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2-14 07:52:21
导语:在三年级数学教学反思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述职报告是指各级各类机关工作人员,一般为业务部门陈述以主要业绩业务为主,少有职能和管理部门陈述。下面就让小编带你去看看三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述职报告范文5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三年级数学述职报告1时光如梭,匆匆忙忙一学期又结束了。回顾一学期来的教学工作,可谓有条不紊,脚踏实地,在平凡中有创新,在忙碌中有收获。现将一学期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认真钻研业务、准确传授知识
这学期我继续担任三年级45班和46班的数学教学工作,在教学中我还是首先认真学习新课标,认真钻研教材,为了准确的传授知识和找出知识传授的捷径,我经常请教有经验的老师。说实在的这学期三年级数学教学比上学期教学难度增大多了,有些难题教师也需要认真想一想,让学生会做那就更难,又加之这个年级学生基础薄,为了学生更好的使用教材利用课余时间给学困生补课。这样在教学中经常遇到知识的不衔接,那只好查缺补漏。
二、严格要求学生、不让一人掉队。针对本班的知识基础和学生情况,在平时教学中我采取书上的题学生做完后教师挨看,我认为这样能准确掌握学生学得怎么样,学生做的思考题每题必看,这样能防止学生偷懒不做,学生课余作业每人必看。学完一个单元就进行测验,测验试卷同家长见面,以便家长了解学生在校学习情况。复习阶段,首先对课本进行详细复习,然后采取复习与测验相结合的方法,复习期间共做练习题九份,考试八次,不管是练习题还是考试题,做到每人每题都看。
三、致力于数学教学的优化
1.注重课堂气氛的活跃。
沉闷的课堂气氛只会让学生昏昏欲睡,为此在课堂教学中我十分注重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尽量给学生创设喜闻乐见的学习情景,使学生能比较直观形象地理解知识。
2.注重作业的开放性。
开放性的问题能活跃学生解决问题的思维,提高学生思维的发散性、求异性、深刻性。
3.注重学科的多元整合。
如教学列式解文字题时,引导学生应用语文里缩句的方法进行审题,从而使学生能较好地理解题意,正确地列式解答。
4.注重与学生的交流。
“理解”是建立师生情感的纽带与桥梁。理解学生就是要以饱满的热情和充沛的精力投入来感染学生,给他们一张笑脸、一颗诚心、一份真情。当学生取得好成绩,获得成功时,要给以祝贺和鼓励,当学生遇到困难,遭受挫折时,要给以安慰和支持。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在与他们同甘共苦,使之明了老师的一片真诚与苦心。
四、对目标完成的效果。
三年级这一学期,我也算满意。尤其是数学这学科,从及格率到优秀率次次达标,班与班的差距越来越小,我想这得益于我们的集体备课,只要我们一个人想到的题型其他人也一定能受益,每次考试后我们都会不自觉的算出学年的成绩。看似平常,可这正体现了我们的团体意识,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集体的智慧是无穷无尽的。尽管有平衡的比较与竞争,可我们相濡以沫,坦诚相待,这还不值得一笑吗?真想笑笑,真想!课堂上学生的思维渐趋活跃,逻辑性、层次性逐渐明显。如果说语文课赋予孩子们的是灵性,那么数学课赋予她们的则是理性;在文理交汇中,在激情、感性与思考、探究的碰撞中,学生们逐渐进入了少年期,他们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开始形成。每每谈到学生们的优异表现,我们的眉梢都忍不住飞挑。是啊,真想自豪、张扬的大笑!但赶快收住,路漫漫起修远兮,孩子们还需要更深层次的指导!
五、存在不足及努力方向。数学教学方法还需要进一步探讨,多阅读有关数学方面的书籍,探讨学生学习数学的方法,争取家长的支持,力争取得较好成绩。
回顾一学期,心中如秋水般清澈平和,精诚合作是我们的行为准则,沟通信任是我们处事的方式,我们用真诚的努力去实践着我们共同的誓言:为了孩子的明天,我们甘做人梯,甘为儒牛。落红不是无情物,化做春泥更护花。
三年级数学述职报告2本学期,我执教三年级二班的教学,我们知道三年级数学在整个小学阶段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我努力学习别人先进的教学经验,改变旧的教学观念,我在教学的同时认真参加各种教研活动。把新的教学理念运用在自己教育教学之上。在教学中我把新课程标准的新思想、新理念和数学课堂教学的新思路、新设想结合起来,积极探索,改革教学方法。
本学期的教学内容有:
(一)数与代数:元、角、分与小数,乘法,认识分数。
(二)空间与图形:对称、平移和旋转,面积,面积单位。
(三)统计与概率:统计与可能性,平均数,(四)实践活动:森林旅游,旅游中的数学,体育中的数学。
我在课堂教学中正确处理好“教”与“学”,“学”与“导”的关系,把教与学的重点放在“学”上,在教法上着眼于“导”,以学生发展为本,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诱导学生主动探索、主动参与认知结构的过程,促使学生乐学,学会,会学。
在数与代数的教学中、我结合购物的具体情境理解小数的意义,初步认识简单的小数(小数部分不超过两位),初步知道小数的含义,会读、写小数,初步认识小数的大小,会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法。会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的乘法,还会进行相应的乘、除法估算和验算。要求学生会口算一位数除商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数,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每位乘积不满十)。
在空间与图形中、结合实例,感知平移、旋转、轴对称的知识。认识面积的含义,能用自选单位估计和测量图形的面积,体会并认识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平方千米、公顷),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会用公式正确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并能估计给定的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会看简单的路线图,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在统计与概率中、了解不同形式的条形统计图,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了解平均数的意义,会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结果是整数)。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实践活动的教学,我和学生一起准备一起活动,模仿商店购物,排律队形等活动。教学中,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乐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本学期我认真抓学生的作业书写习惯。自己每次做好下水作业。学生的作业提高很快,清楚、整洁。从作业上,看学生的掌握情况,经行个别辅导,提高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期中考试,学生取得好成绩。
教学中,我认真地备好课。在备课中,我认真钻研教材、教学用书。学习好新教学大纲,虚心地学习别人的先进经验。力求吃透教材,找准重点、难点。上课时认真讲课,力求抓住重点,突破难点。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等思维能力。在教学中,有意识地通过生活、实例、活动、游戏等形式引入新知识点,让学生感受数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处处存在。并通过学生的亲身感受、操作、实践、体验、讨论等方法,创设情景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了学生感知知识形成的过程。
有所付出,就有收获,这次三年级的口算比赛,我班六名同学参加比赛,五名同学获得第二名的好成绩。形成良好的班风,学生之间平时相互比比谁是口算大王,解题大王。虽有收获,但也有不足之处,有的学生空间观念很差,有待老师帮助提高。
三年级数学述职报告3一学年很快就要过去了,回顾这学年,我忠诚党的教育事业,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服从上级领导安排,热爱、关心学生,严格要求,做到因材施教。同时不断提高业务知识水平,钻研教材,努力提高教学水平,且多听取意见,向有经验的教师请教,务求精益求精。
本学年任教三(5)班数学,我根据学校、科组的工作安排,认真制定学科计划,并落实完成。
一、自觉提高业务素质。
三年级采用的是北师大版的新教材,和以往的教材有很大不同。对此,我认真钻研教材,学习新课标,仔细体会新课标理念,理解教材的意境,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教案。积极参加科组教研活动,参与课改研讨,学习。
二、合理使用教法,想方设法提高教学质量。
我先从抓好学生的课堂常规入手,培养学生形成初步的行为习惯。在教学中灵活采用不同的教法,以正面教育为主鼓励学生积极学习。
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新教材活动性强,我充分利用教材,精心创设学生熟悉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紧密联系生活实际。
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又充满着数学。在教学中,我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在现实世界中寻找数学题材,让教学贴近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看到数学,摸到数学。
3、开展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
波利亚说:"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去发现,因为这样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内在的规律、性质和联系。"现代教育理论主张让学生动手去"做"科学,而不是用耳朵"听"科学。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活动的机会,使学生在动手中学习,在动手中思维,在思维中动让学生在动手、思维的过程中探索、创新。
4、发挥合作优势,开发学生创新潜能
