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影视和文学的关系

时间:2023-08-14 17:08:41

导语:在影视和文学的关系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影视和文学的关系

第1篇

策划人语:21世纪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正因如此,数学课程内容,旨在“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有关的知识与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积累学生的活动经验,提高学生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而《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也指出“语文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因此,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是课程教学改革的需要,更是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创新型人才的需要。课改以来,教师们在“综合与实践”领域作了一些探索,但在实际操作中还是面临不少问题,如“综合与实践”的立足点是什么?作为不同的学科,“综合与实践”应突出的本质是什么?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一起去领略一下“本期关注”中刘延革老师的分析与建议,张霞与盛新凤老师的现状分析与应对思考,刘吉才老师的有效策略,强震球老师的实践课案例,将会使我们得到启发,豁然开朗。

(吕英)

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从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这一性质的界定可见,语文教学再不能停留于传统的知识传授型教学,再不能局限于封闭的静态的课堂教学。《语文课程标准》进一步指出:“语文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的语文实践活动,能充分挖掘和展示学生的创造潜能,能全方位锻炼和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因此,开展语文实践活动是语文教学改革的需要,更是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创新型人才的需要。

但是,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部分一线教师对语文实践活动的认识不到位,在落实语文实践活动的方法上存有偏颇,语文实践活动的现状不容乐观。

误区一:语文实践活动=综合实践活动

有些教师认为语文实践活动就是进行跨学科的学习,将科学、美术、音乐等学科的学习方法和表现形式拿到语文活动中来,却忽略了语文实践活动的根本是“语文”,语文实践活动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用绘画、歌唱、实验等取代学生语言文字运用的过程,在语言文字学习上缺少必要的指导,基本处于放任自流,结果是肥了别人的田,却荒了自己的地。

误区二:语文实践活动=听说读写操练

有人认为课堂上学生充分的朗读感悟、讨论交流以及读写结合,课后指导完成并熟练掌握大量的应试练习,包括习作,学生就是在进行语文实践活动了。这样的理解是对语文实践活动的曲解,这样的语文学习无疑是静态的封闭的,是以知识传授为主的教学,是画地为牢的教学,学生只能在教师规定的范围内发展,作业应试的能力强化了,但语文综合素养不能得到长足的锻炼和提高。

误区三:语文实践活动=教材所列“综合性学习”

许多教材为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如人教版教材从三年级开始,每册都安排了两次“综合性学习”,五、六年级更是以整个单元来组织专题的“综合性学习”。部分教师就将语文实践活动与教材中的“综合性学习”等同起来,而教材中另外的内容则仍然按老方法教学,这样就缩小了语文实践活动的外延,学生的语文能力提高势必受到影响。

那么,小学语文实践活动的内涵究竟是什么?教师们在具体操作中应该秉承怎样的原则,采取怎样的策略指导和组织学生开展好语文实践活动呢?根据语文实践活动的现状,结合教学实践,笔者对小学语文实践活动作了如下思考。

一、语文实践活动的根本是“语文性”,应以语文能力的培养为落脚点

语文实践活动首先属于语文课程范畴。尽管实践活动势必要跨越学科界限、跨越课堂内外界限,要融合数学、科学、音乐、美术、体育、品德等多种学科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但是语文实践活动最终的落脚点应该停留在语文上,要与其他学科的实践活动有所区别。

试将相同主题的品德实践活动与语文实践活动做一对比: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第一单元《在爱的阳光下》实践活动编排:

调查并交流:家人养育我成长的故事。

操作活动:保护生鸡蛋,将一个生鸡蛋包裹在自己的腹部,保证一天不碎。

调查并分别记录:家人一天中为我做了什么,我为家人做了些什么。

搜集并朗诵表达亲情的诗歌。

采访并记录:问问家人的愿望、苦恼和爱好等。

组织讨论:怎样做才能让家人少一点烦恼,多一点快乐。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父母的爱”实践活动设计:

搜集表达亲情的诗歌和散文,认真阅读,为“父母的爱”朗诵会作准备。

倾听父母讲述有关养育自己的故事,小组合作制作图(或照片)文并茂的亲情故事集。

根据《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学会看病》等课文,结合自己的思考,搜集相关资料,举办“慈爱”与“严爱”的辩论会。

给父母写一封信,向他们表达你对他们的感恩,或者向他们提出你的建议,敞开心扉和他们说说心里话。

同样都是“父母的爱”的主题,两个学科的实践活动都用到了调查、采访、搜集、朗诵等方式,但是相比较,语文实践活动有着明显的语文特征:

1.目标定位——语文能力的提高

品德实践活动的目标着重从道德和情感、行为习惯、知识的角度出发,如上例,有意使学生感受家人关爱的同时,还应将学会体谅家人,学会以恰当的方式表达对家人的爱作为目标之一;而语文实践活动的目标除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更重要的是要从语文能力的角度来定位,即使是跨领域跨学科的学习,也应以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为目的,要使学生在阅读、朗诵、口语交际、书面表达等方面获得锻炼和提高。

第2篇

1 应用型大学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定位及实施

在通识教育全面推行的数十年间,我国大学均对建立完备的通识教育体系作出了很大的努力,例如复旦大学的复旦学院、北京大学的元培计划等均为我国通识教育建设树立了很好的榜样。但此类研究型大学,由于其教育资源充沛,无论教学科技研究、教学制度的改革完善均已达到相当水平,并且在具备成熟的校园文化和高素质生源的前提下,开展并实行博雅式的通识教育改革相对难度不大。但我国各级各地高校由于教学理念、教学目标、教育资源等诸多条件的不同,大学通识课程建设盲目模仿显然不可取。要想做到文理并重、专业通识并用,并不容易,需要根据各院校实际情况实行具体建设,定位不可盲目追求高大全,应针对各大学具体情况,务求稳扎稳打,从统筹规划和学科精华入手。

为了确立科学合理的通识教育体系,大学首先需要进行详尽的社会和校内调查,并进行深入的理论研究,组建相应的通识教育体系课题组。该课题组应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考量全校的学科门类种类及人才培养专业提供论文写作和写作服务,欢迎您的光临lunwen.   1KEJI AN.  C OM体系偏重,把握全校各学科学生对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需求比例及各院系教学资源及教学能力,站在大学层面上,对于该校的各学科通识课程,尤其是自由选修式通识课程的建设数量、质量、比例等做出一定的规范。这样才能保证该校通识教育系统的相对合理性和完整性。

2 完善通识教育课程建设

通识教育课程,按照学科可分为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各学科下设的通识课程各自承担着特有的教育目标。如人文科学课程在于培育学生的人文素养;自然科学课程在于帮助学生掌握基础科学知识和研究方法理论;社会科学课程促进学生对于社会发展的了解和展望。以上三大类学科从各个方面强化了大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当前,应用型大学通识课程设置多存在通识博雅以人文为主线的狭隘观念,缺乏针对大学具体情况,协调各学科通识课程均衡发展的举措。并且,由于应用型大学以培养专业技能型人才为主的教学目标,要在有限的学分中,注重学生和社会需求,完善通识课程体系,促进不同学科之间的互通和渗透,就要善于利用自我资源,关注社会焦点,抓住核心课程。无论哪个学科领域,其通识教育课程的设置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出发。

(1)从学科基础概论出发设置通识课程。通识课程在于全方位的教育,但这种教育在于对基本学科体系、基本概念和方法论的了解。这些可以通过如导论、概论等课程完成。此类课程的设置于教学需要注重学科的基础性和此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的交叉渗透。

(2)从学科领域中的社会焦点问题出发设置通识课程。社会焦点从一个角度来说,是社会矛盾突出的问题,从学科专业的角度解读和分析社会焦点,有助于学生更好地认识社会并从容应对。此类课程的设置,需要将学科专业和社会焦点结合,注重学生的从专业角度冷静分析社会问题,并适当提供必要的学科支持以增强学生应对问题的能力。

(3)从学科发展研究前沿的介绍出发设置通识教育课程。通过对于学科前沿思想、成果的介绍达到拓展学生的视野,延伸学生的发展眼光的目的。

通识课程也要注重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发展动向,可通过对于延伸学生的发展眼光,并且,对于应用型大学而言,通识课程的设置应灵活多样的方式,除了常规的通识选修课程之外,专题性质的讲座和必要的实践活动也应纳入通识教育体系中予以开发和重视。

3 建立适应应用型大学通识教育的教学管理制度

为健康完整的发展通识教育体系,在大学有必要专门设置相关机构,并有计划地投入人力和财力,从程序和制度上保证此机构的相对独立,全面研究、计划、审核、后评价通识体系。

通识教育作为大学教育系统的一部分,日常管理制度较为成熟。学生和其 他专业课程一样,学生主要通过学分的形式来完成。一般而言,各校均规定了学生需要修读的通识教育课程最低学分限度,并针对不同学科学生,也相应对必修的其他学科门类通识课程的最低限度做出了规定。但在很多应用型大学中,也存在此类制度不够完善的情况。通识教育应在学生充分了解通识教育内容的基础上进行,但部分大学并不允许学生试读和更换通识课程,从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自由度。另外,通识教育的后评价,不仅仅是对于课程效果的测评,也应是建立、执行、测评、不断调整的循环过程。其规范制度也不应是一成不变的,应定时不定时地更新。

