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12 09:15:23
导语:在房屋设计思路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关键词:道路交通;优化;仿真
引言
交叉口是城市道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城市路网中最常见、最普遍、最直接的交通拥堵发生源及交通事故多发地点。对于信号控制的单点平面交叉口来说, 信号配时优化对于减少车流的平均延误、停车次数,提高交叉口的通行能力、服务水平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德国 PTV 公司开发的VISSIM 仿真软件在国内外应用最为广泛; 而且VISSIM 能直观、形象、详细地仿真出车辆、道路、交叉口、信号灯等随时间变化的三维动画状态,能真实、精确地重现交通网络交通运行状况,弥补了在拟定交通控制方案及对方案进行评价时因无法直观观测车辆在道路及交叉口的运行状况而引起的不足。
1 路口现状及分析
1.1 路口现状
1.2 冲突点与冲突区域分析
(1)冲突点:A路右转车辆与B路直行车辆形成的冲突点1;A左转车辆与B直行、左转、H直行的车辆形成的冲突点2、3、7;A直行车辆与B直行和H左转车辆形成的冲突点4、5;H左转车辆与B左转车辆形成的冲突点6;H直行车辆与B直行车辆形成的冲突点8;G左转车辆与E左转、C左转、D直行车辆形成的冲突点9、10、11;G直行车辆与E直行和右转车辆形成的冲突点12;D直行车辆与C左转车辆形成的冲突点13;I左转车辆与C直行车辆形成的冲突点14;E直行车辆和C左转车辆形成的冲突点15。
(2)冲突区域(如图中方框内区域所示):A、B、F、H路叉区域Ⅰ。A路车辆直行左转,B路车辆左转直行右转,H路车辆直行右转,均在此处汇合,且B和H路来向车辆以大型车辆居多,加之桥墩与东西方向呈锐角角度(约75度),H左转车辆转弯半径较大,使其它车辆正常行驶受到干扰,使车速降低。C、D、E、G路叉区域Ⅱ。E直行的车辆,沿路受到D直行和G直行车辆的干扰,E左转的车辆与C右转的车辆汇合与H路口处,此公共区域较狭小,车辆之间干扰的影响效果会加强,导致拥堵。C路向东行驶车辆与I路左转车辆交叉区域Ⅲ。高峰时段,由I驶出车辆较多,与C路上正常行驶车辆造成冲突。D和I路之间的C路段上小摊小贩众多,且抢道现象严重,在I路口还设有666路公交车站,公交车停站时对车辆的正常行驶的影响尤为严重。
1.4 数据分析
由表2和相关计算可知,A路道路服务水平一级,PHF为0.92,相对最通畅。C、D路服务水平四级,接近不稳定车流,有较大延误,司机还能忍受。E、F路次之,但因为其是单行路,总体车流压力不大。B路为最拥堵路段,服务水平六级,PHF值为0.61。主要冲突点在B路端口,由E来驶向B和由B来驶向F的车辆汇于此。
2 优化方案
针对上述现状分析,结合此路口其他拥堵因素,总结解决方案如下:
(1)禁行:加装禁令标志,桥下由北向南方向禁止通行,欲开往此方向车辆通过F路段向西行驶至头调路口(距本路段约200米)调头行驶; B、C路段出口禁止左转。从而大量减少车流冲突点。
(2)划分车道:在六个路段加画行车线,距路口五十米内画实线,禁止变道。规范行车秩序,减小事故发生率。
(3)加画行车标志,分离不同方向车流,减小同一车流冲突发生几率。
(4)A路段距出口30米内加装隔离带,防止车辆随意变道造车的行车冲突。
(5)加装信号灯:相位如图3,由韦伯斯特算法,得出第一相位绿灯时间18s,红灯18s,黄灯4s。第二相位绿灯14s,红灯22s,黄灯4s。设备购买、安装及电力问题由有关部门协调解决。
(6)加装探头:加强车辆违章监管,促使司机规范驾驶。相关设备由有关部门提供,监视屏安置在东丽区交通管理局。
(7)加强周边道路管制:将公交站点重新设置;画人行横道,保障学生安全;规范路边摊贩,减少对机动车道的占用。
(8)设置让行标志,减少交通冲突点的矛盾。民航小区出行车辆避让C路段直行车辆;桥下向北直行的车辆避让B路段直行车辆。
3 优化仿真
应用VISSIM软件对驯海路和津北公路交叉口按照优化计划进行优化仿真(仅针对方案中的车辆行驶方式的改变)如图4
仿真前后延误对比结果见表3。
由表3可以看出,通过对交叉口进行交通组织优化,分离轻、重交通流,较少冲突区域后,交叉口的延误时间明显缩短,平均延误为20.4s,服务水平达到为B级,车流基本通畅,延误较小。
4 结束语
文章应用VISSIM 微观交通仿真软件对驯海路民航大学路段进行优化仿真。首先通过对路口的介绍及车流量调查陈述路口相关参数及现状,再由道路服务水平和PHF对路口进行测评,得出每条路的服务水平等级,找出冲突点。在此基础上,结合路口环境及本身特点,提出优化改革方案,用VISSIM进行仿真模拟,得到相关评价指标。可知,模拟后的路口拥堵有一定缓解,证实了方案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刘斌,王建蓉.基于VISSIM的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仿真研究[J].甘肃科学学报,2012,4.
[2]宋睿.VISSIM和TSIS在交叉口拥挤改善设计中的应用对比[J].中国科技信息,2010,14.
[3]邓文,彭愚.基于信号优化与VISSIM仿真的交叉口优化方法研究[J].交通标准化,2007,Z1.
1.1室内设计的含义
古老的室内设计是指单纯地应用相关设施进行房屋内部的整体规划和布局,以满足人们日常生活的居住环境设计。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室内设计的含义和功能也在不断变化。现代社会下的室内设计是指在充分了解建筑物的使用性质、所处环境以及建筑标准的情况下,通过应用物质技术方法和建筑设计的相关原理,创造出具有合理功能和舒适环境的并能满足人们精神和物质双重需要的室内环境设计。现代社会的室内环境设计标准要求其不仅能够满足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同时也需要满足人们的居住的精神需要。
1.2创造性在室内设计中的地位
决定一个室内设计是否成功的标志是看其是否具有一定的创造性。创造性在室内设计过程中的应用不仅体现了设计师的设计理念,同时也为室内设计增加了较多的艺术色彩,从关于室内设计中手绘与电脑表现手法的探讨文/王千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近年来,我国的房地产市场不断扩大,而室内设计作为房地产发展中的重要环节,决定着房地产行业的发展。手绘和电脑制图作为室内设计的主要手段,其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情况决定着房屋的整体效果,本文通过对室内设计过程中,手绘与电脑的表现手法进行分析比较,从而提出了提高室内设计效果的相应方案。摘要而更好的满足人们居住的精神需要。所谓创造性,就是个体产生的新奇独特的、有社会价值的产品的能力,是一个从无到有、产生新事物的过程。由创造性的定义可知,一个室内设计是否能够被大众所接受,取决于设计师是否在室内设计的过程融入了自身的创造力。
二、浅析效果图
效果图就是指通过图片以及相关文字标注等媒介来表达作品的预期效果,并将与专业领域有关的想法具体化到相关图纸中。室内设计的效果图就是把室内设计作品展现到公众面前,是公众可以直观了解到房屋设计后所呈现出来的效果。效果图通过将设计师对房屋整体和局部的设计理念具体呈现到图纸中,使开发商和用户更有效地了解其对房屋的设计理念。通过对效果图进行描绘和制作可以使设计师和非专业人员更加清楚地看到房屋设计完成后的效果,并且利于发现房屋设计过程中出现的相关问题。
三、手绘效果图的优点与不足
3.1手绘效果图的优点
3.1.1充分发挥设计者的创造思维手工绘制室内设计图是设计者创造思维的表现方式之一。在对室内进行整体设计前,由于相关的设计思路是不确定的,对整体房屋的设计构造是比较模糊的,因此需要设计师将偶然间出现的灵感迅速地记录到图纸上,将其对房屋的局部思维具现化,进而形成对房屋整体的设计理念。通过手绘效果图的方法可以讲设计师的抽象思维活动以绘画的方式进行再现,这样使用者在充分了解设计师构思的前提下,提出自己对室内设计的观点和意见,使其也参与到室内设计中来。
