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语文教学的性质

时间:2023-08-15 17:19:44

导语:在语文教学的性质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语文教学的性质

第1篇

[关键词] 语文教学 中职生 彰显 人文性

语文作为中职生必修的公共基础课,不仅是交际的工具,也是育人的文化。其课程任务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与运用祖国语言文字,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和思维发展,加强语文实践,培养语文应用能力,以形成综合职业能力,为继续学习奠定基础;同时,要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素养,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吸收人类进步文化,为培养高素质劳动者服务。语文课程有效教学的评价内容,应以工具性目标的达成为主,兼顾人文性。

一、人文的涵义

《辞海》注:“人文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文化作为意识形态,借助于意识和语言而存在,文化是人类特有的现象和符号系统,是一个民族、一个群体共同具有的符号、价值观及其规范。价值观是文化的核心。人文就是人类文化中先进的价值观及其规范,它集中体现为以人为本,重视人、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简言之,人文就是重视人的文化。人文知识大量产生并渗透于文学和艺术之中。毫无疑问,语文属于人文学科,应当突出其人文性。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广义是指语文教育教学中的文化特质――文化知识和文化精神的体现,是人类意识和价值观念的反映;狭义则主要是指民族文化、民族精神。民族性是人文性的基本内容。语文课程旨在通过语言文字的学习,培养学生对母语和中国民族文化的热爱。

二、人文性对于中职语文教学的意义

基于中职生对学习不够热情的原因在于基础薄弱、消极散漫,他们大多不指望在求学生涯中继续跋涉前进,往往把中职文凭当作学历的终点,因此缺乏动力,对前途几近丧失信心。因此,中职语文教学的关键在于如何激起学生的进取渴望,而人文教育则可以帮助他们重建已日渐枯萎的精神家园。这是因为,人文性关注与追求人自身的完善是密不可分的,包括人的尊严、价值、个性、理想、信念、品德、情操等。每个人都是具有自身价值的,这也是人的尊严所在。中职生具有的多种创造和发展的可能性只是处于潜伏的状态,需要唤醒,需要加以发展。教育就是把他们从自然状态中唤醒,使之发现人性的过程,他们会因此而找到改造自身的力量和源泉。尽管困难重重,但中职教学少了高考这根指挥棒,环境反倒显得宽松、自由,没有了考试的压力,不用拼得你死我活,教师也有了更大的自,在语文教学中彰显人文性就有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三、语文课程人文性的体现

如前所述,语文通过语言文字的学习和对相关文本作品的阅读与欣赏,培养学生对汉语和民族传统文化的热爱,激发民族自豪感。文以载道,母语作品中所承载的重要的民族精神,如勤劳勇敢、自强不息、坚韧顽强、不畏困苦等优秀品质,能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和健康丰富的情感。文学丰富了人的精神世界,培养人的诗意及良好的审美趣味,使之理解古往今来高尚的人文理想和人文精神,真正感受和体验到人性的美好和不可让步的尊严。

学生不是知识的容器,在人文教育的方法上切忌简单的“灌输”与“说教”,这也是由人文知识本身的性质所决定的。人文重在感悟,作为一种反思性、主观性和个体性的知识,它所期待的并非只是简单的掌握和运用,而是期望能够引起学习者真正的关注与思考。所以,有效的教学方法应是紧密联系日常生活实践,认真体察人与自然、社会的关系,多启发、多探讨,促使学生不断反省,不断进步。

当然,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成果无法量化考核,只能采用形成性评价和定性评价的方式,甚至有的时候不能指望人文教育在每个学生身上都有显著的影响或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人文的力量可以刹那间让人苏醒,但在大多数情况下却只能通过反复的有效的教育才能实现。“只有不会教的教师,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对此,中西方都对人文教育寄予热望,只是视施教内容不同而异曲同工。

第2篇

北京大学著名教授钱理群先生说:“不学语言(特别是母语)就不能成为人。”语文是个人发展的基础,语文教师要牢牢站在培养人的高度,在教文中育人,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慧性”成长。多年来,我根据语文学习的客观规律,挖掘语言文字的潜力,对学生进行价值观教育,教他们珍惜学习时光,多学知识、多学本领、多学做人做事的道理,并和他们一起饱尝成长的乐趣。

一、由“小”而“大”,由“文”到“人”

语文是直接承载核心价值观的基础育人课程,它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是其基本特质,综合性、实践性是其本质属性。

1.文道统一,教文育人。我将全部语文教学改革活动,贯穿一条鲜明的主线,那就是“教文育人”。我在语文课中充分渗透“文道统一”思想,在听、说、读、写、背的训练中,在语言文字本身的意义中,挖掘其背后蕴含的深意,也就是用语言文字本身对学生进行价值观教育,使思想教育似春风化雨般渗入学生的心灵深处,达到教养与教育的和谐统一。

语文课最大的特点就是育人,每一课都是育人的好素材。比如,二年级《特殊的考试》中的主人公小白兔最终赢得了考试,我在选材上巧妙设计问题:为什么不让小熊、小猴、小狐狸赢得比赛,而是让小白兔赢得比赛?我希望启发学生思考:小白兔是洁净的化身,最容易弄脏全身。这样的巧妙构思,使小白兔讲卫生的习惯深深地落在了孩子的心上。又比如,孩子们很喜欢《翠鸟》,但如果平铺直叙,孩子们没什么印象。我在处理最后一个自然段时,让学生发现这段和前面的表达有什么不同。孩子们发现:前面三个自然段是描写,这一段是叙述。我紧接着设问:换成描写好不好?为什么?孩子们回应:那样写就强调了“翠鸟的窝很高、很远”的知识性介绍,没有情感,用叙事形式呈现内容,更能突出表达孩子们对翠鸟的喜爱。这样讲述就使得孩子们对保护鸟的认识加深了,不能伤害鸟类的价值观落在了孩子们的心上。

2.以学定教,注重实效。重教轻学是传统教学的积弊。我把从“教”出发转变到从“学”出发上来,重视对学法的研究,使教学为学生的学习服务。我努力使讲课富有情趣,引导学生形成一种孜孜不倦、锲而不舍的学习精神,同时也注重教学实效,因为效果反过来又会促使学生学习兴趣的巩固和发展。为此,我提出要实实在在地给学生一些“干货”,即教学要在“得”字上下功夫。学生学有所得,才能对语文学习产生情感和兴趣。

