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14 17:08:40
导语:在教育方针的定义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关键词】:浙美版 美术课程标准 义务教育
针对目前我国美术教育的发展状况,国家相继出台了《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等各种教育方针及政策,以此来为美术教育工作者正确理解和深入研究现代美术教育提供重要的理论基础。《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指出美术课程具有人文性质,它明确要求学校要通过美术教育,使学生在一种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到美对生活以及人的发展具有的特殊贡献,同时也使学生认识到人的价值观和情感等方面存在的差异性以及人类社会文明的丰富性,将美术教育与文化教育相结合,以此来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美术教育作为九年制义务教育中学生必修的艺术课程,是学校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的重要途径,也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实施义务教育的重要保证[3]。
因此,笔者通过对九年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的解读与分析,结合浙美版美术教材,对美术课程改革以及美术教育的深入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
一、 义务教育下美术课程标准的发展现状
2001年,教育部颁布《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来启动美术教育课程改革,在全国开始美术新课程的实验。同时,教育部通过近几年的大规模调研积极对美术课程标准进行了修订和完善。在经过对美术课程标准的若干次修订和完善以后,教育部在2011年12月颁布了《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对学段的划分以及学科的四个学习领域等方面没有改变,但是根据美术和教育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对美术学科性质的认定以及使美术课程更加适应我国各地经济、文化发展多元和不平衡的现状做出了相应的调整。另外,新的课程标准中精致化的处理了美术文本的结构和表述[1]。因此,对于九年制义务教育浙美版美术教材来说,教师在使用时要改变传统的美术教学理念,充分认识到美术课程的人文性质,对学生的美术教育进行人文色彩的渗透,从而使浙美版美术教材的教学目标与美术新课程标准的思想相符合。
二、 美术课程标准对学生的教育价值
义务教育下的美术课程标准对学生更加注重的是美术的人文教育,因此可以从美术课程的性质和课程的基本理念这两方面对学生的教育价值进行解读与分析。
一方面,美术课程具有人文性质,是学校进行美育教育的重要途径。美术课程能够在学生的美术鉴赏与学习中帮助学生提高审美力,发展学生的感知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进而陶冶学生情操,使学生能够加强对生活和自然的热爱与责任感。同时能够引导学生学会欣赏和尊重不同时代和文化的美术作品,使学生能够参与到文化的传承与交流中,以此来帮助学生促进其个性的形成和素质的全面发展。
另一方面,义务教学下的美术课程标准更加强化了美术教育的理念。九年制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教育,要对学生学习美术的能力进行发掘和培养,使他们的美术潜质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从而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美术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要以学生为主,激发学生美术学习的兴趣,通过美术课程让学生了解人类文化的丰富性。另外,一项重要教学理念的强化就是要加强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美术课程是学生发散思维,培养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
三、 如何进行美术教育改革
面对九年制义务教育美术新课程标准,结合浙美版美术教材的使用要对美术教育进行一定的改革,使其更加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1、 改变教学理念
面对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教师首先要改变传统的美术教育理念,培养自身的创新精神。正确的美术教育观念是引导教师进行美术教育工作开展的思想保证和行动基础[2]。
2、 进行多媒体教学培养学生兴趣
教师在美术教育中使用多媒体教学,可以使美术课堂更加活跃。美术学习注重视觉的感受,学生通过多媒体可以进行审美能力的培养。教师在课堂上通过多媒体进行美术知识的讲解和作品的欣赏,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进而培养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
3、 加强美术的实践活动,将美术教学与人文教育相联系
美术实践课对学生素质的提高具有特殊意义。例如,在浙美版美术教材中,对《自行车的故事》的教学设计,教师可以让学生对其构造进行观察,然后再进行自行车的绘画或者利用材料进行自行车模型的制作,这样能够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提高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总之,教师要对义务教育下的美术课程标准进行解读与研究,以此来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推动美术教育的进步。
参考文献
[1]齐龙腾《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修订介绍【期刊论文】教育实践与研究
【关键词】独立学院 教学管理 策略 探析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0-0007-01
独立学院的出现是我国高等教育办学体制的一大创新,它的出现丰富了高等教育的办学形式,是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型的必然产物,在我国整个高等教育的发展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经过十多年的发展,绝大多数独立学院已经渡过了快速发展期,办学规模趋于稳定,逐渐开始探索内涵式发展的道路,要实现内涵式发展,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有效的教学管理是关键。教学管理的重要意义就在于:教学工作是学校各项工作的核心,教学管理是教学工作正常运行的基础;科学合理的教学管理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教学管理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保障;教学管理是实现学校育人目标的重要途径。从这些分析来看,我们有必要对其高度重视。那么独立学院教学管理的策略又如何才能有效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呢,笔者对其有如下四点建议。
