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8-16 04:13:08
导语:在青年教师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1、法律层面《教师法》、《高等教育法》、《职业教育法》作为推动高等教育、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最重要、最直接的法律依据,对高等职业教育和教师的发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纵观这三部重要的法律,其中与幸福感联系最为密切、最为核心的“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应不低于或者高于国家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并逐步提高。”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和国务院有关部门,对城市教师住房和建设、租赁、出售实行优先、优惠。”以及“教师的医疗同当地国家公务员享受同等的待遇;定期对教师进行身体健康检查,并因地制宜安排教师进行休养。”等三条明文规定在现实操作中很难得以全面、彻底的贯彻和落实。
2、高等职业教育本身方面与一些西方国家在专科层次教育中授予副学士学位相比,在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没有设定所谓的副学士或相当的学位,高等专科学校、高等职业院校是没有学位授予权的,因此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毕业生质量等方面与本科院校相比就产生了很大的差别。而与中等职业教育相比,高等职业教育学制长、起点高,不仅要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还要传授构建一定程度的知识体系,有一定的区别,同时还未享受一些中等职业教育方面的倾斜、支持、优惠政策。高等职业教育在一定程度上演变成了本科教育的压缩饼干、中职教育的发酵馒头,发展战略、地位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尴尬。而在高等职业教育体系内,还进一步分为高专和高职,二者又分别倾向于本科教育和中职教育,更是显示出了其复杂性。另外,与相同在校生规模的本科高校相比,高职院校因层次低,在办学条件、师资力量、生均拨款等一系列指标上都有明显的缩水。而且限于高职院校办学层次低,国家在制定教学、科研等方面支持和资助方面明显就会向本科院校和综合性大学倾斜,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高职院校教师因自身发展需要向本科学院和综合性大学流动。
3、社会层面社会层面对高校发展及高校教师幸福感的主要影响是由于高职院校层次相对本科学院及综合性大学要低,其办学历史、社会美誉度和影响力往往比他们要低,得到社会认可度就显得相对要低。每年新生报考程度、新生报到率就远低于本科高校,这就是最为直接的反映。
总体说来,民办职业学校青年教师具有良好的素质特征:思维发展快,思想敏锐,不保守,精力旺盛,紧跟社会发展的步伐,有广泛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随着生理与心理的发展,青年教师的自我意识、独立性、自尊心、事业心、责任感、社会归宿感等也都得到了发展和增强。他们的理想、信念、世界观基本定型,但仍然有很强的可塑性。由于年轻,具有活力,知识新颖,所以容易与学生交流思想,深受学生的欢迎,在教学中易于取得成果。从社会背景来看,青年教师多出生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从社会大背景分析,他们在个人经历上不曾遇到过大风大浪,面临着社会生产力的快速发展,国内商品经济大潮不断高涨,物资丰富的社会环境,导致青年教师身上表现出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相互交织的现象。比如,他们办事效率高,专业技能强,但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有些青年教师自信心强,集体荣誉感强,但缺乏服从意识与团队协作精神(而民办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民办教育的发展靠的就是苦干与协作);有个别教师甚至形成“金钱万能”的错误认识。一次,在心理学沙龙中,笔者认识了一位外语教师,研究生学历硕士学位,在介绍自己的履历时,她说第一份工作是在一个外企做翻译,因为和同事处不好关系,一气之下辞职;第二份工作在一所培训机构任教,因为和学生家长吵架,被辞退;目前在合肥一所有名的民办院校任职,8月中旬才进的学校,很多人羡慕她这份工作,她说正在考虑辞职,为何?“新生开学报到那天,老师们忙到晚上7点才下班,却没有加班费,太抠!”从她的谈吐看出她是一个很有才情的女教师,但是思想激进,缺乏服务意识,担心吃亏。这种现象在很多青年教师身上都有所体现,对此,学校应加以重视,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认识,并完成自己的专业发展。
二、民办职业学校青年教师的心理类型及其表现
在民办职业学校的教师成分中,青年教师占大多数,因各自的教育背景、择业观念、就业期望等不同,他们在工作中所表现出来的心理也各不相同。
1.观望型。此类青年教师既有个人追求,又能做好本职工作。例如,有些教师在执教的同时刻苦攻读,考研、考博、考编,他们好学上进又能自觉遵守校纪、校规,认真工作,尽职尽责,但一旦能继续深造或考编成功,他们就会离开民办学校,这部分员工占10%左右。在民办学校任职,是他们磨练自己,提升业务能力的良好机会,但是他们的付出与钻研成果积累了民办学校的校园文化。
