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12 09:15:15
导语:在采购合同管理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中图分类号:F253.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合同是交易活动秩序的体现,在物资交换的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随着市场诚信的逐步缺失,合同在履行过程中也遇到了各种问题,必须加强对合同的管理。工程物资采购合同往往涉及到的很大的金钱,对于企业具有相当大影响。所以,加强对工程物资采购合同的管理工作,是企业的重要工作。
一、合同管理的必要性
1、合同管理工作对于企业生产经营具有重要作用
企业生产经营涉及许多方面,为了保证这些方面都能够正常有序的进行,必要具备一定的规范秩序,而合同在企业的生产经营中就是起到这个作用。做好合同管理,是企业生产经营正常进行的保证。
2、合同存在风险
在当今市场,信誉缺失的情况严重,这种缺失的一个主要表现就是对于合同条款的不履行,对于企业的经营有很大的影响。所以做好合同管理,尽量降低风险是必要的。
3、合同法律风险具有可控性
对于合同法律风险发生原因。产生结果具有约定行,都有明确法律条文进行规范,这也使得合同法律风险具有很强的可控性与可预见性。做好合同管理,构建合同法律风险防范体系,就可以把风险控制到最小。
二、采购合同的特点
采购合同属于买卖合同的一种,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合同的制定是以转移财产作为目的的;二是买方必须付出一定的价款作为取得财产的代价,卖方一定取得一部分利益作为财产转移的条件;三是采购合同属于有偿合同;采购合同属于诺成合同,只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之内,买卖双方同意合同就产生效力,合同内容被法律保护。
三、工程物资采购合同管理
1、签约管理
对采购合同进行分类,并且严格审核重要合同。一般来讲,采购合同涉及的款项超过50万元就算是重大合同,这些合同对于企业的生产经营具有重大的影响,在合同的额管理中,应当严格审核,确认合同的条款内容,防止双方发生权益纠纷。审核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合同当事人的资格进行审核,应当当事人出具各种证明,以证明其有资格代表企业签订合同;二是对工程采购合同中的物品的种类、质量和数量进行审核,要求物品具有详细的信息铭牌,计量必须使用国家设定有计量标准的数量单位,质量应当以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为主;三是对物品交货方式条款的审核,一般来讲,交货风险都是由卖家承担;四是违约责任的审核,工程物资采购合同中都规定有对方违反合同规定的处罚方式,应当注意的是,处罚方式应当具体;五是价款的支付审核,对价款的如何有效地约定,会直接关系到合同是否会顺利履行;六是合同争议的解决办法。
2、履约管理
对于工程物资采购合同,其合同履行流程中包括两个非常重要的环节:一是货物验收,买方应当仔细检查物品是否存在质量或者数量上的误差;二是价款支付复序,财务部门应当根据合同规定的内容支付货款,并且办理相关的手续。如果在合同履行的过程中出现问题,其中一方不能够正常履行合同的时候,可以寻求法律的援助。
3、结果管理
首先,应当妥善的保存合同的原件,这是合同履行过程的必要条件,也是索赔的最直接证据。而且,合同中一般还会包含一些企业不愿意公开的商业机密,所以对于工程物资采购合同,应当配备专门的保管人员。合同一般分类保管。
其次合同管理部门应该定期对经办部门签订的合同登记台账并分类统计,准确掌握合同业务量的基本信息,分析相关统计数据从而,针对性地开展履行监督和检查工作,及时总结合同管理中的经验,提高合同管理水平。
四、加强工程物资采购合同管理的措施
1、制定完善的合同管理计划
在合同管理计划中,应当包括供应商的机构代码、营业执照、税务登记情况等详细资料、合同签订的背景信息、物资供应战略等。
(1)制定合同进度表,以便工程物资采购方能够及时发现各种偏差并采取纠正措施。在进度表中应当包括对各种作业活动(合同实施过程中必须要进行的具体工作或一系列的相关工作)的描述和检查点的确定。
(2)合同预算,使用合理的成本实现采购目标,有效的控制采购成本也是采购人员的责任,所以制定合同预算也是必要步骤。相关部门应当对合同预算进行严格的审批,确保应急费用、货物狂想和工时预算等内容的完善与合理。
(3)合同质量计划,这也是质量管理中的一部分。当需要采购的物品具有一定的风险,例如技术改进或者新供应商的时候,都需要制定出一个合同质量计划。
2、制定详细的风险登记表,有效预防风险
风险评估也是合同管理中的重要工作之一。合同风险主要包括市场风险、供应商本身的风险和合同履行的风险。其具体分为:
(1)进度风险:主要是对合同进度表进行评估,一般导致进度出现问题的原因包括:采购的商品与供应商描述的不符合;物资质量存在问题;采购方与供应商缺乏沟通;其中一方的必要投入的延迟;供应商的资源供应不足;装载运输问题。
(2)成本风险:主要是对合同预算进行评估,导致成本风险出现的原因有:市场变化,使供应商的成本增加;采购的商品与供应商描述的不符合;通货膨胀。
(3)质量风险:主要是对质量计划进行评估。导致质量风险出现的原因有:采购的商品与供应商描述的不符合;检查和测试的装置不合适;工程物资在运输过程中出现损坏。
(4)商业风险和其他风险:造成这些风险发生的原因包括:缺乏商业上的警觉;供应商发生财务问题;采购方发生财务问题;供应商的所有权的改变或其关键人动;在采购方的工厂里安装或调试设备发生问题时,供应商方面缺乏响应;其他不可抗力。
3、实行监督与绩效管理
工程物资采购合同属于重要合同,所欲花费时间和经理对其进行考核是必要的。评估每个合同实施关键三要素( 时间 成本 质量)的重要也就是应该着重于投入、过程和结果这三个方面。
在很多,单对结果进行考核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对过程进行考核,例如在对合同后期考核某一物品是否交付已经没有什么用处,就算发现问题也已经晚了。所以对工程物资采购合同管理应当实行过程考核,保证所有的物资都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内到位,确保工程质量。
五、结束语
随着市场的不断发展,对于合同的管理也越来越重视。工程物资采购合同作为工程企业合同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对其加强管理,是企业发展的必要要求。然而,在管理过程中,肯定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管理人员应当积极采取各种措施,克服困难,做好合同管理工作,为企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严佳,杨全斌.合同管理制度――现代军事采购制度体系的核心[J]. 中国政府采购, 2011,9(08):22――25.
[2] 张浩然,张鹏.关于军用物资采购合同若干问题的探讨[J]. 中国集体经济,2009,21(12):265――267.
[3] 刘鑫滨,张鹏.关于军用物资采购合同若干问题的探讨[J]. 中国政府采购,2010,18(06):62――65.
[4]张营.施工企业物资采购合同管理[J].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8,14(03):49――53.
