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16 17:13:51
导语:在对历史课的评价及建议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关键词】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 互动教学 方法策略
现代教学论认为,学习过程是学习者自我教育的过程,学习活动是一种特殊的认知过程。教学是一种“沟通”与“合作”的活动,也是师生互动的过程。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就是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双主”作用,切实将新的教育理念与模式具体化,成为教师可以理解、把握并真正实施的日常教学行为。
一、 高中历史课堂实施师生互动教学的背景
《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对高中历史课程的性质、内容、目标、设计思路、教学环节的实施建议等方面提出了新要求,在新课标下的历史教学必定是适应时代潮流,以掌握历史知识为基础,达到全面提高人文素质的目的。当前的历史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历史是最重要的学习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在古代和现代社会之间搭起桥梁,让更多的高中生了解我们璀璨的历史文化,以及世界各个时期的重要历史事件,丰富学生的知识面。新课改的历史教学论也指出:教师在历史教学中必须实现师生互动,师生互动教学是顺应改革,促进学生历史思维并获取信息的主渠道,其目的不仅仅是培养学生交流互动的技能,更重要的是要由教师主导,使学生在活动中主动探索新知识,从而真正激活历史课堂,使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中心和主体。
二、高中历史课堂师生互动教学的策略探索
(一) 知晓学情,强化课前预习与“问题准备”
教师要做到有效互动,需要组织学生阅读、发现、寻找、收集和利用学习资源。学生的学情是互动教学的出发点,学生的发展是互动教学的落脚点。要做到良好有效的师生互动,学生课前必须做好必要的准备,尤其是“问题”准备,才能与老师、同伴有效互动,提高学习效率。
(二)有效设问,突出学习的开放性和挑战性
具有启发性的有效提问,应是能有效促进师生间互动、增强课堂教学实效性的问题。教师通过提问来启发学生发现问题,通过追问来启发学生发现认识过程中自相矛盾之处,从而在自我评价与集体评价中有效提升自我学习能力。突出开放性,是指问题的方法、过程、条件、结论开放,学生可按自己理解的方式去思考和联想可能的情况。突出挑战性,就是把问题设置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让学生感觉到问题熟悉,但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又无法解决,必须重建自己的知识结构。
(三) 设计活动,增强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性
教师应善于设计跟教学内容相关的教学活动。比如,教师可让学生总结上堂课学习的要点,并要求学生自己设计本节历史课的主要内容。教师还可以把整个课堂交给学生,锻炼他们驾驭一节课的能力,以此提升组织及逻辑思维能力。比如,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分别让能力较强的学生组织一节课程的学习,或者将全班分为小组,每组分配讲解一节课中的部分内容。通过这样的活动,可让学生一起和教师备课、一起找历史的重点内容,教师可给学生提供一些教学参考书协助学生自己进行历史课程的组织。
三、 师生互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互动教学的舞台,不是任其发展,随意漫谈的。在实施师生互动教学中,教师应注意以下问题:一是一味追求活跃,忽视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和训练。有的教师认为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积极配合响应就是互动式教学,把“课堂气氛良性活跃”当作是第一目标,从而忽视了基本历史知识和技能的培养。二是以问代讲,完全通过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来完成教学。一些教师在整整一节课内,总是拿一些思维含量低的问题来发问不止,看似师生互动频繁,但学生的思维能力并没得到实质提升。三是任何问题一律分组讨论,缺乏重难点深入剖析。有些教师在教学中不管需不需要,合不合适,把一些显而易见的问题也提出来让学生讨论,结果导致课堂教学表面上全员参与,实则一盘散沙。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把握好课堂教学的节奏,要放得开、控得稳、收得拢,使学习活动能够在特定的时空中顺畅进行。
四、 小结
总之,在高中历史新课堂上,师生之不仅要互动,更要有效互动,在“形”中蕴“神”,在共同学习、体验、交流中实现双赢。在互动课堂中,教师更要注重创设民主、宽松的教学环境,给予学生充分探究的时间和空间。教师只有在教学中不断实践,不断创新,真正体会新课改精神,深入贯彻互动式教学方法,才能不断提高自身教学技能,促进学生有效学习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盈,余清华. 历史新课程标准下的互动式课堂教学[J]. 群文天地, 2011 (7).
高中阶段对学生的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因此,教师要理解新课改的重要内容,重视学生的发展状况。在传统的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枯燥地讲,学生被动地听,教学效率极为低下。要想改变这一状况,历史教师就要学会利用教学资源构建高效课堂。
一、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要想构建高中历史高效课堂,教师就要改变传统的教师授课、学生听课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在教学中,教师要扮演引导者和协调者的角色,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这是构建高效课堂的关键。
例如,“”这部分内容的教学重点在于不平等条约的具体内容以及对中国造成的严重危害。对此,教师可引导学生将条约的名称、签订的时间、具体的内容以及对中国造成的危害以表格的形式一一展现出来。
另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开展速记比赛,记忆相关内容。这样就能解决传统历史教学效率低下的问题。
二、重视课堂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历史教学讲究史料的真实性以及史实表述的准确性,这就使得大部分学生觉得历史课无聊、呆板,提不起学习兴趣。要想改变这一现状,历史教师就要把握课标要求,重视课堂导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教学“”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利用图片、视频导入新课,引导学生谈感受、讲故事,全面了解,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学习的动力之源。只要学生有兴趣进行学习,课堂效率就能得到提高。
三、激活学生的历史思维
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掌握知识,还要让学生学会学习,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因此,要想构建高效课堂,教师就要通过设问,激活学生的历史思维。
首先,教师可通过设问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任何一个重大的历史事件都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
例如,在教学“”的相关知识时,教师可引导学生分析“是什么”(重大革命活动、革命成果、主要问题);“为什么”(革命爆发的原因及条件);“怎么样”(性质、意义、影响)。
其次,教师可通过设问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例如,在教学“”的相关知识时,教师可提出问题:①君主立宪与革命的根本区别是什么?你更倾向于哪一种?②有人说成功了,有人说失败了,你同意哪种观点?
