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18 17:38:36
导语:在社会治理的认识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关键词:社会认知职业理论;职业心理教育;大学生
一、社会认知职业理论的产生及其主要思想
社会认知职业理论(social cognitive career theory SCCT)是20世纪末在Bandura的一般社会认知理论的影响下逐渐产生和兴起的一种职业理论[1]。理论的主要特色是强调个人――行为――环境交互作用,注重将心理、社会、经济等影响因素加以整合,动态性地揭示人们是如何形成职业兴趣,做出职业选择,取得不同的绩效并保持职业的稳定性。理论提出三个核心心理变量和三个相互关联模型:三个核心心理变量为自我效能、结果预期及个人目标;三个相互关联模型为:(1)职业兴趣模型:认为个人的职业兴趣由对特定职业的自我效能与结果预期共同决定。具体来说,如果人们认为自己擅长于从事某种职业或预期从事该职业将带来满意的回报,将会形成对该职业的兴趣,进而形成个人目标、达成工作行动、达到一定的工作绩效,最后绩效又会反作用于自我效能和结果预期,形成一个动态的反馈环路。(2)职业选择模型:认为职业兴趣形成后,与环境因素共同作用决定职业选择,通过职业行动实现个人目标后,又形成反馈环路,影响个人未来的职业选择。(3)工作绩效模型:认为人们的能力、自我效能、结果预期以及绩效目标之间的交互作用共同决定工作绩效。工作绩效也会提供一个反馈环路,反作用于自我效能和结果预期。借助三个子模型,社会认知职业理论将个人职业心理特点、社会背景和学习经验联结起来,共同阐述职业选择、适应和发展过程[2]。
二、大学生职业心理教育现状
大学生职业心理教育是贯穿在校学习全过程的发展性教育,旨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自我观念和职业价值观,结合专业特点和社会需求,进行正确职业决策和职业行为调整,从而达到个人潜力的充分发展和自我实现。近年来随着高校不断扩招,就业压力逐年加大,许多高校已经开始重视职业心理教育,力图通过提高学生职业心理素质来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然而由于目前职业心理教育在国内才刚刚起步,还存在着以下不足:(1)职业心理教育的机制不完善。学校职业心理教育没有设置专门的机构,附属于学工处或就业处,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2)缺乏系统职业理论指导。教育理念陈旧、教育途径单一、教育内容片面,往往停留在单纯就业指导、政策咨询和就业信息提供等浅层次服务层面上。(3)师资力量薄弱。职业心理教育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工作,教育者既要了解相关就业政策和就业形势,具有丰富的指导学生求职择业的经验,又要能从心理学专业角度引导学生分析职业个性特点,培养职业兴趣、作出职业选择和在职调适。而目前高校现有职业心理辅导队伍中兼职教师或辅导员所占比重较大,缺乏心理教育工作所需的理论修养和人文关怀,难以全面有效地开展职业心理教育工作。
三、社会认知职业理论对大学生职业心理教育的启示
(一)改变传统职业心理教育的目标定位,构建合理的职业心理认知系统
社会认知的职业理论吸收了班杜拉(1986)三因素交互作用模型,认为个体的职业兴趣、职业选择和职业行为调整是在认知情感、外显行为和外部情景三因素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3]。因此,职业心理教育必须改变以往局限的理念和模式,以社会认知职业理论为指导,重新定位。完整的职业心理教育目标应该是帮助全体学生实现职业心理成熟、职业行为成长和潜能充分发挥,是一种贯穿在校学习全过程的发展性教育。具体的目标应该包括三个层面:一是短期指导性目标(主要针对毕业生),帮助学生了解单位对毕业生的基本职业心理素质要求,正确分析自身个性优势和不足,运用求职心理技巧,作出适应性求职行为。二是调适性目标,对于少数出现较严重就业焦虑和因缺乏职业兴趣与目标而丧失学习动力的学生,给予科学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使他们尽快摆脱消极状态,找回自信和职业目标,不断提高自我教育能力。三是长期发展性目标(针对所有在校生),帮助学生提高职业自我效能和职业兴趣,帮助学生树立更为积极的职业目标,增强学习职业知识和技能的动力和信心,更好地为未来就业做准备。
(二)完善当前高校职业心理教育的实施途径,努力拓宽职业心理教育的渠道
职业心理教育理念决定了教育的实施途径,传统的职业心理教育只着眼于就业这个局限时间点,采取“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做法,必然带来教育途径的单一局限和教育效果的苍白无力,无法满足用人单位的需要和个体自我发展的要求。[4]社会认知职业理论作为一种整合的职业理论,为职业心理学的研究和职业心理素质培育途径的探索提供了更为开阔的视野。
高校职业心理教育应该充分利用可得资源,从多种渠道开展教育活动。首先,领导者要重视职业心理教育工作,成立专门的主管部门,构建“学院-职能部门-系部-学生”四级网络管理模式,为职业心理教育工作的扎实开展提供机制保障;其次,应该在职业心理教育的多层次目标指导下,提供全方位、全过程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制定分层次教育目标:大一注重自我探索和专业目标锁定,大二有目的地提升职业自我效能和职业兴趣,大三加强就业心理调适和职业行为调整教育,初步完成从学生到职业者角色转换。同时整合各种资源,设置“职业心理素质拓展”“职业测评和职业咨询”等课程,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提供立体式的服务;最后,充分利用校园资源,将职业心理教育理念融入学生社团、社会实践、校园网络平台等教育载体中,鼓励创建各种职业发展和创业协会,开展有利于学生职业成长和锻炼的活动,培养学生自主管理、自我规划以及团队合作协调的能力。
(三)深入理解高校职业心理教育内涵,科学安排教育内容
1.职业意识的教育和引导。注重通过职业抱负、职业自我效能感、职业兴趣的教育来影响学生未来的职业选择和适应行为,并促进就业后个体和职业环境的良性互动,促进职业发展。第一,职业自我效能感是职业意识的重要能动成分,个人过去的绩效成就是自我效能感形成的有力影响因素,可以通过成就的归因方式训练来鼓励学生接受能增强自信的成就归因。第二,引导大学生把自我价值的实现与社会的需要结合起来,引导大学生确立合理的就业目标和正确的职业价值取向。第三,职业兴趣在职业选择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是通过与职业相关的社会实践形成的,是职业活动的重要动力来源,可以激发个体工作和学习的积极性。
2.职业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应从求职能力、职业适应能力和职业生涯规划能力三个方面入手,培养和训练大学生的职业能力。具体来说,求职能力主要包括学生职业选择能力、自我推荐能力和求职礼仪;职业适应能力是指职业环境适应、人际沟通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等;职业生涯规划是指学生对一生职业生涯及发展道路的设想、规划与准备。职业能力的培养应该着眼于以上三方面能力的提高,将短期目标设定为满足用人单位对学生职业心理能力的需求,将长期目标设定为通过个体内在素质和职业人文环境的融合,调整和建立个体职业心理系统,调整职业期望值和促进学习动力,促进健全职业人格的形成和职业生涯的充分发展与潜能发挥。
3.职业心理问题的调适。大学生常见的职业心理问题主要有两类:一是因为职业自我效能感低下引起的就业焦虑;二是因缺乏职业兴趣与目标而丧失学习动力。根据社会认知的职业理论的职业选择模型,如果人们的职业选择在遇到障碍时,能够获得足够的支持,将较容易实现职业目标。职业心理教育可以通过帮助学生发现就业和工作中潜在的障碍,制定克服障碍的策略并寻找社会支持力量来减轻就业焦虑。职业兴趣模型认为,激发学生学习动力的关键是要澄清个人职业兴趣和制定合理职业目标。心理教育工作中,可以先通过实施标准化的职业兴趣、价值观或能力倾向等测验,来帮助学生找到个人的职业兴趣并明确职业选择;再指导和鼓励学生制定可行性强而又有挑战性、既有规划性远期目标又包含明确近期子目标的职业学习目标,从而达到利用职业兴趣和目标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Lent R W,Brown S D,Hackett G. Toward a unifying social cognitive theory of career and academic interest,choice and Performance[J].Journal of Vocational Behavior,1994,(45):79-122.
[2] 高山川,孙时进.社会认知职业理论:研究进展及应用[J].心理科学,2005,28(5):1263-1265.
