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12 09:15:18
导语:在成人大学与网络教育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关键词】网络课程论坛;学业情绪;交互学习;认知性存在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12)03-0069-05
一、引言
网络课程论坛是基于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网络资源共享技术和多媒体信息展示技术的新型远程教育支撑平台,是教师提供指导帮助和学生自主学习的主要场所。不同于其他学科,英语的听说读写能力更需要建立在良好交互学习活动的基础上,这是因为大学英语网络课程论坛的交互学习不仅取决于智力因素,也取决于非智力因素。学业情绪作为一种与教学过程密切相关的非智力因素,在学生的成长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俞国良,董妍,2005)。Stern曾指出情感对外语教学的作用至少与认知活动同等重要,甚至更重要。网络课程论坛的英语学习活动不同于传统课堂学习活动,有其远离现实人际情感交流的消极一面(任瑞仙,2004),学生因相互之间的距离很容易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孤独等负面情绪。而没有良好的学业情绪,不仅不会有成功的学习,甚至一般的学习任务也不可能顺利完成(俞国良,董妍,2005)。
目前多数大学英语网络课程正朝着“偏重认知,忽略情感”的不良方向发展:提供给学生大量的学习资源,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监控,轻视对情感态度的培养(刘赣洪,吴初平,2007)。而认知与情绪之间的关系是双向的,情绪是对认知活动的反应,认知是情绪的充分和必要条件(Lazarus,1991)。大学英语作为必修课和基础课,学生人数多且层次差别大,教学影响广泛而深远。鉴于目前缺少从认知角度探讨大学英语网络课程论坛中的学业情绪研究,本文将对此问题做深入的分析和探讨。
二、认知性存在及学业情绪的界定
认知性存在是在学生社区中,学生通过文本通讯支持的持续性对话和反思来促进有意义的理解、分析、构建与确认(Garrison,2000)。它是远程学生通过持续的交流互动进行知识意义建构的过程,能够反映大学生在英语网络课程论坛的交互学习活动和学生从低到高的认知发展过程。认知性存在包括四个阶段:触发事件、探索、整合和解决。Garrison把触发事件描述为“唤醒”、探索阶段为“探究”、整合阶段为“假设”、解决阶段为“鉴定”(表1)。四个阶段之间的关系和形成途径如图1。
根据资源有限理论,人可利用的认知资源数量随各种情绪的作用而变化。因此,认知性存在的触发事件、探索、整合和解决的认知加工过程受到学业情绪的作用而变化。学业情绪指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学业相关的各种情绪体验,包括高兴、厌倦、失望、焦虑、气愤等(Pekrun,Gortz,Titz,2002),也包括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情绪体验,在日常做作业过程中的情绪体验以及在考试期间的情绪体验等(俞国良,董妍,2005)。在英语网络课程论坛交互学习中,学生的学业情绪体验贯穿认知性存在的四个阶段:学生从接触论坛空间并“唤醒”自己的认知开始,在“探究”领会他人帖子内容,分析、反思、整合他人意见并逐渐在自己私人空间范围内形成“假设”观点的过程中深入,最终在与他人互相讨论并“鉴定”出解决方法后结束。本文的学业情绪特指学生在英语网络课程论坛交互学习中体验到的各种情绪体验。
三、研究方法
研究旨在让师生意识到良好学业情绪的重要性,促使实现认知和情绪在教学交互活动的统一,改善教学现状。
研究内容涉及学生在英语网络课程论坛交互学习体验到的各种情绪。作者整合Peknm(2002)、Ravaja(2004)的学业情绪划分和我国心理学者俞国良、董妍(2005)的《青少年学业情绪问卷》以及实际教学情况,绘制英语网络课程论坛学业情绪向度编码体系(表2),并在认知性存在的四个阶段基础上,把英语网络课程论坛的学业情绪分为触发事件学业情绪阶段、探索学业情绪阶段、整合学业情绪阶段和解决学业情绪阶段。
研究内容具体为大学英语网络交互学习触发事件学业情绪阶段、探索学业情绪阶段、整合学业情绪阶段和解决学业情绪阶段的现状以及形成原因。
研究对象选取重庆大学11个专业的一年级学生200名,参与英语网络课程论坛学习次数在两次及两次以上的同学达到75.4%。研究方法为问卷和访谈,笔者选取20人为问卷前测被试,信度检测结果系数在0.61-0.87之间,并将问卷一次性发放,回收率达到96%。基于问卷结果,笔者选取15名同学为访谈对象,了解大学生产生学业情绪的原因。
四、研究结果及原因分析
1.触发事件学业情绪阶段
触发事件通常指那些用于讨论的问题或以新的方向进行讨论或对最初触发事件的理解存在的迷惑(杨素娟,莫冬敏,2011)。在网络课程论坛中,老师的期望和布置的任务常常成为触发事件。教师向学生提供的背景知识、传达的信息、转向新方向的讨论等都属于触发事件的范畴(Garrison,Anderson,2003)。
触发事件处在英语网络课程论坛学习的初始阶段,包含两个关键点:教师布置的讨论话题,学生对讨论话题的迷惑感。迷惑感促使学生对教师布置的话题进行分析,解读等行为的产生,因此学业情绪集中表现在学生对英语话题的理解程度上。
(1)研究结果
如图2所示,当学生对讨论话题的理解感到迷茫无从发表观点时,不活化情绪(正向-不活化与负向.不活化情绪的总和)比例达到61.1%,主要体现在失望和无助情绪上,分别占到25.9%和24.1%,这两种情绪源于“负向-不活化情绪”,这类情绪较无主观控制,会降低学生英语学习的动机,积极解决问题的意愿。而当学生对讨论话题的理解感到思路泉涌时,活化情绪(正向-活化与负向.活化情绪的总和)所占比例高达76.6%,且主要体现在高兴情绪上,占到58.2%,高兴情绪源于“正向-活化情绪”。此情绪可拓展学生的英语思维和行为方式,使学生的认知范围更宽广,思维方式更灵活,行为更具有创造性。
(2)原因分析:
触发事件阶段产生负面情绪的原因可归纳为两点:一、学生对讨论的英语话题没兴趣。访谈中一位学生表示:“话题总是围绕课本内容,没有新意,有点厌倦”。二、学生感觉教师布置的英语话题太难。正如一位同学表示:“教师布置的有些话题中,有些英语单词我不理解,感到很沮丧”。而产生积极情绪的原因可集中为一点:学生对该话题兴趣浓厚。正如学生所说:“对有兴趣的话题,想说的话特别多。”
2.探索学业情绪阶段
探索阶段反映了学生对触发事件的响应情况(杨素娟、莫冬敏,2011)。学生需要感知或抓住问题的属性,然后对相
关信息进行充分说明,并进行批判性反思和交流(Garrison,Anderson,2003)。在此阶段,学生往往表现为对触发事件的问题匆忙下结论、阐述观点及个人叙述(caroline L.Park.RN,2009)。结论、观点、叙述都是通过论坛帖子体现出来的。学生在论坛中所发帖子能反映学生或群体在发帖时所具有的思维水平(Meyer,2008),因此帖子的质量与书面英语表达能力有直接联系。探索阶段能够检验出学生应用书面英语水平的高低。学业情绪主要表现在学生对英语基础知识和书面英语高级表达掌握两个方面。
(1)研究结果
数据显示,探索学业情绪阶段的走向是极其复杂的。
在学生对英语语法,单词、句子等基本知识掌握方面,如图3所示,学业情绪走向的复杂性体现在学生对基础知识运用欠佳的情况下,活化情绪比例占49.2%,不活化情绪比例占54.5%,两者比例的“旗鼓相当”主要体现在焦虑和失望两种情绪平分秋色,占22.6%。生气、羞愧、无助情绪比例紧随其后,分别占到11.3%,11.3%,13.2%。焦虑这种“负向.活化情绪”有可能导致更积极地学习态度,即采取实际的行动来克服困难。也有根据研究表明,中等水平的焦虑有利于学习效率的提高,而过低或过高的焦虑对学习不利,两者呈倒u形关系,22.6%的焦虑并没有起到明显的积极学习态度。因此,当学生对基础知识运用欠佳时,不活化情绪为主导学业情绪。而当学生灵活运用语法时,活化情绪高达94.5%,其中高兴情绪所占的比例高达70.3%,起到非常显著的积极学习态度。
书面英语表达能力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能见效的。如图4所示,学生在书面表达能力迟迟得不到提高时,同样体验到丰富的学业情绪,活化情绪和不活化情绪分别占到51.7%和48.3%,学业情绪比例高低依次是焦虑占29.6%,失望占24%,无助占22.2%,生气占12.9%,反映了学生的整体学业情绪既不积极也不消极。当学生书面表达顺畅时,活化情绪占73.9%,不活化情绪占26.1%。尽管活化情绪比例明显大于不活化情绪,但不能忽视的“正向.不活化情绪”中的满意情绪占23.3%。
(2)原因分析
在英语基础知识方面,学生产生复杂情绪主要因为基础知识不是大学英语学习的重中之重,但他们对基础知识的重要性深有感触。学业情绪走向可以反映出大学英语基础知识教学存在问题。近年来大学英语教学更偏重语言交际,英语基础知识变成大学英语课程中的“冷门”,造成学生不重视基础知识的严重影响。
在英语书面高级表达方面,学生英语作文松散,甚至失去原意的现象在论坛上尤为明显。学生虽然对英语作文下笔能言,却不一定能保证质量,这是学生在高级表达能力得不到提高时产生复杂情绪的导火索。从访谈中得知,尽管学生对自己的英语写作能力普遍感到不满意,并迫切想加强练习,但学生不愿意在论坛上暴露自己英语写作欠佳的情况,有学生表示:“与其让同学看到我英语表达欠佳的一面,还不如选择沉默”。尤其在大学英语书面表达能力更上一层楼的要求下,学生往往力不从心而失去信心。而表达能力得到提高和肯定,满足教师的期望并得到赞许是促使学生产生积极情绪的原因。但有些同学的书面高级表达很好,却对话题不愿再深入讨论而不积极发帖,这是满意情绪占据一定比例的原因。
3.整合学业情绪阶段
“整合”是对探索阶段产生的观点进行意义建构(Garrison,Anderson,2003),是探索的更高阶段。在此阶段,学生需要对探索阶段分享的观点进行连接和整合,并创建新的认识(杨素娟,莫冬敏,2011)。提出个人观点、补充他人观点、提出假设、整合各种资源中的信息等都属于整合的范畴(Garrison,Anderson,2003)。在英语网络课程论坛中,整合阶段集中体现在学生整理英语“输入”资料。“输入”资料主要来自论坛中的帖子以及教师提供的和学生搜集的英语资料。学业情绪表现在学生对他人英语资料的理解和整理他人有效信息两方面。
(1)研究结果
对他人英语资料理解方面,如图5所示,学生高度理解他人表达的英语含义时,活化情绪占到70.3%。高兴情绪高达50%,可以看出理解他人的英语表达,是对学生自身英语水平的肯定,这为积极的交互学习提供良好前提。访谈中一位学生提到:“这让我感觉我是论坛中的一员,我也希望其他同学能容易的理解我的英语表达。”
整理材料中的有效信息有助于学生英语归纳能力的培养。如图6所示,对于难以理解的英语材料,学生体验的情绪是所有项目中最多的,除了羡慕和羞愧情绪,其他情绪均有份额,其中厌倦、焦虑、高兴情绪占据较大比例。尽管活化情绪和不活化情绪所占比例差距不大,分别占到47.1%、52.9%。但从图六中可以得出,英语材料难以理解更易使学生产生“负向一不活化情绪”。
(2)原因分析
从访谈中了解整合阶段负面情绪的原因在于多数学生整理英语资料只为分享一些浅层信息,虽然看到其他同学分享的深层信息时会检讨自己的学习行为,但面对繁琐的英语资料,学生并不愿意花费更多时间和精力去分析复杂的英语句子。论坛里的大量重复信息也加重了学生厌烦等负面情绪的产生,只是学生不愿意脱离自己在网络课程论坛建立的社交关系,带着矛盾的心情整理英语材料。
得到积极情绪的同学表示:“论坛对学习的提高不是立竿见影的,但总的来说肯定是有帮助的,帖子看多了,对英语句子中出现的语病比以前更敏感。”“解决了学习上的很多难题。”“认识了很多新鲜的东西,也学习到了丰富的英语知识”等。产生积极情绪的原因可归为学生更容易解决英语难题,得到帮助且提高了英语学习的信心。
4.解决学业情绪阶段
“解决”是认知发展的最高水平(杨素娟,莫冬敏,2011),是对观点和假设的检验,以及从批判的角度看待内容(Garrison,Anderson,2003)。通常需要通过思考和建立共识来实现对观点和假设的检验。网络教学论坛中属于解决的事例主要有:对现实的模拟应用,检验解决方案和证明解决方案等。(Garrison,Anderson,2003)
解决阶段是四个阶段中最能体现英语交互学习的阶段,学生为某个英语话题和观点进行不断的交流,是学生大量“输出”英语信息以求得最佳结果的过程。从数据统计看,学生在英语网络课程论坛的交互学习中,需要得到更多的肯定、支持、帮助和交互,具有被认同和被关注的需要。学业情绪主要表现在体验他人对自己英语观点的认同和寻求与他人英语观点的共识两个方面。
(1)研究结果
