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18 17:38:42
导语:在休闲与旅游管理概论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关键词:中国旅游研究; 旅游学科; 学科体系构建
2009年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国发[2009]41号),将旅游业定位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这一文件标志着我国新一轮旅游发展拉开了序幕。与片面追求规模效益和外延式扩张的发展方式不同,新一轮的旅游发展更加注重旅游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注重应用信息技术和科技兴旅,注重旅游者的旅游体验质量,注重旅游业由传统服务业向现代服务业的转型升级。相比之下,旅游理论研究则相对滞后,尤其是旅游基础理论研究还很薄弱,其中最突出的例子莫过于“旅游学”。旅游学作为旅游学科大厦的重要地基,目前发展还很不成熟,“旅游学”这一名词仅出现于《旅游学概论》之类的教科书中,还不如旅游经济学、旅游地理学和旅游管理学成熟,甚至不被主流学术圈所认同,因此,旅游要成“学”还有待于广大旅游学人的齐心努力。旅游学能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取决于能否构成一个相对独立的知识体系。一般认为,学科是一种学术分类,指一定科学领域或一门科学的分支。学科分类一般是依据研究对象、研究特征、研究方法、学科的派生来源、研究目的和目标等五个方面来综合考量的,因此,旅游学的学科构建能否符合上述这些条件和要求,是旅游成“学”的前提,也是关系到旅游学学科地位的关键。
目前我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专业按“学科门类”、“学科大类(一级学科)”、“专业”(二级学科)三个层次来设置。旅游学科主要是被列入“管理学”(学科门类)中“工商管理”(一级学科)下的“旅游管理”(二级学科)。这种制度性的学科安排,人为地割裂了旅游学科与其他人文学科之间的亲缘关系,消解了旅游现象研究与管理学以外的人文学科如社会学(人类学)、地理学、心理学、行为学等之间的逻辑关系,缩窄了旅游学的概念范畴和研究领域。将旅游现象研究局限在工商(企业)管理的范围内,不仅大大削弱了旅游在宏观经济上的功能,也不利于社会效益的发挥。要改变目前旅游学科寄居于“工商管理”下的尴尬境地,就需要建构起符合学科规范的相对独立的知识体系结构,具有本学科固有的研究对象、确定的研究范围、独特的研究命题和术语体系、较为成熟的研究方法和“范式”、明确的研究目的和目标、脉络清晰的学科分支谱系等。目前对于旅游学的研究仍属于探索初创阶段,即库恩所说的“前范式”阶段。据不完全统计,坊间以“旅游学”为主题词或关键词的概论性教科书多达80余种(不计海外著作和教材),内容涉及:旅游学研究对象;旅游学;各学科与旅游;旅游、旅游活动、旅游行为;旅游史;旅游者;旅游需求;旅游资源;旅游产品;旅游业;旅游景区;旅行社;旅游交通;饭店业;旅游商品;旅游娱乐;信息技术与旅游;旅游市场;旅游宣传、旅游营销;旅游区、旅游地;旅游影响;旅游组织;旅游发展趋势;旅游管理、法律、政策;旅游容量、可持续发展;旅游文化;旅游人力资源管理;旅游体验等(见图1)。
已有的这些教科书多以旅游业概论为主,对于旅游学的学科建设探讨不多,这倒并非作者的疏忽,而是客观地反映了这门学科的现状;即使是西方的主流旅游教材,也与此大同小异。尽管如此,我们还是力求在旅游学研究的对象和内容、特点和范围等方面做些探索。
1旅游学的研究对象和学科性质
1.1研究对象
目前我国旅游学概论教科书中对于旅游学研究对象的较有代表性的表述有10多种(见表1),归纳来看,可分为矛盾说、关系-现象说、三要素说等三大类。
教材名作者表述
1旅游学概论董玉明、
王雷亭,2000旅游学是以世界范围为统一整体,以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为基础,研究旅游活动和由这一活动所引起的多种关系与其矛盾运动规律的学科。
2旅游学概论张立明、
敖荣军,2003旅游学就是以各种旅游活动为背景,将旅游作为一种综合的社会现象,研究旅游活动过程中的各种内在矛盾,解释这种矛盾运动的规律性的一门科学,是一门由多种学科理论和知识交叉的边缘性应用学科。
3旅游学概论何丽芳、贺湘辉,等,2006旅游学的研究对象是旅游活动的内在矛盾,旅游学的任务是要通过研究来认识这种矛盾的性质及其运动规律和它所产生的各种外部影响。
4新编旅游学概论陶汉军,2001旅游学是社会科学中一门由多种学科理论和知识交叉的边缘性应用科学;是以世界范围的旅游活动为背景,将旅游作为总和的社会现象,研究出游期望与旅游产品效用之间矛盾运动规律的一门科学。
5旅游学概论马勇、
周霄,2008旅游学是将旅游作为一种综合的社会现象,以其所涉及的各项要素的有机整体为依托,以旅游者活动和旅游产业活动在旅游运作过程中的内在矛盾为核心对象,全面研究旅游本质属性、运行关系、内外条件、社会影响和发生发展规律的新兴学科。
6基础旅游学(第3版)谢彦君,2010旅游学的研究对象是旅游活动的内在矛盾及其表现,旅游学的任务就是要通过研究来认识这种矛盾的性质及其发生原因、形态结构、运动规律和它所产生的各种外部影响。
7旅游学杨时进、
沈受君,1996旅游学是反映旅游活动的最一般规律的科学,是旅游活动的实践经验的综合概括,也是哲学和相关学科的理论在旅游领域中的一个发展。其研究对象是构成全部旅游活动的诸要素和关系及其运行中的规律性现象。
8旅游学刘伟、
朱玉槐,2001旅游学是研究人类旅游活动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的科学,是对旅游的现象和各种关系的研究,也是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
9旅游学教程李冠瑶、
刘海鸿,2005旅游学研究对象是旅游活动及其所引发的各种现象和关系,研究内容是旅游活动、产生的关系及影响研究。
10旅游学原理申葆嘉,2011旅游学是研究旅游运行规律、研究动态旅游现象的一门学科,系统地解释旅游现象各种关系和现象之间的互动关系。
11旅游学概论李肇荣、
曹华盛,2006旅游学以旅游现象为研究对象具体是旅游活动和旅游业,重点是旅游三要素(旅游主体、旅游客体和旅游媒体)及其相互关系。概括地说,旅游学是研究人类社会的旅游活动和旅游业活动的产生、发展、结构及其相关联的各种矛盾运动规律的综合性边缘科学。
12旅游学基础王兆明,2007旅游学是以“旅游产生与发展、旅游主体、客体和旅游业之间相互作用及其活动最一般规律的科学为研究对象”。
13旅游学概论董观志,2007提出了三种旅游学概念:第一种是以旅游现象研究为基础的旅游学,第二种是以旅游系统研究为基础的旅游学,第三种是以旅游实证研究为基础的旅游学。
14旅游学概论周武忠,2009旅游学是一门研究旅游系统一般规律的科学。旅游系统包含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以游客为中心的旅游活动;第二层次是以企(事)业为中心的旅游产业;第三层次是以行业管理为中心的旅游事业。
15旅游学概论(第6版)李天元,2009旅游学是研究旅游者、旅游业以及双方活动对旅游接待地区社会文化、经济和环境之影响的科学。
16旅游学邓观利,1994旅游学是以世界范围为统一整体,以旅游的社会经济条件为特点,研究旅游的产生、发展及其活动规律的科学。
注:表中所列“表述”摘自于各教材的最新版本,个别“表述”在文字上略有技术性改动。
(1) 矛盾说
持有该观点的学者认为,旅游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旅游活动中的各种内在矛盾。如董玉明、王雷亭(2000)认为:旅游学是以世界范围为统一整体,以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为基础,研究旅游活动和由这一活动所引起的多种关系与其矛盾运动规律的学科;张立明、敖荣军(2003)认为:旅游学就是以各种旅游活动为背景,将旅游作为一种综合的社会现象,研究旅游活动过程中的各种内在矛盾,解释这种矛盾运动的规律性的一门科学;何丽芳、贺湘辉等(2006)认为:旅游学的研究对象是旅游活动的内在矛盾,旅游学的任务是要通过研究来认识这种矛盾的性质及其运动规律和它所产生的各种外部影响;陶汉军(2006)认为:旅游学以世界范围的旅游活动为背景,将旅游作为总和的社会现象,研究出游期望与旅游产品效用之间矛盾运动规律的一门科学;马勇、周霄(2008)认为:旅游学是将旅游作为一种综合的社会现象,以其所涉及的各项要素的有机整体为依托,以旅游者活动和旅游产业活动在旅游运作过程中的内在矛盾为核心对象,全面研究旅游本质属性、运行关系、内外条件、社会影响和发生发展规律的新兴学科;谢彦君(2011)认为:旅游学的研究对象是旅游活动的内在矛盾及其表现,通过研究来认识这种矛盾的性质及其发生原因、形态结构、运动规律和它所产生的各种外部影响。
(2) 关系-现象说
持有该观点的学者认为,旅游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旅游活动中的各种关系和现象,如杨时进、沈受君(1996)认为:旅游学是反映旅游活动的最一般规律的科学,是旅游活动的实践经验的综合概括,也是哲学和相关学科的理论在旅游领域中的一个发展,其研究对象是构成全部旅游活动的诸要素和关系及其运行中的规律性现象;刘伟、朱玉槐(2001)认为:旅游学是研究人类旅游活动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的科学;李冠瑶、刘海鸿(2005)认为:旅游学研究对象是旅游活动及其所引发的各种现象和关系,研究内容是旅游活动、产生的关系及影响研究;申葆嘉(2010)认为:旅游学是研究旅游运行规律,研究动态旅游现象的一门学科,系统地解释旅游现象各种关系和现象之间的互动关系。
(3) 三要素说
所谓“三要素”只是一个较为笼统的说法,不同的学者对于“三要素”的具体内容也不尽相同,有的是指(旅游)主体、客体和媒体;也有的是指旅游者、企业和行业;也有的是指旅游者、旅游业和旅游地等。如李肇荣、曹华盛(2006)认为:旅游学以旅游现象为研究对象具体是旅游活动和旅游业,重点是旅游三要素(旅游主体、旅游客体和旅游媒体)及其相互关系。概括地说,旅游学是研究人类社会的旅游活动和旅游业活动的产生、发展、结构及其相关联的各种矛盾运动规律的综合性边缘科学;王兆明等(2007)认为:旅游学是以“旅游产生与发展、旅游主体、客体和旅游业之间相互作用及其活动最一般规律的科学为研究对象”;董观志(2007)认为:有三种旅游学概念:第一种是以旅游现象研究为基础的旅游学,第二种是以旅游系统研究为基础的旅游学,第三种是以旅游实证研究为基础的旅游学;周武忠等(2009)认为:旅游学是一门旅游系统的一般规律的科学,旅游系统包含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以游客为中心的旅游活动,第二层次是以企(事)业为中心的旅游产业,第三层次是以行业管理为中心的旅游事业;李天元(2009)认为:旅游学是研究旅游者、旅游业以及双方活动对旅游接待地区社会文化、经济和环境之影响的科学;邓观利(1994)认为,旅游学是以世界范围为统一整体,以旅游的社会经济条件为特点,研究旅游的产生、发展及其活动规律的科学。
显然,在上述这些旅游学研究对象的表述中,对于旅游的理解包含了旅游活动、旅游业、旅游现象等多层含义。
1.2学科性质
对于旅游学的学科性质定性因学者的学术背景和研究视角不同,认识也不同,主要有边缘学科、应用学科、社会学分支学科等多种理解。如陶汉军(2001)认为:旅游学是社会科学中一门由多种学科理论和知识交叉的边缘性应用科学;张华容等(2002)认为:旅游学是一门跨学科的社会学分支科学;张立明、敖荣军(2003)认为:旅游学是一门由多种学科理论和知识交叉的边缘性应用学科;王德刚等(2004)认为:旅游学是一门“综合性的边缘学科”;安应民等(2007)认为:旅游学是一门由多种学科理论与知识交叉而形成的边缘性应用学科,也可以界定为跨学科的多学科交叉综合而形成的一个新兴学科;王洪滨、高苏(2010)认为:旅游学是旅游现象和其他学科(如旅游经济学、旅游管理学、旅游地理学和旅游心理学等)中抽象出来的、理论化的、高度概括了的社会科学。
总之,多数学者认为,旅游学是属于社会科学领域里的边缘学科,具有跨学科、多学科交叉和综合性特点,但也有个别学者将其定位于一门独立的社会科学。
2旅游学科的归属与分类
目前,对于旅游学科在社会学科中的归属与分类,在旅游学术界内没有公认的一致意见。但在院校教学和科研工作实践上仍然可以找到一些与此相关的工作文件和参考标准。
2.1《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
这个目录是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简称“国务院学位办”)于2011年颁布的,是在1997年《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简称《专业目录》)和1998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的基础上修改而成。旅游学科被归入管理学学科门类(代码12)中工商管理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见表2)。这个目录对于旅游学科的影响最大,涉及高校旅游专业的学科建设、教学科研、职称评定、招生就业、学位授予等多个方面。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国家越来越重视包括旅游业在内的服务业,目前教育部正在酝酿将服务业从工商管理中分离出来,另设“服务业管理”一级学科,涵盖旅游、会展、文化产业、体育经济、电子商务等(见表3)。这一方案将旅游与文体休闲、商务会展、电子商务等二级学科整合在同一学科门类下,从行业的应用性看,似乎更为合理些。但也有学者担心,由于长期以来我国传统文化中服务业的社会地位较低,将“服务业管理”作为一级学科,会对旅游学科高端人才培养以及招生、就业等造成不利影响。此外,“服务业管理”仍然只是突出旅游的经济和消费特性,没有包括旅游的文化属性。
2.2《学科分类与代码》
国家标准《学科分类与代码》(GB/T 13745-2009)是由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和中国科学院联合起草、1992年首次、2009年第一次修订、主要应用于基于学科的信息分类。在这个国家标准中,旅游学科没有被归入管理学,而是分别置于经济学(二级学科:旅游经济学)和地球科学(三级学科:旅游地理学)项下(见表4)。
在国家标准《学科分类与代码》(GB/T 13745-2009)中,旅游地理学是2009版新增加的,但在其它一级学科或学科群下均未出现旅游学的分支学科,如心理学(190)下未列旅游心理学、社会学(840)下未列旅游社会学、民族学与文化学(850)下未列旅游民族学、旅游人类学或旅游文化学等。
2.3《中国图书分类法》(1999年版)
《中国图书分类法》原称《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是目前国内图书馆使用最广泛的图书(文献)分类体系,简称《中图法》,初版于1975年,最新版是1999年修订的第4版。《中图法》是对各学科学术研究发表的成果进行分类,主要用于图书编目和检索。《中图法》的最新修订版距今已经有12年了。由于《中国图书分类法》主要用于图书馆馆藏图书的编目,需要相对稳定,不宜频繁修订,因此无法反映当前学科发展的现状。尽管如此,鉴于《中图法》在出版业界、图书馆界有着广泛的影响力,这也可以视作是一种学科分类的参考方案。
《中国图书分类法》共有5个基本部类及下设的22个大类,但在《中图法》中没有“管理学”和“工商管理”类别,而是在“F经济学”大类下的“F2经济计划与管理”中列“F27企业经济”(其中“F270.7企业现代化管理”等);而旅游学科则归属于“F经济学”之下的“F5交通运输经济”的亚类“F59旅游经济”――可见,在《中国图书分类法》中,旅游学科的地位要高于工商管理(见表5)。
2.4《“复印报刊资料”分类指南》(第一版)
“复印报刊资料”是由“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出版的,该中心目前编辑出版的“复印报刊资料”系列期刊有118种,分为五个大类,在学术界颇具影响。其中经济、管理类的系列期刊有30种,包括有《旅游管理》、《企业管理研究》(但没有“工商管理”)。《旅游管理》的前身是1982年创刊的《旅游经济》,2000年改为现名;出版方认为,《旅游管理》是属于“直接与人文社会科学有关学科相对应的学术类专题期刊”。从《“复印报刊资料”分类指南》(见表6)中我们可以看出,该分类方案受《中国图书分类法》影响的痕迹较深,也是除旅游学教科书之外关于旅游学科分类中内容最为齐全、涉及范围最广的方案。尽管这一分类是基于图书情报和文献编目,但对于旅游学科建设仍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2.5旅游学的学科结构
由于目前旅游学仍处于初创期,属于库恩(Thoms S.Kuhn)所述的“前范式”阶段,因此对于旅游学的学科结构的研究也处于初级阶段,对于学科内部结构的认识具有明显的开放性特点,其外延边界是不确定的,随着旅游学者研究范围的不断扩大而延伸。旅游学的分支学科大多数都是与其他学科交叉而产生的边缘学科,旅游学可以说是由这些边缘学科形成的各分支学科的集合。目前旅游学之所以不成熟,从一定意义上说,也正是因为这些分支学科中的大多数学科发展不成熟所致。
杜江、张凌云(2004)在查尔斯・格德纳等人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改进的同心圆学科结构框架(见图2)。同心圆的最外圈层,是其他学科如经济学、地理学、信息技术等;第二圈层,是旅游学与相应的外层学科交叉而形成的分支学科如旅游经济学、旅游地理学、旅游电子商务等;第三圈层,就是最核心的部分――旅游学。
3关于旅游学学科地位的讨论
从表2至表6中可以看出,旅游学者对于旅游学的阐释并未得到科学研究和高等教学主管部门以及学术界主流的认可。在旅游学科体系中,只有旅游经济学、旅游管理(学)和旅游地理学等少数几个分支学科被认同,且处于二、三级学科的地位。尤其是在国务院学位办的 《专业目录》中,自1997年就取消了旅游经济学,旅游管理被置于“工商管理”(Business Administration)之下的二级学科。一般认为,工商管理是研究营利性组织经营活动规律以及企业管理的理论、方法与技术的科学,这意味着,旅游管理主要是研究旅游企业管理的理论、方法与技术。而将旅游(或旅游管理)置于与文体产业、会展管理等“服务业管理”学科下,也只是扩大了产业范围而已,仍然没有超出经济属性。显然,这大大缩小了旅游学科的研究对象和领域,漠视了旅游活动和现象所具有的社会性、文化性特点。事实上,随着我国旅游产业和旅游事业的蓬勃发展,旅游学科的学术地位不升反降,由多学科综合变为单学科专题,由宏观降到微观。由此可见,旅游学科要成为一门独立的、被学术界公认的学科,还有待广大旅游学者的共同努力。
学科是科学知识体系的分类,不同学科就是不同的科学知识体系。一般认为,构成一门独立学科须满足三个基本条件:(1)具有独特的、不可替代的研究对象或研究领域;(2)具有特有的概念、原理、命题、规律等所构成的严密的逻辑化的理论体系(知识体系);(3)具有一定的学科知识产生方式和研究范式,即方法论。因此,如果旅游要成“学”的话,必须要从纷杂的旅游活动和旅游现象中寻找到其本质,界定其独特的、不可替代的研究对象或研究领域;形成一套具有特有的概念、原理、命题、规律等所构成的严密的逻辑化的理论体系(知识体系),并建立起由个别到一般、由经验到理论的研究范式。
我国的旅游学者一直在努力尝试建立旅游学和旅游学科体系,如:谢彦君对于体验是旅游本质和旅游学“硬核”的研究;申葆嘉以“假设-命题-结论”的规范研究来探究旅游运行规律;曹诗图等从哲学的视角来辨析,提出旅游的本质应是“体验”,即旅游者的异地身心自由体验;张凌云对于“非惯常环境”下的体验是旅游本质的研究等。张凌云认为:对于纷乱复杂的旅游现象可以借鉴胡塞尔的现象学理论的一个核心方法――“现象学悬置”(也译为“悬搁”、“现象学还原”或“先验还原”),将旅游现象中那些无关紧要的要素“悬置”起来。
如前所述,旅游的多义性反映出的是旅游概念的多层结构。旅游首先是一种人的基本生理需要(或生理欲求,但这种欲望满足与否并不影响到人的生存和繁衍后代);其次,在这种需要支配下,可能付诸实施而产生的行为和活动;再次,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财富的增加,当旅游活动的需求达到了一定规模后,就产生出一系列提供和丰富这种活动的产业和系统;最后,由于人的频繁交往而造成人地关系(人与环境)、人群关系(主人与客人)发生变异的现象。
在这个概念的多层结构中,最基础的和最核心的是人的基本生理需要(或生理欲求),这是构建旅游定义的关键。
从第一层次看,旅游是人们一种短暂的生活方式和生存状态,是人们对于惯常的生活和工作环境或熟悉的人地关系和人际关系的异化体验,是对惯常生存状态和境遇的一种否定。这是旅游的本质和核心,由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同,每个人的文化背景不同、社交圈不同,惯常活动范围不同,旅游动机和目的地的选择不尽相同。所谓“惯常的生活和工作环境或熟悉的人地关系和人际关系”在空间上并不限于居住区本地,与逗留时间也没有必然关系。
从第二层次看,旅游是由于人的这种与生俱来的需要和行为得到满足和释放时,所产生的经济社会关系和现象的总和。简言之,我们将旅游看作是一种基于人自身的需要而产生的一种普适的人文现象。用深受现象学思潮影响的存在主义哲学来看,旅游也是一种“存在先于本质”。旅游作为一种人的自身基本需要,是与生俱来的,是先天的,并不受外界条件的变化而改变;对于现在学术界总结的旅游的种种性质和属性(例如经济性、文化性等)则是我们后天赋予的。旅游产生的历史要远先于旅游产业的存在。从人性的个体上看,我们可以推定,那时人们对于旅游的需求和体验(尤其是观光旅游)与今天的旅游者没有本质上的差别,面对大自然的崇高和灿烂的文化艺术时,产生的审美和移情体验都是基本相同的。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只是使得旅游变得更加方便、更加廉价、更加舒适、更加大众化罢了。正如英国著名学者查尔斯.P.斯诺(Charles Percy Snow)在《两种文化》(Two Cultures)一书中分析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对立和区别时,曾提出过这样一个问题:科学文化的进步是谁都不会怀疑的,但人文文化的情况却并非如此,例如,很难说我们今天比莎士比亚时代的人更能理解莎士比亚。对于旅游也是如此。
总之,对于旅游本质的深入讨论和对于现有旅游定义(或概念)的解构和重构,或许能为我们建构旅游学的理论知识体系和学术研究框架提供一种新的方向。
参考文献:
[1]Burkart A J,Medlik S.Tourism:Past,Present and Future[M].Heinemann,London,1981.
