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17 17:51:50
导语:在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关键词:乡村景观;风景园林;规划;设计
Abstract: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economic construction in our country, which is more and more light in the field of landscape architecture planning and design, has gradually shifted from cities to the countryside. Village is the basic human settlement environment, rural landscape has a simple beauty of nature, the quality of people's lives as the enhance of environmental consciousness and also in gradually improve, the country also gradually moving towards modernization. In the rural construction, rural construction need natural surrounding, through rational planning of rural landscape, can guarantee the local features and culture of rural landscape to continue and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landscape architecture industry more perfect.
Key words: rural landscape; Landscape architecture; Planning; design
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引言
众所周知,乡村环境是人们居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生存与发展不可或缺的空间。随着现代风景园林的不断深入,人类为了满足在乡村地区的生活、生产需要,逐渐改造乡村自然、适应自然而形成天然的乡村景观,从而体现出特有的乡村田园风光。现如今,越来越多的风景园林设计师与其他专业人员一起,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通过乡村景观规划,促进乡村地区的经济发展,提高乡村地区的生态环境质量,从而实现乡村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以及区域的协调发展。
乡村景观的概念及构成
通俗地来说,乡村为非城市化地区,它是指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所形成的相对独立的、具有其特定经济、社会和自然景观特点的地区综合体。而景观在各种学科中的解释不同,从地理学的角度,我们可以把景观看作是一个地理区域的总体特征,具有多种过程及多种功能的承载,可以说这是一个复杂的自然过程和人类活动在地球上的一个证明。
乡村与城市随着原始聚落的分化逐渐出现,我们可以依据人类的聚居状况来划分地球表面的景观类型:乡村景观、纯自然景观与城市景观。从景观特征上看,乡村景观相比城市景观有较强的自然属性,较低的人类干扰强度;而乡村景观相对于纯自然景观来说,又具有一定的人工的气息.从地域范围看,乡村景观泛指城市以外、具有人类聚居以及相关行为的地域空间。乡村景观区别于纯自然景观和城市景观的关键地方就是乡村景观主要是乡村特有的田园生活和田园文化以及依靠农业的生产景观。乡村景观就是指人类因生活、生产的需要,在乡村地区范围内和地表之上叠加人类活动综合形成的自然景观以及人文景观的表现,既包括乡村自然景观,也包括乡村人文景观。
乡村聚落是人们生产、生活及周围环境的综合体,是一种最直观的人文景,具有浓厚的生活基础和浓郁的乡土色彩,它设计灵活、功能合理、构造经济、外观朴实,主要包括人们活动和休息场地及生产场所,如房屋建筑物、街道、广场、公园、运动场、河沟、井泉、菜地、果园、林地等。乡村聚落的建筑形式、空间格局和物质形态对地理环境具有显著的依赖性,是利用当地地方材料建造形成,与乡村环境和谐的融为一体,综合反映了一个地域的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特色,如气候、地形、水文、植被等自然因素。
乡村景观的特点和价值
(一)乡村景观特点
乡村景观的特点主要由以下六点:
(1)自发性。依据地域本身自然而然的植物条件、地貌条件、历史文脉和文化内涵,乡村景观本身就有它自身生长、演变的过程。
(2)文化与历史的体现。乡村景观也记载着一个地方的历史,包括社会的和自然的历史,充分反映了地域发展的历史信息。
(3)审美性。乡村景观所体现出来的亲切宜人的田园风光以及大自然的欣欣向荣,具有审美性的特点。
(4)生产性。乡村景观密切联系着人们的生存、生活,为了满足生产的需要,使用者对原有的乡村土地进行创造、修正和完善,目的是满足生产性和实用性。
(5)地域性。乡村景观是自发或半自发形成的,乡村景观的人文要素和自然要素都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特征。
(6)生态性。理想的乡村景观显示出良好的生态保护,乡村环境的生态美由景观丰富性、生物多样性和各种要素共同协调构成。
(二)乡村景观价值
目能乡村景观被人们熟知的价值有三点:审美性、生产性和环境价值,除此之外,人们越来越认识到乡村景观的两外两个重要的价值:文化历史价值和地域认知价值。乡村景观的形成凝聚着丰厚的地域人文精神,反映了一个地区人们的社会文化、生产生活等发展状况,集中体现着地域的特色,具有宝贵的历史文化价值,对人类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乡村景观是综合体现了人文因素和自然因素,在乡村景观的构成中,生产特点、社会组织、风俗习惯、文化传统等人文因素都打上了地域的烙印,而在乡村景观的形成中地形、气候、水文、植被等自然因素扮演各自的角色。因此,不同地区的乡村景观有各自不同的特色,体现出地域独特性。乡村景观反映了地域内在文化和地域历史,如同一个活的博物馆,比历史记载更为可贵,成为解读地域文化、延续地域历史文脉、推进社会文明的积极要素。
(一)乡村景观在风景园林规划
当前,我国正在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风景园林设计师来说,是设计乡村景观的一个舞台和契机,对改善国土和区域环境更是一个良好生活的开始。对乡村景观规划来说,我们不仅要考虑如何促进乡村地区的产业发展,同时还需要关注传统乡村风貌的保护与发展,关注乡村地区生态环境的建设,提高乡村景观的视觉品质,体现乡村景观的价值。
(二)乡村景观在风景园林设计原则
乡村景观在风景园林中的设计目的是提供自然保护、乡村游憩、景观保护和教育等方面的功能。设计原则主要遵循以下四点:
(1)开放性原则。乡村景观作为一种景观资源,乡村景观的区域应当是开放的,应当为全社会公众共同分享。
(2)农田保护原则.农田是具有生命力的土壤,农业生产水平的好坏与良好的农业土墩密切相关,因此,农田具有不可代替的宝贵价值。
(3)历史性和地域性原则。乡村景观的设计必须尊重并延续当地历史文脉的原则,保留乡土特色。
(4)整体性原则。乡村景观设计必须和周边环境、位于的或邻近地域作为一个整体考虑,把每一个具体的设计注意兼顾左右,承上启下,注意景观整体的和谐和个性的表达相统一。
(三)乡村景观在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中的意义
乡村景观在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中的意义可以归纳为:
(1)乡村景观是一种具有明显地域性特征的景观,反映了当地人适应地域气候、土地上的自然及人文过程的物质形态,是一种乡土景观.
(2)乡村景观能够让我们更深层次地、更为透彻地了解景观特点、地方的行为以及当地风俗。
(3)乡村景观给人带来了的独特体验,为设计具有地域特色的现代园林作品提供了不尽的源泉.
结束语
综上所述,乡村景观与地理、交通、水文、历史、经济、社会、生物、旅游等方面都有着直接或者间接的关系,所以,园林设计师必须根据自己的专业知识来合理规划与设计,只有这样才能创造出更有特色和美感的乡村景观。此外,了解乡村景观的历史文化,保持乡村的悠然风光,维持乡村景观的多样性,从而让乡村景观能积极反映出地域特色,才能为整个景观规划作出一定的贡献。
参考文献:
[1]赵晶.从风景园到田园城市—18世纪初期到19世纪中叶西方景观规划发展及影响田[J].北京林业大学,2012.
[2]冯潇.现代风景园林中自然过程的引入与引导研究[M].北京林业大学,2009(7).