2.敬业型。此类青年教师能把本职工作放在首位,他们对学生有耐心,也有爱心,对学校的政策大力支持,同时又积极进取,不断给自身“充电”,以新的知识为工作补充能量,以“身正为范,学高为师”来要求自己,尊重自己。随着政府对民办学校的支持,市场经济政策的合理化,全国多所民办学校的发展态势良好,加上高校扩招带来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这部分教师的比例逐年提高,通过对合肥5所不同层次民办学校的不记名问卷调查,发现70%以上的年轻教师愿意坚守民办学校的执教岗位。他们是民办学校发展的中坚力量,他们的言行理念以及教学成果将会形成一个学校良好的隐形课堂,是一个学校人文环境的坚实基础,对学生和学校发展都有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3.动摇型。此类青年教师受近几年来全国范围内的普高热和高职大幅扩招影响,有的青年教师对职业教育或民办教育能否持续发展失去了信心。他们基本上能够完成工作任务,但是不关心学校的发展,教书是暂时的职业,为了“混口饭吃”,对学生的热情不够,对工作持敷衍态度,这类教师占10%左右。4.跳板型。此类青年教师思想活跃,但纪律松弛,没有把民办教育当成自己的事业,而是把民办学校当作进入社会的一块跳板,在工作中我行我素,不服从管理,稍有不如意,便立即辞职,这部分教师占10%的比例。由于第一种和第四种青年教师的存在,导致民办学校教职工流动性较大,也给学生心理留下不少阴影,严重时甚至有可能导致学生对学校失去信任。马斯洛把人的社会心理需要分为五个等级: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自我价值实现需要。只有低级需要得到满足了,才会产生高层次需要。根据对青年教师心理特征以及现实表现的分析,我们必须认识到青年教师的心理需要。民办学校的人力资源部不能仅仅盯着年轻人的业绩,还应把对青年教师的心理管理当作民办学校一项十分重要的管理工作来对待,以便更好地发挥当代青年教师在民办教育事业中的“领头羊”作用。
三、加强民办职业学校青年教师心理疏导的着力点
1.积极组织开展各种正当、有益、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民办学校的管理者要充分认识到这些活动的开展,可以满足青年人的广泛兴趣、强烈的求知欲望,激发他们的活力,丰富和活跃他们的课余生活;更可以使他们旺盛的精力得以释放,满足他们的交际需要。校团委、工会不仅仅应组织开展各项学生活动,同时也要组织教师开展各类球赛、棋赛等文体活动,在节假日或周末组织青年教师就近郊游,组织室外拓展活动,让年轻人在活动中醒悟道理,在活动中获得心理上的依赖感和安全感。
2.对青年教师的“自我意识”和“独立性”加以积极引导。民办教育本着对学生负责的态度来发展学校,教职工的任务和责任相对较重,各种纷繁复杂的事务容易让教师产生疲惫、消极情绪,所以民办学校的管理者要鼓励青年教师加强自我意识,正确理解和评价自身能力。在《教育法》和《教学大纲》规定的范围内对学生的教育及班级管理工作可以不盲目顺从老教师的经验说教,充分发挥青年教师的创新思维,尊重青年教师独立性的发展,鼓励他们形成别具一格的工作方法与风格,充分挖掘他们的潜在能力,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
3.维护青年教师的自尊心。自尊心是推动青年教师积极向上的动力,青年人自尊心都很强,民办学校管理者要善于注重培养、激发和保护青年教师的自尊心,这也是培养青年教师不可缺少的内容。青年人往往社会经验不足,对人毫无防备之心,说话真诚直率,神采飞扬,这样往往遭到中老员工微妙地反感。于是“高调”一词如同一道紧箍咒扣在年轻人的头顶,慢慢消耗了年轻人的激情,扼杀了年轻人的创造性。在工作中,如果青年教师由于经验不足导致工作失误,不要一味地加以责罚、处分,否则必然会制造对立情绪,使工作难以开展。对于已经意识到错误并且情绪沮丧的青年教师,要从其它工作或角度肯定他们的成绩,鼓励他们,开导他们,协助他们走出消极状态。事实上,青年教师大都刚离开学校进入社会不久,便担负起教育学生的责任,他们自身也需要教导和关心,他们的积极情绪不仅在学校对学生是一个榜样,也是当今社会需要的正能量。
4.正确引导青年教师的审美情趣。正确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观点对于提高年轻人的精神文明与心理健康有指导意义,学校领导理应对青年教师的爱美之心进行具体的外表审美教育,如女教师的外在形体应该整洁、大方;也可以用艺术形式,如文学、音乐、电影、绘画等对教师进行具体的审美教育,陶冶他们的情操,激发他们对学生、学校及教育事业的热爱,并且将优良的文化传承给学生,真正起到教书育人的作用。
1.青年教师的价值观念与理想信念等同高校发展不相符由于国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较为迅速,使得高校内部的许多青年教师在价值观念和人生观念等方面发生重大变化.许多青年教师在社会观念和价值观念上的趋向有所不同,在怎样处理竞争关系、功利关系等方面稍有偏颇.而且,存有大部分的青年教师伴有严重的自我主义、拜金主义等方面的思想错误.在工作生活遭遇不快时,会将自身放在首位,以自我发展为中心,缺乏对国家、社会的使命感以及为大学生的成长和成才服务的事业心。
2.青年教师在工作与日常生活等方面合作意识较差团队精神是一种群体内驱力,体现着团队的协作精神和战斗力,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要素和创造团队业绩的重要条件.由于当今社会的发展趋势呈现竞争化,加之许多青年教师在家中属于独生子女,这就愈发的促使青年教师功利化和自私化.教师同教师的竞争性加强,反而其合作意识和团队意识比较薄弱.有的教师为了展现自我,无视与别人的交往,缺乏与他人在教学上的探讨,导致教学过程脱节孤立、学生掌握的知识支离破碎.不仅如此,还有的教师的性格比较孤僻,容易沉浸在自我世界中,与其他教师的沟通交流甚少,忽视了合作的重要性。
3.在教书育人和科研创新方面缺乏端正的心态由于时代的发展较为快速,教师对科学研究和学术研究以及教书育人工作带有一定的浮躁情绪,这就使得在师德师风建设过程中存在着叛逆心理.在教学中态度不够严谨,对待自身的教学工作保持得过且过的心态,在备课和讲课的过程中投入力度较少.有的时候没有遵守教学计划和学科特点开展授课工作,在课堂上随便的应对、照本宣科等.在学术研究方面,急功近利,只顾完成研究任务,轻视了教学工作的严谨性。
二、提高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师风水平的对策
1.积极转变青年教师的价值观念和理想信念有关师德师风的理论是教师对教育教学实践经验教训的总结和提炼,也是人民教师进行职业道德修养锻炼的指导思想.高校青年教师要积极学习相关方面的理论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够指导青年教师的行为,帮助青年教师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和价值观念.青年教师在今后的教学生活中,才会有意识的改变自身的心态,逐渐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工作力度,将优秀的师德师风建设工作者作为自身的发展榜样.高校要积极构建师德师风建设工作氛围,进而引导青年教师工作高校在日常的教学生活中,要积极构建师德师风建设工作氛围,帮助青年教师转变自身行为与态度.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建设活动,提高青年教师的政治觉悟和行为意识,利用科学的舆论导向来抵制不良师德师风的出现.对于优秀的教师进行表彰,以此来鼓励青年教师奋发向上。
