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农林经济专业就业方向

时间:2023-08-18 17:38:30

导语:在农林经济专业就业方向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农林经济专业就业方向

第1篇

我国高等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存在以下局限:①一是学科专业单一,知识面狭窄;二是在课程体系结构不尽合理,课程内容相互脱节与重复现象突出;三是忽视实验实践教学环节,学生动手实践能力比较欠缺;四是课堂教学与第二课堂脱节,素质教育与创新教育缺乏;五是缺少社会责任感和正确从业观及能力培养。这些问题导致高等农林经济管理人才模式难以适应现代社会对人才素质的需求,本专业人才缺乏自己的特色和竞争力,因而需要改革与创新。

表1华南农业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1 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现状分析

从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的完善程度来看,东北农业大学最为完善。东北农业大学农经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包括了:②办学指导思想;分析优势所在;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学术交流方面分析办学特色;课程体系改革的总体思路、具体措施和改革成效;注重实践教学和学生政治思想品德的培养。

就华南农业大学而言,农经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始终围绕着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不断地得到调整,在摸索中日臻完善(见表1)。但目前的人才培养方案存在如下主要问题:

(1)在课程体系建设方面,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重国内理论、轻国外理论。具体而言:①课程涉及面很广,但缺乏深度。课程涉及通识教育、基础教育等近70门课。老师只能点到为止,学生学得不精。②课程安排不合理。有一些学时数较多的课程集中时间上课,导致学生听课疲惫,影响教学效果。③专业课程体系设置上与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结合不够。在实际教学中却以传授知识型的课程为主导,重点介绍农林经济管理的相关理论,而与农林经济管理实践结合较紧密的应用型课程则很少涉猎,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在实践教学方面,缺乏明确的教学实践目标和切实可行的实践措施,效果难以保证。学生们普遍认为,学校的实习指导和实践环节流于形式,多以短时参观为主,学校对实践环节投入太少,补助标准太低,实习计划的拟定受到经费的严重制约。究其原因,一是实习基地建设滞后;二是教师的实践能力本身有限;三是学校实验设备明显不足;四是实践教学内容本身不明确。③

(3)毕业论文写作的要求相对宽松,学生重视程度不够。以“考试”为导向的专业学习模式,促使学生将重心摆在考试分数上,专注于考试范围内的知识,而非对于学术的研读深究。而对于毕业论文的写作,大部分同学的重视程度不足,心存侥幸未认真对待。这一方面是毕业论文的撰写时间与找工作的时间冲突,面对就业压力,同学们将更多的精力置于后者;另一方面则与目前对于毕业论文较为宽松的考评机制有关。

(4)人才培养与社会就业需求存在一定的矛盾,专业的就业局限性较大。学生们反映:在农林经济管理四年本科教育中,最大的体会是什么都学,什么也没学。客观上,除了农口的政府和企事业单位对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毕(下转第159页)(上接第129页)业生有直接需求之外,毕业生们经常遭遇招聘限制。

2 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完善建议

2.1 完善课程体系建设

(1)注重合理性与综合性。注重课程结构的科学化、课程内容整合衔接的合理性和知识结构的整体性。(2)注重深度性与学术性。优化专业课的课程体系,要深入浅出分析,引导学生自主思考。(3)注重实践性与社会适应性。提供平台加强学生的实操能力,课程设置应结合学生的就业方向,与社会需求的就业人才方向相适应。一方面可以通过提高农林经济管理类选修课比例,扩大选择范围,尤其是人文教育类课程比例。④二是强化农林经济管理课程的深度,打造专业化的农林经济管理人才。(4)注重政策性,与时俱进地关注农林方向政策的更新,通过案例分析、专题讲座、课堂讨论等形式进行分析。

2.2 创新教学管理体制

本科生导师制学长制是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学生通过比较系统地参与到指导教师的科研而提高创新、分析和研究能力。华农的“红满堂计划”和“助理班主任”制度已有一定的成效,但是辐射范围不够大,约束力度不够大,仍需要改善。此外,农业经济管理可以依托“国家级重点学科”这一平台,实行“本硕连读”或“本硕博连读”的制度,着力培养研究型人才。

2.3 完善实习制度

(1)在内容上,注重实践教学内容的设计和更新,突出对农村经济研究的科研训练和社会调查等实践教学形式的运用。(2)在体制上,要将实践教学固定到人,责任到人,每个实习由专人负责,长期在实践领域有所成就。(3)在经济力度上,加大经费投入以改善实验实习条件。⑤(4)在对象上,利用各种机会和条件,建立校外实习基地。可以考虑与村镇以及涉农企业磋商,充分挖掘资源,如华农经管的长期合作伙伴温氏企业等。

2.4 培养开发教师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

面对全球经济一体化和我国加入wto,构建公共管理框架体系,以及迎接知识经济挑战,经济管理类本科专业教师首先需要换脑,重新学习更新知识,并在改革、更新、探索中创造新知,提高教师创新素质与能

第2篇

关键词 海洋大学 蓝色课程体系 构建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x.2015.07.020

Construction of the Blue Curriculum System of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Economic Management in Ocean University

SUN Jianfu, SUN Peili, ZENG Ya

(Dalian Ocean University, Dalian, Liaoning 116023)

Abstract The construction of blue curriculum system is necessary for a characteristic ocean university. The principle is to emphasize blue,science,innovation,adaptation and coordination. The influential factors include training target, teaching staff, sharing resources, teaching material construction,curriculum provision,and so on.The system is composed of general education curriculum system, professional basic course system, professional course system.

Key words Ocean university; blue curriculum system; construction

0 引言

从中国考试网上查询,我国设置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院校有69所。各校在培养目标、基本培养规格、专业特点和服务面向等方面基本相同,但也有差别。海洋大学设置的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培养海洋科学与渔业科学方面的经济管理专业人才,需要制定学习海洋科学与渔业科学的培养方案,需要有蓝色课程和蓝色课程体系支撑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所谓蓝色课程,即涉海、涉水、涉渔、涉农的课程。

海洋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蓝色课程体系的构建,是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十二五”期间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改革与质量提高工程的实施意见》的需要,是凝炼专业特色,打造精品专业的需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培养综合素质全面专业人才的需要。

1 构建蓝色课程体系的内涵

在自然界中,人们会感受各种颜色。蓝色,海的颜色,具有沉静和理智的特性。给课程赋予色彩,需要依据和判别。蓝色课程的界定,一定从课程性质、课程内容、课程地位、课程目标等几方面考虑。一定突出体现涉海、涉水、涉渔、涉农的特点。

构建蓝色课程体系,即所有蓝色课程的集合,并以类别和层次区分和联系,使其形成整体,形成合力,优势互补,产生协同效应。现行的培养计划,设置了三个层次的蓝色课程。即通识教育层次、专业基础层次、专业层次。三个层次蓝色课程之间相互紧密联系,互为支撑和递进,共同构建农林济经管理专业蓝色特色。

蓝色课程体系的构建,是专业定位、培养目标决定的。海洋大学设置的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创新蓝色课程群,使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蓝色特色突出,定位准确,实现专业建设错位发展和人才培养目标。

蓝色课程体系建设,是专业发展、竞争压力决定的。增加蓝色课程在本专业课程体系中的比重,通过培养方案,教学实践等诸多环节实施,体现,增强本专业的核心竞争力。

蓝色课程体系调整,是就业需求、服务面向决定的。通过蓝色课程群调整完善,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专业技能,使之明确专业方向,就业目标,提高就业率与就业质量。

2 蓝色课程体系构建的原则

蓝色课程体系构建,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律,衔接好蓝色课程之间的关系,为此,应遵循以下原则:

2.1 蓝色原则

蓝色原则是蓝色课程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海洋大学设置的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为海洋与渔业经济管理培养专业人才需要体现涉海、涉水、涉渔、涉农的专业特色。因此,在培养方案中,一定要设置与其他大学相区别的蓝色课程及蓝色课程群,支撑海洋科学和雨夜科学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

2.2 科学原则

蓝色课程体系构建,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有其特有的行业背景和内在规律,是一门科学。蓝色课程体系构建本身,既要考量海洋大学的办学优势和区域经济、行业经济发展状况,又要遵循高等教育教学规律,还要符合专业建设的实际,培养应适应行业经济、区域经济发展所需人才,所以,设置必须科学。

2.3 创新原则

蓝色课程体系构建,没有现成的东西拿来就用,需要创造,需要创新。创新的目的是对现行的课程体系设置进行改革,探索出一条海洋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特色建设之路,以前瞻眼光,瞄准未来学科和专业的发展趋势,在不断创新中保持优势,使特色专业前景明朗,充满活力。

2.4 适应原则

蓝色课程体系构建,对于人才培养的质量至关重要,但再好的课程体系也要适应专业特色建设及行业发展对人才需求的变化,适应学校发展的定位目标和师资队伍建设,适应学科之间、专业之间的教学资源整合优化,适应毕业生就业率、就业质量的提升。

