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18 17:38:27
导语:在高校教育研究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一我国高校教育改革模式的相关措施
(一)在教学过程中合理应用先进技术
随着时代进步和科技的不断发展,许多新技术出现在了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当中,比如互联网、多媒体等,能够很好的促进人们的交流和沟通,并且实现资源共享。在我国高校的教育教学中,要不断紧跟时代的步伐,将先进的技术手段引入到课堂上,不仅能够为教学带来方便,还能够促进教育教学的改革和发展。在信息时代的今天,我国高校必须在教学和教育管理中学会应用新技术,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实现高校的教育改革。此外,在教学中应用网络和多媒体等先进技术,便于学生更好的理解教学内容,便于教师丰富教学方式,还可以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在一个自己感兴趣的环境中,增加对知识的吸收程度和理解深度,提高课堂效率和教学有效性。网络和多媒体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督促学生对于新技能和新技术的掌握,促进教学模式、教学理念的改革和更新。所以说,将新技术引入我国高校的教育教学中,可以促进教学改革更好的向前推进和发展,各高校也要多多关注相关新技术的出现,只有这样才能更快的掌握和引入。
(二)对教学模式和教学目标进行准确定位
明确教学改革的模式和教学改革的目标是高校进行有效教育改革的前提,也是高校教学改革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因此,在高校进行教学改革时,必须要建立合理的、科学的教学模式以及全面的、可行的教学目标。目前高校的教学模式有很多种,每种教学模式都有其各自的特点,各高校一定要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教学模式。有以培养精英为主的教学模式,主要是要向社会输入大量的专业性人才;有负责大众性教育的教学模式,宣传大众文化;还有以政府为主导的办学和教学模式。我国的教育改革有着独特的背景特点和目标要求,要选择与我国高校培养相适应的教学模式,为培养出更多的社会和国家需要的人才而努力,为普及高等教育而奋斗。只有与我国国情相适应的教学模式,才能实现切实有效的教育改革,实现对高校教学模式的一个准确定位,使我国高校教育改革能够健康发展。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分为公办高校和民办高校两种,也就是公立和私立的区别。公立学校的办学者是国家,国家给予资金;而私立学校的办学者多为一些社会组织或个人,由组织和个人提供办学资金。因此,两者之间会有明显的差异,比如公办高校以本科为主,培养的是研究型人才;而民办高校则以专科为主,培养的是应用型人才。所以各高校要根据自己的教学目标定位教学模式,充分利用自身的教学优势和与教育资源,找到适合自己的教育改革方向和教育教学方法,并在教育改革中不断创新。
(三)加强高校教师队伍的培养和建设
我国高校教育的改革,需要不断加强对于教师队伍的培养、扩大和建设。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促进我国高校的教育改革,提高高校教师的自身能力和素质以及执教水平。教师队伍的强弱决定教育的发展水平和改革的效率,也是决定教育质量的关键性因素。有好的教师才会有好的教育,才会培育出国家和社会需要的有用人才,这也是加强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意义。作为高校的教师一定要具有使命感和责任感,不断的提升自己,无论是在自身素质方面,还是在教学经验和教学能力方面。要具有提高自己和丰富自己的意识,在生活和教学中不断完善自己。因此,国家和高校要重视对教师队伍的建设,培养一支具备高度师德,高尚品质、教学能力强的专业化教师团队。那么,如何加强对教师队伍的建设呢。首先,国家应该给予教师必要的帮助和补助,给予适当的再教育机会来完善自己和发展自己。其次,学校也应该采取多种措施来充分调动教师充实和丰富自己的积极性,建立适当的、健全的教师激励制度和管理制度,提高教师的任职任教的资格,培养高质量的教师队伍。对于教师队伍的建设,还要改变原来的人事制度,打破传统的铁饭碗,这样才能使教师具有危机意识,从而不断提高自己。此外,还要形成一个切实有效的评价体系,对教师做出公平合理的评价,让高校教师合理有序的流动。
(四)不断创新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效率,最重要的就是要不断创新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育的价值在于对学生的引导,对学生思维的开发,以及要教会学生以创新的理念和精神看待事物,进行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的选择和判断,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荣誉感。教学方式的多样性,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以及对知识的渴望,有利于建立起学生与老师之间或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培养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以及集体荣誉感。由于一些教师还没有认识到丰富教学方式的重要性,很多高校的课堂教学效果还不是很理想。针对这一现状,我国高校必须通过教育改革来改变现在的情况,在教学改革中寻找突破。积极推进教学模式的改革,创新教学方式,改变传统的单一的教学模式,即填鸭式的教学方式,探索和创建新型的教学方式,比如启发式的教学方式、探索式的教学方式以及互助式的教学方式。这些教学方式与传统的教学方式相比,更能够引起学生的主动思考、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学过程中,还可以增加实践性教学的部分,鼓励学生多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不仅能够促进理论教学的学习,使理论联系实践,还能够在实践中对理论知识进行运用和检验。
(五)注重因材施教,进行分类教育
由于每个学生的成长环境、学习兴趣以及基础条件都不尽相同,在高校进行教育教学时,要注重因材施教,采取分层分类的教学模式。高等教育作为培养人才的重要方式和途径,我们应该对其进行细致的划分,使其满足广大学生发展的需求,尊重学生的差异性。高校要建立科学合理的、符合学生发展需要的不同教学模式,进行分类教育,因材施教。对于基础条件较薄弱的学生,学校可以安排其进行额外的课程学习;对于中等水平的学生,我们可以着重培养他们对于学习的兴趣和爱好,提高学习效率;对于成绩优异的学生,我们则要考虑培养他们对于知识的探索以及研究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的养成。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人们已经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更好的要求,即根据学生的不同成长背景和规律设计出相应的教育实施方案,提高教育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在因材施教过程中,尽管教育的着重点不同,但必须都要有对大学生精神、人格的重塑。此外,高等教育还需要根据本科、硕士和博士等不同的培养层次进行不同的教育教学定位以及培养目标设计,针对不同的学习需求和专业化要求,建设学生的个性化课程体系和实践平台。可以利用网络或者多媒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优化资源配置,实现对学生的分层分类教育。
二我国高校教育改革模式的发展趋势
(一)由封闭式教学转变为开放性教学
我国高校传统的教学模式较封闭,导致学生们对于学习的态度也较为消极。高校陈旧的封闭的教学模式使很多大学生无论是在生活还是学习中都处于一个被动的地位,失去了自主性和能动性,以及对学习的热情,失去了刚入学时的朝气蓬勃。这种死板的教学模式使学生的头脑受到禁锢,使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受到限制。所以说,目前我国高校进行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由封闭式教学转变为开放式教学,这也是我国高校未来的主要发展趋势。要想将我国高校的教学模式从封闭式教学转变为开放式教学,首先要给予学生自由选择专业的权利,要不断完善专业的设置,拓宽专业的范围和涉及的知识面,给予学生最大的权利去选择自己的专业和自己所愿意去探索的。其次,我国各高校还可以应用学分制的教学模式,就是学校提供各种选修课程,可以让学生自由选择自己喜欢学习和感兴趣的科目进行研习。只要在规定的年限修满规定的学分即可。这种教学计划和教学模式的灵活性,更有利于学生的学习。此外,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网络等新媒体技术已经广泛融入到人们的生活中,所以高校完全可以利用网络来建立网络教学模式,使用和推广电子教材,实现教学的虚拟化。使学生的课程学习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更加自由化,有利于师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
(二)由应试教育转变为应变教育
我国高校应当改变传统的应试教育的教育模式,而转变为应变教育。始终无法摆脱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也是我国高校教育改革无法取得突破性的进展的原因之一。这种根深蒂固的应试教育的形成主要是因为我国高校的教师缺乏现代化的教学理念,不愿意突破和改变。在应试教育下培养出来的学生一般较为固执和死板,缺乏对于新环境和突况的应变能力。但随着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这种应试教育下培养出来的学生已经不能满足国家和社会的需求。因此,各高校应该转变教育思想和教学理念,以应变教育培养一流的人才,这也是未来高校教育改革的一个明确的趋势。实现应变教育的前提就是要加强对师资力量的建设,培养具有现代化教学理念的教师进行指教,才能更好的培养出有用的一流的人才。除此之外,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还要密切关注对学生应变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逐渐将以应试教育为主转变为以应变教育为主,逐渐减少应试教育的课堂教学次数,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模式来进行课堂教学,可以融入网络和多媒体等先进的技术来对课堂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进行丰富。在应变教育中一定要注重对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以及应变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在遇到问题时能够处变不惊。
三总结
教育决定一个国家的进步和发展。我国高校教育改革的目的就是要不断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只有在教学过程中合理应用先进技术,对教学模式进行准确定位,提高教师队伍建设,不断创新教学方式,因材施教,向着开放式教育和应变教育的模式发展,才能更好的保证我国高校教育水平和教育质量的不断提高。
作者:王淼 单位:吉林广播电视大学
参考文献:
[1]刘富玲.我国当前高校教育改革趋势分析[J].大家,2011,07:183-184.
