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区域医疗信息化建设

时间:2023-08-15 17:19:32

导语:在区域医疗信息化建设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区域医疗信息化建设

第1篇

这次会议的任务是:认真总结年我市卫生信息化建设工作进展,明确全市卫生信息化建设的总体要求,安排部署年卫生信息化重点工作,统一认识、统一规划、统一行动,加快推进全市卫生信息化建设步伐。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年全市卫生信息化建设工作的回顾

(一)建设思路更加清晰。按照“统一规划、统一标准;联合开发、资源共享;分级建设、分级管理;整体推进、分步实施”的32字建设方针。切实按照“五统一”原则开展工作,即:统一软件开发,统一硬件建设,统一资金使用,统一人员培训,统一日常监管,充分发挥现有资金、技术、人员的最大效益。

全省卫生信息化建设是一盘棋,我市卫生信息化建设是全省卫生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必须立足全省看我市信息化建设,不能割裂的看问题。

(二)建设项目稳步推进。

1.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建设

按照我市卫生信息化建设的总体规划,年我市卫生信息化建设围绕我市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建设项目展开工作。

我市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初步设计包括新农合资金监管、居民健康档案、120指挥中心、药品医用耗材招标与采购、疫情网络直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网络远程医疗会诊等功能,涉及到卫生综合业务办公系统、儿童免疫规划软件系统、新农合管理软件、市级突发公共卫生应急指挥系统、基本电子健康档案的区域医疗平台软件等多个系统软件的安装。覆盖市、县、乡三级医疗单位。涉及市直各医疗卫生单位、企业医疗单位、其他局委办所属医疗单位、私营医疗单位等约204个网点。我市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将成为我市卫生信息中枢,整合多方面资源,以区域内覆盖全市群众健康档案的采集、存储、应用为基础,连接区域内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及各类业务应用系统。该项目已经争取到省、市资金支持,力争今年初步建成我市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并与省卫生信息平台互联。

2.新农合管理市级平台建设

我市已初步完成对新农合管理平台基础上的新农合即时结报子系统县级平台信息系统改造。并将大病直补扩大我市各县市区,实现定点医院的即时结报。

3.卫生应急决策指挥系统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决策指挥系统是卫生工作纵向业务引擎项目,以监测业务下沉、预案数字化为亮点和突破口,有机关联决策层、应急专家及应急值守人员,及时形成并实时完善执行方案以提高突发事件的应急响应能力,发挥决策支持的效能,以此为契机引导和带动后续信息化项目的建设实施。继年省市两级视频会议系统建成并投入使用后,卫生应急决策指挥系统省级平台已正式投入运行,应急指挥市级平台正在建设中。

4.儿童规划免疫信息系统

儿童免疫规划软件系统是公卫体系中的第一套业务系统,用于实时收集我市儿童的预防接种信息,并对接种全过程实施动态监管和效果评价。目前系统运行状态良好。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还应该清醒地看到推进信息化建设工作所需要解决的问题还很多。一是信息化基础薄弱,缺乏系统支撑。我市基层计算机操作水平不高、意识不强。二是缺乏标准支持,资源共享难度大。三是信息化建设是长期任务,人才、资金投入不足。

总之,虽然我市卫生信息化建设起步较晚,但自年以来,市卫生局以项目实施为抓手,高起点谋划我市卫生信息化建设项目,各项工作取得了一定进展,并得到卫生厅的充分肯定。借此机会,也向战斗在卫生信息化战线上的同志们表示诚挚的问候和崇高的敬意。

二、卫生信息化建设的目标和任务

(一)搞好设计。“十二五”时期我市卫生信息化建设总体思路是:加强设计,建立统一、标准、规范、资源合理利用、信息互通共享的我市区域卫生信息平台,为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为强化卫生综合管理服务。在框架设计上,实现统筹规划、资源整合、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与监管能力、高效推进医改五项重点改革任务。

(二)把握原则。加强卫生信息化建设,必须坚持以下原则:

一是惠及居民,服务应用。

让居民获得更加优质、高效、便捷的医疗卫生服务。

二是政府主导,合力建设。

要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坚持以公益性为主,调动社会力量参与,多元推进卫生信息化建设。

三是统筹规划,资源共享。

要统一规划、顶层设计,集中资金和技术优势,开发和推进卫生信息标准体系建设,实现跨机构、跨区域、跨领域的信息资源共享。

四是梯度推进,务求实效。

要根据各业务领域需求和能力条件,突出建设重点,以点带面,循序渐进。

(三)明确目标。具体来说,就是根据卫生部研究提出的“十二五”期间卫生信息化建设“3521工程”总体框架,建设好卫生信息平台,加强公共卫生、医疗服务、新农合、基本药物制度和综合管理等5项业务应用,建设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电子病历等2个基础数据库和1个专用网络。把三级卫生信息平台作为横向联系的枢纽,系统整合五项业务的纵向功能和应用,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信息网络,实现互联互通、资源共享。

(四)完善措施。在框架设计上,从垂直业务和单一应用向扁平化信息平台与主要应用系统建设相融合转变;在业务内容上,从面向单一卫生业务管理向综合管理和为居民提供信息服务相结合的方向转变;在实现路径上,从单纯追求各单个系统的规模向促进多系统资源整合转变。

三、年卫生信息化建设重点工作

根据全市卫生工作会议的总体要求,今年的卫生信息化建设要着重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拓展卫生专网覆盖范围。依托我市电子政务网,建立服务于卫生全行业信息交换和信息传输的我市区域卫生信息平台。遵循网络建设服务于平台建设的原则,建立市级平台与省级平台、市级(区域)平台与医疗卫生服务机构之间的网络连接,保障卫生信息高效、快捷、安全传输。

(二)加快我市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建设。

向医疗机构、居民和患者提供日常信息服务。服务公共卫生、医疗服务、药品供应、医疗保障、基层卫生和卫生服务监管等业务,支持公共卫生与医疗服务信息共享,支持远程会诊,支持健康档案信息查询、预约挂号、社区转诊、健康咨询服务,支持慢病控制与个人健康管理,支持基层卫生信息系统数据管理。

各县市区地要积极争取当地级财政支持。同时完善数据中心建设标准和安全体系,建立数据交换平台和电子认证体系,将信息管理纳入等级保护管理之内。

(三)实现医疗服务网络化监管。努力实现全市医院信息系统与我市区域卫生信息平台的对接,提高卫生局对医疗机构监管力度,进一步规范医疗服务行为。要加强医疗卫生服务应用系统建设,强化以电子病历为基础,以优化医疗服务业务流程、规范医疗服务行为、保障医疗安全、提高医疗质量和效率为目标的医院信息化整体解决方案,借助多种信息技术手段开展院前院后延伸服务,开展预约挂号、病床预约、诊疗信息查询、网上随访等便民服务,为医疗管理和服务提供数据、信息支持。积极推进区域医疗协同服务,实现医院与医院之间、医院与基层卫生服务机构之间的远程会诊、双向转诊和检查结果共享。