合作研讨,即在课堂中学生以小组形式为学习群体,突出学生的协作与讨论,充分利用集体的力量,共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样有利于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创新素质的提高,小组由不同性别、不同成绩、不同能力的学生组成,使优等生的才能得到施展,中等生得到锻炼,差等生得到帮助,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同时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发展。
5、开展竞赛、游戏活动,提高课堂学习气氛
。
基于低年级学生的特点,引进竞赛、游戏活动,学生积极性高,效果好。寓教于乐。
6、运用表扬鼓励学生,加强学生的学习信心。
课堂上以表扬为主,分个人、小组进行表扬,经常运用赞扬的语言鼓励学生,如"你真棒!" "你的眼睛真雪亮!""你们小组合作得很好!"……大大加强了学生学习的信心和集体的凝聚力。
本学年,我积极参与课改研讨,上学期参加县赛教,荣获一等奖;我的《采松果》课堂实录获市二等奖。
我从事教师工作时间不常,教学经验不足,在工作中还有很多不足之处,
三年级数学述职报告4匆匆忙忙又一学期,平心静气坐下来反思一年的教学情况,有苦、有甜,而更多的是思考!不过在与学生们一起相处、教学相长过程中,也着实有不少的收获。为使下一阶段的工作更顺利地开展,现对本学期的工作情况作出总结,希望能发扬优点,克服不足,总结经验教训,促进教学工作更上一层楼。
一、指导思想
教材以数学课程标准为依据,吸收了教育学和心理学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致力于改变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方式,在课堂中推进素质教育,力求体现三个面向的指导思想。目的是使学生体会数学与大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价值,增强理解数学和运用数学的信心;初步学会应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形成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重要数学事实和必要的应用技能。
二、加强业务学习,切实转变教育教学观念,不断完善教学思想,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实践水平。一个工作者有什么样的工作思想和教育理念,会直接体现在一切工作之中,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不断接受新观念,充实完善自己的教育教学思想,才能有不竭的动力和创新的源泉。新的国家课程标准体现鲜明的时代气息,它的应运而生,为教育注入了新的生机。为此,我把学习新课程标准作为本学期业务学习的一项重要内容,经常阅读书籍报刊杂志,不断地学习新的现代化教学方法,通过学习,不断充实自己,树立新的教学观念,积极探索新的教学路子,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三、以课堂教学为载体,实施新课程标准精神
1、备课认真仔细,尽力做到科学、准确、严密。
备课时力求深入理解教材,准确把握重点和难点。认真编写教案,力争突出新教材新思路新方法。
2、教学工作中,我立足于课堂,努力将新课标的精神体现于每节课中。
(1)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以启发式教学为主,坚持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思路,针对不同的数学内容和孩子的年龄特点,灵活设计教法,积极引导学生在主动探究、合作交流数学知识的过程中,领悟和掌握数学思想方法,注重对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
(2)创设生活情境,激发探究欲望。教学中始终围绕学生的日常生活,创设大家熟悉的情境:这样消除了学生对知识的陌生感,让他们感到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激起他们学数学的欲望。
四、教学反思
1、注重将知识积累与动手操作,生活实践紧密结合,加强知识运用的综合性,灵活性与实践性;
2、注重知识的全方位整合与综合运用,分析;
3、在知识学习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知识回顾与反思的习惯;
4、在学习过程中强调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相结合,培养学生积累知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习惯和能力,培养初步的应用意识;
5、在知识学习的过程中;注意能力的培养及习惯的养成;
6、在学习过程中引导学生体会数学的价值,培养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点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重要数学事实和必要的应用技能。
不足之处:
个别同学知识掌握不够扎实,学习习惯有待于培养,改进与提高;整体知识整合不够,学生分析问题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有待培养提高;须加强全面培养与个别辅导。
总之,本学期我教学态度认真,任劳任怨,不早退、不迟到,能认真落实学校对备、教、批、辅、各教学环节的规定,努力向课堂要质量。当然也有许多值得改进的地方和值得吸取的教训,如:如何注意平时积累自己的教学资料;如何创造性地开展各项工作等等都是我要努力的方向。今后我会努力学习,积极实践,勤于积累,争取不断地超越自己。
三年级数学述职报告5时间过得真快,不知不觉一学期又结束了。在这半年中,我担任的是三年级的数学课.我努力适应新时期教学工作的要求,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虚心向老师们学习。一个学期的工作已经结束,收获不少,下面我对本学期的工作做如下总结。
一、思想认识方面:
本学期以来,我在思想上严于律己,热爱党的教育事业,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严格要求自己,鞭策自己,力争思想上和工作上,在同事、学生的心目中都树立起榜样的作用。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政治活动,服从学校的工作安排,配合领导和老师们,做好校内外的各项工作。
二、教学工作方面
1、能认真备课。
学生进入三年级后,空间概念加强了,动手实践的内容增多了。教师如何将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挪入课堂,这是当今教师能力的体现。和二年级相比,每一节课的课后练习量有所增加。数学活动课后也有一定量的练习。同时,学生还要面对课外活动学习的压力。所以我在备课时,不但备学生、备教材、备教法,还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并对教学过程的程序及时间安排,都作了详细的记录。认真写好教案。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每堂课都充分了解学生的现状,特别是接受能力较差的学生,在备课时,先想到他们。思考如何设计课堂教学,使他们能够听得懂、听得高兴。我还经常利用课余时间给学困生补课、辅导。备课时,多备他们视为重点内容之一,并制作各种利于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有趣教具,课后及时对该课作出总结,写好教学后记。
2、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增强上课技能,提高教学质量,使讲解清晰化、条理化,准确化、情感化,生动化。做到线索清晰,层次分明,言简意赅,深入浅出。在课堂上,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学得愉快。注意精讲多练。精讲,要针对每一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所采用的方式不一定是教师讲授,有时采用“小组合作”,“学生自主学习”等方式进行。
精练,指的是在课堂上,老师讲得尽量少,选用的习题必须是符合学生特点的、学生容易接受的、有趣的。用少题精题,使全班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尽量多,达到举一反
三、甚至达到举一反十的作用。这些精选题也可以在课后练习、也可以进行提高练习。这些练习使学生的家庭作业量有所减少,既达到了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目的,同时在每一堂课上,都充分考虑每一个层次的学生学习需求和学习能力,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提高,达到对知识能准确的掌握和灵活的运用。
三、考勤方面
我在做好各项教育教学工作的同时,严格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处理好学校工作与个人之间的关系。一个学期里没有缺席过一次,一边完成学校的各项任务,一边准备教材和学习自己的专业知识。
四、主要成绩
一、小学数学教学现状
在现今的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着许多各种各样的问题,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学生对学习的厌恶心理,从而降低了现今的小学数学教育教学效率,而现今的小学数学教学现状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教材版本众多,教学难度增大
在现今的小学教育教学的教材市场上,小学数学教材版本多如牛毛,单从一个学校的角度来看,可能选用过多种教育教学版本,例如:人教版、北师大版等。经常一个教学班中,不仅学习了多种教学版本,同时可能在一个版本没有学透就又开始了另一个版本的教材的学习。同样,在小学阶段的活动较多,这样使得小学数学教学的时间更少,从而导致教学质量低下,学生的数学质量无法全面提升。因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当制定一定的数学教材规定,形成统一的教育教学材料,保障教学质量。
2、课堂教学是主要问题
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在进行教育教学过程中,现如今的英语教学,教师往往一味的追求英语成绩的好坏,忽视了对学生兴趣的培养,使得学生进行数学教学也不过是应付罢了。同时,由于小学生自身的自控能力较差,注意力难以集中,更是因为这样,教师更应该注重课堂教学活跃度的营造,让学生能在愉悦的氛围中进行良好的学习。为更好的营造氛围,教师应当采取各种措施来引导学生,鼓励学生。首先,教师在进行小学数学教学时,应当良好的利用数学教学内容有趣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教师可以采取比赛的形式进行教学,让学生亲身的参与其中,更好的让学生在快乐中成长学习。由此可知,现今提升课堂教学效果是极为重要的举措。
二、密切联系生活实际,实现教学价值