2.5 协调性原则

蓝色课程体系构建,首先要与国家及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改革与质量提高工程要求相协调,其次与行业、企事业单位对人才需求规格相协调,再次是与海洋大学学科特色优及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相协调,最后是与学院的其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办学模式和教学模式等相协调。

3 构建蓝色课程体系的影响因素分析

3.1 培养目标问题

解读海洋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一定是围绕海洋、渔业、食品三大产业,培养专业人才和技术实用人才。如何做到蓝色课程体系设置科学合理,既符合国家高等教育发展规划,又符合教育教学规律,又符合行业经济发展规律,特色突出,专业定位准确的培养目标。

3.2 师资队伍问题

海洋大学的师资队伍肩负着为我国培养海洋、渔业专业人才和技术实用人才的重任。在所有学科和专业中,均设置海洋科学、渔业科学教学内容。承担海洋科学、渔业科学教学任务的专业教师人数少,年龄偏大,教学任务较重,亟需调整师资结构,引进和培养海洋科学、渔业科学教师。

3.3 资源共享问题

海洋科学的迅速崛起,对人才的刚性需求大幅度增加,而海洋大学的教育资源则明显身单力薄。图书馆、科研成果、期刊、网络等资源共享问题直接影响到蓝色课程体系建设。试想海洋大学建设一个系统、全面、开放的网络教学平台,不仅实现各海洋大学间的教育资源共享,而且利于蓝色课程体系建设。

3.4 教材建设问题

蓝色课程体系构建,需要蓝色教材。就目前而言,蓝色教材是缺乏的,加强蓝色教材选用及编写工作乃当前要务。首选教育部规划教材、国家级重点教材、省部级优秀教材。引进先进的、能反映学科发展前沿的原版教材。编写具有海洋和渔业特色的蓝色教材,包括电子教材、多媒体教材,支撑蓝色课程体系。

3.5 课程设置问题

构建蓝色课程体系,是从课程设置开始的。这些课程包括通识课(含公共基础课、公共选修课、公共集中实践)、学科基础课、专业课、专业集中实践四大模块,既有蓝色课程,又有非蓝色课程。如何根据专业培养目标、服务面向设置蓝色课程,并处理好蓝色课程之间及与非蓝色课程之间的关系是较难的。

4 蓝色课程体系构建与应用

4.1 蓝色课程设置

海洋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依据专业定位,突出特色,完善培养模式。在蓝色课程群设置上,既要科学合理,符合国家高等教育发展规划,符合教育教学规律,又有符合行业经济发展规律。蓝色课程的内容相互独立,但相互衔接合理,优势互补,益于本专业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优化,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和就业质量。

设置的蓝色课程有:水产专业外语、渔业概论、渔村社会学、渔业政策学、渔政学、渔业法与海洋法、水产品营销学、水产市场调查、渔业经济学综合实习、渔村渔业调查、环境与资源经济学、渔业经济学、渔业技术经济学、海洋经济学、渔村经济学、渔业管理学等。蓝色课程的总学时和总学分数占整个培养计划的总学时和总学分数的15%~20%。

4.2 蓝色课程体系构建

根据体系的定义,体系泛指一定范围内或同类的事物按照一定的秩序和内部联系组合而成的整体,是不同系统组成的系统。我们设置了三个层次的蓝色课程系统。第一系统,为通识教育课程系统:包括水产专业外语、渔业概论、渔业法与海洋法、农村社会学、农业政策学课程;第二系统,为专业基础课系统:包括渔政学、农村经济学、水产市场调查、渔业经济学综合实习、渔村渔业调查、环境与资源经济学课程;第三系统,为专业课系统:渔业经济学、渔业技术经济学、水产品营销学、海洋经济学、渔业管理学等课程。

三个系统的蓝色课程之间相互紧密联系,互为支撑和递进关系,共同构建蓝色课程体系。

4.3 蓝色课程体系应用

构建的蓝色课程体系已经纳入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并开始实施应用。从应用的实际效果看,明确了专业对培养目标、突出了专业特色和服务面向。调整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蓝色课程体系设置,以及课程之间的比例关系,使之更趋于科学合理,凸显差别优势。

蓝色课程体系建设的目标是培养蓝色人才,不会一蹴而就和一劳永逸,需要不断调整、改进、完善,以适应人才培养的需要。总结实施应用效果,有必要对蓝色课程群的教学大纲进行调整,对蓝色课程的课程内容进行增补和删减论证听证,使之更加符合我国海洋经济、渔业经济发展的需要。有必要增设蓝色专题讲座和学术报告,增加蓝色实践环节,补强蓝色课程体系。

5 结语

蓝色课程体系构建,是继续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强化海洋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涉农、涉渔、涉海特色,密切为区域经济、行业经济、产业经济发展服务的需要。通过蓝色课程体系建设,突出专业特色,不断完善培养模式,增强本专业在全国同行中的核心竞争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有助于提高本专业学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

第3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招生长效体制;构建;实践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C-(2014)07-0016-02

一、生源争夺战的根源是招生体制问题

近年来,我国中、高等教育领域出现了愈演愈烈的生源争夺战。要遏制高职院校招生中出现的生源争夺战,必须构建并实行高等职业教育长效招生体制。招生体制是一定经济社会基础上整个社会教育及招生工作的运行体系和制度的总称。目前,我国高等职业院校的招生体制一般分为三个层级:国家层级,顶层设计的招生立法与监管体制;各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层级,依法施政的招生管理体制;各高等职业院校层级,依法建立的实施性招生体制。其中,关键是各高等职业院校自行建立并实施的招生体制。

高等职业院校的招生体制,其实质要解决为谁招生、招什么条件的学生、怎样招生、招生后如何培养并实现学生就业目标等问题。高等职业院校的招生体制是其办学体制的组成部分。高等职业院校必须在整体办学体制基础上,构建既服从并服务于整体办学体制又相对独立运行的招生体制,这样才能使招生体制有序长效运行,实现高等职业院校整体办学目标。

二、构建长效招生体制的探索实践

(一)始终坚持农林办学方向,为当地提供“三项”社会服务

依据一定地域经济社会发展、行业企业和产业对职业技术人才的现实需求和潜在需求,举办具有地域经济特色的职业院校是职业教育的办学原则。笔者所在学校始终坚持农林职业教育办学方向,为江苏林业、茶叶业,苏南牧业,南京、镇江、常州农业、园艺业等产业输送中、高等农业职业技术人才,提供农业科技推广与成人教育培训服务,提供新技术、新品种、新产业(项目)等研发服务。笔者所在学校长期为地方提供“三项服务”,取得的办学成果及赢得的社会声誉已逐步成为学校长效招生体制的组成部分。

(二)根据农村产业、企业、行业所需设置专业

产业、行业企业与职业院校及专业之间是一种“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的关系。笔者所在学校始终在行业主管部门――江苏省农业委员会的领导和安排下,设置作物生产技术、设施农业技术、园艺技术、茶叶生产加工技术、畜牧兽医等农业类专业,招收江苏农业产业、行业企业所需的新生,并将其培养为所需的高素质技能型农业专业人才。该农业类专业在校学生数占全校学生总数的50%以上,这在江苏乃至全国农业高职院校中都名列前茅。

(三)创建农林职业教育集团,共享集团“生源链”成果

2005年秋,笔者所在学校牵头组织11家农业职业院校和农林企业,创建了江苏农林职业教育集团,形成了由“产业链、资源链、信息链、生源链、成果链”等组成的“利益共同体”,促进了集团成员的共同发展。如今,加盟的职业院校增至30家,加盟的农林企业超过40家,“职教集团像一根无形的线,把农林职业院校、农林企业串联起来”,使其在互利共赢中发展。职教集团成员学校主动为笔者所在学校做招生宣传,学校与其建立“3+2”、“对口招生”、“自主单招班”等合作办学平台。职教集团成员企业,一是与笔者所在学校共同开展新品种、新技术、新产业的研发,推进彼此的产学研工作等;二是从笔者所在学校毕业生中招聘企业员工,并开展“订单”培养、“冠名班”合作办学等,全力支持笔者所在学校的办学及招生工作。

(四)打造特色品牌专业,提高学生就业创业能力

目前,众多考生及家长理性选择报考笔者所在学校,为的是学一门专业技能,以实现就业谋生目标。笔者所在学校90年的办学底蕴,传承勤学、实干校风,坚持走产学研结合的办学之路,打造出了作物生产技术、林业技术、畜牧兽医、茶叶等特色品牌专业。学校毕业生的顺利就业、部分毕业生的自主创业办学业绩得到了社会各界特别是农林行业的认可。如今,笔者所在学校有8个国家级重点专业,13个省级重点、品牌和特色专业。这些特色品牌专业是考生及家长选择笔者所在学校的第一要素,自然成了学校最好的招生广告,使其在招生生源市场竞争中“突围”取胜。

