开发普通产品更大的风险性与难度性。信息商品生产,特别是创造式生产的风险性是很大的。创造式信息产品生产过程可能会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由于其生产产品性能目标往往不能确定,有可能使该产品的生产投入量大于产出量,产品的功能没有得到突破,产品生产失败。另一种情况是,经过科研人员的努力和灵感,产品的性能取得重大突破,产品的价值和信息量有很大的提高。这时产品的价格一般远远高于生产成本。可见,在信息商品创造式生产中,信息产品价值的最终实现是不确定的,这必然会给信息生产者带来巨大风险,势必会对信息商品的整体价格水平产生很大影响。
3、信息商品的效用。信息商品的效用具有滞后性、不确定性,属于后验产品。信息商品价格会受到该产品效用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效用的大小也是信息产品价格的一个重要因素。由于不同类型信息产品所具有的效用的可替代性是不同的,对于不同的信息产品的价格受到效用的影响程度是不一样的。诸如用看电视替代读报纸之类的精神消遣,具有效用的可替代性,因而价格受到效用的影响程度较小。
4、信息商品价格在形成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因为信息产品生产具有不同程度的探索性,这种探索性所表现出来的价值量是难于用明确的计算公式加以计算的。另外,信息产品所沿用的每一条信息,每一份信息资料,并不一定对信息用户都能产生效用,而对于定型的信息产品,也难以评价其所能产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从而决定其价格水平。
5、信息产品垄断性的影响。由于信息产品生产具有唯一性独创性及非重复性,并存在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形成了信息产品价格的垄断性,许多信息生产都会经历由竞争到垄断的发展过程。当信息用户能从多种不同渠道获得同一内在属性的信息商品时,说明该信息的垄断性不好,此时,该信息商品的价格就会下跌;而当信息用户仅能从有限的渠道获得具有某一内在属性的、用户所急需的信息商品时,此时价格上升,通常会形成垄断价格。
6、信息商品生产成本对价格的影响。信息商品的生产必然耗费一定量的成本,而信息生产者必然将生产总成本通过价格转移给买方,显然,成本越高,价格也越高,信息产品的成本决定其价格。
(二)信息商品供求和质量对价格的影响
1.供求关系。社会对于信息商品的需求是无限的,而信息商品的生产则是有限的,因此信息商品的供求关系在宏观上讲应该是供不应求的。但是,由于具体信息交易行为中存在着这样的情况,即买方信息需求的层次难以完全得到表达,而信息商品的获得渠道又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即需求和供给并非总是在数量、质量上一一对应,再加上“信息爆炸”、“知识激增”给信息商品的生产带来的正效应,必然导致信息交易中微观上的供过于求。同时,出于对时效性的考虑,信息商品极有可能因为过时而变为废物,而不会像普通物质商品那样大量积压后仍可降价处理。因此,相对于普通物质商品而言,信息商品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要大的多。
2.信息商品质量。网络信息商品的质量会影响信息需求的欲望。对待优质商品,人们有接近的兴趣并有获取的欲望,而无论价格的高低;对于劣质的信息商品,人们对其反感,往往敬而远之,供应商势必会降价销售。
3.信息市场和信息服务质量。信息市场质量主要通过制约信息商品流通能力,影响信息商品的价值实现,继而影响信息商品价格;信息服务质量涉及网络能否迅速快捷地提供切合用户实际需求的信息产品。
(三)与消费者有关的因素
1.用户素质。文化教育水平的不同及对事物看法的各异形成不同的购买欲望。网络信息商品是一种知识商品,它的质量及其使用效用与生产者和消费者的素质有关。就消费者来说,首先必须具有一定的文化水平和理解能力,才会不断地产生对信息商品的购买欲望,才有能力去挑选商品、鉴别商品、使用商品。信息用户水平高,网络信息需求欲望高,则需求就越大;反之,如果消费者的知识水平低,信息意识淡薄,不善于获取和利用信息,必然导致信息需求少,而消费者的信息需求又直接影响信息商品的价格。
2.用户经济承受能力。用户的经济承受能力总是有限度的,若某项信息商品或信息服务所产生的经济效益不明显高出所支付的费用,则用户可能驻足不前,索价若超过用户的支付能力,即使再优质的产品和服务也无人问津。
3.用户支付方式的影响。如果用户是一次性支付,则交易所带来的风险完全由买方承担,价格相应低一些。如果分期支付,那么支付时间越长,价格越高。
4.信息用户的态度。大量用户信息意识薄弱,不重视信息产业,更不重视信息商品的价值,这是导致信息产品价格普遍较低的社会心理因素。
5.信息商品的价格形成与消费者的预算有关。如果说用于购买信息商品的预算开支占总体预算的比例较大,那么信息商品的价格可望高些,反之就低。
6.用户的需求与供求关系的影响。不同的信息用户有不同的信息需求状态,用户需求状态经常处于变化之中,当信息用户能够从多种不同的渠道获得同一内在属性的信息商品时,信息商品的价格就要下跌,反之就要上升。
(四)其他因素的影响
1.信息商品的法律环境。由于信息商品的特殊性,因此,在交易过程中会出现一些普通物质商品交易中不会出现的问题。
2.信息市场的完善程度。信息市场是进行信息商品交易的场所,因此,信息市场的完善程度将直接影响信息商品的价格。
3.社会信息化程度。信息商品价格除了受传统经济理论中所讲的供求关系影响之外,还要受社会的信息化程度影响。社会信息化程度比较低,则表现为信息的商品化程度和信息技术水平较低。在信息化程度较高的社会,信息资源成为比物质和能源更重要的资源,人们的信息意识普遍比较高,社会对信息商品的需求量比较大,信息商品化和技术水平比较高,因此有利于信息商品价值的实现。
4.国家政策环境影响。一个国家对信息产业的重视程度,往往影响信息商品价格普遍范围内的高低。
5.社会心理因素。信息商品价格中“社会心理因素”占有相当的比重。在信息商品的交易中,消费者对信息商品的认知能力、认识程度和心理承受能力,虽不会直接在价格中得到表现,但对信息商品的价格制定都有着潜在的影响。
五、信息商品的定价策略:
传统的经济学理论认为,在完全竞争的市场上,企业产品的价格等于其边际成本,市场达到帕累托有效率;而在垄断竞争的情况下,企业采取成本加成定价法,市场价格等于边际成本加成,而加成量取决于消费者对商品的需求弹性。通常,企业在定价过程中要考虑的因素有产品的成本结构、市场结构以及消费者对产品的需求和使用的行为模式等。
(一)信息产品的成本结构和市场结构
信息产品的成本结构的典型特点是高的固定成本(沉没成本)、低的可变成本,或者说高的生产成本、低的复制成本。其边际成本趋近于零,而平均成本呈现一直下降趋势,有别于传统产品的平均成本先下降后上升,这使得信息产品具有很强的规模经济性,甚至具有“自然垄断”的性质。
(二)产品的成本结构决定其市场结构,对于信息产品,只有两种可持续的市场结构形式。
一是只有“第一把交椅”(即成本领先战略)。信息产品的规模经济性、网络效应(随着使用人数的增加而价值增加)以及锁定效应(高的转移成本)使得“先行者优势”格外明显,抢先占领市场者将能稳坐“第一把交椅”,对于潜在的市场进入者他能以趋近于边际成本甚至免费赠送的低价进行威慑。比如微软几乎控制了全球桌面电脑的操作系统市场。
二是“差异者生存”(即差异化战略)。正如美国加州大学伯克莱分校的著名经济学家瓦里安所说:“不要让你的信息产品成为一种平庸的商品”。路透集团面对美联社和道琼斯等新闻机构的激烈竞争,很好地实施了差异化战略,从而获得了营销优势。它把特定行业感兴趣的新闻包装起来,并提供信息过滤和搜索服务等,为原始信息产品增加了价值。
