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15 17:19:40
导语:在历史大事件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关键词:电力大数据;可视化;可视化系统;关键技术;技术研究;趋势
中图分类号:TM7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6)30-0062-02
1 引 言
智能电网技术高度融合了传统的电力技术和信息、控制、自动化等技术,通过对发送、输送、配置、使用以及调试、营销等很多环节收集大量的数据信息,对信息进行分析、挖掘,最终能够掌握并控制各个环节决策并优化,实现电力企业生产效率的提高、电网运行达到较高的稳定性、满足电力客户的用电需求。
智能电网都在不断进步、规模也逐渐扩大,多种智能电表、信息系统以及传感器等异构分布式数据源连续的产生大量数据信息,所以被称作是电力大数据。
电力大数据可以说是电网职能的主要支撑体系,所以在众多工作内容中,对数据的采集、传输、存储、处理、挖掘是工作的重点内容。
2 电力大数据概念以及特征
电力大数据主要是指智能电网在发电、配电、输电、营销以及管理等环节的海量数据。
按照电网企业的主营业务将数据大致可分为电网运行和设备监测数据、电力企业销售数据、及电力企业管理数据三类。
随着智能化设备的广泛应用,大数据的来源包括安装于家家户户的智能电表、数以万计的发电机、变压器、开关设备、架空线路、高压电缆等设备中获取的高速增长的监测数据,光伏和风电功率预测所需的大量的历史运行数据、气象监测数据等。
电力大数据是建设性能稳定、安全可靠、高效运作、节能电网的重要保障。
为了能够分析电力大数据,使得智能电网的管理水平得到提高,需要建立更加科学的数据智能系统。
电力大数据有很多特征,比如体量大、多类型、速度快等:
①体量大:电力大数据所收集的数据规模可以达到PB数量级别。
②类型多:不仅可以得到传统的结构化数据,而且还可以在营销系统、生产管理等方面产生大量的非结构以及半结构数据。
③速度快:电力大数据无论采集还是处理都有着极快的特点。
此外电力大数据可以通过和其他行业的行业数据进行交换实现数据深度挖掘与分析。
3 基于电力大数据的可视化以及在电力系统中的 应用
电力系统工作人员为了能够使得系统运行稳定、高效、经济,就必须对每个环节的设备和工作状态进行随时的监测。但是,电网内大量设备都互联,监测设备的连接方式、设备之间的相互影响是一项艰巨的任务,电力系统运行状态可视化系统可以在其生成的图像中展示大量信息,方便操作人员准确快速理解,实时监控所有设备状态,并完成可靠操作,电力系统运行状态可视化操作系统可以为工作人员的工作带来很大的便利,是一种高效的方案。
智能电网中数据量最大的应属于电网运行和设备监测数据。电网运行和设备状态监测数据主要包括电网运行关键指标、电网潮流、试验数据、设备状态遥信、缺陷记录、供电场所视频监测数据等。提取系统的主参数及配网终端数据,能够构建一个全景的电网络信息拓扑图像,并在图中采取可视化技术手段将相关丰富信息的集中展示。
在此全景的电网拓扑图中能够实现如下几类问题的在线分析:重要设备健康状况的在线监测与分析,专线用户的用电行为特征分析与预测;对电能质量进行在线评价与分析等。
到目前为止,电力系统可视化研究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分别是静态数据的可视化研究、动态数据可视化研究、电力系统元件。
运行状态可视化技术实现的关键是各参数指标的关联规则,以及各状态量的关联度及其权重。目前,各种适用于大数据分析的深度关联规则有:基于粒计算的关联规则挖掘算法、基于压缩矩阵的Apriori算法、基于云计算平台Hadoop的快速关联规则增量更新算法(C-FUP)等。
4 可视化系统开发的步骤
在开发这个系统的时候使用面向对象机制,定义不同的模块和插件达到各种功能实现的目的。可以分为七个步骤:
①对资源标识符的格式以及业务系统的对象相关描述进行确定;
②所涉及的图形里面的业务对象列表进行确定;
③定义SGL开发图模,当然也包含了图模所设计的支持状态组以及状态值等内容;
④业务信息设置插件的开发;
⑤在图形里面读取所有图件相关的业务信息,并将从业务服务所获得的数据设置到对应的图件插件中以及业务对象所关联的控制功能插件里面;
⑥系统的运行与检测;
⑦自定义人机界面风格。
5 电力大数据可视化系统的关键技术
可视化系统在完成SGL的模块设计后,可以协同其他模块及可视化关键技术实现各种展示。下面主要详述电力大数据可视化系统开发的关键技术,主要包含云计算技术、区域点密度可视化技术、等高绘制技术、电网潮流和GIS可视化技术、历史流展示技术等。
5.1 云计算技术
随着云计算技术的不断深化发展,云计算的数据存储、分析、处理等方面的技术和理论研究为大数据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因为大数据的数据量和分布式的特点,传统的数据管理技术难以胜任。
云计算的核心思路是分布式文件系统(distributed file system,DFS)和MapReduce技术,DFS有着高容错性的特点,并且是为部署在价格低廉的硬件上而设计的,而且它为应用程序提供高吞吐量的数据访问,适合那些有着超大数据集(large data set)的程序。以分布式文件处理技术为基础,去掉了关系型数据库的关系型特性,数据存储被简化且更加灵活,使PB、ZB级的数据存储成为可能。
另外,该框架中还包含商业智能应用、传统的数据仓库、大数据访问框架、大数据调度框架、网络层、操作系统、服务器、备份和恢复、数据管理等模块。
MapReduce是用来进行并行处理和生成大数据集的并行编程模型。Hadoop包含了MapReduce的开源实现,是引起关注的大数据处理技术之一。Mahout是基于MapReduce的并行数据挖掘项目,对传统数据挖掘算法,性能大幅提升。
5.2 区域密度可视化技术
区域密度可视化技术是把每一个区域用点密度来展示,这种方法的优势就是很直观,目前常用于表示区域用电负荷密度。
点密度图要求必须生成一定的随机点,如果随机点在对应的区域里面输出这个点,如果不在区域中,还需要再一次生成随机点然后再进行判断,持续进行此步骤一直到满足点数要求。在实现区域负荷密度可视化的时候,实际情况的地理边界线可以粗略的认为是多个点相互连接而成的不规则的多边形,所以才通过判断点在多边形内还是外的算法实现这一过程。
算法流程:
①首先需要读取所给的多边形的区域边界条件;
②查找这个多变性里面定点的最大、最小坐标数值,以期得到粗略的范围;
③生产这个粗略范围的随机点;
④判断点在区域内部还是外部;
⑤如果在内部,那么就继续绘制;
⑥如果在区域外部那么就要再次生成就重复(3)然后继续操作,否则就退出结束。
5.3 等高线绘制方法
等高线是地面上高程相同的各相邻点所连接成的封闭曲线垂直投影到平面上的图形.构造节点运行的等高线不仅能反映节点的运行的当前状态,还能对节点运行的将来状态做出预测.等高绘制方法在可视化应用中比较普遍,特点就是有着很强的数据连续性。等高线图例,如图1所示。
绘制过程如下:
①首先需要构造三角网格;
②内插数据等值点;
③搜索并追踪等值点;
④曲线拟合,填充色块儿。
5.4 电网潮流和GIS可视化技术
利用箭头方向、箭头大小表示线路潮流方向和大小,在原有的电网单线图,依据潮流大小用箭头和数值直观反映线路上的功率值。利用GIS可视化把电网的可视化和地理信息系统结合起来,基于已有的GIS系统三维地理信息系统的可视化研究,运用包围盒算法、求交算法等三维场景拾取算法,包含物体三维展示、虚拟现实等技术提供一个可视化的三维地理信息系统,为输配电网管理者提供一个缩微化模型,从而为输配电网的管理、基建、维修、扩建和决策等提供地理信息。
5.5 历史流展示技术
历史流展示技术体现在对电网历史数据的管理与展示上。在电力系统中,深层次的应用分析往往以历史数据为基础。对生产现场的实时监测数据、电网的规划数据和负荷预测数据,通过历史流展示技术,可以绘制出数据的发展趋势并预测出未来的数据走势;通过历史流回放展示技术,可以模拟历史重大事件发生、演变,挖掘历史事件潜在的知识与规律。
