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14 17:08:53
导语:在中医方面的知识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中图分类号:TU74文献标识码: A
1.屋面隔气层施工
屋面隔气层是为阻隔室内湿空气穿透屋面板渗透到保温层内,避免防水卷材起鼓而设的,为此隔气层材料应具有良好的气密性。然而在施工中往往不注意隔气层的施工质量,常常出现黏结不牢、漏涂或施工操作时防护不当,造成保温层含水过高,引起渗漏等质量通病。
1)将基层清理干净,保证清洁干燥。薄而均匀地涂刷一层改性氯丁乙烯防水涂料,不得有空白、麻点、气泡等现象。
2)待防水涂料干燥12h后,涂刮热玛蹄脂隔气层。玛蹄脂涂刷要均匀,厚度一致,无漏刮现象。
3)屋面与墙面连接处,隔气层沿墙面向上连续铺设高出保温层上表面≥150mm。
4)为确保隔气层具有良好的气密性,建议隔气层施工完毕后做闭水试验。
2.保温层施工
许多严寒地区,设计采用苯板与水泥珍珠岩共用的保温方法。由于在施工中拌制水泥珍珠岩用水较大,且未等拌制水或分格缝做嵌缝处理,雨水进入保温层蒸发完毕即做找平层,影响水气的释放。受室内外温度的变化保温层中的游离水有时变成冷凝水,阴雨天从隔气层薄弱处渗入室内,晴天转变为水蒸气冲顶防水卷材层,造成卷材起鼓,破坏防水层的质量。
1)保温层宜采用增水性较好的板状、块状制品,若采用水泥珍珠岩时,用水控制应按水泥珍珠岩用手握成团落地即散为宜。先分仓干铺珍珠岩,将其表层洒水拍实,随即做找平层。
2)按排气屋面施工应在女儿墙四周300~500mm范围内,中间≤4m设排气道,排气道宽100mm、高同保温层厚度,排气道内用粗颗粒的保温材料(如陶粒)嵌填,排气道应纵横贯通,与找平层分格缝的分布位置相对应,并与大气连通的排气管相通。
3.找平层施工
由于很多地区采用珍珠岩材料作保温层兼找平层,因此找平层多设计为细石混凝土,厚度为30mm。施工中应严格控制水灰比,适当掌握稠度、平整度,防止出现找平层起砂、空鼓、开裂产生屋面防水卷材起鼓、显痕等质量通病。
1)建议保温层找平层分段施工,待测定其保温层含水率小于12 %时,随即铺做找平层。
2)混凝土采用机械搅拌,先将松散的保温层表面拍实,按贴饼 、冲筋厚度摊铺混凝土,刮杆刮平铁滚滚压密实,木抹子搓压、铁抹子收光,压光道数≥3遍,使其表面平整、洁净、光亮。
3)找平层施工完毕后,及时用塑料薄膜覆盖养护,养护时间≥7d。
4)找平层设置分隔缝,且与保温层排气道位置相同。缝边顺直齐平,缝内用沥青砂或密封膏封缝,并及时做好卷材附加层,防止雨水进入保温层和找坡层内。
4.防水层施工
由于施工操作方法不当在防水卷材施工中易出现黏结不牢、烘烤过度、皱折、空鼓及封边不严等造成屋面渗漏的质量通病。
1)清理基层表面,涂刷冷底子油,并涂刷均匀,保证冷底子油或防水涂料有效地渗透到找平层内部,提高防水卷材的黏结力。
2)防水卷材铺设采用热熔法施工,用喷枪烘烤卷材底面与基层夹角部位,均匀加热。当底面涂盖层熔化到发黑亮光泽时,向前滚动卷材,用压辊由卷材中央向两端压实,使其排出空气,粘贴牢固。同时要求用刮刀刮平封实边缘溢出的热熔胶。
5.细部构造施工
屋面细部做法是否规范将直接影响屋面的整体防水效果,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防水卷材泛水高度不够、女儿墙根部和排气管、抽气管的根部产生空鼓收头处理不好等造成屋面渗漏的质量通病。
1)女儿墙施工前,应根据落水口埋设的标高,对保温层、找平层、水落口设防时增加的附加层和柔性密封层的厚度以及排水坡度等进行计算,确定女儿墙顶标高及防水卷材上翻高度在>250mm处留槽的位置。
2)为防止屋面阴、阳角处防水卷材皱折断裂,在找平层的垂直面和水平交接处必须做成半径为100~150mm的圆弧线。女儿墙角、泛水边、反梁底等阴角部位和出屋面的管道周边用 C20细石混凝土做成圆台,上留20mm×20mm的凹槽,嵌填密封材料。
【关键词】 基层医院;重度妊高症;终止妊娠时机;分娩方式
DOI:10.14163/ki.11-5547/r.2016.10.203
妊高症作为妊娠期妇女常见的疾病, 也是其特有的疾病, 临床上的主要病症表现为高血压、心肾功能衰竭、水肿、蛋白尿、抽搐等症状, 从而对母婴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影响, 妊高症患者中, 特别是重度妊高症患者, 临床上可发生多种并发症, 例如肾功能障碍、胎儿宫内迟缓、胎盘早剥、胎儿窘迫等[1]。 加强重度妊高症防治、合理选择终止妊娠时机及方式是对抗妊高症、确保母婴健康安全的重要途径, 因此, 本文回顾性分析了本院2013年1月~2014年12月60例重度妊高症患者的资料, 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3年1月~2014年12月治疗的60例妊高症患者, 其中48例患有先天性子痫, 12例患有子痫, 年龄24~38岁, 平均年龄(24.0±4.7)岁, 孕龄:5例27~31周, 4例32~34周, 43例35~39周, 8例39~41周, 平均孕周(35.0±5.3)周, 所有纳入患者均符合《妇产科学》第7版诊断标准, 具体情况如下:轻度妊高症, 出现血压轻度增高, 可伴有轻度蛋白尿和(或)水肿;中度妊高症, 血压≥150/100 mm Hg(1 mm Hg=0.133 kPa),
1. 2 方法 患者入院后, 对患者的体征进行详细的检测并记录, 主要包括患者的心肺功能、生化全套、尿量、凝血功能、血压以及体重等。若需进行手术结束分娩的, 在术前, 还需对胎儿发育情况、胎心胎动次数进行监测, 密切关注胎盘的变化情况。对所有确诊需住院进行治疗的患者, 主要使患者处在安静舒适的环境中休息, 使患者身体保持解痉、镇静的状态, 降低患者的血压以及缓解心理压力。对于营养不良、孕周小的孕妇予以白蛋白、脂肪乳补充治疗。孕周
1. 3 判定标准 终止妊娠过程出现死产、死胎及新生儿死亡视为围生儿死亡;胎盘早剥、子痫、 肾功能衰竭、妊高症性心脏病、颅内出血、产后出血、胎盘早剥等均为并发症产生。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 ± 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妊娠时间越长, 新生儿体重越高(P
3 讨论
孕产期是妇女的特殊生理时期, 妊娠高血压引起机体状态发生变化, 从而对孕产妇的心理与行为造成影响, 进一步导致患者出现担忧、紧张、急躁等情绪。有根据研究显示, 血管内皮细胞受损是造成妊娠高血压的发生主要病因, 其使血管对血管舒缩因子的反应性改变, 特别是增高了血管紧张素Ⅱ的敏感性, 减弱了一氧化碳反应性, 从而引起患者的机体发生变化, 导致患者全身小动脉痉挛, 产生功能障碍, 机体多种器官缺血缺氧, 凝血功能减弱, 促使患者血压升高, 出现蛋白尿等并发症, 对于妊高症患者来说, 选择适宜的时间终止妊娠极为重要, 最佳时机应保证母婴的生命安全, 把新生儿新生儿窒息率和母婴死亡降到最低[2, 3]。
本研究发现妊娠时间越长, 新生儿体重越高, 且妊娠时间越短, 分娩过程新生儿窒息以及围生儿死亡的发生率越高(P
综上所述, 剖宫产避免孕产妇在产时及产后颅内出血、子痫等并发症的发生, 基层医院重度妊高症终止妊娠时机及分娩方式的选择, 孕后36周是重度妊高症终止妊娠最佳时机, 分娩方式以剖宫产为最佳。
参考文献
[1] 钟秋兰. 基层医院重度妊高征终止妊娠时机与分娩方式的选择. 医学信息, 2013, 26(6):180-181.
[2] 崔改莲. 80 例妊娠高血压分娩结局临床分析.吉林医学, 2013, 34(14):2683.