一、从管理定义的正确解读,提高其制定的正确性
在学校管理学研究中将教学管理内涵界定为学校内部的教学管理,它是学校领导者和教学管理人员根据教育方针、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的要求和学校教育教学规律,为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运用现代管理的理论、方法和原则,通过计划、组织、指挥、协调、评价、反馈等一系列管理手段,科学地组织、协调和使用学校教学系统中的人力、物力、财力、时间、信息等因素,以推动学校教学工作有序、高效地运行,达成教学目标。从管理主体上看,学校教学管理既包括学校领导者对教学事务的管理,又包括学校教学行政人员对教学事务的管理;从管理的内容看,则包括教学行政管理、教学质量管理以及教学资源管理等方面。那么进行教学管理的意义是什么呢,笔者认为教学管理是学校管理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领导者和教学管理人员应充分认识到教学管理对于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和学校整体办学水平的提高的重要性。
二、从管理策略原则的坚持,提高策略的方向性
通过对独立学院办学特点和教学的独有特点,笔者认为一个合理的教学管理策略必须要坚持以教学为中心,合理安排学校各方面的工作;坚持抓好课堂教学这个中心环节,带动“五认真”的教学常规管理; 坚持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能力为主标的教学路线;坚持贯彻落实知识分子政策,以老带新,以新促老,建设一支政治和业务都过硬的教师队伍; 坚持领导深入教学第一线,兼课、评课、参加教研活动,对教学实行面对面的指导。可以说,这五个坚持是选择与设计一个既对学校发展有利,又能激励教师队不断发展的教学策略的指导方向。
三、从管理任务的明确化,提高策略的针对性
学校教学管理的主要任务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教育政策,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学校各项具体的教学工作的组织和实施,都要紧紧围绕这一中心任务展开。具体说来,学校教学管理的主要任务包括以下几方面: 认真组织学习,统一思想,确立科学合理的教学管理目标,确保学校教育教学的正确方向;建立和维护学校教学工作秩序,保证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锐意创新,积极促进教学改革;加强教学科研管理,促进教学科学化;充分调动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以上所述的教学管理内容是一个学校正常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的必备组成部分,我们可以重视其中的某一项,可以减弱其中的某一项,但不能忽略其中的任何一项。
四、从管理内容的细分化,提高策略的实用性
笔者认为教学管理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教学常规的管理,教学常规指组织教学活动应遵循的最基本的工作要求和规范,如作息时间的调整、课表的编排与调整、教室的安排、教学进度的编制、考试的安排等日常工作,都属于教学常规管理的范畴。其次是教学组织管理,包括教研组的管理与教师队伍管理。教研组是教学研究和教学实践的重要基地,建立健全教研组是健全学校教学组织系统的重要方面。教师队伍的建设和管理就是学校通过各种管理机制,建设个体素质较高,群体结构合理,富有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务实精神的教师队伍。第三是教学研究管理,教学研究管理即是组织广大教师积极研究教育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为教学改革和提高教学质量服务。第五是教学质量的监控管理,教学质量的监控是对影响教学质量的各种因素、各个环节,包括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教师的教、学生的学、师生互动、教师的工作态度、学生的心理状态等因素的过程性监测、反馈和调控,及时研究教学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制定新对策。
综上所述,教学管理策略的选项与设计对于一所高校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我们要从学校的实际、师资队伍特点以及学生的自身发展特点去认真考虑。同时,要不断的自我总结与剖析,及时的修正与创新。
参考文献:
[1]林鑫.浅析“以人为本”的高校教学管理[J]. 科技创新导报. 2009(21)
[2]梁天权.高校二级学院教学管理信息化初探[J]. 科技咨询导报. 2007(02)
[3]邸凯辉.高校教学管理工作基本理念初探[J].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06(02)
[4]杨根顺.高校教学管理科学化研究[J]. 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5(03)
[5]邓文艳.高校加强基层教学管理队伍建设的思考[J].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 2005(02)
作者简介:
目前,在中学数学教学中,搞“题海战术”、“大运动量测练”的现象依然存在,忽视数学基础知识教学,学生严重地两极分化的的问题并未得到根本解决。另外九年义务教育初中数学教材对大多数概念进行了淡化处理,老师们也忽视概念的教学,课后搜集方方面面的题型,也是整天忙忙碌碌地钻在题库里。初中生本应轻松地学习,可也是昏头昏脑地埋在解题中。个别老师认为只要考的问题都是老师讲过的题型,考不好就怨不得老师了,但每次考试过后老师们总是抱怨,某题型练过多遍,怎么还有这么多学生不会呢?以前,人们把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全归于考试指挥棒,可是随着全面贯彻教育方针,考试也在不断改革,尽可能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所以那些只交给学生对号开锁的钥匙,不给学生解剖锁的结构原理的老师将离素质教育的轨道越走越远,现在是应该回到重视基础,重视概念教学的时候了。
二、加强数学概念教学的必要性
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素质。那种忽视基础知识教学,尤其是数学概念,人为地“拔高”,导致两极分化的做法显然与素质教育是背道而驰的。数学概念是现实世界中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及其特有的属性在思维中的反映,中学教材出现的近700个数学名词可称为教学肌体上的“细胞”,细胞键康,肌体才能强壮。提高概念教学的水平,加深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是使学生融汇贯通地掌握数学知识、增强能力的前提和关键,是把知识学好学活的必由之路。
三、加强数学概念教学的几点建议
