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15 17:19:39
导语:在财务风险量化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关键词】 财务风险评价; 高新技术企业; 熵权; TOPSIS
【中图分类号】 F27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5937(2017)04-0070-05
一、引言及文献回顾
高新技g企业的发展已经成为我国经济主要的推动力和增长点,创新和转化科技研发成果是高新技术企业提升竞争能力的核心内容。从研发所需的人才成本、高科技设备到投入市场前的临床测试环节,每一项都需要企业投入大量资金,并且从研发到市场销售需要较长的周期,因此,资金周转和融资问题较为突出。高风险和高收益以及股权融资严格的条件限制加剧了企业权益融资的难度;考虑到资金杠杆的作用以及资本成本,债务融资成为重要的融资途径。而债务融资双刃剑的特性导致企业财务风险的评价和监控工作显得尤为重要。生物制药行业作为我国重点发展的高新技术行业之一,具有高风险和高回报的行业特征。由于外部经营环境的变化和融资特性以及各种难以预计或无法控制的影响因素的存在,进一步加剧了企业的财务风险。因此,无论从公司管理者角度还是潜在的投资人角度而言,正确评价和监控企业的财务风险至关重要。Zmijewski[1]引入Probit回归模型进行财务危机预测,结果表明双变量Probit模型能够较好地降低样本选择引起的偏差问题。王庆华和杨杏[2]以深交所上市并发行公司债的制造业为样本,采用多分类Logistic回归探讨了财务风险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偿债能力、盈利能力和现金流量情况及发展能力显著影响企业财务风险的大小。巩斌[3]从企业的偿债能力、盈利能力、运营能力和成长能力构建了企业财务危机综合评价体系,并运用数据挖掘技术进行了分析。章细贞和张琳[4]在研究企业并购对财务风险的影响中采用Z指数度量企业的财务风险。高琳[5]针对生物制药企业的特殊行业性质,运用因子分析法构建生物制药企业财务风险控制模型。陆家玉[6]针对医药制造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财务风险进行分析,并将实际财务数据带入Z计分模型和F计分模型中,通过简单的数据统计得出F计分模型更适合我国医药制造行业。综述所述,国内学者分行业特征对企业财务风险的研究逐渐趋多,并逐步运用相关模型进行财务预警和风险评价管理。其中,企业财务风险的评价采用了多纬度的财务指标,但指标权重的赋值多采用了主观性较强的层次分析法,甚至直接给出权重,从而影响了评价的可信度。近年来熵权法和TOPSIS方法相结合用于管理科学领域的综合评价越来越受到关注[7-8]。熵权法作为一种客观赋权方法,可以根据矩阵本身的数据信息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能够有效避免人为判断的主观随意性,使权重系数更加客观合理;TOPSIS方法是一种多目标决策的综合评价方法,它可以通过函数曲线将评价方案与理想方案之间的整体相似程度反映出来,客观真实地体现不同方案之间的差距。企业财务风险的综合评价既符合多纬度客观量化的评价指标又具备多属性的评价特点,但截至目前的文献中尚未发现该方法用于企业财务风险的综合评价。鉴于此,本文尝试在运用熵权法对评价指标客观赋值的基础上,结合TOPSIS多属性决策方法建立生物制药企业财务风险评价模型,并对选取的样本进行量化风险评价,同时为具有客观性和多属性决策特点的综合评价提供一种可行、有效的方法。
二、影响财务风险因素角度构建风险评价体系
企业财务风险的形成不仅与筹资活动紧密相关,而且与企业的管理水平和发展战略也密不可分,生物制药行业的资本投入特征进一步加剧了企业财务危机的发生概率。虽然影响财务风险的因素多种多样,但无论是企业外部环境因素的变化引起的财务风险,还是公司内部治理不善引起的财务风险,最终均在公司的财务状况中体现。因此,本文结合前人对财务风险评价指标的相关研究,从以下几个维度归纳并构建了评价指标体系。
企业的偿债能力是评价财务风险的直接财务指标。一般来说,企业的负债越多,杠杆作用越明显,能够增加企业的价值,但同时也会加大企业的财务风险。吴娜[9]运用因子分析法研究表明,及时调整负债结构和资产结构的比例,将有效地预防财务危机。加强企业资产的管理能力,提高资产变现能力的同时挖掘企业资产增值的潜力,有利于增强企业的抗风险能力。陈明灿[10]通过剖析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的财务风险,得出资产利用效率低是导致企业财务风险的重要原因。企业的盈利能力和未来发展能力是企业持续经营的保障,也是企业经营成败的关键,盈利能力越强,未来成长性越强,则抗风险能力越强。鲍新中等[11]运用变量聚类和COX比例风险模型验证了偿债能力、盈利能力、成长能力等相关指标对企业财务风险预警具有重要的作用。如果企业现金流量的不确定因素越多,则企业的财务风险越大,现金流量信息为企业评价和监控财务风险提供了可靠的依据。Gentry et al.[12]在财务预警研究中强调了现金流量指标的判别能力。庞明和吴红梅[13]采用多元回归分析法对现金流与财务风险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经营活动现金流增长率显著影响企业的财务风险。本文综合考虑财务风险的影响因素,遵循完整性、独立性和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评价原则,兼顾可操作性的思路,分别从企业的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盈利能力、成长能力和现金流量五个方面构建企业财务风险评价体系。如表1所示。
企业财务风险评价体系确定之后,应该考虑评价指标的赋权问题。众多的文献采用了具有主观性的层次分析法进行赋权,或者直接给出权重,而这样的权重结果必然影响企业财务风险评价结果的科学性和可信度。由表1可知,企业财务风险评价指标均为量化指标,为避免受人为主观的影响,本文选用具有客观特性的熵权赋值方法,从而使得评价结果更加真实可信。
五、结论
高新技术企业具有高投入、高收益和高风险的特征,公司的财务风险受到经营过程中多种因素的影响,最终体现在公司的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盈利能力、现金流量状况以及未来的发展。本文从综合视角构建了企业财务风险综合评价体系,运用熵权的方法对多个评价指标客观地确定权重,避免了主观意识对指标重要程度的影响;结合TOPSIS多属性决策方法构建财务风险评价模型,并以上市公司为样本对该模型进行了检验。算例应用结果表明,基于熵权TOPSIS模型的企业财务风险评价方法能够客观有效地反映企业财务风险,为生物制药企业财务风险评价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进而对企业选择融资方式以及其他行业财务风险的评价工作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 ZMIJEWSKI M E. Methodological issues related to the estimation of financial distress predication model[J].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1984,22(1):59-82.
[2] 王c华,杨杏.基于多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的企业财务风险影响因素探析[J].财会月刊,2015(18):64-68.
[3] 巩斌.上市公司财务危机判别综合评价分析――基于数据挖掘技术[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15-18.
[4] 章细贞,张琳.企业并购对财务风险的影响――基于管理者过度自信视角的实证研究[J].技术经济,2014(3):90-95.
[5] 高琳.生物制药企业财务风险预警问题研究[D].山东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
[6] 陆家玉.医药制造业财务风险研究――基于经营管理角度[D].西南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
[7] 罗佳,张坤.熵权基点决策法在绿色施工评价中的应用[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5):88-92.
[8] 朱乾,徐淑琼.基于熵权TOPSIS法的社会网络节点影响力评估研究[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42-45.
[9] 吴娜.上市公司资产结构与负债结构的财务预警模型研究[J].经济研究参考,2012(11):86-92.
[10] 陈明灿.企业财务风险成因分析及防范对策――以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为例[J].财会通讯,2013(29):117-120.