未对合同履行状态进行有效的跟踪和反馈,导致合同结算不严格,无法进行适当的合同履行情况的检查有些公司虽然对合同签订前的比价、招投标等工作进行了规范和控制,但缺乏有效的合同履约的跟踪管理,经办人员编制付款预算时往往将同一家供应商涉及多笔合同付款混报预算,特别是合同重要条款发生变更是无法对合同版本进行控制,在账务上无法准确知晓公司还有多少在手合同没有履行,对于监控付款及合同履约更是无从下手,无法及时发现和处理异常情况。
二、非供应链类采购合同管理体系建设
针对以上的漏洞和问题,笔者试着转变管理思路,采用深度应用金蝶ERP系统的思路,采用项目管控方式,建立起公司的非供应链类采购合同管理体系。通过建立一套规范和有效控制非供应链类合同管理业务操作流程并对合同承办部门的经办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在国家内控法规和现有制度保证的情况下,有效监控这一部分合同的执行和结算,有效降低企业财税风险、提高合同履行执行效率,提高公司信誉。
(一)确立项目的阶段性目标
1、确立非供应链合同类合同分类及编码规则。
2、实现在金蝶ERP实现非供应链合同类合同的录入、审核、付款、开票结算流程顺畅。
3、指导业务人员操作,确立试点对象,完成两个月的业务同步模拟测试。
4、制定《非供应链类合同管理操作规范》。
(二)项目具体实施的总体思路
1、根据公司现状确立本单位涉及纳入管理的合同实施的范围。针对公司业务情况对涉及的合同进行分类和编码规则的制定。合同编号是一个基本的工作点,也是录入ERP系统进行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编号是可以按照部门代码+年份缩写+合同类别进行编号,也可依据以前公司或单位的习惯分类来编,总之,目的只有一个,方便记忆、保存和查找。
2、走访业务单位并开展公司合同管理现状的调研,了解并分析现有流程风险点。可以采取对公司业务进行分析的方式,找出涉及问题最多的部门和业务,有针对性的进行问题调研。特别需要挖掘现有合同履约结算流程的风险点。
3、根据调研结果拿出具体项目方案并在项目组开展项目方案评审。在这个阶段需要注意,可以先对公司使用的财务软件进行深度挖掘和利用,尽可能不要改变稳定系统的核算思路,但对于需要重点把控系统又无法支持的情况下,建议对系统进行简单的开发调试。例如,例如有的公司在年初会下达技改计划和资金预算计划,而系统提供的合同录入单据中又没有填列技改编号的地方,那么可以在合同录入单据和付款单及系统发票的单据上进行将此内容添加成必录项。
4、根据确定的方案在ERP测试系统进行模拟测试,包含权限设置测试、业务流程测试、关键控制点测试、财务控制点对接等。这个环节特别重要,需要在测试库中进行完整业务录入,并对各种可能发生的情况做好业务应对,有的公司的财务软件如果系统操作复杂,那么更要考虑与财务流程的对接,包括什么角色的业务人在什么情况下做怎样的动作来完成。
5、根据测试结果编写《非供应链类合同管理操作规范》并组织业务和财务开展一对一业务操作培训。
6、确认项目正式系统试运行时EnterpriseResourcePlanning推进范围,采取先试点再推广的方式,以公司常常发生的合同试点对象,在测试帐套中运行检查2-3个月无特殊流程变化后逐步推广至其他非供应链类合同正式运行。
(三)笔者对开展该项目的思考
关键词:电力物资采购;合同风险;管理
中图分类号:F25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2-00-01
材料的采购是事关产品生产,项目的费用、质量、进度等控制的关键要素。采购过程中的任何一个环节出现偏差,都会影响到物资采购预期目标的实现,这就使物资采购活动面临着风险。合同风险与采购风险紧密结合,贯穿整个合同管理的全过程,因而有必要在采购过程中给予充分的关注。尽管目前电力企业在进行物资采购过程中,对于合同的构建与法律适应等问题十分关注,但却在执行环节未能很好的履行。出现这一问题的根本原因实际上是在于谈判、合作等过程中未能与供应商形成较好的合作关系,从而不仅影响了采购工作的合理性,也带来了合同未履行等方面的风险。
一、电力物资采购合同风险识别
(一)采购合同风险的内因型分类。尽管合同涉及到制订、谈判与履行等多个方面,但其所有的风险类别均是与采购活动密切相关,因而本文认为合同风险主要包括如下几类。一是服务风险。服务对于物资采购的风险影响主要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首先是采购产品时供应商所提供的服务所造成的风险;再者则是采购无形服务所可能发生的风险。二是品质风险。对于电力企业来说,采购之后是否成功的两个关键,一个是准时收到, 另一个就是收到的货物在数量和品质上都达到要求,由此即可知道品质对于电力企业的重要性。品质不佳的物料除了可能严重影响生产,导致费用提升外,劳动时间与设备时间也可能在品质问题的情况下造成延长。三是弹性风险。对于电力企业来说,为了确保生产运营的持续,都会对需求作一范团预测,但一旦出现落差,电力企业就会向供应商增加或减少订单,甚至是出现紧急插单等行为,而这时产生的风险,就是供应商的弹性问题。除此之外,其他会出现弹性问题的情况,还包含有采购方拿到产品后所要求的修正行为、以及价格的调整等都属于弹性风险。四是交期风险。交期的准确性可以促进供应商在产品品质、交期准确的提升,并且可以减少缺货、运送的损害以及对总成本的影响。但是,交期的不准确就会在上述的这些方面对电力企业造成伤害。五是存货风险。当预测失真、偶发性排程问题、支援调度或存货系统出现问题,均可能对电力企业造成损害并使供应链受阻。虽然可以大量存货来避免此风险,但是没有一个电力企业愿意在存货付出过多的代价和负担其可能的风险,故多倾向零库存发展,但这同样需要负担当供应商出现问题时的料件短缺和生产中断问题。
(二)采购合同风险识别指标体系。电力企业应当把上述的所确定的初级指标体系中的指标先进行简单的定性分类,使每一类指标都反映电力企业采购合同构建及履行期间风险的关系,再以此为基础对每一类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以选出的主成分作为新的分析变量,以电力企业在各个主成分上的得分作为新的分析数据进行因子分析(Risk Category Matrix)。通过因子分析,找出影响电力企业物资采购合同风险的几个主要因素(因子),并以此作为构建最终评价指标体系的依据。接下来,计算出各电力企业在每一个因子上的得分,作为判断电力企业在采购合同风险某个方面强弱的标准,再以每一个因子的贡献率作为权数,得到加权因子得分,便可作为评估整个企业采购风险强弱的标准(Impact Category)。
二、电力物资采购合同风险应对措施
(一)重视采购合同的弹性化设计,保持结构化转机。供应链合作中存在需求和供应方面的不确定性,这是客观存在的事实。采购管理中有关电力企业与供应商构建合同时,都必须事前确认在设计中互相提供弹性,进而消除外界环境不确定性的影响,并且有效地传递供给和需求的信息。采购合同管理弹性设计已经被证实可以降低由外界环境不确定性引起的风险的一种重要手段。另外,当今供应链管理强调JIT方法,减少库存以降低成本,这种运作模式一旦遇到突发事件或需求有较大波动时就会显得缺乏弹性。所以加强应变的能力,已经变成注重效率的同时还应该保持采购管理的适度弹性。采购合同管理中的如何与不同成员建立紧密的合作伙伴关系,经过电力企业过往经验证实已经成为确保采购管理成功运作与防范风险的重要的先决条件。所以建立长期的策略合作伙伴关系,首先要求加强采购合同管理的制度性的信赖关系(Institutional Trust);其次,在合同构建时,应该加强成员间信息的交流与共用;然后,经由建立正式的合作体制,实现在采购管理成员间利益分享和风险分担。最后,为了更好的履行合同,应敦促不同成员以诚实、灵活的方式相互协调彼此的合作态度和行为。
