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16 17:14:11
导语:在建筑业的会计核算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关键词:业主代扣;分包工程;税务处理;建造合同;会计核算
abstract: in the construction project contract award, the owner generation of buckle business tax money and the additional situation is very common, how always wraps the unit to sublet the project generation of buckle tax money to carry on the correct calculation, "business accounting system", "construction business accounting calculates means" as well as in 2006 promulgates "business accounting criterion 15th - - construction contract" to has not sublet the project the accounting to make the explicit stipulation, this article is really to this situation, has carried on the detailed elaboration on the owner generation of buckle tax money's subpackage project tax treatment and the accounting method.
key word: owner generation of buckle; subpackage project; tax treatment; construction contract; accounting
前 言
在纳税实践中,承包工程营业税金及附加的交纳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业主代扣税金,另一种是建造承包商自行申报交纳。目前,业主代扣税金较为普遍,本文结合案例阐明的是业主代扣税金情况下的分包工程税务处理及其会计核算方法。
一、业主代扣税金的分包工程税务处理
根据《营业税暂行条例》的规定,建筑业的总承包人将工程分包或者转包给他人,以工程的全部承包额减去付给分包人或者转包人的价款后的余额为营业额。也就是说,存在工程分包的情况下,总承包单位应以全部承包额减去付给分包方价款后的余额计算缴纳营业税,分包人应该就其完成的分包额承担相应的纳税义务。
在纳税实践中,当地税务部门为简化征管手续,保证税源及时入库,同时业主财务部门为取得代扣手续费的收入,普遍采取代扣税金的做法。在这种情况下,总包单位与业主(发包单位)进行工程价款结算时,业主按结算的全额计算代扣营业税金及附加后,向税务机关提供总包与分包协议等资料,分别按总包与分包单位开具代扣代缴完税凭证交给总包单位,总包单位应将分包单位完税凭证复印作为代扣分包单位税款的支付凭证,然后将原件提供给分包方。总承包方和分包方都是根据业主代扣代缴完税凭证进行帐务处理。
二、业主代扣税金的分包工程会计核算
分包工程是施工企业常见的,分包形式也多样化。《企业会计制度》、《施工企业会计核算办法》以及2006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15号——建造合同》中均没有对分包工程的会计核算作出明确规定。在目前施工企业会计实践中,对分包工程的会计处理方法主要有两种方法:
第一种做法是,将分包工程收入纳入本公司的收入,将所支付的分包工程款作为本公司的施工成本,与自己承建的工程做同样的处理。
这种做法不但全面反映了总承包方的收入与成本,与《建筑法》、《合同法》中对总承包人相关责任和义务的规定是吻合的,而且按这种做法确定的收入与《营业税暂行条例》营业税额的差异,属于会计规定与税法规定的正常差异,并不影响对分包工程的会计核算。此外,由于将分包工程收入纳入本公司的收入,可以扩大税前列支招待费的比例,达到合理避税的效果。
第二种做法是,视分包工程与自己没有关系,分包工程的收入和支出均不通过本公司收支体系核算。
这种做法尽管和《营业税暂行条例》有关“总承包企业以工程的全部承包额减去付给分包人的价款后的余额为营业额”的规定匹配较好,但却没有全面反映总承包方收入与费用,因此,总承包方在核算分包工程在各会计核算期间的营业收入与费用时,可按第一种做法进行账务处理。
三、分包工程税务处理及会计核算案例
现以中铁集团某公司中标的一项高速公路为例,来说明将分包工程收入纳入本公司的收入,将所支付的分包工程款作为本公司的施工成本,在业主代扣税金的情况下,分包工程税务处理及其会计核算方法。
【例】中铁集团某公司(以下简称总包单位)中标一项高速公路。其工程项目包括一座长度为1600延长米的隧道及2 800米的路基。总造价12 600万元,其中,隧道8 100万元、路基4 500万元。工期30个月,经业主同意,将路基分包给振华公司(以下简称分包单位)施工。结算工程款时,由业主代扣“两税一费”(营业税率3%、城建税1%、教育费附加3%),工程按期完工。其相关的税务处理及会计核算如下:
(一)税务处理
在业主代扣税金的情况下,根据《营业税暂行条例》规定,业主按总承包金额12600万元代扣总包单位的税金及附加393.12万元(12600×3.12%)。业主代扣税金后,由地税局分别按总包单位应纳税金额81 000万元(12600-4500),开具252.72万元(81000×3.12%)代扣营业税金及附加的完税凭证、按分包单位4500万元的应纳税金额,开具140.40万元(4500×3.12%)代扣营业税金及附加的完税凭证,作为总承包方和分包方的代扣代交的完税凭证入帐。
(二)会计核算
(1)记录完成隧道工程发生的实际成本6480万元时:
借:工程施工——合同成本——隧道(成本项目)6 480
贷:原材料等 6 480
(2)记录分包单位完成的路基验工计价款4500万元时:
借:工程施工——合同成本——路基(分包成本)4359.60
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路基(分包税金) 140.40
贷:应付帐款——应付工程款(分包单位) 4 500.00
应注意:4500万元是含税价款。
(3)向业主验工计价时:
借:应收账款—应收工程款(业主)12 600
贷:工程结算 12 600
(4)业主代扣“两税一费”时:
借:应交税金——应交营业税 378.00
——应交城建税 3.78
其他应交款——应交教育费附加 11.34
贷:应收账款——应收工程款(业主) 393.12
(5)收到业主拨付工程款时:
借:银行存款 12 206.88
贷:应收账款——应收工程款(业主)12 206.88
(6)代扣分包单位“两税一费”时:
借:应付账款——应付工程款(分包单位)140.40
贷:应交税金——应交营业税 135.00
——应交城建税 1.35
其他应交款——应交教育费附加 4.05
(7)支付分包单位工程款时:
借:应付账款——应付工程款(分包单位) 4 359.60
贷:银行存款 4 359.60
(8)按完工百分比法确认隧道收入费用时:
借:主营业务成本—隧道 6 480
工程施工——合同毛利(隧道) 1 620
贷:主营业务收入——隧道 8 100
(9)按完工百分比法确认路基收入费用时:
借:主营业务成本—路基 4 359.60
工程施工——合同毛利(分包毛利) 140.40
贷:主营业务收入——隧道 4 500
(10)计提税金及附加(应注意:只计算自完工程部分)时:
借: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隧道 252.72