当学生在交互学习过程中,体验不到他人对自己观点的肯定时,认同感就会严重下降。如图7所示,当学生发表的英语帖子无人参与时,“负向一不活化情绪”占到85.2%,其中失望占到55.5%,正活化情绪甚至达到零。如图8所示,当自己的观点得到赞同时,“正向-活化情绪”高达76.2%,而
得不到赞同时,如图9所示,“负向-不活化情绪”达到61.5%。
学生在英语论坛交互学习中积极寻求与他人的共同认识、价值、理想、想法。如图10和11所示:提供的建议得到他人的感谢和积极响应时,“正向.活化情绪”分别达到83.5%和88.9%。高兴是体现“正向-活化情绪”最突出的情绪,分别占到64.8%和62.9%。如图12所示,当学生得到他人解惑答疑的帮助后,更能激发他们的“正向-活化情绪”,高达92.8%,感激情绪占到57.4%,高兴情绪退居第二位,为33.3%
(2)原因分析
学生在解决阶段产生负向情绪的原因非常鲜明:学生认为自己的帖子得不到关注、肯定和认同。学生尽管对此感同身受,却不会关照“冷帖子”。仅有小部分学生在论坛中经常发帖提问或回答问题,多数学生属于旁观者,究其原因:第一、很多学生表示有时候并不知道提什么问题,而希望他人提出问题。第二、论坛上相同的问题很多,学生没心情再发一遍。第三、有些学生认为论坛中英语话题大多没有讨论价值且通常都有一个常见的思维套路,无法进行深入讨论。第四、论坛中有很多口水话,属于精品的很少。对比回复少的帖子,学生更喜欢高人气的,而高人气的帖子又少之甚少,导致学生兴趣逐渐消失。第五、有些学生认为自己的帖子常被淹没,得不到师生的及时回复,难以引起师生的持续关注,更没有心情理会其他学生的帖子。
五、对教学的启示
研究数据的分析表明学生学业情绪的积极和消极作用对大学英语网络课程论坛的教学效果有着直接影响。教师应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学业情绪,充分调动学生积极的情感因素,保证大学英语网络论坛的教学成效。
第一,在触发学业情绪阶段,教师对于英语话题的选择要根据生活来设置语言情景,熟悉和感兴趣的话题是学生英语学习的强劲动力。“教人未见其趣,必不乐学”,教师需要投学生之所好,让学生体验英语的实用性和乐趣,不是为了学习任务而发帖。
第二,在探索学业情绪阶段,对于英语基础知识,教师的“耐心”并不体现在纯粹改正学生帖子中的错误。基础知识教学目的是让学生系统地认识英语,提高使用英语的规范性。教师应鼓励和批评“双剑齐飞”。否则,学生的参与往往止步与此,把发帖当做任务,完成之后便置之不理。对于英语书面表达能力,教师除了传授佳词丽句外,更要安抚学生的不良情绪,积极帮助学生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一环紧扣一环地进行写作学习,并鼓励学生以让他人看懂和与他人分享心得为主要目的进行写作。
第三,在整合学业情绪阶段,教师虽要照顾到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所提供的英语材料也应各有梯度,但从数据显示,英语材料以中等难度更为学生所接受,这点显示了学生并不想被人为地分配到较低的英语学习等级中。学生很容易在整理英语资料时产生倦怠情绪。首先,教师应该帮助学生树立切实的学习目标,既要适当施加外在刺激和驱动,比如表扬某些积极参与论坛的同学,也要通过学生内在动机培养学习自觉性和主动性。再次,对于整理英语资料所需的归纳总结能力,教师要尝试了解和接受学生的思想和感情,才能有针对性的培养学生的总结归纳能力。
第四,在解决学业情绪阶段,教师的创新意识要“大展拳脚”,组织多种多样且有益于群体参加的学习活动,例如教师可组织大家在一定时间范围内在一个版块内讨论一个实质性很强的英语问题。数据表明,论坛中的师生、生生之间互相帮助也是促进学生积极参与论坛交互活动的重要因素。因此,鼓励学生结成小组或对子,开展互助学习活动是必不可少的。另外,教师也要适当处理阻碍活化论坛气氛的重复或类似帖及“很好”、“赞同”等感叹语。
[论文关键词] 药理学 网络教学 成人高等教育
[论文摘要] 成人高等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其中的业余和函授学生来说,药理学内容广泛,理论与实践并重,学习起来有很多困难。本文结合药理学学科特点提出了建立向成人高等医学教育学生开放的药理学网络教学平台,并且就网络教学的开展、网络学习的评价考和核系统,结合教学体会提出几点意见。结合药理学的学科特点和成人高等医学教育的特点,合理应用网络技术对于药理学知识的传播和推动成人高等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成人高等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学习形式主要有三种,分脱产(即全日制)、业余(包括半脱产、夜大学)和函授。对于脱产学生来说,时间较为充裕,能系统接受各门课程的内容,对于一些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并重的实验性学科,比如药理学,即使涉及内容广泛,理论性强,也能较好的掌握。但对于业余和函授学生来说,学制短,学习时间集中,学习与考核通常在较短时间内完成。很多学生反应难以系统理解和掌握药理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更为重要的是,药理学是一门发展中的学科,随着科学研究方法的不断进步,新的药物层出不穷,关于药物和药理学的知识更新很快,是一门需要终身学习的学科。
药理学是我校省级精品课程之一,精品课程的建设有利于优质教育资源的传播和利用,代表了网络教育资源未来的发展方向。精品课程本身就是一种教学资源,而且是系统设计、精心组织、集中且高度共享的优质教学资源。精品课程具有典型性和示范性,研究精品课程网络建设为网络环境下其他教学资源设计提供了案例支持。但是,目前网络教学资源大多是把传统的课堂教学内容照搬上网络,资源基本上是教材、讲义等的电子版本,课程录像基本上是“教师头像”式的解说。网络精品课程只是起到了陈列课程材料的作用,缺乏学生参与,缺乏教学活动双方的交流,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被动接受的地位没有改变,没有体现网络的交互性和协作性。人们并不会因为有了网络,就自发的改变他们的学习方式,特别是身心发育还不够成熟的大学生,如果没有成年人的正确引导,很少人会意识到网络对学习的作用。因此,药理学精品课程网络建设迫切需要加强,需要建立完善开放式课程体系,并且迫切需要合适学生的参加。
成人高等医学教育学生大多已经从业,有自己相对固定的工作,经过中专或专科阶段的学习,具备了相应的医学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也拥有一定的实践经验。具有以下特点:①认识能力比较成熟与完善。②情绪的稳定性和行为自控能力较强。③学习目的多元化。④承担着一定的社会责任和较重的家庭压力。他们的学习时间相对较少,学习精力有限,从而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习的效果。⑤实践经验丰富,理论知识薄弱;学习主动性高,思维能力强;学生在年龄、学历、经验、基础等方面存在着较大差异。结合药理学的特点和成人高等医学教育的特点,合理应用网络技术对于药理学知识的传播和推动成人高等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探索。
一、建立向成人高等医学教育学生开放的药理学网络教学平台
网络教学平台的研究、设计和开发充分吸取了教育技术理论与方法最新研究成果,它应用网络技术,根据不同专业教学模式、不同教育对象的特点,为开展网络教学提供灵活的,适合于多种层面、多种对象及多种网络环境的交互式教与学支撑平台[1]。以面向普通本科生开放的精品课程为依托,结合业余和函授教育特点及教学进度,设立药理学核心教学资源集中,重点明确而又与扩展知识便于交互的版块。网络教学平台可以向成人学生提供虚拟课堂,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可以在异地进行。网络教学是以教师导学与学生自学相结合,电子教材与文字教材相配合、课堂学习与自主习相协调的教学模式,学生通过网络教学平台进行网上答疑、讨论、测试、课程辅导等,与课堂教学相辅相成。因此,基于网络平台的药理学网络教学平台的建设,可提高药理学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也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供环境。
鉴于药理学发展迅速的特点,更新速度快是药理学网络教学的重要特点之一。很多成人高等医学教育学生本身具有一定的临床和用药经验,对基础药理学知识有一定的理解和体会,更渴求的是药理学知识的新进展。因此,除了每年按照最新的教学计划更改有关章节的理论知识外。还在论坛中及时地向学生介绍药理学相关技术和方法的最新进展。这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学生以知识点为线索展开学习,多角度延伸,达到个性发展的要求,实现培养目标。 转贴于
二、建立多渠道的师生沟通方式
网络教学平台不是将教材内容原封不动地搬到网上。而是要发挥网络的特点,针对成人高等医学教育学生,尤其是业余班和函授班等学生,创立了一个虚拟的学习环境。因此,网络教学平台应具有交互性。交互性是影响网络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学生与教师之间的相互交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和运用,培养创新能力。使学生更好的处理学习、工作和生活三方面的矛盾,避免面授辅导来回奔波之苦,适合现代成人学习特点。基于这种需要,充分利用网络教学平台的网上论坛(BBS)功能,博客(BLOG)功能,可及时在线处理学生提出的问题,并且对问题的回答能够较长时间保留在网络上,对后来有相同问题的学生也能起到引导和释疑作用,避免重复劳动。另外,一个问题而同时多个同学的参与能使得知识更扩展、更丰富,教师也能受益。对于非教师值班期间或者针对特定老师提出的问题,也可以通过电子邮件的形式予以回复,对于典型问题征得学生同意后,可以学生来信方式在网上予以公开。针对特定的班级可以开辟讨论组、QQ群作为课堂辅助教学的延伸,也能增进教师与学生的感情,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总之,BBS、BLOG、E-mail等多种方式可以配合使用,设计灵活多变的技术方案,从而全面的提供网上留言答复、授课指导、作业、答疑、专题讨论等,为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交流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2]。
三、建立合理的网络学习评价与考核系统
通常情况下,考试是考核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之一。由于考核的目的和学科以及专业特点不同,考试的方式是灵活多样的。然而目前成人高等医学教育的考试形式大多还是笔试;考试答卷多为闭卷考试;理论考试多,技能、操作实践考试少;终结性考试多,形成性评价的考试少。考试中记忆性成分所占比重较大,善于记忆的人容易获得好的分数,这使得考试本身成为对死记硬背的鼓励。虽有少数课程采用开卷考试形式,但也侧重于理论考核,不能体现成人学习的特点及网络学习的特点。
成人医学高等教育需要建立合理的学习评价和考核系统,这具有很强的导向作用,用好学习评价和考核系统可以提高成人大学生的学习效果,强化其在教学中的反馈作用。特别是对于网络学习的业余和函授大学生,要体现网络学习的特点。现在的网络教学平台,具有实名制的学生统计功能,可以对诸如登录课程次数,浏览教学材料次数,阅读试题库、试卷库次数等做出统计。这为综合的形成性评价成人大学生的学习提供了一定的依据,可以作为平时成绩评价的参考。成人大学生擅长分析和应用,而记忆力较差。在药理学网络教学过程中应针对成人大学生的学习特点,还要采取其它多元化考核形式,如闭卷、开卷、大作业或论文、小组讨论和读书笔记等考试方法,都可以通过网络教学平台及时的上传给老师进行评阅与指导。具体到药理学来说,成人大学生可以结合平时工作中碰到的病例,并针对疾病,提出不同情况的用药方案请教师帮助分析、从而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3]。这种边学边用的情况充分体现了在职教育的优势和特点。也可提供几本药理学及相关专业中英文权威专业杂志给学生,引导学生可对自身感兴趣的新药进行综述或将临床中遇到的问题在相关领域的杂志、书籍上找到答案并总结成论文。
参考文献
[1]谢松强,张忠泉.成人药理学网络教学探讨.时代教育,2009,(11):160.