因此,教师要通过课堂设问,激活学生的历史思维,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知识,真正构建高效课堂。
四、构建教学评价体系
(1)学生自我评价。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明白自己在学习中有哪些收获,哪些地方有待提高。
(2)学生对教师评价。学生要评价教师提出的问题是否值得探究,教师的引导是否有效,教师的建议是否合理。这有助于教师梳理课堂教学的得失,改进自己的教学。
在初中历史教学的具体细节的实施步骤上,笔者在教学实践的基础上,浅谈对初中历史探究性教学的几点建议:
一、重视学生课前预习
坚持“两个课堂”的有机统一,教师应该牢牢抓住课前的“空档期”,让学生在这一时期就参与到教学过程之中去,这就课前预习。教师与学生都是教学活动自始至终的参与者,且不论主体和中心的划分,都要做好“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的准备工作,其中教师备课无可厚非,这是课程的基本要求,新课程改革注定也不可忽视。与此同时,笔者认为应该在尊重和总结历史学科新一轮课程改革目标的基础上,强调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自己思考问题的能力,教师根据课程教学内容,通过有意识、有目的地组织课堂内外各种专题活动和问题摄入,引发学生学习兴趣,并使学生自愿、自觉地参与其中。
因此,这就格外需要丰富学生“备课”作为这一空档期的补充,强调并加以落实。其具体实施就是要求学生预习新一课的基础知识,通过圈画重点、书写段意等手段并可借助于丰富的网络媒体资源搜集相关知识,以此奠定对新课内容初步识记与整合的基础,建立本节课的初步印象。初中历史课程每课的知识量不大,让学生通过最基本的历史学习“三核心六要素”的方法,掌握本节课所涉及到的时间、地点、人物和人物相关的特点和要素,在预习过程之中肯定会遇到对新一课的前因后果的疑问,此时产生疑问是教师教学的预设,这是初步接实现知识目标的初始,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前提,是一种良好学习态度和状态的开端。这就一改传统课堂模式学生“空腹而来,盲目所从”的状态,使学生“有备而来,带着疑问进课堂”。
二、合理设置课堂探究谈论问题
对每一节新课重点问题的讨论探究是初中历史探究性学习的重要环节和关键一步,是课堂流程的部分,它的展现是需要铺垫的。
首先,在课堂前期,由教师需要汇总学生预习的疑问话题。这样做一来可以考查学生课前预习的效果,二来可以把握学生对问题的构建深度。而学生的诸多疑问,在教师备课时就应在充分分析学情的基础之上预设出可能会出现的种种问题,并在根据本课重难点和预设的学生疑问的基础上,设置一个涉及面较广、能串联起大多数预设疑问、能统领课程全局的探究讨论问题。一般而言,历史教学的重要目标就是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唯物史观及明辨是非的能力,这既是能力目标的落实,也是情感态度的体现。所以,应将侧重点放在引起学生思考、提升学生能力的问题上,例如评价人物、事件,总结意义、启示等,这种探究问题旨在让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有助于在探究过程中进一步加强对基础知识的学习及理解,从而由浅入深,逐步落实各项目标。
其次,新课应结合本课的课程标准,梳理本节课的线索,进一步夯实基础知识,使学生了解本课的重难点,然后按图索骥,有针对性地在新课讲授的过程之中,予以强调并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这些疑问,大多数疑问在这一时期就能解决,随着课堂的顺利进行,难度较大的疑问逐步紧逼,探究讨论的问题也就自然展开。有疑问会使学生提高听课的关注度,教学的效率自然就能有所提高。
三、重视情感态度的渗透作用
初一学生最大的学情就是刚开始接受历史这一门独立的学科,初步系统学习历史知识,而且年龄尚浅,处在活泼好动、好奇心很强、动手欲望也非常强的阶段。所以,学生的可塑性很强,在这时期以知识为载体的情感渗透对学生的导向作用很显著,有助于形成学生合理判断和明辨是非的认知结构和能力素养,这就意味着“在于保证人人享有他们为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和尽可能牢牢掌握自己的命运而需要的思想、判断、感情和想象方面的自由”。②
历史学科是人文社会科学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会深入影响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和导向,“将正确的价值判断融入对历史的叙述和评判中,使学生通过历史学习,掌握中外历史的基本知识,对人类历史的延续与发展产生认知和兴趣,感悟中华文明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养成爱国主义情感,为成为拥有良好综合素质的合格公民奠定基础。”③中华民族历史悠久,中华文化星河灿烂,历史学科顺理成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民族认同感和自豪感,因而,它成为任何一节历史课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和思辨能力的最重要目标。
情感态度的落实,从课前预习环节就开始了。陕西和西安作为承载华夏族文明起源的厚重土地,结合教材“第一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涉及到许多乡土教学资源,“历史课堂教学中若能较好地利用乡土历史课程资源,可加强学科知识的实践性,丰富历史教学内涵,更可以扩展历史教学的外延,增强学生探究知识的兴趣,激发其热爱乡土的情怀,最终达到传承社会文明,凸显乡土文化特征,真正实现历史科学的教育价值和情感价值课程目标。”④
以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为例,尤其是先秦时期,涉及到的陕西的乡土历史教学资源非常丰富。例如,“第一课中华大地的远古人类”中包括“蓝田人”遗址,“蓝田猿人”在年代考证上是介于云南“元谋猿人”与“北京猿人”之间的是远古人类进化的一个重要环节,在生物学和史学的研究价值和意义非常重要。课程预习环节可以安排西安当地中学生在周末实地参观,切实了解蓝天古猿人的生存状况,感受远古人类的艰辛和在蛮荒时代的进化探索的不易,唤醒历史记忆。此外,“第二课星罗棋布的氏族聚落”重点讲述了半坡聚落和河姆渡聚落,半坡遗址就位于西安东郊,学生参观非常方便,通过参观半坡先民原始的生产生活方式,直观的了解到农耕文明的雏形和先祖的聪明智慧。还有“第三课传说时代的文明曙光”主要讲述华夏始祖炎黄二帝,可以在周末有条件的家长带着孩子去陕西黄陵拜谒黄帝陵,切实让学生感受黄帝在中华民族心中的神圣地位,初步了解传说时代华夏文明的曙光初现,以便于在教师讲授新课时,有效引导并提升学生对中华民族的精神寄托和心灵象征的理解,在某种意义上,这些传说也折射出当时人们的价值观,即“民族的共同心理,早已使黄、炎超出了他们原来的含义,而成了勤劳、智慧、创造、进取的民族融合体的代称。他们的功绩,是包括着融合其中的各族的历史贡献在内的”。⑤
实地参观包含厚重历史记忆的文明遗迹,给学生的印象和触动最深刻,能有效的激发学生对中华民族悠久历史的认同感和自豪感,通过参观考古文物,使学生意识到了解历史、研究历史,考古和实物是重要的历史证据和信息来源,以此培养学生们研究问题需要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奉献精神。实地参观与课程相关的历史古迹,可以成为一种历史课前预习的补充方式和有益尝试,也可算做一次户外体验活动,会涉及历史、地理、政治、语文等多学科知识。既能增长知识,又能陶冶情操,在潜移默化之中既突出落实了历史学科的情感目标,也有助于提升多学科素养。可以说,情感态度是历史学科能顺利落实的第一目标,学生将来即便告别学习生涯也能一辈子所思所感。