【关键词】 风景园林;地域特征;规划设计
引言
人类与自然环境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在风景园林学科中,这种关系体现的尤为明显。风景园林设计是一门运用自然因素特别是生态因素、社会因素来创建优美的、生态平衡的人类生活境域的学科。由于世界上各区域气候、水文、地理等自然条件不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地域特征,也形成了丰富多彩的人文风情和地域景观。
不同的地域特征影响这一地域的方方面面,以地形地貌作为造园主要载体以植物材料作为造园的主要元素的园林景观,与地域特征的关系更为密切。不同的地域条件形成了不同的风景园林类型。各地域的优秀园林作品都是在尊重地域基址的基础上形成的,每一片地域的气候、土质、人、动物、植物和这片土地上发生的一次次事件凝结为具有普遍意义和深刻穿透力的人文精神,一方土地上人的情感世界和生活状态聚集浓缩成地域的风情特色。
地域特征简述
某一地域范围内存在显著区别于其他地域的各种显著事物、标志及表征,统称为该地域的地域特征。以地理学相关理论为基础.可具体细分为地域自然特征及地域人文特征两大类。
1、地域自然特征
地质地貌
不同类型的岩石,表屡不断被风化,从而形成了人类厦其他生物赖以生存的重要自然资源之一土壤。地域的地质土壤情况,是决定地域自然景观特征的一个重要园素。地貌,指地球硬表面由地貌内外动力相互作用塑造而成多种多样的外貌和形态。地球表面,一方面受地壳运动、岩裳活动、地震等内动力影响,另一方面.受气镔中的风化作用、流水作用、冰川作用等外动力影响.形成丰富的地貌类型。
(2)气候气象
地球外圈层的大气是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最活跃的因素,满足地球生物维持生命活动的需要。其周年的变化,形成了地域常年的气候气象特征。
植被
植被是^居环境建设中一十需要高度重视的因子。由于植物是风景园林设计的主要语汇,是体现风景目林学科生态属性的主要方面,是人居环境建设中活的园子,因此,地域植被特征对园韩作品影响特别大。
水文条件
水是地球表面分布最广和最重要的物质,人娄生活更是不能没有水。自远古以来,人类即自觉的择水而居,滨水地带几千年来更是成为了人类高强度、高频率活动的地带。
2、地域人文特征
(1)历史背景与遗迹
任何一片地域,都有其产生和发展变化的历史。研究历史背景.深^研究地域发展脉络。了解地域人文特征的起源及变化情况。设计时,只有把对地块的思考放在一个整体、宏观的时空背景下,充分调查了解地域历史背景,才会对地域
人文特征产生及发展有一个比较清晰、全面地了解,才能在设计中期及后期,有的放矢,论之有据。
(2)人文符号
人文符号是一项十分有代表性的地域特征形式。从古至今,人类为了表达自身的存在和思想,自觉或不自觉地创造了大量人的文符号。时至今日,符号更加承担了信息传播的功能,一个好的符号设计,会充分表达地域人文思想,在人们心里产生巨大共鸣。
民俗风情
由于地理位置、等各种原因,每个民族,经过若干年演变和发展,总会形成一些特有的传统风俗习惯。这些习惯以一种相对稳定的形式出现,具有大规模的时空连续性、社会性、集体性、地域性等特征,主要通过语言文字及相关行为活动传播及传承后代。很大程度上给民族打上了特有标记,成为了十分有代表意义的地域入文特征形式。
社会特征
相对于历史背景,该项更多的从社会现实功能角度来剖析地域人文特征。社会是人与人之间交往的产物,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情况都有所不同,人对社会的现实需求、社会对人的规范,也在随着时代
改变而改变,从而导致了地域人文特征呈现出社会性、时代性的一面。
地域特征对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影响和应用
1、地域自然特征对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影响及应用
(1)地质地貌对风景园林规划的影响表现在分布上,不同的地区有其独特的地质地貌特征,例如高原、山地、丘陵、平原以及盆地等地形,它们各有其独特的地质地貌,因此在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时要特别考虑这些情况。我们可以看到例如江南风格的园林和北方的会有明显的不同就只是这种情况。
(2)气候的差异是形成各地地域差别的重要原因 它影响到地域的水文条件 生物条件以及地形地貌 也造成人们生活方式的差异 从而极大地影响到地域园林风格的形成。中国古典园林中岭南园林建筑占地面积较大 而且往往连宇成片 这是为了适应炎热的气候而取得遮荫的效果 同时也便于雨季的内部交通和防御台风袭击而在美国的加利福尼亚州 充沛的阳光温暖的气候 晴朗的天空 使室外生活极为适宜 所以以托马斯 丘奇为代表的加州学派就发展出了带有露天木制平台 游泳池 不规则种植区域和动态平面的 加州小花园 适合当地的气候和人们的生活。
(3)植物是园林中最重要的造景要素 并且受气候的影响最大 在不同的气候条件下生长着具有差异性的植物品种和植物群落 植物以其丰富的色彩 多样的形态形成园林的主体景观 也构成每一种园林类型的典型特色 优秀的风景园林师总是善于观察和发掘乡土植物之美 并把它们运用到园林设计中来 这也使得某一特定地点的设计作品注定是独一无二的 因为建筑可以迁移仿造 植物只有在其适应的气候条件下才能生长良好。中国地大物博,气候多样,有更多的植物种质资源,使风景园林师有很好的条件利用丰富多样的植物创造出适合于各种地域特色的景观。东西南北中各区域正是因为不同的气候,生长了多种多样的植物种类,凸现了特色的地域特征。北方园林正是由于春华、夏绿、秋收、冬藏四季景观的变化形成了特色的季相园林景致,我们应该发扬它,而不一定要把南方的椰子树、棕榈树做成雕塑安放在北方城市的大街上。
2、地域人文特征对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影响及应用
(1)历史背景与遗迹因子。历史遗迹是人类在地域上活动和作用留下的种种印记。这些印记,直接反映长期以来人们与地域相互作用的过程,同样也是地域特征的一笔宝贵财富。在设计中,应该加以合理利用与保留,在尊重历史的基础上对旧有景观结构与要素进行了新时代的演绎与新功能的表达,而不是随意抹煞。
(2)人文符号因子。在后现代主义代表的众多设计作品中,我们都可以看到人文符号因子在设计中的应用。如1972年设计的富兰克林纪念馆,他将纪念馆主体建筑置于地下,而把旧有故居建筑形式当作了符号来应用。在红砖铺砌的广场上采用了故居建筑平面形式的白色大理石铺装图案,用不锈钢架子勾画出了故居的建筑轮廓等手法,都是在通过景观营造,对场地进行符号化隐喻,来表达旧建筑的灵魂,使得整个景观细部,充满生活情趣和地域特色。
(3)民俗风情因子。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发展中,伴随着人们不同生活习惯与地域文化,形成了各种各样的民俗风情。这些民俗风延续至今,也对地域的开发与保护产生了重要影响。在概念规划,应该重点对地域民俗文化因子进行挖掘和在景观环境中表达。
(4)社会特征因子。当今园林规划与设计,风格与面貌己经同传统古典园林有
了千差万别,其中园林作品所处社会时代不同,是造成这种现象的一个主要原因。当今园林建设己经成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需要满足广大市民休闲游憩等各方面的社会需求,而不是服务一家之需。因此,现在的园林作品更多呈现出来的是开敞、外向的面貌,通过各种类型场地来满足各类人群的社会需求。在发展的历程中,其始终以保持公园社会公益性为前提,注意跟随时代需要扬弃既有状态和管理方法,运用更先进的技术方法和理念指导园林建设。
三、结束语
地域特征在时间和空间上不断发生着变化,通过景观设计的途径,挖掘和创造属于自己的土地,属于自己的景观特色。尊重历史地段的传统风貌的真实和完整,不拘泥于传统,不强求历史遗产为适应现代生活做出牺牲;探索所有可能的工程和管理措施,采取适应设计,在尽量不改变历史风貌的前提下,完善交通、消防、公共设施,提高环境和居住质量,将是每一个建设者和规划设计师所追求的。
参考文献
[1]干今琪.利用地域特色创造景观个性[D].北京林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6.