3.1.2真实性强手绘效果图效果图具有丰富、生动和表现力等特点,一方面可以直观地反映出房屋在建成后的情况,另一方面房屋使用者可以通过手绘效果图对房屋在设计过程中不同阶段的设计情况进行了解。由于手绘效果图的绘制方法较多、限制较少、人为性和绘制风格比较多样化,所以其真实性较强,由于绘制手法和形式比较丰富,所以其表现出的效果也不尽相同。此外,不同绘制工具的使用可以更加真实地反映出室内设计后的效果。例如,铅笔和钢笔的使用可以表现效果图的速写效果,而运用水粉笔绘制效果图可以增强图纸的空间性和立体感。
3.1.3方便设计师与客户交流手绘效果图的使用方便了设计师与客户在房屋设计上的意见交流。一方面由于手绘效果图具有较强的灵活性,因而可以反映出房屋设计在不同阶段的实时动态,方便将设计师在设计中各个时段的设计观念传达给客户,并通过与客户进行交流来进行设计方案的改进。另一方面,客户通过了解房屋设计的实时动态,将自己对房屋设计的相关意见传达给设计师,加强了房屋设计的合理性。
3.2手绘效果图的不足
3.2.1修改过程较慢手绘效果图虽然在室内设计的前期过程中,可以将设计师的设计理念体具现到图纸中,但是在室内设计后期,对相关问题的改善进度比较缓慢,从整体上阻滞了室内设计的进程。例如对部分环节的设计缺乏合理性,则需要对该环节的整张效果图进行重绘,浪费了较多的时间。
3.2.2设计资料局限运用手绘对室内结构进行设计虽然较好地发挥了设计师的创造力,但是在对设计过程中的相关材料进行调用时产生了较大的麻烦。由于设计是个体所具备的的知识量具有局限性,因此不得不通过电脑进行设计资料的搜索,这样设计师一边要对图纸进行绘制、另一边又要通过电脑进行资料的查找,增加了室内设计的复杂程度。
四、电脑绘图的优点与不足
4.1电脑绘图的优点
4.1.1设计效果逼真近年来随着我国现代化的不断发展,室内设计制图已由手工制图向电脑制图方向发展。3DMAX和CAD等制图软件的应用,为室内设计增加了更多的立体感、真实感和空间层次感,使得设计的效果更加逼真。
4.1.2节省成本在对室内设计进行手绘效果图的制作时,通常需要如张、笔等较多的真实材料,通常需要在购进建筑材料时还要考虑对这些制图用具的采购,增加了室内设计的成本,而通过电脑制图可以用虚拟的材料代替真实材料,在加强设计效果真实性的同时也节省了室内设计的成本。
4.1.3方便调用资源由于手绘过程中设计师所具备的知识和思维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而需要不断互联网中获取所需要的资源,增加了室内设计的繁琐程度。通过应用电脑制图,可以将室内设计的制图过程和资源的调用过程一体化,更加方便了相关资源的调用,不仅使设计师获得较多设计信息,也加快了室内设计的制图过程。
4.2电脑制图的不足与手工制图一样,电脑制图自身也存在着相关缺陷,只有正视电脑制图在设计过程中的作用,才能使其更好地为室内设计服务。
4.2.1制图机械化由于应用电脑制图进行室内设计时,相关的制图程序都是已经编好的,所以要求设计者必须按照规定的模式进行制图,因此运用电脑制图比较机械化且不能随意更改,使得设计师的一些创造性思维无法通过电脑显现出来,束缚了设计师的创造思维。
4.2.2制图软件学习时间较长学习并精通一类专业的制图软件少则需要2个月,多则需要3-5个月左右,短期的培训虽然可以使设计者了解一个软件的功能和作用,但是却无法使其了解软件的内容和详细的使用方法,使其在进行电脑制图的过程中出现了诸多操作上的问题。
五、手绘与电脑制图的关系
5.1互相依赖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与信息化在各个领域中的广泛应用,使得电脑制图对手绘产生了较大的冲击,这种冲击不仅表现在现代制图对传统制图的分析,也表现在相关设计语言和设计方法上的冲击,而某些室内设计中仍然保持着手绘的设计方法较好地继承了传统的设计理念和设计方法,但是不能因为这样就说电脑制图是现代化的,而手工制图是传统的,由于二者在室内设计上各有优缺点,所以必须通过优势互补的方法来提高设计理念和设计效果。
5.2相互促进一方面,电脑制图以其方便性和快捷性提高了室内设计的效率,另一方面,手绘又以其真实性和灵活性加强了室内设计过程中设计师与客户之间的沟通,避免了设计完成后相关问题的出现,因此,二者应该互相协调,相互促进共同为室内设计服务。
六、手绘与电脑制图的结合运用
6.1效果图的优势互补室内设计作为空间设计领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创意和表达都需要不同的方式来是实现,这样一方面利于设计师打开宽广的设计思路,另一方面也使得室内设计的效率大幅度提高。由于手绘和电脑制图各自具有其优势和不足,同时也都是室内设计的具体变现形式,因此通过手绘效果图和电脑制图的优势互补是提高室内设计效率和质量的重要方法。由于手绘方法具有偶然性、灵活性和实时性,而电脑绘图则具有准确性、可复制性和科学性,所以通过将二者的优势相结合,并改善其在设计过程中的不足,可以使室内设计的发展更为完善。
6.2手绘功能与电脑软件相结合随着现代化科技的不断发展,将手绘的相关功能与电脑软件相结合已成为提高室内设计效率的必然趋势和解决办法。由美国AUTODESK公司研制的SketchUp软件是目前为止将手绘功能与电脑制图功能相结合的最好的制图软件,该软件在保留包括便于修改、方便操作以及反应室内设计实时动态的手绘功能的基础上,结合了电脑制图的相关优点大幅度的提高了室内设计的效果。
6.3不同阶段下二者的结合应用通过在设计的不同阶段将手工制图与电脑制图相结合,可以有效地提高室内设计的效率和质量。下文就室内设计的构思阶段和设计方案的表达阶段两方便对二者的构思加以分析。
6.3.1设计构思阶段在设计的构思阶段,设计师通过运用手绘的制图方法将其对房屋局部和整体的构思具现化到纸张上,并在图纸上描绘出其转瞬即逝的灵感,通过将设计师最初的创作激情融入到手绘图纸中,可以更加形象的反映出设计师的设计初衷,而通过一张张的手绘草图,设计师将不断完善自己对室内设计的构思和理念,并以最快的速度与客户的意见达成一致。而为了使设计者的设计理念得以实现,则需要借助电脑进行设计草图的建立并规范相关的设计标准,并从空间立体化的角度及时发现手绘过程中的问题,并加以弥补,从而为设计师提供了更广阔的设计思路。
6.3.2设计表达阶段在设计的表达阶段,通过手绘可以直观、清晰地将设计的方案呈现到客户面前,一方面可以让客户更直接地了解到设计师的设计理念,另一方面由于对设计效果的表达是需要经过长时间的实践经验积累的,因此通过手绘可以清晰地了解设计师的设计能力。现代的室内设计效果需要通过将手绘的设计图纸通过电脑进行相关的完善和修改,从而确保设计效果达到最佳,有效地提高了室内设计的质量。
七、结论
关键词:房屋;建筑设计;发展;措施Abstract: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national economy and the improvement of people's living standard, people on the quality of housing and construction design requirements gradually increase, sense of security, housing comfort, function also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this also means that the design unit in the design process to continuously improve the quality of buildings the design of the control, in order to meet the needs of society for higher housing design requirements.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problems in the design of housing construction, proposed the development of ideas and measures, to building designers in the design work of some useful reference.