(四)继续完善新农合信息平台。努力实现新农合信息平台与我市区域卫生信息平台的对接。为实现全市参合农民异地跨区直补,方便农村居民即时报销及政府职能部门实时监管,提高基金监管水平做好准备工作。力争做好年底前推广参合农民健康一卡通的准备工作。逐步完善基金管理、费用结算与控制、医疗行为监管、个人管理服务等功能,争取建立与我市区域卫生信息平台与城镇职工和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医疗救助和商业医疗保险等各种信息系统间互联互通。

(五)做好其他各项信息化建设。完成我市区域卫生信息平台与应急平台对接,实现应急决策上下贯通,并积极创造条件,为各级应急网点配置移动单兵设备,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和水平。加强基层卫生信息化建设,上半年完成村卫生室电脑和打印机等设备配置工作,提高基层信息化水平。加强儿童规划免疫信息系统规范应用,推动规划免疫工作的科学发展。

(六)加强信息化人才队伍培养。加大对基层卫生工作者的培训,普及信息化知识和掌握信息技术操作技能,加强信息化队伍力量,逐步建立信息化人力资源培养制度。

四、切实加强对卫生信息化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

(一)进一步提高对信息化建设的认识。

加强卫生信息化建设作为一项民生工程,逐渐受到各级领导的关注,国家发改委正在研究将卫生信息化纳入国家信息化“十二五”规划,这为卫生信息化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随着新医改的大力推进,其作用将逐渐突显出来。各地要抓住机遇,下大力气推动项目实施,建设适应医改要求的卫生信息化体系,为全面推进我市卫生信息化建设打下坚实基础。

(二)加快卫生信息化建设规划实施。

第2篇

上海市松江区基于健康档案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是依托上海市区域医疗卫生的整体信息化建设成果建成的。该项目从顶层设计出发,在区域卫生信息平台的基础上实现了“区域影像诊断中心”以及“防治一体化”的发展目标。

2009年医改明确提出了“资源整合、互通互联、信息共享”的公共服务信息平台建设与医药卫生信息系统建设。

创新模式

松江区的卫生信息化建设在上海市各个区中起步较晚,但却是发展最快的区之一,

通过近几年的努力,松江区在建立健全各级医疗卫生机构信息系统的同时,通过标准规范体系的建立和实施,构建松江区基于健康档案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建立了对辖区范围内各类人群的身份识别体系,整合了全区各家医疗卫生机构各类信息系统的数据,形成了居民完整健康档案,实现了居民在本区任何一家医疗机构就医,都能调阅到其之前在上海市范围内所接受的任何一次卫生服务记录的目标。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了平台跨机构、跨系统的信息整合与业务调度优势,实现面向医务人员的业务辅助及协同联动,面向管理者的行业管理及辅助决策,面向居民的健康服务等多层次、全方位的卫生信息服务体系,形成了“区域一体、互联互通、业务主导、民生优先”的信息化格局,精心设计并实现了符合卫生发展方向的医疗卫生业务协同联动的创新模式,主要体现在两大领域:以区域卫生信息平台为基础、以任务驱动为核心的“防治一体化”模式,和以松江区中心医院为主体、影像诊断业务为核心的“区域影像诊断中心”模式。

区域影像诊断中心

在松江区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中,“区域影像诊断中心”是建设重点。松江区依托区中心医院建成国内首座“区域影像诊断中心”(SongjiangImaging Center,以下缩写为SIC)的构建,完成了辖区内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普放影像的设备接入和区域影像共享工程的系统上线。SIC建设的重点是重组医疗服务流程,打破既往所有流程局限在单个机构的模式,将业务流程终端延伸到各机构以及不同科室,形成医疗业务的区域协同,实现在社区对SIC任何影像检查项目的预约和交费,实现社区独立摄片模式下SIC的集中阅片及诊断,实现社区对影像图像及报告的调阅和打印,从而发挥区中心医院优势医疗资源的辐射作用,大幅提高区域影像及医疗诊治水平。

第3篇

1998年,建立以财务信息为主的医院管理信息系统HIS;

2001年,在大连市较早地建立DQIS住院医生工作站;

2004年,建立大连全市首家与北京协和、301等大医院的远程会诊系统;

2005年,建立财务付款管理应用系统、图书管理系统;

2006年,引入“基于全成本核算的主管决策系统”;

2006年,实现跨区域医院信息管理(瓦房店分院);

2007年,建立大连全市首家农村偏远地区远程医疗援助及健康咨询系统;

2007年,建立了科研管理信息系统、药学信息服务系统、病案示踪系统;

2008年,建立大连市首家检验自助打印系统、“就诊卡”诊疗模式;

2008年,建立了门诊网上预约挂号系统、长海县为试点建立社区卫生服务管理系统;

2009年,建立了国内首家基于“三网合一”的床边医疗信息服务管理系统、东北首家移动护理、移动查房、移动门诊输液系统、移动点餐、消毒供应追溯系统;

2010年,HIS系统平台升级、OA办公、全院级PACS、全院网络升级改造;

2011年,建立东北首家基于物联网的生命体征采集监测系统、全市首家基于互联网和短信检验结果查询系统;

2011年,建立了新型物资管理系统、合理用药监测系统。

回顾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以下简称“中山医院”)的信息化历程,不难看出,中山医院的信息化建设先是以财务系统为主体的信息化建设,而后随着医院的不断发展对信息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医院的信息化建设也不断深入。谈到医院的信息化发展脉络,张翔主任说:“医院的信息化建设走过了非常扎实的一条路,原来以财务系统为主导的信息化建设,目前发展到了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医院信息化建设,以及区域医疗的信息化平台。根据医院的发展情况,在进行医院信息化建设的同时,我们就同步开展了区域信息化的建设。为什么我们会把区域信息化提得这么早,因为我们在这方面是很有基础的。医院从2007年就开展了覆盖农村偏远地区远程医疗援助系统,按照大连大学的理念和赵德伟校长的医院建设思路,为基层提供远程急救、远程查房、远程检验、远程预约挂号、远程培训、远程管理6项医疗服务也是医院肩负的责任。”