更新)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基本原理概论》
网络核心课形考任务
6(专题测验六)
答案
专题测验六
一、判断题。(共
12
题)
题目
1
1.法人资本所有制崛起并成为居主导地位的资本所有制形式,
使得资本占有的社会化程度大大提高(
)。
选择一项:
对
题目
2
2.当代资本主义发生的新变化从根本上说是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和资本主义经济规律作用的结果,
改变了资本主义的
本质,
从而克服了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
选择一项:
错
题目
3
3.2008
年,
由英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迅速发酵,
成为
20
世纪
30
年代大萧条以来最为严重的全球性经济灾
难,
暴露出了在物质利益驱使下资本主义贪婪的本质(
)。
选择一项:
错
题目
4
4.2016
年,
反建制派政治人物特朗普入住白宫;
2017
年法国总统大选中,
独立候选人马克龙高票当选,
终结了法国传
统两大政党轮替执政的历史。
这一切,
都说明欧美传统的精英政治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
选择一项:
对
题目
5
5.美国福特公司的莱曼汽车,
设计在德国,
而制动装置生产在韩国,
在美国生产燃油泵,
在澳大利亚生产发动机,
一部
车从设计到装配,
竟涉及
8
个国家。
这说明莱曼汽车这个“全球产品”,
是经济全球化的杰作(
)。
选择一项:
对
题目
6
6.20
世纪
80
年代末
90
年代初以后,
随着冷战的结束和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科技革命的推动,
由美苏对抗带来的世
界经济体系的分割被打破,
经济全球化开始萌芽(
)。
选择一项:
错
题目
7
7.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最早产生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
)。
选择一项:
错
题目
8
8.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
是垄断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自身范围内的部分质变,
但它并没有根本改变垄断资本主义的
性质,
在本质上维护的仍是资本主义制度(
)。
选择一项:
对
题目
9
9.第三次工业革命以电力的广泛应用为标志(
)。
选择一项:
错
题目
10
10.资本主义必然为社会主义所代替,
就意味着资本主义社会将在短期内自行消亡(
)。
选择一项:
错
题目
11
11.大企业在竞争中不断排挤或吞并中小企业,
资本积聚和集中,
从而引起生产集中,
生产集中发展到一定程度,
必然
形成垄断(
)。
选择一项:
对
题目
12
12.垄断是作为自由竞争的对立面产生的,
所以垄断可以消灭竞争(
)。
选择一项:
错
二、单项选择题。(共
6
题)
题目
13
1.二战后,
资本主义的劳资关系和分配关系发生了变化,
使工人阶级的生活状况得到了一定的改善。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
这一变化的是(
)。
选择一项:
C.
工人大会具有生产的最终决定权
题目
14
题干
2.长期以来,
美国等西方国家向外“输出民主”,
进行了一系列争,
中东地区战乱不止,
许多国家政局动荡,
宗教和政
治派别冲突不断,
致使经济凋零,
民不聊生。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这种战争(
)。
选择一项:
A.
第一次世界大战
题目
15
3.经济全球化犹如一把双刃剑,
它在产生积极效应的同时,
也带来了消极和负面的影响。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其消极影响
(
)。
选择一项:
B.
资金、
技术等生产要素可以在国际社会流动和优化配置
题目
16
4.列宁在《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
一书中曾指出,
资本主义发展到帝国主义,
具有五个基本特征。
其中,
不
包括(
)。
选择一项:
B.
垄断资本获取一般利润
题目
17
5.关于第三次科技革命,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选择一项:
D.
以电力的广泛应用为标志
题目
18
6.关于垄断,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选择一项:
A.
资本主义由自由竞争阶段发展到私人垄断阶段,
这是垄断的最高形式
2020年国家开放大学报名条件
电大是什么学校?
电大全名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现已更名为国家开放大学,是一所成人大学。电大是成人学历提升的一种学习形式,其他的成人学历提升形式还有自考、成考、网络教育。电大的主要作用是帮助成年人更方便的拿到理想的专科或本科学历。电大在全国各省市均有分部,考生可就近报考。
学生须参加在线学习或面授学习,完成课程作业,参加课程考试。学生主要利用文字教材、录音、录像教材、微课程和网络课程等多种媒体资源和国家开放大学学习网进行学习。学生可通过登录学习网点播和查看网上教学资源在线学习,利用论坛、网上直播和视频系统等网络交互手段与同学、教师进行学习交流,也可以到学习中心(教学点)参加集中面授学习或参加小组学习。
国家开放大学报名要求
报考高起本或高起专考生应具有高中毕业文化程度(中专或职高毕业证书也可以)。报考专升本的考生必须是已取得经教育部审定核准的国民教育系列高等学校、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机构颁发的专科毕业证书、本科结业证书或以上证书的人员。经吉林省招生委员会核准录取的成人高等学校应届专科毕业生,可报考我省成人高等学校,录取考生2020年春季入学报到时须持有经教育部审定核准的国民教育系列高等学校、高等教育考试机构颁发的专科或以上毕业证书,否则不得办理注册手续,同时取消专升本录取资格。
国家开放大学报名材料
本人身份证正反面电子版、报考医学专业要求出具对口单位证明等等,因此考生如果选报这些有特殊要求的专业,一定要预先备好相关工作证明书。不在户口所在地报考,也需要出示当地的工作单位证明,或者当地暂住证、居住证。学历证明:本人*高学历毕业证书复印件,按照教育部规定,报考专科起点升本科的考生,须持有国民教育系列专科及其以上文凭,蓝底二寸电子版照片等相关材料。
国家开放大学招生专业
工商管理,行政管理,计算机信息管理,会计,机电一体化技术,建筑施工管理,学前教育,水利水电工程管理
【关键词】个人学习环境(PLE);个性化学习空间;学习门户;学习桌面;学习体验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9—458x(2012)09—0075—04
网上人大是国内最早开办网络教育的高校,是国内最具影响力的网上大学之一。网上人大网站(.cn,简称CMR)承担着为6万名学生、7万名毕业生、上千名服务站工作人员以及网上人大教职工服务的使命。随着服务对象人数的不断增加和服务项目的逐步扩展,该网站日渐呈现出体量庞大、信息众多、功能繁杂的态势,也给用户的使用带来了一定的障碍。随着网络技术的进步以及用户行为方式的变化,网上人大一直试图对CMR进行改造,以期为用户提供更加方便、快捷、个性化的个人学习环境。其中注册学生的网上学习过程及学习体验,是整个网站中相对独立又极为关键的组成部分。
2010年网上人大启动了网站改版工作,并同步成立了专门的项目组,以学生的学习体验为中心,对网上学习资源、学习事务管理、交互协作等功能进行重新分析和优化,设计开发具有吸引力的个性化学习空间。经过一年多的业务整合梳理、功能规划和网站设计,新一代的网上人大个人学习环境于2011年底正式成功上线运营。
一、个人学习环境的一般特征
1. 关于个人学习环境的一般表述
关于个人学习环境(pLE),比较宽泛且广为接受的是Stephen的定义,他认为“个人学习环境是一种工具、服务、人和资源的松散集合体,是利用网络力量的一种新方式”。[1]Van Harmelen认为,个人学习环境是一种能帮助学习者控制和管理自己的学习的系统,包括学习者建立他们自己的学习目标、管理他们的学习(管理内容和过程)、在学习过程中与他人的交流。pLE是内容、服务组织在一起的集合(waters,2005),它是帮助学习者聚集、组织、加工和处理学习资源的工具的集合(Martin,2007)。[2] 另外,有的观点认为个人学习环境能使学习者在学习中自我引导,支持个人和专业发展,是各种应用和服务的混合体等。[3]
2. 笔者的理解
结合网络学历教育对象的特殊性,笔者从Stephen的定义出发,将个人学习环境理解为:使用模块化的、松散组合的方式,把看似分离却能相辅相成的工具、资源和服务联合起来,支持人的专业化、个性化的学习。
需要说明的是,本文提到的个人学习环境是指基于网络技术的个人学习环境,体现出了个性化学习、社会化交往、开放和共享资源的思想。它同时兼具独立性和开放性两个特征:一方面,这个环境是带有私密性质的个人学习门户,通过依赖特定的网络学习空间或平台,学习者主动构建高度个性化和私密性的个人中心,把分离的、有利于学习的资源、资讯、工具和服务等聚合起来,方便管理和使用。另一方面,这个环境又是开放和共享的。学习者可以总结、反思其学习经验,搜集和分析学习资源,与他人进行交流及进行学习实践活动。
根据已有文献中对个人学习环境要素的综述分析[4]笔者认为,个人学习环境必须具备以下四个基本要素:
(1)个人学习桌面:学习者对个人学习空间可进行个性化的管理、设置,使之形成专属的、私密的、个性化网上学习门户/学习桌面。学习者一旦进入这个个人学习门户,可以立即找到归属感,并迅速从现实生活中转入网上学习的状态。
(2)学习事务管理:网络学历教育有一套完整的流程,在学制期限内,有很多重要的时间节点和关键事件需要学习者特别关注。而成人在职学习者由于工作和家庭事务繁多,更容易因为忽略这些关键信息,从而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因此,在支持学习者对学习过程的控制和管理方面,要特别强调、提醒学习者完成个性化的事务和流程的处理。
(3)聚合学习资源:学习者可以根据需要,选择适合自己的工具、服务、信息等,并可以对信息进行共享、评价。
(4)网络人际交互:在个人学习环境,学习者可以与其他学习者交互,发展自己的社交网络以共同交流、探讨,更好地实现个人化学习。
二、网上人大网站个人学习环境的设计
1. 设计的原则与思路
网上人大的个人学习环境确定“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设计思路,以学习过程的流程设计为学习者行为的主线,形成了学习内容个性化、功能个性化、信息和服务个性化、界面个性化四大设计原则。
学习个性化:包括学习者可自行制订学习计划、完全自主选课(每月均可选课)、自定学习进度和路径、设定学习日程;符合SCORM标准的模块化学习内容,实现了可共享、跟踪记录学习者的学习过程,有助于学习者自我管理学习。
功能个性化:功能可选、可排列、可组合。如图1所示,以选项卡的方式组合功能,可以实现功能的拖拽、排列组合、删减等。
信息、服务个性化:定制和推送新闻、定制和推送通知、定制和推送个性化消息等;引入web2.0的技术元素,比如学习日历、书签、笔记本、学圈、同学录等,支持用户体验与学习交互。与个人无关的干扰信息被屏蔽在外。
界面个性化:界面布局、界面颜色、界面结构可自行设定,如图2所示。
2. 功能特征
在借鉴目前国内个人学习环境功能设计的基础上,[5]笔者将功能设计分为五个大类,如图3所示:
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随着对高考年龄限制的逐步加强,加上普通高校较低的录取率,成人教育获得了发展的契机。1981年我国首开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之后,成人高考、函授等政策也很快出台。
通过自学考试、成人高考、函授等形式取得的学历同样有机会获得“干部”身份、涨工资、提拔等。近30年来,已有无数人通过自学考试、成人高考、函授等形式,接受了高等教育。
作为学历教育中一个重要的方面,自学考试、成人高考与普通高校教育长期以来互补相容,但是他们的地位随着大学的不断扩招而下滑。2001年,国家取消普通高考的年龄限制,成人教育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呈现逐年萎缩的势头。
日前的《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部属高等学校成人高等教育和继续教育管理的通知》,要求部属高校从2007年秋季停招成人脱产班和自考助学脱产班,严禁与个人、非法人单位和不具备条件的机构合作办学;严禁在开展业余形式的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社会助学活动中与其他机构合作;不得以任何形式转移招生录取的职责和权利;严禁委托个人或中介机构招生。
“严禁”“严格”等命令色彩极为浓厚的字眼的频繁使用,显示了教育部整顿高校办班、“进一步明确成人高等教育和继续教育发展定位”的力度和决心,但是,此项政策出台后,却似乎没有产生大的反响,这一切,与成人教育越来越陷入低谷的趋势不无关系。和共和国同龄的成人教育制度早已辉煌不再,如今,很多单位招聘都注明不要自考生和成教生。
办班背后的暴利
正在中国人民大学培训中心自考助学班读新闻专业的郑杰告诉记者,他们每年的学费是6500元,住宿费根据住宿条件不同,从2000元到近4000元不等。
该校一位老师告诉记者,人民大学培训学院的师资不如以前,很多都是刚毕业的年轻老师,而且比较杂,来自多个大学。
“但我觉得人大的自考班在环境、氛围、师资方面还算比较好的。”和郑杰同班的小张告诉记者,人大的自考班比起她以前学校已经好很多了。小张来自黑龙江,高考落榜后,看到北京某师范大学来当地招生,并许诺发放文凭,在总部上课,她觉得不错,便选择了该校最好的专业――汉语言文学,可到了北京之后才发现,他们被带到丰台的出租房里上课、住宿,“老师也不行,完全就是照着课本念。”
人大培训学院的学生也不能享用学校的很多资源。“我最苦恼的就是我们没有借书证。”小张向记者诉说了烦恼。另外,人大统招生在校内上网是免费的,住在校外出租屋里的他们自然也无法享受此等待遇。
正因为“投入少,产出大”,很多高校都积极加入到办班的行列中。在他们兴致勃勃品尝利润甜头的同时,各种问题开始暴露。某些高校着眼于大局,早在教育部通知之前就停办了自考班。
“办这种班是暴利行业。”中国政法大学校长助理王卫国很坦率地说。
高校办班属无奈?
北京大学的法学自考助学班、中国人民大学培训学院都设立于1999年。与此巧合的是,就在同一时间,我国高校开始扩招,当年高等教育扩招33万余人,扩招大大增加了学校的开支,很多高校当年即卷入了贷款风潮之中。 学校的连年扩招,使更多人圆了大学梦的同时,也使早已饱和的高校资源无法再容纳新生,很多大学开始筹备新校区,暴利的自考助学班、成人脱产班显然是快速积聚资金的最佳选择。因为这些学生的学费普遍较高,而单个学生占用的学校资源却比统招生少。
无论是扩招还是其他原因,高校为了解决自身的财政困境,纷纷选择了办成人脱产班和自考助学脱产班这种投资少(一般是高校的合作单位投入资金,学校挂名抽取一定比例的提成)、见效快的暴利行业,于是乎,自20世纪潮起的办班风愈演愈烈。
牵一发而动全身
“我觉得这个政策非常好。民办、公办本来就应该各有一块自留地。”北京师范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助理林杰博士毫不犹豫地表达了对政策的支持。一直对教育产业化持否定态度的林杰认为,公办高校涉足以追逐经济利益为目的的办班潮,对教育事业的发展极为不利。
“高校的资源本来就十分紧张,而利用公共资源为自己盈利不可取。”他同时强调,这种更倾向于商业性的教育产业的发展应当受到重视,“但是这块应该留给民办院校。”
“这个政策我很支持,但是它牵一发而动全身,善后工作其实非常复杂。”林杰在欣喜之余,仍有担忧,他认为,高等院校停止办班涉及盘根错节的利益关系,首先,在大部分高校深陷贷款泥沼的前提下,高校又失去了这样一块“肥肉”,其财政危机会不会进一步激化?
其实,政府不断增加的教育财政预算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矛盾。在教育部最近的《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中,专门强调加大公共财政对教育的投入力度。
同时,“两条腿走路”以解决高校财政危机的方式也被教育部确定下来。“鼓励和引导社会资金投入,形成政府投入与社会投入相互补充的高等教育投入格局。”
而高校追求气派的不良趋势也受到了批评,“坚决反对学校建设中追求奢华的现象,提高经费使用效益。预防和查处各种违法违规行为,确保经费安全。”
显然,教育部提倡节约的态度力图扭转高校的攀比心态,而“控制贷款规模”则从外部遏制学校财政危机的进一步加深,更多税收优惠的落实也能够鼓励企业、个人和社会团体对教育捐赠或出资办学。针对外商投资企业按照国民待遇原则征收教育费附加的有关政策也正在研究之中。
另一个疑惑则是本来应该进入自考班、脱产班的学生会被分流到何处?在“十一五”规划中,教育部的预计是2010年普通高校本专科在校生比2005年增加438万。显然,今后几年将维持在3%~5%之间的招生增长幅度,能够分流一部分学生,其他学生将流入民办高校。教育部的此份规划显示了对民办教育坚决扶持的态度。“落实对民办学校的有关扶持政策,特别是税收优惠政策,保障民办学校教职工与同级同类公办学校教职工享受同等的权利,落实民办学校学生在升学、评奖评优等方面与同级同类公办学校学生享受同等的权利。”
而《通知》对部属高校办班的限制也增强了民办院校的招生竞争力。虽然教育部表示,“本《通知》只要求部属高校停招的是成人脱产班和自考助学脱产班”,事实上,《通知》的涟漪效应显然要远远大于文件本身,在北京,多数公办非部属高校都已暂停了招生动作,民办高校的招生资源大大丰富了,由此,本《通知》的发出一定意义上与教育部的“十一五”规划大力扶持民办教育的政策殊途同归。
民办公办双赢
“学校办班,追求经济利益会把学校搞得乌烟瘴气,最终影响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林杰对此深有感触,“英国、德国等教育比较发达的西方国家,都没有实行教育产业化,公办学校本质上应该是公共机构,具有公益性,而不是沾满铜臭味。” 记者采访获悉,多数高校的下属院系办班收益一般都纳入到院系的财政收入中,所以办班得到一部分老师(尤其是经济上比较紧张的年轻老师)的欢迎,另一部分利润则流入高校合作办学的单位、招生等的腰包。暴利的高校办班毫无置疑可以作为教育产业化的鲜明代表――利用公共资源,赚钱装入自己的腰包。
虽然部属高校被禁办成人脱产班和自考助学班,但是教育部也强调:部属高校还可以继续开展函授教育、夜大学、网络教育、非学历培训等业余形式的继续教育,这些教育主要面向在职人员开展业余形式的高中后和大学后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培训,主要针对党政人才、企业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等再深造性质的学员。
“比起自考班和成人班等暴利行业,高校的这些培训所获得的经济利益要大打折扣。”王卫国说。
【关键词】成人高等函授教育 工学矛盾 对策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2C-
0155-02
成人函授教育在我国的继续教育体系中所起到的作用很大,它能够快速有效地培养技术人才,进一步缩短人才培养周期,促进科技开发、推广和应用之间的有效结合,使得科技研究成果能够尽快转化为现有生产力,进一步提高科技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率。但是,成人函授教育也存在其自身的缺陷和问题,主要表现在工学矛盾问题。本文试图通过对我国成人高等函授教育工学结合中的工学矛盾的研究,探讨相关改进措施。
一、成人函授教育中工学矛盾的表现
成人高等函授教育中的工学矛盾问题主要表现如下几个方面:
(一)函授教育中学习时间较少。一般来说,接受函授教育的学生群体有其自身的特点,比如,年龄差距大、专业不同、工作经历不同,且大多数都为在职人员,由于受到工作的限制,只能利用业余时间来进行课堂学习,且学习时间非常有限;由于业余时间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因此工作和学习之间的冲突在所难免,据相关调查,由于工学矛盾而最终造成辍学的学生占到辍学学生总数的大半。分析发现,造成学生放弃继续深造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由于学生在函授教育过程中不能够很好地解决工学矛盾的问题,被迫放弃学业;二是学生由于工作的原因导致缺课太多而最终辍学。即使继续参加学习的学生,因工作原因,其到教学点面授的时间也非常有限,很大一部分学生达不到面授要求的课时。
(二)缺乏灵活多样的培养机制。现行的成人高等函授教育的培养机制也使得工学矛盾的问题更加突出,由于教育部规定线性的函授教育的学制要不少于2.5年,从学生被录取地年份开始计算,其必须在规定的年限内学习完规定的课程才能顺利毕业,这种灵活性差的学制是对全日制、全脱产学习模式的简单套用,而对于主要通过业余时间来学习、工作繁重、专业差异较大、学习时间不确定的成人函授教育来说,这种固定的、缺乏弹性的学制往往容易造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消极被动,造成部分学生不能够坚持学习,甚至退学等。对于参加函授教育的学生来说,其绝大部分都是企事业单位的在职职工,承受着工作和生活上的双重压力,且有一定的自学能力,所以,有鉴于此,固定的函授培养机制往往会使学生丧失宝贵的学习机会,各个开设函授教育的院校应该根据自身的培养特点,适当放大函授类教育机制的灵活性和弹性。
(三)现行的成人教育模式特色不够。当前,对于成人高等函授教育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的研究尚处于探索阶段,需要加大对该领域的研究力度。成人高等函授教育体系应该重点根据成人的特点来对专业课程进行设置和教学,应该突出实践教学,着重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课程安排和授课内容要有针对性,应该将理论和实践经验相结合,学以致用。此外,学校还可以通过现代化的网络和教学手段来进行教学改革,充分提高函授教育的管理水平和服务创新能力,完善各种现代化的数据资源库和信息化服务支持系统,为解决学生的工学矛盾提供新的途径。
二、解决工学矛盾的举措
由于成人函授教育体系的培养对象多为在职工作人员,他们都具有一定的工作经历,对这些学生而言,其工学结合就是将学习跟所从事的实际工作相结合,将理论学习跟实践相结合。这样,就可以在有效地提高学生所从事职业内的工作能力的同时,使学生可以通过调整和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不断适应岗位的调整和社会的发展需求。对于函授教育体系中的工学矛盾问题,可以通过教学理念的改革创新、体制的完善、管理手段的全面深入和教学手段的多样化,逐步将工学矛盾向着工学协调发展。
(一)本着服务学生的理念,开展送教上门服务。该项措施主要是针对那些无法脱离工作岗位的学生参加集中面授的问题,通过教学理念的改革和创新,采取送教上门的方式来为学生提供服务。具体操作方式可以通过在各地设立函授站或者教学点,定期组织学生参加课程授课和学习;同时,还可以根据各点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面授时间,有效提高学生的到课率。这种方式的特点就在于能够有效地利用学生的业余时间进行授课,缓解工学矛盾,促进工学协调发展,提高教学质量。