一、理论基础
1.社会资本理论
近20年来,与社会资本相关的理论研究与实证工作取得了迅速的发展。社会资本的概念是法国学者布尔迪厄于70年代提出来的,他认为社会资本可以在员工相联系的基础上为组织提供资源支持。随着学者们的研究日益深入,人们从不同视角出发,考察了社会资本对政治、社会与经济发展的影响。如今在国际社会中,社会资本的重要性得到了广泛认同。在个体/微观层面社会资本,研究者较多集中于个体“个体中心网络”的有关指标,包括网络的规模、结构、密度等,以及关系人的具体特征与关系的强度等;而在集体/宏观层面社会资本时,研究者使用的指标则集中于信任、公共参与、社会连结和社会规范这样几个方面。综合可知,人与人之间存在着一种网络联系,通过这些联系流动的各种有形或无形的东西,如知识、技能等,对人力资本的投资和积累有着积极的影响。所以社会资本对知识型人力的影响有着一定的理论基础。本文的研究侧重于微观层面的社会资本,从个体所拥有的社会资本来研究其对知识型人力资本的影响。
2.人力资本理论
人力资本思想起源于对人的经济价值的研究,但是,直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由于世界范围内科学技术的进步,人力资本的重要地位才凸显出来。舒尔茨认为人力资本可以理解为教育所带来的成果、个体所具有的知识、能力和健康。贝克尔则认为人力资本除知识、技能、经验外还包括时间、健康和寿命。本文认为知识型人力资本的特征主要有两个方面:(1)专业化水平高,即具有某项特殊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他们一般都接受过特殊专业知识的正规教育或在职培训,对应的社会分工角色是专业人员。具体可以划分为技术型和管理型。(2)创新性水平高,即具有社会稀缺的创新能力,可以具体分为战略创新型、制度创新型和技术创新型,对应的社会分工角色分别是战略家、管理创新人员和技术创新人员。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它将逐渐成为主要的人力资源基础和重要的生产要素。
二、基于社会资本的知识型人力资本影响机理
人力资本是依附于个人而存在的,组织中不同部门、不同职位的员工所掌握的知识、技能不尽相同,知识的专业性决定了生产活动需要有各种不同类型知识员工的共同协作和努力。组织内部不同员工之间的相互合作,知识共享、整合有利于盘活组织人力资本存量,激发人力资本潜能。本文从结构维度(网络联系和网络稳定性)、关系维度(信任和规范)和认知维度(共同的语言和符号、共同的愿景和期望)三个维度(六个变量)对员工的社会资本进行描述,探讨社会资本与知识型人力资本之间的影响机理。
在结构维度中,网络联系:指个人在组织中工作联系的范围、数量大小。员工在组织中工作联系的范围越广泛、联系的人员数量越大,员工构建的网络联系就越宽广,员工通过这种网络联系获得他人在工作中帮助的可能性就会增加。网络稳定性:指已经形成的员工网络中,网络成员的变化情况。
在关系维度中,信任:指相对熟悉的社会关系中,员工之间衍生出来的彼此信赖,通过在这种社会关系中形成的信任,可以帮助员工从其信赖的工作伙伴那里得到自己想获得的工作中的指导。同时,因为这种信任关系的存在,隐形知识的流转成为可能。员工之间的信任程度越高,彼此之间进行知识、技能和经验交换的几率越大。员工们借助形成的特殊社会关系,获取所需要的资源。规范:是指组织中的管理制度。比如薪酬制度、奖励制度,通过制定鼓励员工进行互相学习、互相提高的规范,使得员工愿意把自己的知识进行流转。这种规范既包括程序上的规范,也包括分配上的规范。员工在有序的规范约束下,能够得到合理的利益分配,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员工人力资本提升的可能。
在认知维度中,共同的语言和符号:是指员工在进行交流和合作的过程中可以有效地沟通,能听得懂对方要表达的意思,更容易分享彼此的经验,为相互之间知识的流动提供了前提。共同的愿景和期望:是指对组织未来发展目标的认可,员工之间有着共同的组织发展目标,有着对组织共同的期盼,这种对组织的发展的认同和期望,使得员工更有可能与组织其他员工分享并交换不同的资源,能促进人力资本的转移、消化和利用,增强知识在企业内部的可获取性,促进企业人力资本的有效利用,最终实现共同的目标。
在组织中知识型人力资本有着其特殊性,首先,由于知识、技能和经验在某种程度上意味着资源和权力,所以个体通常不愿意与其他成员分享,所以人力资本就有其隐含性的一面。但是,社会资本的介入可以促使人力资本流动,因为成员间彼此良好的关系、亲密的友谊使得他们愿意与他人分享个人人力资本。其次,知识型人力资本的工作主要是一种思维性活动,往往伴随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具有很大的灵活性。组织不希望有太大的知识型人员流动,而社会资本可以较好地解决这个问题。社会资本是人与人之间建立的一种联系,组织中的个人会由于因为这种联系的存在而继续留在组织中,一方面在这个组织中良好的成员关系使得工作氛围很和谐,人际关系非常融洽,所以因为情感难已割舍,而继续服务与组织。另一方面因为这种良好的社会资本可以为个人带来学习提升的空间,所以继续留在组织中。再次,社会资本使得成员之间彼此信任,互相关心、精诚合作,这就使得组织中的个人可以通过和他人的交流学习,而提高个人人力资本水平,整合组织成员的知识资源,更好的服务于组织,提高组织绩效。
在影响机理的演绎中,借助社会资本,可以在组织中构建良好的内部氛围,这种良好的组织内部氛围为组织中人力资本的流动(知识、技能和经验)提供了良机,而知识的流动使得人力资本的潜能得到最大实现。
三、社会资本与知识型人力资本的数理分析
任何组织的存在都不是孤立的,组织内部的行为也不是杂乱无章的。对组织来说,组织中的人才是其发展的关键因素。但是,由于知识型人力资本依附于个人而存在,使得其价值的实现具有自发性。与非人力资本不同,以能动、理性和有创造性的人为载体的知识型人力资本,无须外力作用,无须成为行为目标,本身就具有实现自我价值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所以通过社会资本概念的理解和应用可以最大限度地激发知识型人力资本的潜能,进而提高组织绩效。
毋庸置疑,社会资本无疑是最具有能动性的影响因素。组织通过社会资本所形成的良好工作氛围可以促使人力资本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使得潜在知识型人力资本价值充分实现。大量的事实可以证明,通过社会资本可以有效促进公司的制度建设,联想公司所遵循的有效沟通、全面思考、团队精神和融合多样文化等准则为其技术研发提供了可靠保证。
同样的环境,由于不同的社会资本,知识型人力资本的作用就会产生明显的变化。因此,社会资本与知识型人力资本存在很强的正相关关系,即其他条件不变情况下,社会资本越高,知识型人力资本在量上和质上都会越好,在(1)式中表现为对社会资本变量求一阶偏导数,函数值大于等于零,即 ≥0。并且组织中知识型人力资本作用的有效发挥可以提高组织绩效。
【关键词】 疗养科;责任制护理小组;体会
疗养员初到一个陌生的环境,难免会产生一定的焦虑和不适应,怎样在短暂的疗养期内使疗养员尽快熟悉周边环境,使他们对疗养的科室留下美好深刻的回忆,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我们科室由责任制护理小组对疗养员实行专人管理,全程负责的“一条龙”服务,不仅有效缓解了疗养员的陌生感,而且拉进了责任护士与疗养员间的距离,增进了护患之间的感情,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1一般资料
本科室共有护理人员14名,其中文职人员11名。护理人员年龄22~33岁,平均(24±2)岁。科室设护士长1名,总务护士1名,责任组长2名,副组长2名,负责本疗养科疗养员的出入院接待、科室的微机录入、疗养文书的书写及所属疗区的管理。
2责任制护理小组的设置
2.1方法根据护士业务水平、年资等,将全科护士进行相应的分组,每组各设组长1名、副组长1名。实行护士长(一级管理)组长(二级管理)副组长(三级管理),逐级监督管理、两组竞争的运行模式。
2.2人员角色
2.2.1组长由主管护师或高年资的护师担任,要求护理知识全面、技术水平高,有丰富的临床工作经验,有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和责任感,具备良好的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要求:①承担二级管理者职责,履行护师职责,协助护士长负责本组的护理工作。②根据疗养员的病情和本组人员情况,进行科学分工,及时记录并审修分管疗养员的护理记录,保证记录真实、准确。③严格监督本组执行操作规程、规章制度情况,做好质量监控。④带领本组护士对三级疗养员进行入院评估,制定护理计划,指导实施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组织小组进行护理查访,并进行效果评价。
2.2.2副组长由年资较长的文职护士担任,工作责任心强,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要求:①逐渐成为“组长”角色,协助护士长、组长开展工作,组长不在岗时担任组长角色。②通过副组长,加强护士间的交流和沟通工作。③监督本小组成员的护理登统计项目及医嘱的执行情况,检查疗养员信息录入微机的准确性,检查本科室急救药品的定期检查、补充,医疗器械检查及所属房间的卫生清洁、设施等情况。
2.2.3责任护士主要负责疗养员从入院开始起的一切问题,包括生活照料、景观治疗及各项检查的陪护等。责任护士必须详细了解疗养员的身体状况,包括疾病史、既往用药史、健康状况等。要求:①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和高度的责任感,对分管疗养员实施整体护理,主动与其沟通,了解其需求,掌握疗养员的生理、心理状况,并及时与医生交流。②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在治疗、护理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及潜在危险,及时解决。③良好的书写与表达能力,记录要真实、准确、及时。