现在,有些课堂形式主义严重,一节课下来学生所得甚少。我常说看课堂教学要看捞了多少“饺子”,没有“干货”的课堂是没有多大效果的。我们不主张以知识为本的课堂,但也不是不要知识。语文课毕竟是语文课,字、词、句、段、语、修、逻、文这些东西总得让孩子掌握。没有工具性,小学语文的性质就说不清了。我发现学生读了不少书,但作文中却没有好词句,老师也强调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但为什么作文中很少有学生用这些句子表达呢?原因就在于老师上课搞了生硬的概念,如“这是什么句子?把什么比作什么”这类问题,概念没有被激活,表达技巧没有被理解,没有激起学生的思维,自然解决不了学生的表达问题。比如,“水田是镜子”,怎么讲?为了让学生理解消化,变成“饺子”吸收,我设问:水田是真正的镜子吗?(不是)打出“镜子”图片。镜子是什么样子的?学生说:“亮亮的”“平平的”“明明的”,再打出“水田”的图片,让学生说出水田里的水“平平的,清清的,清得可以看见事物的倒影,就像镜子能看清脸一样”。这样,句子就被理解了。老师接着说:“镜子是明亮的,能照出我的模样,水田也是清的、明亮的,能看出很多东西的影子。水田不是镜子,但像镜子。”这样,学生就得到了知识的“干货”。

3.植根文学,陶冶心性。人的生活离不开文学。文学修养是一个合格公民应该具有的文化素养。唐诗、宋词、元曲、赋,以及现当代经典文学作品,都是多年来留下的“酒”文化,有着浓厚的文学色彩,承载着厚重的人文情怀。在实际教学中,我引导学生精读课本中的名家名篇,并以名篇带动一般课文的学习。引导学生遵循“文道统一”的规律,从整体上去理解、把握课文,使学生不仅理解内容,把握课文写什么、怎样写,而且领会为什么这样写。学生从课堂教学中不仅学到了知识、技能,而且受到了价值观教育。

另外,我注意在生活中把文学教育和价值观教育结合起来,这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我抛弃了过于渲染情感的表现性语言,用接地气的话和学生交流,引导他们明理,使价值观教育落在实处。比如,我们常常看到大人们会命令孩子去捡垃圾,很多孩子以各种理由搪塞,这导致对孩子的教育效果不明显。面对这样的问题,我会用“他扔掉的是垃圾,你捡起来的是品质”这样的语言与孩子们交流,起到了很好的效果。有时,我还让学生用文学的眼光看周围事物,并受到教育。如,春天时,低年级孩子爱玩弄花草,我就告诉他们:“童话和寓言里的花草都会说话,说明它们和我们一样有情感,它们也知道疼啊。花草的生命一年就一次,我们掐了叶子,花草就残疾了,有的还会死掉。花草妈妈多么伤心啊!”这样的话语,孩子接受起来容易,他们自然就感到了生命的可贵。

我还注意重组教材,补充大量经典之作,扩充学生的阅读量,拓展学生的语文学习空间,使他们受到美的熏陶,思想得到提升。我在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生导师刘锡庆教授指导下,主编了6个年级的《阅读配餐》,让学生6年下来可以阅读300万字,内容包括了古诗词背诵、古文背诵、中外寓言、童话故事、中外现当代诗文、名人名言、成语、歇后语等。我认为语文教学要带有浓厚的文学色彩,因此,提倡学生在发言时熟练地运用古诗词,恰到好处地使用成语表达自己的意见,能在课堂上一首又一首地背诵古诗词,希望通过此种方式有目的地对学生进行文学教育。

文学味浓是打动学生的要素。平时我的教学充满优美的文学词语,极富感染力,这对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我的学生经常写诗文,有的还写章回小说。我常把学生带入文学的情趣之中,提高他们语文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语文教学的效率也随之提高。

4.着眼整体,培养能力。语文教学是个系统工程。我遵循教材编写的科学序列,有序、有效地传授知识、进行训练。对每个学期教学工作的安排,既全局在胸,又明确每堂课、每个单元、每个阶段的教学目标与教学任务。对于一堂课怎么开头,选择什么作突破口以带动全篇学习,怎样展开教学进程,怎样收尾,都有独到的设计。

在语文能力的培养上,我注重读、写、听、说、背的全面训练。“重读写轻听说”教学有一定的滞后性,从适应信息化社会的需要角度考虑,重视听话与说话训练,也就是口语交际能力训练,非常有必要。口语交际是现代人生存的重要本领,要适时训练。我观察生活,设计具有情境性的交际专题,有意识地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如《我想和你交朋友》《问路》《劝和》等,并编写了系列口语交际内容,做了多节有效的口语交际课,提高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我在课堂上力求环环紧扣、节奏鲜明,使整个教学能“和学生的心弦对准音调”,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从“知”到“会”,由“智”生“慧”

语文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具有“中国根”的、为未来做准备的人。这种人应该是人格健全、思想独立、具有创新思维和创造精神,并且具有全球视野的人。但现实中的语文教育却存在许多问题。从形式上看,多年以来语文教学一直在重复着死板的模式,过于重视书本知识、智力活动、纸笔测验,忽视课外阅读和实践、学科思维方法、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等的培养。一句话,语文教学“少慢差费”的现象没有根本性的改观。另外,从内容上看,语文教学一学期主啃一本教科书,老师和学生多在书本上绕弯弯、兜圈圈。大量时间用于为了应付考试的追求知识本位的功利性教学,条分缕析、肢解教材就成了常事,机械重复的知识积累类作业成了语文的便饭。学生学起来乏味,没有灵性,没有生机,没有智慧。

有些学生思想浮浅,认识粗陋,创新力匮乏。多年的教学思索和实践使我逐渐认识到:一些教师对语文本质特点认识不到位,致使作者传递的思想游离文本内容,语言文字是空壳,不能触及学生的心灵。思想的训练没有真正贴紧事件中的人和事,导致骨肉分离,或者工具是工具,思想是思想。我们的课堂过多关注知识为本的内容,重复已知,很少触及知识之外的影响人生幸福的内容。语文教学应该在重视“知”的同时走向“智”的发展,从重视“会”更多地转向“慧”的生成,也就是要把学生培养成真正会思考、会学习、乐观生活的一代新人。为此,我提出了“慧性教学”的思想。其出发点是把学生看成学习的主人,根本点是“创新”,核心点是“思考”,灵魂点是“兴趣”,实质点是“发展”。也就是说,教师要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勤思、善思、能思、会思。教师要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引导他们对语文课发生兴趣,使他们的学习生动、活泼。

具体来说,“慧性教学”就是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自我元认知理解教材,用自我创造性的思维方式,精心设计教学情景和教学问题,恰当而巧妙地设计承载价值观的语言文字运用环节,使课堂处处能激起学生语言思维的火花。教师要引导学生,使他们把自己的灵气、才气和思想释放并表现出来,从而使孩子变得灵活、聪颖起来。

1.知识为本,夯实基础。“慧性教学”是以扎实的知识为基础的,它既指语文本身的知识―字词句段、语修逻文,同时也指掌握知识的过程性程序内容,即学习的本事。传授知识是根本,是基础。没有知识,就没有“智”的积累,也就谈不上“慧”的东西。知识传授要准确、过程掌握要清楚明白。例如,在教学“连连告退”的“连连”,“窃窃私语”的“窃窃”,“千岛湖是一首人与大自然合写的诗,是一个人工创造的绿色奇迹”等词句时,如果老师意思不明白,学生就更不明白了。给了学生“知识和能力”两件宝,就等于守住了基础性的东西。