天一城居住小区项目建筑面积41856平方米,共4栋高层建筑,由于追求市场效果,建筑结构较为复杂,施工难度大,同时建设单位对工程质量要求高,工期紧,因此,对于楼面裂缝的防治是一个重要的技术课题
全现浇钢筋混凝土楼屋面板的裂缝,是目前较难克服的质量通病之一,特别是住宅工程楼板的裂缝发生后,往往会引起的投诉、纠纷、以及索赔要求等。现结合我公司近年来大量施工实践中的经验和教训,以及裂缝的防治处理,以施工和材料原因分析楼面裂缝的综合性防治及具体措施。以便项目部在施工组织中,防止此类质量质量问题发生,保证工程质量。
一、商品砼的性能改善
目前已普遍采用泵送商品砼进行浇筑,但受剧烈的市场竞争,导致各商品砼厂商以采用大粉煤灰掺量,低价位、低性能的砼处掺剂,以及细度模数低、含泥量较高的中细砂作为降低价格和成本的主要竞争手段。因此建议项目部,在招标商品砼厂商时,一定要考虑商品砼的市场价格的同时,要认真考察砼质量,特别是用于地下室和住宅楼面工程的砼的供应,更应严把质量关。对于商品砼厂商产品质量的认定,主要从几个方面考察,一是原材料质量,二是砼外掺剂质量,三是生产控制体系。与此同时,项目部在订购商品砼时,应根据工程的不同部位和性质提出对砼品质的明确要求,不能片面压价和追求低价格、低成本而忽视了砼的品质,导致砼性能下降和收缩裂缝增多。同时现场应逐车严格控制好商品砼的坍落度检查,以保证砼熟料的半成品质量。
二、施工中应采取的主要技术措施
楼面裂缝的发生除以阳角45度斜角裂缝为主外,其他还有较常见的两类:一类是预理线管及线管集散处,另一类为施工中周转材料临时较集中和较频繁的吊装卸料堆放区域。现从施工角度进行综合分析,并分类采取以下几项主要技术措施。
(一)重点加强楼面上层钢筋网的有效保护措施。
钢筋在楼面砼板中的抗拉受力,起着抵坑外荷载所产生的弯矩和防止砼收缩和温差裂缝发生的双重作用,而这一双重作用均需钢筋处在上下合理的保护层前提下才能确保有效。在实际施工中,楼面下层的钢筋网在受到砼垫块及模板的依托下保护层比较容易正确控制。但当垫块间距放大到1.5米时,钢筋网的合理保护层厚度就无法保障,所以纵横向的垫块间距限制在1米左右。
与此相反,楼面上层钢筋网的有效保护,一直是施工中的一大较难问题。其原因为:一是板的上层钢筋一般较细较软,受到人员踩踏后就立即弯曲、变形、下坠;二是钢筋离楼层模板的高度较大,无法受到模板的依托保护;三是各工种交叉作业,造成施工人员众多、行走十分频繁,无处落脚后难免被大量踩踏;四是上层钢筋网的钢筋小撑马设置间距过大,甚至不设(仅依靠楼面梁上部钢筋搁置和分离式配筋的拐脚支撑)。
在上述四个原因中,前两条是客观存在,不可能也难于提出措施加以改进(否则楼面负筋用钢量将大大增加,造成浪费)。但后二个原因可以通过加强措施,在施工中加以改进。
对于第三条原因,可采取下列综合措施加以解决:
1、尽可能合理和科学地安排好各工种交叉作业时间,在板底钢筋绑扎后,线管予埋和模板封镶收头应及时穿插并争取全面完成,做到不留或少留尾巴,以有效减少板面钢筋绑扎后的作业人员数量。
2、在楼梯、通道等频繁和必须的通行处应搭设(或铺设)临时的简易通道,以供必要的施工人员通行。
3、加强教育和管理,使全体操作人员充分重视保护板面上层负筋的正确位置,必须行走时,应自觉沿钢筋小马撑支撑点通行,不得随意踩踏中间架空部位钢筋。
4、安排足够数量的钢筋工(一般应不少于3-4人或以上)在砼浇筑前及浇筑中及时进行整修,特别是支座端部受力最大处以及楼面裂缝最容易发生处(四周阳角处、预埋线管处以及大跨度房间处)应重点整修。
5、砼工在浇筑时对裂缝的易发生部位和负弯矩筋受力最大区域,应铺设临时性活动挑板,扩大接触面,分散应力,尽力避免上层钢筋受到重新踩踏变形。
对于最后一个原因,根据大量的施工实践,建议楼面双层双向钢筋(包括分离式配置的负弯矩短筋)必须设置钢筋小撑马,其纵横向间距不应大于700毫米(即每平方米不得少于2只),特别是对于 Φ 8一类细小钢筋,小撑马的间距应控制在600毫米以内(即每平方米不得少于3只),能够取得较良好的效果。
(二)预埋线管处的裂缝防治
预埋线管,特别是多根线管的集散处是截面砼受到较多削弱,从而引起应力集中,容易导致裂缝发生的薄弱部位。当预理线管的直径较小,并且房屋的开间宽度也较小,同时线管的敷设走向又不重于(即垂直于)砼的收缩和受拉方向时,一般不会发生楼面裂缝。反之,当预埋线管的直径较大,开间宽度也较大,并且线管的敷设走向又重合于(即垂直于)砼的收缩和受拉力向时,就很容易发生楼面裂缝。因此对于较粗的管线或多根线管的集散处,应按技术导则三的第4条要求增设垂直于线管的短钢筋网加强。根据我公司的经验,建议增设的抗裂短钢筋采用 Φ 6- Φ 8,间距≤150,两端的锚固长度应不小于300毫米。
线管在敷设时应尽量避免立体交叉穿越,交叉布线处可按技术导则三的第4条采用线盒,同时在多根线管的集散处宜采用放射形分布,尽量避免紧密平行排列,以确保线管底部的砼灌筑顺利和振捣密实。并且当线管数量众多,使集散口的砼截面大量削弱时,宜按予留孔洞构造要求在四周增设上下各2 Φ 12的井字形抗裂构造钢筋。
(三)材料吊卸区域的楼面裂缝防治
目前在主体结构的施工过程中,普遍存在着质量与工期之间的较大矛盾。一般主体结构的楼层施工速度平均为5-7天左右一层,最快时甚至不足5天一层。因此当楼层砼浇筑完毕后不足24小时的养护时间,就忙着进行钢筋绑扎、材料吊运等施工活动,这就给大开间部位的房间雪上加霜。除了大开间的砼总收缩值较小开间要大的不利因素外,更容易在强度不足的情况下受材料吊卸冲击振动荷载的作用而引起不规则的受力裂缝。并且这些裂缝一旦形成,就难于闭合,形成永久性裂缝,这种情况在高层住宅主体快速施工时较常见。对这类裂缝的综合防治措施如下:
1、主体结构的施工速度不能强求过快,楼层砼浇筑完后的必要养护(一般不宜≤24小时)必须获得保证。主体结构阶段的楼层施工速度宜控制在6-7天一层为宜,以确保楼面砼获得最起码的养护时间。
2、科学安排楼层施工作业计划,在楼层砼浇筑完毕的24小时以前,可限于做测量、定位、弹线等准备工作,最多只允许暗柱钢筋焊接工作,不允许吊卸大宗标材料,避免冲击振动。24小时以后,可先分批安排吊运少量小批量的暗柱和剪力墙钢筋进行绑扎活动,做到轻卸、轻放,以控制和减小冲击振动力。第3天方可开始吊卸钢管等大宗材料以及从事楼层墙板和楼面的模板正常支模施工。
3、在模板安装时,吊运(或传递)上来的材料应做到尽量分散就位,不得过多地集中堆放,以减少楼面荷重和振动。
4、对计划中的临时大开间面积材料吊卸堆放区域部位(一般约40平方米左右)的模板支撑架在搭设前,就预先考虑采用加密立杆(立杆的纵、横向间距均不宜大于800毫米)和搁栅增加模板支撑架刚度的加强措施,以增强刚度,减少变形来加强该区域的抗冲击振动荷载,并应在该区域的新筑砼表面上铺设旧木模加以保护和扩散应力,进一步防止裂缝的发生。
(四)加强对楼面砼的养护
关键词:疼痛;焦虑;抑郁;分娩方式
产妇分娩过程中会由于子宫收缩而出现强烈的疼痛,尤其是初产妇通常会因为分娩过程中出现的疼痛而产生焦虑、抑郁情绪,从而在宫缩时产生躁动,进而影响产程的顺利进行,延长产程时间,增加胎儿宫内窘迫的危险,导致难产,从而采取剖宫产术。同时产妇对产程疼痛通常存在恐惧、害怕心理,所以在分娩时容易放弃选择自然分娩,选择疼痛小的剖宫产,继而增加剖宫产率[1]。本文作者结合2014年12月~2015年12月在我院分娩的140例产妇临床资料,分析产妇产程中因疼痛所致焦虑和抑郁情绪对分娩方式的影响与护理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分析2104年12月~2015年12月在我院分娩的140例产妇临床资料,依据焦虑自评量表(SAS) 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将产妇分为对照组和焦虑组,焦虑组50例产妇SAS、SDS评分>40分,对照组90例产妇。对照组90例产妇年龄23~38岁,平均年龄(28.94±7.06)岁;初产妇58例,经产妇32例。焦虑组50例产妇年龄22~37岁,平均年龄(28.5±8.02)岁;初产妇31例,经产妇19例。两组产妇在年龄、产次等基础资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分析回顾140例产妇临床资料,并依据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将产妇分为对照组和焦虑组[2]。
1.3统计学分析 所有记录数据均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8.0进行处理。采用t进行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2 结果