2.将师德师风建设情况纳入教师考核工作学校要制定切实可行的师德建设规划、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制度,对师德建设目标、组织实施、保障措施、考核评价、奖励办法等提出明确要求,充分发挥规章制度的约束力,使师资队伍建设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积极运用各种激励机制来激发青年教师的建设工作,完善相关方面的考核制度,为青年教师的发展提供公平、公正的发展平台。
本文作者:申涤尘李彬张鑫工作单位:吉林农业大学
创新的教育理念发展与创新是知识经济的生命线,知识创新能力已成为国家综合国力的基础,创新人才的培养必须依靠创新教育和创新型教师。作为全社会经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地方高校教育模式必须适应地方发展的需求,结合当地特点,展示其办学特色,推行创新教育,这是顺应时展的必然选择。地方高校培养创新人才,必须要对原有的教育思想、教育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管理机制进行彻底改革。高校毕业生由于缺乏创新意识与实践经验,难以承担社会赋予的重任。因此,地方高校如何尽快适应地方经济建设对人才的需求,已成为地方高校推行创新教育与教学改革必须面对的课题。爱岗敬业的道德素养当前,加强教师队伍的师德素养建设,严格自律,再塑高校教师良好形象,是高校教育工作中的重要环节。高校教师是党的事业的宣传者,应该站在党的立场上,为了全民族的利益,“披荆斩棘育桃李,呕心沥血铸英才”,必须时时处处严格要求自己,自觉遵守综合道德规范的约束。师德之魂在于“师表”,为人“师”者要知识渊博,为人“表”要形象高尚。通常讲的“艺德双馨”、“艺高为师、德高为范”就是这个道理。大师就是有知识、有名望、有道德,受学生景仰的优秀教师。高校的教育也是一样的道理,盖的高楼再大再高,如果没有优秀的教师队伍,没有教师队伍综合道德素养的熏陶,学生的水平和素质是很难有所提高的。广专结合的文化素养作为高校青年教师,应具备全面综合、广专结合的文化素养。首先,高校青年教师要有一种人文的精神。只有具备了一定的人文精神,高校青年教师才能真正了解教师的职责,充分发挥教师的作用。其次,高校青年教师要具有一定的学科文化。高校教师的学科文化是指高校教师所具有的对本专业独立的思考和个体化的知识体系。高校青年教师只有具备了一定的学科文化,才会不断学习新知识,完善自身知识结构,这样才能做到开阔学生视野,启发学生思维。再次,高校青年教师要具备教育素养。我们应看到“一个具有硕士或博士学位的毕业生,即使他们的专业业务相当高,也不可能自然而然地成为一个高水平的教师,甚至不一定是一个合格的教师”,要成为一个合格、称职的高校教师,不仅要具有较强的业务能力,而且更要具有良好的教育素养。[5]高校教师应当是“文化人、学术人和教育者”三位一体的优秀人才。广博精湛的专业素养专业知识是教师专业素养的基础,是其知识结构的核心及有效履行教师职责的基本条件。在教学工作中,教师须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深入钻研,对所讲授的课程要系统掌握,深刻领会,融会贯通,从深度和广度上完整地把握教材。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是整个课程的设计者和引导者,教师只有在对本专业有充分的了解的基础上,才能精练授课内容,才能从学科知识本身出发去激发学生的兴趣。另一方面,强调教师坚实的专业知识并非是把教学活动拘泥于教材和大纲。教师要根据特定的历史阶段,根据对培养目标的理解和认识,在深入透彻地把握教材的基础上对教材中的知识内容进行取舍,重新组合。
制定青年教师成长和发展规划目的是要在学校中营造有利于青年教师成长的良好环境和条件,形成有利于学校可持续发展和个人进步的机制,保证青年教师队伍的稳定,最终达到学校与个人的共同发展。把好新进教师入口关新进教师一律严格执行有关规定,按照“尊重人才、重视质量、严格筛选、宁缺毋滥”的原则严格考核,体现高学历、高质量、高水平。拟被录用的新进教师必须参加省高师培训中心组织的岗前培训,在理论培训合格的基础上,由学校教务处组织教学实践环节的考核,主要考核新进教师的授课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态仪表。新进教师教学实践环节的考核成绩要达到85分以上,达不到要求者需重新准备,再次试讲考核,为教师正式上岗奠定一定的基础。此外,认真分析每个人的特长、个性、兴趣、专业方向,将每个教师分配在他最适合的岗位工作,实现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从而达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继续坚持“青年教师导师制”,完善青年教师助教制度学校要为新上岗教师及转岗教师配备导师,以一对一的形式进行培养,充分发挥中老教师的传、帮、带作用。老教师对青年教师的指导实行双向选择制,在学院组织协调下,双方签订责任书,报教务处审批,指导期限为三年。导师要为青年教师制定三年培养目标和培养计划,认真填写《青年教师培养计划表》。导师要对青年教师进行师德教育,指导青年教师掌握一门课程的教学内容和相关的前沿知识以及教学重点、难点,指导青年教师掌握正确的教学方法,熟悉并基本把握各教学环节,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和现代教育技术。三年培养结束后,新教师的授课情况按照学校课堂教学质量评定表的要求,其优良率应达到85%以上,教师教学实践考核分数应达到80分以上。学校定期组织导师召开座谈会,总结青年教师的培养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对三年未完成培养计划的青年教师延长一年的培养期限,对不负责任的导师要给予批评或撤消其导师资格。制定严格的监督体制按照学校听课制的总体安排,加大对青年教师的听课力度,定期组织教学督导组的专家随机听课,对教师的教学内容、方法、手段、效果和课堂秩序等方面进行综合评定,并在课下当面指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以便青年教师更好地组织课堂教学。要求各学院(部)每学期举行一次微观教学,要求本专业教师对新进教师的课堂教学从内容、方法、效果和手段等各个角度进行细节点评。各院(部)每学年组织学生对任课教师进行一次教学质量和师德情况的调查问卷,根据问卷内容从学生的角度给青年教师的教学和师德表现做出公正的评价。通过校院两级教学督导组、学院、教研室等多层面多方式的监控与督促,使青年教师尽快提高教学水平和能力。加大青年教师培训力度积极组织师德和教学法讲座,聘请有经验的老教师对教师素养、新教师如何备课、授课和教案、板书、教法等教学环节进行培训。