4 通识教育教师队伍组成及要求

通识课程的教师队伍,虽主要来自本校资源。为更好地保证通识课程效果,本校教师、学科资深专家、社会各界人士均可成为这个教师队伍的成员。而对于通识课程教师的素质,不仅在专业技能、学术水平上有所要专业提供论文写作和写作服务,欢迎您的光临lunwen.   1KEJI AN.  C OM求,因通识教育的性质,教师人格品行也是重要要求之一。定期组织教师进行系统性通识教育的研究与设定,更是发挥通识教育教师队伍作用的重要方面。

5 结论

通识教育的本质在于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素养,是对完整的社会人的培养。通过适当、系统的通识教育,对于学生日后的健康职业生涯乃至良好的个人生活品质产生不可估量的作用。通识教育的建设不仅对于研究型大学是必要的,对于应用型大学而言,更具重要性,需要有更深一步的探索的实践。

第3篇

一、 影视作品应保留独特舞台艺术特色

上个世纪80年代中国当代文学掀起了一股狂潮,在当代艺术舞台上独占鳌头。在这个发展阶段过程中文学作品在艺术舞台上充当着非常重要的角色,而影视作品在创作过程中依附文学作品是理所当然的。文学作品和现实生活以及人物关系等都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因此,影视作品充分结合文学作品能够全面提升影视作品的叙事功能,文学作品对于当代影视行业的发展起着促进作用。譬如影视作品《新版红楼梦》《我的父亲母亲》以及《红高粱》等都是改编自经典的文学作品,并在上映后获得了受众热切追捧。

但实际上,影视作品在新时期中获得如此大的成就不仅是因为与文学作品的结合,还是因为影视作品在创作的过程中并没有完全参照文学作品进行改编,而是在创作过程中突出了影视作品的艺术特点。[1]影视作品在以文学作品作为创作底材时,通常会围绕着文学作品的主题思想和精神内涵展开创作,并通过采用影视作品创作特色来对原著中的内容进行增加或者删减,使得人物形象更加丰富和鲜明。因此,影视作品如果想要获得较大成就,就需要保留着自身舞台艺术特色,并拒绝做文学作品的附庸产品。

影视作品在以文学作品作为创作底材过程中应当充分汲取文学作品中的精华和精神内涵,但是应当要保留着影视作品的艺术特色和形式,这样才能促进影视作品的迅速发展又不至于使得影视作品内容过于乏味。因此,影视作品创作者将文学作品改编成为影视作品时应当要充分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切勿让影视作品失去舞台艺术特色。而当前来说隶属文艺片的影视作品都受到影院与受众群体的排斥,而文艺片影院票房更是一落千丈。[2]当今时代是消费时代,许多观众进入电影院观看电影主要是为了寻求感官享受和精神享受,而文艺片所表达的主题内容都是比较沉重和悲剧,因此,电影影院和受众群体都不太喜欢此类影视作品。同时,导致文艺影视作品不受到观众喜爱的原因,还有导演在改编过程中的局限性思维。许多导演在制作影视作品时容易受到文字思维局限性的影响,致使我国影视行业比西方更为落后。影视作品在改编文学作品过程中应当不要受到文学思维的限制,而是跳出文学思维束缚并以全新模式来进行电影创作。譬如文学作品中散文式、抒情式以及叙事性等,一旦应用到影视创作中便会导致电影作品枯燥乏味,致使观众对电影作品提不起兴趣。因此影视作品创作人在改编文学作品的过程中应当要注重影视作品和文学作品之间的关系,结合时展需求和市场上大众心理需求从而创作出具有独特舞台艺术特色的影视作品。

当前来说,电影市场上,不仅商业片排挤艺术片,而好莱坞大片也打击着我国影视作品的发展。在好莱坞西方大片的打压下,国产影视作品应当要充分结合电影发展的基本特性,汲取文学作品的精髓和精神内涵,创作出独具特色的影视作品。我国影视作品想要在电影行业中取得较大成就,就必须注重影视作品和文学作品两者之间的关系,从而推动着影视作品的迅猛发展。

二、 文学作品应当坚持艺术创作特色

当前已经逐渐进入全民消费时代,人们难以耐心花费长时间来阅读文学作品,但很多人愿意通过观看电影来释放内心的压力和情绪。文学作品逐渐边缘化,越来越多的人群更加青睐于影视作品,而影视作品在艺术舞台上地位日益凸显。

在时展和生活压力的影响下,当前我国许多文学作家逐渐开始进入影视行业,在影视行业中充当着影视编剧,并按照影视作品的基本要求来创作文学作品,这种行为导致经典的文学作品逐渐转变为世俗文学作品,这些文学作品想要在影视行业发展如日中天中获得更多利益。就人性来说,受到生活压力的影响,文学作家进入影视行业开启影视编剧道路是正常的,但是文学作家在进行影视剧本创作过程中应当要重视影视作品市场发展和艺术特点,始终保持着正确而良好的心态,不能只顾着市场需求来撰写出世俗文学作品,这样会导致文学作品只能成为影视作品发展的奴隶。所以文学作家在进行文学作品创作过程中应当要保持着端正的态度,不仅要看到电影市场的基本需求,还要创作出经典的文学作品,不能使创作的文学作品过于世俗。文学作品在创作过程中应当要充分坚持着其独特特色和创作模式,不能为了创作电影而创作文学作品。同时文学作家应当要重复认识到文学作品和影视作品之间的关系,文学作品具有独特的艺术特色,因此,应当要以端正且正确的态度去看待文学作品与影视作品之间的结合。

在当今时代文学作品逐渐边缘化,而实际上文学作品所具备的独特特色和艺术魅力是无法被其他物质完全取代的。文学作品在精神内涵和人物塑造以及语言艺术等方面相对于影视作品更好。[3]目前是图像时代,但是影视作品也难以完全取代文学作品在艺术舞台上的实际地位,文学作品永远都不会被消除,因此,文学作家在创作文学作品过程中不能做影视作品的奴隶。在创作过程中应当要保持良好的心态,为受众群体创作出更加富有艺术特色的作品。

三、 影视作品和文学作品相辅相成

相对于文学作品来说影视作品的发展历程相对较短,但是却能够在短期内获得如此大的成功,而文学作品在上个世纪80年代的发展盛况不再,有的人认为影视作品能够逐渐取代文学作品在艺术舞台上的地位。而这种说法实际上是完全没有认识到文学作品和影视作品本质关系,只要对两者本质关系进行深入探究,就会知道文学作品和影视作品都有着各自独特的舞台艺术特点,两者相辅相成,并且都难以取代各自在艺术舞台上的地位。

文学作品和影视作品都能够通过其各自的形式和表现方式来呈现出人物形象特征和感情心理,从而使得观众产生情感共鸣。文学作品和影视作品两者的表现形式有着很大的差异,而两者能够在艺术舞台上占据着重要地位就说明文学作品和影视作品都有相互借鉴的地方。相对于影视作品来说文学作品在人物塑造和叙述结构以及情感表达上更富有感染力,而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影视作品在创作过程中可以充分结合着文学作品精髓来展开创作。影视作品更加重视舞台艺术效果和视觉感受效果,在感官感受上更胜文学作品一筹。而影视作品的受众群体和传播速度以及传播范围等都比文学作品更好,因此影视作品和文学作品两者都有着各自的特点,但两者都能相互借鉴各自的精髓并相辅相成。

当前来说,我国影视作品在叙事结构和人物形象塑造上仍然存在着较大的缺陷,对于影视作品这种普遍现象就必须结合文学作品的展开创作。譬如国著名导演张艺谋所创作的《英雄》以及陈凯歌的《无极》等逐渐由艺术片向商业片转变,因为电影叙事逻辑和情节逻辑以及人物性格逻辑等方面较为紊乱,所以在上映后漏洞不断,并受到观众的抨击。[4]在新时期发展过程中影视创作者应当在影视内容中融入文学性,从而使得影视作品的商业性和艺术性始终保持着平衡关系,只有美艳画面和绚丽动作没有丰富的故事内容是无法满足观众需求的。因此,影视作品在创作过程中,导演不仅要重视视觉和精神享受,同时还能让观众情感得到共鸣。始终保持着艺术和商业的相互平衡,以满足当代观众的基本需求。