(二)加强采购合同管理创新,优化物流协同合作。采购管理的成功是让电力企业运转不会产生断料为前提的,不可否认采购合同管理是电力企业内部采购管理的开始,又是其与供应商之间的采购管理的桥梁,良好的合同管理有助于电力企业能降低成本,供应商能提高运作效率,增强竞争力有其综效的效果。不论采购环境是多么复杂与多变,电力企业必须有机智可以事前强化采购管理系统功能的弱点,并且事前清楚是供应风险形成的起因,防范采购风险的就必须从强化供应商的选择与改善采购制度控制的不同构面出发。一般而言,大型电力企业集团所涉及材料采购市场广泛,在合同管理时,重点应该注重在保证取得优质廉价材料的供应及时(Rapidity)与服务可靠,另一个构面要让供应商注重系统的稳固(Robustness)与交货时间的改善。最终让使电力企业拥有一支最佳组合的采购管理团队,为客户与电力企业本身提供的可靠供应保障。强化采购合同风险控制就从加强供应程序的建设、严格供应品质管理进而实施有效监督与管理。
三、小结
总体而言,如果电力企业物资采购管理已经采用多重供应商或多重货源的弹性供应机制(Redundancy),并且与每一供应商均构建了科学有效的合同,其实是可以有效防止单一供应商结构下需求与供应受阻,即可降低整体采购管理在灾难干扰运行下的供货风险。因此,电力企业对关键材料的供应须选择应来自不同地域或两个以上供应商提供,并对每个供应商的合同履行情况进行跟踪评估,以确保物资供应安全稳定。成功的物流配送也是采购合同旅行中的重要环节,专业强势的第三方物流是一个关键成功的因素,除了电力企业可专注于核心业务外,采购合同管理经营流程的专业化与组织化,不仅可以降低运营成本,并且可以分散并增强抵御物流配送风险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工作控制:有些类型的合同(例如,不确定交付类型,时间、材料或劳动时间不确定的合同,以及费用退还合同等)支付以及授权活动一直会持续到获得收益后,在这种情况下,订货便成了合同执行后的管理事务。
不确定运输类型或时间、资源或劳动时间不确定的合同执行时,通常会遵循相同的模式。对于不确定运输类型的合同,客户会根据合同中描述的执行方式来开始一项标准的工作订单形式,会直接根据合同规定来确定商品的单位价格,用单位价格乘以期望获得的商品数量便得到了商品的总价值。这种工作订单通常会由采购方签署,并且发送给供货商、顾客,以及金融机构。
工作完成、工作检查验收、货品计价,以及货款的支付都遵循通常的流程。一个典型的订货及支付过程如图1所示。时间、原料、劳动时间合同的过程,除了关于客户的有效准备声明通常由内部评估决定外,也遵循如图l所示的相同过程。
对费用退还合同中的工作控制过程比其他任何类型合同中的控制都要复杂得多,在时间要延续几年的大型费用退还合同中,通常都会采用过程控制。
许多费用退还合同中需要对以下要素进行建立和维护:每年工作计划的处理过程、工作许可证明、辅助成本及过程控制的进程信息( Notices to Proceed,NTP)。
采购方根据获得的准备基金,通知供应商准备好预期的货物(按照随后的以及最近财政年度的财政预算),根据目前的运作规划及有关的信息来确定,这一过程可以为供应商制定年度的工作计划( Annual Work Plan,AWP)做出指导。
年度工作计划是整个工作过程的核心部分,因为它规定了整个财政年度的工作内容以及任务完成的标准。年度工作计划还在资金导向与项目需求方面起到平衡的作用,在做年度计划时,供应商将核实其资源计划,并且对将要执行的任务安排时间进度。
年度工作计划的组成要素通常包括整个财政年度的目标和计划、时间安排、人员安排、成本评估。年度工作计划会在每个财政年度的年中被更新。
工作权限通常包含多种义务,它们分别是工作任务的具体分工、工作授权期间相关信息的收集、原始成本数据的评估、工作授权滞后于AWP和NTP相关的各种数据的等。
在合同执行过程中的特定时间或阶段,任务的完成情况要在NTP文件中有所记录,并且要在供应商继续下一步工作之前向供应商说明,NTP文件通常包括对工作的说明、任务完成过程中的关键性时间阶段,以及分配给任务的所有资金状况。
在接受NTP时,供应商将开始工作,同时开始计算与任务相关的成本费用并安排对任务汇报的时间。
2、遵守合同:按合同要求进行采购是采购方最基本的义务,然而真正对每日工作的监控和管理活动可以由其他的部门或是第三方组织来完成。对于极其复杂的合同、专业的采购或者技术含量很高的合同,通常会需要企业内部其他部门或第三方管理部门来协助试用产品或服务,从而确保供应商所提供的产品或服务是符合合同规定的。在这种情况下,每个企业将会对合同中有关技术方面的问题更加关注,但是它们也可能需要接受合理的培训并且购买相关的合同。每个企业必须在以下几个方面给出基本的说明:
阅读合同如果管理人员要了解整个工作的状况,那么这一点是必须的;
创造互惠的基础,与供应商建立长期合作伙伴关系;
了解合同的基本要求;
明确可能出现的潜在问题;
在通知合同管理者之前,它们可以采取的行动;
明确哪些事情是不能做的;
明确责任和职权范围。
对于一个执行状况良好的合同来说,最终用户和第三方管理机构应该不仅要了解合同本身,而且还应该了解组织的运行政策以及过程,将这些信息提供给管理部门是采购部门的基本义务,并建立良好的双方沟通关系,这样有助于组织或者采购部门对合同变化的管理进行控制。在合同执行过程中,经常会出现类似供应商不能按要求履行合同或者采购方的需求行为发生变动等情况。
对是否按合同执行进行监控时,如果运输状况及合同的执行状况良好,将会包括几种做决定的技术和过程。对合同进行监控时为了确定合同的执行状况是否根据合同的要求进行,并且当执行过程出现问题时需要被提示。采购方实施合同监控是为了对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进行了解:
是否能按照预期的规定执行?
成本费用是否在预计范围之内?
资源的使用是否与最初的预计水平相当?
最终产品的质量是否与合同要求的相一致?
关键词:采购管理;应付款帐期;帐龄
中图分类号:TP31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1) 14-0000-02
The Design and Realization of the Purchasing Management System
Zhang Lin
(InBev Jinlongquan Brewing(Hubei)Co.,Ltd.Jingmen448000,China)
Abstract:The paper introduces the design thought and the realization process of the purchasing management system and describes the demand analysis,the system design and the system implementation in detail,based on which the business procedure,the business module and the data structure were established and the system development was carried out with the using of the C/S(Client/Server)as the system structure,Sybase as the background database and PowerBuilder9.0 as the development tool.
