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对城市文明建设的建议

时间:2023-08-15 17:19:46

导语:在对城市文明建设的建议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对城市文明建设的建议

第1篇

关键词:生态文明;竞争力;指标体系;东莞

中图分类号:F290;F3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7)06-1192-06

DOI:10.14088/ki.issn0439-8114.2017.06.050

Abstract: Based on the basic theory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and urban competitive power, this paper proposed the connotation, composition and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mpetitive power, to analyzed and evaluated the urban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mpetitive power and the level of development of ecological economic and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We calculated the sores of secondary indicators and civilization competitive power of Dongguan from 2000 to 2013 and other cities of 2013.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Dongguan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mpetitive power present an upward trend, and reach the medium level by 2013. However, compare with Shenzhen, Guangzhou, Suzhou and other cities, the gap was still relatively clear. And the major problem was that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lag far behind, resulting in the incoordination of economic, social 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ccordingly, this paper proposed the suggestions of policy to improve the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mpetitive power of Dongguan.

Key words: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mpetitiveness; index system; Dongguan

人类文明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等发展阶段,现正向新的文明形态――生态文明迈进。近代工业革命之后,粗放的经济发展模式使得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资源能源日益短缺,生态环境遭到了前所未有的破坏,直接威胁着人类生存、生命健康和生活质量。20世纪70年代后,人类环境保护意识开始觉醒,逐步向生态文明阶段演进。文明形态的演进与转变对人类之间的竞争方式与内容也有着深远的影响。传统的城市和区域竞争力主要是指城市或区域在竞争和发展过程中与其他地方相比较所具有的吸引、争夺、拥有、控制和转化资源,争夺、占领和控制市场,以创造财富,为其居民提供福利的能力[1-5]。在生态文明背景下,人类生产生活方式向高效益、高质量、低消耗、低环境影响的方式转变,城市(区域)竞争力的内涵也随之发生转变。

目前,关于生态文明和城市竞争力的相关研究均很多[6-12],但将生态文明与城市竞争力结合的研究相对较少[13,14]。生态文明背景下的城市竞争力研究不仅可以丰富生态文明理论的内涵,也可为生态文明建设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提供新的研究视角与实现途径。

东莞作为中国快速工业化发展城市的典型代表,在经历了快发展、高消耗后也逐步呈现疲态,资源、环境、人口和土地趋近极限,持续高速发展难以为继,生态文明转型势在必行。本研究以东莞市为研究对象,分析评估其生态文明竞争力及其演变趋势,并与“珠三角”及国内其他地区代表城市进行比较,分析其在生态文明竞争力的优劣势,提出提高生态文明竞争力的措施建议,以期为各地生态文明转型发展,为促进社会经济与生态协调融合发展提供研究支撑。

1 城市生态文明竞争力理论体系构建与研究方法

1.1 城市生态文明竞争力内涵与组成界定

对城市生态文明竞争力进行研究首先需要界定生态文明的内涵。目前关于生态文明的定义众多,概括起来可以分为两种研究视角:历时性和共时性视角[15,16]。为了突出文明发展历史沿革性以及城市竞争力概念拓展性[17,18],本研究采用历时性研究视角对生态文明进行如下定义:生态文明是继承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的新型文明形式,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然的、更高阶段,这种文明总体上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宗旨,以可持续发展为特征、以循环经济和生态良好为标志,集竞生、共生、再生、自生机制为一体的高级社会文明形态。基于这种研究视角,本研究认为生态文明竞争力是对传统城市(区域)竞争力概念的继承与提升,是生态文明范式和背景下的城市(区域)竞争力。即以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共生为基础,以实F人的全面发展为主线,吸引集聚优质资源,创造优质财富,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本研究认为,城市生态文明竞争力内涵包括:①对城市优质资源的聚集能力。优质资源是城市集约发展、绿色发展的基础。在生态文明背景下,城市资源聚集能力主要体现在吸引和聚集优质企业、高素质人才、优质科技资源和对外开放的能力。一般而言,优质高端企业生产效率更高,消耗更少,环境影响更低;高素质人才更具生态环保意识,更自觉开发设计低环境影响的产品,管理企业绿色发展;科技创新是生态文明进步的主要方法与路径,而对外开放,尤其是对发达国家开放,则是引进环保节能技术与绿色管理方法的一个重要途径。②突出效益的财富创造力。经济高效益是绿色发展的本质要求。在向生态文明转型的日益严格的环保制度体系下,高效益或高效率与生态化、绿色化的要求趋向一致。③居民全方面的生活质量提高力。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是城市竞争的根本目的和归宿,在生态文明背景下,衡量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除了收入和物质生活水平外,还包括生态环境水平和社会和谐水平的指标。④可持续发展能力。可持续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目的。城市可持续竞争力是指能够确保当前和未来持续有效地创造物质和精神财富,为世代居民提供更多福利的能力。

1.2 生态文明竞争力测度体系构建及分析方法

衡量生态文明竞争力须构建城市生态文明竞争力指标体系。目前国内外关于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城市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城市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和城市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有很多[19-30],但是关于生态文明竞争力指标体系研究相对较少。本研究从生态文明竞争力内涵和本质要求出发,以理论与实践性相统一、全面系统与突出重点相结合、指标代表性与可获得性相结合、动态性和稳定性相结合为原则,参照国内外相关指标体系,构建了城市生态文明竞争力测度指标体系(表1)。本指标体系分四级,共65个指标项。

2 东莞市生态文明竞争力测度与评价

2.1 数据来源与处理

为分析评价东莞市的生态文明竞争力发展趋势,收集了东莞市2000-2013年间的数据资料。对这个时期进行研究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这个阶段是东莞由工业文明转向生态文明的关键时期,二是因为这个期间的数据易获得。为分析评价东莞市与国内主要城市的生态文明竞争力水平差异,还收集了“珠三角”其他8个城市(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江门、中山、惠州、肇庆)及国内其他发达地区具有代表性的3城市(苏州、青岛和厦门),共11个城市2013年的四级指标数据。数据主要来自2000-2014年历年《东莞市统计年鉴》、《东莞市环境状况公报》、《广东省统计年鉴》及各相关城市2014年的统计年鉴、统计公报等。

数据收集并按照上文所构建的指标体系进行初步计算整理后,通过以下步骤进行数据分析处理:①数据趋同化处理。主要解决不同性质数据问题,使得所有指标对测评方案的作用力同趋化,以得出正确结果。测度体系中的65项指标中有53项为正向指标,12项为逆向指标。对逆向指标,本研究通过取倒数方式转化为正向指标。②数据无量纲化处理。本研究采用标准化公式Z-Score来处理。③二级指标评价。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对各二级指标相关项进行综合分析,得出二级指标评价结果。④一级综合指标评价函数。在本研究汇总中各个二级指标的重要性相同,没有偏重。故采用算术平均法来计算生态文明竞争力一级指标得分。⑤得分判定标准的确定。采用分级的方法,将城市生态文明竞争分三级,其中得分>1,为强竞争力城市;得分≥0.5而

2.2 研究结果及其分析

通过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以及评价模式,计算2000-2013年间东莞市以及2013年各对比城市的二级指标得分与综合生态文明竞争力得分,结果分别见表2和表3。

2.2.1 东莞市2000-2013年生态文明竞争力演变

由表2可知,2000-2013年间东莞市资源聚集指标、财富创造指标和居民生活质量提高指标基本逐年增长,仅可持续发展能力呈现两头高、中间低的趋势;生态文明竞争力综合(一级)指标得分则呈逐年提高的趋势,至2013年达到中等竞争力城市水平。以下对各二级指标下的四级指标的发展趋势进行分析:

1)资源聚集力。其22个四级指标在2000-2013年间总体上呈现增长趋势,其中对外开放方面的利用外资和外贸出口2个指标呈现先升高中间降低,后又升高的趋势,中间下降是因为受2008-2009年间世界金融危机影响,不过总体上呈现上升趋势。

2)财富创造竞争力。其7个四级指标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说明东莞市经济效益良好,总体处在财富创造力持续增强阶段。

3)居民生活质量水平。其25个四级指标中,其中20个指标呈现总体上升趋势,但是有4个指标增幅不大,包括医生数、公共预算教育费占公共财政支出比例、基尼系数、城乡居民收入比和电影放映单位个数等。

4)可持续发展能力。这方面共有13个四级指标,在其中的7个正向指标中,森林覆盖率、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等4个指标呈现缓慢上升趋势,但人均水资源量、人均森林面积则呈现持续总体下降趋势;自然保护区面积自2005年起,一直维持在8 361.9 hm2。在6逆向指标中,单位面积废水、工业废气和工业固体废弃物排放密度等3个指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单位面积工业废水和烟尘2个在指标在大幅度上升后趋于平稳,仅单位GDP能耗1项指标呈缓慢下降趋势。说明东莞市可持续发展能力虽有所提升,但依然还比较脆弱。

2.2.2 东莞市2013年生态文明竞争力与国内其他城市的比较 评价结果发现,深圳、广州、苏州三市为强竞争力城市,而青岛、惠州、肇庆、东莞为中竞争力城市,其他为弱竞争力城市。按照表3量化结果,东莞市的生态文明竞争力水平仅排名第7,处于生态文明竞争力中等水平。四个二级指标进行比较,东莞在资源聚集、财富创造和居民生活质量水平3项二级指标均处于中上游水平,分别排名第5、第7和第4名,但在可持续发展能力方面最弱,仅排名第10位。