同样的,文学作品在发展过程中也离不开影视作品,许多文学作家在评价影视作品过程中通常会以文学视觉和文学思维来看待影视作品,因此,对于现代化影视作品的认识仍然存在许多误区。文学作品应当要充分观照影视作品的优点,脱离文学固有思维的禁锢。在现代化消费时代里影视作品能够充分满足社会大众心理需求和情感需求。因此,文学作品在创作过程中也要充分结合大众文化展开创作,从而通过文学思想和精神内涵来激发观众的情感共鸣。此外,文学作品还可以借助于影视作品来不断拓宽受众范围和受众群体,充分利用影视作品的优势特点来宣传文学作品中的艺术特色和精神内涵。不但能够有效提高影视作品文学素养,还能有效推动着文学作品的迅猛发展。譬如改编自文学作品的影视作品在上映后便受到广泛好评,便会引发许多观众阅读原著的热情与积极性,这样不仅让影视作品得到发展,而且还能不断拓宽文学作品的受众范围和受众群体。文学作品和影视作品两者都具备着平等的地位,都有着各自的艺术特色,两者相互结合能够实现“双赢”目的。

影视作品在以文学作品作为创作底材过程中不能延用文学作品的创作形式,而是实现文学作品和影视作品形式的相互转化。文学作品在改编成影视作品过程中不但要遵循着原著的思想主题和精神内涵,而且还应当结合现代化时展和市场发展的基本需求,对文学作品内容进行改造,保留原著作品中的精髓内容并摒弃原著作品中的糟粕部分,这样才能够创作出更加良好的影视作品。同时影视作品在创作过程中也可以结合艺术灵感展开创作,即使没有完全遵循文学作品的思想主题和精神内涵,但是却能让影视作品更富有文学性,两者相互结合能够达到更好的效果。

影视作品在改编文学作品过程中,应当要注重故事内容和人物形象两个关键点。对于文学作品来说,故事与人物直接组成了精神内核,也就是影视作品中的重要内容。良好的影视作品在改编过程中仍然保留着文学作品中的精神内涵和人物形象特点等,而是对其内容进行相应更改。正如批评家张卫所说,在改编文学作品过程中应当要注重“神似”,这样不仅能够遵循文学作品的思想主题,还能够实现影片内容创新。在改编过程中可以遵循文学作品精神内涵,但不应当局限于文学作品的创作形式,需要不断创作出具有着影视作品独特特色的电影。此外,也不能胡编乱造使得影视作品完全脱离文学作品。譬如国内著名导演张艺谋所制作的影视作品《红高粱》与《我的父亲母亲》,其中这两部影视作品结合电影的主要特点来对故事情节进行相应的改动,但是在改编的过程中仍然延续了文学作品中的感情基调以及精神气质等。影视作品《红高粱》和文学作品《红高粱家族史》两者都将人物形象和情感内涵表现出来。而影视作品《我的父亲母亲》和文学作品《纪念》两者都能够使得观众真切感受到父亲与母亲的情感。但是张艺谋所制作的影视作品《满城尽带黄金甲》是对话剧《雷雨》进行改编,而实际上该部影视作品在情节编排与人物塑造等方面都和话剧《雷雨》有着很大的差异,无法表达出原著中的效果。

结语

影视作品和文学作品应当要相互结合,文学作品在影视创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影视作品也能够不断拓展文学作品的受众范围和受众人群,两者相辅相成,并具有各自独特的艺术特色,能够不断丰富社会人们的精神生活与情感体验。

参考文献:

[1]周利荣.传播媒介发展与文学文体演变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2:12.

[2]周建华.西方文学电影改编理论的发展流变[J].巢湖学院学报,2015(2):57-62.

第4篇

[关键词]影视;文学;互动;融合;改编;叙事方式

文学是所有艺术中最古老的艺术形式之一,而影视出现的比较晚,被称为“第七艺术”。影视尽管从早先的艺术门类中汲取营养,但它不是哪一种艺术的分支或变种,而是一门具有独特表现力的综合艺术形式。影视艺术依靠光学技术,已经从戏剧、文学等所创造出的表意手法和认识手段的束缚中挣脱出来,形成一种独立于文学之外而又频频眷顾文学的生存状态。我们可以形象化地把文学看作是众多艺术发生发展的“母体”,而影视等艺术则是它养育的“子女”。它们有着共同的文化起源,却又以不同的表现方式给人类提供着心灵的滋养和精神的愉悦。文学和影视各自生成的演变史大大丰富了文学与图像符码各自的叙事能力。它们之间血脉相连,具有一种内在互动的密切联系。

一、影视和文学在相互融合中变异与借鉴

法国理论家乔冶・萨杜尔说过:“一种艺术决不能在未开垦的处女地上产生出来,而突如其来的在我们眼前出现,它必须吸取人类知识中的各种养料,且很快地就把它们消化。电影的伟大就在于它是很多艺术的综合。”影视艺术作为一门综合艺术,综合了其他各门艺术的多种元素,并经过自身主体性整合而呈现出特有的艺术表达功能,具有时空统一性、声画可融性、表现综合性和形象逼真性的艺术特征。影视艺术是在文学充分发展的基础之上利用现代社会的科技手段才蓬勃发展起来的。它作为一种以线形方式来安排信息的“马赛克式”艺术,是通俗的、大众化的、生活化的。受众从中寻找知识、思想,也寻找感官愉悦,建立情感依托和精神支柱。正如宗白华所说的:“在这里,物的感性的质、光、声、色、热等不是物质所固有的了,光、声、色、热中的美,更成为主观的东西。”

但是作为“遗传”,文学和影视艺术必然有其相通之处,理论家荒煤就说道:“我们电影要上一层楼,主要靠文学,没有文学的基础,电影是上不去的,世界上许多著名电影,大多是长篇小说改编的。”这或许有点绝对化,但却说明了文学对影视有着很强的心灵感召力。当代中国文学在题材选择、主题发掘、人物塑造、价值取向及审美情趣等方面给影视艺术的发展以多方面的启迪。正如当代著名电影导演张艺谋所说:“我一向认为中国电影离不开中国文学……我们研究中国当代电影,首先要研究中国当代文学。因为中国电影永远没有离开文学这根拐杖。看中国电影繁荣与否,首先要看中国文学繁荣与否,中国有好电影,首先要感谢作家们的好小说为电影提供了再创造的可能性。如果拿掉这些小说,中国电影的大部分都不会存在。”文学为影视艺术提供再创造中必定会产生变异,那么它就不大可能像中国文学那样成为只供特定接受群体欣赏的单纯艺术;对受众而言,它也就不会仅仅局限在有限的审美领域,而是要渗透到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因而它超越了艺术的美学范畴而扩展到整个社会文化之中,影响到人民的生活方式、语言方式、交际方式和思维方式,人类通过它而获取了一种新的语言符号――视听语言(这是文学所没有的),这种借助图像符号的视听语言,使人无意识地被灌输和储存信息。视觉上的刺激性带来心理上的挑战感,而画面和音响效果的配合,能使人内在的情感受到充分提升和升华。而视觉图像成为这个世界最基本的面貌,而分析和批评图像被看作当代人最具有发展潜力的能力之一。正是在显示和认识现实中,当代人实现着完全意义上的沟通、对话和共享。

而对文学来说却没有这么明显的优势,在这方面,它是以弱势出现的,因而影视的强势功能也慢慢影响到文学的发展。影视艺术确实带给文学诸多启示,仅就蒙太奇技巧对文学的影响就不可低估。自它诞生以来,格里菲斯、爱森斯坦等相继拓宽蒙太奇的实用领域,使蒙太奇成为当下影视中最重要的技术手段之一。而且影视中的其他技巧如平行剪辑、快速剪接、快速场景、声音过渡、特写等都开始被小说和戏剧借鉴而应用。

总之,当代中国文学的多种元素被影视所同化与吸收,发生了质的变化,使影视艺术成为时空综合的视听艺术,而影视的先进技巧也被文学所模仿和利用。所以,当代中国文学和影视艺术在“技”和“道”的层面上互相学习,互相渗透,在新的文化语境中作出适合各自生存发展的明智的审美选择。

二、影视和文学在相互改编中各自坚守与创新

自改革开放以来,商业化和商品化的大潮荡涤着人民稳定的心理结构,人民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生存状态乃至整个社会的行为模式都在解体中重构,实用功利主义原则抢占了话语霸权的制高点,并以强者风范渗透到包括文学、影视等艺术在内的一切精神和意识形态领域中,所以现当代文学与影视的默契在风雨飘摇中凸显出变异和凌乱的势头,而改编(以小说居多,不仅是精英小说,还包括武侠和言情小说)则成了这一桥梁的“捷径”。

一些影片把人们所熟悉的典型形象搬上了银幕,再现了各个时代的历史风貌,使经典文学作品得到了新的意义诠释,有力地促进了影视艺术的发展,同时也为名著改编影视提供了有益的借鉴。而有些影片演火了,也被改编为小说。那么改编应遵循什么原则呢?鲁迅先生在给孟十还、山本初枝等的信以及《我怎么做起小说来》和《(阿Q正传>的成因》等文章中,针对别人改编他的作品或他人改编别人的作品发表了许多中肯意见,并特别强调两点:“一是改编要尊重原著的创作意图,二是改编要正确地把握人物性格逻辑。”改编既要有坚守原有剧情的孤独意识,又要有拓宽新视野的合作精神。20世纪80年代后期出现力图挖掘民族文化的第五代导演,如张艺谋、陈凯歌等就做出了榜样。他们丰富的人生阅历、天才的专业禀赋、传统的文化底蕴以及时代赋予的开放性思维模式促使他们在艺术殿堂里纵横捭阖,并把自己深刻的哲学、文化和历史的思考融进了影视本体,他们的经典之作几乎都是改编而来:张艺谋成名作《红高梁》由莫言同名小说改编而成;《黄土地》其母本为柯蓝的散文《深谷回声》;张军钊《一个和八个》源于郭小川同名叙事诗;刘恒《伏羲伏羲》改编成《菊豆》等。在改编中,他们仍然保持与原著思想的一致性,坚守阵地。