1.把握教材体系,重视概念的连贯性教学。数学概念教学存在着缺乏计划性和彼此割裂的现象。针对这种现象,要抓住主线进行连贯性教学。例如绝对值的概念,这是初中数学中的难点之一,由学习有理数运算法则的需要而引入;到学次根式时,又由于=a 与算术根联系起来;到高年级,在方程与不等式中又再次出现;在直角坐标系中,因为x=,它又是两点间距离公式的特例;到高中,学习了函数知识后,还可以把实数的绝对值规定为a=max{-a,a};在复数里,复数的模又可以理解为实数的绝对值概念的推广。
2.分析矛盾运动,用发展的观点进行教学。
数学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们在社会实践中,在数学自身的发展中,不断发展、充实。例如角的概念,开始仅局限于平面内,且在1800之间,即锐角、钝角、直角;以后发展到平角、周角;进而又出现了正、负角、任意角;若在空间里,又有线角、线面角等。有些概念如指数an随n的扩展与原概念的涵义就不同了。在教学中,应注意对其辩证的分析,指出其扩充的必要性,将概念纳入它自身的矛盾运动中去进行分析,要把概念的确定性和灵活性辩证地统一起来。
3.教学要明确概念的层次性。
每一个新概念都依赖着旧有的概念来表达或是由旧概念推导出来的,教学中务必注意概念的层次性,在学生对某些预备概念模糊不清的情况下,千万不要引入新概念。例如直线方程的各种形式,都是从斜率公式推导出来的,而“斜率”又依赖于“正切函数”来表达,“正切函数”又是以“任意角”、“平面直角坐标系”、“比”、“对应”、“函数”等作为预备概念的。如果对以上某一概念不理解或一知半解,建立新概念就有一定的困难。
论文摘要:构建适应社会发展和市场经济要求的校园文化,对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跨世纪的一代新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此文旨在对校园文化的内涵作进一步的分析,通过实例来说明校园文化建设对提升学校办学品质、促进学校自主发展的重要性。
校园文化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模式的基调是“人”,内容是“文化”,核心是“素质教育观”,原则是“灵活、多变的基础性管理”,目标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对校园文化,有关专家作了合理的分析,认为校园文化包括静态文化和动态文化两方面。静态文化是指校园精神风貌与道德情操、学校的规章制度及学校的教育成果和校园环境;而动态文化是指对师生的思想认识、道德作风、行为习惯起着引导和推动作用的学术、科技、体育、艺术、娱乐等活动项目。
扬州大学附属小学(以下简称扬大附小)坚决贯彻我国的教育方针,充分发挥校园文化在基础教育中的育人功能,坚持以素质教育观为核心,使小学校园文化建设达到形式与内容、目的与手段的完整、统一。
一、发掘内涵底蕴,提升校园品质
我们认为学校要发掘学校的内涵底蕴,要提升校园文化的品质,建构校园的静态文化,形成学校师生共同追求的作风和精神。几年来,扬大附小坚持以人为本,认真学习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观,形成了“全心全意为师生的终身发展和幸福服务”的办学理念,确立了“坚持全面发展,品格、知识、能力、和谐统一,以服务社会与生活的能力培养为宗旨” 的办学目标,追求“学校精神(大公无私的奉献精神、以人为本的厚生精神、严谨朴实的治学精神、团结高效的拼搏精神)”与“办学灵魂(爱心教育)”。在学校管理和教育教学工作实践中不断总结、提升,形成了:①校风:求实、团结、活泼、向上;②教风:虚心、耐心、细心、创新;③学风:好学、深思、多问、勤练;④校训“实”:“实”字,取“实”作为校训用,以上面的“宀”象征学校,下面的“贯”象征求学。治学办校旨在“实”,我们要构建“坚实稳固的教师队伍;实施踏实细致的常规管理;推进切实高效的教育科研;开展诚实守信的学校交流和安全扎实的后勤服务。
在扬大附小的校园里,赫然可见学校的“三风”和“校训”,时刻鞭策和引领全校师生团结友爱、活泼向上,形成良好的校园氛围,构建学校的精神文明园地。
二、素质教育领航,精致管理掌舵
我们不断探究校园文化的内涵,在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观的引领下,实施了灵活、多变的精致化管理,为学校的建设和发展领航掌舵。学校至上而下地认真贯彻落实《江苏省中小学管理规范》和扬州市中小学精致管理工作要求,明确了学校精致管理的总体目标:管理目标精致,管理过程精细,管理方法精当,管理成果精美。学校逐步形成了科学严谨、高效切实的相关管理制度和方法,构成了学校校园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2008年,学校修编了由五大版块构成、约36万字的《扬大附小管理手册》,学校各项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该手册的出台遵循民主讨论、修订、教职工大会通过等程序,实施扬大附小“星级教师”培训计划,“加快青年教师培养,促进中年教师发展,助推老教师提升”的教师培训计划,加快教师及管理人员的专业化成长步伐,为学校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
三、开展特色活动,丰富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形成的主体是校园人,尤其是学生。扬大附小改革创新,积极开展特色活动,丰富校园动态文化,推进“阳光体育”工程,启动“京剧进课堂”,促进公民教育实践活动常态化,彰显学校的办学特色,培养德性笃实、知识富实、身体健实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积极响应国家的教育方针,努力渗透素质教育,最终促进学校特色化、自主化的可持续发展。
1公民教育开奇葩,德行笃实育灵魂
近年我们将公民教育实践活动与相关课程进行整合,积极实施“113”策略管理,即明确一个目标系列,形成一套教育实践活动管理制度,加强三方(学校、家庭、社区)相互融合的育人氛围。
2民族文化进校园,知识富实结硕果
素质教育改革以来,“知识”的定义不断拓宽,不再仅仅局限于书本知识,而是涉及课内、课外,国内、国外,传统、现代,等等。 京剧艺术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瑰宝,“京剧进课堂”是党和国家保护民族文化艺术的重要举措。 2008年3月,学校成为首批“京剧进课堂”试点学校,它的试点实行有着深远的意义。学校自2008年3月接受教育部“京剧进课堂”试点学校以来,音乐组教师经过两个月的材料收集,在2008年6月编写了学校第二本音乐校本教材“银杏之声”京剧专辑。(学校曾在2006年编写第一音乐校本教材“银杏之声”地方文化专辑。)
3阳光体育促和谐,身体健实求发展
学校坚持以科研促教学、以群体促竞技、以普及促提高,坚持以培养德性笃实、知识富实、身体健实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为目标,积极推进校园“阳光体育”活动的实施,扎实抓好学校体育业余训练,近几年来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显著的成效。学校积极加强“阳光体育”工程建设,制订“阳光体育”活动计划,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体艺活动,做到时间、地点、内容、人员四落实,确保学校大课间“阳光体育”活动有效开展。
四、励精图治谋发展,继往开来创名校
学校的发展只有更好,没有最好。我们与岁月同步,与自然共进!在素质教育的新时代,扬州大学附属小学这一百年老校将继续发掘学校的文化内涵,推进学校文化的建设,促进学校自主可持续发展,为培养千百万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和接班人做出新的应有贡献。
参考文献:
[1]钟添腾.面对课程改革谈校园文化的再生[j].基础教育参考,2004(12).