(三)信息商品的定价策略:
在理解了信息商品的特征和成本构成之后,我们来分析信息商品的定价策略。
1、渗透定价和市场最大化
信息产品的成本结构决定了传统的以边际成本为基础的定价法已经不适于信息产品,而应该以消费者的“认知价值”和“价格敏感度”为基础。因为信息产品相对于传统的有形产品来说,消费者的“认知价值”差异性更大。一条股票信息对于一个股民或基金公司来说价值很大,而对于一个农民来说一文不值。
信息产品的市场结构决定了信息企业的经营目标是“市场最大化”,而不是过去的“利润最大化”,尽管在有些情况下两者是统一的:不会到处游说保护知识产权,而是对盗版表现出“理性的冷漠”;定价策略是“渗透定价”,最大限度地占领市场,而不是“撇脂定价”,急于赚取超额利润。
2、个人化定制和差别定价
瓦里安认为,要从信息产品中获得最大价值,方法有两点:“首先,对产品进行个人化定制,使它对顾客具有最大的价值;其次,建立能从这种价值中获取最大利润的定价机制。”个人化定制现在有个时髦的叫法:“一对一营销”,而获取最大利润的定价机制就是“差别定价”,厂商实行“个人化定制”和“差别定价”的基础是低的边际成本和差异性很大的顾客认知价值,以及网络提供的互动的交易空间。消费者可以定制一张只包含自己喜爱的歌曲的CD,也可以按照自己研究的需要购买统计数据,甚至可以量身定制一件牛仔裤。未来市场的主流将是“趣味经济”和“商品的民主作风”。
对不同的人收取不同的价格是一种完全价格歧视,又称“一级价格歧视”;把产品进行版本划分,让消费者自我选择,这是“二级价格歧视”;针对不同的消费者群体设置不同的价格,这是“三级价格歧视”。完美的价格歧视能够使厂商的利润最大化,并且能够最大限度的占有“消费者剩余”,消除“无谓的损失”。信息产品版本划分是很常见的,一般划分标准是“顾客认知价值”和“价格敏感度”,比如把新闻划分为普通报道和深度报道,把软件划分为学生版和企业版等,学生版和普通报道收取低价(甚至免费以求“锁定”),企业版和深度报道收取高价。与传统商品差异化不同的是信息产品的高端版本并不比低端产品花费更多的成本,相反有时后者成本可能更高些,因为初期生产出来的往往是高端产品,而需要额外的成本来降级为低端产品。
由于心理学所谓的“极端转移”:如果可乐只有大杯和小杯两种,很多消费者会选择小杯;而当增加一种特大杯时,更多的消费者会转向大杯,所以在不知道设置多少版本时,最佳选择是三种。特别地,有时候可以设置一个功能超出常规所需、价格/性能比相对较高的“黄金版”,以提高厂商主推的中级产品的“真正经济价值”。
3、组合定价和拆零定价
网上期刊的出版销售商可以只提供订阅服务(纯组合),也可以只提供单篇文章(纯拆零),还可以同时提供单篇文章和订阅服务(混合组合)。消费者认知价值的差异性导致了对拆零产品的大量需求。比如一个消费者可能会经常用到Word软件,而很少用到Excel、Access和Powerpoint等,那么他就希望只是购买Word软件,而不愿看到微软的捆绑销售。甚至,假如该消费者对于Word也只是偶尔使用,他觉得买下来不划算,最好是用一次支付一点钱。而网络所产生的低的分销和交易成本,以及“微支付系统”的完善将使得这一交易成为可能。否则的话,微软的捆绑销售可能会导致失去部分消费者。
一本杂志实际上就可以看成多篇文章的组合。组合降低了消费者偏好的差异性,从而以一个价格向他们分销商品。较低的边际成本使得信息组合销售对消费者更有吸引力,而厂商也可以获得更多的价值。因为厂商增加提供一条信息,成本并未增加多少,而价格却可以高出很多。
现在有一个例子:假设现在有两种信息商品G1和G2,两个消费者C1和C2,C1对两种商品的认知价值分别为(3元,3元),C2的认知价值为(4元,1元),G1和G2单独销售的价格均为3.5元,而组合销售的价格为G1+G2=5.5元(一般厂商在定价时都是组合销售价格低于单独销售价格之和)。这样,若厂商纯拆零销售,只有C2会购买G1,厂商的销售总额为3.5元;若厂商纯组合销售,C1会购买组合,销售额为5.5元;若采取混合组合销售,这样C2会购买G1,C1会购买组合,总的销售额为3.5+5.5=9元。而且,从理论上说,如果厂商能够充分了解消费者的认知价值,他就可以把拆零价格定为4元(刚好等于C2对G1的估价),把组合价格定为6元(刚好等于C1对两种商品的认知价值之和),消费者的购买行为不变,而厂商在三种定价策略下的总销售额将分别变成4元、6元和10元。
4、薄利多销与高价限销。
薄利多销是通过降低单位产品的利润,以较低的价格吸引消费者,提高产品的销售量。对于信息商,由于边际成本几乎为零,销量越大,获利也越多。另外,低价能快速提高市场占有率,排挤竞争产品或组织竞争者进入,信息产品本身具有的独特的网络效应,使现有用户和潜在用户享有的效用倍增。另外,由于信息产品的时效性,信息商愿意尽快回收资金,因而对于高质量、效用大、需求急的稀缺产品,往往实施高价限销。也由于信息产品属于后验产品,实行高价,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树立产品的优质名牌形象,吸引需求层次较高的消费者的购买,很多人信奉“便宜没好货”。
5、拉姆齐价格
拉姆齐价格是一系列高于边际成本的最优定价,它能资助商品和服务的提供,当某一商品或服务的价格提升所产生的净损失小于运用额外收入所产生的净收益时,经济效率就提高了,例如:公共有线电视台接入市场,假定实施用户付费的成本很小,可以忽略不记、如果己经存在着收看费用,这就是一个合理的假设。简单增加这种费用的数量将对额外收入的成本影响甚微。
图一接入定价产生的额外收入
如图一所示,经济价格为50元以及52万户。如果接入价格为60元,那么接入用户减少1万户,ABC区域所示的净损失达5万元、同时有线电视台净收入为510万元。用图中BCFE表示、用户从价格提升中损失515万元(ABC+BCFE)的消费者剩余。经济效率是由这些额外收入的使用价值来决定的。如果这些收入被电视台用来购买更加优良的电视节目成本为510万元而这些电视节目可以给用户带来550万元的观赏收益,这样一来,用户损失了515万元的消费者剩余,却从额外的电视节目中得到了550万元的收益,也就是说,公共有线电视用户以5万元的净损失从“额外的”电视节目那里“购买了”40万元的净收益。在支付“额外的”电视节目导致接入费用上升后,用户从中获得了35万元的净收益。(见图二)
图增加电视节目的成本和收益
拉姆齐价格在信息商品市场以及其他信息服务机构是相当普遍的,因为它增加了社会福利,是一种有效定价。
从以上的分析中我们了解,信息商品内在的特殊性影响了信息商品在网络上的定价问题。信息商品的价格战略中要考虑的有零边际成本、信息悖论、非竞争性消费、转售、垄断等一系列因素。在实际生活和学习中具体采用什么样的定价策略则需要进一步的根据每种信息商品的特性和当时的市场环境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主要参考文献:
1.吉林大学网络课程《信息经济学》[M].202.198.16.51/software/jingjipeng/course/main.htm
2.马费成.《信息经济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
3.靖继鹏.《应用信息经济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4.靖继鹏.《信息经济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5.贺维平,夏旭.信息商品的特性对其定价的影响[J].情报杂志,2003,(2).