但由于带有强烈的主体意识和主观艺术体验,又以一种非合作的姿态去审视本文,使其呈现出与原著不尽相同的艺术风格和个性色彩。影视对文学作品进行二度创作,有利于导演取其精华,弃其糟粕,而且相对缩短的生产――流通时间更符合影视商业产业化的运行规则,所以目前我国影视改编文学这种“投机取巧”的方式,不仅使编导者名利双收,而且让文学及其创作主体也因此而获利受益,作家借助影视抬高身价,文学文本也备受青睐。

但是,影视与文学毕竟有很大的不同,德国学者克拉考尔 说:“小说和电影也互有不同:它们形式特征毫无共同之处,它们所抓取的世界也互不相同……这些形式特征表现在对时间、速度、空间和表现角度(视角)等元素的处理上……”又说:“一切小说都侧重于表现内心的发展或存在的状态。”“电影倾向于表现一种仍然跟物质现象紧密地仿佛由一根脐带联结在一起的生活,而它的情绪和理智内容即来自这些物质现象。”现当代文学名著本身就是一个较完美的结构体系,其中的形象塑造和内涵张力具有无法替代的稳定性,所以改编可能造成其稳定系统的失调,这对改编者的创造力是一个严峻的挑战和考验,它要求编导者有创新的勇气和新颖的视角,重新构建一个和谐的稳定系统。而这种系统的转变最明显受到影响的便是“话语”的“改头换面”,所以需要探讨文学和影视的“话语”。

然而,影视艺术作用的结果反映在人们对影视与小说关系的认识上,表现了小说对影视艺术的屈从和依附,于是便产生了“趋影视体”小说。就文体特征而言,“趋影视体”主要表现为叙事的大众化和话语的程式化。其结果是小说与影视剧本之间的差异被削弱,小说的“味中之味”被消解。这种文体在追求环境描写的视觉造型、简洁明快的对话和蒙太奇结构,更多地融入了影视艺术的技巧、技法,体现了鲜明的影视化倾向,同时仍保持小说的独立品行。特e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小说家在影视作品基础上进行再度创作,将视听符号向文字符号转换,这就是产生的小说“后生”现象。

三、影视和文学以不同的话语模式影响着对方的叙事方式

从符号学和接受美学的角度来讲,观赏艺术(当然包括文学和影视)的过程就是受众对艺术文本的解读过程。这个过程不仅要靠视觉暂留视像的生理机制,而且还依赖于受众的想象、联想与记忆,依赖于对形象与情景的再创造。受众对艺术文本信息的接受,是一个感知、理解、想象、情感多层次复杂构成的心理活动过程。

尽管在文本本体上影视与文学话语模式不同,但文学的叙事方式与其想象世界之间和影视的叙事方式与其虚构世界之间有不少共同点,即都可以采用各种组合切割的叙述方式。

美术、文学、音乐、绘画等诸多艺术都是人类凭借不同媒介用以书写话语的不同方式,即不同的话语形态。影视也是一种语言活动,它的语言话语只是指运用影像画面和声音“说话”、“写作”造成各种表现效果的艺术手段,如摄影、照相、剪辑、音响处理、录像等,既包括电影制作者个人用摄影机(录像机)“写作”、“说话”,又包括这种“言语的沉淀”。帕索里尼认为,电影话语可分为语素和影素,语素作为意义单位相当于镜头,影素作为定义单位则相当于现实中的客体和动作,它们各有自己的自然而非约定俗成的意义。影视的语言是一种直觉符号的语言,影视就是利用这种独特的话语模式把信息输送给观众。而文学话语不是直觉符号的语言,它是文字符号的选择和编码,并通过编码传递给读者信息,其实包括影视在内的一切艺术既是“话语”,也是“某种意义上”的“语言”,就在于这些艺术的媒介诸如线条、色彩、图像、形体、影像、声音等,都是信息载体,都是意念和情感的物质性载体和思维工具,都具有类似语言的传播功能。影视借鉴了文学中的人物刻画功能,也具备了行动元和角色的双层作用,而人格特征的塑造以及人物自身的同一性和独立性又构成其“角色”的作用,影视的叙述话语与视像构成产生丰富的变化,具有文学意义上的象征、隐喻、哲理式的叙述话语与视像构成逐渐成为影视艺术创作新的语言系统。

第5篇

关键词:文学作品 影视艺术 联系 差异

中图分类号:I2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3)02-0108-03

一、引言

电影自诞生之日起,便与文学结下了不解之缘。文学为电影提供了素材和结构,电影为文学提供了视觉和情感,二者完美的结合造就了无数优秀的影片。文学名著伴随一代代人的阅读和成长,其悠远厚重的意义世界,呈现出了一种独特的普遍价值和审美意趣。广泛的读者群体为电影培养了潜在的观众,而改编自文学名著的电影,也以丰富的影像和全新的理念,不仅重现且丰富着文学世界,也拓展了文学名著对普通大众的影响,唤醒人们阅读文学作品的意愿。文学因电影而得到普及,经常会伴随着“影视热”而形成“名著热”;电影因文学而具有品味,使得电影不仅仅具有大众娱乐功能,而且在深度与高度上具有了文化思考的价值,带来了双赢效果。

在全球化语境下,文学名著和电影资源开始超越民族、语言和文化的界限,形成文学资源与影视改编的全球化共享。从文学名著到电影精品,文学丰富了电影的内涵,提升了电影的品位。但与此同时,电影娱乐化、大众化的文化品格和消费诉求,亦存在消解文学意义的隐忧与缺憾:影像削弱了文字的内涵,堵塞了文学的想象空间,更多地走向商业化、大众化、媚俗化,甚至在大众娱乐的驱动下,还可能损害文学名著作为经典的价值和意义,成为转瞬即逝的快餐文化。因此,一些文学名著拥趸者,甚至是文学作家本人,开始坚决反对自己心仪的作品被改编成电影,他们批评电影改编是对文学作品的肆意歪曲和残暴扼杀。不过,我们不能否认,文学名著改编为电影作品,是电影艺术家根据自己对文学作品的理解而进行的二度创作,既蕴涵着原著的思想内涵,又体现出电影编导的对原著的理解和全新的艺术创造。笔者认为,文学与其对应的电影改编,是一种共生双赢的艺术创作,正如电影理论家博亚姆指出:“最优秀的电影改编就是对原作最仔细的阅读,因此它不仅仅是艺术,也是有意义的评论。”所以说文学滋养了电影艺术,而电影艺术又丰富了文学阐释。

二、文学作品与电影艺术的关系

文学作为电影存在的前提,以至于有人称文学是电影的母体。电影回归自身的过程本身也是电影与文学的融合、交流过程。在电子媒介一统天下的今天,电影与文学的融合代替了疏离,或者从文学的角度来说,是它走进了电影。可见,二者的交流必然会促进其共同发展。

文学和电影同为艺术的一种表现形式,两者有很密切的关系。文学的产生要远远早于电影,而电影却是近代社会才产生的,是科技发展的产物。可是在仅仅百年的时间里,电影却深刻的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甚至连人们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都受到电影的深刻影响,使文学彰显出更加蓬勃的生命力。电影更像是一种通俗文学,达到了雅俗共赏的地步。电影使文学从艺术殿堂上走了下来,正所谓:“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在这个生活节奏空前加快的时代,很难指望人们有足够的时间去阅读纯文学的作品。随着电视电影的普及,一个强有力的事实就是,原先拥有大批读者的文学作品渐渐地失去了“普天之下惟我独尊”的风光,读者对于纯文学性的书籍的喜爱程度愈发下降,更多的人选择看电影,看电视剧。这伴随而来的可能就是社会变得更加浮躁,甚至某些专家学者也被浮躁的气氛所影响,很难静下心做自己的文学研究,更谈不上静下心来专注写作了。

尽管拥有不同的艺术形式,文学和电影都是通过对社会生活进行艺术加工,达到启迪大众的目的,它们深层次的追求都是通过自己独有的方式来表现对人生、对社会的深层次思考。从这方面来说,二者又具有共通性。所以大家会看到好多的经典文学作品被搬上荧屏,成为观众们茶余饭后讨论的话题,从这一点上我们可以说电影把属于知识分子的“专利权”也给了普通大众。

