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自然灾害防护措施

时间:2023-08-17 17:51:38

导语:在自然灾害防护措施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自然灾害防护措施

第1篇

一、总则

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是灾害发生后对校园受灾师生学习、生活进行救助的紧急行动方案。本预案适用于台风、洪灾、地震、火灾、冰雹、暴风雪、大雾等因素而造成学校校舍倒塌、校园淹没、道路阻塞等的应急救助反应。

二、灾害救助应急机构

成立校园自然灾害救助工作

总 指 挥:

副总指挥:、

工作组及成员:

1.指挥组

小组成员:

基本职责:负责指挥协调;掌握情况,及时报告;贯彻传达指挥部命令,组织有关人员按预案对现场进行果断处置,并配备必要通讯器材和安全防护设备。

2.疏散组

小组成员:

基本职责:在现场指挥组指挥下,依据预案措施及疏散路线、顺序,有秩序地疏散师生,疏散完毕后有秩序撤离。

3.警戒处置组:

小组成员:

基本职责:突发事件发生后,迅速赶到现场,设置警戒线,划定警戒区,维护现场秩序,本篇文章来自资料管理下载。疏散现场人员及重要物资,在公安机关等专业部门到来之前,对事件进行先期处置。

4.伤员救护组

小组成员:

基本职责:负责将伤员运送到指定安全区域,并进行简单救治后,送往就近医院救治。

5.控制组

小组成员:

基本职责:负责维护学校大门、出入口秩序,疏导师生有序撤离,引导专业部门人员进入现场进行处置。

6. 后勤保障组:

基本职责:负责学校物品的保障

三、工作目标

1、加强自然灾害危害性的教育,提高学校和广大师生员工自我保护意识。

2、完善自然灾害事件的报告网络,做到早预防、早报告、早处置。

3、建立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理机制,及时采取措施,确保不因自然灾害而危及师生安全和财产损失。

四、工作原则

1、预防为主,常备不懈

经常宣传自然灾害事件的预防知识,提高学校和师生员工的安全保护意识。加强日常检查,发现隐患及早采取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措施,努力减少自然灾害事件的损失。

2、依法管理,统一领导

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对自然灾害事件的预防、报告控制和救治工作实行依法管理,对于违法行为,依法追究责任。在当地政府和教育局的统一领导下,学校成立自然灾害事件应急处置领导小组,负责预防、指挥、协调、处理工作。

3、快速反应,运转高效

建立预警快速反应机制,增强人力、物力、财力储备,提高应急处理能力。一旦发生自然灾害事件,快速反应,及时高效地做好处置工作。

五、组织管理

学校成立由校长负责的学校自然灾害事件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落实学校自然灾害事件的预防工作。主要职责是:

1、根据当地政府和教育局的预防自然灾害事件应急预案制订本校的自然灾害事件应急预案。

2、建立健全自然灾害事件预防责任制。汇总和收集学校自然灾害事件的信息情况,及时上报。

3、根据不同季节和情况,广泛深入地开展预防自然灾害事件的知识宣传,提高师生员工的防护能力和意识。

4、检查、督促学校各处、室预防自然灾害事件的落实情况。

5、经常性地开展校舍、场地、围墙、电线、树木等建筑物的安全检查,预防自然灾害事件的发生。

6、根据自然灾害事件的预警,切实做好师生员工的安全和疏散工作。

7、迅速做好因自然灾害所发生的处置工作。

六、自然灾害事件的预防

1、高度重视,切实加强对自然灾害事件的领导和管理。将预防自然灾害事件的工作纳入学校目标管理考核,并定期开展专项督查检查,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整改措施。

2、经常性地对校舍、场地、围墙、电线、树木等建筑开展自查,尽早发现问题,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3、学校应在自然灾害事件发生前做好师生员工的疏散安排工作。

4、增加学校投入,切实加固好自然灾害事件易发生的基础设施。

5、不乱拉乱接临时线路,不违章使用电器,严格控制易燃易爆物品的使用及管理。

6、开展火灾自救、恶劣天气自护逃生知识演习活动。

7、按规定使用和管理好消防器材,落实学校消防责任制度。

8、暴雨、雷电、台风等恶劣天气,严格按规定停止教学活动,请家长配合接送学生放学。

七、自然灾害事件的报告

1、学校在台风、暴雨、地震等自然灾害期间,建立24小时值班制度,并设立和开通值班电话。

2、严格执行学校重大自然灾害事件报告制度。对发生的事件做到按程序逐级报告,并以最快的通讯方式报告有关部门,确保信息畅通。

3、不隐瞒、缓报、谎报,或授意他人隐瞒、缓报、谎报。

4、建立自然灾害事件举报制度。任何部门和个人有责任和权力向学校举报自然灾害事件的隐患,有权向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或上级政府部门举报有关学校不履行自然灾害事件应急处理规定和职责的情况。

八、自然灾害事件的应急反应

根据自然灾害事件的发生情况,结合学校的特点,启动相应的自然灾害事件的应急预案,作出应急反应和处置。

保证组织落实,人力落实,财力落实,以最快、最高效的办法,处置事件,确保师生的安全。

(1)发紧急撤离、集中信号。

(2)立即停止一切教学活动,所有在场教师参加救援和疏导。在上课时由各任课教师带领学生按指定线路到指定地点集中,班主任立即到班,老师在确认没有学生时最后一个撤离。

(3)课任教师、班主任应按照平时演练逃生的路线有组织、迅速地疏散学生,地震、火灾发生时等其他灾害如安全通道被破坏无法安全撤离时要稳定学生情绪,并引导学生转移到相对安全区等待救援。

(4)紧急撤离时,学生应停止一切活动,不得携带书包,迅速离开现场,听从老师指挥,互相照顾,帮助弱小、有病同学撤离。

(5)门卫听到信号后就打开所有大门,总务处工作人员立即检查应急通道是否打开畅通。

(6)工作时间发生火灾时,发现者除119、110报警外,迅速报告学校领导,校领导应立即指挥工作人员关闭电源;本篇文章来自资料管理下载。夜间发生火灾时,发现者要大声呼救,立即打119、110报警电话,并报告学校领导。

(7)发生漏水现象危及学生安全的应立即切断水源(消防用水源除外)。

(8)在报警的同时校领导应立即到一线进行指挥,校园应急领导小组迅速作出反应,指挥各小组迅速到达指定位置。

教育宣传组:将相关情况通知各有关方面,向局和街道领导汇报,联系110等相关部门到场扑救,联系医疗部门实施医疗救护。

事故处理组:引导学生安全撤离到安全的疏散集中地,并要安慰管理好学生,不使学生走失、走散。将受伤师生及时送往医院救治或就地对伤员展开施救护,并就地取材开展,营救尚未脱险师生。

后勤保障组:保障人、财、物及时到位,尽最大可能保证师生生命安全,使损失减少到最小。

(10)除不可抗力的地震等自然灾害外,人为引起的灾害应保护好现场,协助公安、消防部门进行事故现场分析,查明原因。

(11)协助相关部门作好善后处理工作。

第2篇

【关键词】:输电线路;运行;因素;对策

输电线路正是电网发展完善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连接输电送电和分配电能的重要工具。当输电线路的某一段出现故障时,就出现一连串的连锁障碍,严重影响了我国电网的正常健康运行,也影响到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千家万户的生活问题。所以,加强输电线路的维护工作早已成为电力工业发展的重点。

