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18 17:38:44
导语:在医疗知识科普的重要性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从2003年春季SARS的流行到2009年甲型HlNl流感的蔓延,使得各级政府部门及普通民众都充分认识到了医学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医学健康科普教育,是一项投资少、收益大的卫生保健战略措施。加强医学科普教育,可以提高民众的健康意识,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并进而提高社会整体的健康水平,提高社会整体的劳动生产力,对我国的现代化建设也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鉴于此,医疗界的专家学者指出让医学归于大众,并指出:最好的医生是自己,强调了医学健康普及的重要性。要向大众普及医学健康知识,离不开报刊、电视广播、互联网等重要媒介。而医学科普期刊更是应当积极宣传科学的防病知识,为保障大众健康尽一份责任。
医学科普期刊的宗旨是面向大众以普及、传播和推广医学科技成果,介绍和宣传医学知识,提高全民族的健康素质、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因为“医学”有较强的专业性,“科普”有广阔的读者层面,医学科普期刊形成了自身的特点。它既有学术期刊的科学性和严密性,也有一般科普期刊的实用性和知识性,还有休闲类期刊的新闻性和趣味性,也就是说,医学科普期刊是一种寓教于乐型的大众类期刊。医学科普期刊因为面向大众、面向市场,因而市场化就成了医学科普期刊的最大特点。但目前市场上医学科普期刊有200多种,竞争异常激烈,而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就必须推陈出新,只有这样才能办出“人无我有、人有我好、人好我精”的特色科普期刊。医学科普期刊的创新,主要是期刊编辑工作创新。医学科普期刊的编辑工作创新包括编辑理念创新、选题策划创新、编辑技术创新。
编辑工作创新首先体现在编辑的理念创新上,理念创新是医学科普期刊编辑工作创新的前提。期刊编辑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理念创新:
摆脱传统思想理念束缚,加强科学文化知识学习,不断更新知识结构。要提高自身的综合文化素质,不断学习现代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学习信息技术知识,提高业务技能。只有这样才能形成开阔的文化视野,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找准最佳的创新结合点,以新制胜。随着人们收入的不断提高,温饱问题得到基本解决,人们开始关注如何能使生活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社会上与健康有关的行业,如医疗保健、美容整形、健美健身等,相继诞生并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这就要求期刊编辑不断更新知识结构,加强学习,才能把大众最想知道的信息及时、科学、有效地传播出去。
科普期刊编辑在编辑过程中要加强主体思想理念创新,要有自觉的市场意识。医学科普期刊是面向大众的,读者是其最根本的生命源泉,而期刊质量的好坏,将决定其市场占有率。因此,编辑应牢牢把握市场这个概念,以市场为导向,办出符合市场要求的期刊;应突出医学科普期刊的思想性、科学性、文艺性、通俗性、趣味性,办出大众喜闻乐见的期刊。
科普期刊编辑树立先进的现代文化建构理念至关重要。当前正在向现代成熟市场社会转轨,而这将导致文化转型,作为期刊编辑不仅要完成文化选择与文化传播的任务,更需要肩负起文化创新和文化建构的重任。
要求编辑的知识理念实现从积累向创新的转变。理念创新是要以一定的理论知识和社会实践为基础,是一个知识不断积累、实践经验不断丰富的过程。这就要求编辑具有渊博的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编辑只有具有渊博的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用理论指导实践的方法,才能有足够的能力来判断稿件内容是否处于学术前沿、是否具有创新内容,以鉴别其学术水平和发表价值。《婚育与健康》杂志的宗旨是向大众普及医学生殖健康知识,为了实现编辑的知识理念从积累向创新的转变,杂志社要求编辑轮流到医院妇产科、生殖医学等科室进修,这样编辑在编审稿件过程中就能把医学临床上最新的信息和知识及时运用,传达给读者。