1)资源聚集能力。与深圳、广州等城市相比,东莞市上市公司总数目、各类法人企业总数、节能环保产业产值占工业产值的比重、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R&D经费占GDP比重、实际利用外商投资总额等指标低于深圳等城市,其中企业总数与深圳相差近3倍,上市公司总数与深圳相差近15倍,R&D经费占GDP比重与最高的深圳市相差2.23倍;东莞拥有高等教育机构数仅6家,与最高的广州市相差13.33倍。这说明,东莞市与广州、深圳等地在资源聚集能力还有较大差距,但是由于优越的地理区位优势,东莞依然比“珠三角”其他城市具有相对优势。

2)财富创造竞争力。对比另外11个城市,东莞市财富创造能力竞争力各指标表现中等,其中GDP、人均GDP和人均地方财政支出等3项指标排名靠后。其中,2013年东莞市GDP为5 490亿元,排名第6位,与排名最高的广州市相差2.81倍;人均GDP为66 109元,排名第9位,与排名最高的深圳市相差2.07倍;东莞市人均地方财政支出为5 539.54元,排名第9位,与排名最高的深圳相差3.49倍。总的来说,与其他城市相比,东莞财富创造力规模中等,效益相对偏低,需要进一步提升。

3)居民生活质量水平。东莞居民生活质量属于中上水平。2013年东莞市的恩格尔系数为35.2%为相对富裕水平,仅次于广州、佛山、苏州和厦门。东莞城镇基本医疗保险覆盖率在12个城市中经排名第8位,拥有医生数排名和实有床位数均排名第6位。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较低,排名第9位,与排名最高的肇庆相差约1.31倍。另外,东莞市的空气环境质量还有待改善,排名第6位,

4)可持续发展竞争力。在12个城市对比分析中,东莞市可持续发展能力排名倒数第3。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东莞市生态环境条件较差,资源利用水平低,污染物排放强度高,且环境治理能力不够。东莞市2013森林覆盖率年仅63.6 m2/人,排名最后1位。自然保护区面积排名第9位;人均水资源量排名第8位;东莞市单位GDP能耗与排名最高的深圳相差甚远。东莞市污染物排放强度均较高,单位面积废水排放量、单位面积工业废气排放量单位面积工业固体废弃物排放密度则逐年上升,排名均倒数第2位。尽管东莞市的生活废水和城市垃圾处理率逐年提高,2013年分别为90.9%和67.6%,但在12个城市中分别排名第8位和倒数第1。这说明东莞市环境压力仍然较大,环境治理能力还有待提高。

3 研究结论、讨论与建议

3.1 结论和讨论

依据生态文明、城市竞争力、可持续发展和复合生态系统等基础理论,本研究提出生态文明竞争力内涵丰富和拓展生态文明理论,构建的指标体系可用来评价区域生态文明竞争力水平,为经济、生态和环境生态协调发展提出了一个分析框架,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新的视角与途径。研究表明,东莞市生态文明竞争力总体呈上升趋势,至2013年达到中等竞争力水平,但与深圳、广州、苏州等城市相比差距还非常明显,主要存在经济、社会和环境生态三者不协调和不同步的问题,其中可持续发展能力明显滞后,影响了东莞生态文明发展与建设。

本研究首次完整地提出了生态文明竞争力内涵、组成与评价指标体系,但受制于数据的可获得性等原因,本研究中四级指标项还偏少,各指标因子之间的关联性还缺乏深入分析,社会、经济与环境生态的协同机制研究需要进一步加强。

3.2 提高东莞市生态文明竞争力的建议

本研究认为提高东莞市生态文明竞争力,关键在于提升其可持续发展能力,结合东莞市实际情况,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重点推进:

1)加强顶层设计,构建生态文明的制度体系。编制《东莞市生态文明建设发展总体规划》,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法制化建设,探索实施基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项目审查制度,建立健全基于生态文明竞争力的政绩考核制度。

2)实施生态分区分级管理,强化环保管理制度。坚守生态底线,科学分级分区,实施差异化管理,生态控制线范围应达到全市土地总面积的50%以上。在国家和省法律法规的基础上,推行更为严格环保制度,推行生态补偿制度,通过市场化手段实现生态公平公正。

3)聚集质资源,提高经济质量效益。其措施包括修改完善产业准入目录,完善产业退出机制,利用先进技术管理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优化企业规模结构,大力推动低碳与节能环保相关产业发展,引进高端制造和重大研发平台。加强城市配套,吸引优秀人才。

4)加大环保基础设施投入,促进生态体系功能修复。措施包括加快完成排污支次管道建设,升级污水处理能力,形成城乡水污染治理覆盖;推广清洁能源,加强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推动固废垃圾分类回收,完善垃圾处理体系,推动循环利用;加大推动水系流域治理,加快“小河小湖”的功能性修复,创新实施生态目标的水生态管养模式;持续推动植树造林工程,形成斑块与廊道相通生态体系。

5)大力推动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大力推动清洁生产,构建多层次循环经济体系;打造清洁能源结构,构建低碳能源支撑体系;推动工业节能减碳,构建制造业低碳化体系;发展低碳交通,构建低碳交通体系;抓好建筑节能工作,发展绿色建筑,推广绿色建设。

6)推动公平公正、绿色和谐社会的建设。主要是通过宣传、培训、教育等手段提升市民生态文明意识,努力形成绿色和谐社会。

参考文献:

[1] 程玉鸿.城市竞争力概念界定及其模型构建[J].特区经济,2005(7):121-122.

[2] 宁越敏,唐礼智.城市竞争力的概念和指标体系[J].现代城市研究,2001(3):19-22.

[3] 李 娜,于涛方.论城市竞争力及评价方法和程序[J].人文地理,2005(3):44-48.

[4] 倪鹏飞,侯庆虎,江明清,等.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No.1―推销:让中国城市沸腾[M].北京:北京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5] 倪鹏飞,侯庆虎,江明清,等.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No.2―定位:让中国城市共盈[M].北京:北京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6] 白光润.论生态文化与生态文明[J].人文地理,2003(2):75-78.

[7] 白 杨,黄宇驰,王 敏,等.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及其评估体系研究进展[J].生态学报,2011(20):6295-6304.

[8] 倪鹏飞.中国城市竞争力的分析范式和概念框架[J].经济学动态,2001(6):14-18.

[9] 倪鹏飞.中国城市竞争力与基础设施关系的实证综述[J].中国工业经济,2002(5):62-69.

[10] 何添锦.国内外城市竞争力研究综述[J].经济问题探索,2005(5):21-24.

[11] 曾 慧.城市竞争力评价研究综述[J].统计与决策,2010(4):166-170.

[12] 张继良,蒋华夏.城市竞争力研究综述[J].南京财经大学学报,2008(4):152-156.

[13] 黄茂兴,高建设.生态文明视野下的中国环境竞争力问题探析[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4):1-6.

[14] 李美苓,王 慧,李俊莉.青岛市生态环境与城市竞争力关系初探[J].曲阜师范大学学报,2014,40(2):89-94.

[15] 宋言奇.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意义及其路径[J].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4(4):103-106.

[16] 曾 刚.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与方法探析――以上海崇明岛生态岛建设为例[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1):48-54.

[17] 王如松,欧阳志云.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与可持续发展[J].中国科学院院刊,2012,27(3):337-348.

[18] 赵景柱.复合生态系统持续发展的社会调控[J].生态学杂志,1991,10(3):53-57.

[19] 李广杰,李广杰,颜培霞,等.生态山东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生态经济,2015,31(11):185-191.

[20] 曹 蕾.区域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及建模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4.

[21] 范小杉,韩永伟.中国国家生态文明指标建设探析[J].中国发展,2010(1):22-25.

[22] 杜 宇.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09.

[23] 毛显强,温源远,李 丹,等.生B文明建设指标体系建立的意义、思路和框架[J].中国统计,2013(5):43-45.

[24] 何炎.安徽省各市生态竞争力理论研究与评价[D].合肥:安徽大学,2012.

[25] 张坤民,温宗国.生态城市评估与指标体系[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

[26] 周文华,王如松.基于熵权的北京城市生态系统健康模糊综合评价[J].生态学报,2005(12):3244-3251.

[27] 侯 鹰,李 波,郝利霞,等.北京市生态文明建设评价研究[J].生态经济(学术版),2012(1):436-440.

[28] 黄 娟,王惠中,孙兆海,等.江苏生态文明建设指标体系研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1(12):157-161.