综上所述,在新课改理念指导下的初中历史探究性教学新模式,牢牢把握课改核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动参与性,同时侧重改变教师教学方式的引导性,强调以知识为载体、以培养能力为目标,有效提升情感态度的层次。情感态度的渗透需要在学生预习环节就要初露端倪,重视预习环节又能有效为课堂探究打下基础,合理设置探究问题又能进一步落实情感态度的渗透和激励作用,因此,笔者浅显认为在历史探究性教学的实施过程中,这三个方面应加以强调,为初中历史有效教学提供参考。
注释:
① ③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
②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丛书.《教育―财富蕴藏其中》[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85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 分析 问题 教学方法
在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的大环境下,初中历史教学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推进素质教育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审视多年来的初中历史教学,本人对初中历史教学教法提出了以下的一些建议。
首先是对历史新教材的认识。原来的材料把知识目标放在教学的首位,“以知识传承为主”,内容多、程度深、观念陈旧等问题突出。而在新理念指导下的新教材,围绕三个维度尤其把情感目标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即“以学生发 展为主”。我们从教材的使用情况认识到,人教版新课标历史实验教材确实是把“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论作为整套新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经过比较,笔者认为,新教材与旧教材有以下几个显著的区别。
第一,课文设计独具匠心,突出了以学生为主题的教育理念。这套教材在课文设计和编写体例上独具匠心,以学生的学习为主体,纠正了教材只是教师“教本”的片面做法,而把教材变成有利于学生学习的“学本”。教材每课的体例大体包括:导语(传说、故事,旨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正文、坚排的资料(增强历史真实感,帮助学生提高阅读古文的能力)、“材料阅读”(与本课教学内容相关的材料,供学生自行阅读)、动脑筋(生动有趣的问题,使学生的思想机器开动起来)、活动与探究、课后自由阅读卡(把课堂教学与课后活动结合起来,使学生在活动中增长知识与技能,也有利于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几个学习栏目。这样的课文设计和编 排,使新的历史教科书真正变成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学本。
第二,倡导探究性学习方式。一套教材切实贯彻了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目标,注意改变课程实施过程中过于强凋接受性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弊病,倡导学生主动参 与、乐于探究的学习方式。为倡导新的学习方式,课文意设置了动脑筋、活动与探究等栏目;为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在每一个学习单元都设有活 动课,将学生活动直接引入教科书体系和课堂学习过程之中,这是对传统教科书的重大改革。活动课的设计充分考虑到了课程内容的生动性、启发性和开放性,突出 了学习过程与方法的教学,它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和探究历史的兴趣,培养学生学习和探究问题的能力,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第三,图文并茂,有很强的可读性。在注重课程内容改革的同时,本套教材在课文的呈现方式上,注重图表的有效运用,图文并茂,具有很强的可读性,适宜初中学生的学习习惯,从而大幅度增加了历史知识表述中的生动性和直观性,使学生在学习课文的同时,对遥远的历史有一种切实的感受,真正做到融科学性、思想性和可读性于 一体。
第四,历史主线清晰,学习主题明确。如七年级上册内容,每个单元的题目就是几个朝代的特点;八年级上册,每个单元一个主题,条理非常清晰,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在这一体系下,新的初中历史课程体系的构建,基本消除了现有历史课程中存在的“难、繁、偏、旧”现象,适应初中生的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 其次,使用新教材带来的变化。新的课程体系给教师留出了充分的驾驭教材的空间和余地,而新课标的目的也在于帮助每一个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使他们受到很好的教育,在学习知识的同时,进一步完善人格。因此教师、学生在新的课堂教学过程中的观念、行为、角色都要随之发生变化。经过一年多的课改实验,我们在听课、教研中感到了以下几点突出的变化。
第一,从准备情况看,实验区的教师现在都感觉到一种强烈的紧迫感、使命感,不研究,不更新就适应不了新的教学,所以争当新课程的研究者。许多教师积极开发利用教育资源,尤其是校外教育资源。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我们有的历史教师为讲好一节课,为把课上得更生动形象,为制作好多媒体课件,不惜代价或自己到市里参加计 算机学习、制作多媒体课件;或自己买一些与历史教育有关的光盘,如有关秦始皇的历史片,有关、及等的大型历史记录片,它们既充实了课 堂教学内容,又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课堂上学生的学习兴趣很高。
第二,从新课导入看,引入形式丰富多彩。现在听历史课不再单纯是教师一上课就带领学生复习上一节课的内容,然后再讲新课。现在光是新课的导入就很精彩,除了复习旧 课式导入、提出问题式导和外,很多课都引用了诗词式导入(如讲“不怕远征难”,就播放的诗),播放乐曲式导入(如讲“”,就播放 歌曲《松花江上》),图片赏析式导入(如讲秦始皇,就采用多媒体播放有关华清池、兵马俑的图片),还有的教师讲文化内容时配以古筝曲,效果也很好。总之,用这几种形式导入新课会很快带学生走进历史,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第三,从教学方式和方法来看,条件好的学校,可以用上多媒体教学,内容编排灵活,形式新颖,课件制作精美,直观性很强,课容量大。受条件所限,采用传统教学方法 的学校,经过教师努力也能把课上得精彩,吸引学生。无论哪种方式方法,在新课标、新理念指导下的新课程教学,充分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指导思想。