2.1临床产妇剖宫产率对比 焦虑组产妇剖宫产率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临床产妇平均分娩时间对比 焦虑组产妇平均分娩时间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焦虑与抑郁是产妇最主要的心理反应,不仅会对产程造成严重的影响,而且还会严重影响产妇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甚至会影响婴儿的认知功能力。产妇产程的顺利进展决定于产妇的精神状态、产道、产力以及胎儿,如果其中一个因素发现异常有可能导致难产,其中产妇的精神状态尤为重要,不仅与产妇的产力密切相关,并且会导致宫缩乏力,增加剖宫产率[3]。
本文以上研究显示,140例产妇分娩结局显示,焦虑组产妇中30例行剖宫产,剖宫产率为60.0%,平均分娩时间为(612.32±73.81)min,而对照组产妇中29例行剖宫产,剖宫产率为26.36%,平均分娩时间为(523.61±61.56)min,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临床给予产妇产程中疼痛的护理措施,主要是针对性疼痛产生的原因,进行针对性的护理。产程疼痛产生的常见原因包括:①产妇产前容易产生神经紧张,尤其是初产妇神经精神较为紧张,从而紧张情绪通过感觉纳受器传到脊髓而加重疼痛;②产妇分娩过程中子宫颈导致子宫下段神经受压,产生疼痛;③会与阴道的膨胀会引起疼痛;④子宫邻近脏器受压引起疼痛,主要包括子宫附件、输尿管、膀胱等[4]。针对常见的疼痛原因,给予产妇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具体包括:①产前对产妇进行健康教育,使产妇对分娩过程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明确分娩是正常生理过程。同时告知产妇婴儿通过自然产道分娩,可以提高婴儿的认知水平,使产妇明确自然分娩的优点。②护理人员与产妇积极沟通,了解产妇的心理状态,正确评估产妇的心理状态,从而制定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消除产妇对疼痛的恐惧和顾虑,从而选择自然分娩。③依据产妇产程中的疼痛,给予产前指导,并且给予产前行为治疗,例如肌肉放松训练、松弛疗法、深呼吸等。同时在分娩过程中给予指导,通过自由减轻产妇的疼痛。
总而言之,产妇在产程中通常会因为疼痛出现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焦虑和抑郁越严重,更会对产妇产程造成严重的影响,从而增加剖宫产率。尤其是随着近年来剖宫产率的不断增加,临床更应该高度重视对产程的护理,通过有效地护理措施,给予产妇关心,使产妇正确认识自然分娩的重要性。同时在临床有效地护理干预下,可明显减轻产程疼痛,降低剖宫产率,值得在临床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宋青,陈叔平,李艳,等.孕产期心理干预对分娩方式及结局的影响[J].中国妇幼保健,2009,24(24):3358-3359.
[2]罗虹,翟静秋,刘彩霞,等.焦虑和抑郁对分娩方式的影响和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08,46(5):10-12.
【关键词】 方剂配伍规律;知识发现;综合集成;复杂系统
从金·成无己于《伤寒明理论》中以君臣佐使研究张仲景方剂[1]至今,为了把握中医方剂应用历史嬗变的轨迹,寻找中医方剂的配伍方法及组方思路,人们利用哲学、数学等其他学科的方法或手段对方剂配伍规律的研究从未间断过。尤其是近年来,以大量经方、成方或个人临床经验组方中蕴含的配伍规律为分析对象,数据挖掘、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在中医方剂配伍理论研究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为拓宽中医理论现代化研究思路提供了一定的借鉴,但也暴露出一些问题。笔者现结合个人的研究体会对这些问题加以总结和探讨。
1 应用现状
目前,利用数据挖掘技术探讨方剂配伍规律的研究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3种模式:其一是以分类为主的数据挖掘研究,应用模式是运用不同的方法如判定树、贝叶斯网络、人工神经网络等,参考现行已知的方剂分类标准,将研究对象中的方剂按照组方药物的功效、性味或归经等分成若干类[2-6];其二是以聚类为主的数据挖掘研究,即按照相似性和差异性的分布,将数据对象按照不同的属性特征聚集为不同的类,然后结合领域知识对方剂的制方要素进行分析[7-12];其三是以关联规则为主的挖掘研究,即利用apriori算法、fp-tree及其变体,经过大量的预处理工作和谨慎的设计,把理-法-方-药之间的多维关系降维处理后,从药物与药物、药物与症状、症状与证型等不同属性之间的关联关系探讨方剂配伍模式[13-18]。上述不同方法对方剂配伍规律的研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挖掘层次多集中在药对、药组或药症、症证关联等局部信息的揭示上,从理-法-方-药整体层次对方剂的综合配伍规律进行探讨不多。同时,鉴于中医理论体系的“复杂性”与方剂配伍规律的“内隐性”,上述研究方法在信息提取的“准确性”、挖掘技术的“针对性”和挖掘方法的“适用性”等方面还存在一些共性问题。
2 问题探讨
2.1 方剂数据预处理
信息处理中有一个著名的“garbage in, garbage out”理论[19],即数据挖掘最后成功与否,数据准备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针对药名、功效、方名、症状、证候等数据有多种不同的表述方式的普遍现象,为了对方剂文本中存在的词义模糊、词义涵盖或多词义交叉的描述信息进行规范和统一,目前大部分研究者采取的方式是依据现有中医药教材或相对权威的工具书对原始数据进行相应的规范,如涉及药名的依据《中华本草》、涉及方名的依据《中医方剂大辞典》、涉及症状的依据《中医症状鉴别诊断学》、证型依据《中医证候鉴别诊断学》、剂量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采用的国际单位制等,也有些研究者则根据个人研究方法的需要利用本体技术建立了相应的基础词表。事实上,除了《中医药学主题词表》外,上述工具书本身对症状或证型等名称的表达以及其中涉及的过程类、状态类或层次关联类语义信息的描述也是基于自然语言,因此,不同的人对药物名称、症状名称、剂量表示等制方要素进行表达方式的统一及对方剂内的药味配伍与其针对的相应症状之间的因果关系的“解析”和“映射”,或许可以满足一种方法应用时对数据“一致性”、“正确性”和“可靠性”的要求;但放大到其他方法,则存在数据源的融合度低、可扩展性差、共享程度不高等问题,不能为提高文献处理的准确性和一致性提供良好的支撑环境。
2.2 数据挖掘方法平台的构建
科学研究过程首先需要对未知领域进行分析和推测,明确研究目标和现实技术方法的内在联系,然后寻找最佳的方法进行检验。数据挖掘的不同算法都是针对应用中的具体问题提出的,一种建模方法只是对被研究问题某一方面的简化了的分析。中医方剂是一个复杂的信息系统,一味药物的多种药效在不同剂量和配伍下,药效的主次地位会发生变化,且不同药物的组合相互作用后会影响整个方剂功效的趋向,对类似的涉及药物之间联系和层次关系的认识和分析,都需要借助相应的技术和方法,才有可能实现对方剂处方规律进行较深层次的挖掘。而从应用情况来看,目前大部分学者还只是从各自专业的角度,通过特定的抽样技术或方法对被研究问题所有数据的一个区间进行了局部的探讨,针对同样数据对象、不同数据挖掘方法之间缺乏比较,针对整体数据,也缺乏不同方法的有机融合。如同样是对方剂信息进行挖掘,基于频集模式发现的关联规则可以从药物与药物、药物与症状、症状与证型之间的关联结果去揭示方剂配伍关系;而分类和模糊聚类分析的方法,则可以从聚类的最优个数以及变量的组成方面去解析方剂配伍关系。从表面上,这些方法所得的结果看似都有一定道理,但由于无法发现不同方法针对同一问题所得结果中的共性和差别,因而面对不同方法所得离散的、多点分布的挖掘结果,似乎依然无法把握同病异治的不同方剂或异病同治的某一类方剂配伍规律的脉络。
2.3 数据挖掘结果评价