关键词:情感教育;敬畏感;人文关怀; 回归生活
德育工作是培养什么人的问题,是事关学生成才的大事,这一问题制约着教育的方式、手段以及教育目标。随着人类认识的发展,越来越清楚的认识到人的本质,明白我们应如何为“人”,即人的全面发展。故此,教育不仅仅是主体对知识的学习,而且也包括对情感等非理性的把握,情感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将尝试对情感教育与高校德育的关系进行探究。
一、情感教育的科学内涵
情感教育是通过教育过程中尊重和培养学生的社会性情感品质,发展他们的自我情感调控能力,促使他们对学习、生活和周围的事物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形成独立健全的个性和人格特征,真正成为品德、智力、体质、美德及劳动态度都得到发展的有社会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情感教育具有丰富的内涵。按照情感的倾向来讲,可分为正向的爱的教育和负向的敬畏感的教育。爱的情感激励支持人们从事某种活动,这是人类行为的动力源;敬畏感可以说是从反面告诉人们某种行为不应该,反对那些背离人民利益的事情。从情感教育的内容来分析,情感教育包括爱国主义教育、生命教育、亲情与爱情的教育、生态教育等。卢梭在《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中,指出“人的最原始的感情就是对自己生存的情感;最原始的关怀就是对自我保存的关怀。”所以,情感教育从自身开始,与中国儒家思想的仁爱教育有着内在的一致性。先爱自己,“仁者自爱”,珍惜自己的生命;然后“仁者爱人”、 讲“孝悌”,“推己及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1],注重亲情、友情与爱情;再讲“天下大同”,爱国家、爱社会,达到“天人合一”,敬畏生命、敬畏自然。
情感教育是高校德育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关注教育过程中学生的态度、情绪、情感以及信念,以促进学生的个体发展和整个社会的健康发展,实现高校德育目标。情感教育既是手段,也是目的。从人的行为发生机制分析,情感是一切行为的出发点,能达到德育的目的,故此,情感教育是一种教育手段。情感教育以强烈的情感感染学生,陶冶学生的心灵,激发学生内在的需求,增加他们强烈的求知欲,提高他们的认同感,实现德育的效果。从人的全面发展的角度研分析,人的全面发展不仅仅只人的智力、体力的发展,同时也包括情感、志趣、道德品质等方面的发展,情感作为生命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品质,是人应具备的基本素质,故此,情感教育又是教育目的。
二、高校德育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各大高校都非常重视德育工作,但也不可避免的存在一些问题:
(一)德育目标不明确,达不到良好的育人效果。
在高校德育中,我们按照“圣人”的标准去要求每个学生,忽略了他们个体的情感差异和感受,把学生看作是教育的绝对服从者,培养绝对命令的执行者。长期以来,德育标准往往与现实生活相疏离,漠视受教育者的实际情境,忽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主体性针对性,缺乏现实操作性,效果不尽如人意。
德育目标中忽视个体差异,无视个体的情感体验,导致了情感教育的缺失。德育只是片面的道德认识教育,注重提高学生的道德判断和思维能力,而忽视了道德情感的教育。心理研究表明,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需要而产生的体验。如果客观事物满足人的需要,人就会产生愉快喜欢满意等内心体验,反之,就会不愉快、痛苦甚至怨恨。所以,情感教育运用得好,可以激发学生的情趣,提高德育工作的感染力,陶冶学生的心灵,引起他们对真理的思索和探求,实现思想与心灵上的沟通。可现实是,知识成为师生交流的纽带,忽视情感因素的培养,师生之间缺乏情感交流,使知识与情感分离,阻碍了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二)德育方法缺乏创新,不适应当前德育的需要。
当今的社会,日新月异,教育应该随时展而变化。新时期德育的环境、对象和内容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可目前的德育思维和方法带有明显的滞后性。高校德育方法沿袭了传统的集中灌输式方法,重理论讲说,轻能力锻炼,基本是空洞的说教,教师常常告诉学生什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但学生由于缺乏感性认识,缺乏内心的切身感触,也就难以形成共鸣,收效甚微。
德育模式仍是一刀切的统一标准,强调教育主体的权威管理,简单地用教条的方法去奖惩和驯服学生,用指令式强制式纠错的方式压服学生,以服从来评定学生是否达到标准,无视客体的主体性和多元性,缺乏层次性和个体性。 “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教师只有与学生打成一片,学生才能亲师、尊师、信道,这时,权威与情感相比,显得是那样的苍白无力。作为教师或许应该多俯身倾听孩子的心声,走进他们的世界,与学生平等相处,像朋友一样的沟通,站在他们的立场去理解他们的所作所为,让学生觉得教师是他们的良师益友,从而使学生由喜爱自己的老师到愿意接受教师的感化。
三、情感教育与高校德育的一致性
作为德育目的和手段的情感教育,体现了其与高校德育的一致性。高校德育的任务就是使大学生发展良好的道德情感,培养自制的能力,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最终实践良好的道德行为。情感教育作为德育手段,能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道德情感,形成道德习惯,实现德育目标。
道德行为源自于道德情感,从道德行为的形成机制来分析,情感教育与高校德育也具有内在一致性。在个体的道德心理活动中,从逻辑顺序看,道德认知是起点,是命令的者,道德情感是中介,道德意志是执行命令者。[2]一种道德行为的发生,除了取决于道德认知外,还取决于个体对道德认知在情感上的共鸣。一个人如果仅仅只有道德认知能力,而无情感上的需要,那么他和外部所建立的道德关系只能是一种被动的反映和被反映的关系,个体很难产生强烈的道德动机,形成正确的道德态度,主动地进行道德活动。可以说情感教育架起了连通德育认知和道德行为的桥梁。
四、情感教育在高校德育中的实现
1、更新德育理念,树立人文关怀思想。
德育工作的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这就决定了德育是一项充满人文关怀的教育活动,必须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马克思曾明确把个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人的最高价值追求。在看来,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含义和本质特征是指人的智力、体力、自然能力和社会能力、潜在能力和现实能力等各方面获得全方位的、充分的、自由的发展。在这一发展过程中,人的主体性得到绝对发挥,每个人普遍现实、彻底的感受到自我的本质和价值的实现。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德育呼唤人文关怀的理念,要在德育实践中,使德育的引导、教育作用真正达到对人的现实关怀。从而为人性的提升、德性的培育,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促使人的全面发展,促使人们达到自我觉悟、自我完善和自我实现的人生境界。
作为德育教育手段的情感教育,本身就凸显了人文关怀的本质。在教育过程中把学生当做完整的、具有人格力量的完整的人来看待,尊重学生的尊严和权利,注重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关注学生对生命意义的追寻,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与人格养成,帮助学生理解关于美好人生、幸福生活等问题,帮助学生增强自我价值感及追求成功的倾向,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对生命的感悟与热爱,使其有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
2、营造和谐德育环境,共建精神家园。
德国心理学家洛姆认为,人格是文化的产物,同时又受环境的影响。同时,高校德育是个生态体系,维持德育生态的健康循环,校园环境是其重要一环。高校德育应该致力于文化校园的建设,通过情感教育打造和谐的校园软环境,营造有益于学生情感发展的和谐健康的人文环境。
和谐的环境氛围,使大家心情愉悦,乐于学习,利于学习。德育就是要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和谐校园环境不仅包括良好的校风、学风、人际关系,也包括人与校园的和谐体现出来的校园建筑设计、自然景观等,其中,校园文化是灵魂,是学校发展的内在动力。校园文化就是师生共同的精神家园,她对广大师生有巨大的融合和凝聚作用,特别是对学生的认知发展、情感品质、个性培养、人格塑造有潜移默化的影响。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让校园的每一块墙壁都会“说话”。整个校园,就是德育的大课堂,要让学生视线所到的地方,都带有教育性。让每个人走进校园里都能感受到教育文化,让学校的每一角落都有校园文化的气息。是校园文化成为全面育人的辐射源,成为一部无声的教科书。
3、以真心换真心,搭建情感沟通平台。
大学生已经是成年人,他们具有特定的情感特点。从情感反应的对象来说,从对个人的情感转移到对集体的或者社会的情感,逐步实现向社会人的转化,责任意识逐渐增强;从情感内容上来说,不再是单纯爱与恨,随着知识的增长,世界观的改变,学会理性分析问题,不再单纯的对错为标准,呈现多元化。总的说来,大学生正在准备实现从学生到社会人的转变,他们的情感具有明显的隐形特征,因此,我们应搭建能够进入他们内心的平台,实现与他们心与心的交流。
在信息化的社会里,我们可以利用先进的信息方式建立情感沟通的平台,如进行网上聊天、email等现代媒介手段,这种方式易于学生放弃心理包袱,吐露心声。让情感交流平台成为联系师生的纽带、架起师生友谊的桥梁。在平等、关爱的气氛中让学生敞开心扉,把老师当做知心朋友,道出肺腑之言,然后老师对症下药,解除学生的后顾之忧,使学生放下思想包袱,轻松学习,愉快生活,这才是教师育人的基本途径。
4、回归生活,体验真情实感。
道德本身源自于生活,存在于生活之中,德育只有融入生活,才会显示其强大的生命力和创造力。德育以生活为起点,在生活中展开,让人大学生去体验爱恨情仇,引导他们去过有道德的生活,开创美好的未来。
传统的道德灌输方式使道德与生活实践相脱节,使德育丧失了其生命力,成为一潭死水。回归生活的理念强调德育要在生活中进行,以自然生活的方式开展德育,让学生们在充满活力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拓展知识视野,提升生活经验,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这种方式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又激发了他们的创造性,易于道德品质的成长。
在回归生活理念的指引下,学校教育要建构一个尽可能真切的完整的生活世界,使学校生活成为一种充满生命气息的、有理趣和情愫的生活,而不是一种由符号、文字堆砌出来的生活。教师要在设定的现实情境中,汲取学生的切身生活体验,与学生直接展开对话,使学生获得富于真情实感的、有活力的知识,建构民主、平等、和谐、人道的师生关系。
参考文献:
高校管理工作中注重人文关怀也就是应用人文关怀的具体模式,注重师生存在的不同差异,肯定其主体地位,进而推进师生的全面发展。新时期,高校教育管理工作中人文关怀为其核心价值观的显现,注重调节师生与对象的相互关系,目标为通过明确人的核心主体地位,进而丰富其人生意义以及核心价值。当前,正处于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时期,各方竞争日益激烈,同时高等教育逐步大众化,充满人文关怀的开展工作,明显契合时展需要,同时可迎合人们发展提升的心理需要。由于目前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持续提升,其在物质需要的基础上更追求精神需求,而具备一定文化素养的各高校师生更是如此。