贷:应交税金——应交营业税 243.00
——应交城建税 2.43
其他应交款——应交教育费附加 7.29
(11)工程完工,“工程施工”与“工程结算”帐户对冲结平。
借:工程结算——隧道
8 100 .00
——路基(分包) 4 500.00
贷:工程施工——合同成本——隧道(成本项目)6 480.00
——合同成本——路基(分包成本)4 359.60
——合同毛利(隧道) 1 620.00
目前,在现行税收制度下建筑安装企业存在严重的问题,这主要是因为会计核算的方法和纳税企业的核算方法不同,会计核算的所估算出的费用不明确,建筑安装企业对会计核算没有明确的规定,致使会计核算的方法不规范。因此,建筑安装企业要积极踊跃迎接问题,并制定合理的方案,将会计核算作为重点,从而不断优化我国的税收制度,为建筑安装企业打好经济基础,给建设安装企业减少风险。
【关键词】
税收制度;建筑安装企业;会计核算
建设行业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关键点,其发展过程中影响着我国未来的经济变化。因此,建设安装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根据现行税收制度进行会计核算,提出优化会计核算的方案和策略,让会计核算在建设安装企业中发挥实际的作用。而我国也要不断完善现行税收制度,对建筑安装企业提出具体要求,以便解决会计核算与税收制度之间存在的矛盾。
一、现行税收制度下建筑安装企业会计核算存在的问题
(一)财务账面存在的问题。
尽管我国建筑安装企业已经按照完工百分比的方法进行会计核算,但完工百分比却不能真正将实际工程收入反映出来。一是财务账面的问题,财务账目不反映建筑安装企业的成本,从而导致部分成本没有发票,税务机关对其不认可。二是财务账目不能反映真实的预计成本,企业出现负债的情况。三是完工百分比的不能明确企业的收入,使得企业要承担巨大的税费成本,从而阻碍建筑安装企业的发展。
(二)建筑安装企业缺乏会计核算的监督和管理。
据调查显示,大部分建筑安装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都缺少对会计核算的监督和管理,致使会计核算的工作效率降低,会计核算依旧采用传统的核算方法,这不仅不利于企业的发展,同时,也会让会计核算的工作人员变动懒散、怠慢,不能及时完成自身的工作,致使企业的资金始终无法得到妥善的管理。
(三)会计核算的执行力较弱。
随着建筑安装企业的发展,会计核算也逐渐进行统筹管理和规划,但在这一过程中,企业制度却始终没有改变,企业制度的不完善,致使企业对会计核算缺少良好的掌控能力,这就使得会计核算的执行力较弱,无法得到显著的提升。
(四)会计核算的方法形式多样。
现在我国建筑安装企业还没有统一会计核算的方法,因此,不同的建筑安装企业就存在不同的会计核算方式,这样企业在进行财务审批时,其核算难度就会加大,从而致使企业无法正常运行和发展[1]。
二、现行税收制度下建筑安装企业会计核算的模式分析
(一)账务管理模式。
为了确保企业账务的安全,明确企业的税收账务,让企业在现行税收制度下顺利发展,完整企业财务的管理就非常重要。企业要制定完整的账务管理方案,在财务方面出现问题时及时解决,找出问题的根源并对其进行弥补。会计核算工作人员要将企业的收入进行分类,将资金统一管理,按照企业资金的投入与支出,为自身的工作设计出科学的管理方案,从而能有效解决财务分散的问题。与此同时,建设安装企业要引进先进的科学设备,让会计核算的工作人员能利用先进的软件处理问题,这样就能提升会计审核的工作效率,使其核算出结果更具标准化和数字化,达到资源共享的成果[2]。
(二)会计人员的管理。
为了避免建筑安装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出现风险问题,企业要对会计核算的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将正确的职业道德理念和新颖的工作理念灌输到会计核算工作人员的思想中,从而增强会计合作人员的素养,让其掌握熟练的核素技能,同时,企业要在此过程中培养出优秀的专业核算人才,设立奖励制度,从而提升会计核算工作人员的积极性,让会计工作人员保质保量完成自身的工作任务。因而,企业加强对会计核算人员的管理,在评职称的时候,让工作人员进行岗位轮换,避免财务上的风险。
(三)档案管理。
建筑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要进行档案管理,将重要的会计核算内容进行合理的保存,这样就可以方便建筑安装企业对会计核算的结果进行检测和审查,从而清晰完整地看到财务账目。而在进行档案管理的过程中,管理人员一定要保证其账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从最基础的账目进行规范化管理,将重要的档案录入计算机内,并增强保护措施,只有这样,才能不会使档案内容泄露,也不会影响到建筑安装企业的发展[3]。
三、现行税收制度下建筑安装企业会计核算的建议
(一)制定完整的会计核算管理方案。
我国建筑安装企业要按照现有税收制度的要求进行会计核算,因此,建设安装企业要明确科学合理的方案,为会计核算工作打好基础,只有做好充足的准备才能提升会计核算的工作效率。而且,建筑安装企业在现有税收制度的要求下,企业进行会计核算时必须要将公共资金进行估算,明确其资源使用的方向,这样才能使建筑安装企业的会计核算更具科学性和规范性。因此,建筑安装企业要制定完整的会计核算管理方案。
(二)改变会计核算的职能,加强对财务支出的管理。
我国建筑安装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改变会计核算的职能,加强对财务支出的管理能有效使会计核算模式进行转变。目前,会计核算在建筑安装企业的作用是分析企业资金的支出和企业的收入,并对其进行管理。因此,会计核算的工作人员不仅具有记账的职能,同时,也要具有核算执行信息的反馈和控制的职能。只有会计核算工作人们及时将企业各个部门需要的资金计算出来,并对各个部门进行监督,才能对其资金的变动做好控制。当会计核算工作人员在进行资金支付时,会计核算工作人员要对其进行检查,然后再进行资金支付。因此,建筑安装企业要在现行制度下改变会计核算的职能,加强对财务支出的管理。
(三)建立完整的内部管理制度。
在现行税收制度下企业会计核算应完整内部管理制度,这样才能使核算工作保质保量完成,并提升内部管理的工作效率。因此,我国建筑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要按照相关的法律法规,建立完整的内部管理体制,让其会计核算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自身的工作任务。
(四)会计核算要与企业内部部门合作。
为了我国建筑安装企业能快速发展,会计核算的工作人员要积极主动与企业内部的工作人员进行合作,从而避免出现工作重复的情况,而这样也能提高现行的税收制度下企业会计核算工作的效率,从而真实地在账目中反映出企业支出的成本和收入的资金。因此,企业必须要采用合理的方式,对其成本支出进行控制,会计核算工作人员也要与企业内部部门良好合作。
四、结语
总而言之,现行税收制度有效解决了建筑安装企业会计核算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其起到良好的作用。因此,建筑安装企业要准确计算企业的支出与收益,按照国家规定的财务报表,分析施工过程中实际的成本费用,制定一个完整的会计审核方案,从而保证对会计核算进行高效的管理和监督。只有将会计核算与税收制度相结合,才能让建筑安装企业合理经营,并减轻建筑安装企业的税务负担,真正使建筑安装企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路艳红.企业会计核算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经济信息,2014,22:12~23
