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金融危机的根本原因

时间:2023-08-14 17:08:47

导语:在金融危机的根本原因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金融危机的根本原因

第1篇

(一)金融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

《资本论》中,马克思将经济危机的产生解读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就是资本主义内在矛盾的不可克服性。“一切真正危机的最根本原因,而总不外乎群众的贫困和他们的有限消费,资本主义生产却不顾这种情况而力图发展生产力,好像只有社会的绝对的消费能力才是生产力发展的界限。”。因此,任何条件下发生的经济危机其本质都是生产过剩的危机。

(二)马克思的金融信用危机理论

由《资本论》第三卷“信用制度的另一方面与货币经营业的发展联系在一起,而在资本主义生产中,货币经营业的发展又依然会和商品经营业的发展齐头并进。”于是信用制度引发了生产过剩和商业过度投机,使再生产过程不断被拉紧从而达到极端,加速了生产过剩的内在矛盾借由危机的形式爆发。作为资本积累和集中的有力推动,信用使得股份公司和银行把分散资金集中起来,扩大了生产,但也不可避免地使单纯性投机出现。这样,生产脱离市场而迅速扩张,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再生产的过程。“信用制度加速各种生产力的物质发展和世界市场的形成加速了危机”;“再生产过程的全部联系都是以信用为基础的生产制度中,只要信用突然停止,只有现金支付才会有效,金融危机就会爆发。”

(三)《资本论》中的虚拟资本理论与金融危机

所谓虚拟资本,是本来并不存在,而是根据一定收入虚构出来的资本。“当商品经济不断发展,货币所有权与使用权相分离,生息资本就出现了。”生息资本的出现表明:每一个确定的货币收入都将表现为一个不一定是由这个资本本身产生的资本的利息。收入的资本化过程解释了虚拟资本的形成。在这一过程中,价格与价值发生了分离,作为生产之外出现了虚拟市场———资本市场就出现了。虚拟资本的价值运动独立于现实资本,其价值并不随着现实资本价值的变动而变动。从虚拟资本理论中可以得出,独立的货币金融危机是由于金融商品或虚拟资本货币之间的矛盾造成的,这种矛盾对立的严峻程度很容易超过一般商品与货币的对立矛盾。由此可见,“虚拟资本的过度膨胀和银行信贷的过度增长是造成金融危机的基础。”

二、启示与政策建议

金融危机与经济危机的相互影响是不可避免的,即使是独立发生的货币金融危机,也会反作用于实体经济,从而对一个国家乃至世界范围内的经济产生恶劣影响。我国的金融体系正处于初级阶段,一个平稳有序的市场环境是至关重要的。基于《资本论》中有关金融危机理论的分析,提出如下的政策建议。

(一)加强对金融行业的市场监管

由马克思对于信用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的分析,信用危机的存在,是金融市场的一个巨大的隐患。因此,加强对金融行业的市场监管势在必行。加强金融监管,就要建立健全金融监管机制,制定科学与有效的经济政策。监管措施方面,应当注重监管手段的科学合理,监管方法的多元化。金融监管并非管制,对于金融的过度束缚无疑将会阻碍一国的经济发展。金融监管不仅要科学、合理,还要适度。

(二)加强对虚拟资本的管理

第2篇

【关键词】结构性贸易逆差 全球储蓄过剩 根源

继“两房”被美国政府接管后,美国第四大投行雷曼兄弟申请破产保护,百年老店美林证券也陷入破产危机最终被美国银行收购,美国其他著名金融机构如高盛、大摩、华盛顿互惠银行和国际集团等也都摇摇欲坠,次贷危机进入了全面深层次的大爆发阶段,并迅速蔓延到世界各地。人们突然意识到,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爆发了。早在2005年初,当时还没有被提名出任美联储主席的本伯南克曾提问:“为什么是美国,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向国际资本市场大量借入资金,而不是通常情况下更为自然的资金出借?”本文将针对美国长期的资本流入现状进一步分析其产生根源。

一、美国长期资金流入现状

从宏观经济学的角度来看,经常账户余额=储蓄—投资=贸易余额,当本国储蓄不足以支持本国投资,可以通过产生经常账户赤字的方法来以产品的净进口满足投资需要,形成国内资产。其结果会引起国外资本的流入产生对外债务,实际上就是利用国外资本弥补本国的储蓄缺口。从美国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中可以看出,自2000年起美国对外贸易持续逆差,且总体规模不断扩大。从地区上来说,美国贸易逆差主要来源国分别是中国,日本,加拿大和墨西哥。美国贸易逆差增长率较高的国家是中国、加拿大和日本。

二、全球储蓄过剩是美国金融危机的外部原因

1.全球储蓄过剩的原因

保罗克鲁格曼在其文章《美利坚,别为我哭泣》中引用本伯南克的分析回答“美国经常账户赤字的主要原因是美国的外部”,即“全球储蓄过剩(global saving glut)”。其分析思路如下:上个世纪90年代起,新兴的第三世界国家尤其是东南亚国家经济快速发展成为世界资本的主要集中地,造成当地经济尤其是资本市场和房地产市场的泡沫增长,当短期获利目标实现,这部分资金迅速撤离,经济泡沫破灭并由此引发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经历严重打击的第三世界国家突然意识到金融监管和外汇储备的重要性,各国政府纷纷大量囤积预防性资金,加强财政的稳固地位。急剧扩大的外汇储备规模需要寻找新的利益增长点,出于对国内市场预期不稳定的担忧,这些国家将资金触角伸向海外市场,将囤积资金转变为海外资产以达到增值预期,于是,这些国家就从资本输入国转变为资本输出国。由于美国自20世纪90年代起,高技术产业繁荣导致生产率提高和收益增加,同时因为美国资本市场发展比较成熟且具有良好的监管水平以及美元是主要的国际储备货币等优点,美国理所当然的成为投资者的天堂,吸引了大量的囤积储蓄,造成美国经常账户长期赤字。

2.全球储蓄过剩对美国经济的影响

中国、日本等亚洲国家储蓄相对于投资巨额过剩,一旦储蓄资本流入美国会导致美国实际汇率上升,经常账户赤字大幅增长。这一现象被英国《金融时报》副主编兼首席经济评论员马丁沃尔夫称为“亚洲的复仇”观点。有数据显示,美国不仅吸收了全球其他国家70%的过剩资本,而且消费占到了增加的GDP的91%,因此全球局部过剩储蓄会造成美国的过剩消费。

但是美国贸易逆差持续扩大使大量廉价商品和大量廉价资本流入,加速了美国产业结构的升级,降低了美国的通货膨胀率,增加了就业,弥补了储蓄的不足,支持了投资的发展,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美国的经济增长。美元的国际地位和美元资产的较强吸引力又使贸易顺差国的外汇储备为了保值、增值源源不断流人美国,也是,美国在经济全球化和美国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背景下高增长、低通胀、低失业率的经济发展的重要原因。因此,“储蓄过剩”理论是试图转嫁当前这场金融危机根源的一种危险尝试,并非美国长期贸易逆差的根本原因。