另外,电影又可以看作是对文学作品的一种“影视化翻译”。但是电影并不能真正取代文学的地位。文学是要耐得住寂寞的,浮躁的社会气氛下很难产生真正优秀的文学作品。而现代电影逐渐朝着商业化方向转化,其中的文学性不断地被冲淡。有人甚至觉得在视觉文化充斥世界的当今时代,电影似乎取代了文学作品在文化当中的主导地位。但不可否认文学作品对电影产生着相当大的影响,如文学创作的经验、文学的诗意化语言、文章结构的设计构思等等;而电影对文学的影响突出表现为将读者渐渐变为了观众,并且这一过程本身也是需要借助文学来实现。这也是为什么人们总是将文学与电影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深刻原因。

总的来说,文学与影视的关系非常密切,它们在发展过程中互相补充,相互促进,从而共同推动艺术不断向前发展。文学作品为电影提供了更多可供拍摄的题材,使电影讲述的内容朝多元化发展,同时电影的拍摄也使其原著更加立体化形象化,使其受众面更广。文学与电影之间共同发展的关系决定了这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会在未来的发展中使文化更加多元化,让艺术真正进入千家万户。

三、文学与电影的差异体现

1.表达差异

文学和电影起源的不同就决定着他们从根本上不可能被对方完全取代。电影不做文学的附庸,文学也不做电影的奴隶。但是他们仍旧不能离开彼此,只有相辅相成的发展。首先,文学作品用文字和语言来塑造的艺术形象具有想象性和间接性,而影视作品是由声音和画面构成其艺术展示,具有真实性和直观性。其次,文学作品大多是以时间为主线的平面叙述,而电影则是以空间为主线的立体叙述。当然不难看出,文学作品与影视艺术得以相通的根源就在于二者均属于叙事艺术。

从文学作品对影视艺术的影响上来看,电影的叙事结构和叙事技巧最早都是从文学作品当中借鉴引申而来,至于文学作品中的环境、情节、故事、人物等要素,在影视艺术成熟之后仍被保留且进一步发展。随着电影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所熟知的很多中外名著纷纷被搬上荧屏,如《飘》、《傲慢与偏见》、《简·爱》等这些世界文学名著均被拍成了电影,还有《山楂树之恋》等最近两年热映的影片。当然,文学作品中也出现了许多电影性的场景,这使得文学作品更加容易理解。文学作品与影视艺术基于叙事上的相通在二者之间形成了一种互动和转化,使影视在成为一种独立艺术形式之后,仍然需要从文学中汲取营养,而文学也因影视艺术不断成熟的推动自觉地凸显其电影性,从而日益丰富着自身的叙述手段。

2.感觉差异

“距离”的概念在文学作品中是指读者与其欣赏对象之间的感觉距离。俄国形式主义学派的创始人什克洛夫斯基的“陌生化”理论就是强调距离对于文学永恒的重要性,他认为距离是美之所在,并且这种存在之美是永恒的,或者说这种永恒之美就存在于距离。“艺术旨在使人感觉到事物,而非仅仅知道事物。艺术的技巧乃是使对象陌生化,使形式变得难于把握,增加感觉的难度和时间长度,因为感觉过程本身既是审美的目的,必须设法延长。”电影以其逼真的形象展示来表现作品,这使得我们对于立体化的人物和真实性的生活有种触手可及的错觉;而文学之美,则美在含蓄,它借助语言文字以及千变万化的修辞手法,将确定的对象不确定的摆放在人们面前,以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意境去诠释生活理解人生,这种意境与存在的表现是需要读者通过自己的探索加以感知和领悟的。但是由于每个读者的认知能力有限,因此出现在每个人面前的同一形象也可能是形色各异的,这就是“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道理。文学作品正是基于这种恰到好处的不确定性,催生出读者“挖掘式”的审美。所以,从上述观点我们可以看出,源自现实生活且超越理性批判的沉淀,就是距离存在之美。虽然影视艺术自身就是一种客观存在的形式,但其声色之美,形象之真等固有特点都决定了它不可能具有文学那种含蓄的韵味。在当今视觉文化的大力冲击之下,文学安身立命的生存之道或许值得重新思考,但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文学作品的想象之美和互动体验不可能也永远不会被影视艺术所取代,这也正是文学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源动力,同时也是文学在视觉文化的影响下固保其“真、质”的关节所在。

四、文学与影视交相辉映

现在有许多文学作品被拍成影视剧,并且取得了很好的票房,使得这些文学作品更加受欢迎。比如,风靡一时的影片《乱世佳人》就是维克多?弗莱明根据玛格丽特?米切尔的作品《飘》拍成的电影,现已成为电影史上最著名的经典爱情片。这既是一首人类爱情的绝唱,又是一幅反映社会政治、经济、道德多方面巨大而深刻变化的历史画卷。作者通过艺术的放大镜,反映了美国南北战争时期社会生活的真实情景,其中蕴含丰富的认知价值和社会价值也使得这部电影的问世同这部小说一样备受追捧。

英国十九世纪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查理?狄更斯所著的《远大前程》也被多次搬上荧幕。这部由大卫·里恩导演的《孤星血泪》不仅真实地再现了19世纪英国社会的人情风貌,而且在原著基础上成功地运用了一系列的电影技巧,在文学作品影视化方面取得了杰出的成就,尤其是影片开头小男孩皮普与逃犯在荒郊野外相遇的场面,在世界电影史上一直被奉为经典。

还有中国古典小说的瑰宝——“四大名著”等文学经典经过影视化改编,让每一个中国人都可以领略到中国古典文学作品的独特魅力,这些改编自文学经典的电视剧成为国人公认的影视经典,被誉为“不可逾越的高峰”。

五、结束语

文学与电影,表达形式一为文字、一为影像,二者各有不同的结构要素、表现方式和美学原则。然而,尽管它们表达方式各异,但艺术本质与精神却是相通的——它们本质上都具有诗性智慧,都是通过体验而感染和浸润心灵,通过审美而启发和提升思想。可以说,诗性智慧,是文学创作与电影艺术追求的至高境界。同时,文学作品的叙事功能,恰与电影的叙事功能相契合,文学性本身,就是电影艺术的一大特色。诗意性追求与文学性表达,成为文学与电影之间内在的完美契合。

在当代,电影与文学的关系是不可分离的,文学作品越来越多地被改编成影视剧,而影视剧也被改编成文学作品。纵观视觉文化的发展历史,不难预见,在融合共生的主流背景之下,文学在电影的刺激之下,必然获得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电影在不断完善的基础之上也必然会获得长足的进步。总之,文学作品与电影艺术的融合无疑成为当今时代的一种需要,二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共同促进文化多元化发展。

参考文献

第6篇

[关键词]中国文学;电影;发展

电影和文学实际上分属于不同的艺术表现类型,伴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变迁,在当代二者之间拥有极其相似的关系。然而二者之间有存在本质的区别。电影实际上是凭借科技的力量存在的,在脱离了戏剧的襁褓之后,有效地融合了音乐,文学,绘画舞蹈等多元素的艺术表现形式,可以说电影实际上是多门艺术的载体。文字是进行文学作品创造的重要方式和载体,文学具有很强的逻辑结构、语法和时态特征。文学是以抽象的文字的方式来呼唤起读者的感知,在文学作品当中读者可以自由地探索。

一、社会经济下中国文学与电影之间的相互依赖性

艺术最大的特点在于共通性,电影是一种和文学拥有较多相似点的艺术表现方式,在过去有人曾经将电影划入人文学的领域范畴之内。纵观当前社会经济下中国电影与文学发展的实际情况,二者之间不仅仅拥有极其相似的特征,另外一个方面他们还是相互依存的有机整体。电影需要在优秀的文学作品当中获取养料和土壤,优秀的创作素材才能够形成优秀的电影创作。与此同时,电影还可以在对文学作品的改革过程当中,将过去已经渐渐被人们边缘化和淡忘的文学艺术焕发出昔日的光彩,实际上电影素材的改变也是一种良好的文学创作积累方式,在很大程度上面它能够快速的呼唤起文学创作者的审美灵感,还可以产生新的文学形式。新时代的背景下,电影与文学之间千丝万缕、源源不断的关系推动了我国文化事业的快速发展,二者之间是相互融合、相互渗透、共同发展的融合体。

(一)文学是电影的基础,为优秀电影提供养料

文学作品已经拥有了将近几千年的历史,而电影的成长历史却只有百余年。在电影产生之前,文学作品实际上是各种类型的艺术表现方式的主导,它能够恰如其分地将不同时代下人们的喜怒哀乐、生活实际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在电影发展的早期阶段,也就是从戏剧发展演变成为电影创作的初级阶段,文学是最重要的创作源泉。电影和文学经历了相当长一段时间的磨合时期之后,电影又希望挣脱文学的束缚,试图凭借单纯的电影表现力来获取自己在艺术上的独立。然而,无论通过何种手段,最终电影都无法挣脱文学的叙事手段和抒情方式等表达要素,因此完全将电影与文学独立开来的艺术表现是不可能的。