组织青年教师积极参加并交流学习心得体会。学校要定期举办双语教学高级英语培训班或中级外语培训班,2006年以来吉林农业大学通过各类培训使全校青年教师受益达60%,并派出7人分别赴香港、新加坡参加双语教学培训;开展多媒体教学设备使用技术培训班,提高教师双语教学和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能力,鼓励教师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或双语教学。在坚持校本培训的同时,加大对青年教师培养的经费投入,每学年投入50余万元用于鼓励青年教师到国内外重点大学深造或进修学习,提高学历层次以及个人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水平。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制定鼓励教师参与教学改革的政策和落实措施,为青年教师提供资助,调动青年教师参与教育教学改革的积极性。定期举办“青年教师讲课大赛”,按照学校颁布的讲课大赛和教学质量的评分标准,由学校专家组评选出优秀者,给予表彰和奖励。树立典型,发挥优秀教师的骨干作用,鼓励青年教师树立危机意识,刻苦钻研业务,促进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的提升。此外,各院(部)每年度举行一次青年教师教案或板书大赛,督促教师规范教学用语和教学手段。建设一支高水平教学团队,培养可持续发展的青年教师队伍要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制定了质量工程实施方案,对教学名师和团队的培养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措施,鼓励通过双向选择的方式,根据学科门类特点,集全校的优势力量创建跨学科教学团队。通过教学团队创建来促进教学研究与改革,开发教学资源,开展启发式教学、讨论式教学和案例教学等教学方法改革,促进教学研讨、教学经验交流,这也必将为建设一支高水平、可持续发展的青年教师队伍创造良好的教育氛围与条件。
教育部在1999年为解决经济及就业问题,提出了大学扩招,随着高校本科生逐年的递增,高校开始涌现出一个庞大的队伍,即青年教师队伍。教育部截止2001年的统计,高校青年教师总人数已达到88万,总比例达到高校教师总比的62%。这样一个庞大的群体有许多特点:这些人大多数出生在20世纪7,80年代,捧着书本苦读二十余载,大多数直到拿到研究生学位,博士学位,通过层层选拔,才有资格到高校工作。三尺讲台,对这些专门从事知识与传承的年轻人赋予了千钧重任。这数以万计的青年教师普通,平凡,没有骄人的业绩与显赫的名声。在做科学研究,职称晋升,学术成果时,许多青年教师在忙乱中已把“师风师德”四个字抛于脑后:只关心学术课题,不知国内外政治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只忙晋升职称,而忽略教学,使学生怨声载道;只与评审职称的教授们建立良好的关系,而忽略同事间的交流与合作;只关心论文与课题的数量,而对学术的严谨性嗤之以鼻,对自己的要求不高,不够自律。青年教师的现状堪忧,是社会压力,高校环境所导致的。如何使这庞大的群体在若干年后成为各高校的骨干与精华,如何使这几十万人成为副教授,教授之后为学生尊敬,为社会叹服是教育理应考虑的问题。其中,不断加强高校师风师德建设更是重中之重。
2高校师风师德建设存在的若干问题
师风师德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即教师自身的道德素质修养,对政治的了解与关心,对职业的投入与热爱,同事与同行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良好得体的语言与着装,自律及要求等等。高校青年教师思维灵活,工作弹性大,大多数工作态度端正,充满着正面力量,高校需要这些青年教师夯实高校的建设,而与此同时,在社会经济过热的浪潮中,青年教师还需要道德沉淀与文化素质修养,以把这支队伍建设成为具有职业道德,作风严谨,蓬勃向上的一支队伍。作为一名青年教师,笔者通过走访调查与五年来作为一名青年教师的经验,总结出青年教师队伍中普遍存在的几点问题。
2.1一线教师学术作风不够严谨教学工作不够认真
一线教师是教学工作的核心与精髓,是学生们答疑解惑,模仿尊敬的对象。而近年来青年一线教师人数过多,岗位认定与职称评定的竞争愈加激烈,导致青年教师们将精力大半投入到积累论文的数量,参与课题的数量以及奖项评选中。科研工作者普遍了解,论文的产出需要做实验,实验数据是大量的试验以及调研产生的,只有严谨的科研才会产出对本学科有积极贡献于社会意义的论文,青年教师有教学的压力以及家庭的压力,因此对于论文产出喜欢一蹴而就,一劳永逸。许多论文的产出仅仅是为了凑数,这样论文的质量可想而知,更不用提对本学科做出贡献。抄袭现象屡禁不止,且大都发生在青年教师当中。课题的报送面临的压力更大,不但要求青年教师拿出切实的研究成果,还需要与申请部门协调关系。青年教师在工作中面临如此强大的压力,导致很小部分精力放在学生身上。许多教师听到下课铃直接信步走出教室,不与学生交流,不解答学生课堂上的问题,对学生有问题的邮件匆匆一瞥,做不出合理与学术的解释,许多教师一学期过后还叫不出三个以上学生的姓名,令学生及其不满,与师风师德建设严重相背离。与此同时经济过热又导致青年教师们普遍认为自己收入过低,想方设法为自己再招揽一份兼职。在各个城市的私人培训机构,经常可见到高校教师在为中小学生们补课的身影。长此以往,青年教师教学的精力越来越少,会严重导致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以影响日后的学习。最后,青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存在着些许问题。多数青年教师缺乏科研经验使得课堂上理论内容较多而缺乏动手实验,不利于学生动手能力的发挥。一些青年教师不够为人师表,课堂上有时满腹牢骚,将许多时间花在批判社会现状上,不给学生们正面力量,迟到早退的教学事故时有发生,从而导致自己忘记什么是“为人师表”,学生们忘记什么是“传道授业解惑”。
2.2青年辅导员的思想道德建设有待提高
目前,各个高校的辅导员大多都是青年教师,青年学生辅导员可以拉近自己与学生的距离,经常可见学生与辅导员关于生活学习的问题促膝长谈,辅导员的确是学生学习的榜样与情感的依赖对象。但是辅导员队伍的过于年轻化产生了许多道德建设的问题。笔者通过对辅导员的调查发现现状堪忧。辅导员队伍中许多都是研究生刚毕业的学生,在道德上不太善于掌控自己,对学生奖惩不一,有的有严重的情感偏向,在大是大非面前显得犹豫躲闪。许多辅导员决定着奖学金等级,优秀学生的称号,学生党员的名额,这就使辅导员们有情感偏向,归根到底是师风建设存在的问题。其次,学生经常遇到生活学习上的问题乐于与辅导员探讨,有些辅导员在道德建设方面不够成熟,很少给出中肯切实的意见,这使学生有时感到困惑,不知遇到问题该与谁去讨论,及其容易走极端,说到底这是师德建设的问题。