第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化,新的教育理念,新的课程标准,新的教材体系,决定了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也促进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由于教学内容的时代性、生活性增强,学生的主体地位突出了。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体验性学习等新的学习方式体现在每一节历史课教学中。通过教学实践,我们可以看出这些学习方式能增强学生的实践能 力和创新意识,例如,某些内容的分角色抢演,某些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资料搜集,以小组为单位的合作评价等,都可以锻炼学生查阅资料、运用资料和整理资料 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学生的新思路、新点子不断被开发出来,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晓红. 浅析当前初中历史教学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 高考(综合版). 2014(09)
一、学生分组
开学第一天,班主任根据学生的能力与水平,将全班学生平均分成6个组,一般每组9左右人。这6个组就是本学期各科所需要建立的学习小组,也就是新课程课堂教学中经常用到的小组合作学习的小组。这样的小组,要选出组长和副组长,要对本组成员进行编号管理。小组一经建立,其正副组长、组员编号在一个学期内是基本固定不变的。同一小组的成员,在编排座位时应当尽量靠近,以便课堂学习时小组内能就近互相合作交流。学期中座位变动时,也必须是整个小组的移动,不要拆散。
二、课文到组
新学期的第一堂历史课,我把全册教材的查
找、归纳、讲解等自学主讲任务分配到各小组,以便提前准备,能够及时上讲台当“老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教材共24课,除去4课活动课外,剩下20课需要讲解。第1课、第2课,我按照将要由学生讲课的模式讲,使学生掌握今后自己将要当“老师”讲课的模式和程序。从第3课起余下18课教材,我就将其一一分配到组,每组3课——
第一小组:第3、10、18课; 第二小组:第4、11、19课;
第三小组:第6、13、20课; 第四小组:第7、14、22课;
第五小组:第8、15、23课; 第六小组:第9、16、24课。
这样分配课次,有几大好处:一是都有任务,锻炼机会均等;二是任务明确,便于早做准备;三是三周一轮,负担不会很重。
三、提供提纲
对于交给各小组学生主讲的每一课,教师都应当提前两周向该小组组长提供预习提纲。因为学生的学习经验不够,对教材难以驾驭,把握不了教材的知识点、重点、难点,也不知道教学要求的高低层次及三维目标如何体现,教师通过提供预习提纲,使上述各项得到较好的处理,弥补学生主讲之不足,帮助实现教学目标,达到教学要求。
例如,第一小组将于第三周的第一课时主讲第3课《神奇的远古传说》,我在开学第一周周一就提供了该课的预习提纲:
第3课 神奇的远古传说
预习提纲
第一目 炎帝、黄帝和蚩尤
1、人物简介
⑴炎帝 ⑵黄帝 ⑶蚩尤
2、问题探究
⑷什么叫部落?什么叫部落联盟?
⑸华夏族是怎样形成的?
⑹为什么中国人自称是“炎黄子孙”?
⑺黄帝为什么被尊为“人文初祖”?
3、知识拓展
⑻“华夏”一词的来历
4、热点链接
⑼涿鹿之战
第二目 尧舜的禅让
5、问题探究
⑽禅让是怎么一回事?禅让的实质是什么?
⑾传说与史实有何联系和区别?
6、热度链接
⑿尧舜禅让
像这样的预习提纲,一般只需要提供一轮就够了。学生通过第一轮的训练,加上知识的增多,经验的增加,他们会很快从中感悟到许多,自己编写出预习提纲来。只是他们拟出的预习提纲不那么全面,不那么完全符合教学目标与要求,所以需要也必须有教师的及时提示、指导与修改。定稿后的预习提纲,应当一式十份,使该组成员都人手一份,以便于他们做课前准备。
四、小组准备
小组得到老师提供或审定的预习提纲后,就进入小组准备阶段。具体步骤有五:一是任务到人。即由组长将预习提纲中的探究题(如上面提纲中的⑴至⑿)根据本组同学的自学能力、自学条件等情况恰当地分配给本组同学去探究。每个同学都应当至少有一个题目的自学探究任务;自学能力强的同学,应当分给的任务多些,难度大些;自学条件好的同学(指方便上网查找、家里有资料可查或附近有人可请教),应当分给涉及面广些、难度大些的任务。二是个人探究。
本课,我为学生设计的作业有课内作业和课外作业两种。课内作业主要取自教材中的课中题和课后题,卡通资料框里的部分也常做课内题处理。课外作业采用“分层练结”的方式命题,一般分为基础巩固题和综合应用题两部分。基础巩固题一般是对本课内知识的巩固练习,适应于学困生;综合应用题则偏重于知识的前后联系、拓展、深化,适应于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这样设置作业,能使上中下学生各得其所,都有收获,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全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真正实现“面向全体”。
历史课,我让学生当“老师”的做法是从去年秋季开始的。实施一个学年了,效果很不错。开始的第一轮,师生都很忙,那是因为没有经验使然。经过第一轮训练,学生很快就掌握了,他们积极性高,成就感强,准备很早且充分,主讲者讲得头头是道,听讲者听得津津有味,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主动学习、愉快学习和轻松学习。如果不是亲身实践和体验,我还不相信我的学生们能够当好这“老师”哩!看来,新课改提出的教师、学生角色定位的转变,在教学中恰当处理主导与主体的关系,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彰显学生的主体地位,不仅必要,而且可行,效果好极了!为此,我将继续进行实验和探索。
学生得到组长分配给自己的探究题后,就应该着手个人探究。探究办法一般是:读懂教材、上网查找、图书室查找或向他人请教。总之,要求尽可能获得关于本题的最详尽的资料。三是自写答案。学生通过自行探究,获得了比较多的资料后,根据探究题目的要求编写出此题的答案。此时的答案还是草稿,可用任意纸书写。以上第二、三步必须在下发提纲后7天内完成。四是老师审订。学生将自己编写出的答案草稿于第8天交给老师,老师则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对其进行审订,在第9天将审订稿反馈给原学生。五是制作卡片。学生收到审订稿以后,将其用碳素墨水笔工整地书写在卡片上,一式七份(课后发给每个组长一套,其他学生可借去抄写或者复印)。卡片的大小、用纸要统一,第一行居中写上课题,课题后标明题号,以便于装订收藏。这一步必须在第10天完成。第11至第14天,有任务的学生要进一步熟悉自己的探究题答案,并根据老师提供的图片、图表、影象资料等教具进行模拟讲课(一般在双修日模拟,老师进行全程指导),直到充分熟练为止。
五、师导生讲
学生准备两星期后,就进入老师导讲学生讲课阶段了。仍然以岳麓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第3课为例,我是这样导讲的——
㈠、老师复习导入: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原始的农耕生活》,请一位同学介绍一下当时的情况。然后老师指出:原始时代的生活除了从古迹和遗物中能了解到,还能从许多神奇的远古传说中得到印证。板书课题。将预习提纲用投影打出。
㈡、导学第一目炎帝、黄帝和蚩尤
A、老师讲解:炎帝、黄帝和蚩尤的传说踞今4000多年,大致在原始时代的后期;三位杰出的部落首领生活在黄河中下游地区;从时间和地域上来说,有关他们的传说资料可以和现代的考古资料互为印证,互为钩洹?