电影创作不能够凭空捏造,无中生有,必须要拥有生动有趣、感人肺腑的剧本,与此同时这个剧本必须是一个完整的体系。我国著名的电影导演冯小刚曾经说过:“我一向认为中国电影的创作离不开中国文学的供给,纵观近几十年来中国电影的成长,不难发现几乎都是由原著小说改编而来的,看中国电影的兴衰成败,首先要关注的就是中国文学的发展情况。”这也更加坚定了文学史电影创作的力量源泉的说法。文学是从人类的现实生活的角度为出发点的,在环境描写,人物刻画和主题烘托的共同配合之下最终将人类在现实社会当中的所思所想表现出来,用文字语言的方式来营造一个高于生活的审美境界和超越现实的理想品格。伴随着电影的不断成长,相继涌现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文学,为优秀电影的创作提供了充分的养料和素材。

(二)电影让大量文学作品转换为电影作品,促使文学新种类的产生

电影的创作离不开文学的铺垫,与此同时文学的成长也离不开电影。近代电影的兴起,尤其是伴随着电视和网络的迅猛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也给文学作品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文字渐渐被人们边缘化,中国当代文学的光辉地位已经不复存在。在当前消费文化发展趋势的引导之下,电影凭借着其自身得天独厚的科技优势以及电子媒介的推动,展现出了前所未有的活力与生机。尽管文学的主体地位渐渐衰退,电影产业的发展势头越加迅猛,但这并不意味着电影和文学这两种艺术表现力已经出现了相背离的情况。相反的,电影文学的快速发展在很大意义上也为文学的长远发展提供了契机。

电影和文学最亲密的关系就是改变,大多数优秀的电影基本上都改编自优秀的文学作品。一方面电影文学剧本作为文学的独立性仍然不可能独当一面,市场份额和占有率相对较低,因此也没有必要将其发展成为独立的电影文学剧本。另外一个方面,由于文学市场渐渐被人们边缘化,昔日的风采不在,面对这样严峻的形式,电影和文学实际上是相互需要并且需要密切配合的有机整体。文学作品通过电影的改编不断地被人们搬到了大银幕之上,并加上生动形象的视觉表现力,让文学作品在以此唤起人们的记忆,文学的价值再一次得到了重视。电影通过对文学作品的改变,边缘的文学作品再一次火热在人们的生活当中,因此也产生了一种新的文学类型,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电影文学。

二、社会经济下电影与文学之间的不可协调性

电影自从诞生的那一天起,与文学的紧密联系就一直保存着。二者之间是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有机整体,但是在本质上他们仍然归属于不同的艺术范畴,在某种程度上电影和文学之间存在着不可调和性。实际上,电影和文学各自拥有自身独特的地方和生存的方式。文学是以抽象的文字来呼唤起读者头脑当中的经验储存,而电影确实建立在视听语言的基础上来触动观众感觉器官的物质形态。二者实际上是不同性质的艺术表现方式和审美感知系统。电影和文学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必须依赖对方,且各自的发展轨迹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

(一)依赖载体的差异性

客观来看,电影作品和文学作品所依赖的载体表现方式在本质上是千差万别的。电影是一种必须借助于传播媒介的艺术表现方式,通过先进的电影制作技术,电脑制图等方式,综合运用声音,画面的方式进一步的表现电影的主体和情感,在视觉上给观众带来强有力的冲击,试图通过形象生动的画面影响来激发起人们的共鸣。

文学是一种语言艺术,借助于美丽的语言和精准的修辞手法将社会现实,人们的生活以及人物形象刻画出来。在文学作品当中,读者不能像观赏电影一般可以获取最直观和最形象的信息,实际上读者和文学作品本身是存在一定的距离的。文学最具有魅力的地方在于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崇高境界。文学是以语言文字为载体的,并通过恰到好处的修辞手法和语言感染表现方式传达信息。

电影载体和文学载体是两种截然不同的语言表现形式。电影通过高新影视技术的支撑,可以让观众们在大屏幕上感受到旭日东升的震撼,夕阳西下的伤感,狂风暴雨的侵袭和冬去春来的喜悦,从而更好地还原了作品的真实性和感动性,然而这却不能够给观众感受到文学作品的含蓄美。相反的,文学只能够逐个进行文学场景的变化,有些时候却需要运用大量的篇幅来描绘这些华丽的场景,不具备电影语言的直观性和形象性的特点,无法给读者带来那种震撼感和身临其境的感觉。电影所带来的载体和文学所带来的载体在本质上是不同的,脱离了影视技术,那么电影本身的价值就无法得以实现,而文学脱离了语言文字,也无法延续自身。二者所依托的载体的差异性最终也造就了那道电影和文学之间的不可逾越的鸿沟。

(二)对“创造性”和“忠实”的态度的差异性

电影和文学实际上是两种不同类型的艺术表现,从根本上来看他们并不具备完整的统一性,也就是说定影和文学作品的改变在本质上是具有不等值性的。大体上电影改编的方式可以分成为三种类型。首先是移植式,也就是说不经过任何加工和改变将文学作品直接搬到大银幕上面,这是最忠于原著的表现方式。其次是注释式,也就是说在电影制作的过程当中对原著的某一方面的内容进行稍许改动,或者是结合电影剧情的需要重新安排结构。最后是近似式,这种类型的电影改编方式,原著仅仅是电影创作的一个素材,而实际上电影与原著之间存在着相当大的距离,甚至可以看成为另外一部文学作品。对于被改编成为剧本的文学作品,文学已经失去了其自身的价值,仅仅只是电影剧本创作的一个素材,而电影剧本的创作拥有更多的自由权,不需要严格遵循原创作者的意愿。大量的实践也证明了这一点,最具有活力和特色的改编往往都是脱离了原著的束缚的,编剧在改编的过程当中给文学作品注入了更多的个人因素。电影在改变的过程当中追寻的是一种自由和创新精神,因此只有脱离了原著的约束,电影的艺术创作才能够获取更广阔的天地。

文学作为电影创作的素材,是没有权限来干涉电影的改编的,因为电影是不同于文学创作的另一种艺术表现力。但是,从当前文学作品被改编的实际情况来看,许多电影制作商为了一己私欲,彻头彻尾地改编了文学原著,最终让这些被改编的作品失去了原有的风格和韵味,这也是许多文学原创作者不能够容忍和原谅的地方。电影产业化的发展需要资金来带动和帮助,因此就需要用创造性和发展性的眼光来对待文学作品的改编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地符合市场的发展规律。

三、电影和文学之间的辩证统一性

电影和文学拥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然而二者之间并不是简单的相互依赖或者是相互冲突的关系,从严格意义上来看电影和文学是双向的互动和互进的关系。社会经济的背景下,任何艺术的表现都不能够以单纯的形态呈现,而需要融合其他类型的艺术。电影和文学实际上分属于不同的艺术表现类型,伴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变迁,在当代二者之间拥有极其相似的关系。然而二者之间有存在本质的区别。电影实际上是凭借科技的力量存在的,在脱离了戏剧的襁褓之后,有效地融合了音乐、文学、绘画舞蹈等多元素的艺术表现形式,可以说电影实际上是多门艺术的载体。文字是进行文学作品创造的重要方式和载体,文学具有很强的逻辑结构,语法和失态特征。文学是以抽象的文字的方式来呼唤起读者的感知,在文学作品当中读者可以自由的探索。电影和文学是当今时代的两种最主要的艺术表现形式,二者之间各具特色。需要通过多方面的努力让电影和文学之间实现优势互补,共同进步。基于电影和文学之间是辩证统一的有机整体,无论是电影还是文学,都需要不断地进行自我增值,相互吸收,相互学习,要遵循艺术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在本质上进行自我突破,进而获取更好的发展。

四、结语

本文结合个人在实践工作过程当中的经验总结,就社会经济下中国文学与电影文学的发展展开了探讨。首先分析了社会经济下中国文学与电影之间的相互依赖性,在此基础上对二者之间的不可协调性进行了总结,最后阐述了电影和文学之间的辩证统一性。然而由于个人所学知识以及阅历的局限性,并未能够做到面面俱到,希望能够凭借本文引起广大学者的广泛关注。

[参考文献]

[1] 张文红.与文学同行:从文学叙事到影视叙事[J].甘肃社会科学,2003(06).

[2] 王寰鹏.梁晓声知青小说英雄叙事新解[J].河北学刊,2005(06).