2.精心设问,发展思维。教师传授知识的方法要灵活,设计的问题要富有启发性,要以学生的能力培养为核心。许多教师问题设计过于形式化、表面化。比如,有的老师把教学问题停留在“写了谁”、“说了些什么”、“是什么”、“说明了什么”等问题上,这是浅层的表象学习。《山沟里的孩子》有这样一句话:“孩子们走过这座山,翻过那座山,背着书包上学校去。野葡萄由黑变绿了,牵牛花由黑变紫了,女孩儿身上的新褂子也由黑变红了。远远近近,脚步匆匆,初升的红日拥抱着他们。”有的老师设计的问题局限于“孩子们在上学、放学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谁能用一个词语概括山沟里的孩子起得早,回家晚?(起早贪黑)孩子们走过这座山,翻过那座山,可以用哪个成语来概括?这是怎样的一条山路呢?”这些问题是以理解为主的设问,没有语言慧性的提升。如果问题落在“这些孩子给你怎样的印象?(乐观向上、不怕困难)你就是其中的一个乐观的孩子,你会说出一句这样的话吗?酸枣树由黑变红了,山石由黑变亮了……”这样,教学就抓住了语文的本质。又如《丝绸之路》有这样的句子:“牧草由绿变黄,又由黄变绿;雁阵向南飞去,又从南方飞回。一转眼,就是十一年过去了。”在理解这样的文章时,不能用煽情的配乐引读,要遵循理解―感悟―品味―表达的顺序,可依次设计问题:“这句话是什么意思?”“这句话写得很生动形象,谁来告诉老师怎样才能写出这样的句子?”这样,学生的“慧”便由“智”而生。

3.经典诵读,启迪心智。今天是倡导阅读经典的时代,但是经典的阅读缺乏教师指导,多是停留在口号上,大家对读什么、怎么读、怎么指导学生读懂、怎样评价效果等,缺乏系统研究。大部头经典书籍阅读需要精心指导,也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在阅读中积累。

我发现目前课外阅读的效果微乎其微,因此就大胆设想:过去我们的阅读量上不来是因为用教材带动课外阅读,能不能置换一下,变为由大部头经典阅读带动教材的学习,也就是把大部头经典作品引入课堂,作阅读指导。几十年不变的一学期“啃”一本书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适应教育形势发展对人才培养的要求,这也制约着我们的教育发展。我更新阅读观念,改进教育教学,改变了大一统的语文教学,形成了自己的大语文教育观。即大胆改革课堂,将原来的语文教材学习时间压缩到2~3个月。同时,将大部头书籍的阅读指导课与语言运用实践课引入课堂教学。在大部头书籍的阅读指导课上,我运用个人兴趣阅读、教师规定读书和让学生选择传统文化副本书相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恰到好处地适度阅读。低年级主要读童话、寓言,如《伊索寓言》《格林童话选》《安徒生童话》等,让孩子在童话、寓言的阅读中感受真善美,辨别假恶丑,为他们一生的发展打下精神的底子。中年级学生读一些具有浪漫想象色彩的纪实性名著,如《聊斋志异》《西游记》等,让学生感受传统文化带来的快乐想象。高年级读《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等程度深的书籍,引导学生感悟智慧,初悟人生。同时,中高年级还配以《中国成语故事》《幼学琼林》《元曲四大家作品》等经典,这有助于他们读写能力的提高。

第3篇

中职教育语文教学兴趣为导向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教师的中职语文教学过程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在新的时期,我们中职语文教学工作也有了新的要求,既要有质量还要有效率,除了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还要大力提高学生的中职语文教学质量,保证学生能学得更好。这就对我们教师提出了更高的中职语文教学目标,如何实现在35分钟内提高中职语文教学质量,保证减轻学生负担,对我们教师要求更高。鄙人在中职语文教学多年的工作中,一直认为中职语文教学环节里,教师占主导地位。“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话一直铭记于心,因此在中职语文教学过程中,都很用心的总结,想着方法去提高中职语文教学质量。

一、前言

人们常言“兴趣是最好的导师”,鄙人也这么认为。在我国一般女孩子喜欢语文,其兴趣对语文方面有一定的偏爱,男孩子喜欢数字,因此对数学有一定的偏爱。在教学中,就表现出来,女孩子一般语文成绩比较好点,而男孩子数学成绩则稍微强点。所以说作为教师,也有利用学生的这个特征,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文学兴趣,以兴趣为导向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是十分重要的。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此处的“乐之者”指的就是学生喜欢,爱好的意思。作为一名教师,培养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兴趣和爱好,是一门很难的课题。教师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是十分有必要的,如果学生喜欢一个老师所讲授的内容,这样其学习的热情就会迅速产生,自然学习的自主意识就上来了。

二、培养学生对语文教学内容的兴趣

1.导课新颖,引起兴趣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如何诱发学生产生与学习内容,学习活动本身相联系的直接学习兴趣,使学生从新课一开始就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是至关重要的。如在学习宋词《雨霖铃・寒蝉凄切》时,导入词是这样设计的:李商隐说,“相见亦难别亦难。”在现实生活中,别离是一种常事,在诗词中更是一种历写不衰的主题,以前学过描写别情的诗,如李白的《赠汪伦》、孟郊的《游子吟》等,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千古传唱的离别词《雨霖铃・寒蝉凄切》,既起到温故知新的作用,又把学生带到别离的意境中,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讲究授课艺术,培养学习兴趣

根据职业中学学生好动爱玩的特点,我们可以把语文课变成表演课、朗读比赛课、演讲课、讨论课。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让学生们在活动中提高语文运用的能力。对此,要经常选择一些现实性、教育性比较强的文章,在课前采用朗读比赛的方法,要求学生先对文章进行反复的诵读,体会文章的意境,然后在此基础上再进行讨论,这样既促进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也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还有,应用文一直是同学们最怕上,因为比较枯燥无味,常常台上讲,台下打瞌睡,效果差。其实,在讲这一类文章时,教师完全可以变换教学方式,通过设置情境来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比如,在讲解如何写“求职信、应聘信”时,我在网上找了一些应聘信的佳作,在课堂上读给同学们听,并让他们思考一下应聘应注意哪些问题,而且还通过情景模拟方法让同学们在班上进行模拟招聘。同学们的积极性一下子调动起来,为了在“招聘”时一显身手,纷纷开动脑筋、找资料、请教师和同学帮助修改、同学间试演,等等,忙得不亦乐乎。这样,学生不仅学会了写一般的应聘信和求职信,还进行了相关知识的学习或运用。

3.结合专业特点,激发学习兴趣

新课程教育最近,央视“倾国倾城,最值得向世界介绍的中国名城活动”正在火热进行中。我鼓励导游专业的学生通过上网,短信等形式积极参与,写出自己的体会感受,发挥专业特长,发现洛阳之美,写出爱洛阳的理由。同学们认真构思,多方查找资料,利用自己在专业课上所学到的知识,并结合语文课上学到的一些写作技巧,写出许多精彩的句子表达自己对家乡的爱。如“龙门石窟世界名,昼观夜览尽是情,马寺钟声悠悠传,音乐喷泉时时舞,洛浦秋风轻拂堤,牡丹香飘醉洛城,金谷春晴铜驼雨,靓丽新区展美景”。这些优美句子把洛阳浓厚的文化底蕴和发展中洛阳日新月异的变化结合起来。一方面,巩固了专业知识,使导游词更精彩;另一方面,提高了同学们的写作水平,大家在交流中得到美的享受。