(五)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以顺畅“出口”确保顺利“进口”

长期以来,笔者所在学校围绕当地“三农”实际需要,奉行“课堂移村头、师生进田头、成果留农户、论文写大地”等为农服务宗旨,实施百名教授挂职百村的“双百”活动。学校百名教授带领千余名学生,带着种植、养殖新技术和优质种子、种苗和种畜禽,挂职百个村组,开展农业科技推广服务、农民培训教育服务和农村产业项目服务,并帮扶驻村贫困农民脱贫致富。学校的“三项”社会服务除覆盖施教区外,还在江苏省政府安排下参与泗洪县科技富县强农工作和溧阳市丘陵山区综合开发工作。师生为“三农”提供的“三项”社会服务使教师在实践中“知农”、“懂农”,扩充新知识和新技能,推进了教师队伍水平的整体提升;使学生在实践中“学农”、“爱农”,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提高了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水平。2009年、2010年和2012年,学校先后3次被江苏省政府表彰为“科技富民突出贡献单位”。笔者所在学校主动为“三农”提供的“三项”社会服务,使得益地区的广大农民主动为其做招生宣传,甚至送子女进校求学或参加成人培训学习。

(六)发挥校友功能,编织招生网络

笔者所在学校办学90余载,培养专业人才5万多人。学子们大多出生于农村,有农村的父老乡亲和兄弟姐妹,他们学成知识与本领后仍然回到大有作为的农村大地,在本地农业科技推广管理部门及农业企业工作,对履职行业及岗位所需职业技术人才的数量、质量了如指掌,能尽力帮助毕业校友就业、创业。校友的现身说法也有力地推动了学校的招生和就业工作。如此,学校招生部门―分工教师―地区校友―生源中学―考生组成的招生网络形成。经多年招生实践检验,这是一项行之有效招生举措。

第4篇

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教育一直以来都是我国高等教育的薄弱环节,尤其是渔业经济管理专业教育的发展面临着诸多困境,主要表现在学科建设滞后、社会重视不够、就业难度较大等方面,建议构建符合人才市场需求的培养目标、树立重视基础产业学科的社会氛围和注重能力培养树立良好就业观。

关键词:

农林经管;学科建设;困境对策

上世纪末各地高校扩招扩建以来,根据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都在不断地调整教学方向,各自努力把高校建设成为综合性、研究性的大学。为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我国的海洋水产高等院校也都积极努力地发展综合学科,努力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我国是世界渔业大国,渔业是我国大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约占农业总产值的9%,渔业人口达2000多万。面对经济发展新常态,要实现国家现代化,就必须首先实现农业的现代化,实现农(渔)业现代化,就应该更加重视大农业人才的教育和培养,推进新农(渔)村建设,就必须解决“三农(渔)”问题,就不可忽视渔业、渔村和渔民问题,这都离不开渔业经济与管理人才的培养。作为农(渔)业院校的重点应该放在能够直接服务社会的应用型研究人才培养方面,这就要求学生应具备基本理论基础的同时,必须拥有比较全面的专业知识,并且能够将自己所学知识创造性地应用于实践工作之中。而水产(渔)业发展所需要的基础研究和技术支撑,与现有海洋水产院校的学科设置不相匹配,其发展面临着困境。

一面临困境

(一)学科发展缓慢

农林经济管理中的渔业经济管理专业教育在我国历史较长,如上海海洋大学的渔业经济管理学科教育,在上世纪50年代初期就设有渔业经济研究室,向学生传授有关渔业经济和管理方面的知识;1985年该校渔业经济管理本科专业招生,成为全国高等院校中唯一的本科专业;2002年随着渔业经济管理硕士点、农林经济管理硕士点和渔业经济与管理博士点的设立,成为具有全学科支撑的专业。虽然渔业经济管理专业办学的时间比较长,学科支撑有力,但与其他经济管理类学科和专业相比,发展速度十分缓慢。目前全国海洋及涉渔院校都开设和设立了专业,但基本培养模式雷同,形成相对单一的人才培养方式和教育内容,专业办学规模比较小,力量分散,缺乏相关学科群的支撑,使得办学力量难以集中,资源配置分散,造成学科发展不尽理想,难以形成学科特色。

(二)社会重视不够

在当今社会上比较热门的专业主要集中在金融、会计、国际贸易和物流等领域,对“农(渔)”字当头的专业,受我国传统观念的影响,一定程度上难以摆脱社会的歧视,认为学习农业没有意义,学习渔业更没有意义,使得优秀学生不愿填写和报考该专业,学生就学率低下,专业名额极少。从上海海洋大学渔业经济管理专业报考生源来看,2010~2012年三年间学生第一志愿报考率分别为61.1%、42.6%和51.1%,而且学生都不愿意调剂,其调剂录取率基本为零,并且在上海地区的报考生源均为第一志愿录取,其他省份的第一志愿报考率较低。同时,由于产业的因素,在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其他专业能够扩大招生规模,而渔业经济管理专业的招生规模难以扩容,其本科学生人数一直维持在40名左右,且入学以后要求转专业学习的学生数量较多,造成学生生源严重不足。

(三)就业难度较大

由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及专业的局限,涉农类高校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实力相对较强,而人文社会科学专业在竞争中毫无优势可言,导致学生人文教养不足,综合能力欠缺。同时,由于用人单位和部门的偏见和误解以及就业配套机制的缺乏,使得毕业生就业难度增大,削弱了学生到基层工作的意向。目前,农林(渔业)经济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去向主要集中在企业、灵活就业和继续就学等方面,专业对口就业率低下。根据《上海海洋大学社会需求与培养质量年度报告(2013)》的统计,该校渔业经济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的专业相关度为46%。以2012届毕业生为例,在34名毕业生中,继续就学(国内外)的11名,占总数的32.4%;从事与专业相关、到涉农类单位就业的毕业生人数仅为4人,占总数的11.8%;从事经济、管理类工作的19名,占总数的55.8%。尤其在学生就业上,校院发动全系老师的力量,并通过校友介绍等途径,推动学生就业。

二对策建议

(一)构建符合人才市场需求的培养目标

涉农(渔)类经济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必须以人才市场需求为导向,根据社会人才需求和产业发展要求,注重农(渔)业经济和经营管理应用人才培养,对专业课程进行合理设置,增加人文社会类基础课程和产业实用技能型的实践内容。同时,应根据国家对基础产业的发展要求和趋势,增加相关实用课程设置,并跟踪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了解用人单位对人才培养以及教学内容等方面的建议意见,结合国内外专业学科发展实际,积极改革教学内容,优化培养方案,构建既具有渔业特色,又包含经济与管理的教学模式,突出实践能力培养,提高学生的培养质量和适应能力。

(二)树立重视基础产业学科的社会氛围

从发达国家的发展轨迹看,在社会经济发展初期,国家政策一般以重农主义为主。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和发展,其政策导向逐步由重农主义转为重商主义。但在经历战争、经济大萧条和环境问题等危机之后,又出现了重视基础产业的大环境。推进现代农(渔)业建设,符合世界发展规律。只有把农业、农村、农民问题解决好,才能不断解放和发展农业生产力,才能实现中国的现代化,才能全面推进中国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才能实现中国梦。因此,需积极呼吁社会各界树立重视农业等基础产业的思想,只有农业稳固了,国家才能稳固。而农业的稳固和发展,迫切需要依赖大批农业科技和经营管理人才,需要大量的新型职业农民,需要涉农院校的大力培养,需要社会重视和支持基础产业和学科建设。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应打破地方保护主义和对涉农院校的偏见,加大财政投入和招收农(渔)业大学毕业生力度,为人才培养和流动提供良好环境。

(三)注重能力培养树立良好就业观

随着我国现代农(渔)业建设以及渔业科技的突飞猛进,社会对农林(渔业)院校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层次的期望,要求学生不仅能具备专业应有的理论知识,而且能具备实际工作的能力。针对社会需求的变化,农林(渔业)院校应改变培养方式,注重学生工作能力的培养,以满足社会的需求。一是调整和优化课程设置,积极探索既能够掌握专业基础知识,又能够满足社会需求的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二是积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在实践中锻炼自己。三是积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努力克服自身专业等方面的压力,理性对待自己的人生观。

作者:乐家华 单位:上海海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王瑾等.关于农业类院校环境科学专业建设探讨[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0,22(8):99-102.