6 电力行业可视化智能系统未来趋势分析
电力行业可视化是基于大数据分析挖掘理念和可视化展现技术手段,未来“智能系统”将继续在线检测、视频监控、应急指挥、智能查询等展示模式功能上持续扩展完善,同时可视化展示电网及相关设施总体运行情况,突出显示异常信息;实现智能电网场景、设备的三维虚拟仿真等;实现电网运行仿真功能,为互动体验、方式预想及事件重演提供支持。
6.1 应急指挥模式
基于WebGis,快速调用调度各子系统实时、历史数据,以大数据挖掘分析为手段,实现电力应急状态下从现场状况捕获、应急处置方案形成到快速响应、现场时效处置、资源的协助和调动一体化的应急指挥可视化平台,纳入VAS的数据通过本模式任意切换。
6.2 运行监控模式
不但对运行各设备运行参数以及终端用电量参数等经过系统ETL模块进行处理的数据进行检测,结合高分GIS,以多种图表、多维度、多方式的展示出来,而且对非电网而影响到电网运行的实时信息进行监测,包括气象信息、卫星云图、雷电检测等功能,并提供系统告警、影响范围和程度分析及辅助应急处理功能,支持系统分级分类梳理展示。
6.3 快速仿真和建模
有针对性的开发和应用快速仿真模型,市场售电数据、法律法规、风险分析和控制都应被纳入系统模型并量化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提供快于实时的超前仿真,该功能首先利用高性能量测和通信系统得到拓扑、潮流、电压、频率、设备实时模型等信息,然后据此进行状态估计和在线分析,最后确定当前系统及设备运行状态的安全性、稳定性、可靠性。
6.4 自定义模式
自定义模式满足各类综合叠加性或各类非标准场景模式下的展示需求,根据实际要求,自定义数据源、显示方式、显示位置等内容,采用拖拽操作,简单易用,同时支持应急指挥的快速响应与故障隐患的排除处理。
7 结 语
基于电力大数据的可视化技术近年来虽然不断取得新的成果,但是将数据绘制成高精度、高分辨率图片的业务模型、智能算法和交互式图形处理工具开发的研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与此同时许多应用不能够得到全方位的支持。所以在以后的研究中更应该致力于数据图形展示、挖掘等综合应用,实现数据多样、精细、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栋.大数据可视化技术在电网企业的应用[J].江苏电机工程,2014,06:
82-84.
[2] 黄彦浩,于之虹,谢昶,等.电力大数据技术与电力系统仿真计算结合问 题研究[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5,01:13-22.
[3] 宫宇,吕金壮.大数据挖掘分析在电力设备状态评估中的应用[J].南方 电网技术,2014,06:74-77.
[4] 王强,李俊杰,陈小军,等.大数据分析平台建设与应用综述[J].集成技
术,2016,02:2-18.
[5] 宋亚奇,周国亮,朱永利.智能电网大数据处理现状与挑战[J].电网技术,
2013,37(4):927-935.
这次奥运播报,央视国际、新浪、腾讯和其他网站都充分利用获得授权的直播机会,施展出十八般武艺,显露出咄咄逼人之势。这次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集体精彩亮相,大大发力,说明潜龙不但出水,且已渐呈腾空之势。
一、报道内容:更新更快
与奥运赛事相关的报道对时效要求很高,每天的重大赛事播报,授权网站为了赶时效,大量使用快讯、现场直击、独家视频,甚至推出一句话新闻,并随着事态发展,不断滚动推出图文最新消息。这样在最短时间内,受众就可以读到量多质好的赛事报道及纵深消息。在各网站信息时间的激烈争夺中,传统的所谓“独家新闻”几乎失去意义。一则极具新闻价值的消息往往在几秒钟之内会以不同的表述闪烁在各个门户网站的头条,这又一次验证了网络是信息最及时最广泛的传播载体。参与奥运会报道的网站在最新赛况的传播中也是各显神通。比如腾讯网就借助其“杀手级产品”――QQ提供的巨大平台来最新奥运消息,一些曾经并不熟悉腾讯门户网站的网民们可能会通过点击QQ的弹出窗口而登陆这个网站。据腾讯网自己的统计,截至8月20日,通过点击腾讯QQ的弹出窗口了解奥运消息的网民就达到16亿。同样借助弹出窗口主动甚至强行将信息送到网民面前的还有新浪博客等。在这种独特的传播方式下,网民满足了最迫切的信息需求,网站也成功地推广了自己的产品,可谓双赢。
网络在和电视、报纸、广播等传统媒体的受众争夺战中优势是非常明显的。传统媒体的更新速度一般以时计,以天计,互联网则是以分计,有时甚至以秒计,不光可以实现24小时实时发送,信息瞬间到达接受者那里,而且它独特的页面设计也使它在单位时间内的信息流量远胜过传统媒体,更新更快的传播特性令任何传统媒体都无法望其项背。
二、多媒体:全面调动视听
网络媒体的优势是可以整合传统媒体的各种报道特色,这也使得网络媒体奥运会报道呈现出鲜明的多媒体特点。在本届奥运会报道中,除了获准直播的网站在奥运报道中直接承担传统电视媒体的功能,通过声音和图像以及字幕来传播信息,精彩纷呈的互联网页面更是将携带信息的字符、图片、言语、音响、音像等有机地组合起来,扬长避短,兼收并蓄,为网民奉献了一场奥运新闻盛宴。新华网奥运报道用专题页面组合群的“矩阵”报道方式,集纳文字、图片、文图直播、图表、音频和视频(一部分内容按规定接入央视网站的公益信号,一部分为自制赛场外符合要求的音视频节目)、同步快评、评书、论坛、博客、播客、拍客、收客、现场连线、短信、彩信、手机报、WAP、电子滚屏、网报、网刊、画刊、网上调查等30余种报道形式滚动不间断播报,聚焦开幕式直播、访谈等各类页面和专题页面,形成规模庞大的奥运报道“矩阵”。
中国奥运代表团的夺金消息历来是广大网民关注的重点,因此,每一项比赛结束之后各大网站都会在首页以最醒目的图文来报道比赛结果和获奖牌的运动员。号称“吊环王”的陈一冰获得金牌后,互联网在第一时间对这位来自天津的中国体操新生代选手进行了堪称“追本溯源”的介绍,许多论坛里甚至贴出了数码翻拍的运动员小时候的照片。同样,王楠摘银后,网上有关她和一直支持她的家人的视频、图片也随处可见。对于诸如此类的背景资料,和空间、时段以及信息库多受限制的传统媒体相比较,互联网能够让网民用最便捷的方式获取最全面的信息。
网上新闻传播,综合了广播、电视、报纸的传播优势,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实时报道,全方位解读。无论是重大赛事直播还是相关延伸报道,网络都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形式进行,如刘翔退赛、王楠摘银、女排获铜……都有新闻、评论、博客链接等全方位、多立面、多视角的解读,这种报道形式是历届奥运会在传播形式上的重大突破。一位网友说:“网络让我感受到了奥运会的快乐。”
获得授权的门户网站之一搜狐网,甚至由张朝阳亲自担纲主持人,创办网络视频节目《搜狐北京播报》,凭借明星效应和独特的访谈视角吸引了大量眼球,这种独特的创意和新奇的编排为网民提供了丰富有趣的资讯。
由于新媒体的参与,最终形成了一个全面、立体的奥运传播平台,不光创造了规模的无与伦比的强大,报道形式上也是历届之最,也为以后网上赛事播报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三、超市模式:提供海量信息
传统媒体提供信息、资讯往往受版面容量或频道时间等的限制,而网络却可以在加大信息量、满足不同层次受众需求方面大显身手。在本届奥运会上,有门户网站凭借赞助商及官网的地位,将其奥运赛事信息系统接入奥运会官方信息系统(INFO)和比赛评论员系统(CIS),并且将系统中的数据转化为在页面上即时呈现的网友最关注的赛事赛程、比分直播、奖牌榜、快讯、资料库五大核心产品,整个过程不存在人工干预,网友在页面上看到的比赛数据与赛场完全同步,从而实现了赛场新闻刊发最新、最快、最全。这是网络媒体首次完美地对接INFO系统,也是历届奥运报道的一大创新。