B、学生默读第一目教材,思考问题⑴至⑺。
C、老师投影展示《炎帝》、《黄帝》、《蚩尤》图,
学生1简介人物炎帝;
学生2简介人物黄帝;
学生3简介人物蚩尤。
老师随机补充或修正学生的简介
D、引导探究:
学生4讲解——什么叫部落?什么叫部落联盟?
师生随机补充或修正。
学生5讲解——华夏族是怎样形成的?
老师引导学生注意三点:①华夏族形成的基础是炎帝部落、黄帝部落和九黎族的一部分,他们是中原地区的主体居民;②华夏族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③后人尊奉炎帝、黄帝为华夏族的祖先。
学生6讲解——为什么中国人自称是“炎黄子孙”?
学生7讲解——黄帝为什么被尊为“人文初祖”?
老师提问:为什么不称炎帝为“人文初祖”?(其他学生回答)
E、引导拓展知识
学生8讲讲——“华夏”一词的来历。
其他学生也可以发表自己异议,老师随机判别。
F、引导了解热点知识
老师提问:炎帝部落、黄帝部落和九黎族在发展过程中,发生了哪些战争?(其他学生回答)
学生9重点讲讲——涿鹿之战 (老师放影视片断配合讲解)
㈢、导学第二目 尧舜的禅让
G、学生自读本目教材,了解主要内容。
H、老师展示《尧帝》、《舜帝》图,然后指出:尧、舜是黄河流域著名的部落联盟首领。请其他两位同学分别谈谈他们有什么高尚的品质。
再问:假如你是部落联盟的首领,你将怎样挑选部落联盟的继承人?(其他学生回答)
I、引导探究
学生1讲解——禅让是怎么一回事?禅让的实质是什么?
老师提醒学生注意“禅”字读音shàn与佛教中“禅”字的读音shán的区别。
其他学生说说你所知道的哪些关于远古的传说。老师随机引导并判断
学生2讲讲——传说与史实有何联系和区别?
J、引导拓展知识
学生3讲讲——尧舜禅让
㈣、课堂小结
K、回顾本课所学
1、老师用投影出示本课的知识结构体系,帮助学生回顾与记忆:
神奇的远古传说
炎帝、黄帝和蚩尤是传说 多年前,生活在 中下游的杰出的部落首领。在炎帝部落联盟战胜。
黄帝和炎帝、黄帝部落联盟加上的一部分经过长期发展,形成了日后的。
蚩尤后人尊奉为华夏族的祖先,认为是中华文明的创始者,称他为尧舜的尧舜禹时期通过的方式产生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历史声称为禅让。
2、学生互相回顾本课所学,加深印象。
L、教师指出:炎帝、黄帝、蚩尤与华夏族的关系,炎帝、黄帝和蚩尤对中华文明的贡献,尤其是中华文明的创始者——“人文初祖”黄帝是本课的重点知识,要求重点掌握。
在整个新课的教学全过程中,学生始终唱主角,始终处在主动学习状态,老师始终是课堂教学的“导演”,只是起着引领、帮助、串联或者主持人的作用。
六、评价与练习
新授部分讲完以后,老师要组织其他学生对9位讲课者进行评价:先由其组长组织本组学生互相讨论,形成统一意见,然后由组长谈谈本组同学给9位讲课者的简要评语,并一一打出分数。组长在谈评语时,也可以谈些本组同学的想法或建议。5个组都评价完后,历史学科科代表统计9位讲课者每一位的最后得分交给老师,老师进行简要点评,并表扬有进步的,奖励优秀“讲师”。
关键词:灵动;课堂导入;课堂结束语
在我们农村学校的初中历史课堂中,因为教师年龄偏大、非历史专业等多方面原因,导致历史课堂教学效率普遍低下。而且,虽然许多教师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在实际教学中,往往忽略了这点,没有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出发点来设计教案,组织课堂,使历史课堂教学的灵动性不足。
灵动,按照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活泼不呆板,富于变化的意思,这跟历史学科网罗丰富、无所不包的特点相吻合。特别是在新课程下,教师的角色变了,教与学的方式变了,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缺失灵动性的历史教学,会使历史学科的教育功能无从发挥,历史课堂显得了无生气,因而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兴趣,影响到历史教学质量的提高。我们从细节入手,构建起灵动的高效历史课堂。
一、灵活的课堂导入方式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导入是否灵动,也为本节课是否灵动奠定了一个基调。要做到灵动地导入新课,要注意做到以下几点:
1.结合音像材料导入新课。初中生的形象思维比较发达,音像材料可以调动起学生听课的积极性。如在学习《宁为战死鬼,不做亡国奴》时,可以放映歌曲《卢沟谣》,让学生在喜闻乐见的形式中,进入本课的学习情景中。
2.创设矛盾的情景导入新课。有矛盾,就会有冲突,有冲突,就会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我们在导入新课时,可以结合史料,通过多媒体等方式创设一个矛盾的情景,引发学生思考,为新课的学习做好思维的铺垫。
3.从学生的“已知”导入新课。学生的“已知”包括已学过的书本知识,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生活实际等,从这些方面导入新课,让学生有一种亲切感。
导入的方式有多种多样,导入新课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导入要简洁明了,直奔主题。有些教师用七八分钟的时间才能导入新课,这种导入,会使学生学习新知的兴趣大打折扣,建议用一、二分钟时间导入新课。