第2篇

生态省建设起源于对传统经济发展模式不可持续性的反省,本质上还是一种以满足人类需求为先的发展理念,没有把自然看成价值主体,是一种以物质文明建设为主要目的的发展方式,其理论指导思想具有明显的局限性,理念落实在对过去发展模式的否定上和遗留问题的整改上,并没有从根本上形成一种解决人类系统与自然系统协调融合的综合体系,发展维度停留在现时性上,未充分考虑未来性,同时许多生态省建设口号响亮,但是践行不足,“生态”二字没有得到体现,因此,生态省建设迫切需要寻求先进理念的支撑。生态文明建设是一种人类迫切改变自身发展需求以期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一种文明理念,它指导人类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包括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等,是拥有充实内涵的理念,不仅关注人类本身,更体现出自然的主体性,不仅充分考虑到当前的发展,也为未来后代子孙的发展提供了永续动力。因此,在生态文明理念的的指导下推进生态省建设,对于促进经济、社会、环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2在生态文明理念下,推进生态省建设

2.1建立和完善生态文明建设规划

生态文明建设规划的建立和完善,有助于生态文明建设评估指标体系的建立,对于指导各地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同时规划的制定将生态文明理论与地方实际情况有机结合,从而形成较为系统和完善的生态文明规划建设体系,进一步深化生态文明建设。

2.2巩固生态建设成效,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

早期开展生态省建设的几个省区,依靠环境资源的独特优势,把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生态产业的发展、生态文化的弘扬和普及有机的结合起来。几年的实践证明,我国已经形成了一条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三赢”的有效途径,生态建设成效显著。将生态省建设提高到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度,用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指导生态省建设,既巩固了生态建设的成效,同时也提升了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2.3高起点、高标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坚持生态文明的理念,高起点、高标准地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用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统领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贵州省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明确提出“生态文明建设”战略,通过建设生态文明,为贵州省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重要的动力;通过建设生态文明,激发全省各族人民保护青山绿水、建设美好家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建设生态文明,发展生态产业和资源节约型产业,为贵州省产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同时实施生态文明建设战略,实现了现有文明的整合与重组,推动了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3在生态文明理念下建设生态省的对策建议

3.1在生态文明理念下转变生态省观念

(1)进行生态文明意识教育。广泛开展生态文明创建活动,实施生态文明团队活动实施方案,在全省广泛开展生态文明机关、企业、学校、社区、村镇创建评选活动,通过生态文明创建活动对广大群众进行生态文明教育,使人们自觉地承担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和义务,同一切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作斗争。

(2)开展生态文明学习活动。开办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专题讲座,定期邀请生态环境研究专家做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相关的主题报告,动员各部门人员认真学习;普及生态文明建设读本,帮助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了解和学习生态文明知识,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并对生态经济建设的实践与探索进行总结,提出对策建议;成立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研究中心,开展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循环经济、旅游经济等方面的研究。

3.2在生态文明理念下建立生态省生态经济

(1)搞好生态环境建设。按照建设生态文明的要求,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构建生态文明建设的环境安全体系。确保水源水质,减少工业污染、生活污染、农业面源污染,实施水体生物净化工程和生态修复工程,保证居民饮用水安全;改善城市环境质量,对企业进行清洁能源改造,严格控制机动车排气污染,为居民构建良好的生活和工作环境;搞好林业绿化工程,进行绿色通道建设。

(2)推进生态经济建设,建立三大生态产业体系。推广生态农业技术,发展无公害农产品,延伸生态农业产业链,建立生态农业示范园区;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实施清洁生产,采用清洁能源,进行绿色建设,开发环保产业,大力开发和推广先进适用技术,进行节约、替代、循环利用资源和治理污染,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形成有利于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的生产模式、产业结构和消费方式;重点推进生态服务业,建立生态服务业行业标准,贯彻落实生态文明理念。

3.3在生态文明理念下推进生态省体制转轨

(1)建立健全生态文明相关法规保障体系。针对当下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无法可依或者是法律依据不明晰的问题,全面建立健全地方性法规、政府行政规章、政府规范性文件等法规保障体系,依靠法律的强制性规范生态省各项工作的展开。

(2)进一步解放思想,积极探索生态文明理念下生态省建设的体制机制创新。目前我国在环境治理、产业转型等方面不断的创新体制机制,以期加大建设力度,提高建设成效。但是在生态文明理念下转变当前发展格局是个长远且艰难的任务,必须要进一步解放思想,不断的进行体制转轨和机制更新,形成阶段性的体制机制良性更替,又好又快的实现社会转型。

(3)推进机构调整,建立服务型政务中心。地方机构办事能力和效率的高低直接影响先进观念推行的成败。因此要调整当前不合理的机构设置,转变政府开展工作的理念,推行服务型的政务中心,公开、公平、公正的处理生态建设、经济发展、人民生活间存在的矛盾,从人民、社会、自然的角度考虑利益分配机制。

(4)鼓励政府、社会组织和公众三方良性互动,确保生态文明落实。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政府充当的是引路人的角色,要鼓励民间生态组织、环保技术创新企业的建立,完善公众监督体系,实现三方互动,逐渐转变为以社会组织为主导、政府保障运行、广大人民监督的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体系。

3.4在生态文明理念下实现生态省社会转型

(1)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加大生态文明宣传力度,鼓励各单位、家庭树立生态文明的新型消费方式和生活理念,倡导进步的生态意识、进步的生态心理、进步的生态道德,体现人与自然平等、和谐的价值取向,从身边做起,从自身做起。

(2)为建成生态文明理念下的新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注重于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实现“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生态文明主张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共处,这就迫切需要建立有效且公正的利益分配制度和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从关系人民切身利益和长远发展的教育、就业、医疗、养老、住房等五大方面着手,改善现有不公平的社会状况和不完备的社会体制。

4构建生态省建设的保障体系

生态文明理念下推进生态省建设离不开国家及各地区的资金、组织、技术支持,编制生态省建设规划,应充分考虑包括机制保障、组织保障、政策保障、法制保障、科技保障、管理保障等在内的保障体系,使之更加完善,从而促进生态省的进一步建设。各省市区在做好前期研究的基础上,应加强区域合作。

第3篇

关键词 生态文明建设;层次分析法;专家意见调查法;指标体系

【分类号】:F205

引言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一种新形态,这种文明形态以尊重和保护自然为前提,以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生为宗旨。为了深入贯彻十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要求,并考虑到朝阳市这样社会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实际情况,建构起相应的指标体系。将朝阳市生态文明建设发展的各个方面分别与辽宁省平均水平进行比较分析,分析朝阳市生态文明建设的类型,寻找其亮点和薄弱环节,明确今后朝阳市发展生态文明的努力方向和重点。

1、 朝阳市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

以权威性、定量化、导向性和科学性为原则,针对十对于生态文明建设赋予的更广阔的内涵,在朝阳市生态文明建设实际状况的基础上,采用了层次分析法[1],设计包括“生态活力、环境质量、资源利用、社会发展、民生保障”五个二级指标,22个三级指标的生态文明建设发展水平量化研究指标体系。以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为目的,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为促进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和政策建议。

2、 朝阳市生态文明建与辽宁省整体水平比较

ECCI采取了相对评价方法。在统计方法上,要求按照正态分布确定等级分,在等级分的基础上进行加权计算。本研究采用专家意见调查法确定各项指标的权重和得分[2]。由于辽宁省生态文明建设各项指标2012年的数据目前还不能获得,本研究只对2010年和2011年的各项指标数值进行对比研究。各级、各项指标的最优水平为10分,最差水平为0分。

由表1得出的结论是:朝阳市2010年生态文明指数总分7.00分略领先于辽宁省得分6.89分。生态活力、环境质量和资源利用都稍显优势,而社会发展和民生保障程度较弱。

从三级指标数据具体来看,森林覆盖率、自然保护区的有效保护、地表水体质量、环境空气质量和农药施用强度都好于辽宁省平均水平,但建成区绿化覆盖率、水土流失率比辽宁省平均水平差;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率、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和单位GDP水耗均好于辽宁省平均水平,单位GDP能耗和燃气普及率两方面比辽宁省平均水平差;社会发展方面,除人均预期寿命、城镇基本医疗保险覆盖率和九年义务教育按时完成率略高于辽宁省平均水平,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与辽宁省平均水平基本持平外,其他指标均低于辽宁省平均水平。

由表2得出的结论是:朝阳市2011年生态文明指数总分7.21分低于辽宁省得分7.44分。总体来说均呈上升趋势,但相较上年与辽宁省相比,增长速率缓慢,特别是社会发展和民生保障方面。

根据三级指标数据具体来看,总体都呈现增长趋势,但朝阳市个别指标相较辽宁省平均水平增长迟缓。如地表水体质量、人均预期寿命和九年义务教育按时完成率三项指标,2010年得分高于辽宁省,2011年却低于辽宁省。

3、 结论

朝阳市2010年生态文明指数略领先于辽宁省平均水平,而2011年则低于辽宁省平均水平,朝阳市生态文明建设综合水平在2010-2011年间呈上升的趋势,但增长速率相对较慢。从两年数据来看,社会发展是弱点,人均GDP、服务业产值占GDP比例、城镇化率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方面,与辽宁省平均水平差距较远。与辽宁省相比较,朝阳市属生态优势型,社会发展相对滞后。

参考文献

第4篇

【关键词】黔南州;水生态文明;水资源;建议;

1 现状问题分析与机遇挑战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位于贵州省中南部,北靠省会贵阳市,南与广西自治区毗邻。全州国土总面积为26193平方公里,辖12个市县以及1个经济开发区; 2014年末总人口406.08万人,常住人口为323.30万人,全州有效灌溉面积175.06万亩。全州水资源较丰沛,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156亿m?,人均水资源量3842m3,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8倍,但随着近年来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洪旱灾害频发、水资源调控能力不足、水土流失严重、水环境污染等问题日益凸显,水生态文明建设滞后已成为我州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绿色崛起的制约因素。