链接是互联网在有限的页面空间投放海量信息的重要手段。网络传播不仅流量大,而且滚动性极强。互联网提供的超链接功能,利用搜索引擎,可以加速信息搜索。所有的信息都有相关链接,层层链接下去,信息肆意延伸。本届奥运会报道,互联网强大的整合功能在链接的帮助下也凸显无遗,来源广泛的优质资讯一一为我所用,可以无限满足网民的“求知欲”。
新闻的价值取决于传播信息中人们真正需要的信息的含量,网络媒体超文本最大的特点是文本部分的结构可以按照读者的要求无限重组,在这种信息模式下,借助超链接形式明细的分类、快速准确的搜索功能、醒目的奥运导航标志,受众浏览奥运信息,如同进入信息超市,可以快速便捷地找到所需信息。网站还可以借助网络将受众与记者、运动员、志愿者团队的信息库链接起来,充分利用这些庞大的资料文件以及丰富的信息来源,并对其进行归类整理,提供个性化服务。超文本模式是互联网提供的一种全新的传播模式,凭借文本内部的子文本或非文字文本,包括图像、声音、动画或影视文本,使奥运报道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丰富多彩。
这次信息之全之多,形容为信息的大海一点都不过分。
四、互动性:互动方式多样,全民参与奥运资讯传播
自由互动的特性是网络传播的精髓,它使传播活动中受者与传者间的二元分割不复存在。这次几乎所有的网站都为网友开通并提供了资讯交流的平台,我们的读者看到了众多的互动性新闻,即网站新闻,这边是滚动新闻,在所有新闻旁边链接上供网民互动的平台,那边随时插入最新评论,这样网民在这些互动空间对媒体提供的新闻资讯可以用多种方式进行交互融合。网站拉近了网友和选手、教练、主持人、记者、志愿者、栏目编辑之间的距离,网友不光可以了解奥运内容,还可以跟奥运选手、主持人产生互动,在这些控件对媒体提供的新闻资讯进行点评、补充、延伸,或针对某一问题进行讨论,这种从网友中来,到网友中去的互动新闻,正日益成为网络新闻的重要组成部分。新闻的制作人往往身兼数职,既可以是读者,又可以是作者、编辑。在这种操作模式下,一旦重大事件发生,很快便能在网上形成信息舆论环境,社会各个阶层的人都会加入讨论,跟帖、反馈,从各自的角度发表看法,参与进来。这种交互性客观上是对报道进程的推动,使人们对事件的认识不断得到深化,可以让受众获知更多信息。如刘翔的退赛,开始大家惊愕、遗憾、惋惜、不理解,随着越来越多的信息公布出来,我们看到留言板和聊天区的言论都越来越宽容和理性,人们在快速地对各种信息进行甄别和筛选,并重新作出判断。
互联网上的互动不分时间、地点和诉求对象,只要具备一定的条件,传受双方可以随时随地对某一新闻或问题进行沟通和交流。特别值得一提的是,2007年12月,国际奥委会通过决议,允许运动员和奥组委官员在北京奥运会举办期间开设个人博客并通过它与全世界关注北京奥运会的网民进行交流。这是奥运会历史上首次正式与博客牵手。在北京奥运会期间,通过运动员博客,网民们知道了这些运动员们在比赛期间每天的生活,特别是那些人们感兴趣而媒体采访又较少涉及的问题和事件。这样网民更多了解了运动员,也更加理解了运动员。很多网友在运动员博客上留言,与奥运选手直接交流,表达他们对运动员的支持和鼓励。而许多参赛运动员也养成了定期查看网友留言的习惯,并从中汲取力量。可以说,互联网所提供的这种无障碍交流与互动也间接地影响到了真实的比赛。
刚刚过去的8月份,与北京奥运会相关的内容无疑是各媒体报道的重中之重。传统媒体中,电视仍然是受众了解奥运信息的首选媒体。调查显示,90%的受众通过电视关注奥运体育赛事、获取相关信息。但是希望从新媒体获得更多奥运信息的比重攀升到将近30%。新媒体是对电视媒体播放内容的有效补充。央视网对整个奥运会3800小时的赛事进行了全程转播,这中间包括电视转播了的2300小时和电视没有转播的1500小时,可以说对本届奥运会的每场比赛,每个项目的比赛,网站都进行了全程转播。这对于受频道限制的电视媒体来说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北京奥组委执委、国际奥委会文化与奥林匹克教育委员会主席何振梁8月16日在参观位于北京奥运会主新闻中心的新华网奥运报道工作间时说:“感谢媒体,没有你们的大力宣传,奥林匹克运动不会有今天这么辉煌,也不可能有那么多人参与奥运会,理解奥林匹克精神。我要向通过互联网支持奥林匹克运动的网民们致敬。”这是一个对奥林匹克运动有着深厚感情的老人对新媒体发自内心的赞美。
诚然,互联网的出现,给受众带来了全新的接触资讯的方式及更多互动的机会;互联网的出现,将世界缩小为一个地球村,全球范围的互动,将时空距离拉近了。奥运期间,各大网站为网友提供了包括论坛、圈子、博客、播客、空间在内的各种社区互动应用,在方便大家观看奥运比赛的同时也能在互联网上畅快交流,零距离地接触奥运选手和主持人。
同学们在历史学习过程中,要善于用“大历史”观的眼光关注历史事件。那么如何用“大历史”观的眼光关注历史事件呢?其实就是用宏观视野看待历史事件,从纵向发展和横向发展的视角审视历史事件。纵向发展,主要是指人类社会从低级形态向高级形态发展的历史发展趋势,它主要表现为从时间推移的角度来考察历史事件的过程及因果关系。横向发展就是通过空间拓展的方式将某一历史现象与同一时间其他地区出现的类似或相反的现象进行类比分析,或者将某一历史现象与同一时期的其他相关历史现象进行有机的联系和综合。下面就从“大历史”视角分析“近代中国的发展”和“两次工业革命”。
对“近代中国的发展”这一考点,从纵向发展来看,近代中国是在列强入侵和的诱导下产生的,而它的产生与发展对近代中国具有全方位的的影响,不仅体现在经济上推动了中国工业化进程,同时还体现在政治上为中国民主革命(、、和)提供了物质基础和阶级基础;思想上推动了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冲击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增强了中国人民的民族民主意识。从横向发展来看,近代中国的产生是“欧风美雨”的产物,以后,随着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中国自然经济逐渐解体,近代中国民族工业产生。随着产生与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力量不断壮大,中国全面学习西方资本主义的先进技术、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
对“两次工业革命”这一知识,从纵向发展来看,两次工业革命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是资本、市场和劳动力条件具备情况下的必然发展。两次工业革命也极大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引起了社会关系的变革,推动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如第一次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形成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对立,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电气时代”,垄断组织产生并成为经济生活的主体,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确立。从横向发展来看,西方列强在两次工业革命后,加大了对外殖民扩张的步伐,亚非拉国家日益贫困,成为其殖民地或半殖民地。特别是要关注两次工业革命对中国产生的影响:第一次工业革命后,英国为打开中国市场,扩大商品输出,先后发动了两次。