听了这样的讲述后,我们不禁会问:中山医院的信息化建设并没有走常规的道路。对此,张翔给出的答案是:“医院的信息化建设一定要根据自身的要求和医院的发展理念制定相应的目标。等着卫生部的号令,让干什么才干什么;或是随大流,别的医院怎么建我就怎么建,都是不可取的。医院的系统在一开始建设时就应该秉承一体化的思想,而且在这个过程中一定要强调专科化,比如一些专业性非常强的系统,绝对不让其他系统越俎代庖,要与专业公司合作相应的系统,这样才能保证系统的高水平;而HIS、电子病历、临床路径、CPOE则要强调一体化的建设思路。信息化的建设理念一定是顶层设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应该结合医院的特点统筹安排,要把创新的理念贯穿始终。”寥寥几句朴实且直白的话,道出了中山医院信息化建设取得成功的诀窍。

创思:不畏挑战贯穿始终

早在2003年,中山医院作为大连市唯一的一家医院就较早的与北京协和、天坛及总院等国内一流医院建立起了功能完善的远程医疗会诊系统,在远程医学继续教育、疑难病例专家咨询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日臻完善的计算机网络管理,使医院管理逐步向数字化管理过渡。“由于医疗资源分配不均而导致的‘大医院人满为患,基层医院没人看’问题还很普遍,这与卫生部的医改要求可谓背道而驰。我们是大连大学的教学医院,身上肩负着更多科研和教学的任务。基于此,医院没有只发展医院的信息化建设,而是为了更好的与基层医院联系,发挥医院的作用,利用远程医疗系统带给了基层医院和农村患者以最大的支持和服务。医院在远程医疗方面下的功夫是真功夫,不是做表面工作,走形式。医院早就成立了专门的远程医疗办公室,形成了良性的机制,如果远程医疗不能解决,必须要到医院来做进一步诊断和治疗的,医院对这部分患者开启绿色通道,利用双向转诊的模式,直接转进来住院治疗。”张翔在介绍医院决策怎样构建信息化时说,“医院在做这些工作的时候根本没有想到经济效益,只是用责任心和爱心在指导这项工作。但是从目前的现实情况来看,一些来自农村和海岛上的在医院看好病的患者回去后,‘一传十,十传百’,将医院的做法和给他们带来的实惠传达给了周围的人,医院在老百姓当中获得了口碑,经济效益也自然而然的实现了。”

第4篇

关键词:信息化系统;优化;方案;可扩展

中图分类号:TP306 文献标识码:A DoI: 10.3969/j.issn.1003-6970.2012.05.022

Optimizations of Medical Information System

SHeN Li

(Information centerthe 3rd People’s Hospital chongqing,chongqing 400065,china)

【Abstract】this paper described the current status of medical information system. according to the problems occurred in medical information system, some optimization of current medical information system schemas which focused on network devices and database storage equipments optimization was suggested in this paper. These schemas could improve system performance and enhanced security and scalability.

【Key words】Information System; Optimization; Suggestions; Scalability

0 引 言

医院信息化是将网络、存储、数据中心、电子商务等技术应用到医疗企业的市场调研、技术改造、业务流程控制、资金运作管理、医疗器械供应等过程,从而实现医院管理现代化。医疗企业进行信息化建设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降低成本、提高医院工作效率和提升医院的综合竞争力。其信息化建设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即网络、数据和应用系统的信息化建设[1]。而应用系统(如ERP、CRM等)全都构建在网络平台之上,因此基础网络平台建设是医院信息化建设的首要任务。网络平台应该能同时满足企业应用系统对实现话音、视频、电子商务等多种业务的需求。

1 医疗信息化现状分析

目前,多数医院的信息化建设时间较早,采用的网络设备大多为低端无管理交换机,随着应用系统的增多,网络规模不断的扩大,原有的网络设备无法满足与日剧增的网络吞吐量,主要暴露出以下几点问题:

1)功能性差,主要体现在无法有效的隔离网络风暴,当网络出现故障时不能快速的找到发生故障的节点;

2)网络主干线路部分多为百兆,在数据传输高峰期易成为传输瓶颈;冗余技术陈旧以致关键节点可能存在单点故障;

3)数据之间联系不大,缺乏有效的整合;

4)采用的信息技术落后导致办公效率低下;

5)缺乏较可靠的安全管理手段,时常发生信息化事故,如计算机病毒攻击、软件漏洞、重要数据的泄密等。

为解决上述问题以应对日益激烈的市场化竞争,提高企业自身竞争力,需要在现有的医院信息化基础平台架构的基础上进行优化及改造。

2 总体设计规划

为快速改造现有基础架构且保证投入的改造成本较低,设计采用总体统一规划,局部分期实施的模式[2],结合医院目前的运作管理模式,充分考虑各应用系统的需求,应用成熟的网络技术,同时兼顾信息系统的先进性、可扩展性、高可靠性和高安全性的原则来建设。

2.1 基础平台建设内容

医院基础平台建设包含以下几大系统:

2.1.1 网络系统

优化改造现有网络系统架构,优化核心数据中心网络,实现数据中心网络与现网无缝融合;改建医院园区网络交换系统,部署全覆盖的无线网络系统。

2.1.2 数据中心机房系统

数据中心机房系统包括两方面,一方面为应用系统以及相应的数据存储设备,包括应用架构平台、数据存储、备份系统。另一方面为机房配套设施[3],如机房综合布线系统、消防系统、空调、防尘系统、KVM、UPS等。

2.1.3 网络安全系统

优化改造现有网络安全系统,数据中心网络、数据安全系统,流量管理系统,入侵检测、审计系统、准入控制系统。

2.1.4 存储/备份/容灾系统

部署完善的存储基础平台,实现数据平滑迁移到新数据中心,医院两地实现同城应用级容灾。

2.2 基础平台设计原则

为使系统既能满足当前性能需求又具有较好的可扩展性,基础平台设计必须既能适应当前应用系统的需求又可满足未来信息化发展的需要,须按照以下原则进行设计:

2.2.1 先进性

采用成熟的技术,在兼顾成本的情况下尽可能的采用最先进的技术,使整个系统在相当一段时期内在同行业之间保持技术的先进性,使语音、视频等对网络带宽要求比较高的多媒体数据能够传输顺畅,

2.2.2 安全可靠性

高可靠性,即保证各项业务应用系统不因硬件故障无法开展业务,具体实施方法有:在关键业务点采用冗余、热备等方法尽量避免系统的单点故障,制定较强的软件操作规范,以及建立事故监控网络技术措施等。