3讨论
3.1提高了工作效率合理使用护理人员,减少护理人力资源的浪费,提高护理的安全性。组员间竞争,增强了危机意识和竞争意识,激励护士主动学习,更好地调动了自我管理和参与小组内业务管理的积极性,增强了集体荣誉感,形成人人关心小组、人人关心疗养员的局面,大大提高了科室的凝聚力,提高了工作效率。
3.2促进了护士业务水平的提高实行护理小组责任制,使得责任护士更关注服务过程中的各个细节、各个方面,真正体察疗养员情况,针对他们的实际需要,提供适合个性护理服务,使每位疗养员感到与众不同的照顾和关怀。同时激发了护士自身学习业务知识的积极性,促使各级护理人员互相带动,互相学习,共同进步,形成一股向上的合力,提高了护理质量。
3.3降低了事故差错的发生率由于护士长和组长的层层把关,能在第一时间发现安全隐患、工作缺陷及事故苗头,可将差错事故杜绝于萌芽状态,做到防患于未然。个人为了避免出错影响全组成绩,在实际工作中反复查对,减少了差错的发生;组员间相互监督、互相补漏,发现缺漏,通知其及时改正,有效促进了全员、全面、全过程的质量管理,降低了事故的发生率。
关键词:生产业;社会需求;人才培养;动态匹配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3)29-0109-02
生产业是指提供中间需求性质服务产品的企业集合,其服务对象是面向企业而非最终消费者。它是与制造业直接相关的配套服务业,是从制造业内部生产服务部门独立并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从其功能看,是为保持工业生产过程的连续性、促进工业技术进步、产业升级和提高生产效率提供保障服务的服务行业,分为现代物流业、交通运输业、金融服务业、信息服务业和商务服务业。《江苏省“十二五”工业转型升级刚要》中,生产业居于物流业的核心地位。
人才培养指对人进行教育、培训的过程,使其成为各种职业和岗位要求的专门人才。由于大部分生产业是知识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因此生产业对人力资本有比较高的要求。
动态匹配是指在社会需求发生变化时,高职院校的人才供给能够及时地适应这种要求。匹配体现在两个层次:一是生产业人才需求规模的匹配,二是生产业人才需求结构的匹配。
一、文献综述
围绕生产业与社会需求匹配的文献资料,本文分为如下几个方面分析:
第一类,从社会需求角度探讨人力资本在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的作用。Schultz认为,人力资本是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解释变量,。Mankiwet al、Engelbrecht等分别从理论和实证方面得出了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重要性。Barro andSala-i-Martin选取样本分析解释了人力资本、物质资本及其比例关系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巨荣良、杜传忠、杜国强认为,产业结构升级本质上是通过知识、技术对产业结构要素的渗透作用,实现产业结构质态优化和动态效率提高的过程。王金营、蒋宁、杨清海、朱琪、佟锐、孔宪香、张自然等众多学者都谈到人力资本在促进生产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人力资本的匮乏已成为制约生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郑丹华认为,现代服务业需要的专业技术服务类人才供给严重不足,一定程度上约束了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提出建立服务业人才培养基地、完善职业资格认证制度、引导培训机构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建立创新的现代服务业人才引进机制以及人才激励机制等人力资源保障措施。
第二类,围绕专业设置、人才培养对高职教育与社会需求的动态匹配开展研究。蓝劲松认为,高校专业设置的变革原则是人才市场基础性调节与政府宏观调控的结合。谢维和提出高校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关系存在两种基本的模式,即对口与适应,同时强调高职院校应该更强调对口式培养。潘建林认为,要提高专业与三次产业的结合度,提高专业与主要产业的结合度,提高课程与产业的结合度。邓岳敏提出,要加强高校与企业的联系,提高企业在高职人才培养中的作用。陈雪梅、卢宁、刘刚都对高校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间的结构性矛盾进行了探讨,并从专业设置与课程改革等方面提出一些建议。李艳娥,吴勇认为,专业结构与区域产业结构相适应是国家对高职教育的基本要求,专业结构与区域产业结构相适应是高职教育以就业导向的重要体现。何伟认为,区域产业结构决定专业结构,任何专业的设置都必须接受市场的检验和挑选,必须培养区域内经济社会发展所需的专业人才,迫使高职的专业结构必须与区域的产业结构相对接。辜植兰、张建华、许丹雅针对高职人才培养模式与现代服务业的适应性展开研究,探索了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之举;黄先开、周华丽、吴智泉提出,为适应生产业发展需求,高校必须创新复合性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兰玲针对广东现代服务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探讨了广东的高等职业教育如何创新思路,探索了适合广东地区的高等职业教育统筹发展策略和集约化发展方式。
第三类,从生源、实习与就业角度分析了高职教育与社会需求的对接。Hartog和Sattinger建立的工作匹配模型认为,个人能力和岗位特征共同决定了某人在职业岗位上的劳动生产率。Heijke与Koeslag通过对荷兰经济和商业管理专业的高职院校毕业生在劳动力市场上职位的实证分析,分析各类毕业生在各自岗位中的比较优势。莫荣和刘军认为,专业结构、教育质量与社会的需求不一致,是目前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之一。岳昌君和丁小浩通过对就业弹性的计算发现,地方经济产业结构的调整对高校毕业生的吸纳作用明显。闵维方、丁小浩、文东茅、岳昌君等学者于2003年和2005年通过对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状的实证研究,围绕毕业生竞争力、毕业生就业率等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李锋亮在考察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现状的基础上,对毕业生的社会需求进行了分析,从就业率角度,探讨了行业需求对高校毕业生的需求走向。武新胜对日本、德国、韩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家促进职业教育与劳动力市场的衔接进行了探索,提出了职业教育与劳动力市场的衔接。
现有研究成果虽涉及专业建设、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对接的内容,但很少落实到“区域”这一层面上,以指导区域内高职人才培养的实践;现有的研究基本从整个高职教育的大范围角度出发,但极少从具体产业出发探讨生产业的人才需求与供给、人力资本累积等问题;因此,继续深入探讨高职生产业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毕业生就业与区域内行业人力资本的社会需求动态匹配,专业建设与劳动力市场的适应性,具有深远的意义。
二、研究的意义与目的
1.研究意义
高职院校是在遵循职业教育办学规律的基础上,以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为目标,密切跟踪行业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明确专业调整思路和建设目标适当调整专业设置,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专业和产业、学员与职员的平滑对接,着力培养适应区域经济发展需要的技能型专门人才,从而增强职业教育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能力,促进职业教育更快更好地发展。
2.研究目的
通过对高职院校生产业相关专业建设、专业群,课程改革等方面的研究,得出课程设置对培养生产业高技能人才的影响因素。同时,追随江苏产业调整步伐,实现专业结构人才结构对接,大胆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努力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使生产业的人才队伍的建设和培养步入良性、健康、持续的发展轨道,与产业调整、社会需求实现动态匹配。
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是否与当地经济结构相适应,不仅体现高职教育能否发挥其对社会经济的促进作用,也决定高职教育自身的发展和繁荣。高职教育一般直接为本地经济服务、培养高端技能型应用人才。只有主动适应产业调整对高职人才的需求,优化专业结构,预测经济动态,做好人才需求预测,才能使高职教育专业结构与区域经济结构的调整动态匹配,培养的人才才能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LiHaizheng,Eeonomic transition and returns to edueation in China,Economics of Education Review[J].2003,(6).