三、注重中职语文教学内容的巩固

巩固性的练习题,是要求学生对上课的内容进行基本性的训练,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如布置一些语文题,这些题目的内容主要是对语文公式的运用,比如勾股定理这样比较基础但又十分重要的语文知识,在巩固性的练习题中一定要有。目的是让学生加深知识的记忆和理解。进行比较得到明确结果形成鲜明知识点的练习题,这要求学生通过比较知道不同知识点在不同位置的运用,通过比较将类似的知识点进行区分,理解这些知识点间的差别,通过寻同辨异来加深对语文公式的理解,从而达到对中职语文教学知识点的进一步巩固的目的。还需要布置一些开拓性质的练习题,这些题目将学生的思维拓展开,让学生通过对知识点的理解,放开思维,培养学生个性思维能力和习惯。开拓性质的题目,一般一题有多解,不同的学生解决这些问题的思路肯定不同,善于思考的学生会想出多个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路子。那么他们都能对知识点有很深刻的理解。这种题目在教师下节课的中职语文教学中,一定要给学生指明,除了帮助学生温故旧知识,这样的题目还能帮助老师总结前面所授内容的知识点。从而达到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的目的。

四、注意中职语文教学内容的反馈

中职语文教学内容反馈在两个方面,一个是学生做的作业,另外一个是学生在课堂语文教学中的回答问题。教师批改作业一定要认真,不仅从题目本身思考问题,还要从学生角度思考问题。给学生一个合理的解答和合理的成绩,这样做也是为了给学生一个负责任的答复。在课堂中,点名让学生回答问题,一定要考虑学生的感受,最好问出的问题,给学生思考的时间,而后让那些能回答得出问题的学生来回答问题。在学生回答完问题后,给予点评。点评学生的回答时,一定要从积极的方面进行评价。无论其回答是否正确,都不要贸然的给予否定,要鼓励学生敢回答教师的问题。这样做可以鼓励学生去思考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总之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凡在中职语文教学中能符合中职语文教学规律,遵循学生认知规律的,都能使课堂效率有所提高。

参考文献:

[1]贺青云.中职语文教学中如何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J].华章,2011,(11).

第4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育;陶行知;教育理念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2-0119-02

作为一项综合性强、实践性强,一切感悟及思想来自于实际生活中的科目——语文这门母语课程,在生活中处处都可以找到学习的机会。正如我国现代教育史上著名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所说:“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要合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重视培养学生的生活体验,不能舍本逐末,把小学语文教学目标定为一味要求学生死记硬背系统性的语文知识,而应提供多种机会让学生在大量语文实践中去体会、总结,去自我学习。语文教学应源于生活,共鸣于生活。在《小学教师与民主运动》这篇文章中,陶行知先生还提出了现代教育必须要进行的六大解放。给学生空间,在大自然大社会中去体验、去实践;给学生充足的时间,不应用功课填满学生生活,不能联合家长以成绩论学生,不能让学生为了分数而学习。而应让学生有时间消化知识,有时间学自己感兴趣的知识,在学习中感受到快乐。这六大解放的观念,对于我国小学语文教学有着重要意义。

一、我国小学语文教学的现状

第一,目前小学语文教学流程化现象严重,对于学生主体性地位的认识不足。一般都是教师为主体,把上课内容进行讲解,然后要求学生读课文,记生字,再做习题。这样一个流程下来,一节课也就完成了。没有创新,也没有给时间让学生去表达自我,讨论课文。而在教师间的听课问题上,大部分情况都是教师先把要听课的内容全部教一遍,让学生学会怎么答,设定几个人专门回答问题等。这种表演性质下的听课,只能是让学生沦为课堂表演的配角,以教师为主体,脱离了教学实际,也就没有了真正的教学效果。第二,教学时缺少互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不足,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手段单调。对于学生个体间的差异与性格接受力上的差异认识不足。把教师定位于教,满堂灌的现象普遍。对于学生的反馈与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程度关注度不足。导致只能是学生适应教师,而不是教师因材施教。第三,目的性强,应试性强。教学中,对于知识的侧重点不以素质教育、思想品格教育为标准,而是考什么就教什么。这也就直接导致了应试性教学的泛滥,同时,教师受到教学任务、教学指标、升学率、奖金工资等因素的影响,在教学中,对于成绩好的学生另眼相看,对于成绩差的学生关怀不足,以成绩定学生,也就偏离了教育中“有教无类”的本义。在此氛围下,为了考试得高分,辞藻堆砌,段落拼抄,瞎编乱凑,只为符合考试要求,造成学生作文假大空现象,脱离了语文教学的本义。

二、如何树立正确的小学语文教育观

陶行知先生说,生活即教育。对于课堂,要讲求一个“真”字。这也就要求在小学语文教育中,写作文要朴实真实、言之有物。不能为了满足考试要求进行大量名词名句的引用与堆砌。教师应多引导学生感悟生活,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敢于说“真”话。用陶行知先生的话来说,就是“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千教万教教人求真”。教学中,不能以知识量作为评判学生的唯一标准,而要看到学生的理解力,看到学生把语文课本知识内化为自身素养的能力。课堂上要留时间给学生进行语文实践,提高学生的语文组织能力与运用能力。在不断的教学互动中,让学生形成既具有个人风格又符合语言表达规律的语言表达能力。

对于学生的创新意识要进行培养,鼓励学生发散思维。在现代社会中,对于人才的要求不仅仅在于其学识的积累,更在于人才的素养与创新能力。“一招鲜,吃遍天”也是说的这个道理。正因如此,我们的时代已经在信息量上有了长足的进步,每个人获得信息的能力都是一样的,都可以用现代化的信息搜集手段来取得想要的信息资源,但决定每个人能力的,却是学生对于信息的处理与再创造能力。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要求的“六个解放”中所言,对于学生的脑、眼、手都要放开,让学生在自身角度上,去发现新事物,创造新思维。而在小学语文教育中,对于创新的意识,要从听、说、读、写四个方面进行量的积累。这种可操作性强的学习方法,可以让学生在基础牢固的同时,形成一定的知识积累。当量变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有思维上的质变。也就是说,只有让学生掌握了一定量的语文基础知识,才能为创新指出正确的方向,才能为有效创新打下坚实基础。