第5篇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29-0113-02

目前,作为我国高等教育最热门的专业之一――艺术设计专业在农林院校也相继设立。据统计,自2005年以来,我国开设艺术设计专业的各类高校就有一千多所,艺术设计专业也将随着社会对其需求的日益增长而逐年扩大。作为农林院校这类综合性大学,在响应教育部号召的同时,应根据市场对人才需求的不断变化,结合农林院校的自身优势,突出自己的特点,树立起自有的、特色的艺术设计专业。同时还要进一步加强学科与专业之间的相互交叉、渗透发展,营建更符合艺术人才培养的多层次的结构模式,以便更好地适应艺术设计专业的健康有序长远发展。

一、农林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发展的现状

我国高等教育已告别金字塔式的层层选拔的模式,现正处于转型为“大众教育”的转变过程中。农林院校的艺术设计专业在经过全国连年高校扩招的大背景下,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由于扩招增幅与教育投入远不成正比,使得农林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在发展的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负面的实际问题。首先摆在面前的就是毕业生的就业问题。要想提高就业率,就需要大力进行学科结构的调整,理论与实践并行,强化实践的教学环节,因为市场需要的是设计而不是理论,然而缺乏理论的设计也是急功近利的模仿和抄袭。因农林院校的艺术设计专业时间发展尚短,对此学科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不像主打的优势学科或重点专业,使得教育科研发展的力度不大,资金投入甚少,被视作辅助的专业,甚至被边缘化,这有悖于农林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发展的初衷。再加上学科专业结构与课程设计的不合理,教学管理体制与人才培养模式的滞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陈旧,教学研讨也少之甚少,对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规划不充实,不能因材施教,因地制宜;此外,对优秀人才的引进力度不够,师资力量不足,出现了学生多、教师少、资料缺乏、实习场地空白等一系列问题。办学条件的硬件软件都配置过低,使得发展远远落后于其他综合类大学。

二、改进农林院校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的方法与途径

1.强化学科群的专业设置,完善课程体系。农林院校的艺术设计专业课程应在科学的基础上具备清晰性、科学性和生动性。清晰性即专业课题的目的、要求、内容与方法应明确化、具体化。同时课题的设置要避免僵化和教条,规范和制约应灵活、可变通;科学性就是要训练具有明确的目标,通过训练寻找到在美学、方法、规律上的变通,使之具有举一反三的效应,同时还要注重专业课题和专业课题间的系统性、联系性;生动性即应有的趣味性和可操作性,能够吸引学生的兴趣和欲望,激发学生的设计灵感和创作的热情,从而主动、自觉地投入到表现和创作中去。农林院校艺术设计教育的重中之重就是培养目标与课程的同步建设,协调发展。如何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掌握知识要领,即获得厚实的造型能力和向各专业转化的可塑性,又能够在多元化发展的结构中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这是农林院校在加强与改进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中首要解决的问题。

农林院校的艺术设计专业应以本学科的特色为基础,在此基础上强化“专业群”的概念,再进一步加强艺术设计学科与多学科的相互交叉、渗透。根据国家对本科专业设置的规定,与实际需求相结合,不断扩大和调整专业方向,集整专业领域,强化专业特色,不断发展艺术设计专业类别。比如艺术设计门类中的造型艺术就是一个大学科,在造型艺术中又包含绘画艺术与书法艺术专业,在绘画艺术中又有油画、国画、水彩画、水粉画、版画等。由此可见,强调“学科群”的概念在符合资源整合的需求的同时,既可以淡化专业学科的界限分类,又可以强化专业学科的综合性发展。

作为一所农林高等院校,确立的学科定位和培养目标是否能实现,关键在于教学,在于是否建立了一套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农林院校艺术设计教育发展应从以下几点来做调整:一是艺术设计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合理安排。农林院校应根据专业的自身情况而定,或是低年级专业基础课,高年级专业课,或是每个年级都有相应的专业课与专业基础课。二是要强化实践教学环节。中国目前的艺术设计教育不注重理论的学习,也不加强实践,使得学生理论基础薄弱,实践教学环节弱化。做出的设计就是纸上谈兵,毫无实际价值,更谈不上体现中华民族丰厚的文化底蕴。三是要加强专业教学和专题教学的结合,这里的专题包括课题或项目。在艺术设计的专业教学中,把专业教学与专题教学有机地结合,是调整好专业基础教学和专业教学关系的有效途径。比如专业课结合一些实际可操作的课题或项目,可以是实际的课题或虚拟企业项目,对学生来说教学更具有针对性,结合课题或项目能够充分了解设计的全过程,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四是全面推行“离开教室,实行课外教学”,把艺术设计教育和社会资源进行充分的整合。学生和老师可以利用课堂以外的时间如假期来做一些专业课题或社会实践,把课堂上学到的理论与社会实践充分结合,这一点可以借鉴国外的“假期课堂”。

2.实行工作室制,强化教学实践环节。实践性较强是艺术设计专业本身的一大特性,特别是与其他专业相比较起来,它的技术性会体现得更为强烈,因其服务于社会,所以与社会的结合也更为紧密。对于艺术设计教育来说要在技术性的基础上外加艺术式的创造合一,要求学生应具备一定的设计能力与表现力,如果只通过课堂练习是远远达不到的。这就需要农林院校把加强艺术设计专业的实践环节提上议程,而实行工作室制也只是实践环节的形式之一。工作室制的实施也为艺术设计多元化发展,提供了结构性的保障。

以包豪斯为例,它所代表的艺术设计教育对工作室的实施十分重视。而现代艺术上的重大突破也是由创新性的设计思维在工作室中不断实践而完成的。我国艺术类的专业院校也十分强调工作室制,特别是在西方设计院校中已开始对试验车间的建设,使学生能充分利用工作室和试验车间来完成自己的学习。艺术设计专业所设置的工作室不仅是一个实践的场所,也是由设计理念变为有价值产品的生产车间,是理论与实践不断结合与完善的场所。农林院校的艺术设计专业实行工作室制应根据现有生源的具体情况,构建符合艺术设计发展所需要的基本课程结构,使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对个人的专业方向、各工作室都能有所了解,从而做出合理的选择。工作室制也有效避免了教师的专制主义,实现教师的责任、学生的个性发挥以及学生自我整合能力之间的协调发展。实行工作室制,使得各工作室围绕各自的专业与自己的艺术追求,建立富有特色的课程结构,而这个结构应突出工作室的特点,突出各自专业的特点。对于农林院校来说应重视安排富有特点的选修课程,使学生在工作室之外的学习时间也能汲取养料,更有利于农林院校自身特色专业的发展。

3.发展特色专业、创立专业品牌。艺术设计教育最大的特点就是没有统一的教学模式,这与设计服务于市场和社会有直接联系。作为农林院校的艺术设计专业不要因起步晚而去一味模仿照搬其他艺术类院校,这不符合艺术设计教育的理念,也不适应艺术设计的教学体制。应树立独特的专业理念,结合自身优势,大力发展农林院校的特色专业。像食品包装专业、动漫设计专业等不仅符合经济发展的趋势,而且能够影响或带动一批相关产业的发展,既具有科技含量又具备艺术特性,前景广阔,发展稳定,在国民经济中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按教育部主管部门的说法:“特色专业应该是在专业建设的观念上有独特性,人才培养的手段上有新颖性,课程设置、知识和技能的结构上有科学性,产教结合架构上有独创性。”从当前情势来看,农林院校在特色专业上还是个弱项。应勇于突破、勇于创新,抓住时机,与农林院校自身的优势或品牌学科专业相结合,找到既与市场经济发展相匹配又能凸显农林院校品牌的特色专业。

具体来说,农林院校发展特色专业首先要结合中国国情,充分利用我国深厚的文化底蕴、博大的人文情怀和优秀的民族资源来发展我们自己的艺术教育;其次,要结合地方特色发展艺术设计,如我国河南禹州是钧瓷的发祥地,利用地方特色可以把陶瓷设计作为特色专业来发展,就像江南的沿海城市以轻工业、纺织业为主,那里的染织设计、服装设计就十分有特色;再者,要结合农林院校自身的特点来发展艺术设计教育,把农林院校的一些优势专业或特色专业相结合,如林学院下的艺术设计应建立以园林规划为特色的艺术设计专业、食品学院下的艺术设计应建立以食品包装为特色的艺术设计教育等。最后,农林院校要把自己的特色与人文情怀相结合,树立自己的学术形象,不断地组建和完善自己的师资力量。

4.提高创新能力与艺术个性的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学生艺术个性的培养不仅是对农林院校,对其他专业院校的学生来讲也至关重要,这不仅体现出学生个人的艺术品性,更能显现出学院的精神面貌,这恰恰弥补了只注重对审美能力与技能表现的传统艺术设计教育培养的不足,在艺术设计教学的内容比重中,在顾及造型与艺术表现的课程的情况下加强对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与艺术个性的培养,也体现了农林院校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改革的效力。另一方面,加强创新能力与艺术个性的培养,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由被动变为主动。将理论付诸实践、解决实际可行问题,这与包豪斯所倡导的教学理念相一致。

第6篇

经济学是国家级特色学科,主要分为两个方向――国际经济学和国民经济学。辽宁大学的经济学专业是这个学校录取分数最高的专业,最大的特色是每学期都会按成绩重新分班,这在其他院校是非常少见的。毕业生中几乎会有1/3有资格被免试推荐读研究生。