[11] 鲍新中,陶秋燕,傅宏宇.基于变量聚类和COX比例风险模型的企业财务风险预警研究[J].系统管理学报,2015(4):517-523.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财务风险;防范;策略
一、行政事业单位财务风险简述
1.财务风险的内涵
财务风险发生的可能性是不确定的,主要是受到内外部因素的影响,使得行政事业单位的实际利润和预期利润之间出现差距,不利于行政事业单位业务的顺利开展。需要注意的是,企业对财务风险的重视度比较大,但行政事业单位往往忽略财务风险的重要性。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风险是指行政事业单位在财务方面遭受经济损失,不能达到本单位预期收益。纵观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的财务状况,其实际情况并不理想,究其原因,是在财务风险管理方面有缺失与漏洞[1]。行政事业单位不同于企业,它是非营利性的,没有利益最大化的目标,财务风险的管理工作更容易、更便捷。
2.行政事业单位财务风险特点
任何单位或组织在运营过程都会遭受不同程度的财务风险,而财务风险不是一成不变的,是随着环境的变化不断改变。本文总结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风险的特点,其一,可变性,即单位的财务风险根据时空、地域等因素的变迁发生质的改变。也就是说单位财务风险是视财务活动而定的,是瞬息万变的,能够根据外部环境、财务活动等综合因素的影响下,不断变幻和更新,环境的适应和应变能力很强。其二,不确定性。不确定性主要表现在财务风险发生的概率大小、发生时间等等,这些是行政事业单位预料不到的,在没有发生之前是很难预料到的,财务人员很难掌控和把握、其三,客观性。财务风险的发生不是由人的主观意识决定的,是独立在主观意识之外的,难以预测和改变,财务人员将财务风险降到最小化,不可能完全消除财务风险。
二、我国行政事业单位财务风险防范措施
1.提高财务基础工作水平
财务基础工作是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降低财务风险的必要途径。财务人员的基础工作是决定会计工作顺利开展的基石,也是考验财务人员综合素质的试验石。由此财务人员的职业道德和个人能力显得尤为重要,根据最新人士调查结果发现,行政事业单位从事会计的人员大都年纪偏高,基础的专业知识匮乏,而且相对其他部门,人员变动和波动情况较小,严重阻碍财务人员整体水平的提升。行政事业单位领导和财会部门负责人要重视这一现象,并不断的加强财会人员综合素质的培养,定期进行在职培训,或给予高校进修的名额,从本质上增加整体的财会队伍素养。同时还要转变财会人员处理财务风险的方式方法,降低财务风险的破坏率,选择精明能干、经验丰富的会计人员来胜任工作,将工作简单化、专业化。
2.有效建立财务风险预警机制
对于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风险防范的直接措施就是行政单位依据自身情况建立一套科学的财务风险预体系。财务活动的运营具有一定的规律性,行政事业单位应当仔细研究自身财务运营的规律以及财务风险的规律,应依此规律对财务风险进行预测和量化。例如预测财务风险可能发生的时间段或者影响程度。建立相应的预警体系,通过这套体系对财务风险的发生进行进一步的预估极为重要。本文主要从以下单个方面进行建议:其一,确定好财务风险的预警指标,最好能够将其量化,采用相应的模型来确定财务风险的发生率。其二,财务风险的预警指标和预警值要保持高度一致性,若与实际情况有出入,要根据实际情况不断的进行调整和更正,保持虚拟值和实际观测值的高度统一性。其三,建立财务风险预警机制时要充分借助先进的数据处理技术,因为财务数据往往以海量形式存在,依据信息技术有效建立财务风险预警模型就能有效处理海量的财务数据[3]。
3.提高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水平
会计工作中的一项中最基础的工作就是会计预算,它在整个财务运营中充当者掌舵手的角色,控制的财务运营的方向。会计预算是财务管理的重要基础,做好会计预算能够直接性降低财务运营中的各类风险。在财务运营的开始前做一个良好的会计预算能够使财务管理工作更加顺利进行,也能够在财务运营一开始就对运营中的风险有所把控,当财务运营中出现问题时也能够及时做出反应,降低财务风险带来的损失。行政事业单位如要要更有效的去规避财务运营的风险就要不断的去完善预算管理体制,提高行政事业单位财会人员的工作水平和风险管理能力。同时要着重于人才的选用,通过多渠道,多方向的招聘更多财务人才。并且在事业单位内部对财会人员进行定期工作考核,提选优秀人才。全面促进财务管理水平。
4.加大财务风险监督管理力度
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风险监督包含了外部监督和内部监督。所以在加强财务风险监督时不仅要从单位内部出发,还需要相关监督部门加大对行政事业单位的监督力度;强化内部监督具体可以从加强财务管理里的内部制度,增设内部审计机制,定期做内部审计工作。从而将监督工作落实到各个财务人员身上,以此强化内部财务风险监督。而强化外部监督主要是针对相关监督部门,增强对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向目进行跟踪,并增加风险管理处理评估标准。加强对行政事业单位财务滥用违用的惩罚力度。简化相关的监督流程,对每个环节都要制定详细的监管、审查方式,提高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与完整性[1]。充分发挥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的作用,实现内外监督结合的叠加效用,才能够最大化降低财务风险,促进行政事业单位更有效益的行使其公共职能。
三、结语
综上所述,财务风险的防范和控制有利于行政事业单位建立良好的内部财务管理制度,实现单位社会效益最大化,更好地实践公益性目标,健全完善有效风险预警机制,及时发现风险,减少风险带来的单位形象的损害。作为财会人员,要树立时刻警惕财务风险,树立财务风险意识,熟知财务管理的各个步骤和单位的经常往来业务,在风险预警机制的协助下,预测可能出现的财务风险,以便更好的处理风险,应对紧急、危机状况。
参考文献:
[1]潘伟.行政事业单位财务风险防范策略探讨[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7,20(4):13-14.
[2]豆芳菲.浅议行政事业单位财务风险防范措施[J].中国市场,2015(10):133-134.
[3]钱霞.行政事业单位财务风险防范探究[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6(8):127-128.
企业作为营利性的经济组织,在生产过程中就不可避免的会遇到来自各方面的风险和危机,这种风险具有客观性、全面性、不确定性和收益与损失共存性,所产生的结果可能只表现出损失,没有从风险中获利的可能,也可能是带来损失、获利或是无损失也无获利。概括来讲,财务风险是企业在经营或财务活动中受到各种难以预计和控制因素影响造成企业实际收益与预计发生偏差而造成损失的可能性。
企业财务风险评价体系是指对将要进行的经济活动,进行事先的收集整理相关经济数据,并通过一系列的财务评价指标,运用统计学和数学的方法将其整理为数学模型,并且通过计算的数值展示财务风险指数对财务风险进行客观化和量化的评价,预测和评估其中的风险,以避免给企业带来重大经济损失,或者获得更多利益。财务风险评价体系主要是通过事前预测和控制管理来避免可能出现的财务危机,它能有效提高企业的运营能力和防范风险能力,改善外部运营环境,增强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能力,保障企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同时,构建企业财务风险评价体系也是创建企业管理与控制理论和创建市场竞争体制的需求,企业可以通过财务风险评价体系不但可以对经营事项做出客观评价,还可以全面加强财务监督管理,监测、预警、进而归避企业风险,从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二、企业财务风险的形成原因
其一是财务管理宏观环境的复杂性。财务管理的宏观环境包括经济环境、社会文化环境和市场环境等因素,这些因素虽然存在于企业之外,但具有难以预测和不可更改性,一些不利变 化必然会带来财务风险,对企业财务管理产生大的影响。
其二是财务风险意识淡薄,对风险管理缺乏科学性。财务风险只有产生并带来损失才能引起人们注意,但此时为时已晚,我们需要的是先预测并防范,而非后治理。现实情况是很多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素质较低,风险意识极为淡薄,决策形成时主观随意性和经验决策较多,这种不客观观决策最容易导致财务决策失误,加大企业财务风险。
其三是企业内部财务控制体系不完善。在一些企业中,财务风险控制体系问题较多,如资金管理混乱,应收账款、存货缺乏控制,利益分配不合理,企业内部财务关系混乱等,而对已有的制度在执行力度上也是严重不够,这些现象导致企业资金流失严重,使用率也低,很容易加重企业财务负担,加大产生财务风险的可能性。
三、构建财务风险评价体系
(一)各企业应加强对财务风险评估体系重要性的认识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企业生存环境也越来越严峻,面对的风险因素不断增加,应更加重视构建财务风险评估体系,树立企业财务风险意识,科学应对复杂经济形势,优化资本结构,保持资本的流动性。需要注意的是,财务风险意识的提高不仅限于企业管理层和财务部门,也是对全体员工的要求,企业领导确实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企业的发展与未来,员工执行力的培养也依赖于企业的领导阶层,加强他们的风险意识有利于形成科学决策。但是,企业的经营发展和良性循环依赖的是全员人员的共同努力,通过领导的有效传达和引导,促使员工也对财务风险评估的重要性有正确认识,才能从根本上防范和有效控制企业财务风险,从而达到财务风险的最优化控制。