Keywords: housing; architectural design; development; measures
中图分类号: TU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一.房屋建筑设计存在的问题
现阶段我国现代房屋设计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首先,在进行房屋设计的过程中,很多设计师不重视房屋产品与建筑设计之间的配合,我国很多住宅建筑建设还处于分散且自然发展的初级阶段,建筑物的建设具有盲目性和自发性的特点,这就已严重影响到了建筑自身所具有的特点的体现,建筑设计与住宅产品模式之间缺乏协调性,生产配套不完善,严重影响了住宅建筑设计的质量。
其次,目前我国建筑设计观念较落后,大多数住宅建筑设计者在建筑设计过程中存在急功近利的心理,对居民用户的各种需求考虑不足,过分于考虑建筑开发商的利益,这就导致很多房屋建筑的设计功能不全或者功能性较差,不能满足当下人们对房屋建筑的设计质量的要求。另外,房屋户型设计单调,空间设计缺少灵活性,没有自身特色,后期室内空间改造更新困难,很难满足现代人对生活方式和居住模式的多样性的需求。
二.房屋建筑设计的发展措施
1. 房屋建筑舒适性的提高
房屋建筑设计的首要目的在于满足居民的生活需要,以人为本,为此,房屋建筑设计人员应该除了要充分了解房屋建筑的面积、户型特点外,还应根据房屋建筑用户的自身需要,结合建筑物的自身空间结构特点,进行合理的结构划分,保证房屋建筑空间的高效合理使用。为了不断提高房屋建筑的舒适度,房屋结构设计一方面要充分保证室内环境质量,确保房屋可以进行较好的采光和通风,同时也要保证室内各个空间的相对私密性;另一方面,对于房屋建筑的外部空间环境设计,设计师要保证居民交往空间设计的舒适得当,多种设计方式相结合,私密空间与半私密空间相结合,搭配得当,例如房屋建筑的设计者可以充分利用广场、走廊、绿化带等元素构成一个统一的景观结构,为居民构造一个安静祥和的小区环境,同时也方便居民之间的日常交往。
2. 房屋建筑使用寿命的增长
现阶段国内的房屋建筑使用寿命一般都在50年左右,但是受目前中国房屋价格普遍较高的影响,人们一般需要花费十几年甚至几十年代时间来购买一套住宅,房屋建筑使用寿命达到之后如果进行拆除,人们的正常生活便得不到有效保证,所以我国迫切需要提高房屋建筑是使用寿命,增加建筑物的耐久性。然而,伴随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超耐久型混凝土的研究正在发展,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混凝土的使用寿命会大大延长,这样就会相应的提高国内房屋建筑的使用寿命,保证人们的正常生活,给国家和人们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时也有利于社会的安定团结和长期稳定发展。
3.坚持可持续发展的设计原则
目前,党和政府正在全国倡导贯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对房屋建筑设计而言,也应该坚持贯彻可持续发展的设计原则,保证建筑设计的可持续性。这就要求房屋建筑设计人员在进行房屋建筑设计之前要加强对房屋建筑周围的风土人情的了解,重视当地的地域特色,保证房屋建筑设计与当地的地域特点相融合;在房屋建筑设计过程中,要注意选择环保型建筑材料,增强自身的环保意识,避免使用各种含有放射性物质或各种有害化学元素的建筑材料,优先选择具有可再生性的建筑材料;另外,要注重完善房屋建筑设计的灵活性,尽量减少建筑物的体量,保证房屋建筑物的设计空间还可以根据居住者的不同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改革。在房屋建筑设计实施阶段,一定要尽量减少资源浪费,确保资源的高效合理使用,优化资源配置,减少建设过程中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促进社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4.提高房屋建筑设计的功能性
受房屋建筑居住者的文化层次、价值取向、审美观、家庭结构等的不同,居民对房屋建筑设计功能性的要求也各不相同;而对于同一个居住者来说,受不同时期家庭结构的不同对房屋建筑空间结构的要求也会出现不同。所以设计者在进行房屋建筑设计时一定要注重空间结构设计的灵活性,保证房屋建筑的空间结构可以使用各种差异性的改造,不断提高房屋建筑功能空间的专用程度。一般而言,按分室标准要求,起居与主卧室分开,食寝分开,工作与学习空间应该相对独立。
对于固定的卫生间、厨房、单元的形状,按照居住者的不同需要,设计者要进行空间布局的不同划分,对厨房而言,厨房是居民家务劳动最集中的地方,通常情况下,厨房的适用与否取决于厨房的使用面积,以及厨房的形状和尺寸,厨房的台面一般会设计为H型或者L型,保证有足够充裕的空间来放置各种家电。对于卫生间的设计,设计人员应该随着套型面积的扩大增加相应的洗刷用具,特别是盥洗室分设之后,上部空间一般可以设置吊柜,同时也可以和厨房入口相结合,合理而高效的利用空间。
三. 房屋建筑设计中的如何运用节能措施
1.我国房屋建设节能设计的现状
根据相关材料显示:我国房屋建筑节能设计起步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能源浪费。其主要表现为:(1)在建筑设计过程中没有较强的节能意识,只顾外观美观以及奇异性,忽略房屋的合理性,从而增加了能耗。(2)保温结构技术应用不足。
2.在实际工程设计中如何运用房屋建筑设计的节能措施
(1)房屋建筑设计中的基础节能措施。房屋建筑设计阶段的节能措施一般分为建筑形体、建筑维护结构及屋顶的节能设计措施。需要严格按照相关的施工标准进行操作,其中不得偷工减料也不得以次充好,才能保质保量,初步实现房屋建筑的节能。
(2)节能房屋设计中空间空气对流设计。在房屋的平面布置设计时需注意:门窗的位置、大小、户型的设计要充分考虑空气对流和穿堂风的组织,避免气流的转折,使气流通畅均匀。自然通风能够很好的改善人体热舒适、降低气温,为主动的调节措施,有明显的节能效益和生态作用。值得一提的是:保持通风开口面积的平衡。在实际设计中发现,除通风效果外,冬天也有利于集热的效果,北向窗在北方可小些但在南方炎热地区则不宜过小。窗户开启方式(平开窗立轴旋转窗)及活动式侧墙可影响风向提高通风效果。
(3)景观设计在房屋建筑中的节能应用。在多个房屋建筑体中场地景观设计和建筑节能密切相关。景观设计是根据住宅建筑所处的纬度、气候特点、风向类型进行植物配置,在不同的季节为建筑提供良好的宜居环境;它还可以结合门窗位置设计场地和绿化,借助树木形成的空气流动来提高建筑室内通风效果。譬如:在住宅建筑冬季主导风向布置常绿植物(马尾松、枫杨、榆树、榉树、水杉、台湾相思树等)可达到防风效果;在房屋建筑东西向布置落叶乔灌木起遮荫效果;植物的合理配置可有效减弱高层建筑间的强风效果。
(4)节能房屋建筑中遮阳设计。建筑遮阳构件多种多样,如何保证其功能性的同时也节能?简单介绍一下实际中常用的节能遮阳的基本形式有:①水平式遮阳能遮挡高度角较大。从窗户上方照射下来的阳光,适用于南向窗口。②垂直式遮阳能遮挡高度角较小。从窗口两侧斜射过来的阳光,适用于东北向和西北向窗口。③综合式遮阳遮挡效果较好,能遮挡高度角中等从窗口上方和两侧斜射过来的阳光,适用于东南向和西南向窗口。
此外,还有多种多样形式的遮阳系统,例如人们经常使用的折叠、滑动或介于闭与开之间的百叶窗、能调节叶片角度的百叶窗、遮阳窗帘等可调节式遮阳夏天可遮阳,冬天可减少夜间窗户散热,改善室内热环境,其节能效果显著,是住宅建筑设计中应该考虑的一大因素。
四.结语
房屋建筑设计要想不断满足居民的需求,就必须改变传统的设计理念,在设计时要严格遵守设计安全、适用、美观、经济四大原则,保证设计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提高建筑设计的安全度和节能效果,注重房屋居住者的需求,避免在建筑设计过程中出现以上问题,进而不断提高我国房屋建筑设计的质量水平。
参考文献:
[1] 裴玉萍.北方住宅建筑节能设计探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9
