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18 17:38:35
导语:在公共管理常识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关键词:建筑安装 项目 现场生产 工程管理
0 引言
在现场施工管理中,由于主观或客观的因素,总会遇到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在管理人员的努力下有的会迎刃而解,有的却在磕磕碰碰中造成工期损失、质量损失、经济损失。在今天工程管理理论较以往已相对成熟,大多数现场管理人员都经过严格的项目经理培训,对工程管理有一定的认识,如果能把这些理论应用在现场的生产活动中,一定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以下举三个例子与各位同行相互探讨。
1 因果分析与泵送砼施工裂缝控制
某综合大楼的混凝土浇筑量达15000立方米,全部采用泵送商品混凝土,泵送商品砼比常规作业砼出现的裂缝多,量值也比较大,需在施工中查原因,定措施,力争取得较好的质量效益。
1.1 原因分析
泵送商品砼由于浇灌速度快、一次入模量大而受到好评,但由于泵送工艺的不利因素,如混凝土塌落度大、水泥用量多、加水量大等,使混凝土产生各种裂缝的机会大大增加。一种是温差裂缝:浇灌大体积混凝土时,由于水泥用量的增加,水泥水化热引起的温升很高,当混凝土表面与内部、混凝土与外界温差过大时,会因混凝土表面急剧冷却收缩,变形受到约束而产生拉应力,当拉应力大于混凝土的极限抗拉强度时就会产生裂缝。另一种是收缩裂缝,它产生于混凝土凝结的初期及凝结硬化过程中,水分的急剧蒸发和胶凝体失水后紧缩,使混凝土的体积变小,当受到约束时也会产生裂缝,虽然常规作业混凝土也会出现这种情况,但泵送商品砼出现的量值比较大,产生的机会也比较多.
1.2 防治措施
1.2.1 防止和消除混凝土的收缩裂缝
防止和消除混凝土的收缩裂缝,首先要设法控制夏季施工混凝土的入模温度,常用的措施有:①运输过程中对混凝土罐车保温,淋水;②砂、石场地用彩条布遮盖,石子场地在浇灌前3天浇水降温.,设法降低混凝土搅拌用水的水温;③喷水淋湿钢筋、模板一泵送管用喷水淋湿的麻袋片包住降温;④混凝土浇灌后应及时覆盖草袋等;⑤防止混凝土的表面裂缝一般采用二次抹压工艺,“多遍抹压,分遍成活”可获得较好的效果。
1.2.2 防止出现大体积混凝土温差裂缝
为防止出现大体积混凝土温差裂缝,施工前应按二维温度应力公式进行计算,按一维温度应力公式进行验算,计算时应考虑外加剂的影响及混凝土保温情况下的降温系数等,验算后并拟定预防措施.如:①采用中、低热水泥,降低混凝土中水泥和水的用量。②采用合理的砂、石级配,严格控制含泥量,在混凝土中加入减水剂、微膨胀剂或粉煤灰等。③在施工中应做好保温养护,做好结构内外温差控制,用科学数据指导施工,当内外温差<25℃(规范规定为温差<30℃)时表面保温层可撤除。
由于作好充分的准备,施工中降温速率及内外温差控制均在规范允许范围内,经过细致观察,混凝土表面未发现裂缝,取得较好的效果。
2 施工管理与砼强度离散性控制
许多从事现场施工多年的施工员都常常忽略了这样一个现象,为使两批强度一样的砼试件所代表的砼强度的保证率一样,强度分布较分散的一批必须提高砼平均强度,也就相应地增加了水泥用量,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而通过加强管理来控制砼强度离散性可解决这一问题。
离散性是表示砼强度的分散情况,它通常用两种指标表示,一种是绝对指标(标准差),另一种是变异系数.标准差越大,砼强度分布越分散,则说明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越低,那么控制砼强度离散性应从哪些方面着手呢?大家都知道,砼强度离散性的波动大小反映在砼强度的波动上,所以控制离散性须从影响砼强度波动的原因下手。
2.1 材料质量
对砼组成材料质量的控制特别要注意水泥品种和标号的选择、水泥强度的波动和施工前强度的复试、骨料品种的选择,颗粒级配、含水量和含泥量的波动、外加剂品种的选择及性能的变化。
2.2 控制试验误差
试验误差是在试验过程中产生的强度波动.例如试模尺寸偏差、成型操作不规范、振捣不实、拆模碰破边角及养护不标准等,都可能引起试验误差,由于试验数据是检验和控制砼质量的依据,因此,也控制试验误差。
2.3 提高管理水平、控制施工质量
严格控制砼的配合比,下料要准确,计量要准确,一定要控制配合比计量的精度,特别是用水量的控制,不可随意增加或减少,搅拌要均匀,运输中防止离析,必要时要进行二次搅拌,振捣要密实,洒水养护要及时充分,注意拆模的时间,防止结构变形和产生裂缝。
施工是造成砼强度波动的最主要因素,它包括了施工的全过程,即从开始至施工完毕,由于施工情况变动复杂,情况各异。因此,这种施工情况变化大而又不固定的影响因素,是造成砼强度离散性大的主要原因,是以控制施工情况变化来控制砼离散性的关键,施工中的质量控制应坚持在施工的全过程之中,可通过相应的管理制度和技术措施来解决,是属于施工条件的差异而造成砼强度波动的主要因素,也是体现施工管理水平高低的主要方面。
3 规范施工操作与外墙饰面砖脱落的预防
用饰面砖作外墙饰面,是一种传统装饰工艺,它装饰效果好,不仅能美化建筑物,而且能保护墙体,延长建筑物的使用年限。但近年来,由于施工操作不规范,不少外墙饰面在使用后不久即开始脱落,主要因素是施工操作的不规范,根据调查分析主要体现在以下两点:
①一种是饰面砖空鼓
镶贴面砖底灰用素浆;操作前面砖浸水时间太短,浸泡后阴干不足就直接使用;面砖基层底灰太干,粘贴砂浆不饱满,这些因素都会造成饰面砖空鼓甚至脱落。
②一种是墙面基层与面砖间的粘结强度不够
由于面砖浸水不足,基层过于平滑或过于干燥,砂浆配合比不准,搅拌不匀,强度不够,和易性差,面砖贴压不实等,都能导致基层与面砖间粘结强度不够。
以上两点分析,在很多的操作规程、工艺标准里都很详细地提到,施工管理人员也一定要很详细地按照操作规程、工艺标准向操作人员进行交底,但在实际操作中并没有以交底内容来规范作业,因此面砖脱落的质量隐患出现概率很大,必须以规范施工操作来预防质量问题的发生,主要措施有:
3.1 保证粘结和勾缝砂浆强度
要求砂浆配合比准确,砂浆搅拌均匀,粘结砂浆一般可选用1:2水泥砂浆,砂浆稠度要适当,不能时稀时稠,以防砂浆硬化时收缩不一致。面砖勾缝砂浆的配合比为水泥1:砂子2,砂子要过细筛。
3.2 基层的质量要保证
饰面砖应镶贴在湿润、干净及粗糙的基层上,基层表面的杂质、油污要清理干净。基层在粘贴前2h要浇1遍水,基层如果过于光滑,要凿毛处理。
3.3 严格控制外墙饰面砖的空鼓
《建筑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中,对饰面砖提出了严禁空鼓的要求,并将这一要求列入保证项目中.防止外饰面产生空鼓,应注意以下两点:
第一,饰面砖在使用前,必须清理干净,并隔夜用水浸泡、晾干后才能使用。第二,粘贴砂浆要饱满,使用砂浆如果过多,面砖不易贴平,如果多敲,会造成砂浆集中到面砖底部或溢出,收水后形成空鼓,特别在垛子、阳角不平直处导致面砖脱落。
因此,在现场施工中要提高分项产品质量,就必须提高其工序质量,而要提高工序质量,就必须规范施工操作。
参考文献:
[1]刘秉京.混凝土技术[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1(23).