经济学基地班主要是为了培养经济学的研究型人才,其奖学金多而高,免试保送研究生的几率也非常高,但想进入这个班也不容易,新生入学不久参加分班考试,考试科目为数学和英语,前若干名才有机会进入基地班,所以想进入这个班的学生开学时也要做好准备。

法学院是省内第一所全日制法学本科教育基地,十分注重强化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不仅经常聘请一些司法机关、科研单位的专家、法官等担任客座教授,而且安排每届学生进行一次为期两个月的集中实习。

广西大学

生物科学学院的生物技术和生物工程专业是科研能力最强的专业之一,生物技术专业有着明显的亚热带生物特色,在植物及微生物遗传工程上颇有建树。

动物科学技术学院的动物科学研究世界领先,有多项科学技术重大成果。

广西是我国重要的甘蔗生产和加工基地,制糖业十分发达,轻工与食品工程学院的甘蔗糖业工程学科被列为国家教育部“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

土木类学科是广西首批精品专业。这个学科也是理工类的高分群,毕业生一般都进入各大建筑公司和水利水电公司工作。

广西大学的爱国民主记念碑

广西还是有色金属富矿之地,是中国最重要的有色金属产地之一,广西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正是迎合广西丰富的有色金属资源开发及其加工技术研究的需要,建设起了一大批优秀的学科。

内蒙古大学

生物学专业是国家级重点学科,目前设有生物科学和生物技术2个本科专业,学科实行按类招生,在第2学年结束后,选拔出50名学生分别进入2个国家级人才培养基地――生物科学专业和生物技术专业进行学习。

蒙古语言文学是内蒙古大学的特色专业,在一般的学校是没有的。大学每年招收的蒙古族及其他少数民族学生人数约占总人数的30%。

内蒙古大学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使得生态与环境学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并形成了以草地生态学及农牧业生物技术为主的科学群,本科设有2个专业:生态学、环境科学。也实行按类招生,第2学年结束后,选拔10名学生进入国家生物学基地(生态学专业)进行学习,学制四年。

新疆大学

数学与应用数学是国家重点学科,应用数学专业方面,在全国排名较高。

人文学院是由中文系、中语系、历史系、中亚文化研究所、阿尔泰学研究所组建而成的规模最大、专业门类齐全的文科学院,号称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的“旗舰之威”,位居国家重点学科行列。

此外,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资源勘察工程和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是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凭借地域优势,新疆大学的俄语专业也一直是王牌专业。

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学、自然地理学、计算机应用技术、动物学、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民族学、法学均是新疆大学新增的重点学科。

贵州大学

贵州大学的英语学科在国内小有名气,多位知名学者曾在此任教,他们对外国语学院师资力量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国际刑法专业有一定特色,已经受到国内同学科领域的认可。

电力与能源工程被国家列为“211工程”重点建设项目,与此相关的自动化、采矿工程、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等专业也将得到加强。

化学学科拥有绿色农药和农业生物工程教育部实验室,绿色药物工程也被列为“211工程”项目之一。

此外,采矿工程、植物保护、林学、农林经济管理、材料科学与工程、汉语言文学和电子科学与技术为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

延边大学

延边大学位于吉林省延边州,朝鲜族特色氛围浓厚,朝语系自然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其它的小语种也不错,亚非语言文学是国家重点学科。

延边大学依山而建

师范学院的教育技术专业在全国排名很高,就业很好。

医学院也比较有实力,临床医学和药学都不错,麻醉专业很好。

石河子大学

医学院现设有临床医学、护理学和医学影像学3个本科专业方向,拥有附属医院3所,其中第一附属医院为全国“百佳”医院。

农学是石河子大学的校级品牌专业,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专业,有重实践、重应用的办学传统,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

经贸学院下设的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围绕新疆农垦经济、绿洲农业经济、绿洲生态经济、农垦企业管理等内容展开研究,并将研究内容融入到课堂教学之中,形成了特色鲜明、优势明显的研究方向和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

海南大学

旅游学院是海南大学极具办学特色的学院,办学模式灵活多样,部分方向还根据市场变化与需求,和旅游企业、国际酒店进行广泛的合作,采用“订单式”培养等灵活模式。其中,旅行社管理专业还是旅游学院的特色专业,学生毕业后能在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旅游企事业单位从事旅行社管理、营销策划、旅游接待与高端服务工作。

海南省具有热带资源丰富、海洋面积大的特点,热带农业与生命科学学院就是针对这一地域特点设置的专业,现开设了农学院、园艺园林学院、环境与植物保护学院和海洋学院。其中海洋学院的水产养殖专业还是我国农业部的重点学科,近几年学生毕业后的就业形势也非常好。园艺专业也成为第一批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

此外,水产养殖学、食品科学与工程、法学、植物保护、农林经济管理也是特色专业。

青海大学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是青海大学的传统优势专业,有清华大学的对口支援,成绩好的毕业生将有机会直接保送清华大学继续深造。

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机械电子工程方向)为青海省省级重点学科,学生毕业后可从事与机械行业相关的工作。

水利水电工程教学和科研并重,产、学、研紧密结合,重点培养面向国家水利水电行业和青海省资源开发急需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医学院下设临床医学系、中医学系、藏医学系、公共卫生系等四系16个专业,高原医学、藏医药学、地方病学等特色学科专业在全国医药院校中享有较高声誉。

此外,资源勘察工程是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依托青海的盐湖资源及旅游资源优势,盐湖专业和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也大有前途。

宁夏大学

应用化学是国家重点建设科目,以就业率高著称,在南京扬子石化等十余家高新企业建立了理工科实习基地。毕业生就业率位居宁夏大学前茅。

草业科学力量雄厚,完成或承担多个国家开发项目。

应用数学培养模式十分特别,采取“大专业,小方向”的模式,招生时与信息和计算科学一起按数学与信息科学的大类招生,一、二年级打破专业界限试行“滚动制”教学,为三、四年级实行“分流培养”奠定基础。多年来还承担着师范生培养任务,就业前景一直较好。

此外,宁夏大学的农学、生物科学和汉语言文学专业也是该校特色专业建设点。

大学

藏语言文学学科历史悠久,藏语言文学和藏族历史两个专业是首批校级重点学科。与四川大学联合申报的“中国藏学研究所”,被确定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药学(药方向)学科是大学医学学院结合自身特点和自治区独特的地域和传统优势,将高原医学和藏药的现代化研究和开发、地方病和常见病的流行病学研究和藏族基因组学研究等相结合,而重点建设的特色优势学科。目前与一大批国内著名院校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及对口援助关系,并有多个实习基地供学生们提高实践能力。

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类)专业、农学(植物生产类)和临床医学专业被评为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

东华大学

东华大学的服装设计专业在服装界是很有名气的,不仅吸引了不少年轻人的眼球,而且还吸引了世界各地服装行业的目光,几乎每个星期都有一场国际品牌的会在这里举行。 学校会经常邀请一些来自法国、意大利等地的服装设计师前来开设讲座。

东华大学

纺织工程是教育部的重点学科,在天然纤维利用、生物技术在纺织方面的应用等许多方面都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材料学不仅是国家重点学科,而且还是上海市“重中之重”学科。几乎凡是与纺织有关的各种纤维面料和特殊材料都可以在纺织工程实验室里找到,甚至是航天员的服装,东华都承担了相当一部分科研任务。

福州大学

福州大学的物理化学学科是国家重点学科,化学类,包括化学和应用化学两个专业,也是不错的。

如果对电子、通信方面感兴趣,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是不错的选择,其中通信专业录取分数在福大首屈一指。

第7篇

关键词:中等职业教育 专业设置 产业结构 适应性

职业教育的“专业”是根据劳动力市场对从事各种社会职业的劳动者的需要以及学校教育的可能性所提供的培养类型,我国的职业教育把这种培养类型称作“专业”,是沿用了中国、前苏联等国家高等教育培养学生的专门领域的专业的叫法。专业设置也是指“高等学校和中等专业学校按照学科分类或者是分工所设置的各种专业”。产业结构是指一个国家的劳动力、资本财富及其他资源在国民经济各个产业部门之间的分配状况及其相互制约的方式,主要是指第一、第二、第三产业部门构成的比例关系、相互作用及其发展变化。

一、江西省中等职业教育分科类招生及专业设置特征分析

1.分科类招生情况

对照Ⅸ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2000版)和《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2010版),按照江西省中等职业教育2008年至2012年分科类招生情况,具体专业科类分布情况见表1、表2。

2.专业设置特征分析

(1)专业覆盖面广,形成了“三二一”产业对应专业布局

第一产业主要涉及农林牧渔类;第二产业涉及资源环境、能源与新能源、土木水利、加工制造、石油化工、轻纺食品等6个专业类;第三产业涉及交通运输、信息技术、医药卫生、休闲保健、财经商贸、旅游服务、文化艺术、体育与保健、教育、司法服务、公共管理与服务等11个专业类。