①按照我国相关法律中的有关规定,建筑物基础工程设计应该遵循相应的设计原则:如果e燮b/6,pmax=(F+G)/A+M/W(2)pmin=(F+G)/A-M/W(3)如果e>b/6,pmax=2(F+G)/31a(4)两端均需满足:pmax燮1.2f(5)公式中,b为建筑基础的设计宽度,l是与力矩方向垂直建筑基础底面的边长,a是作用于建筑基础的合力与该基础底面受最大压力荷载作用边缘之间的距离,f则是建筑地基能够承载荷载作用力的设计值(需考虑到地基的设计深度和宽度修正系数)。显而易见,如果建筑地基受到偏心荷载作用,地基基础反作用力呈现不均匀性,严重者引起建筑基础倾斜,甚至于导致房屋建筑(尤其是配置大型吊车设备的工业厂房建筑等)无法使用,因此专门针对轻型钢结构房屋建筑设计提出了几项基本原则:①对于fk<180kN/m2大型吊车设备的起重量不低于75t的单层工业厂房建筑,或fk<105KN/m2大型吊车设备起重量在15t以上的露天跨柱基础,必须在设计中达到pmin/pmax叟0.25的要求,其中是建筑地基承载强度的标准值;②对于承载中、小型吊车荷载的柱基础,也需满足的要求,即达到建筑基础与用地地基之间不能脱离的要求。为了满足这个限制条件,在设计中建筑基础的偏心距e要保证其最大为b/6;③在某些钢结构房屋建筑中无吊车设备的安置,仅存在风力荷载作用的情况,在设计中可允许建筑基础的底面与用地地基之间部分脱离,允许基础底面不完全与地基接触,但接触部分长度与基础长度之比要控制在L1′/L1叟0.75范围之内。另外,在满足以上要求之后,仍需对建筑基础底板受拉端的自重荷载和周边上部土体重力荷载对基础作用下的抗弯强度进行设计验算。
2轻型钢结构房屋基础施工
由以上分析关于轻型钢结构房屋设计的特点及要求可见,拥有吊车设备的工业厂房钢结构往往会采用刚性柱脚。这种刚性柱脚的应用将有助于厂房钢结构整体刚度的增大,而尽量避免了侧向位移的形成。但是,这样的情况又将使我们不得不面对基础结构弯矩过大的现实,这一问题在轻型门式钢结构体系中尤为突出。轻型钢结构房屋建筑的结构自重很小,而水平方向的荷载作用与竖直方向的荷载作用比又很大,同时钢结构又兼顾承担风力荷载和吊车设备给予的水平荷载所形成的共同作用力,更增加了边列柱柱底承载的偏心距。据笔者亲历设计工作总结的经验来看,此类钢结构房屋基础的设计偏心距会达到1.0m左右,更有甚者将达到1.5~2.0m。①钢筋笼的定位。轻型钢结构房屋施工采用靴梁式刚性柱脚,需在钢筋砼基础结构当中预埋锚栓构造物,而锚栓的定位问题一直以来都比较棘手。传统的预埋方法是预先将锚栓焊接在钢筋砼基础的底板之上,或者将四只锚栓套在木板卡子之上然后才进行后阶段砼的浇捣施工。这两种方法不可避免的是锚栓根本无法被固定住,在施工中往往需要进行不断的定位调整来控制相对位置不变,十分繁琐。为了能够有效控制锚栓定位偏差的问题,笔者认为可设计专门用作锚栓固定的钢筋笼,将此钢筋笼预先安置于建筑基础底部,然后放置锚栓与钢筋笼牢牢固定,这样的做法既可以保证锚栓的相对位置固定,又可使得此工序的便捷施工。②基础梁施工。如果钢结构房屋建筑围护墙采用自承重砌体墙,那么在设计中就需要设计地下基础梁能够承受上部墙体的自重荷载。一般地,此类建筑基础会设计为简支结构,并普通采用预制或现浇的形式。现浇基础梁在施工当中,由于基础梁底部支模有其自身的要求,基础梁两边的砖壁结构需分开砌筑。采用预制基础梁形式则相对简单,但在地基两端和基础顶部位置要预埋焊件。不管是现浇还是预制形式,施工都不能做到快捷简单。笔者建议采用预制加现浇的综合形式。在基础梁的主体砼构件可预先预制,在其主体结构两端预留钢筋接头,在砼浇捣施工中即可使基础梁和钢结构柱脚两部分砼施工内容合二为一、一并浇筑,既省时又省力,效果显著。
3结束语
关键词:城市化 房地产业 和谐发展
房地产业在改善产业结构、拉动内需、扩大就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促进城市化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然而由于我国房地产业起步晚,发展历史短,经验不足,房地产业快速发展中存在诸多问题。
房地产业快速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房地产投资结构不合理
1986年以来,房地产开发投资达66286亿元,年平均增长32.7%,比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快13.7个百分点,远远超过了同期GDP的增长速度。另据国家统计局2004年对全国3328家房地产企业的跟踪调查,2003年房地产开发投资资金来源中银行贷款占28.89%,如果加上开发企业流动资金贷款、施工企业垫资中的银行贷款部分、预收款中的个人住房贷款部分,目前银行资金占房地产开发资金的比例在60%左右。随着房地产业投资快速增长,金融风险剧增。
(二)高房价影响居民购买力
一方面是房价持续上涨。近年来,我国各地的房地产价格上涨很快。1998年至2004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8.6%,但许多城市商品房年均增长达到了两位数。另一方面空置房面积增加。1993年底商品房空置面积达到5000万m2,此后这一指标持续上升,截至2006年3月底,全国商品房空置面积为1.23亿m2,同比增长23.8%。
(三)大量土地闲置与浪费
一方面是土地资源的稀缺,另一方面在房地产开发领域却存在着土地大量闲置和巨大浪费。据国土资源部统计,2004年全国城镇规划范围内闲置、空闲土地达26.37万hm2,相当于现有城镇建设用地总量的7.8%;其中房地产库存土地达10万hm2。据央行2005年8月15日的《2004中国房地产金融报告》显示,1997年以来,全国土地开发面积占全国土地购置面积的比例持续降低,2000-2004年一直维持在60%-70%的水平,2004年该比值降到50%以下,2004年全国土地购置面积和土地开发面积的差额达到20044.5万m2。
房地产业高速发展也带来一些社会问题,诸如拆迁纠纷、征地矛盾,开发商、业主、物业公司之间的冲突与矛盾等。房地产业能否持续健康和谐发展,已经成为政府决策部门、学术理论界乃至普通百姓十分关注的问题。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强调“天人合一”。在人与人的社会关系上,强调和合、大同。房地产业和谐发展应强调与自然、经济、社会、文化的和谐发展。
我国房地产业和谐发展对策
(一)与国民经济和谐发展
房地产业的发展既要符合自身的发展规律,又要与其他产业发展相适应,并要有国民经济的支撑。房地产业对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贡献是间接的,其产品构成其他产业发展的载体,房产只有被用于生产或消费(居住)才能完成价值实现。房地产业的发展只有与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相协调,才能促进国民经济快速健康发展。因此,保持合理的房地产业发展速度,进行科学规划,才能有效防范风险和保证房地产业持续稳定发展。
(二)与金融业和谐发展
金融业的支持是房地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房地产业是一个典型的资金密集型行业,其发展离不开巨额资金的投入,这就决定了房地产业的发展离不开金融业的有效支持。因此,房地产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有效促进金融业与房地产业的互动、互利。完善房地产金融体系,着手研究建立住房抵押贷款二级市场,实现抵押贷款的证券化,将一、二级市场作为一个整体纳入金融大循环,打通房地产市场与资本市场的联系。
(三)与城市生态环境和谐发展
生态保护水平的差异,将会极大地影响房地产的价值,房地产生态价值的实现是房地产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在房地产业的发展过程中,要有超前的环保观念,在充分利用自然地貌、资源的基础上,创造出人与环境有机融合的舒适空间和居住环境。在选址上,要尽量少占或不占耕地、生态林地,不影响风景名胜、人文景观,多在荒地、废弃地上进行建设开发。在项目建设上,要建立规范的质量保障制度,通过消费市场约束机制,抵制劣质、有毒材料、部件的使用。在保证建筑功能质量的前提下,采取有效的节能技术与管理措施,大幅度降低建筑能耗,达到既居住舒适,又节约能源和改善环境的目的。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编制好城市环境规划,避免出现“工业集中、人口集中、污染集中”等问题。在编制规划过程中,要注意因地制宜,突出生态环境的特点,考虑到环境保护设施的用地要求。