(二)开放教学管理,采用注册制、学分互换制和弹性学制。现行成人函授教育的培养机制是固定的,通常设置2.5个学年完成授课内容,缺乏灵活性。而采用注册制、学分互换制和弹性学制则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主性,拓宽学生学习渠道。实行“科目注册制”和“课程注册制”,接受以取得特定科目学分或取得两个以上科目的学分为目的的成人学员的学籍管理制度。另一方面,实行学分互换制,使短期成人大学毕业生的学习成绩得到相关大学的承认,并能直接进入高校继续深造。把学制安排为2~7年,或者更长,可以视专业情况而定,在几年内,学生只要修满必需的学分便可以毕业。这样,学生就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选择课程和安排学习时间,只要在规定的年限内,修满规定的学分即可。同时,还可以建立选课制度,使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特点,灵活选择课程和学习时间,在此基础上,学校所开设的各门课程都应该设置两个以上的授课时间和授课地点,学生可以根据自己条件灵活选择。学生在保证修完本专业所规定的课程前提下,制定出符合自身特点的个性化课程表,可以跨年级和专业选课,不受到专业和年级的限制。
研究表明,在我国的成人高等函授教育体系中采用灵活的弹性学制和学分制,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更好地适应成人教育的自身特点,充分体现成人教育中以学生为中心的管理思想,以及开放自主的现代教育理念;可以最大限度地为成人函授学生提供灵活多样的学习地点和机会,灵活调整学习和工作的关系,促进工学结合的良性发展。
(三)成人函授教育采用多样化、开放化和终身化。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工作岗位的复杂性、就业竞争的加剧以及行业部门之间和行业部门内部结构的变化,许多成人需要大量的再教育和专门训练以迎接以上种种挑战。这就要求成人高等教育必须根据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适时调整方向,在办学主体的多元化、培养目标的多层次化、教师类型及培训方式的多样化等方面,逐步完善教育形式,以便更有效地为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成人高等教育的对象由于其工作不一、水平各异,年龄差别大,对教育的需求也参差不齐,这就要求成人高等教育必须具有开放性、灵活性和广泛的适应性。
从世界范围来看,成人高等教育终身化是世界成人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终身教育思想是当今世界成人高等教育发展的理论基础,终身教育体系的与发展将为成人高等教育提供更加广泛的发展空间和机遇。而成人高等教育是传统学校教育向终身教育发展的一种新型教育制度,它融学历与非学历教育、继续教育与终身教育为一体,是构建终身教育链条上的一个重要环节。
(四)应深入研究成人函授的教学改革问题和管理手段。对于成人高等函授教育而言,其专业设置应该跟社会发展要求和学生实际工作相适应,要根据成人教学特点来制定函授教学计划;对于课程的设置和开设,则应该遵循理论和实践工作相结合的原则,注重对教学内容的实时更新,要保证课程内容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同时,还应该根据成人学生的学习特征和实际情况,建设有别于全日制学生的教学体系。
可以充分借鉴网络教育的做法,利用现有的网络技术和平台,通过教育主管部门的组织牵头,各个高校共同对教育资源进行开发。可以利用校园网络和现代化的信息技术,针对函授学生的特点,设计特点鲜明的网络授课课程,建立开放的教学体系,充分利用现代计算机网络的自主性和交互性特点,正确引导学生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在线辅导和讨论,或者电子邮件请教。这样,就可以使学生通过互联网随时随地获得老师的指导,建立起学生和授课教师之间的互动关系。
此外,应该根据成人函授教育的特点制定人性化的管理措施,根据学生的学习意愿,充分体现对函授学生的人文关怀。同时,应该对函授站和教学点的教学质量进行跟踪评价,实行班主任负责制,统一安排学生的学习和工作,建立起工学协调的函授教育模式。
(五)国家宏观政策的支持。要完善解决工学矛盾,真正实现工学协调,还应该有国家宏观政策的支持。我国应该在现有成人函授教育的基础上,通过对深入学习国外成人高等函授教育的成熟做法,从法律、政策和理论上进行综合考虑,主要实现函授教育的工学协调。可以从如下几个层面进行考虑:第一,完善我国的现有分配体制。应该在劳动力价值构成中充分考虑个人发展需要,肯定函授学生在职学习的劳动性质,这也直接反映了个人需要和社会需要的一致性,是一种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利益关系调整,能够体现公民发展的权利,具有社会公平性质。第二,完善相关法律,保障公民学习权利。西方发达国家的成人教育法,就以通过法律条文来保障成人受教育的平等权利,且有的国家还给出了具体的规定,使法律精神具有可操作性。我国的成人函授教育也可以借鉴这些做法。第三,处处体现人文关怀,制定人性化的管理制度。随着我国社会和经济的不断发展,全社会应该关注惠及全体成员的人的全面发展,实现个人需求和社会需求的和谐统一,充分体现人的生存、发展和社会发展的统一,使工学协调成为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文关怀的具体体现。
【参考文献】
[1]张苏.函授教育“工学矛盾”的主因及对策[J].科教文汇,2007(6)
[2]王康华.对成人高等教育“工学矛盾的思考”[J].继续教育研究,2007(1)
[3]杨文志.我国继续教育发展趋势与对策[J].继续教育,2004(3)
[4]严嘉惠.基于网络平台的函授教育新模式研究[D].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基金项目】“十二五”广西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第二批项目(一般资助项目)(2011JGB233)
[关键词]远程开放教育网上教学面授辅导利弊教学模式改革
一、网上教学的利弊分析
(一)课程教学中网上教学的优势
1.网络上信息量大,而且查找方便、迅捷网络的出现给人们建造了一条“信息高速公路”,可以很方便迅捷地获取各种信息,电大作为一个系统,有着资源上的优势,学生可以上本校的网站、省电大的网站及中央电大的网站,观看vOD点播,利用网络课件学习等。
2.突破时空限制
网络学习不分时间、不论空间,突破时空藩篱,可解决学员的家学矛盾、工学矛盾。学员可以通过网络查找资料、观看VOD点播、利用课件学习,更可以在网络上与其他学员进行讨论,有问题还可以与教师利用BBS等方式进行交流。随时随地都可以学习,为上班族们搭建了终身学习的平台。
3、网络教学方式更有利于推动学生自主学习
“师生分离”和“教导分离”促使网络教学方式从传统的教师主导型转向了学生主导型,客观上推动了学生主体参与知识建构活动,使教学过程更趋科学、合理。
(二)课程教学中网上教学存在的问题
1.过于依赖学员学习的主动性
网上学习的前提是学生必须具备明确的学习目的、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但是学员来读书的目的是有差别的,对于那些主动性不强的学员来说,平时因为师生分离,他们可能很少自觉学习或根本不学,作业也可以抄袭其他同学的,再加上网络上信息资源极为丰富,学员在学习中要进行信息的选择,学生如果自我管理和控制能力不强,很容易迷失在网络中。长此以往,他们就无法达到学习目标。而且这样的学员还可能影响到其他学员。
2.教师难以获得面对面的信息反馈
单纯依靠网络来进行教学,学生与教师缺乏面对面的交流,情感上会产生疏离感。对于教师来说,如果每天对着录音录像的机器讲课,而无法获得当面的即时的反馈,怎么能做到因材施教呢?特别是一些课程中的难点问题,学生很难通过自学就掌握其中的要领,教师如果在教的过程中不能及时得到反馈,也很难有针对性地进行讲解。
3、学员在网上学习中难以获得认同感和激励
在传统的集中面授中,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对学员进行及时的认可、鼓励,让学员感觉到自己的努力得到了认可,在这样的激励中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但在网络教学中,学员很难得到这种即时被认可的感觉,长期下来可能会丧失学习的热情。
二、经济法基础课程中面授教学的利弊分析
(一)课程教学中面授辅导的优势
1.学生可以获得及时的激励并实现师生情感的互动
面授辅导中学生与教师是面对面的直接交流,教师能够给学生即时的表扬和鼓励,使学员获得被认同的感觉,提高他们学习的动力和热情。而且课堂上学员相互之间、学员与教师之间,面对面的交流无疑对加强情感上的交流和互动有着很大的好处。
2.便于教师获得即时的反馈,特别是关于难点问题
集中面授辅导中教师与学生是面对面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可以获得学生即时的反馈,从而得知该知识点学员的掌握情况,并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设计,实现一个互动的过程。特别是对于课程中的一些难点问题,不同的学员可能掌握的情况也不一样,是否需要再讲解或者需要再巩固,这些往往很难从网上教学中获得。
3.讲评作业采用面授辅导的形式更有效
笔者在几年来的教学过程中尝试过不同的方式来讲评作业,实践证明,要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要使他们对作业中的一些问题更明晰,还是通过面授的方式来讲评更好。如果把答案直接放在网上,学生通常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二)课程教学中面授辅导存在的问题
1.集中面授辅导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大工学矛盾、家学矛盾是成人接受继续教育的最大桎梏,如果单纯依靠面授,无法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就无法保证他们的学习时间,更无法达到教学目标,保证教学质量。
2.单纯的面授辅导由于时间有限,信息量不够
学员能够到学校来接受面授辅导的时间本来就是有限的,在这有限的时间里,如果教师既要进行系统的讲授,又要进行重点、难点的辅导,还要进行作业的讲评,显然是不现实的。但是在一门课程的学习过程中,这些都是必要的,如果有所缺失,就无法完成教学目标。这些缺失的时间用什么来弥补呢?答案只能是通过网络教学来完成这个任务。
3.难以适应不同学员的要求
学员所从事的工作、原本的专业基础、学习能力都有所不同,面授辅导课很难适应这些不同基础、不同能力的学员的需求,如果结合网络教学,大家利用业余时间自主学习,那么就可以在学习过程中各取所需。
三、财经专业经济法基础课程教学模式的探索和思考
(一)转变自身观念,也要引导学员转变思想观念
教师自己首先要转变思想观念,注重引导学员更好地利用现有的资源进行学习,而不是像以前那样满堂“灌”。同时,教师还要引导学员转变思想观念,告诉他们如何查找学习资源,引导并组织学员进行学习讨论,逐渐帮助学员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不断提高自己,结合课程特点,整合并建设相应的资源