(二)建立和健全企业短期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编制现金预算
企业在经营发展,财务风险也在不断发生,对于企业的资金管理不容忽视,当企业应收账款和存货大幅减少时,企业相对具有较强的经营能力,相反则应引起高度警惕。因为应收款项、应付款项及存货项目对企业的经营现金流量有很大的影响,这三项中的任何一项失衡,均会引起企业危机,如果想要避免产生警情就要让这三个项目的增量间达到某种均衡。准确的现金流量预算可以很好的为企业提供预警信号,使其对问题进行早发现,早处理,避免企业产生的不必要损失。为此,企业可以将各具体目标加以汇总,并将预期效果计划以数量化的方式加以表达,从而建立企业全面预算,并在全面预算之下预测未来现金收支的状况,以周、旬、月、季、半年及一年为期,建立滚动式现金流量预算,构成一个较为完整的短期财务风险预警系统。
(三)构建企业长期财务预警系统,设立财务分析指标体系
虽然构建了短期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也不能忽视建立长期财务预警系统,这样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财务预警系统。长期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由偿债能力、盈利能力、运营能力和发展潜力四个模块构成,通过对这些量性财务指标的分析,可以判断企业面临的财务风险的大小。获利能力和偿债能力是企业财务评价的两大基本部分,而经济效率高低又直接体现了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长期财务预警模型所需数据易于从一般的财务报表中获得,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因此不失为一种简便、易行、有效的预警评价模型和方法。
(四)做好控制财务风险的预警处理系统工作
企业管理层在评估了财务风险的可能性和后果以及平衡成本效益之后,要选择一系列策略使剩余风险处于期望的风险容限以内。财务风险预警系统正是控制财务风险的重要内容,决定着财务风险控制系统的运行质量。各企业应进行分类指导、重点监控、定期报告,通过对财务风险形成过程的分析,采用定性预警分析和定量预警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建立切实有效的防范财务风险预警机制,做到早发现、早启动、早处理。首先要做好分类指导,重点监控,定期报告,企业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对风险进行分类,如较大风险、重大风险、特大风险、一般风险等,并通过财务风险预警系统,对较大、重大和特大风险单位进行重点监控,并进行定期报告。其次要做好预警信息的收集和传递,信息的收集并不是简单的信息采取,还包括对收集资料的加工处理、分析判断和防范、处置措施等信息诊断,并开放信息来源,通过信息化系统及时掌握财务风险预警所需的各类资料,并加及分析上报。再次是建立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预警指标体系,定性指标主要包括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出现负数、主要财务指标显示财务状况恶化和部分定量预警指标对财务风险进行预警监控;定量预警主要指标包括限定速动比率、已获利息倍数、资产负债率等,企业可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对上述指标进行细化和量化,以满足财务风险预警的质量要求,确保财务风险预警的准确性。最后要控制财务风险的应急处理,企业应结合实际情况,制订出防止财务风险扩大的、具有针对性的应急处理措施,包括推迟或减少付款、加速货款回收、扩大关联贸易、实施资产重组、债务重组、寻求获得新的投资、售后回租资产、根据经济形势和市场预测情况等。
(五)加强企业制度控制
财务风险的存在需要有制度加以规范和控制,制度控制具体应包括与风险事件相关的组织机构设置、人员配备及内控制度制定、完善等。企业应配置相应的预算管理、内部审计和监督部门,而相关人员特别是审计人员也要有真正的实权,不能让职位形同虚设。除此之外,还要建立风险控制机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也需要完善和严格执行,包括强化现金管理、加强全面预算管理、强化两金占用管理以及严格成本费用控制等。只要加强制度控制才能提高企业抗风险能力,实现科学决策、科学管理,形成完整的决策机制、激励机制和制约机制。
关键词:国有能源化工企业;财务;风险防控;精细化管理
【中图分类号】C935
随着现代企业制度在国有能源化工企业的不断完善,财务管理成为了现代企业管理的中心,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财务管理理念及运作方式的变革与创新势在必行。这就要求企业必须充分考虑货币的时间价值和风险与报酬的关系,将精细管理理念纳入财务风险防控工作。笔者认为将精细管理应用于财务风险防控管理工作,遵循"以国有能源化工企业总体运行战略为中心;以财务风险防控管理为切入点;以严密合理的精细管理为支撑点;以有效促进企业运营为增长点;以落实财务风险防控措施为落脚点"的原则,成为能否有效助推企业运营管理,为企业整体经营战略目标服务,促进企业绩效目标实现的基础。
一、精细管理的内涵是精细化管理与六西格玛管理的结合
(一)精细化管理是一种理念,一种文化。源于日本20世纪50年代的一种企业管理理念,是建立在常规管理的基础上,并将常规管理引向深入的基本思想和管理模式,是一种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管理所占用的资源和降低管理成本为主要目标的管理方式。
(二)六西格玛管理是建立在测量、试验和统计学基础之上,以全面满足顾客需求为关注焦点的现代管理模式,是将工作作为流程,采用数据量化、流程分析、减少偏差、改进缺陷的方法进行管理的哲学。
(三)精细管理是将精细化管理和六西格玛管理通过优势互补进行有机整合,协调运用精细化与六西格玛两套管理工具,实现消除过程浪费、减少过程波动、加快过程速度,提高质量水平、实现价值最大化和顾客满意度最大化的管理模式。
二、国有能源化工企业财务风险基本类型
财务风险是国有能源化工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包括筹资、融资、投资和资金使用等资金运用中,受内外部环境及无法控制因素的影响,一定时期内企业实际财务收益与预期收益发生偏离而蒙受损失的各种风险。风险贯穿于企业的所有财务环节中,是各种风险因素在企业财务上的集中体现,具有客观性、全面性、不确定性和收益与损失共存性的特征。将精细管理应用于财务管理工作中有助于达到弱化和消除风险的目的。财务风险基本类型主要有:一是资金运营风险。是指在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中,供、产、销各个环节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所导致企业资金运动的迟滞,产生企业价值的变动。主要包括生产经营风险、存货变现风险、应收账款变现风险等。二是流动性风险。是指企业资产不能正常和确定性地转移现金或企业债务和付现责任不能正常履行。主要是企业的变现力和偿付能力两方面发生的风险。三是筹资风险。主要包括利率风险、再融资风险、财务杠杆效应、汇率风险、购买力风险等。四是投资风险。主要是投资风险评估和决策方面,因市场需求变化而影响最终收益与预期收益偏离的风险。
三、将精细管理应用于企业财务风险防控管理的策略
精细管理在企业财务领域的应用应从管理理念、管理人才、信息管理体系、财务分析管理等方面入手,以实施财务风险防控管理作为切入点,以落实财务风险防控措施作为落脚点,将精细管理贯穿于财务风险防控管理工作的全过程,作为整个工作的有效支撑。
(一)树观念抓队伍
没有先进的财务管理理念,就没有先进的财务管理,观念落后是管理落后的重要根源。实施精细管理,一是要树立第一次将事情做对和创造价值最大化的理念,消除做错事的根源,在源头降低成本;二是要树立注重业务过程的理念,通过过程控制PDCA循环法则和DMAIC(定义、测量、分析、改进、控制)业务流程改进等科学方法,促进风险防控工作流程标准化、量化和持续改进,点滴积累,夯实财务风险防控管理基础。三是要培养企业风险意识,建立和完善风险意识培训机制,形成由上而下的全员财务风险意识的培养和强化,由纵向的有效管理到横向的有效控制,使企业财务风险得到有效的控制,让财务风险意识在财务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得以体现。
没有高素质的财会人员队伍,就没有高质量的理财经营结果。实施精细管理,一是要提高财务人员的素质,培养团体协作精神和主人翁意识,依靠集体智慧解决工作中的难题;二是要强化财务人员职业道德、职业纪律、专业技能培训和教育,工作人员一专多能,能一人多岗位操作,有能力参与管理工作;三是健全财务监管体制,明确制定和工作流程,建立岗位责任制,明确职责权限,形成相互制衡机制,实现财务风险防控工作运作的标准化、精细化、规范化。
(二)建系统重落实
建立严密的财务管理系统,强化落实铸就财务风险防控管理平台。实施精细管理,一是实行信息化管理,利用先进的信息处理系统,加快会计电算化从核算型向管理型转变,提供准确、真实、充分的信息,为企业决策者提供了高效的决策依据,提高财务决策的科学化水平,采用定量计算及分析方法并运用科学的决策模型进行决策;二是建立健全企业财务风险识别与预警系统,确立财务分析指标体系,进行数据指标对比,分析企业的偿债能力、运营能力、发展能力等各项财务指标及现金流量动态,设置、量化各类短期数据,对风险信号进行监测,提高短期预警的灵敏度,提出风险管理策略,降低危害程度,提高企业财务风险防控的能力;三是完善内部控制制度,提供实时精细管理模式,建立以消除隐患、堵漏洞、防范风险、审慎经营的全方位内控体系,形成多元的监控措施和设立顺序递进的多道保安防线;四是开展衍生和辅助业务等多元化经营,在突出主业的前提条件下,结合自身的人力、财力与技术研制和开发能力,适度涉足多元化经营和多元化投资,分散财务风险。