数据挖掘应用特定方法对数据进行探索和分析,揭示隐藏的、未知的或验证已知的规律性。一般来说,数据挖掘所得到的信息应具有未知、有效和可用3个特征。先前未知的信息是指该信息是预先未曾预料到的,即数据挖掘是要发现那些不能靠直觉发现的信息或知识,甚至是违背直觉的信息或知识,有时挖掘出的信息越是出乎意料,就可能越有价值。但在中医药领域,一方面目前的挖掘结果仍以验证性的居多,即大部分结果还是在用配伍的已知原则与理论和通过相对简单和固定的方法就能获得的结果在相互印证;另一方面,即使挖掘出了先前未知的信息,如何验证这些挖掘结果的有效性和可用性?一般情况下,对数据挖掘结果的评价,最直接的是将挖掘结果结合专业背景及专家意见通过临床或实验室验证。但面对医学数据的社会性和法律约束性等特点,不同的数据挖掘方法获得的结果对问题的实际解析有可能差之毫厘却谬以千里。因此,如何对医学数据挖掘结果进行有效性评价,已经迫切地摆在了我们的面前。
3 思考
生命系统研究当前的最佳支撑点是中医药学的整体性和系统性理论,在这样的理论指导下,越来越多的医学研究试图从多点的、局部的分散式研究走向系统的、整体研究阶段。以方剂配伍研究所积累的多方面的基础数据为对象,传统数据处理技术因处理数据之间各种联系和因果关系的局限性所呈现的相互独立的分析结果,已经不能满足人们对某一方面知识的整体性和关联性的需求。目前,中医界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希望通过加强信息处理以及各种新技术的应用,从批量的信息或数据之间找到具有科学意义的关联,以便对方剂配伍规律做出层次性的解释,来提高临床和实验室研究体系的效率和产出。
近年来,国外以生命科学中积累的大量信息和巨量文献为对象,以知识发现为目的的数据挖掘技术,在基因、蛋白质、疾病、药物及其相互关系的研究中已取得显著成绩[20],并有研究结果得到临床和实验室的验证[21],给国内中医药的知识发现研究提供了思路和方法学的借鉴。
首先,在数据挖掘对数据的规范要求方面,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自1986年开始研制的统一医学语言系统(unified medical language system,umls,由超级叙词表、语义网络、信息资源及专用词典组成),以其实时更新、面向互联网免费开放的应用方式,有效地克服了计算机生物医学信息研究领域的两个显著障碍:相同的概念具有不同的表达方式,有用的信息分散在不同的数据库系统中,在医学词汇的规范、统一、标准化、科技信息的交流以及深层次自然语言处理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国内科技信息界虽在20世纪90年代后也相继进行了分类-主题词一体化词的研制工作,如中国医学科学院信息所图书馆编制的《中图法与mesh、中医药学主题词对照表》,在中文生物医学文献计算机标引和分类等方面提供了良好的支撑环境。但由于数据更新不及时、共享机制不完善,这些词表在满足医学数据挖掘对概念术语的名称、表达方式、语义类型统一规范的保障与支撑需求方面总显得力度不够。因此,一方面,中医数据规范依据的缺失是造成中医药语料处理困难的一个难以回避的瓶颈;另一方面,即使有了数据规范的标准,倘若不能象umls那样通过信息的无障碍传递而实现这些基础科学数据的共享,则依然会阻碍基于信息技术通过事物的共性研究而进行事物分类和知识发现的进程。
其次,国内针对中医药数据挖掘的研究,大部分是基于单一方法的应用,而国外生物医学领域的知识发现研究,在技术平台方面往往是机器学习、文本挖掘和网络信息技术等多种方法与技术的融和。在研究团队方面则是由临床、信息检索、数据挖掘等不同专业背景的研究人员共同构成。典型的案例如以pubmed数据库中积累的关于某一疾病的大量文献为分析对象,swanson[22]利用arrowsmith系统对镁缺失与偏头痛的关联关系的探讨、hristovski d等[23]利用bitola系统对多发性硬化病病因的分析、kristina m hettne等[24]基于medscan和pathwayassist软件对复杂性疼痛综合征的发病机制的推测等等。这种以专家群体、数据和各种信息技术有机结合的形式进行生命科学知识发现的研究模式,恰恰是1990年钱学森院士提出的“把专家体系、数据和信息体系以及计算机体系有机结合起来,从定性定量综合集成角度处理复杂问题”的综合集成方法体系[25]的体现。
中医理论体系的复杂性与临床诊疗的个性化决定了方剂配伍规律的“内隐性”,与方剂相关的症状证型、治则治法、药味组合、剂量剂型等各个环节的差异又造成了方剂信息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可以设想,针对方剂配伍规律的知识发现研究,只能是由相宜的方法和技术组成的多模块的系统模型,既要反映中医学认识论整体、综合、联系的特点,符合中医定性模糊思维特征,又要能定量描述药物之间的配伍关系、药物配伍与病证的针对性。借助这种综合集成的技术平台的支撑,或许我们可以从经方或类方入手,对同病异治的不同方剂或异病同治的同类方剂之中蕴含的共性和差异性信息进行多层次的探讨,从而为方剂配伍规律知识地图的呈现提供线索与思路。
另外,在关于数据挖掘结果的评价方面,由于数据挖掘技术汇集了来自机器学习、模式识别、数据库、统计学、人工智能以及管理信息系统等各学科的成果,因此对其进行评测本身就是一种全新而富有挑战性的工作。关于中医药领域数据挖掘结果的评价方案,北京中医药大学的任廷革教授曾在针对名老中医的病案处方进行数据挖掘的研究中提出,可以围绕“方证”关系,从“方证一致性、法(治则治法)-效(处方功效)一致性、性(处方综合性味归经)-候(处方主治症候)一致性、处方药效释放率等方面对挖掘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价”[26]。国外常见的模式是,一个研究团队利用一种技术平台进行的综合知识发现结果可以由其他团队利用另外的方法或平台进行验证。如hristovski d[27]利用bitola系统、weeber m等[28]使用dad (disease adverse drug reaction-drug)系统曾分别对swanson关于“雷诺氏病与鱼油”和“偏头痛与镁”的研究结论进行验证性研究。虽然目前还没有相对成熟的评价模式,但可以预见,随着数据挖掘方法和技术在医学领域应用范围的增多,如何对数据挖掘方法或产生的结果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也将成为一个有意义的研究课题。
4 总结与展望
数据挖掘是一个领域专家合作的过程,这一过程要反复进行,并在反复过程中不断地趋近事物的本质。根据钱学森院士提出的综合集成理论,可以想象,以开放的中医药统一医学语言系统为数据规范依据,构建面向方剂配伍知识发现的多模块综合集成数据挖掘支持系统是方剂配伍规律知识发现研究的努力方向。综合集成方法的实质是把专家体系、数据和信息体系以及计算机体系有机结合起来,从定性定量综合集成角度处理复杂问题[29]。在这样的集成系统支撑下,我们可以在最大限度地跨越语言表达的差异性和相关信息的分散性前提下,从不同角度对其中蕴含的相关性和规律性信息进行全面探讨,并将研究结果以知识地图的方式加以呈现,从而为方剂的临床运用以及实验研究提供线索与思路。
当然,要达到这样的效果,无可避免地要讨论中医方剂理论中现存的一些问题以及不同学派和专家的不同认识等,如方剂配伍君臣佐使之间如何分工?方剂配伍及其所主病证之间存在的君药对主证(症)和臣药、佐使药对兼证(症)之间的针对性如何界定?怎样将问题求解中所需要的专家知识、背景知识、领域知识进行确切的描述与表达?以及由此产生复杂系统知识组织的维护与理解等问题。然而,利用信息技术探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不仅是信息时代自然语言处理、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创新成果应用于方剂配伍规律理论探讨和实践要面对的重要内容,也是复杂系统思想指导下方剂配伍规律的知识发现必须要面对的问题。这种实践不仅可以使中医方剂理论得以深化,使临证处方选药向标准化、规范化的方向发展,同时也是证候本质研究、方剂作用机制研究、方剂适用范围研究等领域找到突破口的希冀所在。
【参考文献】
1] 董正华.试论《伤寒明理论》的学术成就[j].陕西中医学院学报, 2002,25(3):1-2.
[2] 刘齐宏,唐常杰,李 川,等.基于属性归纳的中药方剂数据挖掘[j].计算机应用,2007,27(2):450-452.