[2]王玉虎.浅探企业会计核算存在的问题[J].时代金融,2014,33:45~56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行各业都取得了快速发展。1994年出台的税制将营业税和增值税分立并行,规定除建筑业之外的第二产业全部需要缴纳增值税,而第三产业的大部分需要缴纳营业税。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完善,这种税制已经不在适用,显现出严重的缺陷和弊端。当前,我国第三产业即服务业已经发展起来,两税分立并行已经成为服务业发展的障碍。同服务业一样,建筑业本身复杂多变,牵连颇多,增值税和营业税分立并行,使得建筑业各方面发展受限。因此,营改增,即营业税改增值税的实施是经济发展的必然,也是市场的内在要求。实行营改增可促进二、三产业的发展,优化经济结构,完善纳税制度,减轻企业因重复纳税而承受的税负,但是,任何改革在实行初期都会有一个适应期,对试点企业会计核算产生一定的影响。而且,建筑业和服务业,面对营改增,受到的影响不尽相同,必须根据本身特点作出适合自身的应对措施。
二、建筑行业与服务业的特点对比
建筑行业属于第二产业,而服务业属于第三产业,两者发展的程度以及在市场经济中起的作用不同,发展模式不同,建筑业与服务业会计核算有很大区别,需要根据其不同特点采取不同应对措施。
(一)建筑行业的特点。1、资本密集性:建筑行业固定资产占很大比重,并且需要购入大量建筑材料,施工设备。2、劳务密集型。建筑业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需要大量的建筑工人,因此会发生大量的人工成本。在近年劳务成本不断攀升的经济形势下,劳务成本也成为建筑业的一大负担。3、一般纳税人与小规模纳税人各自占有一定比例。
(二)服务业的特点。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服务业也由传统服务业发展到现代服务业。现代服务业具有以下特点:1、高集群性:服务业注重社会与企业之间的交流,利用集群方式将企业和社会集合在一起,降低成本;2、高增殖性:服务业在运行过程知识会升值,而且各种服务结合在一起相互影响,使得知识附加值增多,给企业带来更多价值;3、高素质:根据行业需要,我国从事服务业的人员接收到专业的教育,专业技能强,而且在管理等其他方面表现较好;4、高人力成本:由于提供的服务大多是咨询、培训等,主要用人力资源去实现服务,人工成本所占比例大。
三、营改增对建筑行业与服务业会计核算的影响对比
如前所述,尽管建筑行业是第二产业,但是跟服务业一样,需要缴纳营业税。然而,因为两类行业各自独特的特点,以及对税负不同的反应,营改增对两种行业会计核算产生不同的影响。
(一)营改增对建筑行业会计核算的影响。1、会计核算难度大大增加,增值税项目大幅增加。在建筑业实施营改增之后,需要在会计核算中增加增值税,进项税,销项税以及进项税额转出三个明细科目。这极大地增加了建筑业的会计核算难度。2、在营改增之前,建筑行业需要缴纳的是营业税,营业税是价内税,在计算企业所得税时可以扣除,而在营改增之后,建筑企业需要交纳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增值税是价外税,不能起到抵扣税款的作用,从而导致建筑企业应交的所得税增加,利润下降。
(二)营改增对服务业会计核算的影响。1、营改增前,服务业营业税的核算以其取得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为基础纳税,税率5%。营改增之后,服务业以其收到的价款做含税收入,税率为6%,从而计算出需要缴纳的增值税进项税。流转税由营业税的“价内税”变成增值税的“价外税”,营业收入由含营业税在内的收入变为扣除增值税税款后的收入,如果服务价格不变,账面反映的营业收入金额会变小。在服务业没有取得任何进项税来抵扣的情况下,企业的税负会增加,而利润会下降。2、服务业因受服务内容,服务标准,服务阶段,服务质量的等多方面的限制,在实行营改增时收入确认更为复杂,通常受主观作用影响较大。小规模纳税人从5%的营业税变为3%的增值税,税负减小,利润增加。
四、营改增存在的问题
1、对建筑企业而言,营改增之后,因增值税是价外税而无法起到抵税作用,建筑企业所得税费用增加,利润下降,这与营改增减少建筑行业税负的初衷相违背。2、营改增改变了服务行业原有模式,给企业的运营和经济效益增加了额外的压力,也给企业的利润收入方面增加了更多困难,而企业成本管理与人员管理的落后不能跟上政策的步伐,导致利润下降。
五、建筑业与服务业应对营改增的建议
(一)建筑业。1、合理选择供应商。建筑企业在小规模纳税人处购入的钢材,水泥,混凝土等材料是不能抵扣进项税的。而持有购入原木原竹的农产品收购或者销售发票是可以按13%的税率抵扣的。应当注意选择供应商,以减轻税负。2、营改增之后,企业可以考虑更新设备,提高生产技术。这样做一方面可以减少人工成本,从而减轻企业负担,增加企业利润。另一方面,更新设备产生的进项税可以进一步减轻企业税负。3、完善会计核算制度,提高会计人员素质。营改增之前建筑企业交营业税,核算制度简单,而营改增之后,会计核算更加细致化,科目增多,核算方式复杂,给会计人员带来不小的挑战。
(二)服务业。1、加强税务筹划,合理利用优惠政策。对于一般纳税人来讲,要加强纳税筹划,合理利用优惠政策,开源节流。一方面,在选择供应商时,应选择能够开具增值税发票的企业,获得可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以减少企业自身纳税额度。在采购实施之前还需要对不同开票类型供应商给企业的实际价格进行比价,否则也存在着企业税负下降而成本却上升的可能。另一方面,通过和客户之间的协商谈判,对企业的服务价格进行一定幅度的提升,将税改带来的影响与客户共同分享,同时也可以利用“营改增”的优惠政策,寻求新的客户,拓宽客户资源。2、调整企业定价机制。“营改增”的实施,使得企业服务价格的制定发生了本质改变。为确保合理的利润所得,企业需要对服务价格重新制定,有可能引起客户的反对,对企业的正常运营造成影响。3、严格控制发票管理。较营业税而言,增值税发票管理更加严格,一旦出现违规违法现象,面对的刑罚也更加严重。根据“营改增”的相关税收政策要求,本企业的财务管理要进行一系列的自查和改进,完善发票内控管理体系,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及风险应对能力。
关键词:建筑企业 所得税 核定征收 弊端 建议
近年来,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及房地产行业的蓬勃发展,带来了建筑业的一片繁荣。各类建筑企业自身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同时,也为国家财
政贡献了巨额的税源。尽管该行业利润较高,但很多税务机关却采用核定征收的方式,其中有什么弊端,本文拟作出简要分析,并提出解决思路,请专家批评指正。
一、影响建筑业所得税核算的因素分析
企业经营管理的组织形式、会计核算方式与核算质量等,都会影响企业所得税计算和缴纳,所以缴纳的企业所得税与同期实现的工程结算收入并非一定紧密关联。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我国建筑行业平均利润率应在10%以上。然而,在现实中很多建筑企业反映亏损或微利,究其原因,问题就在于建筑业采取的经营管理组织形式和会计核算模式不同。目前,普遍存在以下三种类型:
1、实行工程项目责任承包经营方式。目前,规模较大的建筑企业大多采用,一般在总公司下设立多个分公司,实行二级管理和核算。总公司是管理机构,统一对外承接工程业务,由分公司具体组织施工,并按工程量的一定比例向总公司上交管理费,税款也由总公司汇总统一缴纳。总公司出于自身利益只抓业务收入以便收取管理费,对工程成本、费用及支出放松控制,致使总公司报表上反映的经营损益亏损或微利。