1影响输电线路安全运行的主要因素

1.1自然灾害因素的影响

恶劣的自然天气是影响输电线路安全运行的首要因素,而自然灾害则是人们无法控制和避免的。明显的天气灾害主要表现在雷电天气导致的断电、冰雪天气导致的线路结冰、大风天气致使杆塔倾斜等方面。一是雷电天气。雷电天气是破坏力极强的一种灾害天气,它对输送线路会有非常大的破坏力。二是冰雪天气。在冰雪天气时,天气的湿度大、温度低,大量水气凝聚在导线表面比较容易结冰,从而造成电力系统的冰冻灾害,极易造成输电线路的短路、断路等故障,严重威胁人们的安全用电。三是大风天气。一旦遇上大风天气,大风会将树枝刮断,如果刮断的树枝与电线缠绕,就会造成大面积的停电或者有的大风直接将电线刮断,这都会影响人们的工作和生活。

1.2人为因素的影响

我国输电线路因人为破坏的问题也日益突出。在一些环境污染比较严重的地区,很多人们不重视环境保护,仍然肆意砍伐树林,这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输电线路所处的自然基础环境,很容易引发火灾;一些企业为了获得更大的经济利益,不惜大量开采矿石,这种不合理的施工现象也破坏了输电线路的自然环境;同时,很多电力企业更是缺乏对输电线路的安全管理工作。

1.3输电线路本身的建设质量

输电线路的分布范围广、距离长、地形复杂多变,且极易受到狂风、暴雨、冰雹、雷电等自然灾害袭击,故本就应在输电线路建设时就对线路的建设质量提出较高的标准和要求。输电线路有架空输电线路与电缆线路之分,前者架设在地面上空,主要有杆塔、导地线、接地装置和线路金具、绝缘子及拉线等组成部分。这些构成部件本身的质量也是输电线路安全运行的影响因素之一。

1.4其他因素的影响

由于输电线路经过的地区多是城郊、农村等比较偏远的地区,而这些地区又是鸟类经常繁殖和聚集的地方,鸟类的频繁活动也会造成输电线路的短路和无故跳闸等问题,这些看似简单的问题往往在线路检查中更容易疏忽,因此输电线路的选址和铺设要做好前期的勘察工作,这样才会减少其他因素对输电线路的干扰。

2提高输电线路安全运行的相应保护措施

输电线路的运行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要想确保输电线路的稳定运行,不仅要提前做好各种预防工作,积极应对恶劣天气,而且要提高人们对输电线路的安全防护意识,并及时做好对输电线路的检修和维护工作,不断创新改革新技术,才能构建坚强牢固的输电线路安全系统,保证整个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将电能平安送给广大用户。

2.1 提前做好各种预防工作,积极应对恶劣的自然天气

虽然人类无法控制恶劣的自然天气,但是可以提前做好各种防护工作,从技术上以及组织上等入手,做到提前防范,积极应对恶劣的天气。主要要做好对输电线路的防冻、防污、防洪、防暑以及防止鸟类等造成的伤害,还要加快建立和完善电力系统针对自然灾害方面的预警机制。通过掌握的各个地区、各个年份的气象资料,同时电力部门要积极加强与气象部门、地质部门及水利部门等相关部门的配合和合作,只有这样才能在雷电或冰雪易发的季节提前对输电线路进行各项检查,提高电力系统预防自然灾害的能力,做到防患于未然,并将自然灾害对输电线路的损害降到最低,同时将自然天气对人们的伤害降到最低。

2.2 提高人们对输电线路的安全防护意识

安全生产不仅是电力企业要牢记的生产主题,也是各个行业都要牢固树立的安全意识。为了保证输电线路的安全运行,电力企业要根据当前的现状,通过多种措施不断提高大家的安全防护意识,我们应积极倡导人们保护环境,控制人们对输电线路附近的滥伐滥垦等活动,通过宣传和培训相关的环境保护知识,提高人们对环境的保护意识;三是电力企业要严防盗取输电设备现象的发生,提高人们对输电线路的正确认识,这样也能减少人们对输电线路的 破坏。

2.3 做好对输电线路的检修和维护工作,确保线路的安全运行

输电线路的安全不仅需要多个部门和人们的共同努力,更离不开维护人员的认真检查和维修。在输电线路的检修工作中,检修人员一定要抓住各种细节问题,才能及时查找出各种问题。例如,检修与维护人员要认真查找线路中的防护区环境是否合理、杆塔建立是否合理以及绝缘子的安装是否合理等多处问题,才能实现对整个线路的全面检测和预防。同时在检修过程中,检修人员一旦发现对不利于输电线路安全运行的因素,要及时上报给上级部门并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决不能拖延或抱有侥幸心理,要在第一时间解决发现的各种故障和问题,以免对输电线路造成不必要的影响,只有这样检修人员才能做到对线路进行多方位以及全时段的安全保护。

2.4 不断创新电力技术,构建坚强牢固的输电线路

目前,由于人们对电力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输电线路的设计质量也越来越高。要想全面提高输电线路的工作效率,关键还要不断创新电力技术,提高输电线路和其他输电设备的安全性能。主要可以通过相关的技术改造来不断优化线路的内部结构、更换自动化保护装置、加强线路中薄弱环节的改造力度等措施以实现对输电线路的全面监控和安全防御。

3结束语

输电线路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直接关系到整个电网系统的运转以及供电的质量,鉴于输电线路的特殊性,在电网的实际运行中要综合考虑能够影响输电线路运行的各方面因素,有针对性地事先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而不是等到事故发生后再进行补救。

【参考文献】:

第3篇

关键词 土地开发整理;必要性;问题;对策;山东利津

中图分类号 F32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19-0346-01

利津县位于山东省北部,黄河入海口西侧,属黄河三角洲开发腹地,全县版图面积154 667.61 hm2。根据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确定的土地开发整理区总面积84 982.75 hm2,其中,土地整理区面积61 354.25 hm2,土地复垦区面积340.26 hm2,土地开发区面积23 288.24 hm2。利津县所处的黄河三角洲地区是全国土地开发整理重点区域,有着储量丰富的土地后备资源优势,土地开发整理潜力巨大。土地整理项目符合该地区实际情况,经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综合整治,能确保实现可行性研究确定的目标任务,有效地提高土地利用率、土地集约度,增加有效耕地面积,促进当地社会经济的快速、稳定、协调发展,确保土地资源得到可持续利用。

1 土地开发整理的必要性

1.1 是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的需要

农业基础条件差,就会导致土壤含盐量高、自然灾害频繁、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低而不稳,一旦遇到大的灾害,就可能会出现粮食短缺、农民返贫的现象。通过实施田间配套工程,达到沟、渠、路、林、建筑物配套,能够实现旱能浇、涝能排的新格局,可提高单位面积的经济产出率,形成稳产、高产田[1]。

1.2 是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加大科技投入的需要

农业结构调整的广度和深度不够,仍然体现在量的层次上,长期以来,项目区农民一直从事传统农作物的种植,特色优势农产品和产业市场占有份额很小,未形成明显的市场竞争力。因此,必须搞农业综合开发,种植名、优、特新农作物品种,提高生产力水平,解决农民增收问题[2]。

1.3 是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需要

提高土地开发整理投入的科技贡献率,推进传统农业的更新,使项目区成为农业科技的领头羊,本着引进、消化、试验、示范的原则在项目区实施农业新技术、新品种的推广,起到示范带动作用。实现科技含量、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和市场占有份额的提高,真正把促进农民增收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2 项目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2.1 旱涝灾害发生频繁