三、美国的国内政策是导致资本流入的根本原因

1.低利率政策和财政赤字政策

美国为了保持经济的繁荣和避免经济的衰退,不断地加大刺激消费和投资的力度。为此,美国利用利率和财政两个方面的政策,双管齐下地为美国经济增长注入动力。一方面,美国政府通过不断降低利率来刺激消费和投资。降低利率会减少储蓄,从而增加消费;降低利率也意味着减少了投资成本,从而刺激投资的增加。由于利率的降低和财政赤字的扩大,美国国内的储蓄大大降低,国内投资则大幅度增加,导致贸易逆差的出现。

2.限制出口的贸易政策加剧赤字

经济全球化促使生产要素跨国流动,国际分工呈现新格局:劳动密集型生产转移到劳动力成本较低的国家,资本和技术密集型生产则集中在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各有优势,互为补充。但美国在大量进口消费品以满足需求巨大的本国市场的同时,却对出口设置各种障碍,阻止本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到发展中国家。这是导致美国出现巨额商品贸易逆差的又一重要原因。

3.内需增长性发展战略和国内提前消费的消费模式

美国经济的2/3靠消费者支出来支撑,因而消费支出在美国经济活动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为了促使国内居民消费,美国不断放宽对信贷以及金融衍生品市场监管的力度,为最后金融危机的爆发埋下隐患。对于任何一个国家,超出当期收入增长承受范围之内的消费,只能通过从国外借人资本的方式实现,表现在国际收支上,就是贸易逆差的增加。对于西方国家认为是中国等国的外汇储备流入诱使美国居民提前消费的言论,也是牵强的,因为早在中国还不是一个重要经济体甚至在中国有巨额外汇储备以前美国的消费习惯就开始了。美国出现房产市场的泡沫,也是美国人自己哄抬物价的结果。

因此,一些西方经济学家提出的中国等亚洲国家巨额外汇储备是导致美国金融危机主要原因,并由此推论此次金融危机是“亚洲的复仇”的言论是基于其自身政治经济利益出发,而危机的根本原因是美国本国奉行的财政、利率和贸易政策,尤其是国内提前消费的消费模式。

参考文献

第3篇

【关键词】 现行国际货币体系;金融危机;缺陷;改革

一、金融危机前的国际货币体系

1.牙买加体系的特征。1976年1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基金组织国际货币制度临时委员会在牙买加首都金斯顿(Kingston)召开会议,并达成了《牙买加协定》。牙买加体系无本位货币及其适度增长约束,无统一汇率制度,也无国际收支协调机制,实质是国际放任自由制度。牙买加体系下国际货币本位已经与实物价值完全脱钩,并达成了多种强势国家的信用货币。牙买加体系的明显缺陷是大国之间缺乏制度化的货币合作,各种区域性金融危机频繁爆发。

2.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结构。现行国际货币体系下,全球汇率制度呈现出明显的中心―架构。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处于绝对地位,以东亚国家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国家和以中东国家为代表的资源输出国位于体系的。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框架结构决定了世界性的两极对立:对于国际货币国家来说,本币可以无限创造或可以通过发行债券等融资途径来解决国际支付问题,国家则必须持有充足的外汇储备,否则就会发生债务危机。

二、国际货币体系缺陷是本次金融危机的根本原因

危机出现的必然性是目前国际货币体系内在缺陷决定,也是美国过度利用这个体系缺陷为本国经济服务的必然结果。

1.新的“特里芬难题”。任何一种国际货币都面临“特里芬难题”的挑战:强币必有外需,外需必伴逆差,逆差弱化强币。只要美元在储备货币中仍然占据核心地位,只要美元仍然充当国内通货和国际货币两种职能,“特里芬难题”就无法得到彻底解决。它具有不可克服的内在矛盾:若美国国际收支持续出现逆差,必然影响美元信用,引起美元危机;美国若要保持国际收支平衡,稳定美元,则会断绝国际储备的来源,引起国际清偿能力的不足。

2.美国对“特里芬难题”的过度利用。美联储为什么能长时间维持宽松的货币政策,这是因为美国可以凭借着美元的“中心货币”地位来攫取国际铸币税,低成本地使用其他国家提供的资本。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在相当长时间内为什么要拒绝加强金融监管。如果看到美国金融服务业(含房地产)占GDP的比重,已从1950年的11.39%上升到2007年的20.36%,其原因则不言而喻。亚洲和中东地区为什么要维持高储蓄率,除文化及发展阶段等原因外,东南亚金融危机之后,IMF令人失望的表现,亚洲国家不得不自己积累起庞大的外汇储备,以应对今后可能再出现的金融危机。危机出现的必然性是由现在国际货币体系的内在缺陷决定的,也是美国过度利用这个体系缺陷为本国经济服务的必然结果

3.汇率调节机制作用局限。发展中国家一般都选择钉住汇率制,这种汇率制度的缺陷是汇率缺乏弹性,且极具脆弱性。主要国际货币汇率的过度波动会诱使发展中国家的货币汇率发生了过度波动。加之美国可以会同其他主要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一定的时间内控制汇率水平,使发展中国家的外汇筹备和国内市场遭遇很大的汇率风险。

4.制度缺位导致监管不力。首先,是IMF的功能缺陷。主要表现在:一是缺乏独立性,被美国等少数发达国家操纵,不能体现发展中国家的利益。二是缺乏一种有效的监控机制,对走向危机的国家进行早期预警,并提供条件宽松的贷款尽可能预防金融危机的发生。其次,缺乏协调的“超国家”配套制度。由于目前的国际货币体系中不存在协调的“超国家”制度,各国相机抉择的经济政策又常常缺乏必要的沟通和合作,为此世界各国间协同战略无法有效实施,协作性利益也无法取得。

三、金融危机后国际货币体系的展望

1.美元本位仍将存续较长时间。首先,国际货币体系的短期改革不符合现行的世界格局。以削弱美元作为国际货币本位和美国作为国际货币体系“中心国”的国际货币体系改革,必然会遭到美国的反对。从东亚新兴市场经济体方而看,为了避兔爆发金融风险。国际货币体系改革将具有长期性,且充满摩擦和矛盾。其次,从目前看,美元的实质地位并未受到损害,美元汇率还在走强,这是与美国经济在全球仍然占据绝对优势分不开的。