[2]Charles R.Goeldner,J.R.Brent Ritchie.Tourism:Principles,Practices,Philosophies[M].12th Edit.,John Wiley & Sons,2011.
[3]Christopher Holloway J.Claire Humphreys and Rob Davidson,The Business of Tourism[M].8th Edit.Prentice Hall,2009.
[4]Dimitri Ioannides,Keith G.Debbage.The Economic Geography of the Tourist Industry――A Supplyside Analysis[M].1998.
[5]Lloyd Hudman,Richard Jackson.Geography of Travel and Tourism[M].4th Edit.,Thomson,2003.
[6]Michael C.Hall,Stephen J.Page.The Geography of Tourism and Recreation――Environment,Place and Space(3rd Edit.)[M].Routledge,2006.
[7]Norma Polovitz Nickerson,Foundations of Tourism[M].Prentice Hall,1996.
[8]Stephen J.Page.Transport and Tourism――Global perspectives[M].2nd Edit.,Pearson,2005.
[9]William C.Gartner.Tourism Development――Principles,Processes,and Policies[M].John Wiley & Son,1996.
[10]安应民.旅游学概论[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7.
[11]查尔斯・戈尔德耐,等.旅游业教程――旅游业原理、方法和实践(第8版)[M].贾秀海,译.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
[12]曹诗图,曹国新,邓苏.对旅游本质的哲学辨析[J].旅游科学,2011(1):8087.
[13]邓观利.旅游学[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4.
[14]董观志.旅游学概论[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
[15]董玉明,王雷亭.旅游学概论[M].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0.
[16]杜江,张凌云.解构与重构:旅游学学科发展的新思维[J].旅游学刊,2004(3):1926.
[17]冯革群.德语国家休闲与旅游地理研究的回顾与进展[J].旅游学刊,2006(11):2430.
[18]何丽芳,贺湘辉,等.旅游学概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
[19]胡塞尔.现象学的方法[M].倪梁康,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
[20]李冠瑶.刘海鸿.旅游学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21]李肇荣,曹华盛.旅游学概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22]李天元.旅游学概论(第6版)[M].北京:南开大学出版社,2009.
[23]铃木忠义.现代光论[M].东京:有阁,1984.
[24]刘伟,朱玉槐.旅游学[M].广州:广东旅游出版社,2001.
[25]马勇.周霄.旅游学概论[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8.
[26]浅香幸雄,山村顺次,等.光地理学[M].东京:大明堂,1974.
[27]山村顺次,等.新光地理学[M].东京:大明堂,1995.
[28]申葆嘉.旅游学原理――旅游运行规律研究之系统陈述[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11.
[29]斯诺.两种文化[M].纪树立,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4.
[30]陶汉军.新编旅游学概论[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1.
[31]田中喜一.光事业论[M].观光事业研究会,1950.
[32]托马斯・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M].李宝恒,纪树立,译.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0.
[33]王德刚.旅游学概论[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4.
[34]王德刚.试论旅游学的学科性质[J].旅游学刊,1998(2):4749;63.
[35]王洪滨,高苏.旅游学概论(第2版)[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10.
[36]王兆明.旅游学基础[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37]谢彦君.基础旅游学(第3版)[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10.
[38]杨时进,沈受君.旅游学[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1996.
[39]张华容.现代旅游学[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2.
[40]张立明,敖荣军.旅游学概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
[41]张凌云.非惯常环境:旅游核心概念的再研究[J].旅游学刊,2009(7):1217.
[42]张凌云.旅游学研究的新框架:对非惯常环境下消费者行为和现象的研究[J].旅游学刊,2008(10):1216.
[43]赵敦华.现代西方哲学新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44]周武忠.旅游学概论[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
A Study on the Status of Chinese Tourism Research and
the Building of the System of Tourism Discipline
ZHANG Lingyun
(Institute of Tourism, Beijing Union University, Beijing 100101, China)
Abstract:
With rich connotations, the polysemous word Tourism carries different meaning in different contexts. The phrase Tourism Studies is a phrase presenting only in course books like an introduction to Tourism Science. However from more than 80 course book of this kind published in China, the author found that there has been no agreement neither on the connotation and denotations of tourism science nor on its nature, classification and attribution as well. Scholars abroad haven’t reached consensus about it either. This paper insists that the development and tourism studies and discipline building should start from studying the most basic, central and essential concepts.
现在求职都会用到求职简历,这是对你比较直观详细的介绍,一般用人单位都会仔细的查看你的简历。所以一定要写好求职简历,共同阅读旅游管理专业的求职简历吧!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2021旅游管理专业求职简历模板5篇,欢迎阅读,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旅游管理专业求职简历模板(一)基本信息
姓名:
国籍:中国
目前所在地:
民族:汉族
户口所在地:
婚姻状况:未婚
年龄:
求职意向及工作经历
人才类型:普通求职
应聘职位:工业/工厂类:生产管理
求职类型:全职
月薪要求:
希望工作地区:
教育背景
毕业院校:__学校
学历:中专
毕业-__-06-01
所学专业一:旅游管理
受教育培训经历:
语言能力
外语:英语一般
国语水平:一般
粤语水平:一般
工作能力及其他专长
本人接受新事物能力强,工作积极,责任心强,真诚勤奋细心负责的工作态度,良好的人际关系及协调能力,思维敏捷,有较强的应变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旅游管理专业求职简历模板(二)___
女 __岁 __人
学历: 大专
工作年限: 1年以内
期望薪资: 面议
工作地点:
求职意向:客服专员/助理 | 计调 | 人事专员/助理 | 绩效考核专员/助理
沟通能力强 执行能力强 学习能力强 诚信正直 责任心强 沉稳内敛 阳光开朗
工作经验
__国际大酒店
工作时间:__年7月 至 __年5月
职位名称:实习生
工作内容:该公司是___旗下子公司,本人实习的职位是中餐包厢服务员,在任职期间工作认真负责,积极参加饭店的活动,曾经还收到客人的表扬,并写了表扬信给我,予以鼓励
教育经历
__年7月毕业 __高等专科学校 旅游管理
自我描述
我的专业是旅游管理,本人性格开朗,对待工作认真负责,待人真诚,善于沟通、协调有较强的组织能力与团队精神;活泼开朗、乐观上进、有爱心并善于施教并行;上进心强、勤于学习能不断进步自身的能力与综合素质。在未来的工作中,我将以充沛的精力,刻苦钻研的精神来努力工作,稳定地进步自己的工作能力
旅游管理专业求职简历模板(三)个人基本信息
姓名:
国籍:中国
目前所在地:
民族:汉族
户口所在地:
婚姻状况:未婚
年龄:
求职意向及工作经历
人才类型:普通求职
应聘职位:客户服务类:客服市场销售/营销类销售金融/证券/保险类金融
工作年限:1
职称:无职称
求职类型:全职
可到职-随时
月薪要求:面议
希望工作地区:
个人工作经历:
__.7-__.11 在__省__旅行社当销售主管
__.10 在__国际酒店实习。实习的主要工作是西餐厅服务员和翻译。
__.4 在__迎宾馆实习。实习期间主要任西餐厅服务员和相关翻译工作。
教育背景
毕业院校:__市__师范大学
学历:本科 毕业-__-07-01
所学专业:旅游管理
受教育培训经历:
__.9-__.7 __师范大学 旅游管理系
__.9-__.7 __县第一中学
__.9-__.7 __县__中学
主修课程:
经济数学、统计学、管理学、市场营销、西方经济学、旅游学概论、旅游经济学、旅游心理学、酒店管理、旅行社经营管理、旅游景区规划与管理、旅游英语、旅游财务管理、旅游地理学、旅游文化学、会计学、旅游法规、经济法、生态旅游、旅游管理信息系统
语言能力
外语:英语优秀
国语水平:良好粤语水平:良好
工作能力及其他专长
英语水平:
能熟练的进行听、说、读、写。能够撰写和回复英文信函,能运用网络查阅相关英文资料并能及时予以翻译。
计算机水平:
掌握office软件操作,能独立操作并及时高效的完成日常办公文档的编辑工作。
其他特长:
篮球、团队管理。
详细个人自传
自我评价:
本人为人坦诚,认真,善于思考,具有很好的团队精神和沟通协调能力;虚心好学,能吃苦耐劳,学习能力强,乐于接受新的信息并勇于创新。乐观向上、积极进取,有很好的客户沟通和服务能力。
月薪要求:
个人联系方式
旅游管理专业求职简历模板(四)___
二年以上工作经验|女|__岁
居住地:
电话:
最近工作
公司:__旅游有限公司
行业:酒店/旅游
职位:导游
最高学历
学历:本科
专业:旅游管理
学校:__师范大学
求职意向
到岗时间:一个月之内
工作性质:全职
希望行业:酒店/旅游
目标地点:上海
期望月薪:面议
工作经验
__/8—至今:__有限公司
所属行业:交通/运输/物流
计调部导游
1、负责设计国内各地区景点旅游线路;
2、负责跟进团队吃、住、行、游、购、娱等六大环节;
3、负责酒店商务会议、订房;
4、负责给省内各大小组团旅行社报价、团款核算;
5、负责协助公司搞大型推介会,作宣传推广工作;
6、负责监督团队、处理投诉,协调各部门之间的正常运转。
教育经历
__/9--__/7 __师范大学 旅游管理 本科
语言能力
英语(熟练)听说(熟练),读写(熟练)
自我评价
本人毕业于旅游管理专业,能够独立、果断地处理旅游当中出现的问题,熟悉办理出入境的相关手续,熟知各个国家的地理、景点、酒店并且熟练办理各个国家或地区出入境手续,熟悉酒店,旅游景点及周边配套设施预订流程。理解能力及学习能力较强,有较强的责任心和团队合作意识。性格开朗,有上进心,喜欢有挑战的工作。
旅游管理专业求职简历模板(五)基本信息
姓名:
性别:女
年龄:
婚姻状况:未婚
学历:本科
现居城市:
籍贯:
联系电话:
电子邮箱:
求职意向
工作类型:全职
期望薪资:面议
工作地点:
求职行业:旅游业
求职职位:导游、旅游管理
工作经历
__-06-__-05 __旅行社路线策划专员&导游
工作描述:负责策划、开发新的旅游产品路线,并负责相应产品的营销和推广,在职3个月期间,重新设计了3条旅游路线,并全部营销成团,参团人数均在40人以上,为公司成功创利万元以上。负责接待来观光的各种旅游团体,耐心解答游客问询,处理旅游相关服务方面的协作关系以及旅途中发生的各类问题。主要为政府政务团和大型散客团,年龄跨度为3-75岁,在于其沟通中,锻炼了很好的沟通和协调能力以及危机处理能力。
教育经历
__-09-__-07 __师范大学 旅游管理 本科
专业描述:主修课程:旅游文化学、经济法、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休闲活动策划、项目管理及风险管理。
语言水平
英语:良好
自我评价
1.1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完善专业培养计划
学院对旅游管理专业培养方案、课程教学大纲进行了修订,完成了2014级旅游管理专业培养方案、教学计划及专业课程教学大纲的修订工作,使旅游管理专业培养方案更加合理和符合实际,课程教学大纲更加规范和具体,可执行性增强。
1.2以教学团队为引领,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实施专业负责人制度,在旅游管理专业内根据需要划分出三个团队:管理学团队、旅游规划开发教学团队、应用实践性课程团队。打造年龄、知识、学历、职称等结构合理的教学团队。同时,不断采取加强内部培养和外部引进等多种方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组织教师全部参加各级各类、形式多样的教师培训。积极联系旅游企业业界高层来校为师生开办讲座,增强学界与业界的联系,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1.3以培养目标为核心,塑造专业模式特色
突出新形势下旅游管理专业培养特色,将旅游休闲管理和会展旅游作为人才培养的特色方向。教学过程中重视学生外语能力和旅游实践能力的培养,课程设置强化英语教学四年不间断,设置日语课程,进行双语教学,学生到国际集团化经营企业和境外实习基地进行生产实习,建立“知识+能力+素质”为主线的教学体系,塑造“厚基础重应用、多元化强外语、高素质富能力”的专业特色,构建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1.4以教学改革为载体,促进课程教材建设
制定课程发展规划,以省、市、校各级精品视频课建设为目标,形成学科基础课程群、专业核心课程群、特色课程群。重点建设由旅游学概论、旅游经济学、旅游规划与开发、旅游市场营销、旅游心理学、旅游管理学等课程组成的专业核心课程群。同时以教学改革立项为载体,在教学内容、方法、考核体系等方面进行改革。将教材编写与师资队伍建设、课程建设相结合,以教材编写为载体,促进教师教学科研水平提高和学科发展。
1.5以实习基地为平台,推动实践教学开展
强化实践教学,构建多元化实践教学体系。加强实践教学管理,建立健全双向指导制度,加强校企协同创新合作,拓展实践教学基地类型,开辟旅游景区、旅行社、会展公司、展览中心、文博院馆、休闲娱乐中心、大型节庆活动组委会等教学实践基地。加强校内实习基地建设,与大连大学创想宾馆和博物馆建立合作关系,开展实训和实习活动。依托学校文科综合实验中心,建立多功能实训室、礼仪实训室等。与大连、北京、上海、杭州、广州、深圳、海南、澳门的高星级酒店、景区景点和旅行社等30多家旅游企业建立多层次实习就业一体化基地关系。
1.6以常规管理为基础,强化教学质量监控
充分发挥学院教学指导委员会、督导组、学生信息员在教学质量监控工作中的积极作用;通过建立学院、教研室、学生三级管理网络,形成学院教学质量监控和信息反馈系统。积极落实三级听课制度,执行《领导干部听课制度》;认真做好期初、期中和期末各项常规教学管理工作,通过严格执行教学计划、组织教师座谈会、学生座谈会、学生评教和教师评学等工作,对各项教学活动加强管理和质量监控。
2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改革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旅游管理专业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对照辽宁省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建设指标体系,还存在很多不足和薄弱环节,尚需要在今后的专业建设中予以解决。
2.1师资队伍建设需要加强
旅游管理专业现有师资队伍的职称结构、学历结构不够合理,具有博士学位、行业经历的教师数量不足。着眼于旅游管理综合改革试点专业的建设,需要继续引进若干品学兼优的青年博士,培养优秀的青年师资,加强师资队伍的梯队建设。同时,也要加强现有教师博士学历培养。另外,因为旅游管理专业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专业教师实践教学能力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2.2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需要深入
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需要深入如,精品课门类少,级别偏低;教学成果数量不多,缺少省级以上教学成果奖。
2.3教学改革成果有待突破
教师发表教研论文的数量不足,省级以上教研项目与教研成果奖有待提高。教育教学改革还停留在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与探索上,对专业建设的整体性研究及课程体系整体建设的研究还较少。
2.4实践教学设备和图书资料有待改善
旅游管理专业教学实验仪器设备(含软件)生均值、生均专业纸质图书资料数量不足。必要的旅游管理专业纸质图书资料、专业电子图书资料需要采购;仿真模拟实训软件尚需采购。
2.5学生创新意识有待提高
学生参加各级各类竞赛的意识不强、参与比例不高。学生参加综合素质实践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待提高,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有待加强。
3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改革建设的主要措施
3.1构建人才培养模式,凝练专业特色
根据我国社会发展对旅游人才的需求,不断对旅游人才培养实践进行探索和提升,人才培养立足大连、面向辽宁、辐射全国,完善“厚基础重应用、多元化强外语、高素质富能力”的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特色。建立“专业教学—校内实训—基地实习—服务社会”四个环节的社会化协同培养平台,构建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
3.2完善师资队伍结构,打造教学团队
通过实施“迎进来,派出去”战略,采取内部培养与外部引进的形式,提高教师队伍的学历水平,丰富行业实践经验,聘请客座教授、实践教学兼职教师,提高“双师型”教师比例。加大青年博士的引进力度,加强现有教师博士学历培养,通过在职攻读博士学位,提高教师博士比例,改善师资队伍结构。