【关键词】风景园林设计植物配置植物规划
一、风景园林设计的几点原则
从根本上坚持生态性原则以及地域性原则,同时还要坚持统一性原则与均衡性原则,还有景观性原则和经济性原则。生态性原则以及地域性原则指的是蒙圈城市现代化发展的重要举措,需要实现城市绿化面积的进一步扩大,在通过使用植物本身存在的光合作用的基础上实现城市空气的精华,促使城市气候得到有效的调节等。统一性原则与均衡性原则则指的是植物搭配需要具备足够的统一性,同时还可以促使人们产生一定的遐想,将整个城市以及区域的整体特征表现出来等。景观性原则和经济性原则则指的是在使用姿态不同的画面的基础上促使风景园林观赏的价值得到明显的提升,促使四季的美观效果得到明显的提升。
二、风景园林设计的几点植物配置以及规划方法
(一)有机结合花草丛木的有效方法
在实际工作中,在规划以及配置景观园林植物的过程中,我们需要严格在实际工作中严格按照实际情况的需要来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有机的结合花、叶两者之间的比例,做好绿叶配红花比,不要在实际工作中选择单调的绿叶、单调的红花[1]。选择合适的比例,促使植物配置的美观功能彰显出来。例如:常青树需要按照相应的比例搭配映山红,红叶需要按照相应的比例搭配百合花,不仅如此,还要在实际工作中重点关注植物四季的不同变化,对于其存在的不同景色构成的景色进行分析。与此同时,从根本上有效地结合花草丛木比例,还需要严格按照四季的气候变化,坚持做到以下几点:“春季可以观百花、夏季可以享受荫凉、秋季可以品尝果品、冬季不树木花草萧条”,促使其风景园林设计效果逐渐提升[2]。
(二)多层次的搭配方法
如果在设计风景园林的过程中保持错落有致的设计原则,那么就可以从根本上缓解人的视觉疲劳,在发挥上述效益的基础上还可以促使其逐渐完成独特景观形状的构建,进而从根本上体现地域的实际特色,反应其地域植物形态。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可以按照实际情况的需要搭配不同颜色树种,在上述的基础上也可以实现高低错落树木的搭配,这样一来就可以发挥以下效用:“红绿相间”、“缤纷多彩”、“错落有致”的搭配效果。举例说明: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可以选择交叉配置、错落排列以下几种类型的树木:枫树、桧柏、红叶李、黄杨球,这种树丛景观可以直接对人造成视觉冲击,感受大自然的美,缓解郁闷以及犹豫。
(三)美学艺术手法的有效使用
美学艺术手法的有效使用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步骤:首先是美学艺术手法的对比以及衬托,在对比以及衬托的过程中,在不同的植物配置颜色和形态的基础上是最为重要的[3]。在上述的基础上促使人员感受显著的协调感,同时还可以促使园林的观赏价值得到显著的提升。其中最为典型的对比就是绿叶配红花,或者是按照需要设置高地错落的树木,促使其形成典型的对比,进而形成是绝视觉上的冲击。同时实现动态跟均衡应用。例举例说明:如果选择枫树、石楠等类型,那么其就比较适合在道路两旁栽种。如果是柳树、松树这种类型,那么就比较适合栽种在空旷的部位。第二步是重视植物动态,其实质上指的是植物存在的四季变化,对其需要实现均衡的分布,因为一年四季处于一个不断变化的趋势中,进而会导致不同效果植物的产生,这样就可以以实现和谐的效果。第三步是有效的使用层次跟背景凸显的方法,促使两者的作用最大程度的发挥出来。实现不同品种花的有效配置,那么在开花的季节,虽有不同,但是可以从根本上实现“四季皆有花开”的搭配效果[4]。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配置以及规划园林景观的过程中,我们需要严格按照地域的实际风土人情特征以及实际的地理结构为基础,同时还要促使植物四季不同变化得到结合,在上述的基础上实现综合分析。在园林景观配置以及规划的过程中,我们需要重点关注以及重视结合城市景观用地面积情况。首要的工作就是实现植物生长习性的详细了解同时还要按照实际情况的需要结合土壤气候存在的实际特性,在分析特性的基础上有阵的选取那部分最合适的植物来完成规划以及布置,促使植物死亡跟植物迁移实现最大程序的避免。除此之外,我们还需要在实际工作中,进一步强化园林植物涉及到的病虫管理工作以及场地管理工作等,在上述的基础上有利于风景园林跟人两者之间实现有效的、和谐的发展,进而促使人们得到很好的视觉感受,促使其心情愉悦,心花怒放。
参考文献
[1]李春娇,贾培义,董丽.风景园林中植物景观规划设计的程序与方法[J].中国园林,2014,v.30;No.21701:93-99.
[2]李春娇,贾培义,董丽.风景园林中植物景观规划设计的程序与方法[A].IFLA亚太区、中国风景园林学会、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2012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IFLA)亚太区会议暨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2年会论文集(下册)[C].IFLA亚太区、中国风景园林学会、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2012:5.
[3]林怡.风景园林设计的植物配置与规划探析[J].现代园艺,2015,No.27804:86.