2.全球货币竞争将加剧。美国金融危机给世界上有实力的国家,创造了一个难得的历史机遇,为了在未来的国际货币体系中占据有利地位,美元、欧元和日元的货币竞争趋势将会更加激烈,国际货币多极化的格局在短时间内很难取得实质性的进展。欧元已成为美元最具潜力的竞争对手。IMF统计显示:全球外汇储备中美元的比例从1999年的71%下降到2007年底的63.9%,同期欧元的比例从17.9%上升到2007年底的26.5%。多极化、货币区域化、竞争化将成为未来国际货币体系的显著特征,也鲜明地表明了世界政治格局由美国独霸向更为均衡的方向发展。

3.东亚地区将加速区域货币合作进程。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以后,2000年货币双边互换的《清迈协议》和2003年“亚洲债券基金”的建立使亚洲金融合作从构想变为现实。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后,东盟10国及中、日、韩三国决定将原计划的300亿美元亚洲共同储备基金提高到1000亿元,为未来亚洲区域货币的产生奠定了初步基础。在此基础上东亚货币金融合作将会加速推进,货币互换多边化、将东亚储备库倡议做实,将是未来东亚货币合作的发展方向。

4.加强国际金融机构的改革力度。虽然自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以来,IMF推出了一系列新的贷款机制,以增强反应速度,但次贷危机的爆发依然对IMF提出质疑:首先IMF失败的预测危机的爆发;其次IMF有限的资金规模对于危机救援而言微乎其微。鉴于此,IMF必须加强和具有监管职能的国际金融机构之间的合作。为了增强IMF可动用的资源,IMF有必要进行增资。进一步加强国际金融机构多边协调,则是未来国际货币体系改革成功的一项重要前提条件。

对经济现象的解释不能使用分析表象的方法,需要寻找这些现象背后的实质性原因,国际货币体系缺陷是这次金融风暴的根本原因,也是近二十年来世界金融危机频发的制度性根源。国际货币体系体系本质上是世界经济格局的反映,从短期来看,以美元为主的国际货币体系在相当长时间内仍将维持,很多政策的选择仍需要在当前的国际货币体系框架下进行。

参考文献

[1]高珊珊.美元贬值背景下重申现行国际货币体系[D].云南财经大学.2008(12)

[2]黄泽明.金融危机国际货币体系暴露的重大缺陷[J].金融资本.2009(1)

[3]枫澳.金融危机催生国际货币体系新格局[N].中国财经报.2008 (11)

[4]祝丹涛.国际货币体系和全球经济失衡[J].中国发展观察.2007(11)

[5]华民.全球经济失衡的触发机制及中国的选择[J].国际经济评论2006(2)

第4篇

关键词:金融危机;金融投机;机遇

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风暴已经进入尾声,为什么这样说,这要从金融危机的成因谈起,这次金融危机的成因表面来看是由于美国的次级贷危机引起的,但是笔者认为,本次金融危机根本原因是一次金融投机家的投机行为,其目的是为了打压美国证券期货市场赚取高额的利润差价,如果确实如此,那么可以确切地说金融风暴已经结束,由金融危机造成的经济下滑现象也将进入底部,由此可以推断在世界范围内绝大多数国家本年度第二季度的各项经济指标将好于第一季度。

一、金融危机成因分析

笔者之所以认为,本次金融危机是一次金融投机家们的投机行为主要基于以下原因,本次金融危机不是市场自身原因造成的,查看历史数据,2008年9月以前世界范围内经济一片繁荣,各国经济指标大多为历史最好,而2008年9月雷曼公司宣布破产保护以后,金融风暴犹如海啸一般短时期迅速席卷全球并迅速影响到实体经济,2008年底世界范围内的经济指标迅速变坏,分析本次金融危机发生前后,没有世界范围的经济衰退、大规模的战争、大规模的自然灾害,由此可以证明此次金融危机主要原因不是市场自身造成的,由此反推出本次金融危机是一次人为投机因素产生的。

下面再通过一些间接现象来分析证明本次金融危机是一次金融投机,要通过直接现象证明本次金融危机是一次金融投机是比较困难的,此次金融危机与1997年的亚洲金融风暴有很大的不同,1997亚洲金融风暴有明确的挑起者——金融大鳄索罗斯,而且投机过程非常明显,因此很容易通过直接现象证明亚洲金融风暴是一次金融投机,而此次金融危机其金融投机过程非常隐蔽和周密,很难从表面现象直接看出这是一次金融投机家们导演的一场大戏。只能从一些间接现象判断本次金融危机是一次金融投机。首先看这些投机分子选择投机的时间,金融危机发生的时间正是美国总统换届之前,这一时期美国政府忙于换届,是应对危机最薄弱的时期;再看金融投机家们针对的对象,此次金融投机的对象是美国证券和期货市场,在金融危机之前美国股市已经连续上涨了五年,美国股市已经出现高市盈率高风险现象;再看本次金融投机家们利用的工具,本次金融危机金融投机家们利用的直接工具是次级贷和次级贷衍生物[1],间接工具是宣传媒体。为了使本次金融危机能够达到金融投机家们的预期效果,可以说他们是挖空了心思,实际上以美国的经济实力化解次级贷危机本来是不难的事情,但是金融投机家们根本不给美国政府机会,甚至不惜以牺牲美国五大投资银行为代价,利用媒体导向制造了一场空前绝后的恐慌来打压美国证券和期货市场,利用了大约半年时间将道琼斯工业指数从12000多点砸到6000多点。石油期货从143美元左右砸到38美元左右,有报道称专家估算2008年金融危机在美国造成了十多万亿美元资产的蒸发[2],那么金融投机家们通过做空美国证券期货市场赚取的利润保守的估计也应当有万亿美元以上。至于说这些金融投机家们在美国证券期货市场通过抄底在未来的市场上赚取的利润更是高得难以估计。

二、预见经济即将好转的根据

文章开头笔者为什么说本次金融危机已经结束了呢?其实这很简单,既然本次金融危机是针对美国证券期货市场的一次金融投机,其目的无非是要通过高抛低吸来赚取差价,只要美国证券期货市场见底了,金融危机也就结束了。根据道氏理论,股市的趋势一旦形成很难改变,从2009年3月10日起美国股市已经连续上涨三周,根据以往的统计数据可以推断美国股市的上涨趋势已经形成,因此即使金融危机造成的危害还会有一定的延续,但是今后一段时间金融投机家们将会利用其资金实力不断推出有利于金融形势好转的消息来刺激美国股市的上涨,这当中可能有小的反复,但是大的趋势已经不可逆转。

预见经济即将好转的根据有三点:(1)美国的经济基本是与证券期货市场同步的,美国证券期货市场见底,经济下滑也应当见底。(2)美国实体经济生产能力在这次金融危机中受到的破坏很小,只要金融形势好转,经济会迅速跟上。(3)世界各国提出了振兴经济的计划,特别是中国已经实施了经济振兴计划,美国奥巴马政府也正在实施多项刺激经济和消费的方案,根据本人在《试用量价时空关系式分析当前金融危机》[3]一文中的论证,目前世界各国提出的宏观振兴经济计划多数将刺激经济的增长。