两次中国都以战败告终,清政府被迫签订了《》、《》、《》等不平等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同时,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中国被迫卷入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也使中国的地主阶级抵抗派以“师夷长技以制夷”为口号,掀起了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第二次工业革命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列强迫切需要扩大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掀起了瓜分世界的狂潮,也加紧侵略中国,先后发动了中日和,迫使清政府签订《》和《》,《》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面对全面加深的民族危机,农民阶级领导了、资产阶级领导了维新变法运动和;同时,中国的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获得初步发展,中国也被纳入了最终形成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中。
“小事件考查大历史”也是近年来新高考历史命题的重要趋势,也是“大历史”观在新高考中的具体体现,主要是通过一个小切口考查历史主干知识。如2009年广东单科卷第7题以“19世纪末20世纪初四个时段福建民族工矿企业的年均注册数”为切口,考查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历程。2010年江苏卷第23题用“苏联20世纪前期的一组海报”考查苏联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2010年北京文综卷第37题以“茶叶”串联考查中国古代经济、近现代经济、美国革命和世界贸易。2011年江苏卷第7题用“民国年间天津同升和帽庄出售其仿制的西式帽的广告”(图片)考查近代中国社会习俗的变迁;2011年山东文综卷第29题用“汉阳铁厂的兴衰和武汉钢铁厂的建设”的小事件考查“中国近现代工业发展”的大历史。2011年广东文综卷第18题以“某杂志的封面”考查建国初期社会主义建设的曲折探索;2011年上海卷第37题以“一份护照”为载体考查近代列强侵华的史实及危害。下面选择其中两题示例如下:
1.(2009年广东卷第7题)近代民族工商业的发展,福建省具有代表性。1875―1895、1912―1913、1896―1911、1914―1918四个阶段福建民族工矿企业年均注册数,与选项有对应关系。其中1896―1911年应是( )
A.4.6个 B.3个 C.2.6个 D.0.55个
解析:本题以“19世纪末20世纪初四个时段福建民族工矿企业的年均注册数”的“小事件”考查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大历史”,材料中的1875―1895、1896-1911、1912-1913和1914-1918几个时间段分别对应于19世纪70年代民族工业的产生、甲午战后至前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民国初期民族工业的进一步发展和一战期间民族工业的短暂春天,对照民族工业在这几个时间段的发展程度,可以推测出答案为C。
2.(2011年江苏卷第7题)右图为民国年间天津同升和帽庄出售其仿制的西式帽的广告。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该帽一定程度上抵制了洋帽的输入
②中国社会生活受到西方文明的冲击
③广告主要宣传了博士帽的实用功能
④帽式的差异体现出男尊女卑的观念
A.②③ B.①②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关键词:大学校长;选拔方式;合理机制
中图分类号:G648.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992(2010)06A-0220-01
我国著名的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如是说:“校长是一个学校的灵魂。”世界一流大学的成长历程都是与卓越的校长业绩联系在一起的。正如哈佛大学的博克,剑桥大学的阿什比,北京大学的,清华大学的梅贻琦等。他们卓越的教育理念直到现在依然在支撑着大学前行。很难想像若没有这些伟大的校长,这些大学能否如今日般伟大。因此,大学校长成为大学生存与发展的关键。如何为每所大学选拨出合适的校长则是关键中的关键。
一、我国大学校长的选拨方式
在中国,大学校长选拨有严格的程序要求,在上级党委组织部门的组织下进行,一般分为以下几步:一是由组织上提出配备校长需求;二是确定候选人资格和选择范围;三是组织考核,确定最终人选;四是纳入校长后备人选,等候组织任命;五是进行组织任命。我国高等学校校长选择属于党的高级干部选拔程序,有严格的组织程序。大部分校长选拔以“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革命化”作为标准,分别从年龄、最低学历、专业出身和背景以及政治身份上给予严格限定。不难看出,我国现行的校长选拔方式,在本质上是属于传统的行政领导干部的选拔方式。
二、我国大学校长选拨方式的局限性
1.把知识化当成了决定性因素;年轻化、革命化标准相对容易达到,但知识化不代表能力,尤其不代表具有校长所需要的管理能力,所以知识化中必须包含专业管理能力和综合管理能力。要知道,具有科研业绩或教学业绩不代表必然具有管理能力,更不代表具有综合管理能力。同时知识化也不代表个人的修养水平和自律能力。在许多时候,由于知识分化得比较剧烈,个人可以在自己狭小的专业范围内取得非常大的成就,但对外部世界知道得很少,对社会发展对个体要求及个人应担负的社会责任认识较浅,从而对自己的个性修养要求不高,对自己的行为缺乏严格的自律。这些人可以成为专业方面的奇才,但无法成为学问上的人师,行为上的表率。因此在选拔大学校长时,不仅要考虑他在专业方面的造诣,而且还必须考虑他的个人修养程度和他的管理经验背景,以及他在管理方面取得的业绩,这样才能预见到他在提升到新的职位后能否适应工作任务变化,能否胜任新的工作环境要求。
2.忽视了对于教育理念的考察;大学校长应该是一位教育家,对教育发展规律有着深入的思考并具有自己独特的教育理念。所以在大学校长选拔时应该把重点放在对教育理念的关注和考察上,而不是像其他党政机关干部选拔那样只是一味的注重行政级别。我们目前的教育体制,完全是一种行政主导的官本位体制。所以,有些人在大学里不是看重学术成就与教育理念,而是看重行政级别。大学不是行政机关,大学校长也并非一般的行政首长。遗憾的是,目前我们对此却并没有引起应有的重视,仍然是理所当然按照党政机关的那一套模式来管理。在选拔大学校长时,更多地是关注有关人选的行政级别如何,而不是其教育理念怎样。
3.忽视了对于综合素质的考察;克拉克・科尔在《大学的功用》一书中指出,当代大学是一种多元化的巨型大学。根据多元巨型大学管理的需要,大学校长扮演着多重角色:大学校长是调解者,其头等大事是相安无事,和平是最高原则;大学校长是改革的发起者,应该致力于进步,进步比和平更重要;大学校长是斗士,应该为维护大学的利益,为自由与质量而战;大学校长是形象的创造者,应该创造一种令人喜欢的学校形象及其自身作为学校突出象征的形象。由此可见,当代大学的新发展赋予了当代大学校长新的历史使命,这就需要我们的大学校长有着高深的学识、宽阔的胸怀、超人的胆略和深远的眼界。而我国目前的校长选拔标准由于过于强调政治标准,遮蔽了大学校长的特殊素质要求,很难选拔出真正有所作为的大学校长。
三、对于建立合理的大学校长选拨机制的建议
1.大学校长应由上级任命转向公开选拨