项目区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带,四季分明,多年平均降雨量为712 mm,且多集中在7—9月,由于降雨时分布不均,多数年份春季、初夏和冬季易发生干旱,夏季易发生内涝。因此,旱涝灾害时常发生,对农业造成很大影响。

2.2 田间道路路况普遍较差

项目区现有田间生产道路64 km,多为6 m以下的生产土路,由于缺乏统一规划,不仅数量少、分布不合理,且路面窄、农业机械作业不方便;加之无人管护,路面凸凹不平,雨雪天气道路泥泞,给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带来极大不便。

2.3 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素质偏低,粗种粗管现象普遍

近几年,随着劳动经济的快速发展,项目区内的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出打工,而留在家中从事农业生产的多为老人和妇女,缺乏必要的文化知识和劳动技能,受传统农业思想的束缚,习惯运用传统经验,影响农业新技术、新品种、新成果的推广应用。

2.4 项目区农业基础设施较薄弱

项目区田间配套工程较落后,田间渠系的衬砌完好率低,造成水资源利用效率较低;同时现有灌水方式粗放,大水漫灌,造成水资源浪费,加剧了水资源的供需矛盾,加重了旱灾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2.5 规模效益不高

项目区耕地多为分户经营,地块分散,规模小,效益低,无力投入年久失修的田间基础设施;土地使用权流转进度慢、不规范,不能适应现代农业规模化、产业化的发展要求。

2.6 林业防护措施不足,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不强

项目区风沙、冰雹、霜冻等自然灾害较频繁,现有农田防护林面积较少,大部分农田失去防护作用,严重制约了项目区农业和农场经济的发展。现有农田防护林网防护率约2.8%,防护林网防护率低、防护能力较弱,造成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不强,制约了农业增产和职工增收。

3 土地开发整理对策

土地开发整理工程的主要治理措施:一是配套田间水利工程,修建各级桥、涵、闸,开挖各级沟、渠,确保灌排畅通,实施节水灌溉技术,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二是采用激光整平技术整平土地,改良土壤,提高土壤肥力,整修各级田间道路,改善田间耕作条件;三是大力推广农业科技,实施科技兴农战略,促进农产品向高效农业发展;四是搞好农田林网建设,种植各种林木,提高植被覆盖率,改善生态环境[3-4]。

4 参考文献

[1] 王永刚.土地开发整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农业经济,2002(3):17-18.

[2] 吴承伦,袁涛.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理论方法与实践[M].北京:中国大地出版社,2003.

第4篇

关键词:输电线路;安全运行;影响因素;保护措施;电力能源;用电需求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TM726 文章编号:1009-2374(2016)16-0130-02 DOI:10.13535/ki.11-4406/n.2016.16.063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工业用电、农业用电等各个行业都加大了对电能的需求,为了更好地满足社会对电能的需求,电力企业不得不加大对输电线路的铺设工作,逐渐扩大输电线路的覆盖范围,增加输电线路的长度。但同时由于输电线路铺设的地方多数要经过树林、山区等自然环境比较恶劣的地方,再加上人为管理不当等因素的影响,输电线路在运行中很容易出现各种安全问题,当前的输电线路系统也变得越来越复杂,这无疑增加了输电线路安全运行管理工作的难度。因此在这种环境下,本文从影响输电线路安全运行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并针对发现的问题,基于将安全工作永远放到第一位的角度,提出了保护输电线路安全运行的有效措施,希望能促进输电线路的安全运行,保证电网的稳定发展和人们的安全用电。

1 影响输电线路安全运行的主要因素

1.1 自然灾害因素的影响

目前,恶劣的自然天气是影响输电线路安全运行的首要因素,而自然灾害则是人们无法控制和避免的。明显的天气灾害主要表现在雷电天气导致的断电、冰雪天气导致的线路结冰、大风天气致使杆塔倾斜等方面。一是雷电天气。雷电天气是破坏力极强的一种灾害天气,它对输送线路会有非常大的破坏力。在我国的大部分地区,通常夏季发生的由雷击而造成的输电线路事故比较多,输送线路在遭受雷击后会迫使电线设备的介电强度下降以及对敏感设备中的电子器件造成危害,因此提高输电线路中的防雷措施,以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是非常有必要的。二是冰雪天气。在冰雪天气时,天气的湿度大、温度低,大量水气凝聚在导线表面比较容易结冰,从而造成电力系统的冰冻灾害,极易造成输电线路的短路、断路等故障,严重威胁人们的安全用电。三是大风天气。一旦遇上大风天气,大风会将树枝刮断,如果刮断的树枝与电线缠绕,就会造成大面积的停电或者有的大风直接将电线刮断,这都会影响人们的工作和生活。

1.2 人为因素的影响

除了自然灾害对输电线路的影响,人们不当的生产活动也严重影响着输电线路的安全运行。目前,很多人还没有深刻认识到输电线路的重要性,我国输电线路因人为破坏的问题也日益突出。例如,在一些环境污染比较严重的地区,很多人们不重视环境保护,仍然肆意砍伐树林,这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输电线路所处的自然基础环境,很容易引发火灾;一些企业为了获得更大的经济利益,不惜大量开采矿石,这种不合理的施工现象也破坏了输电线路的自然环境;同时,很多电力企业更是缺乏对输电线路的安全管理工作。这些问题不仅严重影响输电线路的安全运行,而且危害人们的自身安全,甚至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3 其他因素的影响

由于输电线路经过的地区多是城郊、农村等比较偏远的地区,而这些地区又是鸟类经常繁殖和聚集的地方,鸟类的频繁活动也会造成输电线路的短路和无故跳闸等问题,这些看似简单的问题往往在线路检查中更容易疏忽,因此输电线路的选址和铺设要做好前期的勘察工作,这样才会减少其他因素对输电线路的干扰。同时,虽然输电线路的各项设计工作已经有了很大水平的提高,但还不能满足所有地区的设计要求,因此,输电线路的技术水平仍有待提高,这也是制约输电线路安全运行的一个重要因素。

2 提高输电线路安全运行的相应保护措施

通过分析以上影响输电线路安全运行的各种因素,我们可以看出,输电线路的运行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要想确保输电线路的稳定运行,不仅要提前做好各种预防工作,积极应对恶劣天气,而且要提高人们对输电线路的安全防护意识,并及时做好对输电线路的检修和维护工作,不断创新改革新技术,才能构建坚强牢固的输电线路安全系统,保证整个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将电能平安送给广大用户。

2.1 提前做好各种预防工作,积极应对恶劣的自然天气

虽然人类无法控制恶劣的自然天气,但是可以提前做好各种防护工作,从技术上以及组织上等入手,做到提前防范,积极应对恶劣的天气。主要要做好对输电线路的防冻、防污、防洪、防暑以及防止鸟类等造成的伤害:一是可以根据自然灾害出现的季节性以及地域性来进行科学的判断以及通过查找往年的数据和相关资料,全面收集和整理以往的气象资料,尤其是一些地形比较复杂多变的地区,根据往年处理事故的具体措施和规律,从而为今后输电线路的设计、运行以及维护工作提供有力的数据和资料;二是提高输电线路的设计标准。针对输电线路中的技术缺陷,为了提高输电线路的设计水平,积极应对季节性的自然灾害,可以在原有线路设计的基础上,提高输电线路的设计标准。例如,在设计时,要尽量缩短输电线路的长度,尽量避免输电线路经过气象条件复杂的地区,在输电线路经过的地区安装避雷针、避雷器等防护措施。另外,还要加快建立和完善电力系统针对自然灾害方面的预警机制。通过掌握的各个地区、各个年份的气象资料,同时电力部门要积极加强与气象部门、地质部门及水利部门等相关部门的配合和合作,只有这样才能在雷电或冰雪易发的季节提前对输电线路进行各项检查,提高电力系统预防自然灾害的能力,做到防患于未然,并将自然灾害对输电线路的损害降到最低,同时将自然天气对人们的伤害降到最低。