从我国技术经济现状考虑,我国还不具备对污染场地进行大规模全面修复的技术力量和经济实力。污染场地修复工程技术经济评估工作对修复项目的技术选择以及立项和实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1我国污染场地及修复工作状况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的开始,我国城市中逐渐出现了大量的被工商业污染的土地,其具体数量目前还没有全面的统计数据。当时,大多数工厂建在城市的周边地区,这些生产历史悠久、工艺设备相对落后的国营老企业,经营管理粗放,环保设施缺少或很不完善[1],因此,造成的土地污染状况十分严重。有些场地污染物含量非常高,有的超过有关监管标准的数百倍甚至更高,污染深度甚至达到地下十几米,有些有机污染物还以非水相液体的形式在地下土层中大量聚集,成为新的污染源,有些污染物甚至迁移至地下水并扩散导致更大范围的污染。按照主要污染物的类型来划分,我国城市工业污染土地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重金属污染场地;
2)持续性有机污染物污染场地;
3)以有机污染为主的石油、化工、焦化等污染场地;
4)电子废弃物污染场地等。
由于土壤污染具有滞后性,而且过去在土壤污染物的识别和监测中还存在诸多困难,使得土地污染问题在过去受到关注较少[2-3]。工业企业搬迁遗留遗弃场地是近年来我国城市化进程加速的产物。污染企业搬迁在各大中城市得到了大力实施,如海河流域的北京和天津、东北老工业基地、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污染土地的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土地再开发过程中的一个障碍。目前一些位于城市中的老工业区由于污染问题迟迟不能进行再开发。环境污染(包括地下水、土壤、危险废弃物和一般固体废弃物的持续倾倒)以及土地所有者与开发商的责任问题都成为原工业用地再开发及城市发展的障碍。城市中污染土地的遗弃及其延迟再开发,还会产生更为深远的社会影响,诸如生活环境差、就业机会减少甚至增加社会不稳定因素等等[4-6]。
我国土壤修复市场目前尚处于试验阶段和市场培育阶段。近年来,在政府财政支持下,我国开展了多个类型场地的修复技术设备研发与示范项目。尽管可以罗列的土壤及地下水污染的修复技术很多,但实际上,经济实用的修复技术很少。我国目前应用比较成熟的修复技术是以挖掘后异位处理处置为主,多种原位修复技术尚处于研究开发阶段。一些国内及国外环保企业积极开展土壤修复工程实践,并对土壤修复市场进行培育。发达国家开展土壤修复早于我国几十年。在污染土地修复治理方面,已经开发了多种较为成熟的技术,积累了大量宝贵经验,形成了一个产业[7-10]。
目前,我国行之有效的针对污染土地管理的制度和法规尚在逐步建立和完善过程中,仍有一些问题需要解决。开发适合我国实际,费用、效益好的修复技术仍然处于起步阶段[11]。我国应该充分利用世界先进的技术和设备,积极与土壤修复产业发达的国家开展技术合作,尽快推动土壤修复技术的进步与市场的完善。2010年4月26日,国家发改委牵头启动生态补偿条例的起草,意味着我国生态补偿制度在经历了漫长的讨论与摸索之后进入到立法准备阶段。
2技术经济评估方法
技术经济评价又可称为项目经济评价,是指在工程项目或设计方案投资决策过程中,采用现代分析方法对项目方案在计算期(包括建设期和生产期)内的经济效果所做的测算与分析。技术经济评价是可行性研究的核心内容,是项目方案投资决策的重要依据[12-13]。
在环境工程项目中,为了提高工程的经济效益,采用先进的技术,以节约工程建设的造价,降低运行成本和节约经常性的维护费用。但是,在某些情况下,采用先进的技术还必须与当地的客观条件相适应。例如,海水淡化技术是至今还在发展的新技术,就目前情况看,它的制水成本还较高。对于严重缺乏淡水资源的海岛和沿海地区来讲,就地采用淡化技术比从大陆输水还是经济的,但对于淡水资源丰富的地区,尽管海水淡化是一项新技术,却不会被采用[14]。又如,有些污水处理新土艺尽管处理效果很高,但需占用较多的土地,对于用地紧张的地区来说就无法采用。
污染场地修复工程项目投资巨大、社会影响巨大、环境价值突出、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同时,该类项目监测难度大、维护成本高、见效缓慢、技术的长效合理性难以判断,因此,技术经济评估难度大,难以形成全面统一的标准。目前,我国尚未正式出台相应的技术经济评估规范性文件。对于该类项目,还只能参考现有类似规范进行评估。通过对该领域相关政策、法规、方法的研究分析,污染场地技术经济评估应该充分考虑以下方面:
1)对环境污染造成经济损失的估算必须进行;
2)根据具体项目情况,进行综合、长效的分析,选择最佳技术手段;
3)对于工程投资可采用恢复费用法进行估算;
4)通过建立环境经济补偿的长效机制进行后续保障。
2.1估算方法
估算环境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是环境经济学中重要的研究课题,是直接为环境决策中计算环境改善带来的效益服务的。目前我国有关课题研究均采用直接估算法。从实践来看,应用这种方法需要大量反映环境污染程度与环境功能损害两者之间关系的定量资料,而目前我国尚缺乏这方面较完整的数据,严重影响估算精度。此外,对于损失项目、估算参数和方法的选择也缺乏规范性。由于这些原因,造成不同作者的估算成果之间存在很大差异,有时非常悬殊。目前,环境污染估算常用方法有以下3种:
1)直接计算法。
此法是建立在污染区与清洁区有关指标的对比计算上。为此,应按有关指标选择与污染区非常相似,但具有不同的污染程度的区域作为对比区。一般来讲,应为每项损失选择相应的对比区。在估算人体健康损失时,对比区的选择应考虑居民的职业和年龄的构成、气候特点、生活习惯、卫生医疗设施水平等项条件。在估算市政设施损失时,应根据居民住房和公共设施水平,城市规模、人口和占地、公共交通、通讯和绿化等项条件,选择对比区。在估算农业损失时,首先应考虑企业规模、收入水平、动力装备程度、土壤类型、供水状况、牲畜种类和头数、农作物施肥等项条件。为了消除诸如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等因素的影响,应在不同企业内选择对比区,再取其平均数。估算时应收集不同时期的多年数据为依据,以提高损失估算的精度。
在估算林业损失时,选择对比区应考虑土壤类型、施肥水平、地下水深度、湿度、地形地貌、经营条件、树木组成、年龄等级、森林密度等项条件。环境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Y)由物质损失(Y物)、生产损失(Y生)和国民经济损失(Y国)组成即:Y=Y物+Y生+Y国。物质损失包括原材料、半成品和产品的散失。生产损失包括生产用房损失、机器磨损损失、减产损失和健康损失等。国民经济损失则包括农业和林业损失、住宅与公共事业损失、工业损失和人体健康损失,即:Y国=Y农、林+Y公+Y工+Y健。
各项损失估算的一般公式为:Y=Л×P。式中:Y为经济损失值;Л为损失指标;P为单位损失指标的货币价值。
一般来讲,物质损失和生产损失仅占总经济损失的8%~12%,而国民经济损失占88%~92%。每次应用直接估算法都需要重新收集国民经济各个部门的大量数据,为此需投入大量人力和时间,但是这种方法比较实用、简单,是分析计算法和经验估算法等其他估算方法的基础。
2)分析计算法。
此法依据多因素分析原理,建立环境污染数学模型,建模过程中要筛选影响环境污染的各项因素,要使观察点数超过十倍于影响因素。应用分析法估算环境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必须具备各项损失与其影响的环境污染参数之间的因果关系资料,在此基础上建立环境污染损失估算体系。为此,必须开展定点监测试验研究。
3)经验估算法。