小学数学是一门相对较为困难的学科,其除了具有高度的抽象性,以及严密的逻辑性以外,还有实际运用广泛的特点,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可见,数学是随处可见的,但是在现实教学中,教师往往忽略了数学教学的实际运用性,因此,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当尽可能的贴近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寻找数学的乐趣,从而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小学数学的日常教育教学中,教师应当密切的将数学理论连同生活实际相联系,让数学在学生眼中更加具体化,让学生从抽象的符号中抽象出来,寻找真正的熟悉学习的意义。
例如:在教学小学三年级中的《统计与可能性》这一章节的时候,教师可以将可能性与生活实践相联系,“同学们,你们猜扔硬币出现正面的可能性是多少?”此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自行实践再得出结果。
三、小组合作学习,调动学习热情
在新课改中要求学生改变传统的学习模式,而小组合作学习正是新课改提倡的有效学习方法之一,小组合作学习能有效的将学生进行优势互补,形成学生良好的人生观以及世界观,促进学生高效优质的发展,提升小学数学教育教学质量。
例如:教师在讲解小学三年级数学中的《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时,可以安排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教学活动,让学生自行安排工作任务,共同探讨该知识点的认识以及运用。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采用小组合作教学能有效的促使优生更优,“差生”变优,这样不仅能让学生获得知识,还能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竞争品质。课堂是进行教育教学的主阵地,课堂是进行师生交流,学生间互动的重要场合,能有效的构建共同交流的场所,促使学生积极主动的进行教学思考,使得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进步,以此来增强学生的学习意识,有效的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
四、教学反思相结合,提升教学质量
反思是提升学生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因此,在任何一堂课后,教师连同学生都应当进行充分的教学反思,掌握教育教学进度以及学生的掌握程度。这样让学生在不断的反思中进行学习,能有效的培养学生的课堂反思习惯,而教师应当不断的引导学生进行相应的教学内容探究以及课堂教学形式反思,以此来获得最佳的小学数学教育教学质量。例如: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后,可以安排学生进行课堂反思,并在下节课上课时进行总结交流,并在之后的课程中进行改善,尤其是小学三年级,本身在小学教学阶段处于承上启下的作用,教师务必全面的进行教学反思总结,从而更好的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小学进入三年级,学生面对的计算数据越来越大,二年级数学学习的表内乘除法升级到两位数乘以两位数、两位数乘以三位数的乘法和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学生所接触的计算类型越来越丰富,计算数据也越来越大,学习难度也在逐渐加大,随之而来的便是学生计算正确率的下降。小学三年级学生学习的多位数乘除法,是今后学习小数乘除法、分数乘除法的基础,因此,在教学中应注重计算知识的教学,抓好学生良好计算习惯的养成,提高计算的正确率,为今后的学习打好基础。以下对小学三年级学生的数学计算正确率下降成因及对策问题作简单分析。
一、计算正确率下降的成因
1.学生缺乏浓厚的数学学习兴趣
对一些学生来说,数学的计算本身比较枯燥乏味,小学三年级学生随着学习计算知识的难度不断加大,学生的学习兴趣或多或少都受到影响。特别是学习基础较为薄弱的学生,计算水平低下,计算错误严重,直接导致部分学生的数学成绩较差,削弱了学习数学的兴趣。
2.不良的学习习惯影响计算的正确率
对于计算题,学生普遍存有轻视的态度,主要表现在粗心大意,没有养成严谨、慎密思维的良好计算习惯。对计算题,学生并不是不会做,而是做题过程中注意力不集中,急于求成,审题不仔细、不认真,在计算时往往看错数字或运算符号等。例如,把106看成100,把6+6看成6×6等,从而产生错误。有的学生除书写潦草、运算粗心、不及时检验外,当计算数据大或者计算步骤多时,就会产生厌烦的情绪,缺乏耐心和信心,这些毛病常常使学生在计算上出现失误。因此,在计算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十分必要的。
3.基础知识不扎实
小学三年级学习万以内加减法和多位数乘除法的计算失误,主要是100以内的加减法和表内乘除法计算不过关。有些学生计算失误的主要原因是计算法则不明确,如1800-1700÷5,计算成1800-1700÷5=100÷5=20。还有的是学生计算方法不明确,学习掌握运用水平低,没有形成基本的计算技能技巧,从而造成计算失误。
二、提高小学三年级学生计算正确率的对策
1.采用多种练习形式,激发学生计算的兴趣
枯燥乏味的计算题很难让学生自觉产生喜欢的情绪,这就需要教师设计形式多样的练习题,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习兴趣。计算题虽然是枯燥的,但在题型上设计形式多样,符合小学三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有助于提高计算题对学生的吸引力。例如教学《 多位数的加减法 》,我采用“活动—竞赛”的形式。先组织学生模拟在家电超市购买家电,然后采用“我是计算小能人”形式进行计算竞赛练习(快速出示算式,学生口答得数;在规定时间内,看谁的计算又快又对)。这样的“活动—竞赛”能使学生保持高昂的学习热情,使计算内容“活”起来。既激活了学生的参与欲望,又活跃了学习氛围。
2.培养良好的计算习惯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提高计算正确率的保证。首先,计算时要求学生认真审题,做到“两看两思”,即先看整个算式是由几部分组成,有哪些运算符号,然后想这道题应该先算什么,后算什么,有没有简便的计算方法,这样能使计算正确有了初步的保证。其次,计算时要严格规范计算过程。解题时,要求学生做到计算格式规范,书写工整,卷面整洁,即使是草稿,也要书写工整,字迹清晰。再次,要求学生勤检查,一查抄题,检查抄的数据和运算符号;二查竖式,竖式上数字与横式上的数字核对;三查计算,检查计算过程;四查结果,对计算过程中得到的每一个得数和最后的结果都要进行检查和验算。当发现计算错误后,要让学生检查计算过程,包括草稿,让学生养成自我验算的良好习惯。长此以往地训练,学生就能养成一种较好的学习习惯。
3.加强基本功训练
一般计算能力的结构成分可以确定为以下五个方面:挖掘题目信息的能力(即初步定向的能力),定义、法则、公式、定理等的运用能力,选择合理方法的能力,简化计算的能力,估算能力。因此,小学生要加强数学基本功训练,需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注重理解算理和法则。算理和法则是计算的依据,要使学生会算,首先使学生明确怎样算,也就是加强法则及算理的理解。学生掌握计算法则关键在于理解,既要学生懂得怎样算,更要学生懂得为什么要这样算。理解算理,掌握算法是正确进行计算的重要保证。例如,小学三年级学习三位数乘以两位数时,涉及口算、估算、竖式计算,对于这一知识的教学,我改变计算题以做题为主的惯例,鼓励学生多动嘴说,说一说算理,说一说计算的过程即数学思维过程,目的在于使学生的思维高度活跃,做到真正理解算理。学生通过说算法、说过程进行对比、区别,就会建立起清晰的表象,计算的正确就得到了保障。
(2)坚持口算训练。口算是计算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计算技能。口算是估算、简算和笔算的基础,因此,要重视口算能力的培养,加强口算的训练。每堂课上安排听算练习。每节数学课视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时间,安排3~5分钟的听算练习,学生每人准备一本听算本,听算内容主要是课本里的口算题。这样长期进行,持之以恒,定会收到良好的效果。多种形式变换练习。例如,视算训练、抢答口算、开火车、接力赛等方式,多种形式的口算训练,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
(3)注意估算能力的培养。估算能力是学生根据一定的题目信息,对答案的大胆假设与猜想。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能促进学生数学思维、数感的发展。估算在计算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计算教学中应逐步渗透估算的意识和方法,指导学生养成“估算—计算—审查”的习惯,有助于学生找出自己在解题中的偏差,重新思考和演算,从而预防和减少差错的产生,提高计算正确率。例如,计算49×79,先估算,把49看成50,把79看成80,50×80=4000,那么49×79的结果接近4000且小于4000,如大于4000必定错误,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一丝不苟、严谨的学习态度,通过检验还可以加深理解题意,提高学生的估算能力。
4.重视错题分析,让学生乐于改错
在教学中要重视错题分析,做到对症下药,让学生善于从错误中学习。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改错,我一般采用以下三种方式。
(1)订正作业。作业或试卷批改完下发给学生后,我要求学生首先查看自己是否有错题,如有错题找出错误的原因,然后再订正,并交老师检查当面批改。批改的时候,针对学生的错误,让学生说说错因,讲讲解题思路,使学生能充分理解所学知识。这样做有效地避免了学生抄袭作业、抄袭订正、不懂装懂的不良行为,逐步养成独立完成作业、有错认真反思纠正的良好习惯。
(2)错例评析。一般地说,学生在课堂练习时产生的错误,都具有相通性,即具有普遍性。在教学中及时了解、收集学生计算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选择常见的典型错例,与学生一起分析、交流。小学三年级学生出现的错误一般有连续退位减法不熟练,特别是被减数是整百数整千数减,例如,400-98,4000-908,在计算时,第一题学生往往会算成312,第二题会算成3002。运算顺序出错,100÷25×4=100÷100=1等。让学生找出每道题的错误,分析原因,充分发挥生生、师生之间的交流反馈作用。
(3)收集错例。要想提高学生计算的正确率,就要积极引导并鼓励学生收集计算中自己容易错误的题目,编成册,勤反思。让学生对习题进行分析归纳和分类整理,梳理常使自己出错的原因,吸取什么教训,今后注意哪些问题,怎样才能避免下次不再犯同样类型的错误,减少不必要的失误。日积月累,积少成多,学生的计算正确率就会有很大提高。
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师大多数是靠一个人的力量解决课堂里面的所有问题,而具体的工作是怎么实行的呢?亲爱的读者,小编为您准备了一些九年级数学教学个人工作总结,请笑纳!