[关键词]认知行为理论;认知;行为;社会工作实务
认知行为理论是由众多认知理论和行为矫正技术组成的理论系统。从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角度为出发点,来改善服务对象的不良认知和异常行为,可以针对不同的心理障碍单独使用或联合运用。随着社会快速的发展,心理健康问题受到人们极大的关注。利用认知行为理论与社会工作实务结合的工作方法去服务于心理健康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相信通过不断的探索、创新和调整,认知行为理论能够在人们寻求美好精神世界的过程中做出更大的贡献。
一、认知行为理论在实务中运用的重要性
服务于治疗心理健康问题的心理治疗方法在全世界不少于两百种,全世界到目前为止,在服务心理治疗的实践中具有较好的效果和可操作性,并且在实践中经常用到的方法不过几种。而认知行为理论治疗的方法是二十世纪70年代以来,在西方社会针对病态心理的干预和积极心理的发展中经常会运用到的和具有极大影响的一种理论和治疗方法。但是,认知行为理论治疗的方法在我国的社会工作实务领域中基本上没怎么被运用,比如在“中国知网”上进行相关论文的搜索,只能找到几篇论文,在其他网站也很难搜索到相关的内容。可见,在我国对于认知行为理论治疗的方法应用于社会工作实务的过程来讲,还可以算是一个未开垦的地方。
在社会工作实务的助人过程中,认知行为理论治疗的方法侧重于改变服务对象的认知方式来达到认知、情感和行为这三者的和谐共存、相互促进,同时也重视对不合理的行为的改变。通过与一般的心理健康治疗的理论和治疗方法在社会工作实务助人活动中的运用相比较,认知行为理论在注重对服务对象现实存在的不合理认知的改变的同时,也兼顾不合理情绪和行为的矫正,并以问题作为服务的介入点。
现今社会中,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在社会工作实务中服务对象会更加倾向于疗程相对较短、实践性强的治疗方式。所以认知行为理论治疗的方法在人们这方面的需求上比较适宜。同时,由于认知行为理论治疗的方法相对比较简单、容易掌握,这样就可以将其推广到社会的各个系统上,比如家庭、社区、学校等。
二、认知行为理论应用于社会工作实务
认知行为理论治疗的方法强调通过说理、追问和争议,来修正服务对象不合理的认知,进而矫正不合理的情绪和行为。在社会工作实务中为了使服务对象发生改变,适应新的认知方式和行为,社会工作者一方面要服务对象做到认知自我并控制自己的不合理认知;另一方面也要协助服务对象寻找外部环境资源的支持,让外部资源系统能有效的与服务对象相结合,促进和巩固服务对象积极的改变。在社会工作实务的介入过程中,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建立专业关系
在社会工作实务中,专业关系建立的基础是心理、信任为核心的情感表达。目的是为了服务使对象促成改变,并在改变后让服务对象的能力得到提高。因此,除了以上所说的促进和巩固关系的态度和言语外,社会工作者同时要关注服务对象需要的改变和存在的问题。
认知行为理论治疗的方法运用于社会工作实务的助人过程中首要关注的主题是服务对象的认知方式。社会工作者在与服务对象在建立专业关系和巩固专业关系的过程中就需要社会工作者通过服务对象的言语表达和行为来初步了解服务对象需要的改变和针对此改变存在不合理认知方式。最后,在专业关系的过程中,需要社会工作者和服务对象分清两者之间关系,避免移情和反移情的现象发生。
(二)预估
在社会工作实务中运用认知行为理论治疗的方法,预估的重点应放在服务对象认知、情绪和行为上。社会工作者需要将服务对象的问题放到具体的社会环境中去对认知、情绪和行为进行分析。因为服务对象是生活在社会中的人,只有结合服务对象生活的环境空间才能清晰地看到其的成长空间,并通过此空间来了解服务对象的问题是怎么样产生的,服务对象对自己行为、家庭成员、同辈群体、生活的社区等人的看法以及这些人是如何看待服务对象和所表现的行为。
(三)制定计划
在社会工作实务中运用认知行为理论治疗方法需要注意的一个主题是将情绪和行为的反应归因于认知,同时情绪和行为也影响着认知。所以,在制定服务计划时首要目标应该放在帮助服务对象改变不合理的认知方式、减轻不合理的负性情绪和不合理的行为上,这往往也是服务对象的困扰所在。社会工作者在此过程中就需要和服务对象一起商量,并协助服务对象有针对性的在计划中需要对哪些认知、行为和情绪的困扰进行改变以及这些问题的改变所需要运用到的相关治疗技术和方法。在商定好治疗的基本内容、基本程序之后就要制定服务计划和签署相关治疗契约,制定服务计划签署治疗契约的过程中需要写出社会工作者和服务对象一起认定需要改变的问题、治疗的周期、需要达到的治疗目标以及在这个过程中所需运用到的各种行动和方法,同时明确各自的责任和义务,以便在介入阶段能够更好的去督促服务对象为了去解决自身的问题而努力。
(四)社会工作实务的介入
1.帮助服务对象找出不合理的认知。
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要帮助服务对象认识到对自己、他人或对事物的看法与态度所呈现出的错误的不合理的认知方式,找出造成服务对象产生障碍的不合理认知。此外,让服务对象对所发生的事件进行叙述,或是通过对服务对象进行角色扮演、情景再现等方式重塑当时的情景,去解释在当时情景下,服务对象为何采取那样的行动。
2.改变服务对象的不合理认知。
认知行为理论将情绪和行为的困扰归因于认知方式的不合理,并将认知的改变用于情绪和行为的修正上。所以,在社会工作实务进行介入过程中运用认知行为理论主要是针对服务对象的不合理认知进行改变主要是进行理性和非理性的辩论,常用的方法有语义技术②或者是针对服务对象不合理认知进行直接的质疑式提问。
在社会工作者不断重复与服务对象那些不合理的认知进行分析和辩论的过程中,使服务对象真正认识到自身的那些不合理的认知是不现实的、不合逻辑的,并在社会工作者的协助下让合理的认知方式去取代那些不合理的认知,进而改变服务对象的不合理的情绪和行为。
3.巩固服务对象对新建立的对自我、未来和适应环境上的有效性。
在社会工作实务中,这是服务于巩固和扩大治疗成果的阶段。在这一阶段中,社会工作者除了要进一步帮助服务对象摆脱原有的不合理的认知外,还需要让服务对象在治疗中所学习到的合理思维方式得到巩固和强化。同时,进一步巩固服务对象在社会工作介入过程中所学到的与不合理的认知进行辩论的方法和各种监控、应对技术。让服务对象所有学到的这些都将会在结束治疗后仍发挥作用,并能运用于面对现实生活的世界。
在社会工作实务过程中社会工作者也需要优化服务对象的外部环境系统,这也是在对新建立起来的合理认知方式的强化和巩固。所以,巩固和强化服务对象的改变,需要社会工作者协助服务对象建立起能够提供长期的、支持性的外部资源环境关系,让服务对象的内部资源系统与外部资源系统有效的、积极的连接起来,促进服务对象更好的适应社会。
三、认知行为理论在实务中的优势与不足
认知行为理论作为一种有效的心理治疗方法,但它并非是一种完美的理论。在社会工作实务中运用时既要考虑到它的存在优点,同时也要考虑到它的不足之处。
(一)主要优势
认知行为理论由多种认知理论和行为理论整合而成,以认知治疗为主,同时也兼顾行为的矫正,属于一种具有一定程度整合的心理治疗理论。在治疗中,着眼于服务对象现实存在的问题,不会去纠结于服务对象的童年往事和潜意识,而是以服务对象的问题为介入中心,去改变服务对象不合理的认知方式来修正不合理的情绪和行为。所以,认知行为理论运用于社会工作实务中具有实践性强、灵活性高、治疗和质询用时较短的特点,适用于学校的心理辅导、监狱的犯罪人员的矫正和危机咨询等社会上的各个领域中。
(二)主要局限
认知行为理论治疗的方法偏向于注重对服务对象认知的干预,在问题归因方面太过绝对化的把不合理的情绪和行为反应都认为是直接由认知方式的不合理引起的,而在治疗中也不会去考虑服务对象的过往经历和潜意识。所以,在社会工作实务中容易对某些心理问题产生的归因偏向不恰当,治疗表面化,同时由于该理论在治疗中偏重于服务对象的认知,所以对于智力水平相对低的人群则可能会难以取得理想的效果。这就需要注意,在社会工作实务中运用该理论需要选好服务的对象。另外,在社会工作实务的介入过程中能否得到比较满意的效果,也与社会工作者本身也有关。因为,社会工作者也会存在不合理的认知,而这些不合理的认知在介入的过程中有可能会影响到服务对象,进而就会影响到治疗的效果,因此在介入的过程中社会工作者有不断的对自己进行反省,避免此类情况的发生。
参考文献
[1]何雪松.社会工作理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2]童敏.社会工作实务[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1(2011.8重印).