应用经验法估算环境污染损失的基础数据是各项污染承受项目和物体的单位损失(标准定额)。所谓单位损失(又称比损)系指按一定结构组合的污染物质给一定污染程度区域内各项国民经济部门和设施带来的经济损失。应用经验估算法之前,需根据实际监测资料绘制污染物含量等值线图,在含量等值区内计数承受物体的数量,在此基础上估算环境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
2.2技术选择
污染场地修复技术的筛选是污染场地修复工程的关键环节,决定着场地修复的成败.场地污染物类别的复杂性决定了采用的修复技术的多样性.目前,污染场地修复技术的种类繁多,新型的修复技术时有出现,对污染场地修复技术进行系统分类,对于修复技术的推广应用与修复过程中的技术选择非常必要。在实际的场地修复过程中,修复技术的选择会受到政治、经济、社会等因素的影响,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对同一技术的认识也会有所变化。因此,若想获得污染场地的最佳修复方案,必须对场地修复技术的筛选程序有深入的认识。
场地修复技术筛选应发生在场地修复项目的可行性研究阶段。应作为可研批复的先行条件,宏观上应综合考虑以下因素:①短期效果;②长期效果;③污染物毒性、迁移性和数量的减少程度;④可操作性;⑤成本;⑥符合应用与其他相关要求;⑦全面保护人体健康与环境;⑧政府接受程度;⑨公众接受程度。
2.3恢复费用法
由于环境经济损失评估是一项难于计算的工作,可以利用恢复费用法反算地质环境经济损失。即综合分析研究污染场地控制与修复措施,全面考虑清除污染源、处理工程、监测工程等各项费用,根据项目具体情况确定修复工程持续时间,按照现有造价体系进行投资估算。这种方法计算简单,便于操作,但项目范围和修复工程持续时间的确定非常重要,对项目的最终效应和总体投资影响巨大,需要多方面共同研究确认。
2.4生态补偿
为了更好、更全面的解决污染场地修复问题,全社会需要建立起生态补偿的意识与机制。在生态学上,生态补偿分为生态系统的内部补偿机制和外部补偿机制。其中,生态系统的内部补偿机制是指自然生态系统由于外界活动而遭干扰、破坏后的自我调节、自我恢复。生态系统的外部补偿机制是人类为了推进和加速生态系统的内部自我补偿机制,恢复与重建生态系统,所进行的生态建设活动的总称。生态补偿给恢复和重建生态系统的人带来一定的成本费用,表现为劳务和物质的付出,它的实质是实现经济价值补偿生态价值的过程。生态补偿是为了恢复和重建生态系统,使生态系统具有良好的物质、能量循环功能和自净功能,使生态系统保持高的能量转化率、物质积累率和最大的自净能力,这就是生态效益;而经济效益要求在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的基础上提高环境资源的利用率,使投入和产出最大化。所以生态补偿中,要用最大的投入换来最大的生态效益,用生态效益更好地为经济效益服务,同时良好的经济效益又能为生态补偿提供经济基础,这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所以,评判生态补偿机制的生态经济学原则应该是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结合。
3污染场地修复技术
目前国内外对污染场地的修复通常包括污染土修复和含水层净化两个方面。污染土常见的处理技术目前大致可归纳为6类,即微生物修复技术、化学处理技术、物理分离技术、固化/安定化技术、高温处理技术、植物修复技术等。而污染地下水的修复方法主要有5项:注气法、原位微生物修复技术、两相蒸气提取法、原位氧化法、原位反应墙技术等。
3.1污染土的修复技术
传统的处理方法是把污染土挖出并运到其他地方作填土处理,其实这种处置方法并不能把污染土净化,只是把污染从一个地方转移到另外一个地方而已。目前新的污染土的处理方法很多,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新的方法还不断涌现。据统计,目前大量用于实际和试验研究的主要有:
1)微生物的修复技术即利用微生物把污染土中的有机物进行降解。在处理过程中,微生物把其中的有机污染物作为食物源,处理的最终产物主要是水和二氧化碳。根据处理方式的差异,又进一步分为以下两个亚类:异地微生物修复技术和就地微生物修复技术。污染土壤的微生物修复技术主要用于有机污染土的处理,尤其是对于那些含有能被微生物降解的有机污染土的处理很有效。目前,国际上也有一些学者正在研究如何利用该技术处理重金属污染土。
2)化学方法主要通过氧化/还原反应把土中具有危害性的污染物转化为无毒或低毒的化合物或使之形成化学性质稳定更高,迁移性更弱的新的化合物。常用的氧化剂有臭氧、过氧化氢(双氧水)、次氯酸盐、氯气和二氧化氯高锰酸钾等。其中常见的两种氧化处理技术为:氰化物处理和脱氯作用。
3)物理技术分离即利用物理方式把污染物从土中转移出去。目前常用的有以下几种:就地水溶液冲洗;异地水溶液冲洗法;土壤中蒸气提取法;注入热气法;控制法修复油类污染物;溶剂提取法;热解吸法;电动力学技术。
4)植物修复技术即利用植物把壤中的污染物进行吸收、转移、聚集或降解。这包括了在植物的影响下(根茎范围内)所发生的有利于污染物质清除的一切生物作用、化学作用和物理作用。植物可把有毒的有机化合物进行矿化,还可把重金属元素和其他无机物从土壤中吸收并富集到地面上。目前该技术还处于试验研究阶段,主要用于污染程度为低—中等的、分布面积广、在其他处理方法都不经济的地段采用。该技术的最大优点是处理成本低,主要缺点是植物的落叶会引起二次污染。
5)固化/安定化处理技术。把污染物裹限在某种介质中(如土、玻璃、沥青、水泥块等建筑材料中)。处理后,需要对固化体进行强度和其中的有毒有害物质渗出的危险性进行测试。污染土的S/S的处理既可就地进行,也可开挖转移到异地进行。目前污染物的S/S处理技术主要有6大类:基于水泥的固化技术;基于石灰的固化技术;改性黏土技术;热塑技术;热固树脂技术;玻璃化技术。
6)高温处理方法。
①焚烧法:包括异地焚烧和就地焚烧两种,都是利用高温(970~1200℃)把污染物中的卤代化合物或其他难溶有机物热解焚毁(在氧气作用下)及挥发出去。只要操作恰当,利用该办法清除和焚毁污染物的效率可达到99.99%。其中多氯联苯(PCBs)等的去除率可达到99.9999%。
②等离子体高温进行金属回收:该技术属于热处理过程,已在商业上用于处理焚烧灰。操作时利用等离子体产生的热(1500~1600℃),把土壤中的污染物转化为含金属的烟尘或(和)有机气体的形式从土壤中清除出去。所转化形成的有机气体可作为燃料,而含金属的烟尘可进行回收利用。
3.2污染地下水的修复技术
地下水污染修复花费巨大,每个场地的花费约为10万至100万美元以上,而且传统的修复技术即抽水-处理技术,是把污染的地下水抽到地表进行处理,同时把干净的地表水注入含水层内。这种方法经常不能彻底地净化含水层。目前新的处理方法主要有:注气法、原位微生物修复技术、两相蒸气提取法、原位氧化法、原位反应墙技术等5项。
1)注气法即把空气或氧气注入含水层。喷射注入的气体转化为气泡后可把地下水中的挥发性污染物提取出来,然后利用土壤蒸气提取法中的提取孔和气体收集系统把逸出的气体收集,待作后期处理。
2)原位微生物修复技术通常与注气法配合,在操作时需要把微生物生长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和氧气从井孔中注进含水层,以提高本地原有的微生物的活性,增强其降解有机污染物的能力。该技术也被称为注气微生物修复技术。其优点是:设备安装简单、历时短、注气量小、成本低、不需要把地下水抽出或向含水层注水。
3)两相蒸气提取法即采用真空设备把以液态形式存在的污染物(在饱和带中)和以气相形式存在的污染物(在非饱和带中)同时抽取出来。该技术的优点主要是:①处理时间短;②对场地的破坏程度减少到最低程度;③能应用于建筑物之下和其他不能开挖的场地;④能处理浮在地下水面上的污染物,且能与其他方法联合使用以缩短处理时间和提高处理效果。该技术的主要缺点是:①抽出的污染气体处理费用可能较昂贵;②油/水的分离费用以及所抽出的大量地下水的处理费可能很高;③操作时需要进行大量的检测和控制手段(包括气流速度检测、真空度监测、挥发性气体的温度检测、抽出气体中的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含量测定、采集气样等)。