Keywords:Purchasing management;Term of the account payable;Account receivable age
一、引言
采购是供应链当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对企业管理是否成功有着巨大的影响。对任何生产企业而言,将正确的原材料和半成品以正确的价格,正确的质量在正确的时间送到正确的地点,是至关重要的。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采购管理的作用也显得日趋重要,如何通过提升采购管理来加强采购流程控制,降低采购成本和采购风险,提高资金利用率,是每个企业必须面对的问题。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通过实施先进的计算机采购管理系统来提升企业的采购管理水平,进而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成为可能。
二、需求分析
(一)系统目标
本系统要求界面友好、操作简便、安全、实用,能对采购物流和资金流的全部过程进行有效的双向控制和跟踪;在采购计划审批、质量检验、采购价格审核、采购付款等关键业务点通过先进的身份认证技术对操作人员的身份进行认证,增强系统的安全性能,降低采购风险;通过采购付款帐期控制避免提前付款,增加企业的流动资金,提高资金利用率;通过提供及时的数据查询功能和详细的统计分析报表,为企业的采购管理提供必要的数据支持,提高企业的采购管理水平。
(二)业务流程
采购管理的流程比较复杂,为了保证采购管理系统能够满足整个采购流程的控制需要,我们通过详细的调研,确定了本系统按以下的流程进行设计:
采购计划申报采购计划审批采购计划分解生成供货通知单采购实物收货质量报检质量检验采购价格审核验收入库采购付款。
三、系统设计
(一)系统功能模块设计
根据本系统的需求分析,按照数据联系的紧密程度和业务功能,将系统划分为基础数据管理、采购过程管理、统计查询与报表三个子系统。各子系统又包括不同的模块,以完成不同的系统功能。整个系统的功能是基于权限管理的,操作人员按照自己的权限进入相应的功能模块进行操作,各子系统下的模块的主要功能如下:
1.基础数据管理
(1)操作权限管理:按各部门操作人员的职责在系统中设置对应的模块权限,只有经过授权的用户才能进入系统操作设定的模块。
(2)采购员管理:对采购部门的员工的信息进行管理,设定每位采购员负责购进物资的类别。
(3)供应商管理:对采购供应商的资料进行管理,包括供应商名称、地址、邮政编码、联系人、联系电话、传真、银行账户等重要信息。
(4)质量检验标准管理:用于设定各种采购物资的质量检验标准,包括检验项目、评判标准等信息。
(5)Ikey身份认证管理:Ikey身份认证是本系统为了加强安全控制而引用的一项加密技术,Ikey内存储的是用户设置的一个密码,用来对用户进行身份认证,该密码与采购管理系统定的操作员相关联,在需要使用Ikey的模块上,系统首先检查Ikey与系统登录用户是否一致,如果不一致Ikey将起不到身份认证的作用,如果一致系统将检查用户输入的密码是否与Ikey上记载的密码相同,只有密码相同才能通过身份认证。在本系统中对影响整个采购品种与数量的“采购计划审批”、对采购物资进行评级的“质量检验”、核定实际结算金额的“采购价格审核”、最终进行财务付款的“采购付款”等关键业务点都用Ikey对操作员的身份进行了认证。通过Ikey身份认证技术的应用,有效的加强了采购系统的安全性能,降低了采购分析。
(6)采购应付款帐期设置:用于按供应商或购进物资设置采购付款最短天数,购进物资收货后,如果没有达到系统设定的最短付款天数,系统不能进行付款操作。通过采购应付款帐期的控制,有效的避免提前付款,增加企业的流动资金,提高资金利用率。
2.采购管理
(1)采购计划申报:采购计划申报部门计划员按仓库的实际库存和当前的需求量申报物资采购计划。
(2)采购计划审批:公司分管领导按实际情况对采购计划进行审批。
(3)采购计划分解:物资采购部计划员将采购计划中的各种物资分解给具体的采购员进行采购,生成采购分解单。
(4)生成供货通知单:物资采购部采购员在供应商将物资送到公司后,按实际到货情况给仓库开电子供货通知单。
(5)采购实物收货:仓库保管员为将货物送到仓库的供应商办理实物收货业务。
(6)质量报检:仓库保管员对收货物资按批次生成质量报检单。
(7)质量检验:质量检验员根据物资检验实际结果,生成电子质量检验单。
(8)采购价格审核:企业管理部会计根据供应合同、供应商供货的历史价格、市场行情及质量检验结果对物资采购价格进行审核。
产品质量管理 检测质量管理 实验室管理
Discussions on Approaches to Improving Communication Product Purchasing Quality Management
ZHANG Xue-song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Beijing Co., Ltd., Beijing 100007, China)
Based on the related theory of quality management, the implementation scheme and achievements of Beijing Mobile in product quality detection management are analyzed. Three aspects are included. The first is product quality management which is crucial for control of product quality. The second is laboratory quality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stablish the normal working order in laboratory, enhance working efficiency and ensure the safety of detection room, the purchasing department of Beijing Mobile draws strict management system. The third is the quality management of product quality detection process from the implementation of detection standards to quality control in detection process.
product quality management detection quality management laboratory management
1 产品质量要求管理
在整个质量管理阶段中产品质量要求管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针对此阶段,北京移动采购部制定并了产品质量检测规范和标准,此检测规范和标准严格按照中国移动有限采购[2014] 30号――关于印发《中国移动2014年供应链绩效考核管理办法》的通知要求,落实开展一级集采21类重点产品质量检测各项工作。采购小组在项目采购时,依据检测规范和项目需求确定产品质量控制要求,并纳入技术规范书;在签订采购合同时,将各项要求纳入合同。供应商在生产过程中要保证合同约定的质量要求,供应商在物流配送中,要确保产品质量不受影响。以一级集采21类重点产品中无源器件中的功分器为例,各项指标如插入损耗、输入端口驻波比、带内波动、输入口反射互调抑制、功率容量等特性指标具有严格的标准。
2 产品质量实验室管理
为了确保实验室的正常工作秩序,提高工作效率,保证检测室安全,北京移动采购部制定了严格的管理制度。
(1)对检测实验室技术安全制度做出了严格的要求。如检测室必须保持清洁、整齐、安静、安全;恒温楼内应保持肃静,严禁大声喧哗、奔跑,做到文明检测;做好检测室的清洁卫生工作,定期打扫室外环境卫生,疏通排水沟,保证室内外环境的清洁,无环境污染现象等。
(2)对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做出了严格的要求。如所有检测仪器设备均应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并贴有标识,需检校的设备报送北京移动相关部门进行检定。检测仪器设备布局应整齐、清洁;下班前整理好现场,仪器仪表归位,关好门窗,切断三源(水、电、气);检测室的水、电、气路和仪器设备的布局必须符合安全要求,未经本机构负责人同意不得随意改变水、电、气的线路等。实验室图片如图1所示:
图1 实验室图片
(3)对实验室的工作人员安排做出了严格的要求。如各检测室应确定1名负责人,负责本检测室的安全、检测工作;依据现场情况,检测室负责人提出本室仪器设备的购置、更新、改造及保养计划,组织仪器设备的送检和校验工作;实验人员需妥善保管各类技术资料和有关文件,技术资料外借时应办理借阅手续。超过保管期的技术资料应分门别类,造册登记经北京移动批准后,统一处理等。
(4)对实验室送检设备管理做出了严格要求。如送检设备放置于送检设备室(库)由专人保管;送检设备到达后,由送检设备保管人员会同有关专业技术人员共同开封检查,按检验标准要求,确认送检设备完好,数量、规格、龄期等符合要求后按来样单位办理登记手续,不符合要求的送检设备,不予检查,同时要求受检单位补充或重新取样;送检设备室环境条件及设施应能满足存放送检设备的要求,确保送检设备不变质、损坏或降低性能等。
3 产品检测质量管理