3.3重视课题项目申报,提升科研水平
以科研促进教学,促进教师的全面发展。鼓励教师积极申报各级各类科研项目,积极撰写学术论文,向国内外的期刊,尤其是高水平的核心期刊投稿。积极参与科研课题的研究,申报不同级别的课题立项,尤其是要实现国家级课题的突破。打造科研团队,提升科研水平,增强科研实力。
3.4加强课程教材建设,丰富教学内容
深化教学改革,尝试实行MOOC、翻转课堂、案例教学、情景式教学等教学方法。确立与现代旅游相适应的教学标准,形成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知识、能力、素质并重的课程体系。课内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一体化。积极推进双语教学,进一步加强教材建设。
3.5建立实践教学体系,培养创新能力
在建立实习就业一体化基地和为学生搭建专业实践平台方面,积极与旅游企业签订合作协议,建设高层次、多元化的境内外实习就业基地。鼓励专任教师必须自己先走出去,深入行业实践,同时,将有丰富实践经验的行业精英、兼职教师请进来。合理安排校外实习,为学生走向工作岗位奠定基础;推进创新与创业教育。
3.6强化综合素质教育,提高专业素养
不断拓展双语课程教学,推进具有国际视野的国际化人才培养进程;积极探索与实施研究型教学方式,突出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探索通过开设研讨课程等方式,开拓学生视野。加大对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支持力度,提高参加创新创业活动及参与科研项目学生比例和参加综合素质实践活动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3.7实施专业奖励机制,促进教学改革
继续实施专业建设奖励方案,鼓励教师注重教学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创新研究与探索,凝练教学特色,为在今后全面实施研究性教学与实践性相结合打下基础。
1.1 旅游业是我国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国务院于2014年8月出台了《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文中明确指出旅游业带动作用大,是我国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进一步推进旅游业的发展和改革,是适应人民群众消费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必然要求,对于推动中西部地区发展和贫困地区脱贫致富,扩大就业、增加收入,促进经济平稳增长和生态环境改善等方面意义重大。
1.2 旅游产业是四川省发展的重要支柱
《四川省“十二五”旅游业发展规划》中提到,要把四川省建设成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世界遗产旅游目的地,其中,旅游业在中国西部的排头兵优势更加突显。四川省旅游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基本形成“大旅游”产业体系,旅游服务质量明显提升,整体旅游形象更加鲜明,旅游目的地建设成效显著,区域旅游发展格局更为优化,基本实现旅游资源大省向旅游经济强省转变。
1.3四川旅游学院重点培养旅游业应用型高级人才
目前四川旅游从业人员中,具有本科以上学历者不足10%,每年旅游本科毕业生仅有1000余人,因此旅游类本科人才与市场需求相比十分短缺。未来四川旅游产业发展更加需要具有较高学历层次和文化内涵的从业人员。四川旅游学院以本科教育为主体,适当保留特色专科教育,多层次、多形式办学,以管理学科为重点,工学、文学等学科协调发展,突出发展旅游、食品科学、休闲体育和语言与艺术类专业,是一所特色鲜明、培养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的本科院校。其中,旅游管理本科专业是学院重点发展的主要专业之一。
1.4加快人才培养和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途径重视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和实践能力已经成为我国高校改革的重大课题。高校应把实践育人落实到人才培养环节中去,切实改变‘‘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的观念,注重学思结合,注重知行统一,注重因材施教,努力推动高校实践育人工作开创新局面、取得新成效。由于旅游管理专业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为了避免理论和实践严重脱节的问题,进一步培养出基础扎实、知识面宽、综合素质高的旅游复合型人才,必须在旅游管理专业教学中研究创新实践教学模式。用亲身的实践和案例去启迪学生的思考、查找自身的不足、激发学习兴趣,为找到满意的工作打下坚实基础m。
2.基地建设的基础
本着“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惠双蠃、共同发展”的原则,四川旅游学院与成都西岭雪山旅游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西岭雪山公司”在学生校外实践教学方面建立了深度的合作关系。目前双方已经在学生实训实习、社会调查、课程设计、实践教学、毕业设计、创新创业等实践教学环节展开了广泛的合作。学院每年参与该公司实训的学生有200多人,从事导游、景区管理、酒店管理、餐饮服务、会务接待、运动项目指导与服务等工作。在实训中,学生们虚心好学、勤勤恳恳、踏实肯干,受到了公司领导和同事的好评。部分学生因为表现优异,毕业之后直接到该公司就业。据统计,近三年来四川旅游学院共有136名学生毕业后到西岭雪山公司就业,主要从事游客接待、滑雪场运营、餐饮管理、计划调度、安全保障、市场营销等岗位的工作。同时,四川旅游学院旅游系依托独特的师资优势和专业优势,与西岭雪山公司共同成立了‘‘西岭雪山旅游资源开发与实践教育工作室”,定期组织部分青年教师到该公司锻炼,增加行业经验,共同开发项目,整合行业资源,开展技术咨询、培训等服务,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并取得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3.基地建设的思路及目标
3.1 建设思路
建设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应以培养大学生实践能力为主题,以服务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求为引导,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重点,积极探索高校实践教学基地合作的新方式,充分发挥“双师型”师资队伍的优势。因此,在实践教育体系方面,满足“认识一实践一再认识”的递进式学习规律;在实践教学评价方面,注重联合实践单位开展综合能力测评;在指导教师培养方面,实践基地指导教师队伍由学院专业教师和企业优秀员工共同组成,并不断提升指导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在实践教育成果方面,让学生理论与实践充分结合,从课堂到实践,再由实践回到课堂0。
3.2 建设目标
第一,创新校外实践教学模式。由校企双方共同组建校外实践教育基地的管理机构,双方单位负责领导担任实践基地的负责人,以社会需求为导向,通过与西岭雪山公司的深度合作,探索校企合作、互利共蠃、可持续发展的实践教育模式。第二,重视操作性的实践教学。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动手能力强、团队意识突出、具有创新精神的应用型旅游人才。第三,打造高水平的“双师型”和兼职教师队伍。充分发挥行业专家和管理人员在应用型旅游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优化实践教学师资队伍结构,突出旅游特色教育目标,增强高校和教师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能力和水平。第四,实现‘‘学校、企业、学生”的三蠃。加强对基地建设和管理、运营的研究,扩大服务范围和领域,从培训从业人员到标准制定,从服务景区到项目开发研究、科研成果转化,最终实现校企深度合作和“学校、企业、学生”的三蠃。
4.基地建设的模式一一“四、三、二”模式
所谓“四、三、二”模式的旅游管理专业校外实践教学体系是指抓好“四大建设”,做好“三个保障”和打造“两个平台”。
4. 1四大建设
旅游管理专业校外实践教学体系要抓好“四大建设”。一是条件建设,根据学生实践教育需要,与企业共建专业实践基地,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践环境。二是教材建设,撰写适宜于实践教学的本科专业教材。三是课程建设,根据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建设规划,在学习的不同阶段进行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学习,采取“理论+实践”的教学模式。四是师资建设,建立专职教师与兼职教师相结合的高水平教师队伍,承担专业技能课程教学和指导学生生产性实践等任务。
4. 2三个保障
一是组织保障,建立校企共同组建的实践教学管理工作小组,形成“层级清晰,职责分明”的管理架构。二是资金保障,由四川省教育厅拨发,已立项的“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建设经费将全部用于本基地建设需要。三是制度保障,校企合作双方要明确责任,各司其职,严格按制度办事,认真做好实习学生的管理和培训工作,确保学生安全。
4.3两个平台
一是打造专业技能模拟操作平台,即在校内加强旅游管理专业实验室建设,让学生在模拟实践中巩固专业水平,夯实专业基础。二是打造综合实践能力运用平台,即在校外旅游企业中通过学生实践、实训、实习和就业等环节,强化专业知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其掌握在激烈竞争中有效生存发展的多面能力和素质[4。
5.基地建设的内容
本基地将重点建立校外实践教育基地管理机构,健全基地管理规范,将实践教育纳入制度化发展轨道;对学院旅游类管理专业构建有针对性的实践教育培养方案,积极推动校外实践教育模式改革;搭建学生课外实践平台,充分发挥基地的辐射示范作用。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5.1课程建设
5.1.1课程体系
在与西岭雪山公司开展校企联合育人的过程中,参照国家和行业职业资格标准,按照旅游行业和企业对学生职业岗位能力和职业素质的要求,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按企业要求制定人才培养标准,从实际生产岗位职业能力的需要出发重构课程体系,改革教学内容,使之更符合旅游企业生产实际。
根据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建设规划,在学生入学后的不同阶段,将进行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学习,采取“理论+实践”的教学模式。理论教学主要在学校进行,包括“旅游学概论”“旅游经济学”“中国旅游地理’“旅游心理学’“旅游法规’“中国历史文化’“导游基础’‘旅行社经营管理’“旅游英语’“旅游服务礼仪”“旅游市场营销”等课程。实践课程主要使学生接受旅游类公司的岗位职能、安全教育、具体办事章程等方面的综合培训,并最终参与到实际的工作实践中去,培养其遵守职业道德规范能力、团队协作和交流能力、人际交流和表达能力及获取知识和终身学习能力。从而使学生在知识、能力、技能、态度等方面得到综合训练,将所掌握的知识、技能在实际中得以应用,今后就业就可以实现‘‘零距离”上岗,从而提高了学生主动适应社会的能力。
5.1.2专业精品课
重点对“旅游景区管理’“景区讲解实务’‘骨雪场运营及管理’“旅游市场营销’“休闲运动服务及管理”等课程进行专业精品课建设,即由旅游系主讲教师组建教学团队,合理使用基地建设资金,对精品课程进行全方位的建设。建成后的专业精品课程可利用教学资源管理平台,重点突出课程的实践教学内容,实现对课程资源的有效管理和资源共享,实现师生在线讨论、交流等互动功能,以提高教学质量,提升课程品质。
5.1.3精品教材
认真总结由学院教师主编和参编的体现课程改革成果的教材的编写经验和教学使用效果,对已不能适应现代旅游专业本科实践教学需要的教材内容进行重新撰写和出版。拟出版的精品教材包括《旅游景区管理》《景区讲解实务》《滑雪场运营及管理》《旅游市场营销》《休闲运动服务及管理》等。
5.1.4教学资源素材库进一步完善
拟在学院环幕模拟实验室及旅游管理实验室内增加教师授课所用的教学素材软件和可视化教程,如西岭雪山立体游览线路、映雪酒店前厅及客房服务模拟软件等,从而使教师可使用的实践教学素材更加丰富。
5.2 实践指导教师队伍建设
由校企双方共同选派出一批综合素质高、实践教育经验丰富的优秀教学人员组成实践指导教师队伍,即从企业师资和学校师资两方面来加强指导教师队伍的建设,实现人才的双向流动。
5.2.1企业师资建设
充分发挥西岭雪山公司优秀企业员工的作用,聘请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优秀从业者、技术专家和行业管理者担任兼职教师,协助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参与旅游管理专业大学生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专业建设与课程建设,承担校内专业技能课程教学和指导学生生产性实践和顶岗实习等任务。同时学校提供条件,对西岭雪山公司兼职教师提供在职培训,提高其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
5.2.2学校师资建设
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队伍建设。通过选派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参加国内外旅游类教师培训,到旅游企业、景区参加实践锻炼和参与项目开发,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新知识和新技术,使教师的职业教育教学理念、课程开发能力、实践教学能力等得到全面提高。
“双师双语”型教师队伍建设。首先,建立健全校内教师到企业实践学习的制度。旅游管理专业教师每两年至少有半年时间到校外实践基地进行专业实践,熟悉工作过程,参与项目开发,搜集编写实践教学案例。其次,支持和鼓励教师参加各种与旅游管理专业教学相关的职业技能培训,取得职业资格证书;通过进修、在职学习、国内外实习培训等多种方式,提高教师的专业技术水平、职业能力和外语水平,支持和鼓励外语基础较好的教师进一步进行语言训练,以确保可以从事双语型的课程教学0。
【论文摘 要】文章在市场调研及网络资料收集基础上,对重庆市七所普通本科院校的旅游管理专业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提出在激烈的高校市场竞争中,重庆七所高校的旅游管理专业存在着一定的竞争,突出表现为专业发展方向的细化,专业认知度存在较大差异,专业依托背景与专业需求存在一定缺口,专业发展方向和教师个人研究方向存在一定偏差等问题,提出了旅游管理专业差异化发展定位,认知度提高,专业需求和教师个人研究统一的发展对策。
旅游管理专业是隶属于工商管理一级学科下的二级方向,其主要培养目标是适应我国旅游业高速发展的需要,培养旅游业急需,具备旅游业管理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具有较强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学生毕业后可在各类旅游业管理部门、星级饭店、大中型旅行社、名胜景区、院校和科研单位从事相关工作。主干课程有管理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统计学、会计学、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学、旅游营销学、经济法、旅游学概论、旅游经济学、饭店管理原理、旅游法规、资源规划与开发、导游业务、旅行社经营管理、旅游英语等。
重庆市设置本专业的普通本科高校数量较多。据统计,重庆设置旅游管理专业或方向的普通本科高等学校有12所,每年在校学生人数约为5000~10000人。学校类型有公立和私立民办两种。本研究选取有一定知名度的七所院校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旅游管理专业、重庆交通大学人文学院旅游管理专业、重庆师范大学旅游学院、重庆教育学院旅游系、三峡学院旅游系、重庆理工大学管理学院旅游系、重庆工商大学旅游与国土资源学院进行分析,以期对其发展进行分析并找到发展对策。
一 研究方法介绍
一个专业的合理发展需要从依托背景、师资队伍、学生认知、专业定位及课程设置入手,找到四方的最佳契合点,因此对一个专业的发展现状分析需要从这五个方面入手。
1.依托背景
任何专业都依托其所在学校或学科而存在。学校性质和发展将影响到一个专业的长远发展。文科类院校较注重感性描述和一定程度的建模分析,其宏观思维能力较强;理工科院校则逻辑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较强,思维较为规范和有条理性;综合性院校则二者兼备,交叉度较高。学科背景对专业发展竞争也有较大影响,我国旅游管理所开办学科背景主要有三类:一是地理学科背景,其空间思维能力较强,适合旅游规划总体设计,这部分比重最大,约为40%多;二是管理学科背景,其突出宏观管理理念应用,具有较高的宏观管理能力;三是历史学学科背景,在旅游文化管理和旅游人才文化素质提高上具有优势。
2.专业定位及课程设置
专业定位是基于对相同专业市场竞争对手、自身实力和社会对专业需求分析基础上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制订。它决定专业课程设置方向和学生将来的专业就业竞争力。专业课程设置是基于专业定位基础上的课程合理安排设计,主要体现为课程开出的先后顺序、课程群性质合理划分及配置等。
3.师资队伍
专业发展和竞争实力关键在于师资力量。专任教师学历背景、研究方向最好与专业方向有机统一;其职称高低反映出其研究实力,同时也将影响到专业竞争优势。
4.实验体系
专业竞争必须考虑实验体系因素。旅游管理专业具有在重视基本理论基础上更突出实践动手能力、专业个性,实验体系中的师资配置、仪器设备、实践体系等都直接关系到专业培育人才的合格与否。
5.社会认知
社会认知主要是指社会对本专业的认知认同度。社会认知度高低将决定和影响专业招生效果和专业学生就业意向选择,同时也是检验专业所在院系人才培养质量高低的一个重要指标。
二 重庆市旅游管理专业发展现状分析
通过实地走访和网上资料收集,按照前面专业发展分析路径,我们将重庆市内七所高校相近专业各要素进行态势分析。
1.依托背景
背景依托包含专业所依托学科背景和学校背景,其影响到学生对其认知度和专业竞争地位。据分析,七所高校所依托的学校背景存在较大差异,有的是具有博士授权点的211重点建设高校,有的是无硕士授予权的普通院校。所依托的学科背景也有较大区别,总体看分为三类:一类是依托管理学学科背景,如西南大学、重庆理工大学;一类是依托地理学学科背景,如重庆师范大学旅游学院、重庆教育学院、重庆三峡学院;一类是依托文学学科背景,如重庆工商大学依托思想政治专业和中文专业,重庆交通大学旅游系设置在人文学院下。
2.师资力量
师资力量也是反映一个专业实力的重要指标。它主要通过师资数量、师资结构(年龄结构、职称结构、学历结构)、师资科研成就、研究方向等指标来综合体现。七所高校本专业师资竞争态势:在职称结构上,七所本科院校高级职称比重分别为58%、16.9%、47%、46%、51%、54%、40%,具有较大的差异。究其原因较复杂。在研究方向上,就专业接近程度上,地理学和管理学与旅游管理专业知识结构接近度最高,重庆工商大学和重庆交通大学专业接近度存在一定问题。在科研获奖上,西南大学最靠前,重庆师范大学次之。在学历结构上,七所院校中,重庆三峡学院和重庆理工大学稍为落后,但总体结构较为合理。
3.实验体系
旅游管理专业的高应用性、专业特性要求实践实验体系的完备。实验实践主要体现在实验体系构成、实验基地(研究所、中心等)、实验人员配置等。七校实验体系如下:在实验师资配备上,三所院校无专业实习实验老师,一般由任课老师担任实习员,这会增加教师工作负担,影响教师开设实习环节的积极性。在实习基地和实习体系建设上,西南大学明显落后其他院校,这可能是该专业不太受学校重视所致。在实验仪器和设备上,西南大学、重庆理工大学和重庆三峡学院较为滞后,可能是认为旅游管理专业实习训练只要场地,不需要太多的仪器和器材设备所致,也有可能是专业定位所致。
4.专业定位及课程设置