编辑要树立起办精品期刊的理念。期刊的质量决定期刊的市场命运,医学科普期刊的大众性特点要求其必须实施精品战略,这就要求期刊编辑增强精品意识,要善于捕捉全新信息,选择新颖的题材,用崭新的角度去表现主题,同中求异,异中求新,从而办出“篇篇可读,期期精彩”的特色科普期刊。
期刊编辑只有实现上述理念的创新,才能站在知识创新的前列,策划出具有创新意义的选题,编辑出有新内容、新观点、新方法的科普文章。
选题策划创新
选题策划是医学科普期刊的起点,它也是期刊编辑工作的重点,编辑的策划工作不仅仅表现为编辑对版面内容及其形式的谋划,而在更深层次上,反映了期刊的价值取向和观念定位,它最能体现期刊编辑工作的创新。有高质量的选题策划,是提高期刊质量的关键,医学科普期刊也不例外。
选题要有预见性。医学科普期刊以提高大众健康素质为宗旨,而疾病、疫情、健康素质等都存在一个发生和发展的过程,因而编辑的选题要有预见性,具有引导作用,把读者尚未意识或明确的健康问题提出来供读者参考和讨论,这样才能使读者产生共鸣。例如秋冬季节人们注重进补,但很多人不知道如何科学进补,南方人和北方人的进补方式也存在差异,《婚育与健康》针对这个话题,策划了《秋冬进补,南方北方不一样》、《科学进补,秋冬季节给男人一点“”》等文章,标题科学诙谐,内容实用可读,深受读者欢迎。
学术问题科普化、朴素化。从事医学领域科研的专家学者们所研究的问题(如基因工程等)带有很强的专业性,其所探讨的问题也充满学术性,这一点作为普通大众是很难明白的,但是人们热衷于他们的研究结果将给社会带来的深远影响,并且希望能弄明白这种结果将带来什么好处,在这里编辑的工作就起到了很好的桥梁作用。编辑可以从成果报告、学术期刊、学术研讨会等信息来源渠道获得科技前沿信息,从中抽取与大众直接相关的内容,以朴素化的语言转化为科普知识。例如现在不孕不育人群越来越多,试管婴儿技术成为重要的辅助生育技术之一,《婚育与健康》策划了《天使落入凡间,我的宝宝来自“广寒宫”》,文章用“广寒宫”巧妙比喻冷冻胚胎技术,把深奥难懂的医学知识科普化、朴素化。
“旧题”出“新意”。现如今,医学科普期刊那么多,报道的内容难免会出现重复现象,但是随着医学知识的发展,很多以前不很相关的问题如今联系紧密,因此,编辑在选题时就应考虑从“旧题”里面策划出“新意”。如每年12月1日为世界艾滋病日,每到这个时间各个媒体都会宣传预防艾滋病的相关知识。而《婚育与健康》曾策划出一个专题:《多彩的诱惑与陷阱,少女和女人远离艾滋病魔》,刊发有三篇典型案例,每篇都有近800字的“医生点评”,全面涉及对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因为文章可读实用,后被多家媒体转载。
计算机的发展和信息网络化给人类社会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影响,使社会的经济生活、文化交往等都产生了深刻的变化。同样,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在出版领域的广泛应用,给期刊编辑工作带来了一次技术性的革命,实现了编辑工作的现代化。在传统的编辑作业方式中,由作者通过邮局将手写稿或打印稿邮寄给编辑部,而编辑部也主要通过信函或电话与作者联系,这样就会浪费很多的时间。网络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就彻底地改变了这种局面,作者通过网络投稿系统进行电子投稿,编辑部可以在瞬间就收到作者的来稿,通过组织专家在线审稿、编辑加工、排版、校对,从而大大缩短了出版周期。这样可以将编辑从繁杂的手工劳动中解放出来,更多地将精力用在创造性的脑力劳动中,从而大大提高期刊的质量。因此,医学科普期刊的编辑技术创新势在必行。
利用网络投稿系统投稿、组稿。例如当一个新的选题出现时,编辑可以在线组织专家和大众参与谈论。能及时把最新的医学科普知识在最短的时间内传达给大众。
利用音频、视频、在线聊天软件组稿、审稿、编辑、校对、电子签付印等。例如对一些工作比较忙的医学专家利用音频或视频采访的方式记录他们的观点和临床工作经验,然后整理成文字。
电子期刊、手机报、3G技术的运用。把纸质期刊做成电子版本,通过网络、手机、3G技术传播,能有效地扩大受众面,提高市场占有率。
在目前全球经济危机的情况下,医学科普期刊只有确立与时俱进的创新意识,以质量为生命,紧紧抓住大众的需求,才能抓住期刊生存的市场和命运,更好地向大众普及医学健康知识。
关键词:青少年;心肺复苏;科普教育;情景模拟教学