3.1 北京移动质量管理3个阶段介绍
(1)事前预防阶段:采购、生产、物流配送等阶段
采购部制定产品质量检测规范和标准,采购小组在项目采购时,依据检测规范和项目需求确定产品质量控制要求,并纳入技术规范书;在签订采购合同时,纳入合同。供应商在生产过程中要保证合同约定的质量要求,供应商在物流配送中,要确保产品质量不受影响。
(2)事中控制阶段:到货交付、仓储
采购部调度部按照采购订单制定到货计划、产品检测要求和任务,并通过邮件通知采购部物流管理中心或需求使用部门(集团要求一级集采检测产品入库物资由物流管理中心按照规则执行)。在接收到货产品时,采购部物流管理中心或需求使用部门,应按照采购部调度部的检测任务进行产品抽样和送检工作,并将检测结果反馈到采购部调度部,如出现检测不合格的情况,还应通过SPM问题管理模块反馈检测不合格的具体情况。仓储管理应按照产品管理的不同要求进行管理,实现入库物资的质量保证。
(3)事后监督阶段:到货交付后的工程建设、维护使用、后评估、回收利用
使用单位负责建立产品质量档案。产品质量档案应包含但不限于产品到货日期、安装日期、启用日期、采购合同号或订单编号、巡检维护记录、故障处理记录和其它影响产品使用的情况记录等,作为供应商评估及产品质量分析的基础数据。采购部结合采购周期和项目进度,有计划地组织产品后评估工作,并通过采购流程管理系统(SPM)建立问题处理模块,接收公司员工提出的产品质量问题和建议,对这些问题和建议进行分析,并提出质量管理与改进的措施,经相应层级审批后实施。
3.2 北京移动产品质量检测要求
根据产品对检测环境和设备要求程度的不同以及公司具备的检测能力和条件,分为自行检测和第三方检测这2种类型。自行检测:公司内部相关部门对单独产品的检测和对系统整体运行的检测。第三方检测:公司请第三方检测机构或第三方生产厂商对单独产品的检测和对系统整体运行的检测。在自行检测中,针对月报报送、对供应商考核方法及检测流程都有着严格的要求。以月报报送为例,具体要求如图2所示:
图2 质量管理月报报送要求
3.3 检测过程质量管理
北京移动在产品检测过程中有着严格的质量管理要求,以1―6月份无源器件中的腔体耦合器的测试数据为例,最终结果显示:在严格的质量管理下进行检测,产品的各项指标均呈现出上升的趋势。
(1)测试评判标准
耦合度30dB以下腔体耦合器的常温电性能指标如表1所示。
(2)测试数据分析
1月份腔体耦合器三阶互调测试结果统计如表2所示。
900M三阶互调折线图和1800M三阶互调折线图分别如图3、图4所示。
如表2所示,1月份自检了虹信和三元达生产的普通耦合器,除了一般的外观检测外,主要是测试其三阶互调指标,统计结果显示,三元达8dB耦合器全部通过互调检测,虹信10dB和12dB均未能通过互调测试。根据图3和图4可知,虹信10dB、12dB耦合器的互调显著低于警戒值120dBc,虹信10dB耦合器最差指标达78dBc,虹信12dB耦合器最差指标达80dBc,严重低于警戒值。检测出不合格情况,将不合格的产品进行后续处理,此种情况达到了自行检测的目的,同时达到了督促供应商提高自身产品质量的目的,从而保证了产品的质量及可靠性。
表3为2月份华为耦合器数据统计,图5是华为各型号耦合器驻波比折线图,图6是华为各型号耦合器耦合度偏差折线图,图7是华为各型号耦合器隔离度折线图。
由图5、图6、图7可以看出华为生产的各型号耦合器隔离度、驻波比等参数特性均符合检测标准,曲线的波动都介于警戒值之内。
3月份华为高品质耦合器检测结果如表4所示。
3月份华为高品质耦合器的指标均符合检测标准。由折线图及数据统计表可以得出:2月份和3月份华为的耦合器特性指标均符合检测标准,同时3月份与2月份相比较,检测结果有所提高。
表5、表6分别为福建先创8dB和10dB耦合器检测结果统计:
表5 福建先创8dB耦合器检测结果统计
三阶互调均值/dBc 900MHz 149.2 合格率100%
1800MHz 138.54 合格率100%
驻波比(SWR)均值 1.08 合格率100%
插入损耗均值/dB 0.05 合格率100%
耦合度偏差均值 0.30 合格率100%
端口隔离度均值/dB 40.55 合格率100%
表6 福建先创10dB耦合器检测结果统计
三阶互调均值/dBc 900MHz 134.36 合格率100%
1800MHz 133.95 合格率100%
驻波比(SWR)均值 1.11 合格率100%
插入损耗均值/dB 0.05 合格率100%
耦合度偏差均值 0.38 合格率100%
端口隔离度均值/dB 37.96 合格率100%
由先创1―6月份的测试数据可以看到:北京移动在严格的产品质量管理下,所检测产品的性能指标均出现了上升的趋势,合格的指标又提升了一个档次,不合格的指标全部合格。上例中耦合器测试指标均符合检测要求,各方面指标均显著高于检测要求。在这种严格的产品质量管理制度下,真正地达到了北京移动集采产品到货检测的目的,使得每一件产品都在严格的质量把控下进行应用。
4 结束语
北京移动已经认识到质量管理在加工和生产过程中的重要性。质量管理关系到一个企业的兴旺,质量管理应贯彻到加工生产的每一个方面,从产品的原料产地到需求使用部门,整条生产和运输链条中都要认识到质量管理的重要性。建立有效的质量体系,对于完善企业内部管理、提高企业产品质量、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尤建新,杜学美,张建同. 质量管理学[M]. 2版.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8.
[2] 甘烽,宋光贵. 技术与质量管理(修订版)[M]. 广州: 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5.
[3] 于晓霖,陈仕华. 质量管理[M]. 上海: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11.
[4] 毛春元. 全面质量管理与统计技术[J]. 数理统计与管理, 2001(4).
[5] 邓卫华. 质量体系认证与全面质量管理(TQM)[J]. 冶金标准化与质量, 2002(2).
[摘 要] 目的:解决当前医院医疗设备招标采购中出现的采购环节脱节、设备到货漫长及采购文档管理不规范等问题。方法:依据医院招标采购流程,设计和开发了医院招标采购管理系统,从采购流程规范化、采购文档数字化及采购绩效标准化等方面进行了探索和研究。结果:完成了项目管理、供应商管理等信息系统构建,并已在总医院上线运行。结论:该系统能够有力提升招标采购的安全性和高效性,并为医院医疗设备管理提供决策支持。
[关键词] 招标采购; 医疗设备; 管理系统
中图分类号:R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5200(2017)04-004-03
DOI:10.11876/mimt201704002
Difficulty analysis and management system construction of bidding and procurement in large-scale comprehensive hospital Li Tao1, Yan Yong2, Gao Jihe2, HE Kunlun3. (1. Equipment Division, Medical Instruments Department, General Hospital of the PLA;2. Bidding and Purchasing Center, General Hospital of the PLA, Beijing 100853, China;3.General Hospital of the PLA)
[Abstract] Objective: This study sought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the purchase links disconnect, long arrival time of the equipments and irregularity of the procurement document management in the bidding and procurement of hospital medical equipment in nowadays. Methods: According to the bidding process of General Hospital of the PLA, the hospital bidding and procurement management system was designed and developed, which was explored and researched from the standardization of procurement process, the digitization of procurement documents and the standardization of procurement performance. Results: The constrution of the project management, supplier management and other else information systems had been completed, and has been running. Conclusions: The system can enhance the safety and efficiency of bidding and procurement, and provide decision support for hospital medical equipment management.