2、实行工程项目挂靠经营方式。目前,相当一部分建筑工程都是由承包人,即包工头挂靠具有建筑资质的施工企业经营。一般情况下,工程款会先汇入建筑公司账户,扣除了事先约定的管理费后,再由包工头提供建筑材料、人工费用等票据,以现金形式提走。建筑公司的会计账务采取“倒扒”式核算,即以开具的建筑业发票的金额作为工程结算收入,扣除收取的管理费后的余额作为工程结算成本,因而这类企业的所谓账面利润实际上就是建筑公司收取的管理费扣除公司本身的费用开支后的余额,其最终结果要么亏损,要么微利。
3、还有一类建筑公司虽也采取挂靠经营方式,但与上述第二种方式相比,账务处理及会计核算则更为简单,其显著特点是承包人工程收入根本就不在建筑公司账上反映,或者在收到工程款时记入往来科目,转走工程资金时再冲减该往来科目,根本不进行工程收入及工程成本、费用和应缴税金的核算,因此工程项目经营过程及经营成果没有任何价值。
实行上述方式核算的企业受经济利益驱动,于是便想方设法降低工程费用特别是税金支出,利用所得税核算复杂及监管难度大的特点,偷逃企业所得税。
二、核定征收方式产生的弊端
为防止税款大量流失,税务部门在建筑行业逐步推广核定征收方式,作为加强和规范企业所得税征收管理的措施。对存在不能准确核算收入总额或成本费用支出、成本资料或收入费用凭证残缺不全、申报的计税依据明显偏低又无正当理由等情形的企业,税务部门采取核定方式征收方式。
核定征收方式虽然增强了对建筑企业所得税的征收力度,却产生以下弊端:
1、经过调查,在行业平均利润率的基础上核定的应税所得率,并不能依据每个企业的真实利润状况征收企业所得税。实行一刀切的方式,让效益好、利润高的企业少缴了税款,对那些效益不好,利润率低的企业,则增加了税负。
2、由于实行核定方式征收企业所得税,税务部门对这些企业的税前扣除费用项目监管放松,导致建筑企业列支费用的凭证很不规范,出现大量白条入账现象,致使本企业及上游企业容易滋生账外小金库和贪污舞弊行为,进而漏缴个人所得税和增值税。
3、建筑材料的供应厂商通常是增值税纳税人,于是有些企业将与核定企业交易中 “节余”的发票对外出售,从中收取一定比例的好处费,这样又使借用发票的单位绕开了税务部门监管,偷逃大量税金。
对建筑企业实行核定征收所得税,从局部看达到了加强征收企业所得税的目的,但从整体经济和税收环境来看,恰恰是顾此失彼,导致更严重的税款流失。笔者认为,应当对税收征纳环境进行综合治理,从根本上促进企业提高财务核算水平。
三、加强建筑业所得税核定征收管理的建议
1、对建筑业所得税实行预征,变被动征收为主动管理。针对建筑行业工程周期长、经营形式及核算方式复杂多样的特点,对该行业所得税实行预征,从根本上改变目前建筑业所得税征管不到位、税款大量流失的状况,预征时应税所得税率可设定在工程结算收入的5%-8%左右,具体计算公式如下:当期应预征所得税额=预计的当期工程结算收入(或工程形象进度)×核定的应税所得率×所得税率。对预征税款,账证健全能准确核算损益的建筑企业,在年终汇算清缴时多退少补;对账证不健全不能准确核算损益的建筑企业改为核定征收。税务部门在核定应税所得率时,应当引导企业提高核算质量和经营管理水平,经营规模和盈利水平相当的企业,如果分别实行查账征收方式和核定征收方式,后者的实际税负应高于前者。
2、加强对个人承包建筑工程的所得税管理。在目前建筑工程项目普遍采取挂靠、承包经营的情况下,税务机关应把工作重点放在工程承包者的个人所得税征管上,应要求建筑公司将工程合同、承包合同、会计核算方式按工程项目报主管税务机关备案,属于个人承包的则依法明确建筑公司为个人所得税扣缴义务人,按工程收入及时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
关键词:建筑业企业;成本核算;成本管理
建筑业企业的成本核算就是在项目开展的过程中,按照一定对象对发生的人工费、机械费、材料费、间接费等耗费实施分配和归集,进而进行总成本和单位成本的计算的相关工作,在具体核算的过程中,先要对项目生产经营管理的相关费用进行审核,判断费用发生的真实性、必要性、记录准确性等,以此实现对项目开展过程中生产经营费用和各项成本直接的管理与控制。
一、目前建筑业企业在成本核算过程中的常见问题
(一)成本核算队伍建设不达标
建筑业企业在成本核算的过程中,主要采用可操作性和时效性较理想,但在核算债权债务等方面存在较大难度,而且核算数据失真的可能性较大的表格核算法与逻辑严密、核算范围广泛、便于追溯的会计核算法相结合的方法,两种方法互为补充[1]。这对核算人员的核算专业性以及职业道德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但目前大部分建筑业企业核算人员仍存在核算对象模糊、数据统计失真、脱离项目进度、成本结算延期等问题,这直接导致成本核算的准确性、及时性难以保证,削弱成本核算的成本管理与控制意义。
(二)成本核算体系建设不合理
成本核算体系是建筑业企业财务核算体系的重要构成,要保证成本核算工作的顺利进行,不仅要设置完善的成本核算岗位、引进或培养具备灵活且准确应用成本核算方法的队伍,而且要结合企业自身的特点建立成本核算制度。但现阶段部分建筑业企业因忽视成本核算工作,导致成本核算体系缺失或不合理,这直接导致成本核算工作因组织结构混乱、操作标准不统一、核算工具缺失、传递载体实用性差等,出现可能与国家会计法相关规定相违背、与自身的特点相冲突、核算手续冗余、成本管理水平难以提升等问题。
(三)成本核算流程中责权不清晰
建筑业企业要高质量的完成成本核算工作,必须保证相关流程的通畅以及各流程中形成明确的权责关系,但现阶段部分企业在此方面仍存在问题。通常建筑业企业成本核算流程包括全面准确的费用发生原始记录、及时的生产费用支出审核、针对成本计算对象和项目建设对应的成本明细账、落实要素费用分归集、综合费用合理分配、完工产品成本和在进行产品成本划分、对项目施工总成本进行累计计算等流程,以上工作流程的开展涉及企业的预算部门、管理部门、财务部门等,如果不能明确权责,则会出现相互推诿的问题,影响成本核算的实际效果[2]。
二、建筑业企业提升成本核算水平的对策
针对建筑业企业目前在成本核算方面存在的问题,笔者结合建筑业企业特点以及成本核算工作的开展特征等,提出以下建议:
(一)优化成本核算队伍
建筑业企业的行业特征决定,核算项目通常时间跨度较大、涉及因素较多、不确定问题频发,这对成本核算队伍建设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建筑业企业在优化成本核算队伍的过程中,首先,要对成本核算岗位进行优化,笔者认为在一般情况下,建筑业企业要设置负责项目备用金管理、初入库单管理、人工费当月的结算凭证管理等工作的财务专员;负责材料采购入库、材料暂估入库报销等方面核算工作以及材料领用、各项费用核算、成本报表制定等工作的成本核算会计;对成本核算相关工作进行管理并提供管理整体报表的成本核算主管三级岗位[3]。其次,在岗位确定后,针对各成本核算岗位,结合企业成本核算的科目、现有工具、常见的和先进的核算方法、各岗位的核算职责等,分层次的对各岗位核算人员进行培养,提升会计核算人员的相关能力。例如,对成本核算对象的划分能力,建筑安装工程中各独立编制的施工图以及预算的单位工程等均可以视为核算的对象,但在主体项目工程中,不能按照此思路进行成本核算对象的确定,需要以分布工程为独立的单元,保证核算的全面性以及准确性。需要注意的是,通过成本核算人员培训不仅要对相关人员的能力进行提升,而且要有意识的强化其成本核算观念,这对减少因核算数据失真或丢失而影响核算结果的问题出现具有积极的作用。
(二)完善成本核算体系