2.2 提高人们对输电线路的安全防护意识

安全生产不仅是电力企业要牢记的生产主题,也是各个行业都要牢固树立的安全意识。为了保证输电线路的安全运行,电力企业要根据当前的现状,通过多种措施不断提高大家的安全防护意识,可以从三个方面做好相关工作:一是负责电力系统安全的责任人要将安全工作作为重中之重,通过积极组织大家学习各级《安全通报》,并结合实际针对已经发生的典型事故进行引导和学习,引起大家对各种事故的关注,不断加强和深化大家的安全意识;二是提高大众对输电线路的安全意识。由于人为因素也会给输电线路的安全运行造成极大的破坏,因此我们应积极倡导人们保护环境,控制人们对输电线路附近的滥伐滥垦等活动,通过宣传和培训相关的环境保护知识,提高人们对环境的保护意识;三是电力企业要严防盗取输电设备现象的发生,提高人们对输电线路的正确认识,这样也能减少人们对输电线路的

破坏。

2.3 做好对输电线路的检修和维护工作,确保线路的安全运行

输电线路的安全不仅需要多个部门和人们的共同努力,更离不开维护人员的认真检查和维修。在输电线路的检修工作中,检修人员一定要抓住各种细节问题,才能及时查找出各种问题。例如,检修与维护人员要认真查找线路中的防护区环境是否合理、杆塔建立是否合理以及绝缘子的安装是否合理等多处问题,才能实现对整个线路的全面检测和预防。同时在检修过程中,检修人员一旦发现对不利于输电线路安全运行的因素,要及时上报给上级部门并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决不能拖延或抱有侥幸心理,要在第一时间解决发现的各种故障和问题,以免对输电线路造成不必要的影响,只有这样检修人员才能做到对线路进行多方位以及全时段的安全保护。

2.4 不断创新电力技术,构建坚强牢固的输电线路

目前,由于人们对电力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输电线路的设计质量也越来越高。要想全面提高输电线路的工作效率,关键还要不断创新电力技术,提高输电线路和其他输电设备的安全性能。主要可以通过相关的技术改造来不断优化线路的内部结构、更换自动化保护装置、加强线路中薄弱环节的改造力度等措施以实现对输电线路的全面监控和安全防御。

3 结语

输电线路的安全运行不仅关系到整个电力系统的安全,而且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通过对影响输电线路安全运行因素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影响输电线路安全运行的因素主要有自然因素、人为的外力因素以及技术因素等多个方面。针对这些制约因素,我们要从各个方面全面认识到保护输电线路稳定运行的重要意义,针对出现的各种问题做到及早部署,加强各种预防措施,加强输电线路和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和稳定发展,最终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参考文献

[1] 王少华,胡文堂,龚坚刚,潘杰,许杨勇,刘浩军.浙江电网架空输电线路绝缘子串的自然积污特性[J].高电压技术,2014,(4).

[2] 吴田,刘凯,黄金领,陈成.500kV输电线路杆塔接地电阻季节变化特性测量与分析[J].电力科学与技术学报,2014,(1).

第5篇

一、总则

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是灾害发生后对校园受灾师生学习、生活进行救助的紧急行动方案。本预案适用于台风、洪灾、旱灾、地震、山体滑坡、火灾、冰雹暴雪等因素而造成学校校舍倒塌、校园淹没、道路阻塞等的应急救助反应。

二、灾害救助应急机构

成立校园自然灾害救助工作领导小组,指导全校救灾工作。

组长:z

副组长:zz

成员:zzzzz

三、工作目标

1、加强自然灾害危害性的教育,提高学校和广大师生员工自我保护意识。

2、完善自然灾害事件的络,做到早预防、早报告、早处置。

3、建立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理机制,及时采取措施,确保不因自然灾害而危及师生安全和财产损失。

四、工作原则

1、预防为主,常备不懈

经常宣传自然灾害事件的预防知识,提高学校和师生员工的安全保护意识。加强日常检查,发现隐患及早采取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措施,努力减少自然灾害事件的损失。

2、依法管理,统一领导

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对自然灾害事件的预防、报告控制和救治工作实行依法管理,对于违法行为,依法追究责任。在当地政府和教育局的统一领导下,学校成立自然灾害事件应急处置领导小组,负责预防、指挥、协调、处理工作。

3、快速反应,运转高效

建立预警快速反应机制,增强人力、物力、财力储备,提高应急处理能力。一旦发生自然灾害事件,快速反应,及时高效地做好处置工作。

五、组织管理

学校成立由校长负责的学校自然灾害事件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落实学校自然灾害事件的预防工作。主要职责是:

1、根据镇政府和瓯海区教育局的预防自然灾害事件应急预案制订本校的自然灾害事件应急预案。

2、建立健全自然灾害事件预防责任制。汇总和收集学校自然灾害事件的信息情况,及时上报。

3、根据不同季节和情况,广泛深入地开展预防自然灾害事件的知识宣传,提高师生员工的防护能力和意识。

4、检查、督促学校各科室防自然灾害事件的落实情况。

5、经常性地开展校舍、场地、围墙、水沟、电线、树木等建筑物的安全检查,预防自然灾害事件的发生。

6、根据自然灾害事件的预警,切实做好师生员工的安全和疏散工作。

7、迅速做好因自然灾害所发生的处置工作。

五、自然灾害事件的预防

1、高度重视,切实加强对自然灾害事件的领导和管理。将预防自然灾害事件的工作纳入学校目标管理考核,并定期开展专项督查检查,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整改措施。

2、经常性地对校舍、场地、围墙、水沟、电线、树木等建筑开展自查,尽早发现问题,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3、学校应在自然灾害事件发生前做好师生员工的疏散安排工作。

4、增加学校投入,切实加固好自然灾害事件易发生的基础设施。

5、不乱拉乱接临时线路,不违章使用电器,严格控制易燃易爆物品的使用及管理。

6、开展火灾自救、恶劣天气自护逃生知识演习活动。

7、按规定使用和管理好消防器材,落实学校消防责任制度。

8、暴雨、雷电、台风等恶劣天气,严格按规定停止教学活动,请家长配合接送学生放学。

六、自然灾害事件的报告

1、学校在台风、暴雨、地震等自然灾害期间,建立24小时值班制度,并设立和开通值班电话。

2、严格执行学校重大自然灾害事件报告制度。对发生的事件做到按程序逐级报告,并以最快的通讯方式报告有关部门,确保信息畅通。

3、不隐瞒、缓报、谎报,或授意他人隐瞒、缓报、谎报。

4、建立自然灾害事件举报制度。任何科室和教师个人有责任和权力向学校举报自然灾害事件的隐患,有权向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或上级政府部门举报有关学校不履行自然灾害事件应急处理规定和职责的情况。