三、如何进行小学语文教育的教学提升

1.解放思想,丰富教学。在教学中,要树立学生为主体的思想意识。让学生敢于自我表达,敢于说真话。对传统教育模式要进行大胆创新,对小学生纯真的天性要加以保护,对其在亲近大自然与社会的过程中,加以正确引导,让其自由想像,大胆思考。在思考的过程中得出自己的感悟与想法。传统的教学都是教师站台上讲,学生坐下面听,在解放思想的要求下,教师可以把教室进行创新,把课堂搬到室外,把课堂放进自然中。在新的环境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对于语文的真切感悟。在教学过程中,多鼓励,表扬为主,让学生时刻感受到自己的进步。当遇到小问题小挫折时,也可以尽快找回信心,积极主动地学习。而在教学手段上,可以引入更多的课堂设计,利用现代化的教学资源,如幻灯片、视频资料、名人讲座等,用讲故事、设悬疑的各种引入方式,实现教学目的。多结合学生在生活中遇到的事情,多组织小活动小比赛,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与表现欲,让学生自由的天性得以发挥,使其语文学习主动积极,快乐向上。

2.引入创新,小组合作。陶行知先生对于学校的集体生活相当重视,他认为学校集体生活对学生的性格形成有着很大的影响,引导好了,对学生是莫大的助力。诚如他所言:“凡不必按班级学习之功课,都可采用集体探讨之方式。”对于小学生而言,同学间的合作学习,可以有效地弥补其长期独立学习的短处,在亲密无间的感情基础上,对其学习能力、协作能力都是一种培养与提高。基于此,教师应积极引入创新,在语文学习中引入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一般来说,其组员的构成应为动态。不对每组人数进行限定,4~8人一组都可。人数越少,小组内各成员的意见交流就越到位,也可以有效地达到小组间各成员对于知识难点、学习重点的交流。集思广益的同时,还可以让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进来,体现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想。

3.动嘴动脑加动手,全面促进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提高。对于语文学习而言,其大量的知识点都必须经过有效的记忆才可以内化为学生的知识资源。“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句话就是指的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有效地动嘴,对于学习效果的促进作用。在教学中,应让学生多读,语文教学自始至终就应该充满读书声。在琅琅读书声中,让学生进一步理解语言符号的意义,进一步深入对语文知识的思考,也就是积极地学会动脑,用动嘴来促进动脑。一般来说,可以进行齐读、个别读等,教师还可用范读、引读、配乐读、分角色读等多种方式让学生动嘴。让学生在读书声中潜移默化地理解与记忆语文知识。而动手,则是让学生在学习语文课文时,进行表演。如进行小学语文第五册27课《群鸟学艺》这篇文章的学习时,要求学生在课下分组进行道具准备,自己动手制作了猫头鹰、凤凰等头饰。然后以小组为单位,各小组内部进行角色分配,进行自选段落的表演。把每个小组的表演的进行总评分,评出最佳表演组与最佳道具组等数个奖项。在此过程中,寓教于乐的形式大大提高了学生对于学习的兴趣,也让其在动手的过程中,有效地学习与记忆课文中每个角色的寓意与台词,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同时,对于语文教学中的课后习题等,也要加强监督与讲解。教师应严格结合各单元的读写结合点,让学生通过做题更深入地理解课文含义。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让学生在读写结合的过程中,有效地提高其语言表达水平与写作水平。发挥其天性,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进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与品德培养水平。

四、结语

对于小学语文教育来说,其成效关系到学生最基础阶段的品格养成,也是我国文化发展与传承、社会进步与完善的基础因素之一。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应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重视学生,以学生为主体,以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念来贯彻小学语文教育的方方面面,正确理解及掌握教育的真义,在自己的岗位工作上,为提高小学语文教育工作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许静.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研究[J].科技信息,2011,(18).

第5篇

【关键词】中职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教学观念;阅读情境;多元化评价体系

尽管语文阅读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阅读本身具有枯燥、无味的教学特点,致使很多学生对语文阅读提不起兴趣,教学效果也是不尽如人意。如今,随着中职语文教学改革的展开,如何使学生无障碍地进行语文阅读、提高中职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就成为了广大教师热切关注和热烈讨论的重点话题。本文就结合笔者自身多年教学实践经验,对此问题展开详细的说明和论述,望能抛砖引玉,以促进我国中职语文教育事业的良好发展。

一、转变教学观念,视学生为课堂的主体,提倡个性化阅读

由于受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目前仍有部分教师对学生采用“灌输式”“填鸭式”的教学方式,把自己当作教学活动的控制者、支配者,使学生沦为储存知识的容器。新课改强调,语文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中心,面向全体学生,想法设法开发每位学生的潜能。所以,在中职语文教学课堂上,我们必须归还学生阅读的主动权,培养学生的阅读主体意识,使学生成为阅读教学课堂的主人。同时,我们要提倡个性化阅读,正所谓“一千个读者眼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们要不断引导学生加强自己的情感体验,使学生通过自主化阅读有所感悟和思考,这样才能真正获得思想上的启迪和审美情趣的体验。另外,教师要注重加强学生和文本的对话,使学生投入真实的情感,体会文章作者的思想感情,以引起学生与作者心灵上的共鸣。比如,让学生与中国大师巨匠孔子、孟子、鲁迅、老舍……进行思想上的交流和对话,这种交流与对话尽管表面上悄无声息,实际上却机锋百变。当然,在个性化阅读中,尽管教师的文化水平、思想深度、人生经验等高于学生,但决不能取代学生的主体地位,而是对学生给予适当引导和帮助,从而使学生经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心理过程。

二、创设阅读情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爱因斯坦曾说:“我认为,对一切事物来说,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老师,它远远超乎责任感。”的确,学生只有对一件事物感兴趣了,才会有继续学习和探索的欲望。但是,反观现在的语文阅读教学,过于强调语文知识的传授和接收,忽略学生的个人感受,并用自己的思维过程代替学生的思维过程,这就使学生逐渐丧失了对语文阅读的学习欲望和探索能力。因此,在中职语文阅读课堂上,我们必须重视学生兴趣的培养和激发,以为学生的主动化阅读创造条件。我认为,创设阅读情境,不失为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一条有效途径。而且中职语文教材中选用了大量经典文章,这些文本中的情境距离学生生活的年代和地域都比较久远,如果我们不创设特定的阅读情境,学生很难理解本文内容和体会作者思想感情。

借助语言是为学生创设阅读情境的一种最基本、最简捷的方式,教师可以通过抒情、描绘等表达方式,把学生带入与文章内容相应的情境中。比如,在学习柳永的《雨霖铃》一文时,我用低缓、深情的语调对学生说:“自古以来,分别都是痛苦的。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这是燕太子丹和荆轲之间的分别;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这是李白与孟浩然之间的景别;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这是苏轼与亡妻之间的“梦别”……离别,总是让人惆怅和不舍。你们也是离家外出求学的人,在面对出门前父母的不断叮咛和期盼的眼神时,你们内心是不是也是极度压抑、五味杂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表达此种情感的离别词《雨霖铃》。”这时,学生思念亲人的情感就被唤醒了,并带着相似情感进入文本的阅读。

三、建立多元化阅读评价体系,促进学生阅读能力水平的提高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要根据不同情况及不同需要采取不同的评价方式,发挥评价的多种功能,以帮助学生逐步建立学习的自信心,获得成就感。”因此,本着促进学生阅读能力水平提高的教学目的,我们必须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而不是一味地追求考试分数。学生分数的高低并不能体现学生阅读能力的高低,所以我们不应该把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而是对学生的阅读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进行总体评价,因为一份卷子并不能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一道阅读题做得正确与否也不能反映学生的阅读水平,因此,在中职语文阅读教学中,我们必须建立多元化的阅读评价体系,对阅读主体、阅读内容、阅读方式进行综合评价,以为学生创造更多的阅读空间,使学生自身的阅读水平得到提高。

总之,中职语文阅读教学并没有固定的教学模式,它需要广大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实践中不断反思、不断探索,以生成发展出更多可以提高学生阅读水平的教学策略,从而促使中职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工作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陈晓英《新课改背景下中职语文教学之我见》[J]考试周刊 2010(9).