(四)与土地资源利用和谐发展
土地资源的永续利用是实现房地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也是房地产市场发展与人居环境改善的基本前提,对于有限的土地资源,要按照可持续原则开发利用。在土地资源先天不足的硬约束下,节约有限的土地资源,尽量不向外延扩展,集约利用存量土地,对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因此,国家必须实行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要引导节约用地,集约利用存量土地、科学合理用地,开展节地挖潜。而作为房地产开发商,必须学会在土地供应趋紧的条件下,精打细算,保护和开发利用好每一寸土地。
对于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应遵循4r原则,即“减量化(reduce)”、“再利用(reuse)”、“再循环(recycle)”和“再思考(rethink)”。表现在土地集约和节约利用上, “减量化”就是要控制新的土地粗放利用和浪费;“再利用”就是要充分发挥存量土地的潜力;“再循环”,就是要加强土地整理,实现资源的再生;“再思考”,就是要改变传统的土地利用模式和思路,逐步形成自觉的节约意识。
(五)与科技创新和谐发展
建设节约型社会和资源友好型社会,将直接影响房地产业发展。房屋设计、布局应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当地自然资源,从空间、生态、视觉、人文、智能及管理等方面入手,从总体布局、平面布置、建筑设计、节约及造型等方面来提高设计水平。在保证设计原则和科学性的同时,要兼顾人们对房屋的个性追求,树立适度的超前设计意识,使房屋的设计思路跟上时展的步伐。加快新技术、新材料与新工艺的标准化、系列化进程;房屋设计上要选择各种新的设计模式,促进新产品的应用与推广,如推广可循环再生材料,包括可循环利用的材料如钢材、木材、玻璃、铜制品等再生材料和再生能源,通过无害化解体后再利用。发展太阳能、地热、风能等无污染能源。大幅度地提高房屋的科技含量,从而使房地产业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关键词:墙体裂缝;形成分析;防止措施
在工业与民用建筑及水利水电工程中,砌体结构分布比较广泛,而砌体结构中的一般细小裂缝由于不危及使用, 往往被人忽略。但古人云;“千里之堤毁于蚁穴”这些裂缝的存在与发展,大大降低了建筑物的抗震与使用能力,往往容易引发墙体的进一步破坏,甚至倒塌,必须重视解决。建筑物裂缝形成的原因很多,涉及到建筑设计、施工及使用状态等方面,尤其地基不均匀沉陷、温度变化、地震、冻胀等荷载的变化以及施工质量原因造成墙体裂缝问题更为普遍。本文主要分析由于建筑施工及使用环境变化引起的建筑物裂缝问题及其防止的措施。
1 施工及材料原因的裂缝分析及防止措施
1.1 墙体与梁柱及地面交界处裂缝的论述
建筑的墙体与其他构件的交界处是墙体裂缝的易发部位,诸如墙体与柱交界处框架结构填充墙中经常出现纵向裂缝、墙体与墙梁及框架梁交界处产生水平向裂缝、墙体与地面交界处产生的水平向裂缝等影响结构及装饰层的质量,这些裂缝形成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建筑墙体施工的质量而引起。诸如墙柱间隙过大,砌体与柱间灰缝不饱满, 砌体含水率过大而收缩,砌筑砂浆的干缩,不同材料的变形不同,墙体与柱未设置拉结钢筋;最上皮砌块未顶紧梁,砌块与交界处抹灰或灰缝不饱满密实,灰缝过厚等原因。
1.2 墙体不规则裂缝变形
建筑物墙体有时会在墙体中部、墙体周边等部位产生台阶形裂缝、纵横裂缝,可能在墙体表面产生不规则裂缝。这些裂缝产生的原因主要是砌体收缩不均匀、采用不同材料砌筑, 砌体沉降不均匀,组砌方式不当等原因。
2 在使用阶段墙体裂缝及防止措施
在建筑物使用阶段引起墙体裂缝的因素比较多,主要有温度应力变化地基不均匀沉陷结构遭受地震荷载及其他与结构设计没考虑到的突发荷载、使用荷载包括地震力、冻胀及其他因素等因素。这里主要探讨通常对墙体裂缝影响较大的温度应力与地基不均匀沉陷引起墙体裂缝原因与防止措施。
2.1 由于温度应力引起墙体裂缝分析
一般材料均有热胀冷缩性质, 房屋结构由于周围温度变化引起热胀冷缩变形称为温度变形。如果结构不受任何约束,在温度变化时能自由变形,那么结构中就不会产生附加应力。如果结构受到约束而不能自由变形时则将在结构中产生附加应力或称温度应力。由温度应力引起结构的伸缩。由于钢筋混凝土的线膨胀系数a1.08×10-3m/℃ 而普通砖砌体的线膨胀系数为0.5×10-3m/ ℃ 在相同温差下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伸长值要比砖砌体大1倍左右。所以,在混合结构中当温度变化时,钢筋混凝土屋盖、楼盖、圈梁等与砖墙伸缩不一,必然彼此相牵制而产生温度应力,使房屋结构开裂破坏。温度应力引起墙体裂缝一般有以下几种情况:当外界温度上升时,外墙本身沿长度方向将有所伸长但屋盖部分的伸长值大的多。
2.2 基于地基不均匀沉降引起墙体裂缝分析
房屋的全部荷载最终通过基础传给地基,而地基在荷载作用下,其应力是随深度而扩散,扩散愈大,应力愈小在同一深处也总是中间最大向两端逐渐减小。也正是由于土壤这种应力的扩散作用,即使地基层非常均匀,房屋地基应力分布仍然是不均匀的,从而使房屋地基产生不均匀沉降,即房屋中部沉降多,两端沉降少,形成微向下凹的盆状曲面的沉降分布。在地质较好、较均匀且房屋的长高比不大的情况下,房屋地基不均匀沉降的差值比较小的,但当房屋修建在淤泥土质或软塑状态的粘性土上时由于土的强度低、压缩性大, 房屋的绝对沉降量和相对不均匀沉降量都可能比较大。如果房屋设计的长高比较大,整体刚度差而对地基又末进行加固处理,那么墙体就可能出现严重的裂缝。裂缝对称的发生在纵墙的两端,向沉降较大的方向分倾斜,沿着门窗洞口约成45°。呈八字形且房屋的上部裂缝小,下部的裂缝大。
3 多层砖混结构墙体裂缝的原因及防止措施的分析
当气温升高时,对于女儿墙钢筋混凝土屋面板,特别是现浇钢筋混凝土屋面板和水泥砂浆面层沿长度方向的伸长比砖墙大,砖墙相对阻止这个伸长,因而对女儿墙产生外推力使女儿墙产生侧向弯曲,造成女儿墙根部和顶部的开裂,房屋越长,温度越高,推力越大裂缝越严重。当温度降低时,钢筋混凝土屋盖的收缩值较大而砖砌体的收缩则不明显。屋盖产生的温度收缩变形受到墙体的阻碍而产生拉应力。当房屋较长或因现浇钢筋混凝土屋盖已由主拉应力产生了贯通裂缝而将屋盖分割成两个区段时墙体会由于各收缩区段相反方向的收缩变形而产生垂直裂缝。同理,房屋错层处墙体阻止屋盖的收缩在墙体中产生较大的拉应力。当房屋错层部位未设置伸缩缝时墙体在错层部位产生垂直裂缝。防止墙体裂缝的措施墙体温度裂缝一旦出现要想复原是很困难的。因此,应通过分析裂缝产生的原因,采取下列避免裂缝产生的措施:适当增加钢筋混凝土屋盖保温层的厚度或设置隔热层。采用装配式有檩体系钢筋混凝土屋盖和瓦材屋盖。加强顶层墙体的抗拉强度或在屋盖四角檐口下一定高度范围砌体内配置适量的转角水平钢筋顶层纵横墙均设置钢筋混凝土圈梁,外墙圈梁不宜外露。
4 结 语
建筑物墙体裂缝是普遍性的实际问题,这些主要的措施本着预防为主防治兼举的思路尽量作到防患于未然。总之,造成墙体裂缝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并且可能是多个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结果,其防止措施也是随着新材料、新工艺的发展还有待于在生产实践中不断探索与研究。
一、宅基地及宅基地上房屋的性质
1 宅基地的概念和范围
宅基地是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按照法律法规规定用于建造自己住房的土地。包括已建房屋的土地、建过房屋但已无上盖物,不能居住的土地以及准备建房用的规划土地三种类型。
2 宅基地的性质和所有权