1.1现状问题分析

工程性缺水严重:水源工程的严重不足,尤其是中型以上具有调蓄能力的控制性骨干水源工程极度缺乏,水资源调配能力差,供水保证率低。

水污染形势严峻:一是主要河流出境断面Ⅲ类水质断面不能持续稳定达标,许多县市城区下游河段水质由于受污染基本失去了使用功能。二是城镇供水水源地管理缺乏规范性,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源的保护基本无力顾及。三是地下水水质虽经多年治理仍难达到标本兼治的目标。

城镇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随着城镇化率、工业化程度不断提升,工业用水和城镇生活用水增长加快,城镇生活和工业需水逐年增长,城镇供水压力越来越大,城镇水资源供需矛盾将成为主要矛盾。2020年全州生产总值预计将达到1800亿元以上,以黔南州2020年万元GDP用水量100m3的控制指标计算,用水量将达到18亿m3,与现状11.28亿m3的供水能力相比,尚缺6.72亿m3。

防洪安全隐患突出:一是全州现有水库防洪库容0.35亿m3,占地表径流总量的0.2%,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防洪调节能力差。二是区域内降水时空分布不均, 80%降雨集中在每年的7-10月份,洪涝灾害频繁,危害严重。

土地石漠化问题严重:全州尚有潜在石漠化面积7015.02km2,占土地总面积的26.78%,区域承载有近171万人,占全州总人口的42%。

1.2 水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机遇

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是国务院确定的重要战略部署,黔南作为长江、珠江上游生态安全重要屏障和水源涵养区,将得到国家和相关省市的政策、技术以及资金的扶持,积极探索生态文明制度改革,深化生态补偿机制改革试点,污染治理、河道治理,凤山水库等多类项目正在全面推进,国家发改委已经批复贵州省全域作为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开展试点建设。黔南州水生态文明建设符合国家的区域发展战略部署,面临难得的政策机遇。

黔南州委州政府的高度重视是水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织保障。近年,黔南贯彻党的十战略部署,着力系统解决水污染、防洪安全、生态用水、水景观等问题,取得显著成效。城乡居民对水生态文明建设的大力支持也为该项工作奠定了良好的社会基础。

2水生态文明建设的建议

2.1水生态文明建设要与区域经济发展规划相协调

根据黔南州“核心带动、两翼支撑、三带五组团”的“一圈两翼”总体空间格局,结合黔南水生态系统特征,可将全州划分为三类区:都匀经济圈生态提升区、北翼生态农业区、南翼生态保育区,三个区侧重点不同,需甄别对待。都匀经济圈是贵州南部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和最具发展潜力的资源富集区、城市发展区和产业集聚区,区域矿产资源特别是煤炭和磷矿资源尤为丰富,因此,该区域重点优化调整产业结构,提高水资源承载能力,强化水污染治理,大力提倡节水型城市建设,同时加强水生态风貌建设,培育河流文化,打造水景观,提升城市功能和品质,改善人居环境。北翼生态农业区地势相对较为平坦,农业水资源开发利用条件较好,农业生产水平相对较高。未来该区域是黔中经济区的核心区域和贵阳市东拓南展的重要腹地,是新型工业、产业园区和现代服务业聚集区。因此,该区域要提高供水保障能力,因地制宜开展“五小水利”工程建设,引导鼓励发展特色生态农业,创造条件发展高效节水灌溉,打造一批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和生态治理精品示范基地,同时在水文化培育方面,重点打造好文化名镇和布依族、苗族水文化品牌。南翼生态保育区是珠江上游重要的水源保护、石漠化治理、水土保持及生物多样性区,未来是贵州南部重要的绿色产业、文化旅游发展区和承接产业转移区。因此,该区域主要加强水源涵养,提高水资源调配能力和河道防洪排涝能力,打造独特自然景观,发展生态旅游等特色产业,积极开展小型水利工程建设,保障人畜饮水安全,同时在水文化培育方面要深度打造三都县独具特色的水族文化品牌,创建黔南州特色民族风情、山水文化展示窗口。

2.2重点打造中型及以上具有调蓄能力的骨干水源工程,突出其功能定位

都匀经济圈在带动黔南州工业化、城镇化发展中具有核心支撑作用,目前区域内的水资源开发利用已不适应经济发展规划的要求,在未来较长的一段时间内,如不改变现状,供水不足必将成为制约黔南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在保护生态的前提下,要稳步推进水利工程建设,以水利“三大会战”夯实水生态文明建设基础,建设凤山、石龙、甲摆大型水库及一批中小型骨干水源工程和输配水工程,加快形成布局合理、生态良好,蓄泄兼筹、丰枯调剂,多源互补、调控自如的水资源保障体系,提高防洪保安能力、供水保障能力、水资源与水环境承载能力。

2.3立足于区域水资源综合规划的顶层设计,科学编制水生态文明建设实施方案

黔南州水资源综合规划是全州水资源保障的顶层设计,重点解决今后一段时期全州境内流域、区域水资源配置能力空间布局问题,是对全州水资源保障体系建设的总体规划,是今后一段时期全州流域和区域供水基础设施建设的基本依据。水生态文明建设要立足于水资源综合规划布局,充分分析面临的水问题以及水生态系统在水患调节、资源供给、生态维系、景观娱乐和文化载体等方面功能的退化、残缺和丧失情况,科学编制实施方案,合理选取、以点带面、重点打造,突出地域特色,坚持当前与长远相结合,突出阶段性建设重点,积极引导和稳步推动全州水生态文明建设。

2.4 河道综合治理要重视生态型堤岸和亲水设计,构筑人水和谐的画卷

在水利 “十二五”期间,黔南加大了河道治理的力度,投入大量资金和人力,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城市防洪、排水、排污能力。但因前期认识的不足,忽视河道与周边人文、地理、环境的协调,黔南大部分堤防采用的都是传统的直立式混凝土或者浆砌石结构,导致岸线过度硬化,直接破坏原有长期形成的生态系统。同时这种结构也导致了居民只能看水,不能很好的亲水嬉水,设计上存在缺陷。因此后续的河道治理中,应该转变设计思路,强调生态护岸和亲水设计,同时大胆尝试引入更加先进的生态设计理念,采用石笼、生态格网结构的护岸,破解传统生态治理模式下水体不能进行自然交换、植被难以修复的弊端,提高水景观的品味和生态友好度。

参考文献

[1]水利部.关于加快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意见[S].2013

第5篇

一、充分认识实施“生态美市”战略的重要性

当前,海阳市正处在推进跨越发展、建设美丽海阳的关键时期,正处在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历史经验和近年来的实践告诉我们,越是发展任务重、资源约束紧,越要重视环境保护、生态建设,努力走出一条可持续发展新路子。充分认识实施“生态美市”战略的重要性,事关长远,意义重大。

1、实施“生态美市”战略,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科学发展观要求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实施“生态美市”战略,就是要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就是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海阳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这不仅是十的要求,而且符合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符合海阳实际,更是海阳实现永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2、实施“生态美市”战略,是全面加快海阳发展的客观需要。近年来,海阳市始终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理念,围绕“生态城市、绿色发展”,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效果显著,先后获得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等称号。这就表明,良好的生态环境既是资源、是财富,更是竞争力。要实现“经济发达、人民富、生态优良、和谐美好”的魅力新海阳,要破解日趋强化的资源环境约束,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抢占未来竞争制高点就必须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为此,大力实施“生态美市”战略,充分发掘地方生态资源优势,强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用生态文明理念指导产业发展,将生态文明理念融入文化建设,让生态文明成为海阳发展最靓丽的品牌,全面推动海阳发展。

3、实施“生态美市”战略,是顺应海阳人民新期盼的有效举措。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重要动因和根本保证。海阳在建设发展过程中注重保护和发挥生态环境优势,通过不断建设和发展环保项目,改善和修复生态环境,大大提高了城市的综合竞争力,海阳已经初步成为基础设施较为齐全、人民生活比较富裕、生态环境比较优美的城市。生态文明建设已经让海阳百姓得到了实惠。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海阳人民对干净的水、新鲜的空气、洁净的食品、优美宜居的环境等方面要求越来越高。只有继续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才能为人民群众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有效保障和改善民生。

二、海阳市实施“生态美市”战略,建设文明宜居新城的基础

近年来,海阳市以生态文明为指导,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不断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为实施“生态美市”战略,建设文明宜居新城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主要表现为:

(一)生态环境显著改善。坚持外树形象、内强功能,以“三城联创”(即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为抓手,不断改善海阳的生态环境。深入实施大造林工程,新增造林12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36%;建成了鉴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奥林匹克公园等10余处大型公园,全市新增主题雕塑及景观小品146处,绿化面积达1500万平方米,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4.6%,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7平方米,成功跻身国家园林城市之列。全面加强城市生态建设,把节能减排作为硬指标、硬任务,使经济增长真正建立在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础之上。2008年以来,已整治、关停转排污单位43家,改造污水管网14200米,全年减少废水排放311万吨,减少COD排放1240吨,东村河水质明显改善。全市万元GDP、规模以上工业万元增加值能耗、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排放同比下降均在6%以上。把环保审批作为项目建设的前置条件,实行“一票否决”,不断提高环保准入门槛。2007年以来,先后拒批项目20多个,有效遏制了新污染源的产生。深入开展环境综合整治,仅亚沙会期间就完成整治工程144项。同时,坚持惠民利民,实施了80项市政重点工程,供热、供气、供水、供电及排水、排污“四供两排”公用设施全面加强,供暖供气从无到有、覆盖更个城区,新铺设供水管网50公里、污水管网100公里,全市镇村全部实现电气化,城乡垃圾全面实行一体化处理。大面积实施城市夜间景观亮化,全方位推进城市道路硬化整治,优化了城市人居环境,改善了环境质量和城乡面貌,切实提高市民幸福指数了。