关键词:城市;风景园林;科学规划
1 概述
风景园林一般指的是综合利用人文艺术方式以及自然科学共同营造的人类美好户外生活环境。随着我国城市不断扩张,城市风景园林的规划已经成为一个现代化城市规划与设计的必不可少的部分。城市风景园林的规划与设计应该与当地环境相适应,与当地历史、人文相契合。在城市有限的资源情况下,应将城市风景园林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相结合,提高城市风景园林的相容性,进而缓解人口与环境的矛盾,促进城市健康发展。
2 城市风景园林概述
2.1 城市风景园林功能及作用
城市风景园林不仅可以作为游览场地供城市居民休闲,也可以改善城市环境,具有生态功能、社会功能以及经济功能。
城市风景园林的生态功能主要体现在园林中的植物可以净化城市空气,吸收城市CO2,释放O2,维持城市的C-O平衡。城市园林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吸收城市空气中的粉尘以及有害气体,减轻城市环境污染,缓解城市“热岛效应”。社会功能主要体现在风景园林为城市提供了一定的自然画面,体现城市以人为本的精神,为城市居民提供舒适、优美的生活环境。比如可以给居民提供散步、摄影、赏景等活动的场所,使居民放松身心,减少居民生活压力。经济效益功能主要分为间接经济效益以及直接经济效益功能,风景园林提高城市的基础服务质量,提供较好的社会效益以及生态环境效益。
2.2 城市风景园林规划与城市关系
城市规划设计风景园林之于城市能够改善城市风貌,增添城市居住氛围,促进城市经济发展。城市风景园林设计与规划能够凸显城市风格,彰显城市文化底蕴,表现城市的人文精神。城市风景园林具有其独特的美感,能够为居民提供良好的居住环境。良好的风景园林规划不仅与城市的物质层面有关,也能为城市提供精神内涵,使居民的居住更加舒适,凸显城市的人文底蕴。科学规划的城市风景园林能够体现城市管理理念,体现城市经济情况,从而为城市提供投资吸引力,进而带动城市居民消费的增长,使城市更加宜居。
2.3 城市风景园林规划原则
城市进行风景园林规划时应该遵守最少干扰原则、4R原则、功能原则以及整体连续性原则。首先应遵守最少干扰原则。城市的风景园林往往是在城市某一定的场地上进行建设,城市进行园林建设过程中对自然环境必然会产生一定的扰动。因此在规划设计园林时,必须遵守最少干扰原则,将生态扰动降到最低,并不断优化以促进城市系统的物质循环,保护城市环境多样性。其次,应该遵守4R(Reduce、Reuse、Recycle、Renewable)原则。在规划设计风景园林时要尽可能减少使用建筑材料等不可再生资源的使用,在满足城市设计的基础上对原有资源进行再次利用,并利用所回收的资源进行利用,并采用再生资源进行建设。再次,应该遵守功能原则,城市园林的主要功能就是维护城市居民的身心健康,维护自然生态。最后,应遵守整体连续性的原则,城市风景园林作为城市的一部分,必须与城市大环境相适应,具有连续性。
3 科学规划城市风景园林措施
城市风景园林规划是城市规划十分重要的环节,各个城市规划风景园林均应该根据城市特定的地理环境以及人文文化进行侧重规划。规划城市风景园林的一般流程为先确定风景园林的活跃因素,之后确定城市园林风景的特色风景区,再确立整个城市风景园林轴线景观,控制城市园林景观内容,最终确定出符合整个城市的风景园林规划。
3.1 提高城市风景园林规划水平
想要科学规划城市风景园林,必须要提高相关园林规划设计人员的整体水平,从而提高城市风景园林的科学性。要加强园林规划人员的专业能力,并给予其充分的锻炼,以提高相关人员的实践能力。促使其将城市风景园林规划理念与实际城市规划工作相结合,设计规划高水平的城市风景园林。在设计规划时,要将新旧理念相互联系,合理规划,保证风景园林的规划合乎规范,并有所创新。在进行城市风景园林规划时,一方面应该循规蹈矩,尊重城市传统理念;另一方面应该推陈出新,借鉴国外先进国家风景园林规划经验,将风景园林设计与国外先进理念结合,规划出别具一格的城市风景园林。
3.2 重视城市园林系统的构建
规划城市风景园林要重视整个系统的构建,注意城市与郊区、城市与自然的功能性联系,注意二者之间的生态联系。规划园林时,要树立内外兼修,顾全全局的思想观。城市园林规划的立面图、总平面图、鸟瞰图以及透视图均十分重要,必须重视园林整个图面的效果。每一张园林风景系统都必须全面,并且要体现生态观念。在园林设计规划时,必须以系统的视角对城市进行规划,规划出实用、美观的园林系统。尤其在城市的城区间区域,更应将绿地在为载体,实现城市生态的需求。此外,还要尊重城市自身的自然景观以及生态现状,传承城市的特色。比如某城市进行一园林风景规划,首先应从城市绿地系统进行考虑,确定整个规划目标。之后依据城市自身特点以及其他既有园林进行设计,保证城市园林风景的系统性。
3.3 重视城市天然条件
规划城市园林景观时应该充分利用城市的天然条件,加强绿地整体规划设计。在城市园林景观规划时,应结合城市的优势,取长补短,突出城市自身优势。在进行园林规划过程中,应为园林规划出合理的绿地,并将所规划的绿地设置相应的功能,实现各绿地功能协调、结合,将城市资源整合、统筹、规划,使之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在规划风景园林时,要将城市的自然资源与自然环境进行结合,依托城市自身的河流、丘陵等特点构建出与所属城市相适应的园林景观,并实现各个园林间的联系,进而形成合理布局的系统。比如江苏苏州某城市在进行风景园林规划时,依据城市水环境优势合理规划,构建出与城市相结合的“山-水环抱”风景园林。
3.4 重视城市风景园林规划的传承
城市规划风景园林时应该重视城市文化的传承,也要注重风景园林知识产权的保护。城市任何一个角落、一个环境的规划都是独特的风景文化,均体现出城市不同的风景园林规划人员的设计理念。应深入理解城市的文化价值,挖掘内部价值,每一个城市均代表了一个鲜活的历史,在规划风景园林时要做到传承城市历史,为园林景观规划进行充足的准备。比如在1972年所规划完成的富兰克林纪念馆,将城市中富兰克林的故居作为城市的人文符号进行应用,通过一系列规划布置,表现出旧建筑的灵魂,保证整个城市风景布置有致。
4 结束语
城市风景园林不仅能为城市居民提供舒适休闲的场所,也可以改善城市环境,因此必须重视城市风景园林规划。城市进行风景园林规划时应该遵守最少干扰原则、4R原则、功能原则以及整体连续性原则。在规划时应该努力提高城市风景园林规划水平,构建城市园林系统,重视利用城市天然条件,加强城市园林风景规划的传承,进而改善城市风貌,增添城市居住氛围,促进城市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关键词:风景园林;知识社区;创新;传播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422(2014)05-0050-02
1 前言
随着当前信息社会下群体及社区交流规模不断扩大,新的知识不断涌现,知识社区对科学研究与实践的影响也越来越突出并得到关注。风景园林作为交叉性综合学科涉及多个知识邻域,风景园林知识社区作为学科知识发展与创新的主推力,其组织与作用的模式对风景园林发展与实践方法有着深远影响。
2 知识社区的内涵及价值
2.1 知识社区的内涵
知识社区(Knowledge Community)这一概念的渊源可以联系到科学社区(ScientificCommunify)、实践社区(Communityof Practice)、