七、自然灾害事件的应急反应

根据自然灾害事件的发生情况,结合学校的特点,启动相应的自然灾害事件的应急预案,作出应急反应和处置。

保证组织落实,人力落实,财力落实,以最快、最高效的办法,处置事件,确保师生的安全。

(1)发紧急撤离、集中信号。

(2)立即停止一切教学活动,所有在场教师参加救援和疏导。在上课时由各任课教师带领学生按指定线路到指定地点集中,班主任立即到班,老师在确认没有学生时最后一个撤离。

(3)课任教师、班主任应按照平时演练逃生的路线有组织、迅速地疏散学生,地震、火灾发生时等其他灾害如安全通道被破坏无法安全撤离时要稳定学生情绪,并引导学生转移到相对安全区等待救援。

(4)紧急撤离时,学生应停止一切活动,不得携带书包,迅速离开现场,听从老师指挥,互相照顾,帮助弱小、有病同学撤离。

(5)门卫听到信号后就打开所有大门,后勤保障处工作人员立即检查应急通道是否打开畅通。

(6)工作时间发生火灾时,发现者除119、110报警外,迅速报告学校领导,校领导应立即指挥工作人员关闭电源;夜间发生火灾时,发现者要大声呼救,立即打119、110报警电话,并报告学校领导。

第6篇

一、总体要求

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和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及视察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坚持党委领导、政府主导,以人为本、生命至上,改革创新、破解难题,预防为主、系统治理的原则,以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导向,以健全应急管理体系为基础,以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根本,以实现巩固提升安全水平、稳步提升应急能力、显著提升队伍素质为目的,完善应急管理体制机制,补齐应急工作短板不足,提升安全生产水平和防灾减灾救灾能力,为建设生态美、产业优、百姓富的和谐提供有力保障。

二、主要任务

(一)建设专业化的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和风险防控体系

1.建立完善安全技术服务和隐患排查专家库。建立交通运输领域安全隐患排查专家库,完善专家管理办法,落实专家工作待遇。

2.持续开展专业化安全隐患排查。结合行业实际,制定并严格执行年度行政执法检查计划,完善专业化隐患排查治理清单,企业照单管理、部门照单监管,违法照单处罚,实施精准治理。进一步强化抽查检查,通过“双随机”、“明查暗访”等方式,聘请专家或委托第三方机构对生产经营单位开展随机抽查检查。

3.建立安全隐患双重交办双重督办制度。对督查检查中发现的安全隐患,向生产经营单位交办的同时,向直接监管部门交办;在督办生产经营单位整改安全隐患的同时,督办直接监管部门落实监管责任情况。对安全隐患整改责任落实不到位的单位和相关责任人,一律按规定进行处罚,导致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的,严肃追责问责。

4.建立专业化安全隐患排查考核评估机制。将专业化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纳入年度安全生产目标责任考核的内容,对各单位实行考核通报和责任追究。对本行业领域专业化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情况,专家(组)、第三方机构履职情况,生产经营单位安全隐患整治情况等开展评估,作出评价结论,对不严格履职的专家和第三方机进行动态调整,推动专家和第三方机构认真履职尽责,支持帮助生产经营单位提升本质安全水平。

(二)建设科学化的企业本质安全体系

5.严格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坚持“行业主抓、部门监管、企业落实”的原则,采取示范引领、包干负责、专家指导、送教上门、奖惩激励等方式,持续拓展和深化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攻坚活动,聚焦发力,久久为功。

6.加强企业安全文化建设。认真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弘扬“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安全文化理念,形成覆盖企业决策层、管理层、执行层的安全文化体系。积极发挥安全文化的渗透引领作用,指导安全生产实践,提高全体员工安全意识和企业安全管理水平。

7.强化全员安全教育培训。健全并严格执行全员安全教育培训责任制,严格落实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和从业人员培训考核合格上岗制度。强化安全教育培训与考核,开展常态化的全员安全教育培训,保证企业员工掌握本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和应急处理措施。加强对新录用员工的三级安全教育,将外包队伍的教育培训考核纳入本企业培训工作当中,做到不考核合格不上岗作业。

8.健全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度。结合企业生产经营实际,明确从主要负责人到一线从业人员(含劳务派遣人员、实习学生等)的安全生产责任范围和考核标准,形成“层层负责、人人有责、各负其责”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建立健全涵盖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全过程、各环节的安全管理制度,制定覆盖所有岗位和全部操作过程的安全操作规程。

9.推广使用先进适用的安全设施设备。结合企业特点,狠抓科技强安行动,引导企业淘汰安全保障能力低的落后产能,积极探索、使用符合企业实际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采用自动化程度更高、操作更加简便的智能化程度设备设施,大力推进“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智能化无人”建设。非煤矿山企业要推进地面生产生活设施改造和“五化”建设,危险化学品(化工)企业要推进自动化控制系统改造,不断减少高危场所现场作业人员,降低劳动强度和安全风险,从本质上提高设施设备的生产效率和安全运行。

10.完善企业安全管理体系。强化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积极推动企业班组安全建设,不断夯实安全管理基础。积极推进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开展全方位、全过程安全风险辨识,落实管控责任。健全完善隐患排查治理机制,制定符合企业实际的隐患排查治理清单,推动全员参与自主排查整治隐患。强化危险性作业的安全管理,建立并不断完善相应的危险作业许可制度,规范作业安全条件和审批程序。  

(三)建设标准化的事故灾害防护设施体系

11.统筹推进自然灾害防治工程。统筹推进实施灾害风险调查和重点隐患排查、地震易发区房屋设施加固、地质灾害综合治理和移民搬迁、应急救援中心建设、自然灾害监测预警信息化、自然灾害防治技术装备现代化、全民防灾减灾能力素质提升等重点工程。

12.全面开展风险调查和重点隐患排查。开展全县灾害综合风险普查,重点开展道路交通、生产经营单位等灾害风险调查评估和重点区域灾害隐患排查,配合建立自然灾害风险基础数据库,研究确定地震、地质、水旱、气象等自然灾害风险区划,编制自然灾害综合风险图和自然灾害综合防治区划图。

13.加强事故灾害防护设施建设。完善道路交通安全设施,加快实施乡村公路和急弯陡坡、临水临崖危险路段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建设。

14.强化生产经营单位安全防护设施建设。各单位按照“三管三必须”的原则,督促指导生产经营单位按本质安全体系要求建设各类安全防护设施,确保安全生产“三同时”落到实处。督促指导生产经营单位加大安全资金投入,改造更新落后生产工艺设备,加强安全设施维护保养,督促设有自动消防设施的单位和企业接入消防物联网,签订消防维保合同,定期进行维护保养,保证正常运转。

(四)建设实战化的应急指挥体系

15.完善应急指挥体制机制。建立健全各类事故灾难应急指挥机构,厘清和应急管理部门在应急救援工作中的职责,健全完善应急指挥决策机制。加强应急预案管理,修订完善行业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和安全生产类、自然灾害类专项应急预案,推进应急预案演练向实战化、常态化转变,提升演练质量和实效。强化应急协调联动能力,建立健全应急联席会议、需求专报、情报会商、协同指挥等制度,定期开展联合行动协同指挥演练,增强应急协调联动能力。强化事故灾害信息管理,完善事件信息报送程序。

16.提升现场应急指挥能力。强化一线专业指挥员的培养,建立各类事故灾难应急处置一线专业指挥员制度,赋予专业指挥员全权处置职责。

(五)建设专兼结合的应急救援力量体系

17.加强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建设。依托本行业领域救援力量,组建县级地质灾害、防汛抗旱、地震灾害、森林草原防灭火、工程抢险、物资运输、道路抢修等专业应急队伍,配备满足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应急救援需求的应急人员、技术力量、应急装备,提升专业救援和综合保障能力。坚持专业能力建设与综合能力建设相结合,加强应急救援专业装备配备,组织实战化拉动演练,加强业务技能培训,优化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布局,提升救援队伍“一专多能”救援水平和快速反应能力。