二、高校教育管理中制度化以及人文关怀的关系
当前高校教育管理为以人文本的工作,利用制度进行限制约束以及规范管控,确保组织系统的高校持久运行。教育管理中人文关怀则是通过解放与发展、塑造与培养,升华管理层次以及实践效果,符合打造优秀素质人才的核心目标。人文关怀以及制度化管理为两类可共生共融并共同建设的任务,高校教育管理中只有实现两者的集成融合,方能达到最佳的工作状态,提升工作水平。当然,两者的融合并非水到渠成的,要经历一定的阶段与过程。通常来讲,高校教育管理开始于相关制度的创建,而人文关怀则为提升阶段,高校应在发展建设的不同时期采用相契合的工作模式。在发展建设初期,较易存在无头绪的现象,因此应注重制度建设与管理,通过外部强制方式进行人员行为的管理约束,确保高校的持久快速运行。在高校顺利完成初步建设并发展到提升时期,其教育管理工作应加快转变,把握人文关怀的发展趋向,应在师生可自觉规范遵守规章体制之后,强化思想感情以及内心需要的关怀以及关心,引入丰富的情感手段,由心理以及思想层面规范学生以及教育管理人的行为以及动机,令他们同管理层形成情感的良好共鸣,由内心上更积极的强化自律性,完成自我升华。该类从外到内的作用影响效果尤为巨大,为人文关怀产生效果的特有机制。高校教育管理实践中制度以及人文关怀虽表层上产生矛盾并对立,却包含一定区别,即约束的对象为动机以及行为,前者借助强制方式进行,而后者借助自律作用完成。前者没能注重感受而后者则由情感上强调尊重以及关心。然而两者同时又不能分割,呈现出互相补充的关系。教育管理实践工作中,高校不仅应强化制度建设,同时应把握人文关怀,只有实现有机统一,良好的把握侧重点,令制度管理为人文关怀创建有力保障,同时后者为前者开创优质的校园环境氛围,方能达到事半功倍的工作效果。
三、高校教育管理中充满人文关怀
(一)注重对教师的人文关怀。高校教师担负着培养人、教育人的重任,不但应在教育学生过程中充满人文关怀,还需要获取学校的人文关怀。当前高校较多管理体制进体现了工具性以及目标性,执行阶段具备强制性,对于教师的积极性将形成一定负面影响,对学校全面发展极为不利。为此教育管理实践工作应融入人文关怀,由教师自身利益入手,由其情感需求以及价值观开展,令其积极主动的参与至创建制度以及规划设计之中,体现权利意识,凸显激励以及人文精神。应由高校发展实际状况入手。令其在生活以及工作、实际以及理想、高尚以及世俗之中寻求平衡点。该模式下高校从事教育管理便可获取教师的内在认可,进而积极自觉的遵循制度规范,激发制度管理工作的有效性以及权威性。再者应全面尊重教师主体地位以及权益。令教育以及管理者均能意识到在自我需要的管理工作环境中体会到同学校共进退的亲和力的校园人文环境。(二)重视学生人文关怀。高校教育管理实践中,学生为管理的具体对象,倘若高校仍旧注重对学生开展单一体制的管理,则会显现出诸多弊端。只有引入对学生充满人文关怀的管理教育体制,方能适应新时期发展需求,实现可持续的全面发展。目前,我国正致力于创建和谐社会主义价值体系,逐步树立科学发展观,注重以人为本的管理。人文关怀首要前提便是以人为本,实践工作中应把握市场规律,跟上时代潮流,重视学生个性化发展需要,体现以人文本的工作理念,方能锻炼打造出满足经济发展核心需求的综合素质人才。高校应在教育管理中把握人文关怀的个体性、特有的人文性、不断发展性、职业性、引导性以及实践性,顺畅人文关怀以及教育管理相互关系。应依据目前高校教育管理工作中融入人文关怀阶段出现的新状况以及新问题,联合多部门机构以及领导发挥合力作用提升教育管理综合效益。即高校应全面重视创建优质的教育管理环境,激发教师引导培养学生的人文关怀工作意识。教师应进一步明确融入人文关怀的核心理念,并时时刻刻不断反省自我同学生相处的具体状况,创建起友好互助、和睦团结、平等和谐以及持久长效的全新师生关系。同时教师应牢牢记住把握为人师表的工作理念,积极主动的开展思想政治培养教育工作,激励学生学会怎样做人与处事。高校教育管理工作中给予学生充分的人文关怀,具体的阶段过程呈现出多元化以及丰富性的特征,我们应将该类工作切实具体到课程教育、活动教育、网络管理教育、实践教育以及创业教育等较多工作层面之中,令学生可以在富于人情味的发展环境中愉快的掌握知识、学习技能本领,并快乐的完成大学学业。
四、结语
高校的政治教育需要在课堂中加入生态文明的教育理念,这是目前我国高校思想教育的必然发展趋势。本文根据笔者多年的经验以及我国高校思想教育现状,基于生态文明教育的高校思政教育研究问题展开讨论,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的必要性出发,深入讨论我国目前的高校思想教育现状和问题,不足之处还望大家批评纠正。
关键词:
生态文明教育;高校;思政教育;研究
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飞速发展,这一阶段我们的环境问题逐渐凸现出来,成为制约我国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因素。通过生态文明教育的开展加强学生的生态道德素质与环境保护意识,是目前高校需要重视的问题。高校作为向社会推送人才的重要机构,有必要加强其对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培养,通过对大学生的政治思想教育进一步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以改善生态环境。
一、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的意义
根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我们不难发现,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离不开生态文明教育的内容。首先“三观”教育中包括如何建立正确的生态文明理念,我们要进一步促进大学生增强爱国主义精神,进一步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就必须引入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建设的提高。由此可见,通过生态文明教育的开展加强学生的生态道德素质与环境保护意识,是目前高校需要重视的问题。同时,一些高校忽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教育,一些大学生没有具备适应社会以及处理好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能力,没有形成生态文明观念。为此,高校应该起到提高大学生生态文明建设的能力的责任。首先,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开展生态文明教育是现阶段我国生态环境的需求。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不断提高以及政治文化的迅猛发展,资源环境所隐藏的问题显现了出来。人类对资源的无节制的开发利用,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的破坏,直接造成了气候变化、土地退化、生物多样性锐减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对人民的身体健康以及国家的发展有一定的负面影响。大学生是国家未来发展的重要主力军,加强他们的生态文明教育对我国生态环境的保护以及改善有着重要的积极意义。但是,就目前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而言,部分高校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单薄,生态道德素质比较低,针对目前的生态环境现状不加重视,所以加强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教育尤为迫切。其次,在高校中引入生态文明教育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随着建立平等、互助、协调的和谐社会的需求提出,我们发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现离不开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负责人的思想意识、道德素质、处理问题的方式将直接影响和谐社会的构建程度。对国家与社会来说,人与自然的和谐直接促进了国家的稳定与社会的发展。高校必须起到引导学生构建生态文明理念的责任,引导学生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依据自然的法则学会进一步地尊重自然发展规律,提高大学生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与生态道德素质。最后,开展生态文明建设有利于促进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与全面发展。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依赖于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的全面提高。这要求大学生除了掌握必要的专业知识和科学文化知识外,还要努力提高自己的道德素质与思想觉悟。通过道德素质的提高,大学生进一步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提高综合素质。一些高校太过重视学生的科学文化知识,对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道德素质有所忽视,这些恰好成为制约大学生日后发展的重要因素。一些大学生在就业后虽然有较强的专业知识,但是在具体的工作中因为缺乏必要的道德素质而无法适应自己的工作,所以说通过政治教育加强学生的生态文明建设显得尤为重要。生态文明建设不仅包括人与自然的关系,也包括人与人的关系。高校加强对学生的生态文明建设教育,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大学生对待自然、对待社会、对待个人的能力,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小结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开展生态文明教育是现阶段我国生态环境的需求,在高校中引入生态文明教育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现,开展生态文明建设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大学生全面发展。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加强对学生的生态文明教育,是目前我国高校进行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途径。高校通过生态文明教育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进一步加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以此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效果。
参考文献:
[1]王康.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加强生态文明教育的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0
[2]高晓钟,陈朝阳.论生态道德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实现[J].生态经济:学术版,2008
高校网络教育已经形成一个独立的教育体系,通过将教育平台优化整合,形成网络化平台,转变教育理念,实现教育平台结构优化和效益的最大化,从而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笔者就此深入分析,认为高校网络教育平台是建立在学校教育向网络教育的转变、传统教学向网络研究型教学的转变、单一培养模式向网络多样化培养模式转变以及从事业经营向产业经营转变的理念基础上.