[3] 彭 京,唐常杰,曾 涛,等.基于神经网络和属性距离矩阵的中药方剂功效归约算法[j].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2006,38(1):92-95.
[4] 雍小嘉,彭 京,韩佩玉,等.采用空间矢量方法判断方剂功效倾向新论[j].辽宁中医杂志,2005,32(7):660-662.
[5] 于润桥,危 荃,王建红,等.基于粗糙集理论的右归丸配伍研究[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9(2):3-6.
[6] 孙 燕,臧传新,任廷革,等.支持向量机方法在《伤寒论》方分类建模中的应用[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7,14(1):101-103.
[7] 陈学进.数据挖掘中聚类分析的研究[j].计算机技术与发展,2006, 16(9):44-49.
[8] 王咏梅,马 红,刘苏中.方剂配伍的模糊数学特性研究[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00,6(6):59-61.
[9] 蒋永光,李 力,李认书,等.中医脾胃方配伍规律的数据挖掘试验[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03,5(3):32-35.
[10] 张晓杰.荨麻疹辨证论治规律的聚类分析[j].山东中医杂志,2003, 22(12):709-711.
[11] 张 静,徐忠恒,雷钧涛,等.逍遥丸的模糊聚类分析[j]. 吉林医药学院学报,2006,27(1):6-8.
[12] 周 鲁,唐向阳,付 超,等.解表类中药的模糊聚类分析[j].华西药学杂志,2004,19(5):339-341.
[13] 姚美村,艾 路,袁月梅,等.消渴病复方配伍规律的关联规则分析[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2,25(6):48-50.
[14] 杨雪梅,王 君,林端宜.明清脾胃湿热方用药关联规则挖掘[j].江苏中医药,2007,39(1):45-47.
[15] 周忠眉,林宝德,肖 青.古代方剂与新药方剂高频药组配情况分析[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17(1):19-21.
[16] 张万水,陈利国,黄运坤,等.数据挖掘技术及其在中医遣方用药规律中的应用[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6,8(4):62-64.
[17] 陈 波,蒋永光,胡 波,等.东垣脾胃方配伍规律之关联分析评述[j].中医药学刊,2004,22(4):611-613.
[18] 纪荣芳,牛建昭,许树强,等.从数据挖掘角度看中医药治疗健忘与痴呆[j].中日友好医院学报,2006,20(6):337-339.
[19] tamraparni dasu, gregg vesonder, jon r, et al. data quality through knowledge engineering, conference on knowledge discovery in data archive, proceedings of the ninth acmsigkd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knowledge discovery and data mining[c]. washington, d.c.2003.705-710.
[20] 周雪忠,吴朝晖,刘保延.生物医学文献知识发现研究探讨及展望[j].复杂系统与复杂性科学,2004,1(3):45-48.
[21] 董风华,兰小筠.基于文献的知识发现工具——arrowsmith[j].情报杂志,2004,(5):52-54.
[22] swanson d, smalheiser nr. an interactive system for finding complementary literatures:a stimulus to scientific discovery[j]. artificial intelligence,1997,91:183-203.
[23] hristovski d, peterlin b, mitchell ja, et al. using literature- based discovery to identify disease candidate genes[j]. int j med inform,2005,74(2/4):289-298.
[24] kristina m hettne, marissa de mos, anke gj de bruijn, et al. applied information retrieval and multidisciplinary research:new mechanistic hypotheses in complex regional pain syndrome[j]. journal of biomedical discovery and collaboration,2007,2(2):1-16.
[25] 黄志澄.以人为主,人机结合,从定性到定量的综合集成法[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5(2):55-57.
[26] 任廷革.中医学术和临证经验的继承的技术和方法研究[c].名老中医思想临床经验传承高级研修班资料汇编.2007.119-123.
[27] hristovski d, stare j, peterlin b, et al. supporting discovery in medicine by association rule mining in medline and umls[j]. medinfo,2001,10(pt 2):1344-1348.
[关键词]医哲结合;自然辩证法;教学模式
[作者简介]张洪雷,南京中医药大学人文社科部讲师,博士;张宗明,南京中医药大学人文社科部副主任,教授,硕士生导师,江苏南京210046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10)08-0195-03
自然辩证法是理、工、农、医类硕士研究生的一门学位必修课,其教学目标是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自然观、科技观,培养科学的思维方式与科研创新素质,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目前,在自然辩证法的教学实践中,存在着重阐述自然辩证法的一般原理而轻结合研究生专业实际进行讲解、重理论讲授轻实际运用的倾向。如何把具有思辨性、抽象性和理论性的教材内容内化为研究生的科学素养、科研方法、创新思维;提高课程教学的实效性、针对性,需要在自然辩证法的教学中,结合研究生专业特点,联系各门具体学科特点,创造性地开展自然辩证法教学,这是提高课程教学质量的关键。针对中医药院校的具体特点,结合研究生的专业实际,我们以“医哲结合”为特色,创新自然辩证法教学。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加强具备医哲知识结构的师资队伍建设;更新教材内容、增加医学辩证法的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初步实现了中医院校研究生自然辩证法的教学目的。
一、建设一支具备医哲知识结构的师资队伍,为创新自然辩证法教学奠定师资基础
师资队伍是否具备合理的知识结构,是教育成败的关键,对于中医药院校自然辩证法课程的教学而言更是如此。中医药院校自然辩证法教学内容的更新和教学方法的创新,对师资队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自然辩证法教师应该从多方面充实和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与储备,了解医学科技发展前沿的最新成果;对于大多数是文科学历背景的教师来说,特别要补上自然科学方面的基础知识,尤其是与医学相关的知识,才能真正驾驭这门课程。其次,中医药院校自然辩证法教师还要具备一定的中医哲学、中医方法论、中医文化学等方面的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在自然辩证法课程教学中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具体做法是,对非医学专业毕业的自然辩证法教师进行医学知识方面的培训,而对医学专业毕业的自然辩证法教师应强化当代西方科学哲学、中国哲学等方面知识的学习。最后,中医药院校自然辩证法教师还应加强科研,并正确处理好科研和教学的关系,以科研成果充实教学内容,把教学过程中的难点、疑点作为科研的方向,二者相辅相成,不能偏废。事实上,合格的自然辩证法教师应该是教学人员与科研人员的统一体,这样才能使自然辩证法教学在一个坚实的基础上不断提高。
二、更新教材,增加医学辩证法内容,为创新自然辩证法教学提供教学蓝本
由于自然辩证法面对的研究生学科背景不同,专业特点相异,因此,使用全国统一的教材、采用统一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适应时展要求与研究生创新素质提升的需要。针对不同专业研究生的特点,因材施教,更新教材内容,创造性开展教学活动成为自然辩证法教学改革的重点。对于如何结合研究生专业特点更新教材内容,我们也做了一些尝试,即在遵循教育部自然辩证法概论教学大纲要求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到高等中医药院校研究生的特点,通过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引导中医药研究生运用自然辩证法的一般原理,探讨中医药学的学科性质、思维特征与发展规律,从而提高中医药研究生专业理论思维水平与创新素质。为此,更新教材内容在体现思想性、科学性、先进性、可读性的同时,应突出以下三个方面的特色:首先,突出共性与个性的统一。在每章后增加“中医问题与思考”阅读内容,启发与引导研究生在掌握自然辩证法一般原理基础上,联系中医药专业实际,提出与思考中医药发展中存在的重大理论问题。其次,突出医药科技发展的历史及其与医学观的联系,体现历史与逻辑的统一的原则,便于学生更加深刻理解中西方传统医学观的差异以及对中西医学发展的影响。最后,融入教师中医方法论的研究成果,突出科学技术方法论的比重,以培养研究生的创新思维素质。