根据以上三点本人推测全球经济3月份见底,四五月份将开始复苏,最迟6月份各项经济指标将明显好于3月份。

三、面对机遇的措施

1.避开政治阻击,抄底矿产资源。实际上目前的经济形势对于任何投资者来说都是一次难得的抄底机遇,对于正在高速发展的中国而言,更是提供了一次难得的低价获取矿产资源的机会。众所周知,2008年之前只要是中国准备购买的物资国际炒家都会哄抬物价,但是目前如果中国大量购进矿产资源一般不会遇到国际炒家的价格阻击,这是因为如果国际炒家用哄抬物价的方法实行阻击,必然会推高美国证券期货市场,而目前正是国际炒家吸筹阶段很显然对于金融投机家们而言不希望迅速推高美国证券期货市场,所以国际炒家不会用哄抬物价的方法阻击中国收购世界矿产资源。但是国际炒家会用政治手段阻击中国抄底世界矿产资源,3月份澳大利亚否决中国五矿收购案就是政治阻击,因此对于中国的投资者而言要学会灵活运用政治手段,避开政治阻击,抄底世界矿产资源。

2.适度参与美国股市。一般来说股市的底部区域需要一定的时间来形成,因为国际炒家需要慢慢吸筹,以获取暴利。因此短时间内美国股市不会迅速走高,它会慢慢推高或震荡走高,这正是中国资金抄底美国股市的好时机,从历史的教训来看,中国资金参与美国股市最好以民间资金的形式参与,如果以国有资金参与美国股市很难获得发言权。中国资金可以学习日本资金参与美国股市的方法不求控制上市公司,只求影响上市公司。

3.做好准备,迎接外贸发展。此次金融危机对中国外贸企业出口影响很大,但是随着美国经济的复苏,世界经济也会迅速复苏,中国的外贸企业此时应当做好充分准备,及时了解西方国家下一步的需求动向为新的出口做好准备。

四、金融危机后的反思

反思此次金融危机,我们看到中国的在2007年9月至2008年5月先后有8只QDⅡ基金陆续发行并走向海外市场投资[4],其所选时间正是世界证券市场的高点,等于将资金拱手送给国际炒家。而当前应当是参与国际证券期货抄底时间了,我们的QDⅡ基金却一点募集的迹象也没有,这说明中国的基金管理者与国际水平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同样在2008年中国的许多银行和大公司在国际证券市场参与了证券期货的买卖,买了个最高点,但是现在当世界证券期货市场出现了极好的机遇时,大多数中国的银行和大公司却不敢参与了。比较中国实体经济应对这次金融危机的措施——中央投资4万亿拉动内需、十大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可以看出中国实体经济应对世界危机的能力远远大于金融虚拟经济应对世界危机的能力。从当今世界范围来看一个国家的金融虚拟经济带来的效益远大于实体经济带来的效益,发展金融虚拟经济,提高自身金融虚拟经济的能力是中国今后发展的一个重点。

最后要说明的是虽然这次金融危机已经结束,但是它带来的危害还会影响到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的经济发展。因此虽然今后金融形势会有所好转,全球经济也会逐渐回暖,但是,全球经济的增长的速度可能会放慢,企业要以长远的目光看待经济回暖,调整好自己的发展战略。

参考文献:

[1]外汇通.次级贷危机的过程[EB/OL]./html/2008-03/871173.htm.

[2]环球网.美专家称金融危机让美国损失15万亿美元[EB/OL]./roll/2008-11/279106.html.

[3]胡小平.试用量价时空关系式分析当前金融危机[J].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09,(3).

[4]经济通新闻.[QD追踪]表列去年至今8只QDII基金发行情况[EB/OL]..hk/gate/gb/.hk/we

第5篇

在众多可能出现危机的领域中,金融业首当其冲。金融行业是现代市场经济的核心部门。没有一个较健康的金融机制,任何一个经济不可能持续、深入地发展。同时, 金融业本身就是经济社会各种矛盾的交汇点。不健全的银行系统或者是危机的始作俑者,或者是危机迅速扩大、蔓延的最基本原因。金融危机对经济与社会的冲击是很大的。

我国经济正处于转型时期。转型的成本通过国有企业的亏损、破产、逃账等形式在会计账面上基本是沉淀在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上。这使得我国金融业十分脆弱。

因此,预防以及化解金融危机就成为政府与社会在危机管理中的重中之重。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既然金融危机很难避免,就如台风,地震总会到来一样,建立一套危机的应急处理机制,因此控制危机的范围并加以解决,就应是政策制定者的当务之急。

然而,是由少数人、由一些政府部门关起门来搞一个应急处理机制,还是动员社会多方的力量,建立一个开放式的、能吸纳社会各种资源的机制呢?这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更是迫在眉睫的实践问题。各国经验与我国反SARS的实践表明,后者显然优于前者。

要建立开放式的反危机机制,首先要有开放的心态。金融危机涉及到千家万户。人们从自己的利益出发会十分关心危机的出现与发展,也会积极参与预防和化解危机。政府在危机管理中应起主导作用,但仅靠政府的力量是不够的,必须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包括学术界、非政府组织、舆论界、企业、社会公众以及利用国际资源的参与。不仅在危机出现后要有公众参与,在防危机的机制设计,危机预警中都应该有社会各界的积极参与和监督。

要建立开放式地的反危机机制,就要增加透明度。我国金融问题由来已久,但问题到底有多严重,人们并没有一个全面的、较准确的概念。近年来四大国有银行以及一些股份制银行的不良资产比率已经公布,但人们对城市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的不良资产与经营状况还不十分了解,对其它重要部门如证券公司,保险公司,信托,租赁等等的情况也不很清楚。人们对自己资产的状况应该有知情权。也只有当大家一起来监督金融企业,用手、用脚投票,才能造成市场的压力,减少金融败德行为,从根本上降低金融危机的压力。

开放式的反危机机制还应与国际接轨,尽可能地以国际标准来衡量、约束和管理金融企业,而不能借口国情,网开多面。伴随着全球一体化的进程,国际经济危机的出现也日趋频繁。加入WTO后,我国经济不断扩大开放,会进一步地融入国际社会。如果对金融业的管理没有一个高标准,将承受不了外部经济环境急剧变化的冲击,特别是国际经济动荡的冲击。国外经济危机就可能演变成国内经济与金融危机。

第6篇

一、公允价值计量引发的争论

我国2006年2月颁布的《企业会计企业准则――基本准则》中,全面引入公允价值计量属性,要求在金融工具、投资性房地产、债务重组、非货币易及非共同控制下的企业合并等方面均采用公允价值。