4)原位氧化法即利用氧化剂把溶解于地下水中的有机污染物迅速氧化。常用的氧化剂为高锰酸钾。该技术的主要优点是:可处理含水层中不能溶解的污染物质,而传统方法即抽出-处理只能处理溶解态的有机物。
5)原位反应墙技术即在含水层中(垂直于水流方向上)建筑一个或多个具有渗透性的、含有去污物质的墙体,一旦地下水流经该墙,其中的污染物质就会与墙内的物质发生化学反应而被净化除掉。例如利用铁屑和砂充填的反应墙,可净化流经它的卤代烃化合物。
4建议与结论
1)污染场地的处理方法很多,使用时需根据具体的场地条件、污染物的类型和含量来选择恰当的方法。不同的处理方法,成本往往相差很大,使用时需要慎重考虑。无论是选择哪一种技术,场地的修复费用均不低,因此防止污染才是上上策。往往在处理污染土时,也同时对其孔隙中的地下水进行了处理,这时的水处理和土处理难以区分。因此没有必要分清该技术是用于处理污染土的还是用于处理污染地下水的。我国在污染场地的修复方面的研究和应用目前还很欠缺,建议加大这方面的资金投入。
2)目前,我国关于污染场地环境修复的政策、法规和技术框架还不够完善,污染场地的修复依然面临诸多挑战。要实现污染场地的有效管理,必须尽快完善土壤环境标准体系,污染场地管理体系和污染场地修复技术体系的三元结构,亟待开展的有以下几方面工作:
①加速完善中国的环境标准体系;
②加快构建中国污染场地管理体系;
③推动环境污染损害鉴定评估机构的全面建设;
一、长三角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现状
长三角在行政区划上包括上海,江苏省的南京、镇江、扬州、泰州、苏州、无锡、常州、南通,以及浙江省的杭州、嘉兴、湖州、宁波、绍兴、舟山等共15个城市(台州市于2003年新加入进来),土地面积99610km2。总体而言,长三角自然条件较为优越。它地处太平洋西岸中纬度地区,气候温和湿润,土地平坦肥沃,水系相当发育’兼具江河湖海之利,光、热、水资源匹配较好,十分适宜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尤其为农业生产和水运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自然基础。区内土地自然承载力高,因此聚集了大量的人口和工农业生产活动,形成了较发达的经济和文化,同时也给这里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造成很大压力,人均资源拥有量较少,人地矛盾较为突出。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该地区经济迅猛发展,乡镇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地发展起来,但是由于其经济增长模式基本上以粗放型的外延式扩张为主,资源利用率较低,污染物排放率较高,使得这里的自然资源相对比较短缺,环境污染日益严重。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该地区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将越来越突出,曰益加剧的土地资源匮乏、水资源紧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和地质灾害频发等问题正困扰着该地区的发展,并将对全国的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构成严重的负面影响。具体而言,该区域的资源与环境有以下几方面的特征:
(一)水资源本是该区域的一大优势,但污染造成了水资源的质量型短缺
长三角河湖水网发育,长江流经本区的年径流量达9700亿m3,太湖是我国五大淡水湖之一,而且该区降雨丰沛,另外还有丰富的地下水,因此水资源本是该区域的一大优势。但是由于人类生产和生活活动强度的迅速增大以及对环境的保护和对污染的治理不力,该地区已成为质量型缺水地区。
长江沿岸各城市普遍向长江排放大量的工业和生活污水,行驶在长江上的绝大部分船直接将生活污水和油污水排进了长江,其他各种污染物也以水为载体扩散到河流、湖泊中,因而长三角水环境质量普遍下降,特别是地表径流己难以找到可供生活与工业生产安全使用的水源。据调查,流域面积仅占全国0.38%的太湖流域,工业废水和城市生活污水总排放量为全国的10%,大大超过了环境的承载能力,严重污染了水环境。杭嘉湖平原地区85%以上的地表水为不能饮用的III!劣V类水。污水经长江或直接排入东海,使长江口及杭州湾海域成为中国近海污染最严重的海区。地表水受到污染而不可利用后,又转向大量开采地下水,结果造成以上海和苏锡常为中心面积达1万km2的地下水漏斗区,成为该地区地面沉降的主要诱因。近年来通过各级政府的行政管治,工业及生活污水排放和地下水开采有所控制,但农业污染又日益加重,一些新污染源,如高尔夫球场、旅游活动等,对水环境的破坏作用也日益显著。
由于长三角江河流域纵横交错,水污染必然在省际、市际之间相互扩散,引起省市间的矛盾和纠纷。处于上游的一些工业企业污水不加处理而直接排入河湖,使得处于下游的地区养鱼业蒙受重大损失,并影响正常生活用水。总之,水污染己对长三角的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造成很大影响,是长三角最严重的资源与环境问题,水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是长三角环境治理的重中之重。但是令人担忧的是,在长三角,人们只是感受到了地表水质恶化带来的不便,而对水环境一旦恶化到一定程度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严重制约,普遍还没有真正引起重视。从整个长三角来审视,水环境继续恶化的趋势尚未得到有效遏制。
(二)土地资源相对紧缺,耕地肥沃但流失严重
相对于密集的人口而言,土地资源紧缺是长三角最为突出的问题之一。该地区人口密度达760人/km2,是全国平均人口密度的近5倍,是世界上人口最稠密国家荷兰人口密度的2倍。上海市人均城市用地仅约40m2,远低于建设部规定的60~120m2的标准,制约了城市功能的发挥和人民生活的改善。因此土地和耕地是长三角极为珍贵的资源。
但是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土地资源的这一特征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浪费土地资源特别是乱占耕地现象时有发生,土地利用效率低,使本区人地矛盾更为突出。有些地方片面追求城市化和经济发展,盲目扩大城镇规模、兴建和扩大各种开发区。近年来,长三角出现了新一轮‘圈地热”,大量农田被工厂、房地产项目、高尔夫球场占据,对长三角的土地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形成新的挑战。据不完全统计,目前长三角己建成高尔夫球场50多个,另有数十个在建。一个高尔夫球场往往占地数千亩,如此众多的高尔夫球场占地数量是相当惊人的。而且高尔夫球场多建在农村或城郊结合部,基本上是在占用肥沃农田的基础上建设的。此外,乡镇企业和乡村居民点缺少规划,布局过于分散,占地面积过大,建筑容积率偏低,也导致了土地利用的低效率。上海郊区土地容积率不到0.1,标准厂房通常只造一层楼,这等于浪费了宝贵的土地资源。