综上所述,在国有能源化工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中全面实施精细管理,是企业在当前经济社会转型期寻求发展的必然结果。它能够促进国有能源化工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实现三个转变:一是促进财务工作职能从记账核算型向经营管理型的转变;二是促使财务工作领域从事后的静态核算向全过程、全方位动态控制的转变;三是促使企业财务工作的作风从工作型向服务型的转变。精细管理的本质意义就在于它是一种对战略和目标分解细化和落实的过程,是让企业的战略规划能有效贯彻到每个环节并发挥作用的过程,同时也是提升企业整体执行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哈佛商学院MBA教程》第一册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年第1次印刷出版65页
[2]汪中求《细节决定成败》广州出版社2005年第1次印刷出版
[3]曾仕强《中道管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次印刷出版
[4]陈明坤《精益会计》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年第1次印刷出版
[5]彼得?圣吉《第五项修炼》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1996年第2次印刷出版
虽然近年来安徽省中小企业的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相对于发达地区的中小企业来说,安徽省中小企业起步较晚、发展不够成熟、经营管理水平不高、财务风险的承受能力较弱.尤其在进行财务风险预警上,安徽省中小企业还刚刚处于起步阶段,具体表现为:
1.1财务风险预警系统在安徽省中小企业中的应用严重不足
大批量投资者的涌入使近年来安徽省的中小企业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但是在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频频出现的财务风险问题并没有得到及时解决,财务风险预警系统远没有跟上安徽省中小企业发展的脚步.处于初创期的中小企业80%以上根本没有任何的财务风险预警系统,因此一个极小的财务危机,就可能使企业陷入破产的境地.尽管有些处于成长和成熟期的中小企业建立了财务风险预警系统,但也大都是对国外的或国内上市公司现有的预警系统的照搬.由于企业发展所处的内外部环境不同,使得这些预警系统并不适用于安徽省中小企业.而且这些预警系统应用起来需要具备较好的数学知识和财务知识的操作人员进行大量精确而严密的计算,这对于安徽省中小企业的财务人员来说比较困难.
1.2财务风险预警结果计算依据失真
财务风险预警系统中的相关财务指标是根据企业的会计信息计算分析得来,因此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直接影响着财务风险预警的结果.如果会计信息不能真实客观地反映企业经营活动中存在的财务风险,就无法帮助企业管理者做出正确的财务决策.相对于大型企业而言,一方面安徽省中小企业的财务人员业务水平相对较低,财务管理体系不够完善;另一方面,安徽省中小企业大都处于未上市状态,财务信息不强制进行审计和披露,那么员工就可能为了自身的业绩而对领导上报的数据进行变造、为了获得更多的信贷来源和商业信用夸大企业的利润等等,从而导致中小企业的会计信息的可信度普遍较低.预警系统所依据的数据一旦失真,财务预警失效就在所难免.
1.3财务风险预警缺乏对非财务指标的考虑
财务指标在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的地位和作用是不言而喻的,但非财务指标对财务风险预警的影响也不容小觑.目前安徽省中小企业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的构建主要集中在对财务指标的定量分析,却忽视了对非财务指标的定性研究.由于财务信息是历史性的信息,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因此仅仅考虑财务指标的预警系统是不完整的.财务指标无法反映一些对企业的财务决策有重大影响却无法用货币量化的非财务信息,比如管理者的知识和能力、员工的工作效率、产品市场竞争力、顾客的满意度等等,而这些信息却与企业的生死成败息息相关.非财务指标无需完整的数据资料进行量化,大都是凭借管理人员的经验和能力对财务风险进行定性分析,但这些分析往往是具有前瞻性的,可以适当克服定量财务指标的滞后性.如若在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缺乏对非财务指标的考虑,则很难取得良好的预警效果.
2安徽省中小企业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的构建思路
结合安徽省中小企业自身的特点,安徽省中小企业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的构建可以实用性、整体性和成本效益为原则,按照确定财务风险预警范围、预警指标的设计和选择、预警指标临界值的确定、预警信号和处理机制的思路来进行.
2.1确定财务风险预警范围
财务风险预警系统构建的基本前提是确定企业自身所面临的财务风险的类型和成因,以确定财务风险预警范围.安徽省中小企业所面的财务风险主要包括以下类型:(1)筹资风险:是指由于负债经营给企业所带来的风险,也是安徽省中小企业所面临的最主要的财务风险.安徽省中小企业的资产负债率普遍较高,一旦负债到期而无法归还就会给企业带来相应的筹资风险(.2)投资风险:是指由于企业投资不当,无法获得预期收益的风险.安徽省中小企业的投资逐利性较强,跟风较为严重,缺乏详实的可行性分析,极易造成投资失败,带来投资风险(.3)经营风险: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所遭遇的风险都称为经营风险.任何企业运营都会面临经营风险,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要从现金—资产—现金(增值)进行不断循环,一旦循环出现问题,就会给企业带来经营风险.(4)现金流量风险:指的是在特定时日,现金流出量超过现金流入量而造成的资金中断的风险.安徽省中小企业为了促进产品销售,采取无限制的赊销方式,导致每年都有一些应收账款无法收回,形成坏账损失.中小企业现金流一旦中断,就会陷入现金流量风险.安徽省各企业在构建财务风险预警系统时,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分析企业所要应对的主要财务风险类型及成因,从而确定财务风险预警范围,做到重点得当、有的放矢.
2.2预警指标的设计和选择
2.2.1非财务指标的设计和选择
中小企业财务风险预警系统中的非财务指标主要反映企业内外部环境对财务风险的影响,包括企业内部环境自身的优势和劣势、企业外部环境存在的机遇或风险,因此中小企业的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的非财务指标可以通过内外部两个方面进行考察.内部方面可以选用的指标包括管理环境、内部控制和工作环境.管理环境可以通过企业家能力、员工素质、知识结构来体现;内部控制考察重点在于制度的健全性、组织的合理性、实施的有效性;工作环境主要指员工满意度和忠诚度.外部方面可以选用的指标包括宏观环境和行业环境.宏观环境可以通过经济政策、法律制度和税收制度来体现;行业环境的考点在于产品质量标准、劳动保障状况、安全生产状况和行业竞争状况.由于非财务指标相对难以量化,所以宜采用符合性标准来评价,重点在于提示中小企业管理者要时刻关注企业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及时发现可能发生的财务风险并加以防范.
2.2.2财务指标的设计和选择
中小企业财务风险预警系统中的财务指标构建,主要根据企业的财务报表信息分析相关财务指标的变动,及时发现可能存在的问题,并采取相关措施规避或降低风险.在财务指标的选取中,反映企业偿债能力、营运能力、获利能力和发展能力的传统财务指标自是必不可少,但财务风险的产生往往伴随着现金流的中断,因此中小企业在构建财务风险预警系统时有必要在财务指标中加入与现金流有关的指标,以便及时了解和掌握企业现金流量风险的状况和程度.与现金流相关的指标主要包括:(1)现金比率:现金比率=(货币资金+交易性金融资产)/流动负债×100%.现金比率通过计算企业所拥有的现金以及现金等价物与企业流动负债的比率,用以衡量公司资产的流动性.该比率越高,资产的流动性越高,发生财务风险的可能性越小(2)现金短缺率:现金短缺率=(目标现金需求量-实际现金置存量)/实际现金置存量×100%.现金短缺率体现了与企业的目标现金需求量相比,目前现金存量所短缺的现金数量及其程度.该比率越高,说明企业的现金缺口越大,企业若不能及时凑得所需资金,发生财务风险的可能性就越大(3)经营现金流量比率:经营现金流量比率=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现金净流量总额×100%.经营现金流量比率用于衡量企业经营活动所产生的现金流量可以抵偿流动负债的程度.比率越高,说明企业的财务弹性越好,发生财务风险的可能性就越低.现金是企业流动性最强的资产,即便企业的盈利状况很好,但如果缺乏足够的现金流,同样可能使企业陷入财务危机.安徽省中小企业受经济环境的影响,自身筹资能力往往较弱,一旦企业的经营现金流入量小于现金流出量,就很容易产生现金流量风险.为切实防范现金流量风险,中小企业财务风险预警系统应在原有传统财务指标的基础上,加入现金流指标来实现现金流量的风险预警.