2.3教辅青年工作者思想意识不够成熟
高教的教学机关与教学起着相辅相成的作用。高校机关是高校运转的命脉。青年教师不断地涌向机关也给教辅工作带来了许多问题。青年教辅人员由于社会经验少,对本校的运转缺乏了解,经常在工作中出现纰漏,态度冷淡,知识贫乏是青年教辅人员普遍存在的问题。归根到底是这些青年教室们思想意识不够成熟,师风师德建设有待提高与完善。
3完善师风师德建设的几点建议
笔者参考了不少讨论此论题的文章,大多数作者对师风师德建设的提出建议非常有限,且主要目标放在强化学习教育,规范教师行范,设立严格的奖惩机制上。而笔者认为,师风师德建设欠缺的主要原因在于青年教师科研与教学的工作压力过大而导致的,笔者决定另辟蹊径,提出几点完善师风师德教育的建议。
3.1缓解教学与科研的压力以抵制学术不严谨作风
针对科研与教学的两座大山,笔者听取了沈阳药科大学外语教研室吴秀萍教授的评论“没有做过科研的教学工作者只能在讲台上重复别人的东西,不可能将创新能力与学习方法传授给学生。”笔者深有同感,抵制学术不严谨的作风,应把第一步放在缓解教学与科研的压力,理顺科研与教学的关系中去。笔者认为,青年教师进入高校工作,应首先承担着一部分科研任务,学校应给与适量的经费让青年教师搞学术研究,并对青年教师的产出论文产出质量有严格的审订,只有发表出对本学科本专业有教学意义,社会贡献的论文,才有可能让这些青年教师在职称评定中有资格参与副教授的评选。而将更多的教学任务给予教授与副教授,因为学生更喜欢听有着科研经验,创新经历与学术积累的教授们上课,这样学生更有积累,更有启发,个高校产出的本科生更加有质量。只有学术严谨,才会更好的完善师风师德。
3.2拓宽青年教师视野成熟青年教师的思想意识
笔者指出,许多高校青年教师思想不够成熟,没有文化沉淀,这导致了这些教师视野狭窄,不能更好的进行科研与教学,笔者认为,刚入校的青年教师应该至少学习一门与本专业无关的科目,做出课堂笔记与评价报告,以达到拓宽视野,充实思想的目的。同时教师在完成教学的同时应结合专业特点,多下基层锻炼,例如在高铁建设现场试验,在其他高校实验室得出科研数据。此外,青年的教师申请的课题报告应由评审团反复讨论与不断修改,因为只有这样,青年教师才会对自己本专业的知识不断的进行深入,创新;对其他专业的知识有一定的了解以完善自己的思维,拓宽自己的视野。只有提高自身的素质才会使师风师德建设进一步完善。
3.3营造浓厚的师风师德建设氛围
强化管理与严格考核许多青年教师过着三点一线的生活模式,大多数是上班,下课,回家。教师与教师之间缺乏交流,对学校正在进行或即将进行的大事件缺乏了解,针对授课教师这一特点,笔者认为,教辅机关应该在学校营造浓厚的师风师德建设的氛围,积极倡导“德育为主,教育文本,教学育人”,定期将一线教师聚集起来,使教师们有更多的机会交流,使这些会议成为青年教师表达意见,提出观点的有效渠道。同时,学校也应该强化管理和完善考核机制,多多听取学生们对教师的评价,将学生对教师的评价作为主要的评选依据,使得培养良好的师德师风成为青年教师的自觉行为。
4结语
1.重视教书、轻视育人许多高职院校的青年教师把大学的课堂理解成只要完成教学量,不出教学事故就行。没有注意与学生的沟通交流,认为思想政治工作是辅导员做的,这些工作与己无关。由于工作量的巨大使得有些高校教师忽视了对学生思想动向的观察。而在工作中,一些高校在教师职业道德自律培养方面是缺失的,就难以通过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陶冶和教育。使得有些教师甚至错误地认为完成教学任务就是自己工作的全部,完全忽视对学生思想道德的引导。
2.重视论文的发表、轻视教学水平的提高大多数高职青年教师刚进高校就开始探讨如何晋升职称,目前,高职院校在业绩考核和职称评审制度上普遍存在以科研为主、教学为辅的倾向,这就导致了青年教师几乎把全部身心投入到论文的发表中,他们着力研究论文的数量,评优的标准,如何在和他人的竞争中取胜,这无形中影响了青年教师的价值取向。他们认为只有按进职称的要求达标了就是成功了。对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是次要的,第二位的,很少去研究怎样教,教什么,至于学生需要什么,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他们不去探讨,教学效果好坏一个样,只要不出教学事故就行,因而他们将主要精力放在争项目、写论文上。因而,在教学方面的精力和时间的投入大打折扣,上课随意讲授,不去研究教学大纲,不研究学生的心理感受,或偷工减料,往往造成部分高职青年教师上课时随意发挥、不仅损害了教师形象,而且影响了教学效果和学校的形象。
3.缺乏科学的职业发展规划现在高职院校中缺乏职业发展规划意识,不少高职青年教师对自己要达到什么目标,通过几个阶段达到自己的目标,等问题,脑子里往往是模糊的、不清楚的,有的甚至从来就没有这样考虑过。他们认为只要能晋升职称就万事大吉。就可以混日子了。表现在工作上,就是听从领导安排,以完成任务为目标,没有多少自己的追求,态度比较被动;当工作不满意时,往往归因于外部的环境制约,认为自己尽了力,不管结果怎样。缺乏强大的职业发展内在动力,通过制定高职青年教师职业发展规划,将使高职青年教师个人的职业生涯获得极致的发展。
二、改善高职青年教师师德现状的对策研究
1.建立健全青年教师职业道德水平的考核制度和评价体系;针对青年教师职业道德的缺乏要建立多渠道的考核制度。第一,高职院校应组织青年教师进行师德培训,并进行严格的多方位考核,考核后才能上岗,对青年教师进行系统培训才能上岗,而不是赶鸭子上架,对年轻高职教师除专业进修外,还要坚持请名师做师德方面的讲解。第二、推行导师制,也就是结对子的帮助制度,对青年教师进行全方位的做人做事的指导。从一开始就引导他们如何正确地教育学生,指导学生。第三、是把教师岗位聘位与考核与师德教育相结合,凡是师德教育不合格的,一律不予聘用。从而增强高职青年教师的师德意识。第四、建立和完善德育工作者和师德骨干队伍的评价体系和制度,聘用德才兼备的优秀教师组成评价机构,深入到学生中对青年教师进行综合评价。