完善的成本核算体系,是保证建筑业企业成本核算工作规范开展的基本保证,所以要受到建筑业企业的重视,笔者认为在完善成本核算体系的过程中要从以下方面着手:首先,完善成本核算的制度,建筑业企业的成本核算制度要包括核算的目的、任务、主体、管理要求等,在制定的过程中,必须保证成本核算制度与企业目前的发展阶段相匹配,而且对其持续发展具有较高的理论指导功能。其次,完善成本核算的岗位设置,由于上文介绍过,本段不进行重复论述。再次,调整企业成本核算科目,合理的成本核算科目可以提升成本核算工作的效率以及对企业决策的支撑能力,在设置的过程中,主要包括工程成本项目的分部设账、物料分类账目、会计核算科目、间接费用账目等类型,在设置的过程中,应尽可能的表现出项目成本的结构与构成,这对后期的成本分析与控制具有积极的作用。另外,建筑业企业应对成本核算的工具进行完善,例如针对性的财务核算软件的引进等,这对提升成本核算工作的效率和能力方面具有积极的作用,例如金蝶K6等。在引进核算共组的过程中,建筑业企业要尽可能的保证引进的软件与现有的财务软件之间具有较理想的互通性,另外,在二维科目下,软件要满足细化对象归集、查找等方面的功能需要,换言之,并不是引进的财务软件数量越多或越先进越好。除此之外,建筑业企业在体系优化的过程中,要对成本报表进行统一的、合理的确定,为核算工作的开展创造条件,例如新体系下成本报表体系构成表、在建项目成本汇总表、单工程成本汇总表、单工程人工费汇总表、人工费暂估明细表等,需要注意的是,在报表完善和优化的过程中,必须保证报表和对应的考核工作之间具有较显著的匹配关系,报表中的数据可以清晰的显示,而且存在相应的复核程序。
(三)明确成本核算各流程以及相关责权关系
要保证成本核算的准确性和全面性,在确定流程的过程中,要先结合建筑业企业成本的构成进行,换言之,针对人工费、机械费、材料费、分包成本、间接费用分别确定具体的核算流程内容,例如,在对现场项目部和公司各职能部门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产生的间接费用进行核算的过程中,要针对工程施工——间接费用和工程施工——本部间接费用两个对应的科目分别进行核算。前者直接以下述方式归类记账:借:工程施工-间接费用-费用类贷:现金/其他应付账而后者在归类记账的过程中,要按照以下程序进行:借:工程施工—间接费用-职能部门间接费用摊销贷:工程施工—职能部门间接费用—具体科目需要注意的是,在确定核算各流程内容的基础上,要对各流程开展中的权责进行明确,减少核算过程中因财务数据失真或部门间信息不对称而导致的成本核算延期或不全面的问题发生。例如,预算部门确定的预算数据向财务部门提供的不真实或将不符合核算对象的相关数据混乱在核算数据中,就会导致成本核算的报告与实际情况之间存在一定的误差,此时在复查并确定原因后,应由预算部门承担相应的责任,这种明确的责任划分是保证成本核算甚至成本管理工作顺利实现的前提。
三、结论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发现,现阶段人们已经认识到建筑业企业成本核算,对提升企业资金投入的利用效率,减少不必要开支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并在实践中有意识的结合建筑业企业的特点,对目前成本核算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完善的对策展开研究,这是现代建筑业企业全面成本管理思想落实的体现,应在不断完善的基础上积极推广应用。
作者:任玉 单位:四川沱牌舍得集团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赵希琳,王萌.浅析建筑业企业成本核算问题[J].现代经济信息,2014,16:283.
【?P键词】建筑业;财务管理;营改增政策;影响;应对
【Keywords】 construction; financial management; the policy of business tax changing into VAT; influence; deal with
【中图分类号】F253.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1069(2017)06-0062-02
1 引言
为了刺激企业和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出台并稳步推进营改增政策,对于优化完善税务体系和税务结构、减轻企业纳税压力、促进市场经济发展有非常明显的推动作用。
2 营改增政策的主要内容及其对建筑业发展的影响
2.1 主要内容
营改增即营业税改增值税,前者指实行应税劳务,从各种不动产的销售活动,以及无形资产的转让中收取一定的营业税额,征收对象为我国的三大产业,建筑业就是其中之一,计算方法为商业营业额×对应税率。后者是从我国领土范围内发生的货物销售、产品加工、装配维修等活动中征税,征税对象为单位或者个人,计算方法为(销项税-进项税)×增值税税率[1]。
2.2 影响
实行营改增政策后,建筑企业按照增值税缴纳税金,有了更低的经营成本,有更充足的资金进行建筑设备和建筑工具的完善,以及建筑施工工艺的研发和进步;还能够降低重复计税和纳税现象的发生,避免因重复征税给建筑企业收益造成的损失,减小税收制度对市场经济发展的干扰;营改增政策还可以延长并完善我国二三产业增值税抵扣链条,推动我国工业与服务业之间的协调、融合发展,对于转变经济发展模式,优化经济发展模式,促进市场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3 营改增政策对建筑业财务管理的影响
3.1 影响建筑企业的税负
①建筑业税率大幅提升
营改增之后,建筑业税率由营业税时的3%,上涨到增值税时的11%。
②应纳税额增多
营改增之后,企业原有的期初存货和原材料的进行税额不允许抵扣,在建筑业中则表现为建筑业初期材料和设备上的进行税额不得抵扣,导致建筑企业当期应纳税额的增多。
③可抵扣项不足加大了税负压力
在大多数建筑企业的工程结算成本中,人工和原料成本占80%左右,其中混凝土等材料虽然可以在一定规模的工厂中购买并获得专用发票,但只能按照6%的税率抵扣;砂子等建筑原材料属于零散经营,在购买过程中很难获取专业发票。
建筑施工人员相当一部分是零散的外来务工者,负责该部分的建筑劳务公司需要按照11%的增值税税率纳税,且没有进项税额可以抵扣,建筑劳务公司的纳税压力加大,就会想办法把这部分税负转到施工企业身上。
但前面已经提到施工企业很难从施工材料供应商那里获得专用发票,很难获得抵扣,加大了施工企业和建筑劳务公司的税负压力,但企业当年购置的施工设备可以进行全额抵扣,这样可以适当减少施工企业的税负压力[2]。
3.2 影响建筑业发票的管理和使用
营改增之后,建筑业为了减少自己的税负需要充分做好抵扣额工作,因此会加大对进项税额可抵扣发票的重视程度和审查力度;由于增值税专用发票会直接影响到建筑业需要缴纳的增值税税额,因此还会加大对增值税发票的开具、使用和管理,严格规范增值税发票和可抵扣发票的使用行为。
3.3 影响建筑业财务分析工作
增值税的处理方法及流程与营业税存在较大的差异,建筑业财务管理人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和具体要求,及时调整营业税收金额和资产账面价值、建筑企业的财务报表也需要进行变动,这些都属于建筑业财务分析工作,增加了建筑业财务管理人员的工作负担和工作压力。
3.4 影响建筑业财务会计工作
与营业税相比增值税的计算方式更难,核算的难度更大,需要通过进项税额和销项税额计算增值税额。营改增政策在推行?r,在税制衔接上会遇到相当大的困难:
首先长时间的营业税计算方式使建筑业财务管理人员养成了会计核算的习惯,在税制衔接时,会出现财务管理人员不适应新税率计算方式、不熟悉新税率核算流程的现象,造成税额核算失误。
除此之外,建筑业税制衔接时,财务会计需要对原有的业务工作进行清算,这之中包括建筑业所有的所得税、税收等税额的核算工作,核算工作量大、核算难度高,这就加大了建筑业财务会计人员的核算压力,对财务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核算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和挑战。
4 营改增政策下建筑业财务管理应采取的应对措施
4.1 提高建筑业财务管理人员的专业能力和素养
定期为建筑业财务管理人员开设建筑业业务范围、建筑业财务管理内容、财务管理专业知识、新型会计核算工具和财务管理手段等的培训工作,强制要求建筑业财务管理人员必须参加,并定期对其培训效果和专业技能进行考核。
4.2 加强各部门之间的联系,完善财务管理制度