2.2.3 灵活性和可扩展性

医疗信息化基础平台是一个不断发展的系统,因此必须具有良好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以适应应用系统的发展,当医院业务量增大时,能比较容易的扩大平台承载容量和提高各节点的性能。具备支持多种物理接口、通信媒体类型的扩展能力。

2.2.4 开放性

基础平台应具备与多种通信协议相互通信的特点,确保充分发挥基础设施的作用。遵循开放式标准,坚持采用统一规范的原则(如国家标准,ISO标准等)。

2.2.5 经济性

基础平台应使资金的投入产出比达到最小值以获得较高的性价比。通过以较少的人员投入支撑系统运行,使用较低的成本,在不影响系统整体安全性的前提下尽可能保留已有系统,充分利用原有的资金投入。

2.2.6 可管理性

当业务系统的不断扩大时,基础平台管理任务会越来越重。因此在设计时须建立比较全面的解决方案,例如采用先进的管理软件,实时监控平台的运行情况并快速确定网络故障、动态平衡网络负载等。通过采用先进的管理策略和工具提高网络可靠性[4],为业务运行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3 基础平台优化方案

3.1 方案思路

针对目前医院的现状,医院现有基础平台从技术层面上可分为两大基础平台:网络基础平台和数据中心基础平台。第一步:重点优化现有网络基础平台,第二步:重点优化数据中心存储。

3.2 网络基础平台优化方案

网络基础平台规划设计图如图1,结合第三人民医院现有的信息化应用系统的需求,全面优化、改造现有的基础平台。使该平台成为先进、高可靠、高效的基础支撑平台。同时具备良好的扩展性、兼容性、能适应医院未来5年的信息化发展,最大程度的保护投资。

如图2所示,优化后的网络系统架构采用区域模块化架构,各区域模块根据其承担的功能分别设计,模块间相互独立并通过核心交换设备进行数据的传输与交换。当增加或优化业务系统时[5],只需增加或改动相关区域,避免了修改整体架构,最大限度的保护医院的投资。结合医院当前实际运行情况,我们设计了一个核心交换区域和五个功能区域(数据中心区域、楼层汇聚区域、网管区域、外联出口区域、安全隔离区域),如图3所示。

核心交换区担任各功能区域间的数据交换,其重要性非常明显,因此改区域应具备高可靠、高性能、高冗余等特点,建议该区域采用两台万兆交换机交换机采用热备方式与各功能区域互联[6]。各功能区域互联的骨干链路全部采用千兆ETH线路(6类双绞线),利用区域模块架构设计,使各个区域的核心设备来分担现有核心交换机的负载,延长核心交换机的利用年限,在应用系统发展到需要万兆数据交换时,直接更换为万兆核心交换机。并且在核心区域部署IC4500担任全院安全准入控制系统,与各交换机和防火墙联动。

数据中心区域是数据存储核心区域,为各应用系统提供用户信息、医疗信息等基础数据。该区域应采用两台千兆交换机热备方式,为各服务器提供高速稳定的交换平台。区域出口采用两台冗余防火墙控制访问权限,为数据中心区域提供安全防护。每台防火墙两条上行千兆光链路分别与核心交换区域的两台核心交换机互联,形成骨干千兆冗余链路。

楼层汇聚区域担医院各大楼各楼层的接入交换机汇聚功能。结合目前医院的布线情况和楼层信息点分布情况,建议行政楼、老年科大楼、内科楼、综合楼4栋楼的汇聚功能由核心交换机担任,各楼各楼层的接入层交换机直接汇聚到核心交换机上。门诊楼采用1台EX3200-48T交换机担任汇聚交换机各楼层的接入层交换机先汇聚到EX3200-48T上,再通过汇聚交换机EX3200-48T与核心交换机连接。核心的Juniper EX4200千兆全线速集换机,部署为集群模式,实现各楼层交换机到EX4200汇聚交换机冗余链路且 2G上线干线。利用集群堆叠技术屏蔽了2层STP的问题,彻底解决2层冗余链路成环的问题,所有干线运用channel技术,不仅实现了链路冗余[7],还实现了冗余链路扩充干线链路带宽。港天门诊楼的汇聚交换机EX3200采用2层trunk channel链路与核心交换机互联,链路带宽为20G ETH 链路。根据原有各大楼间的光纤链路资源,建议采用单芯千兆光收发器为各大楼到中心机房的核心交换机提供链路。

网管区域担任医院信息化运维系统的重要区域,采用1台防火墙及单台千兆交换机组成,与核心交换机互联。网管区域是部署信息化运维系统服务器及设备的独立区域。

外联出口区域担任与医院相关联的所有其他企业、机构网络的互联互通,同时确保医院内网网络的安全。(如:与医保的互联互通)外联出口区域采用1台Juniper SSG350防火墙担任与外联单位的专线互联,同时采用冗余链路分别连接到核心交换区域的两台核心交换机上,实现外联单位与医院内网各功能区域的互联互通;该防火墙还担任各外联单位的相互隔离及访问安全控制功能。

安全隔离区域是一个公共区域。是为未通过安全认证和安全检查的用户提供的可访问的信息区域。安全隔离区域是部署、防病毒服务器、补丁分布服务器、低安全度的公共信息资源等。

3.3 数据存储中心优化

数据中心是整个医疗信息系统信息存储仓库,保存着所有医务人员以及病人的相关资料,其重要性尤为突出。随着数据中心技术的日益发展,传统的数据中心架构将逐渐退出舞台。从数据中心的高扩展性、高效性、节能性、资源合理利用率等多方面因素考虑,同时结合负载均衡系统、存储共享系统、服务器虚拟化系统、备份系统等,应实现数据、应用分离。如图4所示:

图4 数据中心架构

数据中心将数据库服务器和数据库文件分离存放,数据库文件存放到比较稳定的存储设备上,并作相应备份,数据库服务器则采用双机或者等技术以保障数据库7*24小时运行,为应用级容灾打下坚实的基础。另外,通过Vmware虚拟化系统将所有硬件设备进行整合,再根据具体需求分配相应的资源给相关应用,合理的利用了计算资源,节约了成本,同时也增强了系统的可扩展性。

4 结 语

本文分析了现有医疗信息系统存在的不足。针对当前医疗信息系统网络设备陈旧、可扩展性差、数据存储不集中等不足,提出了优化当前医疗信息系统应重点优化两个部分,即优化当前信息系统的网络设备和数据存储中心。并根据该指导思想制定了改良医疗信息系统的方案。

参考文献

[1] 杨迎镭.论重庆卷烟厂的网络改造优化[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2.01.15.

[2] 周建大,黄志平,姚宁宁,等.如何建设中国特色的区域医疗信息化平台[J].管理观察,2012(4):221-224.