通过权威学术刊物、报纸及互联网等大众传媒向外公布大学校长的招聘信息,由人事部门负责对应聘者进行资格审查,然后成立由知名专家学者组成的校长遴选委员会,负责考查有关人选的教育理念、学术水平和管理能力,最后提出候选人提交董事会或主管部门,最终由董事会或主管部门批准任命。这种公开选拨的方式不仅可以选拔出合格的校长,还可以是一次畅谈教育理念的盛会,有利于我们吸收一些有创建的教育思想,进而付诸实践。
2.校长选拔标准应因时、因地和因校的不同而有所差别
对于大学校长的选拔标准不能采取一刀切的原则,要根据社会的发展需求,不同大学的特性要求有所区别。例如,在当今的社会环境下,大学也要作为独立的经济实体参与到社会活动中去,所以对于校长的要求除了治学之外还要有一定的经营理念。另外,不同类型的大学对于校长的要求也是不同的,国家重点大学由于已经在国内具备了一定实力,所以需要的是在国际上知名的人士来担任校长,借此打造国际声誉,谋求国际合作。对于地方重点大学而言,就需要学术上的带头人,用以增进自己的实力。对于较小但专业性非常强的院校来言,就需要经营性的校长,用来扩大自己的知名度。
参考文献:
[1]周群英,胥青山.大学校长遴选程序的比较研究[J].江苏高教,2003,(01)
[2]王燕妮,姚利民.中美大学校长选拔制的比较及启示[J].航海教育研究,2005,(03)
[关键词]军事化管理;心理健康;大学生
成都医学院原为第三军医大学成都军医学院,2004年转制地方成为一所地方普通本科院校。转制后,我们继续对新人校的大学生实行军事化管理。针对军事化管理在地方大学生的运用.我们从2005年起对军事化的继续实行进行了系列的研究,表明军事化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维护贫困生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军校管理模式下的个体心理健康水平,学习情况等均要优于地方大学模式下的个体。中国军校与西方军校的在实施方式上有着很大的不同,例如著名的美国西点军校要求学员在前1年学会服从,后3年学会管理和指挥。此次调查的目的就是为了探明军事化管理实施时间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以便我们对军事化管理实施的时间及方式进行科学的调整和改进。调查结果显示,军事化管理实施需要一个最佳时间长度,过短和过长都不利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表明军事化管理的实施时间宜控制在1~2年左右为宜。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以成都医学院医学本科专业的大学生为对象。分别选取大一至大四的各100人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400份,每个年级各100份。其中大一组收回有效问卷92份,大二组收回有效问卷收回有效问卷83份,大三组收回有效问卷80份,大四组收回有效问卷72份。以上4组在性别、年龄等上没有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团体施测。测试前统一指导用语,要求被试结合自己对军事化管理的认识进行填写。全部数据采用SPSS12.0进行统计t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大一组与大二组SCL-90积分比较:大一组在躯体化、人际敏感、抑郁、焦虑等4个因子上比大二组高,并存在显著差异,P<0.05或P<0.01。大二组与大三组SCL-90积分比较:大二组与大三组在全部因子上无显著差异,P>0.05。大二组与大四组SCL-90积分比较:大四组在强迫症状、人际敏感、抑郁、焦虑等4个因子上比大二组高,并存在显著差异,P<0.05。大一组与大四组SCL-90积分比较:大一组在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敏感、抑郁等4个因子上较大四组高。且存在显著差异,P<0.05或P<0.01。
3 讨论
案例一 首条“准绳”保口福
上海市率先颁布实施食品安全地方性法规
推荐单位:上海市政府法制办、上海市农委、上海市工商局、上海市质量技监局、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管局、上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上海市实施办法》于2011年7月29日经上海市人大审议通过,并于2011年9月1日正式实施,这是全国实施《食品安全法》后的首部地方实施办法。
该实施办法融合了历年监管实效和世博食品安全保障成果,首先明确了地方政府负总责、食品安全委员会及其办公室和食品安全监管部门的职能;明确禁止生产销售安全风险较高的食品、禁止回收食品和过期食品再用作食品原料、严格控制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加强对食品安全违法行为的惩处力度,并明确要求食品生产经营者建立食品安全信用档案。该办法还首次以地方立法形式对小作坊和食品摊贩的管理作出了明确规定。
实施办法的颁布实施更催生了上海市多部为食品安全配套的规章、规范性文件以及相应的职能机构。上海市、区(县)两级食品安全委员会及其办公室相继建立完善,对原本多头监管或职能划分不清的食品安全问题进行协调与裁决,填补了食品安全监管的“缝隙”。根据实施办法要求,上海市整合各监管部门投诉举报资源,自2012年1月1日起在全国率先启用统一的食品安全投诉举报热线“12331”。
案例二 一张一弛管农药“龙头”
积极构建农药连锁经营体系 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源头管理
推荐单位:上海市农委
农药是农业生产的“水龙头”,关系到农产品质量安全、生态环境和农民切身利益。对农药连锁经营单位,上海市农业监管部门实行张弛有度的管理,并不把“水龙头”关死,也不让“水”任意流入非正规渠道。
近年来,上海市修订出台农药经营使用管理规定,强化农药连锁经营体系建设,定期培训经营人员,切实提高农药经营的服务质量。目前,上海市农药经营网点约1 000家,其中连锁经营覆盖面超过50%,上海市农药经营行业正向规模化、规范化、网络化、信息化转变。上海市农业执法部门还定期开展农资市场专项检查,对农药连锁经营网点的农药标签、产品质量、销售档案等进行抽查,坚决查处违规违法行为。
上海市还在全国率先推行农药连锁经营补贴政策,完善了购销可追溯制度,提高了网络化、信息化管理水平,农药经营的规范性、安全性明显提高。
案例三 粮肉蔬果追溯清“身世”
加强食品安全 推进肉菜流通追溯体系建设
推荐单位:市商务委
建立主副食品追溯体系可谓“一举三得”,既能够提高产销之间信息透明度,确保市民明白消费,又能够规范食品生产经营企业,促进诚信经营,还能够让主副食品价格监测体系更加完善,及时发现并查处问题食品,维护正常的市场竞争。自2008年以来,上海市连续多年将食品流通追溯体系建设列为“市政府实事项目”。
目前,本市已有730家标准化菜市场、203家超市大卖场、13家生猪屠宰场、36家外省市生猪产销对接企业、12家肉类批发市场、24家肉类配送企业、18家蔬菜批发市场等共1010家企业建设了肉菜追溯体系。消费者可以通过电子秤上打印的电子标签查询到所买肉品、蔬菜的来源、加工企业、生产日期、检疫检验、流通环节、经营者等信息。
猪肉追溯已在屠宰、批发、零售环节基本实现全覆盖;蔬菜追溯在批发、零售环节的覆盖面已分别达到90%、40%以上;水产追溯已在8家水产批发市场和230家标准化菜市场探索试点;牛羊肉在1家宰畜场、24家批发市场、180家超市大卖场、341家标准化菜市场探索试点;粮食在3家主要批发市场、104家标准化菜市场探索试点。
在未来三年内,上海市的水果、南北货等主要农副产品也有望可以追溯“身世”。
案例四 杜绝“散油”换放心烹饪
开展停售散装食用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推荐单位:市工商局