关键词:
高校;网络教育;教育理念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网络教学模式得到了愈来愈广泛的应用,这使得高等教育的模式也不断发生变化.但是,不同高等院校针对高等教育所开发的很多网络教育课程差异较大,这种差异体现在课程内容、学分分布、教学重点等各个方面.这使人们不得不重新考虑一个问题:高等教育应该向何处去?网络高等教育的目标应该是什么?对这个问题进行理性的回答,需要人们关注高等院校网络教育平台及教育理念变革的新理念和新形态,笔者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分析探讨.
1学校教育向网络教育的转变
20世纪60年代以来,世界进入高速发展时代———“知识经济时代”.其最基本的特征是知识更新速度加快、知识增量呈指数累加、知识作为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效应日益明显和社会发展日益呈现功能分化、构造复杂化、联结网络化的态势.在这种社会环境下,一个国家的人才资源结构、分布途径、衡量标准、培养模式等必然受到强烈冲击.就人才需求而言,社会形态的复杂性、动态性实际上提出了如何培养适应经济发展、适应具体社会部门运作需要的、能及时解决问题的适应性人才问题.长期以来,将高校教育视为教育终点已经成为一种普遍接受的社会观念.这种观念,将高等教育简单等同于学历教育,这种理念把教育的边界限于学校,指望一纸文凭就能够受用一生.这种教育理念,无疑是较为封闭,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缺乏前瞻性;是闭门造车、脱离现实社会需要的形而上学的培养理念.这种教育理念已经对社会、对个人发展带来了不可估量的“硬伤”.一个突出的表现是高校毕业生面对变动的社会、变化的工作表现得无所适从.为了避免这种局面,教育理念急需“现代转型”.基于此,人们提出了网络教育、终身学习的基本理念.网络教育理念,它要求人们站在一种新的视野上重新认识高等教育,从传统的学校教育理念框架中解脱出来.这种教育理念注重教育的整体性、延续性,其认为学习和教育应贯穿于整个人生,社会的每一个人,在人生的不同阶段,应该去接受不同类型、不同内容的教育.这种网络教育理念,建立了一种一体化、整体化的延续性教育体系,改变了学校教育与学校教育、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之间缺乏联系、相互独立的状态,对社会教育资源进行有效整合.改变了过去学校教育是完整的教育体系模式.现在,网络教育的思想强烈冲击着英才教育和阶段教育,极大促进了继续教育的发展,人才培养的网络教育成为构建终身学习体系的主要途径,被许多专家称之为“生涯教育”[1].这种理念强调人才的过程培养、动态培养、全程培养,具有强烈的前瞻意识,适应了社会环境变化的需要,因此被大多数国家接受和倡导,并通过法律制度来保障实施.从中国当前高校教育的现状出发,信阳农林学院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并结合Moodle特点优势,将Moodle与研究型教学拟合构建高校定向委培生“自助餐”式的学习平台,使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有选择性的学习.利用“PBL+研究型”教学法进行教学设计,将实际课程整合,以“课题驱动”式开展高校研究型实践教学,取得较满意的教学效果.同时也为今后高校教师应用Moodle组织研究型教学提供参考,充分发挥魔灯的神奇魔力.
2传统教学向网络研究型教学的转变
中国的传统教学模式是应试教育.在高考制度“指挥棒”的挥动下,中国的基础教育陷入了一个让人无奈的怪圈,一方面,对于应试教育人人口诛笔伐;另一方面,对于应试教育却人人实践.应试教育是以传授知识、培养知识型人才为目的的教学模式.在这种模式支配下,教育就是把“包装”、“封存”在课程计划和课本之中的知识原封不动地教给学生,学生不必独立思考与自主构建,只需接受、吸纳、牢记就行了[2].“封闭式教学”最大的危害是将受教育主体简单化地禁锢在教室和课本之中,受教育主体学习的主动性和能动性难以发挥,更妄谈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了.其最终结果是学生缺乏独立性、对教师有很强的依赖心理:在知识的获取上依赖于教师的传导;在现象的分析上依赖于教师的思路;在问题的解决上依赖于教师的答案.总之,在学生眼里,教师就是一副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这种心理从基础学校一直延续进高校.高校课堂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高考以应试教育为中心的教育桎梏,没有了“高考”这座大山阻挡教学改革前进的步伐.但让人遗憾的是,在高校不管是教师的思维模式、学校教学管理模式、师生之间的教学传导模式等,都没有走出传统的教学模式阴影:教学活动以教师为中心、课堂教学以讲解为中心、教师讲解以教材为中心.甚至于有人把高校课堂教学中的师生关系形象喻为“四部曲”:课前“赶鸭子”———把学生都赶到教室里去;课时“填鸭子”———教师传导知识一个学期几本教材如行云流水,教师猛灌、学生狂抄笔记;期末“考鸭子”———60万岁、考试大吉;最后“板鸭子”———学生成为流水生产线的标准产品.目前的高校教育模式在短时间内不能根本扭转学生这种根深蒂固的心理模式.传统教学模式的最大弊端在于忽视了学生作为认知主体的真正作用,扼杀了学生的学习激情,压制了学生的灵感,埋没了学生的创造力.国家在高度关注这种教学模式的转换问题,积极探索打破这种教育模式瓶颈的有效路径.而网络研究型教学,恰恰是社会各界在长期地摸索和试验中发现的一种医治传统教学模式的良方.这种教育模式强调素质培养,既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又使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得到释放.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各国普遍完成了教育模式从“学科本位”向“能力本位”的转变.这种转变,即由传统教学模式向网络研究型教学理念的转变[3].近年来,一种新型的研究型教学逐步得到发展,也得到社会的认同.这种教学方法,目的在于转变学生的学习思维和学习方式,强调学生应该主动探究、主动研究和积极创新.这种教育方式重在培养学生对社会的未来适应性,因此,信阳农林学院在知识和能力培养上,特别注重实用性及学生掌握知识和灵活应用知识的能力.使用这种方法,不仅克服了传统学习方式的不足,更使得学习者能够适应多变的社会环境.这种教学模式,注重情景构造,强调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学习和探究.这无疑是一种有益的探索.通过实践表明也是富有成效的.但是,由于社会资源有限,在具体的教学实践过程之中,要求所有课程完全按照上述方式进行教育,即完全在现实场景中进行学习和研究,是不切实际的.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为这种研究型教学的推广和大面积使用提供了技术基础.在此背景下,笔者学校发挥了网络技术的优势,探索网络研究型教学模式,充分利用Moodle平台来完成课程的信息搜集及教学资源的整合[4],这种方法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也为信阳农林学院创新教育带来历史性的契机.
3单一培养模式向网络多样化培养模式的转变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单一培养模式.这种模式表现为:在空间上,学生培养基本是在学校,教学的地点主要是课堂;在时间上,强调“学校阶段”;在教学方法上,以课堂知识传授和教师口头传授为主[5].在此模式支配下,信阳农林学院努力使学生从获取知识途径有限、手段单一、方法陈旧、内容枯燥和形式呆板的环境中走出来;利用网络技术对学生采取高校培养、社会培养、组织培养、合理流动及有效整合的方法.这非常有利于学生高效率增长知识容量、激发学习热情、发挥自身知识建构主体的能动性,也有利于学生踏入社会后根据社会工作的实际需要来接受远程教育以进行知识更新和能力重塑.在科技的渗透和推动下,高校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育模式和培养手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随着互联网的出现,在教学模式上,单一教学模式被打破,多角度、多途径和多选择的网络多样化教学模式正在兴起.最明显的是网络课程的广泛开发和远程教育的普及.这对传统教育模式的冲击是巨大的:首先,知识获取的单一结构被打破.人们获取知识的途径除了学校、课堂和教师外,还有网络课程、网上互动学堂、远程教育课程、网上视频授课等等,可接受教育的途径大大拓展了[6].其次,知识构建的单一模式被打破.建构主义的先进教育理念在网络时代找到了最佳表达的技术工具,学生知识建构的手段有了多样化的途径.再次,教学的时间和空间的单一局限被打破.教育的地域性首先被打破,获取知识不再局限于学校和课堂,只要鼠标轻轻一点,知识的获取就在眼前.教育的时间性也随之被粉碎,错过了大学学习的阶段,或者说在大学错过了学习的阶段,并不意味着就错过了接受同样课程教育的机会[6].从这个角度来说,高校教育的围墙已被,高等教育的边界在时间和空间上慢慢消融,人们完全可以随时随地感受到大学的教育就在眼前,可以感受到“不同的大学,同样地精彩!”