从表1、表2和表3可以看出,江西省中职教育总体形成了“三二一”的人才培养比例架构。2008-2012年间,第一产业类专业不是很稳定,比例忽高忽低,2008年招生比例为1.37,而到2009年突增为7.97,而到2011年又降为4.28,这里值得注意的是,2009年国家出台了农村贫困学生和涉农专业免费政策,造成2009年、20lO年第一产业类专业招生人数增加较快。第二产业类专业招生比例一直较为稳定,但并不处于优势,与对应的国民经济发展中第二产业所占比例有一定差距。第三产业类专业所占比例较高,对照表6第三产业劳动力需求结构偏度,不难看出,第三产业专业招生人数超过第三产业所需从业人员的需求,大部分第三产业专业毕业生流向沿海经济发达省份,使得江西省中职教育具有明显的以人才输出为主的特点。

(2)信息技术类、加工制造类专业是专业结构中的主体

从表1和表2我们可以看出,信息技术类招生占比最高,加工制造类次之。信息技术类、加工制造类、医药卫生类或教育类招生人数比例总计连续5年均在50%以上,形成三大类主导专业。

信息技术类专业5年间所占比例最高,信息技术类专业的发展符合当今信息时代的发展以及国家进一步推进信息化建设的要求。但近五年内信息技术类专业招生所占比例呈下降趋势,说明江西省中职教育招生比例结构往合理化方向发展,江西省作为中部欠发达省份,信息技术产业的需求量仍然有限,推进信息化建设时期,我们需要保持这一类人才储备。但要改变在自身信息产业发展不足,人才培养以输出为主的人才培养思路。

加工制造类专业招生人数比例位居第二,基本保持在20%左右,反映了加工类专业发展较快,并出现了不断扩大的态势。探究其原因,主要有:一是江西省第二产业在江西省国民经济中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并且在第二产业内部,重工业发展的粗放程度较高,所占比例较大。二是加工制造类专业技术含量高,就业前景好,各中等职业学校在培养为本地加工制造业服务人才的同时,与信息技术类专业一样,向周边的经济发达省份输出的人才比较受欢迎。在2008-2010年之间,医药卫生类所占比例仅次于加工制造类,而2011-12012年之间比例稍低于教育类专业。

(3)专业地域布局缺乏合理性

从专业的区域分布情况,计算机类、汽车维修、学前教育等专业在各地区都有分布且受重视,而且在大部分地区都发展不错,但是专业布局的地域特色不不突出,从2011年萍乡地区的专业设置来看,专业基本和其他地区相同,作为矿产丰富的地区,有关矿产类生产和开采的专业只有湘东职业中专开设一个“矿井通风与安全”。专业设置忽视自身特色和优势,不能充分利用有限的职业教育资源,因此不能更好地为地区经济发展服务。

(4)专业集中度有待提高

衡量专业设置合理性的指标之一是专业集中度,专业集中度是指某一专业在同类学校的分布情况。某一专业设置在越多的学校,专业集中度越低;相反,某一专业设置在越少的学校,专业集中度越高,说明学校的专业特色越鲜明。对专业集中度的测度,采用同一类专业布点数比例与专业招生比例二者之比的大小来进行判断,若后者大于前者,则表明此专业集中度高,学校展业特色鲜明;反之,则专业集中度较低,专业趋同性高,特色不够明显。

通过对2011年江西省中职教育专业设置情况的分析(表4),我们发现,医药卫生类、教育类、加工制造类、交通运输类、信息技术类、轻纺食品类这几类专业的集中度较高,尤其是医药卫生类。但多数专业大类的专业集中度较低,说明学校专业特色仍有待进一步凸显,中职教育专业整体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

(5)专业聚集度有待提高

专业聚集度是指同一所学校在专业设置上尽量集中在一两个专业大类上,对职业技能类教育尤其如此,专业之间有一定的共性,便于建立共用性的实践实训基地,提高教学资源的利用效率和办学效益,同时更有利于学校师资力量的培养。

20世纪90年代中期之前,江西省中职学校基本与行业有密切的关联,所开设专业行业属性突出,但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到来,中职教育的生源出现危机,很多中职院校为了生存越来越注重市场上的一些热门和见效快的专业,因此逐渐淡化了自身的专业特色和行业特性。原有专业和新增设专业之间的关联性不大,专业聚集度有待进一步提高,教育资源配置有待进一步优化整合;如某信息类中职学校,所开设的16个专业涉及农林牧渔类、土木水利工程类、加工制造类、交通运输类、信息技术类、财经商贸类、旅游服务类、文化艺术类、教育类和公共管理与服务类等10大专业类别;这种什么热门上什么,最终导致学校成了大s烩,也造成师资队伍建设摊子大,造成教师队伍结构性失衡和不稳定,也成为影响学校教学质量的关键问题。

二、中职教育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适应度分析

中职教育是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助力器,为各行各业提供一线技术人才的基地。产业结构是指一个国家的劳动力、资本财富及其他资源在国民经济各个产业部门之间的分配状况及其相互制约的方式,主要是指第一、第二、第三产业部门构成的比例关系、相互作用及其发展变化。一个地区的产业结构状态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架构图,也是人才需求的风向标。因此专业设置情况是否与地方产业结构相适应是评价中职教育质量与专业设置合理性的重要指标。

近些年来,江西省不断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经济实力显著增强,江西省三次产业结构不断调整与优化。我们对2008-2012年江西省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变动情况做了对比分析(见表5)

从表5可以看出,从2008年到2012年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比例下降了4.5%,同期第二产业从业人员比重上升了1.9%,第三产业从业人员的比重上升了1.6%。第一产业的从业人员下降比例快于第一产业产值下降所占比例,第二产业从业人员上升比例慢于第二产业产值增加的比例,第三产业从业人员上升的比例快于第三产业产值上升的比例。但从三者所对应的比例来说,但第二产业作为现阶段江西省经济发展所倚靠的支柱从业人员比例跟不上,势必影响经济发展的整体水平和工业化的水平;同时虽然第三产业的产值与从业人员比例都呈现较好的状态,但第三产业因其本身的寄生性,在未完成工业化的情况下“超前”或畸形发展所造成的“虚假繁荣”不具可持续发展性。没有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的发展,没有工业、农业的现代化,第三产业的发展也失去了基础。有学者在研究我省产业结构和人力资源资源结构时就提出:“江西省第三产业规模、质量和层次偏低,传统的小零售、小餐饮发展较快;而反映经济实力、技术水平和文化底蕴的现代金融业、交通运输业、教育文化产业、体育产业及其他社会公共服务业等则较为薄弱,这种情况对江西就业的拉动当然非常有限。”这一状况仍存在并有待改变。

同时我们采用结构偏离度指标来检验江西省产业结构与人力资源结构之间是否呈现良性互动的关系。结构偏离度指标是指人力资源结构与产业结构之间的不相称状态。结构偏离度=(GDP的产业构成百分比/人力资源的产业构成百分比)-1。从这个公式我们可以看出,结构偏离度的绝对值越小,产业结构与人力资源结构之间发展越平衡。结构偏离度为正,表明三次产业中产业产值份额大于就业份额,反之,则表明三次产业产值份额小于就业份额,当结构偏离度为零时,表明两者处于均衡状态。

从表6中,我们可以看出第一产业的产值份额小于就业份额。偏离度依然在0.6左右的水平徘徊,且五年之间改观不大,说明第一产业农业领域中劳动力依然有进一步转移的需要,同时也说明第一产业劳动生产率有进一步提高的空间。而第二产业的产业产值份额基本都大于就业份额,且偏离度较高,第二产业的就业空间和人力资源需求较大。第三产业从结构偏离度来看,较为合理,但从分析中也可推断,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第三产业的劳动力需求水平在不断增加,偏离度有上升的趋势。总体上来讲,江西省的产业结构在朝着合理化的方向发展,但就业结构滞后于产业结构现象非常明显,江西省的产业结构与人力资源结构的分布不合理,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呈现矛盾。

按照“佩蒂克拉克趋势”,随着产业结构“一、二、三”顺序的转换,劳动力首先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当人均GNP进一步提高时,劳动力便向第三产业转移。以此推理,江西省经济发展水平仍处于工业化中期水平,劳动力主体向第二产业转移的阶段,但这一转移过程仍有待进一步推进,跨越阶段转移至第三产业或依然将劳动力保留在第一产业都将阻碍江西经济的发展。结合产业结构演变的规律,江西省产业结构调整趋势,适合国际国内发展大局,尽快缩短同发达地区的差距,提升其产业结构,使其更加具有竞争力,产业调整的基本需求可概括为:继续发展第一产业,保证产业的基础地位,使其为第二、三产业的发展提供原材料,加大第二产业的发展,巩固其主导地位,同时加快内部主导行业的发展,发挥其对整个产业的促进作用,实现产业内部资源的优化配置,形成六大产业为主导,多行业共同协调发展的格局;发展壮大第三产业,提高其产业竞争力,构建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体系。