现代远程开放教育的开展其实给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为在这种模式下教师从信息的传递者变成了学生学习的指导者,教师必须从系统的角度去考虑组织学生学习的整个过程和安排有关细节,他们的工作包括建设相关资源、引导学生学习、组织学生讨论课程内容、为学员解答疑难、批改学生作业和考试试卷、给学生的学习结果评分等,所以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有过硬的专业水平,还应当具有比较高的课件制作能力、良好的协调能力和管理能力。在建设或者整合资源的时候,要注意结合本课程的特点,以经济法基础课程为例,笔者在实践中注重在课堂中和课堂外针对实际情况,理论联系实际来进行教学,比如每堂课最后都要进行案例讨论,帮助学员巩固学员的学习成果,培养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且,考虑到很多学员将来要参加本专业的职称考试或者注册会计师的考试,笔者搜集了一些以往这些考试的题目,放在课程网页上,提高学员课后复习的积极性。
(三)根据需要安排必要的面授辅导,着重于难点的讲解和作业的讲评
对于难点的讲解,面授教学是不可缺少的,因为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即时得到学员的反馈,并针对问题有所侧重地讲解。特别是在财经专业的经济法基础课程中,学员们大多对法律方面的基本原理和一些概念缺乏了解,对如何应用法律规范来分析案例的方法还没有掌握,所以对这些问题进行有侧重的讲解,是很有必要的。此外,作业是保证教学质量的一个关键环节,学员在完成了作业后如果能够集中进行讲授,错误及时得到纠正,对于存在的问题就会印象更深刻。
(四)建立与学员的良好互动关系,并作好监控工作
在现代远程开放教育模式下,因为师生面对面的时间并不多,所以教师更需要与学员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比如用“公告牌”安排教学进度;决定教学进程的启动、停止;授课和学生的相互活动,分组讨论;对学员提出的问题迅速作出回应,并提出建议;定期浏览和回答学员的信件、网上“读书报告”和学习计划;保证学员的参与和交流畅通,鼓励学生的团体学习精神等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全面了解学员的学习状况,“开放”不等于“放开”,“自主学习”也不等于“自由学习”,只有对教学过程进行有效的监控,才能保证教学质量。在此,强化形成性考核的作用,怎样把形成性考核工作落到实处也是非常重要的,要定期收缴和批改作业,书写评语,如有抄袭,及时指出,不参加形成性考核或者形成性考核成绩不及格者不能参加期末考试。
[参考文献]
[1]李雯“家里蹲”大学一国际网络让你在家拿文凭[J].世界教育信息,1999,(3).
[2]王汉澜.教育评价学[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5.
关键词:成人教育;职业教育;两者关系
中图分类号:G7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1)11-009-03
由于成人教育和职业教育在理论和实践过程中存在着诸多的联系,因此在成人教育、职业教育取得辉煌的理论成果和丰富的实践经验的同时,也给许多学者和教育管理者带来了许多困惑。即成人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关系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关系。目前我国学界主要的观点是:一是有的学者认为两者间有着本质的区别;二是有的学者认为职业教育将取代成人教育。本文将从两方面来论述成人教育与职业教育之间的关系:一是两者间存在的差异,二是两者间的联系。
一、成人教育与职业教育存在的差异
(一)两者的内涵差异
我国学术界对成人教育的内涵存在着许多表述。近年来,国内对于“成人教育”内涵的权威性表述有:1987年,原国家教育委员会颁布的《关于改革和发展成人教育的决定》中对“成人教育”的解释:“成人教育是我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是对已经走上各种生产和工作岗位的从业人员进行的教育。”1990年职工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成人教育辞典》和1991年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教育大辞典》对成人教育所下的定义为:“对在家庭、社会和国家生活中承担责任者,主要是对已经走上生产或工作岗位的从业人员进行的教育活动。在中国现今是干部教育、职工教育、农民教育、军人教育、社会教育的总称。”而早在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发展委员会在其著名的《学会生存》报告书中对成人教育进行过这样的解释:“成人教育可能有很多定义。对于今天世界上许许多多成人来说,成人教育是代替他们失去的基础教育。对于那些只受过很不完全的教育的人们来说,成人教育是补充初等教育或职业教育。对于那些需要应付环境的新的要求的人们来说,成人教育是延长他们现有的教育。对于那些已经受过高级训练的人们来说,成人教育就给他们提供进一步的教育。成人教育也是发展每一个人的个性的手段。”可见成人教育的内涵非常地丰富和复杂,但成人教育的本旨是对各类成人进行综合性的教育。
我国学者对职业教育的内涵的表述。比较权威的有:一是高奇在1984年出版的《职业教育概论》一书中的表述,职业教育“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方面理解。广义的职业教育是:社会的需要,开展智力、发展个性,培养人的职业兴趣,训练职业能力,谓之职业教育。狭义的职业教育系指对全体劳动者在不同水平的普通教育的基础上,所给予的不同水平的专业知能教育,培养能够掌握特定劳动部门的基础知识、实用知识和技能技巧人才的教育”。二是张家祥、钱景舫合编的《职业技术教育学》中指出:职业技术教育可以说是传递职业知识和技能,培养社会劳动力的教育。凡是通过言传身教、口手相传、世袭家传以及师傅带徒弟等方式,在劳动和生活过程中传授技术知识和技能的活动都是广义的职业教育。狭义的职业技术教育指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受教育者传授技术知识和技能的活动,主要指职业技术学校教育和各种形式的职业培训,目前我国学术界对“职业教育”的界定虽未形成统一的表述,但对“职业教育”的界定倾向于:对职业教育的最基本理解应该是持续提升人的职业素质的教育活动(行动)。职业教育,其实质属生计教育,是个体谋生的手段,(旨在)使人和职业劳动保持动态的平衡;成人教育,其实质为终生发展教育,是个体通向自由而全面发展的桥梁,(旨在)使人和自然、社会保持和谐的协调发展。因此与成人教育相比,职业教育在其内涵上则具有确定性和指向性的特征。
(二)两者的外延差异
首先,从成人教育的角度来分析两者的外延差异,成人教育主要是对各类成人进行的综合性教育,包括职工教育与农民教育、军人教育与社会教育等,当然也包括职业教育的内容,但绝不仅仅等同于职业教育。从这个意义上说,成人教育囊括很大部分的职业教育,因此成人教育的外延比职业教育的外延要宽泛得多。现在再来从职业教育的角度来分析两者的外延,职业教育主要包括职前部分和职后部分。职前部分,主要是对未成年人的进行的职业教育,也有的学者将这一部分称为就业准备的职业教育,它的教育对象主要是职校、技校以及普通学校在校学生。而职后部分,主要是对成年人进行职业教育,它的教育对象主要是各行的从业人员、待业人员,主要的目的是扩充这些人员的职业知识并提高其职业能力,以及这些人员因各种原因而转换职业所需要的技能培训。显然,职前教育主要是对“非成年人”的教育,职后教育主要是对“成年人”的教育,它包含成人教育。从这个层面来说,职业教育包括成人教育,其外延又大于成人教育。
(三)两者的教育目的差异
教育目的是指教育所要培养的人的质量和规格的总要求,即解决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人的问题。按照我国《教育法》的规定,我国现阶段的总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里的教育目的是指各级各类教育的人才培养标准的总体要求。也就是说,我国的各级各类教育又分别拥有各自的教育目的,但都统一于国家教育目的。因为各级各类教育自身教育任务、教育对象的区别,所以形成了各自的教育目的。
具体而言,我国的成人教育的目的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现实目的,即关注职业和生计,为受教育者提供各种培训和学习机会,使人们改善自己的生存状态。二是终极目的,即追求人性的完美和人生真正价值的实现。它的教育目的主要是强调提高成人质量,主要是以文化水平的提高为主,而不是单纯地局限于职业技能的培训,最终目的是使受教育者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而职业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一支能符合社会主义现化建设所需要的合格劳动者队伍。注重的是受教者的职业道德、职业知识和职业技能。因此,职业教育的目的跟特定的职业具有高度相关的一致性,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就业的指向性。
(四)两者的价值取向差异
成人教育以成人为中心,以成人的需要及问题为中心、选择适合的成人教育活动和形式,安排课程和教学。要理解成人教育价值,还应分析成人教育的定义。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早在1976年对成人教育作的定义中,把成人教育的价值理解为:从对象关注的维度,成人教育是“面向全体被他们所属社会承认是成人的”“成人”教育;从目标指向的维度,成人教育是关注成人生命发展的成“人”教育;从途径支持的维度,成人教育是为成人“自我实现”提供服务和支持的“成”人教育。《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发展职业教育是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就业、改善民生、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是缓解劳动力供求结构矛盾
的关键环节,必须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在这一论述中,对职业教育的核心价值取向进行了明确的界定,我国职业教育的价值取向是社会本位的。从职业教育的政治价值来说,职业教育的功能主要体现在:职业教育促进消除贫穷、保持和平与稳定、防止社会失调等方面;从其经济价值来说,职业教育的功能体现在:提供技术人才,促进国家经济发展;从其社会价值来说,职业教育的功能是实现教育公平,促进社会流动。总体而言,职业教育的价值取向是功利性的。
综上所述,成人教育的价值取向跟职业教育相比,要丰富得多,既有功利的价值取向,如追求成人教育的学历教育;也有非功利的价值取向,如对提升人生命价值的老年教育,非功利性的价值取向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人成人教育的人本性价值。职业教育的价值取向明显带有功利性。因此,成人教育和职业教育在价值取向上也是存在很大差异的。
(五)两者的运行过程差异
成人教育与职业教育在运行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两者的教育形式、教育时限上。首先来分析一下两者在教育形式上的差异。成人教育可分为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学历教育的形式主要有成人初(中)等教育、本(专)科高等教育、在职硕士(博士)研究生教育等;非学历教育的形式主要有各式各样的职业培训(主要有在职员工、在职干部、专业技术人员、军人、农民工的培训)和成人扫盲教育。成人教育的教学形式主要有函授、脱产、业余学习、自学考试、网络教育和各类长短期培训等。职业教育主要分为职前教育和职后教育,职前教育主要指初等、中等、高等职业教育,它们属于学历教育。职后教育也主要包括各式各样的在职培训,属于非学历教育。对职前教育主要采用的是全日制教育形式。从中可以看出成人教育的教育形式有很多类型,而职业教育的教育形式相对于成人教育比较单一,因此两者在教育形式上带有很大差异。