[3] 孙中海,孙卫,王继伟.基于云计算的区域医疗信息化建设模式思考[J].中国数字医学,2011,6(12):47-50.

[4] 王琳华.关于远程医疗如何促进区域医疗信息化建设的思考[J].重庆医学,2011,40(35):3574-3575.

[5] 杜晨霞.医疗信息化服务模式的发展趋势探讨[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1,21(30):117-119.

第5篇

首先尹力副部长代表中国卫生部对大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并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和从事中国卫生信息化建设的各方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

他说:“当前信息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正在改变着社会,改变着世界,也在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建设数字化医院,构建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实现卫生信息、卫生资源和信息资源的共享,向社会和卫生机构提供优质、高效的信息服务,已经成为当前卫生信息化建设发展的必然趋势。

中国的新医改方案,将卫生信息化建设列为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八项重要支撑之一。强调以推进公共卫生、医疗、医保、药品和财务监管信息化建设为着力点,整合资源,加强信息标准化和公共服务信息平台建设;逐步建起统一高效、资源整合、互联互通、信息共享、透明公开、使用便捷的医药卫生信息系统;不断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和工作效率;为方便患者就医提高卫生医疗机构的工作效率,减少信息资源的浪费,以及提高政府决策和管理水平服务。”

尹副部长介绍:“近年来,中国卫生信息化建设快速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以传染性疾病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为主的网络直报系统,提高了传染病疫情监测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反应和处置能力。公共卫生信息系统和医疗服务信息系统广泛应用,农村和城市社区卫生信息化工作成效明显,许多地方正在为推进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进行积极有益的探索。一些省份在居民健康档案,医院电子病历、医疗信息综合平台建设方面取得了较好的进展。

全国各地广泛开展了医院信息化建设工作,目前,90%以上的县及县以上医院建立了挂号收费、药品器材、医疗管理等内容的医院管理信息系统。1/3以上医院建立以病人为中心,以电子病历为基础的一体化管理信息系统。优化了就医流程和资源配置,提高了工作效率与管理水平,方便了患者的就医。中国医院协会信息管理专业委员会调查显示,中国的三级医院中,应用门急诊划价收费系统、药库管理系统和门急诊挂号系统的比例,分别为93%、91%和84%,住院护士工作站系统和病区医生工作站系统应用比例分别为80%、63%;近三年以来一半上级医院信息化建设投入超过100万人民币。”

第6篇

新医改方案的提出,给妇幼保健和区域医疗信息化建设带来了历史性的机遇和挑战。培训会围绕如何抓住机遇、应对挑战、制定策略等内容展开。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妇幼保健中心主任张彤,在致辞中分析了当前妇幼保健领域及妇幼信息工作的现状,并对未来妇幼保健信息化的发展提出了期望和建议。

卫生部统计信息中心标准与规划处胡建平处长,在题为《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与全国卫生信息化建设发展规划》的报告中,介绍了卫生部基于医改的卫生信息化“十二五”总体建设规划,以及卫生信息标准、区域卫生信息平台的规划和架构,使学员了解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的方向与具体思路。他指出:“十二五”卫生信息化建设发展规划的目标,就是要建设高效统一、顶层设计 、资源整合、互联互通、信息共享的卫生信息系统。重点工作简单地说就是“三五二一工程”,“三”即建立国家、省、市三级综合医药卫生信息平台;“五”为建立公共卫生、医疗服务、医保、财务监管和基本药物监管五大业务应用系统;“二”是建立以电子病历及临床路径为核心的医院信息平台,和以居民健康档案为基础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一”为建立全国统一的国家卫生信息专网。四川省卫生厅信息中心主任甘华平,以《四川省基于健康档案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建设构想 》为题的报告,介绍了四川省近期在区域卫生信息网络平台方面的探索和实践。

卫生部统计信息中心标准与规范处副处长汤学军关于《国家卫生信息标准与妇幼卫生信息化总体设计》的报告,以及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妇幼保健中心信息管理部主任潘晓平的《基于区域卫生信息平台的妇幼保健信息系统建设试点示范工程》的报告,分别介绍了妇幼卫生信息化总体设计,妇幼保健信息化标准制定,妇幼系统建设规范,以及前期示范工程的经验总结,这将为全国各级妇幼保健机构参与本区域的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起到有力支持与保障作用。培训会还介绍了妇幼中心即将开展的新一轮试点示范建设工作,并对下一步的试点申请和建设内容等问题进行了讲解。

第7篇

北京安博维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成立于2003年,是一家专门从事区域化健康数据平台及临床医疗信息化系统的研发、系统集成、销售及服务为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成立多年来始终专注于健康数据平台及临床医疗信息化系统的应用开发,并具备提供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健康数据管理平台解决方案的能力,是国内知名的医疗应用软件生产商。安博维品牌及其系列产品已经通过软件行业的双软认证,并于2009年9月24日在香港创业板成功上市。

一“精”一“专”“必杀技”闯“江湖”

2011年电子病历市场发展迅速,成为医疗卫生信息化领域最热的焦点。电子病历得到了从政府到医院院长、从业务科室到IT部门的普遍关注。随着医改的逐步深入,在国家政策层面高度关注,不少医院也将部署电子病历落到实处。甚至一些传统的HIS厂商也开始提供电子病历解决方案。在谈到2012年的发展时,卿建国自信的说:“近两年,我们在传统电子病历方面继续扩大战果,市场占有量继续增大。产品线也继续丰富,在质量控制、临床路径等方面不断深入。尤其是中医电子病历方面,和传统的西医电子病历有很大的区别,但我们在这里取得了很好的成绩,成功部署实施并应用,在中医科研方面有大的突破。安博维2011年经营额约4000万元,比上一年增长了30%,2012年估计将增长60%。与此同时,从市场的发展上看,2012年也肯定会比2011年发展更快,行业规模也将更大。在电子病历方面,大型医院在电子病历应用的深度、广度、与其他信息系统的整合性,以及满足不同临床科室专业化需求方面提出更高要求。会更注重国家和地方的法规、规范和政策导向,注重标准和规范的应用,以适应未来区域卫生信息共享和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的发展趋势。二甲医院的电子病历实施和应用在今年大量展开,迎来一个大潮,展望2012年仍会是电子病历年,全国电子病历市场总产值大概将达到2个亿的水平。”