九年级数学教学个人工作总结
这学期来,我努力改进教育教学思路和方法,切实抓好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认真引导学生理解和巩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无论从学习态度还是学习方法上都有了明显的进步,取得了应有的成绩。
现将本学期的教学
一、备课
分备教材和备学生两部分,二者相辅相成,互相影响。备教材就是根据所学内容设计课堂教学情景,力争做到深入浅出,生动活泼,方法灵活,讲练结合,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备学生指的是全面掌握学生学习数学的现状,依据学生的学习态度、水平设计合理恰当的教学氛围,充分考虑学生的智力发展水平,扩展学生的认知领域,为学生提供思维训练的平台,创设熟悉易懂的学习情景,为学生的心理发展和知识积累提供可能。备课中一定要注意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从教材的实际内容出发,这样二者兼顾才能提高备课的针对性、有效性。
二、上课
上课是教学活动的主要环节,也是教学工作的关键阶段。上课要坚持以学生活动为中心,面向全体学生授课,以启发式为主,兼顾个别学生,从听讲、笔记、练习、反馈等环节入手,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理解和掌握基本概念和基本技能,使学生在学习活动过程中不仅获得知识还要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光获得应有的智慧,也应掌握思考问题的思想方法。对概念课采用启发引导式,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新概念产生的背景,发生发展的过程,展示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和掌握;对巩固课坚持“精讲多练”,精选典型例题,引导学生仔细分析问题的特点,寻求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力争使讲解通俗易懂,使方法融会贯通,并让学生在练习中加以消化,真正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作业
包括课本上的练习、习题、以及课外作业,针对学生的不同层次提出不同的要求:练习题要求全体学生尽量当堂完成,并及时进行讲解;习题中的a组题挑选有针对性的题目作为书面作业,要求学生课后独立完成,全批全改,深入了解学生对新知识新概念及新方法的掌握情况,b组题适当地对学有余力的学生提出要求,并及时给与提示,以求进一步提高;课外作业则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把握,精选题目,不求数量而求质量,加强和深化学生对概念公式的理解和掌握,特别是对学生作业中出现的错误及时予以纠正,以积累学生的解题经验,提高认识。
四、辅导
主要是指导学生及时旧课,预习新课,特别是对学生中存在的问题或集中讲解,或个别答疑,以求真正地使学生的数学学习保证持续性,建立知识网络的联系,引导学生从系统的高度,整体上把握数学知识,概念和方法。尤其是在课后辅导中更多地关注学习基础薄弱的学生,帮助他们树立了学习数学的信心,使他们得到了应有的进步。
总之,教学工作不仅仅要落实常规,还要因地制宜,与时俱进,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与办法,有计划有落实有检查,关注每一个学生,关注每一个课堂,关注每一个环节,从小处着眼,从细处着手。只有这样才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有利于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九年级数学教学个人工作总结
匆匆的一学期结束了,本学期,我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结合本校的实际条件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勤勤恳恳,兢兢业业,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教学工作。为使今后的工作取得更大的进步,现对本学期教学工作做出总结,以促进教学工作更上一层楼。
一、认真钻研业务。
这学期我担任四年级数学教学工作,在教学中我认真学习新课标,钻研教材,为了准确的传授知识,我经常虚心向有经验的教师请教,和他们一起探讨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说实在的,四年级数学教学比上学期教学难度大多了,有些难题教师也需要认真想一想,让学生会做那就更难。比如:用5个数组成三位数乘两位数,什么时候积最大,什么情况下积最小。如何用长方形纸折出75 的角等。如果教师课前不很好的研究,教学中很难让学生明白。
二、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
创设情境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只有将认识主体置于问题情境中,才能促进认识主体的主动发展。教学中,我充分利用学校多媒体设备,设计制作多媒体课件,精心创设教学情境,有效地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使其学习的内部动机从好奇逐步升华为兴趣。通过精心设计,巧妙地将学习目标任务置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促成学生对新知识意义的自主建构,让学生在充分地经历探索事物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的过程中,发展智力。
三、致力于数学教学的优化。
1.注重课堂气氛的活跃。沉闷的课堂气氛只会让学生昏昏欲睡,为此在课堂教学中我十分注重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尽量给学生创设喜闻乐见的学习情景,使学生能比较直观形象地理解知识。
2.注重作业的开放性。开放性的问题能活跃学生解决问题的思维,提高学生思维的发散性、求异性、深刻性。注重学生主动获取知识、重组应用,从综合的角度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注重作业批改的及时性,经常当面批改,个别辅导。
3.注重学科的多元整合。如教学列式解答文题时,引导学生应用语文里缩句的方法进行审题,从而使学生能较好地理解题意,正确地列式解答。
4.注重与学生的交流。“理解”是建立师生情感的纽带与桥梁。理解学生就是要以饱满的热情和充沛的精力投入来感染学生,给他们一张笑脸、一颗诚心、一份真情。当学生取得好成绩,获得成功时,要给以祝贺和鼓励,当学生遇到困难,遭受挫折时,要给以安慰和支持。并鼓励学生积极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想法。
四、尊重学生个体差异。
由于班额过大,学生间存在很大的个体差异,因此教学中,教师调控教学内容时必须在知识的深度和广度上分层次教学,尽可能地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指导策略;在教学评价上要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对不同程度、不同性格的学生提出不同的学习要求。针对本班的知识基础和学生情况,在平时教学中,我采取书上的题学生做完后教师检查到位,我认为这样能准确掌握学生学得怎么样。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我采用了争做小小主考官的策略,让能力强的学生先通过各项基本能力考核,当上主考官,再指导他们考核选拔第二批、第三批主考官,既为教师减负,又培养学生的能力,既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能让不同程度的学生分次达到学习要求,效果比较明显。
九年级数学教学个人工作总结
本人本学期担任初三(3)(4)两班数学课教学。一学年的工作即将结束,为了总结经验,寻找不足,现将一学期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业务学习:加强学习,提高思想认识,树立新的理念.坚持每周的政治学习和业务学习,紧紧围绕学习新课程,构建新课程,尝试新教法的目标,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注重把学习新课程标准与构建新理念有机的结合起来。通过学习新的《课程标准》,认识到新课程改革既是挑战,又是机遇。将理论联系到实际教学工作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丰富知识,提高能力,以全新的素质结构接受新一轮课程改革浪潮的“洗礼”。
二、新课改:通过学习新的《课程标准》,使自己逐步领会到“一切为了人的发展”的教学理念。树立了学生主体观,贯彻了民主教学的思想,构建了一种民主和谐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使尊重学生人格,尊重学生观点,承认学生个性差异,积极创造和提供满足不同学生学习成长条件的理念落到实处。将学生的发展作为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重视了学生独立性,自主性的培养与发挥,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三、教学研究:教学工作是学校各项工作的中心,也是检验一个教师工作成败的关键。一学期来,在坚持抓好新课程理念学习和应用的同时,我积极探索教育教学规律,充分运用学校现有的教育教学资源,大胆改革课堂教学,加大新型教学方法使用力度,取得了明显效果,具体表现在:
(一)发挥教师为主导的作用
1、备课深入细致。平时认真研究教材,多方参阅各种资料,力求深入理解教材,准确把握难重点。在制定教学目的时,非常注意学生的实际情况。教案编写认真,并不断归纳总结经验教训。
2、注重课堂教学效果。针对初三年级学生特点,以愉快式教学为主,不搞满堂灌,坚持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学为主线,注重讲练结合。在教学中注意抓住重点,突破难点。
3、坚持参加校内外教学研讨活动,不断汲取他人的宝贵经验,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经常向经验丰富的教师请教并经常在一起讨论教学问题。听公开课多次,自己执教二节公开课,尤其本学期,自己执教的公开课,学校领导和教师们给我提出了不少宝贵的建议,使我明确了今后讲课的方向和以后数学课该怎么教和怎么讲。
4、在作业批改上,认真及时,力求做到全批全改,重在订正,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以便在辅导中做到有的放矢。
四、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教材挖掘不深入。
2、教法不灵活,不能吸引学生学习,对学生的引导、启发不足。
3、新课标下新的教学思想学习不深入。对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缺乏理论指导.