[Key words] Bidding and Purchasing; Medical Device; Management system
引言
十以恚国家和军队就医疗物资采购密集出台多项制度、法规,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已成为趋势。军队医院的医疗物资采购部门,如何顺应潮流,建立并完善既符合国家、军队的法规又满足医院运营规律的招标采购制度,采用信息化手段来落实该制度,已刻不容缓。本文以医院招标采购面临的困难为焦点,以招标采购为医院管理提供优质服务为目标,剖析采购的各个环节的难点和重点,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招标采购管理系统,从招标项目进展、设备到货信息、供应商管理等多维度为医院医疗设备管理提供决策依据。
1 需求分析和流程设计
招标采购部门作为医院职能单位,对下面对临床科室,对上面对机关部门,具有接触人员广泛、采购种类繁多、采购数量巨大的特点[1]。
需求分析是招标工作的重要基础,也是开发招标采购系统的重要基石[2]。在招标采购过程中,招标采购部门需与立项部门、需求科室等部门和其他部门进行跨专业沟通,而各部门对于招标采购的需求不尽相同甚至有冲突:立项部门需掌握项目进度,需求部门关心设备何时到货,医工部门关注设备保修期和维修培训……而这些需求正是招标采购流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如不能相互配合,则招标采购就无法完成。这就需要一个公共信息平台来保证采购过程透明化,采购信息公开化,让参与招标采购的工作人员开展团队合作,以确保招标采购安全高效。
本管理系统按照医院招标采购流程和管理制度构建和设计,包含了医疗设备招标采购中任务下达、公告、设备付款等各个环节(如图1),全过程的实现的招标采购过程中各种文档的收集和汇总。同时,以招标采购流程为主线、从绩效管理、供应商管理、医疗器械管理等多个维度对招标采购过程中产生的信息和文档进行汇总和整理。
该系统的应用可极大提升医疗设备招标采购管理水平,依托于该系统可从医疗设备年度立项、医疗设备效益分析等多方面为医院决策管理提供信息,有效服务于医疗器械管理。
2 系统构建及功能模块
该系统基于B/S结构管理系统,通过浏览器访问招标采购管理系统,根据系统权限可上传、修改、查看招标采购相关信息和文档。主要硬件成为电脑、服务器、PAD、高拍仪器拍摄等设备。
系统主要包括项目管理、供应商管理、数据汇总查询及技术参数管理四个子系统,其中项目管理子系统中包括专家评审系统。
2.1 项目管理系统
根据图1所示的招标采购流程,实现了从采购任务下达到设备付款全过程采购中的文档及信息收集。项目管理分为待处理项目、已处理项目及重新立项任务三部分构成。系统可查询采购计划预算、采购项目负责人、项目执行进度及设备到货付款等信息,并且具有项目执行进展提醒功能。
采购部门管理者通过该系统统计图(图2)对下可以根据统计出的工作量(项目负责人执行项目数统计,执行进度展示等)进行绩效考评,对上可以根据统计出的任务完成情况(到货率、付款率等)为医院来年的预算制定即设备管理提供决策支持。
采购部门工作人员通过该系统设定的工作流程,可以进行一步规范工作标准,提高采购任务完成效率,提高采购文档的规范化存档水平。
2.2 供应商管理系统
供应商管理系统实现了供应商资质、投标产品价格及合同等相关文档和信息收集。因为针对一项招标,投标供应商的能力和资质将直接影响到招标的质量[3]。该系统可收集供应商公司资质、产品资质以及资质等相关信息,为供应商管理及评价提供基础数据。通过该子系统,可逐步建立并不断完善供应商库,为招标采购服务。同时,结合后期的到货时间,维修及培训等信息对供应商进行评价,提升采购部门对供应商的管理职能。
系统使用便捷,采购管理端报名登记供应商信息后,供应商通过自己的账号进入供应商端登录,填报并导入资质,系统支持直接导入资质压缩包,导入成功后文件一一对应,供应商只需录入投标产品等信息。
2.3 数据查询系统
数据查询系统的设计目的是可以从多维度查询招标项目情况,具体包括专家评分管理模块、设备查询模块及文件查询模块。
2.3.1 专家评分管理模块 可以纵向查询评审专家的评审次数及评审项目。也可以横向查询专家评审项目的打分情况,包括技术平均分及每项技术得分。通过该数据的汇总,可以分析临床专家们所关注的招标技术焦点,为提升招标采购质量提供参考依据。
2.3.2 设备管理模块 不同科室的设备类别和数量各不相同,实时掌握医疗设备运行状况是科室开展临床工作的重要基础[4]。从招标设备的维度对归档项目进行查询,根据设备名称、设备型号等查询条件查询归档项目信息,查询结果展示在列表中,默认可以查看设备名称、使用科室、中标金额等信息;机关业务处室可以通过权限登录系统,查询设备招标进度,临床科室可通过权限登录系统,查询设备到货信息;财务部门可通过权限登录查询付款情况。
2.3.3 归档文件管理模块 归档文件是按照医疗设备项目类型设定的,包括年度计划任务、专项采购任务及科研项目采购任务等。有助于统筹分析项目类别,为机关业务处室和专家提供数据服务。
2.3.4 评标管理系统 技术评审系统是通过信息化手段对投标文件进行打分,相比传统的手工评分能显著提升评标效率和公信度[5]。通过计算机自动统计总分功能可以提高评审效率;通过大屏幕显示评审专家汇总得分可以提升招标的透明度;通过文件的电子存储可以提升招标的档案管理。具体结构如下图3,该系统可在线显示投标厂商的评审得分、技术排名等信息。专家在评审结果无疑义后,通过打印机打印结果后集体签字。工作人员将原始评分表上传至系统,形成电子档案。
2.4 技术参数管理系统
医疗设备招标技术参数作为医疗设备招标文件的核心内容,往往是制约采购效率的主要因素[6]。由于制定技术参数的医学工程部门缺少与临床科室及设备厂商的有效接触,在技术参数的制定上缺少全局性和深入性,对于临床的需求也缺乏深度理解,容易造成供应商无法应标和科室对投标产品不满意的情况,导致招标工作反复进行或流标。通过该系统可以不断累积医疗设备的技术参数库,提升技术参数质量。
3 系统优势和特点
上述系统的建立将重点解决两个管理、一个服务方面的问题。一是管理采购部门工作人员:管理者需掌握每项采购任务的执行进度以及年度采购任务量化指标(包括中标金额、节约费用等信息);二是管理供应商:掌握主要产品的供应商信息(包括产品、以往采购价格等信息);三是服务好临床和机关:系统提供中标价格、保修时间及使用情况等信息,为医院医疗器械管理服务。
通过该系统应用,对下可提高招标采购效率,对上可为医院管理服务,对内有助于标准业务执行,对外有助于公平公正。
3.1 程序化的流程控制,有助于规范招标采购标准化
标准化的采购流程设计,不仅能提高采购效率,也是医院管理的抓手之一[7]。按照设定招标程序,如果资格审核合格厂商不足三家的,系统将不能执行下一步技术评审环节,界面重新返回二次招标公告。还有技术评审结果、商务谈判等环节均按照招标采购规范砩杓疲确保了招标采购环节的每一步都必须执行,否则无法进入下一环节。使用该系统有助于采购规范的标准化执行。
3.2 标准化的文档记录,有助于档案管理
档案管理是医院管理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8]。招标采购过程中产生的企业报名登记表、资格审核表、技术评审汇总表等各种文档,将通过系统的高拍仪拍摄并上传至系统。待项目执行完毕后,由档案管理人员专职对纸质版文档进行收集整理、装订成册。
3.3 采购全流程数据挖掘,有助于医院的医疗器械管理
系统产生的使用科室、预算金额、中标结果、付款情况等数据,可以按照excel文档进行整合。这些数据可统计分析出采购金额节约率、设备到货率、预算经费使用情况,为医疗设备的全过程管理提供支撑[9],也可很大程度上为医院的医疗设备管理提供决策支持。
4 小结
招标采购管理系统上线后需根据工作流程和工作内容不断完善,下一步将扩充竞争性谈判、单一来源采购等采购流程,并对现有公开采购程序的效率和质量进行评估,做进一步修正和完善。另外医疗设备招标流程衔接是薄弱环节[10],节点处的工作环节如何提高对接效率,需要进一步探索。同时,该系统可以对采购部门的工作人员进行规范化培训和管理[11],让未来的招标采购不断标准化和简单化,让采购人员能够从烦琐的事务性工作中解脱出来,开展医疗设备管理方面的研究和探索,更好服务于医院,为临床提供更好的保障。
参 考 文 献
[1] DEWI S, BAIHAQI I, WIDODO E, et al. Modeling Pooled Purchasing Strategy in Purchasing Consortium to Optimize Total Purchasing Cost [J]. Procedia Manufacturing, 2015, 4:478-486.