自美国2008年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风暴,令世界经济遭受重创。在这场金融风暴中,有人对公允价值这一计量属性运用的合理性提出质疑。华尔街的银行家们指责公允价值会计准则是导致国际金融危机的“帮凶”。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前主席威廉・伊萨克公开宣称,正是由于公允价值会计准则导致众多银行不得不过多的和不合理的减计资产,从而压缩了银行的放贷,进一步使经济震动。代表金融机构利益的美国银行家协会于9月中旬,先后致信相关管理层要求修改公允价值会计。平时并不关心会计专业问题的政治家们也开始关注会计准则问题,众议院一些议员将暂停公允价值计量与金融救助方案联系起来,要求停止公允价值计量规则。而欧元区国家政府在2008年9月制定并通过的援助计划的四个内容之一,就是敦促改变现行“按市计价”的会计规则,表明欧洲各国政府采纳了反对公允价值会计准则方面的建议。

然而,会计界和一些经济界人士对以上观点一直持抵制的态度,认为FASB 157号准则本身没有问题,有问题的是金融机构对该准则采取了双向和功利态度。在金融产品价值持续上升时,金融机构乐于看到按公允价值计量而带来的益处;在金融产品价值下跌时,转而抱怨和指责公允价值计量原则。美国财政部、联邦储备委员会和一些经济界人士指出,是资产价值背离它们的真实市场价格而导致公司财务状况“健康”的人为假象,最终导致了储蓄和贷款市场的崩溃。

二、公允价值计量对金融危机的影响

公允价值是一把双刃剑,在市场向好时,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在利润表上显示大量浮动收益,金融机构损益表上体现出大量的利润。这时,比较容易让资产管理者和交易人员滋生盲目的乐观情绪,促使股东产生多分配红利的冲动,这些行动都不利于增强金融机构的抗拒风险能力。一旦经济下行,市场看空的时候,相关金融资产价值被低估,按会计准则要求,金融机构将被要求按照不同的资产属性计提准备或者减少所有者权益,这势必影响金融机构的盈利水平和资本充足率水平。为了应对危机,金融机构只好加大交易性金融资产的抛售力度。于是,市场陷入了交易价格下跌―提取高额减值准备、核减股东权益―非理性抛售―价格继续下跌―继续加大减值准备计提和继续核减权益的恶性循环,直到资本充足率杠杆和流动性杠杆断裂,金融机构崩盘。一时间,公允价值成为金融界千夫所指的“罪人”。美国一些议员及银行家公开指责:公允价值的会计标准加速了金融危机的进程。

本人认为公允价值计量问题的确有待进一步完善,但与金融危机并无直接联系。金融危机的根本原因,在于次贷引发的流动性不足、金融创新缺乏透明度和有效监管。当然不可否认公允价值确实对于经济起到了杠杆效应的作用,经济状况良好时,表现出的是一片经济繁荣,经济状况糟糕时,又不留一点情面的反映经济现状。但是金融危机产生的根本原因绝对不是由公允价值导致的。

三、构建和完善我国公允价值计量体系

我们应当借鉴美国次贷危机中公允价值计量的教训,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公允价值会计计量框架体系。

(一)建立良好活跃的市场

公允价值是理智的双方在一个开放的、不受干扰的市场中,在相互之间没有关联的情况下,平等、自愿地进行交换的价值。引入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前提是建立一个统一而又充分竞争的交易市场。没有完善的交易市场就难以取得相关的完备信息,就难以为由公允价值计量的会计信息的鉴证,提供可以依赖的、必不可少的证据。

(二)建立权威性的资产评估机构

对于不同使用价值、不同使用年限、不同计量单位且种类繁多的资产要运用估值技术,其专业性要求很强,需要专门的评估机构,由专业的技术人员依据一定的技术手段和市场参数进行评估,且评估后的价值还要能得到社会的认可,因此迫切需要建立权威性的资产评估机构。

(三)逐步完善公允价值信息系统

逐步建立一个与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全国市场价格信息数据网络,大力推进信息资源的公开化,形成良好的市场价格信息体系,是运用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必要条件。在理想状态下,市场上的每笔交易都将被系统记录并统计在该系统的数据库中,然后通过一定的渠道出来,而且这个系统的数据会随交易的发生而变化并及时出来。它类似于股票交易系统,是一个动态的公允价值平台。企业可以随时从公允价值系统中获得相应资产的公允价值,审计人员也可参照系统的数据来判断企业有关交易的公允性。

(四)规范公允价值的计量

从公允价值本身的特点考虑,公允价值是通过市场确认的,但市场环境是复杂多变的;许多会计要素尤其是长期性的应收应付之类的项目,很难找到可供参考的价格,导致主观性因素较大,主要凭借经验对资产进行估计。因此,为规范公允价值,相应的监管部门应尽快制定并公布一个具体指南,对公允价值的定性和定量给予一个明确的标准,使这个标准不会出现太大的差异。在沿用国际标准提高会计相关性的同时,应结合我国的特殊情况,增加附录或补充解释,增强其实用性和真实性。

(五)谨慎采用混合计量模式,有效降低会计信息的波动

第7篇

【关键词】金融危机国际经济国际货币体系国际游资

金融危机是由外部因素还是由内部因素造成的,历来学术界有两种比较对立的观点:阴谋论和规律论。阴谋论认为金融危机是经济体遭受有预谋和有计划攻击造成的,是外因造成的,特别是在东南亚金融危机以后,这种观点较为流行。规律论认为金融危机是经济体的自身规律,是内因造成的。三代金融危机理论①基本上是承认规律论。随着金融监管技术提高,一个国家因监管或管制出现问题而导致金融危机的可能性变小;而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增强,现代的金融危机基本上表现为在国际经济失衡的条件下,国际资本在利益驱动下利用扭曲的国家货币体系导致区域性金融危机爆发,因而从本质上说,金融危机的性质和成因都发生了变化。本文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从国际经济的视角具体解析金融危机的形成原因。

一、国际经济失衡

黄晓龙(2007)[1]认为国际收支失衡导致国际货币体系失衡,虚拟经济导致流动性过剩,进而导致全球经济失衡和金融危机。黄晓龙是国内较完备地从外部因素来研究金融危机的,然而从根本上说全球经济失衡的根源应该是实体经济的失衡,国际收支失衡只是实体经济失衡的表象,实体经济失衡导致货币资本的国际流动,国际资本流动导致虚拟经济膨胀和萧条,由此形成流动性短缺,最终能够导致金融危机。因而全球实体经济的失衡是导致金融危机的必要条件,而虚拟经济导致的流动性短缺是金融危机的充分条件。