4、差生末抓在手。由于对学生的了解不够,对学生的学习态度、思维能力不太清楚。上课和复习时该讲的都讲了,学生掌握的情况怎样,教师心中无数。导致了教学中的盲目性。
5、教学反思不够。
五、今后努力的方向
1、加强学习,学习新课标下新的教学思想。
2、学习新课标,挖掘教材,进一步把握知识点和考点。
3、多听课,学习同科目教师先进的教学方法的教学理念。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北师大版、苏教版、人教版三年级数学教学计划范文。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一、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
本册教材采用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和实践与综合运用四个领域的内容同时混编的方式,各个领域包括以下内容:
数与代数:第一单元"元、角、分与小数"。结合购物的具体情境初步理解小数的意义,能认、读、写简单的小数;感受比较小数大小的过程;会进行一位小数的加减运算,能解决一些相关的简单问题;能运用小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并进行交流。第三单元"乘法"。会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能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并能对结果的合理性进行判断。第五单元"认识分数"。能结合具体情境与直观操作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能认、读、写简单的分数;感受比较分数大小的过程;会计算同分母分数的加减运算,能解决一些相关的简单问题。
空间与图形:第二单元"对称、平移和旋转"。结合实例,感知平移、旋转、轴对称现象;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通过观察、操作,认识轴对称图形,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是轴对称图形。第四单元"面积"。结合实例认识面积的含义,能用自选单位估计和测量图形的面积,体会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体会并认识面积单位,会进行简单的面积单位的换算;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能估算给定的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统计与概率:第六单元"统计与可能性"。通过丰富的实例,了解平均数的意义,体会平均数的必要性,会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能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做出描述,并和同伴交换想法。
实践活动:到商店调查三种商品的价格,做好记录。与同学比一比同一种商品的价格。找一找生活中的小数,并与同伴说一说。用纸剪出一个你喜欢的图形,通过平移或旋转绘制一幅图案。设计旅游计划。厨房铺地转的选择方案制作七巧板。调查小组同学的身高,并计算小组的平均身高,并计算小组的平均身高。在报刊上找出与平均数有关的信息,并与同伴说一说。
二、教学重点:
本册教材中的小数与分数、图形的变换与面积等概念,都是学生初次接触的重要基础知识,让学生在具体生动的情境中学习和理解它们是至关重要的。
三、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与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把数学学习与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结合起来,充分利用教材所提供的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的线索,培养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生活,从中发现数学问题、提出数学问题、并解决数学问题,体会数学的广泛应用与实际价值,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
四、学情分析:
本学期我所任教的三班,大部分学生对数学比较感兴趣,接受能力较强,学习态度较端正。尤其是男同学,学习基础也还比较好,但是有部分学生自觉性不够,不能及时完成作业,或者作业质量较差,对于学习数学有一定困难。所以在新的学期里,在端正学生学习态度的同时,应加强培养他们的各种学习数学的能力,以提高成绩。
五、教学资源分析:
重视学生的生活经验,密切数学与现实的联系,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学习数学,促进学生对数学的认识。教材通过"数与计算、量与计量、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基本领域反映运用数学研究现实世界的基本过程,有机的渗透数感、符号感、空间观念、统计思想、推理意识等重要的数学思想和思维方式,并以此为主线选择和安排教学内容。
展现知识的产生和应用过程,形成"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与应用"的基本叙述模式,引导学生逐步形成多样化的、科学合理的学习方式。通过上述的过程,学生将逐步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方法,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习惯和应用意识,提高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感受数学思考的乐趣,增进学好数学的信心,获得对数学较为全面的体验与理解。
以数学活动为线索安排教材内容,促进学生自主地参与、探索和交流。按照《标准》的要求,教材突破了以往的以例题为中心的呈现方式,以学生的数学活动为线索,展开相关知识的学习。教材设立了"看一看、做一做、想一想、说一说、读一读、我的成长足迹、问题银行"等栏目,促进学生在观察、操作、思考、交流、反思等活动中,掌握基本的知识和技能,发展数学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初步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六、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一)切实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
数学基础知识的理解。教学时在使学生掌握数学概念、法则、数量关系的同时,应更重视数学方法的训练,逐步形成良好的思维方式和运用数学的意识。处理好基本训练与创造性思维发展及后继学习的关系。小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在数学学习的"再创造"过程中逐步得到发展的,而"再创造"的前提是通过必要的基本训练使学生形成扎实的基本功。
(二)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学习数学的兴趣。
本册教材设计了适量探索性和开放性的数学问题,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和一个比较充分的思考空间。培养学生肯于钻研、善于思考、勤于动手的科学态度。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创造精神。对学生在探索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要适时,有效的帮助和引导。
(三)重视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数学教学应体现"从问题情境出发,建立模型,寻求结论,应用与推广"的基本过程。在日常的数学活动中要注意小课题研究和实习作业等实践活动,对这方面的内容不但不能随意删减,而且要加强这方面内容安排的密度和强度。
(四)把握教学要求,促进学生发展。
教师要善于驾驭教材,把握知识的重点和难点以及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教学要求,开展教学活动。要注意在直观感知广泛的背景下,通过自身体验在分析、整理的过程中学习概念,不要用死记硬背的方法。
七、促进教学评估方法。
教学评估要有利于学生的发展,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考察。知识和技能的评估,试题类型要多样化。评价应体现激励的作用。
三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苏教版一、基本情况
本班共有学生49人,其是插班生1人。大多数学生上课大胆发言,学习效率较高;一小部分学生贪玩,上课经常不能注意听讲。在本学期的教学中,首先要抓好学生的学习习惯,二要对少数差生注意个别指导。
二、教材内容
本册教材包含以下单元:1、除法2、年月日3、平移和旋转4、乘法5、观察物体6、千米和吨7、轴对称图形8、认识分数9、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10、统计11、认识小数12、整理与复习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方面。
(1)数与代数
会口算整百数除以一位数,比较容易的几百几十除以一位数,比较容易的两位数乘整十数。
能笔算三位数除以一位数,两位数乘两位数,能笔算一位小数的加减法。
能估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商是几百多或几十多,估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积大约是多少。
能初步理解一个整体的几分之一或几分之几,初步理解几分米是十分之几米,几角是十分之几元。
能结合具体情境理解一位小数的意义,能读写一位小数和比较两个一位小数的大小。
认识年、月、日,能区分大月、小月,判断平年、闰年,知道1千米=1000米,1吨=1000千克,并能进行简单换算。
(2)空间与图形
能指出由4个同样大的正方体拼搭成的物体三视图,能根据比较简单的视图要求拼搭物体。
结合实例感知生活中觉的平移、旋转、对称现象,认识轴对称图形和对称轴。能在方格纸上把简单的图形平移,能动手制作简单的轴对称图形。
结合实例理解面积的含义,认识面积单位,能选用适宜的面积单位估计、测量、表达图形的面积。探索并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能计算或估计有关的面积。知道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每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会进行简单的换算。
(3)统计与概率
结合实例了解平均数的意义。
会求一组简单数据的平均数。
会用平均数描述一组数据的善。
会用平均数对两组数据进行比较、分析。
2.数学思考方面。
发展数感,发展抽象概括与推理能力,发展抽象思维,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发展合情推理和初步演绎推理能力,发展统计观念,初步具有清晰地表达自己思考过程的能力。
3.解决问题方面。
能应用在本册教科书里学到的运算知识,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发展应用意识,能利用估计、判断解决问题结果的合理性。
4.情感与态度方面。
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初步发展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体会数学与人类历史的发展是息息相关。能够实事求是地评价自己、评价他人。
四、教学措施
1、备好每一节课,上好每一节课,批改好每一次作业。
2、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对学困生进行个别辅导,因材施教。
五、教学进度安排略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今年本人担任三(3)班、三(4)的数学教学工作,为了更好地落实教学任务,让孩子们能够快乐地学习数学,在数学上有所收获,特制定本教学计划:一、情况分析
(一)班级情况分析:
三(3)班有学生 44 人,其中男生有 24 人,女生有 20人;三(4)班有学生 39 人, 其中男生 20 人,女生 19人。经过了两年的数学学习后,学生在数学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一定的水准,对学习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学习活动中去。特别是一些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学习内容都比较感兴趣。但是一部分学困生在遇到思考深度较难的问题时,有畏缩情绪。只有课堂和数学学习的活动中,才能充分的体现一个孩子学习的真实状况。因此对这些学生,我应该关注的更多的是使已经基本形成的兴趣再接再厉的保持,并逐步引导的思维的乐趣、成功体验所获得的乐趣中。再加之有一些厚爱生的基础比较差,计算能力、思维能力还需要进一步提高,一些数学学习中的良好习惯还有待于加强,对于这些学生要在本学期的教育教学中培养孩子的良好学习习惯,增强孩子的自信心,探寻良好的学习方法,采用各种激励机制,让孩子迎头赶上。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时、分、秒,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测量,倍的认识,多位数乘一位数,长方形正方形,分数的初步认识,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1.计算教学内容的编排体现改革的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灵活的计算能力,发展学生的数感。
2.提供丰富的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内容,注重实践与探索,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3.结合现实问题教学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平均数,加深学生对统计作用的认识,逐步形成统计观念。
4.加强解决问题能力的教学,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5.有步骤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