4从事业经营向产业经营的转变
从组织性质看,高等院校几乎都是事业单位.即将高校视为公益性单位,进而采用国家统包统揽的做法.随着社会发展,这种方式难以适应社会需求,由于教育市场化没有得到充分发展,因此,解决这种社会需要的方法,就是中国高校不断扩招、学生规模不断扩大.这显然是教育理念出了问题.其实,事业单位并不意味着事业单位从事的是公益性活动,追求公共利益的实现,也不一定完全就是依靠国家投入[7].换言之,教育公益事业完全可以采取网络多元化的路径去实现.这就是中国高等教育具有事业性和产业性双重路径的提出,网络教育产业化理念转变.高等教育产业化,一直存在不同的社会争论,批判者有之,赞誉者有之.批评观点认为,高等教育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高等教育不能按照市场经济的逻辑进行产业化运作.何况,从社会理念上,高等教育是神圣的人类事业,不能让铜臭味毁掉这种神圣的事业.就高等教育有其自身发展规律这一点上而言,批评者言之在理的.但是,笔者认为,这是理念和实现手段问题,是目的和手段问题.教育市场化在发达国家早已有之,而且积累了丰富的社会经验.对此,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弗里德曼早有论断.在很久以前,他就已经提倡教育市场化,并充分论证了教育市场化的必要性[8].他认为,19世纪下半叶以来,社会所建立起来的公共教育制度,本质上是由国家或政府垄断的.这种垄断是直接产生的,甚至是国家经营的.因此,对这种垄断缺乏必要的市场竞争约束.政府垄断教育的弊端,就是效率低下、资源浪费.因此,弗里德曼认为这种教育整体上是失败的.此种判断是否妥当,笔者暂存不论.从实际看,一个国家的高等教育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市场化和产业化,相对于纯粹的国家包办教育,是富有效率的.至少,它可以充分利用市场手段,有效整合社会各种力量和资源[9].例如,通过市场化机制建立多元化的高等教育模式,可以弥补国家对高等教育投入不足的问题.本质上,高等教育产业化和教育的公益性并非水火不容.以教育的公益性,来全面否定教育的产业化,有失偏颇.具体到高等教育网络教学,适当将之产业化和市场化,可以打破高等院校对政府的过于依赖的现状,建立多渠道的网络教学研究平台.这是一种政府监管、市场调节、社会参与的新型教育机制,值得推广.为此,要求学校适应社会发展需要,通过网络教学、远程教育平台有效整合教育资源,培养市场需要的人才.
5小结
在知识经济时代,主要靠知识而不是靠劳动力和物质资金发展经济.知识成为生产力的最重要的因素.高等教育网络教学是知识产品生产的重要教学方式.对于知识经济的需求,高等教育网络教学需要回应.为此,网络教育需要系统化、终身化和多元化.网络教育是实现这些教育转变的平台.但是,转变教育理念、明确教育的变革方向,永远是人们值得深思的问题.
作者:赵莉 单位:信阳农林学院信息工程学院
参考文献:
[1]黄中显.适应性法律人才开放式培养理念与路径选择—以中国东盟法律人才培养为视角[J].东南亚纵横,2009(09):67-71.
[2]吴海珍.论研究性学习视野中的大学图书馆科研信息服务[J].中国证券期货,2010(8):56-57
[3]马亮.提高高校网络教学质量的思考[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01):103-106.
[4]赵莉.基于Moodle的高校研究型教学平台的设计与开发[D].华中师范大学,2008:56-59.
[5]李筱梅.高校网络教育平台发展的现实境遇与未来抉择[J].现代远距离教育,2014(04):55-57.
[6]郭秀峰,尚建贞.云环境下的高校网络教育资源平台建设问题研究[J].无线互联科技,2014(07):34-36.
[7]王金发.整合理念:构建开放式研究性的教学与学习新模式[J].中国高等教育,2007(21):24-26.
[摘 要] 进入21世纪以来,创业精神和创业教育日益成为人们熟悉和关注的话题。创业教育的先进理念和重要意义同样引起了中国教育界的重视及反思,中国各高校也纷纷效仿欧美商学院,开始引入创业管理教育并将其发扬光大。中国创业者受到的教育程度低,没有或者很少受到创业教育的熏陶,有创业热情,却缺乏创业的知识和技能。本文对中国高校创业教育的引入现状、问题进行研究,并对“引入”的途径进行了探索,对中国创业教育的开展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 创业教育 研究
一、高校引入创业教育的背景及意义
20世纪后期以来,知识经济兴起,国与国之间的竞争,日益成为人才、人力资源的竞争,在这样的宏观环境下,如何迎接伴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和全球化而来的日益激烈的竞争和挑战成为各国关注的焦点。1998年的《世界高等教育会议宣言》称:“必须将创业技能和创业精神作为高等教育的基本目标”、“高等教育应主要培养创业技能与主动精神,毕业生将越来越不再仅仅是求职者,而首先应成为工作岗位的创造者”。从此,在世界范围内,高等教育界掀起了一场引入并推广创业教育的热潮。
进入21世纪以来,创业精神和创业教育日益成为人们熟悉和关注的话题。尤其是随着发端于美国的次贷危机逐渐演化成席卷全球的经济危机,创业管理和创业教育的重大意义愈发显现。世界范围的失业率的上升是本次经济危机带来的最严重的影响之一。就中国而言,近年来,由于中国经济结构的升级和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中国经济增长吸纳劳动力的能力有所减弱 ,再加上受到本次经济危机的严重冲击,中国大学生就业难和城镇人口失业问题逐渐发展成为社会的主要矛盾,成为大众关注的焦点。党的十七大提出“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强调“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完善支持自主创业、自谋职业政策,加强就业观念教育,使更多劳动者成为创业者”。有专家指出:为国家培养大批优秀人才特别是拔尖创新人才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根本任务。“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鼓励高校开展创业教育”成为中国劳动部门和教育部门的重要战略举措。可以说,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创业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重要支撑,而开展创业管理教育则是实现有效创业的保障。
中国创业研究中心调查表明,中国创业者受到的教育程度低,没有或者很少受到创业教育的熏陶,有创业热情,却没有创业理性,缺乏创业的知识和技能。因此,高校引入创业教育是教育适应经济发展和创业时代的必然要求。
二、创业及创业教育概念框架
1.创业的概念、内涵
何谓创业?长期以来,创业都被学者和作者们用下列的术语进行定义:新颖的、创新的、灵活的、有活力的、有创造性的,以及能够承担风险的。早在20世纪30年代中期,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Joseph Schumpeter)就提出,创业包括创新和未曾尝试过的技术,或者是所谓的创造性的毁灭。熊彼特认为,通过创造性毁灭的过程,旧的和过时了的方法和产品会被更好地来代替。通过对旧的方法和产品的毁灭迎来对新的方法和产品的创造。
国际管理科学学会(Academy of Management)的教授协会对创业也有自己广义上的定义:“对新企业、小型企业和家庭企业的创建和经营。” 部分学者认为,创业包括创造价值、创建并经营一家新的营利型企业的过程,通过个人或者一个群体投资组建公司,来提供新产品或者服务,以及有意识地创造价值的过程(Shane和Venkataraman,2000)。
南开大学创业管理研究中心主任张玉利教授认为,将创业仅仅理解为创建新企业是片面的。创业更是一种思考、推理和行为方式,它为机会所驱动。创业的本质更在于把握机会、创造性地整合资源、创新和快速行动,创业精神是创新的源泉。创业是具有企业家精神的个体与有价值的商业机会的结合,是开创新的事业。
2.关于创业教育的研究
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是当代社会最为稀缺的资源。创业管理教育的成效以及无数创业者获得成功的真实故事告诉我们,创业教育在机会识别、创业融资、创业企业的成长管理等方面确实能够为创业者带来一定的指导和借鉴。
(1)创业教育的兴起和发展
1989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上提出了“创业教育”(enterprise education)的概念。创业教育被认为是除了传统的学术教育和职业教育之外,未来的人应该拥有的“第三本教育护照”。会议要求把创业教育提高到与目前学术性教育和职业性教育同等的地位。随后,发达国家纷纷对创业管理进行研究并将其引入高等教育。美国哈佛大学最早引入创业管理教育,随之,斯坦福大学和百森商学院也拉开了创业管理教育的序幕。各国际知名商学院纷纷开设创业管理相关课程,并对课程体系及教学方法不断进行优化和完善,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创业管理教育体系。其中,以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斯坦福大学和百森商学院的创业管理教育最为成功。
(2)创业教育的定义和内涵
创业管理及创业教育在学术界一直是颇具争议的话题,关于创业教育的定义也众说纷纭。美国创业教育之父杰弗里?蒂蒙斯(Jeffry Timmons)对创业教育有这样的认识,他认为:创业教育就是为受教育者“设定创业遗传代码”,将比尔?盖茨式的创业意识、创业能力和创业个性等特质传承给受教育者,并使之内化成为一种特有的创业素质从而造就“最具革命性的创业一代”。国内著名学者丁栋虹教授(2005)认为,创业教育可以这样进行界定:①进行从事事业、企业、商业等规划、活动、过程的教育;②进行事业心、进取心、探索精神、冒险精神等心理品质的教育。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出:创业教育,从广义上来说是培养具有开创性的个人的教育,它对于拿薪水的人也同样重要,因为用人机构或者个人除了要求受雇者在事业上有所成就外,正越来越重视受雇者的首创精神、冒险精神、创业能力、独立了工作的能力,以及技术、社交和管理技能,它为学生灵活、持续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三、中国高校创业教育引入的现状及问题
中国的创业教育始于20世纪末,是伴随着创业活动的开展而逐步推开的。创业教育在中国高等教育的实施,经历了由最初的高校自主探索到教育部有计划地在部分高校进行试点 ,再进一步纳入课程体系和学生培养计划这样一个逐步推进的过程(姜彦福,张帏,2005)。2005年7月,第二届亚洲创业教育大会(REE Asia 2005)在清华大学举行,本次会议成为中国大学创业教育发展的重要里程碑。2005年12月,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与国际劳工组织共同完成了《大学生KAB 创业基础》教材的翻译与改编。2006年,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在中国6所大学对学生开展KAB教育试点。在这些试点院校推行学生创业教育项目,主要以选修课的形式开展,使部分学生接受系统、科学的创业培训。