由于非农业用地的不断蚕食,长三角的耕地锐减。1990年整个长三角有耕地349.6万公顷,到2000年仅301.2万公顷,10年内减少了近15%,流失速度惊人。1990年前后,苏南有稻田50万亩,到2003年仅剩下17万亩。耕地的减少不仅直接缩小了农业生产的空间,而且破坏了该地区的生态系统,从而影响了其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同时由于对被征用耕地的农村、农民的补偿极少,造就了一批既失地又失业的农民,因此还造成了一定的社会问题,对区域的社会稳定构成了威胁。即使未被占用的耕地,其肥力也在不断退化。由于不合理施用化肥、农药,以及工矿企业的‘三废”、生活污水和垃圾的无序排放,造成了严重的土壤污染。某些地区对土地进行不适当的耕作,造成水土流失,致使土壤耕层变浅,理化性状变差,肥力下降。沿海地区过量开采地下水导致地下水位下降,加上海平面上升的影响,使土壤发生盐碱化,也使长三角的土地肥力降低。
(三)地面沉降和海平面上升的双重作用,增大了该地区的地质和洪涝灾害隐患
地面沉降己成为阻碍长三角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普遍性灾害。上海市从1921年到1965年市区地面平均沉降了一米以上,最大累计沉降量达2.63米,居全国各城市之首,之后采取了回灌和严控地下水开采等措施,市区地面沉降问题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但近郊工业区每年仍有沉降;杭嘉湖地区20世纪70年代初至2002年地面累计沉降量超过200毫米的面积803km2,超过100毫米的面积在2500km2以上,最大沉降点己累计沉降0.84米;苏锡常地区20世纪60年代末至今最大累计沉降2.2米,己形成面积近5500km2的沉降漏斗。
地面沉降的主要原因是过量抽取地下水,超过了地下水的补给。地面沉降对长三角各城市的经济社会影响是非常严重的。它不仅对高架道路、桥梁、隧道、轨道交通、城市地下管道、农田等都会产生破坏作用,对土地利用、城市规划、工程建设、环境保护等造成了严重影响,还使地面高程失真,降低了水利工程的防洪标准,容易造成和加重洪涝灾害。
在地面沉降的同时,海平面却在以每年4-5毫米的速度上升。海平面上升不仅威胁到滨海城镇和农村,还会顶推抬高太湖和长江河道水位。海平面、地面一升一降,按目前的变化速度,个别地点不出二十年,地面就将与海平面持平,甚至会演变成低于周围江河湖海水面的洼地。杭嘉湖平原平均海拔标高己不足3米,而太湖丰水期水面平均海拔三米多,太湖在某种程度上己成为地上湖。
(四)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和产业同构现象,加剧了长三角资源紧缺和环境污染状况
改革开放以来,长三角的经济虽然得到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但是由于其经济增长在很大程度上是以增加资源要素投放来推动的,特别是制造业多是依靠外来设备和技术发展起来,自身的技术创新力度不够,经济效益不高,产业结构层次低。长三角总体上还处于资源消耗型的工业化的中后期,工业以汽车、冶金、重化工、普通电器为主导产业,这些产业不仅需要消耗大量的原材料、能源和水资源,对土地资源占有量也很大。煤炭仍然是该地区主要的一次能源,而大量燃煤排放的废气又是环境污染和酸沉降的主要原因。重型化的产业结构不仅己经对长三角的资源与环境造成严重破坏,而且给该地区未来的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带来很大的压力。
另一方面,受行政壁垒的影响,长三角各城市为了自身的眼前利益,齐向高产值、高利润、投产快、见效快的产业投资,致使长三角存在着大量低层次产业结构同构现象。江浙沪三省市均提出要重点发展汽车、石油化工及精细化工、电子通信设备等产业,长三角中14个城市排在前4位的支柱产业均是电子信息、汽车、新材料、生物医药工程,仅舟山与其它14个城市产业趋同率稍低。产业结构雷同的结果就是产业组织的小型、分散,缺少研发和创新能力,形不成规模效益,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区域内资源的共享,强化了资源紧缺的局面。近几年不断上演的棉花大战、羊毛大战、蚕丝大战等,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该区域产业同构造成的资源问题。
(五)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一体化己有了一定的基础,但困难和障碍仍很多
长三角区域联合与协作源远流长。从历史上看,上海与周边地区自古以来就是唇齿相依的自然一经济联合体。20世纪80年代初,国家‘六五”计划就曾提出建立“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经济区”,并在1986年由当时的国家经贸委牵头正式成立了上海经济区。近年来,由于市场经济的力量和国家宏观政策的引导作用,长三角区域一体化趋势日益明显。长三角城市市长联席会议和苏、浙、沪三省市常务副省(市)长沟通的渠道和机制己初步形成。2003年苏、浙、沪三省市确立了推进区域生态治理、基础设施建设、信息资源共享及旅游开发等7个合作项目,特别是打造‘绿色长三角”己成为长三角各城市的共同心声。在技术研宄领域,长三角的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一体化也取得了一些成果,如‘长三角(长江以南)地区地下水资源与地质灾害调查评价”己通过专家评审,为区域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地质环境保护和地质灾害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除多边合作外,一些专项性的双边合作也有声有色地开展起来。2002年,嘉兴与苏州召开了第一次政府联席会议,建立起边界水污染防治制度和水环境信息通报机制。对此,国家环保总局局长解振华高度评价道:团结治污、团结治水、共同繁荣、共同发展,这在解决我国跨行政交界的水污染纠纷上带了一个好头!”浙江与江苏两省的体育局出于保护太湖的目的共同营造‘环太湖体育圈”,湖州和无锡两市一起印发“太湖旅游图”,共同推出‘环太湖游”。
当然,长三角还远未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其联系与合作还是非常初级的,两省一市的许多行动还缺乏统一规划,体制性障碍依然存在,各自为政、条块分割现象依然比较严重,区域可持续发展依然面临严峻挑战。区内因地方行政主体利益导向,难以做到资源的优化配置,互相设置贸易壁垒,开展资源大战,对于各类资源和要素的开发己接近或超过临界值,小而散、效益低、污染广等区域开发的负面效应日益显著,由此损害了区域整体利益。当前,推进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的首要任务就是要转变发展思路,淡化行政区划色彩,协调地区规划,着力整合区域资源和各类开发行为,以避免区域内部重复建设和恶性竞争,实现资源利用效率最大化和可持续化。
二、长三角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一体化的战略目标和总体构想
(一)战略目标
长三角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一体化的战略目标是:牢固树立区域资源与环境整体观念,切实建立区域互动、互补、互信机制,各地、各级政府自觉实践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以‘让人民喝上干净的水、呼吸清洁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品、享受洁净的土地”为根本目标,积极推动生态社会、和谐社会的形成,为长三角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和承办2010年上海世博会奠定良好的环境基础,为该区域经济的腾飞注入持久的动力。
具体目标如下:
1.近期(2010年之前)目标
(1)长三角生态环境恶化、耕地资源减少的趋势得到有效遏止,耕地尤其是稻田维持现有面积。