从表5可以看出,江西省第一产业的比值较第二、第三产业所占比值小,2008―2012年的比例分别为15.2%、14.4%、12.8%、11.9%、11.8%,而从表11看,第一产业的专业比例分别为1.37%、7.97%、8.32%、4.28%、4.05%,2009、2010年第一产业的专业比例与产值比例大体是适应的,其他年份第一产业专业比例与产值比例存在较大的不适应性。与从业人员的所占比例的37.4%、36.5%、35.6%、34.4%、32.9%相比,第一产业专业招生比例与从业人员所占比例相差较大。江西省作为中部地区的农业大省,第一产业依然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农业的发展空间很大,需要有更多相关技术人才参与到农业和农村事业发展中来。从具体专业设置来看,2011年江西省的中等职业学校的第一产业类专业及包括传统意义上的直接提供人们衣食的农科类专业,也包括收入较高、职业前景较好的园艺园林类专业,专业设置较为全面。按照2003年我国农林牧渔业执行的新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农林牧渔业中的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江西省第一产业专业设置中有关农林牧渔服务业的专业较少,不利于第一产业的现代化。

第8篇

关键词:生态学;课程改革;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20-0051-02

生态学是一门新兴学科,主要研究的是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各种关系,通过生态学研究可以了解生态系统在人类活动的干预下的各种运行机制与变化规律。现代生态学研究的重点内容是如何解决如今全球所面临的各种重大生态环境问题以及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所带来的众多生态问题。在如今这个十分强调可持续发展的时代下,生态学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明显。近年来,国家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与生态建设越来越重视,这表明了社会对良好生态环境的急迫渴求,生态学专业的发展将会具有美好的前景。农林业是与生态环境建设关系最为密切的行业,农林高校在培养高素质的生态学专业人才方面既担负着重要责任,也拥有一些特殊的优势和便利条件。本文对农林生态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的需求进行了分析,并就其改革措施进行了初步探讨。

一、生态学专业教学改革需求分析

党的十报告中提出了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将生态文明建设放在了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突出的战略地位上。建设生态文明,不仅仅完全符合经济发展阶段的需要,同时也符合人民群众的长远根本利益。生态学专业对于生态文明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这对生态学专业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生态文明建设的大背景下也要求我们去对生态学专业的教学进行改革。与此同时,我们还必须要清楚地认识到,如今全球范围的生态危机已经让环境问题国际化,想要在教学的过程中将众多的国际环境焦点问题进行还原以及传递国际重要会议的精神,就需要为学生们提供更加原始的教学资源,而这对学生的英语识读或者听说能力的要求都较高。例如在为学生讲解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时播放一个13岁女孩在哥本哈根气候大会的讲话,在讲解生物与环境时为学生播放美国黄石公园的相关视频时基本都是使用的英文版的内容,而且在生态专业的后续课程设置还拥有相关的专业英语学习,如果在相关的课程中使用双语教学,那么就能够为后续的专业英语的学习减轻压力,并且还能够有效地拓宽学生的视野。

当前生态学专业中存在的名词概念较多、学科较多、内容也相互影响、理解和记忆非常困难等特征,对老师的教学以及高校生的学习形成了许多的难题;多年来,老师满堂灌输的传统教学方式和不能发挥真正优势的“多媒体”应用,高校生仍然是被动地学习,没有参加到教学本身中,根本不能增加对学习的兴趣,整个教学效果都会受到干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创造能力更是空谈;生态学课程优化方面研究不够,且生态学理论的课时相对较多,实践的机会过少,一样干扰着生态学教学成果和降低高校生理论同现实联系的才能。

当前的生态学专业除去学校开设的公共课程外,生态学专业还开设有多门基础课程,其中包括有土壤学、植物学、植物分类学、植物生理学、资源学等多门课程。但是在这些课程设置中却存在很多的问题:

1.课程以及课程内容上存在较多的重叠。在对课程的设立上需要考虑到专业的综合性与应用性,虽然需要一定的数量,但是却不能够忽视了各个课程之间的内容重叠。例如生态规划与生态工程、生态环境监测与环境影响评价之间就有着较大的交叉关系,重复的内容会让学生感到厌烦,不利于学生的学习。

2.没有明确的专题方向。生态学专业有着非常强的理论性,如果没有一个明确的专题方向,那么就难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激发学生的心情,也很容易让学生因为在知识结构上的趋同而导致他们的竞争优势不强,也难以实现就业分流,在这方面的探索需要进一步加强。

3.重复使用实习基地。通过实习的方式来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相当重要,但是当前学校中能够满足要求的实习基地相当少,并且专业所能够获得的实习经费也相当有限,这就使得很多课程的实习需要在同一个地方开展,不利于扩大学生的视野。

二、生态学专业教学改革的措施

1.参考书的选择。挑选适宜的参考书,优化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根据不同的专业,将相应专业的前沿发展情况、最近的研究产品与当前热点等加入到授课中,能使高校生得以接触更广的知识面。授课内容的及时更新是生态学改革的重中之重,授课内容不仅要突出专业性,而且要对身边的实际情况加以关注,增强高校生使用理论研究现实的环境状况,并从中归纳出生态学原理,能够使高校生对所学习的内容加以巩固。

2.优化课程设计。在对生态学专业的课程进行优化时,可以考虑使用专题的模式来对课程进行优化。主要可以分为基础专业课程设计与专题方向课程设计两大模块。在进行优化的过程中需要对专业课程中的知识点进行详细的统计,以了解课程中知识点的重叠之处,这样才能够更加有效地对专业课程进行优化整合。在设计专题时可以根据当地区域的实际情况与社会需求来设计专题方向,例如可以分为生态规划、生态环境监测与评价、生态工程设计等多个专题方向。在每一个专题中,所设置的课程都必须要具有较强的针对性与操作性,同时还需要根据设计的专题的方向来选择和设计实习基地,这样才能让实习基地具有较为明确的功能分类。通过专业的专题方向的设计,能够更好地引导学生去对相关的课程进行选择,同时还能够根据学生所在的专题的方向来对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进行有针对性的提高,帮助学生为未来毕业时的就业分流打下良好的基础。

3.改进考评方式。在传统的专业课程设置中,因为不是以专题来设置的,缺少针对性,很容易让学生对课程的设置感到茫然。通过专题改革之后,课程设置具有更强的针对性,这能够让学生清楚课程设置的目的。与此同时,在对学生进行考评时不能像以前那样一把抓,这样对学生的成长不利。例如在生态环境监测与效益评价这门课程的教学中如果能够让学生熟悉各种生态环境效益的评价方法,那么就是这门课程教学的成功。同时在每一门课程的教学中都要能够看到学生的细微进步,都需要对学生进行肯定,这样才能够让学生更加坚定自己的前进步伐。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教学也是如此,评价考核是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是对教师的教、学生的学的一种肯定,是一种必要的手段。为此需要根据具体的专题方向来为学生设定出合理的评价内容,不仅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的考核,同时也可以增加竞赛考核的方式来对学生的学习成效进行考核。

4.加强对实践基地的建设。实践基地对于学生的综合能力的提高相当重要,特别是专业课程通过专题方向的整合之后,就需要对实践基地进行改善以满足不同方向的具体需要。对于实践基地不能够仅仅是依靠学校对实践基地的建设,同时还需要通过多种渠道为学生建设不同的校外实习基地,这样才能够让学生的专题学习与社会实践进行有机的结合,可以让学生对社会的需求有更加深入的了解,更早地适应社会。

三、结语

生态专业属于一门新兴专业,即使是对于农林高校来说其在课程设置上也有很多是处于探索的阶段,而对于专业的课程设置、教学、就业等都存在许多不够合理的地方。农林高校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顺应社会需求,适时开展生态学专业课程的教学改革,提高培养质量,为生态环境建设输送合适的毕业生。

参考文献:

[1]杨洪晓,潘艳霞.农林院校生态学教育的任务、问题与改进[J].安徽农业科学,2011,(39).

[2]王智红.生态学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革探索[J].教育与职业,2007,(20).

[3]王光军,田大伦,闫文德,朱凡.生态学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探讨[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1).