关键词: 公路施工;经济管理;国民经济
1引言
公路工程作为国民经济水平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在我国高速发展的经济下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作为基础设施建设的公路施工工程的重要性正在与日剧增。但技术的缺乏,经济条件落后,施工人员的素质,自然因素的不确定性都制约着公路施工的质量、速度。正因为种种困难,对于施工管理有更严格的要求。施工管理人员对于施工现场的管理,对施工各方面的全面的理解、细致的安排,对施工的控制能力、改造能力,等都是一个公路施工管理者应具备的。施工管理水平需要被更多的施工企业所重视,使用更现代化的手段进行管理。
2施工现场的准备工作
从施工的开始到结束,施工的现场管理至始至终伴随着工程作业的整个过程。俗话说,好的开始就是成功的一半,做好施工准备,管理施工现场就做好了一半,所以施工准备是施工现场管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每个施工管理人员的必修课。为了防止施工过程中出现各种各样问题,影响施工进度,施工管理人员应在施工前做好以下准备:
对于施工的整体规划有基本印象,掌握施工意图,明白施工图纸的具体细节,对于其中出现的问题有明确的解决方法,对工程有个基本的蓝图。
对于施工的所有技术问题,都有相当全面的掌握。如对工程的操作标准,技术支持,资料分析,质量检测的全面了解和掌握。要求对各方面的能力的全面理解。
能够根据工程所规定的工期要求、技术的掌握能力、机械设备的数量水平、突发事件的处理等等预先做好统计,做出准确判断,制定出最适合工程的施工方案,对每个可能出现的问题都有确切的准备,确保万无一失。对工程的技术支持是确保工程水平,速度和质量的先决条件,所以每个施工管理人员应明确掌握这些知识,对施工人员进行合理安排。
2.1合理应用施工资源
合理应用施工资源是施工效益最大化的重要保证。施工过程如古代行军作战一样,同样要尽天时、地利、人和。所谓天时,就是环境的影响,要及时根据天气变化对材料进场和材料封装储存进行及时调控,避免造成损失。地利是施工要与周边环境相为一体,最大限度符合工程所在地的需求,因地制宜,才能使工程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人和者,为管理人员积极配合、管理、调度施工人员,提高生产效率和工程质量,同时遵守法律法规,使工程健康有序的进行下去。三项都需要保障,任何一点都不可以忽视。最后,还要遵守有关的法律法规,文明施工。
2.2施工测试
在做好了施工准备之后,工程项目就开始施工工作。施工工作由于初次运行,对当地的自然环境,工程要求,质量水平要求都需要一个调整适应过程,故也可作为测试阶段。在施工中以战代练,既保证了施工的顺利执行,保障进度,也使工程单位开始逐渐磨合适应。管理人员应该对工程的质量要求,参数支持,工程进度,机械数量等时间做出及时调整,以确保施工的顺利运行。
2.3合理安排机械组合
施工机械化是现代化工业的标志,是当前国际通用的公路建设方式。机械建路既节约了资金,提高工程质量,又增加工作效率,保证了工程顺利完成。由于机械的使用手天气制约,也取决于工程的总体进度,灵活搭配机械组合,及时做出调整应对不同的情况是每个管理者应当注意的。
3质量问题的解决
工程好坏的最终都是由工程的质量所决定。所以工程质量就是公路建设的灵魂。作为一个管理者,应在施工现场对工程质量做出有效监管,根据国家的法律法规以及相关规定,对每个施工人员提出严格的质量要求,使每个施工人员了解质量的重要性,做好“三检”制度,
对每道工序都应做好自我检测,专门检测,联合检测,经过一系列检测后进行验收,验收后才可以执行下个工程。在验收过程中尤其要做好成品的保护,不能因为最后的一点疏忽影响整个工程的有序进行。在现实中,公路工程容易出现以下质量问题:路基不均衡,路面不平整,桥头对接问题等。故质量管理任重而道远,需要每个管理人员共同努力。
4进度的掌控
一个工程管理者对工程的控制能力,直接反应管理者的管理水平。施工各单位的调度,人员变更,机械使用都要依照进度严格执行。现场管理者需要掌控全局,对现有施工资源进行有效分配,顺利依照原计划实行,组织协调每个施工单位。使各单位能够互相适应的,互相合作。如果自然因素和其他外界等不可控因素影响了施工进度,管理者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对原计划作出相应的改变以适应现实。
成本的多少体现该工程的成功与否,现场管理需要对施工的动向有个良好的把握,对施工进度,质量要求都灵活的调控,目的是尽可能降低成本减少开支,增加利益。反之,放任式管理不但不能使工程顺利结束,反而只能使工程走向亏空的深渊。
5施工保通与安全
由于公路工程具有的畅通性需要,在施工过程中,设置的通行道路的通畅、安全都是保证工作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在保证施工人员及设施器械能够顺利进场的同时,保障施工安全是最为重要也是最容易被忽视的一个环节,安全工作不能只存在于口头上,而要彻底的落实到现实中去,这并不是容易做到的。安全工作不是一个人能做到的,需要每个人共同努力,不仅需要施工人员拥有良好的安全意识,更需要设置专门的安全管理机制,普及安全教育,及时发现处理施工中的错误、安全隐患,制定应急安全措施,降低安全风险。
注意公路的初期保养,顺利完成验收。完成了所有工程,在顺利交工之前,还要对公路进行保养,保证公路的各种功能够的成功使用,很多工程在工程完成后就忽视了公路的养护,导致工程无法顺利交工验收,实为可惜。
1.1技术问题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工艺复杂,工序相互穿插,材料品种繁多,工种班组多,在现场施工中,又受到施工环境、气候变化、施工条件等客观条件的制约,这就要求现场施工的管理人员做好各项技术准备,并能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灵活处理发生的各种突发事件。而在现场施工管理中,拥有这种管理协调能力的人是很匮乏的,很多企业的施工负责人不具备施工管理人员应具备的专业知识和管理才能,使得产生一些技术问题。
1.2材料管理问题工程材料是影响工程实体质量的最直接最主要的因素,因此,材料管理是提高工程质量的重要保证。而很多施工企业中,并没有相应的材料管理制度体系,分散采购模式导致材料采购混乱,对材料的供应、存放也没有严格的规定,这些管理上的漏洞造成材料的存放不当、变质锈蚀厉害、使用效率低、采购人员购买材料时以次充好、中饱私囊等各种问题。