[3]余国良.社会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8(2012.8重印).
[4]许若兰.论认知行为疗法的理论研究及应用[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2006.(4).
[5]刘慧.认知行为治疗之简析[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08.(1).
[6]李平.理性情绪治疗理论及其哲学基础[J].自然辩证法通讯,1993年第1期.
[7]汪新建.从外控到内控――论认知行为疗法的形成[J].自然辩证法通讯,2001.(2).
[8]邹艳荣.论认知疗法理论及其在心理咨询中的应用[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2年第01期第28卷.
作者简介
张晶(1990-),女,汉,贵州,在读硕士,贵州大学,社会学,社会保障方向。
注释
最近思维比较的活跃,我也尝试下哲学家、经济家的还有那些所谓专家的思维方式看待一个问题。
对于人生观的看法,个人有点个人的看法。我们的人生就像一根杠杆,杠杆的支点决定我们实现目标的难易。现在我个人理解是否有误不知道,就阐述下自己对个人目标实现通过杠杆原理分析人际关系。
一个人要成功,单靠一个人的力量是不行的,如今的社会,人际关系比什么都重要,或许是中国5000年的官僚主义所留下的后遗症。
OK,下面就阐述下杠杆原理来分析人际关系与目标的实现,在你确定一个奋斗目标的时候,你肯定会一步步去接触你想接触的人,但是人的接触要靠环形接触,意思就是一环扣一环。比如我们第一个认识的人是X,但是从杠杆的原理来看,第一你要费很大劲,因为支点离你很近,第二杠杆的力臂过长,你所要达到成功的时间很长,几乎达到了无极限。那么要你要成功,你必须通过X认识。。。。B至A,这个过程你花的时间也长,金钱也多,但是你的支点离目标非常的劲,在这个时候,你只需要付出一点点力气,加上支点给你的支撑,那么必定是事半功倍。
说真的,因为隔天才继续写,所以思绪有点混乱了,所以表述的也不是很清楚。一句话,现如今社会,人际关系至关重要,但是一点自身要有点能力,人际关系只是给你提供一次次平台,一次次机会,让你成功的机会再加上几个百分点。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2)12-0003-04
在自我调节的学习中,学生依靠自己的观念控制自己的学习活动,因此传统上把自我调节的学习主要视作学习者心理内部的活动,然而,从社会认知理论的角度看,在自我调节的学习中,学生不仅仅是自我调节、自我反思的,而且自我调节的过程、策略、发挥作用的前提条件等都深受社会环境的影响。不深入研究制约自我调节能力的社会因素,就无法深刻理解自我调节学习的实质与规律。基于此,本文将从社会认知理论的视角来考察自我调节学习的性质、发展阶段与具体策略。
一、自我调节学习的内在规定性
自我调节的学习常常又称为自主学习,通常认为是学生心理的内部活动,是由学习者个人所决定的。然而,社会认知理论对自我调节的学习提出了完全不同的解释。社会认知理论的奠基者班杜拉(Bandura)认为,人的行为是环境、个体特征、行为自身相互影响的结果,这三者之间也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任何一个单一因素都不足以决定人的行为。个人的行为既受个体遗传因素、心理特征(特别是认知活动)的制约,也受到环境(包括物理环境与社会环境)的影响,同时,个体也会根据行为所产生的后果来调整后续的行为。这就是社会认知理论的三维交互作用的观点。
社会认知理论对自我调节的学习做出了独具特色的解释,指出自我调节的学习作为一种重要的能力不是先天具有的,而是学习者个体在与社会的交互作用中逐渐形成的。自我调节的学习离不开学生的认识,但认知活动不是在真空中进行的,它必然会受到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制约。那么,究竟什么样的学习可以说是学生自我调节的?齐莫曼(Zimmerman)认为,当学生在动机、行为和元认知等方面都能够积极参与、且有明确的自我意识时,他们就能够自我调节自己的学习了。进一步地说,如果学生能够自己激发学习动机,能够对自己的学习行为主动地作出自我观察、判断与反应,能够依据对学习情况的判断灵活地运用或调整元认知策略,那么,这样的学习就是自我调节的学习[1]。他强调指出学习中的自我调节既包含学习者内部的心理活动,也会受到社会因素的制约。在不同的问题维度上,自我调节受外部社会因素影响的程度不同,自我调节的属性与过程也不一样。
二、自我调节学习的不同水平与影响因素
社会认知理论着重关注社会因素对个体认识活动的影响。依据社会认知理论,自我调节的学习是个体在与社会的互动中由低级到高级逐步发展起来的。这一过程,大致可以划分为如表1所示的四个阶段:
由上表可知,自我调节学习的发展过程始于观察。学生要有效地进行学习,需要观察榜样的学习行为,感知榜样的学习规则与策略,但还没有把这些规则与特征内化,还没有真正掌握榜样所示范的学习方法。在模仿阶段,学生把知觉到的学习策略与技能付诸实施,应用于自己的学习活动。在模仿阶段,学生对学习技能或策略还没有完全内化,使用时还需要外部的支持。无论是观察还是模仿,学生的学习都深受社会因素的制约,例如,在学生练习所感知到的学习策略时,如果榜样能够及时提供讲解、指导以及反馈的话,会大大提高学生模仿行为的精确性。
自我调节能力发展的第三级水平是自我控制。在这一阶段,学生已经能够独立地运用策略或技能去完成学习任务。这得益于学生已经内化了榜样所示范的学习技能或策略,意味着学生开始能利用自己内部的力量来调节学习了。最后,在自我调节能力发展的最高水平即自主水平上,学生已经完全内化、掌握了榜样所示范的学习策略或技能,并且能够依据不断变化的个人状况与学习环境而灵活调整学习的策略或方法,自主地、随意地调节自己的学习活动了。综观自我调节能力的发展过程,前两级水平主要受社会因素的影响,而后两级水平则主要由学生内部的心理活动控制,主要依靠学生自身的力量来调节学习了。
社会认知理论对影响自我调节学习的因素也提出了独特的见解。根据该理论,影响自我调节学习的因素包括内部因素、行为因素、环境因素在内的众多因素。就内部因素而言,主要包括自我效能感、学习策略、设置目标的策略、情感、归因等,其中自我效能感与学习策略是影响自我调节能力的关键因素。行为因素主要包括对学习活动的自我观察、自我判断、自我反应,行为因素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影响自我调节的学习的质量。环境因素包括榜样示范、他人的帮助等社会性因素以及学习发生的物理环境,这些因素为自我调节的学习提供了物质的或社会性的支持。依据班杜拉的观点,这三种因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共同决定了学生学习中自我调节的发生及其成效。
三、社会认知理论下自我调节的学习策略
学生要对学习进行有效的自我调节,就必须采用科学合理的策略。从社会认知理论的角度看,对于自我调节的策略,也应该关注其社会属性。自我调节的学习策略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设置目标。设立学习目标是自我调节学习的首要工作,学生要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自我调节,就必须具有引导、调整学习行为的参照点,否则无法比较自己当前的学习行为与预设状态的差异。为了确定自我调节学习目标的个体属性与社会属性,宾特里奇(Pintrich)从四个维度剖析了自我调节学习的目标特点,如表2所示:
由上表可知,在自我调节的学习中,学生如果设立的是表现性目标,那么,目标就主要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即这种目标是社会性的而非内源性的。在这种目标控制下,学生主要在考察他人学习状况的基础上调整自己的学习动机与策略,以达到超越同伴的目标。所以,社会维度是表现性目标的主要特征,在这种情况下,自我调节的过程与策略和掌握性目标的调节过程存在很大的区别。
目标由学生自主设立,还是由他人指定或分配,对自我调节的进程也会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研究表明,当学生自己设立学习目标而不是被动接受他人指定的目标时,他们对实现学习目标的承诺的感受更强烈,而且对自己的能力更自信。因此,从社会认知理论的角度看,教师应鼓励学生自己设立适切的目标,从而增强他们的责任心与自信心,而不能越俎代庖,影响学生对学习活动自我调节的效果。
观察与模仿。社会认知理论认为,观察是一种重要的学习途径。如前所述,自我调节能力的发展就是个体把他人的学习技能内化为自己能力的过程,这一过程要先后经历观察、模仿、自我控制、自我调节四个阶段[3]。个体的自我调节能力起源于对榜样的观察和模仿,经过练习内化为自己的学习策略,从而实现对自己学习过程的调控。个体不仅可以观察他人的学习状况,也可以以自身的学习为观察对象,对自我榜样的认知与反思同样有助于发展自我调节能力。不论是观察、模仿他人的学习,还是自我榜样,都是发展自我调节能力的有效路径。