专业定位是否准确、清晰和有特色化是判断专业定位的重要指标,一般可以通过专业描述和授予学位体现。课程设置是否匹配专业定位,课程开出先后顺序是否合理,专业基础课、专业主干课、专业选修课配置比例是否合理以及其是否与专业定位符合也是考量指标之一。总体看来,七所高校都偏重于旅游管理大背景下进行差异化定位,有的偏重于传统的酒店方向,如重庆工商大学、重庆教育学院、重庆三峡学院;有的偏重于前沿的会展旅游、旅游策划等,如重庆师范大学、重庆理工大学、重庆交通大学。就课程匹配度看,七所高校专业定位和课程匹配度都还尚可,但课程群比重搭配上存在较大差异,重庆工商大学选修课比重过大,西南大学专业主干课比重大,其余学校都是3∶3∶4,一般来讲,旅游管理专业课程群专业要求3∶3∶4比重较合理。
5.认知度
认知度是一个人或社会对某事的整体看法及评价。社会对一个专业的认知了解程度将影响其专业方向选择,认知模糊或认知度较低则要求专业在发展时必须进行改进或调整。认知度包含专业知晓度和专业美誉度。知晓度可以通过利用google搜索引擎进行网络资料收集,其结果为:西南大学旅游系1710000条,重庆理工大学旅游系1020000条,重庆交通大学旅游管理系987000条,重庆工商大学696000条,重庆三峡学院旅游管理系659000条,重庆师范大学旅游学院636000条,重庆教育学院旅游系606000条。西南大学的网络认知度比最后一名的教育学院整整多出一倍。专业美誉度通过专业就业率和专业就业流失率测算,据中国旅游报报道,重庆地区旅游专业学生专业就业率仅为30%,专业就业流失率则高达到65%。
三 重庆市旅游管理专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1.各院校专业定位特色度不够,同质化现象突出,与市场接轨性不高
按现代市场竞争理论,高校专业发展需要寻求差异化定位,以求立于不败之地。据前统计,仅有重庆理工大学、重庆师范大学、重庆交通大学进行了专业方向上的差异化发展;其余四所高校都是传统的旅游管理大专业下的传统方向(酒店和旅行社)。另外,七所高校在进行专业拓展时考虑市场变动需求不够,主要是旅游行业发展变动趋势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特征方面,会议会展和专题旅游方向并没有得到应有重视。
2.专业社会认知度不高
根据前面分析,在知晓度上,七所高校存在较大差异度,导致学生选择报考学校时,存在较大偏好度。专业就业率上总体偏低,说明专业教育存在较大问题。专业就业流失率较高说明专业市场吸引度不高,这与旅游业属于朝阳产业不相匹配。
3.师资背景与专业匹配协调度不高
在教育部学科专业设置中,旅游专业隶属于管理学学科,但仅有两所高校选择设立在管理学背景下,其余五所院校的教师师资大都具有地理学或中文学科背景,虽然可以从不同学科角度拓展旅游研究内容,但旅游专业思维毕竟不能等同于地理学的时空思维,中文文学的想象发散思维。
四 重庆旅游管理专业发展对策
1.拓展专业范围,实时发展特色方向
前述七所设置旅游管理专业高校中,除西南大学外,其余高校的生源80%来自于重庆本地,所以其专业定位和拓展面临较大竞争压力。考虑重庆其余高校竞争实际情况和重庆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旅游管理专业可以进行放大或缩小两个层面专业发展定位。所谓放大型专业定位就是突破传统旅游专业局限于远距离和长时间研究特征,进行全方位休闲专业定位。这样一方面学生就业面较宽,另一方面也可以结合教师不同的学科专业特长。缩小型专业定位就是在传统旅游管理专业大方向基础上进行分市场群体的专业定位。如酒店管理方向新增商务酒店课程群设置,瞄准重庆商务客源日益增大趋势;旅行社方向深化专题旅游课程群设置,瞄准旅游发展的个性化需求日益增大趋势;同时新增会议展览服务管理方向应对重庆建设长江上游经济中心需要。新增旅游策划方向,因为本科旅游专业竞争不是服务技能竞争,而是营销策划竞争,是创新能力竞争。
2.外引内联,提高社会专业认知水平
所谓外引,就是进行培养方式的改革,改变传统的、单一的课堂闭门式模式,通过进行与旅游产业界、旅游政府部门的联合合作进行订单式复合型人才培养;内联指旅游管理专业开设在地理学科和中文学科背景基础上的高校可以与校内外管理专业进行联合培养,提高学生的宏观战略管理能力。
3.培养师资队伍,专业发展与研究方向有机统一
通过进修、在职攻读学位、学术交流、企业顾问等方式提高部分非专业教师的专业水平。可与国内外知名的旅游管理专业院校进行合作与专任教师培养。让教师参与国内外知名酒店、景区、旅行社和旅游规划公司实践合作,担任见习经理或管理咨询顾问。鼓励教师积极参加旅游学术年会交流或论坛研讨,积极与旅游理论前沿领域接轨。
参考文献
[1]樊信友.关于我校旅游管理专业建设的几点思考[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s1):25~26
[2]田凤.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生:毕业了,就业了吗?[n].中国旅游报,2010.7.28
[3]胡弼成、陈远位.尽快为高校学生开设思维课程[n].科学时报,2010.6.1
关键词:旅游管理;双语教学;调查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7740(2010)03--0170--05
双语教学是我国高等教育与国际接轨,迎接新世纪挑战和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当前教学改革的热点和重点。国家教育部在2002年提出了加强大学本科教学的12项措施,其中要求各高校在三年内开设5%一lO%的双语课程,并引进原版教材和提高师资水平。作为新世纪欣欣向荣的朝阳产业,旅游业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随着中国加入WTO,我国旅游业与境外旅游业的竞争愈益激烈,其关键又是旅游人才的竞争,这就客观上要求高校旅游专业培养出更多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为国家培养和输送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就是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开展双语教学的总体目标。因此,在旅游管理学科的相关课程开展双语教学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以问卷的形式,主要研究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对双语推行及教学效果的反应和要求,从学生需求的角度,探讨如何处理双语教学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调查的目的是了解双语教学中的不足之处,为施行改进双语教学的措施提供具体的统计依据。以提高双语教学的成效,更好地适应学生的需求。
一、调查对象、方法与内容
对桂林理工大学旅游学院旅游管理专业和生态旅游专业2004级和2005级的238名学生进行旅游双语课程教学问卷调查,采用自我设计的结构式调查问卷,调查是在学生完成专业英语课程的学习结束后,分班级(6个班,其中旅游管理专业4个班级共149人,森林资源保护与游憩专业3个班级共89人)发放问卷,被调查者当场填写,当场收回。本次调查发放的238份问卷全部收回,回收率和有效率均为100%。问卷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问卷的主体,内容包括双语课程开设的必要性、双语课开设的时间和门数、双语课学习存在的问题、双语课的教材、双语课教学与教师的要求、双语课教学对英语学习的帮助,采用选择题的形式;第二部分是对适宜进行双语教学的课程、教学的期望和建议,采用开放性问答题。所有调查问卷经处理后输入计算机并用Excel进行数据分析。
二、调查结果及存在问题
(一)调查对象及其英语水平
我校旅游管理和森林资源保护与游憩专业均面向全国招生,其中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由于入学前对英语水平有所要求,因此大部分学生来自城市,而森林资源保护与游憩专业的学生则大部分来自农村。农村地区因为相对闭塞,与国外的直接交往很少,英语水平也较差;同时由于这些学生在初高中学校里,英语教学资料匮乏,电教设备严重不足,英语教学条件较差,从而严重影响学生英语水平的提高。其明显的结果表现就是进入大学后英语四、六级的通过率相对城市学生而言会较低(如表下页1所示)。所调查的学生中62%已经通过了大学英语四级考试,达到了大学公共英语的基本要求,具备接受双语教学的基本条件。但学生的CET-6的通过率仅为25%,英语听力和写作仍然是学生的弱项,且大部分学生最希望自己在听力和口语方面会有所提高,并希望通过双语课程的学习来提高专业文献和翻译的水平(见下页表2)。这对双语课程的教学目的的确定提供了一定的指导意思。
(二)双语课程的开设
从下页表3可以看出,所有调查的学生都认为旅游管理专业必须开设双语课程,并且希望通过双语教学而提高语言思维能力及掌握相应的专业知识,仅有5%的学生认为双语教学的目的是掌握专业知识,而另外12%的同学认为是培养英语学习兴趣,这也说明学生对双语教学的目的性是很明确的。在双语课程开设时间上,52%的学生希望在大一开设,这可能与学生通过高中三年的英语学习,希望在进人大学后能够巩固有关;另外一个关键原因是在目前大多数高校仍然把英语四级作为学生毕业的必要条件,学生希望通过双语课程的学习来增加通过四级的可能性。对于旅游管理专业英语的开设门数,54%的学生选择2门,25%的学生选择1门,另外21%的学生选择3门,没有学生选择开设4门双语课程,因为学生普遍存在双语课程较难的心理作用。
(三)双语课程的教学
表4结果显示,学生理想中的教学方法就是现场教学,所占比重达44%,这与旅游管理专业的特殊性是有关的,学生希望双语课程与其它实践性较强的课程一样,可以通过教师带队前往酒店、旅行社、景区、公园现场体验。此外,现在的学生也对多媒体教学、互动式教学、情景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选择多媒体教学法主要是考虑这是一种现代化教学方法,旅游管理专业涉及的感观知识内容较多,它的现代化的教学工具可以生动直观地展示教学内容,使学生感觉到印象深刻。选择情景教学法的主要理由是理论联系实践,可以给学生以身临其境的感觉,对学生理解教学内容很有帮助。选择双向互动的教学方法主要是因为双方同时参与可以促进彼此间的交流,既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便于老师掌握学生情况。对双语教学的讲授方式,48%的学生希望是中英文各半,26%的学生希望是全英文,仅有8%的学生选择英文板书中文讲解,这也说明了学生对于双语教学的目的性较明确。对于双语课程教材的选择,有44%的学生认为双语教学应使用英文原版教材,有54%的学生认为英汉对照的教材比较合适。从被调查者所说明的理由来看,选择英汉对照的教材主要是考虑学生的英语水平参差不齐,英汉对照教材可以更多地帮助学生理解原文,既减少了查生词的时间,又不会因为难度太大而挫伤学生的积极性。而选择英文原版教材则主要是考虑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个较好的语言环境,让学生能够在不受任何限制的情况下更好地体会原版的内容,而且可以较好地控制英汉对照教材带给学生的惰性以刺激学生自学的最大能量。对双语课程的考核方式,在所有的被调查对象中,44%的学生支持开卷形式的考试,24%的学生认为闭卷考试的形式比较好,这说明大部分被调查者是主张开卷形式的考试的,另有32%的学生希望通过撰写论文。另外,有56.9%的被调查者认为应该采用全英文试卷,有43.1%的被调查者认为应该采用中英文混合试卷,说明大部分被调查者主张全英文试卷。综合起来看,就是大部分被调查者主张采用全英文试卷开卷考试的形式。对于参与双语教学的教师要求,51%的学生选择教师必须具备过硬的英语水平,同时25%的学生选择教师具备较高的专业知识水平,另有24%的学生选择教师应有国外进修培训经历,从这里也可以看出学生希望通过双语课程的学习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 和专业知识。
(四)双语课程学习存在的障碍
表5调查结果显示,对于推行双语教学中亟待解决的英语问题,57%的学生认为是口语问题,另有28%的学生认为是听力问题。这主要是因为所调查的学生大部分来自广西壮族自治区,许多当地高中英语的口语和听力教学方式和手段较落后。关于双语教学对英语学习的帮助,58%的学生认为是很有帮助的。在全部被调查者中,有11%的人认为开设双语教学课程的学生应具备较高的英语阅读能力,有64%的人认为应具备较高的英语听力水平,有12%的学生认为应有较强的翻译能力,只有13%的学生认为应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这与前面学生希望通过双语教学提高英语听力水平也是一致的。
(五)双语教学的建议
在本次调查过程中,学生对推行双语教学提出了许多诚恳的建议,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课程设置――希望在大学四年的教学计划中多尝试着开双语课,最后由教学系部、教研室确定有条件且必须开设的课程;教学方法一尽量使用情景教学和现场教学,同时增加双语课程实践的学时,前往饭店、旅行社、景区亲身体验;师资要求――学院应选择英语水平过硬,专业知识较强的高级教师任课,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多派专业教师到国外进修;教材选择――有选择地使用原版教材。
三、结论及对策
(一)提高学生专业英语水平
由于我国不具备双语的社会环境,所以学生须有一定的外语基础才能进行双语教学。也正因为如此,在国内学校里全面进行双语教学是不现实的。只有当学生达到了用外语授课的基本要求,开始进行双语教学才有可能。所以,并不是所有学生都适合双语教学。目前,相当一部分学生不仅欠缺英语听说能力,而且也欠缺英语阅读理解能力。由于一些学生的英语水平较差,有的教师不得不在课堂上进行逐字逐句的翻译,致使正常的教学难以进行,同时,原版教材固有的专业术语多、信息量大等特点要求学生课外必须花更多的时间来消化课堂所学,而对英语水平不高的学生而言,这是一个不可完成的任务。
为了双语教学的正常开发,必须提高学生的专业英语水平。首先应提高大学生公共外语的水平,营造一种良好的学习外语氛围。如在校内要经常进行英语听说读写能力的竞赛、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和省里组织的大学生英语交流演讲比赛。大学生英语水平的提高是实施双语教学的基础。此外,在实施双语教学的初期,学科双语教学的内容应由浅人深,循序渐进。如首先采用英文板书、中文讲授为主的方法,较为浅显的内容用英文讲,重点和难点用中文讲解。随着学生英语水平的提高,尤其是逐步适应后,再提高英语讲授的比重,最后过渡到英文教学为主。同时,鼓励学生用英文发言、提问或有选择地要求学生用英文完成部分作业,以训练其英语表达和书面表达能力。同时,必须引导学生正确的看待双语教学的目的,正如一位双语授课教师在试卷中提到的“Words from Instuctor: This is the first time for yout0 take a core course In English,You,your school。and your pro-lessor have made great progress,Please try your best t0 work onyour examination and do not worry about your grade,Grade Callbe technically set for aⅡkinds of examination,But a student’sknowledge and ability,as they are always,are for the future,”
(二)积极培养双语师资
双语教学的关键是师资。双语教学需要教师有非常好的外语水平,能够用外语进行思维和讲授课程。在课堂教学中从讲解、提问、练习、考试到书写都非常熟练。旅游专业的很多课程涉及学科多,多领域的专业术语和现象都需要用地道的外语来表达,困难就更明显。所以,有能够胜任课程的教师是根本前提。双语师资的匮缺是当前双语教学所面临的最大困难。目前我校的中青年教师相当部分具有硕士及博士学位,但绝大多数中青年教师都没有出国经历和外语专业学习经历,外语能力严重缺腿,即词汇量大、语法好、阅读能力强,但口语差、听力差、写作能力差,而双语教学对教师外语的综合运用能力尤其是口语和写作能力要求很高。双语师资队伍建设迫在眉睫,因此必须充分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一是学校立足现有师资,制定切实可行的双语师资培养计划,包括确定培养对象、制定和实施具体培养方案等,积极鼓励有能力的教师尝试双语教学,并有计划有步骤地选派教师到外语和计算机院系进修培训,提高口语水平和互联网、多媒体技术等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能力,或创造条件把教师送到国外接受英语口语和专业方面的培训;二是抓住旅游管理学科的专业优势,积极采取措施引进外籍教师或邀请与学校有合作关系的国外专家学者,以讲座、培训等形式,对现有师资进行指导,或直接聘任部分双语课程教师,带动双语教学师资水平的提高。
(三)选择适合的双语课程
双语课程的选择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双语教学课程应是非核心课、非必修课、非考研课程,避免非英语专业学生或英语基础较差的学生的核心课或必修课受到影响,要减少对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基础理论的影响;(2)双语教学课程应是应用性强、教学方式易于多样化的课程,易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动力和热情;(3)双语教学课程应该是原始记载资料中有英文编著的课程,避免翻译所带来的失真。
旅游管理专业可以开设的双语课程:如旅游学概论、休闲社会问题、游憩规划、国际博览会管理、国家公园管理、前厅部运行与管理、客房服务、旅游市场营销学、服务管理,而对于中国民俗、中国旅游景观、中国旅游政策与法规等中国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地域性较强的课程暂时就没必要进行双语教学。
(四)引进国内外优秀教材
教材是教学的主要依据,教材的选用直接关系到教学的效果。双语教学对进口教材的依赖性大,由此造成一系列比较严重的问题:一是任课教师选择国外优秀教材的信息渠道狭窄;二是即使选定了国外优秀教材,也难以保证及时、足量、连续供应。国内部分高等院校影印部分外文原版优秀教材,但或者印量太少,或者存在盗版问题,况且外文原版教材无论是原装进口还是由国内影印,一般价格都比较高,部分学生也存在经济承受能力问题。由于我国旅游业处在急速发展的阶段,目前旅游高等教育中教材更新速度慢,教材内容明显滞后于行业发展,双语教学的需要选用适宜的教材。
双语教学的正常开展必须依托外语原版教科书和教学参考书,没有原版教材,双语教学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教师和学生都无法接触到“原汁原味”的外语。为保证双语教学中教材的有效使用,教材选用要注重先进性、学术性、易接受性,选择最新出版的外语原版教材进行教学。如旅游学概论,可选择John Wiley&Sons,Inc,出版的Tourism:Prin-ciples,Practices,Philosophies;旅游市场营销学,可选择Pren-tice Hall出版的Marketing fnr Hospitality and Tourism;旅游管理信息系统,可选择Springer Verlag Wien出版的InformationTechnology and Tourism:A challenging Relationship等。鼓励和引导学生课后在图书馆或网络上查阅相关中文资料,查询相关英文原版参考文献。
休闲教育 公益休闲 国民素质 机理分析
开展休闲教育是全面提升国民素质的重要途径和方法。随着现代休闲与旅游业的蓬勃发展,休闲教育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一些高等院校相继开设休闲相关的专业和方向,社会上各种兴趣教育、爱好教育、野外生存、拓展运动等方兴未艾,休闲教育的实质就是要让人们学会“玩”,学会“生活”,大力提倡积极、进步、健康、文明的休闲活动和方式,但是,刚刚从温饱型走向小康富裕生活的多数普通公民,面对花样百出的休闲活动、休闲方式,还显得比较茫然而无所适从,尤其是去国外(境外)旅游还会不自觉地表现出许许多多的民族劣根性。中国和平崛起更多地体现为国家软实力的提升,而国家软实力的提升更是离不开国民素质的提高,中华民族是文明之国、礼仪之邦,在社会发展、经济繁荣、文化复兴的今天,提出通过休闲教育提高国民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休闲教育与国民素质的必然联系
什么是休闲教育?什么是国民素质?如何认识休闲教育与国民素质之间的内在联系和辨证关系?本文从休闲教育与国民素质的机理分析入手,提出休闲教育、“快乐”教育、素质教育重要性,以及通过高等院校开设休闲专业教育带动国民素质提升的途径和方法。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一下“休闲”的基本属性:休闲是指人们从工作和生活的压力中超脱出来,在闲暇时间自愿从事各项非报酬性的自由活动。第一,它是一种自由选择;第二,它是一种自在心境;第三,它是一种自我教化;第四,它是一种生命存在状态。在休闲活动过程中,可以获得自在的心境,并同时实现自我教化,达到健康身心、丰富生活、提升创意的效果。任何被动的、功利性的、受限制的休闲,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休闲。