关键词:高校德育;显性教育;隐性教育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转型期的需要,对高校德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高校的德育方法有多种多样,而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是其两种基本的教育方法。一直以来,显性教育作为高校德育中的主体方式,在高校德育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而隐性教育作为显性教育相得益彰的一种教育方法,也愈加受到人们的重视。对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进行各方面的比较分析,把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放到同等重要的地位,有助于实现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有机整合,更有助于提高高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一、高校德育方法中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内涵及特点
(一)显性教育的内涵及特点
显性教育一直作为高校德育的主体方式,也是行之有效的方式,但并没有一个准确的定义。当20世纪90年代初“隐性教育”提出之后,才对应的有了显性教育的定义。当前学术界比较有权威和被认同的是王瑞荪所下的定义:“显性教育是指充分利用各种公开手段、公共场所,有领导、有组织、有系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在这里,笔者将显性教育定义为:德育主体领导和组织实施的,按照特定的计划和方案,通过正面的、直接的方式,在公开的场所,对教育对象进行系统的教育过程。
显性教育的主要特点有:第一,教育目的明确化。显性教育是有计划、有组织的系统的教育过程。教育主体有明确的教育目的,在教育过程中,教育主体通过传统的说教方式,传达给教育客体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等,使得教育客体接受所需要的道德规范和思想理念等。第二,教育手段规范化。显性教育是通过公开的手段,有领导、有组织的系统的教育过程。在显性教育过程中,教育主体有固定的场所,有明确的教育计划,有固定的教育客体,还有固定的时间来实施教育活动。第三,教育效果显著化。显性教育一直作为高校德育方法的主要方法,通过显性教育方式,教育客体可以快速了解相关信息,明确教育意图,以最短的时间达到最大的教育效果。
(二)隐性教育的内涵及特点
隐性教育是相对于显性教育而言的,当前学术界对隐性教育研究的很多,众说纷纭,比较权威和被认同的还是王瑞荪所下的定义:“所谓隐性教育是指运用各种喜闻乐见的手段,寓教于建设成就、寓教于乐、寓教于文、寓教于游等,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其中,使人们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在这里,笔者将隐性教育定义为:教育主体在实施教学活动过程中,充分利用各种隐性资源和环境,运用非常规和隐蔽的方式,使得教育对象潜移默化的受到教育,进而达到教育目的的过程。
隐性教育的主要特点有:第一,教育内容的隐蔽性。隐性教育是间接的、渗透式的教育方法,它没有固定的教学计划和内容,教育者往往将教育的内容渗透、蕴含于教育载体之中,使受教育者不知不觉的接受其熏陶教育。第二,教育方式的开放性。隐性教育方式的开放性是指教育方法多种多样,可以运用各种教学载体和活动方式,不局限于传统的教学模式,摆脱了教育主体对教育因素的控制。第三,教育效果的非预测性。隐性教育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方式,没有量化指标,教育主体无法控制其效果。相比显性教育单向的灌输,受教育者可能会产生逆反心理,隐性教育的教育效果更具有效性。
二、高校德育方法中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整合的对策
(一)课堂生活中,夯实整合的基础
在课堂生活中,要注重显性课程中的隐性渗透,在把握好课堂教学中显性教育的知识性、系统性的基础上,将教育主体的价值观、人生观、教学思路向教育客体传达。在教学过程中,教育主体可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载体和资源,比如利用多媒体教学,通过一起关注国家的时事新闻,宣传国家的相关方针政策,帮助学生认识主流文化。还可以通过播放一些影视作品,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来帮助学生更好的明确教育意图,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在课堂上,老师可以巧妙的与专业课的传授结合起来,这对学生是非常有益的。西方的学校特别重视人文社科课程的“渗透”作用,他们开设诸多的文学、艺术、哲学、社会学、政治学和宗教等课程,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主的选择课程,在接受了大量的人文社科知识的同时,也能从众多的观点中进行辨别和判断,从而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并逐步培养和提高自身的价值判断能力和价值选择的自觉性。
(二)社会实践中,拓宽整合的途径
进行自我分析 我们每天都在学习,可能有的同学没有想过我是怎样学习的这个问题,因此制订计划前首先进行自我分析。
1、分析自己的学习特点,同学们可以仔细回顾一下自己的学习情况,找出学习特点。各人的学习特点不一样:有的记忆力强,学过知识不易忘记;有的理解力好,老师说一遍就能听懂;有的动作快但经常错;有的动作慢却很仔细。如在数学学习中有的理解力强、应用题学习好;有的善于进行口算,算得比较快,有的记忆力好,公式定义记得比较牢;有的想象力丰富,善于在图形变换中找出规律。所以几何学习比较好……你可以全面分析。
2、分析自己的学习现状,一是和全班同学比,确定看自己数学成绩在班级中的位置,还常用"好、较好、中、较差、差"来评价。二是和自己数学成绩的过去情况比,看它的发展趋势,通常用"进步大、有进步、照常、有退步、退步大"来评价。