两者在运行过程上的差异,还表现在各自的教育时限。成人教育和职业教育相对于普通教育来说,在整个个人发展的过程中占有了绝大部分的时间。职业教育活动主要是从受教育者在接受完一定的普通教育之后开始的,它是伴随着受教育者职业生涯从开始到结束。而成人教育并不像职业教育在时限上有明显的起点,因为成人教育既可以是具有一定普通教育基础的受教育者,也可以是没有任何普通教育基础的受教育者,比如成人教育的扫盲教育。成人教育的时间跨度不以一个人职业生涯的结束而结束,它是伴随受教育者生命的始终,因为人的成年期总是循环往复地进行知识的补充、更新、再补充、再更新这一过程。从这个层面上来说,成人教育在教育时限上具有终身性的特点。
二、成人教育与职业教育的联系
(一)两者在教育对象上的交叉
我国的成人教育范围广泛,从扫盲到大学后继续教育、从正规教育到非正规教育、从传统学校教育一直延伸到终身教育。从化程度角度划分,成人教育形式主要包括成人扫盲教育、成人初等教育、成人中等教育、成人高等教育、成人大学后继续教育等层次。按教学手段分类,成人教育形式可以分为函授教育、自学考试、回归教育、广播电视教育。
职业教育的对象主要包括哪些?本文以教育部2006年职业教育要点来分析职业教育的对象,主要有这样几段论述:“中等职业学校继续扩招”;“高等职业教育要切实加强内涵建设”;“围绕‘成人继续教育和再就业培训工程’,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继续教育和培训”;“紧密结合农村远程教育网络的建设和应用,充分利用全国农科技网联和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燎原学校的力量……大面积开展培训活动,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进一步发挥网络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在继续教育中的作用”。由此可以看出,成人教育的对象非常广泛,包括所有以成人为教育对象的各种类型的教育,因此也包括职业教育和非职业教育。而职业教育包括中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继续教育、教育培训、远程教育。因此在教育对象上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是交叉的。
(二)两者在教育内容上的交叉
成人教育自诞生起,职业培训、职业技能教育一直是成人教育的主要教育内容,所以从成人教育的内容来看,成人教育中的各种类型的职业培训与职业教育的内容是重叠、交叉的。从世界范围来看目前的成人教育,我们发现,目前世界各国的成人教育中已经把职业教育作为其常规性的内容,成人教育中的与成人职业相关的职业能力、职业涵养、职业发展的内容的比重越来越大。如在美国,成人教育按其职能主要包括三种类型:成人基础教育、成人职业教育、成人继续教育,其中,成人职业教育以对成人的职业能力的培育为目标,重在对失业者和半失业者进行职业训练,它占的比重最大,是美国成人教育的主体。而在职业教育的内容,特别是职业教育中的职后教育,职后教育是所有进入工作岗位上的人们都需要接受的教育,职后教育中的在职培训、转职培训、转岗培训等内容与成人教育的内容又相互重叠和交叉。因此,根据教学的内容来划分,职业教育包含继续教育、成人教育。事实上从广义的职业教育上来讲,“任何教育都具有或蕴涵一定的职业教育因素,人的一生都贯穿着职业教育。在学前教育和初等教育中,必要的职业感知性教育让儿童初步了解了职业和劳动世界,并把学习与未来的职业理想联系起来;进人中等教育阶段,通过劳动技术课或专门的职业指导和职业训练教育,熟悉某些职业领域,掌握一定的职业技能。之后,每个人的发展与职业更加紧密联系在一起,各种成人的教育与培训活动无不打上职业的印记”。
成人教育和职业教育两者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成人教育与职业教育两者的逻辑范畴上有着紧密的联系,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终身教育的观念已深入人心,成人教育与职业教育作为终身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在各自的发展过程中相互进一步融合,成人教育的职业性和职业教育的成人性趋势日益明显,这种相互融合的趋势必将推动整个教育的发展。另外,成人教育和职业教育作为我国整个的学校教育体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各自对我国的教育事业的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两者已经形成了各自的教育体系。成人教育的重心主要是“人本位”的价值观,即把重点放在“成人”上,而不应受现实功利主义的影响而放弃成人教育的育人这一功能。职业教育的重心主要是“功利性”的价值观,即要把重点放在“职业性”上,我国职业教育的主要任务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合格的职业人才。正是由于两者间在本质上是两个不同的教育范畴,两者在内涵、外延、教育目的、价值取向和运行过程中表现出的方式存在诸多不同,因此两者在整个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不能互相取代。
参考文献:
[1][2]高志敏,“成人教育”概念辨析明[J],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报,2003,(3)
[3]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z],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4]高奇,职业教育概论[M],天津: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学院职业技术教育研究所,1988
[5]张家祥,钱竟舫,职业技术教育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
[6]周勇,对职业教育概念的回顾与思考[J],职教论坛,2003,(9):12―16
[7]叶忠海,成人教育学通论[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1997:313
[8]黄碧玲,浅析成人教育与职业教育的关系[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7,(1):69
[9]高志敏,蔡宝田,社会转型期成人教育、终身教育研究[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70
[10]应方淦,论成人教育的价值内涵[J],成人教育。2007,(5):27
[11]王云波,我国职业教育价值取向反思与重建[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0,(11):118
[12]董明传,成人教育决策与管理[M],上海:文汇出版社,1997:2
[13]唐亚豪,成人教育新论[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42
[1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附件:教育部2006年职业教育工作要点[z]
近年来,随着海宁市城市空间发展不断向南扩张和马桥街道“两新”工程的不断推进,马桥街道居民不断向桐溪、先锋、柏士3个社区集聚,街道社区教育中心为此确立“整合社区资源、服务教育发展,提高村民素质”的社区教育理念,并着力打造具有“时代特征、农村特点、马桥特色”的社区教育发展模式;转变办学理念,更新办学思路,面向居民教育、培训、服务的格局,使教育培训工作做到系列化,经常性,尽力尽量满足社区居民的教育培训需求,使社区教育中心成为传承文化、传播文明的使者。笔者作为社区教育工作者,在此结合实践,对社区教育和农村城镇化建设如何紧密联系起来,城镇化进程中社区教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等问题进行有益的探讨。
1 农村社区教育在城镇化建设中要形成良好互动关系
党的十报告指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这就是说城镇化建设需要资源、设备和资本等经济要素的转变,需要开发人力资源、加强教育、科技、知识、信息等工作,更需要与社区教育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来提高劳动者的综合素质,提升城镇的文化内涵与可持续发展的底蕴。这是社区教育的历史重任,也是时代赋予的机遇与挑战。
1.1 城镇化建设加快了农村社区教育的硬件设施建设 农村交通相对不便,居住分散,不利于开展集中授课或新技术的推广。因此,通过城镇化建设,大力改善社区教育的硬件设施,启动统一标准的社区教育中心达标建设和村(社区)教育学校,按标准完成社区教育中心的就地扩建或异地新建,推进重点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社区教育配套设施建设,如办公设施、培训设备、教育宣传设备等,建立标准的图书室、电脑室、社区课堂、市民文化学校,大大改变了人文精神氛围,有效地实施科教兴城战略。发挥社区教育得天独厚的优势,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等文明素质,从而激发公民主动参与城镇化建设的自觉性,这也是城市文明建设的深厚底蕴和原动力。城镇化建设通过社区教育,形成社区居民积极的价值观、生活态度和道德规范,从而提高社区居民的素质和文化水平,建设良好的社区文化。
1.2 农村社区教育为城镇化建设的软件提供智力支撑 社区教育在为城镇化建设服务过程中,最根本的是为居民提供知识技能培训,同时这也是自我不断完善、自我主动发展的必备条件,是取得适应城镇化动态发展的基本要素。当然,社区教育仅凭某种单一能力,是难以肩负城镇化建设中智力支撑的重任的。需要有组织能力、计划能力、实施能力、适应能力、创造能力等多种基本能力,构成高水平的整体能力系统,发挥综合效应。社区教育在城镇化建设中,有其独特的区域、人文优势,具有全员参与性。人人都是学员,人人都是教师;具有全程全面性。社区内每个人从出生到死亡、每个方面都有受教育的机会;具有社会开放性。社区处处都能作课堂,时时都可进行教育。关键是要善于发现它、挖掘它,并能凝聚它、整合它,发挥它促进经济发展,促进人的发展以及协调人与自然的功能。如作为创建省级社区教育示范区的海宁市,积极探索以镇(街道)成人学校为主体,构建社区教育中心的模式,集乡镇化技术学校、党校、人口学校、老年学校、市民学校、自学考试辅导站等为一体,一校多牌,向多功能、综合化发展。通过整合文化体育、图书阅览、科技信息、农业科技等社区教育资源,形成适应城镇化发展需要的多功能、多门类、多形式的“教育大平台”;为适应城镇化发展需要,不断拓展镇(街道)化技术学校功能,成为城镇化建设的智力支撑。
2 把握农村社区教育中心在推进城镇化建设中的角色定位
开展农村社区教育就要充分整合目前区域内的教育资源优势,提供全程、全方位的教育服务。在现代城镇化建设中,人无老幼行业之分,只要有学习需求,中心就为其提供教育培训服务。在现代社会加强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中,无论学历教育还是非学历教育,无论正规教育还是非正规教育,无论文化基础还是技能培训,无论休闲教育还是健康教育,教育中心都为其服务,使村民获得知识和情操的陶冶。现在除了基本完成的扫盲功能、固有的教育功能等以外,主要还具有以下一些角色定位。