(二)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在促使传统毛衫产业转型升级的同时,抓住建设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胶东半岛高端产业聚集区的发展机遇,依托核电站、亚沙会、丁字湾蓝色经济区“三大载体”优势,大力发展核电装备制造、生物制造等战略新兴产业。充分利用海阳丰富的旅游资源丰富,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业。先后投资建成国家3A级景区招虎山森林公园、云顶自然风景旅游区。围绕“地雷战故乡”和海阳大秧歌(海阳大秧歌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海阳市赢得了“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的美名,成为奥运会开幕式前的演出节目)这些独具特色的地域资源,发掘红色旅游资源,推动文化旅游发展。借亚沙会筹备契机,加快发展沙滩体育休闲旅游。随着亚沙会的成功举办,以国家沙滩体育健身基地、河清岛体育场、鉴湖国家级湿地公园和亚沙展览馆这些亚沙文化遗产为载体的观光休闲游,以其独特性和唯一性吸引了国内外众多游客,开创了海阳旅游的新格局。

(三)城市发展张力增强。以亚沙会为引领,坚持城乡统筹、新老城区并举,高起点推进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城市发展日新月异。借亚沙会举办,海阳市着眼长远,科学论证,高点定位,以亚沙会场馆及配套设施为依托,兼顾城市长远发展而规划建设了20平方公里,体育竞技、金融商贸、康体度假、文化艺术、高档居住为一体的多功能综合性的亚沙新城。城市建成区面积达到40平方公里,城市人口达到25万人,跨入中等城市行列。齐抓并举,统筹城乡发展。累计启动旧村拆迁改造38个,完成拆迁改造110万平方米,建设安置楼81万平方米;实施小城镇综合开发项目16个、面积40万平方米;打造烟台市三星级以上示范村162个。切实增强了城乡的居住功能、服务功能和产业功能。着眼长远,优化城市布局。在强化老城区主体作用的同时,依托海阳核电,设置了省级核电装备制造工业园区,规划设立了亚沙文化旅游产业集聚区,将其打造成为蓝色经济区建设先行先试区、高端服务业引领区、国际旅游休闲度假区和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夯实支撑,增创发展优势。烟海高速、海阳港、青荣城际铁路等重大建设和青威高速、烟凤路、309国道等交通干线改造,海即跨海大桥的建成通车,不仅进一步优化了海阳的城市交通环境,而且切实增强了城市发展的竞争力和持续力。

(四)市民素质显著提高。从2008年开始,海阳市着手开展“携手办亚沙、文明伴我行”提高全民素质主题活动。持续开展了文明礼仪推进、普通话和日常英语培训、文明志愿者服务、全民健身推广、魅力海阳展示、文明环境创造“六大行动”。2011年又全面启动了山东省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全市举办以诚信、和谐、文明、健康为主题的文明系列活动50多项800余次,参与群众达40万人次。市民文明素质显著提高。

三、加快实施“生态美市”战略,建设文明宜居城市的对策与建议

虽然已经做了大量工作,但是生态意识有待强化,基础设施建设亟需加强。种种因素决定了建设文明宜居城市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找准切入口,步步为营,扎实推进。为加快实施“生态美市”战略,建设文明宜居城市特提出以下建议:

(一)强化生态宜居理念宣传,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要多渠道、多形式加大生态文明理念、绿色海阳、美丽海阳的宣传力度。运用多种教育手段和大众传媒工具,广泛宣传党和国家关于资源节约和保护环境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让建设生态宜居海阳的目标、路径深入人心,内化成人们行动自觉,从而转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改变一些传统的不合理的生活方式,改变奢侈消费、劣质消费等习惯,奉献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理念。加强生态文化创作与宣传,引导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道德观、生态价值观、生态政绩观、生态消费观等生态文明观念,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形成合理消费的社会风尚,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切实建设美丽海阳。

(二)以加强海洋生态保护为重点,积极打造 “绿色生态屏障”。海阳市拥有229.4公里海岸线、7个500平方米以上的岛屿和9处港湾,海洋资源得天独厚。丁字湾海洋文化旅游产业聚集区被列为全省九大集中集约用海区之一,其建设用海规划已获国家批复,揭开了我市集中集约用海的序幕。随着海洋开发活动的不断深入,海洋生态环境面临着严峻挑战。为此,要围绕丁字湾海洋文化旅游产业聚集区建设和 “一片两带”战略的实施,继续加快推进海洋产业转型升级,提高海洋资源开发利用水平,有效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积极打造强大的“绿色生态屏障”。相继开展海洋资源与生态修复,加强保护千里岩岛海洋生态省级自然保护区、千里岩海域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海阳万米海滩海洋资源国家级海洋特别保护区三个保护区。加强了丁字湾、羊角畔等重点海湾综合整治修复与用海规划管理工作。积极实施渔业资源修复计划,实施人工造礁和苗种放流。

(三)大力发展生态经济,促进结构优化升级。生态经济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和必然选择,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中心任务。要围绕发展生态经济,大力调整经济工业结构,实施城市转型战略,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加快传统产业优化升级,着力培育和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以绿色农产品开发为着力点,坚持打特色牌,走特色路,加大特色农业发展力度,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产业化。大力发展旅游服务业特别是生态旅游业,统筹现有海洋休闲度假、山地生态养生、历史民俗体验和亚沙文化四大板块资源,梯次推进、加大投入,加快构建旅游产业发展新格局。

(四)加强文化产业建设,营造和提升城市文化氛围和品味。

每一个地方、每一座城市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底蕴,而一座城市文化气息的浓厚程度,往往决定和标志着该城市的品位与“软实力”。要围绕海洋、山林、文化、度假的城市建设标准,通过主题文化、主题活动、主题公园、主题酒店、主题乡镇、主题社区等城市文化主题,凸现海阳城市旅游文化特色。要依托亚沙城和全国首个国家级沙滩体育健身基地,加快建设亚沙文化旅游产业集聚区,努力将亚沙文化旅游产业集聚区打造成省级乃至国家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突出沙滩休闲文化内涵,集中承办好“亚洲杯”沙滩足球赛和“世界杯”攀岩比赛两大国际赛事,再次借国际体育盛会打造城市美名。

总之,实施“生态美市”战略,加快建设文明宜居城市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只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高起点规划,高质量建设,高强度投入,高效能管理,海阳的明天一定会更好。

第6篇

太湖流域地处长江三角洲南翼,是我国大中型城市最密集、经济最具活力的地区。流域内多为平原河网地区,江湖相连,水系沟通,流域水面率达15%,但河道水面比降小,水流流速缓慢;且由于长期以来不合理的经济增长方式造成了大量的废污水排放,水污染治理相对滞后,流域河湖水质相对较差,水生态环境破坏相对较严重。东南诸河地处我国经济较发达、水资源较丰沛的东南沿海,境内多为山溪性河流,一般源短流急,独流入海,地表水质总体较好,水生态多样性较丰富。下面具体以无锡市、衢州市两座全国水生态文明试点城市为典型进行研究。①无锡市。无锡市位于江苏省南部,地处中国经济最发达的长江三角洲腹地,以太湖为中心形成了西部宜兴地区和北部锡澄地区的空间格局。无锡市境内河网密布,江南运河从中穿过,长江、太湖是境内河网水资源的重要补给源。总结无锡水域特征:水系发达的平原水网,水资源短缺的经济富庶之地,水环境容量较小的流域上下游地区,水生态重要的历史文化名城,水管理现代的智慧城市。②衢州市。衢州市位于浙江省西南部,钱塘江源头,是闽浙赣皖四省边际中心城市,长三角、泛珠三角和海西三大经济区交汇的重要节点,东部沿海连接中西部地区的“黄金通道”。衢州市境内山地丘陵居多,河流水系呈羽枝状分布汇集于衢江,不仅水质良好,而且水资源丰富。境内河流分属钱塘江和长江鄱阳湖两大水系,以钱塘江水系为主。总结衢州水域特征:水资源丰富的山丘地区,水环境优良的流域上游地区,水生态多样的经济欠发达地区,文化底蕴丰厚的历史文化名城,水管理亟待提升的起步地区。

二、不同水域特色的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模式和实践

1.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工作重点为建设合格的水生态文明城市,必须提高城市规划中水系规划的地位。目前,城市规划多以空间布局和用地规划为主导,很少把水系规划与社会、经济、产业发展、人文因素等真正看作为一个有机整体,绝大部分城市和地区的水资源可持续规划依然停留在理论层面上。因此,在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过程中,坚持将城市规划、产业布局规划和水系规划有机结合,通过一系列工程措施、非工程措施,构建水资源安全、水环境健康、水生态和谐、水文化鲜明、水管理现代的水生态文明体系,这是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工作的重点内容。