确定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是学生学习的努力方向,正确的学习目标能催人奋进,从而产生为实现这一目标去奋斗的力量。没有学习目标,就象漫步在街头不知走向何处的流浪汉一样,是对学习时光的极大浪费。
确定学习目标首先应体现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其次要按照学校的教育要求,此外还要根据自己的学习特点和现状。当然还可考虑一些社会因素家庭情况。
学习的目标明确,实现目标也有保证。学习计划就是规定在什么时候采取什么方法步骤达到什么学习目标。短时间内达到一个小目标。长时间达到一个大目标。在长短计划指导下,使学习一步步地由小目标走向大目标。
恰当安排各项学习任务,使学习有秩序地进行,有了计划可以把自己的学习管理好。到一定时候对照计划检查总结一下自己的学习,看看有什么优点和缺点,优点发扬,缺点克服,使学习不断进步。
对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大有帮助。良好习惯养成以后,就能自然而然地按照一定的秩序去学习。有了计划,也有利于锻炼克服困难、不怕失败的精神,无论碰到什么困难挫折也要坚持完成计划,达到规定的学习目标。
未成年人处于身心发育的特殊阶段,决定了其始终处于一种被抚养、被监护、被教育、被保护的地位。在生活中,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常常受到监护人、教师及其他成年人的侵犯,严重伤害了未成年人的人格和自尊心。在此,我只想谈一谈关于学生考试自己的一点想法:
应试教育下的学生们一心只为学习,一直以来,学生们考完试后的轻松完全被等待排名揭晓的紧张所代替。因此,对于考试他们总有着本能的畏惧。考得好则万事大吉,考得不理想则像“过街老鼠”到处被人数落。记得我曾教过的学生亲口对我说过:“自从我记事起,爸爸妈妈就不断地拿别人和我作比较。上学以后,在外人面前,他们喜欢拿我的成绩炫耀,回到家里,又对我提出更高、更苛刻的要求来。每次考试,我最关心的就是自己的排名,达到标准,才重重得舒出一口气,达不到,则情绪低落,惆怅不已。”由此可见,作为父母只关注孩子的分数,只重视自己在外人面前的面子,可真是苦了这些孩子们。
幸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规定,学校不得公布学生的考试成绩名次,对于这样明智的举动,孩子们感到学习踏实多了。我认为,学生当然有必要知道自身的学习状况,但学校如果公布分数,容易对学生造成伤害。特别是一些不善于面对挫折、或是屡“试”屡败的学生,面对这样的方式,肯定会承受不了这个压力的,同时也会造成学生之间的歧视,以至于伤害一些学生的自尊心。而事实上,即使不公布分数和名次,只要这个学生自己本身有上进心,也能把握好尺度如何去学习。然而现在整个教育环境更看重一个学生的成绩,逼得一批学生一味地只追求分数,盲目地认为学习只为了取得高分,因此走进了“为了高分而学习”的这样一个误区。虽然就表面而言,这似乎正和家长的意思,但是再进一步寻思,一味地注重成绩,是否会忽略一些更重要、更值得学习掌握的东西呢?换个方式思考,像我刚才提到的父母一样的家长,常常挂在嘴上的一句话就是“现在好好学习,将来才能觅得一份好的工作”。这句话固然有道理,但是,难道当今全方位的人才就仅仅是学习好吗?大学本科毕业的才子们难道都能有高薪工作吗?当然不是,除了学习以外,还有做人、社交等等很多在社会上立足所必须掌握的技能。
[关键词]职业教育思想 黄炎培 阐释 借鉴
黄炎培是我国近代职业教育的先驱和奠基人。他的职业教育实践与职业教育思想体系极大地改变了中国近代传统教育脱离社会发展实际需要的弊端。中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已取得重大成就,同时,也面临着持续健康发展的现实困境。重新阐释黄炎培的职业教育思想,思考当今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困境,对我国职业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改革与完善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一、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的内容及阐释
1.“一贯、整个、正统”的职业教育地位。社会对职业教育地位的认识与定位是制定职业教育相关教育制度的依据和出发点,职业教育制度的制定与完善是职业教育发展成功的条件和保障。针对职业教育在整个教育体制中的地位,黄炎培认为,其一,应建立职业教育的一贯性,即构建从初级到高级上下衔接的独立职业教育系统,同时职业教育必须渗透于全部教育过程和全部职业生涯;其二,要实现职业教育与其他各级各类教育的沟通和交流,各级各类学校都要为学生和社会提供升学与就业的多重分流做准备,同时避免普通教育中的职业教育缺失与功利化职业教育中的人格培养缺失;其三,应改变以普通教育为尊、职业教育为偏的传统观念,建立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同等社会地位。
2.“有业、乐业”的职业教育目的。黄炎培把“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作为职业教育的最终目的。从无业到有业再到乐业的职业教育目的,强调了职业教育中人才培养的社会经济效能和道德智能的重要性。职业教育通过培养人才,既满足了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又解决了社会失业问题与个人生计问题。职业教育亦可以通过培养人的道德智能使在业者热爱其职,进而积极主动并创造性地为个人谋生、为社会服务、为人类造福,实现了个人和社会对职业教育需求的双重满足与双赢合作。
3.“职业教育社会化”的办学方针。黄炎培认为社会化是职业教育机关唯一的生命。职业教育与社会现实需要和发展趋势密切相关,脱离了社会需要,职业教育就失去存在的意义继而消亡。1926年,黄炎培提出“大职业教育主义”,认为“办职业教育的,须同时和一切教育界、职业界努力的沟通联络;提倡职业教育的,同时须分一部分精神,参加全社会的劳动”①。他深刻认识到了职业教育的社会化本质,强调职业教育培养人才不能脱离社会实际需要而闭门造车。黄炎培对职业教育社会化的内涵也做了明确的阐述,包括办学宗旨的社会化、培养目标的社会化、办学组织的社会化和办学方式的社会化。1930年,黄炎培在其《职业教育机关唯一的生命是什么》一文中明确指出“职业教育机关的本质,是十分富于社会性的,所以职业教育机关唯一的生命――是什么?就是社会化”。