第7篇

[关键词]关系探讨;审美特征;发展状况。

[中图分类号]G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09(2012)02-0053-1.5

“影视文学”属于传统经典概念的说法。长期以来,一般意义上的“影视文学”就偏重于文学层面的意义把握,书面形式的影视文本的独立存在成为可能,阅读文字含义中的“影视文学”就具有特殊的价值。时代潮流迅疾发展,创作现实使人们对影视文学概念的理解更为宽泛,简单拘泥于书籍形态的影视文学在具有无可置疑的合理价值的同时,也显现出更加明显的局限性,超越文学的层面,进入到影像艺术的声画表现,是现代传媒时代的影视文学不能不改变的认识。

总体来看,文学走进影视,影视离不开文学,无疑成为当今时代的一种客观需要,二者相互补充,相互促进,成为了影视文学形成发展的动力。

一、影视与文学的关系探讨

人们把电影和其他艺术进行类比的过程中,挖掘出了其他艺术的特性在电影中的具体体现,电影成为了诸多艺术的混合体。文学作为电影存在的前提,以至于有人称文学是电影的母体。电影回归自身的过程本身同时也是电影与文学的融合、交流过程。在电子媒介一统天下的今天,电影与文学的融合代替了疏离,或者从文学的角度说,它走进了电影。可见,二者的交流也必然会促进其共同发展。

电影表现的是文学意味。电影艺术的最大特点当属其兼容性,几乎所有的艺术形式都可被电影改造利用。文学,作为最为古老的艺术之一,很多艺术又都可以从中获得灵感。我们常说,艺术是相通的。文学和电影在时间空间表现力、语言机构叙事方式上的天然联系,必然使得文学成为对电影影响最大的艺术之一。电影是依靠对人类现实生活的记录和再现渗透艺术精神和艺术意味的。在渗透艺术精神与艺术意味的过程当中,文学在形态上帮助电影完成了这样一个过程。

电影与文学的感觉差异。电影以其逼真形象来表达生活,而文学之美,则美在含蓄,它以一种只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意境去诠释生活,借助文学、千变万化的修辞方式,将确定的对象又不确定的摆放在人们面前。虽然电影自身就是一种客观存在的形式,但是其声色之美,形象之真都决定了它不可能具有文学的含蓄之韵。在视觉文化的冲击之下,文学安身立命的生存之道或许有所动摇,而它不可能也永远不会对文学的想象和真实的互动取而代之,这也是文学生命力之所在。

二、影视文学的审美特征

在文艺大家族中,电影和电视艺术诞生得最晚。可是,诞生之后,便呈现出勃勃生机,成为最具有群众性的艺术,为广大观众所喜爱。电影和电视,尽管有不同之处,但相同之点更多。

影视艺术的特征。从电影美学的角度来看,影视艺术具有时空统一性、声画可融性、表现综合性、形象逼真性等审美特征。时空统一性。世界上的万事万物,均处于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之中。影视作品也要受到自然规律的支配。影视的视听记录机器所提供的空间,就是那个纪录在胶片或磁带上的画格和声带,每个画格都展现出记录下来的视觉空间。也可以说,影视的时间是空间化的时间,它物质化了,成为具体可闻可见的空间运动;影视的空间是时间化的空间,它有一个时间的流程。由于影视文学的特殊性,它在时空结构上具有统一性。声画可融性。现代影视编导在构思时,不仅要善于汲收美术、戏剧的特长,要考虑画面的安排,关注画面美,同时还要善于通过各种音响来构成节奏感与画面美。例如中国电影《卧虎藏龙》不受时空限制而代表了永恒的东方魅力,将别具特色的中国文学(书法、山水和武术)极其巧妙又不可避免的融合在一起,将片中人物及观众一同带入一种唯心的中国山水画境界,更体现出了影片内外人与自然迫切要求的“天人合一”。表现综合性。影视的综合性包括两方面:一是现代科技与艺术的综合;二是多种艺术的综合。影视艺术大量地汲取绘画(包括雕塑)的艺术造型特征。音乐是长于抒情的艺术,它那特有的韵律美、节奏美也融入影视艺术之中。文学之溶入影视,主要在于文学塑造人物形象与典型的方法,以及故事情节的结构安排,细节的描写等方面,均被影视艺术所吸收与改造。仅仅从影视表演的角度来看,影视与戏剧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影视是综合的艺术,但并不是拼凑的艺术。形象逼真性。所有的艺术都要讲究真实,但影视的形象更为逼真。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20年代末产生了有声电影,到了50年代,宽银幕电影问世,后来又出现了嗅觉电影,全息电影、球幕电影等等,使得电影中的形象更加贴近生活。

影视文学的特征影视文学是为制作电影电视使用的,是摄制影片和电视的文学基础和文学蓝图。因此,影视文学的作者必须根据影视艺术的特点进行编写。

三、中国影视文学的发展现状

影视文学作为一个发展中的概念。其外延可以扩展到整个文化领域,用社会学方法探讨电影的生存与发展的整体文化问题在新时代也引起了一定的关注。

电影具有世界共通的画面,语言有国家、民族之分,但画面是没有国家、民族之别的,因此电影文学具有世界性是必然的。有相当数量的剧本开始重新探索电影的本体特性,借鉴技术进步和其他艺术门类变化发展的结果。充分开掘电影表现形式的新方法和新途径。特别应该提到的是大多数剧本开始注意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的统一,注意电影的思想艺术价值的体现与经济价值的体现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这也是这两年电影文学工作的一个新走向。

但是我国的影视文学的发展也存在一些问题,同时这也是影视文学普遍存在的问题。电影剧本创作中存在的缺乏生活气息和底蕴、满足于书斋内的自我欣赏以及文笔华丽、内容空洞、玩弄形式等问题必须加以克服;有的剧本和影片观念陈旧,技巧贫乏,采用电视剧处理故事和人物的方法,对电影的特性认识利用不够,也是电影文学创作和整个电影创作亟待解决的问题。

编剧可发挥的余地越来越少。文学作品本身就是成型的作品,只需要编剧加以改编修改,这给在未投资影视前,用文学作品检验一下市场,是非常必要的,因为作品本身就已经具备了市场,和读者,所以其后的影响力只会扩大不会减小。

市场越来越挑剔。由于文学作品的多元化,需要更多的关注不同途径的文学作品,提高作品的时效性和生活性。虽然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电影会越来越多地朝着综合艺术、更影像本体化的方向发展,但是中国电影还是会不断地向文学借鉴经验,中国电影的文学性还会继续存在,并且电影文学剧本的写作也将具有更多样化、多元化的特点。

第8篇

中图分类号:I207.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码:1003-2738(2011)12-0099-01

摘要:历来文学与影视就密不可分。在电影诞生的一百多年与文学有太多的分分合合。电视这门艺术也是如此。影视从诞生之初的不被认可,到后来“自立门户”不管是题材内容、体裁样式,还是结构手法、画面造型或多或少都从文学中有过借鉴。本文立足于文学与影视的密切关系,从影视改编的角度入手详细阐述论证从文学到影视这个过程中人物视听造型、情节视听造型、环境视听造型三个方面。

关键词:文学作品;影视改编;视听造型

一百多年,影视艺术经历摔率打打,有了分属自己的一套视听语言、经营模式、固定观众群等等。电影电视成为目前最主要的传媒之一,有着非凡的感召力和影响力。而这一百年以来,它们和文学有着太多的关联。在以前文学可能给了影视束缚;而现在影视可能又减弱了文学的影响力。不管怎样,这两门艺术并不是水火不容。文学作品经过改编后丰富了影视的文本,影视的影响力又大大提升了文学的发展空间。这其中影视改编起着微妙的作用。影视改编由来已久,早在电影伊始就有人在用并且从中大获裨益。1900年梅里爱就将《灰姑娘》搬上屏幕。1902年他完成了著名的影片《月球旅行记》,这部影片是由梅里爱亲自改编而成,主要情节源于《从月球到地球》和《第一次到达月球的人》。《月球旅行记》为其赢得广泛的赞誉。因为文学和影视分属不同的艺术门类,在将文学作品转化为影视作品时,从文学语言到具有视听造型的文字语言成功与否关系到整个影视作品的成败。

一、人物的视听造型

叙事文学就是以写人为核心的。文学作品往往调动了读者的想象,但是影视作为可观可听的艺术则不然。因此在改编文学作品时,将文学作品中的人物视听造型做合适的处理是有必要的。这往往关系到影视作品是否成功,能否达到预期效果。在影视改编中,人物的视听造型愈来愈得到重视。一个个性鲜明、有血有肉的影视形象往往给整部影视剧带来非凡的号召力,而且这样的人物在观众心中的生命力往往更长。

在霍建起电影《暖》中主人公暖和原著《白狗秋千架》的暖不同的是电影中的暖腿瘸了,原著中暖的眼瞎了。《暖》这个电影的风格清新脱俗,时时演绎初恋的美好。把暖这个人物设置成腿瘸至少静止时还楚楚动人,和影片唯美的格调相符合。在世界著名的反战题材《铁皮鼓》中小主人公奥斯卡长达十几年保持儿时的身材,他的声音具有超凡的力量。在生活中一个小鼓不离身,高兴、气愤、悲哀……都会敲鼓。这些都是奥斯卡的典型特征,在他身上看到了战争对人类的迫害,极具隐喻意味。

在声音进入影视艺术后,虽然也曾遭到质疑,但是有了声音,影视艺术才离生活更接近。而且,自从声音的加入,大大丰富了影视的表现手段。正是因为声音的出现,更多的影视作品大放光彩,更多的影视人物深入人心。对于编剧而言,无论是改编还是原创都应重视人物的听觉造型。