安博维成立至今经过多年的发展在很多领域都有了成功的产品和案例,但卿建国仍然强调:我们始终是一家以电子病历为核心发展的IT企业。他说:“从业务构成上讲,公司在电子病历、区域医疗、数字化医院、中医临床科研业务这几方面的产值比例大概是4:2:2:2。虽然我们在医疗的很多领域取得了不同成果,是医疗信息化的综合服务提供商,但电子病历仍是我们的重要的拳头产品之一,我们作为电子病历的专业厂商,过去是,现在是,在将来公司发展的中长期战略规划中,电子病历一直是我们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强手如林的电子病历市场,安博维能取得今天的成绩实属不易,卿建国说:“我们取得成功的关键就在于我们在‘精’和‘专’这两点上下足了功夫。”

安博维在成立初期就提出了建立“结构化”的电子病历,在全行业都注重“结构化”的今天,安博维已经开始深入研究“结构化”的真谛。卿建国说:“结构化电子病历是安博维提出的‘精’的最大体现。目前,我们的电子病历系统在发展过程中正在做临床术语采集这样一个工作。电子病历再发展3年~5年之后会向知识库的方向发展,只有完成了临床术语的录入工作才能发展到知识库的层次,才能满足医院未来对电子病历的要求。”

在“专”方面,卿建国非常重视特点科室的特殊需求,进而研发出更加适合临床需要和科研需要相结合的高质量电子病历系统。卿建国对此介绍说:“我们服务了很多大型三甲医院,这些医院除了整体医疗水平很高以外,都有自己在全国医疗系统中排名前列的科室。这些科室的科主任又是全国范围内的学科带头人,因此他们对电子病历的要求会更高,尤其是在临床术语和科研价值方面,以及前后台对应关联程度的要求都格外严格。公司在满足这些科主任的需求方面下了很大的功夫,在骨科、肿瘤、产科等专业科室的电子病历系统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这些专业科室的电子病历系统需要大量与其专业相关的专用术语,这对于安博维产品的专业化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一“精”一“专”,两大“必杀技”成就了安博维在电子病历市场的成功,但是卿建国也对电子病历市场提出了自己的一些担忧:“电子病历建设之初,曾被很多人误以为是病历的电子化,所以信息化建设停留在比较初级的阶段。其实电子病历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和进化过程,分为多个阶段,目前大部分医院的电子病历应用仍处在病历电子化阶段。另外一个重要问题是很多电子病历产品结构化深度不够,未能做到全结构化,只能实现系统内的调阅、查询,在对数据统计、数据共享和科研分析、主题分析等方面难以提供支持。尤其居民健康档案和区域信息化建设方面对电子病历要求更高时会难以适应。国家刚出台了电子病历系统功能应用水平分级评价方法及标准为电子病历信息化发展指出方向和提供依据。在国家层面,政府自上而下密集出台了一系列规范,但有些标准未必适合全部用户的所有情景,一些标准在一定层面上看实用价值有待提高。”

“江湖”风云起,吾当立潮头

卿建国作为公司总裁在北京安博维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成立伊始,就确立了公司致力于医疗信息产业的发展方向,本着“诚、信、精、新”的企业理念,多年来一直在技术上精益求精。经过近十年的发展,在软件开发、网络构建、系统集成等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

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卿建国在总结这一年的市场发展态势时说:“医疗卫生信息化行业在2011年总体来说是遍地开花、蓬勃发展,整个产业行业规模扩大,政府全面参与。2009年出台的‘新医改’明确把医疗信息系统建设作为‘四梁八柱’之一,这些政策上的支持和落实在2011年对医疗信息行业的快速发展起到了重大的推动作用,其效果逐步体现并放大。”

随着医改的不断深入,区域信息化建设的热潮在2011年展开。很多地方的区域卫生信息化由政府牵头联合医疗机构、服务提供商进行了很多不同模式的尝试,也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卿建国说:“我们早在几年前就已经看到了这个市场的发展趋势,当时就开始了公司在这方面业务的布局,并且投入了相当一部分技术人员进行相关系统的开发。可以说安博维的发展是公司有能力牢牢把握市场发展动向带来的。”

卿建国饶有兴致的介绍了安博维在区域信息化建设上的经典案例。拉萨市区的东部有一个县名叫“达孜县”,这是一个平均海拔3700米、以农业为主的县城。自医改深化以来,达孜县不断加快推进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为农牧区医疗卫生工作改革起到了带头作用。由于地理原因,达孜县在基本医疗服务、公共卫生服务、药品器械管理、基层工作督导、统计数据收集等方面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信息反馈不及时、数据不准确和应急反应不迅速的难题,政府投入的大量人力、物力和取得的效果不成比例。为突破工作瓶颈,当地县领导逐步认识到要改变落后、原始的工作方式,必须通过采取信息化手段提高管理水平。通过多方调研,在自治区卫生厅的支持帮助下,达孜县与北京安博维科技有限发展公司初步达成协议,合作实施全县卫生系统的信息化建设项目。经过一个多月的建设,项目第一期已经正式投入使用。各基层单位在试用后普遍反映建立的“达孜区域卫生信息平台门户应用系统”充分结合地区农村卫生工作实际,全面涵盖远程医疗系统、居民健康档案、药品管理系统、妇幼保健系统、计划免疫系统、农牧民医疗制度和县乡村三级医疗网络的数字化建设和应用。医疗卫生机构信息网络的统一规划和各种医疗信息的互联互通,数据全部实现了共享共用,极大地减轻了工作压力,提高了工作效率。一方面为有效缓解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提供支撑。如移动医疗检查车使群众特别是农村群众在基层医院就能共享区域医疗中心的大型医疗检查,使群众得病不需要出远门。此外,通过远程预约挂号,能降低群众为等看病在大城市的食宿费用等。另一方面各系统统计数据即时生成,极大节约人力成本和时间成本,提高准确性;更重要的是各基本医疗保障系统与本系统的对接大大降低医保管理部门的工作成本。达孜县区域卫生系统在全县范围内实现了以卫生信息数据中心和全民健康档案为核心,实现医疗机构信息互联互通、县乡远程会诊、双向转诊、即时结报等区域协同基本医疗服务,逐步纳入到全区医疗和新农合系统运营平台。切实解决当前医疗资源重复配置和闲置浪费并存的现状,迅速提高基层医疗服务质量,降低群众医疗负担,保障和推动达孜县卫生事业的健康有序发展。谈到区域医疗未来的发展前景,卿建国说:“区域性公共卫生信息化建设将呈现出加速发展态势,建设模式会更多种,居民健康档案是实现区域医疗的基础,也是实现医疗改革目标的关键途径,政府卫生管理部门的省级平台建设会向纵深发展。”