(2)继续实麻太湖流域水污染防治‘十五”计划》,并制订《太湖流域水污染防治‘十一五”计划》。通过引江济太”工程和截污治理工程,太湖大部分水域水质达到可饮用水的二、三类水质标准。
(3)围绕太湖水污染治理,逐步建立和完善苏浙沪三省市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合作框架,建立三省市环境违法行为联防机制,建立区域一体化的资源开发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长效机制。
(4)成立‘长三角水资源利用和保护领导小组'“长三角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领导小组”等高层次、权威性的协调机构。
(5)《太湖管理条例》由国务院颁布并实施,太湖的管理体制得以理顺,太湖流域管理局依法对太湖流域的水资源进行统一管理。
(6)《充分动员社会力量参与长三角的资源与环境工作,成立‘长三角资源与环境研宄会”、长三角环保志愿者协会”等民间组织,建立‘长三角生态环境保护共同基金”,设立‘长三角资源与环境论坛”,或‘长三角可持续发展论坛”。
(7《推动‘东海碧海行动计划”的制定和联合实施,长江口及杭州湾海域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工程顺利实施,长三角近岸海洋生态环境显著改善。
(8《大力发掘现有非农业用地的潜力,通过集约化、精细化利用,建成区容积率和经济密度不断提高。
(9《上海市总体环境质量处于全国大城市先进水平,成为适宜国内外人士生活居住的城市,并逐步建立起与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相适应的环境管理体系。中心城区河道基本消除黑臭,空气环境质量指数二级和优于二级的天数稳定在85%以上,中心城区全面推行生活垃圾分类收集,郊区基本建成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和处置系统,基本形成以‘环、楔、廊、园、林”为特征的绿化布局框架。
(10)长三角其他城市环境质量处于全国同类城市先进水平,各项环境指标与上海市相当,环保投入占GDP的比重逐步达到3%。
(11)积极建设并充分利用西气东输工程,开发东海天然气田,这将对改善长江三角洲的能源结构及生态环境起重要作用。
2(远期2015年)目标
(1)进一步加大对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投入,在经济总量不断增大的情况下,环保投入占GDP的比重始终保持在3%以上。
(2)长三角生态环境的整体质量逐渐好转,大气环境、水环境逐步好转,三废”处理率达到95%以上,基本杜绝恶性的水污染、空气污染事件的发生。
(3)长三角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一体化的权威机构经常性地发挥作用,很好地实现资源与环境一体化管理。
(4)上海市的环境质量达到或接近国际同类大都市的先进标准。长三角其他城市也达到或接近国际同类城市的先进标准。
(二)总体构想
长三角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一体化,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以可持续发展战略为最高战略,以发展循环经济为基本手段,统筹本地区的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积极克服环境污染严重、自然资源短缺等不利条件,将生态环境的保护作为经济发展的目标与衡量发展水平的尺度,建设生态城市”和‘田园式城市群”,实现长三角的集约化、生态化、一体化发展。总体构想是:成立跨行政区的组织和与之相对应的基金和机制,实现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区域联动,积极开展长三角资源与环境规划工作,加强长三角水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集约利用有限资源,建立可持续发展的资源环境支撑体系,制定鼓励发展环保产业的相关政策。具体可概括为以下四大战略:
1.继续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经济发展离不开环境和资源的支持,发展的可持续性取决于环境和资源的可持续性。要打造生态型长三角,建设‘绿色长三角”必须继续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大环境和资源保护力度,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扭转耕地迅速减少的态势,为子孙后代留下充足的发展条件和发展空间。
2.大力倡导循环经济发展战略。长三角作为自然资源相对匮乏地区,要着眼于转变传统的高消耗、高排放、高污染的发展模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遵微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循环发展模式,减少资源消耗,降低污染排放,缓解生态环境压力,实现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的良性循环,促进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相协调。
3.积极推动资源高效利用战略。集约利用有限资源,尤其要十分珍惜和节约使用土地。土地资源利用按照集约、高效、成片开发的原则,使郊区工业向工业园区集中,人口向城镇集中,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调整乡镇企业和农村居民点的布局,改变居民点过于分散的状况,从而减少土地的占用面积。
4.抓紧制定区域生态环境统筹战略。从自然地理的角度来看,长三角本来就是一个统一的生态系统,其生态环境一体化是客观的、必然的。因此要以区域水环境治理为重点’特别是要把治理‘一湖一河”作为重点’统筹规划和安排该地区的资源与环境工作,开展一体化的长三角区域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
三、长三角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一体化的措施与机制
近年来,长三角各城市在资源保护与环境治理方面采取了一些实际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由于这些措施注重短期效应而没有建立长效机制,使得一些地区环境治理后又走上污染老路,一边在保护一边又在浪费资源。特别是由于各城市、各地区之间配合不够,加大了资源与环境工作的难度,增加了资源保护与环境治理的成本,影响了整体保护和治理的效果。所以必须改变各地独立、封闭地进行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工作方式,走区域一体化的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道路。具体可采取以下措施:
(一)制定统一的长三角区域资源与环保规划,逐步消除在资源与环境问题上各自为政的状况
长三角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一体化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首先做好统一的规划,并循序渐进地向前推进,才能取得实效。由于长三角各城市的行政隶属关系比较复杂,靠其自身难以协调,因此应组建由中央有关部门和苏、浙、沪三省市领导组成的‘长江三角洲一体化促进领导小组”,负责制定全区域一体化发展战略和政策,协调解决基础设施建设、区域城市体系规划、区域性资源开发利用和生态环境一体化治理中的重大问题。由长三角各城市共同参加的区域协商制度以及三省市主要领导联席会议制度,都应当设立资源与环境专题。