第9篇

关键词: 畜牧行业 女大学生 就业壁垒因素 相关对策

自上世纪90年代末开始,我国高校招生呈现规模大幅度扩张的趋势,这在高校门槛降低,能让更多的人接受高等教育的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就业压力。近几年来,高校招生扩张的趋势虽有减缓,但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群体规模已经相当惊人,高校毕业生整体就业压力加大,其中女生未就业的情况尤为严重。然而,畜牧行业属于涉农类行业,只招收理科高考生,其中大部分学生来自于农村家庭,女生在招生的男女比例上也较一般理工科专业相对偏高。同时,由于行业限制、性别限制、社会观念等壁垒因素的影响,这就使得畜牧行业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显得更加突出。如何合理地解决畜牧行业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已经成为摆在农林院校面前的迫切问题。

1.壁垒因素

壁垒因素造成了畜牧行业女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在主观和客观上严重制约着畜牧行业女大学生的就业和发展,其主要表现在:

1.1行业限制。

畜牧行业是涉农类的行业,就业方向以出入境检验检疫局、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畜牧局等事业单位,以及饲料公司、养殖场、食品厂、高尔夫球场等企业为主。但由于近年来报考公务员的人数逐渐增加,同时公务员招收畜牧行业相关专业的职位数较少,竞争较为激烈,目前畜牧行业的毕业生就业主要还是面向企业。但相关企业所涉及的饲料销售业、养殖业、饲料加工业等大多离不开体力劳动,工作条件较为艰苦,出差较为频繁,距离市区也较远,不太适宜刚毕业的女大学生,而恰恰是适合女生工作的饲料品质化验、水质检验等检测工作,往往由于人员相对饱和,企业提供的职位相对较少,这就从行业上对畜牧行业女大学生的就业形成了一道壁垒。

1.2社会观念的制约。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全院全日制本科生中,约有67%的学生来自于农村或具有农村户口。据调查发现,在这部分学生中,几乎所有的学生都是村子中为数不多的考入“985”或“211”院校的学生,都背负着父母崇高的期望。他们的父母大多希望自己的孩子以后能够脱离农村生活环境,融入到城市生活中去,尤其是父母对于农村女大学生的那种“找个好工作,找个好人家”的愿望更加强烈。不仅如此,大多具有城镇户口的父母也摆脱不了传统观念的束缚,受“男主外,女主内”的观念影响,将大量的精力和财力投入到找一份对工资要求不高的“金饭碗”式的稳定工作上,这无疑禁锢了她们的思想,同时给她们带来了沉重的包袱,在“学什么不一定干什么”的思想影响下,从而转行择业,这样不仅缩小了她们的就业面,为她们的就业增加了难度,也严重影响了她们的择业观。

1.3性别因素。

从我国的教育现状来看,学生从7岁上小学开始,到大学毕业,基本已经到了适婚年龄。刚毕业的女学生入职后,往往面临着结婚、怀孕、生育、照顾家庭等问题,这样会占去她们大量的工作时间和精力。从经济学角度来讲,聘用女性的单位,在同样的产品上,付出的劳动力资本要比聘用男性的单位高[1]。所以,用人单位在制订招聘计划时,也会有相应的考虑。

1.4综合素质相对薄弱。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男女比例约为1.8:1,近几年统计数据显示,每班学习成绩前十名的学生中,女生所占比例为68.2%。而就参加学生社团和学生活动的人数来看,女生的比例要远低于男生。这就说明,在大学中,女生对学习投入的精力比男生高,成绩相对较好,但其综合素质要逊于男生。而综合素质中,社交能力、组织协调能力、表达能力等都是决定大学生未来发展的重要因素,对这些方面相对欠缺,在某种程度上给女生就业带来了困难。

1.5自我定位不准确。

很多女学生在职业规划中普遍功利性过强,她们将理想的工作定位为待遇好、社会地位高、稳定、离父母近的职业,抱着“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心理,盲目、盲从地去寻找工作,却忽视了自身所学的畜牧专业,以及自身的实际条件和未来的发展,这样不仅经常碰壁,而且失去了很多就业机会。

1.6社会保障机制欠缺。

我国的《宪法》、《劳动法》和《妇女权益保障法》等对于保障女性就业都有相关规定[2]。但从实际情况看,这些法律法规原则性太强,落实效果并不理想。很多用人单位在公布的招聘需求中,对某些男女都能从事的岗位明确规定只招收男生,这不仅违反了相关法律、法规,而且损害了女性平等就业权益,无疑为女生就业带来了难度。

2.相关对策

2.1政府应加强政策引导作用。

各级政府部门,应高度重视女生就业问题的紧迫性和重要意义,在不断完善现行相关政策的基础上,要加大对各级事业单位、企业、劳动部门等的监管力度,将政策切实落实到位,对于不按法律、法规办事的部门或企事业单位给予相应的处罚或教育,从而在制度上保障女生的平等就业权益。

2.2加强就业和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促进正确择业观的树立。

从新生入学教育开始,农林院校应不断加强专业思想教育,通过系统的专业介绍,教授―院领导―班级“三见面”,以及成功校友座谈会等多种形式,让学生,特别是女学生真正对所学专业的内容和就业前景有深度了解,要让她们意识到自己所学的畜牧专业关系重大,从事畜牧事业有前途可言,不能孤注一掷地追求高薪、稳定、社会地位高的职业,从而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同时,农林院校也要将职业生涯规划贯穿于整个大学生活,通过职业生涯规划指导课程、就业知识技巧讲座、模拟面试等形式,帮助女学生合理地制定职业生涯规划,实现清晰的自我定位,也可以让她们明确今后努力目标和方向,提高自身的就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2.3加强综合素质的培养。

随着社会文化的多元化发展和竞争的不断激烈,综合能力强的人才往往比“书呆子”型的人才更具有优势。目前,很多企事业单位在招聘时,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往往比学习能力看得更重,因为综合素质不仅是决定学生入职后自身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而且是评价高校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

对于女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除了开展日常的学生活动外,还采取了一系列的特色措施,对于提高女生的综合素质起到了明显的作用。第一,聘请校内具有较高影响力的教师和成功的女性校友,成立导师团,以一个导师对应一群固定的女学生的方式,为每位女生配备导师。在导师团制度下,每位导师利用自己的闲暇时间,定期开展思想教育面对面等活动,让每位女生对近期的学习、生活、感情等方面存在的疑惑和困难进行汇报,导师结合自身的经历和知识面进行一对一指导,切实为每位女生解决实际问题。通过导师团制度的实施,不仅让女生生理成长和心理的成长得到了关注,让她们找到了更多的归属感,更促进了女生生活观、恋爱观等观念健康向上地发展。第二,针对女生开展一系列的培训,其中包括户外素质扩展、口才培训、化妆技巧培训、职场礼仪培训等,并鼓励女生积极地参与进来,让她们在娱乐的同时,学到很多实用技巧,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实践证明,这些培训极大地吸引了女生的兴趣,达到了次次人员爆满的效果。第三,鼓励女生多参与职业技能考试,如畜牧师、人力资源师、心理咨询师、普通话等级考试等,并针对不同的考试项目,邀请相关的老师予以集中指导,确保通过率。通过考取这一系列的资格认定证书,不仅扩充了女生的知识面,增加了女生的就业竞争力,而且有效地增强了女生的就业自信心。

2.4高度重视学生的学业水平培养。

学生的学业水平是评价高校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的就业质量。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充分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与业内众多知名企业达成了合作协议,顺利开展了校企联合、顶岗实习等项目,建立了人才的订单式培养模式。通过这一系列项目的顺利开展,参与的女学生不仅能通过接触生产一线、销售一线及各类培训,学习先进的理论成果、技术成果和管理经验,而且能把所学的知识系统化,将理论和实践有效地结合,提高认识理论水平、实践能力和就业能力,更能发现自身在学业、就业、社会人际交往等方面的不足之处,明确今后应该努力的方向。同时,学院也可以通过学生反馈回来的信息,认真总结实践教学中的不足,具有针对性地推动课程内容的调整和教学改革。另外,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也高度重视学生的科创能力和外语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对女生科创能力和外语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视。在科技创新方面,学院要求每个团队必须有女生参加,然后在申请、开题、设计、试验、结题、成果写作和文章发表等环节层层把关,并配以专门的老师进行指导,不仅激发了女生参与科创活动的热情,而且有效地提高了女生的科研能力和科研竞争力。在外语能力方面,由于学生的英语水平和学位证、保研、出国留学等有直接关系,学院针对不同英语水平的学生开设了四级、六级、雅思培训班,邀请校内外教学名师,利用课余时间对学生进行免费培训。特别是在雅思培训方面,学院鼓励女生积极参加,将科创培训、雅思培训、留学申请相结合,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学生的四六级通过率、出国留学人数稳步上升,其中女生公派出国攻读博士学位的人数较之往年有了明显的提高。

3.结语

畜牧行业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关系着畜牧行业和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意义重大。造成畜牧行业女大学生就业难的壁垒因素很多,其中既有主观因素,又有客观因素。这不仅需要国家及有关部门积极地制定和贯彻落实相关政策,给予宏观的引导和扶持,而且需要学校高度重视女生就业难的问题,切实推动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更重要的是畜牧行业的女大学生应该认真、冷静地去看待就业难的问题,意识到就业难只是相对的,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全面提高自身的就业竞争力,突破重重壁垒,主动地为自己创造就业机会。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