1986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经过1988年和1998年两次修改,逐渐完善了我国的土地管理制度,使之与我国经济发展相适应,突出体现为对宅基地使用权制度的完善。该法第4条明确了宅基地的性质,规定:“建设用地是指建造建筑物、构筑物的土地,包括城乡住宅和公共设施用地、工矿用地、交通水利设施用地、旅游用地、军事设施用地等。”从而明确了建造城乡住宅的土地。即宅基地属于建设用地。第8条确立了包括宅基地所有权在内的各种类型土地的所有权,规定:“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由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以外,属于农民集体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属于农民集体所有。”
3 《物权法》对宅基地使用权的规定
2007年通过并实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集中和全面的对宅基地的内涵和各项制度进行了归纳,第152条关于宅基地的使用权范围规定:“宅基地使用权人依法享有对集体所有的土地占有和使用的权利,有权自主利用该土地建造住房及其附属设施。”根据条文,宅基地使用权人对宅基地上房屋有一定的支配权。《物权法》将宅基地使用权规制于用益物权的范畴,所以该法第十章中关于用益物权的一般规定,也同样适用于宅基地使用权,明确规定:“宅基地使用权的取得、行使和转让,适用《土地管理法》等法律和国家有关规定。”在《物权法》中,宅基地被界定为一种用益物权的载体,它的所有权归集体所有,而使用权则归于住宅用地的农民。
4 《土地管理法》对宅基地使用权的规定
《土地管理法》第62条规定:“农村村民出卖、出租住房后,再申请宅基地的。不予批准。”通过该条文。我们能够看出法律并没有明文禁止宅基地出让和出租,而是指明一点,如果农民有出让和出租宅基地上建设的房屋,就不得再重新申请宅基地。该法第63条规定:“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的使用权不得出让、转让或者出租用于非农业建设:但是,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并依法取得建设用地的企业,因破产、兼并等情形致使土地使用权依法发生转移的除外。”由此可知,作为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宅基地,它的使用权行使受其限制,也就是不得出让、转让或者出租于非农业建设,但没有禁止宅基地在农业建设范畴内的出让、转让或者出租的行为,也没有禁止宅基地使用权人利用自有宅基地上的房屋开展商业经营的行为。
二、宅基地上房屋注册登记的现状
1 宅基地上房屋在注册登记中受到严格限制
宅基地上的房屋作为经营场所注册登记,目前主要受到“商业用房”条件的限制。许多行政许可部门,都要求经营场所或者住所必须是商业用房,宅基地上房屋由于属性的限制,导致经营者难以在卫生、文化、公安等部门获得注册登记必需的前置许可。
2 宅基地上房屋在注册登记中的相关制度措施难以落实到位
上海市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领导小组办公室2006年下发的《关于整治擅自改变房屋使用性质用于娱乐、服务行业经营场所的若干意见》第7条规定:“利用农民宅基地上建造的房屋从事娱乐、服务行业经营活动的,由区县人民政府结合本地区实际,研究制定处理办法。”该文件对利用农村宅基地上的房屋从事娱乐、服务行业提供了政策空间。但是在具体实践中,由于区县人民政府并未积极跟进,具体的处理办法尚未出台,从而导致利用宅基地上房屋从事部分行业经营的政策并未真正得以落实。
3 工商部门为放开宅基地上房屋的市场准入进行尝试
目前部分地区考虑到当地的实际情况,允许少量的宅基地上房屋作为经营场所进行注册登记,但整体上并未全面放开。如果对宅基地上的房屋作为经营场所从事经营活动加以严格限制。将不利于农村地区经济的有序健康发展,不利于金融危机下因失业而返乡的农民工的创业。也不符合国家扶持三农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政策。因此。从维系大局和维护民生的角度出发,放开宅基地上房屋的市场准入就显得非常重要。上海市工商部门在放开宅基地上房屋的市场准入上迈出了重要一步。2007年出台的《关于支持农村经济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明确:“农民以宅基地房屋自营或出租给他人从事与该经营场所相适应的经营活动,经当地房地资源部门批准,可以作为经营场地予以工商登记注册”。2009年推出的《关于鼓励创业促进就业的若干意见》中规定:“经所在地村民委员会审查同意,允许农民以宅基地房屋自营或出租给他人开办个体工商户从事小型商业零售、‘农家乐’等与农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经营活动或者作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经营场所。”
三、破解宅基地上房屋注册登记问题的思路
宅基地上房屋作为经营场所登记的主要障碍是宅基地上房屋的属性,即非“商业用房”。对房屋属性划分的根源在于有关部门对自身利益的考虑,不同的房屋属性,会在城市规划、拆迁补偿等操作中有不同的处理结果。
1 注意明晰“商业用房”概念的来源
商业用房的概念最早见于建设部2002年的《房地产统计指标解释(试行)》。该文件第一章“房屋分类按设计所规定的用途进行划分”,将商业用房定义为“各类商店、门市部、饮食店、粮油店、菜场、理发店、照相馆、浴室、旅社、招待所等从事商业和为居民生活服务所用的房屋”。可见,商业用房只不过是显示房屋设计和建造的目的是为了给从事商业和服务业者使用,把房屋分为住宅、工业、商业用房等。是为了统计的方便而不是对房屋用途的限制。虽然宅基地上房屋设计和建造的本来目的是用于居住,但法律没有禁止它用于商业经营。
2 重新审视商业用房与规划
国务院颁布的《城乡个体工商户管理条例》第14条规定:“个体工商户所需生产经营场地,当地人民政府应当纳入城乡建设规划,统筹安排。”但实际情况是,目前农村基本上没有或者有少量的商业用地规划,以至于在大量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情况下,现有的商业用房难以满足社会需求。在涉及规划的问题上,我们还必须注意区分土地用途与房屋用途。1998年颁布的《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第5条最后一款规定:“依法改变土地用途的,必须持批准文件,向土地所在地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土
地行政主管部门提出土地变更登记申请,由原土地登记机关依法进行变更登记”。这里规定的是改变土地用途。不是改变房屋用途。宅基地属于建设用地,因此,宅基地使用权确定后,只要是建造房屋都属于对土地的合理使用。对于宅基地上的房屋用途,法律没有禁止宅基地使用权人,即宅基地上房屋的所有人利用自有房屋开展商业经营的行为。因此,将宅基地上的房屋作为经营场所不违反土地管理法,也不违反土地规划。
3 完善宅基地上房屋作为经营场所登记后的拆迁补偿制度
宅基地上房屋作为商业经营场所登记,还涉及拆迁补偿费用。目前。宅基地上房屋拆迁补偿标准低。商业用房的补偿费用高。所以,地方政府和房地、规划等职能部门不愿意将宅基地上房屋作为经营场所登记。所以。很有必要完善相应的制度措施,使作为经营场所的宅基地上房屋在拆迁时不因商用而增加补偿标准,以解除相关部门的顾虑。在这方面,上海市政府做了有益的实践。2001年出台的《上海市城市房屋拆迁管理实施细则》和《关于贯彻执行若干意见的通知》中规定:“在2001年11月1日以后,以居住房屋作为经营场所并领取营业执照。未经市或区(县)房地局批准居住房屋改变为非居住用途的,不认定为非居住房屋”,即工商营业执照不作为拆迁时认定房屋用途的依据。因此。只要地方性法规和规章能够积极跟进,宅基地上房屋作为经营场所登记,不会成为改变房屋用途的合法证明。也不会影响将来可能发生的拆迁补偿。
4 现行法律未禁止“民宅商用”