左拉说过:“一句话,一声喊,往往足以表现一个人的全貌。”在中国的名著《红楼梦》中王熙凤这个角色刻画的好。她精明、毒辣、喜财、泼辣,掌管贾府日常事务,深得老太太的喜欢。在黛玉初会王熙凤的戏里也是王的首次亮相,王熙凤人未到音先进,丝毫没有见老太太的畏惧,在客人面前收放自如。这场戏里的王熙凤的出场设计尤其她泼辣的语言和豪放的笑,把她在贾府的地位和她的性格刻画的入骨三分。

二、情节的视听造型

日本著名导演黑泽明的名作《罗生门》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罗生门》这部电影源于芥川龙之介的短篇小说《竹林中》。原著小说中的主题是要表达,所有真理都是相对的,无所谓真理。该电影的编剧恰恰就是小说作者本人。芥川龙之介在编写剧本时把影片结构设置为套层结构,即把武士被杀作为中心事件,在此基础上添加框架故事,中心事件由框架故事引出,最后在樵夫的追述回忆中完成。框架故事除了起到结构串联的作用,更加剧了情绪和气氛,起到配合影片情节发展的作用。

这样的改编符合黑泽明的创作风格。他往往先从对社会事件和人本性观察中抽取一些哲理,然后从观念出发,再构建文本的情节、人物。黑泽明对人存在的意义和价值有浓厚的兴趣。进一步说,将故事的情节做套层化处理不但满足了电影的视听造型,并且在情节上充满新意,令人余味无穷。

比如由波兰籍导演克里什托夫・基叶斯洛夫斯基的名著《蓝》中很多情节造型运用的十分得体。在朱莉一家即将面对灾难时,影片多次出现汽车输油管在滴油,疾驰的汽车车窗外女儿摇曳的蓝色气球,发生车祸后的缕缕青烟,气球随风飘走……这所有的情节造型均暗示这一家生命危在旦夕,告诉观众生命之脆弱。之后再到朱莉的病房里,出现羽毛。羽毛正是对生命的最好诠释――轻盈、脆弱。在医院里,朱莉拔下吊瓶独自行走在白色的长廊。这白色的长廊看似简单,其实是朱莉失去亲人后心情的很好写照――惨淡而骚乱。影片交代到这里其实没有多少镜头,更没有多少言语。但是这样的情节造型,不禁让人想到此处无声胜有声的奇妙韵味。艺术往往就是这样,无需多言。准确到位的视听造型可以传达深刻的思想情感,它胜过了千言万语。

三、环境的视听造型

在费穆的《小城之春》开篇的场景特别令人玩味。周玉文提着篮子走在破旧的城墙上,行走很慢,面带惆怅,仿佛若有所思。她的丈夫戴礼言独坐在破旧的园中独自感慨。不管是城墙上,还是院落中都是一片荒凉。这样的自然环境让人感到毫无生机,这一切正如这夫妻两此时的心境。周玉文和丈夫早已没有感情,心里难忘初恋情人。至于现在还留在戴家是出于夫妻的情义而已。而戴礼言现在愁眉苦脸坐在破旧的院落中感慨家道中落,留恋之前舒适的生活。正如王国维所说“一切景语皆情语”,在开篇是没有太多的交代,伴随着主人公的内心独白,看着眼前他们所处的自然环境观众也明白许多。

被称为大家熟悉并认可的《大红灯笼高高挂》这部电影里讲述女性的的命运。这部电影手法独特,电影对时间、地点交代都很模糊,甚至高家主人都未有过正脸。影片中一再强调了高家大院。这是与原著出入较大的地方,同时这也是令人称道之处。什么年代、什么地方不再重要,重要的是一群苦命的女人在高家大院里为了争宠用尽各种手段。这座大院好像一个王国,它“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大院外表高大,实则阴森、恐怖、没有人情味。大院方方正正,谁晓得里面藏满了女人的悲哀。院子里有院子的制度:点灯、熄灯、点灯、再熄灯……院子里女人的价值就为点灯而活。影片中的院子得到强调,烘托了人物所处的环境。另外在影片里有包含有象征意味。一举两得!

从上面的阐述可以得出,环境的视听造型远远超越了本身描述性,在很大程度上具有深一层的含义。众多运用巧妙的环境视听造型,节约了笔墨包含隐喻的意味,交代的更加简练。因此,作为影视编剧在完成从文学作品到影视作品改编的过程显得就十分重要了。

文学与影视的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电影电视有着不同的属性。那么编剧从文学到影视改编的过程就任重道远,从文学作品到影视剧本是艰难的艺术再创造的过程。一个好的编剧可能化腐朽为神奇,也有可能反其道行之。因此编剧对文学作品的解读能力、对影视艺术的感悟能力、对两者转化的驾驭能力就颇为重要。正如契诃夫所认为的那样:艺术要求以主动的态度去处理材料。

参考文献:

[1]《契诃夫与电影――关于契诃夫作品的电影改编问题》。

第9篇

保定在中国历史发展过程中,曾经长期作为河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中心,是国务院命名的第一批历史文化名城之一;现在,保定作为“京南第一城”,在“大北京都市圈”“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战略性发展机遇中,大力开发各种历史文化资源,加快现代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成为保定发展和提升城市形象的当务之急。

保定自古以来就是人杰地灵,英雄辈出。作为一座历史文化名城,保定的文学创作及成就也是有目共睹的。本文主张:加强对保定文学的创作、研究及宣传工作,通过多种途径为社会发展和经济服务,为保定形象增加文化魅力。

一、保定形象的科学定位

1.树立用文化发展城市的理念

城市发展新的增长点就是文化产业,因为城市经济实力的提高、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以及提高城市的文化软实力都和文化产业的人文价值和经济属性有着直接的关系,并且无可替代。城市的智力优势、丰厚的资源优势以及区位优势都是发展文化产业的依托。

2.对文化体制进行革新

保定市的文化体制存在有一定的局限性,比如说行业与行业之间又壁垒、存在一定的地区分割现象、部门之间不能随便跨越、地区之间的联合需要繁杂的手续等等。所以说政府部门要适当的放宽政策,合理打破一些体制束缚,使保定市文化产业自由发展。

3.吸收京津地区优秀文化,积极宣传,走向国际

注重保定文化的特色研究,探索在国内和国际的独特价值,加大宣传力度和范围。

北京和天津的区位优势、人才优势、文化优势等都比保定要优秀得多,保定要学习和吸收京津文化,主动的搞好对接工作。

4.政府相关部门要统筹兼顾

政府相关部门在做好自身工作的同时,要注意把保定文学创作研究的成果和保定社会经济的发展联系起来:让文学更多的关注经济社会的发展现状,并加以文学再现;企事业单位在发展过程中,也要注意加强各项工作的人文内涵和文化品位。

二、保定文学的发展

1.加强保定文学的研究,促进文学繁荣发展

加强保定籍作家及保定文学作品的研究的研究,保定市的众多纪念馆象征着保定市的历史名人为这里做出了伟大的贡献,也激励着每一代人奋力向前。这里的名人有袁静、梁斌、冯志、路一、铁凝等几十位作家,他们的存在使得保定市蓬荜生辉。一位名叫李艳辉的青年作家曾经说过,通过参观保定的作家纪念馆群,保定市深厚的文化底蕴尽收眼底,能够使人们深刻体会到一些历史文人的创作理念和创作精神,为新一代的青年作家树立了良好的榜样。新近整理出版的《保定古代文学作品选》更是对于保定文学研究的重要成果。

2.加强保定文学的创作

为了把保定市的文化传播出去,还需要青年作家不断的努力,根据保定市特有的文化资源,把积极健康的人文精神发扬光大,争取创作出更多优秀的作品,促进保定市文学的繁荣发展。

三、提升保定形象的具体做法

1.城市形象的规划与建设

保定市区作为地区首府,城市的建设对于城市形象有着最为直接的影响。作为现代化都市,保定的城市建设首先要有科学的规划。这就要求市政建设部门,基于城市的发展进行着眼于未来的把握,既要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又要利于经济的快速发展,还要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具体来说,比如:城市布局,文化设施,建筑特色,道路交通,雕塑等方面,都应该体现保定的城市特色,体现保定文化精神的精髓,用文化作为形象的“画龙点睛”之笔。

2.充分利用各种媒介进行形象宣传

(1)广播电视

以保定广播电视台为主要阵地,增加在河北台和中央台的影响力,联合各县市台为保定形象的提升做好宣传工作,把栏目办好。

(2)多出影视文化精品

保定作为革命历史传统的红色教育基地,主要是得益于特殊的历史年代中革命群众坚强不屈的战斗精神,也是得益于众多革命作家优秀的创作,以及影视专家的艺术改编和再现。我们应该弘扬这种革命精神,多出影视文化精品。

(3)制作专题宣传片

精心制作专题宣传片,通过多种途径全方位立体化的宣传保定。

(4)大力发展动漫产业

保定的动漫产业有着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一是有动漫产业园的环境优势,既有先进的技术支持,又有丰富的人力资源。二是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动漫创作的材料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三是市场需求巨大,动漫作品形式是为人们所喜欢的,老少皆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