休闲的本质属性,决定了休闲教育也完全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文化教育、思想教育、终身教育等概念,尤其是与国家义务教育的强制性相比,休闲教育完全是自愿教育、快乐教育、兴趣教育。休闲教育就是教人从小学会合理、科学、有效地利用时间,学会欣赏生命和生活,学会各种形式的创造,学会对价值的判断,学会选择和规避问题的方法,学会能促进身心健康的各种技能。休闲教育的目的,就是学会休闲、享受生活,感受快乐人生的乐趣和真谛。“休闲教育”意味着,应当尽早地让人参与家庭、学校和社区的休闲活动,帮助他们培养休闲技巧和休闲鉴赏能力,以使人们越来越多的自由时间得到充分的利用。休闲教育是一个缓慢的、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传授一定的技巧并要练习这些技巧,从而让人们感知“世界真奇妙、生活更美好”的本意。休闲教育是促进人在“成为人”的过程中获得自由和全面的发展,使整个人生充实、快乐,且富有意义。
其次,我们需要了解一下素质、国民素质的涵义。所谓“素质”,是指一个人在政治、思想、作风、道德、品质和文化、知识、技能等方面,经过长期锻炼、学习所达到的一定水平。它是人的一种较为稳定的属性,能对人的各种行为起到长期的、持续的影响甚至决定作用。一个人具备多方面的素质,如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心理素质、身体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等。我们说一个人的品质或者气质,实际上就是这个人各种素质的综合表现(又称“综合素质”)。综合素质是在人的先天生理基础上经过后天教育和社会环境的影响,由知识内化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心理品质。
国民素质泛指一个国家公民的整体素质,国民素质不是个体素质的简单相加,而是体现了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总体形象和社会风尚。相对于青少年儿童的文化知识、劳动者的职业技能等具体素质,国民素质往往包含一个国家和民族素质整体状况,或者说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基本素养,例如,文明程度、教育程度、精神状态和气质修养等。我们常说美国人、欧洲人、日本人……怎么样,其实就是指这些国家或民族国民素质的总体水平。我们常说中华民族是“文化璀璨”、“礼仪之邦”,就是反映了中华民族5000年文明素养的自豪感。但平心而论现代国人的素质其实远不如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为什么在国外旅游随地吐痰、大声喧哗的总是中国人?这里面自然与国民普遍受教育程度有关,但更准确的说是与不重视休闲教育有关――即使在休闲的场合,国人也显得太没有素养了,这方面既表现了国人在休闲生活方面的浮躁心态,也说明国人在闲暇时间的滥用、休闲方式的放纵等方面表现出了民族劣根性。
再次,休闲教育有助于提高国民素质。改革开放以来,引导国民素质提高的素质教育应运而生。“素质教育”,就是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目的教育,使学生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素质教育在于恢复教育的本来意义和价值,即养成学生健康人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素质教育要求课程内容必须与学生成长经验和现实世界紧密联系起来,在提高学业成绩的同时更能体会到学习的兴趣与快乐。因此,素质教育是以提高人的生命质量为宗旨的教育,强调探索精神和创新思维的培养。而素质教育强调“快乐教育”的本质正是休闲教育所努力追求的目标。
二、通过休闲教育提高国民素质的途径和方法
本文所讲的“休闲教育”,是指休闲学专家或休闲从业资深人员把从事休闲理论研究和管理实践所积累的知识、技能、经验等传授给受教育者,使之转化为接受者个人精神财富的社会化过程。
根据休闲教育的内容、对象以及目标不同,我们认为休闲教育大体上可以分为三类:一是休闲理论与研究教育类,主要培养休闲理论、休闲规划等方面的研究型人员;二是休闲事业经营管理及服务教育类,主要培养休闲服务与管理的从业人员;三是休闲活动兴趣爱好教育类,主要目标是引导大众健康、文明的休闲生活方式和休闲体验活动,旨在提高国民的整体素质。这三类休闲教育都与国民素质有关,尤以第三类“休闲活动兴趣爱好教育”与提高国民素质联系更加紧密。但正如我们一直坚持基础教育与应用教育并重的观点相似,在事关休闲教育与国民素质的问题上,我们也千万不要忽视休闲基础教育和理论研究。
开展中国特色的休闲教育,我们认为可以从职业教育和非职业教育两方面入手:职业教育就是要充分利用高校的教学资源,以增强休闲管理和从业人员的劳动(工作)技能为目的,通过正规学历教育、职业技术教育等方式,培养休闲业管理人才;非职业教育就是要整合老年大学、社区学院和青少年等社会各种教育培训机构,按照人们的兴趣爱好,开展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休闲教育和培训。非职业教育与人的谋生手段无关,完全是为了丰富人的休闲生活和娱乐活动,陶冶思想情操,提高人的素养,让人们学会休闲,享受生活。开展非职业教育,倡导健康、文明的休闲方式,提升国民的综合素质,与大专院校开展学历学位教育、职业技术教育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一)建立完善休闲学历教育,培养休闲研究型人才
国外休闲教育最显著的一个特点,就是有比较完善的休闲学历教育体系,与我国大专院校设立旅游(管理)学士、硕士、博士系列不同,国外许多高等院校都有为休闲方面设立的休闲学士、休闲硕士、休闲博士等学历学位教育。例如,澳大利亚的格里菲斯大学,在本科专业中设有休闲管理学士(Bachelor of Leisure Management),在研究生专业中设有休闲管理硕士(Master of Leisure Management)等。为顺应休闲国际化、大众化的趋势,我国休闲教育也要加快跟进,积极开展休闲职业教育、学历教育、学位教育,培养休闲专业的研究型人才,解决休闲理论人才稀缺问题。目前国内一批高校在旅游管理等专业中纷纷设立休闲方向,浙江旅游职业学院率先开设了休闲服务与管理专业大专职业教育,中山大学、成都大学、浙江大学城市学院等则开始尝试开设休闲管理本科专业,浙江大学开始招收休闲专业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说明休闲职业教育、学历教育、学位教育等已经开始在中国高等教育体系中得到重视。
开展国内休闲学历教育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适应社会需求,整合教学资源。休闲教育涉及面广,高校在设立休闲专业或课程规划前要从社会人才需求以及本校实际情况进行充分的调查、论证。了解当前社会对休闲人才的需求,根据需求明确本校休闲人才培养方向,并结合本校的实际承受能力,在整合现有教学资源的基础上确定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方案。
(2)明确休闲专业特色及基本定位。首先,高校开展的休闲专业教育要有特色,即要结合当地休闲产业发展环境,结合当地的休闲文化与民俗风情,确定休闲专业方向;其次,休闲业的成败关键在于人,因此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要明确培养目标,到底是培养研究人员、中高级管理人员,还是提供一般休闲服务的人员;再次,休闲业属于服务行业,因此必须要求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乐于为人们提供高效优质的休闲服务。“搞休闲的不休闲”,休闲管理和从业人员必须具有高尚的情操和无私的奉献精神,这方面一开始就要向被培养者讲清楚,以免给本人今后职业生涯规划造成不必要的负面影响。
(3)对休闲课程进行多元化设置。首先,要充分认识到休闲业的复杂性,休闲的多样性决定了休闲课程设置的多元性,休闲专业是培养社会适应能力强的复合型人才;其次,为了使休闲事业能够持续、稳定发展,高校休闲教育必须与生态、人文以及素质培养结合起来,在课程设置过程有意识的进行专业规划,突出专业培养目标与方向;再次,休闲教育的课程设置要把理论学习与实践活动充分结合,休闲是一种体验,如果忽视实践教育,人才培养是不全面的,无法适应社会的需求;最后,休闲教育一定要以基础理论教育为基点,以基本的理论课程来强化休闲观念,正确指导休闲实践活动。
(4)编写适合中国国情的休闲教程。中国休闲教育刚刚起步,休闲专业的教材相当缺乏。在进行休闲专业规划时,应把编写教材作为一项重点教改课题任务来抓,组织相关师资力量,借鉴我国台湾和西方国家开展休闲教育的经验,收集整理相关资料,结合中国的国情翻译、编写一批具有国内先进、国际前沿和系统规范的休闲教程,逐步形成休闲专业和课程设置的相关门类和体系。主要休闲教育课程有休闲概论、休闲管理、休闲发展、休闲规划、休闲设计、休闲策划以及娱乐休闲、运动休闲、文化休闲等内容。
(二)开展职业技术教育,培养休闲应用型人才
休闲职业技术教育不仅要使学生对休闲观念有充分的理解,更需要从休闲职业道德的高度,培养学生休闲服务与管理的职业意识,牢固树立健康、科学、合理的休闲价值观念,同时懂得休闲行业的基本格局与运行规则,掌握至少一至两门必需的休闲服务技能,热爱本职工作,适宜在运动休闲产业、茶文化休闲产业以及其他休闲关联产业中工作,通过学习全面掌握休闲服务能力、休闲事业组织策划能力、休闲事业经营与管理能力、休闲市场营销能力等。与大多数人仅仅把休闲作为兴趣爱好教育不同,休闲职业技术人员的主要使命就是要让这些人的兴趣爱好变成现实,乐于为他们提供贴心服务,让他们学会休闲,享受生活。这也是开展职业技术教育,培养休闲应用型(休闲服务与管理)人才目的。
结合几年来休闲教学实践和专业课程设置,我们认为休闲服务与管理专业等教育人才培养必须满足以下三方面的知识及技能要求:
(一)能力素质要求:包括思想素质,如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习惯。身心素质,如具有良好的个性品质和抗挫折能力,具有较强的心理调适能力。职业素质,如敬业爱岗,具有较强的休闲服务与管理技能等。
(二)知识结构要求:如掌握基础知识,如休闲学、旅游学、管理学、心理学、经济学、市场学等方面的知识。专业知识,如掌握休闲服务与管理、公共关系、商务礼仪、运动休闲、文化休闲、休闲养生等相关专业知识。
(三)核心能力要求:休闲服务与管理能力,如掌握各类休闲服务技能和相关休闲事业的经营管理技能;休闲产品策划与营销能力,如掌握休闲产品的策划技巧、休闲活动的策划及运作流程、具备休闲产品的推广营销能力;公关社交能力:掌握公关的基本原理和技巧,熟悉基本的商务和交往礼仪等。
(四)专业资格要求:如英语(4级以上)、计算机(2级以上)以及茶艺师、调酒师、化妆师、美容师、营养师、按摩师、健身教练等专业技能资格证书(一种以上)。
根据以上能力素质要求,开展休闲服务与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课程设置包括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必修课(含实训课)、专业选修课和公共选修课五大类。经过国家教育主管部门批复,浙江旅游职业学院休闲服务与管理专业开设两年来,在整合学校教学资源和休闲专业课程设置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相信通过若干年的努力,休闲专业高等教育将会得到更快的发展。
(三)开展兴趣爱好教育,提高国民的整体素质
面向社会大众开展兴趣爱好教育为主要内容的休闲教育(业余教育或终身教育),教育对象是休闲的体验者、消费者。社会休闲教育以陶冶性情和培养人的兴趣爱好为目的,是人们学习休闲的重要渠道和载体,完全可以引导休闲向更积极、更健康的方向发展。
(1)通过社会休闲教育,树立正确的休闲观念。对休闲的认识需要进一步提高,有的人思想观念陈旧,休闲观念庸俗化,休闲方式懒散化,以为休闲只是吃喝玩乐,没有将休闲同人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方式联系起来,更看不到休闲可以充实精神和提高人们的基本素养。因此必须通过休闲教育来引导大众树立正确的休闲理念,提高人们对休闲的认识程度。
(2)通过社会休闲教育,推广健康文明的休闲方式。现实社会中,大众对闲暇时间的利用与分配仍存在不健康、不科学、不合理,甚至是腐朽文化,如封建迷信、旧俗陋习、黄色书刊等现象。它们无处不在,有时是潜移默化,有时是明目张胆地影响人们的思想和行动。这些不健康、腐朽的方式,不利于社会的发展。通过休闲教育,推广健康、文明的休闲方式,有助于提高国民的整体素质。
(3)编制各种兴趣爱好的休闲课程。包括旅游休闲、运动休闲、娱乐休闲、文化休闲、度假休闲、保健养生、字画鉴赏以及书画、音乐、舞蹈、瑜珈、太极、武术、茶道、花道、网络游戏、股票彩票等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休闲课程,增加休闲教育的趣味化、游戏性,寓教于乐,把休闲教育与体验,如休闲与旅游、休闲与娱乐、休闲与运动、休闲与度假等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4)大力开展公民道德教育。构建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一体化的道德教育体系。以学校教育为主导,社会教育为依托,家庭教育为基础,充分发挥道德教育的促进作用。根据构建“和谐社会”的总目标,在学校、企业、机关、部队、农村广泛开展公民道德教育,学习公民守则、“八荣八耻”等行为规范,提倡华夏文明和为人处事的基本礼仪礼节礼貌,尊重各个国家和民族的风俗习惯,遵守国内外旅游的一些禁忌,学会以休闲坦荡之心与世人和平相处、友善沟通。
三、公益休闲风尚是国民素质提高的重要标志
西方国家的休闲教育是从小做起,并成为所有人的一门必修课,通过休闲教育,不仅获得休闲旅游和体验的基本知识,而且培养人的高尚情操、优良品德、健康身心、健全人格和创新精神、创造能力,促进素质的全面发展。尤其是在西方社会的价值观念中,参与公益活动的自觉性比我国公民高得多,在各类公益活动中,体现休闲本质的自由心态和主动意愿十分明显。因此,“公益休闲”常被被视为人生最高境界。
提出“公益休闲”的命题非常有意义,尽管西方发达国家的公民参加公益活动已经作为大众“休闲”的一种重要方式,但是在传统文化观念深厚的中国,参加公益活动还常常被人们看作侍侯人的“低贱”工作而被人瞧不起,特别是那些以“义工”、“志愿者”名义去医院、孤儿院、养老院护理危重病人、遗弃孤儿、孤寡老人的崇高行为,还鲜见作为“休闲”活动加以宣传推广,我们偶尔从媒体上看到这类报道,还多是某些影视明星或富豪们的“作秀”行为(当然也有许多是真心热爱公益事业的)。只有当参加公益活动作为国家公民自觉自愿的一种休闲方式,“公益事业”与“休闲活动”才能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公益休闲”才能成为社会风尚。所以我们要站在公民道德教育、提升国民素质的高度,通过宣传和倡导公益活动,在全社会普及和推广公益休闲,特别是要从娃娃抓起,从学生时代抓起,从学生素质教育抓起,从小树立起“公益活动”光荣的人生观、价值观。
“公益休闲”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尽管在休闲的理念上,“公益休闲”会体现出个体差异(对许多人来讲可能并不喜欢“公益休闲”),许多公益活动因为“无偿”本身也不产生增加值GDP(即“休闲经济性”不显著),但作为一种文明社会提倡的公民道德行为和休闲生活方式,丝毫也没有影响到“公益活动”休闲的本质。要使公益活动成为人们一种休闲方式,必须具有良好的社会环境和舆论氛围,也就是要使“公益休闲”逐步成为一种社会风尚。在这种大背景下,有的人会选择旅游休闲、文化休闲,有的人会选择娱乐休闲、运动休闲,有的人会选择公益休闲、养生休闲……即把“公益休闲”也作为一件自由、快乐的事情去做。休闲的本质是自由(不带任何勉强的),休闲的意义就是分享快乐!休闲活动对参与者来说更加轻松和愉快,甚至可以明显感受到“幸福”。这种“幸福感”在“公益休闲”活动中显的更加强烈,因为在从事公益休闲过程中你献出了爱心和真情,不仅你自己高兴,更重要的给被献爱心者带去了幸福和快乐!每年“情人节”有许多情侣去杭州吴山广场为病重患者献血,正是这种“公益休闲”快乐和幸福的体现!
所以,是否属于“休闲”,是由活动本身能否使人产生愉快的性质所决定的。当“公益休闲”也成为大家“快乐”追求时,我们离真正的文明社会也就不远了。在公益性休闲活动过程中,更可以获得自在的心境,并同时实现自我完善,达到健康身心、丰富生活、提升人格的目的。
总之,开展休闲教育,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迫切需要,是提升我国国民整体素质的重要举措,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人士,特别是高等院校和旅游、文化、体育等社会培训机构应给以高度重视。我们要借鉴西方国家和我国港澳台地区开展休闲教育的成功经验,结合中国的国情,充分挖掘我国古代丰富的休闲文化内涵,通过引进和创新相结合,休闲教育与休闲体验相结合,整合现有教学资源,开设休闲课程或专业,在加强休闲基础教育、学历教育、职业教育的同时,大力开展国民业余的、非职业的休闲教育,大大提升国民的文化素养和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刘嘉龙,郑胜华.休闲概论[M].南开大学出版社,2008,2.
[2]郑胜华,刘嘉龙.我国休闲教育的现状与发展构想[J].高等教育研究,2007,(2):79-84.
[3]马惠娣.呼唤中国的现代休闲教育[OL].上海华东师大“中国人精神生活:特征、问题、研究方法学术研讨会”.中国休闲网,2006-11-23.
关键词 森林旅游 休闲度假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2-4690(2009)000-0076-03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生态贫困”的加剧,城市工作生活的紧张节奏,还有“短假制度”和“强制带薪休假制度”的实施,种种因素使休闲度假方式日渐成为当今旅游的主题,成为未来旅游发展的方向。因此,以“绿色、健康、休闲、时尚”为主题的森林旅游,拥有优越的度假旅游资源,必将成为今后休闲度假旅游的主体,如何将森林旅游与休闲度假融为一体,发展森林休闲度假旅游已成为重要课题。
一、休闲度假的时代特征
从旧式的观光型旅游到体验型旅游,再到休闲型旅游,世界旅游发展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这是由社会经济的发展所决定。当今我国社会经济正处速发展的阶段,三个旅游发展阶段在我国依然共存,但随着经济发展,休闲度假正逐步成为一些发达地区旅游的主体,呈现出四个时代特征:
1、自然性和养生性。随着城市“生态贫困”日益加剧,工作生活的压力剧增,使得远离城市喧嚣,寻求更好的休息和放松方式,以增进身心健康,释放压力,消除疲劳,恢复体力。因此,回归自然、休闲养生就成了城市人群生活的组成部分,这正是城市周边温泉疗养、森林旅游、乡村旅游等旅游度假地发展的内因。
2、短期性和高频性。生活节奏的加快,工作压力的增加,让休闲度假越来越成为生活的必需;生活水平提高了,经济宽裕了,为休闲度假提供了更多的富余资金;国家休假制度的良性调整,为休闲度假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时间;近年来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为休闲度假提供了更多的选择空间,这些因素决定了当今休闲度假旅游具有短期性和高频性的特征。
3、舒适性和个体性。进入休闲型旅游阶段,游客对舒适性的需求更高,个体旅游服务的差异性更加明显,旅游服务方式从“大众化”、“低档次”和“经济型”为主的快捷团队旅游服务逐步转向以“个性化”、“高层次”和“舒适型”为主的松散型旅游服务。旅游的吃、住、行、游、购、娱等因素都发生了巨大变化,舒适的旅途、温馨的旅馆、爽口的菜肴、清新的景点、优质的特产、舒心的娱乐就成了休闲型旅游的服务规范。
4、短途性和小型性。短期性和高频性决定了休闲度假旅游的短途性,城市周边的旅游度假地成为首选;舒适性和个体性影响了旅游出行方式,特别是私家车的日益增多和普及,传统的团队旅游所呈现的“赶场式”的紧张日程、统一的服务标准、程序化的活动安排都与休闲主题不相称,因此以家庭为主体的小型团队、城市郊区短程旅游成为休闲度假的必然选择。
二、森林旅游是休闲度假的主体
森林旅游是依托森林旅游资源,开展森林观光、森林养生、森林度假、科普考察、生态教育等项目的旅游方式。森林旅游以独特的森林景观、优越的生态环境、清新的自然空气、优良的气候条件,成为回归自然、享受自然的重要方式。随着休闲型旅游阶段的到来,森林旅游必当更具优势,必然成为休闲度假的主体。
1、森林旅游具有独特的感观性。我国幅员辽阔,气候类型丰富,不同地域不同气候条件,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林相景观,如云南西双版纳的热带雨林奇观、四川九寨沟的林水一色、福建牛姆林的过渡型生态景观、吉林长白山的寒带森林景观、北京香山红叶等等,都具有独特的观赏性;森林还具有空气清新、泉水清洌、气候宜人、静谧幽深等度假型特性,如江西庐山的避暑、湖南衡山的幽静等等,都成为了休闲度假的胜地。