18.加强企业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推动运输企业建立微型消防站,并实现区域联防联动。

(六)建设全民性的事故灾害防范教育体系

19.拓展安全防灾宣传方式。通过客运站场显示屏、开设专栏、“两微一端”等方式,宣传普及安全生产、防灾减灾和应急救援应急知识。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建设全县新型应急管理体系,是提高安全生产水平和自然灾害防治能力的有效举措。县交通局将应急管理工作纳入目标责任制考核内容,细化考核项目,加大考核权重,确保应急体系尽快建立,应急能力稳步提升,应急管理工作高效有序。同时,积极将应急管理工作“十四五”发展规划。

(二)加强协调配合。要加强沟通协调,建立协调联动机制,各负其责,各尽其职,齐抓共管,形成工作合力,全力做好行业应急救援体系建设工作。同时,加强与企业应急救援队伍、民间救援组织的沟通,鼓励引导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应急救援工作。

(三)完善政策制度。根据国家和省市相关法律法规,认真落实属地管理和行业监管职责,分级分类制定监测预警、风险评估、隐患治理、应急装备、应急通信、应急演练等工作标准规范,加快健全应急管理法规标准体系。

第7篇

[关键词]:配电线路 故障 措施

引言

在供电过程中,输电线路发挥着及其重要的作用,它是保证用户可以使用到电能的途径。 因此,做好配电线路的管理至关重要。配电线路由于分布的点多面广,降低其故障率是运维人员难以解决的问题。

1.配电网线路的常发事故分析及防范方法

配电线路的安全运行大有提高,但是一些事故问题仍然经常发生,所以,要想做好配电线路的防护工作,必须认识到这些具体问题,采取一些措施,切实解决这些问题。配电网线路在使用的时候会出现很多故障,这些故障会严重影响供电的质量,为了使配电网可以更好的进行工作,对于常见的故障要进行必要的分析,进而找到防范的方法。

1.1因配电线路自身缺陷造成的线路故障

雷电引起的故障,每年的夏季是雷雨多发的季节,配电线路处于露天的环境之下,其线路和配电设备很容易遭受雷击,造成绝缘降低无法维护正常运行,因为不足引起跳闸,且没有明显的判别标志,只是靠母线电压作为判断依据,不能完全适应当前配电线路运行的实际需求,影响线路的运行安全;由于质量问题,配电变压器出现问题,导致弧光的产生,从而引发短路等。高压计量装置引起的故障。高压计量装置的接线柱相间距离过小,没有采取绝缘防护措施,落鸟或搭挂异物易造成线路跳闸。

1.2非配电线路自身造成故障的原因分析

1.2.1树木造成的故障 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城市绿化进入高速发展期,在带来宜人绿色生态城市环境同时,对配电线路带来的影响不容忽视。 所以对于树障的清理一直是供电企业在线路运行上的一个难题,其难点主要是在砍伐难度较大, 大量的施工单位对城区进行建设改造,在施工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对配电网形成影响,造成破坏。

1.2.2自然灾害。导致配电线路故障的自然因素,主要是各种自然灾害,如雷击、狂风、暴雨等。 这些自然灾害对配电线路产生的损失是不可估量的,每年由于雷击造成的配电线路事故非常严重, 其次,由于遭受外力破坏而产生的问题故障。缩小故障范围的办法是尽快隔绝故障。如果在持续干旱再遇到小雨时,线路非常容易自己跳闸,一些粉尘颗粒会落到电柱子的开关上,或者高压保险的各个部件上,从而会造成事故。由于配电线路的架设纷繁复杂,除了配电线路之间纵横交错之外,配电线路还需绕过各类建筑物、道路、堆积物、树木等,很容易发生线路故障。为了确保安全运行,最好在自然灾害未发生前,与气象部门取得联系,事先获得重要信息,以便采取预防措施,从源头上减少自然灾害。 周围没有大型建筑物,因此很容易受到雷击,造成配电设备的烧毁、避雷器的断线、绝缘子的击穿等,从而引发线路故障。

2.配电线路的防范措施

2.1加强输电线路结构的完整,增加线路回路或者增设变压器,把原来的旧变压器换成节能变压器,由于线路输送功率增加,在发现供电线路设备的缺陷时,要及时上报,从而降低线路故障的发生率。如调压变压器,因为电力网运行时,线路和变压器等电气设备的绝缘所允许的最高工作电压,一般允许不超过额定电压的10%。按供电可靠性有关要求,加装容量匹配和保护定值合适的分段开关和跌落保险,确保线路故障后分段开关跳开或保险熔断,不越级跳闸。

2.2不断强化电力运行和维护的措施

在电力运行的时候,可以强化运行的模式,并且进行相应的维护措施。 加强线路防护措施,对于因外界人为因素造成故障的,要加强索赔力度。 避雷器等设备(包括配网使用的各类金具的设计及镀锌质量) ,定期进行试验、检查,及时处理设备缺陷,提高运行水平。 要严厉惩罚盗取配电线路内部金属的不法行为,相关部门要严厉巡视监督配电线路的杆塔基础。 一遇刮风下雨,极易造成导线对树木放电或树枝断落后搭在线上,电力网在实际运行中可能由于带电设备绝缘不良而有漏电损耗,这种损耗可以通过加强电力网的维护工作来降低,维护工作主要是风雨较大时,甚至会发生整棵树倒在线路上,压迫或压断导线,引发线路事故。 这个时候,对树障的清理力度便要提高,加强在树障清理过程中的技术投入和人力投入。同时,不断加大电力法与电力设施保护条例的宣传力度,积极倡导群众实行群众护线,对偷盗电能抑或电力设施等犯罪行为给予严厉打击和惩处。

2.3不断提高线路故障防护技术

随着城市用电负荷的不断增长,配电网络的规模越来越大,接点和支路也越来越多,年长日久杆塔上的编号会日渐模糊,在风季来到之前,要定时检查配电线路的弛度与风偏可能产生的影响。 导线由于长期受水分,大气及有害气体的侵蚀,氧化而损坏,钢导线和避雷线最容易锈蚀,在巡视中发现导线严重腐蚀时,应予以及时更换。应当认真检查台区的避雷设施,及时校验并更换无法适应正常运行需求的避雷器,必要时可以适量降低接地电阻。于此同时,提升绝缘子的抗雷击水平,尤其是针式绝缘子的抗雷击水平。另外,还必须定期开展线路巡查工作,及时清除线路附近以及线路上的植物、异物等,确保配电线路的运行安全。 此装置能够自动选择出发生单相接地故障线路,时间短,准确率高,改变传统人工选线方法,对非故障线路减少不必要的停电,提高供电可靠性,防止故障扩大。所以在施工中必须严格把关,注意导线的张力,使三相导线的弛度相等,并且在规定的标准范围内,线路巡视时,发现上述问题,应及时安排处理。

3.结束语

配电线路的故障问题严重的影响着供电企业的经济效益,同时也给广大的人民群众带来了众多的不便, 更新改造,提高线路运行、检修水平才能确保真正降低配电线路故障跳闸。维护配电线路的正常运行不仅是电力企业的责任,更是每个公民的责任与义务,所以要爱护电力装备设施,积极配合电力部门工作。

参考文献:

[1] 胡洛夫.配电线路常见故障分析及预防措施[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3,(1).