4.“敬业乐群”的职业道德教育。重功名仕途轻工农商业的社会现实导致“读书做官为荣,读书谋事为耻”的传统观念根深蒂固,“以职业教育为贱,以职业教育为苦”的职业教育认识充斥着人们的头脑,这种传统社会观念被黄炎培视为“职业教育之礁”。在这种对职业教育充满鄙视和偏见的社会环境中,欲使人们敬业、爱业、服务和奉献社会更是无法实现的空想。黄炎培在长期的职业教育实践和研究中发现,社会存在大量无业者的原因是“或由无社会职业习惯,或由缺乏良好的训练,或由在校不能使学生发达信仰职业教育”。鉴于此,黄炎培提出,“职业教育的原理,是造成社会上优良的分子,能为自己谋生,能为社会服务。职业教育的分业有农、工、商、家有四种,职业教育的施行,要重职业陶冶和职业指导。”②他还强调,职业道德的培养是职业教育内涵的固有组成部分和内在规定,是去除“职业教育之礁”、科学认识职业教育功能、实现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必然选择。
二、当前我国职业教育的现实困境与尴尬
20世纪初,我国普通教育的发展使读书取仕的观念风行于世,而社会生产实践人才极其缺乏。黄炎培积极探究问题根源,以职业教育为突破口来改善当时我国的教育状况。如今,我国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依然严峻,其中,很多问题仍能从黄炎培的职业教育思想中找出问题的根源和改革的方向。
1.职业教育地位的尴尬。从观念层面来看,社会重普通教育轻职业教育的传统认识普遍流行。我国现行的《职业教育法》于1996年颁布实施,从法律上确立了职业教育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实际上,职业教育仍然是我国教育事业的薄弱环节,职业教育的吸引力不强,被人们认为是一种退而求其次的非正规教育,存在鄙视和排斥职业教育的社会传统观念。其次,职业教育体系缺乏完整性和开放性。我国在高等教育领域已经形成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两大体系,普通高等教育体系具有学士、硕士、博士完整的学制层次结构和学位授予制度,然而我国现行的职业教育体系存在严重的不完整性,纵向上存在断层,横向上层次较低,处于普通教育之下的边缘和高等教育的最低层次,导致选择高职教育的学生没有转学和升学的路径。
近年来,我国为适应社会形势变化对人才结构调整的要求,积极调整研究生教育结构,大力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很多学者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归为职业教育体系的最高层次。即便如此,职业教育由于缺少本科层次的教育而无法构成完整的职业教育体系。因此,职业教育体系内部的不完整性,加上普职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与交流,使人们不愿选择职业教育,造成了贬低职业教育与技能型人才的消极社会价值导向。
另外,在政策制定层面,国家对职业教育的社会作用认识不足,政策导向使职业教育处于弱势地位,不但没有扭转学术至上观念下对职业教育的偏见,反而人为地拉大了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社会地位差距。例如,我国在每年一度的高考录取过程中,职业教育的录取批次和分数线使职业教育处于低层和边缘,成为考生退而求其次的无奈选择。
2.职业教育目的的异化。职业教育的目的是确立职业教育理念的价值基础,反之,职业教育理念的价值判断和取向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职业教育目的的设定。长期以来,我国职业教育功利主义倾向严重,使社会本位与个人本位处于矛盾和割裂状态。职业教育中人文精神的缺失使职业教育沦为职业技术的培训,而忽视人的全面发展。职业教育的工具性目的使职业教育的价值凌驾于人的发展之上,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培养能够操控技术的工具,个人也把享受职业教育的目的视为维持生计的工具。职业教育的目的仅仅停留在低层次的“使无业者有业”,与“使有业者乐业”的职业教育终极目的相差甚远。
近年来,我国高职高专院校为了追求升格,自我定位混乱,陷入“压缩性本科”的困境,按照传统大学的学科和专业分类进行人才培养,学生的知识、能力结构与社会经济发展对职业性人才规格的要求发生错位,最终由于职业性与理论学术水平的双重缺失,与职业教育目的的初衷背道而驰。
3.职业教育办学方针的模糊。《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促进校企合作制度化。国家提出的关于职业教育办学方针在战略方向上是正确的,但在具体实施层面的做法存在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不利于职业教育的持续发展。首先,政府主导角色的缺失。从政府对整个教育事业的经费投入比例来看,职业教育所能获得的资金支持不能满足职业教育的正常发展需求,而处于整个教育系统的边缘部分。目前职业院校与企业联合的缺失也无法实现职业教育方针的战略指向。校企联合被认为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最佳路径,但在实际运作过程中,学校与企业拥有各自独立的利益,加上学校的人才培养教育规律遵守和企业运行的市场原则之间也存在冲突,难以建立校企之间双赢的长效机制。多种因素的相互作用导致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低下、社会需求无法满足、政府重视与支持不够、民众对职业教育的否定之间的恶性循环。