食用油安全关系到千家万户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借一个旧油桶,灌入“来历不明”的食用油,“流动油坦克”叫卖的散装油往往让消费者提心吊胆。
对散装油的清理规范,上海市工商部门坚持疏堵结合。根据食品安全相关法律法规,尚无禁止经营散装食用油的规定,工商部门便加强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及相关标准要求的宣传,引导经营者充分认识安全隐患和经营风险,督促其主动放弃散装食用油经营活动;同时专门开设绿色通道,为散装食用油经营者办理变更登记手续提供快捷服务。
目前,上海市已全面停止销售散装食用油,全市市场内247户散装食用油经营户全部拆除了散装储油罐,575户市场外的经营者也于今年4月底完成了业态调整。
案例五 “行刑衔接”破食品犯罪
“亮剑行动”剑指食品领域犯罪 “行刑衔接”加大打击犯罪力度
1.1知识共享许可协议的内容知识共享许可协议是美国非盈利性的知识共享组织于2002年12月的版权许可机制,属于开放内容许可协议中的一种,至今已更新至3.0版本。CC许可有4种基本的授权方式用于版权作品的保护,即署名(Attribution,BY)、非商业性使用(Noncommercial,NC)、禁止演绎(NoDerivativeWorks,ND)、相同方式共享(ShareAlike,SA),通过对4种基本授权方式的组合可以生成6种常用的知识共享许可协议,即署名(CCBY)、相同方式共享(CCBY-SA)、署名—禁止演绎(CCBY-ND)、署名—非商业性使用(CCBY-NC)、署名—非商业性使用—相同方式共享(CCBY-NC-SA)、署名—非商业性使用—禁止演绎(CCBY-NC-ND)[4]。CC许可同时还有两个专门用于公共领域作品的CC0和PDM(PublicDomainMark)标识。版权所有人如果自愿完全放弃作品的版权,可以在作品时采用CC0标记;已经超过版权保护期限不再受到版权保护的作品,可以采用PDM标记,当然CC0和PDM标记均不具有任何法律效力。为了保证不同环境下的通用性,图1传统的版权授权模式与CC许可授权模式对比CC许可协议还提供了3种格式的文本(普通文本、法律文本和代码文本)和一套全球通用的CC许可标识图标。1.2知识共享许可协议的特点与传统的版权保护机制相比,CC许可同样具有法律效力,即CC许可具有不可撤销性,经CC许可授权的信息,许可人不得根据其个人意愿随意终止许可;当被授权人违反CC许可授权的条款时,赋予其相应的许可权利将自动终止。但在承认和尊重创作者版权的前提下,CC许可主张对知识创造成果合法地分享、使用和演绎,其“部分权利保留”的版权许可模式赋予了著作权人更多的灵活性,比如允许创作者自愿根据著作权法赋予的权利授权他人在满足特定条件限制下复制、展览、表演、放映、传播、修改和其作品;允许著作权人只对其作品的某些片段、照片、图片等单独授权[5]。另外,CC许可在操作上具有更大的灵活性且能够适用于在多种环境下的使用,其明确的许可授权标志也便于版权作品和公共领域作品的管理和使用。至今已有70多个国家和地区与知识共享组织建立合作关系,推动CC许可在全世界的发展应用。图1为传统的版权授权模式与CC许可授权模式的对比,传统版权授权模式是间接授权模式,作者A将其作品W的版权授予B,B再传递将版权授予C、D、E,而C、D、E都不能直接从作者A处得到授权;CC许可模式则是直接授权模式,作者A可直接将作品W以相同或不同许可条件直接授权给B、C、D、E[6]。
2澳大利亚基于CC许可的公共部门信息再利用实践
澳大利亚知识共享办公室于2005年1月CC许可2.5版本,至2010年6月澳大利亚开始采用CC许可3.0版本。澳大利亚知识共享许可协议和国际通用的CC许可包含相同的基本元素及授权方式,但在具体内容上根据澳大利亚法律进行了修改,使之符合澳大利亚《著作权法(1968)》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7]。自2005年起,澳大利亚开始在全国范围内积极推动知识共享许可协议在公共部门信息再利用中的应用。2.1政府部门率先倡导并积极应用CC许可因为缺乏国家层面的公共部门信息再利用政策,澳大利亚早期的公共部门信息再利用活动主要集中在空间信息数据和政府资助项目的研究成果两个领域[8]。2005年澳大利亚CC许可2.5版本后,数字内容产业管理部门及文化创新部门首先认识到公共部门信息再利用中采用CC许可对产业发展和国家创新的重要性。2005—2009年,澳大利亚联邦政府及相关部门率先遵循澳大利亚CC许可2.5版本的授权方式了一系列报告,比如,《释放潜能:数字内容产业发展行动议程》(2005)、《进取的澳大利亚:建设创新实力》(2008)绿皮书、《开启思路:21世纪的创新日程》(2009)白皮书、《澳大利亚数字经济未来的发展方向》(2009)等。这些报告认为数字经济和创新产生的效益都源自于对公共部门信息的再利用[9],需要改进公共部门信息再利用以促进数字内容产业的增长[10],建议将国际通用的CC许可应用于公共部门信息再利用中的版权保护[11],并在一些重要的联邦机构开展这项工作[12],同时在实施过程中还要重视个人隐私保护、国家安全保密等问题。随后,澳大利亚统计局、地球科学局、气象局等部门也开始逐步尝试以署名形式其数据集和信息产品。2009年澳大利亚联邦政府建立了数据门户网站,已有114个机构遵循CC许可向网站提交了1120个数据集、19个应用程序[13]。在地方政府一级,昆士兰州率先制定政府信息许可框架并将CC许可用于政府信息授权,利用署名许可向澳大利亚数据门户网站及数据整合竞争项目提交了几个重要的数据集。新南威尔士州和维多利亚州也都分别建立了数据的门户网站da-ta.nsw.gov.au和data.vic.gov.au,以CC许可授权了大量公共信息数据。2.2完善法规制度规范实施CC许可经过多年的研究与实践,澳大利亚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公共部门信息知识产权政策与标准体系,联邦级的主要有《澳大利亚政府机构知识产权声明原则》、《澳大利亚政府知识产权手册》、《联邦空间数据访问和定价政策》、《澳大利亚统计局与其他机构共享数据的最佳指南》、《公共部门信息公开原则》、《政府CC许可3.0应用指南(V3.2)》,各地方政府也制定了本州的信息共享政策框架和标准。其中,《政府CC许可3.0应用指南(V3.2)》对公共部门信息授权原则、各种类型公共部门信息授权、CC许可授权的技术操作等进行了详细说明,主要内容包括:①公共部门信息默认以署名许可授权给公众免费访问和再利用,但公共部门在采用CC许可授权并公共信息之前必须准确判明该信息的版权归属。②包含第三方机构实质内容生成的衍生性、合集性信息在采用CC许可授权时,必须征得第三方机构的同意,并采用与该机构相同的或限制更为严格的CC许可条款。③由大量参与者高度协作生成的信息(比如大型数据集),不能罗列每个参与者的姓名,但可以采取集体署名、创建关于所有参与者的列表或数据库、减少署名要求等方式来解决署名问题。④CC许可不能用于软件作品的版权保护。⑤对经CC许可授权的公共部门信息再利用时可以收费,但费用不能超过其成本或边际成本,收费必须在透明、公开的环境中进行。⑥谨慎使用并不具有法律效力的CC0和PDM标记。⑦公共部门应在其信息、网站、数据库、数据集上醒目地显示CC许可授权声明,声明中应包含版权所有人姓名、与作品相关的许可条款,对于限制性的许可还应提供版权所有人的通讯信息[14]。2.3引导公众对公共部门信息进行创新性利用为了指导公共部门规范对其拥有的信息采用CC许可授权与管理,澳大利亚实施了政府开放获取和许可框架(AusGOAL)项目[15]。同时,澳大利亚还采取了诸多措施鼓励公众对公共部门信息进行创新性再利用。比如,新南威尔士州组织了命名为Apps4nsw的应用程序开发竞赛[16]、维多利亚州政府发起了总奖额为10万美元的Ap-pMyState应用程序开发大赛[17]。新南威尔士州莫斯曼(Mosman)市政局以署名许可形式了社区参与战略,承诺将尽可能以开放的格式、CC许可形式市政数据,鼓励公民使用社会化媒体平台与政府双向交流,在包括维基百科和维基世界地图(OpenStreetMap)等在内的网络社区本地知识[18]。以“丰富研究和鼓励创新”为宗旨,澳大利亚的公共文化机构也利用维基百科、网络社区等平台以CC许可形式了大量信息。昆士兰博物馆在维基共享资源网站以相同方式共享了其部分馆藏的照片[19];悉尼的Powerhouse博物馆将所有馆藏物品的信息分为描述性信息和事实性信息,分别采用署名—非商业性使用和以相同方式共享两种授权形式供公众在线获取,同时还以署名—非商业性使用—禁止演绎授权方式了“一天一张照片”项目[20]和“PlayatPowerhouse”儿童项目[21]的相关照片和资料,在Flickr网站了一些馆藏照片供公众下载与再利用[22]。澳大利亚广播公司建立了命名为池(Pool)的共享社区并采用CC许可信息供用户再利用,注册用户也必须选择采用CC许可的任一种授权方式上传信息,以供其他人共享[23]。由悉尼大学和悉尼市政府共同发起的“悉尼词典”项目,其网站的有关悉尼历史文化的资料均采用了CC许可的相同方式共享授权给用户使用[24]。