第6篇

教育就是帮助青少年更快更好地成长为一个完整的人,一个与人类社会和整个宇宙建立起广泛的感官交流的、精神融合的、敏感而又坚韧的生命。坚韧的生命表明教育的目的之一是使受教育者生存下来;与宇宙自然融合则为使个体更有质量的生存。而要想达到这两个目的,必须实现自我物质与精神利益的最大化。个体受教育的根本目的即是取得保持利益最大化的能力,具体包括对客体的认知、适应环境的最优原则、信念与方法等。因此让学生树立实现其个体与社会幸福的价值观是教育的一项重要目的。

中学生在接受教育期间为封闭式课堂教育,其实践活动受到限制,因此其价值观的形成起始阶段为教育所提供的现成价值观而非实践。与一般理性观念形成过程一样,其形成过程可分为四个阶段:价值观指导——实践检验——认可价值取向与行为模式——反馈。中学生价值观形成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也根源于这四个阶段。

一、价值观载体的偏差

中学语文教材所选篇目作为语文教学的核心,承载既定价值观,因此中学生价值观出现偏差与选文有密切关系。如果选文的价值观得到中学生的初步认可,则会内化为中学生的个体价值观并被运用于实践当中得到检验与调整,进而得到认可,反之,则会遭到排斥,无法内化为中学生价值观并指导其实践。

中学教材中的课文是语文学科知识与人文思想意识的载体,在一定观念指导下筛选出的选文通过人物形象的塑造,情节的建构向学生传输编者指定的思想观念。作为价值观工具性偏差具体表现在:1.中学语文选文在题材,思想内容,尤其是篇幅上都有着严格的限制。中学语文教材企图选取文学作品中的经典篇目来进行教化,但是由于选文本身篇幅太小无法充分发挥文学的教化功能。选文缺乏细节与人物丰富其内容,使语文选文的形象性、趣味性与可信性减弱。小说在选文类型中趣味性与形象性最强,然而中学语文教材中小说所占篇幅较少,而重要的是节选,在容量与表现力上大大被削弱,小说的主题思想内容不能被读者领略,文学的教化力自然随之减弱。2.选文对客观世界的刻意净化,尤其是对社会的片面展示。选文主题包括表现爱情完美、家庭幸福、友情真挚、爱国主义、无私奉献等等,即使偶尔出现消极悲伤主题的课文也极度隐晦。

由于中学生理解接受能力的限制,教育必须采取生动形象、通俗易懂的方式进行,但是方式的简单并不等同于教学内容的简化,对人性中不可避免的自私与社会丑恶都应成为语文教学的内容。

二、价值逻辑论证的缺乏

人性是世界观与价值观的根源,人性首先是自我的,其次才是社会的,人的一切终极价值指向都是自我,即保障自我利益,进而实现自我价值最大化。任何价值观必须以尊重个体价值为前提,未能保障个体合理价值实现的价值观都不能证明自身的合理性。对于人性的全面了解,是赋予友情、爱情等个体价值观合理性的前提,同时也是爱国主义等价值观的内在逻辑支撑。语文教材中的选文篇幅与选文标准的限制,导致许多内容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补充。选文中所呈现的价值观是显性的价值观,而实践要求的价值观由显性的集体利他主义价值观与隐性的合理利己主义价值观构成。

价值观合理性逻辑论证被忽略,对人性本质与社会性关系的误导。社会性是在人性基础上发展而来,人性的本质特性必然在其中起主导作用,这就决定了作为个体的人在面对自然社会时首先是为个体的,其次才是为社会集体的,而且根本上是为个体的,人性的首要特征是个体性。这一特征是导致价值观念多元化的根源,也是一切价值观被接受的前提。然而中学语文学科的主导价值观是带有道德虚无主义的利他主义价值观,由于学生思辨能力限制,再加上学科性质与社会环境等因素的综合作用,语文教学都具有唯利他主义至上,而批判合理利己主义思想的特点。语文选文中大部分的人物形象都分别有着勇敢、无私奉献、爱国、勤奋、智慧等完人倾向。语文选文教学对人性的误读就是以社会性代替人性。

人结成社会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保障大多数人的利益,这就从根本上决定了社会的建立是功利性的,威胁社会利益的行为必定遭到禁止。而维护社会利益的主要准则即为道德与法律,这是集体利益至上的理论基础;同时维护社会利益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实现个体利益,因此,在法律与道德允许的范围内,个体有追求利益的自由。遵循功利原则的市场经济突显利己主义,每个人都最大限度地追求个人利益。人性与社会的关系是当今市场经济种种现象的阐释基础。

价值观泛指人们对一切事物的有无价值和价值大小的看法和评价标准,价值的大小即为利益的大小,感情则是利益大小的主观反映。感情建立于客体对以主体的利益以及随之带来的精神愉悦。感情往往倾向于喜爱给自己带来利益大的事物,而厌恶损害自己利益的事物。因此价值观决定情感观。感情是人性的最集中体现,没有人性作逻辑支撑的感情便失去了可阐释性。

逻辑合理性的遮蔽使中学语文选文的价值观蒙上了浓重的虚无道德主义色彩,在实践中导致其中学语文教学价值观不能初步内化为学生自我价值观的一部分,使价值观的传播在初始阶段即遭遇失败。

三、实践反馈检验的缺点

实践对价值观与能力同时进行双重建构,而价值观又是能力形成的前提与基础。能力是在一个人的实践当中体现出来的,能力的意义就是实践,没有实践的能力是不存在的。因为实践不但是能力的来源,同时也是能力的检验者与显现方式。从本质上来讲,能力是执行实践,即应该怎么做,以便主体能更快地驾驭客体的一种人的力量。而知识又是人类经验的总结与概括,即知识是在前人实践基础上产生的,前人在实践过程中,经过尝试有些行为作用于客体不会取得预期效果,而有些行为作用于客体则会快速,省时,省力地取得预期效果,正是以这种方式才产生了知识。但事物是不断发展变化的,知识只是对当时经验的总结,而知识拥有者只能再次遇到相似的情况而不能完全重现知识产生的场景,因此知识运用得越熟练,人越能在客体发生一定程度变化的情况下对知识进行变通从而以最小的代价达到自己的目的,当一个人不管客观情况如何变化,都能变通知识而解决问题的时候,便形成了能力。