在《物权法》第十三章“宅基地使用权”中对宅基地做了界定,具有权威性和准确性。从条款中我们可以看出,法律加以规范的是宅基地的使用权。它将宅基地使用权规制于用益物权的范畴。所以《物权法》第十章中关于用益物权的一般规定,也同样适用于宅基地使用权,该法第120条规定:“用益物权人行使权利,应当遵守法律有关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资源的规定。所有权人不得干涉用益物权人行使权利。”虽然宅基地的所有权归集体所有,但是集体不可以干涉宅基地使用权人行使其占有、使用的权利。《土地管理法》中也未对宅基地使用权人利用自有宅基地上的房屋开展商业经营行为做禁止性规定。随着2006年《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出台,农村宅基地上房屋作为合作社的住所成为可能。
5 完善注册登记法律规范中关于住所或经营场所的规定
工商总局2004年颁布的《个体工商户登记程序规定》中,要求提交“经营场所证明”,但并未要求个体工商户的经营场所必须是商业用房。《公司登记管理条例》规定的登记程序中,要求提供“公司住所证明”。也未要求公司住所必须是工业或者商业用房。经营场所登记只要有合法有效的租赁合同、房屋产权证明即可。租赁合同表明申请人能在一定期限内合法使用该房屋,表明该经营场所真实存在。至于经营场所是否合适,是相关行业前置审批部门的管辖范围。但是,这种管辖也不应以是否是商业用房为标准,而应当以房屋面积、结构、布局、消防设施、卫生设施等能否满足专业要求等为依据。
四、对宅基地上的房屋作为农村商业用房登记的建议
关键词:房屋建筑;现浇混凝土;防裂缝控制
【分类号】:TU755
目前房屋建筑的需求量越来越多,因此进行快速高质的建设也是目前建筑行业面对的主要问题。如今随着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的先进建设手段被运用到实际中去,促进了建筑业的快速发展。然而建筑出现裂缝的情况而导致的房屋安全质量问题愈发严重,如何进行防裂缝处理也已成为企业在进行施工时要注意的问题,文章将从现浇混凝土施工方面对防裂缝控制技术进行简单的探讨。
1.混凝土产生裂缝的原因
混凝土产生裂缝的原因是多样的,而且对于不同的原因有相应的改进方法。主要的原因可以概括为设计、施工和使用三种原因。针对这三种原因进行具体的分析和设计,来改变目前建筑行业中建筑结构中裂缝频出的不良现象。以下将简单地介绍这三种原因的具体情况。
1.1设计原因
因为设计不科学而出现的裂缝是房屋建造工程中最普遍的现象之一。在进行房屋设计时没有对房屋结构进行严谨有力的分析,造成了例如混凝土构件的受拉区配筋不足、可能产生应力集中区处理不妥、变形缝的划分不合理等等现象,这些现象在一开始可能不起眼,但是由于日积月累而造成的压力积累使得房屋的承重出现问题,导致裂缝的出现。
1.2施工原因
由于施工原因产生的房屋结构裂缝也是房屋质量安全低下的重要原因。施工中许多不规范的行为都会加重裂缝。例如混凝土的含土量超标、含水量超标、失水过快、过大压力导致变形、散热不均导致的内部升温等等原因,都会导致裂缝的出现。这些裂缝的发现时间都比较靠后,有些甚至在竣工后才被检测出来,很用可能造成大量返工的现象,给企业增添了不少额外的成本支出,不利于企业效益的提高。
1.3使用原因
使用原因造成的裂缝主要有两种,一是负载过重,超过了设计时所能承担的范围,二是由于混凝土材料的缓慢改变,导致承重能力下降。这样随着使用时间的加长,就会造成裂缝的不断扩大,最后对房屋的承重产生不良影响,使房屋的安全质量产生严重问题,对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的损害,无利于房屋产业的发展和企业的长远发展。
2.现浇混凝土建筑结构设计中裂缝控制措施分析
要成功预防裂缝的出现,就必须在设计方案阶段和施工阶段进行严格的可控制,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针对不同原因产生的裂缝,有相应的不同方法来预防。因此在进行预防的过程中,要采取“抗”的原则,从计算、构造上使得房屋结构有足够的抗压力,使得房屋建筑能够产生足够的承重力,并且具备了规范的抗裂性和变形的要求。
2.1混凝土结构的概念设计
混凝土结构的概念设计在进行防裂缝控制技术中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在结构的概念设计中可以传达出设计者的设计思路,充分展现出房屋结构总体和其他部分之间的联系,能够迅速地在不同设计方案中进行选择,来得出最适合的力学设计配合总体结构的设计框架,使得房屋的受力明确,抗裂性能完好,并且降低投资成本。
2.2结构电算中的设计概念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在进行房屋结构分析的过程中也越来越多地借助于计算机的分析,其主要过程如图1-1所示。在进行结构电算时,除了进行数据检查和结果评估,计算的程序选择和应用分析也是需要仔细研究的。点算可以最大程度地配合房屋的结构设计,充分体现设计者的设计概念,为房屋结构的安全性打下坚实的基础。
2.3结构计算方法
结构计算的方法进行简化是为了使其在分析阶段能够更快更高效地得出结论,也方便其他部门的检查和审核。而在进行简化时必须考虑具体的简化成都,充分考虑建筑的受力情况、空间布置、承载力的分布、结构构件的刚度等等诸多情况,不可因为过度简化而忽略了其中的任意一环,而且要使其与软件规定的力学模型相符合。
2.4楼面整体性和水平刚度
在进行结构计算中主要有三种方法来解决侧向荷载分配的问题。一是对承载面积进行相应的分配,二是对刚度双向协同工作进行分配,三是对刚度单位协同工作进行分配,通过以上三种方法可大大提高房屋结构的水平刚度,使其更具安全性,大大降低了裂缝出现的时间。针对不同情况科学利用以上三种方法,尽可能地在设计阶段就大大降低裂缝出现的可能性,提高房屋质量,为企业树立起良好的形象。
2.5其他相关情况
在进行结构电算的过程中,也要分析一些其他可能导致裂缝的情况,作出相应的分析以解决出现裂缝的问题。所以进行科学的概念设计可以大大增加房屋建筑结构的牢固性和承载能力。如果忽视这一问题或者进行了不科学的概念设计,或者得出了错误的设计,那么对房屋结构的整体设计都会产生严重的影响,导致房屋的质量下降,这是设计人员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3.房屋构造设计中的裂缝控制的具体措施
长期以来,设计和构造一直是预先防止混凝土结构裂缝的有效措施,通过设计、配筋和构造缝设置这三个方面来进行房屋结构的设计,可以大大降低房屋出现裂缝的可能性。
3.1结构的平面布置
通过结构的平面布置来避免因为设计误差而出现的裂缝。针对目前因为平面形状突变而产生的严重的质量问题,要加强加厚配筋,对于外漏的现浇混凝土的各个不同构建应严格规定其尺寸,以减少因为温度等原因造成的混凝土收缩,最终导致房屋裂缝的出现。所以提前进行结构的平面布置十分重要。
3.2混凝土强度等级选用
在进行混凝土强度等级选择时,要根据具体的房屋建造情况来具体分析。混凝土强度的等级越高,也就需要用到更多的水泥,水灰比重也会更大,这也就导致了大量裂缝的出现。因此进行根据房屋构造的不同部件情况,准确选择应用的混凝土强度,既有效地增强了房屋结构的刚度,也降低了企业成本。
3.3混凝土构件厚度
对于混凝土构件的厚度选择对于减少裂缝是极其有效的。如果构件厚度过薄,在混凝土进行收缩时极易出现裂缝导致房屋构建的问题,所以在进行房屋建设时,必须根据不同构件的使用情况和特性,规定好其最低的厚度范围。但是如果构建厚度过高,也会因为收缩问题导致严重的后果。
3.4配筋设计
另一种控制房屋构建的裂缝的方法,就是提高房屋构建的配筋率。国家已有相关的法律法规对受拉钢筋的最小的配筋率作出了明确的规定。对于不同的构建,应根据相关规定进行严格的控制检查,以免因为配筋率不足而导致严重裂缝问题,最终影响房屋安全质量。
3.5洞口与管线的布置
如果房屋构建中需要预埋管线,就必须根据管线的排布情况进行相关的抗压处理,使其不会影响整个房屋结构的质量问题,减少裂缝的出现。根据不同的管线排布利用相关的材料进行有效地承重力处理,提高整个房屋的质量,减少因为裂缝出现而造成的生命财产安全的可能性。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进行房屋建筑现浇混凝土施工的过程中,必须根据实际情况仔细分析设计,通过预先防范和施工中的小心处理,尽可能地减少裂缝出现的可能性,以提高房屋的整体质量。用过科学的平面布局和空间布置,充分考虑建筑物的受力情况,采取合理的构造设计,达到高水准的防裂缝控制技术。
参考文献:
[1]黄德樟.浅述房屋建筑现浇混凝土施工与防裂缝控制技术[J].福建建材,2013,01:66-69.