知识社群(IntellectualCommunities)以及思想学派(Schools ofThought)等相关研究内容。知识社区是指在相同或相近研究领域内,具有共同观点和相似兴趣的研究者的集合。与日常生活社区、工作社区以及民族社区相比,知识社区是一种集中于知识的特殊类型,其中心任务是知识的生产、创新、传授和传播。目前知识社区可以分为实体社区和虚拟社区两个层面,包含了物理分散但逻辑集中的海量信息资源。
知识社区还具有以下两个特点:第一,知识社区具有相关的空间限定,不论是具有特定边界的物理存在的实体社区空间,还是具有某种共同特征的虚拟社区空间,他们都具有空间限定性的特征,是知识社区成员的工作环境;第二,知识社区具有社会性,社区成员之间通过批次的交互作用,产生并形成了归属感,彼此之间建立起来心里情感上的密切联系。
2.2 知识社区的价值
2.2.1 激励价值
在知识社区的建设和运作的过程中,对于优秀的知识贡献者,提供相应的激励措施,能够大大增加这个社区的参与积极性,实现知识社区的良性循环。
2.2.2 共享价值
知识社区是一个信息共享环境。知识的传递从线性链接变成一个非常复杂的网状结构。成员在知识传递的过程中实现了知识的共享,促进了共同成长。社区成员在供应链中既可以扮演受众的角色,也可以扮演专家的角色,且这两个角色具有模糊性并相互转化。
社区的建设与参与过程中,多学科的合作某种程度上能够更快、更好的解决问题,提高知识社区整体应对外部挑战的能力。
2.2.3 促进最佳实践价值
通过知识的共享和知识社区的相关激励措施,能够促进多学科知识的密切协作,可以探讨出最佳的实践模式。
2.2.4 集聚价值
从社会学角度看,知识社区可以被理解为由聚集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知识拥有者根据某一套规范和制度结合而成的,具有共同意识和相同情感的社区共同体。因此,知识社区具有对特定的范围内的知识产生高度集聚的作用。通过对于知识的高度集聚,可以对某主题进行深化的研究,促进研究的理论深度和优秀的实践模式。
3 风景园林知识社区的构成
3.1 风景园林知识社区构成内容
在知识社区基本内涵下,风景园林知识社区是指在风景园林及相近领域内,具有相似知识观的成员的集合。风景园林研究领域的多学科交叉性使风景园林知识社区构成涉及到了园林植物学、生态学、地理学、气象学、美学、心理学、文学艺术、建筑学、城市规划学、社会学与经济学等众多领域(如图1),同时风景园林知识社区还在不断吸取着国内外最新的相关理论与方法并处于外向型发展阶段中。
通过对风景园林知识社区的现实中实体社区与网络中虚拟社区的解析,可以发现风景园林实体知识社区主要表现为地方项目团队、规划设计机构、学院研究团体、学会、相关管理机构以及其他隐性潜在的、非正式的知识分享组织形式,而虚拟知识社区主要包括网络论坛、网站等在线形式(图图2)。风景园林涉及到的各个实体及虚拟知识社区的具体内容则是由其成员及成员参与的实践内容所共同决定的。
3.2 风景园林知识社区构成的专业化与多元化
风景园林知识社区构成的专业化表现为成员对范式的共同认知,而科学范式代表了一个给定社区成员共有的信仰、价值观、技术等的集合,知识成熟的标志是出现科学范式。与此相对,风景园林知识社区中的每一位成员也会从其不同的知识背景出发,以其自身的特殊性构成知识的多元化组成部分。因此风景园林知识社区的专业化与多元化构成需要风景园林科学范式与活跃个体的支撑,同时知识社区的专业化与多元化是推进知识产生与创新的重要条件。
风景园林学科涉及知识领域众多且布局分散,其知识主体主要由艺术、规划与设计、工程、植物、文化社会五大部分构成,由于这五个方面都有其独立的学科体系,强调各自体系的独立性,并难以明确清晰的知识边界特征,使风景园林知识社区难以通过科学范式界定成为统一整体。这意味着风景园林知识社区将会继续分化,形成各个研究方向下的专门化知识社区。这在一方面有利于风景园林知识社区的专业化和多元化发展;另一方面则会影响风景园林知识社区的共同认知,同时过度个体化的研究也不利于风景园林新知识的产生和方法论的创新。
4 风景园林知识社区与规划实践的联系性
4.1 风景园林知识社区与规划实践的关联
风景园林知识社区的知识传播需要以相关实践作为载体,以成员共享合作为前提。这是因为知识社区中的关键知识往往是分散的,存在于实践、事件及社区文化活动中,社区中的公共和相关知识体系的阐释受到限制,为了获取这些知识成员必须要共同协作并以知识社区形式共享。因此每个风景园林规划实践的相关组织以及项目团队都是知识传播的重要载体,由于这些实践活动往往涉及特殊背景下的个体化研究,为构成完善的知识社区,这些个体需要慢慢适应主流范式,以促进相似知识背景基础上的协同合作,并在相对独立性的基础上指导未来的工作。总而言之,风景园林知识社区可以对风景园林规划实践起到的指导和知识经验共享的作用。而风景园林规划实践则是风景园林知识社区的知识传播、共享、创新的重要载体。
4.2 风景园林规划实践中的知识社区-
风景园林规划实践中会产生由项目成员聚集而成的知识社区,实践项目的预期目标与需要完成的工作就成为了这个知识社区的共同认知。一个完整的风景园林规划团队需要集结具有风景园林,及生态学、城市规划、建筑学、社会学等相关知识领域背景的成员,这个团队会在共同认知基础上完成各种知识的交流、传播,并在知识交集的基础上进行创造。
风景园林规划实践除自身实践项目团队组成的知识社区之外,还涉及到地方知识群体即地方文化知识社区。风景园林规划实践的地方本土化需求促使了风景园林知识社区与地方文化知识社区的交集不断出现,这个交集对风景园林规划实践的可持续性和适宜性至关重要,同时只有积极采纳和吸收这个共集内容,才能推进实践中的知识社区良性发展并产生新的知识以指导之后的工作。在上述基础上,在风景园林规划实践中有效运用和管理知识社区,可以起到积极引导实践工作并促进创新的作用。
5 知识社区推动下的风景园林规划实践
5.1 设计师在实践项目知识社区中的多重角色定位
风景园林知识社区要求实践项目知识社区中的设计师具备多领域知识背景,并且不断的在项目知识社区中积极学习、传播并创造新的知识。这要求设计师以及相关成员要根据实践需求来转化自身角色,并良好处理学术自由与社会责任、服务个体与服务大众、个体发展与学术社区之间的关系。设计师在实践项目知识社区中的面临着多重角色:首先设计师作为个体,有着自己的学术自由与个体发展方向,其在实践中的个体活跃有利于增强整个项目知识社区的活力,但只强调个体则无法将个体知识有效融入到整体,造成知识社区的断裂,不利于项目团队的良好运作与创新;其次设计师作为项目知识社区中的成员,在实践中需要主动和地方文化知识社区进行知识交流学习,并投身到当地文化知识社区中完成身份的即时转换;再次设计师作为联系上下两个知识社区的纽带,在知识综合的过程中推进了新知识的出现,起着知识交流、共享以及创新的重要作用。
5.2 风景园林知识社区的知识创造引导风景园林规划实践创新
风景园林知识社区对我们理解风景园林的革新和知识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知识社区的持续性多元分化与专业化是创新与进步的主要驱动力,但知识社区的过度分化与知识社区主体之间的对抗是阻碍研究进步的主要因素。风景园林知识社区合理的专业化、多元化发展需要在规划实践中不断完善,同时在其推动下实践中会不断有新的知识产生,正是这些新知识触发了新方法新思路的出现,带动着实践中的持续创新。因此,重视并有效管理组织实体及虚拟知识社区,将对风景园林规划实践产生有益影响。