(2)避免“导入”又“导出”的现象。许多教师在导入新课时,本来已经很好地引导学生进入了学习情景中,但又为了机械地展示目标,又让学生来念或看学习目标,使课堂导入和新知的学习突然出现了断层。
(3)导入情感色彩要跟新课主题相符,营造恰当的课堂氛围。如学习《宁为战死鬼,不做亡国奴》一课时,因涉及到日本侵华及,我们导入时的基调应该是沉重的、悲愤的。历史教师应该通过语调的变化、史料的选择、音乐的配置等,把学生引入一个正确的感情场景中,让学生得到正确的情感体验。
二、恰当的课堂点拨
1.点拨要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培养学生做人、做事、求知的能力,培养健全的人格。初中历史课程标准规定:增加贴近学生生活、贴近社会的内容,拉近历史与现实的联系。我们在解读历史时,要尽量找到历史与现实的最佳切入点,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进行点拨。
2.结合相关的历史知识、历史史料进行点拨。历史学科有其自身的特点,教师在点拨时,要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通过相应的史料,经过逻辑论证,得出相应的结论。
3.以赋比兴的方法进行点拨。在学习历史现象、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时,借用“赋比兴”的方法,把老师内心的感动传递给学生,达到以情育人的目的,落实好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4.在课堂上,要注意补充史料,通过对史料的论证、研究,获取必要的历史信息,加强历史教学的实证性和思辨性。我们看到的“百家讲坛”栏目之所以受人欢迎,跟它补充史料、加强说理性和思辨性有很大关系。因此我们在历史教学中,要通过补充学生“未知”的史料,来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让学生参与教学过程,这是构建灵动的历史课堂的开始。
三、适时的课堂拓展
1.前伸式拓展。我们把与本课所学内容相关的已学知识进行拓展式联系,通过新旧知识间的联系,起到温故而知新的作用。
2.课内综合式拓展。对本课所学内容,进行综合式拓展,构建学科知识树,使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教材。
3.后延式拓展。根据所学新知识,适当联系后面未知的新知识,让学生更加清楚本课所学内容的重要性,也为后面所学内容打下基础。
我们在拓展时,一是要注意拓展的即时性,选择恰当的时机,进行恰当的拓展。二是要注意拓展的提升性,拓展不是对已学知识的简单回顾,而是要起到综合、提升的作用。
四、丰富的练习方式
1.题型的多样化。许多教师设计课堂练习时,往往题型过于单一和死板,把平日练习等同于学业水平测试,除了选择题,就是材料解析题,学生做起练习题毫无兴趣可言。因此在平日的练习中,我们要注意题型的多样,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平日练习,而不要太拘泥于题型的限制。
2.练习方式的多样化。练习方式也要多样,除纸笔练习外,可以采取情景化练习、对手竞赛练习、小组整体评价练习等多种练习方式。
五、精彩的课堂小结
课堂小结是对本课知识的总结与提升。要做到课堂小结的灵动,主要方式有:
1.回归到导语的起点,画一个美丽的圆,让课堂浑然一体。
我们看《思想的活跃与百家争鸣》的导语:再过一个小时,国际孔子文化节,将在曲阜孔庙大成殿举行,我们来看几张祭孔图片……我想通过本节课与大家共同完成一个文化节专题,来呼应这一盛事,有兴趣与老师合作吗?
结束语:道家崇尚自然的人生;儒家主张用道德建立一个和谐社会;法家试图用法律构建合理的秩序;墨家宣扬和平友爱;兵家追求“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最高境界……殊途同归,天下和谐,这就是伟大的中华精神。而即将开始的祭孔大典所宣扬的,也正是如此!这种结束语通过回扣导语,让课堂浑然一体,同时也完成了知识小结和情感升华。
2.历史是用来感悟的,感悟历史才是历史教育的终极追求。
《文艺复兴》一课可以这样结束:新的文艺复兴正躁动于时代的母腹,呼之欲出。而这新的文化巨人,将会在你们中间产生。掩卷自问,你要如何做才能投身于滚滚文化洪流中?
3.历史课的结束语也可以做到言简意赅,收到一语道破天机的效果。
例如浙江金老师在《战后的社会主义国家》中,作了如此小结:“复苏篇:战后苏联喜忧参半;立国篇:借东风,人民政权遍地建;改革篇:在苏联,受挫连连,看东欧,成败皆有,道中国,风景这边独好。”让原本一节比较复杂的课变得既轻松幽默又便于理解和记忆,很有深入浅出的味道。
4.承上启下式的历史课结束语。
关键词:历史教学;动态;生成性;教学资源;有效利用
所谓动态生成性教学资源不是教师预先准备好的静态的备用资源,而是通过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生与文本对话等活动在课堂上即时产生,是在教师预想之外动态产生的教学资源。历史课堂教学中的有效生成,必须是以特定的历史教学素材为基础,选准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某个关键点作为切入点,然后展开精彩的师生交流碰撞后的动态有效生成。那么,如何有效利用历史课堂中的“动态生成性资源”呢?