第8篇

关键词:路基;边坡;病害;防护措施

中图分类号:U41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引 言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新疆的公路建设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目前,全区通车里程达89531公里,是建国初期的26.6倍。尤其是“十五”以来,公路建设成为新疆快速发展的一道耀眼的光环。到去年年底,全区高速公路达到541公里,一级公路883公里,公路形成了以“三纵二横”为主骨架的公路网络。公路交通的快速、健康和可持续发展,为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和农牧民小康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由于新疆地处山区,高差起伏巨大,地形地貌复杂多变,岩层大多呈现为倾斜甚至是倒转的分布情形,局部岩体破碎松散,是各种自然灾害(例如山体的塌落崩塌等)的滋生温床。同时,在新疆的许多山区分布着数量巨大的积雪和冰川,在融雪季节,积雪和冰川融化会形成季节性河流,如果融水较多,则非常容易出现洪水等灾害,严重威胁该当地的公路系统。

上述这些因素会对新疆地区公路产生诸多的病害,因此,对路基边坡病害的分析和研究是十分有必要的,本文正是以边坡病害为出发点详细阐述了边坡病害的类型、稳定性影响因素及可采取的防护措施,为新疆地区路基边坡病害的防护提供了可靠性的依据。

2破坏类型及稳定性影响因素

2.1破坏类型

路基边坡的破坏类型根据其发生的位置不同,一般可分为深层破坏和浅层破坏两种。

路基边坡深层破坏,其破坏面形状包括平面、楔形和曲面等,一般是在坡面2m以下深处演化,产生剪切滑移破坏。这种破坏形式因滑下的土石方量大(有时可达数十万方),造成的危害极大,因此必须避免出现这种深层破坏。

路基边坡浅层破坏形式,可以大致分为剥落、落石、崩塌、堆塌、表层溜坍、风化剥落、错落、坡面浅层滑坡八种形式。图一至图四所示为其中四种破坏形式,表一为具体破坏形式的发生坡面和发生的形态。

图一落 石图 二崩 塌

图 三堆 塌 图 四错 落

表一 破坏形式的发生破面和发生的形态

2.2边坡稳定性影响因素

路基边坡的稳定性因素主要受以下六个因素的影响:

a、岩体结构因素的影响

岩体中结构面的存在是影响岩质边坡稳定性的重要因素之一,岩体结构面的产状与边坡坡面的产状之间的关系往往是岩质边坡稳定性的控制因素。

b、岩石风化作用和侵蚀作用的影响

风化作用可对岩石的变形性质产生不利影响并降低其强度性质,侵蚀作用主要是水的侵蚀,水的存在会加大岩体中的裂隙及增强岩石的风化,造成岩体不稳。

c、力学因素的影响

如震动力、地质构造力、岩体自重力以及岩体内物理化学和地球化学作用等在岩体内所产生的应力等。

d、水因素的影响

水对边坡岩体稳定性的影响不仅是多方面的而且是非常活跃的,主要为水对岩土的物理和化学作用。

e、气温因素的影响

气温是岩体发生物理风化的主要原因之一 。

f、岩体结构面赋存物和地下水化学成分的因素的影响

岩体结构面赋存物质的矿物成分、化学成分、粒度成分和显微结构,地下水的化学成分以及岩体结构面上赋存物质与地下水之间的相互作用等是影响结构面的力学性质和岩质边坡稳定性的重要因素之一

边坡病害防护

路基边坡的防护应遵循以防为主,辅以治理,坚持以工程地质条件为依据,安全性,技术经济合理性,实施的可能性,重视社会人文因素,重视环保绿化,可以绕避时应尽量绕避等原则进行防护。

边坡防护技术主要包括边坡工程防护技术、边坡植物防护和边坡排水三种方法。

3.1边坡工程防护技术

路基边坡工程防护技术一般来说,分为边坡坡面防护、锚杆加固防护和支挡工程三种技术。

边坡坡面防护技术根据其施工方法及特点,又分为抹面防护、捶面防护、喷砂浆和喷混凝土防护、勾缝和灌浆、做护面墙 、干砌片石防护等。图五和图六为两种坡面防护的示意图,坡面防护的类型和适用范围及施工方法总结如表二所示:

图 五 抹面防护 图 六干砌片石防护

表二 坡面防护的类型和适用范围及施工方法

锚杆加固防护工程和支挡工程如图七和图八所示:

图 七锚杆加固防护 图 八支挡工程

锚杆加固原理是通过锚杆的轴向作用力,将围岩中一定范围岩体的应力状态由单向(或双向)受压转变为三向受压,从而提高其环向抗压强度,使压缩带既可承受其自身重量,又可承受一定的外部载荷,可以有效地控制围岩变形。路基支挡工程是利用墙体自身的重力特性维持边坡的稳定性,相对来说施工难度小,易取材,在边坡地质条件比较好的情况下较为适用。

3.2边坡植物防护技术

边坡防护植物选择的应从护坡功能和气候土质环境等方面进行考虑。

边坡植物防护技术主要有种草防护、铺草皮防护、种树防护、土工网植草防护、行栽香根草防护、蜂巢式网格植草防护、喷混植生植物防护和植生基质喷射防护等。在边坡植物防护技术中,土工网目前应用比较广泛,它不仅具有加固边坡的功能,在播种初期还起到防止冲刷、保持土壤以利草籽发芽、生长的作用。土工网植草护坡能承受4m/s以上流速的水流冲刷,在一定条件下可替代浆(干)砌片石护坡。其它植物防护技术在此不再赘述,详细参考文献中所述的内容

3.3 边坡排水

边坡排水要做到疏、堵、绿、补四字准则。“疏”有效地疏导进入边坡的地表水和地下水,设跌水槽、急流槽、截水沟、排水沟、等排水设施。“堵”就是要堵住已损毁的圬工、砌体的孔隙和裂缝等处的渗漏水,同时还需要降低地下水位,防止地下水位升高渗入边坡。“绿”就是在边坡种植低矮灌木类植物,通过绿化植物的根系来固土护坡。“补”就是要及时填补边坡缺土。

工程实例

以某路段右侧路堑边坡碎落病害的综合处治为例,简单介绍一下路基病害治理。该段右侧路堑边坡为砾石土质,成分比例为卵石34.2%、砾石41.6%、砂粒9.3%,密实状态,无胶结,未见有地下水渗出。边坡整体稳定,由于边坡较陡,病害主要表现为碎落和小型掉块。坡顶森林植被茂盛。其路况如图九所示:

图 九某路段边坡状况

根据病害特征和自然环境条件,拟定重力式挡土墙加削坡及移线设桥加原路回填两种方案进行比较。

重力式挡土墙加削坡方案:在边坡坡脚设置3~6米高度挡土墙,其上按1:0.75削坡后,采用铺挂铁丝网植草绿化防护。该方案占用坡顶林地最大宽度为8米。

移线设桥加原路回填方案:将整个路基宽度左移,原路基宽度按1:1.5回填,植灌木绿化防护。因路线外移横坡较陡,需设置2座中桥长155米。

对两个方案工程数量、费用的估算及比较,重力式挡土墙加削坡方案削除坡顶部分宽度,但对坡顶较好的高大树木无破坏,与移线设桥加原路回填方案相比,尽管高大的挡土墙结构与路容景观不协调,由于工程造价要节省得多,因此作为推荐方案。

结论

新疆地域自然灾害较多,给公路建设运行维护和管理带来很大困难,也严重破坏了公路系统的正常运行,新疆公路的自然灾害的防护工程具有高度的系统性和复杂性。因此,本文阐述的自然灾害引起边坡病害的可能类型和其相关的防护性技术是非常有必要的。防治新疆公路边坡稳定的途径也应该在以上所述内容的基础上进行分析和研究,本文能够为实际工程提供可参考性的依据,可以用来指导实际工程。

参考文献:

[1] 新疆公路概况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公路管理局 2012.3

[2] 破坏新疆公路的自然灾害类型分析及防治途径 ,黑龙江交通科技,72-74

[3] 周得培.植被护坡工程技术.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3

第9篇

关键词:海岸防护林;营造技术;树种选择

Abstract: this paper mainly in view of China's coastal shelter forest, the development situation of the existing research results, as well as the coastal zone of long choose forest tree species in this paper. Aiming to make the reader understand China's coastal protection situation, understand now shelter forest tree species selection of the reason for the construction and value. In addition, it introduces the principle of the collocation of mixed forests.