4.职业道德教育的缺失。培养德才兼备的实用型人才是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和使命。当前我国职业道德教育的缺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第一,个体自我认知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差距。第二,对职业道德教育内涵的误读。在我国,一般把职业道德的概念界定为“从事一定职业的人,在工作或劳动过程中,所应遵循的与其特定职业活动相适应的行为规范”③。从职业道德的定义来看,我国把职业道德理解为人们在实际工作中对相关行为规范的遵守,强调职业道德的约束和规范性,却忽视了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在道德判断、道德推理、道德思维和创新方面的主体价值,这也是造成我国职业道德教育实效性缺失的主要原因。第三,职业学校对职业道德教育的漠视。职业教育目标的过分功利化,使人们忽略了教育的根本价值。缺乏职业道德教育的职业教育,纵然能使学生获得特定职业岗位所需要的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却由于缺乏健全的人格、服务社会的意识、积极健康的精神追求沦为丧失德行的技术奴隶和工具,从而失去教育的本质属性,远离了教育对人的教化意涵。
三、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的现实镜鉴
1.构建完整、独立、开放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职业教育良好发展的制度保障。首先,构建完整的职业教育体系学历晋升通道。职业教育比较发达的瑞士为适应工业化时代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于1994年开展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实现职业学士学位的授予。2006年,瑞士又开始实行高等职业院校进行硕士研究生教育试点的职业教育改革,并取得显著成效。2009年瑞士适龄青年获得职业学士学位的比例达12%。④依据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特点和社会经济发展需要,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学位的层次可暂时划分为副学士(学制三年)、学士(学制四年)两种,预留硕士和博士层次的发展空间”。⑤其次,实现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之间的双向沟通,为受教育者提供自由的学习入口与出口。如美国规定社区学院的毕业生升入技术学院继续深造两年后,可以获得学士学位;日本也允许高职毕业生升入大学,可以继续攻读学士、修士和博士学位。
2.增强职业教育社会吸引力是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基础。第一,政府应该发挥主导作用,从政策指导、制度建设、法律制定、经费投入等方面创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同等公平的社会生存环境,加大职业教育的宣传力度,使人们认识到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重视和认可。德国政府非常重视职业教育的发展,把职业教育看作社会经济发展的柱石和“经济腾飞的翅膀”,在发展初期,由政府承担大量的职业教育投资,有效地增强了职业教育的社会认同。如今,德国还采用立法的形式规定达到条件的企业必须承担职业培训的任务,为进一步实现校企联合提供法律保障。
第二,提高职业教育的层次地位,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构建层次完整的高等职业教育体系,并且在专科层次的基础上向职业本科、硕士、博士层次延伸,扩大人们进行职业教育层次选择的空间与平台,为职业人才的成长提供顺畅的通道。通过科学的政策导向与积极扶持,改善职业教育的发展环境和毕业生就业环境。提高职业性人才的工资待遇,减小职业教育实际效用与个体受教育的社会预期之间的差距,使学生和家长解除选择职业教育的后顾之忧,从根本上接受和认同职业教育。
第三,提高职业教育与社会人才需求的契合度,是增强职业教育社会吸引力的根本途径。切实贯彻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理念,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满足社会对职业性人才的需求和受教育者的自我需求。各级各类职业学校依据自身特色和科学定位,加强与企业之间的校工合作,使企业和其他社会行业组织积极参与和评价职业教育的发展改革,在校企合作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职业院校的市场适应能力与社会服务意识和能力,实现学校与企业的双赢合作与再合作的良性循环。同时,职业教育学校要加强对学生的职业指导,培养学生的职业综合素质,建立良好的社会声誉,增强职业教育社会吸引力。
3.加强职业教育的社会化是职业教育成功发展的核心和关键。职业教育的社会化主要是指职业教育办学的社会化以及个人受过职业教育之后生存并服务于社会的人的社会化。首先,职业教育的发展必须时刻与社会需求及变化相适应,符合社会现实发展的需要。正如黄炎培所阐述,职业教育的发展必须建立在社会需要的基础上。其次,职业教育的社会化要求职业教育办学的主体社会化、多元化。职业教育是面对普通大众的最广泛的教育,职业教育对象的平民化和广泛性,以及职业教育服务的社会化都是职业教育社会化的内在要求。“‘社会参与’是教育的服务对象对教育运行的一种直接的、具体的控制形式。是政府和市场对外控制和影响教育发展的第三种力量。”⑥鼓励中小企业开办职业教育中心,或者由行业组织企业联合举办跨企业职业培训,国家可通过政策、经费和立法的方式对其进行扶持与监督。同时,要强化普通高校和高职院校的职业教育服务意识,为社会成员提供继续教育的机会,承担部分继续教育的使命。据估计,在21世纪20年代以后,为社会承担继续教育的任务将会逐渐占到整个高等学校教学任务的50%以上。
4.构建新型职业道德教育模式是职业教育持续发展的动力和现实需要。职业道德教育不是强调个体对既定社会行为规范的强制性遵守,而要通过对学生进行全面系统的职业道德知识教育,使学生认识到自身的社会责任,通过自主的道德判断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自觉地履行社会所赋予个人的职业角色使命。随着社会行业分工的细化和特定职业对人员综合素质的提高,职业道德的内涵和内容也在不断丰富。职业道德教育的实施也要加强与企业的沟通与交流,密切关注社会不同行业和职业对实际工作岗位的道德素质要求,以满足用人单位对工作人员素质的预期和要求。
[注释]
①黄炎培.提出大职业教育征求通知意见[A].黄炎培.黄炎培教育论著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205.