卿建国告诉记者,成功抓住市场机遇而取得成功的案例在安博维还有很多。随着政策的大力支持,全国各地都在卫生信息化建设方面投入了不少人力物力和相关资源,安博维的客户有80%以上都集中在三级甲等医院,但近两年也出现了一些发展较好的二级甲等医院的身影,为安博维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增长点。卿建国说:“各地、各医疗机构都希望在力度如此之大的医改大潮中借力而上,特别是近两年,县级市或地级市医院也就是二级甲等医院在信息化方面的发展成为了新的发展点。山东省蓬莱市的一家医院是安博维的客户,他们投资了500万进行医院信息化建设,无线查房、台车、PDA等信息化系统已经用到了临床当中。公司今后会更加关注这一部分的市场,整合出符合这一级医院信息化建设需求的信息化系统。”

在谈及市场的风云变化时,卿建国也对市场发展过程中显现出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担忧,如:区域信息化建设如何才能更好落地,区域信息中心的作用和价值等。卿建国表示:“希望政府相关部门能够更加明确一些相关的标准和操作办法,让信息化建设的成果能够充分惠及广大老百姓。”

第8篇

在人力、财力、技术都相对有限的情况下,公共卫生的信息化建设如何快速地取得成效呢?新医改方案着眼的是“大卫生”、“大医疗”,对于卫生信息化来说,也必须从“大”处着眼,务实推进区域医疗信息化。

青岛市是我国知名的旅游城市,也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帆船赛事举办地。从2005年起,青岛市政府和卫生主管部门通过建设完善的青岛市公共卫生系统,采用信息化的手段准确、快速地掌握各类疾病的有关数据信息,为制止严重疫情和疾病突发和蔓延的情况提供决策依据,有效地保障了奥运会帆船赛事的顺利进行。

区域医疗信息系统需求紧迫

公共卫生信息管理仅从“公共”两字理解,就意味着是大范围、大面积的。因此对当前公共卫生信息化建设工作来说,最迫切的是要把各种基层的信息系统整合起来,将各种动态情况实时地展现给各级管理者,以便于其对公共卫生的掌控。

建设区域医疗协同系统,最主要的是“统筹规划”。现在各地已经出现不同业务部门各自建设各自区域系统的趋势,按照这种趋势发展,必然又是重复的基础设施投资,而且还达不到信息互通。需要特别提醒的是,区域性医疗信息系统的建设,与基层医疗机构信息系统建设有一个根本的不同,它不属于哪一家、哪一个基层医疗机构,它是协同本区域所有医疗资源来为全民服务的,建设过程中需要协调多方资源,所以它必须由政府组织建设,而且还必须由政府运维管理。

新医改方案对公共卫生信息化建设的需求在青岛市公共卫生信息平台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青岛市卫生信息中心(以下简称“中心”)主任林元光告诉记者:“青岛市从2005年起,就开始进行了区域性公共卫生信息平台的建设,到2007年底,青岛市已经建成比较完善的公共卫生信息网络,连接各级卫生行政部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卫生监督机构、医疗机构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青岛市公共卫生信息平台整合青岛市本地区卫生信息资源,建立比较完整的公共卫生信息应用系统,实现卫生部提出的“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信息网络覆盖和完善的公共卫生应用系统支撑作用。

青岛市公共卫生信息平台建设,以位于青岛市疾病控制大楼的市疾病预防控制三级网络电子信息网络系统为核心(注:以下疾控三级网络即是指青岛市公共卫生信息平台),以光纤连接青岛市卫生局、青岛市妇幼保健中心、青岛市卫生监督所、市120急救中心、市人才中心、市医学会等市内办公地点的广域网系统,以2M SDH链路连接各县市卫生局的远程广域网络系统,形成一套反应迅速,处理准确、及时的完整网络平台体系。

公共卫生信息平台在充分利用现有的信息网络资源基础上,建设城市公共安全信息共享网络系统,以便处理突发事件应急;网络系统的内部各子系统以及城市公共安全网络平台使用统一的接口,形成融指挥协调、预测预报、卫生监督、医疗救治、物资储备等功能为一体,全市横向和纵向互连互通,具有国内一流水平的应对突发事件的公共卫生信息网络系统。

信息化建设必须计成本

和很多行业的信息化建设一样,公共卫生信息化建设中,普遍存在着不计成本的现象,很多医院和机构的信息化工作管理者认为信息化建设没有现成经验可鉴,只能“摸着石头过河”,必须先交“学费”。然而林元光告诉记者:“青岛市公共卫生信息平台从建设之初,就面临着人力、财力的制约。因此信息化建设必须计成本,有效利用财政投入,真正把钱用在公共卫生信息化建设的‘刀刃’上。”信息化建设不仅要计成本,而且要追求产出最大值。这是林元光琢磨最多的一件事。

林元光表示,在公共卫生信息平台的过程中,依据上级信息化建设总体规划,青岛市卫生局多次邀请有关专家到现场,对全市公共卫生信息化建设总体发展规划、系统应用开发等进行论证,确立公共卫生信息平台建设的重点,建立科学的评估体系,并由市卫生局信息中心统筹规划信息化建设项目,从源头上制止了政出多门、重复建设等现象。

经过深入的讨论,青岛市卫生局信息中心决定,采用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H3C)提出的基于IP架构的整体网络解决方案,将最新的IP网络技术融入到青岛市公共卫生信息平台当中,指导整个卫生信息平台的规划与建设。“IP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是一项非常成熟的技术,所有信息技术都承载在IP架构之上,这必定是一个发展趋势。在医疗卫生系统,所涉及的业务系统众多,非常需要一个标准来消除各种业务之间信息无法共享的壁垒。H3C提供的基于IP技术的全线产品与解决方案正好可以满足我们这一需要。”林元光告诉记者。

构建安全自适应网络平台

在广域互联方面,考虑到青岛市公共卫生三级网络的通信量大,以及安全性、保密性、可靠性、可用性等因素,市卫生局信息中心与12个区县卫生局以及5个市级卫生机构的通信线路通过租用光纤或电信2M SDH互连。这样做可以充分兼顾今后卫生系统在多媒体及视频影像传输方面的长远发展和需要,为下一步卫生三级网络的“三网合一”打下基础。