关键词:风景园林;规划;问题和对策
在社会不断进步的今天,风景园林规划吸引了更多的人渐渐地产生兴趣,良好的园林规划能给人带来更为壮观、美丽的风景园林艺术,但现阶段我国的园林规划存在明显的缺陷,进而要通过不断的进行改革,保障风景园林发展更为迅速。
一、风景园林规划现状
我国目前对城市环境优化的问题十分重视,通过采用高端的技术与方式结合先进的机器在逐步改良现阶段我国规划存在的问题,但是面对现阶段的园林规划规划来说仍存在许多不足。在园林规划开始前通常进行工程招标,许多单位用低廉的价格得到所有权从而进行园林规划,采用传统的方式与技术对园林进行规划,造成园林规划仍存在不足,但是在园林规划的过程里,不仅需要引进先进的技术进行维护与保养,还要根据不同的园林进行不同的方式整修与规划。现阶段由于园林工艺规模较大,保养不够全面,造成规划不够完善,存在疏忽,使风景园林规划有所缺陷,不能优化环境。要保证园林规划能够顺利发展,不但要加强技术,还要对园林工艺进行不断的维护与整修,要引进先进的技术与方式将风景园林规划得到全面发挥,从而改善城市环境,提高城市的美观。
二、风景园林规划存在的问题
(一)技术较为落后
由于我国风景园林规划技术一直不够完善,采用的技术相对比较落后。园林工艺规划主要目的是在规划的过程中,将园林工艺进行全面提高,但在传统的园林工艺技术上存在缺陷,比如在树苗的选取上没对其进行思考,不同的土壤对树苗的存活率有很重要的关联,在种植树苗的同时没有仔细考虑就将树苗进行种植,不仅造成资源上的浪费,还对园林规划造成时间上的延缓。因此现代风景园林规划技术不完善已经造成了园林工艺规划上的明显问题,规划人员对规划技术有重要作用,由于在规划的技术上不够全面,思维方式也不够健全,就会造成资源的浪费,从而使园林规划不够高效,进而使园林发展过于缓慢。
(二)园林规划人员的素质较低
在园林规划的过程中,园林规划人员的素质直接影响园林规划整体质量,规划人员对于园林景观掌握的不够仔细与全面,同时人员规划技术上的不足给园林规划带来了不便,造成比较严重的问题。在园林规划的团队中缺少比较专业的技术人员对规划人员进行指导,使规划人员对技术上的问题有所不足,从而造成园林技术上不够全面,很多规划人员不按照园林规划图纸进行建设,按照自己所规划的进行建设,使得园林规划有明显的差距,浪费了更多的时间与资源,直接改变了固有的园林工艺设计效果。
(三)工程预算不够合理
在园林规划的过程中,都是通过进行准确的预算管理。所谓工程预算是指一个工程在正式动工之前,考虑许多因素与内容对整个工程进行资金上的一个统筹计算,在考虑多种因素后向承办单位索要预算。在正常的园林规划过程中,很多预算拨给小型的工程上,使得较大工程需要预算的时候没有资金,严重造成浪费。在园林规划的前提下,由于没有制定一个仔细的、严谨的工作计划,就会造成工程预算有所浪费,使工程不能及时交工,对于预算的短缺与安排不够合理,就直接造成规划进度的延迟,耗费更多的资金。
(四)不注重园林工艺的维护
风景园林不光在规划过程中存在问题,在园林保养问题上也出现许多问题。平常的园林规划人员只负责去进行建设,对已经规划完成的地方并没有采取保护与修剪,造成之前完成的工艺有缺陷,降低工程效率,耽误工程进度。由于缺乏日常的保养使园艺规划进入了不断地维修再维修的循环之中,消耗更多的时间与精力。目前我国的园林规划都不注重对园林工艺的维护,使许多园林工艺出现问题,比如在规划的过程中没有及时的进行浇水,让本来已经规划好的树苗出现枯萎,造成景观上的缺陷,也有很多园林规划人员并没有及时对园林工艺进行除虫,导致刚栽好的树苗被虫子啃光,造成重大损失。在规划的过程中对于园林的保养修护不重视,不但拖延规划进度,造成二次规划浪费时间,而且延缓交工速度。
三、风景园林规划优化对策
(一)对园林规划材料严格把关
现代的园林规划材料的选择有很多,不同的树苗与土壤对园林规划工艺有很大作用,所以在选取材料的问题上,园林技术人员一定要格外重视,不但要结合天气与环境,还要根据材料本身的条件来进行适当的播种与培养。通过不同的材料进行比对与分析,找到更适合的材料进行播种,根据不同的环境和气候,找出不同的材料进行培养。材料选取上一定要安排专业的人员进行不同的分析,在材料的选取上要结合当地的环境、气候,将材料选取做到最优质化,减少成本的同时提升工作的效率。根据科学的方式方法对当地的土壤进行测量与检测,找出与所选择材料的不适之处,对土壤进行严格的提取观察,将土壤的不足进行适量的科学的改良,避免土壤对树木造成的损害。
(二)提升规划人员的技术
在引进高端的技术同时,要对规划人员的技术进行合理的提高,有利于更好的园林规划。在规划过程中不断地对员工进行专业的技术指导,结合先进的技术针对园林工艺进行不断地规划与整修,在规划的过程中采用更加高端先进的技术,规划员工能够妥善的进行维护与整改。比如在规划的过程中不断地对规划人员进行开会培训,让有经验的员工对其他员工技术上的指导,共同探究更加完善的规划技巧与方式,这样一来更加能够提高风景园林工艺的规划质量,按时完成规划任务。
(三)提高日常对园林工艺的维护
在规划的过程中,不但要保证规划进度,还要在日常维护中多加注意。在保养的过程中要不断发现问题,在出现更多的问题前对树苗进行维护与抢修,不要仅顾着规划赶上进度,同时在保养的问题上也要多注重,通过不断地进行维修与保养,才能更高效的将规划工艺做到最好,节省规划时间,提升规划质量。对园艺进行日常维护与整修能够有效地保证园林工艺的完整化,更加能够加强园林工艺的正常运作。比如在日常的规划中,要对树苗进行仔细严谨的检查,还要时刻关注土壤对树苗产生的副作用,及时的将问题处理,提高园林工艺的质量。
(四)完善园林工艺规划的方案
在规划前应当拟出一份详细的规划方案,在规划方向上进行整改与安排,还要对规划的各个方面进行严谨的安排。在规划的过程上会出现许多问题,比如资金的具体化,规划的进度,规划的方案,规划的内容等都要进行完善,将每一个方向都做到具体化,使规划有更完善的方向。通过不断地进行规划方案的调整,根据不同的问题进行整改,才能有效的把握规划进度,高效的提升规划质量,从而产生更加优质的风景园林工艺。
结语:
通过不断地对风景园林规划进行整改优化,有效的提高我国现阶段的园林工艺,从而提升整个园林工艺的发展。现阶段要按照风景园林工艺规划方案进行完善,使园林工艺更加美观、高效,同时要制定更加完善的计划,合理的使用技术,因此要不断地提升园林工艺的发展,使我国的园林工艺更加美观,从而全面我国现代的风景园林规划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霞,华祝龙.城市风景园林设计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四川水泥,2015(02).
[2] 韦泰红.浅谈当前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需要思考的问题[J].企业科技与发展,2015(17).
关键词:城市风景园林规划;问题;对策
Abstract: the article discusses the urban landscape planning in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pointed was analyzed, meanwhile for landscape construction, puts forward some countermeasures.