由此可见,能力的形成要求以价值观为基础,包括对客体认知,主体想当然的预期等,而实践是价值成熟稳定的唯一介质通过多次实践反馈使价值观得到修正。但是如果环境处于非常态状态,则会因此影响实践,使价值观的成熟发生偏差。

由于中学生实践活动的限制,其价值观的检验途径只能以间接为主,亲身体验为辅。具体途径有两种,其一是语文选文及教师的肯定与强调,以选文中人物及作者的实践检验代替中学生个体的实践检验,这种检验往往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进行;另一种途径是社会实践的直接检验,包括中学生个体对社会的观察、对新闻事件的价值判断等。

社会的直接检验与中学生的生活距离较近,更容易被中学生所认可,当语文课堂价值观与社会直接检验所得到的价值观反馈不一致时,中学生更倾向于社会直接检验所得到的价值观。再加上中学语文教材选文脱离现实,无论是教师还是教材选文的影响力都不及贴近中学生的社会直接检验。此时,学生从社会实践中形成的价值观与语文选文中所内含的价值观一致时,语文学科的价值观就会内化为中学生的价值观,对中学生的行为产生重要影响;如果不一致时,中学生的价值观就会相异于中学语文学科引导的价值观。

第7篇

关键词:汉语言文学;高职语文教育;关联性

一、引言

语文教育的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因此在语文教学的内容中也需要纳入汉语言文学。但是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导致在高职语文教育的课程中,教师与学生会将更多的精力放在语文的基础理论知识上,而对于学生的文学素养以及语言运用的实际能力却少有关注。[1]而这一问题会导致学生即便在语文方面有一定的造诣,但是无法很好地表达出来。想要改善这一问题就必须做好汉语言文学与高职语文教育之间的衔接性,将汉语言文学的优秀理念融入语文教育中,这样才能促进语文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二、语文教育与汉语言文学教育的相关概述

一个优秀的语言表达能力能够提高学生的思维活跃度,并且在这基础上提高其智力的发展,因此进行语文教育就是希望能够确保学生掌握语言并合理的应用语言,进而将中国的精神文明不断传承下去,同时语文教育并不只是一个阶段的教育,而是长期持续性的学习过程。[2]汉语文学的主要职责在于传递人文精神、推动整个民族语言水平的发展。作为传统人文学科的一部分,汉语言文学需要继承并发扬优秀文化。如果站在汉语言文学的专业特性这一角度来看,它更加关注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希望让语言教育更加实用,但是这里的实用并不是说实际应用,而是精神概念的影响。同时,汉语言文学并不是将经济效益作为重点的一门课程,而是将社会效应作为主要的意义。[3]

三、汉语言文学与高职语文教育的关联性

第一,具有相同的教学目的。无论是汉语言文学教育还是语文教育其目的都在于为中国培养高素质人才,加强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进而提高其综合素质,让学生在进入社会后能够更快的适应。同时,汉语言文学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内部分,这两者不仅在教学内容方面存在互通性,在教学理论方面也有很大的关联性,但是这两者的侧重点又有些不一样,语文教学将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与思维逻辑能力作为重点,而汉语言文学则更加重视培养学生的文化精神与文学素养。[4]第二,表达方式相辅相成。在汉语言文学的课程中,要求学生准确的进行语言表达,且生动鲜明,表达的语言要能够深刻的将作者的情感和对情感事物的理解与认知清晰的表现处理,同时语言的表达方式要具有鲜明的特点,且灵活动人。而语文教育则注重学生的基础培养,要求学生能够对语文的基础知识有一定的认知,汉语言文学需要将语文教育作为基础,如果一味地发挥其独特性而脱离基础,并不能够满足教育普遍性的要求,但汉语文学又能够升华语文教育中的基础知识,让学生对语文有更深刻的理解,因此可以说这两者相互影响,相辅相成。第三,共同强调人文关怀。不管是汉语言文学还是语文教育都希望通过这一课程的开设,让学生对中国的传统文化、人文精神有一个系统性的认知,并能够将语言文学中所蕴含的魅力渲染学生的心灵,够融入他们的生活中。这两者都能够提高学生的素质修养并陶冶情操,为其以后的发展打下基础。[5]

四、汉语言文学与高职语文教育关联性的延伸思考

第一,重视教育理念的发展性。教育理念并不是长期不变的,而是需要根据时代的特性以及未来的发展需求所决定,而在当前这样一个时代中,开放式的教育理念无疑是最优的选择。开放式的教育理念要求不仅要重视优秀的传统文化的传承,还需要在这基础上结合时代的发展进行优化与创新,用开放式的眼光来看待当代文化的交流。因此在高职阶段的汉语言文学的学习课程中,将开放性、创新性的教育理念融入其中,能够实现传统汉语文学同当前时代的进行有效对接。第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想要让汉语言文学与高职语文教育关联性更加紧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必不可少的。而想要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不仅要对课程内容、教材内容进行进行精细策划,让学生提高学习兴趣,还需要教师的细心引导,通过对教学方案的合理制定,让学生能够通过多渠道了解汉语言文学所蕴含的文化精神,而这方面教师可以结合当前先进的多媒体技术从视听说是三方面刺激学生的感官,让学生在浓厚的气氛中学习,其学习的自主性相信也会大大提高,也能够进一步实现汉语言文学与高职语文教育的有效对接。

五、结束语

总的来说,无论是汉语言文学还是语文教育其目的都在于通过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与思维创新能力,并以此作为基础扩展到其他课程,进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而这两者相辅相成的特性也决定着它们有着紧密的联系,因此,就需要通过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等措施进一步加强这两者之间的交流与互通。

参考文献:

[1]于新鑫.浅析汉语言文学与高职语文教育的关联性[J].文学教育(下),2015(11):81-81.

[2]李淑芬.高职语文教育专业学生专业素养的建构与培养[J].职教论坛,2013(32):47-49.

[3]王林萍.关于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的思考[J].文教资料,2007(17):6-8.