Keywords: coast shelter forest; Build technology; Tree species selection

中图分类号:S727.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在我国法护林建设体系中,有一种防护林称为海岸防护林。这类防护林是为保护海边地区的海岸不受海水侵蚀、海岸水土流失以及海边农作物不受风害的特殊林带。

一、我国海岸的基本特点

1.跨度大:我国的海岸线北起于辽宁的鸭绿江,南至广西的北仑河,全线长达18,000公里。同时,沿海地区分布着大大小小的岛屿6500多个,岛屿岸线长达14,250公里。纵向跨越了温带、亚热带和热带三个不同的气候带[1]。

2.海岸类型复杂:由于我国的海岸线很长,跨越了50个纬度。并且,我国的海岸带属于版内海岸这一大类,具有陆架宽阔、潮坪带发育的特点。再加上海岸线穿越了几个气候带,在气候、地质条件和江河的影响下,构成了我国海岸线复杂的海岸类型。可以将我国的海岸带主要分为基岩海岸、沙砾质海岸、淤泥质海岸和生物海岸四种基本类型[2]。

3沿岸污染严重: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迅速发展,环境污染问题也日益突出,在我国5000多条河流的带动下[27],将众多的污染物质带入海洋[3]。同时,河流中的污水遇到富含阳离子的海水与颗粒表面的负电荷发生中和反应,形成絮状沉淀,增大泥沙的沉降速度,加速河口地区淤积[4]。污水中众多的重金属也在入海口发生沉降,造成重金属污染。

4自然灾害频繁:我国沿海地带的自然灾害也是影响当地生态系统的重要因素,最常见的自然灾害就是风害,包括台风、风暴、潮风、盐风和风沙。除了风害,常见的自然灾害还有土地盐渍化、暴雨、冰雹、寒潮等。

二、防护林林中选定现状

在建设沿海防护林体系的过程中,坚持适地适树这一原则,有针对性的选取优良的树种。选择防风、耐盐碱、耐水湿、根系发达,并且有一定经济价值的优良树种建设沿海防护林。

2.1红树

红树作为热带和南亚热带海岸潮间带的重要植被,具有保护盒发展沿海湿地生物多样性、改善沿海生态环境的重要作用[5]。由于红树的根系发达,生长于潮间带,有学者提出将红树林作为海岸防护林,不但能很好的的起到防风固岸的作用,还具有净化污水的潜能[6~7]。能够吸附水体中的重金属,例如Cu、Pb、Zn、Cd等[8]。

2.2赤桉

赤桉具有较强的抗风作用,选择具有较强的抗风作用,并且赤桉属于书生树种,具有较好的经济价值[10]。赤桉能够很好地适应沿海地区含盐量较高的土壤环境。但是赤桉对于气候的要求相对较高,不太适合北方沿海地区的寒冷气候。但如今赤桉已经作东部、南方沿海地区的首选防护林的树种之一。当然,如果能够将赤桉与巨尾按混交,能够更好的达到抗风、速生的效果。

2.3大麻黄

大麻黄是原产于澳大利亚、东南亚和太平洋群岛的树种,具有较强的耐旱、抗贫瘠、耐盐碱和抗风沙性等特点,自20世纪引入我国东南沿海地区以来,就成为了沿海地区防风固沙、改善生态环境和提供用材等方面的先锋树种[11]。

2.4台湾相思、耳荚相思树、马占相思等

相思类树种属于阔叶树种,树叶叶柄膨大程树叶状,树枝展开,使得树身冠幅很大。并且相思类树种生长较快,属于速生树种,能够较早的发挥防风效益。在南亚热带干旱地带滨海地区选择种植大叶相思、厚荚相思、马占相思等相思属林分能有效的降低风速,经过相思树林的风在1H处的风速将到最低,最低都能够降达67.53%[12]。

2.5柽柳

柽柳是一种落叶小乔木,多生长于我国北方干旱沙漠地区。柽柳能够适应沙漠严酷的环境,不怕沙埋,不怕沙打。并且柽柳还具有很强的抗盐碱的能力。

2.6其他树种

在各地海岸防护林体系建设过程中,还有些地区也推出具有地域特色的防护林体系建设。例如某些地区选用荷木、红荷、枫香、白兰、山乌桕、海南蒲桃、刺桐、榆树等具有园林观赏价值的树种营造防护林。

三、海岸防护林建设现状

3.1基岩质海岸造林

在基岩质海岸第一应该种植侧柏、日本黑松等树种,这些树种的适应能力很强,适于在基岩质海岸的各种立地条件之下生长,是基岩质海岸的造林先锋树种[16]。

但是从总的研究来讲,对于基岩质海岸防护林建设的还相对较少。总的分析其原因主要是受基岩质海岸的立地条件的限制,植物没有办法在基岩表面扎根,如果植物扎根进入基岩,反而会加速基岩的风化,而防护林的防护效应也会因此而下降,达不到防护效益。

3.2沙砾质海岸造林

在沙砾质海岸的防护林下土壤中的全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都显著偏低,土壤保水能力低下,总体说来沙砾质海岸的养分含量偏低,造林时需要选择耐干旱瘠薄的树种,或者采取人为措施,施肥保水。就有地区的海岸防护林采取绿肥压青、覆盖和施用有机肥可以有效,提高沙砾质海岸的土壤养分,提高土壤酶的活性,改善土壤的有机转化效率和速率[19]。也有地方采用客土法和人工施肥等措施来提升土壤肥力[20]。

但是为提高防护林的上涨效益和改良土壤,不少地区选择了大麻黄作为海岸防护林,大麻黄能够很好地抵御风暴潮袭,对于海岸防风固沙、抗击海潮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大麻黄纯种林却往往引起土壤恶化、病虫害[21]。为此很多地方为了使海岸防护林能够更好地发挥防护效益,于是引进相思类树种进行防护林优化。以厚荚相思为例,在沿海引种后,成活率高,生物量大,林带抗风能力强,并且能够较好的改良,与大麻黄、湿地松等树种混交形成多层次,多结构的林带景观,是理想的沙质海岸更新造林的理想树种[22]。

将大麻黄与厚荚相思混交种植作为防护林,也有研究表明可以将大麻黄与柠檬桉、巨尾桉、刚果12号桉或细叶桉进行混搭,都能够提升海岸防护林的效果。同时对于发展滨海森林旅游有着现实和深远的意义[23]。

参考文献:

[1]林文棣. 中国海岸的灾害及防护林体系的规划[J]. 水土保持学报. 1989,3(3):46~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