三、改进教学方法
传统的自然辩证法教学一般采取单一的、灌输式的教学方式,这已经不能适应自然辩证法教学的需要。事实上,自然辩证法教学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学科本身的交叉性和综合性,使教学活动显得更为复杂。在影响教学效果的众多因素中,以什么为中心来组织这项复杂的活动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这不仅涉及到教学的理念、方法、过程和手段,更重要的是对教学效果有十分显著的影响。因此,在教学内容安排方面,我们将教材内容专业化、专业专题化、专题问题化。同时,在教学方法层面,我们从独自式的封闭式教学转向开放式的研讨式教学,从静态的PPT走向动态的视频多媒体,从理论世界走向现实世界。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专题讨论法、问题启示法、网络互动法。最大限度地利用学校多媒体和网络资源进行教学,从而激发研究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创新意识,提高其理论思维和创新素质。
(一)专题讨论法。在通常情况下,研究生已经历了大学本科的完整教育,具备较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较强的自学能力,在信息的获取、问题的理解和观念的形成上具有自主性。对多元知识摄取和自身创造力发挥的需要,使他们渴望超越传统教学的授课模式,真正实现个性的张扬。因此,在课堂上开展专题讨论,有利于研究生获得合理的和正确的思维模式,并为他们观点交锋、思想碰撞提供良好平台。经过专题讨论的训练,有利于实现其思维方式从线性向非线性转变、从二元对立向多元共存转变。事实上,在自然辩证法的教学中,对某个问题给出答案或结论,远不如让学生自己多角度、多层次去思考并去寻求解决的方法更好,自己独立思考的东西远比书本上或老师给出的结论印象深刻,也更有意义。
组织好专题讨论的关键就是要选好讨论主题。首先主题的选择要结合研究生的学科专业,在教学大纲的规定范围内,结合课堂教学、根据课程进度、遴选相关的主题。专题设计与研究生的专业相结合,有助于研究生从自身专业出发深入讨论问题。根据中医药院校研究生的专业特点,我们选择与设计的专题一般都是与中医药发展实际相结合,如在“自然观”、“方法论”和“科技观”三篇中,我们分别设计了“中西传统自然观差异对中西医学发展的影响”、“中西医方法论之辩:在逻辑思维与非逻辑思维之间”和“中西医文化与中西医发展”等三个讨论专题。其次,主题的选择应结合社会热点。如前段时间的“张悟本事件”,我们就设计了“张悟本事件与中医”的专题讨论。通过专题讨论,学生上课积极性和主动性显著提高。同时,学生课前准备充分、课堂讨论热烈、课后还在继续。专题讨论
的教学方式不仅增强了自然辩证法课堂的教学效果,而且也增强了他们对自身所学专业和社会现象的理解。
(二)问题启发法。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仅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待旧的问题,都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因此培养研究生的创新思维、创新能力首先应从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开始。其实,疑问最能引发研究生的好奇心,激发他们学习自然辩证法的兴趣,变被动听课为主动参与、变“要我学习”为“我要学习”,从而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
在自然辩证法教学中问题的设计一般应围绕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一是专业性。问题的设计一定要贴近研究生所学的专业或与他们所学专业相关,只有这样的问题,才能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他们参与回答问题的热情。如在讲授科学技术的性质时,可联系中医学的学科定位问题,在讲到科学技术发展模式的时候,可结合中西医两种不同的发展模式等问题。由于问题选择密切结合研究生所学专业,可以启发学生运用自然辩证法的相关原理和方法去思考和解决现实中的问题,同时,也加深了研究生对自身专业的认识,拓宽了他们的研究视野、培养了他们独立思考的精神。二是新颖性。教材中已提出的问题,引导研究生自学理解就行,关键在于教师提出的问题相对来说比较新颖,或虽是老问题,但是分析或理解的视角比较新,这同样会引起学生的兴趣。如关于中医的科学性问题,这是一个争论很久的老问题,但如果从当代西方科学哲学家――费耶阿本德的视角来分析并加以理解,就是一个新问题。三是时代性。问题的设计要与时俱进,要努力反映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最新成果及其带来的影响,努力反映当代经济社会发展中取得的巨大成就及其需要完善的地方。只有选择的问题贴近社会现实、贴近学生生活、贴近时代,才具有说服力,才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网络互动法。传统的自然辩证法教学多采取课堂讲授法,但由于受课时等因素限制,有些教师在结合学生专业问题开展教学活动时,单向灌输偏多,缺少与学生的交流、互动,没有发挥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性与参与性。结果导致教学效果不太好,经常是教师在上面讲,学生在下面干自己的事情,教的过程与学的过程出现了脱节现象。专题讨论法可以激发研究生的求知热情,调动他们学习自然辩证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但其局限性也很明显。如自然辩证法课程作为硕士研究生的公共课往往采取大班教学,人数多达一两百人,虽然能成功地组织专题讨论,但要让每个同学都有发言的机会相对来说比较困难。问题启发法固然可以启发每一位研究生的独立思考,激发其学习兴趣,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但自然辩证法的教学活动从头至尾都运用问题启示法比较困难,因为并非每一章节都能找到合适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在自然辩证法的教学实践中,尝试运用网络互动法来弥补其他教学方法存在的不足,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网络互动法,就是教师运用网络技术,建立自己的教学网站,把教学信息、课程简介、教学大纲、课件等相关资料等放在网络平台上,学生可以通过讨论区和留言板来与教师进行交流沟通、讨论学习,教师可以通过学生对自己教学效果的反映,及时调整教学内容的一种教学方法。学生在学习、复习或科研过程中遇到与自然辩证法所学的知识相关的疑惑,可以主动与教师联系,并从老师处得到指导或解答。这样网络平台成了研究生学习自然辩证法的第二课堂,自然辩证法的学习就从课堂延伸到课外。我们在网站设有“硕博论坛”、“习题选集”、“影视辅导”、“中医文化”、“讨论园区”等栏目。“硕博论坛”是研究生的天地,专题刊登研究生在各级刊物上正式发表的自然辩证法课程论文,主题涉及中医方法论、中医药现代化、中西医结合、中医教育等。这些论文由于是研究生自己的研究成果,一方面可以调动研究生参与研究与讨论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也为下一届学生撰写课程论文提供了范文。“习题选集”主要包括概念题、简答题、论述题和案例题等,这些习题集可供学生在学习之余根据自身的需要查看或者下载学习。“影视辅导”是经过精心选择与自然辩证法教学相关或与中医药相关的内容,注重知识性、趣味性、战略性、启发性、哲理性、前沿性、权威性。如中央电视台的《大家》、香港凤凰卫视的《世纪大讲堂》、中医药方面的《刮痧》《国医大师》等视频以及部分科教影片。这些影视资料可以让研究生在教室或宿舍就可领略到科学大师的高尚品德、爱国情怀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国医大师的精湛医术、高尚医德和情怀中医、心系苍生的使命感,使研究生的精神受到洗礼、思想得到升华。“中医文化”包括“研究成果”、“系列讲座”、“报刊文摘”等子栏目。
在医疗活动、确认责任和处理纠纷过程中,病历的证据属性包括医学证据和法律证据的双重属性。一方面,病历是据以诊断治疗和医学研究的依据。通过直接、科学、系统的医疗信息收集所形成的病历,不仅是医务人员诊断和治疗疾病的依据,而且也是医学研究和教学的重要资料,更重要的它还是患者健康状况的档案。因此,病历具有医学科学意义上的证据属性。另一方面,病历是据以确定医患双方承担法律责任的依据。病历是处理医疗纠纷并依法确定医患双方的民事、行政和刑事责任的法定证据。属于关于医疗行为的原始证据和直接证据,具有完全的证明力。因而,病历具有据以实施鉴定、判别是非、明确责任、解决争议等法律意义上的证据属性。为了确保病历的规范性制作,国务院及卫生部采取制定行政法规、规章的形式,对病历的制作和管理等技术性规范均作出了明确规定。
除门(急)诊病历外,住院病历的所有权属于医院。这种权利包括了所有权的占有、使用、处分和收益等全部权能,但其中处分权是受档案法和卫生行政法规所拘束的权利。从医患双方的病历权利内容来看,医方依法行使病历权利的内容:一是病历制作权。医方是病历的制作权主体,病历的制作必须是具有相应资格的医务人员依职务行为所为。不具备医学知识和医务技术的患者是没有病历制作权的。二是病历管理权。除特定条件下门(急)诊病历可以由患者保管外,住院病历和门(急)诊病历依法由医疗机构保管。医疗机构保管病历达到规定年限和病历已经不具保存价值时,可以决定销毁且不须征得卫生行政机关和患者同意。三是病历使用收益权。包括疾病诊断的使用和医学研究成果的收益等两个方面。病历虽然记载的是患者的疾病资料,但属于医疗机构的医务技术档案,也是疾病信息和医学经验的积累并赖以进行医学研究的科学资料。而患者的病历权利仅指知情权,包括病历查阅、复制、咨询等权利。