尽管中国高校对创业教育的引入已经开始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然而,同欧美发达国家商学院的创业教育相比,中国高校创业教育的开展依然存在着巨大的差距和不足,主要表现在:
1.对创业管理学科的重视程度不够
目前我国的创业管理教育多引入到高校MBA教育中,本科生层次还很少开设创业学科。另外,目前中国引入创业教育的高校,创业学科的培养方式与课程设置雷同,普遍以战略、人力资源、营销、财务、会计等传统学科为知识体系。虽然创业管理类课程在部分高校已经逐步纳入MBA教育的课程体系中,但所占的比重不大,而且大多以辅修、选修课的形式出现,像南开大学MBA中心这样将创业管理作为MBA培养方向之一的高等院校并不多见。
2.创业管理课程内容单一,课程模式陈旧,理论多于实践
在创业教育的课程内容上,国内高校依然以专业理论知识为主,而在创业意识及技能的培养、创业实践课程的设置等方面存在着极大的不足。中国创业管理课程主要集中于“金字塔型” 的底层,即创业知识教育,对于创业素质教育以及创业实践活动重视不够。且中国现行的创业教学模式仍然以教师授课为主,实践性和可操作性较差,类似于创业大赛、创业角色模拟、创业研讨会等类型的实践性创业教育开展不够,学生的创业能力得不到开发和锻炼,使得学生的理论知识绰绰有余,而实践操作能力远远不足。
3.高校中从事创业管理教育的师资力量薄弱
中国从事创业教育的教师很少具有企业实践经验,缺少资深的教学带头人。相比一般的经济管理类课程而言,创业管理相关课程具有更强的实践性和操作性,教师必须结合实际才能进行有效教学,这就对师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有关统计表明,中国高校创业教育的师资,在实践经验上远远落后于国际一流商学院。
四、对高校引入创业教育的政策建议
1.更新教育观念,积极引入创业教育
中国的创业教育还相对落后,大学创业教育和管理教育落后是改善中国创业环境面临的重要瓶颈。创业教育必须从基础教育抓起,以基础教育改革为契机,逐步扩大施教对象的覆盖面。创业管理教育理念应由“知识中心观”向“创新智慧观”转变,将“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创业型人才”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观念和培养模式。高校创业教育应当以“适应世界教育发展和改革的趋势,结合中国国情,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企业家思维的新一代复合型经济与管理人才”为目标。从创业教育的价值取向来说,高校的创业教育应着眼于造就最具革命性的创业一代。另外,要加大对创业教育的投入,不仅要加强对其的重视程度,还要加大经费投入。高校领导必须高度重视并支持创业教育,高校要从根本上树立创业管理教育的全新理念。
2.转变培养模式,搭建创业平台,开拓创业途径
中国现行教学方法中存在“五多五少”的问题:传授知识多,联系实际少;课堂教学多,课外环节少;研究学术多,分享经验少;理论分析多,联系实际少;继承引进多,开拓创新少(吴世农,仝允桓,2001)。结合创业学科自身的特点,转变培养模式要做到以下几点:
(1)彻底转变以课堂为中心、课本为中心、教师为中心的“三中心” 教育思想。在重视学生对基础理论知识和必要的专业知识的掌握的同时,更注重培养学生的持续学习、获取新知识和创新创业的能力。
(2)逐步改变规范式课堂教授方法,增加课堂讨论、专题研究、角色扮演、影像教学的比重,尤其要大力提倡案例教学、模拟创业等实践教学环节,开展创业系列讲座,举办创业计划大赛等创业活动。另外,高校可以结合实际情况,考虑创办各种形式的创业园,指导学生自主设计、创办、经营商业、企业或科技公司等,为学生自主创业搭建平台。
3.加强MBA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强大的师资力量是高校成功开展创业教育的重要保证。加强师资力量的建设是高校引入创业管理教育的重要一环。师资是创业教育课程教学的关键,教师的学识、经历和经验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课堂教学的效果。比如世界创业教育的楷模――美国百森商学院,它就拥有一批热心于创业教育、注重不断提高自身业务水平的教师队伍,他们善于在教学过程中引入大量的案例分析,帮助学生从经验中学习,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思维。因此,我们要建立一支在学识、经历与能力素质上具有互补性与结构优化的专兼职师资队伍,这样才能真正提高我国创业教育的质量。
参考文献:
[1]丁栋虹:《创业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1月,第1~13页
[2]郭永强 肖蕙蕙 徐 刚:《对我国高校创业教育内容体系和课程体系的思考》[J].中国青年科技,第163期
[3]姜彦福 张帏主编:《创业管理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7月,第13-14页
[4]吴世农 仝允桓:《中国MBA教育实践与探索》.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年11月
[5]张玉利 李乾文 李剑力:创业管理研究新观点综述.外国经济与管理,2008.05
[6]Mary Coulter著 吴秀云译:《创业行动》(第2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7]Jeffry A.Timmons著 周伟民 吕长春译:《创业学》,第7版[J].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5.7
[8]World Declaration on Higher Education for the Twenty first Century:Vision and Action, Adopted by the Word Conference on Higher Education held by UNESCO, 5-9 October 1998, Paris
关键词:生态语言学;高校教育;英美文学
中图分类号:I046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7304.2015.04.076 文章编号:1672–7304(2015)04–0158–02
英美文学是英美国家文学史和文化史的重要体现,也是整个欧美发展史的浓缩表现,其所蕴含的文字语言方面的内容是研究英美国家和文学本身的重要载体。高校英美文学教育是在高等教育中对于英美文学的促进与深化,需要采取多视角多维度进行综合研究。这其中,生态语言学视角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并且发挥着越来越突出的作用。
1生态语言学含义
生态语言学(Ecologicallinguistics),也称为语言生态学(EcologyofLanguage),《语言与逻辑辞典》将其定义为“在人种语言学、人类语言学和社会语言学这些领域中对语言和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研究”,《英汉语言学词典》的定义增加了“对使用组织之间相互作用的研究”。[1]可见,生态语言学重点在于在语言的基础上对其进行人与社会的互动性研究。这也就引出了生态语言学的两大内容,一是语言的多样性表现,二是语言的互动性表现。语言是交流的工具,人类通过交流相互融合,每一种语言都处于全球的语言系统之中,也处于人类的整体活动系统之中。而这一系统的形成与发展,离不开互动性。这种互动性不仅体现在语言内部的排列组合上,也体现在人与社会的交际互动上。文学是语言的重要表现形式。对于英美文学的学习,是对于英美语言的深入学习。因此,在高等教育的相关语言学习中列出英美文学内容是非常有必要的。从英美文学的教学过程中不难发现,英美文学既体现了英美文化的多样性,也体现了英美国家人与社会的互动性,还体现了英美文化对于全球文化与文明发展的促进作用。这与生态语言学的内容是有重要联系的。一方面,从生态语言学的视角看英美文学学习,更有助于让学生从整体上宏观上把握英美近千年的文明历程,从而对加深对于课程内容的掌握;另一方面,从生态语言学的视角看英美文学教学,也有助于教师营造宏观性教学环境,采取多样化教学方式和互动性的教学策略,提升教学效果。
2生态诗文学在英美文学教育中的应用
当前在高校英美文学教学中,普遍存在重知识传输轻人文研究和重篇章本身轻宏观联系的情况。教师在教学中更多采用传统教育的方式,对篇章段节进行语法点的教学和对篇章内容进行单独性的教学,而对于这些文学篇章的整体宏观联系以及其背后所反映的文化内涵讲授较少。
2.1英美文学教育的宏观教学环境塑造
在生态语言学视角下对英美文学教育进行宏观教学环境塑造,需要教师在教学环境中,将教师、学生、教学三大生态因素纳入宏观整体的教学生态体系中,三大因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由此还能衍生出这一教学生态体系中的其他生态因素,如教学方式、教学评价、教学效果、教学反馈等也需要进行有机结合。教师根据具体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式和教学策略,根据教学效果、反馈和评价进行改进,以备对下一次教学活动的促进。另外,在英美文化教育中,不仅要将课本中的重点难点知识点进行详细讲解,更要将其蕴含的人文精神和主题思想进行客观阐述。如在《汤姆叔叔的小屋》的教学中,除了基本知识点之外,更要让学生明白,这样的一部作品诞生于美国的什么年代,这部作品的诞生对美国历史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将作品放入美国波澜壮阔的南北战争中发掘其更为深刻的意义。同样还有乔治奥威尔的《1984》,对课文中揭示的极权主义,要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进行深入分析。再如在海明威的《老人与海》中,不仅要引导学生从作品中读出海明威的“硬汉精神”,更要将其放入美国的发展环境中,对当时的“美国精神”的深入解读[2]。这样引导学生将单独的文学篇章放入国家的发展和文化进程中理解,会收到好的教学效果。
2.2英美文学教育的多样化教学方式
这里的多样化教学方式主要体现在多元化教学观念和多样化教学手段上。多元化教学观念,指在教学中要形成从英美语言到英美文学再到英美文化的路径映射。语言是文学的载体,文学是文化的载体,从英美语言中看到文学的魅力,从英美文学中看到文化的内涵。教师要从语言入手,探讨语言如何落笔成文字,继而组成文学,并深层次反映文化。多样化教学手段,指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局限于就课本内容进行常规授课,应该积极运用多媒体等教学方式进行授课。