6.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渗透于数学教学中,用数学的魅力和学习的收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内在动机。
二、本学期教学的主要目的要求
(一)知识和技能方面
1.会笔算三四位数的加、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
会笔算一位数乘二、三位数,并会进行估算;能熟练地计算除数和商是一位数的有余数的除法。
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分母小于10),会读、写分数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4.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
知道周长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会进行测量。
5.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
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认识时间单位秒,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知道1分=60秒,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6.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
能够列出简单实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能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做出描述。7.能找出事物简单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和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二)数学思考方面
1.能运用生活经验,对有关数学信息作出解释,并初步学会用具体的数据描绘现实世界中的简单现象。
2.能对简单物体和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运动的探索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
3.在教师的帮助下,初步学会选择有用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归纳和类比。
(三)解决问题方面
1.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3.有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的经验。
4.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四)情感与态度方面
1.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
2.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3.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4.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5.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6.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三、教学的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四边形
教学难点:时分秒的认识、四边形
四、本学期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1.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多采取游戏式的教学,引导学生乐于参与数学学习活动。
2.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问题,而不是一味的难、广。
应该考虑学生实际的思维水平,多照顾中等生以及思维偏慢的学生。
3.布置一些比较有趣的作业,比如动手的作业,少一些呆板的练习。
4.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适当教给家长一些正确的指导孩子学习的方法。
五、学困生辅导
1.对学困生教师要多倾注些关心和爱心,耐心辅导循循善诱,给他们创造表现机会,鼓励他们。
2.经常家访,取得家长的配合和支持,把学生在校表现告诉家长。
3.有的放矢,因材施教。
学会提出问题、善于发现问题,培养他们了解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课时安排:
一、时、分、秒(4课时)
时、分、秒………………………………………4课时左右
二、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9课时)
加法………………………………………………3课时左右
减法………………………………………………3课时左右
加法和减法的验算………………………………2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1课时
三、测量(7课时)
千米的认识………………………………………4课时左右
吨的认识3课时 …………………………………3课时左右
四、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9课时)
加法………………………………………………3课时左右
减法………………………………………………3课时左右
加法和减法的验算………………………………2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1课时
五、倍的认识(3课时)
填一填、说一说………………………………………1课时
六、多位数乘一位数(13课时)
口算乘法…………………………………………3课时左右
一位数乘二、三位数……………………………5课时左右
中间、末尾有0的乘法 …………………………4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1课时
七、长方形和正方形
分数的初步认识(5课时)
九、数学广角(3课时)
集合…………………………………………………1课时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1A-
0084-02
估算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发展学生的估算策略,让估算成为学生的一种学习习惯呢?这些问题常常让我们一线老师感到困惑。2014年3月,笔者有幸参加了人教社的录像课拍摄活动,执教内容是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用估算解决问题》。回顾这节课,在专家和领导的指导帮助下,笔者对估算教学有了较为深入的认识,感悟颇多,现摘录一二与大家分享。
【第一阶段教学实践】
(一)课前的思考
《用估算解决问题》是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中的内容。这一内容在旧版教材中,安排在了二年级下册。
通过两版教材对比,笔者发现它们都是以生活情境来引入问题,但旧版教材是明确提出用估算的方法来解决问题:“第三、第四周大约收集了多少个水瓶?”并通过将学生不同的估算策略展现出来,使学生体会到方法的多样性以及估算策略不同,估算的结果也会不同。而新版教材不仅注重教给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步骤,更是直接出示问题:“六个年级的学生同时看电影,能坐得下吗?”让学生体验到估算的必要性,进而自觉选用估算的方法来解决问题,由此凸显对学生估算意识的培养。
(二)实践后的思考
试教时,笔者用三年级的学生来进行教学。教学过程中,学生直接算出了精确的结果来判断,“除了精确计算,还有什么方法也能解决这个问题?”在老师的启发下,学生又用了估算的方法来解决问题,并且还能想出不同的估算方法。虽然在方法的对比中学生都认为估算的方法比较简便,但在完成“做一做”时,大部分学生还是选择用精确计算的方法来解决问题。为什么学生能展示出这么多种估算的方法,却不会“马上使用”?回看整个估算的学习过程,笔者发现学生只是按照老师的指令在进行估算,没有感受到为什么要估算,又怎么会主动用估算呢?
课后,人教社的周小川老师在评课时指出:估算教学到底要教什么?这节课并不是单纯地教给学生估算的方法,而是要把学生估算意识的培养作为重要目标,在学生感受估算价值的同时,掌握和发展估算的方法和策略。
(三)教材学情的再认识
于是,笔者再次阅读课标,通读教材。发现在新版二年级下册学生已初步学习了估算,掌握了把数据看成整百数进行估算。而这一内容安排在三年级上册,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几百、几十加减的计算之后,还未学习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的计算之前进行教学的。这样的编排,使学生在解决问题时面临不会精确计算的局面,自然而然就会思考“我还能怎样解决这个问题”,从而引出用估算的方法解决问题,让学生体会到估算的优势和必要性,进而培养估算的意识。而笔者用来试教的三年级学生,已经学过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的计算,在解决问题时就能很快地算出精确结果,感受不到估算的必要性,估算意识的培养又从何谈起呢?因此笔者决定用二年级的学生再次试教。
(四)思考后的修改
经过对教材、课标的仔细研读和多次修改教学预案后,笔者对这节课的编写意图和学生学习的意义有了一个较为清晰的认识,重新确立了教学目标,并把教学重点定位于进一步培养学生用估算解决问题的意识和灵活选择估算策略的能力,体会估算的价值。
如何才能激发学生潜在的估算意识,使估算真正成为学生解决问题的一种内在需求,而不只是在完成老师的指令?南宁市教科所的老师建议笔者尝试以下的教学策略:创设一系列生活化情境,把解决实际问题和估算紧密联系起来,引导学生以估算为策略,尝试探索解决问题,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现有时不必要算出精确结果,用估算的方法就能很快地解决问题。并通过比较算法间的异同,归纳、总结、提升学生的估算经验,逐渐养成估算意识,变“不愿估算”为“喜欢估算”。
【第二阶段教学实践】
(一)修改后的实践
第二阶段的教学实践,笔者在教材“看电影”情境的基础上,增加了“射击比赛”“购物”等生活情境,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把数据看成几百几十数进行估算,进而体验到估算的必要性和价值,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
1.教学片段一:唤醒估算经验
教材中关于估算的教学内容是间隔的,学生虽然学过将数据看成整百数的估算,但长时间不用,尽管学生仍然掌握估算的技能,但自主运用的意识必然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淡化。如何才能在短时间内唤醒学生已有的估算经验,激发学生潜在的估算意识?笔者通过“射击闯关”游戏来唤起学生对估算的记忆:“只要打出的成绩超过规定的分数就能过关。比一比,哪位小裁判判断得又准又快!”这样的教学不仅为新课教学作好了铺垫,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估算兴趣,也使学生初步体会到“用估算的方法解决问题,又快又简便”。
2.教学片段二:诱发估算意识
二年级的学生还未学习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的计算,因此在解决新课内容“看电影”问题时,感到数据太大,精确计算比较难把握,自然就产生了估算的需求,摆脱精算的思维定势。接下来笔者并不急于让学生找出其他解决问题的方法,而是让学生进行自主分析推理,充分理解估算的合理性,经历估算的过程,加深对估算的理解,这里的“慢”也正是为了学生不久之后感受估算的“快”和“好”埋下伏笔。再通过把看成整百数和看成几百几十数这两种估算方法的辨析、对比,渗透“看成整百数不能解决,就要看成几百几十数”这一估算策略,积累估算的经验,发展学生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算法的意识和能力。最后通过估算与精算对比,使学生二次体会估算的“又快又简便”,渗透“有时不必要算出精确结果,用估算的方法就能解决问题”,再次凸显估算的优势和价值。
3.教学片段三:发展估算意识
接着,笔者再次将估算置于解决问题的背景下,拓展看电影的情境:“两个旅行团分别有196和226名团员,同时看电影能坐得下吗?”继续丰富学生对估算必要性和价值的体验,在切实掌握“看成几百几十数”的估算方法的同时,发展学生的估算意识。这一环节,学生先判断,再独立解答,在练习纸上展示自己估算思维的过程。然后笔者呈现学生典型的估算策略,组织全班汇报交流。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又一次意识到“估算”和“精算”是两种同等地位的解决问题的策略,逐渐感受到估算的实际意义和必要性,为学生将估算内化成自觉行为再描上浓重的一笔,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估算意识,同时也促进了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形成。
在购物环节练习中,通过学生的汇报:“估算不用算个位上的数,比较简便”“估算算的是整百加整百,或者是几百几十的,很好算”,笔者欣喜地发现,学生已经成功地从“要我估”转变为“我要估”,懂得主动调用估算这一解决问题的策略,具备了将估算主动运用于实际问题的意识。这些改变,是基于学生经历了一系列素材丰富的问题解决的过程,对估算的价值有了较为鲜明的体验和感受,估算意识得到了有效的发展。
(二)实践后的再思考
在这一阶段的教学实践中,笔者欣喜地看到,“估算”作为与“精算”平等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已深深烙进学生的脑海中,对估算的优越性、学习的意义有了较为清晰的认识,有效地落实了新课标中培养学生估算意识这一教学目标。在完成做一做“旅行社看电影”时,学生虽然已经能自主运用估算来进行判断,但从学生在练习纸上呈现估算策略来看,只有少部分学生选择的估算策略更为合理。大部分学生呈现的是以下策略:
这个情况是笔者没有预料到的,一时不知该如何处理。因此在全班汇报时,只选择展示更为合理的估算策略让学生进行汇报。在后面的购物情境中“500元够吗?”也出现了同样的情况。
学生在二年级下册学习看成整百数的估算时就已经涉及“估大”还是“估小”的估算策略了,而且在“射击”游戏第三关,学生也很明确地知道把465和488看成500来判断。学生暴露的这些估算思维说明了什么?为什么学生不能把灵活选择估算策略的这一经验顺利迁移到看成几百几十的估算中?