2.高职青年教师加强自我修养教育实践表明:教师师德的魅力体现在教师在处理不同问题时的方式方法,人格素质和精神魅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第一,注重师德的培养、古有“厚德载物”之说,通俗点说一个人有多少德就能承载多少物。如今,只有师德高尚,才能厚德育人。师德集中表现在敬业爱岗、严谨治学、热爱学生、为人师表等方面。在新形势下,加强对青年教师的理想信念教育尤为重要。使高职青年教师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对他们进行中国梦的教育,坚定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信心,同时要在高职青年教师群体中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学习活动,使广大高职青年教师牢固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和教育原则。不仅因为它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的根本需要,更是推进以德治校、进一步推进高校中国梦教育的需要,同时它也是建设高水平高职院校的重要保证。只有有了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和质量观,才能严谨治学,因材施教,积极参与教育教学改革,高质量地完成高职教学任务,并在高职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不断增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对于高职教育朝着良性方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3.重视高职院校教师党支部的建设很多党员教师认为,科研、课题能决定一个教师的发展空间,项目带头人才能决定教师的地位,做支部工作是出力不讨好,白费力。所以,在实际工作中马马虎虎,草率行事。实际上,教书育人是一项全方位的工作,每个高职院校教师都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党员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对学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加强教师党支部建设至关重要,积极发展青年教师入党,由党性强、政治素质好的教师担任支部书记,积极发展青年教师加入党员队伍中来,为党注入新鲜血液,因此,在当前的学校管理工作中,必须高度重视教师党支部的建设,充分发挥它们在教师职业道德建设中的作用
论文摘要:声乐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我国青年声乐教师的数量越来越多,可是他们却面临这样那样的问题,文章主要围绕“提高青年声乐教师的声乐演唱水平和声乐理论水平”两方面来谈如何加强青年声乐教师队伍建设,培养优秀声乐人才。
21世纪是以知识经济为主导的社会,在知识经济社会中,人才资源是知识经济发展的基础。一个拥有持续创新能力和大量高素质人才资源的国家,才具备发展知识经济的巨大潜力。而人才资源的开发在于教育,教育离不开教师。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直接影响着教育事业的顺利发展。在教育事业蓬勃发展的今天,随着教师队伍新老的自然交替,青年教师的群体越来越大,青年教师成为了教育战线的跨世纪的主力军。而声乐教育作为我国教育事业的一个组成部分,也同样逐渐呈现出这样的局面,随着声乐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青年声乐教师的数量也呈逐年上升的趋势。青年声乐教师参加工作不久,他们大多满腔热情,劲头十足,可他们自身能力水平有限,缺乏经验,对实际情况了解不够,面对一系列问题,经常急躁,焦虑不安,无所适从。因此,把青年声乐教师的现在与未来发展相结合,加强青年声乐教师的素质修养和能力水平的提高,已经逐渐成为了声乐教师队伍建设刻不容缓的首要工作。
现在在国内各级院校任职的青年声乐教师,大多数是刚从高等师范院校声乐专业毕业的本科生或硕士研究生,从个人演唱水平上讲,他们都是全国各地众多考生中挑选出的优秀者,并且已经经过了至少四年的专业训练,因此都应具备一定的演唱实力。然而教师本身具有了较高的演唱水平就能标志着已经是一名合格的声乐教师了吗?其实并非如此,因为作为一名声乐教师,他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大量合格的声乐人才,也就是,声乐教师的工作是通过自己的劳动让别人掌握声乐这门演唱艺术,让别人能唱出美妙的声音。而要做好这项工作,声乐教师仅仅本身具备较高的声乐演唱水平,其实是远远不够的。它需要教师应具备较深的理论功底,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敏锐的听觉判断能力,对具体问题的具体分析能力,同时也应具备一定的舞台表演经验,以及较全面的文化艺术修养和相关的科学知识等。而这些除个人演唱水平以外的综合性素质,恰恰正是我们的青年声乐教师在自身学习声乐时,教师没有直接传授的东西。因此,我们青年人要想成为一名真正合格的声乐教师,真正培养出优秀的声乐人才,还得需要在很多的方面下一番功夫。今天,我们着重谈一下“青年声乐教师应使自己的声乐演唱水平和声乐理论水平在实践中不断提高”。因为作为一个声乐教师其本身应该具有较高的声乐演唱水平,同时也应该具有较高的专业理论水平,二者是缺一不可的。只有两者都具备时才有可能教交出合格的声乐学生。而且当今社会是一个飞速发展的社会,各种知识和技术都在日新月异地不断更新和发展,因此青年声乐教师不断学习,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声乐演唱水平和声乐理论水平是非常必要的。
一、声乐演唱水平
记得沈湘教授曾经说过这样的话:“一个自己根本不能唱的人,去教别人唱,这是件不可想象的事。就好像一个大师傅,根本没有吃过红烧肉,却非要教别人怎么做红烧肉,同样不可想象。”[1]可见要做一名合格的声乐教师,其本身能长期保持较高的声乐演唱水平,这是非常重要的。而实际上任何人想不通过艰苦地、不间断地学习就使自己的声乐水平永远保持在某一平稳高度,其实是很难的,甚至可以说是不可能的。
但是,在实际生活中,有许多青年声乐教师对待声乐学习的不间断性问题认识并不是很深刻。他们总是醉心于:我是某某著名音乐学院毕业的学生,我的老师是某位著名的歌唱家或声乐教育家,我的水平当然是一流的,无可挑剔的。他们整天笼罩在自己为自己编造的光环里,不思进取,固步自封。殊不知,声乐这门艺术的学习跟其他学科一样“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或许他们刚刚毕业时水平是不低,可是由于缺乏进一步的学习,他们的水平随着时间的流逝,在他们躺在床上自认为高人一等的时候,已经悄悄地退步了。也正因为如此,中外无数的大歌唱家们在台上演出的同时,在台下也是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提高,努力充实着自己。记得我国著名的花腔女高音歌唱家迪里拜尔一次在回母校给我们上公开课的时候曾说过,1987年她从中央音乐学院获硕士学位毕业后,跟自己的老师沈湘教授一直保持联系,一有时间她就会去找自己的老师,为自己纠正发声上的毛病。1988年她应聘到芬兰国家歌剧院担任独唱演员,在几十个国家举行数百场独唱音乐会。即使时间非常紧张,她也忘不了定期把自己的老师接到芬兰,为自己调整声音。从这里,我们不难看出一个大歌唱家对声乐学习的执著。而作为青年声乐教师的我们呢?其实更应如此,因为声乐教师担负着为国家培养后继声乐人才的重任,我们的工作关系到国家声乐事业的未来。也可以说,我们不断提高自己的声乐演唱水平,这不仅仅是我们个人的事情,它也是我们国家声乐教育事业的需要。正像沈湘教授所说的那样:“咱们现在的青年教师都需要提高,我们希望提高青年老师的水平,这对国家声乐教育事业的发展非常重要。”[1]