从医患双方的病历义务内容来看,医方依法必须履行相应的病历义务:一是规范制作病历的义务。即医方负有保证病历客观、真实、准确、及时、完整的义务。制作病历应当符合卫生行政法规和规章的规定。医务人员应当真实详细地记录患者的病情变化和诊断治疗过程,不可遗漏和空缺,不能为掩盖原病历的真实性而违背客观事实进行涂改、更换、事后补充和伪造。病历的书写应该在法定期限内完成并在时间上有连续性。二是告知和协助查阅的义务。医方应当如实告知患者的病情发展、变化及诊疗可能带来的不良后果和危险。一般认为,病历应当经过患者及其家属签字认可,才能够成为有效的证据。患者需要依法定程序对病历进行查阅或复印时,应当予以协助和配合。三是保密和妥善保管义务。对与疾病诊疗相关的患者隐私,医方必须履行保密义务。在未得到患者许可的情况下不得泄露给他人,确保其隐私权不受侵犯。同时,医疗机构作为法定保存诊疗档案的机构,应妥善保管病历资料。而患者的病历义务主要指协助医方保证病历完整性的义务,即在查阅、复制病历过程中,严禁涂改、伪造、隐匿、销毁或者抢夺病历资料。
可见,医疗行为及其医患服务关系具有其它法律关系所没有的技术性、风险性和特殊性,作为处理医患纠纷和确定医患双方法律责任的主要依据——病历又具备医学证据和法律证据的双重属性,使医患双方的病历权利义务具有明显区别于其他权利义务关系的特点。
第一、医患双方病历权利义务的法定性。为了促进医学技术进步和确保患者合法权益,法律法规对医患双方在病历的制作、管理和使用行为的规范性规定,反映了医患双方病历权利义务的法定性特征。一是病历权利义务不可随意处分或怠于履行。也即医方的病历权利是受法律和其法定义务拘束的权利,病历权利的随意处分或病历义务的怠于履行,医方都必须依法承担相应的民事、行政和刑事法律责任。二是病历是确认医疗行为是否存在过错及其是否承担责任的法定证据。医疗事故鉴定必须依赖对原始病历的审查,如因医方篡改、伪造、销毁、隐匿病历的,导致医疗事故鉴定无法进行的,则推定医方的医疗行为存在过错并承担过错责任。如患者以医疗事故为由,寻衅滋事、抢夺病历资料,扰乱医疗机构正常医疗秩序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或给予治安处罚。三是医方承担医患纠纷的主要举证责任。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的规定,作为病历的制作、管理和使用权主体,医方对医疗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及不存在医疗过失等涉及医疗技术方面的问题承担举证责任,即实行举证责任倒置。患者则对自己提出的诉讼请求所依据的侵权事实及其损害后果承担举证责任,否则也将承担不利的法律后果。
关键词:中医术语翻译 功能对等 翻译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5(a)-0080-02
首先,认清中医翻译的首要性质是科技翻译而非文学翻译,属于信息功能文本,主要应该采取语义翻译。传递医学信息是中医翻译的核心。翻译的时候首先要翻译出其意思,再兼顾翻译出其种蕴涵的中国文化。切忌颠倒主次,虽然将行文翻译得如同文学作品般优美却没有达到传达信息的目的。纽马克就指出了,作为信息的载体,形式和内容一样具有重要的意义,在翻译中,译者应该尽可能的让译文的形式和原文贴近,如果两者不能兼顾,那么按照文本功能进行有重点的取舍(廖七一,2000:169)。我们知道中医大部分古文写成,同时兼顾形式和内容十分难,所以我们也要根据它的文本功能进行取舍,因为是信息功能文本,所以首先传达其意思最重要,其次注意其形式并透过形式来传达文化信息。
其次在翻译中要看清楚和西医的区别,同时也要注意两者的联系,不能把中医孤立起来,现在有些译者主张用XIN GAN PI FEI SHEN来代替 heart,liver,spleen and kidney因为他们认为中医里面的五脏不仅仅是解剖概念而是更广泛的功能概念,如果将其译为西医中的heart,liver,spleen and kidney是不是西方学者无法接受?因为中医中脾主运化,而西医中只是个免疫器官。由于功能不同,所以一些人主张音译来以示区别。笔者要说的是强调民族特色是对的,但是,不能将中西医对立起来看,不能只看到个性而看不到共性。比如中医里面心主血脉,而西医里不也是心通过挤压将血运送到全身各处吗?而且他们大致解剖位置都一样的,只是功能范围不同而已,所以我说翻译时切不可孤立中医,要把中医推向世界,还是要比照西医术语,。那么下面笔者来简单谈一下翻译方法。
直译―― 可以用在大部分简单的术语,稍微复杂点的词汇,带有文化色彩的可以在直译的基础上加注释,注释其内在文化含义避免出现文化缺省。王东风教授在其文章《文化缺省与翻译补偿》中称之为“文化补偿”也就是文内直译,有关文化缺省的说明则放在注释里面。这种译法优点在于能较好体现原作者的艺术动机和原著的美学价值,同时可以利用注释相对不受空间限制的特点,比较详细地介绍有关的出发文化和知识,这样读者也可以通过注释,解决了意义的真空点,沟通了与上下文的关联,从而建立起语篇连贯。下面我们就来看看中医基础理论中术语直译的具体的实例。表格中的直译是字面翻译,目的是保留中医文化特色,而注解则是就是要将文字的表层意思转化为深层意思,达到传达医学信息的目的。有些直译就能在传达医学信息的同时体现中医特色的术语,则不用再注解。(见表1)
我们可以看出,在中医基础理论中,含有较多与西医不同的观点以及中医独特的内涵,因此,我们在尽量直译的基础上进行了解释,这样有利于读者理解中医的内涵,也达到了传达医学知识的目的,求同而存异。关于一些不适合于直译的中医基础理论知识的翻译我们将在后面章节进行阐述。
下面我们再看看中药的直译(见表2)。
我们再来看看中医方剂学里的直译实例(见表3)。
我们可以看出,方剂在直译方面是有规律的,可以分为以下类别:
一是主要组方药物名组成名称的剂型:直接译出方中所含药名再加上剂型,汤剂就用decoction(包括饮剂),散剂用powder,丸剂用pill,丹剂用pellet。
例如表3中的桑菊饮―― Decoction of mulberry leaf and chrysanthemum。
二是方剂的功效为名称的剂型:直接译出功效再加上剂型。如止嗽散―― Cough powder。
三是方剂作用部位与方式为名称的剂型,则直接译出方剂作用部位与方式,再加剂型。如清燥救肺汤―― Decoction for reliving dryness of the lung。
四是以方剂药物形状颜色命名,如紫雪丹―― Purple snow pellet。
五是以方剂中药物比重来命名如六一散―― Six to one powder。
意译―中医中的意译就是要将文字的表层意思转化为深层意思或者将将文字的深层意思转化为浅层意思。(见表4)
意译之二就是将繁复的医古文译为白话文再直接意译例如:邪之所奏,其气必虚 就是说体弱多病那么翻译为英文就更简单:weak physique is liable to illness。再例如: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则意译为:“the heart is like monarch from whom spirit emerges.”再如:冬则闭塞,闭塞者,用药而少针石也。意译为:“winter is the season of shutting.When treating disease in this season,practitioners should prescribe more medicinal and apply less acupuncture.”
意译之三就是要比照西医,,将中医中的一些疾病术语名称翻译为西医中对应的疾病,这样就利于外国读者理解学习,见表5。
这种意译要建立在对中医和西医有足够了解并且有一定医学英语的基础上才能准确翻译出来。
音译一在中医学说中,有些术语如果采用直译或者直译加注释会引起歧义,有些采用意译却又表达太冗余的术语我们只能采用音译来翻译,并且同时加上注释来阐明文化底蕴,首先我们来看看中医方剂中名称中含有隐喻的那部分方剂的音译,见表6。
在中医基础理论中也有不少术语需要音译:如阴阳,气这些基本的概念。音译主要用于翻译有独特文化内涵的中医术语,穴位经络以及直译或者意译容易引起误解而不能表达出文化内涵的中医术语。
在总结了中医翻译的三种方法的基础上,我们还应该注意中医翻译的程序:首先译者要是原文读者才能理解原文意思进行篇章分析然后再将其翻译为英文给读者看,译文阅读的对象是外国读者,那么我们中医文献的翻译程序就是:古汉语-现代语-外语。例如中医文献中有名的一句就是:“丈夫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上古天真论)翻译为现代汉语是:男子八岁的时候肾气就充实了,头发开始长茂密,开始换牙齿。再翻译为英语则是:“In a man,at the age of eight,the boy’s kidney qi is abundant,so his hair grows exuberant and his baby teeth are replaced by permanent ones.”在翻译行文的过程中要注意上面我们提到的术语的翻译,中医药文献翻译水平的提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中医名词术语的翻译既要传达医学信息又要表达中医文化。
以上就是笔者通过阅读大量文献,在总结别人和自己的经验的基础上对中医翻译所作研究得出的结论,目前还没有人全面系统地从文化因素地角度上全面研究中医翻译,笔者希望本文能在该领域作出一些有益的探讨,同时希望能对对于中医术语的翻译起到抛砖引玉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Eugene A.Nida,language and culture-contexts in translating[M].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4.
[2] Peter Newmark,A Textbook of translation[M].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s Education Press,2001.