2、森林旅游具有优越的养生性。森林陆地生态结构的主体,是生态圈完成新陈代谢的转换机,也是生物的基因库和氧气的贮存库。森林中所含的空气负离子被称为“空气清洁器”,是空气质量好坏的标志之一。世界卫生组织规定:清新空气的负离子标准浓度为每立方厘米空气中不应低于1000-1500个。空气中负离子浓度多少不仅预示着空气质量的好坏,同时高负离子浓度的大气环境,对人类的健康有一定的医疗保健作用,能够改善大脑皮层的功能,振奋精神,消除疲劳,提高工作效率,改善睡眠,增加食欲,还有降低血压、促进机体新陈代谢、增强身体免疫力等作用。因此,在国外有很多依托森林而设立的项目,比如美国的“森林医院”、日本森林氧气销售站
等,日本每年约有9亿人次到森林中进行森林浴。森林旅游成为最好的廉价养生度假地。
三、森林旅游休闲度假的经营管理对策
我国的森林旅游才刚刚起步,三个阶段并存的旅游发展阶段,让森林旅游还处于观光型旅游的建设和管理水平,还存在着定位不明确、休闲服务还没形成、项目开发缺乏新意、宣传工作不到位、开发建设资金匮乏等与休闲度假旅游不相称的问题。
针对存在的问题,初步探索森林旅游休闲度假的经营管理对策。
1、明确定位,做好规划
先进行森林旅游资源普查,从森林景观、森林养生、森林气候、水质环境等角度进行考察,再从周边客源市场进行客观评价分析,一般离中心城市不超过3小时半径范围,然后才进行休闲度假方向定位,规划建设森林旅游度假区。森林休闲度假旅游规划要突出森林景观特色,结合其他自然景观和休闲度假需求,进行全面规划和空间布局,对功能区划分、旅游环境容量、休闲度假项目、森林景观游览线路、度假体验项目、服务设施、服务规范、品牌形象塑造等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建设,并综合具体的经济实力,制定分步实施规划,逐步完善和美化森林旅游度假地的品牌。初步总结森林休闲度假规划需要遵循以下四个原则:
1.1科学规划定位原则。这是景区建设的重中之重,规划定位的准确与否,决定着景区的生存空间和时间。要确立发展森林休闲度假应回答几个问题:从资源的角度,通过对景区的景观、气候、空气质量、水质等方面科学评估来解答是否适合开发森林度假旅游区的问题;从市场的角度,通过对周边市场需求、客源结构等方面调查来解答开发森林度假旅游区的发展潜力问题;从产品的角度,通过对周边相似资源、度假产品的优劣来解答如何开发独具特色的森林度假旅游区的问题。经过多方论证,最终决定发展方向,进行规划建设。
1.2项目差异化原则。通过对资源和市场的评估,围绕资源特色和发展定位,整合出自己的拳头产品,塑造独特品牌形象,比如最好的“森林医院”、最佳森林养生地、“生命之源”等,围绕这些主题,进行主题项目规划设计,从而避免“跟风”现象,要求森林度假项目建设至少在一定区域内(至少设区市以上)具有“唯一性”或“独创性”。
1.3突出重点原则。规划建设要围绕“森林、度假”两大卖点进行整体塑造,主题突出,包括规划布局、细节雕饰等。从空间布局上可分为森林景观观赏区、森林沐浴区、森林康体保健区、森林度假区等等,以森林为主题,以度假为内涵,规划布局建设一批森林与度假相得益彰的品牌项目。
1.4与环境相协调原则。规划建设森林度假旅游区要与人文自然旅游资源相协调,相生相长,才能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2、彰显特色,多元融合
森林度假旅游区是一个综合性较强的旅游项目,要根据森林旅游的不同特色资源,开发各具特色的旅游项目,比如开发具有森林野趣的体验型项目,如森林标本制作、珍贵树种认养、种植同心树、科普教育、野外生存训练等项目;将自身特色与不同文化相结合,开发多元文化的旅游项目,比如与体育文化结合,开发攀岩、狩猎、滑雪、丛林野营、探险、漂流、划船等项目;比如与康体文化结合,开发自然氧吧疗养室,引入自然的新鲜氧气,让游客除了到大自然中沐浴外,在房间里依然可以呼吸到天然氧气;中草药理疗中心,利用森林丰富的中草药资源,与中医理疗相结合,开发中草药浴、中草药香熏、刮痧、按摩等,真正地把森林疗养的功能发挥到极致;比如与现代科技相结合,建设多媒体三维立体的森林科普教育影院,让游客身临其境般地体验大自然进化过程、神秘的动物世界、多彩的百花世界,弥补游客们在浏览过程中所带来的缺憾,同时也进行了一次生动的科普教育。总之,森林度假旅游区是一项融合各种元素的综合性旅游项目,要注重彰显特色、多元融合和自主创新,才有生命力和竞争力。
3、精细管理,超值服务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和国民素质的提高,旅游散客化越来越明显,游客的需求日趋多样化,对旅游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森林度假旅游区更是如此,因此旅游景区应推行“精细管理”和“超值服务”。
3.1精细管理。“细节决定成败”已经成为管理界的共识,而如今我国的旅游景区管理还处在“大一统”的粗放型管理模式,景区建设和管理以满足观赏性需求为主,服务以标准规范化为主,服务对象以团队旅游为主,其标准化的管理模式已不能适应当今休闲型旅游时期的需求。现阶段的旅游逐步向舒适型、人性化、散客化方向转变,因此管理模式的变革理所当然。精细化的管理越来越成为今日景区管理的主流,特别是以度假为主的森林旅游。首先,森林度假旅游区的建设上要求精耕细作,从粗放型向精品型方向转变,大到度假区的规划功能分区和布局,小到休息亭和旅游线路安排,都需要进行科学论证和合理规划。在国外,游步道规划都要精确的测算和评估,通过多人次的测算后,再根据游客身体上、视觉上、精神上的疲劳期,确定哪里建造休息亭,哪里改变景观主题,哪里设置配套设施来缓解精神疲劳。在材料选择上要求“绿色、自然、谐调”为标准,从选材的环保性,到结构的感官性,再到颜色的谐调性,还有设计的实用性和愉悦性,从不同的角度给人以不同的感受,让游客感觉更舒适、更健康,让景区规划和建设为休闲度假服务。其次,森林度假旅游区的管理上要求统分结合。现代化的旅游管理要求既要精细分工,又要统一协调。从管理制度的层面上,度假区管理需要细化分工,做到职责明确,责任到人;从旅游形象管理的层面上,度假区是一个整体,上到景区领导,下到普通员工,不分彼此,树立统一的服务意识和理念,提供一体化的优质服务,只有整体服务意识的提高,才能作好每一个细节。
3.2超值服务。“超值服务”就是提供超过游客所支付价值以外的有效服务,具有出乎游客意料之外的附加功效,往往能给游客以意外之喜,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旧的服务体系要求标准化和规范化,这在游客心中已成为理所当然必须的服务规范;随着游客个性化需求更加多样化,特别是休闲度假型的游客对服务质量的要求更高,做好“超值服务”,才能长久地吸引宾客的注意力和回头率。首先要以“游客至上”为第一理念,给游客以尊贵、温馨、人性化的服务,做到细致入微,一句暖人心的话语,一个关怀的动作,一点温馨的小提示,都要让游客觉得周到,感到温暖,做到“0缺陷管理”,达到服务过程的尽善尽美。其次,要注意服务经验的总结和服务理念变革,根据度假区发展的不同阶段、服务对象的不断变化,适时地调整服务内容和服务标准。迪斯尼公园进入中国后,就对中国游客的旅游观念进行了调查和总结,对原有的旅游项目和服务内容进行了多项改革,造就了“中国化”的迪斯尼;第三要强化服务意识和技巧的培训。要强化度假区整体形象和服务意识的培训,让员工们对度假区充满感情和热爱,才能激发员工的服务激情,以主人翁的态度去“尽地主之谊”,为游客提供体贴入微的服务。要强化服务操守和技能的培训,从服务技能、操作规范、游客心理学、度假区服务要领、沟通技巧等方面对员工进行培训,让员工体会如何为游客服务、如何与游客沟通、如何体察游客需求、如何适时提供“超值服务”。全心全意为游客服务是宗旨,做好服务规范是前提,运用“超值服务”是提升,是度假地旅游服务的特色。
4、精心运作,塑造形象
森林度假旅游目的地形象营销体系是一个整体,是以森林旅游资源为主体,以休闲度假为主要内容,以增加度假型游客为主要目的,通过外部的市场运作和内部的产品整合,达到最优的系统工程。这个体系包括形象特征、市场定位、价格决策、形象营销。其中形象特征是核心,包括了森林度假旅游资源特性、度假项目内容、服务性质、旅游资源的规划设计等内容,要通过度假产品规划和策划,整合所有资源,挖掘产品特色,形成本身独特的度假旅游个体特征;市场定位是依据,包括了产品定位、市场分析、客源分析、竞争力分析等内容,通过科学的分析和评估,找准市场,做出决策判断,才能制定行销对路的度假旅游目的地营销策划;价格决策是关键,这就涉及到产品特性分析、市场定位分析、容量管理分析等内容,森林度假旅游属于高端旅游产品,而非普通的观光型旅游,片面的追求游客量最大化是不符合度假型旅游的需求,其受到产品特性、接待容量等的限制,追求游客的回头率、效益的最大化才是最终目的,因此,高端旅游产品理应有较高的价格定位。形象营销是手段,是整个体系的主要内容,这主要包括外部营销和内部营销两大方面,外部营销是招徕游客,内部营销是服务游客,外部营销以内部营销为基础,同时也会影响和改变内部营销的内容,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只有达到和谐统一,才能真正树立好森林休闲度假旅游区的整体形象。
4.1外部营销。简而言之就是运用各种旅游市场营销手段,让游客产生旅游的愿望和需求。包括了旅游度假目的地的形象标识、旅游内容、旅游价格等。首先要找准市场,对整个旅游市场进行细分,确定森林休闲度假旅游消费群体,进行有针对性的市场分析,从其出游目的、选择内容、选择方法、出游方式等内容入手,制定出行之有效的营销策划。其次是分析客源地的营销方式,包括营销媒介、营销手法、活动载体等内容,制定出多形式的营销方式,吸引游客注意力,产生度假愿望。第三是主题要突出,形式要多样。要大力宣扬森林旅游的绿色健康和休闲度假的时尚养生主题,善借城市健康需求之利、森林养生资源之势,成功策划绿色健康主题活动;利用新闻媒体之力,时代新媒体(如网络媒体、移动信息媒体)之效,形成立体轰炸式的宣传,迫使游客做出度假旅游目的地选择。
4.2内部营销。就是通过内部资源整合,提供最优服务,争取游客回头率和效益最大化的营销手段。这包括了度假区规划设计、人力资源管理、旅游服务营销等内容。旅游度假区规划设计是核心内容,要营造优美的森林度假环境、温馨的硬件服务设施、高档的休闲服务项目等有别于都市生活的另类空间。旅游度假区精心设计的管理体系,让游客随心所欲,真正体验全身心的放松。比如私人会所式的管理、私密性管理、VIP式管理等等。旅游度假区细心周到的服务,让游客倍感温暖和关怀,比如情感营销、沟通营销等等,让游客对森林旅游休闲度假区产生情愫,形成深厚的归属感,产生强烈的“再次光临”愿望。
综上所述,只有通过精心的规划设计、细心的管理服务、全心的形象塑造,才能造就独具特色的森林休闲旅游度假目的地。
[参考文献]
[1]马建章,《森林旅游学》,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1998年8月.
[2]董智勇等,《中国森林旅游学》,石油工业出版社,2002年.
[关键词]旅游;旅游本质;旅游边界;旅游统计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06(2016)08-0016-13
Doi: 10.3969/j.issn.1002-5006.2016.08.007
引言
逻辑学常识告诉我们,世间万物和诸般概念,一般都有各自特定的所指和边界,这是万千事物不同名称由来的依据,也是人们辨识各种事物的前提。作为人类行为活动的一种方式,旅游虽然被绝大多数研究者认为是“十分复杂的现象”,要为它下一个准确的定义“十分困难”[1-3],但扪心自问,“旅游”的内涵和外延应该不至于比“文化”“存在”等概念更为复杂吧?旅游到底是指哪一类行为活动,进行了什么活动的人属于旅游者,这是普通人的常识认知所能确定的。对此,中外旅游学者也从理论和逻辑上进行了深入的梳理和探讨,对旅游这一基本概念的认知接近达成共识[4-9]。然而,这种共识目前还不够稳固,许多人已经习惯了按照世界旅游组织(UNWTO)出于经济统计需要而给出的宽口径“旅游”定义去理解旅游,并以此技术性定义质疑更为严谨的学理性、概念性定义[10]。面对国内学者有关旅游的核心是“愉悦体验”还是“非惯常环境体验”的两种观点,人们感到旅游本质的核心仍未确定 [11]。尽管许多学者指出世界旅游组织的统计性旅游定义会误导我们,建构旅游理论必须探索更严谨的概念性定义[3, 7, 12],但由于该机构的官方色彩及国际组织背景,人们容易将其给出的旅游定义视为权威观点而接受(至少无法忽略它的存在),放弃探索更具学理性的观点。大量旅游学教科书为了兼顾两类存在矛盾的旅游概念而勉强自圆其说,逻辑上不能自洽的理论解释使本来明白旅游为何物的学生在学习旅游学课程后反而无法与常人对话。世界旅游组织所给出的技术性定义,就像一座巨大无形的山体,把旅游界的人笼罩其中,使大家身在此山不识山,无法在“旅游”和“旅游者”这两个最基本的概念认知上形成符合常识并能够逻辑自洽的认知,以至于在国家官方旅游抽样调查问卷中不得不转换陈述方式才能被社会接受。因此,有必要辨析旅游概念的本质内涵和外延边界到底在哪里,即使这个边界是动态的、模糊的,也依然存在。这不仅出于学理需要,也是法理需要,更是产业需要。
1 统计范畴的“旅游”到底是什么
1.1 国际机构对旅游统计原则的解释
要了解统计范畴的旅游到底是什么,应回归到制定国际旅游统计标准的官方文件的表述中。《2008年国际旅游统计建议》(International Recommendations for Tourism Statistics 2008)是目前最新版本的国际旅游统计文件[13],它由世界旅游组织拟定,联合国统计委员会审核颁布1。该文件这样阐述进行国际旅游统计的目的以及统计的范畴:(1)旅游(tourism)是一种社会、文化和经济现象,涉及人员向其惯常居住地以外的地方移动,通常以娱乐为动机。鉴于旅游会对经济、自然环境、人工环境、到访地的当地人口和游客本身产生一系列影响,有必要对旅游的发展、管理和监测进行全盘考虑。为了帮助决策者更好地制定和实施国家和地方旅游政策,制定营销战略,需要获得更多更可靠的统计资料以对旅游进行各种分析。为了给各国编制旅游统计提供一个共同的参考框架,即一个具有内部一致性的定义、概念、分类和指标体系,编制了《2008年国际旅游统计建议》,该体系将有助于与旅游卫星账户国民账户、国际收支和劳工统计等的概念框架建立联系。(2)从经济视角看,国际旅游统计聚焦于visitor(本义为“访客”,中文文件将其译为“游客”,下同――笔者)活动及按货币和非货币指标对游客进行的计量。因此,旅游的定义是被确定为游客(visitor)的人员所从事的各种活动,即为度假、休闲和娱乐、商务、健康、教育或其他目的旅行的人。该范围要比传统概念的旅游者更广,后者只包括休闲旅行。(3)旅游指游客(visitor)的活动(tourism refers to the activity of visitors)。游客(visitor),指出于任何主要目的(出于商务、休闲或其他个人目的,而非在被访问国家或地点受聘于某个居民实体),在持续时间不足一年的时间内,出行到其惯常环境之外某个主要目的地的旅行者。游客(visitor)的这些出行符合旅游性出行(tourism trip)的标准。(4)旅游是旅行的一部分,游客(visitor)是旅行者的一部分(Tourism is therefore a subset of travel and visitors are a subset of travelers.)。(5)旅游性出行的类型包括:①个人目的:度假、休闲、娱乐、探亲访友、教育和培训、保健医疗、宗教朝觐、购物、过境(停留)、其他;②商务和职业。
上述要义让我们明白,统计视角的旅游是这样的:
(1)旅游统计是对移动人口及其消费的经济统计。
(2)旅游统计的对象人群其实是访客(visitor)。“访客”的外延大于“旅游者”,相当于不以就业为目的的所有旅行者。
(3)旅游统计的范畴大于旅游本身,包括了因个人和工作事务目的的各种出行活动。即:统计范畴中的旅游=到访≈旅行,旅游业≈旅行业。
1.2 官方机构旅游概念界定的演变与问题
表1列示了国际国内组织从统计角度给出的旅游概念界定及其历史演变情况。
细看表1,还有几个问题值得进一步讨论。
第一,旅游统计的对象逐步扩大。从最初的只计过夜访客,到后来包括不过夜访客;从最初的不包含留学生,到包含教育培训乃至购物者;从只计保健(health)目的者,到包含医疗(medical care)目的者。对象扩大虽然有因可循(例如出国购物逐渐成为享受性活动因而具有愉悦性),但有些对象的扩展不一定适合所有人群或国家,例如,把保健性疗养扩展到就医看病,对于发达国家也许适用,对于中国则不适用。由于医疗资源分布不均,日均70万外地患者赴京看病,2013 年北京市三甲医院外来就诊的患者达3036万人次,这是国家卫计委抽样调查得出的数据[14]。这相当于说北京市2013年接待国内其他省市来京旅游者(游客)总数1.56亿人次中,有约1/5的人数是就医人群,这在事实与逻辑层面都说不过去。
第二,先界定“旅游者”后界定“旅游”,不符合常规认知逻辑。国际组织于1937年开始界定“国际旅游者”,一直到1991年才在其旅游者概念的基础上界定什么是“旅游”,并且旅游的定义是被确定为“游客(visitor,访客)”的人员所从事的各种活动。从现象和概念产生规律看,应该先有“旅游”这种行为活动,然后才有被称为“旅游者”或“游客”的一类特殊人群,就像先有“运动”,其后才有“运动员”概念。因此,符合常规的概念界定顺序应该是先界定前者(例如运动、旅游),再界定后者(运动员、旅游者)。世界旅游组织对“旅游”的界定属于逆向倒推,在没有阐述何为旅游的情况下,先设定哪些人群是访客(visitor),然后让“访客的活动”等于“旅游活动”,让“访客=旅游者”,一方面有先天逻辑缺陷,另一方面也有偷换概念之嫌(访客的内涵与外延范围明显不同于旅游者)。
第三,travel,visit,tourism三大概念在界定与使用中存在自相矛盾现象;中文翻译错误加剧概念混乱。从表1的国际机构文件规定可以看到,他们对travel,visit,tourism三大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边界的认知基本上是清晰的,也大致符合常识判断,即tourism(旅游)?travel(旅行),旅游者(tourist)?visitor(游客)?traveler(旅行者)。然而,在具体使用这些概念时并没有完全遵循这种逻辑关系,而且表现出要打破这种边界关系的趋势,要让范畴更小的“tourism(旅游)”去统筹范畴更大的“travel(旅行)”。UNWTO的英文原名中的“T”,从1963年的“travel”改为1991年的“tourism”,两次大会讨论的问题是“旅游”统计,但会议名称却是“旅行和旅游会议”(见表1第1列)。也就是说,国际机构虽然在文本内部说明了旅行与旅游的联系与区别,提出了旅游只是旅行的一部分,访客只是旅行者的一部分,但实际的旅游统计范畴却明显超越了常识认知中的“旅游”边界而接近于广义的“旅行”1,而文件的名称却依然是“旅游”,这犹如用一件小小的衣衫包裹一个大大的身躯,衣不蔽体,难免显出捉襟见肘之态。旅游概念的混淆之根从此埋下,旅游、访问和旅行本来清晰的外延边界就此被人为打乱。
汉语翻译理解的错误,进一步加剧了这两大概念的混淆,大量英文教科书和文件将“travel”理解成“旅游”,把“business travel、religious travel”译成“商务旅游、宗教旅游”;把“世界旅行与旅游理事会”(World Travel & Tourism Council,即WTTC)译成“世界旅游旅行理事会”或“世界旅游理事会”;甚至在国际组织提供的官方文件汉译文本《2008年旅游附属账户:建议的方法框架》中,我们也能看到许多错误和不严谨的翻译,开篇第一章就将travel译为“旅游”,将traveller译为“旅游者”,对visitor与tourist的含义与汉译不加区分,与《2008年国际旅游统计建议》相对严谨的翻译形成反差。三大旅游基本概念的汉语错译如此普遍,应该不仅有翻译原因,也有国际组织自身对概念界定及使用不严谨之因。
对“visitor”一词的汉语翻译问题有必要特别提出讨论。该词的准确含义是“访客,参观者”,比常识认知中的“游客”概念的外延更大2。现行所有旅游统计数据中的“游客”,其实是指visitor(访客),范围大于“旅游者”(tourist),二者差别并不仅在于UNWTO提出的过夜与否。我国的官方统计文件和有关书刊一直如此称呼但少有标注原文者,只有王洪斌和高苏的《旅游学概论》明确指出我国将visitor译为“游客”是一种误译[15]。如果说“visitor(访客)”的边界范围大于“tourist(旅游者)”在中英文中是合乎常识的话,说汉语“游客”的边界范围大于“旅游者”,显然不符合常识。对于国人而言,“旅游者”与“游客”的含义完全相同,只不过前者更显严肃,后者更为简洁,二者完全可以互换使用。现实文本中人们一般也不加区分,我们所有的旅游学教科书以及《旅游法》,都将“旅游者”(而非“访客”)作为独立一章设置,它们所界定的旅游者,显然就是指常识意义上的游客,而非UNWTO意义上的“访客”(visitor)。因此,visitor概念在汉语官方文件中被译为“游客”并每年依此口径旅游数据,造成行业内外很大误解,人们自然会将这些“游客”(访客)全部看作是旅游者,而不知其实是指到访者。故此,有必要将统计文件中的visitor所对应的“游客”改回更准确的对应词“访客”,以免加剧概念混淆。
当然,visitor概念的使用和错译只是造成了一部分混乱,旅游界最根本、最原始的概念混乱,当属国际组织出于经济统计需要而对“tourism”(旅游)一词的内涵和外延的人为干预而造成的混乱,这种混乱,迄今影响着社会各界及旅游界自身对旅游范畴的准确认知。
2 如何看待统计范畴的“旅游”概念
2.1 理性认知世界旅游组织界定的“旅游”概念
概念是反映事物的特有属性的思维形式。所谓特有属性,是某类事物都具有而别的事物都不具有的那些属性(其中,某类事物的决定性的特有属性被称为本质属性)。定义是揭示概念的内涵的逻辑方法,也是揭示事物特有属性的逻辑方法。概念的内涵与外延相互制约,概念的内涵确定了,在一定条件下概念的外延也跟着确定了,反之亦然[16]。