1.3工程组织问题建筑工程现场管理的施工组织能力往往代表工程施工建设的执行能力,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可能会发生各种突发状况,例如材料供应、各阶段施工出现问题返工、人员劳动力机械组织无法满足施工要求,就无法根据设计好的施工步骤来调动施工材料和人员发挥其应有的能力,导致工程进度进展推迟,工程交付延期的现象,因此,项目施工组织的问题是项目顺利完成的保证。
1.4工程质量问题工程施工过程中,现场管理最主要的部分就是对已建成完工的工程进行质量检验,包括对材料和资源进行预检,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施工及验收规范检验质量等等,当下很多工程质量问题就是工程施工建设中没有进行全面而科学的监督管理,对单项工程(特别是隐蔽工程)验收持不甚众态度,导致质量建设不达标,工程诸多隐患,造成的损失之大可想而知。
1.5施工安全问题建筑行业是一个高危施工行业,现如今我国工程项目现场施工管理的安全意识不高,导致建筑行业成为我国职业安全事故发生率最高的行业之一。总体来说,造成施工中出现的安全问题的主要原因即有人为原因,也有管理上的疏漏,人为原因主要表现在施工人员安全意识差,随心所欲以及一些施工过程的坏习惯,管理上的疏漏则表现在防护不当,购买设备设施有缺陷,管理人员对安全管理的认识不够,对施工人员的岗前安全培训教育不够等等,总之,施工安全问题是现场施工管理问题中的主要问题,做好安全管理才能在工程中有序的进行施工。
1.6人员管理问题人是项目施工过程中的关键,所有的项目工程都由人来实现。施工现场管理是将施工现场管理秩序控制起来,这就需要管理人员充分意识到自己的责任,加强人员管理。然而,现实中很多建筑企业的管理人员水平能力参差不齐,导致现场管理混乱无序,各部门之间职责不明,施工人员素质不高,缺乏时间和质量观,由此而发生的工期延误、质检不合格等问题,给工程建设带来直接的安全隐患。
2加强现场施工管理的重要措施
2.1建立技术人才管理体系
2.1.1建立人才开发机制建立公开、公平、公正的用人机制和薪酬体系,使得一些优秀的专业技术员工能够脱颖而出,解决以往的论资排辈问题,为优秀人才提供好的机会和舞台,使得各个层次的人才都有表现自己才能的机会。
2.1.2建立人才选拔机制通过多种渠道引起专业技术人才,采用有效的竞争机制,实行竞聘上岗,同时打开晋升通道,避免专业技术人才到达一定职业高度以后难以升值加薪而不得不放弃自己专业的情况发生。
2.1.3建立人才培训机制结合专业技术人才的职业规划,积极探索有效的培训机制和方法,制定出一整套有步骤、层次分明的系统性培训制度,定期对不同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不同的培训,同时应根据培训效果不断优化培训内容,定期组织内部讲座、技术研讨会,以分享经验,提升队伍技术水平。
2.2加强建筑材料的管理在现场施工管理中,应建立起材料统一管理制度,对于材料的采购、供应、存储和发放都应该进行科学控制。采购人员应提高对建筑材料的鉴定水平,了解相关知识,以保证所购买的材料符合工程施工技术要求,同时加强库房中的材料管理,所需要的材料、设备以及其他物件应该有条理的定置摆放,按照建筑材料的特定性质存放,确保材料不出现腐蚀,保证材料质量,施工现场应清除不必要的物品,保证现场材料堆放整洁,对材料的供应量和使用率要进行记载和规整,严格规定建筑材料定额,避免材料浪费。
2.3强化人员施工安全意识,做好现场施工安全措施
2.3.1加强施工人员安全知识培训要强化人员施工安全意识,首先就应该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建筑施工人员的安全防患意识,如要求每年进行一次安全操作规范训练和再教育,对危险性较大的公众进行专门的培训,培训合格者方能上岗,规定培训的时间,培训的人员等措施来保证安全教育培训的有效性和长效性。
2.3.2完善安全管理体系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体系是一种安全管理模式,它包含着丰富的内容。安全管理体系包括了安全法律法规体系以及规章制度,企业的安全管理机构和组织体系,安全管理责任体系、安全教育和技术培训体系以及安全管理稽查体系。企业要建立起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首先就要完善安全管理制度规范,明确人员责任,同时建立起安全稽查队伍,对安全隐患进行排查,对相关人员定期培训等一系列措施来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保证安全作业。
2.4规范工程项目施工组织管理工程项目组织管理需要对各专业供方的服务进行统一管理,因此,施工企业应明确项目组织机构和管理班子人员,明确管理人员岗位责任,建立起事故问题汇报制度,实行质量、目标组织管理方针,定期组织会议进行沟通,解决问题,并且针对突发事件不定期召开专题会议,讨论并解决待定问题,并尽快做出整改、处理和澄清,同时,管理人员应不断自觉提高自身组织管理水平,以应对各种突发事件的发生。
2.5严格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
2.5.1建立质量管理制度在施工工程中,建筑公司应建立质量管理制度,作业人员在施工时整理好各种资料,组长做好施工日记,采用计算机管理相关技术资料,有关负责人要经常检查各种记录和报告,严卡质量关,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2.5.2严格检查监督施工企业要有严格的监督检查措施,才能确保工程质量,企业应该坚持按程序合理组织施工,对技术关、质量关以及影响工程质量的哥哥环节都要严格把控,对各项工序要全程跟踪监督,严格验收标准,对不合格的工程坚决重做。
2.5.3抓住关键,加强薄弱环节控制施工企业应该对工程的薄弱环节应加强控制,如楼板裂缝、防水处理、防渗措施等。严防一些质量通病,提高工程质量,将通病例作为重点检验项目。在施工前,提醒施工工人注意对一些薄弱环节和容易发生问题的通病进行提醒,有效防止质量通病的发生。、
2.6加强施工人员管理
2.6.1加强团队合作精神团队精神包含着导向、凝聚、激励和控制的作用,有利于团队的有效管理,要培养和营造良好的团队精神,就需要有良好的沟通和激励机制,注重协调各方面关系,听取各方面成员的意见,运用激励、评价的方法手段激励员工完成各自目标,从而实现项目整体目标的实现。
(1)管理体系不完善。一些施工单位将工作重心放在业务拓展与企业效益方面,没有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管理制度不完善,管理人员配备不足,难以对公路施工进行有效规范与约束,影响整个公路工程管理水平的提高。