[3] 黄嘉陵.最新汉英中医词典[M].四川辞书出版社,1996.
[4] 李照国.中医翻译导论[M].西北大学出版社,1993.
【关键词】传统知识 传统医药 中医药 特点
法律保护制度的确立,必须以保护对象的明确、具体为基本前提。本文拟从法律对传统知识保护的角度,对中医药之概念、特征进行阐释,以期达成共识,从而避免研究中界定不一之弊。
中医药传统知识的概念
中医药传统知识的英文术语。中医药理应被翻译为Chinese Medicine(简称TM),而不是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简称TCM)。众所周知,中医药发展的历史源远流长。当下,它又与现代科学技术实现了融合,因此它不仅是传统的,也是现代的。所以将中医药表述为TM更为妥当,这也符合世界中医药联合会、中华中医药学会、北京中医药大学等重要中医药机构的现行英文翻译。从国际交流用语看, Chinese Medicine可以翻译成汉医,也可以翻译为“中国的医学”,①即不仅包括汉医,还包括中国少数民族医学。这样,Chinese Medicine 在对外交流中就可表述为广义的中医药, 而对内又可理解为狭义的汉医,就达到了国内与国外、广义与狭义的统一。②据此,中医药传统知识就翻译成 Traditional Knowledge ofChinese Medicine。
中医药传统知识的上位概念。中医药传统知识源自于传统医药(Traditional Medicine),其上位概念是传统知识。
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简称WIPO)的界定,传统知识是指基于传统产生的文学、艺术或科学作品、表演、发明、科学发现、外观设计,标志、名称及符号、未披露信息,以及一切其他工业、科学、文学或艺术领域内的智力活动所产生的基于传统的创新与创造。“基于传统”是指某种知识体系的创造、创新以及文化表达方式,通常是代代相传,为某个特定民族或其居住地域所固有,并随着环境改变而不断演进。
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简称WHO)定义,“传统医药”指基于本土的不同民族的文化理论、原理、信念和经验而形成的一整套知识、技能和实践的总括,无论是否可解释清楚,用于保持健康和预防、诊断、改善或治疗身体与精神方面的疾病。在某些国家,补充医药、变通医药、非常规医药等术语往往与传统医药交替使用。2002年通过的《世界卫生组织2002~2005年传统医学战略》对传统医学的定义是,传统中医学、印度医学及阿拉伯医学等传统医学系统以及多种形式的民间疗法的统称。在我国,有学者认为,“传统医药是一个非正规性的流传于乡间的医药知识体系的总称,它是一种知识,也是一种技艺,是一种实务的操作统称”。③笔者以为,传统医学是指在欧洲文艺复兴之前就已经形成并一直传承到现在,在当代医疗保健实践中仍在应用的医药学体系和民间医术及药物;传统医药学体系包括中医(药)学、印度医学和希腊―阿拉伯医学。与“传统医药”相对应的概念是“现代医学(Modern Medicine)”、“西医学(Western Medicine)”、“生物医学(Biomedicine)”(它们是同义词,所指称的对象一致,只是命名角度各不相同)。
中医药传统知识的概念。中国传统医药包括汉族传统医药(即中医药)、各少数民族传统医药和民间医药。为便于研究,本文所称的中医药主要指“汉族医药”。相应地,中医药传统知识可以理解为“中国的汉族医药的传统知识”。中医药传统知识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知识体系,有丰富的内容和形式多样的存续、表达方式以及与之相关的资源等。从法律保护的角度来看,保护对象中比较核心和重要的部分包括:一、中医药理论知识,如药物理论、方剂理论、疾病与诊疗理论等;二、中药资源,如数量众多的中药材物种资源和基因资源;三、中药材加工炮制技术,如中药材的栽培、养殖;四、中医方剂,如处方和制剂,包括古籍中已记载的九万余首医方;五、中医诊疗技术,如望闻问切四诊法等;六、中医养生保健方法,如推拿、刮痧、食疗等;七、中医药特有的标记、符号,如名医名称、中药名称、传统药铺、经络图谱等。
中医药传统知识的特点
传统知识角度的分析。从传统与现代的比较来看,中医药传统知识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传统性。中医药传统知识源远流长,世代传承。它不具有现代知识的整合性和新颖性。与现代知识相比较,中医药传统知识的发展、应用缺乏广泛性,带有明显的传统性。
第二,群体性。汉民族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了中医药传统知识,因此它是民族集体智慧的结晶。此外,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医药传统知识体系一直在不断地完善、发展。第三,地域性。中医药传统知识的理论基础是中国传统文化、古代哲学思想,具有特殊的民族色彩。中医药传统知识与特定的地理生态环境有着紧密的联系,具有显著的地域性。
第四,延续性和承继性。由于现代知识产生于法制环境之中,可以直接受到知识产权法的保护,故此“产权”相对独立,并可以广泛通过学校教育的方式进行传播。但中医药传统知识却是随着历史发展而呈现出动态的自然延续,本质上属于可无限延续的知识。有中医专家认为,它最有效的传承方式是师承传授,这反映出中医药知识既有深层次性,又有容易消逝的随意性。现代知识,尤其是成为现代知识产权法保护客体的现代知识,属于跨越式创新、个体创新或正规创新,而中医药传统知识则属于渐进式创新、群体创新或非正规的创新。
第五,相对的公开性和公有性。如前所述,中医药传统知识是汉民族集体智慧的结晶,对其成员来说,此类知识是与群体生活自然相伴并共同掌握和拥有,属于某种意义上的“共同遗产”。从现代知识产权法律制度角度看,它是公有领域的“在先技术”,人人皆可以自由利用,无法获得确权,更不用说获得相关的侵权救济。但是由于中医药传统知识需要专门的智慧和技能方可运用,再加之“祖传秘方”、“传男不传女”等习俗,使得某些中医药传统知识只能为一部分人所掌握和运用。
中西医、药比较角度的分析。中医、药知识与西医、药知识相比,中医药传统知识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中医药”包含了“中医”与“中药”。二者往往不能绝对分开,通常合称“中医药”,而西医、西药则不同。
第二,中药多数来源于天然物质,经过几千年的使用和验证,已具有明确的疗效。与西药相比,绝大部分中药的具体成分结构在现有技术条件下尚不能精确测定。
第三,中医形成的文化根基。中医药深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以“活着的、整体的、原形的人为其出发点,以自然、社会、精神情志和整个机体这四方面因素共同作用之下的,表现在生命整体层次上的反应状态(即证候) 为研究对象,来研究其发生、发展、运动、变化、消失的全过程”,④因此具有封闭性、趋同性的特征。“古已有之”常常是中医学立论的依据,不愿意怀疑已经被普遍接受的观点,特别是古贤或权威的学说。中医遵循“综合―演绎”的系统性方法。
第四,中国传统医药学具有人文科学属性。医学是自然科学的一个分支,其原本是一个学科整体,但医学领域里却偏偏有一个顽强的“中国医学”概念存在,它说明中西医学的整合发展尚有一定难度,也说明中国医学具有较浓的人文特征。
第五,中医具有一定的经验医学属性。中医思想秉承了中国传统学术思想强调重视内省的特征,在疾病的整体把握、定性分析方面具备一定的优势,但却轻视对病原体的研究,运用高度哲学概括掩盖了众多未知的领域,这不符合实验医学的发展方向。西医学属于实验医学,其大部分概念遵循形式逻辑规律,追求统一、确定、单一的思维形式及表述,这确保了整个西医体系的严谨性。
第六,中国传统医药知识的多样化特征。中国传统医药知识的内容非常丰富,包括中医理论、中药理论以及针灸、推拿、按摩、骨伤医学等等。另外,中国传统医药知识与中国传统文化、古代哲学思想深度融合,因此具有特殊的民族色彩。
2006年以来,在经历了新一轮“中医存废”之争后,更多的人接受了如下观点:中西医从各自的出发点、研究对象、研究方法、思维观念,到各自的概念(范畴) 体系,是两种不同的范式。“强调用西方近代以来的科学、进步、发展、统一性等观念的西方中心主义”来看待中医药,那明显是错误的。因而,明晰中医药的基本内涵及其概念,这对于进一步加强中医药传统知识的法律保护具有重要的作用。(作者单位:曲靖师范学院政法学院;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2006年度规划项目《超越知识产权:中医药传统知识的特别立法保护问题研究》阶段性成果;编号:06JA820027)
注释
①王一方,邱鸿钟:“中医百年:甄变与彷徨――中国医学的人文传统与科学建构“, csc.pku.省略,2006年1月10日。
②武贵勉,张韬:“‘中医药传统知识’术语英译的探讨”,《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05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