教师的“教”一定要以学生的“学”为基础,大部分学生没有提升,教师就一定要从“教”上找原因。学生的反馈让笔者认识到这节课的另一个难点在于把数据“估大”还是“估小”的选择上,这也是学生学习估算的难点。这一难点,虽然学生在二年级学习估算时已有涉及,但由于学生只学习过看成整百数的估算,对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估算策略的感受还比较浅,且学习间隔的时间较长,学生有所淡忘,同时还受到数据增大、计算变难干扰的影响。
课堂上该如何抓住自然生成来增加学生对合理选择估算策略的感受?教师如何处理和评价学生的多种估算方法?第二阶段的试教后,南宁市教科所的专家老师提出,教师要正视学生的估算思维,在充分交流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比较各种估算方法的优劣,进行二次反思和调整,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掌握估算方法,根据实际情况调整估算策略,积累估算经验。
【第三阶段教学实践】
根据以上建议,在第三阶段的实践中笔者增加了两个环节。一是完成做一做“旅行社看电影”时,呈现学生典型估算策略,并重点引导学生比较下面两种方法:
“把190和226都看小了,这样能确定196+226一定小于441吗?”“那解决这个问题,估大好还是估小好呢?”通过这样交流、辨析的过程,让学生感受到虽然估算方法有多种,但在解决问题时要合理选择估算的策略。为了进一步加深学生的这一感受,笔者再让学生对解决“希望小学看电影”和“旅行社看电影”这两个问题的方法进行对比,渗透灵活选择合理的估算策略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增加估算体验的同时,再一次感受估算的价值。从最后增加的“小猫钓鱼”的练习环节中看出,学生经过多次的体会和感悟,学会了灵活选择估算策略解决问题,学生的估算能力得到了提升。
【磨课感悟】
有趣的小学数学课堂呼唤问题的多种呈现方式,如何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问题的呈现方式?如何使问题在提高课堂的活力方面起到应有的作用?这就需要教师掌握好课堂教学问题呈现方式的策略。活力的数学课堂教学就从优化数学问题的呈现方式起步。
一、问题呈现方式突出生活性,使课堂充满朝气
大教育家波利亚十分强调要根据社会的实际需要进行数学教学。他非常注意在数学教学中紧密结合社会生活的实际需要,多教给学生一些对将来生活有用的知识,使数学来源于生产和生活,也应用于生产和生活。因此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应该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把问题内容和“生活现实”有机结合起来,增强学生学习的内驱力,激发学生学习的浓厚兴趣,提高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如:在教学二年级数学第四册“万以内数的加减法——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教学内容时,我不是直接简单枯燥地呈现出若干个算式让学生进行口算训练,而是设计学校五、六年级学生搭车外出游玩的场景,该情节与我们这边学生的生活很贴近,以更加直观的内容呈现在学生面前,引入了一个真实的任务让学生去完成,使数学问题生活化,更加贴近现实,可挖掘的内容也很丰富。由于每位学生对事物的观察、分析的情况不同,必须通过讨论、交流、提炼、反思才能形成新的认识。教师就应为学生提供一定的时间、空间,让他们自主地学习,反复地讨论,深刻地领会,在不断的反思过程中,了解掌握知识的内涵,获得学习方法。教学时,教师可从“读一读”:“限乘68人”这句话,引导学生“想一想”:你可以提出什么问题?接着“试一试”:假如你是总指挥员,你会怎样安排搭车方案?再“议一议”:你会采纳谁的方案,为什么?然后“算一算”进行验证,最后“说一说”:这么多种口算方法,你比较喜欢哪种?这种方法好在哪里?
二、问题呈现方式突出情境性,使课堂智慧绽放
教师要了解学生学习上的认知特点和思维方式,摸准思维脉搏,因势利导,为他们创设充分从事数学活动与交流的平台,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索的过程,使他们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与方法。在教学中,教师如果用生动活泼的情境呈现问题,可以唤起学生的新鲜感和亲和感,使学生觉得自己不是在被动地回答老师的问题,而是在玩游戏或进行一项有意义的活动,在学生的身心得到愉悦的同时,有利于唤起他们的记忆,促使他们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这样,我们的课堂才能智慧绽放。
如:教学“圆锥的体积”一课时,教师让学生分组做实验:在空圆锥里装沙子,然后倒入空圆柱中,看看几次可以装满。各小组操作之后汇报交流圆柱和圆锥之间的关系,结果答案层出不穷。有的学生说:“我们将空圆锥里装满沙子,然后倒入空圆柱中,三次正好装满,说明圆锥的体积是圆柱的三分之一。”有的学生说“我们认为圆锥的体积是圆柱的四分之一。”还有的说:“我们不到三次就将圆柱装满了。”教师说:“答案怎么会各不相同呢?老师也来做一做,你们可要仔细观察啊!”于是教师将空圆锥里装满沙子,倒入空圆柱中,两次正好装满。“圆锥的体积是圆柱的二分之一?怎么回事呢?”“难道是书上的结论有错误?”学生纷纷议论起来。教师不失时机地问:“你们说怎么办?”一位学生手拿一个圆柱说:“老师,你的圆柱太小了,我推荐你用这个空圆柱。”结果三次正好倒满。学生恍然大悟,原来教师故意用了一个小圆柱,从而明白只有在等底等高的情况下,圆锥的体积才是圆柱的三分之一。对于概念等底等高的概念,教师没有直接抛出问题,而是故意暴露错误,并留给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充分讨论,进而引发探究。教师这样呈现问题,使学生对自己的认知产生怀疑,自主反思,从错误中吸取教训,从失败中找出原因,从而让学生在纠正错误中开启智慧,获得新知。
三、问题呈现方式突出趣味性,使课堂生动活泼
有一些数学知识,在教学时教师也创设了生动的情境,但由于与学生生活经验相距较远,虽然通过感知、探究和教师的引导学生也能掌握,但是因为缺少主动学习的内驱力,学习效果并不是十分理想。这时教师就有必要根据实际设计富有情趣、意味和吸引力的问题呈现方式,为枯燥的内容加点“趣味色彩”,让学生感到在思索答案时有趣而愉快,在愉快中接受数学。
关键词:初三复习 学法指导 思想渗透 课堂结构 个体差异
随着新课程改革深入进行,教学新理念在学科教学广泛渗透,对初中数学教学提出的要求,更加体现素质教育的精髓,再加之当前中考内容对考查范围不再局限于学生数学知识掌握,更加注重学生实践探索,问题解决和学习技能等方面,对学生学习能力和知识体系要求更加明确,题型变得越来越生活化、实践性、灵活性。中考内容和形式的改革,给广大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带来新挑战与探索,初中毕业年级数学教师要适应这一改革的要求,必须认真贯彻落实新课标和中考改革要求,在初三数学复习中,应在数学课堂教学上做好文章。本人根据在毕业班教学中的一些实践经验,谈谈一些粗浅的看法和体会。
一、注重学习方法传授,养成良好学习习惯
在初三年级数学复习课教学中,教师一般采用的教学课型有概念课、习题课、复习课等三种形式,在进行这些课型教学时,可以根据课型不同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创设和谐的教学氛围,让学生积极体验知识产生、发展的过程,体会成功的喜悦。培养学生多做习题习惯,鼓励学生将学习体会和观点表达出来,把解题思维过程展示出来,让学生思考、探究、尝试,发现创造性证法及解法,并对数学思想方法有没有运用,典型问题有没有弄懂弄通,出现的错误有没有定出改正措施等学习知识、技能形成方面进行深刻反思,有意识培养学生个人良好心理素质的形成,让学生做到学习数学知识有恒心、学好数学知识有信心、提升学习效率有决心,面对取得成绩平常心。
二、注重数学思想渗透,提高数学教学效率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互助合作是学生学好数学知识所采用的有效学习活动方式。因此,在数学课堂中,教师要将数学思想渗透到整个课堂教学始终,将数学思想作为提高教学效率的主要途径来开展教学活动。一是数形结合思想。在教学中,教师要把代数数量和几何图形有机结合的数形思想进行充分运用。例如,在进行解答直角三角形中应用题和圆中运用相关定理求半径、弦长、弦心距的有关计算进行结合。二是符号表述思想。老师教会学生掌握运用符号表述数学道理的方法,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在讲解y=ax2+bx+c(a≠0)二次函数图象和性质等内容时,教师可以画出不同的二次函数图象,让学生进行总结,教师适当引导,归纳出内在规律。三是化归类比思想。比如,在圆的切线的复习时,可以先让学生根据切线判定定理得出满足切线证明的两个条件,然后让学生得出已知切点和不知切点在圆上位置的两种不同类型切线证明题的解题思路。
三、注重课堂教学内容结构,增强课堂学生学习效果
教学实践证明,在中考总复习过程中,教师如果为追求课堂教学最大效率,“眉毛胡子一把抓”,往往会收到事倍功半的效果。由此可见,教师在一定时间内,如果对教学问题都面面俱到,体现不出教学内容知识重难点,势必会造成蜻蜓点水,浮光掠影,难以将教学重点讲清讲透。为此,数学教师可以采用以下方式:以点见面。如“已知以线段AB=a为直径圆的周长为C1=πa和面积为S1=14πa2时,求以AB的三分之一、n分之一的圆周长为C2=?C3=?…Cn=?”可用此法解。(2)以少总多。可以在关于有切点,连圆心,证垂直;无切点,作垂直、证半径的切线证明中得到灵活运用。
四、注重学生个体差异,提高学生整体全面发展
【关键词】小学数学 习学并进 数学小实验
一、一道习题争论的启示:数学“小实验”学习的独到价值
一年级数学下册“七巧板”是学生喜欢研究的学习内容之一。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碰到了一道有趣的且有争论价值的数学题。
用正方形的纸折一折,剪一剪,做一副七巧板。
反思:一共折了( )次。
学生和家长在微信圈里炸开了锅,讨论的重点是一共折了5次还是6次?学生和家长实物操作、用图表示,证明自己的结果是正确的(见下表)。
[一共折了( )次 用图表示 操作方法 5次 先折后剪 6次 边折边剪 ]
在争论中,学生除了对七巧板的构成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还发现了产生折5次和折6次的原因:折和剪的顺序。在整个过程中,学生从“试误”开始,把自我挑战的“习”放在首位,经历了发现和提出问题,尝试着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解释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学生在“习”中“学”,“学”中“习”,实现数学知识的“再创造”,感受到了数学的魅力。
这次争论给低段数学教学有了很大的启示:可以选择一些合适的数学学习内容(学习点),设计一个个可猜想、可操作、可互动、可分享的学习体验活动――数学小实验,让学生自主开展探究性学习。在数学“小实验”学习活动中,让学生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研究问题的过程,习学并进,促进学生数学学习能力与方法的培养,提升数学素养,为学生的后续学习、持续发展打下基础。
二、习学并进:数学“小实验”学习的类型
依据内容、实施方式的不同,可以将数学“小实验”学习分为情境类、操作类、探究类三类。
(一)基于情境的数学“小实验”学习
1.内涵:基于情境的数学“小实验”学习是指在具体生活情境中开展的“情境”类数学“小实验”学习。生活是数学教学的源头和归宿,数学“小实验”的学习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抽象出数学问题,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使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从而产生学好数学的愿望。具体地说,是指一些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开展有现实性的、有意义的、富有挑鹦缘氖学实验学习活动。例如超市购物、用水量(用电量)调查、地铁出入口人流量统计等。
2.实践范式:一年级学生在学习了“认识钟表”“100以内数的认识”之后,结合寒暑假旅游开展的有意义的数学小实验。
实验主题:寒假旅行中的数学问题
实验人员:一年级学生
实验过程:
(1)现场活动:乘坐飞机、观察钟表。
(2)提出问题:
①一架飞机可以乘坐多少人?