2.1.1 从旅行角度看旅游
世界旅游组织1991年从统计角度对“旅游”的界定是:旅游(tourism)指人们由于休闲、商务和其他目的而到惯常环境之外的地方旅行,其连续停留时间不超过一年的活动。对国际访客(international visitor)的界定是:到一个不是自己惯常居住的国家去旅行,连续停留时间不超过一年,主要目的不是为了从访问地获取经济效益的人。这两种定义,一种指旅游活动,一种指旅游者,表述的方式略有不同,但用以刻画两个概念属性特征的要素是一样的:空间、时间、目的。定义的方式也是经典的“种差+属”方式,其中的“属”是旅行(者),“种差”是旅游(者)。接下来需要问的是:旅游和旅行两者之间,决定它们差别的本质属性是什么?是“空间”上移动到非惯常环境?回答:二者无差别,近距离移动一般不会被称为旅行;是“时间”上停留的暂时性,即在非惯常环境暂时停留,最终会返回出发点?二者基本一致,只有移民是单向旅行,其余皆须返回,至于停留时间是否以一年为限,是技术口径问题,与本质无关;那么是出行“目的”不同?是的!常识告诉我们,旅行是出于各种目的的远行和异地停留,而旅游是出远门去“玩”。国际组织也意识到这一点,《2008国际旅游统计建议》开章明义第一条就提出,“旅游(tourism)……通常以娱乐为动机”。那么,关键就在于在概念界定中如何描述旅游与旅行在“目的”上的区别。我们遗憾地看到,世界旅游组织对于旅游与旅行在“出行目的”差异上的界定,是“是否为了在当地赚钱”。这显然不同于其所认可的常识认知,也没有反映出旅游与其他旅行在目的上的本质差异。Cohen说,旅游与其他旅行活动在目的上的差异,在于后者是事务性,前者却是非事务性的,只以旅游本身为目的[4]。国际组织指出,之所以把旅游的统计范畴扩大到传统的娱乐性目的出行之外,主要是为了衡量移动者对当地的经济贡献,而这种经济贡献的对比需要与劳工部门、居民经济统计部门相协调,因此,“目的”这一本质性属性就变得次要了,过夜成了更重要的指标[17]。各种本质不同的出行目的(而非出游目的),都被包含在“旅游”这个范畴中。也就是说,目前世界旅游组织出于经济统计需要而给出的旅游和旅游者定义,并没有找准旅游的本质特征(至少有违于常识认知),并且有意把这两个概念的内涵泛化,因此其外延的边界扩大和不清晰也是必然的结果。这种情况,只有两种可能的解决路径:(1)世界旅游组织及各国声明其所统计和界定的旅游,是“泛旅游”,或者更名为“旅行”统计,让名实相符;(2)理论界清晰区分统计性定义与概念性定义,寻找符合常识认知的旅游概念界定方式,避免统计性定义带来概念认知与理论混乱,做出知识贡献而非唯权是从。
作为学者,前者只是建议,后者才是责任。我们需要找到旅游和旅游者的真正内涵和外延边界,并寻找到更为准确的概念来描述和解释旅游界的现象。此前,已有学者做出了分析,提出了分类标准。Cohen在1974年就提出了关于旅游和旅游者分类的精到观点,认为旅游的类型可以划分为“完全旅游”和“部分旅游”(partial tourism,顺带旅游)两种,后者即指各种事务旅行中伴随或嵌入了旅游活动的行为[4];谢彦君(2011)提出“嵌入型旅游”概念,同此含义[3]73。此外,还有学者提出了两组用于区别旅游本质属性成份纯度的层级概念,一组是“元旅游、准旅游、泛旅游、伪旅游”(曹诗图,2006,2014)[34-35],另一组是“纯旅游、准旅游、类旅游、泛旅游”(袁美昌,2011)[18],二者对第一层面概念――“纯旅游”(“元旅游”)的认知几乎完全一致(同“完全旅游”之义),认为都是利用闲暇时间在异地从事非功利的、以愉悦为主要目的的体验活动,差别只在于用词不同。但对于准旅游、泛旅游、非旅游(伪旅游)概念的理解上,二者存在一些差异。曹诗图认为“准旅游”是消遣、审美等愉悦体验特征不很明显但仍具有某种旅游内涵(如舒展身心、增长知识、身心需求的满足等)的异地休闲生活方式,如康体旅游、科考旅游、修学旅游、宗教旅游、黑色旅游等;“泛旅游”则是以某种功利性目的为主,旅行中附带进行了某种旅游活动(如所谓的商务旅游、会议旅游、探亲旅游、寻医旅游),而纯粹的事务/商务出行活动则属于“伪旅游”。袁美昌则认为“准旅游”特指探险、考察、禅修、磨砺等具有预先事效而与旅游有相似体验目标的活动,并且不带有紧迫性;而那些纯粹的必须完成的事务性旅行,则属于“类旅游”(“非旅游”),如同类人猿,虽类似人,但不是人[18]。他把“泛旅游”看成是“旅游+类旅游”,且“旅游=纯旅游+准旅游”。有意思的是,谢彦君也曾使用“准旅游”概念,他认为各种非休闲、非娱乐、非审美目的的旅行(如帝王巡行、商贸旅行、探险旅行)活动,“充其量只能称作‘准旅游’”[3] 88。这些描述不同层次旅游含义的概念群的出现,远比只用一个单一的“旅游”概念来解释多元旅游现象更为有效,值得重视,并且各有其独特贡献。至于细节理解和用词的差异则完全可以在寻求共识的前提下再行探讨商定。
进一步,从目的区分角度看,如何看待国际机构给出的各种“旅游性出行”与纯旅游之间的关系?又如何区分我们旅游界经常提到的商务旅游、生态旅游、工业旅游概念,以及日常生活中人们所说的“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此前,曹诗图、袁美昌也曾描绘出其各自理解的旅游概念圈层结构图,本文用图1来呈现笔者所理解的“旅游”概念的层次结构,以及“旅游”与“旅行”的边界关系。图1中的大圆代表各种目的的旅行(大旅行),也是“旅行”一词的本义;小圆代表“纯旅游”,包括外出休闲、娱乐、度假目的的旅游(无论是参团还是自助方式),是“旅游”的本义;围绕着小圆的各种梯形,是各种其他目的的出行方式,它们可能与小圆(旅游)相交(即:办事顺带旅游);也可能不相交(纯办事);有些可能相交较多,有些相交较少;因此,把相交部分用虚线表示。与小圆(纯旅游)有相交的,可以称为“准旅游”,无相交的,则是“伪(非)旅游”。大圆之中的非梯形空白部分,表示统计中未计入的其他旅行,如移民、通勤、就业、难民迁徙等移动行为,他们也是“非旅游”。目前,官方旅游统计的范畴,是小圆+全部梯形,并把所有虚线按照实线看待(把“可能”看作“肯定”),亦即:旅游=纯旅游+准旅游+(部分)非旅游=泛旅游1,几乎等同于大圆所代表的全部旅行范畴。
这种统计口径所造成的逻辑问题在于:第一,我们所统计的“旅游”,口径其实已经远远超出旅游的边界,相当于广义的旅行,但仍然被冠以“旅游”之名。第二,把各种“可能嵌入旅游活动”的旅行行为(梯形的虚线部分)假设为“全部嵌入旅游活动”看待,导致人们把“商务旅行、探亲旅行……”等活动称为“商务旅游、探亲旅游……”。第三,认为各种梯形所代表的“旅游”,与小圆所代表的“旅游”是不同类型的,因而导致“商务旅游,会议旅游,公务旅游,医疗旅游”等“伪概念”出现。之所以说这些是伪概念,原因在于世界上并不存在“商务性的旅游”,也不存在以商务、会议为活动对象的旅游活动(奥运会、演唱会等具有吸引物属性的会议除外),而是存在穿插安排了游览活动的商务或会议活动,或者参加商务、会议的人利用外出之机自行安排一些旅游活动的现象,所谓“商务旅游”“会议旅游”,所体现的其实是“商务+旅游”“会议+旅游”,两类事物是相加关系(联合词组)。而“工业旅游”“探险旅游”的构词方式是偏正关系,表达的是“以工业活动为对象的旅游”“探险性活动为内容的旅游”。只有偏正结构才能表达一种限定性关系。因此,不少旅游教科书将观光旅游、文化旅游、商务旅游、公差旅游、宗教旅游、探亲旅游、探险旅游并列放在一起,称其为按“旅游内容类别”划分的旅游类型,显然存在逻辑混乱。我们需要明白的是,按“出行”目的的差异,只能区分出旅行的类别;只有按“出游”目的的差异,才能区分出旅游的类别。
再看人们生活用语中对“旅行”一词的运用。除了上述广义“旅行”含义之外,我们有时也用“旅行”一词来指代旅游,甚至只指旅游中的某种方式(例如自助游)。例如,当下时尚口号“人生需要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其中的“旅行”含义显然指“旅游”,也就是图1中的纯旅游,这是中义“旅行”。此外还有一些时尚短文称,旅行与旅游的差别,就在于你收获的不同,“旅游花钱图享受,旅行注重体验和感悟;旅游者注重看景点,旅行者钟情于人迹罕至的荒野大川”。阅读者明白,这里所说的“旅行”,其实也是指旅游,只不过作者想强调它不是那种肤浅的走马观花式旅游,而是更具独立性、选择性的高品位旅游(背包客、骑行者当归属于此类),此乃狭义“旅行”概念。我们能清晰判断的是,狭义和中义的“旅行”,与“旅游”并无本质上的差别,因为二者出行的目的是一样的,都是为了前往异地寻求精神上的愉悦,因此,都属于“纯旅游”范畴,只不过更倾向于指自出游方式。之所以出现偏爱使用“旅行”一词指代旅游行为的现象,原因在于语言的所指具有时代色彩。早期,汉语和英语的“旅(行)(travel)”都有寄人篱下、艰苦之义,“游览”(tour)则是享受性的、令人愉悦的[19]。在旅游进入大众化、普及化阶段后,各种疲劳式、雷同式旅游方式(尤其是团队游)遭到人们鄙视,认为不如略带艰辛、较为小众的“旅行”来得潇洒、高端,虽然付出更多,但收获也更大[4],因此,“旅行者”“旅行家”“旅行指南”等名称一直流行至今。
综上,“旅行”一词在汉语使用中至少存在这样三个层面的含义:广义的旅行,指各种目的和方式的出行,是该词的本义;中义的旅行,接近于旅游之义;而狭义的旅行,用于指不参团的自助游。三者分别对应着图1的大圆、小圆以及小圆的下半部分。与此相伴,狭义的旅游,是我们常识认知的旅游(愉悦目的的旅行),也是该词的本义,我们称其为“纯旅游”;而中义的旅游,是指那些嵌入了旅游活动的其他旅行活动(称为“准旅游”,或“事务旅行+旅游”),或具有愉悦体验色彩的旅行活动;而广义的旅游,则包含上述两种,可称为“泛旅游”,是“纯事务旅行”。而现实统计中的旅游,比这里所说的“泛旅游”边界还大。
由于汉语是单字成义的语言,有必要进一步分析汉语“旅游”一词的含义构成。旅,指在外地做客(各种目的),离家在外的人,含义不止于行在路上,也有停留于目的地之义;游,水中浮行、从容行走、游览等之意1,旅游之意,既“旅”且“游”,用现代汉语解释,“旅游”是指融入了游览活动的旅行,表达的是两种行为结合的结果。这种结合,不是并行相加的关系,而是重叠相交的关系,用数学方式表达:旅游=旅∩游,≠旅∪游。用通俗的话语解释:为了游览而去远处(非惯常环境)逗留的行为是旅游,否则只是一般性(事务性)旅行。这就是从旅行的视角看旅游的结果。
2.1.2 从休闲角度看旅游
如果把上面的话用倒转的方式表达,即:去远处游览是旅游,在近处(惯常环境)游览是休闲消遣。这种表达方式也符合常识,合乎逻辑,它其实是换了一个视角,即从“休闲”的视角看什么是旅游,而此前我们讨论的都是从“旅行”的视角看什么是旅游。所谓休闲活动,广义是指人们在生理、生活和工作需要之外的自由时间所自愿从事的令人愉悦的活动,不限空间距离;而狭义的休闲活动,一般指在日常生活半径范围内所从事的消遣活动,尤其指户内休闲和惯常环境的休闲娱乐[7, 20]。从世界旅游组织给出的统计性旅游和旅游者定义中,可以看出它不但限定了旅游和旅行的关系,同时限定了旅游和休闲的关系,将旅游与休闲区分开来的标准是“惯常环境”,落实到可操作性技术指标上,主要是出行距离。鉴于人们一般会将“外国”视为非惯常环境,因此世界旅游组织对国际旅游者的衡量指标统一以“过夜”为标准。但是,对于国内旅游者的指标,尤其是一日游的具体衡量指标,世界旅游组织并没有做出统一规定,而是让各国自行确定。大多数国家根据访客(visitor)的停留时间和出行距离设定,少数国家根据是否过夜来划分。部分国家设定的国内旅游者的技术性标准如下:美国、加拿大:到距离社区50英里(约80 km,单程)之外访问的人。法国:在外停留24小时以上,4个月以内的人,出行目的包括消遣、保健、出差、游学。英国:出行在外过夜一次的人。中国:出行10 km之外,6小时以上的人[15, 21, 32-33]。可以看出,我国制定的距离标准显然过于保守,甚至比许多国土面积不大的发展中国家设定的标准还低,难以与日常户外休闲活动的边界区分开来。在高铁和汽车普及的时代,我们应该考虑重新设定国内旅游“惯常环境”的指标,或者以过夜为标准,或者提高距离标准(比如单程30 km或50 km)。
如果用休闲的标准来审视世界旅游组织给出的“旅游”定义,可以发现它也是超出“休闲”范围的。我们知道,任何休闲活动都是在闲暇时间内开展的。然而,世界旅游组织把许多非在闲暇时间内进行的活动,如商务、差旅、看病等工作和生活事务活动也纳入到旅游统计范畴中,仅把休闲/娱乐/度假作为8种旅游类型中的一种。部分文献解读这种扭曲常识做法的一种观点是:只要是外出办事的人,从他踏上旅途的一刻起,就比按点到岗上班的人在时间上拥有更大的自由度[12, 15, 21]。也就是说,不管你差旅工作有多么紧张繁忙,无暇娱乐游览,只要你出了家门和单位旅行在外,就等于是旅游,是休闲,所以把所有差旅活动全部统计在“旅游”范畴之内是合理的。这种把非休闲活动也纳入旅游统计的做法,同样违背常识认知,违背逻辑。
3 宽口径泛旅游统计的利与弊
3.1 合理性与有利性
世界旅游组织和联合国对旅游做出宽口径的泛旅游统计,有其一定的逻辑和客观原因,也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应。这一超出常规口径的泛旅游定义所取得的最显著成效是:(1)引起了世界各国对外来移动者对本地经济贡献的关注。(2)设定了一个能让各国参照的技术性标准,有利于统一衡量各国出入境旅游业发展状况和外汇贸易状况。(3)可以突显“旅游业”的规模效果,吸引更多财政和社会资金投入,并使各类冠有“旅游”头衔的组织受益[22]。
设定宽口径旅游统计边界,可以理解的合理之处在于:(1)从国际贸易角度看,只要是非移民、非就业性质的外来到访者在本国停留所带来的经济收益,即可以算作本国的出口贸易。(2)从各国国民经济核算的角度看,所有从其他地方来到本地的流动人员(打工者、通勤者除外),他们对当地所产生的经济效益,就可以看作是外来旅行者的贡献,因为目前并没有其他部门将外来移动者所产生的经济贡献纳入自己的部门统计范畴内,无论这些人是旅游还是经商、出差、探亲、上访。(3)上述这些人,有一半以上出于共同的目的,即旅游――愉悦性目的的出行和消费(图2、表2),这是最大的群体,因此,将这种新型旅行方式统一纳入“旅游”的范畴之下统计,有一定基础。不过有一点难以理解:为什么要以“旅游”之名,冠“旅行”统计之实?何不直接命名为旅行统计或旅行业?笔者揣度认为,只有旅游者是一群具有相似目标和需求的移动者,而广义旅行者的出行目的千差万别,游玩、工作、探亲(含奔丧)、探险、过境、救灾……,到达目的地后的去向与需求完全不同,因而无法将广义旅行作为一种具有共同需求的产业看待。不过,从经济统计角度看,“是否在当地赚钱为目的”其实是可以作为区分不同类型旅行者的标准的。因此,将现行旅游统计改称为“旅行业”统计,将旅游业作为其下的一种类型,其实更合乎逻辑,也更符合实际,还不会造成概念混乱。
3.2 带来的扭曲与阻碍
当下口径的“旅游”统计标准已经被使用多年,虽然多数人不明就里,但也声名广播。加上私营机构WTTC通过更大口径的旅游业统计方式宣称“旅游业是世界上最大产业”,许多不严谨的机构和教科书几乎对其信以为真[24-26]。国际国内旅游机构每年公布的访客(游客)及其消费数据,不时提示着人们,每年有多少亿人次外出“旅游”,这些“游客”每年给全球带来多少千亿美元的收入。旅游圈内外的绝大多数人,并不知道这些被称为“游客”的人,实际上包括了出差、探亲顺便游玩的,也包括公务结束立即返回的,还包括去外地进货的、上访的、奔丧的、看病的、寻找丢失的孩子的……,将这些行为者统统纳入“游客”范畴统计,其负面效应不亚于其正面效应。
3.2.1 扭曲旅游概念,违背常识认知,未被社会接受
世界旅游组织出于统计需要设定的广义旅游内涵和外延,已经在各国旅游统计层面实施多年,但是否已经成为行业共识、社会共识?答案并不那么乐观。
在表1的最底端两栏我们发现,同样是中国国家旅游旅游局的关于“游客”的界定,两种表述的内涵与外延并不相同。我们经常见到的是《中国旅游统计年鉴》(2001)所界定的游客概念(visitor):“任何为休闲、娱乐、观光、度假、探亲访友、就医疗养、购物,参加会议或从事经济、文化、体育、宗教活动,离开常住地,并且在其他地方的主要目的不是通过所从事的活动获取报酬的人。”然而,在直接面向大众进行问卷抽样调研时,由于担心这种概念无法被民众理解接受,因此《地方接待国内游客抽样调查实施方案》(2013)对“国内游客”的界定方式做出了调整:“指不以谋求职业、获取报酬为目的,离开惯常居住环境,到国内其他地方从事参观、游览、度假等旅游活动(包括外出探亲、疗养、考察、参加会议和从事商务、科技、文化、教育、宗教活动过程中的旅游活动),出行距离超过10 km,出游时间超过6小时,但不超过一年的我国大陆居民。”1这一陈述方式很少被人注意到,然而却是最合理、最准确、也最符合常识认知的游客(旅游者)定义(排除距离与时间条件)。
我们还关注到一个事实,2012年《旅游法》草案征求意见稿将源于世界旅游组织的旅游定义搬到法律条文中(“本法所称旅游,是指自然人为休闲、娱乐、游览、度假、探亲访友、就医疗养、购物、参加会议或从事经济、文化、体育、宗教活动,离开常住地到其他地方,连续停留时间不超过12个月,并且主要目的不是通过所从事的活动获取报酬的行为”),结果引发最大争议,最后在正式公布时改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和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组织到境外的游览、度假、休闲等形式的旅游活动以及为旅游活动提供相关服务的经营活动,适用本法”。改后的文本虽然没有对旅游的概念做明确界定,但所指的范围明显收缩到常识认知中的游览休闲度假这种纯旅游活动中。这种范围,并不排斥人们在其他事务活动过程中顺带参与的旅游活动,与《地方接待国内游客抽样调查实施方案》中界定的旅游者的内涵和外延保持了一致。它并不像某些人担心的那样窄化了旅游业的范围,无法与世界旅游组织的旅游口径接轨,也不仅是因为某些活动有“公款旅游”之嫌而被取消[27],而恰恰是对世界旅游组织过于宽泛的旅游界定方式的“拨乱反正”。况且,作为《旅游法》,实际上也只能规范纯旅游活动,不可能将所有参加会议、探亲、医疗、购物、宗教等各种移动者的活动和权责都加以规范,否则就应该叫《旅行法》或《人员移动法》。
事实上,许多发达国家并没有完全按照世界旅游组织给出的标准去收集数据,而是做出了合理的调整,比如,日本国土交通省旅游政策审议会在1995年6月2日的《关于今后旅游政策的基本方向》中,将旅游定义为:“旅游就是在业余时间,离开日常生活圈外出进行的以体验交流、学习和游玩等为目的的各种活动。”游客,则是“以旅游为目的出行的人”。这一定义的边界,明显比世界旅游组织的更窄、更准,也更符合逻辑规则。它规定了旅游是在业余时间进行的活动,而目的仅限于体验交流、学习和游玩,不包含各种事务性旅行。
进一步探寻,世界旅游组织的界定方式应该能深入根植到旅游界官员、学者和企业家心中,并能正确指导他们的决策和判断吧?答案仍然不那么乐观。一些严谨的学者已经指出,“世界旅游组织所界定的旅游者,过于宽泛,至少对于社会学研究来说”[4];“世界旅游组织的定义经常被使用但也经常混淆和误导我们,专家们对其也抱以怀疑态度……旅游学界所讨论的旅游活动,基本只限于度假和休闲的旅游者”[22] 27-35。许多官员、学者和不明就里的投资者乐于接受官方的旅游统计数据,经常用全年旅游统计数据判断旅游业规模,以为这些游客人数、出游率、花费是真正的纯旅游数据,依此引导政府或企业投资旅游项目,结果显然会产生偏差,因为如图2和表2显示,真正的旅游者数量,只占50%~60%。
综上可以看出:世界旅游组织所界定的旅游和旅游者概念,虽然推广、使用了数十年,但由于设定的概念边界过于宽泛而与常识认知相悖,迄今没有在现实生活获得一致认可,没有在各国行业统计和学术研究中被普遍接受,也难以直接依此数据指导旅游业的实践发展,如果不对其数据进行剥离的话。
3.2.2 对旅游基础理论形成障碍和冲击
如前所述,概念的外延边界主要由概念内涵确定,我们出于统计需要把旅游的边界扩大到非旅游范畴,必然难以找到真旅游的本质特征。如果说从经济统计角度设定宽口径旅游概念有情可原,然而从旅游学理论建构而言,这种宽口径统计的技术性定义则只构成了危害和障碍。部分学者对此有深刻认识,也提出了更为严谨的关于旅游或旅游者的概念性定义[3, 7-8],然而遗憾的是,“‘旅游者’和‘旅游’的确切定义是存在的,但其中没有一种被旅游学界的专家们广泛认同并运用在所有课本中”[22] 27。
确实,世界旅游组织的定义会混淆和误导我们,然而由于其半官方和国际性机构的权威性,人们不能无视它的存在,因此其定义会在许多教科书中被提到或使用。然而最大的麻烦在于,根据正常的旅游认知形成的旅游理论,无法解释世界旅游组织所界定的旅游现象;而根据世界旅游组织的宽泛定义,又无法形成旅游理论。许多教科书为了既能形成一定理论,又能解释世界旅游组织的旅游概念,只能委曲求全,割裂既有理论,客观上降低了旅游理论的解释力。最明显的例子是,旅游活动产生必须具备两大客观条件:个人可支配收入(钱)、个人可控制的自由时间(闲)。这一理论确实能解释常识认知中的所有旅游活动,包括嵌入型旅游活动。正如罗贝尔・郎卡尔所言:“自有人类便已出现的旅行,只是在旅游这一现象中才同自由支配时间和闲暇的概念紧密联系在一起。”[28]然而,要解释世界旅游组织所提出的商务、差旅活动,这两大条件都会失灵。因为公务性活动不需要个人支付经费,也不需要依赖闲暇时间,甚至出行的目的地都无法自行选择。因此,有关教科书在阐述这两大条件时,只能声明它们不适用于“差旅性旅游者”[15],或者说这种条件只针对消遣性旅游活动[21]。好不容易形成的具有解释力的一个旅游理论,遇到世界旅游组织的旅游定义,就只能如此破裂、消解。