(2)人员管理不重视。对施工人员的管理存在不到位的情况,忽视对施工人员进行有效培训,一些施工人员没有掌握施工规范要求,在施工中存在违规违章操作现象,导致质量事故的出现。另外,没有建立完善的奖惩激励机制,难以调动施工人员的积极性,制约了工作人员热情的发挥,给整个公路工程建设带来不利影响。
(3)现场管理不到位。对施工现场的材料管理不重视,材料堆放存在混乱情况,对机械设备缺乏保养,影响其作用的充分发挥。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不到位,存在安全隐患,并且没有及时排除。施工工序管理不到位,工序质量没有得到保障。施工进度控制不到位,导致出现不能及时完成施工任务的情况。成本管理被忽视,对施工现场变更的审核不全面,影响现场管理水平的提高,还出现导致成本增加的情况。
(4)监督工作被忽视。缺乏有效的施工监督体系,监督人员缺乏,对施工现场的监督工作不到位,没有及时采取相应的巡查措施,施工监督管理的记录工作不到位,对存在的隐患没有及时排除,影响工程施工现场管理水平的提高。
二、公路施工管理存在问题的应对措施
(1)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实现对公路施工的有效规范与约束,完善管理规章制度,确保施工管理各项工作有章可循。配备充足的管理人员,确保管理人员严格履行自己的职责,提高管理工作水平。建立施工管理责任制,明确管理部门和管理人员的职责,促进他们认真完成自己的任务。同时完善奖惩激励机制,激发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的热情,使他们更好的发挥自己的潜能,促进自己工作水平的提高。
(2)加强施工人员的管理。重视高素质施工人员的引进,充实施工队伍。对施工人员要重视管理与培训,促进他们综合素质的提高,更好的胜任公路施工各项任务,促进施工水平的提高。在对施工人员管理的时候,积极推行奖惩激励机制,以促进他们更好的完成各项任务,调动工作人员的热情,确保工作水平的提高,为公路施工做出更大的贡献。
(3)加强施工现场的管理。对施工现场的材料做好试验检测工作,确保质量合格,确保现场材料堆放有效,做好防潮防水工作,为合理利用材料提供保障。加强施工工序管理,一道工序施工完成后应该进行检查,确保质量合格后才能进入下一道工序施工,通过控制每道工序进而确保整个工程质量。加强施工现场安全管理,配备安全管理人员,严格按照安全管理制度的规定,加强施工现场巡视,对存在的安全隐患要及时采取措施排除,避免出现安全事故。加强施工现场机械设备养护与管理,确保处于良好的性能和工作状态。加强施工进度管理,确保施工严格遵循进度计划,按时完成施工任务,避免施工现场出现质量事故,进而达到提高工程质量的目的。
(4)加强成本管理与核算。施工中要加强对成本的管理与核算工作,严格以施工预算方案为指导,做好工程每部分的成本核算工作。提高整个项目工程成本核算水平,促进成本管理效率的提高。同时,严格控制费用的支出,对人工费、机械费等各项费用支出进行严格管理,避免费用出现超支现象,从而实现对公路施工成本的有效控制。
(5)重视施工监督与管理。要配备相应的监督管理人员,完善监督管理制度,严格按照规定,做好公路工程施工现场监督管理工作。监督人员要根据规定,定期和不定期进行施工现场管理,做好巡视工作,做好巡视记录,对存在的安全隐患、质量隐患敦促施工单位立即改进,确保整个公路工程施工质量。
三、结束语
加强公路施工现场管理一方面要研究其本身的特点,另一方面还要考虑到施工现场的某些特点,要想全面理解施工现场管理的含义,就必须要掌握施工现场的特点,为施工现场管理的优化提供理论依据。施工现场管理的特点:①施工现场管理的基础性。施工现场管理工作是施工企业最基本的管理工作,离不了标准、计量、定额、信息、原始记录、规章制度及教育工作,这些都是施工企业最基础的工作。施工企业只有扎实做好基础工作,才能使施工企业当受到外部环境变化的时候得以适应,提高施工企业的应变能力。②施工现场管理的系统性。施工现场管理是直接对建筑产品进行生产的管理活动,必须把生产出合格的建筑产品作为目标。所以,它是围绕目标系统的活动。③施工现场管理的开放性。施工现场管理是开放的,在它的内部和外部环境之间常常要进行物质与信息的交流,这样才能使生产活动有秩序的进行。④施工现场管理的群众性。在施工过程中,施工现场的施工活动和管理工作全部都是现场的人来完成的。所以,施工现场管理的核心是人。⑤施工现场管理的动态性。施工现场管理的内容随着施工阶段的变化有所变化。
2施工现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在工程项目的施工过程中,很大一部分质量较好且得到了建设单位的认可。但是也会由于施工现场管理存在问题而造成建设单位不满意的地方。施工现场管理存在的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制定的施工计划缺乏可操作性
制定施工计划的编制人员往往要有专业的知识和较多的现场经验。一般来说,做得比较好的施工企业可以按时按质按量的把制定的较短时间的施工计划完成,但对于较长期的施工计划,尤其是对各个阶段各个工序之间的相互关系不是很理解的,施工企业完成的就不是很理想。另外,对于那些做得差的施工企业,基本上都无法按计划完成所有的施工计划,就等于把每个阶段的所报的施工计划当作了废纸,而施工企业也没有根据总体工期应该完成的工作量来制定施工计划,只是估计施工人员有可能完成的工作量制定施工计划,从而导致总工期的大大延长。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时间观念逐渐加强,业主对工期的长短进行限制,使得这方面的矛盾也日益突出。
2.2施工的准备工作不充分
在工程建设中,施工现场管理贯穿于整个施工过程。由于公路施工易受外界干扰和自然因素的影响,某些施工现场管理者在施工前往往只是简单的对其周围的环境进行调查,ilii~有仔细研究工程沿线影响施工的因素,就开始进行施工,当工程一旦受外界的影响就会造成停工或返工,影响了工程原本的工期也使得物力资源造成浪费。
2.3施工现场管理者管理意识淡薄且素质不高
①一直以来,在工程建设中,人们普遍都有着重技术轻管理的思想,管理经常处于可有可无的位置。虽然各个施工企业都成立了自己和管理机构,但其管理者定位不明确,经常事无巨细,事必躬亲。由于没有找准问题的根源,同类的问题就会反复出现,影响了整个工程的进度和质量。②有些管理者没有站在整个工程的位置上思考问题,只是津津乐道于一部分的工程收益,说白了,这些人做的是彻头彻尾的投机活动。③施工现场的管理者对施工质量管理意识薄弱。施工管理的核心和重点是加强施工质量管理,但是施工企业常常为了抢工期就产生了“重进度、轻质量”的错误意识。
3改进施工现场管理工作的措施