建筑业财务管理效率的提高和财务管理制度及规定的贯彻,离不开与采购部门、劳务部门、施工部门等的协调配合。
建筑业可以借助网络技术和通信技术,建立起网站或者公众号等可供建筑业内部各部门之间及时交流的信息共享平台,便于财务管理制度和要求的及时传达、各部门之间的沟通联系,提高增值税的核算效率和建筑业的财务管理效率。
4.3 加大对建筑业财务风险的管理
营改增政策实行的主要目的是减小税制对企业发展造成的阻碍,为市场经济发展创造环境,激发市场竞争力。因此,在该政策得到实施后,建筑业需要加大对财务的风险管理,为建筑业长期可持续发展创造更稳定安全的环境。
关键词:建筑行业;会计;管理
近些年来,由于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在建筑行业中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加之建筑行业国家特级资质的申报、评审工作中对建筑企业的会计核算以及管理工作的要求正在逐年提高,因此,整个建筑行业的会计管理工作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因此建筑行业会计管理工作者必须认清形势,顺应会计管理工作的时展新趋势,在充分了解建筑行业会计核算以及管理工作特点及现状的基础上调整管理工作的思路,大胆进行各种符合自身实际情况的尝试与改革,构建适应时展浪潮的新的会计管理工作框架,从而提高整个建筑行业会计管理工作的水平。
一、 建筑行业会计的特点
1、建筑行业常用的会计科目相对较少,但却相对集中。在建筑行业会计常用的会计科目中,核算的科目主要集中在成本费用类科目,而收入类科目相对较少。成本费用类科目使用频率较高的一般为: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其他直接费用、制造费用及间接费用五部分。
2、分级核算在会计核算中起重要作用。一般建筑企业的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主要分为本部集中管理(集权式,由公司直接编制财务报表)和项目单独管理制(分权式,由公司总部汇总报表)。采用本部集中管理的企业公司就只有一个账套,所有项目的账务都在公司的同一账套中处理,各项目只负责编制项目成本报表并对项目成本进行分析。分权式管理是公司各项目单独开设账套。每个独立的项目都设有单独的银行账号并单独进行相关的账务处理,编制财务会计报表。最后由公司总部汇总各项目的财务报表。
3、建筑行业的会计核算一般以单位工程或单项工程为对象进行成本核算和成本考核。一般建筑工程造价具有构成组合计价等特点。所谓按构成组合计价,是指一项建设工程是由若干个单项工程组合而成,而每一单项工程又是若干单位工程的组合。所以,建筑工程造价具有按工程组合计价的特点。比如,要确定工程的总造价,则应首先确定单位工程的造价。
4、建筑行业一般都是按在建工程办理工程价款的结算和成本结算。由于建筑行业具有施工周期较长、投入资金数额巨大等特点,因此,对于建筑行业的成品,往往给予某些假定的条件。从理论上来说,建筑业的成品应指在该企业范围内全部竣工,不再需要进行任何施工活动并具有完整使用价值的工程。但是,由于建筑行业的施工周期较长,如果只对具有完整使用价值的房屋、构筑物或其承包的房屋、构筑物的建筑部分或机器设备的安装部分全部竣工才进行核算和结算,就会占用很大一笔流动资金,给施工企业流动资金的周转很大的困难。所以,在核算和工程价款结算上,对于建筑业成品的含义,也往往给予某些假定的条件,即在技术上达到一定成熟阶段的建筑安装工程,就视为“成品”,又称“已完工程”,并与发包单位进行工程进度价款的结算。在实际操作中,施工企业一般会采用定期计算和确认各期已完工程的价款,并与甲方办理结算,及时收回资金的方法进行工程价款的计算和成本结算。
5、建筑行业工程施工成本的结转具有特殊性。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的要求,建筑企业成本的结转不再沿袭过去的将结算和收入确认合并在一起进行的方法而是将工程价款结算和收入的确认分开来处理。这样,“工程施工”帐户就能够反映自工程开工以来累计发生的工程成本和合同毛利。
6、建筑行业协作关系复杂。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企业要同业主、勘察设计单位、监理单位、各专业施工企业,材料供应商、机械设备租赁企业等配合完成各阶段任务,会与这些单位发生经济往来,这些都是会计核算的工作内容,因此,建筑行业的会计核算相对较为繁琐、复杂。
7、建筑行业会计工作人员的工作环境具有一定的特殊性。相对于其他行业而言,建筑行业会计工作人员往往要在施工现场进行会计核算,因此他们的工作环境比较恶劣,而且流动性较大,工作地点、场所往往不是固定的。另外,建筑行业对会计工作人员的要求也比较高,一个施工企业的会计人员不但要具备一定的会计理论知识,同时也要具备的相关的建筑知识,还要具有现场会计核算的工作经验。
二、 建筑行业会计管理工作的现状
1、 主管领导的权力过大,会计核算的真实性、准确性、及时性往往得不到保障。现代建筑企业一般采用集团式的管理模式,集团内部的管理层级较多,且较为复杂。会计的核算和管理工作也会相应的采取集中式、分权式或集中与分权相结合的管理模式。一般建筑企业为了加强内部资金的管理工作,都会在集团总部设立财务管理部,负责全集团所有子公司、分公司、事业部施工项目的会计核算及管理工作,在分公司设财务部,负责分公司施工项目的会计核算及管理工作,分公司的财务总监由集团总部直接委派,子公司的财务总监可自行招聘,但要报集团总部备案,项目上设立专职的财务核算人员。这样的会计核算及管理模式看似科学、合理、严谨,但是,这些财务工作人员在现实工作中往往要受多重领导的管理。对于最基层的项目上的财务工作人员来说,他在表面上是受集团财务部直接领导,但实际上还要受到项目经理的领导,而项目经理权力过大,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往往会插手项目上的会计核算工作,使得项目的成本收益核算的失真。各分公司、子公司的财务总监、会计核算人员也面临相同的问题。各分公司、子公司的领导会为了自身的利益直接授意或者间接要求会计核算人员在财务报表上做手脚,隐瞒公司承接工程的真实成本与收益,进而影响到公司的真实收入与利润。而集团的财务负责人也会处于各种目的在集团总的会计核算上做文章,影响整个集团会计核算工作的真实性以及准确性。
2、 会计核算、管理人员的素质良莠不齐,给会计核算、管理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建筑行业属于经验占主导的行业,故一般建筑企业的会计管理人员基本上都是年龄较大、经验比较丰富的会计人员。这些特点虽然有利于他们在日常工作或处理突发性问题是表现的比较得心应手,但接受新知识的能力明显不足,有的甚至对于新的会计准则或会计核算、管理办法等存在抵触情绪;而接受新知识能力比较强的新人往往缺少实际的工作经验,还需要长时间的历练才能完全胜任会计管理工作。有的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感不强,会出于对自身利益的考量主动或者被动参与会计资料的造假工作,亦或对其他相关人员的造假工作不予制止,造成会计核算资料失真,给会计核算、管理工作带来了相当大的难度。
3、 内部管控不利,各类违法违规的会计资料造假活动不能得到及时的发现、制止。虽然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在建筑行业得到了很多的推广,但落实情况仍不是十分到位,“人治”的因素仍然会起到很多的作用,各种违法违规的会计资料造假活动得不到及时的发现与纠正,严重的影响了企业会计管理工作的质量。
三、 建筑行业会计管理工作的改进措施
1、 加强会计人员职业素养的建设