2.3预警指标的临界值的确定
财务预警系统的临界值指的企业在持续运营时,相关指标所不能突破的警戒值或警戒范围.确定相关指标的临界值是财务风险预警系统中最为关键的部分,临界值是判断是否存在财务风险以及财务风险大小的标准.由于安徽省中小企业数量众多、规模各异、行业分布繁杂,因此各企业财务风险预警的临界值不可能参照统一标准.各中小企业财务风险预警临界值的确定,不能以全省中小企业的“平均值”或某行业“平均值”来简单替代,而应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包括企业所处的生命周期、企业所处行业的风险特征、企业在同行业中所处的地位、企业自身的长期规划目标等,以企业的财务预算为基础,结合相关财务数据计算出符合企业最佳风险控制预期的临界值.
2.4预警信号报警与处理机制
中小企业在日常财务风险管理中应定期或不定期的将预警指标与临界值进行比对,在预警指标接近或突破临界值时发出警报.中小企业可以通过设置财务风险报警系统将财务风险通知相关部门和个人.报警方式的选择可以多样化,比如可以采用指示灯作为报警信号:指示灯显示红色则表示警情重大、指示灯显示黄色则表示警情一般、指示灯显示绿色则表示警情轻微;也可以成立专业小组对根据预警指标距临界值的远近对财务风险进行分析,从而确定财务风险的评级,适当的风险评级对于领导者做出正确的决策至关重要.企业要对警情重大、评级较高的风险要作为重点防控,对其时刻密切监测,并及时启动应对措施,以最大程度的规避这些高财务风险;对警情一般、评级中等的财务风险进行一般防控,对其定期复查,并有计划的采取有效措施以转移或降低风险;对警情轻微、评级较低的财务风险进行简单防控,对其大而化之,将风险控制在一个可以承受的范围之内即可.
3安徽省中小企业财务风险预警系统构建的注意事项
安徽省中小企业所分布的行业众多,规模大小不一,不可能构建出通用的财务风险预警系统,各企业应根据自身所处的宏观经济环境、中观行业环境和微观内部环境构建对一套适合自身的财务风险预警系统对可能面临的财务风险进行防范与控制.在进行财务风险预警系统构建时,安徽省中小企业应注意以下问题:
3.1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的构建宜简不宜繁
财务风险预警系统是基于安徽省中小企业而构建,就应该考虑遇到安徽省中小企业的整体的财务管理水平.在进行财务风险预警系统构建时,应尽可能的简单而有效,不宜采用过于高深的理论基础和复杂的数学模型.有时繁琐的财务风险预警系统也未必就一定比简单的预警系统更加有效,而且越是繁琐的预警系统,需要的前提假设就越多,在应用中所需要的估计就越多,如若操作不当,反而会适得其反.而简单的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的实用性就会很强,可以通过的反复的计算和验证,以取得良好的预警结果.
3.2持续优化财务风险预警系统
在进行财务风险预警系统构建时,企业的决策者和管理者要对自身所处的行业进行详细的研究和分析,抓出该行业所存在的主要财务风险.同时还需要研究其所处的外部环境和企业生产运营情况,这样设计出的财务风险预警系统才能合理有效的预测未知的风险.但企业的外部环境和自身的发展状况并非一成不变,因此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的构建也不能一劳永逸.企业的管理人员要及时根据外部宏观坏境和企业内部微观环境的变化,持续的对财务风险预警系统进行优化和完善,使财务风险预警系统不断的适应新情况、发现新问题,以最大限度的降低财务风险.
3.3构建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的配套机制
【关键词】 企业财务风险;财务风险防范;财务管理机制
一、企业财务风险与财务风险管理
(一)企业财务风险
1.企业财务风险的提出
企业财务风险是指在生产经营和各项财务活动过程中,由于各种难以预料或控制的因素影响,财务状况与经营目标具有不确定性,从而使企业有蒙受损失的可能性。企业财务风险的多种因素的作用,使企业不能实现预期财务收益,产生损失的可能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要完全消除宏观环境因素所致的风险及其影响是不现实的。
2.企业财务风险的基本特征
(1)不确定性。这是企业财务风险的基本特性。风险是由事件的不确定性引起的,是对未来结果与期望所带来的无法实现期望结果的可能性。
(2)可识别性。人们可以采取恰当的方法在一定程度上予以识别,以动态的观点辩证地对待特定风险,使财风险管理切实可行,做到“预知可控”。
(3)可决策性。财务风险既可事后确认,也可事前估计。通过财务技术可在事前对损失进行预测和估计,使风险的不确定性变得可控。
(4)可转移性。在财务风险发生之前或发生过程中,通过选择合适的风险管理技术,采取措施防范财务风险,分散和转移财务风险,避免或减少风险损失,增加风险收益,使财务风险管理成为可能。
(5)可预期性。风险与收益成正比,财务风险的存在促使企业改善管理,主动地把握企业生产经营的未来结果。
(二)企业财务风险管理
1.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意义。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是企业通过识别风险、衡量风险、分析风险,并在此基础上用最经济合理的方法来综合处置风险,以最小成本确保企业的收益和安全的一种经营理财活动。企业通过财务预测、决策、计划、控制和分析等财务活动,识别、测试企业资金运动过程中的风险,采取科学方法防范、控制财务风险,对企业实现和超额实现经营目标,战胜风险、提高效益、增强实力,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具有重大作用。
2.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目标。了解风险的来源和特征,正确预测、衡量财务风险,进行适当的控制和防范,健全风险管理机制,将损失降至最低程度,为企业创造最大的收益。
3.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本质。减少未来可能的损失,增加未来的收益。财务风险不确定性的存在使风险损失与风险收益同时并存,通过对风险积极有效的防范与管理,扬长避短,为企业带来利益或者减少不必要的损失,实现经营成果的最佳化。
二、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
1.企业的经济活动与外部经济环境不相适应。企业生产经营与财务活动是处于一定的环境之下,客观的特定环境变化莫测,而企业的经济运行系统不能适应复杂多变的宏观环境,企业缺乏市场观念和对外部环境变化的适应及应变能力。面对外部环境不利变化,不能进行科学的预见,反应滞后、措施不力,企业财务风险必然产生。
2.企业财务风险的客观性认识不足。企业眼光只瞄准市场的机会与利益,缺乏风险与风险防范的意识,毫无察觉潜在风险威胁的存在。企业管理人员不能“居安思危”,风险意识淡薄。
3.内部财务监控机制不健全。企业没有建立内部财务监控机制,或其财务监督制度执行不严格,或企业管理与监督合二为一,缺乏责任追究制度,对财经纪律难以进行有效的约束,缺乏科学的预见,反映滞后。
4.决策未能充分论证缺乏科学性。企业的财务决策存在着经验决策和主观决策现象,决策所依据的经济信息不全面、不真实,决策者决策能力低下,导致投资决策失误频繁发生;未能对投资风险进行识别和估量,正确选择决策程序、决策方式,缺乏监督和协调风险因素,采取风险回避措施,合理进行投资组合,使风险尽可能可控。
此外,过度筹资、资本结构不合理、市场形势估计不足、新产品开发乏力等等,凡此种种,都会产生企业财务风险。
三、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
(一)识别财务风险
1.风险识别的参与者。企业要吸纳高素质人员参入风险识别与风险分析活动,包括业务活动成员、风险管理小组、来自公司其它部门的专家、客户、外部专家等。
2.风险识别的持续。风险识别不是一次,而应有规律地贯穿整个业务进程中。风险识别是一个反复的作用过程。一旦风险被识别出来,就可以应用和实施有效的风险应对方法和策略。
3.识别潜在的风险。风险的识别,必须基于不同的侧面来寻找和发现潜在风险,对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分析,对不同方面的风险可以按照它的相关特性进行识别和归纳,特别注意潜在的风险演变为现实的风险的可能。
(二)防范企业财务风险的措施