3.1进行充分的施工准备施工企业只有做好充分的施工准备,才能使施工过程均衡、协调、经济的发展。因此,在进行施工准备工作时要注意以下几点:①要建立严格、规范的内部考核、内部激励机制,用制度管理人员,用规章管理工程。②要对工程沿线影响施工的因素进行补充调查,对其进行分析、讨论,得出的调查报告作为制定施工方案和施工控制预算的依据。③要仔细研究施工图纸,了解设计意图,解决图纸中出现的问题。④要进行业务培训和技术培训及技术交流,让相关的施工人员对工程的操作过程、技术标准、质量控制都有全面的了解。⑤要从工期、技术、机械设备、材料、自然条件等方面对施工现场进行综合分析,选出最佳施工方案。
3.2合理配置施工资源合理配置施工资源会使施工现场的动态投入工程达到最佳状态,是完成阶段工程,获得较大经济效益的关键。所以,在配置资源时要尽量达到均衡。①要根据施工进度计划来制定人力、材料、机械进场计划;②要根据材料的供应需求与使用情况决定材料储备量;③资源进场要随着天气情况和施工实际进度来进行调配。
3.3做好施工现质量的管理公路建设永恒的重点是工程的质量问题,提高所有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施行全面质量管理制度,是施工现场管理的重中之重,重点做好以下工作:①要处理好软弱路基问题,保证整体的稳定性。一方面,要做好地表清淤工作、路基分层填筑及振实工作:另外,在非连续地段如施工分段交界处和地基填挖方交界处要加强质量控制。②要严格控制路线的线型和标高。平整度差、纵横坡不适等问题要从路基开始施工时就要认真检查验收,没有达到要求的就必须返工,以免积重难返。
关键词:公路工程;施工现场管理;措施
现在公路建设是现代化国民经济发展的主要的标志,它代表着国家的经济发展的速度和为百姓生活水平提供优质服务的质量,其发挥的作用越来越突出。现在许多大城市由于车辆不断增加带来的道路拥堵现象,加快公路建设是解决这一现象的办法之一,那么提高公路工程施工现场管理就是关系到我们百姓生活的一件非常重要的大事。
一、公路工程施工现场管理的重要意义
公路工程施工是一项复杂的技术,具有较强的流动性,协作性也很高,周期也较长,同时,受外界的影响也很大,而且还涉及到众多的社会主体和多变的自然因素,会受到物质、技术条件等方面的制约。
施工现场管理就是为了实现施工目的而进行的一切有效的现场管理工作的总称。
1、施工现场管理就是要实现施工目的,通过明确的目标管理方式,确定先进有效、科学合理的施工现场管理体系;
2、施工现场管理的本质就是协调工程各个专业管理部门相互协调运作。通过协商、约定、谈判、沟通、协议等协调方式,对与施工有关的各个管理部门和活动进行调节和协商,调动一切相关组织的力量,使之紧密配合、协作一致,形成最大的合力,以保证公路施工顺利地完成;
3、施工现场管理不是简单意义上的施工生产管理和施工质量管理,是工程管理中一个独立的管理职能部门,其管理范畴是远远大于施工生产管理和质量管理的,通过科学合理的安排、调度,在工程整个施工过程中有组织、有计划、有秩序的管理好施工现场的工作。
二、公路工程施工现场管理的主要特征
1、基础性
工程施工管理中现场施工管理是最基础的管理工作,其工作基本包括施工标准、定额、计量、信息、原始记录、规章制度及教育这些工作,施工企业必须把这施工基础工作作扎实、牢靠,确保企业不会受到任何外部环境变化的影响,提高企业自身的应变能力。
2、系统性
施工现场管理是直接从事建筑产品生产的管理活动,必须以生产合格的建筑产品为目标。因此,施工现场管理是围绕目标系统的活动。
3、群众性
施工现场所有施工活动和管理工作都是由现场上的人去完成的。因此,施工现场管理的核心是人。
4、开放性
从系统的观点来分析,施工现场管理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在系统内部以及与外部环境之间经常需要进行物质与信息的反馈,以保证生产有秩序地进行。
5、动态性
施工现场各种生产要素的组合,是在投入与产出转换的运动中实现的。因此,施工现场管理内容必然要随施工阶段的不同有所变化。
三、加强公路工程施工现场管理的措施
1、施工准备工作
任何一项工程的施工,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尤为重要。公路工程施工准备工作由于其施工周期长、工艺复杂、人员众多等特点,我们就要更加对其重视。具体应该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1)施工现场管理者必须是专业的公路施工管理人员,要懂图纸、懂施工、懂工艺、懂技术;
2)施工现场管理者对施工设计图纸所有的控制点进行加密、保护、记录,与施工队伍进行施工技术交底和技术、业务培训,使他们及时的了解工程的设计要求、技术标准、质量控制、操作规程、工程进度等方方面面的具体工作内容;
3)按国家标准建立施工现场实验室,对施工中所采用的各种原材料进行现场取样实验,建立完善的实验技术参数数据库;
4)绘制关键工序施工工艺流程图和试验操作规程、质量检查评定、计量支付、设计变更、事故处理等操作管理框图,并挂在显著地位置,认真检查;
5)根据实际的施工进度要求,技术标准、设备选用、材料供应及自然条件等对工程施工进行综合、细致的分析,正确的制定最佳的施工方案,完善施工组织设计,时刻掌控工程施工每项工作。
2、施工质量控制
工程施工现场要设立专职的、有高素质的质量检验员,制定严谨的质量检验制度,要求检验员在工程现场在质量的管理上要有认真仔细、严格审查、按标检测、坚持原则的质量管理意识。每一道工序的质量控制管理,严格的按照施工的设计来施工,时刻检查工序的质量和进度,经常督促施工人员按设计和规范要求施工,并随机抽查,重点放在工序质量检测上,搞好每一道工序之间的控制和衔接,自觉的接受各种质量监督机构的监督和检查,以保证施工质量保持在受控状态。对现场施工中的原材料要按工程合同中对原材料的要求标准,严格把关逐一检验;同时还要对施工各项质量,按照设计的要求及相关技术标准,对工程进行质量检测,一定要严把质量关,确保工程施工的整体质量。
3、施工进度控制
进度计划反映工程从准备到竣工的全过程,反映施工中各分部、分项工程及工序之间的衔接关系,是现场管理者统筹全局、合理调配施工资源、正确指导生产活动的基础。为了做好进度控制工作,我们应做到:
1)根据网络计划或进度管理曲线,查找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的差距,分析影响进度的原因;
2)调整滞后项目的施工方案,适当增加资源投入,科学安排施工顺序,采用多作业面的平行流水作业或立体交叉平等流水作业,加快施工进度;
3)合理压缩关键线路上的作业时间,尽量保证总工期实现,必要时倒排工期。
4、施工协调控制
1)技术协调
技术协调工作就是保证设计图纸的质量要求,并且做好图纸的会审和交底工作。工程施工现场管理者要与工程设计人员共同对设计图纸的设计、会审、交底等工作时,要与施工各个相关的部门做好协调工作,及时的发现设计中不足和缺陷等技术问题,好在施工前就在图纸上解决;