②熊贤君.黄炎培和蒋梦麟职业道德教育观之比较[A].黄炎培.黄炎培研究文集(一).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7:262.
③阮顺雄,孙兆亮,周积泉,等.职业道德与经济文化发展[M].上海:华东化工学院出版社,1991:17.
④曹必文,刘青.欧美高等职业教育的学位授予及其启示――以美国和瑞士为例[J].中国高教研究,2010(9):49.
⑤曹必文.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学位授予模式构建[J].职业技术教育,2011(22):68.
通识教育是英文general education的译名,也有学者把它译为“普通教育”、“一般教育”、“通才教育”等。19世纪初美国博德学院的帕卡德教授第一次将它与大学教育联系起来。可是至今对通识教育还没有一个公认的、规范性的表述。
对通识教育的概念论述一般有三个角度。
一、从通识教育的性质角度加以阐述。通识教育是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通识教育是“非专业、非职业性的教育”;通识教育是对所有大学生的教育;通识教育是一种大学理念,即整个大学的办学思想;通识教育与自由教育同义,通识教育的实质就是对自由与人文传统的继承。二、从教育目的的角度进行阐述,如:“通识教育指非职业性和非专业性的教育,目的在于培养健全的个人和自由社会中健全的公民”;“通识教育作为大学的理念应该是造就具备远大眼光、通融识见、博雅精神和优美情感的人才的高层的文明教育和完备的人性教育”;“通识教育旨在给学生灌输关于好公民的态度和理解”等等。这类定义强调通识教育是关注人的生活的、道德的、情感的和理智的和谐发展的教育。三、从通识教育的内容角度进行论述。如:“给20岁-25岁的青年一种关于人类兴趣的所有学科的准确的、一般性的知识”;“通识教育是一种使学生熟悉知识主要领域内的事实的思想的教育类型”。这类定义认为,通识教育是关于人的生活的各个领域的知识和技能的教育,是非专业性的、非职业性的、非功利性的、不直接为职业做准备的知识和能力的教育,其涉及范围宽广全面。
以上诸角度对通识教育的界定,其实都比较宽泛,都可以涵盖文化教育,与素质教育有类似之处。
素质的含义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素质概念是生理学和心理学意义上的素质概念,即“遗传素质”。《辞海》:“素质是指人或事物在某些方面的本来特点和原有基础。在心理学上,指人的先天的解剖生理特点,主要是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方面的特点,是人的心理发展的生理条件,但不能决定人的心理内容和发展水平。”这种解释属于狭义素质概念。
广义的素质指的是教育学意义上的素质概念,指“人在先天生理的基础上在后天通过环境影响和教育训练所获得的、内在的、相对稳定的、长期发挥作用的身心特征及其基本品质结构,通常又称为素养。主要包括人的道德素质、智力素质、身体素质、审美素质、劳动技能素质等。”素质教育中的素质,指的是广义素质。
关于素质教育的含义,国家教委《关于当前积极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明确解释:“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它是依据《教育法》规定的国家教育方针,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
素质教育主要包括内在素质和外在的素质。内在素质包括德、智、审美等层面,是一个人的综合心理素质。外在素质就是一个人的体质、行为等表现于外的东西。
文化教育的实质取决于文化教育的目标。文化教育就是旨在提高学生文化素养的教学活动,属于内在素质的教育。
对文化素养的定位又取决于对于文化的理解。文化是一个很大的概念,《大英百科全书》(1974年版)给文化下的一般性定义是:文化等同于“总体的人类社会遗产”。广义的文化指人的活动及其成果的总和。文化教育尽管涉及到广义文化的内容,但显然不能涵盖广义文化,只能以狭义文化为主要内容。狭义文化专指人的精神状态、思想创造及其成果,包括思想动机、社会认知、人生态度追求、审美情趣、行为方式等在内的诸多要素。人们在使用狭义文化概念时,往往在于强调文化的个性,比如,中国文化,即对应于中国以外的文化而言;上层文化即对应于底层文化而成立,等等。以价值观念为核心的狭义文化决定了文化模式的特殊性。文化模式分为特殊的文化模式和普遍的文化模式两类。特殊的文化模式是指各民族或国家具有的独特的文化体系。各民族或国家之间有着不同的文化,即文化模式的不同。狭义文化在概念使用上,往往具有比较文化的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