2.3英美文学教育的互动性教学策略
生态语言学视角下,英美文学课堂上的所有元素都具有较强的互动性,教师需要和学生互动,学生也需要和学生互动,学生还要和语言文字互动。互动性教学策略,重点在于教师要将学生作为教学主体,围绕学生的理解力和兴趣爱好来完成教学过程。教师要对课堂教学进行重点设计,让学生充分交流、沟通,继而在自行查找资料和教师启发引申的基础上自由深入探讨,完成对于英美文学的听说读写过程。互动性教学策略包含两方面内容,一是教师引导性,二是学生互动性。虽然高校学生对于教学内容的理解已经有了较强的基础,但仍需要教师进行深入引导。如在《汤姆叔叔的小屋》中,教师可以先从背景资料入手。1862年林肯总统要在白宫接见一部文学巨著的作者斯托夫人时,说出了“写了一部导致一场伟大战争的书”,这是哪本书?为什么这本书能够导致一场伟大战争?这样的教师设问,就将这篇课文深入到了美国历史的背景中去,引导学生从南北战争这一重要历史事件来看问题。在学生互动性方面,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如让学生自行寻找其他描写美国南北战争的课文或者文学作品如《飘》等相比较,采取分组讨论的方式找出二者的异同,也是增强学生理解能力的策略。
3总结
将生态语言学引入高校英美文学教育研究,这是当前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对这门课程教学效果的有效促进。[3]这需要教师在课堂外部环境和课堂内部教学上双管齐下,延伸教学外延,挖掘教学内涵,引发学生思考,营造课堂气氛,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参考文献:
[1]胡爱华,朱振英.生态语言学对教育的启示[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J],2013(3):62-64.
[2]马燕.英美文学教育中的自主学习模式构建[J].科技信息,2012(33):478-484.
【关键词】廉洁教育 教材 编写体例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02-0001-02
一 对高校廉洁教育教材研究的必要性
所谓“教本,教学之本”。①说的是在教学中,教材乃是教学的主要凭借手段。可见,教材在教学活动中占有主导的地位。高校廉洁教育教材是根据高校大学生德育要求和行为规范编写的廉洁教育教学材料,其意义是多角度、多层面的。首先,从宏观层面上讲,廉洁教育教材在课堂中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在教学中,教师和学生都要面对教材,在这个过程中,教材起到的是桥梁的作用,教材一方面引领教师的教,另一方面又启迪着学生的学。同时,教材的整合性还将知识与能力相协调,让学生在阅读看得见的文字时有所思考、有所感悟,达到教学的最佳状态。高校廉洁教材的功能还体现在它是高校进行廉洁教育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直接手段。
正因为高校廉洁教材在廉洁教育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加大对教材的分析研究力度,不仅是为了编写出一部科学的、高质量的教材,更重要的是关乎廉洁教育的教学质量。
二 三本廉洁教育教材简介
本文选取的研究对象分别为: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0年10月出版的由肖忠优编写的《大学生廉洁教育教程》(全国高等职业教育“十二五”重点建设规划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由陈万柏、张耀灿编写的《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和中国石化出版社2010年9月出版的由钟俊生编写的《高等学校廉洁文化教程》。据有关数据表明,目前这三种教材的使用数量相当。
1.肖忠优《大学生廉洁教育教程》
肖忠优先生主编的《大学生廉洁教育教程》由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被列为全国高等职业教育“十二五”重点建设规划教材,内容从宏观上阐述了有关“腐败”的基本理论,有助于大学生增强免疫力,避免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陷入困境。全书共分七章,分别是:绪论;廉洁社会的公敌:腐败;中外各国反腐败概览;全球化视野下的反腐败;腐败离我们有多远;反腐倡廉:现在就行动;职业选择与腐败风险。②
2.陈万柏、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
陈万柏、张耀灿先生编写的《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是教育部“高等师范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的研究成果,是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主干课教材。编者在吸取学科理论研究的新成果、总结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思想政治教育新经验的基础上,深入论述了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基本范畴、学科体系及其发展进程,探讨了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理论基础和知识借鉴。在此基础上,《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第二版)》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的一系列重要内容,如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和作用、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及其规律、思想政治教育者和教育对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原则、方法和艺术、载体、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等进行了富有新意的阐释,并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历程进行了考察。该书对大学生的廉洁教育,主要是从思想上来实现的。③
3.钟俊生《高等学校廉洁文化教程》
钟俊生先生编写的《高等学校廉洁文化教程》由中国石化出版社出版,该书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社会主义价值体系,倡导和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突出廉洁文化核心内涵,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树立廉洁观念,践行廉洁行为,立足于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才和发展。内容包括:廉洁文化概述、中国传统廉洁文化与世界廉洁文化的发展、廉洁文化与廉政文化建设、廉洁文化与廉洁教育、廉洁文化与高等教育事业、廉洁文化与高校党的建设、廉洁文化与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廉洁文化与大学生成才。该书既可作为大学生廉洁教育读本,又可作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师教学参考书,还可供从事思想政治工作的相关人员阅读参考。④
三 三本教材编写体例及特点
改革开放30年以来,我国在社会各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腐败现象也刺激着国人的神经,“反腐倡廉”工作越来越重要。在这样的背景下,以“反腐倡廉”为主题的教材层出不穷,教材的编写体例也日渐多元化。从总体上来看,高校廉洁教育教材的编写体例在不断更新,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
肖忠优先生所编写的《大学生廉洁教育教程》阐述了有关“腐败”的基本理论,有助于大学生增强免疫力,避免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陷入困境。该教材被列为全国高等职业教育“十二五”重点建设规划教材。就其编写的体例来看,全书共分为三个部分,即前言、内容和后记。这样的编写体例几乎是所有教材乃至所有著述的编写模式。在教材中,作者论述了廉洁教育对高校教育的重要意义:“高校是高素质人才的摇篮,高等学校的重要任务之一是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大批高质量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大学生不仅应该是高级‘知识人’、高级‘技能人’,更应该是比普通人水准更高的‘道德人’,应该成为‘国民表率、社会栋梁’。要实现这个目标,既要求他们扎扎实实学好专业知识、掌握本领,同时也要把他们培养成为有远大理想、坚定信念、政治合格、作风正派的合格人才,使他们能够与时代同步伐、与祖国共命运、与人民同呼吸共奋斗。大学生作为未来高素质人才的后备力量,其成长过程关乎着我们民族的兴衰成败。能否培养造就千千万万具有高尚思想品质和良好道德修养、掌握现代化建设所需的丰富知识和扎实本领的人才,对于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而实现现代化的宏伟目标,确保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陈万柏、张耀灿编写的《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是教育部“高等师范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的研究成果,是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主干课教材。可以说,在众多的教材中,《思想政治教育原理》具有不可动摇的权威性。但从编写体例上看,它区别于其余两种教材:整本教材的编写是按照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要求来编写的,虽然在教材内容中有对“廉洁教育”比较全面的论述,但是,较其余两种教材而言,它的主线不明显,而且具有很强的政治色彩。