社会性比较。当评价一个人的能力时,社会性比较可以提供必要的规范与标准。为了说明社会性比较所提供的标准的重要性,申克(Schunk)进行了这样一个实验:在数学课的教学中,被试组在每一节课都会被告知教学目标,并且会被告知其他同学解决了多少数学问题。这是一种社会性比较,让被试意识到教学目标是可以实现的。对照组则每一节课都没有被告知学习目标,教师只是简单地鼓励他们好好学。结果显示,被试组的学习结果远远胜过对照组[4]。通过与他人的比较而获得行为的规范与标准,可以提升学生的自我效能感,促进其问题解决的进程,从而提高他们的数学成绩。社会性比较可以帮助学生设置有针对性的目标,并依据目标与标准不断自我调节学习的过程。
归因。归因是一个人对自己的成功或失败所作出的因果解释。韦纳(Weiner)归纳了学生对学习成败归因的四种类型,如表3所示:
当然,学生在对自己的学业成败进行归因时,这四项因素往往是结合在一起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例如,如果学生把自己的学习成功归结为能力强,把学习失败归结为努力不够,那么,这样的归因就有利于自我调节能力的发展;如果把学习成功归结为运气好,把学习失败归结为自己能力差,就会对自我调节能力的发展造成不利影响。如果学生把学习失败归因于自己的能力不足,这是一种内部的稳定因素,学生会觉得难以改变,就会产生焦虑情绪,自尊心降低;如果学生把学习失败归因于可以弥补或纠正的原因,不论是内部的因素还是外部的因素,都有利于激发学生自我调节的行动。必须注意,从社会认知理论的角度看,外部提供的归因反馈对学生自我调节能力的运用也具有明显的影响。申克的研究证明了这一点。如果被试被告知其学习结果是由他的能力导致的,那么他解答的问题会更多;即使是被告知了其它的归因,能够接受到反馈信息总比没有接到任何反馈要好。如果他人告诉学生其取得的进步是自身努力的结果,那么,学生的学习会更加努力,对后续学习的效能感也会进一步增强[5]。
出声言语。自我出声言语策略也是促进学生自我调节学习的有效方法。在一项研究中,第一组学生在本文转自dylw.net解决问题时一直大声地说出解决问题的方法,第二组学生在学习的前半段大声描述解决问题的方法与过程,后半段则不再言语,第三组学生则一直不对自己的学习方法与过程进行语言描述。结果表明,第一组学生的学习效果最好。让学生大声说出自己的学习方法与过程,一方面是为了提高他们对学习的自我意识,增强自我效能感,另一方面也是为了使教师能够诊察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实施有针对性的帮助。
自我指导。自我指导可以引导学生设置既具有挑战性、又能够实现的目标,还能够督促学生把更多的时间用于学习。研究表明,与没有指导的状况相比,不论是自我指导,还是他人的指导,都能够加强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改善他们的学习结果。外部指导并不局限于课堂教学,谁是指导者也不是影响学生自我调节能力的关键因素,指导的方法与过程更重要,有条理的、详细而又有重点的指导能够帮助学生诊察其学习过程,并提高他们对后续学习的效能感。
外部奖励。合适的奖励无疑有益于学生自我调节的学习。为了提高学生的期待,在学习初始阶段,最好不要告知学生奖励什么。不能无原则地给予奖励。奖励可以与学生的学习目标结合在一起。研究表明,当学生实现所设立的目标时对他们给予奖励,能够最大限度地促使他们调控自己的学习进程与策略。
反馈与评价。班杜拉指出,人们的行为主要是经由自我评价来调节的。自我评价一方面为个体的行为提供导向,另一方面,自我评价还是行为的动力源,积极的自我评价比物质奖励更能促进学习。在自我调节的学习中,自我评价究竟能够发挥什么样的作用,还需要结合学习目标来考察。如果学生关注学习的过程,而且能够不断地得到反馈,那么,自我评价就能够较好地促使学生调整学习策略。如果学生仅仅关注学习的结果,而且所设立的目标宽泛、模糊,自我评价就难以发挥调节学习的作用。
要对学习过程进行连续的评价与反馈并不容易。为了促进学生的自我评价,教师可以采取这些措施:在每次学习开始前,督促学生设立具体的行为目标,在学习过程中让他们经常比照;教师也可以提供一些具体的标准,便于学生评判自己的表现;在适当的情况下,教师引导学生先对自己的学习进行实事求是的评价,当学生自己的评价与教师的评价比较一致时,对学生给予表扬和强化。
参考文献:
[1]Zimmerman, B.J. & Kitsantas, A.: Development phases in self-regulation: Shifting from process goals to outcome goals[J].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1997(89).
[2]Elliot,A.J.& Church,M.A hierarchical model of approach and avoidance achievement motivation[J].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1997(72).
[3]Schunk,D.H.& Zimmerman, B.J. Self-regulation learning and performance: Issues and educational applications[M]. Lawrence Erllbaum Associates, Publishes,1994.219.
[4]Schunk, D.H.: Developing children’s self-efficacy and skills:The roles of social comparative information and goal setting[J]. Contemporary Educational Psychology,1983(8).
关键词:企业社会责任 公司治理 利益相关者理论 融合方式
一、企业社会责任观与公司治理的关系
(一)两者的理论基础同源且最终目标相同
企业社会责任有许多理论基础,包括社会契约理论、企业公民理论、组织合法性理论及利益相关者理论等,但由于利益相关者理论既指明了对谁的责任也包含了责任的内容,因此建立在该理论基础上的CSR 观逐渐为多数学者及国内外相关组织所接受。利益相关者理论认为企业社会责任就是要求企业为所有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服务,履行经济、法律、伦理和慈善责任。
从公司目标体系的层次性来看,公司治理的目标应该服从于公司的整体目标,而公司的整体目标又由公司的本质决定。关于企业的本质,新制度经济学的“交易费用论”、“团队生产”理论、“委托”理论虽然强调的重点不同,但都赞同企业的本质是“一系列契约的连接”。公司治理机制的直接目标是为股东服务,但最终目标还是要利于企业契约的稳定,促进契约各方利益的最大化,并保持相互之间利益的平衡。利益相关者理论也承认“企业是一系列契约关系的连接”,但是它认为契约关系人不但有显性的利益相关者还有隐性的利益相关者,不同意主流企业理论将契约关系人范围缩少化的做法。
根据上述分析可以作如下总结:第一,公司治理与社会责任观的最终理论基础是“企业社会契约论”,而利益相关者理论和股东至上理论只不过是人们根据企业所处社会经济环境及自身发展阶段的不同情况,对企业契约各方力量进行对比之后,对谁应该是企业为之直接负责的对象的两种不同的判断。第二,公司治理与社会责任观两者的最终目标都是为了维持企业契约的稳定:促进契约各方利益的最大化,并保持相互之间利益的平衡。
(二)企业社会责任观为公司治理提供了正确的行为导向
企业社会责任观是一种行为理念,它的内涵会随着社会经济环境与企业发展阶段的变化而变化,特别是在实务中究竟要对哪些利益相关者负责任,对他们的哪些方面利益负责任以及这些利益相关者的重要性排序情况都会受到企业内外部环境的影响。现实生活中企业社会责任内涵的演变过程:从“创造利润才是企业的社会责任(Friedman,1962)”的旧理念发展到“企业公民说”、“社会契约理论”、“相关利益人说”、“慈善投资理论”等一系列新理念,就是社会责任观内涵具有动态性和层次性的实证。
公司治理是为了保证企业人按照委托人意志行事而进行的一系列制度安排。只有在正确确定委托人是谁的情况下,才可能保证公司治理提供的服务是有效的。企业社会责任观根据企业自身发展阶段和所处企业外部社会经济环境的特点,科学地对委托人是谁、他们对企业的预期内容以及各自的优先顺序都进行了界定,因此为公司治理指明了正确的服务对象与服务内容。而传统的委托理论将委托人固化为股东,将股东作为公司治理的唯一服务对象是不科学的,它违背了公司治理的服务对象会随利益相关者之间博弈力量的动态变化而变化的规律。