2020年中国红十字会总会、教育部联合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红十字工作的通知》中指出,把健康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针对青少年生理、心理特点,积极开展应急救护培训,把学生健康知识、急救知识,特别是将心肺复苏纳入教育内容中。可见,对青少年进行心肺复苏知识的科学普及是必不可少的。开展心肺复苏科普教育意义重大,校园急救知识培训势在必行[1]。青少年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对于科学、科普知识有较高的求知欲,加上学习能力较强,学习急救知识后可以向家庭、社会等辐射。因此,学校教育是普及急救知识和提高居民健康素养最佳、最有效的途径[2]。传统的教学模式无法调动学生的兴趣及积极性,以至于教学效果不佳[3]。本研究将情景模拟教学法应用于青少年心肺复苏科普教育中,取得一定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于2020年8月27日,选取上海市市西中学一年级6个班级共272名学生为研究对象,按班级分为观察组3个班级(n=134)和对照组3个班级(n=138)。观察组中男61名、女73名,对照组中男68名、女70名。观察组中,60名(44.78%)学生对心肺复苏急救知识有所了解但似懂非懂、74名(55.22%)学生完全不懂;对照组中,63名(45.65%)学生对心肺复苏急救知识有所了解但似懂非懂、75名(54.35%)学生完全不懂,两组学生的心肺复苏知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1.2方法1.2.1干预方法由取得美国心脏协会基础生命支持指导证书的医师5名及护士5名担任培训师资。培训内容为《2019美国心脏协会心肺复苏与心血管急救指南》[4]中的心肺复苏理论及操作知识:心脏骤停的定义、临床表现、原因;早期进行心肺复苏对挽救生命的重要性;正确规范的心肺复苏操作步骤(现场评估、意识判断、呼救、摆放、胸外心脏按压、开放气道、口对口人工呼吸等步骤);如何正确识别患者出现心脏骤停(意识丧失、颈动脉搏动消失、呼吸停止);胸外心脏按压的正确位置、按压的深度、频率、手势;开放气道的正确手法及口对口人工呼吸的注意事项。两组培训均包括理论讲解、动操作示范及分组练习3个阶段。1名授课老师先以PPT的形式讲授心肺复苏的相关理论知识及操作要点,并放映心肺复苏的教学视频;然后利用高级全自动心肺复苏模拟人(医士康MR-CPR490)进行心肺复苏操作演示,1名老师讲解具体步骤,另1名老师向学生示范心肺复苏的规范动作。对照组采用分组练习方法:将学生分为3大组(对应3个模拟人),2人自由搭配组成1小组,轮流进行练习,每小组练习时间为5min左右,所有人均参与练习,总练习时间为2.5h;学生练习过程中,老师在旁进行指导、强调操作要点、纠正错误,鼓励学生提问并给予解答。观察组的分组练习采用情景模拟的方法进行,具体如下。1.2.1.1情景模拟剧本准备培训师资团队根据临床真实病例编写患者突发心脏骤停的情景模拟剧本,内容为急诊大厅1例中年患者来院就诊,在就诊过程中该患者突然失去意识倒地不醒,学生们立即启动急救措施,实施心肺复苏的紧急医疗程序救治患者。1.2.1.2实施情景模拟培训选择3间教室作为情景模拟的场所,将观察组学生随机分为3大组,分别在3间教室内进行情景模拟练习,每个教室安排2名授课老师。将教室内的座椅放置在教室的后面,留出空旷的区域,只留1张桌子和2把椅子,将模拟人安置在桌子前面的椅子上模拟患者,老师向学生们说明现在的场所为急诊大厅,每个教室放置1个模拟人,3组同时进行。学生2人自由搭配组成1小组,每组演练时间为5min左右,总练习时间为2.5h。情景模拟练习具体过程:2组学生中1人扮演医师、1人扮演护士,就诊患者突发意识丧失倒地,护士立即将患者置于平卧位,医师进行评估确定患者是否心脏骤停,后立即启动心肺复苏,1人实施胸外按压、1人实施人工呼吸,交替进行,对模拟人进行5min的基础生命支持,后再次评估患者抢救是否成功。演练结束后学生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反馈、回顾、分析和讨论,授课老师给予指导和解答。1.2.2效果评价①理论知识: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进行评价,根据授课内容确定心肺复苏相关试题10题,包括判断意识、按压频率、按压深度、按压部位、心肺复苏顺序等,每题回答正确计10分、回答错误不计分,总分100分。②技能操作:培训结束后,将观察组及对照组的学生进行编号,根据编号随机抽取两组各10名学生进行操作考核,根据2019年最新版心肺复苏操作评分标准进行评分,总分为100分,80分为合格。③学习体验:调查学生在学习心肺复苏后,主动对身边需要急救的患者实施心肺复苏的意愿,分为3个选项,由学生根据自身情况选择符合的选项。④满意度:满意度评价内容包括对心肺复苏培训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的满意度,采用Likert5级评分法,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一般、不满意、非常不满意,满意率(%)=[(非常满意人数+满意人数)/总人数]×100%。