其次,我们来谈“专业理论水平”。
在许多人看来,声乐教学只是一种感觉教学,因为从表面上看,在声乐教学中,学生声音的好坏及改善,都是通过教师自己的听觉判断来进行的。而实际上声乐教学却是一门涉及面相当广的科学。它不只是简单的歌唱技巧训练,它涉及到声乐理论、声乐史、声乐审美、声乐鉴赏、声乐技能等多方面知识,涉及到几乎所有的教育理论,如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法等。它要求教师要有扎实的教育理论基础,丰富的课堂教学经验及广泛的科学文化知识,且特别强调理论联系实际,与实践相结合。然而,有许多青年声乐教师对声乐教学理论缺乏系统地了解和认识,认为声乐教学理论没有太大的用处,不去认真学习,他们不知道声乐教学理论作用的内显性。教学理论对教学实践活动所起的作用虽然不像金钱对于买东西所起的作用那样明显和直接,但它却总是在潜移默化中指导着我们的教学实践。比如在发声原理方面,某些青年声乐教师认为歌唱本是个艺术问题,完全可以用抽象的方法教唱,自己没有必要花时间去学习那些诸如发声器官、呼吸系统之类的生理知识,上声乐课谈论发声器官的解剖知识和运用发声器官的物理知识更是毫无用处的。可是或许他们自己并没有觉察到,这些没有以科学声乐理论为基础的声乐教学,往往会在不知不觉中,在很多方面给学生造成误导。我就有这样一位同事,一次他在给学生们做发声联系时反复强调:“我们发声时一定要做到气吸丹田,声灌头腔”。然而我们这些刚刚学习声乐而又有着一定生理知识的大学生们却听得莫名其妙,其中一个同学就问:“老师,我们的肺在胸腔,而腹腔内的器官大多属于消化系统,我们的气息怎么可能会吸到腹部呢?另外,我们的头腔内装满了大脑,要按您说的那样做我们会不会得脑震荡呢?”这一问,真就把我的这位同事给问住了,原因很简单,那就是他的确不懂这方面的生理知识,因此他根本不知道学生在说什么,他给学生的回答只能是:“你不要胡思乱想,听我的没错,看我唱了这些年歌我怎么没得脑震荡啊?”事情似乎就这样过去了,但这给学生会造成什么影响呢?可想而知,学生对歌唱方法的理解永远是一团迷雾,不自觉地会对唱歌产生抵触情绪。如果我的这位同事懂得这些发声生理知识,并直白地告诉他们歌唱呼吸时横膈膜与腹直肌、腹外协肌如何配合的,告诉他们颅腔、鼻咽腔的区别,这对学生们的影响又是什么样的呢?由此可见,一个声乐教师声乐理论水平的高低对其教学有着何等重要的影响。教师上课的每一个步骤,每一个环节的背后可以说都应该有丰富的、科学的教学理论作为支撑。虽然教学理论终究不是具体的操作方法,注定只能当幕后英雄,但声乐教学若没有科学理论的支撑,其后果是难以想象的。也有些青年教师经常这样想:“我周围的某位老教师以前就没有系统地学习过什么教学理论,在教学上也一样取得了较高的成就。”殊不知这一小部分老教师经过自己多年的教学摸索、经验的积累和总结,其教学实践操作已经自觉或不自觉地符合了教育学科内在的规律,所以在教学上同样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总之,作为声乐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对音乐教学活动有一个立体的、全方位的认识和了解。这是一个高级的、复杂的综合活动,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因素,蕴含着丰富教学理论。青年声乐教师千万不能怀有急功近利的浮躁心态,千万不能低估教学理论的意义和作用。只要我们踏踏实实、多下功夫、深入钻研音乐教学理论,就能更自如地把握声乐教育的内在规律,就能用丰富的理论指导我们的教学实践,使教学行为变得更为规范、自觉。
青年教师能自觉地认识到自身实践能力的不足,可以通过业余时间进行自我培养,提高实践能力,但是个人的能力毕竟是有限的,更多的是需要学校提供良好的校内和校外企业培养途径,为青年教师搭建校企合作平台,但是很多学校在这方面做的并不是很好,更多的是形式上的号召。另外,学校在考核体制、职称评定上也没有就青年教师实践能力明确相应的量化指标、缺乏对实践能力的奖励制度保障。
2高职计算机专业青年教师科研能力现状及存在问题
由于科研意识薄弱、教学任务繁重以及缺乏高水平的科研团队等因素导致高职计算机专业教师重教学、轻科研现象普遍,就科研成果而言,高职计算机专业教师远远低于本科计算机专业教师。高职主要培养应用型人才,那么高职教师也就主要以教学为主,他们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在教学上,也就忽视了科研。
2.1科研意识薄弱,缺乏高水平的科研团队
与本科院校相比,高职院校培养对象不同、目标不同,几乎所有高职院校都是教学型的,科研意识淡薄。另外,大部分高职院校缺乏高层次的学术带头人,没有高素质的科研梯队来承担大项目,科研工作持续发展缺乏保障。
2.2青年教师教学任务繁重,投入科研的时间和精力有限
青年教师是教学任务的主力军,大部分青年教师都有繁重的教学任务,比如每周20节课以上,这样就导致青年教师在科研上时间和精力上严重不足。
2.3缺乏合作意识,组织实施能力差
目前,高职院校青年教师在科研活动中普遍缺乏团结合作意识,主要原因在于目前针对高校教师科研的评价制度更多倾向于对教师个人的定量考核,弱化了团队考核,不利于个体思想的交流与互动。另外,青年教师由于主持参与科研项目经验少,在初期项目的整体规划、目标设定、具体分工、组织安排等方面都有可能存在不足,在缺少团队合作的条件下,这些问题更加凸现出来,使得青年教师已立项的科研项目实施过程面临重重困难,甚至无法如期完成科研项目。
2.4高职院校与本科院校相比,在项目申请上不占优势
科研离不开各类项目的申请,但是高职院校与本科院校相比在各类项目的申请上并不占任何优势,如前期研究成果、教师职称、学校知名度等方面。同样的项目申请,985、211这类重点院校肯定是优于高职院校的。以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为例,在一些重点本科院校的相同专业,几乎所有的青年教师都人手一项,但是在高职院校却寥寥无几。
3提升高职计算机专业青年教师实践与科研能力的建议及对策
3.1青年教师自身不断提高实践能力
青年教师一般具有很高的学历,学习能力比较强。以硕士研究生为例,本科4年加上研究生3年的专业学习使得青年教师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实践能力。但是由于计算机专业是更新非常快的专业,以Android移动开发为例,可能在教师上学期间(如2007年以前)并没有接触过(因为Android那时候并不存在),但是现在很多计算机专业都开设了An-droid开发等课程乃至移动开发等相关专业,这就要求青年教师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才能不被淘汰,圆满完成教学任务。