(三)企业社会责任观可以提高治理机制的效率与效果
企业社会责任观与治理机制的融合,会在治理机制中增加价值观等文化控制,使现有治理的手段更全面,同时具备文化控制手段、市场控制手段和制度控制手段。文化控制手段在单独使用或与其他两种手段的融合使用都会为治理带来正义色彩,使各种控制手段更具说服力,从而提高治理机制的效率与效果。另外,企业社会责任观在公司治理机制中的融入可使公司治理兼顾直接目标与最终目标,更好地解决现有公司治理完全按直接服务目标(股东至上)设计而导致的不利于最终目标实现的问题。
(四)公司治理为企业社会责任观的贯彻落实提供制度保障
企业社会责任观是一种理念,它可以通过影响人的思想来影响人的行为,也可以通过将企业社会责任理念融入企业内外的制度来直接规范人的行为。前一种方法因为缺少强制性与行为指导性,而对人的行为影响效率较慢,但是它的影响却带有很强的稳定性,而且一旦被人接受,则时时都能对行为产生影响,人们会主动遵守。后者对行为的影响见效快,但可能因为没有被接受而在没有规则约束时就不会遵守。在当前急需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情况下,应该以后一种途径为主,前一种为辅。
二、企业社会责任与公司治理相互融合的方式
两者的融合要求社会责任观融入公司治理的有关机制和制度中,成为公司治理机制的意识形态、精神灵魂,而公司治理机制应成为社会责任观的物质基础、运行载体,从而实现两者共同的目标:促进契约各方利益的最大化并保持相互之间利益的平衡,以维持企业契约的稳定。
(一)协调好利益相关者理论与股东至上理论的关系
在理论上要用企业社会契约论协调好利益相关者理论与股东至上理论的关系,用促进契约各方利益的最大化与利益平衡取代股东财富最大化,为企业社会责任与公司治理的融合提供理论支持。
(二)加强对企业社会责任观的宣传
要使不同的利益相关者明白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对经济、社会和生态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特别是使企业的股东与管理层相信履行社会责任有利于股东长期利益的最大化。
(三)加强法制建设,对企业履行社会责任进行规范
将促进契约各方利益的最大化并保持相互之间利益的平衡作为公司的目标,要求各公司写进公司章程,对利益相关者在公司权力机构中的话语权进行规定,如规定企业董事中应设立多少社会责任董事,他们在哪些事项中有什么样的表决权,从而为企业中设置社会责任机构及其责任与权力分配提供法律依据。
(四)在公司外部治理机制中融入企业社会责任观
在经理市场治理机制中,为职业经理人建立社会责任业绩档案并向社会公开,同时将经理的社会责任业绩作为市场准入门槛。在资本市场治理机制中,为社会责任履行好的公司提供优先融资、低息融资;要求企业公布社会责任履行计划及履行情况的信息,以作为社会责任价值投资者的投资参考,促进社会资金低成本、高效率地向社会责任履行良好的企业配置。在产品市场治理机制中,为企业产品与服务质量建立诚信档案并可以公开查询,为消费者维权提供法律服务。除此以外,政府还要降低要素流动的交易费用,并为其他利益相关者维权提供制度保障。
(五)在公司内部治理结构中融入社会责任观
有两种思路,第一种思路是根据利益相关者理论的观点,将企业的剩余控制权与剩余索取权由核心利益相关者共享,在企业中股东与其他核心利益相关者共同承担日常治理。第二种思路依然将企业委托给股东进行日常治理,其他核心利益相关者只采取相机治理。在两种思路中,非核心利益相关者都通过外部治理来促使企业管理者对其委托责任的履行。
第一种思路的具体做法:一是将企业的股东大会改成“企业利益相关者大会”。二是在企业中设立专门的机构与人员负责对企业社会责任进行管理。包括在董事中设立社会责任董事,它是企业社会责任相关事项的最高决策层,负责对企业社会责任发展战略进行决策,并在总经理、副总经理等企业高层管理人员的人员招聘、考评、薪酬、晋升及解聘等重大人事工作中有权根据其在履行企业社会责任方面的表现发表意见,参与决策。在社会责任董事下设立社会责任委员会,它负责在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制定企业社会责任中长期目标与计划,与公司内部其他制度制定者一起,将社会责任理念与公司内部治理的相关制度结合起来,负责对社会责任履行情况进行监督与宣传教育工作,负责企业社会责任的公共关系管理。例如,如何将总经理受托的社会责任完成情况的衡量指标与总经理受托的经济责任完成情况的衡量指标一起构成总经理业绩评价体系。再如,在企业投资决策程序中加入生态环境投资决策审查制度。
第二种思路的具体做法:只在企业设立企业社会责任委员会,它是企业外部的社会责任机构如行业协会、消费者协会、环保协会、工会、企业社会责任审计机构等在企业内部的人员安排。该机构负责对企业在经济活动中履行社会责任的情况进行监督,并对企业每年对外公布的企业社会责任报告进行内部审计。机构工作人员部分由这些协会聘请,部分由社会审计机构聘请。他们的工资来自于国家规定的企业每年社会责任内部监督与审计费用。当企业社会责任委员会发现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存在重大的社会责任问题或隐患时,应马上向董事会提出抗议,同时上报企业外部的有关协会。这些协会要马上介入调查,根据问题后果严重性大小要求企业交纳社会责任风险基金。当没有发现社会责任问题时,则不得干涉企业的经营。这种方案只是在现有公司治理结构中加入了一条独立运营的利益相关者相机治理机制,它不需要强制性的对现有的公司治理制度作太多的修改,当然企业会因为这一治理机构的存在而自觉地在经营活动中考虑其对社会责任影响的大小,而且管理层由于依然只需要根据股东财富最大化这个单一目标进行经营决策,因而易于决策与执行。
总之,社会责任理念的贯彻实施是一个系统工程,既需要有令人信服的理论依据,又要有推动这一理念执行的制度与环境,需要有国家、企业与社会公众的相互配合,需要采取法律、政治、经济与文化等多种手段对企业的思想与行为施加压力,使其较好地履行社会责任。
参考文献:
1.李卫兵.企业社会责任履行机制的构建与实施[J].江西社会科学,2012,(5).
【关键词】高管;价值观;企业社会责任
【中图分类号】C9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18X(2012)08—0236—05
随着我国对环境保护的日益重视,人们对于企业在社会系统中的性质和作用有了新的认识。企业作为社会系统中的成员之一,不仅仅是为了获得利润而存在的经济组织,还是需要承担社会责任、履行社会公民义务的行为主体。在此时代背景下,企业社会责任(CSR)在全球范围内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增长,然而经济与社会发展不平衡,经济发展快与环境保护相对滞后的矛盾日益突出,如何运用CSR战略实现经济利益和社会利益的双赢,成为摆在大家面前的现实问题。
一、文献回顾
(一)企业社会责任的内涵
1979年,Carroll提出了著名的企业社会责任四分概念模型。他认为,企业社会责任意指某一特定时期社会对组织所寄托的经济、法律、伦理和慈善的期望,即经济责任、法律责任、伦理责任和自行裁量责任。企业的经济责任是指企业提供社会需要的产品或服务,赚取利润;企业的法律责任则是企业在法律要求的框架内履行经济责任;企业的伦理责任是指企业从事那些社会成员所期望的但尚未或难以形成法律条文的活动和行为;企业的自行裁量责任是指企业对社会责任没有明确的信息,取决于管理者的判断和选择,完全取决于自愿,包括慈善捐赠、给吸毒者提供帮助、培训长期失业者、给职业母亲提供小孩看护服务等。之后,Carroll对其四分概念模型进行进一步完善,认为经济法律责任是伦理自行裁量责任的前提,并把自行裁量责任理解为社会性支持责任,为社会提供资金、时间和人才,并重新命名为自愿或慈善责任。
(二)企业高管价值观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影响
企业是否履行承担社会责任的义务,与该企业高管价值观——社会责任认知是分不开的,一个具有承担企业社会责任意识的企业领导者也许会对企业本身实行CSR战略起到相当大的作用。目前,我国学术界对企业社会责任测量、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绩效的关系、企业社会责任与消费者行为的关系研究得比较多,从企业高管价值观的角度(即企业高管社会责任认知的角度)研究CSR的则比较少。德国学者霍尔斯特等认为,企业领导者所享有的行为空间越大,其对调动资源(调动潜能)就越重要,责任也就越大。波斯特等认为,作为企业主要的决策者,企业领导者有更多的机会为企业确定伦理的基调,企业管理者尤其是高层管理者所持的价值观,会为企业的其他人员确立榜样。有鉴于此,由于企业领导者拥有较大的自由度,承担着更大的责任,研究企业领导者的社会责任认知与企业社会责任表现的相互关系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研究方法