3澳大利亚的经验总结及对我国的启示
3.1澳大利亚的实践经验通过分析可以看出,澳大利亚政府以知识共享许可协议作为版权保护机制,在推进公共部门信息再利用中有3个特点。1)十分强调完善公共部门信息知识产权相关法规的建设。澳大利亚从中央到地方政府建立了一套较为完善的公共部门信息再利用法规体系,将知识共享许可协议明确作为公共信息版权许可机制,并制定了细化的CC许可操作流程,为公共机构规范应用CC许可本部门信息提供了法律保证。2)公共文化机构基于CC许可的信息再利用非常活跃。澳大利亚的公共部门信息再利用没有局限于政府机构,包括昆士兰博物馆、Powerhouse博物馆、澳大利亚广播公司等在内的文化机构对CC许可的积极利用,在满足公众文化信息需求的同时,也对CC许可的应用起到了宣传推广的作用。3)重视引导公众利用CC许可参与公共部门信息再利用。为了推动全国范围内对公共部门信息的再利用和创新,联邦政府和各州建立了数据网站,围绕数据发起应用程序开发大赛,同时还利用维基百科、网络社区等平台信息,为民众营造了便利的公共信息再利用环境,激发了公众的参与热情。3.2对我国的启示我国大陆地区引入知识共享许可协议后,于2006年正式了知识共享中国大陆许可协议(CCChina)2.5版本,经过宣传和推广后,CC许可协议已在开放教育、摄影艺术、著作出版等领域得到了应用[25]。Flicker和巴巴变网站的图片以及新浪教育公开课平台[26]所有的视频作品的授权采用了CC许可中国大陆2.5版本;越来越多的艺术家采用了CC许可作为其作品授权模式,如摄影家胡武功、王文澜、张新民等[27]。2009年,首部采用知识共享许可协议的医学著作《孔伯华中医世家医学传习录》在北京出版[28]。据知识共享中国项目组2010年6月在CC总站上的搜索统计,使用知识共享中国大陆2.5版本许可协议的作品数量达1165276[29]。我国公共部门信息存量丰富,蕴藏着巨大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但在对其进行再利用的过程中,知识产权归属不清、授权许可机制缺乏、利益分配机制缺乏、增值利用开发人的权益保护问题[30]成为制约我国公共部门信息再利用的障碍。知识共享许可协议在我国的应用范围正在逐步扩大,将其应用于公共部门信息再利用,在明确告知被授权人权利范围、增加信息可信度、提高数字作品的可搜索性、消除版权作品再利用的法律障碍方面具有优势[31]。因此可借鉴澳大利亚的做法将知识共享许可协议作为公共部门信息授权许可机制,以推动我国公共部门信息再利用的进一步发展。1)将CC许可引入公共部门信息再利用中,完善相关知识产权保护法律体系。澳大利亚的公共部门信息再利用法规体系对联邦机构所属信息与地方政府机构信息、单一部门生成的信息、衍生性信息与合集性信息,以及公共部门之间数据的协调授权都制定了详细的版权判定流程和CC许可操作说明。我国已经制定了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对水利、交通、地理信息数据的共享利用也有相关的法规,但对各类信息的版权判定、公共机构间信息协调利用的规范指导还有待完善。我国欲在公共部门信息再利用中引入CC许可协议,首先要解决公共部门信息版权归属判定难题,不同公共机构产生的信息版权归属不同、性质不同,适用的CC许可授权方式也不同,因此要深入调查各个机构的信息生成流程以及现有的版权许可方式,明确不同性质信息的产权归属以及现有许可方式的优劣,划分不同的信息再利用级别并制定相应的版权管理方案和详细的CC许可授权操作指南。其次,公共部门信息的再利用离不开一系列相关主体的协调与数据加工者的参与,有必要制定专门的公共机构间信息再利用法规和加强对信息再利用者权益的保护。2)扩大CC许可的使用范围,强化其在公共文化信息服务中的应用。澳大利亚不仅在政府信息的授权中引入了CC许可,而且在博物馆、广播公司等文化机构的信息中对CC许可也有应用。公共部门信息内容涵盖广泛,除了政府行政信息,公共文化机构所拥有的大量文化信息也是公众渴望再利用的资源。我国在政府行政信息、水利、交通、地理信息的再利用方面都有了很大的发展,但对图书馆、博物馆、档案馆等机构馆藏资源的挖掘与再利用还有待提高。图书馆、博物馆、档案馆在向社会提供文化信息再利用服务中也面临着版权保护障碍,因此这些文化机构也可以适时引入CC许可作为版权保护手段,但在具体操作上又要有所区别。具体而言,图书馆以社会服务为主,可以选择署名、以相同方式分享等限制较松的CC许可方式;而博物馆、档案馆在服务社会的同时,还负有保护馆藏的责任,尤其档案馆的许多馆藏都受到版权保护,可以根据馆藏作品的性质对其开放级别进行划分,从署名—禁止演绎、署名—非商业性使用、署名—非商业性使用—相同方式共享、署名—非商业性使用—禁止演绎等许可形式中选择合适的授权方式,将馆藏作品信息提供给公众传播与再利用。3)调动公共机构与公众应用CC许可进行公共部门信息再利用的积极性。澳大利亚基于CC许可的公共部门信息再利用是在政府和公众的互动中开展的,我国虽然已经重视公共信息再利用并出台了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但是存在3点问题:一是公共机构对信息公开存在顾虑,担心部门权益受损或者的信息被公众滥用,而不愿意主动公开信息。二是公共机构公开的信息格式不利于对其进行创新性再利用。三是政府主导的信息公开缺乏公众的积极参与,导致公共部门信息再利用的效率不高。公共部门信息再利用离不开公共机构和普通公众的共同参与,一方面要引导公共机构认识到引入CC许可对保护部门权益及限制公众对信息滥用的重要性,鼓励公共机构自愿利用CC许可信息;建立公共部门信息数据门户网站,以便于公众增值利用的数据格式经过CC许可授权的信息。另一方面要加大宣传,让公众意识到版权保护对于创新的重要意义,以应用程序开发竞赛、网络社区互动等形式激励公众参与到公共部门信息再利用中,并能自觉遵守版权许可规定、主动利用CC许可自己所拥有的信息(作品)授权给他人共享。
**市是一个生态脆弱地区,教你怎样强化生态保护,保持经济可持续发展,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科学发展观,体现了人与自然共同进化的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实施“生态立市”战略,有利于保持全市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
一、生态建设的现状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抢抓国家西部大开发机遇,大力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解放思想,真抓实干,把生态环境建设放在突出位置,按照“南护水源,中建绿洲,北拒风沙”的建设思路,加大水土治理和环境保护力度,实施了“三北”四期防护林体系、绿色通道、重点风沙口治理、封沙育林育草、退耕还林、退牧还草等系列生态建设工程,初步构建了适应全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保障体系。全市累计人工造林保存面积达到100万亩,封滩育林草300万亩,累计森林面积达400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1.66%;全市168万亩有效耕地90%达到了农田林网化;完成草原“三化”治理86万亩,完成绿色通道1000公里;启动和实施了62个重点风沙口的综合治理;建立了两个国家级、十一个省级自然保护区和一个国家级地质公园,保护区面积达到6675万亩。