将理论知识、学习体验、满意度整合成一个问卷,于培训结束后以纸质版形式现场发给学生进行填写。问卷填写后当场回收,共发放调查问卷272份,回收272份,均为有效问卷,有效问卷回收率为100%。1.2.3统计学方法将所有研究数据输入Excel,并采用SPSS2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描述,计数资料以频数、构成比描述,组间比较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的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学生心肺复苏理论知识、操作技能得分比较观察组134名学生的理论知识得分为(91.72±4.88)分,对照组138名学生的理论知识得分为(83.36±10.93)分,两组学生理论知识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981,P<0.05)。观察组10名学生的技能操作均合格,得分为(86.80±2.90)分,对照组10名学生中有3名学生技能操作考核不合格,得分为(80.27±3.47)分,两组学生技能操作得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654,P<0.05)。2.2两组学生对身边需要急救的患者主动实施心肺复苏意愿的比较当他人需要紧急救援时,观察组79.85%的学生表示自己学过心肺复苏,愿意帮助他人;而对照组65.22%的学生表示愿意帮助他人,10.87%的对照组学生表示会假装不知道或不愿意帮助他人,两组学生施救意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2.3两组学生对心肺复苏科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的满意度两组学生对本次科普教育的教学内容满意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认为教学内容比较前沿,授课老师上课幽默风趣;但观察组学生对教学方法及教学效果的满意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3讨论
3.1采用情景模拟的心肺复苏科普教育有助于提高青少年心肺复苏的知识和技能青少年在学校内学业重、功课多,常忙于学习,对急救知识的接触较少。在培训前的调查中发现,两组学生中45%的学生对心肺复苏知识有所了解但似懂非懂,55%的学生是完全不懂的,可见青少年对于心肺复苏的知晓率较低。但青少年学习心肺复苏是必要的,因此需要有专门的医务人员对其进行培训,使其掌握该急救技能。经过心肺复苏科普教育后,观察组和对照组学生心肺复苏的理论知识及操作技能均有所提高,知晓了心肺复苏的目的、重要性、具体操作步骤和操作过程中的关键点。培训后通过理论及操作考核验证学习的效果,观察组学生的理论知识、操作技能成绩均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采用情景模拟的心肺复苏科普教育有助于巩固学生的心肺复苏理论知识,并增强其实践能力。但由于时间有限,不能做到人人参加心肺复苏操作考核,可能导致结果可信度低,有待于今后进一步深入探讨。3.2采用情景模拟的心肺复苏科普教育有助于梳理青少年实施心肺复苏施救的意愿由表1可见,当他人需要心肺复苏救援时,观察组79.85%的学生表示自己愿意帮助他人,而对照组仅有65.22%的学生表示自己愿意帮助他人,两组学生心肺复苏的施救意愿比较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情景模拟的心肺复苏科普教育,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始终保持学习兴趣,能够更好地掌握心肺复苏的技术,且有助于增加学生的自信心,在他人需要帮助时愿意主动提供帮助。赵丽等[5]的研究也指出,情景模拟教学法可以增强学习者的自信心和与他人合作的能力。但如需要真正施救时,可能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培训以取得相应的心肺复苏施救资质等。3.3采用情景模拟的心肺复苏科普教育受青少年欢迎传统的灌输式教学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课堂中容易出现注意力分散,而培训不充分会造成培训质量下降,对急救技能的实际应用能力差[6]。从表2中可见,对照组学生对教学方法的满意率仅为84.62%,传统的教学方式不能提高其学习的积极性,学生感受不到急救的急迫性,从理论考核结果中可以发现在授课过程中有一小部分学生没有认真听讲。王涛艳等[7]认为通过案例教学结合微课的形式,并结合模拟演练,更能使学生正确熟练地掌握心肺复苏术,并且能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娴熟运用。通过情景模拟教学的方式让每一位学生都参与,以沉浸式教育加深印象、增强记忆。观察组学生表示情景模拟教学法使教学更加生动,使其对学习心肺复苏知识更感兴趣,能够让其参与医疗急救中,让学习更加有热情。使用情景模拟教学法可以促进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延长学习记忆的时间[8],且更加受青少年欢迎。但对照组使用的是大班化教学,观察组使用小班化教学,可能会影响研究结论,有待于今后研究进一步探讨。