(一)问卷的设计
本文以Carroll的四分企业社会责任概念模型为理论基础,并运用Aupperle,Carroll和Hattie开发的企业社会责任导向(CSRO)量表作为我国企业社会责任表现的测量工具。本量表使用了四组问题,分别代表企业社会责任表现中的经济责任、法律责任、伦理责任和慈善责任,每组问题包含四个陈述性语句,共有16条陈述性语句。问卷采用Likert 5分量表的形式,要求受访者回答本企业与题项描述内容的符合程度,其中“1”表示“极不赞同”,“2”表示“不赞同”,“3”表示“中立”,“4”表示“赞同”,“s”表示“极力赞同”。
(二)样本数据的收集
本文选取企业的高层领导者(企业高管)作为研究对象,以期对企业高管层的价值观——社会责任认知进行考察,进而考察企业高管社会责任认知对企业CSR行为的影响。
本文的数据采集时间为2010年9月至2010年12月,采集地点为江西、广东、浙江、北京、上海、福建等地的企业高层领导者。共发放调查问卷430份,回收问卷421份,其中有效问卷358份,有效回收率为83.2%。
填写问卷的人员男性为273位,占76.3%;女性为85位,占23.7%。样本中民营企业14家,国有企业116家,国有控股企业47家,民营控股国家参股企业113家,该项缺失为29家。样本企业的行业分布比较广,包括制造、金融、医药、房地产、IT、物流、教育培训等行业。
本文的问卷调查采用方便取样的方法,为了使样本数据具有广泛的代表性,采取了如下措施:(1)问卷调查的手段和方法多样化。包括现场填写问卷、发放电子稿问卷和邮寄问卷的方式,并且充分利用学生资源,对每一份问卷都采用个人负责制,以提高问卷的回收率。(2)调查样本覆盖全国各地。经济发达地区覆盖有北京、上海、天津、广东、深圳、浙江、福建等地;中部西部区域覆盖有江西、山西、广西、四川、重庆、内蒙古等地。
从回收的样本看,样本涉及制造、医药、金融、房地产、IT及电子等各个行业,行业性质具有广泛的代表性;企业性质涉及国有、国有控股、国有参股和民营企业;企业规模从小型到特大规模的都有。因此,该调查样本能够很好地代表本文的研究对象。
(三)统计分析方法
本文运用SPSS11.5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运用探索性因子分析得到测量企业社会责任的初始模型,运用结构方程对企业社会责任初始模型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并采用数据浓缩法,以各维度所包含题项评分的均值作为该维度的评分,利用SPSS11.5统计软件进行t检验,分析企业高管社会责任认知的高低对企业社会责任表现的影响。根据统计学中因子分析的要求,探索性因子分析和验证性因子分析应当采用不重叠的样本,考虑到最初的企业社会责任问卷共计16个题项,按照样本大小与题项数的比例不小于5的标准,从回收的358份有效问卷中随机抽出180份用于探索性因子分析,其余的178份用于验证性因子分析。
三、我国情境下企业社会责任模型的构建
(一)信度分析
在进行因子分析之前,我们对问卷各部分进行了内部一致性Cmnbach’a分析(信度分析)。在对所有的题项进行信度分析时,题项“贵企业的管理者熟知相关的环境保护法令”没有通过可靠性检验,剔除该题项之后各维度的可靠性检验如表1,结果都大于或接近于0.6,这表示本量表的信度良好。
(二)企业社会责任表现的探索性因子分析
在因子分析之前我们对量表进行了KMO测度,根据KAISER的观点,当KMO值大于0.8时,说明数据非常适合做因子分析,本文中KMO值为0.842,表明非常适合进行因子分析。
我们随机抽取了部分有效问卷(180份)进行因子分析,采用主成分法,选择方差最大正交旋转处理,以特征值大于等于“1”作为因子提取的原则,并结合碎石图确定共同因子的有效数目。参照以下原则逐个删除题项:(1)在所有的共同因子中负荷量均小于0.45的题项;(2)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共同因子中负荷量均超过0.5的题项;(3)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共同因子中负荷量差异过小的题项。
根据以上原则,依次将第5项(贵企业的管理者熟知相关的环境保护法令)、第9项(贵企业的高管监控活动可能给周边带来负面影响)、第1l项(贵企业有严密的系统用于员工检举不端行为)和第15项(贵企业有适当的方案来减少能源和原材料的浪费)共四个题项删除,重新对剩余的12个题项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得到旋转后的因子负荷矩阵如表2。
经过探索性的因子分析,得到了企业社会责任表现的三因子模型,共计12个题项。探索性因子分析得到的因子与定性研究得到的维度有所差异,伦理责任维度的所有四个题项中有两个题项在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时与其他因子交叉严重被删除,有一个题项被归入到经济责任维度,有一个题项被归入到法律责任维度。探索性因子分析的结果说明我国情境下的企业社会责任表现与四维度社会责任理论存在一定的差距,这也解释了Schwartz和Carroll提出的四维度社会责任模型存在着概念重复的可能。
本文的企业社会责任三维度模型是在我国情境下得到的,三个因子的特征值均大于1,方差累计贡献率达到了57.995%的水平,各个题项在相应的因子上具有较大的负荷,而且没有出现严重的交叉负荷。这表明因子提取的效果较好,足以描述企业社会责任表现的内容,这也从一个侧面证明了最初的四因子模型在实践中确实存在着概念重复的可能。
根据各题项的内容,将三因子命名如下:(1)经济责任,包括题项1、2、3、4、5的内容;(2)法律责任,包括题项6、7、8、9的内容。(3)慈善责任,包括题项10、11、12的内容。
三、企业社会责任表现的验证性因子分析
为了进一步验证本文提出的我国情境下企业社会责任表现的三维度模型,我们用有效问卷的另外178份进行了验证性的因子分析。我们采用LISREL8.70软件对数据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得到表3。从表3我们可以看到,企业社会责任三维度模型具有非常好的拟合指数,卡方与自由度的比值为1.30(0.90),CFI=0.98(>0.90),RMSEA=0.041(0.10)。该模型能够较好地拟合样本数据,具有非常好的结构效度,包括3个因子共计12个题项。
四、企业高管价值观对企业社会责任行为的影响分析
(一)企业高管价值观——企业家社会责任认知的度量
本文参照国内外同类学者的研究,用一维共5个问题对企业家社会责任认知进行测量,仍然采用Likert 5分量表的形式,要求受访者回答本企业与题项描述内容的符合程度,其中“1”表示“极不赞同”,5表示“极力赞同”。并用SPSS11.5软件对五个问题进行了内部一致性Cronbach’a分析,其值为0.8409(见表1)远远大于0.7,这表示题项的信度非常好。
(二)企业家社会责任认知差异对企业社会责任表现的影响
为了研究企业高管社会责任认知的高低是否会对企业社会责任行为产生影响,本文将数据分为企业高管社会责任认知高(五个题项的平均得分大于等于4)和认知低(五个题项的平均得分小于等于3)两组数据,并对企业的社会责任行为表现进行差异分析。我们从企业社会责任的三个维度对数据进行独立两样本T检验,检验结果具体如表4。
(三)结果讨论
从T检验的结果来看,企业家社会责任认知高的企业其社会责任行为表现也更好。从社会责任三维度来看,企业家社会责任认知高的企业,其经济责任、法律责任和慈善责任的承担情况都要比企业家社会责任认知低的企业高,而且存在着显著的差异。
1.从总体上看,在被调查的358个企业高管中只有约95位左右的企业高管的社会责任认知得分大于等于4分(4到5分表示倾向于承担企业社会责任),有约73%左右的企业高管社会责任认知得分小于等于3,这说明调查样本的企业高管在社会责任认知方面更倾向于不承担社会责任。
2.社会责任认知高的企业各维度均值都要高于认知低的企业,且具有显著的差异。这说明企业高管的价值观影响其对企业的决策,从而总体上影响该企业的社会责任表现,该结论提示如果政府部门希望提升企业的社会责任表现,可以从改善企业家的社会责任认知开始。
3.从调查的全部样本来看,法律责任维度的表现最好,其次是经济责任维度,慈善责任的均值得分是最低的。
从经济责任的角度看,高认知的企业经济责任承担情况要好于低认知的企业(高认知企业的经济责任均值为4.166,低认知企业的经济责任均值为4.0267),并且具有显著的差异(Sig=0.046
五、结论与展望
本文提出了我国情境下的三维度企业社会责任模型,这三个维度分别是法律责任、经济责任和慈善责任。模型解释了Schwartz和Carroll提出的四维度社会责任模型存在着概念重复的可能,模型的拟合度非常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