2)组织协调
现场组织协调管理要有一个高水平的工程项目管理团队,现场管理者一定要具备工程管理先进的、科学的管理理念,还要具备实际现场施工管理经验,在现场施工管理过程中要及时、准确的掌握施工进度,了解施工的技术要求,认真做好现场对施工队伍相互施工的组织协调,对施工现场各级负责人要经常的监督检查他们的工作情况。每个管理人员都要全面的、仔细的把工作做到实处,使施工现场组织协调管理达到“环境整洁、安全施工、纪律严明、物流有序、整体合一”的一个高水平管理状态。
5、施工成本控制
1)施工前的成本控制
首先,建立施工项目管理,实行岗位分工管理,授权批准管理,项目决策管理、概预算管理、价款支付管理、竣工决算管理和监督检查。其次,积极做好项目决策前的准备工作,认真做好市场研究,做好方案优化。最后科学地进行施工项目的效益分析、编制施工成本投资估算。
2)现场施工过程的成本控制
首先,在现场管理的过程当中,需要制定相关的管理制度,并依照制度进行施工,在现场管理中进行成本控制;其次,严格管理材料用量,确定合理材料价格和材料费用,对材料的采购、发放等进行统筹,对各分项工程进行施工定额的成本控制,统筹工程中的人力、物力等因素,对已经完成的分项工程进行成本预测,与施工控制预算相对照,对超支的情况进行了解和处理;再有,建立施工项目概预算管理制度加强对其编制依据,项目内容的审核预防预算突破概算在施工建设项目中,施工变更和现场签证是经常发生的.但要严格管理来自施工方的施工变更、材料代用、现场签证、额外用工及各种预算外费用,若遇有重大设计变更,总造价突破原投资估算或设计总概算时,还必须报投资单位董事会批准后方可发出变更通知;最后,加强施工进度款的支付与管理。建立施工项目价款支付环节的管理制度,对价款支付的条件、方式以及会计核算程序明确规定;办理价款支付手续前,应严格审核施工合同、支付申请,相关凭证及审批人意见等。
3)施工验收控制
编筐编篓全在收口,工程施工的最后验收也是不容忽视的。它是保证施工现场管理的最后一关。工程竣工后施工现场管理者必须先进行必要的严格的工程自检,全面检查路基、路面、桥涵、构造物、交通安全设施,存在问题及时处理。然后再上报上级部门、监理部门以及质量监督部门进行质量审核,确认道路的施工质量是否合格,工程能否可以投入使用。最后要按照《公路工程竣工验收办法》的要求,写出施工总结,恢复路线控制点,标注里程桩号,为质量鉴定创造条件。
结束语:
综上所述,公路施工的现场管理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同的工程项目采用的管理方式也不同,作为施工单位的现场管理者需要有与时俱进的态度,积极地探索管理思路,并通过现场管理方式保障工程的质量、进度以及效益得到不断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陈桂军,刘善谦,范朝滨.浅谈公路工程施工现场管理[J].中国科技信息,2010(10)
(1)工程监理应贯彻公路工程施工的各个阶段,以减少质量问题;加强对公路工程的现场施工监理,是降低能耗、提升工程效益、实现文明施工的重要保证。(2)工程监理应对每一施工环节进行严格控制,包括:施工测量、放样、土石开挖、路基填筑等,以保证施工进度按照施工计划进行,同时控制施工质量和施工成本。(3)贯彻施工监理制度,对人员、机械、材料等影响施工质量和施工进度的因素进行有效控制,例如:对施工材料进行检测,包括路基用土的重型击实、液塑值(塑性指数、液性指标)、CBR试验、颗粒大小分析试验、含水量试验、土的有机质含量试验及易容盐含量试验等。除此之外,公路监理工程施工现场管理还应注意遵循经济效益原则、科学合理原则、标准化以及规范化原则,以促进工程监理的标准化建设,促进公路工程质量的提升以及其效益的发挥。目前,我国在公路工程建设过程中,还存在很多问题,如:质量缺陷多,包括压实度不符合设计要求、路面裂缝、错台等;由于质量问题导致施工变更,最终能够拖延施工进度等,因此,加强公路监理工程施工现场管理是十分重要且紧迫的问题。
2公路监理工程施工现场管理措施
2.1技术措施
2.1.1路基工程
(1)填前压实。不论是填土路堤,还是填石路堤与土石混填路堤,填筑前对地表清理后必须压实,路堤基底的压实度不应小于93%;当路堤填土高度小于路床厚度(80cm)时,基底压实度不应小于路床的压实度。当基底为耕地时,地表清除后回填掺灰量为2%的石灰土再压实。对湿陷性黄土基底,路堤填土高度≤3m的地段按一般路基要求对路堤基底清表后回填掺灰量为2%的石灰土再压实,路堤填土高度大于3m的地段基底清表后追加20遍冲击碾压,碾压后基底压实度不应小于93%。(2)路床填筑。首先,零填挖及路堑路床部分的天然密实度不应低于96%,如果达不到96%时碾压至要求的密实度;通过碾压达不到要求时可翻松处理。对不能满足路床CBR值的低液限粘土必须掺加4%石灰予以处理,或采用符合粒径要求的砂砾或隧道弃渣进行换填。其次,填石路堤及土石混填路堤的路床应采用土石混合料填筑;填土路堤的路床部分可采用土石混合料填筑,也可采用掺灰量为4%的低液限粘土填筑。(3)高填方路堤强夯。对一般高填方路段,当路床底面填土高度大于或等于4.0m时,在路基施工完成后距基底4.0m处增加一次强夯,依次向上每隔4.0m强夯一次。夯点间距4.0m,主副夯点击数为4次,夯击遍数3遍,主副夯完成后进行全幅满夯。夯击标准按最后两击平均沉降量不超过5cm控制。
2.1.2路面工程
(1)应做好基坑开挖的检查验收工作,包括:检查平面位置、尺寸和高程,基坑的边坡稳定性、地下水情况及基底承载力,必要时由实验室取样检查等。(2)基础砂垫层、砾石垫层、灰土垫层的施工应严格按照施工要求和设计要求来进行,在此期间做好施工工艺、压实度等的检查。(3)按照设计要求和实际工程特点设置排水设施,同时注意在混凝土施工时外观混凝土表面平整,无蜂窝;墙身、进出口连接顺适;帽石、一字墙或八字墙要平顺,无扭曲现象;沿口处路面平顺,无跳车现象。
2.1.3公路隧道施工
(1)尽早修建洞门,并尽可能安排在雨期前施工,且为保证边坡、仰坡稳定,防止塌方,尽可能避免大挖大刷,并要求在指定的范围和时间内,应按图纸的要求,用批准的方法保护边坡、仰坡开挖面。(2)洞门基础开挖时,要注意基坑的检查验收,基础必须置于稳固的地基上,并做好防排水工程,基坑不得被水浸泡。基坑内废渣,在浇筑混凝土前必须清除干净。若基底岩层软硬不均,应采取措施,以防不均匀沉降导致开裂;洞门处的衬砌拱墙与洞内衬砌拱墙应整体施工,洞门端墙与隧道衬砌应连接良好,使之连成整体。(3)严格控制断面的开挖,不应欠挖,仅在岩层完整、坑压强度大于30MPa,确认不影响衬砌结构的稳定和强度时,岩石个别突出部分可侵入衬砌,但不超过5cm。拱墙脚以下1m内断面严禁欠挖。应尽量减少超挖,无论因何原因或目的造成的超挖,超挖所导致的空间,应用与衬砌相同的材料回填密实。
2.2管理措施