Key words: the city landscape planning; Problem; countermeasures
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据调查,我国现行对城市绿地的标准是要求城市绿地率达到30%,人均公共绿地达到7㎡,是城市恶化的临界点。而一些发达国家的城市绿地率则在50%以上,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在30㎡。况且,我国城市人口呈逐年递增的趋势,大部分务工人员和农民工都跻身城市,所以,在人均绿地占有上处于明显落后的状态。这都要求城市风景园林建设应在科学、系统的基础上加快脚步。
一、城市风景园林规划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城市风景园林规划中的财力问题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抑制城市风景园林规划及其发展的主要因素即财力上投入不足。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城市的经济水平也显著提高,但是应与之匹配的城市绿化的财政支出却仍是“捉襟见肘”。
当前,在市场经济背景下,政府主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但是政府的财政收入有限,而需要花钱的地方又太多,这是导致政府对投资风景园林建设“无能为力”的主要因素。但同时也让人看到在城市风景园林的建设上,基本都是政府大包大揽,“”现象很明显。这不仅体现了政府对风景园林建设的责任重于泰山,同时也表现出了风景园林建设投资的模式较为单一。相较国外来看,这种情况是可以改变的,建设风景园林是利国利民,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好事,每个城市公民都有参与进来的责任和义务。
2、对城市风景园林的不重视
风景园林建设中暴露的资金问题,直接反应了人们对风景园林建设的态度。对城市风景园林的认识不足和重视程度不够,是导致城市风景园林规划出现各种问题的直接原因。这种不重视不仅表现在政府,对于生活在城市中的居民和一些企业的经营者也对城市风景园林建设的目的和意义认识不足。
调查发现,很多市民和企业家对于城市绿化、城市风景园林建设的态度冷漠,正是大家对城市风景园林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才导致了人们对风景园林的“破坏”活动,使一些企业家对园林建设“视而不见”,对政府部门的“求援”无动于衷。
3、风景园林实际规划中的问题
(1)管理体制不健全、监管力度差
目前,我国大多城市没有系统的风景园林规划标准,对风景园林的管理体制也十分欠缺。风景园林的领导一般都是政府在风景园林实际规划中临阵点将,园林建设没有有效的环境分析,观赏价值和功能性也欠佳。
同时,风景园林管理者“滥竽充数”现象明显,专业技能较差。这直接导致对风景园林无法实施有效的管理,监管能力低下,以至于风景园林出现“自身难保”的情况。
(2)风景园林功能性单一、适用能力差
风景园林功能单一,实用性差是目前大多城市园林普遍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以便从风景园林的植物上就应做到集保健、知识、生产、抗逆、防护和文化等多种功能。而在整个园林的规划上也应突出体现其实用价值,及配备相应的设施供人们避暑乘凉和玩赏。
但是,“以人为本”在城市园林规划中严重不足,很多城市大张旗鼓地搞风景园林建设,而可用人实用的功能少之又少,甚至连长椅之类的必备实施都是少之又少。尤其是一些风景园林采用高达宏伟的建筑风格,表面上恢弘气派,可对于人们放松、怡情的需求却是无法满足。而且,大量使用的不锈钢、花岗岩、玻璃幕墙也导致了风景园林脱离了其本质,看上去更像一个观赏品甚至艺术品,而不是一个可以调节生态,益民怡情的休闲场所,而且这种程度上的建设也大大增加了风景园林的建设成本。
(3)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不合理、不科学
目前,我国许多城市的风景园林都存在设计缺乏科学性、合理性的特点。一些城市好大喜功,将一些外地名贵植物迁入园内,不考虑其对生长环境的要求和日后管理工作的困难,不但提高了园林建设成本,也为风景园林的管理埋下了的隐患。
二、城市风景园林建设中的对策
1、提高认识,完善体制
城市风景园林建设关乎民生,关乎城市整体形象和长远发展。目前,国家市场经济已经趋向低碳型发展,这无疑间接提高了风景园林的地位。所以,无论从当前考虑还是未来考虑,政府都应将风景园林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对待。
加大对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技术研究和科研工作,并将风景园林建设的成果纳入各级政府部门的考核中,同时通过媒体对风景园林建设的意义进行宣传,提高全民对城市绿化的认识,并尽可能地与当地高校和社会公益事业相联合,让城市园林建设的重要意义深入民心,并争取他们的意见,让关系城市发展建设的百姓都参与进来。如此不但能够得到广大群众的支持,还可以得到良好的建议。
尤其是对于每年3月12日的植树节,更应呼吁社会力量,让民众加入到风景园林的具体实践工作中来。对此,风景园林的组织者可专门留出一块植被相对稀疏的区域,供城市居民种植。
目前,我国的一些城市已经有些出台了相关的城市园林制度,对一些问题进行了针对性的解释和要求。这是好现象,各城市之间应互动起来,取长补短,建立健全风景园林的制度和工作人员队伍为城市风景园林建设的长远性和科学性保驾护航。
2、合理布局,科学管理
城市园林规划是园林建设的前提。要组织先关的专家和技术人员对其进行科学而系统的研究和制定。同时在规划的过程中,应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考虑到城市的整体布局,以及园林周边的地质地貌和人文经济发展现状和未来前景,综合以上因素才可能达到园林建设的合理性和资源的有效利用。
很多园林规划完善,生态效益和景观效果都很强,但是却因为管理不善而给人们留下遗憾。因此挖掘和培养了解生态学原理,有创新意识的专业人才是园林规划和管理的重要保障。对此,不同城市可根据稀缺程度与当地的农业大学园艺系学生练习并对其进行相关的培训以弥补此类人才的不足。
3、因地制宜,体现特色
职能部门要将风景园林当成一个城市的门户去建设,在建设过程中,须因地制宜,体现城市的文化底蕴和城市特色,这些可从园林中的植被、建筑风格等诸多方面中实现,让人充分体会到风景园林的简约却不简单。
总结:
中国低碳经济时代已经来临,如何在新的经济体制下,实现城市健康快速的发展,重视风景园林建设是重要体现之一。预计2030年,我国城市地区人口将增加一半,总结城市园林建设中的问题,并最终制定相较完善科学的风景园林建设体系是适应时代需要,适应未来发展的客观需求。
参考文献:
[1]邓友梅.骆伟.程向东.高娟.城市园林规划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发展对策[J] 绿色科技,2012(1)
[2]纪启森.城市园林规划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安徽农学通报,2011(18)
关键词:风景园林;生态设计;发展
一、风景园林及生态设计的概念
美国景观生态学家斯坦纳提出,景观是人眼所见各部分的总和,是形成场所的时间和文化的叠加与融合,是自然与文化彼此雕琢的作品。它是多种元素的组合,包括田野、建筑、山体、森林、荒漠、水体及居住区等。北京大学的俞孔坚认为,景观是指土地及土地上的空间和物体所构成的综合体。风景园林是关于景观的分析、规划布局、设计、改造、管理、保护和恢复的科学和艺术,是一门建立在广泛的自然科学和人文与艺术学科基础上的应用科学。因此风景园林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考察:
(1)风景园林是为了满足人们的物质和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对土地和地上空间及物体进行布置的艺术。
(2)风景园林是对自然和人为环境以及人本身进行全面的考察、研究、分析、规划和设计的一门综合性应用科学。
(3)风景园林最注重的是艺术、美学、科学、自然、人类五者之间的直接的相互关系。其中,在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这一科学文化的新领域中,风景园林与设计发挥着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因此,风景园林又是一种文化,一个历史时代的缩影和代表。
(4)风景园林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各种关于人与自然的关系的相互矛盾的哲学学说的支配,如日本的园林贯穿了人是自然的一部分的概念,而文艺复兴时的园林则体现了人是自然的主人的思想。
(5)在风景园林与园林设计中,艺术、科学和自然在观赏园艺学的某些方面具有密切的联系,例如新的草本和木本植物品种的培育,对园林景观形成极为重要的园艺栽培、修剪整形技艺等。
(6)风景园林与园林景观设计需要解决美学方面的问题,如空间,包括物质要素、人和人的视觉感受所形成的氛围和环境;体量,空间的对立面,对于视觉实体来说,空间与体量既相互制约又相互依存,其转化在于,观赏者置身其中时产生空间感,置身其外产生体量感;线条轮廓、色彩、色调、声音等。
二、风景园林规划存在的问题
1、设计者和策划者专业素养、水平的局限性
实践当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显然与设计者的素质的局限性和综合能力低、专业知识与技能的缺乏存在必然关系,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作品的质量受到设计者的专业水平和素养一定程度上的约束。