纵观金融危机史,金融危机总是与区域或全球经济失衡相伴而生的。1929年爆发金融危机之前,国际经济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英国的世界霸主地位逐渐向美国和欧洲倾斜,特别是美国经济快速增长呈现出取代英国霸主地位的趋势,这次国际经济失衡为此后的金融危机埋下了祸根。20世纪末期,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要快于经济全球化趋势,拉美国家与美国之间的经济关联度使得拉美国家对美国经济的“蝴蝶效应”要比其他国家更为强烈。20世纪末的20年里,当拉美地区的经济结构失衡时,往往以拉美国家的金融危机表现出来。欧、美、日经济结构失衡同样是导致欧、美、日等国金融危机爆发的根源。当区域的或全球的稳定经济结构被打破时,新的经济平衡往往以金融危机为推动力。1992年欧洲金融危机,源于德国统一后德国经济快速发展,打破了德国与美国以及德国与欧洲其他国家间的经济平衡。1990年的日本也是因为美日之间的经济平衡被打破后,在金融危机的作用下,才实现新的经济均衡。

区域或全球经济失衡将导致国际资本在一定范围内的重新配置。在区域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一个国家宏观政策的影响力可能是区域的或全球性的。从短期来看,在某个时点国际经济是相对平衡的,全球资本总量和需求总量是一定的,而当一国经济发生变化,会引起国际资本和国际需求在不同国家发生相应的变化,如果是小国经济,它的影响只是区域性的,如果是大国则它的影响是全球的。当一个大国经济趋强,则会吸引国际资本向该国流入,产生的结果是另外一些国家的资本流出,当资本流出到一定程度时,会发生流动性短缺,金融危机就从可能性向必然性转变。这种转变的信号是大国高利率政策,或大国强势货币政策。而对小国经济而言,经济趋强后,则会吸引国际资本的流入,当国际资本流入数量较多时,该国的实体经济吸收国际资本饱和后,国际资本会与该国的虚拟经济融合,推动经济的泡沫化,当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严重背离时,国际资本很快撤退,导致小国由流动性过剩转入流动性紧缩,结果导致金融危机爆发。

从国际经济失衡导致金融危机的形成路径可以看出,国际经济失衡通过国际收支表现出来,国际收支失衡的调整又通过国际货币体系来进行,如果具备了完善和有效的国际货币体系,那么完全可以避免国际经济强制性和破坏性调整,也就是说可以避免金融危机的发生,然而现实的国际货币体系是受到大国操纵的,因而国际经济失衡会被进一步扭曲和放大。

二、国际货币体系扭曲

徐明祺是国内学术界较早把发展中国家金融危机的原因归结为国际货币体系内在缺陷的学者。徐明祺(1999)[2]认为,一方面是秩序弱化在改革和维持现状间徘徊的国际货币体系;另一方面是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贸易、投资和债务方面的弱势地位;处于双重制约下的发展中国家不得不一次次吞下金融危机的苦果,因而现存国际货币体系的内在缺陷难逃其咎。也就是说国际货币体系在调解国际收支不平衡时遵循了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基本原则和理念,而各国在制定货币政策协调国际经济失衡时却失去了原有的秩序和纪律性,因而现在的国际经济的失衡被现在的国际货币体系放大了,加剧了。

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后,现有的国际货币体系是一个松散的国际货币体系,尽管欧元和日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作用逐渐增强,但是,储备货币的多元化并不能有效解决“特里芬难题”,只是将矛盾分散化,也就是说储备货币既是国家货币也是国际货币的身份不变。充当储备货币的国家依据国内宏观经济状况制定宏观经济政策,势必会与世界经济或区域经济要求相矛盾,因而会导致外汇市场不稳定和金融市场的动荡。实行与某种储备货币挂钩或盯住某种货币的国家,既要受该储备货币国家货币政策的影响,同时还要受多个国家之间货币政策交叉的影响。储备货币之间汇率和利率的变动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大为增强,使得外汇市场更加不稳和动荡,这种影响可以分为区域性的和全球性的。鉴于美元的特殊地位,美国经济政策变动影响既可能是区域的,也可能是全球的。

以美元为例,美元的价值调整是通过美元利率的调整实现的。美联储在制定美元利率时,不可能顾及盯住美元或以美元作为储备的国家(地区)宏观经济状况,因而当美元利率调整时,往往会对其他经济体,特别是和美国经济联系比较密切或者货币与美元挂钩的国家和地区造成冲击[3]。首先,以美元为支柱的不完善国际货币体系,不论采取浮动汇率政策还是固定汇率政策,美国的经济影响着所有与其经济密切相关的国家及这些国家的货币价值变化。如果浮动汇率政策能够遵守货币体系下的货币政策制订的纪律约束,那么世界金融市场上就不会出现不稳定的投机性攻击,也不会出现由此造成的货币市场动荡乃至金融危机。由于制定货币政策的自主性和经济全球化相关性存在矛盾,因而目前的货币体系不能够保证美元在浮动汇率的前提下的纪律性,因而一个国家的宏观政策将会导致经济相关国家的货币市场动荡,在投机资本催化下爆发金融危机。就目前现状来看,虽然布雷顿森林体系已经崩溃,但是相对于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美元不论是升值还是贬值,依然会造成这些国家经济的强烈波动。美国经济繁荣时,美元升值会导致资本的流出;当美国经济萧条时,美元贬值会导致这些国家的通货膨胀。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现在的国际货币体系保留了原来国际货币体系的理念和原则,但却失去了原来的秩序和纪律,强势经济体可以利用这样的体系转嫁金融危机和获取更多利润,而不需要承担过多的责任。

三、国际游资的攻击

国际经济失衡是金融危机的前提条件,不完善的国际货币体系会加剧国际经济失衡,然而金融危机的始作俑者是国际游资。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金融危机离不开国际游资的攻击。1992年欧洲金融危机,索罗斯通过保证金方式获取1:20的借贷,在短短的一个月时间内,通过卖空相当于70亿美元的英镑,买进相当于60亿美元的马克,迫使英镑大幅贬值,在偿还借贷后净赚15亿美元[4]。在1994年墨西哥发生金融危机前,国际游资持续大量地进入墨西哥证券市场,在墨西哥所吸收的外资中,证券投资占70%~80%,但在墨西哥总统候选人遭暗杀事件后的40多天内,外资撤走100亿美元,直接导致墨西哥金融危机爆发[5]。1997年的东南亚金融危机也是国际游资首先攻击泰铢,低买高卖,并巧妙运用金融衍生工具获取高额回报。

根据imf对国际游资的统计,20世纪80年代初的国际短期资本为3万亿美元,到1997年底增加到7.2万亿美元,相当于当年全球国民生产总值的20%。2006年末,仅全球对冲基金管理的资产总额就达1.43万亿美元,比1996年末增长约6倍。对冲基金的投资策略也不断丰富,从最初的“卖空+杠杆”策略(市场中性基金),发展成为单策略型(包括套利型、方向型、事件驱动型等)、多策略型(包括新兴市场型、并购型等)、基金的基金等多种投资策略。其风险特征也呈现多样化趋势,既有高风险、高收益的宏观对冲基金,也有低风险但收益相对稳定的市场中性基金。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国际资本流动的最显著特征是国际间的过剩资本流动造成了国家、地区乃至全球经济发展的不稳定性,巨额的国际货币资本必然要在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猎取利润。