[2] LOPEZ-LORCA A A, BEYDOUN G, VALENCIA-GARCIA R,et al. Supporting agent oriented requirement analysis with ontologie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uman-Computer Studies, 2016,87:20-37.
[3] LE?NIAK A. Reliability Assessment of Research into Contractors’ Bidding Decisions[J]. Procedia Engineering, 2015,122: 251-257.
[4] BOHN D, KANTER R K, BURNS J, et al. Supplies and equipment for pediatric emergency mass critical care, Pediatric Critical Care Medicine[J].2011,12:S120-S127.
[5] LIANG A R D. Exploring consumers’bidding results based on starting price, number of bidders and promotion program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Hospitality Management, 2014, 37: 80-90.
[6] ZHOU P. Research on the Accounting Supervision Management in Bidding and Tendering for Enterprise Materials Supplies[J]. Procedia Engineering, 2012, 37:58-63.
[7] 曹秀堂,T丹,刘丽华.医院标准化运行关键绩效指标体系[J].中国医院,2013,17(8):8-9.
[8] 裴莉华. 加强医院档案管理促进医疗事业的发展[J]. 中国科技信息, 2009(8): 191,194.
[9] 李涛, 黄昊, 欧阳亚迪, 等. 全过程管理评价法在医疗设备招标中应用研究[J]. 现代仪器与医疗, 2013, 19(2): 5-7.
[10] 孙文泽,杨君英.医院医疗设备招标采购环节的管理[J].医疗装备, 2016,29(5) :109-110.
[11] 陈昌海.聚焦企业培训采购招标着力提升投标竞争力[J].通信与信息技术, 2015,218(6):85-88.
关键词:增长管理 现金流 中小企业 财务管理 预警系统
从主观的角度来说,中小企业的领导权一般都会集合在一个人或者两个人的身上,他们具有绝对的支配权、人事任免权和决定权,在这种情况,缺乏一个有效的预警机制,一旦领导作出了错误的决定,很有可能导致整个企业走向衰败。根据现有的情况分析,基于增长管理和现金流的中小企业占有很大一部分的比例,他们对经济的影响是不可小觑的。建立财务管理预警机制,不仅可以帮助中小企业做出正确的发展决策,同时能够居安思危,避免被社会的大浪潮打垮。本文主要对基于增长管理和现金流的中小企业财务管理预警系统构建的发展进行一定的分析。
一、增长管理财务预警系统构建的发展
(一)可持续增长理论在财务管理预警系统中的应用
中小企业的流动资金并不是很多,并且公司的固有储备资金也有限。如果中小企业不需要消耗现有的财务资源,那么销售能够增长的最大比率就是可持续增长率。利用公式来表示就是:可持续增长率=销售净利率×收益留存率×总资产周转率×资产权益比例=销售净利率×收益留存率×总资产周转率×(资产/期初权益)。从公式当中,我们可以非常明显的看出,中小企业在稳定的财务政策下,可持续增长率与资产收益率呈现出线性变动的状态。
(二)基于增长管理的中小企业财务管理预警系统
中小企业由于自身的抵抗能力较弱,因此在运营的过程中,很容易被社会上的大浪潮所推倒,为了长期的发展,同时在市场竞争激烈的今天占有一定的份额,中小企业需要基于增长管理建立财务预警系统。本文认为,中小企业的财务预警系统,要以可持续增长模型权衡企业当前销售增长率的合理性,并且有效的判断企业现有资源能否支撑未来的销售增长率。可持续增长模型还能判断企业的赢缺。从以上的表述来看,基于增长管理的中小企业财务管理预警系统,要用到可持续增长模型,并且以此为基础来建立。事实证明,可持续增长率可以详细的计算企业资金赢缺,并且对下一步的筹资和投资做出正确的决策,这才是中小企业财务管理预警系统应该发挥的功能。
(三)基于增长管理的中小企业财务管理预警系统运作流程
相对来说,基于增长管理的财务预警系统,最大的优势就是实用,这个系统能够随时对中小企业提供相对应的信息和资讯,在中小企业做出正确的决策以后,获得相应的经济效益。运作基于增长管理的财务管理预警系统,与其他的工作存在很大的差别。首先,必须在事前、事中、事后能够在第一时间跟踪和控制警情,避免因为事态扩大化引起恶性循环;其次,要注意日常生产经营活动的发现与探寻,很多的致命隐患,都是在日常工作不注意所引起的,由于长期被人忽略,最后发展成恶性事件;第三,将企业经营活动、内部控制以及财务预警相结合,这样就可以进行全面的预警,甚至在问题发生之初就进行控制,达到零损失。
二、现金流财务管预警系统构建的发展
(一)基于现金流的财务预警系统框架
现金流对中小企业而言,是一项重要工作,基于现金流建立财务预警系统,首先要在整体的框架构建上努力,只有建立一个符合实际的框架,才能保证其他的功能得以实现,为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一个强大的保障。第一,基于现金流的财务管理预警系统,必须分别研究现金流量综合财务预警、筹资现金流量财务预警等各种预警,只有对每一个环节都充分了解,才能避免在日后的工作当中,产生不必要的冲突,导致中小企业陷入困境;其次,要结合各种预警的特点,选取合适的预警指标,目前的中小企业正处于成长阶段,很多的业务和工作模式都不健全,预警系统的预警指标能够间接的帮助中小企业完善工作,并且在很多的方面,彻底解决问题;第三,基于现金流量的财务管理预警数据来源一定要是中小企业的现金流量表,只有这样才能保证预警系统的有效性。
(二)从企业现金流方向构成分析企业财务状况
从中小企业的发展角度来分析,不一样的现金流量构成现金流量表示正负方向有所不同,通常情况下,将会直接导致现金流量结果的差别。因此,在构建基于现金流的财务管理预警系统时,必须在“正负方向”上有一个充分的把握。比方说经营流入流出且筹资流入>流出,表示企业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匮乏,举债经营是目前企业状态;经营流入>流出且投资流入>流出且筹资流入>流出,表示经营、投资、筹资都能取得良好的现金流入,企业财务状况一片大好。从以上的阐述来看,根据企业现金流方向构成来详细的分析企业财务状况,是财务管理预警系统的重要工作,同时也是考量财务预警系统的重要标准。所以,财务管理预警系统的构建,必须在这个方面足够努力,才能保证系统的有效性。
三、总结
本文主要基于增长管理和现金流的中小企业财务管理预警系统构建的发展进行了一定的讨论,从整体的情况来看,发展情况还是比较乐观的,很多的中小企业都获得了较大的成长, 并且在社会发展的大浪潮当中,获得了稳固的地位,正在逐步的扩大规模。值得注意的是,财务管理预警系统的发展与中小企业的发展要持平,只有这样才能避免企业过快成长,获得一个稳步的提升。
参考文献:
[1]万江鹏.通过现金流量表分析企业财务状况[J].现代交际,2009(11).