2、由行政管理造成的非专业化干预
目前我国风景园林规划设计行业几乎是由非专业人士领导专业人员是行政管理的非专业性干预的主要表现;相关行业法律法规在行政管理中被忽视,随意改变设计作品的延续性,对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造成影响也就显而易见了。
3、知识产权保护意识相对薄弱
现如今盛行模仿和抄袭他人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之风,知识产权的保护意识在社会各方面相对较薄弱,个人作品容易被模仿、抄袭。虽然我国已制定的知识产权法比较完善,但从实际操作过程看,对作品的知识产权保护重要性的认识仍然不足,保护力度不够。因此,“似曾相识”成为我国从南到北的园林规划设计的一大特点。
4、风景园林中的传统和现代认识和处理不得当
现在大量靠模仿、复制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存在致命性问题,一批批毫无竞争力的园林景观利用相同的空间来制造,而不在设计思维的基础和继承传统的艺术手法上,挖掘其内涵,结合现代社会的需求来进行现代风景园林规划设计。
5、规划设计运用到现实当中的限制
城市广场、综合性公园、滨河绿带等这类大型的风景园林工程通常是政府主持的美化市容、获取民心的工程。所以这些工程往往处在实间限制当中,并且这也是最大的限制更是底线,较少的工程总时间必然缩短设计方面的时间段来敷衍了事。
三、生态理念下城市建设风景园林的发展建议
1、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在编制绿地系统规划中,要根据城市生态学原理,规划结构合理的生态绿地系统,并在城市总体规划中平衡绿化用地指标,新区留足绿化用地,旧区通过改造找出绿化用地,要多规划一批公共绿地、街头绿地、景点、游园,为市民提供更多的休闲、娱乐场所。另外,严格执行城市“绿化”制度,凡是违反规划绿线的行为都应给予法律的、经济的制裁。
2、科技为先,提高品味。坚持“以树为主、灌花草相随、优化品种、和谐搭配”的原则,采用先进的设计手段,体现设计创新。园林建设应该体现出城市自然景观与人文历史的结合,凝聚历史传统和文化底蕴,创造出融进历史文脉、赋予时代特征、艺术品位高雅的园林精品。对关系园林事业发展的重大课题组织公关,彻底摆脱传统园林科技含量低的思想素服,在园林的规划、设计、生产、建设、养管等各项工作中,全面增加科技含量。
3、适应市场,转变机制。按照责权利一致的原则,确定园林行政主管部门,切实承担起城市园林绿化行业管理的任务。园林管理应该从管专业转向管行业,从管内部转向管社会,从管具体转向管宏观,从管事务转向管市场,切实履行市政府赋予的职能,集中精力搞好城市园林绿化的政策、法规建设和全行业的管理。同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园林绿化也是资源,也应该面向市场。凡是从事施工、生产、经营、养护的单位,都应积极推进事转企的转制改革,实行事企分开、养管分设、劳务层与管理层分离,使转企单位真正面向市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另外,政府在安排绿化经费的同时,也要出台优惠政策,广泛吸引资或实行单位、企业捐建,对投资绿化建设与管理的,可拥有一定年限的广告使用权或游园、绿地命名权。
4、建章立制,强化管理。一是必须进一步完善立法,需出台《城市绿化法》,各城市也需制定配套的地方法律和行政规章,为依法治绿提供依据。二是充分发挥园林行业主管部门的政府职能。绿地建设指标的审批、违法损绿的处罚,应由园林部门执行。三是必须严格执法。在配齐专职人员的基础上,推行定岗、定责、定人的“三定”责任,增大园林执法的覆盖空间和时间。四是依法建绿。大幅度增加城市绿量是建设生态园林的主要任务和基础所在。“建设项目绿化指标不达标也是违章行为”的意识还没有真正确立起来,这需要严格执行绿化规划审批制度,对不执行绿化规划的建设单位不予审批发证。五是强化宣传,增加全民绿化意识,走全民绿化之路。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发展的重心正由市中心向城市边缘发展,社会对于休闲旅游度假的需求正在快速上升,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工作领域将不断扩大,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对城市的发展越来越重要,任务也越来越艰巨。因此,风景园林的规划设计必须与现代美学、现代心理学、行为学等相关学科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才能使中国风景园林艺术获得新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 喜旭芳.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规划与设计[J]. 今日科苑. 2010(16).
[2] 黄远中.城市建设中的工程地质问题及其管理[J]. 大众科技. 2010(08).
[3] 张艳.谈谈有关绿色建筑环境要求的规划[J]. 民营科技. 2010(05).
1.1坚持实用性与情调性的统一
风景园林规划建设的基本目的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要求,但是规划设计不能局限在这一方面,还是要具有一定的艺术性和品味性。只有这样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要求,如果仅仅为了满足群众的需要,忽视了风景园林的实用性,必然会影响到设计的效果及自然环境的融入。因此,在风景园林设计上,要将实用性与情调性结合起来,设计的作品必须满足风景园林内所有植物的生长及与周边生态环境的融入,使其能够成为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此基础上设计景观,以及其它附属设施,并将美学等融入其中,实现设计的生活,这才是人性化设计的要求。
1.2坚持历史性与现代性的统一
不同的地区在历史发展当中的风景园林设计理念存在较大的差异,尤其是历史文化传统对于风景园林设计有着重要的影响,极大影响了设计者与群众的审美观和需要。但是,社会是不断发展的,文化也在不断地发展,这就要求在设计的过程中,必须具有现代文化特征。这就要求在风景园林设计当中,必须坚持历史性与现代性的统一。在设计的过程中融入本地区的文化特点,还要体现出文化的现代性,将新时期的文化发展融入其中,将历史与现代文化交融起来,这样才能让身处其中的人产生文化上和心灵上的共鸣,这也是人性化理念在风景园林设计中应用的一个基本要求。
2人性化理念在风景园林设计中的应用方法
2.1从细节上满足人的需要
从设计的角度来讲,细微之处决定了设计的质量和水平,同时深刻体现出人性化理念在风景园林工程中的应用水平。这就要求风景园林的设计过程中,要从细节入手,从满足群众的基本需要入手,体现出人性化设计的要求。比如,在灯光设计上,能够让灯光覆盖到所有的路,灯光选择柔和的黄色光源,采用太阳能照明;在道路上,设计的道路能够让人以最短的距离达到每一个景点,同时要体现出曲径幽深之美,还要建设一些基本的建设设施,比如单杠、双杠、仰卧起坐器材等。这些设施能够让群众在享受自然之美的过程中,还能锻炼好自己的身体;再比如说在水池的设计上不能太深,水池周围必须有相应的防护措施,在人与水体的交界处,水深应该在20~30cm,周边延伸2~3m,避免游人在接触的时候出现意外事故等。可以说,设计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都能考虑到人的需求,为人的需要着想,这样才能将人性化理念真正渗透到设计之中。
2.2从规划中满足人的多样性需求
风景园林的规划设计,除了作为细节上的设计之外,也应该做好风景园林的模块规划,因为伴随着社会的多元化发展,人的需求也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单一功能的风景园林意境不能满足群众的需要。设计者在设计的过程中,必须根据风景园林规划建设的目的,对其应该具备的功能及其在园林中的布局情况进行设计,在此基础上将这些设计通过不同的方法和手段实现。比如,将健身场所放在比较接近居民区的区域,避开人流比较多的地方;将儿童活动区域与一般的成人活动区域分开,并避免主要人行道及水体等危险区域等;将自然景观小品与传统的亭台楼阁等设计在一起,将园林展现在更高层次人的需求面前,让这些人能够感受到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
3在设计上体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人性化设计理念的风景园林设计中的应用,必须渗透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这也是人性化理念在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的应用体现。这就需要设计者在设计的过程中必须从整个工程的整体角度来探讨其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一方面在设计的过程中必须将景观设计与建筑物设计协调起来。同时,园区内的各种配套设施之间也应该相互协调,准确给予风景园林建设项目一个定位。另一方面应该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角度,分析各种生态节能技术在园林规划设计中的应用,比如说建筑节能技术、太阳能技术、降耗技术、生态农业技术等,这些技术的运用能够最大程度减少风景园林设计及施工对自然环境的负面影响,保证风景园林设计和建成以后能够真正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
4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