做任何事,人的因素是第一位的,提高建筑行业会计的管理工作,改变会计管理工作的现状,首先就必须要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素养。第一,在招聘的时候,要有意识的选择一些原则性较强,有上进心,学习能力较强,同时有具备一定的吃苦耐劳精神的人来担当会计工作。第二,要在平时的工作中做好会计人员的后续教育工作,及时掌握更新会计法规、政策与方法,多搞业务知识技能培训与竞赛,对优秀的会计工作者要多进行各种形式的奖励,促使建筑企业的会计人员能够更加积极主动的更新会计相关知识。第三,要加强会计人员的考核管理工作,真正做到疑人不用,用人不疑,发现问题能够及时进行处理。
2、 建立健全企业内部会计监督控制机制
对于建筑行业而言,由于财务核算的特殊性,建立健全企业内部会计监督控制机制就显得尤为重要。建筑企业内控会计监督控制建设主要包含以下三个方面:即控制环境、会计控制系统以及控制程序。控制环境是指建筑企业管理层对于企业内控制度及其重要性的整体态度、认知以及行动。具体可包括以下几点:企业管理层的经营、管理理念、经营管理方式及风格;企业内部的组织架构、权力和职责的划分方法;会计控制系统,是指企业内部用于确认、记录、计量和报告经济业务的财务信息系统,通过这些系统,企业所有的经济业务事项最终都会反映在财务报表中。控制程序是根据各企业的性质、业务、规模的不同而不同,主要有合理、合法性控制、授权、分权控制、组织规划控制、业务程序批准控制等。加强建筑企业内部会计监督控制制度的建设,能够预防、及时发现及治理会计舞弊现象,从根本上保证建筑企业内部会计活动按照相关的政策、法规规定运行,提供企业会计管理工作的质量。
3、 加强企业外部审计的监督力度
一方面,政府的财政、审计、税务部门应建立以判断建筑企业所提供的会计信息是否合理合法为核心的建筑行业政府监督体制;另一方面建立业务素质高、客观公正、严格遵守职业道德和执业规范、社会信誉好的注册会计师队伍,完善注册会计师管理体制,加强对建筑行业会计行为的监督,依法实行企业年度会计报表由注册会计师审计的制度,提高会计信息的可信度。加强内部审计力度,保证审计工作的有效性。施工企业管理者要充分认识审计监督对企业会计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加大企业内部审计力量,定期、不定期地对企业工程施工过程中的会计活动进行审计和监督;及时发现企业会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整改方案。
参考文献:
1、梁文东;;基本建设项目财务管理和监督有关问题的探讨[J];国际商务财会;2009年12期
2、孙碧森;;基本建设项目财务管理问题探析[J];财经界(学术版);2010年07期
一、建筑企业会计管理的特征分析
对于建筑施工企业而言,其会计为一种以其自身为主题的行业性会计,其基本的职能就是为了面向整个社会提供并安装一定的建筑产品,最终实现建筑工程任务的建筑实施。其基本活动主要是进行建筑施工活动,与别的行业相比较而言,建筑企业管理具有如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实施订单成本计算
建筑企业会计能够对每一项工程的具体特点加以分别的计算,要求建筑施工企业的会计能够按照每一项建筑工程分别实施成本核算,并且使得预算成本与实际成本的计算口径相吻合,这样就能够很好地对相关的财务数据进行分析以及考核。
2.建筑企业会计管理为分级核算
我们都知道,一个建筑企业承揽了多个建筑施工项目,因此这就使得建筑企业的施工具有很强的流动性特点,即建筑施工地点并不是固定不变的,施工生产相对比较分散,为使施工生产与会计核算能够进行很好地结合,为了能够达到通过会计核算就可以进行施工生产中产生的经济效益有直观的反映,我们要采取分级核算以及分级管理的方法,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能够有效地避免由于采取集中式的核算使施工生产以及会计核算相脱节的现象的发生。
3.按照建筑施工工程状况来对价格进行结算
我们都知道,建筑企业的建筑产品具有单件性与多样性等方面的特点,那么这一特点就会使得在产品价格结算过程中不能按照统一的价格来进行,应该遵循每项建筑工程项目的具体实施情况来定。
4.工程成本的核算以及工程价款的结算实施分段来实施
对于建筑安装工程而言,其施工周期非常之长,短的也有一年之久,若等到整个建筑工程项目完成之后再进行成本与造价上的核算,建筑施工单位势必要垫支很大数额的资金,那么这势必会对资金周转带来极大的困难,使得资金周转存在问题。除此之外,此种行为还不利于各项建筑工程施工经营成果的正确与合理的反映,基于此可以得知,建筑施工应该对其所承接的建筑工程项目进行分段式的预算成本以及实际极性的核算,而且还应该与建筑单位实施工程造价核算,这样做的目的是便于及时地对资金进行回收。
二、建筑企业财务管理中会计的作用与意义
基于如上关于建筑企业财务管理中的会计的特点的阐述与分析可以得知,建筑企业财务管理中的会计与其他行业的会计有着本质的区别,它主要的目的是为了能够提高建筑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效率以及提高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具体而言,建筑企业财务管理中的会计的具体作用与意义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对建筑企业盈利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新会计准则引入了公允价值这个概念,它是作为一种计量模式而出现的。公允价值的引用,它与传统的会计准则相比,在计量收入方面体现了其独特的优越性,具有明显的优点,有效地延迟了这部分建筑企业确认收入的时间,因此这就会直接的对建筑企业会计核算之中的大概其损益以及权益科目产生一定的影响。在一个比较长的时期之内,这种影响对于建筑企业的总的收益以及权益不再会有比较明显的变化的,然而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总资产的报酬率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发生变化,实际上而言此种变化也是需要按照建筑企业的实际情况来对其进行重新审视与判别的。因此说,建筑企业财务管理中的会计会对建筑企业盈利能具有一定的影响与作用。
2.帮助建筑企业完成成本预算
会计对即将进行招标的项目进行成本、资金、利润等的预测分析,运用具体的数据完成对项目各项经济指标的直观反映。使建筑企业能够在工程开始前就进行经营分析,并对经营成果有很好的预测作用。避免了盲目招标、投标工作的进行,也节省了人力、物力和财力。同时通过管理会计的事前分析,可以使建筑企业能够真正应用市场经济体制完成经营活动,更有利于建筑企业决策层的正确决策的提出,很好的避开了不必要的风险。
3.促进企业完成对现在的控制
会计在建筑企业的财务管理中的作用还表现在控制现在上。为了促进建筑企业实现其总目标,并使总目标得到进一步的落实与具体化,就要求企业可以对指标进行分解,使建筑企业的各部门能明确他们各自的目标及任务,并严格按照既定目标进行日常工作的开展,并对目标执行情况进行系统、真实的记录。将实际的完成情况和预定的目标实行对比,对各责任中心及相关人员的业绩进行评定,最后做好信息的反馈工作,保证建筑施工过程有效运行。
三、结论
综上所述可以得知,随着我国建筑业的快速发展与迅速崛起,面对机遇和挑战,现在的建筑企业在发展的同时也存在许多问题。本文认为,注重加强建筑企业的财务管理,能够有效地增强公司竞争力。而在建筑企业财务管理之中,会计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在建筑企业的实际的财务管理过程之中,应该注重加强会计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马爱兰.论建筑企业财务管理中管理会计的作用.科技创新导报.2009(28).
[2]余晓林.建筑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黑龙江对外经贸.2010(4).