再分析为什么按照世界旅游组织给出的旅游和旅游者定义如何无法形成旅游理论。根据其定义,只要不是为了在当地就业的外来旅行者,逗留时间在24小时以上、一年以内的,都属于旅游者。那么,请问这些旅游者有共同的出行目的吗?前面分析过,没有。游览的、度假的、看望父母的、奔丧的、出差的、采购的、上访的、寻找被拐卖儿童的、看病的……各种目的千差万别,前往的地方也各不相同。试问,这种情况下,能产生我们现在已有的基本旅游概念――旅游需求、旅游吸引物、旅游目的地、旅游客源地、旅游线路、旅游体验吗?显然不能。海南三亚、云南丽江肯定是著名的旅游目的地,但它们不见得是著名的差旅之地,也不会是著名的探亲、奔丧之地。反之,出差之地不必有旅游吸引物,探亲访友者更无特定的目的地。如果硬要采用世界旅游组织从统计角度给出的旅游和旅游者定义,旅游学理论恐将一无所获,连现有的这几个基本概念都无法形成。原因在于UNWTO所给出的旅游和旅游者这两个元概念,本身就是在违反逻辑、违反常识的基础上强行嫁接形成的。
国内外学术界多年来感慨旅游学研究理论基础薄弱,也都知道理论薄弱的最明显标志在于对“旅游”这一元概念的本质和边界认知上尚未能形成共识[3, 7, 12],而共识形成的最大障碍,除了学科视角等原因之外,与世界旅游组织的定义方式横亘其中有很大关系,对此已有诸多辨析,可惜能清晰认知的人并不多[3, 7, 9, 29]。
4 形成具有逻辑共识的旅游概念
4.1 为什么要寻求旅游概念的本质一致性
也许有人会说,根据不同需要和视角界定同一个概念是正常的,没有必要也无法使用一个概念去涵盖所有视角的认知,学术界也有人提出过类似观点[30]。这种说法有一定道理,但也不完全正确。首先,这些概念如果指的是同一种事物,则它们的本质内涵(特有属性)应该是一致的,不会产生内在冲突,否则就是一词多义(或称“一词多概念”),而且这一词的“多义”已经成为社会共识。其次,旅游(toursim)一词在简化使用中有多种含义:行为活动、现象、产业、学科,我们不希望用一个语词涵盖所有含义,那样容易带来混乱;也不需要像Leiper那样将旅游理解为一个活动系统,内中包括旅游者、客源地、目的地、通达路径、旅游业诸多元素[12],而只界定其最原初、最简单的含义(语词的本义)――行为活动,而旅游者、旅游现象、旅游业等等,都是在旅游活动这一本义上衍生的合成概念。地理学、社会学、经济学在研究旅游时,侧重点肯定不同,但大家所关注的旅游现象却是同一种现象,所认定的旅游者,也应该是同一个群体,这是最起码的共识,否则旅游学术界的同行将无法对话。统计性定义、法律性定义、学理性定义等等,其表述方式和角度会有不同,但只要界定的对象(旅游、旅游者)是一致的,则对这些对象的所指应该是基本一致的,否则将难以实施。从概念定义的方式和功能角度看,人们已经反复证明,概念性定义是反映事物本质的定义,它负责描述出某一概念所反映的对象的特有属性,即某类事物都具有而别的事物都不具有的那些属性。技术性是出于某种现实需要设计的,它一般需要在概念性定义的基础上做某些细微具体限定或调整,但无法代替概念性定义[3, 7, 17]。联合国和世界旅游组织所制定的旅游者和旅游定义,显然属于统计视角的技术性定义(他们自身也强调这一点),我们不应该以技术性定义去倒推或质疑概念性定义。
另外一点需要强调:寻找概念的本质,只能回归到该词所代表的最基本含义,即不可再分解的基本单元,若不追寻到这一最基本单元,就无法获知旅游的本质。早期关于旅游的概念性定义,例如知名的“艾斯特” (AIEST)定义,以及我国知名学者申葆嘉对旅游性质和产生阶段的判断,都只将旅游当作一种宏观层面的“现象”看待,而没有还原到“行为活动”这一现象的微观层面――亦即最基本的单元看待。因此,前者得出了“旅游是旅行和逗留所引发的现象和关系总和”的结论,后者得出了“旅游是市场经济的产物”的结论[31]。这两种观点如果用来界定旅游活动,则未触及旅游本质,也不符合客观事实,还存在逻辑问题,因此近些年受到挑战而无法成为符合真理的共识。世界旅游组织给出的旅游定义,其实明显透露出“艾斯特”定义的痕迹。
4.2 如何确立具有共识的旅游概念及其边界
面对世界旅游组织定义带来的困扰,应该怎么办?让他们尊重常识认知更换统计口径或者改变统计名称?恐怕一时难以实现。继续推广使用这种迥异于常识认知的旅游概念,让人们最终接受一个新的广义旅游概念?目前尚看不到希望。鉴于这种不严谨概念主要对理论学术界和行业管理界产生影响,因此,学术界应该做的,是找到一个能符合常识认知、客观事实和逻辑规则的旅游概念,确定其本质特征和基本边界,在本质一致的基础上,接受并推广其他衍生的概念和技术性界定方式,从而更准确地解释和指导行业实践。
那么,“旅游”和“旅游者”概念是否可以被更准确合理地界定?经过数十年的探索、争论及对前人观点的辨析,学术界已基本找到旅游的本质与边界所在,前文已有阐述,这里再进行一个简要概括。常识认知告诉我们,旅游是“出去玩”,用学术性的话语表达,旅游是利用个人可自由支配的时间在非惯常环境进行的一种以获得愉悦为目的的体验活动。空间环境、时间状况、出行目的,是三个体现旅游概念内涵特征的主要因素。它的外延边界,需要通过与其关系最密切的两个范畴来区分确定,这两个最邻近的范畴,就是“旅行”和“休闲”。当我们把旅游看成是一种旅行活动时,出行目的显然是旅游与其他旅行差别最大的一个要素,因为其他各项旅行活动的目的难以归类,至多可概括为“事务旅行”(为了完成各种不同的事务),只有旅游这种旅行活动可以统一概括为“愉悦目的的旅行”,不附带任何事务性、功利性目标,只谋求旅行自身带来的愉悦享受[3-4]。当我们把旅游看成一种休闲活动时,空间范围(非惯常环境)就成了旅游与其他休闲活动的核心区别。因此,国内学者谢彦君提倡的旅游本质在于“愉悦目的”[3],张凌云提出的旅游本质在于“非惯常环境”体验[5],看似差异很大,不在一个逻辑轨道上,其实只是从旅行与休闲两个不同角度侧重观察的结果,殊途同归,并不存在根本冲突。此外,闲暇这个要素包含在二者之内。休闲活动不言自明,是在闲暇(可自由利用时间)内进行的;而各种旅行活动之中,只有旅游活动是在可自由支配时间内进行的,因此,闲暇也是纯旅游与准旅游、非旅游的重要区分标志,这特别适用于分析事务出行者顺带游玩或临时出现空闲时间而用于游玩的准旅游者。总体而言,旅游与休闲的边界比较容易划清,旅游与旅行的边界则更为复杂,难以划清。图1主要揭示了旅游与旅行的关系,而旅游与休闲、旅行三者的关系,作者在另文已有描述[7]。
有人担心将旅游的边界限定得更为准确,会限制了旅游的伸展空间,或缩小了旅游的地盘。这两个担忧都是不必要的。一个产业的地位,如果仅仅靠一部分多算出来的统计数字赢得地位,是不现实的。事实上,旅游业的地位恰恰是由那部分真正以休闲/娱乐/度假为目的“纯旅游”需求确立的,而不是其他[7]。从图2和表2可以看出,无论在国际还是国内,纯旅游数据都一直占据50%以上的份额,而其他事务性出行中顺带产生的旅游活动也完全可以计入到旅游业统计中,只是没有必要将全部事务性旅行活动都纳入旅游统计。当今各国旅游产业的规模之所以难以取得圈外部门和人士的完全认可,恰恰在于所统计的对象边界宽而不准,是包含了一般访客在内的大口径旅行数字,而不符合事实的数字其实难以赢得人们的尊重和信任。至于有些人担心的统计便利性问题,其实也不难解决,只要将抽样调研时段从出行活动开始改为出行活动结束即可[7]。
至于旅游学科地位,同样也由实际的旅游需求决定,完全不会因为准确的定义而对其产生负面影响。相反,从学术角度而言,如果缺乏严谨的概念,建立不了自身的概念体系和基础理论,才会无立足之地,不但被其他学科小觑,而且遭政府和企业非议。因此,理性看待世界旅游组织的定义,厘清旅游的内涵和外延边界,寻找到符合事实、逻辑与学理的旅游概念定义,让统计性、法律性、学术性的旅游概念,以及不同学科视角的旅游概念界定在最本质的层面上保持一致,才有可能达成行业共识、学界共识。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Theobald W. Tourism: meaning, scope and metrics[A]//Zhang Guangrui , et al. trans. Global Tourism: the Next Decade (the 2nd Edition)[C]. Beijing: China Tourism Press, 2001: 7. [威廉・瑟厄波德. 旅游的含义、范畴和度量[A]// 张广瑞, 等译. 全球旅游新论[C]. 中国旅游出版社, 2001: 7.]
[2] Goeldner C R, Ritchie B. Tourism: Principles, Practices, Philosophies(the 10th Edition)[M]. Li Tianyuan, Xu Hong, trans. Beijing: China Renmin University Press, 2008: 11. [查尔斯・R・格德纳, 布伦特・里奇. 旅游学(第10版)[M]. 李天元, 徐虹等译.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8: 11.]
[3] Xie Yanjun. Tourism Studies(the 3rd Edition)[M]. Beijing: China Travel & Tourism Press, 2011: 52-98. [谢彦君. 基础旅游学(第3版)[M]. 北京: 中国旅游出版社, 2011: 52-98.]
[4] Cohen E. Who is tourist?Analysis of concept[A]// Wu Ning, Ma Chongling, trans. Contemporary Tourism: Diversity and Change[C]. Tianjin: Nankai University Press, 2007: 21-45. [科恩. 谁是旅游者?概念的辨析[A]//巫宁, 马聪玲等译. 旅游社会学纵论[C]. 天津: 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7: 21-45.]
[5] Zhang Lingyun. A study on consumers’ behavior and phenomenon under unusual environment [J]. Tourism Tribune, 2008, 23(10): 12-15. [张凌云. 旅游学研究的新框架: 对非惯常环境下消费者行为和现象的研究[J]. 旅游学刊, 2008, 23(10): 12-15.]
[6] Wang Yuhai. A new exploration of the concept of “tourism”: Discussion with Xie Yanjun and Zhang Lingyun[J]. Tourism Tribune, 2010, 25(12): 12-17. 王玉海. “旅游”概念新探――兼与谢彦君、张凌云两位教授商榷[J]. 旅游学刊, 2010, 25(12): 12-17.]
[7] Xu Jufeng. On the consensus of the basic concepts of tourism discipline[J]. Tourism Tribune, 2011, 26(10): 21-30. [徐菊凤. 关于旅游学科基本概念的共识性问题[J]. 旅游学刊, 2011, 26(10): 21-30.]
[8] Cao Shitu. A further study on the concept of tourism: A discussion with professor Wang Yuhai. etc[J]. Human Geography, 2013, 28(1): 116-120. [曹诗图. 对“旅游”概念的进一步探讨――兼与王玉海教授等商榷[J]. 人文地理, 2013, 28(1): 116-120.]
[9] Bao Jigang, Wang Ning, Ma Bo, et al. Free Thinking about Tourism Study: The Communication of Five Tourism Scholars [M]. Beijing: Tourism Education Press, 2013: 167-168. [保继刚, 王宁, 马波, 等. 旅游学纵横: 学界五人对话录[M]. 北京: 旅游教育出版社, 2013: 167-168.]
[10] Wu Bihu. What is tourism: the evaluation of The Communication of Five Tourism Scholars[J]. Tourism Tribune, 2014, 28(2): 121-124. [吴必虎. 旅游是什么――评《旅游学纵横: 学界五人对话录》[J]. 旅游学刊, 2014, 28(2): 121-124.]
[11] Song Ziqian. Rethinking of the establishment of tourism discipline under the perspective of discipline theory[J]. Tourism Tribune, 2012, 27(12): 103-109. [宋子千. 学科理论视野下旅游学科建设反思[J]. 旅游学刊, 2012, 27(12): 103-109.]
[12] Leiper N. The framework of tourism: Towards a definition of tourism, tourist, and the tourist industry[J].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1979, 6(4): 390-407.
[13] International Recommendations for Tourism Statistics 2008. Tourism Satellite Account: Recommended Methodological Framework 2008[R]. : 12-33l[联合国统计委员会. 2008年国际旅游统计建议. 2008年旅游附属账户: 建议的方法框架[R]http: //unstats. un. org/unsd/tradeserv/tourism/manual. html: 12-33.]
[14] Beijing into a "National center of medicine": Daily 700, 000 other provinces patients to Beijing[EB/OL] chinanews. com, 2014/05-19. [北京成“全国看病中心”: 日均70万外地患者赴京[EB/OL]. 中国新闻网, 2014-5-19, chinanews. com, 2014/05-19.]
[15] Wang Hongbin, Gao Su. Introduction of Tourism(the 2nd Edition)[M]. Beijing: China Tourism Press, 2010.: 76. [王洪滨, 高苏. 旅游学概论(第2版)[M]. 北京: 中国旅游出版社, 2010: 76.]
[16] Jin Yvelin. Formal Logics[M]. Beijing: People Press, 1979: 22-25. [金岳霖. 形式逻辑[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79: 22-25.]
[17] Burkart A J , Medlik S. Tourism: Past, Present and Future(the 2nd Edition)[M]. Zhang Jian et al, trans. Shanghai: Tongji University Press, 1990: 35-38. [A. J. 伯卡特, S. 梅特利克. 西方旅游业[M]. 张践等, 译. 上海: 同济大学出版社, 1990: 36-38.]
[18] Yuan Meichang. General Theory of Tourism[M]. Tianjin: Nankai University Press, 2011: 55-56. [袁美昌. 旅游通论[M]. 天津: 南开大学出版社, 2011: 56-66.]
[19] Shi Tiantian, BaoJigang. Transition of the corresponding concepts to “tourism”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Lüyou”[J]. Tourism Tribune, 2014 , 29(7): 106-114. [史甜甜, 保继刚. “Tourism”对应概念的多元变化及其与“旅游”的对应关系[J]. 旅游学刊, 2014, 29(7): 106-114.]
[20] Carr N. The tourism-leisure behavioural continuum[J].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2002, 29(4): 972-986.
[21] Li Tianyuan. Introduction of Tourism(the 6th Edition)[M]. Tianjin: Nankai University Press , 2009: 89. [李天元. 旅游学概论(第六版)[M]. 天津: 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9: 89.]
[22] Leiper N. Tourism Management(the 3rd Edition)[M]. Xie Chang, Weng Jing trans. Shanghai: Shanghai Finance University Press, 2007: 27-43. [尼尔・利珀. 旅游管理(第三版)[M]. 谢昌, 翁瑾等译. 上海: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7: 27-43.]
[23] World Tourism Organization . Tourism Market Trends, 2003 Edition: World Overview & Tourism Topics[R]. 2004: 53.
[24] Shi Shouxiang. Some questions to be clarified in the introduction of tourism[J]. Tourism Tribune (Special Issue of Human Resources and Education), 2007, (S1): 146-149. [师守祥. 《旅游学概论》教材中有待澄清的几个问题[J]. 旅游学刊・人力资源与教育教学特刊, 2007, (S1): 146-149.]
[25] Ge Yujing. Research on the development and method of Tourism Satellite Account[J]. Tourism Tribune, 2007, 22(7): 11-18. [葛宇菁. 旅游卫星账户的发展与方法研究[J]. 旅游学刊, 2007, 22(7): 11-18.]
[26] Smith S L J, Wilton David. TSA and WTTC // WEFA methodology: different satellites or different planet?[J]. Tourism Economics, 1977, 3(3): 249- 263.
[27] Wang Xingbin. Why tourism law not mention about business tourism[A]//Wang Xingbin. Reflection of Tourism[C]. Beijing: Tourism Education Press, 2013: 76-77. [王兴斌. 旅游法为何不提事务旅游[A]// 王兴斌. 旅坛忧思录[C]. 北京: 旅游教育出版社, 2013: 76-77.]
[28] Robert Carle. Tourism and Travel Sociology[M]. Chen Lichun trans. Beijing: The Commercial Press, 1997: 8. [罗贝尔・郎卡尔. 旅游和旅行社会学[M]. 陈立春译.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97: 8.]
[29] Xu Jufeng. The starting point of consensus―Review of the Dialogue on Tourism Studies [J]. Tourism Tribune, 2014, 28(2): 125-127. [徐菊凤. 共识的起点――评《旅游学纵横: 学界五人对话录》[J]. 旅游学刊, 2014, 28(2): 125-127.]
[30] Smith S L J. Defining tourism: A Supply-side view[J].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1988, 15: 197-190.
[31] Shen Baojia. Tourism is the outcome of the market economy[J]. Tourism Tribune, 2008, 28(3): 19-24. [申葆嘉. 论旅游是市场经济发展产物[J]. 旅游学刊, 2008, 23(8): 19-24.]
[32] CNTA. The yearbook of China Tourism statistics 2001[M]. Beijing: China Travel&Tourism Press, 2001: 134. [国家旅游局. 中国旅游统计年鉴 2001[M]. 北京: 中国旅游出版社, 2001: 134.]
[33] CNTA, CNSA. Tourism Statistical Programme[S]. Beijing: 2013: 49. [国家旅游局, 国家统计局: 旅游统计调查制度[S]. 北京: 2013: 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