一、营造氛围,滋养动态生成
在课堂教学中,经常会出现“不和谐音符”的情况。这时教师如果装聋作哑,便会挫伤学生思考的积极性;如果严词斥责,将会泯灭学生智慧的火花;如果敷衍搪塞,将会使学生疑窦倍增,如坠云雾。因此,教师应因势利导,真心实意地倾听每一个学生的发言,发现他们思想和语言的闪光点。生成的问题应该顺势利导,让学生自己深入下去找到答案,是疏导,而不是堵塞或简单的“谈话”。学生的思考中包含着他们自己的见解,包含着他们独特的思维,由学生动态生成的教学资源,可以超越教师的思维,更显珍贵。
二、柔性预设,动态处理课堂
为了更好地生成,课前教学预设应当从以“教”为中心转向以“学”为中心,教师需要更多地研究学生、面向学生,要以学生的学习状态、认知水平、情感体验作为教学的立足点和出发点。课前的教学设计要从教学目标、情境的设计、问题的设计、活动的设计及评价等方面体现出多样性、选择性、灵活性和开放性,为学生的活动和发展留出更多软性的、弹性的和柔性的空间,把“预设”与“生成”和谐统一为一体,才会步入理想课堂的境界。因此,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应该在“预设”上多下工夫,更多的柔性预设会让我们的教学事半功倍。
三、合理导航,驾驭动态生成
生成的课堂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即便教师做了充分预设,期间必然还有许多非预期的因素,即便教师对学情考虑再充分,也有“无法预知”的情况发生。这时我们教师要合理“导航”,允许学生个性化语言、情绪的表达,鼓励学生创造性的意见、建议的提出,给学生质疑、争论、反驳的机会,并加以引导、点拨。如,在对唐朝和吐蕃和亲的评价时我也做了预设,引导学生从对双
边关系、边疆开发、民族交流等方面的影响进行评价,但一位女学生突然提出:和亲证明了女性是中国古代政治的牺牲品。一个新奇的评价,引起一片“骚动”。在让其阐明观点后,我把问题重新引到如何客观评价和亲的历史影响上,还“顺便”实现了情感升华。我想正是这种审时度势、合理导航调整教学预设的态度,才能使学生有更充分的时间投入到主动学习、积极探究的活动中,获得思想启
迪,促进思维拓展,真正感受自身的价值,感受心灵成长的幸福。
四、注重反思,升华动态课堂
生成性资源是稍纵即逝的动态资源,合理地利用对丰富教学
内容,活跃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效率和教师的教学水平都能发挥巨大作用。因此,在课堂教学完成之后及时整理,做好再利用是非常必要的。如,执教《建国后的科技发展》一课时,学完了原子弹、导弹、氢弹爆炸试验成功等相关知识后,总结说:“我国‘两弹一星’的研制成功,大大地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话音刚落,一个学生在下面小声嘀咕:“不对,‘三弹一星’?”课后我记录了反思:实际上,学生提出的“三弹一星”正是学生的疑惑之处,也涉及本节课的核心知识。之所以称为“两弹一星”是将研制成功的原子弹、氢弹归为一类,二者均属于核弹。如果核弹由运载工具发射出去,就成为(核)导弹。课本上按照时间顺序依次列举了我国原子弹、导弹、氢弹三种核武器爆炸试验成功,显然学生从文本的阅读中得出“三弹一
星”的结论,不是没有道理的。这里就涉及对课堂的“意外”问题或学生的质疑,我们备课时事先未预料到的情况下应如何处置及所持的态度,可能是我们在备课时准备得不够扎实,知识有疏漏。这样的教后反思可以做到精益求精,把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
新的境界和高度,形成质的飞跃。
总之,课堂动态资源无处不在,我们应及时捕捉、恰当处理历史教学中遇到的生成性教学资源,充分发挥教学智慧,有效地促进课程资源的生成,并加以合理利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师生间的互动,使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为有效教学的开展提供一个广阔而开放的空间。
参考文献:
[1]叶澜.重建课堂价值观.教育研究,2002(5).
[2]曾玉叶.论动态生成性课程资源的有效开发[D].湖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3]李炜.新课程课堂教学:从弹性预设到动态生成[J].当代教育科学,2005(10):39-42.
[4]崔允.有效教学:理念与教学:上[J].人民教育,2001(6):46-47.
关键词: 高中历史 任务 有效运用
任务型教学原则运用于历史课堂,改变了传统的师讲生听的模式,让学生有了更多的自主选择和主动探究的机会。任务型教学原则的运用,使得学生有了更多的自由支配权和探究权,获得了更多的感思与体验。通过任务引导鼓励学生相互交流,一方面,能使得历史课堂教学具有一定的目标方向性,便于学生主动探究,另一方面,能使得学生真正成为课程教学主角,积极融入其中进行相互探学,使得他们在主动探学破解过程中积淀知识。通过任务引导,让教学过程更加具体,互动更加自然,让历史教学不再以解读教材文本为唯一依据,在动态化学习中不断释放诱人的魅力,增强学生的学习激情。
一、预设话题任务导学,指明思考方向
给学生设置相应的预学话题,让他们在知晓学习重点和难点的基础上,有更多的具体目标,更有方向感,让他们获得相应的策略指导。围绕话题任务的设置,让学生有针对性地理解感知,更能够使得历史课堂富有鲜明导向性。
预设的话题在体现历史知识重点和难点的基础上,多给学生自我质疑思考的空间。如,教学人教版高中历史“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中《运动与》时,结合《天朝田亩制》的颁布时间、意义、效果等,我给学生提供了其中一部分文件的影印本,并要求学生结合其中内容,就“为什么说的运动是农民的革命运动?”“运动有怎样的历史现实意义?”“你认可从运用中吸取了怎样的教训?”等,引导学生通过教材中相关史料主动查找,形成足够的辅佐证据。运用预设话题,让学生在把握课堂学习重点和难点的基础上有更多理解依据。
在创设话题中,不妨多以相关史料为基础,多给学生设计相应的导思话题,让学生有针对性地找出其中内容。预设的话题在结合课程知识要点的基础上,多给学生自我补充完善的机会,让学生能够在主动补充的过程中不断探寻更多样化的史料证据,帮助他们强化整体理解感知。多给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话题,让他们能在主动拓展延伸中找到学习的切入点。
二、优化话题任务探学,深化感知体验
学生通过实践体验学习而获得的知识,能有更多运用的基础和载体。借助课程教学重点与难点,运用多彩的话题和递进性任务,引导学生自由选择与大胆尝试,让他们在探知中活化学习思维方法。有话任务话题,使得学生有了更多探学的依据和载体。
在创设任务话题中,多给学生交流策略引导,能使得他们的感知更加深刻。如,在必修1第二单元“列强武装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的“从到八国联军侵华”中,我在授课前,组织学生观看了电影《》,让学生从视觉、听觉的角度直观感受晚清时的“风雨飘摇”情形。通过观察,引导学生就“为什么说改变了中国社会性质?”进行同伴对话,让学生能结合相关史料进行主动交流。同时,根据学生的交流,组织他们就“中国人民进行了怎样的反抗?”、“西方列强的侵略给中国造成了怎样的影响?”、“通过,你发现了什么道理?”进行小组讨论交流,让他们在主动探学的过程中找到足够的史料证明自己的观点。
指导学生运用话题任务进行互动探学,使得学生走出教师听讲的模式,在主动实践探索的过程中获得深刻体验。多给学生留白和设置相应话题,引导学生就自己的理解感知主动对话。鼓励学生运用同伴交流、小组讨论、争辩沟通等多样化的方式活化理解感知,让他们带着探究的激情主动探学历史,给予他们更多自学和合作的机会。