国际游资为什么能够摧毁一个国家的金融体系?众所周知,国际游资规模较大,它完全有能力影响和缩短被攻击国家的金融周期。金融周期是指一个国家金融市场由繁荣到萧条的自然过程。当国际游资进入被攻击国家,它会影响一个国家的利率和汇率变化,从而加快金融市场由理性发展向非理性繁荣转变[6]。按照金融市场的心理预期自我实现原理分析,当大量国际游资进入一个国家时,即使这个国家经济发展表现一般,在大量资本进入的情况下,也会带动金融经济的快速发展,与此同时,在国际金融家掌握话语霸权的情况下,他们通过有意识地夸大被攻击国家发展中的成绩或存在的问题,以产生正面或负面的心理预期。从拉美国家和东南亚国家的实际情况来看,一般先用“经济奇迹”、“新的发展模式”来吹捧经济成就,然后用“不可持续”、“面临崩溃”来夸大经济中出现的问题。在整个过程中,国际游资有预谋进入和撤退,就会导致金融市场的崩溃。国际游资娴熟地利用金融衍生工具在金融繁荣时期赚取高额利润,也可以利用金融危机赚取高额利润或者收购危机国家的优质资本,进而控制被攻击国家的经济命脉。这就是在新兴市场国家爆发金融危机后,国际直接投资(fdi)为什么会低价收购危机国的优质资产,形成新的经济殖民主义的根本原因。

四、中国预防攻击性金融危机之策

在中国股市由狂飙到暴跌和中国房地产市场经历了火爆到等待观望以后,中国的经济是不是进入由繁荣向危机过渡的转折点?中国会不会爆发金融危机?从经济表象来看,在我国经济运行中依然表现为流动性过剩、通货膨胀和人民币升值预期等等;从经济本质来看,我国经济运行中存在着产业结构调整滞后、技术自主创新能力弱和金融市场不完善等问题。出现这些现象和问题既有外部因素的作用,也有内部因素的作用。

当前,全球经济失衡的特征较为明显,首先美国经济进入萧条时期,次级债危机使得美国经济雪上加霜,而欧盟、日本、中国和俄罗斯经济持续增长。其次,美元的发行泛滥导致美元对欧元和人民币持续贬值,致使其他国家面临通货膨胀的压力。再次,国际游资在世界范围内流动的规模越来越大。美国为了振兴经济采取降低利息的货币政策,美元对其他货币也在快速贬值。

中国从2005年开始出现人民币对美元的利差,2006年2月利差曾达到3%,境外资本流入后往往会兑换成人民币再放贷出去,其收益不能以存款利率衡量收益,而是以贷款利率衡量收益,1年期基准贷款利率是7.47%,如果每年人民币升值预期是5%的话,那么国际游资的回报就接近13%。如果国际游资不是采取放贷形式,而是直接投资中国房地产或股票,其收益率会更高,2007年投资中国房地产的利润不低于30%,该年度上证指数上涨了96.7%。

人民币升值预期和国外游资在中国投资的高额回报吸引了大量外资通过各种渠道进入中国。2007年究竟有多少国际游资进入我国,国内学者有不同的计算。采用简单的计算,以外汇储备的增加值减去外贸顺差和外国直接投资,2007年通过各种渠道进入我国的国际游资近800亿美元。800亿美元国际游资流入完全可以解释流动性过剩、房市与股市的泡沫和我国目前通货膨胀的压力等现象。只要人民币升值预期存在,国际游资就不会抽走。人民币升值预期还存在的根本原因是我国实体经济还在持续增长,表现为我国国际贸易顺差还存在,我国非贸易品的价格还远远低于发达国家。国际游资现在急迫要做的是要继续抬高我国的非贸易品价格,并在适当时机抽逃,在羊群效应下引爆中国金融危机,之后国际资本再回来收购中国优质资本。

中国要能够有效地预防上述攻击性金融危机,首先必须严格控制虚拟经济的非理性发展,快速压缩楼市和股市泡沫,套住国际游资刺激实体经济的增长。套住国际游资有两种思路:一是由国际游资短期内获得暴利向长期内正常利润转变,降低使用外资的成本,让外资为我国经济建设服务。二是构建长期的心理预期,使外资留在中国;其中,很重要一点是保持中国实体经济的持续增长。其三是有计划地减持我国的外汇储备,特别减少以国债形式存在的外汇储备,把外汇储备转化为有形资产,实现外汇的保值和增值,并用外汇储备调控国际经济,使之有利于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最后,加强跨境资本的管制,积极干预和监管短期国际游资的流入。

参考文献:

[1]黄晓龙.全球失衡、流动性过剩与货币危机—基于非均衡国际货币体系的分析视角[j].金融研究,2007,(8).

[2]徐明祺.国际货币体系缺陷与国际金融危机[j].国际金融研究,1999,(7).

[3]夏斌,陈道富.国际货币体系失衡下的中国汇率政策[j].经济研究,2006,(2).

[4]宗良.对国际游资冲击金融市场的若干思考[j].金融研究,1997,(11).

第8篇

在本轮金融危机中,全世界的研究者都注意到了美国的金融创新与危机的关系问题,很多研究者干脆将危机的最终原因归因于金融创新,王华庆博士在《思考》一书中通过对金融创新定义的源流梳理以及对本次金融危机成因假说的全面介绍分析,明确提出,在本轮次贷危机中的美国金融创新是“过度金融创新”,是建立在衍生品工具创新基础上的畸形金融创新,这种创新通过高杠杆率在危机的引发和传染上发挥了作用,因为金融创新放大了流动性的易变性,但是,绝不能因此就把金融创新当成本轮金融危机的根本原因,《思考》指出:次贷危机有其复杂的深层次原因,并不是金融衍生品惹的祸,金融创新不是金融危机的罪魁祸首。金融创新使货币金融因素在金融危机中的作用得以放大,对金融危机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不能简单地把金融危机归结到金融创新上,不能因为美国发生了金融危机就否认金融创新的价值,更不能因噎废食,抑制和停止金融创新(《思考》第111页)。在这里,我之所以引用华庆博士的话起因于10月26日上午我参加银行业协会的年度银行家高层论坛时发生的一件事。