②中国和日本的时差是几小时?
(3)分析问题:
问题①:主要通过数的方法,横着数和纵着数。
飞机有两个机舱:商务舱、经济舱。
横着数:商务舱一排4个座位,共有4排;经济舱一排有A~E 5个座位,共有30排。
4×4=16(个),商务舱16个乘客;30×5=150(个),经济舱150个乘客。
16+150=166(个),共有166个乘客。
纵着数:商务舱一列有4个座位,共有4列;经济舱一列有30个座位,共有5列。
4×4=16(个),商务舱16个乘客;5×30=150(个),经济舱150个乘客。
16+150=166(个),共有166个乘客。
问题②:通过观察,发现在日本和中国认识钟表的方法是一致的,但存在时差的问题。
实验成效:通过对飞机容纳乘客的人数的调查这一活动,学生将课堂上学习到的数学知识应用于生活中,并有了进一步的拓展:从加拓展到乘,认识钟表拓展到时差问题。这样丰富的旅游经历,充分地把学生学习的热情调动起来了,学生的探索欲调动起来了,还让学生体会到学以致用的成功喜悦。
(二)以操作为主的数学“小实验”学习
1.内涵:以操作为主的数学“小实验”学习,是通过摆一摆、拼一拼、画一画、做一做等活动,在动手操作过程中,发现数学问题,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解决问题,找寻规律,验证规律,应用规律。数学中有些内容适合动手操作,由此可以开展一些以操作为主的活动,这样获得的知识对学生来说,印象特别深刻。
2.实践范式:二年级的学生在“认识立体图形”“认识平面图形”之后,通过操作进一步研究了立体图形展开图的数学小实验。
实验主题:巧变正方体
实验人员:二年级学生
实验过程:
(1)回顾反思:正方体的特征(6个完全相等的正方形的面)。
(2)动手操作:用磁力积木拆分正方体。
作品展示、命名。
[三个错位链接的2][数学里的加号][动手动脑的成果来了][很像一个“T”][这个像个长脖子的“Z”]
实验成效:借助直观的学具,通过动手操作,观察、发现、思考、探究数学知识的本质特征,复杂的知识在学生的操作演示中得以理解、深化、吸收。二年级的学生通过巧变正方体的数学实验活动和形象的记忆方法,自学了五年级的正方体展开图的相关知识,这是一个很棒的数学实验。
(三)以探究为主的数学“小实验”学习
1.内涵:以探究为主的数学“小实验”学习,是以解决一个数学问题为目的,围绕一个“数学问题”展开探究,经历完整的猜想、验证、得出结论、回顾反思的实验过程。探究是活动的重点,操作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2.实践范式:三年级的学生在初步认识了小数,学习了有关测量的相关内容之后,可以进行以综合性探究为主的笛小实验学习。以下面的“怎么滚得远”数学小实验为例。
实验主题:怎么滚得远
实验人员:三年级学生
实验过程:
问题一:在30度、45度、60度的图画本上,哪种情况下网球会滚得最远呢?
提出猜想:坡越陡滚得越远。
操作验证:
[图画本与地面成30度角,网球从图画本的中间开始滚落:
第一次实验:网球滚动的距离是101cm;
第二次实验:网球滚动的距离是112cm;
第三次实验:网球滚动的距离是103cm;
网球滚动的距离平均为105.7cm][与地面成45度角,网球从图画本的中间开始滚落:
第一次:球滚动的距离是142cm;
第二次:球滚动的距离是151cm;
第三次:球滚动的距离是162cm;
网球滚动的距离平均为151.7cm][与地面成60度角,网球从图画本的中间开始滚落:
第一次:球滚动的距离是126cm;
第二次:球滚动的距离是120cm;
第三次:球滚动的距离是115cm;
网球滚动的距离平均为120.3cm]
得出结论:当网球在45度坡度从图画的中间向下滚动时,滚动的距离最远。
物体滚动距离的远近与斜面坡度大小有关。
问题二:如果在同一坡度的情况下,网球从图画本的中间滚落和从图画本的顶端滚落,网球滚动的距离会有很大差别吗?
提出猜测:从顶端滚落的距离远。
操作验证:
[小球从图画本顶端滚落][与地面成60度角,网球从图画本的顶端开始滚落:
第一次:球滚动的距离是192cm;
第二次:球滚动的距离是200cm;
第三次球滚动的距离是210cm;
网球滚动的平均距离为200.7cm]
得出结论:从图画本顶端滚落的距离比从中间滚落的还要远。
实验成效:像“怎样滚得远”这样的探究活动更具有科学性和数学味,学生能大胆猜测、操作验证、得出结论,对学生数学学习能力培养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数学实验可以满足儿童的个别化学习需要,让每个儿童全程参与到研究活动中,呈现自己的观点,经历规律与知识的再创造过程,让儿童从问题的看客变成新知探索的创客。
三、适切参与:数学“小实验”学习的实施策略
数学“小实验”在低段教学中有独到的价值,可以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事物,引导他们学会观察社会生活中的一些数学现象,学会站在数学的角度思考彼此关联的社会现象。在教学实施过程中需要强调以下几方面。
(一)内容选择的生活适切性
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能力有限,不可能去研究那些高、大、深的问题。因此应该选择比较单一的、难度比较小的内容进行研究,并且是学生感兴趣的,能激发他们学习积极性的,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内容。这就需要充分挖掘生活中的数学资源,让学生带着生活问题进行思考和探究,使他们觉得数学知识和实际生活息息相关,从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学会了用数学的思想和方法解决(或解释)社会生活中的现实问题,真正体会数学的妙用,产生学数学的兴趣。
(二)实验过程的互动参与性
数学实验学习活动,要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互动。可以通过动手做、动脑思、动口说,让学生经历完整的猜想、验证、得出结论、回顾反思的实验过程,使数学直觉、猜想、类比、顿悟等一系列非逻辑性思维自然生成。数学语言是数学思维的载体,交流是思维活动中重要的环节。学生在提问、反思、交流的过程中,对知识或活动内容的理解会更丰富、更全面,思维也会实现质的飞跃。同时,这一过程可以引导学生用不同的形式如书面符号、图形(表)、文字等表达自己的收获,能有效地提升他们的数学表征能力。
瑞士数学家欧拉认为:数学不但需要观察,也需要实验。我们借助数学实验学习,通过习学并进,不仅让学生获得了对数学知识的良好情感体验,而且让他们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理解了数学的基本知识与技能,培养了主动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了数学素养。
参考文献:
[1]潘慧君.让儿童把数学“做”出来[J].江苏教育(小学数学),20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