4小结
进入二十一世纪,国际形势风云变幻,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社会处于剧烈转型期,这些新的发展形势,都为社会科学的普及工作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
1.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文化渗透。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变化是双刃剑。一方面,经济全球化带来政治全球化和文化全球化,使得世界各国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有利于各种文化之间的相互交流和学习,增进了文化传播和东西方文化相互了解的机会,有利于弘扬社会主义社会特色社会科学文化。另一方面,经济全球化也带来了文化的渗透,一些西方国家抱有敌视和冷战的思维,对我国输入不良文化和歪曲的意识形态,宣扬西方霸权主义,并通过不同途径进行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渗透,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进行侵蚀。
2.我国社会发展进入转型期。一方面,我国建设和谐社会的进程不断推进,另一方面,随着经济和社会制度改革的深入,社会转型期不可避免的面临一些矛盾。例如:城乡差距扩大、经济发展不平衡、社会发展体制有待完善、现象抬头等;另外,在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教育、医疗、住房等方面也还面临一系列问题。在此背景下,化解人民内部矛盾,维护社会稳定至关重要。
3.计算机信息技术迅猛发展。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计算机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飞速改写着人类历史,对人民的思想观念带来了深刻影响,也对社会科学普及工作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一方面,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发展为社会科学普及工作提供了网络宣传的途径,带来了巨大的机遇,网络途径的普及化、个性化、共享性极大的便利了社会科学普及工作的开展。另一方面,网络途径的发展也给网络监管带来了新的挑战。网络内容良莠不齐,要求社会科学普及工作者加强对网络的舆论管理、舆论监督和舆论导向控制。
4.社会科学普及经费途径有待拓宽。虽然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具有对人类发展同等重要的作用,但与自然科学相比,社会科学的立法相对滞后,经费难以得到保障。社会科学的重要意义尚未得到社会公众的充分重视。因此,目前我国社会科学普及经费相对不足,未能真正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专项经费目前在全国大部分地区都没有列入同级财政预算。例如:目前福建南安市乐峰镇科协的自然科学普及经费按照每年0.5元/人的标准纳入财政预算,但社会科学普及经费却需要专项报告,且能够申请到的经费有限,很多活动经费难以依托单位,而需要社会科学普及工作者通过其它途径自筹。
二、新形势下社会科学普及工作的发展对策
针对上文进行的新的发展形势分析,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有效应对新形势下的机遇和挑战,建立社会科学普及工作发展和进步的新局面。
1.拓宽社会科学重要性的宣传途径。加大对社会科学发展的宣传力度,拓宽宣传途径,营造全社会共同关注社会科学发展,关注人类文明进步的新局面。只有人民大众从思想上真正意识到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同样重要,提高全民族的社会科学素质与提高全民族的自然科学素质同样重要,才能从根本上推进社会科学发展。例如:福建南安市乐峰镇科协有效利用网络、广播、展板、讲座等传播形式,通过图片、文字、声音等传播途径,来宣传社会科学的有关知识,让人民群众认识到社会科学普及工作的重要性,从生活和学习中参与到社会科学普及工作上,获得了良好的效果。