三、总结话题任务深学,反思探知过程
学生在历史课堂上的自利不可忽视,尤其是关注他们的主体能动性,多给予他们自我总结反思的机会,让他们在归纳过程中发现问题和修正不足。引导学生总结话题任务探究对提高学生理解感知能力起到一定的推动促进作用,利于学生增强综合运用能力。
话题任务总结,使得学生有了更多自主学习的机会。如,在必修2的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教学中,围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需求,结合古代农业、手工业、商业的发展,针对“古代经济政策实施的意义及评价”建议学生总结探学规律与理解感悟。有的同学说,古代经济政策多以重农为主线,是封建社会“自给自足”的重要表现;有的同学说,古代经济发展有过繁荣,特别是休养生息和轻徭薄赋等政策实施对推动社会经济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有的同学说,通过四堂课的合作探究,让他知道学习历史需要通过一定的史料补充,让他们有更多开阔视野的机会。
在指导学生总结过程中,多根据话题任务的创设,给予学生主动交流的机会,让他们在归纳出具有共性问题的基础上,能全面、客观分析历史现象,抓住本质深入探知。借助平台让学生展学,让他们带着研究或者发现成果主动交流,有主动出彩的空间,帮助深化理解。关注学生的发展创新,多给予他们建言献策的机会,让他们有幸福感。
由此可见,历史课堂上任务教学尝试,能在优化教学过程和方法的基础上,便于学生抓住重点深入探学,引导学生在自觉质疑深思、协作探究中深化感悟;在总结探知过程中提高综合语用技能。多设计话题任务,鼓励协作探究则是历史教学的主线,让学生在彼此交流互动中增强感知体验,提高历史学科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历史课程标准(2011)[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黄小元.浅谈研究性学习在高中历史任务型教学中的应用[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15(12).
素质培养是提高人文素质的基本宗旨,追求人的全面发展是根本追求。历史教育是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有效手段之一。历史教育的人文素质极其丰富,能够全面的、综合的为人们提供经验和教训,在此基础上陶冶学生情操,启迪学生智慧,要求学生有道德感、有公民心,对学生人格素质的培养有重大意义。如何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作为历史工作者,需要对这课题进行深入研究。
2.目前历史教育存在的问题
历史教育作为国民素质教育的基础学科,也是国民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学习历史知识主要来源于历史教学,然而受传统教育观的影响,学生历史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存在重视应试教育、轻视人文素质的培养,在实际历史教育面临尴尬处境。
因为历史教育在重要考试中地位逐渐削弱,有相当比重的学生对历史课程兴趣也开始减弱甚至厌倦,主要原因是认为学习历史就是要死记硬背那些时间、地点、人名和事件,在历史课程上学习的知识离实际生活太遥远,没有实际意义。由于比较功利的应试教育,导致历史教育工作者也对授课失去兴趣,导致在实际教学中扭曲了历史的本来面貌和掩盖了历史知识的博大精深的魅力。
社会大环境的因素导致的历史教育对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缺失,只有通过改革努力改变现状,让历史教育充满乐趣,充满智慧与探索,让学生乐于接受历史的熏陶,才能实现历史教育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
3.历史教育对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实施策略
历史教育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是以历史教育工作者为先导,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人文精神的培养环境中体验并参与历史教育的过程。历史教育当前面临的主要任务就是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在欧美、亚洲等国家把培养学生的情感教育、道德教育、爱国教育为目标,在美国教育总目标强调学生对民主观、价值观和爱国主义管的塑造,并成功的将这些教育目标变成历史课的必须教学内容。在总结历史教育存在问题和国外成功教育案例的基础上,要寻找提高学生素质、塑造学生品质的实施措施是迫切的。
一、历史教育工作者先导的自我培养
作为历史教育工作者要正确理解人文精神的培养意义,在教学实践中挖掘培养人文精神的素材,要具有人文精神的追求,善于以较高的教育艺术来提高自身修养,来尊重爱护学生以个人魅力和高尚的情操去感召学生。严禁照本宣科、得过且过的应试性历史教学,要以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为己任,追求人本合一,为历史教育对学生人文素质回归教育的复兴贡献力量。
二、学生主体人文素质的自我培养
学生人文开拓进取素质的提高主要是来源于学校的教育,而历史知识是前人劳动和智慧的结晶,让学生获取更多的精神食粮。通过对历史人物的讲解,提高学生的伦理道德水准,通过悠久的文化遗产教育,提高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责任感,通过历史教育提高学生的开拓进取精神,让学生更新观念,在应试教育的阴影中走出来,理解历史学科的思维特点和思维方式,培养学生分析、综合、概况的能力,甚至还要培养学生利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和观点来分析和理解问题,提高学生的综合人文素质。
三、学生在人文精神的培养环境中培养
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离不开课堂内外的教育,要打造人文素质的培养环境,就要采用人文的教育方法,充实人文的教学内容,营造人文的课堂内外的精神氛围。尊重学生主体地位,重视学生的个人感悟,可以采取课堂辩论、讨论,小组合作探究共同协助进步,在校外可以指导参观文物古迹,文化遗产,与社会名人进行交流互动等,这样课堂内外兼修既能锻炼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创造力、熏陶学生的道德情操。
四、学校制度建设及社会资源利用
学校是学生接受教育的场所和载体,学校制度建设是实施历史教育中对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重要保障之一。构建具有人文精神的教学成果评价机制,逐渐改变单一利用分数来衡量学生优劣的评价机制,在教学常规管理制度要体现尊重学生个护学生的人文管理理念,提倡师生的平等交流和沟通,加强校园人文主义的建设,利用学校宣传手段潜移默化的对学生进行人文主义教育。在人文主义教育还要突破学校范畴,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和当地名人资源,用一些具体生动的例子自然比枯燥的教材有说服力,这些资源都有利于树立学生自信心和人文素质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