第8篇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26.139

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学习兴趣是学习活动的主要动力。教学实践表明:有些学生的学习成绩差,并不是因为他们的智力低下,而是缺乏学习兴趣。基于此,优化课堂结构,激发学习兴趣则是开展语文课堂教学的首要任务。

一、情景教学,导入新课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课堂导入是一种教学艺术,融知识性、趣味性、思想性、艺术性为一体,导入新课对高效课堂的建立发挥重要作用,好的导语犹如唱戏的开台锣鼓,未开场先叫座儿,能快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求知欲。

导语讲得生动活泼,热烈精彩,妙趣横生,学生自然也会听得神思飞跃,如痴如醉,此时,课堂上出现的将是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高涨的学习热情,而且课堂氛围也是十分活泼、热烈的。为此,教师如果能够巧妙地使用好开课的前几分钟,不管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是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活跃课堂气氛,抑或者是帮助学生理解课文,都是大有裨益的。这样也能明显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

二、培养学生学习和运用语言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让学生对语文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为语文教师首先要热爱语文,通过自己的理解将语文学科的魅力呈现给学生,让学生觉得语文学科不仅实用,而且有趣。假如仅让学生把语文当成升学的必修课,为考试而学,肯定不会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尤其是向学生传授关于语言、文章的强大功能和典故时,要让学生以语文为工具,这样,他们才能在生活和学习中自然而然地运用并思考语言问题。比如,教师应鼓励学生在日常口语中多使用修辞手法,让语言风趣幽默,或者分析人们日常生活常用的一些语言,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这样也就能调动起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热情。

三、加强师生交流,采用课堂比赛战略

加强师生间的交流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手段,语文是学习其他知识的基础学科,教师在教学中要多加强与学生的交流,真正了解学生的兴趣,建立比赛策略,激发学生的斗志,使他们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之中。

例如,《沁园春?雪》这首诗主要表达了诗人赞美、热爱祖国壮丽山河之情。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可采用课堂比赛的方式,让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组选出代表朗读这篇文章,最后再由大家评选出朗读最好的一组。这样的学习模式有利于让每一位学生加入到活动中来,更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四、走进文本,体察情感

著名语文教育家刘国正说:“语文教学要让学生掌握语文工具,还要能正确理解并熟练使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在阅读、写作、听说等方面都能达到合格之目的;通过语文教学,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提升他们的文化涵养。这是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要想激发学生探究兴趣,引导他们走进文本,情感教学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例如,从琦君的《春酒》中能够读出作者的真情,也能领略到浙东的风土人情。在阅读《老王》一文时,文章中那位忠厚老实的“老王”让大家看到底层人民的质朴,正是这种质朴让杨绛愧怍不已。 古代文学家刘勰曾说过:“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为此,语文教师有义务带领学生走进文本,用心去体会和解读文本,真切地去体验文本中的情感因素。教师也要在文本与学生之间架设情感交流的桥梁,在品读课文的时候引起学生与作者的感情共鸣。另外,教师也要引导学生与文本作者进行心灵对话,让学生一遍一遍地去诵读、品味、理解、咀嚼、回味,就像一场春雨滋润着干渴的禾苗,愉悦学生的身心,陶冶他们的情操,塑造他们健康的心灵和完美的个性,为点燃起学生的情感火花埋下伏笔。学生有了情感体验,他们对语文的学习兴趣自然也就浓厚起来了。

五、根据教学实际,展开课堂教学

调整课堂氛围有助于调动学习兴趣,在教授《木兰辞》一课时,教师应先让学生了解当时的历史背景,在此基础上将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出来。当学生对相关历史背景与故事梗概有一定了解后,再展开探讨,进而体验探索之乐趣。但是,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如果单使用这种方式教学显然是不实际的,因为每一位学生的情况都不尽相同,而且使用一种方式教学也是不切实际的。因此,在进行教学时,教师可采用分组合作的方式来上课,这种方式具有一定的竞争性,从实践过程来看,学生都能争先恐后地完成任务,而且活跃了课堂氛围。通过这种方式,既能从根本上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也能培养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同时小组合作还能让学生明白团结协作的重要性,对学生今后的发展非常有利。

第9篇

一、中职语文教学突出实用性的必要性:

(一)、中职语文教学的目的和任务决定语文教学必须要有实用性。

美国教育家布卢姆说过:“有效的教学始于准确地知道希望达到的目的是什么。”有效的中职语文教学始于明确其目的和任务。中职学校中大部分学生的语文水平能力相对较差,他们进入中职学校读书,是为了学习一技之长,为了顺利就业。所以语文教学也应以就业为导向,但以就业为导向并不意味着抛开语文本身的教学内容和规律,越俎代庖地给学生传授专业课,而是要了解社会对中职毕业生的能力素质要求,寻找语文和专业课程的契合点,在教学内容和设计上,从实用性出发,实现语文教学对专业技术学习的辅功能,为学生“上岗有优势、转岗有可能、晋升有潜力、学习有基础”服务。

(二)、单位对中职毕业生的要求决定中职语文教学必须有实用性。

用人单位对一线从业者的要求应该是确定中职语文教学目的和任务的重要依据。调查结果表明:用人单位不单单重视从业人员的专业技术,同时还重视从业人员的综合发展能力,因而培养综合能力中的理解力、观察力、注意力、表达能力,已是语文教学责无旁贷的任务。

二、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突出实用性教学的尝试:

(一)、根据学生所学专业特色适当改变讲解内容,突出实用性。

中职学校所使用的语文教材是全国通用教材,是兼顾各专业、基础不同的学生的。这就要求语文教师下功夫去研究学生、研究专业,然后根据本专业、本年级学生的特点决定讲解的内容,以适应学生的变化、社会的要求。例如:要顾及中职阶段时间短、课程多以及实践活动占用教与学大量精力的实际,合理设置语文学科课文总量,精简必要篇目,以现代文阅读,应用文写作为主,适当补充一些优秀篇目作为自读内容。这样,既能减轻语文教学负担,为培养职业技能让路,又保护了部分学生专研文学艺术,提高人为素养的兴趣,有利于学生朝不同方向发展。

(二)、把文科基础课内容融入语文教学,建立大语文教学观念,突出实用性。

语文作为一种交际工具和文化载体,传达的是思想与情感,承载的是文化精神、价值观念和人类的文化成果。学生在中职学校的语文学习,要注重知识面的扩大。语文、德育、礼仪教学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重视人的主观情感因素,要求学生学会感悟与想象。如果我们在教学中能把德育教育贯穿于语文教学的始终,把礼仪教学穿插于语文教学中间,那么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对语文课堂会更感兴趣,教师的教学也会更加生动,更有活力,而不是纯粹的知识点学习。当然,历史、政治、地理也可以融入语文课的教学当中,学生可以从教师丰富的知识中感受文化的伟大、知识的浩瀚,从而对读书产生兴趣,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三)、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成为“学习的引导者”。

在教学中,应注重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做学习的主人。例如:在进行语文综合实践课中,可以让学生在课前搜集与所学专业相关的题材设计成训练题目,课堂上,学生自主模拟训练,分小组竞赛。这样课堂内容是与学生密切相关的,所要解决的问题是学生期待解决的,学生成了学习的主人,学习态度由被动变主动,这样有利于学生出身社会在工作中提升自己的积极工作能力。

而教师更应是知识和方法的运用者和示范者,要主动进入教学情境中,用参与活动的方式给学生作出示范。比如在面试应聘训练中,教师可模拟考官角色来考学生,更应模拟应聘者角色给学生作出示范,教师用自己的示范来启发引导学生,纠正学生的失误,从而提高学生的应用语文能力。

(四)、灵活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方法是为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服务的。不同的教学目标和教学体系,所运用的教学方法也就不同。在教学中,必须随着众多教学因素的发展变化,灵活运用最优化的教学方法,、或启发学生想象,进行探究式教学;或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进行合作式教学等等。唯有新颖、多样、灵活的教学方法,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新的探求活动,使其永远保持高度的注意力和旺盛的求知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