(1)在施工之前,监理应组织施工人员参加技术培训工作,使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充分了解施工流程、技术规范和指标等;同时加强资质管理。(2)在施工中,监理工程师应注意对关键施工工序进行重点控制,及时处理工程变更,并按照监理过程和工作要点制定检查和评估框图和监理报告,同时检查设备机械的状态,发现问题,及时采取维修或者更换措施,注意自然条件对施工的影响,综合考虑多种因素,选择最优施工方案。(3)监理工程师应熟悉合同文件,全面了解和掌握相关的技术标准、规范、设计图纸和工程量清单;在施工过程中,对工程质量进行全面监控,会同承包人共同进行工程计量。第四,注意对施工进度的控制,对此可采取以下几个措施,以保证施工进度按照计划进行:①制定进度管理曲线,并以此为基础,找出实际施工进度与原定施工进度的差距,并找出影响实际施工进度的因素,并予以解决;②合理安排施工工序。公路施工是相当复杂的系统,对此,应合理安排施工工序,可采用立体交叉流水作业,以达到加快施工进度的目的;③对施工过程中的关键路线的施工时间进行有效压缩,以保证在工期内完成施工任务。
3结束语
关键词:施工现场管理;问题;对策;改进措施
中图分类号:TU7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加强对施工现场的管理可以有效地提高施工质量,节约施工成本,并且为施工的安全进行奠定了基础。但是由于我国处于经济转型的特殊历史时期,对于施工现场管理,无论是从观念上、技术上和还是管理水平上并没有达到理想的状态。
一、加强施工现场管理的意义和必要性
建筑行业是一个辐射面较广的行业,对建筑施工工程的管理要求相对较高,施工现场是建筑行业的前沿阵地,也是体现建筑成果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佳场所。一般来说,工程施工现场大都具有露天作业、多工种交叉联合作业、危险程度高等基本特点。施工现场的进展情况直接关系整个建筑工程的进度快慢、质量优劣和其他相关指标的好坏,对工程项目的惊醒影响巨大。只有加强施工现场管理,才能在质上保证真建筑成果的优秀,在量上保证工程推进的快速,同时也保证了施工现场最为重要的安全性。运用有效地管理方法不仅能顺利完成计划,同时还能够为工程进行节约成本,保证人力资源的最大利用,合理地进行资源分配,把控制预算在合理的范围之内,并减少由于监管缺乏导致的卫生、经济、安全、等事故的发生。
实施施工现场管理的目的是工程管理目标的实现,从经济、社会、环境角度分析,它具有以下三方面的必要性:第一是有利于经济效益的实现。科学的管理方法不仅是对人的有效管理,更为重要的进行资源的管理分配。进行施工现场管理可以节约成本,高效率地完成工程施工目标,避免了拖延施工造成的经济损失。同时,保证施工质量本身就是实现经济效益的最佳保障;其次是有利于社会效益的实现。施工现场的安全是管理中的重要内容,通过有效的管理手段和技术,可以在多工种混合作业的施工现场建立起有序的工作环境,并通过具体的劳动保护措施最大限度地实现零安全事故施工,担负起相应的社会责任。同时施工质量的提升能够为建筑工程周边的安全生活生产提供良好环境。这些都可以时建筑企业赢得巨大的社会效益;第三是有利于环境效益的实现。建筑工程本身是一个制造大量污染的污染源,并且有施工引起的污染是多层次的,包括了固体颗粒物污染、噪声污染、强光污染、气味污染等等,管理措施不到位的施工项目往往成为环境保护方面的众矢之的。进行有效的施工现场管理,可以尽量避免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甚至某些建筑项目利用有效的资源对施工区域的环境进行了改善,为城市创造了大量的环境效益。
二、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的内容
建筑施工现场的管理主要有三方面的内容,即质量管理、进度管理和成本管理。需要强调是,这三方面的管理是同时交叉进行的,并不存在严格意义上的职责划分,它们都属于同一个管理体系,为了便于研究,才将它们抽象成三个独立的内容。
(一)质量管理
当代的建筑工程正在享受着科学技术带来的前所未有的技术支持。由于计算机对设计领域的大力贡献,使得建筑设计朝着精细化和复杂化的方向发展,现代工程技术的进步为施工提供了便捷,大量大型建筑器械甚至是智能化的机器都以投入到建筑施工现场运作。这些技术上的进步都对建筑施工现场的管理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无法适应现代化操作的管理模式将很快面临淘汰。技术进步也促使管理水平的改良,为了提高施工质量就要不断的调整管理方法,最终实现工程质量的整体提高。工程质量管理具体来来讲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是原材料的质量,建筑工程首先应该把好建筑材料这道关,认真执行行业标准,细心对原材料进行质量检验。第二是施工工人的质量,加强对施工工人的教育,提高工人操作机械和施工质量。第三是施工工序的质量。建筑工程中,每一道工序都有严格的行业标准,具有梯级性的施工工序尤其要注重严把质量关,以免影响下一个工作流程的进行。
(二)进度管理
建筑施工现场管理的进度管理是为了在合同规定的期限内完成施工任务。它应该包含两各职责,第一个是在建筑施工前按照施工项目要求制定出施工计划。第二个是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施工计划完成对应的任务。工程施工计划的制定应该考虑到施工过程中的施工难度、施工方式和施工流程,人性化和效率化相结合。在实施计划时在保证整体施工进步不拖延的情况下进行弹性制的管理。
(三)成本管理
建筑工程施工需要耗费大量的成本,由于建筑行业投入大,资源分配复杂,控制成本成为体现工程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标。施工现场管理应该作为总体预算管理的积极部分,对建筑工程施工现场进行有效的监查和控制,通过适当的技术和管理方式将成本控制在计划范围之内。
三、我国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建筑施工现场管理中对施工工人的管理是主要问题,由于施工现场具有开放性、多工种同时作业的特征,很难用具体统一的标准要求每个员工。现在的建筑工程作业呈现出精细化分工的局势,同时建筑工程优势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具有不用知识和技术的人员共同参与到施工建设中。施工人员之间的交接和工种的交叉使管理具有相当大的难度。又由于我国目前大部分的建筑工人素质普遍偏低,很多的建筑安全事故是由于工人的违章操作引起的,因此,对员工的安全教育是保证施工进行的重要保障。但是施工队伍的外包性和施工人员的分散是安全教育和培训都较为困难。