关键词:结构加固技术;房屋建筑施工
中图分类号:O434文献标识码: A
前言
由于近几年由于房屋的质量问题引发的事故报道频发,所以房屋的质量问题成为了现阶段让你们比较关心的问题,对此相关的工作人员对房屋的质量加固技术进行了改进。
一、结构加固技术的重要性
近些年来,我国的城市化建设发展迅速。随着城市化建设进程,我国城市化建设规模不断扩大,人们和社会对于房屋建筑的功能需求已由原始单一住的需求向功能和舒适的方向转变。然而当前我国房屋建筑施工过程中,受到各种内外在因素的影响,存在这种多问题。例如在进行建筑施工的过程中,由于缺乏相应的管理,使得建筑商没有按照规定采用较次的材料、还会出现偷工减料的情况,使得整个工程的施工质量得不到保证,这些问题的出现,对房屋建筑的质量造成不利影响,使得房屋建筑在使用的过程中结构变形、错位、裂缝和断裂等现象,严重影响了建筑的使用安全。面对这一系列的问题,这就要求在房屋建筑施工过程中,技术人员应充分考虑房屋建筑的地域性、经济性和安全性等综合因素,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技术,及时的解决房屋建筑施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质量安全隐患。结构加固技术就是实现在房屋建筑施工过程中有效的保证房屋建筑施工的质量的有效手段。通过结构加固技术的使用,不仅能够在房屋建筑施工中可以降低房屋建筑的成本,保证房屋建筑的质量,而且能够充分发挥了房屋建筑的使用功能和抗灾作用。在房屋建筑施工过程中对于结构加固技术方法的选择需要房屋建筑施工人员根据实际的施工情况,以及不同的影响因素进行综合评估,从而选择出具有科学性和合理性的结构加固技术,从而使得这种加固技术发挥出最大的功效。
二、结构加固技术运用的原因
(一)缺乏抗震性
地震具有发生频繁、震害强烈、范围广泛等特点。国外地震频发,给人类社会带来了极大的灾难。因此对于房屋建筑遭受地震破坏的可能性很大。过去在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中,有关抗震措施的设计思想很少,而现今对于房屋建筑的抗震措施设计已经有了科学的认识。
(二)使用寿命较短
过去在房屋建筑的设计理念上,通常只是为了满足当前最基本的使用需求,对房屋的载荷强度的设计比较落后,而现在已经转变到既满足载荷强度需求又满足使用寿命需要的设计思路。因此当今在对房屋设计时,使用寿命是考虑的重要因素。加强对房屋建筑使用寿命的理解,最根本的方法是加强结构重要性方法的探讨。
(三)缺乏耐久性
房屋建筑在建造和使用过程中,受到环境、有害化学物质的侵蚀,以及风雪荷载地震荷载、疲劳荷载甚至是超载、人祸等意外因素影响,此外房屋建筑材料的自身性能退化等都会导致房屋建筑结构的损害。因此必须加强对房屋建筑结构的耐久性问题的关注。
三、结构加固技术在房屋建筑施工中的应用
(一)大截面加固法
在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受压区加混凝土现浇层,这样可以增加截面的高度,扩大截面面积,提高截面的抗弯能力,以及提高斜截面抗剪能力和截面刚度,最后起到加固的作用。在适筋范围内,混凝土弯变构件正截面承载力随钢筋面积和强度的增大而提高。一些原有结构的截面配筋率不高,通过增加主筋面积可有效提高原构件正截面抗弯承载力。在截面的受拉区加现浇混凝土围套增加构件截面,新增加的部分与原有构建一起共建,可有效提高构件承载力,改善其使用性能。利用加大截面的方式进行工程加固,不仅操作简单,在我国也有丰富的设计和施工经验可作为参考。该技术主要适用于梁、板、柱、墙和一般构造物的混凝土的加固,但现场湿作业时间长,对居民的生活肯定有一定影响,且加固后的建筑物空间有一定的减小。
(二)碳纤维修补加固法
其是通过采用配套粘结树脂,将纤维布粘贴在混凝土表面上,以达到抗震加固和结构补强的目的。适用于房屋建筑的梁、板、柱、墙节点的加固,也可用于烟囱、简仓、红砖墙等其它土木工程的加固补强。碳纤维加固修补技术在房屋建筑施工中的运用,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1.施工便捷的特点。碳纤维布可任意剪裁,施工简单,工期短。没有湿作业,无需大型施工机具和现场固定设施。
2.高强高效的特点。优异的物理力学性能是碳纤维布的特点,相比普通钢,碳纤维布的抗拉强度高,并且这种碳纤维的弹性强度接近钢,在进行混凝土施工的过程中可以用其来进行混凝土加固的修补。
3.施工质量易于保证的特点。碳纤维布柔软的特点,使其在不是非常平整的加固表面上能够有效的粘贴。在粘贴表面局部出现气泡时,利用注射器注射粘贴剂的方法,可以容易的将气泡消除,这是粘贴钢板无法比拟的。
4.良好的耐腐蚀和耐久性的特点。其不需要定期维护,且不仅具有耐碱、盐、酸和大气环境的腐蚀的作用,还具有保护内部混凝土结构的作用,能够实现双重加固修补的目的。
(三)灌胶加固法
一方面,应该严格控制拌胶的细节,由于结构加固的过程复杂,特别是对灌注胶的要求要远远大于其他建筑施工的用胶要求,因此,必须对拌胶的细节和过程进行全面地控制。要采用精细的天平对于结构胶的各种主要材料进行全面地控制,特别对于固化剂和粘度剂的使用更应该做到精确,要规范拌胶过程中搅拌的细节,要使搅拌连续而均匀,控制搅拌机械的工作强度,特别要对搅拌过程中胶量和机械体积进行控制,一般以8:10为宜。另一方面,要控制灌胶的细节,由于加固孔直径存在着差异,深度也存在着很大的不同,这会出现灌胶方法和细节上的不同,对于灌胶应该注意如下技术原则:一是,清洁原则,在进行灌胶施工的过程中,应该对加固孔进行一定的清理,,防止水分、杂物和油质对钻孔和灌胶的影响。二是,连续性原则,在灌胶过程中要注意灌胶使用方式和使用量,尽量使灌胶过程更加顺利,一次性完成,最好不出现因材料或其他因素而导致的灌胶中断。三是,动态原则,加固孔的处理方式不同,深度和直径也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要对灌胶的过程延展开统筹性的规划,以提高灌胶质量、提升灌胶效率为重点,以动态为方法大幅度提升灌胶过程的效率与质量,形成结构加固的稳固基础,为钢筋的后续操作打下一个牢固的基础,为结构加固搭建一个稳定而连续的平台。
(四)预应力加固法
预应力水平拉杆加固方法是在混凝上受弯构件上进行的主要加固形式,由于建筑物在预应力和新增外部荷载的共同作用下,拉杆内产生轴向拉力,该力通过杆端锚固偏心地传递到构件上,使构件中产生偏心受压作用,这种作用可以有效地克服部分外荷载产生的弯矩,从而起到减少了外荷载效应,达到提高构件的抗弯能力的作用。通过这种拉杆传给构件的压力作用,一方面可以使构件裂缝发展得到缓解、控制,另一方面建筑的斜截面抗剪承载力也得到显著提高。
结束语:
将结构加固技术运用到房屋建筑当中,一方面可以提高房屋的质量,另一方面还可在一定程度上加快我国房屋建筑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启炳.房屋建筑施工中结构加固技术的应用[J].科教导刊,2011(21).
[2]李继东.结构加固技术在房屋建筑施工中的运用[J].大科技,2014(18).
[3]金江锋.浅析结构加固技术在房屋建筑施工中的运用[J].中国建筑金属结构,201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