长三角区域资源与环保规划的重点是“太湖流域环境综合整治和生态环境建设规划”、‘长三角近岸海域环境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工程”、‘长三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等。要通过规划的制订和实施,建立长三角可持续发展的资源环境支撑体系、统一的资源与环境工作体系、一体化的资源保护和生态建设体系,实现环境治理与资源保护的区域联动,建立一体化的长三角资源保护与生态建设长效机制。要建立区域公共资源统一配置机制,对区域内土地资源、水资源、岸线资源、旅游资源等公共资源进行统一规划、统一开发和统一管理,使区域公共资源在合理利用的基础上取得最大效益。可以从建立资源与生态环境的信息互通、事故通报、互相督察、联合办公等工作机制入手,尽快消除在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上的各自为政现象,尤其要加强空气污染、水污染及固体污染物的越界转移管理,建立和完善重大环境质量预警、监测和信息反馈系统。
(二)调整产业结构,发展‘轻型产业”和‘环境友好产业产品”
调整现行产业结构,产业的选择要同资源保护与环境整治相结合。加快技术改造,推广清洁生产,降低资源消耗,减少废物排放,经济增长模式尽快由高投入、高产出的低效型转为低投入、高产出的高效模式。改变传统的、高消耗的重型产业结构,控制钢铁、石化、建材等重污染企业的规模和布局,重点发展‘轻型产业”。要加快交通运输、旅游、信息、金融等第三产业发展,实现城市功能由生产型向服务型的战略转变,从而提高城市经济密度,节约城市用地。对城市污染企业实现关、停、并、转、迁,特别是按照污水类型相对集中的原则进行生产力布局的优化。
农业应继续发展农渔结合的基塘农业,发展充分利用有机物还田的有机农业、生态农业等。要保持一定的稻田规模。最新研宄表明,种水稻是生态效益最好的农业生产方式之一,水稻田是一个环境友好的生态系统,具有净化污水、抗旱抗涝以及调节气候等功能。对长三角而言,保护极具生态价值的稻田也己刻不容缓。在年降水量达到1000毫米的地区推彳“弃麦保稻”,将现行的耕作制度由冬麦夏稻一年两熟改为一年一熟,只种一季水稻,冬天农闲时,可种些牧草饲养家禽,或种些绿肥来养田。这样,既可保证长三角粮食生产安全,又保护了生态环境。
(三)以水资源治理为重点,加大资源管理和环保执法力度
水污染问题是困扰几乎所有长三角城市的最严重的环境问题,因此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是长三角资源与环境工作的重点,也是最大的难点。要按照‘保护水源、节约使用、重复利用、加强治理”的原则,加强水资源保护和水污染治理工作。加强水源地保护力度,加快建设一批小型污水处理厂和水源涵养林;适当提高水资源价格,鼓励节约用水、重复利用,努力建设节水型城市和节水型地区;加强地下水资源立法工作,压缩地下水的开采量,实现地下水资源动态控制和统一管理;加大资源管理和环境保护执法力度,依法严肃查处破坏资源和环境的行为,改变目前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的状况,切实把资源环境工作纳入法治轨道;强化边界区域水污染防治联合监测监督,共同建“绿色长三角”。
(四)建立科学的资源与环境保护制度,形成生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机制
克服成本与收益的不对称性,消除个人收益和社会收益、个人成本与社会成本的不一致性是建立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制度的关键。政府可以通过责、权、利的界定,使外部问题内部化,将环境污染的成本和环境改善的收益引入企业总成本和总收益,来提高企业改善环境的动力。另一方面政府也可以通过制定法规,防止企业在生产过程中造成环境污染,并建立生态破坏限期治理制度。
在政府与政府之间,由于涉及到利益的分配,外部性问题也是存在的。实践证明,在重大利益面前,地方政府做自己的事难以同时顾及它人。在这种情况下,除了象对企业一样进行责、权、利的界定外,由更高一级的、具有权威性(政府)机构来协调也是必要的。对于长三角来说,由于需要协调省级政府之间的关系,因此有必要由国务院出面来协调和组织,或者由国家制订有关法律法规来约束,或者调整现行的行政区划,使这种协调可在一个省级行政区域内完成。
(五)创新太湖流域管理体制,开展太湖流域一体化的污染治理和生态建设
改革开放20多年来,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太湖流域水质下降了两、三个等级。水资源原本很充沛的太湖流域,如今己出现水质性缺水,水污染己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该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水环境治理任务十分迫切和艰巨。太湖作为上海、苏南、浙北共同“母亲湖”,影响范围大、涉及地域广,在长三角经济一体化进程中的作用至关重要。可以说太湖的生态环境问题,是长三角各城市共同面临的问题。然而由于一些地方只对当地利益负责,只顾自己不顾他人的行为还比较常见,严重制约了太湖流域全面治污的效果和进程。1999年1月1日零时,由国务院9部委联合开展“聚焦太湖零点行动”宣布:环太湖2087家污染企业如期实现达标排放。但是,“零点行动”后,太湖水体并没有如期迅速朝变清的方向发展,第二年就又一次爆发大面积的蓝藻。太湖流域污染之所以长期治理不善,其主要原因不是技术问题,而是机制方面的原因,即地方政府各自为政、缺乏协调的结果。因此,以环太湖流域水污染治理为切入点,开展环太湖一体化的污染治理和生态建设是大势所趋。
1赋予流域管理机构更大的权力,实行‘一龙治水”。坚挣流域权大于行政权”的原则,赋予太湖流域管理局更大的权力,实行‘一龙治水”,以流域为单元对水资源进行统一规划、统一配置。
2.建立环太湖城市联席会议制度,加快城市间合作机制的形成。建议成立浙江省、江苏省及环太湖各城市主要领导参加的联席会议,统一协调各城市的发展。
3.理顺水资源管理体制,加强太湖流域管理立法体系建设。明确的、强有力的法律依据,是开展有效管理的保证,因此逐步建立完善的太湖流域管理法规是必要的。
4推动城市合作,构筑环太湖城市圈。加强各城市间的合作与协调,使环太湖各城市成为一个有机整体,从而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经济圈。
(六)实施长江口及杭州湾海域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工程,改善近岸海洋生态环境
海洋是长三角未来发展的重要空间,开发利用海洋资源、保护海洋环境对长三角的发展具有极其深远的意义。但是目前长三角近岸海域的生态环境己受到严重破坏,因此要切实把长江口及杭州湾海域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工程摆上‘长三角”地区合作的重要议事日程。一是沪苏浙三省市在近岸海域的环境保护方面亟需成立专门协调委员会,统一规划,协调措施;二是从消除行政分割的体制掣肘着力,创新管理机制,并配套实行流域水环境保护利益补偿机制,真正把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的工作责任制落到实处;三是建立监测评价体系,加大海域环境保护执法力度;四是深入研宄和探索,建立起长三角海域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合作协调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