【关键词】供应链 采购合同 规避风险
当今的市场竞争已不是单个企业间的竞争,而是一条供应链与另一条供应链之间的竞争。全球化、技术发展、信息爆炸以及新经济体的出现使得企业之间必须要更密切地合作和信息资源共享以便提高整个供应链的竞争力。这使得采购活动将在企业间更多、更广泛的竞争。特别那些对采购价格依赖程度较高、生产周期较长的企业,有时其产品还没有出厂,就由于原料采购价格的大幅变动,使得企业蒙受巨大损失。通过采购合同的形式对于企业采购活动进行科学的管理,是当今采购合同的主要发展方向。
1 采购合同基本特性
采购合同是采购方与供应方双方谈判协商一致同意而签订的调整供需关系的协议。采购合同是双方解决纠纷的依据,也是法律上双方权利和义务的证据,双方当事人都应遵守和履行采购合同。采购合同的特征:(1)当事人双方订立的采购合同,是以转移财产所有权为目的。(2)采购人取得合同约定的标的物,必须支付相应的价款.(3)采购合同是双务、有偿合同。双方互有义务,供货人应当保质、保量、按期交付合同订购的标的物,采购人应当按合同约定的条件接收标的物并及时支付货款.(4)买卖合同是诺成合同。除了法律有特殊规定的情况外,当事人在合同上签字盖章合同即成立,并不以实物的交付为合同成立的条件。
2 采购在供应链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高效的采购对于企业优化运作、控制成本、提高质量以及持续性盈利等方面至关重要。专业生产能够更加发挥其巨大的作用,企业越来越关注于自己的核心业务,而将非核心业务外包,从而增加了企业采购的比重,使得采购及其管理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2.1 采购在供应链供应关系中的作用
任何企业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满足客户的需求并获得最大的利润,企业要获取较大的利润需要采取很多措施,如降低管理费用、提高工作效率,加快物料和信息的流动,提高生产效率、缩减交货周期等,因此,企业可选择恰当的供应商,同时将供应商纳入自身的生产经营过程,将采购及供应商的活动看作是自身供应链的一个有机组成,形成合作伙伴关系,进一步实现信息共享策略。
2.2 采购在供应链成本中的作用
由于信息发达和世界经济高度自由化的结果,过去企业借助技术领先,市场垄断等所塑造的超额制造或销售利润正快速消失,加上消费者主义风起云涌,偏高的产品售价,将在保护弱者的呼声下逐步退让,终于导致企业必须以降低采购成本,来代替提高售价,达到提升利润的目的。
3 供应链风险是当今企业面临的最主要风险
供应链风险是指供应链中的生产和物流要素给企业带来的经济损失,包括采购、库存、分销、配送等风险源。供应链风险直接影响企业的运营效率,对企业的业绩和竞争力产生重大的影响。企业面临的供应链风险有供应风险、价格风险、库存风险、需求风险、运输风险以及金融产品风险等等。现代企业必须具有供应链风险管理的能力。
在全球化竞争使产品的生命周期不断缩短,技术创新日新月异,顾客需求的及时性不断提高,这些原因使得供应链的不确定性不断增加。随着技术不断进步和各种新型经济体的不断涌现,供应链风险管理的重要性以及难度都将同时增加。供应链的安全、稳定、效率等问题已成为决定企业生存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经过供应链成员的多重博弈,在竞争与合作并存的大环境之下,如何快速地搜索、挖掘、配置所有可利用的资源,是实现企业利益最大化的关键要素。
4 供应链采购合同是供应链风险管理的新方向
供应链采购合同是指应用各种管理思想、理论方法,设计组合、执行和管理一批不同采购合同(如定量合同、期权合同、柔性合同或现货市场采购等)中合同的参数,以使采购企业实现降低供应链风险、降低成本和提高服务服务水平的目标。
4.1 研究供应链采购合同的重要意义
企业的战略、商业运作过程和项目的开发通过同采购合同紧密联系起来,使得企业能够根据合同需要分配企业的资源;供应链采购合同使得企业能根据已有合同基础,评价增加一个新合同对公司总体利益和风险的影响;供应链采购合同使得整个风险分析能够同企业目标和风险管理实践紧密联系在一起。
4.2 供应链采购合同可以降低供应链风险
基于产品组合管理的采购合同战略管理为企业提供了一个非常清晰的供应商组合,可以使得采购商有效配置企业资源、有效控制供应链存在的一些战略风险,如供应风险、库存风险等。
4.3 供应链采购合同管理决策
供应链采购合同管理决策是一门崭新的决策技术。传统的采购人才已经不能适应新时期的采购管理。对采购人员不仅要求有运营方面的知识,还要求具备金融领域的知识,因为采购合同组合管理已经成为采购管理和金融管理相结合的产物。为更有效地指导企业提升采购合同管理决策的能力,必须明确供应链采购合同管理决策的主要功能和决策方法。该功能架主要包括数据管理和编辑、优化和决策支持等3部分功能。在决策中,绩效目标主要指财务目标、运营目标、顾客关系目标和风险忍受度等;资源可用性主要指企业产能、库存水平、资源限制等;现有合同指当前存在合同的合同义务和重要事件等;单个合同的影响指收益预测和收益概率分布等;组合合同的影响指对其它合同的影响、风险指示等;最优合同策略指合同期限、价格、服务水平分析、期权、惩罚条款、再谈判条件等。决策方法主要有,第一、期权合同和长期合同采购组合管理决策。主要指采购商通过期权合同和长期合同组合向同一供应商采购物品,综合控制价格风险、库存风险和顾客服务风险等的决策策略。第二、期权合同与现货市场采购组合管理决策。采购商对非战略采购物品选择现货市场采购,将面临成本风险和需求风险,所以采购商可能选择应用期权合同与现场市场采购的组合进行采购。第三、多个期权合同采购组合管理决策。在非战略采购问题中,采购商会面对多个供应商提供多个期权合同的采购问题,并且不同供应商会提供不同期权价格和不同执行价格。
总之,现代企业为提高竞争能力和生产效率不断精瘦供应链的库存,这使得供应链自身的风险不断增加。因此供应链风险管理的决策技术和方法显得尤为重要。而企业的采购风险包涵了绝大部分的供应链风险,因而科学采购管理决策可以有效降低供应链风险、提高供应链效率。本文提出的基于供应链采购合同研究,使得企业可以同时考察不同来源的风险和不确定性,以期达到使用供应链采购合同来控制企业的总体风险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杨德礼,何勇等.供需链契约研究进展[j],管理学报,2006,3(1),117-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