四、加强施工现场管理的对策建议
(一)采取有效地方式加强施工人员的教育培训
人员的素质是成为影响工程进展的最重要的要素,人的主观能动性决定了其在项目过程中的中心地位。因而,对施工人员加强综合管理,才能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为建筑工程的安全生产,高效生产服务。但由于制度方面的原因,集中加强施工人员的素质培训缺乏相应的条件。要想解决这个问题,需要从组织制度方面入手。应该建立起相关方面的组织机构,使工程从业人员具有接受再教育的机会的条件。另外,还要加强施工方的检查督导工作,切实为公示人员提供必要的帮助。
(二)推行信息化管理技术
先进的技术设备和管理方法不只运用在建筑设计领域和建筑工程企业内部的运营,对处于基层的施工现场工作人员也要用现代化的管理模式和技术进行管理,例如,门禁系统和监控系统等等,不但保证了施工的可控度,同时也是对施工人员人身安全的保护。
(三)创造文明的施工环境
文明的施工环境包括多方面的内容,首先是要给施工人员提供一个有安全
保障的工作环境。其次还要建立健全相关的施工现场制度规章,保持制度文明,严格履行各项制度中的要求,做到公平公开,权责分明。最后就是要建立一个环境友好型的建筑施工现场,在先进低碳经济发展战略的引领下,要优化施工环境,保证施工体系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余辉平.提高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现场管理成效的途径与措施分析探讨[J].中外建筑,2010(08)
[2]邝学强.浅谈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08)
[3]陈秋云.浅谈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现场管理中存在问题与解决措施[J].经营管理者,2013(12)
关键词水利工程;施工;现场质量管理
水利工程质量的好坏,与质量管理的严格程度密切相关,确切地说是与质量管理和施工过程管理,现场质量管理是施工过程中质量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切实抓好现场质量管理是创造优良工程的关键。在现场质量管理中,样板管理、施工过程质量监控管理、质量验评管理诸要素是关键环节。实践证明,重视和抓好这些环节,能促使工程质量收到较好的效果。
1样板管理
样板是一种标准模式,水利工程的样板在施工中能起到指导施工的作用[1]。样板要体现设计要求,达到指定的质量等级,把设计要求和繁复的质量标准、规范、规程等具体化、实物化,使全体施工人员,尤其是操作工人看得见、摸得着,便于对照。因此,推行样板管理是保证和促进工程质量不断提高的有力措施,是现场质量管理的重要环节之一。样板管理是一项细致的工作,必须抓好以下5个环节。
1.1体现设计意图
满足设计要求是做好样板的前提;要选用合格的材料。
1.2选择合适的技术工人进行施工
技术工人的参与是样板成败的关键,在一般情况下选用技术水平中上的技术工人操作,容易把样板做好,在面上推广时也容易做到。
1.3在施工前向操作者进行技术、质量交底
样板施工前向操作者进行详细的技术、质量交底,是做好样板的重要环节,其内容包括样板的名称、部位、使用的材料、技术、质量标准、操作要领等,务必使操作者做到情况明、要求清。
1.4组织质量专检人员评定质量等级
样板施工完毕后,现场施工项目部必须及时组织有关人员对样板质量进行评定,一般在操作者自检合格后分别由项目部、项经部、有关质量员、项目经理或工程师鉴定通过或甲方指定的项目,应请设计方及甲方参加鉴定,特殊项目还要聘请有关专业人员参加,样板一经鉴定通过,就应指导面上施工。
2施工过程质量监控管理
2.1施工过程质量监控的作用与目的
施工过程的质量监控是现场质量管理的重要环节,有力的质量监控能使工程质量做到防患于未然,能控制工程质量达到预期的目标,有利于促进工程质量不断提高,有利于降低工程成本[2]。
2.2施工过程质量监控的范围及重点
在施工过程中,质量监控的范围较广,在设计图纸、原材料到分部、分项工程施工的每一个环节都不能被忽视。熟悉和掌握监控的范围及重点,有利于事前及时采取措施,使质量处于预控状态。在一般情况下,质量监控中学习及会审设计图纸是质量监控的首要环节;对原材料、半成品的质量监控是质量监控的关键环节;抓分部、分项工程,并按规定规程施工是质量监控的主要环节;关键部位、薄弱环节是质量监控的重点。
2.3施工过程质量监控的方法与手段
对施工现场来说,质量监控一般有事前监控、施工中监控和分项完成的监控。如对设计图纸、原材料、半成品、成品等的监控,应在有关分项施工前进行,这样能更好地实现事先控制[3]。
对于在施工中容易产生的质量问题,则应重点加强过程中的监控,做到随时发现随时纠正,真正做到把质量问题消灭在施工过程中。有些分项工程虽然已经完成,但离整体交工尚有一段时间,在这段时间内对产品若不注意保护,则工程的质量得不到保证。因此,在这种情况下还应实行监控,直到交工为止。
3质量验评管理
3.1检查要细、面要广是正确评定质量的基础
在质量评定中检查要细致,覆盖面要广,这是作出正确评定的基础。“细”就是要逐项对照检查,不能抓一头丢一头,或是走马观花,不求深入;“面要广”就是不能见一当十,检查覆盖范围应广泛。质量部门检查时抽查面要大,不应低于评定。
3.2抓住分项评定是做好单位工程质量评定的关键
分项工程质量评定是分部工程质量评定的基础,而分部工程质量评定又是单位工程质量评定的基础。因此,分项工程质量能牵动整个工程,分项工程的质量评定是做好单位工程质量评定的关键[4]。
4尊重监理工程师和设计室的意见
工程实践中,项目业主不负责工程方面的问题,而是主要负责项目的宏观控制和高层决策。监理工程师受项目业主委托,在监理过程中代表项目业主的利益,服务于项目业主。设计室也是接受项目业主委托,在合同工期内完成设计工作任务,并对设计文件负责。施工单位在履行工程施工过程时,接受监理工程师的监督管理,在施工过程中关于设计方面的问题要多请教设计室。施工单位要尊重监理工程师和设计室的意见,对施工中的细节问题及疑问,应多听取意见并与之协商解决。只有遇到监理工程师和设计室不能解决的重大问题时,再由项目业主解决。
5参考文献
[1] 赵鹏,贡志飞.浅谈加强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措施[J].科技创新导报,2008(34):168.
[2] 索旭红.小型水利工程质量管理探讨[J].山西水利,2007,23(1):128-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