2.不同水域特色的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

(1)无锡市水生态文明建设重点和实践

无锡市水生态文明城市创建的重点建设内容,建议为:①加强落后产能淘汰和经济转型升级,减少污染物排放,重点在于点源污染的防控;②大力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充分利用好再生水、雨水等非常规水源;③加强江河湖水系连通,畅通段头浜等毛细血管,通过调水引流增加河湖水动力,提高河湖水环境容量;④加强太湖水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和市域范围内湿地建设,减少城镇化建设对水文循环产生的影响;⑤在全国率先开展产、学、研结合的水生态科技产业园,在水生态环境治理相关领域孵化出最前沿的科技成果,并向全国乃至全世界推广;⑥深入推进建设“感知太湖,智慧水利”物联网决策指挥管理系统,达到水利现代化管理的国内领先水平。当前,无锡市已提出紧紧围绕全力打造“魅力无锡、创新无锡、创业无锡、幸福无锡”和建设“生态城、旅游服务城、科技城、宜居城和滨水花园城”的现代化特大型滨水花园城市的总体目标,坚持节约保护优先和水污染防治与水生态保护并重,通过优化水资源配置、建设水生态保护工程、加强水生态文明理念宣传等措施,全面提高无锡的水资源保障、水环境保护、水生态维护、水管理完善和水文化传承能力,充分展现无锡市“水脉湖韵领秀水乡、智水灵城佳绝吴地”魅力,切实把无锡建设成为全省、全国水生态文明的先行区和示范区,为加快实现现代化滨水花园城市目标奠定基础。无锡市明确要求在2014—2016年试点期构建起安全集约的水资源体系、健康畅达的水环境体系、和谐秀美的水生态体系、严格现代的水管理体系和彰显特色的水文化体系。在实施中,坚持以点带面,示范先行,筛选提出以太湖水环境治理为核心的16项重点示范项目,形成了辐射全市的水生态文明建设示范点。示范项目具体包括:太湖新城水生态城(含万达文化旅游城)建设、马山国际生态旅游岛、无锡城区古运河生态景观带、宜兴三氿生态风光带、江阴滨江生态风光带、水生态科技产业园、河湖治理研究科技创新园、湿地公园、长广溪湿地公园、农业节水灌溉示范园、工业污水处理回用示范园、龙寺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九里河生态修复示范园、洋溪河水生态修复示范园、百余个“美丽乡村”建设。

(2)衢州市水生态文明建设重点和实践

衢州市水生态文明城市创建的重点建设内容,建议为:①深化水源地保护,加强水土保持和水源涵养,建设钱塘江流域上游水生态屏障;②加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减少畜禽养殖、农田施肥等农业面源污染物排放,源头控制水环境污染;③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发展原水产业、洁水渔业、生态旅游业等,加快转变生态优势、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④构建绿色产业体系,严格工业项目落地专家决策咨询机制,实行空间、总量、项目“三位一体”环境准入制度,促进产业结构调整;⑤加强水文化传承和水生态文明宣传,培养市民节水、爱水意识,减少水资源浪费;⑥创新水管理机制,重点开创源头地区水生态约束激励、水生态补偿、水工程生态建设和河湖健康管理等机制;⑦加强水利信息化建设,不断提高水利的科技管理水平。当前,衢州市已提出按照水利部《关于加快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意见》和浙江省委、省政府提出的“五水共治”有关要求,牢记“钱江源头筑屏障,一江清水送下游”的责任使命,紧紧围绕“打造生态屏障,建设幸福衢州”,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以水质论英雄”的理念,以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为核心,通过水生态文明建设,加快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能力,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把衢州建设成为“浙江最具魅力新水乡”,实现“活水丰源、清水贯衢、净水兴业、美水惠民”的总体目标。目前,衢州市已明确在2015—2017年试点期构建起稳定可靠的水安全体系、健康优美的水环境体系、和谐多样的水生态体系、丰富鲜明的水文化体系、严格高效的水管理体系。同时提出全面实施以衢江水生态综合整治为核心,推进信安湖水利风景区文化旅游惠民工程、城区引水入城和水系连通工程、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及水量保障工程、沿信安湖水系生态综合治理工程、开化国家东部公园生态保护、美丽宜居乡村创建、农村生活污水综合治理、龙游全国中小河流治理重点县及水系连通工程等在内的8项重点示范项目,改善衢州市城乡水生态环境质量与人居水环境,全面提升衢州全市水生态文明水平。

三、结语

第7篇

关键词:景区;生态文明建设;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F59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9)09-0199-02

以自然和文化遗产资源的有效保护与水土风貌和生态环境的长期改善为基础的旅游景区,在建设与发展中倡导生态文明建设,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条件,又具有刻不容缓的紧迫性和重要性。中山陵园风景区是全国首批5A级景区,是南京市旅游业的龙头,是南京城市的“绿肺”。景区如何选准着力点,切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发挥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作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景区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

生态文明是继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之后的“第四大文明”。它是当代人类解决生态环境问题,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它具有三个重要的特征,即较高的环保意识、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更加公正合理的社会制度。倡导生态文明建设,是又一正确的、进步的观点。

景区生态文明,是景区旅游业发展的基石,是景区人遵循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规律,推进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所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以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共生、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景区文化伦理形态。它对景区未来的长期发展将起重要作用。其内涵具体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景区人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相对应的是树立相应的文化价值观。明确符合自然生态法则的文化价值需求,体悟自然是人类生命的依托,自然的消亡必然导致人类生命系统的消亡,尊重生命、爱护生命并不是人类对其他生命存在物的施舍,而是人类自身进步的需要,把对自然的爱护提升为景区每一个人的宇宙情怀和内在精神信念。

2.景区生态系统的可持续生产。同样,要树立相应的生产观。生态系统是有限的、有弹性的和不可完全预测,人类的生产劳动要节约和综合利用自然资源,形成生态化的产业体系,使生态产业成为景区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旅游产品的生产,不论是景点再造,还是旅游纪念品开发,都要遵守对资源和能源的消耗最少、对环境影响最小、再生循环利用率最高的原则。

3.景区自身与自然互利的消费。即树立满足自身需要又不损害自然的消费观。提倡“有限福祉”的旅游方式。人们对休闲的追求不再是对物质财富的过度享受,而是一种既满足自身需要、又不损害自然,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后代人需要的旅行。这种公平和共享的道德,成为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和谐发展的规范。

二、景区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

景区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新的任务,它既得益于景区先期的建设与发展,反过来又能更好地保护与改善现有的生态面貌,进一步促风景区事业的协调发展。

1.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景区生态文明建设的首要基础,是城市生态的重要品牌,也是新时期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十分宝贵的资源。中山陵是南京市的城中之山、城中之林、城中之园,在保障南京城市生态平衡中起重要作用。大力加强景区生态文明建设,应将之放在城市建设国家生态市的目标要求的大环境中,在保护现有环境综合整治成果的基础上,加大生态保护和环境建设力度,使之成为南京加快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市的一服有强有力的助推剂。

2.建设绿色的景区、人文的景区、和谐的景区。景区建设生态文明要紧跟“绿色城市”的建设步伐,不断提高森林覆盖率,提高人均公共绿地面积,积极实施生态修复和生态建设工程,进一步抓好植被修复工作,把景区的山水城林相结合的独有特色和历史文化内涵,进一步体现出来、彰显出来,向世人展示人人向往人人流连的一幅和谐景象。

(1)绿色景区,就是要体现出高度的生态文明。不仅表现在整个景区外在清洁环境,有绿荫覆盖,更在于通过生态产业体系建设,实现环境、经济、社会效益完全统一。在新时期和谐社会的科学发展中,生态文明体现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没有良好的生态条件,人不可能有高度的物质享受和精神享受。因之,绿色景区的建设对于风景区来说至关重要。

(2)人文景区,即要积极倡导景区文化建设。生态指自然形成的自然状态,当它进入人文领域,它就不仅指自然生态,也包括文化生态、经济生态、政治生态。自然生态之上有了人类生产生活之后,文化生态、经济生态与政治生态就寄寓其上,成为影响自然生态的决定性力量,而自然生态最初对人类的生活形态也起着重要影响。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景点是传承文化的载体。旅游景区的发展离不开文化的支撑,文化的注入有助于提升旅游的质量和品位,反之,就会失去吸引力和生命力。注重文化内涵,提升文化品位,积极建设人文景区是推动旅游景区发展的有效途径。因此,建设景区生态文明不仅要保护自然生态,也要注重景区人文内涵的建设。

(3)和谐景区,即在景区建设生态文明中,统筹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大力加强生态建设,建设和保护好现有的森林、湿地等生态系统,构建结构合理、功能协调的生态体系,着力增强景区生机和活力,充分挖掘历史文化底蕴,不断完善景区协调机制,推进特色服务文化,围绕“生态环境优良、文化特色鲜明、旅游经济繁荣、景区安定和谐”四个方面的目标,做到年年有起色,事事有突破,逐步全面形成科学发展的基本格局。

三、景区生态文明建设的建议

1.保护森林资源,维护生态安全,提高管理水平。绿地、森林是生态建设的根本。它们是自然环境的净化器,对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有着巨大的吸储作用。应继续加快绿地建设,加速紫金山林相改造,加快环保投入和排污治理,保护好现有森林与湿地,重视水体建设,有效提高水土保持能力,全面优化景区森林景观和生态环境质量;要加快林业产业的发展,建立起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满足全社会对自然、绿色、可再生、可降解的林产品的旺盛需求,坚持利用技术、土地、品牌的优势,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要节约资源能源,防止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调整森林资源结构,促进生物多样性,确保森林生态系统的良性发展。在规划上,实行规划线与绿化线“双线同划”,整体推进;在树种选择上,由单一树种向生物多样性树种搭配转变,由平面绿化向“立体绿化”转变;加强队伍建设,加大执法保障力度,排除一切对景区生态文明建设不利的人为因素,引进高新技术与人才,提高景区的科研与管理水平,促进景区生态文明建设。