【摘要】本文首先探讨了质量成本的概念及构成,随后在研究建筑企业自身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适合建筑企业实际运作的质量成本核算的方法,并提出了一些合理的建议。
施工企业在具体的施工项目中,应做好“成本、质量、工期”三控制,向投资者(用户)提供满意的建筑产品,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为企业发展提供后劲。笔者认为通过建立质量成本的核算体系,及时如实地对质量成本进行分析和控制,可以把风险排除或减少到最小。
建筑产品的制造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生产过程,它集中了各部门的科学技术成果,其产品质量则是一个国家经济、技术和管理基础的综合反映。目前,我国建筑业经过多年的整顿和努力,特别是大中型企业在总结建设质量经验和学习海外质量管理的科学方法与技术方面,已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在现阶段,尚有不少施工企业在建设质量中总存在重大矛盾,重视了建筑产品质量,则放松了成本核算;反之,加强了成本控制则使产品质量有所下降,有些施工企业甚至尚未进行质量成本核算。其原因主要是一些施工企业对质量成本的认识不足,对质量成本计划、控制、核算、分析等内容和方法尚未掌握。尽管在建筑产品中质量成本占总造价的5%左右,但建筑业还未制定出一套完整的质量成本核算体系,施工企业仍处在摸索阶段。因此有必要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方面就质量成本的核算与分析作一些阐述和探讨。
一、质量成本的概念及构成
所谓质量成本,是为确保和保证满意的质量而发生的费用以及没有达到满意的质量所造成的损失。对建筑业来说,质量成本是企业为保证和提高工程质量所发生的一切费用和由于工程未达到规定的质量水平而造成的一切损失费用的总和。与其他类型的企业一样,建筑企业质量成本也由预防成本、鉴定成本、内部损失成本、外部损失成本四部分组成。但由于建筑企业的特点,在具体内容方面存在着一些差异。
(一)预防成本
指为使建筑产品故障减少到最少而发生的一切费用。包括:1.质量管理人员人工费用;2.质量宣传费用;3.质量评审费用;4.质量信誉费用;5.质量培训费用;6.质量奖励费用;7.质量改进费用;8.供方质量保证费用。
(二)鉴定成本
指原材料进场检验、各分部分项和建筑产品全面完工后的验收和为质量鉴定而发生的一切费用。包括:1.检验人员的人工费用;2.质量检验部门的办公费用;3.试验检验费用;4.检测设备维修、校验和折旧等费用;5.工程移交费用。
(三)内部损失成本
指出现的不合格在分部分项工程交验前被检出而构成的损失。包括:1.内部返修损失;2.内部返工损失;3.内部停工损失;4.质量故障分析处理费用;5.材料降级损失;6.加固成本。
(四)外部损失成本
指出现的不合格在分部分项工程交验后被检出而构成的损失.包括1.外部返修损失;2.外部返工损失;3.外部停工损失;4.保修费用;5.索赔费用;6.质量罚金。
二、建筑企业质量成本核算的特征
在激烈的建筑市场竞争条件下,不少施工企业已认识到,企业要生存、要发展,必须把质量搞上去,要以质量优势在竞争中求胜。作为兼有监督、评价、鉴证职能的企业财会部门,应适应企业对质量和效益的双重要求,在财务收支审计的基础上,从分析质量与成本、质量与效益入手,延伸检查有关质量成本的情况,从而尽快找到确保施工质量、提高经济效益的方法。关于施工企业的质量成本核算工作,在我国还只是初步尝试,以下本文先分析建筑企业质量成本核算的特征,然后在此基础上分析建筑企业质量成本核算体系的建立。
由于建筑产品自身具有体积大、价值大、生产周期长、位置固定、生产设计单一、参与人员多等特性,使其质量影响因素多而复杂。质量不合格所带来的影响巨大,使建筑企业的质量成本核算有其显著的特征:
(一)质量成本分层核算
建筑企业实施工程项目管理,在《项目法施工管理》的指导下组建多个项目部,每个项目部独立核算,因此质量成本核算也应该相应地在公司和项目部两个层面进行。这两个层面有对应关系,在出年终质量成本报告时,公司应将各项目有机汇总。
(二)阶段点质量成本控制
由于建筑产品生产周期长,使质量成本数据的收集工作历时较长。一个工程项目完整的质量成本数据往往要等到一个项目保修期结束以后才能得到,因此阶段点的质量成本控制显得尤为重要。将一个项目分成若干阶段,特别以分部分项作为阶段点是顺利开展质量成本管理工作的前提。在此基础上设立质量成本核算的三级科目也更加科学与完善。
(三)以单项工程进行质量成本归集
建筑企业的产品特点是品种多、批量小、周期长、协作配套广、原材料消耗多、资金占用高,以单项工程进行质量成本归集便于核算和分析。
三、质量成本核算原则及核算方法
(一)进行有效的质量成本核算必须遵循的原则
1.建立质量成本核算制度。由质量管理部门牵头,实行分级管理。其中财务部门具体负责核算综合反映质量成本的最终结果。2.质量成本核算,数据记录必须真实可靠。其原始凭证和报表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进行归集整理,按照《会计法》的要求,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3.确立质量成本经济性的思想原则。为了使建筑产品满足设计、施工、质量诸规范的要求,适应业主的需要,同时又使质量成本最低,必须考虑成本与质量保证值之间的最佳平衡。4.严格报告质量成本责任制。在工程质量成本核查工作中,各部门和个人的责任要明确,做到事事有人管、人人有职责、工作有标准,从而便于对质量的考核。
(二)质量成本的核算方法
施工企业的建筑产品具有品种多、批量小、周期长、协作广、材料消耗多、资金占用高的特点,这就使质量成本的核算方法和内容有别于其它的行业。施工企业一般应以单项工程进行质量成本归集,以便于核算和分析。
施工企业在进行质量成本核算前,首先应根据本企业的历史资料和建筑产品结构编制质量成本计划,确定质量成本的最佳水平,并按质量成本项目进行分解。质量成本核算的方法基本与成本核算相同,即将施工过程中发生的质量成本费用按照预防成本、鉴定成本、内部故障成本和外部故障成本的明细科目归集,然后确定出各个时期各项质量成本发生的情况。质量成本的明细科目,可根据前述各项成本的构成,依据实际支付的具体内容确定。财务部门根据会计凭证和质量成本记账凭证等有关资料,建立质量成本台账,逐月进行汇总,并将汇总报告送质量管理部门,以便使他们了解质量保证活动资金的使用情况和使用效果。下面就质量成本的核算内容简述如下:
1.施工质量成本。项目部根据各班组实际发生的质量成本原始凭单,逐月进行统计汇总,并加盖“质量成本”印章,统计表由质量保证部门进行核对。2.施工企业建后质量服务成本发生一般较少,如该成本呈上升趋势,那将会严重影响企业的信誉、影响已经取得的经营市场。所以,施工企业必须密切注意建后质量服务成本的发展动向。3.外部损失成本。施工企业外部损失成本不是每月都发生的,但如果外部损失成本呈上升趋势,那将会严重影响施工企业的信誉,影响开拓市场。所以,施工企业必须密切注意外部损失成本的发展动向。外部损失成本一般由设备材料部、经营部统计。4.预防成本。在一般情况下,预防成本只占质量总成本的10%左右,它与内部故障成本和外部故障成本相比属于不可避免成本,尽管发生额较小,但对内部成本和外部成本发生额的控制却能够起到积极作用。预防成本由质量保证部、工程技术部、经营部逐月统计。5.鉴定成本。鉴定成本一般由质量保证部和工程技术部统计。6.质量成本报告。各项目部和有关部门根据原始资料填写报表后,财务部据此进行核算统计,并汇总填写当月质量成本总报表。
四、关于建筑企业质量成本核算体制运作程序的建议
(一)依据质量成本三级科目设置表和质量成本核算总分类账与明细分类账,建立质量成本核算账薄
(二)依据财务会计明细科目调整表,调整企业财务会计明细科目
(三)财务会计核算期间,利用原始凭证返修单(内外部)、返工单(内外部)、停工单(内外部)、材料降级处理报告单统计核算内部返修损失、外部返修损失、内部返工损失、外部返工损失、内部停工损失、外部停工损失、材料降级损失等质量成本三级科目,并记录于质量成本核算账簿中的相关账户
(四)财务会计核算期末,依据财务会计明细科目调整表,利用相关财务会计明细分类账记录,启用质量成本会计核算账薄,建立相关的质量成本明细分类账记录
(五)进行最终汇总,形成质量成本报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