为了保证网络高速的数据交换,信息中心选用了H3C S9512交换机作为内网的核心交换机,通过配置高密度千兆接口业务板卡,来满足疾病控制大楼内部各个楼层交换机的接入和市内各个市级单位通过租用运营商的裸光纤以千兆带宽接入疾控三级网络系统的需求。同时,为了满足未来大量社区医院机构和相关医院的接入需求,中心选用H3C S9512万兆机箱式路由交换机作为各级医疗机构的汇聚点交换机,并配置高密度千兆业务板卡,作为今后大量社区医疗机构以及相关卫生单位的接入设备。考虑到医院等大量的社区医疗单位网络信息系统不由信息中心统一进行管理,而且地理分布比较分散,如果直接接入信息内网,会造成比较大的安全隐患,为了保证系统的安全性,在汇聚交换机和核心交换机之间用H3C F1000-A千兆防火墙进行安全控制,从而保证了疾控三级网络系统的安全性和健壮性。

对于乡(镇)的信息采集点来说,由于上传信息量单一且数据量较少,因此数据传输时间不会很长,而且对网络互连的实时性要求不高。根据这种应用情况,中心在乡(镇)的数据采集点采用VPN的方式接入到疾控三级网络系统。这样的连接方式既把公共卫生基层的监控统一纳入到公共卫生体系中来,又大大降低投入,无论经济效益还是社会效益,都十分可观。

第9篇

关键词:医院;信息化建设;问题;风险

中图分类号:TP3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1) 12-0000-01

Problems and Solutions in Hospital Informatization Construction

Wei Minghua

(People's Hospital of Guangxi Pingnan Information Section,Guigang537300,China)

Abstract: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not only the world's economic structure is changing,the original material but also towards the information society transformation.Global us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information technology,accelerating the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society driven.This prompted the rising tide of global information,th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revolution to all walks of life brought new vigor and vitality.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construction of hospital information in the problems and solutions.

Keywords:Hospital;Informatization construction;Problem;Risk

信息技术在医院信息化建设中的运用,不仅给医院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而且对医院的建设来说,既是一个机遇又是一个挑战。本文就医院信息化工作的现状及信息化建设工作中的问题以及信息化建设工作的对策等三方面进行阐述。

一、医院信息化工作的现状

医院的信息化建设逐步发展,从无到有,并且在开发、推进的广度及深度上不断进步,有些先进地区的医院信息系统及运用网络的水平,已经与发达国家的医院应用信息系统状况接近。随着,我们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医院的信息化建设越来越受到重视,目前全国县级以上的医院信息化起步比较晚,但随着信息化的深入,医院应用信息管理系统及临床信息系统会越来越多。

二、医院信息化建设工作中的问题

首先,对于信息系统的认识不充分。我们的医院信息化建设正在建设阶段,虽然也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目前的信息化建设存在比较简单化得问题。人们普遍对于信息化缺乏一定的认识,甚至只是认为医院的信息化就是简单的买一些IT硬件设备,有的医院的信息化建设就是把原有的人工收费及药品管理工作转化为了计算机操作的形式。其实,我们医院信息化建设工作的本质是“以人为本”,采用信息技术,围绕病人服务,利用数字挂号、电子病历、远程医疗等手段,更好的为病人服务,方便病人接受医院的治疗。

其次,医院在接受信息化建设中缺乏整体规划。我们知道医院的信息化建设是一项长远的系统工程,必须做好总体上的规划。而现在我们一些医院往往忽视了预估未来业务,不能根据自身的业务状况对今后的发展做出一个整体性的规划,这样不利用医院的整体发展。这样,医院把信息化建设的工程推给开发商之后,开发商不能够结合医院的具体情况进行设计,因此,这样不匹配的医院实际发展需求的信息化工程建设,在功能上完全不能符合和满足医院的实际需求。因而,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资源的浪费。

另外,医院信息化建设中的资金问题。根据相关的资料,建设一套设施完整规范的信息化管理系统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这些资金往往由医院自己筹集。一些医院有碍于资金的压力,往往投资短期能够产生回报的医疗设备,对于不能直接产生经济效益的医疗信息系统设备,医院不进行投资。因此,在资金的投入上,我国与发达国家医院的信息建设投入相差很大。

第三,我国医院信息化建设发展不均衡。根据现在的医疗信息水平来划分,医院信息化系统建设分为三个阶段:医院管理信息化阶段(HMIS)、临床管理信息化阶段(HCIS)、局域医疗卫生服务阶段(GMIS)。我国目前大部分医院都属于第一阶段建设中,主要以财务系统信息化为主,有少数医院达到了第二阶段医院应用系统的标准,加入临床医学的内容,例如,电子病历、健康体检等。而第三阶段的公共卫生区域信息化,包括若干医院之间的体系共享,大中小城市区域间的共享,涉及居民档案、突发卫生事件等,国内医院的信息化建设工作还没有达到这个水平。

第四,缺乏统一的标准。医院信息化建设的重点及难点就是开发一个统一的标准,IT行业的各个厂商设计的HIS系统形式不统一,医疗信息交换就成为医院信息化建设的一个瓶颈。HIS的命名和数据结构不相同,不同的系统平台和非标准的信息格式阻碍了行业间的信息交流,造成了医院内部各部门之间,各个医院之间的信息共享出现问题,也不利于信息化建设的后续发展。

第五,缺乏专业型人才。信息产业是一个新兴的产业,我们医院的信息技术的应用和发展需要有一批专业化的人才队伍,不但要懂IT技术,有懂医学及戏院管理基础的复合型人才,目前的人才队伍远远不满足实际的要求。并且信息技术的人员在职称评定或升迁方面不占据优势,因此医院的信息化建设不能很好的聚合人才,导致人才流失。

三、医院信息化建设工作的对策

对于,医院的信息化建设工作我们了解了其存在的主要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的特点,要采取一定的对策解决,促进医院信息化建设的发展。首先,加强医院信息化建设的基础,目前各个医院都基本建有自己的信息化网络系统,但是系统的传递速度比较慢服务器处理差,因此医院要在重视好医院信息化建设工作的基础上,根据医院的具体情况做出整体性的规划,把覆盖医院各职能部门和临床科室的医院内部网建好,结合医院的实际去开发和发展更好更高速的为传输介质,以高性能的服务器和网络设备为主,以克服局域网络的不足的问题。

努力加强医院信息系统建设,建设具有良好性能的结构系统,做好日常的维护工作,针对不断变化的业务需求进行不断修改和调试。加大医院信息化建设的投入,减少物质和药品的库存和损耗,在节省成本的同时增加资金的周转率,解决信息沟通不畅的问题。同时,加大资金投入,确保信息化建设工作的顺利进行。并且,建立一支高素质的信息人才队伍,即懂计算机知识,有了解医院信息系统规划,解决医院信息专业人才资源不足的问题,促进我们医院信息化建设的长足发展。

参考文献:

[1]吕廷杰.我国移动商务发展趋势分析与展望[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

[2]刘谦.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医院信息化建设带来的机遇[J].医学信息,20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