2.普及生态知识,增强生态意识,制造和谐伦理。建设生态文明重在转变观念。要牢固树立生态发展观实现科学发展,积极开展种类多样的生态教育和文化活动,普及生态知识,增强生态意识,为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营造良好的氛围,实现旅游发展和生态建设的互补互进;要充分发挥中山陵国家首批5A级景区及全国爱国主义示范教育基地的功能与作用,在向社会普及生态知识、增强生态意识、弘扬生态文明,倡导人与自然和谐价值观等方面起积极作用,将景区建设成为南京市生态文化体系与建设的重要阵地,推动南京城市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要制造和谐的生态伦理,用自然的“道德良知”与“生态良知”来进行服从生态规律的科学生活和绿色消费。大力弘扬景区博爱精神,推进特色服务文化,树立正确的荣辱观,以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道德规范来约束和评价一切活动,使人们将爱护环境、保护环境作为对后代应承担的道德责任自觉遵守。

3.构建生态文化,发展生态旅游,完善生态景区。深化生态文明,要以新景区建设为突破口,兴起一股迎接高效合理利用一切可用资源的生态经济与经济发展、资源节约、环境保护三位一体的循环经济时代到来的。通过发展森林文化、梅花文化、桂花文化、竹文化、茶文化、湿地文化、野生动植物文化、生态旅游文化、绿色消费文化等生态文化,在景区提倡绿色消费、文明消费,弘扬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核心价值观,牢固树立与保护生态相适应的政绩观、消费观,形成尊重自然、热爱自然、善待自然的良好氛围;通过发展生态旅游,融入生态平衡、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协调的思想和精神,倡导文明的旅游形式,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人的色彩与自然色彩的融合;通过完善生态景区,对景区进行分类设计和管理,对景点建设导入特色生态文化背景,将紫金山进行功能划分,山东南部为现代休闲娱乐区,山西部为六朝文化旅游区,山北部为生态文化旅游区,主要景点中山陵为民国文化旅游区,明孝陵为明文化旅游区等,达到生态效益、旅游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同步增长。

建设景区生态文明是实现景区自然和人文资源可持续利用,环境友好,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应树立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执行中央有关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指示精神,抓住机遇,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充分调动一切力量,加快新景区的建设步伐,推动城市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尹成勇.浅析生态文明建设[J].生态经济,2006,(9):140-141.

[2]万志洲,李晓储,徐海兵,黄利斌,刘署雯.中山陵风景区(紫金山)森林景观建设的研究[J].中国城市林业,2006,(4):17-19.

[3]徐菲菲,薛景华.生态文明意识与经济发展[J].商场现代化:中旬刊,2007,(1):390-391.

[4]燕乃玲.党的十七大报告关键词解读:生态文明[N].解放日报,2007-10-24.

第8篇

关键词:文明环境;城市建设;环境影响评价;生态城市建设

工业化经济的飞速发展带动了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质量不断得到提高的同时,经济发展和城市环境之间的矛盾也愈显突出。城市要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进行合理的规划。将环境影响评价直接融入城市规划决策过程中,对于创建良好的人居环境,促M城市健康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城市规划与环境影响评价结合是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的一条重要途径。

生态环境文明是对工业文明负面影响的反思。建设生态文明环境,就是要摒弃工业文明的价值理念,取而代之的是人与自然应以平等相处、和谐共生的价值理念。只有对工业文明的生产生活方式进行生态化改造转型,才能达到更加理想的城市建设。生态文明的城市建设既是民生问题,又是社会发展问题,既关系到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又关系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性发展。生态环境文明建设任重道远。坚持生态绿色惠民、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城市建设文明发展的跨越性要求。

1 生态文明与城市建设的探索

1、构建环保工作与城市建设的格局

近年来,在环境保护与治理方面实现了由政府主导向市场、社会合作共治的格局转变。与政府规制、企业合作、公民参与结合起来,全社会共同努力的环保格局;重视提高生态文明共建共治能力,积极推动建立跨区域、跨部门的环境污染与城市建设的互益问题;在环境协同治理中,实现治理主体功能上的有机衔接,增强治理主体间的协调性。

2、生态环境文明与城市建设的科技支撑

聚焦生态环境文明与城市建设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大力推进重大关键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将一批制约生态环境文明的关键共性技术问题纳入到重点研发计划,重点支持资源利用和环境污染是促进城市建设前进的重大关键技术;在各类科技创新载体中积极规划布局生态环保科技高端产业。以项目带动、支撑生态环境文明科技产业的发展,积极探索以科技推动传统产业向价值链高端升级。

3、建立环境监管机制,为城市建设提供保障

探索建立上下结合的独立调查工作机制。环保厅需每月召开环境形势分析会,以确定促进城市建设的重点环境问题;建立部门联动的环保专项行动机制,政府需统一组织环保专项行动,相关部门按照各自环境管理职责开展工作检查,环保部门负责综合协调和督办落实;建立区域共治的联动执法机制,整合各类生态环保资金,加大城市建设的支付力度,建立地区间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

2 生态环境文明与城市建设面临的挑战

1、生态环境文明建设的责任义务与主体意识有待强化。其中,社会公众依然缺乏对生态环境文明与城市建设的互益认识;另外,居民资源节约型的消费方式和生活方式还没有真正形成,对生态环保工作的长期性、艰巨性、紧迫性认识不足。

2、产业结构不合理,资源消耗型的经济增长方式仍然占据主导位置。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不合理,经济发展存在对资源很大的依赖度。第二产业的比重仍然较高,第三产业发展相对滞后。在第二产业中,工业占有重要地位,而且资源型、高耗能、高污染行业占有很大比例,导致工业发展必须依赖于资源,节能减排、转变产业结构和经济增长方式的仍然处于整全的初级阶段。

3、生态环境文明与城市建设的管理体制及实施机制有待完善。一些针对生态安全的预防性法规相对比较缺乏。对污染环境、破坏生态行为的处理缺乏直接的法律、法规依据;区域性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生态法律法规体系需要进一步完善和健全。

4、重点行业节能减排技术水平较低,技术创新有待加强。火电、钢铁、建材、化工和石油炼化五大废气行业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量占工业的90%左右,这些行业节能减排技术水平较低,技术创新较少,已有的技术成果也没有得到很好的推广和应用。

3 生态环境文明与城市建设的对策思考

1、营造生态环境文明与城市建设相辅相承的良好氛围

加强生态环境文明的宣传,提高公民生态意识。加强面向公众的环保责任宣传,强化公众的公共精神,保障公众环境的知情权、监督权和参与权。从公民教育、非政府组织发展、企业环境经营多方面构建社会参与环境治理的激励制度;健全生态环境文明与城市建设的公众参与机制。及时公开环境信息,畅通公众参与环保渠道,发挥民间环保组织的职能作用,以此来达到城市建设的目的。

2、推进循环低碳绿色发展以加快城市建设的进度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按期完成环保违规项目清理整顿,有序化解历史遗留问题,严格执行地方环境标准;大力发展低碳经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加强科技支撑,大力开展科技创新生态化,做好环保技术供需对接,培育壮大环保产业;大力推进绿色发展,促进生态环境与生活质量的共同提高。

3、建立健全制度体系以加强生态环境治理

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体系,实行严格的源头保护制度,使各制度之间形成互相支持的有机统一整体;建立健全经济政策体系,充分发挥市场在生态环境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建立健全科学评价体系,积极探索生态文明考核的追踪制度,以加大城市建设的进度。

4、构建现代城市建设的产业体系

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选择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等产业集中力量攻关,培育经济增长点,以重大专项作为培育发展新能源技术的主攻方向;大力发展低能耗、低(零)污染、低资源依赖的关键共性技术,建立完善的可持续发展技术支撑体系。

5、为绿色城市建设发展注入资金血液

发挥政策性金融的支撑功能,助推生态环境文明以达到城市建设的持续健康发展;加强城市建设的金融支持力度,优先为符合条件的节能减排和循环经济项目提供直接融资服务。采取适当的财税政策与风险投资政策,大力引导社会资金参与节能环保事业,积极贯彻落实税收优惠政策,以加快城市文明建设的步伐。

参考文献

[1]生态市及城市生态建设内涵、目的和目标[J].颜京松,王如松.现代城市研究.2004(03)

[2]国家生态市建设指标分析及建议[J].崔铁宁,朱坦.中国环境管理.2003(05)

[3]城市生态规划的概念、内涵与实证研究[J].王祥荣.规划师.2002(04)

[4]生态城市建设及其指标体系[J].郭秀锐,杨居荣,毛显强,李向前.城市发展研究.2001(06)

[5]生态城市的构架理论研究[J].杨建森.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01(05)

[6]国外生态城市建设实例[J].黄肇义,杨东援.国外城市规划.2001(03)

[7]生态城市及其规划方法的探索――FrancoArchibugi的《生态城市和城市影响》一书评介[J].沈清基.城市规划汇刊.2001(02)

[8]战略环境评价中战略筛选研究[J].包存宽,尚金城.环境与开发.2000(02)