2.1 农民市民化过程中的综合素养“加油站” 城镇化过程伴随的农民居民化,为社区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发展课题。在工业化的推动下,世世代代生活在农村的广大农民离开土地和农业生产活动,进入城市从事非农产业,其身份、地位、价值观念、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向城市居民转化。就目前马桥街道而言,村民素质普遍还不高,农民队伍整体的文化科学知识严重不足,思想道德、文明素质、法律意识较为低下;从事农业生产方面的人员年龄偏大,掌握应用现代农业生产技术较少,这些都是推进城镇化建设的最大障碍。因此开展农民继续教育和职业培训,是社区教育的主体职能。
社区教育中心没有学制的限制,居民入学不设“门槛”,对于社区教育课程的选择,完全由自己的学习兴趣、生活和发展需要决定。中心可以邀请职业技术院校为社区居民转岗、再就业提供培训服务,根据不同层次的人员的文化需求,让居民参与到学习中去。自最初的扫盲到农民文化教育,包括实用技术培训、从业人员培训等在内的农民职业教育,再到“双证制”高中学历教育、失地劳动力转移培训、农民生活娱乐教育等。如为满足市民的多样化学习需求,社区教育中心的开辟有政策法规、新闻快递、培训项目、学习资源、网络教育等10多个板块。并依托“中国数字化学习资源中心”,开设居民网络学堂,课程涵盖生活保 健、家庭教育、休闲技艺、人文艺术等多种内容。居民足不出户,只需在线注册后就可随时随地免费充电学习。如针对社区居民以及外来务工人员的特点和需求,开展公民道德教育、健康养生、科学文化知识、农村劳动力素质提升和转移等多种短期培训。又如社区的老人有学习计算机的需求,中心聘请教师利用业余时间开展计算机培训。为社区老人制定了从零开始的教学计划,精选内容,制作课件,从开机关机教起,手把手指导。通过学习,使许多老人已能上网浏览新闻,收发电子邮件,有的还参与了论坛交流。通过社区教育,年过花甲的老人跟上了时代的步伐,企事业单位的员工更新了知识储备,待业人员拥有了一技之长。因此,社区教育不仅提升了市民的整体素质,也使他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由此可见,在城镇化的背景下,村民在接受了新的培训和教育之后,能够获得在城镇谋生的手段和较广阔的生存空间。因此,大力加强岗前培训,开展职业能力培育取向的教育,尽可能提高进城农民的各种工作技能和文化水平,成为城镇化进程中的“加油站”。
2.2 农民市民化过程中的终身学习“组织者” 社区教育是构筑终身教育体系,创建学习型社会的重要基石。社区教育的开展是时展的必然要求。教育中心组织有关人员对村(社区)的教育状况开展广泛调研,在取得大量一手资料的基础上,认真撰写调研报告,组织成立社区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并下设办公室。办公室充分发挥组织协调的职能,及时向领导汇报社区教育情况,提出许多建设性的建议。年初组织相关部门召开社区教育例会,具体研究部署街道社区教育工作,帮助解决工作中遇到的矛盾和问题。
作为整个街道社区教育的中心,要尽力为各村社区教育提供服务,主动帮助各村分析其社区教育现状,理清社区教育发展思路,并根据不断发展变化的新情况,及时加以调整。并根据各个村在长期社区性教育活动中形成的优势,发动街道有关部门和单位与村结成共建对子,尽力打造社区教育特色,努力为各个村(社区)开展社区教育搭建学习交流的平台。在社区组织召开教育现场会及开展观摩活动,如“春泥计划”启动仪式放在各社区举办。此外,教育中心还应将各中小学教师就近就方便分工到村,对社区教育工作实行挂钩负责、跟踪服务。教育中心平时做好跟踪督查,确保教育培训计划的落实。每个村、中小学校都明确有专人负责,并建立例会、活动管理、年度考核等规章制度,做到有人理事,按章办事。
社区教育是综合运用区域内各类教育资源,来提高村民素质和生活质量,促进社区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教育活动过程。社区教育的对象是社区全体人员,包括未成年人、劳动人口以及老年人,还包括一些外来新居民。社区成员的广泛参与是实施社区教育的重要保障。因此,农村社区教育已不仅是一个全新的话题,而且要求街道教育中心能够真正担当起发展社区教育的责任,成为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区的“指挥员”“组织者”。
2.3 农民市民化过程中的文明新风“广播站” 随着农业科技的发展和农村经济格局的变化,农村社会生活方式也已发生很大的变化,农民们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将日益强烈并追求不同层次上的更大充实和提高。一方面,农业技术的广泛应用,必然会降低劳作强度,缩短劳动时间,加之季节性很强的农业生产,农闲时间相对较长;另一方面,街道办事处不断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加快土地流转,发展农村二、三产业,不少农民转向更高效益的非农产业,这一切为农村劳动者提供了越来越多的可自由支配的时间,用以从事学习和娱乐等活动,追求更高境界的精神生活。无论从社区教育理论还是从各地社区教育实践看,农村社区居民的休闲娱乐教育和精神文化生活的主要途径在农村社区教育。街道在加快社区教育向社区教育转型,全力创建社区教育中心,拓展街道教育中心的社区教育功能,其根本宗旨就在于要求发展社区教育培训,增强社区资源整合能力,为农村居民教育培训和休闲娱乐提供更好的条件,组织各种各样的文化教育和文体娱乐活动。
教育中心与各村及有关部门联合充分运用一切手段,广泛宣传社区教育工作。为实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深化“两新”工程建设,中心专门为各个村订制了宣传牌,内容包括“两新”安置点的规划与建筑效果,并配以标语文字,不仅美观大方,而且形象直观,方便农户察看。组织这一系列宣传教育活动,进一步加快推进街道“两新”工程建设进度,也让老百姓更直观鲜明的了解“两新”工程建设,成为政府和村民沟通的一种新方式。农村社区教育通过自身发展和提高资源协调能力,为丰富居民业余文化生活,提高人们业余生活质量、发展社区经济建设所需的良好的人文环境发挥作用。
3 街道社区教育中心在推进城镇化建设中路径选择
社区教育是终身教育的产物,全员、全程、全方位是其最显著特点,具有更强的社会性,它的实施涉及到许多部门和单位,如农业、工业、科技、文化、广电、劳动保障、法制、计生等,这些都因承担着一定的行业性教育职能,而成为城镇化建设进程中社区教育中的重要力量。社区教育中心要一直保持着与这些部门的密切联系,主动为他们提供相关服务,并经常与他们联合办班,共同开展社区教育培训。
3.1 与相关单位密切联系 街道社区教育中心要与街道文化站、妇联、新居民事务所等部门开展各类教育培训活动,实现共建共享、深化学用结合。如:举办舞蹈培训、计划生育、艾滋病、新居民法律法规等专题讲座;举办家庭教育、自我保健、公共安全、消防安全等知识培训;党员“先进性教育”和“新农村建设”知识竞赛活动;举办妇女干部家庭教育知识、电脑操作技能培训;举办“魅力马桥”广场文化活动;开展廉政文化建设活动,召开村干部家属座谈会;好妈妈素养工程、春泥计划启动仪式、“潮乡习泳”培训班经及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等,以及开展双证制学历培训、大专经济管理财会、药学专业远程学历教育、水产养殖中专学历教育和劳动力后备教育等。
3.2 与农技部门无缝对接 街道社区教育中心要与农技部门实现无缝对接,一起组织开展的各类农业实用技术 培训活动,为街道特色农产品服务。如为各村残疾人举办果蔬培训班;聘请高级畜牧师为畜牧养殖户开展动物防疫暨畜产品质量安全技术培训;聘请水产专业人员为广大养殖户开展甲鱼养殖技术系列培训;聘请高级农技师为水果合作社开展南方梨、葡萄等种植技术培训;组织各村开展农机操作安全生产培训;组织各村种植大户开展育秧技术和配方施肥培训。
3.3 与相关企业广泛合作 街道社区教育中心要与企业服务中心、有关企业合作,推动消防、安全生产、就业信息登记、社保等工作落到实处。并协助做好企业财会人员的计算机应用技术培训、企业管理人员培训、企业安全生产知识培训等。如通过园区经编实验工厂这个平台,为到经编园区找工作的外来新居民开展挡车工、穿头、整经和保全工的培训项目,以适应经编企业的产业需要。又如外来务工人员培训和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内容,为经编技术培训班、家常菜、丝网花制作、中式面点、家政服务、计算机操作等,培训提高了居民的就业率和创业能力。
3.4 与各单位或协会高频互动 街道社区教育中心要与中小学、街道老年协会积极开展教育培训。教育中心常年做到双休不断人,节假日不休息,充分发挥中心的指导帮扶功能。大力加强少年儿童向社区延伸和拓展,辅助家庭和学校安排学龄儿童不在校时间的活动;组织跨文化、环保、安全等主题教育以及节假日的参观游览、教育实践活动等;预防安全事故和违规行为发生,督促学生完成作业,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兴趣爱好。让老年人老有所为、老有所乐、老有所学,过上幸福的晚年生活。中心应组织老年人开展多种形式的休闲教育,不断完善老年教育网络,开发一批适合老年需求的课程,积极为老年人创造学习条件。如老年气排球队,通过定期组织训练,到周边镇(街道)交流比赛,学员积极性都比较高。各行政村的社区教育成立了中老年人舞蹈队、门球队、合唱队、乒乓球队,让老年人自娱自乐,还经常参加街道、市组织的各种演出和比赛活动。
3.5 与科研实验深度融合 社区教育的实践需要有理论的指导。而马桥街道有省级特色园区——经编产业园区,是一个处于快速城镇化进程的地区之一。在这样的区域中开展社区教育工作,就更需要理论的指导,为此教育中心采取以课题科研为抓手来推进城镇化进程中社区教育工作。一是以实验项目为纽带,开发社区教育实验教材。除了教师自选、部分采购外,还组织力量进行编写,如街道党政办根据村民了解本地时政需要,编印了《新马桥》;新居民事务所根据外来人员融入本地的渴求,编印了《海宁方言》;文化站根据本地历史文化传统资料,编印了《马桥拾遗》;经编园区为激励创业者,编印了《马桥故事》、《中国经编》、《集群经编》等;马桥中心小学展现学校科普特色,编印了《喔喔啼》等等。二是以课题研究为契机,善于发现城镇化建设中出现的新事物、新问题。中心通过多次邀请专家,讨论和制定了《马桥街道社区教育中心(成校)3年发展规划》,每年都举办社区教育研讨会,邀请上级有关领导作专题讲座,先后组织工作人员到全国社区教育示范学校平湖新埭镇成校、缙云县壶镇镇成校等地学习取经,多次派员参加上级社区教育培训和研讨活动;同时,中心通过深入调研,在新建小区、“两新”企业等非农区域内,建立科研基地,探讨城镇化建设中社区教育管理体制、机制等方面问题,《马桥街道城镇化建设进程中社区教育的研究》和《农村未成年人教育实践基地网络化体系建设实验》等科研课题经过努力,已上报结题,并被市社区学院评为优秀实验课题。
4 结语
“合抱之树生于毫末,万丈高楼起于平地”。总之,城镇化进程中的社区教育只有抓住发展的机遇、承担起时代赋予的崭新课题,不断探索创新,在参与社区发展中建构社区教育特色,才能成为实现中国梦的积极教育力量。
参考文献
黄尧.面向21世纪中国成人教育发展研究.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顾明远.终身学习与人的全面发展.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6.
刘岳启.我国新农村建设急需人才及其培养方式的探讨.成人教育,2009,9.
孙维胜.城镇化进程与教育结构调整.当代教育科学,2003(1).
李慧玲.“和谐成人教育”内涵解读,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成人教育学刊,2009,4.
叶忠海.社区教育学基础.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