1.分析宏观环境规避风险。认真分析财务管理的宏观环境及其变化,事先预测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及其影响程度,尽可能选择风险较小或无风险的备选方案。对超过企业风险承受能力、难以掌控的财务活动予以回避;面对不断变化的财务管理环境,防范因财务管理系统不适应环境变化而产生的财务风险。
2.提高风险意识预防风险。不断提高管理人员的风险意识。当财务风险客观存在、无法规避时,企业可以事先从制度、决策、组织和控制等方面提高自身抵御风险的能力。企业管理人员,尤其是财务管理人员必须经常主动进行预测分析,预先制定一套自保风险计划,将风险防范贯穿于财务管理工作的始终。
3.提高决策水平转移风险。提高财务决策的科学化水平。决策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影响决策的各种因素,尽量采用定量计算及分析方法,运用科学的决策模型进行决策。对各种可行方案决策,切忌主观臆断。在可能的条件下,企业通过购买保险、签订远期合同、开展期货交易、承包经营或租赁经营等转包等形式把财务风险部分或者全部转嫁给其他单位,从而可以避免财务决策失误所带来的财务风险。
四、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一般问题
(一)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原则
1.收益与风险均衡原则。企业进行的每一项具体的财务活动,要全面分析其收益性和安全性,按照风险和收益适当均衡的要求来决定采取何种行动方案,趋利避害,争取获得较多的收益。
2.风险适度与限度承担的原则。明确最大的风险限度,保证企业的正常安全运营,在市场机会既定的情况下,应当以企业能承受相应风险为前提进行权衡。
3.不相容职务分离原则。加强企业内部控制,特别是强调不相容职务相分离,有效避免决策 “一言堂”、“一支笔”等现象引发的财务风险。
4.分级分权管理的原则。对财务风险的管理与控制实行分级、分权的管理办法。
(二)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系统
1.企业风险管理的组织系统。要明确经营者、投资者及其他相关人员的管理权限和责任。
2.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信息系统。对潜在的财务风险进行预测,并在发现财务风险信号后提醒决策者及时采取防范和化解措施。
3.财务风险管理的监控系统。财务风险管理的监控系统,是专门对企业所承受的财务风险动态情况进行监督和跟踪控制的系统,对可能或者已经出现的财务风险及时做出反映,并采取相应防范和化解措施。
(三)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策略
1.对企业风险进行全过程管理
(1)风险规划――进行持续的风险评估,拟定风险缓解方案。
(2)风险识别――确定风险源,对风险事项进行分类,对风险源进行初步量化。
(3)风险分析――找准影响安全的主要风险源和关键风险因素,确定风险区域、风险排序和可接受的风险基准。
(4)风险处理――根据确定的危险等级,采取相应控制措施有效处理风险。
(5)风险监控――及时发现那些新出现的以及预先制定的策略或措施不见效或性质随着时间的推延而发生变化的风险,重新进行风险识别、估计、评价和处理。
2.建立健全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机制
引入风险管理机制,使企业经营者承担风险责任,行使其控制财务风险的权利,并获得风险经营的收益。同时区分风险的责任,确定企业补偿风险损失的渠道,体现企业风险控制和管理的有效性。
3.建立健全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机制
财务风险预警是要在财务风险实际发生之前,捕捉和监视各种细微的迹象变动,以利预防和为采取适当对策争取时间。
4.建立风险处理机制分散风险
(1)建立健全企业风险转移机制――通过合法手段将部分或全部财务风险转移给他人承担。
(2)建立健全企业风险分散机制――通过企业之间联营、多种经营及对外投资多元化等方式及时分散和化解企业财务风险。
(3)建立健全风险回避机制――选择理财方案时,综合评价各种方案可能产生的财务风险,确定出一种适合自身企业的理财方案。
(4)建立健全企业的风险基金和积累分配机制――及时足额的增补企业的自有资金,壮大企业的经济实力,提高企业抗击财务风险的能力。
5.及时有效地进行企业财务风险的评估
财务风险评估是在风险识别的基础上,量化估计财务风险发生的概率和预期造成的损失,选用适合的方法对风险信号予以评估,并准确及时反馈,将可能发生的风险降至最低程度。
综上,企业财务风险虽然难免发生,只要风险意识警钟常鸣,沉着应对,运用业已建立的运行机制,就一定能够抗击风险,沉稳地度过金融风暴的寒潮。
参考文献
[1]周朝琦等.企业财务战略管理.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
[2]彭韶兵.财务风险机理与控制分析.立信会计出版社.2001
[3]朱伟著.论我国企业财务风险制度防范.企业经济.2003(3)
【关键词】电力企业 财务风险 防范
一、电力企业财务风险的分析
(一)电力企业财务风险及成因
1、资产负债率过高,企业负债经营过度
从国际上电力企业的资产负债率状况来看,在经济高速发展时期,企业的资产负债率较高,如日本在1975年----1990年是其经济高速发展时期,九大电力公司的资产负债率连续15年达到82%以上。根据《财富》杂志公布的数据,统计入围的14家国外电力企业的资产负债率为78.94%。目前根据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的数据,截止2006年年底,国家电网公司资产负债率64%;南方电网公司资产负债率为60.34%;华能、大唐、华电、中电投和国电五大发电集团公司平均资产负债率为70%,可以看出,电力企业自身的特点决定了其在经济高速发展时期资产负债率水平都较高。
2、资产风险
资产风险包括资产质量风险和资产结构风险。资产质量风险主要指企业存在大量不良资产,如三年以上应收账款、长期亏损的对外投资、长期闲置的存货和固定资产等;资产结构风险主要表现在流动资产与固定资产的比例失调、速动资产比率失调等。
3、投资风险
投资风险主要指企业进行投资活动,导致投资损失的风险。近年来,电力企业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城乡电网建设与改造工程的逐步深入,电力企业的投资活动不断增多。电力企业的投资活动一般分为长期投资和短期投资,长期投资由于期限较长,会产生许多无法预料的因素。
二、电力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
电力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主要就是通过建立财务风险控制系统达到由被动的风险管理为主动的风险管理,由静态的风险管理变为动态的风险管理,由风险结果的管理变为风险过程控制管理,实现事前、事中、事后的全方位的风险控制,提高企业生产经营适应市场环境变化的能力,达到过程控制和结果控制的统一。
(一)对企业已发生的财务风险进行合理的控制
1、根据企业的经营风险,确定适合的财务杠杆
企业经营中固定营业成本的存在引起的一个有趣的效果是:营业利润并不是随着销售量的变动而成比例变动的。固定营业成本的存在使得销售量每变动一个百分点,就会使营业利润变动更大的百分比。营业利润对企业销售量变动的敏感性的数量化指标被称为经营杠杆系数(DOL)。企业每股收益对营业利润变动的敏感性的数量化衡量指标被称为财务杠杆系数(DFL)。不同于经营杠杆的是,企业的财务杠杆是可以选择的,没有企业被要求必须用长期负债或优先股融资,相反企业可以通过利用内部资源和发行普通股来为经营和资本支出融资,企业采用财务杠杆的目的是希望能增加普通股股东的收益。
2、积极研究创新融资手段控制筹资风险
电力企业是资金密集型企业,其新建和设备更新改造都需要大量资金。现阶段电力供需矛盾仍较为突出,这对电力企业融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适应这一新形势,电力企业一方面要理顺融资理财的外部环境,争取各方面的政策优惠,另一方面要优化融资理财的内部环境,同时要逐渐扩大融资途径,可以采取剥离优良资产上市融资,或者剥离不良资产,通过“债转股”方式,将银行对电力企业的债权转变为阶段性的股权。
三、加快进行财务风险防范的体制建设
1、对企业财务风险正确预测,建立财务风险预警系统。
企业应该结合行业分类、经营环境、经营状况,分析重要项目的特性及变动趋势,借助财务指标分析方法、概率统计方法等对企业的财务风险进行全面有效的财务预测。设立财务预警机制指采用及时的数据化管理方式,通过全面分析企业内部、外部环境各种资料,以财务指标数据形式将企业面临的潜在风险预先告知经营者,同时寻找财务危机发生的原因和企业财务管理体系中隐藏的问题,并明确告知企业的经营者解决问题的有效措施,织成企业财务管理的一张疏而不漏的“安全网”。