10月26日的银行家高层论坛有两个讨论模块――(1)创新与转型;(2)创新与监管。我被聘为第一模块的5个发言嘉宾之一。当主持人问我如何看中国商业银行创新与国际活跃银行创新差距问题时,我说了些不算很恰当的话,大意是:中国的商业银行总体上创新能力太低,到基层看看基本都是吃饭喝酒垒大户的传统业务手段,无论从人才还是创新意识方面说,现阶段中国的商业银行主要任务应是模仿性创新即以向国际的先进经验学习为主。从目前看,创新应在规避监管方面多下功夫。我讲完后,台上的另一位嘉宾立即作了一个针对性的发言,大意是:中国商业银行在金融创新上也大有可为,不可一味学西方,这次金融危机就是衍生品创新引发的;中国的商业银行在金融创新时也不应以规避监管为目的因为监管是商业银行不该规避也规避不了的云云。

上面提到的这件事说明在金融理论界,在有关美国次贷危机的生成原因问题上人们的认识还是无法形成统一意见,而我在发言中之所以表现得不恰当,一是低估了中国银行业界的创新能力,二是将规避监管创新作为当前创新的重点方向容易引起监管部门人士的不良心理反应。

其实,1990年诺奖得主默顿早在80年代就深刻指出,金融创新的基本动力有二:一是规避监管,二是规避税收。如果我们到商业银行去调研一下会发现,这两个规避也是中国商业银行体系在严格监管和货币紧缩背景下进行业务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和金融工具创新的基本动力来源。王华庆在《思考》一书中对规避监管式金融创新着墨不多。但他总结了一条规律性线索,即80年代以规避监管型创新为主,到了90年代,美欧等发达国家的金融监管当局则从顺应接受金融创新者转变成了金融创新的主动推动者。我认为,他总结的这个监管当局态度演变线索对中国的金融监管当局有非常重要的启迪意义。从目前阶段说,中国的金融监管当局到底处于何种位置,是金融创新的强力压制者、顺应接受者还是主动推动者?

《思考》是近年来中国有关金融创新问题的一部力作,它不仅对金融创新的基本概念、理论源流、与危机的关系、国际货币制度基础以及着眼于避免危机的微观审慎监管与宏观审慎监管理论进行了系统的梳理,而且还令人惊异地预言了下一次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方向,即“最大的危机可能源自于美元低利率的全球套息交易在世界范围内引发泡沫并破裂”(见《思考》第192页)。没有人知道下一次危机何时爆发,但所有人都知道金融危机迟早会有下一次和N次,在这知道与不知道之间最了不起的当属谁能说出下一次危机因何而起了,谁说准了,谁就是又一个鲁比尼。

第9篇

关键词:银行系统;风险;特征;传染;防控

2009年金融危机给国内商业银行带来了巨大的负面影响,同时它的系统性风险暴露的更加明显,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国内商业银行的信贷资产质量逐渐下降,同时还对银行业的健康稳定发展构成了一定的威胁。鉴于此次风险的系统性特征表现的格外明显,传染性极强,因此探究银行系统性风险的传染问题和商业银行需要重点防范的系统性风险问题是非常迫切的。

一、银行系统性风险的定义及特征

有相关的国外文献表明系统性风险的发生是建立在个人或机构的资产负债表上的,由资产负债表建立了资金链受到了外部冲击然后传染而形成的。还有其他的金融界学者分析认为系统性风险是具有明显的传染特性,它会因为一家机构到期不能履约然后引起其他机构到期也不能履约,于是相互影响产生波动性问题和信用问题,对市场的稳定影响重大。

国内的学者对系统性风险的定义是一个事件在机构和市场构成的系统中引起一系列损失的可能性都称之为系统性风险,因此银行系统性风险就是描述银行业中存在的风险、损失及负面影响,并且银行系统性风险的负面影响可以是潜在的或现实的。

银行系统性风险的存在对银行系统安全是一个很大的威胁,并且传染性是其最典型的特征,它会因为一个事件没有处理好就不断的扩撒影响到其他银行等金融机构,从而产生系统性银行危机。现代社会高科技的不断发展给社会带来了很多的有利之处但是也为银行系统性传染创造了条件,一旦出现了系统性风险它就会马上扩散蔓延,对实体经济造成极其严重的破坏。

二、对银行系统性风险传染问题的原因分析

从表面上来分析可以看出国际金融危机和全球经济下滑是导致银行系统性风险爆发及传染的主要原因,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虚拟经济到实体经济逐渐走弱,国内进出口行业及制造业资金进入到困境,房地产市场萎缩,导致了银行信贷客户偿债能力降低,这也是导致银行系统性风险传染的又一诱因。其实如果再从深一层次来分析,可以看到银行自身体系的不完善是银行性风险传染的根本原因。

首先从近几年的经济走势来分析,从2003年之后经济进入快速增长时期,2005年股权分置改革之后股市也不断的上涨,经济过热的苗头一直持续到2007年,到2008年的时候经济就开始出现了回落的现象,截至到2009年11月份GDP增幅回落到11.9个百分点。很多投资者看到经济不断的上升,于是过猛的投资固定资产、建筑行业等,使得原材料紧张,并且高污染、高耗能的项目对环境污染造成了巨大的影响,这些问题的出现诱导了系统性风险的爆发。

其次就是银行内部自身的原因,我国的商业银行的信贷结构都基本相似,并且投放对象单一,风险分散机制缺乏,盈利途径单一,这些问题都是导致银行系统性风险的根本原因。

三、如何防控银行系统性风险的传染问题及建议

综上所述,我们了解到了银行系统性风险传染问题的原因,因此可以从这些原因着手来分析如何有效的防控银行系统性风险的传染问题。我国的商业银行之间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传染性极强,某一机构出现了问题就会立马蔓延传染到另一机构。在对银行系统性风险传染问题的防控问题上,应从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两个方面着手,一方面改革银行自身机制,创新我国商业银行的信贷模式,多元化的盈利途径,对投放对象采取分散性的手段,增加风险分散机制。另一方面对投资体制、金融体制进行改革,不断的进行创新发展高新科技,不盲目投资,避免金融危机,促进实体经济平稳健康的发展,为防控银行系统性风险传染问题创造有利的外部条件。

银行系统性风险的发生和房地产业有着密切的联系,房地产价格的浮动对银行信贷有一定的影响,价格上升能扩张银行信贷的供给,价格下降银行就会面临房地产资金链断裂带来的信用风险和住房抵押贷款违约风险,因此要防控银行系统性风险还应加强对房地产行业的风险防范。

四、结束语

银行系统性风险传染问题是我国现在关注的一个核心问题,如何避免银行系统性风险的发生和有效的防范成为金融界学者所研究的重要问题。本文就防控银行系统性风险的传染问题做出了浅析,希望对防控银行系统性风险传染问题有一定的帮助。

参考文献:

[1]邓晶等.基于银行间市场网络的系统性风险传染研究[J].复杂系统与复杂性科学,2013,04:76-85.

[2]马君潞等.中国银行间市场双边传染的风险估测及其系统性特征分析[J].经济研究,2007,01:68-78+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