第9篇

--建立健全农村劳务输出与土地流转机制

专家们提出,要建立健全农村劳务输出与土地流转机制,确保劳动力、土地有序流转。专家们认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更多的土地向种养大户集中,是下一阶段农村发展的主要特征。近年来,江苏各地城市化建设和劳务输出工作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但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一些中小城市扩容能力有所减弱、劳务输出的组织化程度不高,劳动力转移的盲目性较大、农村劳动力素质普遍较低等。苏北剩余劳动力转移不出去,苏南大量的就业岗位招不到合适的工人的脱节现象依然存在。专家们建议,今后首先要加强各地特别是苏北地区小城镇建设步伐,为农民进城打上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其次要建立起全省的劳务信息网络,及时准确地为用工单位和农村劳动力提供信息服务,加强南北挂钩;第三是要加强农村劳动力的技能培训,提高农村劳动力的技术含量和市场竞争力;第四是加强劳务市场中介组织建设,促进城乡统一、竞争有序劳动力大市场的形成;第五是建立健全输出劳动力的社会服务体系,尽快取消各种不合理的收费政策,降低农村劳动力输出的成本。随着农村人口向城市的转移,会引发土地自然流转,反之,土地使用权的有偿转让也能够促进农村人口城市化。专家们认为,要尽快建立起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农村土地流转制度,使农户经营规模能够随着经济形势的变化而不断调整,政府应从原来自发流转时期的幕后走到前台,积极地介入土地流转,如浙江省就将土地使用权的流转作为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和发展效益农业的战略措施,有的基层镇村将土地使用权流转与村干部农业与农村现代化目标责任制挂钩。地方政府和基层组织一方面将农民的承包地反租过来,成立“土地信托中心”或“土地储备库”,另一方面还成立了中介组织,负责土地需求信息的、项目的推介、土地经营者的选择、土地租约条件的谈判,合同的鉴证及农民与土地经营者利益关系的调处。--完善农村金融体制解决农业发展的资金瓶颈问题江苏省信息中心前不久就农村、农业和农民问题,进行的全省范围的农户和基层乡镇领导调查显示,江苏的农户生产性投入不足,资金缺乏是制约农业发展最大难题之一。因此,专家们建议要完善农村金融体制,以解决农业发展的资金瓶颈问题。根据调查,目前江苏省农村信用社与农村商业银行贷款的非农化和趋利化倾向明显,农村经济发展的资金需求得不到满足,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贷款制度及管理体系改革势在必行。近年来,我国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实践形成了一些好的做法,如江苏省探索了建立股份制农村商业银行的道路;浙江、福建两省及上海郊区农村信用社,推出了简化贷款手续并且能满足不同层次农户的贷款需求的“自报公议”、“农户联保”、“公议投信”、“绿色支农信用卡”、“支农贷款一卡通”、“农户小信用贷款”等10多种服务措施;一些地区建立和推广的“信用村”、“信用镇”做法,为解决农民贷款难和担保难发挥了有效作用。对这些经验和做法有必要进行及时总结,进而建立和完善适合农村经济发展的金融政策.专家们认为,发展农业还要充分利用资本市场融资,要依托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产品加工企业,通过债券、股票等在资本市场筹资,把闲散资金直接转化为发展农业的资本。今后可以在推行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利用股票市场造就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龙头企业、培养农村产权交易市场,盘活农村集体资产等方面积极探索。相对来说,由于农村面比较广,对于普通乡镇特别是目前经济较落后的地区,不应该仅仅着眼于招商引资,而应该首先立足于当地农村内部资本。据了解,一些农村内部尚有一定的潜在投资力量,地方政府可制定相应完善的政策加以引导,以股份制等形式鼓励和吸引当地富裕户资金回流。

--深化农村税费改革切实减轻农民负担

江苏省信息中心前不久就农村、农业和农民问题,进行的全省范围的农户和基层乡镇领导调查显示,江苏农村税费改革对减轻农民负担效果明显,但改革仍存在不到位现象和大量的遗留问题,亟需深化农村税费改革,切实减轻农民负担。调查显示,江苏省仍有少部分地区农民认为税费改革后负担没有减轻甚至有所加重,农民减负的幅度存在地区间不平衡的现象;农村的各种乱收费现象仍然存在,个别地方变换手法向农民收费,农民普遍担心税费负担反弹;部分乡镇对农村税费改革宣传不到位;改革后部分乡镇村的可用财力明显减少,难以维持正常运转;经济贫困地区对配套改革的承受能力较弱,一些地区的乡镇村难以举办公益性事业。因此,加强和深化税费改革仍是当前农村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专家们认为,就江苏省而言,下一阶段税费改革的工作重点,一是要进一步加强农村税费改革的政策宣传工作,将农村税费改革政策宣传到户,并继续开展专项整治工作;二是要深入推行农业税收和涉农价格收费“公示制”,坚决制止针对农民的各种乱集资、乱收费。对变相乱收费、乱摊派的乡镇领导要追究相应的责任,实行违反减轻农民负担政策“一票否决”制;三是进一步深化税费配套改革,继续规范村级“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制度,结合各地实际,制定具体操作办法,真正将减轻农民负担落到实处。同时,可试行取消部分贫困地区的农业税,增加对农民减负的力度;四是加强对农民负担的监督与管理,采取法律方式对农民负担实行监控。不但要建立和完善从上到下的监督管理机制,而且要给予村级组织和广大农民以监督权利,建立自下而上的监督机制;五是结合农村税费改革,适时调整县乡财政体制,确保乡村两级组织正常运转。--大力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农业信息化建设是农业适应瞬息万变的市场经济,走市场化农业的必由之路,但目前农村信息匮乏已经成为制约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深化的重要障碍。专家们建议,要围绕农村需求,千方百计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1.加快农副产品价格预警体系建立。农产品价格放开之后,市场价格高低成为农民最头痛的问题之一,这种情况在江苏省和全国都普遍存在,农民最需要的是政府给他们以正确的信息引导,建立起农副产品价格预警体系十分必要。专家们认为,各级政府应该把建立该体系作为为农民办实事的基本任务来抓,依靠强大的政务信息网,设立农副产品供求采

集点,由各级政府信息网进行分析汇总,及时形成农副产品价格预警系统。政府可以通过该系统向农民及时预警信息,当农民的种、养殖行为调整后,又可以立即由采集点反馈到当地的政府信息网上,这种价格预警体系可以增强农民抗价格风险的能力。2.扶植和发展农业产业协会。农业产业协会是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的一种形式,是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的排头兵,目前在江苏省已有一定程度的发展,如高淳县农副产品协会通过短短几个月的运作,就为当地的农副产品加工企业打开了外地市场,真正成了企业的“代言人”。农业产业协会主要职能是宣传贯彻上级农业产业化的有关政策,协调企业与企业、企业与农户之间的关系,提供市场、信息、科技、金融等服务,积极引导企业和农户开拓市场,探讨和建立龙头企业与农户之间科学、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它是农业产业化发展初期应当先行扶持发展的行业,县级政府部门应当加大对农业产业协会的扶持力度,推动农村信息化建设。3.研制开发农业信息化实用软件。在当今农业产业化程度低,农民为获取信息的支付能力有限的情况下,过分地强调农业信息技术的产业化不太现实,应在提供基础数据和重要农业信息方面加大先期的投入,研制开发一批农业信息化实用软件,切实加大农村信息化建设的力度。

--专家建议加大农村“精神扶贫”力度

江苏省信息中心前不久就农村、农业和农民问题,进行的全省范围的农户和基层乡镇领导调查显示,对农民的关心,特别是对落后地区农村的扶贫,不能再停留在“物质扶贫”的单一层面上,更重要的是“精神扶贫”,以唤醒农民对现代农业发展知识和农民对自身民利的追求。1.加大对农村的科教投入,提高农民素质。增加农民收入,关键是靠农民自己。国家和地方政府每年都投入大笔资金扶持农业,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和进行扶贫,但“物质扶贫”并非治本之举。调查发现,农民的受教育程度、掌握科学知识的水平还很低,特别是一些贫困地区农民素质较低、思想意识保守落后已经成为制约城市化发展,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以及农村消费增长等的重要因素。因此,专家们认为,今后在保证对农村道路、电力、水利、通讯等基础设施投入!的同时,要增加对农民教育和生产技能培训的投入,一方面引导农民改变思想保守意识,另一方面唤醒农民对现代农业发展知识的追求,提高农民应对市场变化的能力。2.加大政府有关农村政策的宣传力度,赋予农民更大的民主自治权利。通过调查发现,国家和地方的农村政策,到了一些基层往往就走了样。政策再好,最后还是要靠各个基层部门去实施。村委会是农村的最基层组织,它的工作好与坏直接关系到政策的具体实施。专家们根据1998年颁布《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建议进一步推进和落实农村民主自治选举,一方面有利于农村社会稳定,从而有利于农村经济的长期发展.另一方面有利于创造依法行政的社会条件,有利于农民抵御各种不合理的行政命令,化解体制上的弊端。这样上级政府的政策操作也变得相对简单,只要坚决地保障农民的选举权利,剩下的事情就是农民自己为自己落实政策。专家们认为,这种民利的争取不是用多少扶贫款就能唤醒的。单纯的“物质扶贫”只能帮他们一时,只有思想观念的改变才真正能够把农民带上致富的道路。文秘站版权所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