钟俊生先生编写的《高等学校廉洁文化教程》由中国石化出版社出版,该书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社会主义价值体系,倡导和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突出廉洁文化核心内涵,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树立廉洁观念,践行廉洁行为,立足于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才和发展。内容包括:廉洁文化概述、中国传统廉洁文化与世界廉洁文化的发展、廉洁文化与廉政文化建设、廉洁文化与廉洁教育、廉洁文化与高等教育事业、廉洁文化与高校党的建设、廉洁文化与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廉洁文化与大学生成才。《高等学校廉洁文化教程》的编写体例也有其特点:一是侧重文化解读,削减理论论述。全书内容分为十个章节,着重强调对大学生的人文和道德素养的提高,在阐述“廉洁教育”这一概念时,并不单从概念的定义判断上下工夫,而是侧重对中国古今廉洁文化的解读,消除读者对理论问题的排斥心理。二是体现出“以人为本”的思想。这里所说的以人为本,主要体现在作者在对本书章节的安排上,把廉洁教育同大学生的职业前景与人生规划联系起来,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现实意义。如整个第九章就“廉洁与大学生成才”为主题,讨论了廉洁教育与大学生成才之间的关系,体现出浓厚的人文情怀。
四 关于高校廉洁教育教材编写的思考
在高校廉洁教育教材的编写问题上,如何扬长避短、兼收并蓄,编写出科学、高质量的教材,为廉洁教学提供强有力的保障,笔者不敢妄下结论,但是我们通过对以上几种典型教材的分析,首先需要明确的是“高校廉洁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需要强调的是,这里所说的指导思想,是指要探讨“大学生廉洁教育”这门课程的学科性质。换言之,也就是要把“大学生廉洁教育”这门课程的学科性质作为教材编写的原则和指导思想。就其学科性质而言,笔者不敢妄下结论,需要有关专家去分析和总结,我们“高校廉洁教育”这门课如何与高校思想政治课、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相区分而又相互补充。更重要的是要努力探寻出一条适用、有效的廉洁教育路子,更好地树立大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出廉洁奉公、诚信守法、品学兼优的社会有用人才。高校廉洁教育应注重“培养大学生的时代精神,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把“腐败”从大学生的思想中排除,净化大学生的精神世界,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其次,是对教材的取舍问题。随着高校廉洁教育的兴起,各种各样的教材和课程资源不胜枚举,如何选择精品教材,淘汰劣质教材又是一个重要的任务。一本好的教材,一定要坚持用开放的胸怀去兼收并蓄,不断吸取本课程教学中的新建议、新经验、新问题,及时修正错误,不断改革,不断创新,这样才能经受住教学的实践检验,适应新时代的需求。再次,高校廉洁教育同一般的大众教育一样,需要的是学校、社会、家庭等多方面因素的不断努力。在大学校园里,广大教师、教育管理者与大学生朝夕相处,其言行、态度和思维方式不可避免地会对大学生的价值取向产生较为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为此,开展廉洁教育就要充分发挥教师、党政干部、政工干部的各自角色作用。通过广泛的、经常的廉洁教育和灵活多样的教育方式,逐步形成各具特色、优势互补、点面结合的廉洁教育工作新局面,从而有利于大学生的成长成才。
注 释
①周庆元.语文教育研究概论[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5
②肖忠优.大学生廉洁教育教程[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0
③陈万柏、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④钟俊生.高等学校廉洁文化教程[M].北京:中国石化出版社,2010
参考文献
[1]张文军.关于高校对大学生进行廉洁教育的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06(04)
另外,公共管理针对的主要是公共部门或公共事务的管理,它们经营的主要是公共产品或准公共产品,公共产品或准公共产品是相对私人产品而言,我们知道私人产品的生产或效率分配是通过市场的竞争,按市场的机制来完成的,它们具有显著的特点即竞争性和排他性,而公共产品或准公共产品一般是由公共部门或公共事业单位生产并分配的,它们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或有限竞争性和有限排他性,是不以赢利为目的的公共服务,管理不是管制而是提倡治理或善治,关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要求和社会公共利益目标的实现。教育事业正是如此。高等学校不应当是政府管理内容的延伸,她不具备政府的行政管理职能。她的主要职能是传授知识、培养人才、服务社会。教育培养人才是通过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教育来体现的,而且学生在学校有平等享受这些教育培养的权利。
教育属于准公共产品的范畴,因此,学校是社会的公共部门之一即学校的教育不是以营利为目的的,如何使学校的教育产品更加具备效率和公平,使学校人才培养的质量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其中主要的改革措施之一就是建立具有公共管理理念的学生教育管理模式。
首先,在教育的内容上。根据我们对学生的问卷调查了解,长期以来我们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投入的时间和精力很多,但效果并不如人意,原因虽然是多方面的,但我们在道德领域和法制领域的教育不够,使政治理想教育的效果缺乏基本的道德和法制教育的支撑,使学生缺乏公民意识和法律意识,导致政治理想教育的内容形式化或虚化。对此,在构建的新模式中我们要体现公共管理的思想,加大公民教育、法制教育和道德教育的内容,坚持以法治校、以德治校,使政治理想教育的内容建立在现实的言行上,从而保证我们的学生成为社会公共利益的维护者和实践者,同时自觉成为我们事业的继承者。
其次,在管理内容上。按照公共管理的思想,效率与公平的实现必须体现在以人为本的理念上。在学生的教育管理制度的改革过程中,把行政管制为主转变到以服务管理为主,构建在学校宏观指导下的、以学生自我自主管理为特点的互动治理体系是十分重要的,如成立学生教育管理服务中心;建立服务于学生的各类咨询机构;建立符合学生公寓特点的社区组织体系;完善和加大学生各类社团的建设等等,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管理的积极性,体现以学生为本的自治平等互动思想。另外,改革现在分级管理学生的行政结构体系,加大学校各职能部门服务管理的力度,淡化管理的行政层级结构。
第三,在学校政策或规定的决策层面上。公共管理理念的执行必须在决策上要体现服务对象(学生)的意见或建议,如何构建学生信息收集和反馈的路线是十分重要的技术问题(不完全是认识问题),每一个学生对同一问题的看法意见都可能是不完全相同的,若同一问题分别征求或听取不同学生的意见或建议,一般来说是很难做出决定的,因为个人偏好是出自自己的看法,而决策结果的利益与各个学生密切相关,且不同的结果对不同学生的利益给予都不相同,因此,更重要的是我们应当了解学生集体偏好,集体偏好的了解必须有一套与之相配合的工作程序保证,在方法上意见的听取是采用一致性原则,还是采用多数原则,多数原则是按照1/2,2/3,3/4还是按照3/5或4/5法则,决策的准确度是不同的。另外,什么样的问题采用全体学生的意见,什么样的问题只听取学生代表的意见等等,这些都应当视问题的性质和具体情况而定,不然我们依据来自学生的信息所设计的机制或规定就达不到预期目的,使管理失效,除此之外,学生的党团组织与学生会的关系问题,社团组织与学生会和党团组织的关系问题也是我们要十分注意的方面。
根据上面的研究和讨论,具体设计的教育管理模式如下。首先,必须改革目前的学生管理方式,体现公共管理的思想。1)学校成立学生教育管理中心,统一负责学生的教育和管理,其职责有两方面,一是代表学校行使行政教育管理职能;二是围绕学生成才,重点搞好各项服务管理。取消现行的学生工作部(处)和教学单位管理学生的层级管制模式,这有利于学生教育管理队伍的职业化建设。同时,学生教育管理中心根据实际需要提出和制定或修改管理规章制度,并负责学生公寓社区的宏观管理(物业内容招标给物业公司)。在服务管理方面,为了适应整体改革并与之配套,在学生教育管理中心下可以设置必要的服务咨询机构,如德育教育中心、心理咨询中心、法律服务咨询中心、纠纷调解中心、成才指导中心、就业指导中心等,建立一支稳定的、专兼职的、服务于学生的、高水平的学生工作队伍,使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专业化、职业化,制度化、规律化。
其次,在学生社区和社团的管理方面,要摒弃过去的管制理念,指导学生组织自己治理,这里应当指出的是党团组织的积极作用。弹性学制的全面实施和后勤社会化的改革,使原来学生以行政班为活动单元的组织结构被打破,社区和社团已成为学生的主要活动空间,党团组织已开始建在社区或社团,如在学生教育管理中心成立党委的职能派出机构即党的工作委员会,以学生楼栋为单元成立总支或支部,学校团委的工作重点更是与社区和社团关系密切,如在社区成立若干分团委,以寝室为单位成立团支部,这样使党团组织的教育和管理功能有效地运行起来。另外,要不断提高学生会组织的治理能力,学生中一般的事务性事情应该由学生组织自己解决,学校的主要职责是在宏观上把握好学生组织的发展方向。第三,加大法制教育和道德教育的力度,在教学计划中把法制课和道德课作为“两课”教育的重要内容,政治教育和理想教育应当是建立在规范教育之上的,很难想象一个没有法制意识和道德水准的人会有远大的理想和政治抱负,在这方面我们应当有很深的教训。另外,在消除学生教育管理过程中的单向性问题上,我们应当进行思考。由于历史的缘故我国高校普遍存在教育管理的单向性问题,学校对学生制定了许多规定和要求,但对来自学生的合理意见或建议或要求理会不够或没有在制度上给予重视,按照产权理论理解就是关系的双方没有形成合法平等的合约,在重建学生教育管理模式时必须设法在制度上解决它,这对于体现公共管理的思想是十分重要的,如学生教育管理中心既有教育管理的行政职能,又有服务、维权的作用和功能,学生教育管理中心要承担起研究制定合约的任务,合约既包括学校对学生的要求,也有学生应当具有的合法权益,且一旦形成就具备法律效力,实际上这有利于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改革,有利于我们教育目标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