2、强化审计监督,进一步完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
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是为了提高财务会计信息质量,防范和化解财务风险,确保资产的安全完善、有关法律法规和公司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对与财务活动相关的机构设置、人员安排、权限责任的规范而形成的各责任主体间相互制衡。科学确定会计工作的组织结构,按相互牵制的原则赋予各个岗位相应的权限和责任,减少舞弊发生的风险。
结论:电力企业生产经营各个环节都应做好财务风险防范及控制。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经营者需促进财务风险防范意识及控制能力,做好风险预警机制及电力企业的内部、外部风险防范、应对,并积极探索新型电费回收管理方式,完善各种制度,确保企业健康稳定发展。电力企业的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但也能够通过一定的经济行为和事前约束、过程控制,得到防范和化解,以使供电企业在今后的电力体制运行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徐明,新时期电力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探讨及防范.农村
经济与科技,2010(5)
[2]张惠贞,试论电力企业财务风险控制和防范.中国市场,
2010(27)
[3]齐洪芹,王秀洪,企业财务风险控制系统[J].2010(06)
[4]杨为城,杨建基,电力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探索[J].现代管
财务风险的分类还有很多种,例如,按风险的可控程度,可分为可控与非可控财务风险,按可能产生的结果分为静态风险和动态风险;按风险设计的层次和范围分为微观风险和宏观风险。但是,他们有着财务风险共有的几点特征:客观性、复杂性与不确定性。这几点特征是不同的且同时存在的,在不同的客观和主观条件下带来的损失程度也是不同的,因此,对财务风险预测与分析显得极为重要。
二、财务预警系统的作用及健全
1、企业财务预警的一般概念
财务预警系统指以企业信息化为基础,对企业在经营管理活动中的潜在财务风险进行实时监控。它贯穿于企业经营活动的全过程,以企业的财务报表、经营计划及其他相关的财务资料为依据,利用财会、金融、企业管理、市场营销等理论,采用比例分析,数学模型等方法,发现企业存在的风险,并向经营者示警。简单的讲,财务预警系统就是指对公司可能发生的财务危机进行预测的一种系统,并且通过设置并观察一些敏感性财务指标的变化来完成。
2、财务预警系统的作用
相对于财务危机成本来说,企业财务危机预警系统,是一种成本相对低廉的诊断工具,其灵敏度越高,就能越早地发现财务中的问题并告知企业经营者,就能越有效地防范和解决问题,回避财务危机的发生。它不断的通过对财务数据等信息的分析,预知财务风险,进而更好的控制和避免财务风险。
3、建立财务预警系统
(1)加强信息的有效管理大量的准确而及时的数据是有效财务预警系统的前提,因此需要抓住每个相关的财务风险信息。根据所考察财务目标的内容和侧重点,明确信息收集目标,根据收集目标,通过各种途径收集资料,建立一系列高效的信息收集、传递、处理机制。将财务风险信息转化为可以量化进行分析判断的指标,整理出衡量财务风险的指标体系。同时,建立以计算机为中心的,高速传递和处理信息的会计信息管理系统。保证数据在系统之间实现共享,保证信息使用者及时有效地筛选、分析所需的信息,为财务预警系统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以便及时向财务风险反应者及其潜在受害者及时采取措施减少风险。
(2)健全财务风险分析与处理机制高效的财务风险分析是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的核心和关键。预警分析系统一般有两个要素:扳机点和预警指标。扳机点是指控制变动指标的临界点。预警指标是指用于早期测评运营不佳状况的变动财务指标;一旦预警指标超过预定的界限点,则应变计划要随之启动。当信息传递到风险分析组后,企业内部大量信息分析人员要用科学预警分析技术和方法选择有代表性的分析指标进行定量和定性相结合,并将结果迅速传递到危机处理小组。可见,这一过程主要包括应急措施、补救方法和改进方案。
(3)财务风险预警系统应和公司各项制度建设相结合在财务风险管理与防范工作中,还需要管理当局参与风险管理系统。这个系统是全员参与的,可以说公司的每个部门、每项制度都与财务预警系统有着紧密联系。在确立了财务风险预警体系之后,企业会对财务风险信号进行监测,例如库存积压,现金流减少,坏账准备增多等问题会与公司的各项制度相挂钩。财务风险预警系统与公司的各项制度互为前提,互相影响,共同致力企业采取切实可行的管理策略,尽可能降低风险,减少损失,提高收益。
(4)树立牢固风险防范意识树立风险意识,健全内控程序。企业领导层要在思想上加强财务管理,提高对或有负债的潜在风险的警惕,把财务风险预警系统与其他管理系统相结合起来,思想和行动上保持高度一致以达到最佳的效果。对员工发现的问题及提出的合理建议应给予重视和采纳,而且还要建立长期财务预警系统,编制现金流量预算。对于经营相对不稳定的企业,现金流量净额等于甚至小于净利润,此时企业的风险防范意识就不得不提高。
三、结论
一、并购财务风险概述
企业并购财务风险是指在并购过程中各种风险在价值量上的综合反映,是由定价、融资、支付以及整合等并购财务决策行为引起的财务状况恶化或财务成果损失的不确定性,即并购价值预期与价值实现程度严重偏离而使企业陷入财务困境的可能性。在并购过程中,根据并购活动所涉及到的财务决策行为,可以将并购财务风险的成因分为四类:定价风险、融资风险、支付风险和整合风险。
(一)定价风险 定价风险主要是指由于目标企业的获利能力和资产价值被高估,以至收购方出价过高导致超过自身的承受能力而产生的财务风险。定价风险的来源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一是财务报表风险,即目标企业的财务报表能否真实反映其自身的财务状况而产生的风险。
二是利润预测风险,即目标企业未来的发展前景和收益能力是否存在被高估而产生的风险。
三是贴现系数风险。即对目标企业的价值评估需通过预测企业未来价值增值的方法来实现,而在这一评估过程中,贴现率的估计就成为一个最关键的问题,而这个估计往往会由于主观性的存在而导致最后结果的不正确。
(二)融资风险 融资风险主要指企业能否利用现有的资金渠道及时并足额地筹集到并购资金以确保并购活动的顺利进行。企业并购通常需要大量的资金,但由于目前我国资本市场的不完善,使企业并购面临较大的融资风险,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资本结构合理性风险。资本结构是指企业各种资本的价值构成及比例关系,对于企业来说,资本结构是否合理直接影响企业的资本成本,最终影响企业价值的实现。
二是融资成本风险。融资成本是现代企业进行融资必须考虑的问题,由于不同融资方式的融资成本是不同的,因而资本结构的不同必然会导致资本成本的不同,企业需通过对资本结构的分析寻求最低的融资成本,选择使企业价值最大化的融资方案。
三是财务杠杆比率风险。现代企业在并购融资过程中所需的资金全部来源于自有资金和借入资金,即杠杆融资所带来的风险程度会因两者的比例不同而不同。
(三)支付风险 支付风险主要是指与资金流动性和股权稀释有关的并购资金使用风险,它与定价、融资两个阶段产生的财务风险相关联。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资金流动性风险。是指由于并购后企业未来的现金流量具有不确定性,资金缺乏导致出现支付困难的可能性,从而降低企业对外部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而形成的风险。
二是股权稀释风险。股权支付虽然成本低,但企业的股权结构一旦被改变,通常会导致股权稀释和控制权减弱。
三是杠杆支付风险。杠杆支付也就是通过举债解决收购中的资金问题,并期望利用财务杠杆的作用获得并购后的利益,但这必须要有很高的回报率才能实现,否则并购方可能会因负债比例过高,资本结构恶化而遭受破产倒闭的风险。
(四)整合风险 在完成并购后,并购方面临其与目标企业的财务融合问题,而整合风险是指财务制度、财务战略、财务资源在并购后未能及时有效地实现预期的财务协同效应而使企业遭受损失的可能性。主要包括:
一是财务组织与机制风险,是指并购企业在整合期内受财务协力效应、财务机构设置、财务管理制度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使其实现的财务收益与预期财务收益不一致,从而给企业带来损失的可能性;
二是资本运营风险。是指企业在整合期内,由于环境的不确定性,未能对企业的财务职能实施科学监控,以及受内部财务行为、财务运作的影响,使企业并购后未能实现预期的财务收益而导致的财务风险。
三是盈利能力风险。即企业在实施并购后目标企业资本是否能实现保值增值、能否带来预期的投资回报,具备持续盈利能力的风险。
对并购财务风险进行成因分析的意义主要在于:第一,使各个阶段的并购财务风险概念清晰化;第二,是对其进行综合评价的基础;第三,通过综合评价,可以将各风险因素量化,为企业制定并购方案提供依据。
二、企业并购财务风险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建立
本文采用二级模糊综合评价法对企业并购中所面临的财务风险进行综合评价。首先根据企业并购财务风险的成因分析,需建立一套企业并购财务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
然后对企业并购财务风险进行二级模糊综合评价,其基本评价步骤如下:
(一)评价因素集确定 根据表1建立的指标体系可以确定因素集。
定义一级指标层的因素集X,X={X1,X2,…Xm};定义二级指标层的因素集Xk,Xk={Xk1,Xk2,…Xks }(k=1,2,…,m;s=1,2,…n;n为XK中子因素的个数)。
(二)评价集确定 根据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从底层开始进行模糊综合评判,假定企业并购财务风险每一个指标的评价结果有p个等级,定义适用于各评价指标的评价等级集Y,Y={y1,y2,…yp},本文设定Y={“高”,“较高”,“一般”,“较低”,“低”}五个等级,即Y={y1,y2,y3,y4,y5}={“高”,“较高”,“一般”,“较低”,“低”}。 在具体的运用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评价等级集中各等级赋予一定的数值。
(三)指标权重集确定 各评价因素的重要程度在实际评价工作中往往是不同的,文章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层相应因素的权重,它表示各评价因素对评价等级的重要程度。设Xks对Xk的权重为aks,Ak=(ak1,ak2,…aks},且 ■aks =1; Xk对X的权重为ak,A=(a1,a2,…ak),且■aks =1。
(四)模糊关系矩阵确定 本文采用德尔菲法构造单因素评判矩阵。由20位专家组成评价小组,从以上各指标出发,对企业并购财务风险进行评价。具体步骤是:先由每位专家独立填写各指标所属等级,再将所有的评价结果进行整理统计,综合计算出各指标处于每一风险等级的概率,最后得到模糊关系矩阵Rk。
则Rk= rk11 rk12 rk13 ··· rk1trk21 rk22 rk23 ··· rk2t··· ··· ··· ···rkn1 rkn2 rkn3 ··· rknt
其中rkst=判断指标Xks属于yt的专家人数/专家总数(s=1,2,…n;n为Xk中子因素的个数;t=1,2,…p),即表示二级指标层的指标Xks对于第t级评价等级yt的隶属度。
(五)评价模型建立及模糊综合评价 为了全面地把握并购财务风险,得到更合理的评判结果,本文在综合考虑所有相关因素的影响后,结合多层模糊综合评价原则,运用模糊运算构建模糊综合评判模型B进行模糊综合评价。
B=A×R(A:模糊集合反应了并购财务风险因素的重要性;R:模糊矩阵,矩阵中的元素表示并购财务风险因素所属风险等级及发生的概率;B:模糊评价结果矩阵,其中的元素表示并购财务风险的各种风险等级发生的概率)
(1)建立一级模糊综合评判模型Bk。即Bk= Ak×Rk。通过一级模糊评价,可以得出Bk ={bk1,bk2,…bkp }是一个向量,需对其进行归一化处理,即 ■bki=1(表明因素XK属于第t级评判等级yt的程度,即XK对yt的隶属度)。
(2)第二级模糊综合评价。同上述步骤,将X={X1,X2,…Xm}看作一个因素集,以Y={y1,y2,…y5}为评价集,设Xk对X的权重集为A=(a1,a2,…ak),用Bk作为单因素评价可以构造模糊评价矩阵为R:
R= B1B2B3B4 =b11 b12 b13 b14 b15b21 b22 b23 b24 b25b31 b32 b33 b34 b35b41 b42 b43 b44 b45
最后得到关于目标层X的第二级模糊综合评价模型为:B=A×R=(b1,b2,b3,b4,b5)。
(六)评价结论 当■bj≠1时,需进行归一化处理,即令 bj=bj/ ■bj 得到:
B=( B1, B2, B3, B4,B5 )
表示X对评价集Y的隶属向量,从中可以得到企业并购财务风险趋于每一个风险等级的程度。再根据B'= B×Y(Y为评价等级集中各风险等级设定的量化值)得到模糊综合评价的最终评价结果。另外,根据一级模糊综合评价,还可以得出并购财务风险因素的高低排序,从而确定企业并购财务风险的重点控制对象。
四、实例研究
甲公司为实施多元化发展战略准备对新兴行业的乙公司进行并购,为保证此次并购的顺利完成,需要对其所面临的风险进行全面评估,现对此次并购所面临的财务风险进行模糊综合评价,具体步骤为:
(一)确定评价集 根据并购实际情况及并购风险管理的需要,在此次评价中,模糊综合评价的等级共5级,即:Y=(y1,y2,y3,y4,y5)=(高风险,较高风险,一般风险,较低风险,低风险)=(9,7,5,3,1)
(二)运用AHP确定各指标权重 一级指标层各因素的权重A=(a1,a2,a3,a4)=(0.2,0.3,0.2,0.3);二级指标层各因素的权重集为:A1=(a11,a12,a13)=(0.4,0.3,0.3 );A2=(a21,a22,a22)=(0.3,0.3,0.4);A3=(a31,a32,a33)=(0.3,0.4,0.3);A4=(a41,a42,a43)=(0.4,0.4,0.2 )
(三)确定模糊关系矩阵 具体如下:
R1= 0.1 0.25 0.25 0.3 0.10.1 0.2 0.1 0.2 0.40.25 0.1 0.2 0.25 0.2 R2= 0.0 0.1 0.1 0.3 0.50.1 0.1 0.2 0.2 0.40.1 0.2 0.1 0.3 0.3
R3= 0.1 0.1 0.2 0.1 0.50.1 0.1 0.4 0.2 0.20.1 0.2 0.3 0.1 0.3 R4= 0.1 0.2 0.3 0.2 0.20.15 0.25 0.2 0.25 0.150.1 0.1 0.4 0.25 0.15
(四)一级模糊综合评判 由Bk= Ak×Rk,得:
B1= A1×R1=(0.4,0.3,0.3)
0.1 0.25 0.25 0.3 0.10.1 0.2 0.1 0.2 0.40.25 0.1 0.2 0.25 0.2 =(0.145,0.19,0.19,0.255,0.22);
同理得: B2=(0.07,0.14,0.13,0.27,0.39), B3=(0.10,0.13,0.31,
0.14,0.32),B4=(0.12,0.2,0.28,0.23,0.17)。
(五)二级模糊综合评价 由B=A×R=A×(B1,B2,B3,B4)T(0.2,0.3,0.2,0.3)0.145 0.19 0.19 0.255 0.220.07 0.14 0.13 0.27 0.390.10 0.13 0.31 0.14 0.32 0.12 0.2 0.28 0.23 0.17 = (0.106,0.166,0.223,
0.229,0.276)
(六)评价结论 由B'=B*YT得 B'=(0.106,0.166,0.223,0.229,
0.276)*(9,7,5,3,1)=4.194。
结果表明,通过上述计算可以看出:第一,有27.2%的专家认为此案例并购财务风险高或较高,22.3%的专家认为并购财务风险一般,而有50.5%的专家认为并购财务风险低或较低;第二,综合来看,此次并购所面临的财务风险大小为4.194,参照模糊综合评价等级,此财务风险介于“一般风险”与“较低风险”之间,表明甲企业此次并购的财务风险较低。另外,通过一级模糊综合评价进一步分析可知:整合风险属于一般风险,定价风险属于较低风险,融资风险和支付风险属于低风险。
综上所述,并购已成为现代企业扩张发展当中很重要的内容,为实现企业并购利益的最大化,企业应重视并购财务风险这一问题。因此,在分析企业并购财务风险的基础上,正确评价企业并购财务风险对实现企业并购目标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