二、面临的生态困境
受自然条件的制约和社会发展的影响,全市生态体系还比较脆弱,环境持续恶化趋势还没有完全得到遏制:一是全市现有水土流失面积已达8.22万平方公里,土地沙化仍然以每年20万亩的速度扩大,风沙危害仍在持续加重,生物资源受到严重威胁,森林资源总量严重不足,全市人均森林面积不足全国平均水平的七分之一。二是地质地理环境恶劣,区域内干旱少雨,而冰雹、霜冻、大风、沙尘暴,低温冷害、干热风等气象灾害时有发生。三是草原“三化”逐年增多,全市有3000万亩草地已发生严重的退化、沙化和盐碱化,约占草地面积的45%,草原生态进一步恶化。四是水资源相对短缺,每人每年拥有的可重复使用的淡水总量低于全国、全省标准,地表水的年蒸发量远大于自然补充量。五是自然资源消耗较大,环境污染的局面未能有效遏制,尤其是部分不可再生资源开采过度。六是导致生态环境恶化的人为影响未从根本上消除,一些传统企业生产工艺水平落后,缺乏生态环境方面的考虑;部分群众的生态保护意识不够,非法盗砍林木、滥采矿产资源的现象尚未能有效得以制止。
地质地理环境恶劣、植被稀少、风沙侵害严重、生态条件差已经成为制约我市社会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
三、生态立市的思路
在“十一五”期间,要优先实施生态林业、生态水利、生态农业、生态家园和生态保障等有利于改善和治理生态环境的五大工程,通过生态工程建设,确保“生态立市”战略的实施。
(一)生态林业工程
重点建设“十大生态林业项目”;既:生态公益林建设、退牧还草、封滩育林、林木种苗基地、农田防护林体系、重点风沙口治理、绿色通道工程、经济林产业基地建设、自然保护区建设、天然林保护工程等重大林业生态项目。以实施退牧还草、荒滩造林项目为重点,落实政策,因地制宜,注重实效;以国道省道为重点,建设绿色通道工程;以重点风沙口治理为重点,使62个风沙口得到基本治理;以封滩育林育草为重点,提高绿洲内植被覆盖率;以加强基本农田保护和建设力度,提高农田旱涝保收能力和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实施好10万亩葡萄产业基地建设和改造现有26万亩果园,大力发展林业产业基地建设工程;加快林木种苗基地建设工程,提高植树造林的成活率;加快850万亩国家生态公益林建设项目前期工作进度。实施荒漠草原区“三化”治理、封滩育草工程建设,加强重要生态功能区、自然保护区和生态示范区的保护和监管;对生态地位重要、生态环境脆弱、已丧失基本生存条件的地区,实行生态移民,保持资源可持续发展。
(二)生态水利工程
重点建设“十大生态水利项目”;既:疏勒河、黑河、讨勒河、党河流域综合治理,中型灌区节水改造,中小型水库除险加固,水土流失保护与防治,农村安全饮水,“引哈济党”调水工程,洪水河水库和洪临灌区节水改造等重大水利项目。推广以节水灌溉为主的精确灌溉,全面实施病险水库加固工程,提高水利用系数,保证生态建设用水,实现节水农业建设目标。骨干工程方面,积极争取***水库、“*****”等工程的立项工作;完成全部小型水库加固处理,开工建设洪临灌区节水改造,全市改建衬砌干支渠道500公里。技术工程方面,运用经济的、科技的、法律的、行政的手段,全面普及常规节水技术,实施低压管道灌溉和滴、渗灌等新技术节水措施。田间工程方面,抓好以斗农渠衬砌、田间地头口配套、大地改小、井渠配套为重点的田间工程配套,达到斗农毛渠完整、桥涵闸口齐全的标准,使田间工程全部实现配套改造。生物工程方面,合理调整作物种植结构,全面落实地膜覆盖、耙辖保墒、推广使用抗旱剂,减少无效耗水。管理工程方面,依据作物需水要求,制定合理的灌溉制度,实行计划用水,科学灌溉,提高节水意识。继续建设水土保持生态项目和水土流失治理项目,确定重点治理区治理水土流失面积0.42万平方公里,重点监督区面积5.08万平方公里,重点预防区面积4.75平方公里。
出实招:明晰思路强推进
“‘三严三实’是领导干部思想建设、作风建设的总纲。我们要把它落实到每天的工作和行动中,坦坦荡荡做人、踏踏实实做事、兢兢业业履职,使干部受教育、群众得实惠、工作有推进”。遵义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主任、新区党工委书记张继勇说,新区必须清醒认识自身发展对遵义发展的重要性,按照“三区两中心一枢纽”的发展定位和建设承载100万人口新型城市的目标,始终坚守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着力加快新区节约集约化发展。战略决定战术,思路决定出路。独特的区位优势、交通条件和发展平台,正助推新区实现一个又一个的跨越。短短6年,新蒲新城从无到有,四大组团竞相发展,规划面积39平方公里的新蒲新城将建成“宜居”的典范,辖区内大学城重点项目陆续建成投用,各大楼盘销售火爆,设施完善的湿地公园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借助项目支持,规划面积21平方公里的礼仪新城正在全力加快渝黔高铁站等重点项目建设,一座新型“宜商”城市正快速形成,将更快实现新区与老城区的有效连接。借助政策东风,规划面积25平方公里的空港新城依托遵义机场出入境区位优势,着力打造“宜游”典范,正大力发展以洛安江流域为示范的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和以沙滩文化为支撑的文化产业园建设。借助科技手段,规划面积25平方公里的新蒲经开区按照打造千亿级“宜业”园区的目标,大力发展遵义软件园、综合保税区、以晴高科技产业园、辣椒物流园、航天紧固件基地,将成为遵义新型产业及聚集地和创业就业的示范区。张继勇说,新蒲新区将进一步把践行“三严三实”作为服务基层、服务群众、服务发展必须坚持的基本准则,深刻领会关于“努力走出一条有别于东部,不同于西部其他省份的发展新路”指示精神的重大内涵,努力在遵义发展中走前列、当先锋、打头阵、做贡献。
谋实事:扭住项目不放松
“发展是第一要务,稳定是第一责任,民生是第一根本。”这句话很多次在新区的大小会议上反复强调。加快新区发展,必须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张继勇说:“新蒲新区始终用‘三严三实’来指导经济工作,积极实践和探索城乡统筹发展,着力破解城乡二元结构矛盾,以城带乡、以工哺农、城乡互动、校城互动、校企互动、产城互动。”新区发展始终坚持扭住项目不放松,自2012年完成遵义机场建设并运营后,新区相继启动了“十大标志性建筑”为引领的重大项目建设。目前,遵义市新区建投大厦全面竣工,遵义市新闻中心、茅台迎宾馆、遵义市科技馆、遵义市青少年宫全面建成,遵义市会议会展中心、新城酒店、遵义市规划展览馆、遵义市新区政中务心、遵义市工人文化宫建成投用,“十大标准性建筑”已成为彰显新区魅力的一张张亮丽名片。张继勇告诉记者,今年初,新区作出加快“五个十大”工程建设的战略部署,即十大标志建筑、十大续建工程、十大新建工程、十大城市配套工程、十大民生项目,目的就是总结积累目前已取得的成功经验,坚持以项目建设助推新区发展,尽快实现城市功能配套,促进新区跨越发展。
见实效:精准对标促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