3.2高职院校建立健全青年教师实践能力培养途径及考核制度
高职院校要不断完善青年教师的实践能力培养途径,如搭建校企合作平台,定期委派青年教师到企业进行实践锻炼,保证所有的青年教师都有机会去企业实践。另外,可以将企业实践折合成相应的教学课时来解除教师无法完成教学工作量的后顾之忧。其次,从企业实践培训完后,企业和学校要对教师进行双重考核,以此检验教师的实践能力是否得到真正意义上的提高。
3.3青年教师自身不断提高科研水平
青年教师要多参加学术会议、多读文献、积极申报各级各类项目,撰写相关的科研论文以提高自身科研水平。多关注本专业的最新发展动态及方向,从中找到适合的科研项目予以申报,科研能力与教学能力是相辅相成的。
3.4高职院校合理安排青年教师的科研与教学任务
高职院校应该认识到青年教师是培养创新人才的生力军,重视对其科研能力的培养,保证他们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来进行科研。在安排其工作时,应考虑到青年教师一方面刚走上工作岗位,教学经验不足,备课时间较长,承担过多教学任务会占用其大部分时间;另一方面,青年教师思维活跃,处于科研活动的“体力”旺盛期,应给与科研工作的锻炼,合理安排他们的教学和科研任务。
3.5高职院校要为提升青年教师科研能力做好保障
学校在提高青年教师的科研能力上做好保障工作。如:定期举办学术讲座,邀请本专业的权威专家就计算机专业当前的科研方向和内容、项目申报、论文撰写等方面对青年教师进行指导。学校还应该为青年教师提供更多外出学习、参加学术会议、进修访问、读博等机会,来不断地提升教师的科研水平。
4结束语
论文关键词:师生情感交流课堂教学1,注重设计课堂上的情感交流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经常面带笑容、亲切大方、仪表端庄,创设自由、和谐的教学气氛,形成一个无拘无束的思维空间,让学生处于一种轻松愉快的心理状态。苏教版教材必修1教育管理论文,化学家眼中的物质世界专题,丰富多彩的化学物质单元,第二标题。物质的量是化学教学中的一个十分重要又抽象难理解的概念。在这节课:我[引入]曹丛称象的故事。当学生正在互讲故事时,我[提问] 你认为曹冲解决这一问题的主导思想是什么?通过生生,师生的讨论、交流,学生的思维得到发展。
[生]化整为零,变大为小。
[问题] 再想想,在没有精密天平的情况下,如何称1粒米的质量?(假设每粒质量一样)
[讨论得出]可以先称100粒的质量再除100。
[师]生活中,为了统计方便经常性得使用这样的打包计算,比如一打筷子(12根)教育管理论文,一箱矿泉水(24听),在化学领域我们研究的微观粒子,也需要打包处理,即用集合的方法处理。物质的量就是将微观粒子打包的物理量……
当学生感觉应用困难时,课的最后进行安慰。
[讲解]大家初次接触物质的量这个概念,感觉读起来是不是非常别扭。这就像我们小时侯初学用筷子,起初很别扭,但经常用,每天用,很快就得心应手了。物质的量这个概念在化学中的重要性,就像筷子对于我们中国人的吃饭一样教育管理论文,随着我们的进一步深入,物质的量重要性会体现得更充分。
我们提问时经常用“你说呢?”“你认为呢?”“你的观点呢”“你的看法呢?”“还有不同的想法吗?”“再想想?”等,鼓励学生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一旦学生说完,就及时及时评价肯定“很好!”“很有新意!”“你真会动脑筋!”“你的想法真令人惊奇!”“真聪明!”鼓励和赞扬的语气溢于言表。
2、在合作探究中创建师生情感交流
在 新课程理念下让学生与老师在一起共同研究化学课本中的实验创新问题。例如苏教版《有机化学基础》P62“观察与思考”可以设计这样个问题交流(1)卤代烃的取代反应和消去反应为什么设计成完全相应的装置?(2)装水的水管和装酸性高锰酸钾的试管在两个实验中的作用?(3)怎样根据现象判断发生了那种反应?对于不同实验设计成同一装置好处是什么?等等。还有教材中的活动与探究、观察与思考等,教师都可以利用这一资源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在实验合作中,教师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研究,这样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师生交流气氛民主,关系融洽。
3、 在课堂评价中创建师生情感交流 心理学研究表明教育管理论文,要使学生不断提高学习动机,仅强调学生的努力还不够,还应该学生在老师真诚热情的评价中得到成功的喜悦,受到自尊心的滋养,从而信心百倍地进行新的学习。如鼓励学生对老师的演示实验做出评价,主动质疑,独立思考的精神。其次,关注学生做出答案的思维过程。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合作及处理事故的能力,实验操作的技能,并要及时评价教育管理论文,面向全体,特别是学困生。善用评价,师生会在化学课堂教学中收获更多的快乐。 4、在作业批改中进行情感交流 在平时的作业批改中,对进步较大的学生批注几句表扬激励的语言,画个卡通笑脸,对退步的学生批注几句提醒语,同学们学习的劲头也会越来越大。我的做法是除了热情洋溢的评语,还要画上一张开心的笑脸或者是画上一只竖起大拇指等。 5、在课余交往中进行情感交流 不要小看课间十分钟。一个优秀的教师,会充分利用这短短的十分钟,与学生闲谈,摸摸他的头、笑一笑,甚至是点点头教育管理论文,让学生感受情感的滋润。另外老师还可以利用网络等其他方式与学生进行沟通。值得注意的是,从化学课堂教学的角度看,一方面,我们要重视师生情感交流,另一方面,我们也应重视将学生的情感追求引导到学习目标所指引的方向上,达到“以情优教”的效果。 新课程它苛刻地要求教师不仅能教好书,在传授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能力的同时,要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能当好学生的心理辅导医生,在融洽的师生情感交流中顺利完成教学任务。
参考文献:[1]钟启泉.理科教育展望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2002,57-61.[2]蒯世定.高中开设化学探究实验.培养学生创造能力.化学教育.2002.(7-8):68-70.[3]乔建中.课堂教学心理学.江苏人民教育出社.1998.114-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