2.扩大社会科学普及内容的涵盖面。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新的知识和新生事物不断涌现,社会大众对社会科学知识的需求也在不断提升。所以,应该扩大社会科学普及内容的涵盖面,紧跟时事热点,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一方面,应该注重紧抓社会热点,紧跟社会步骤,有针对性的开展社会科学知识宣传,进行最新理论知识的普及和教育,另一方面,还应“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以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来体现,使得社会科学的普及工作具有更强的生命力和普及性。例如,之前中央电视台成功推广的《百家讲坛》等节目,就成功的起到了推广社会科学,弘扬民族文化的良好效果,掀起了社会学习热潮。
3.创新社会科学普及工作的思路。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群众品味的提高,社会科学普及工作也应该及时创新工作思路,坚持与时俱进,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如:办学、办班、讲座、知识竞赛、展览、编写普及读物、在刊物上开辟科普专栏、成果交流、科技咨询、信息服务等方法来建立丰富多彩的活动内容,提升人民群众的积极性。此外,还可以有效利用网络资源,让计算机信息技术为社会科学普及工作更好的服务,可以通过利用社会科学普及的相关网站、网页等方法和手段,来普及独具特色的网络社会科学文化,占领网络宣传主阵地,宏扬网络宣传主旋律,引领积极、健康、向上的网络主流文化。例如,福建南安市乐峰镇科协在宣传“全民创业”思想和观念时,在政府网开设了“解放思想大讨论”网页,设立“领导讲话”、“文件选登”、“媒体聚焦”、“图片集锦”、“创业人物”、“群众论坛”等版面,起到了良好效果。
4.拓宽社会科学普及工作的渠道。稳定充足的经费来源是搞好社会科学普及工作的重要保障,针对社会科学普及工作经费来源紧张,筹款困难的现状,应建立多渠道、来源稳定的社会科学普及工作经费保障机制。首先,要积极争取政府加大投入力度,各级政府要将科普经费列入同级财政预算,逐步提高科普投入水平,改变当前很多地方一搞活动就要“请示、化缘”的尴尬局面。其次,要制定相应优惠政策,吸引社会资金,鼓励企业、社会团体和个人积极捐助科普事业,建设为社会服务的科普公益设施,逐步建立起多元化的可持续发展的科普投入机制。此外,还应转变观念,适应社会发展的形势,按照市场化模式运作,探索科普活动的新路子。因为公众需要社会科学知识,这种需求在一定条件下就会形成市场,形成购买力。
三、结语
2005年1月24日,在“尊重生命尊重爱――‘婚前医学检查’知识宣传教育普及活动”新闻上,河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韩葆珍结合我省工作实际,讲了几点意见。
一、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做好婚前医学检查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自婚前医学检查变为自愿后,婚检率急剧下降,有的地方甚至出现零婚检,导致出生缺陷率上升,每年有近8000名可见的先天缺陷婴儿出生,而精神、神经性缺陷及迟发的出生缺陷要在数月甚至数年后才能显现,因此实际的出生缺陷远远大于以上数字。面对这种严峻的现实,必须加大婚检工作的力度,使其成为预防先天性疾病的屏障。
二、加强政策引导和多部门联动,积极探索做好婚检工作的创新机制。一是加强政策引导;二是各政府相关部门加强合作,依法行政,分工合作,齐抓共管;三是卫生行政部门要加大执法力度;四是各级婚检机构要转变观念,调整工作思路。
三、加大宣传力度,积极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充分利用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体,开展义务咨询、科普讲座、发放宣传材料等活动,提高广大群众自觉接受婚检的意识。
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在“尊重生命尊重爱――‘婚前医学检查’知识宣传教育普及活动”新闻会上,省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副主任、省妇联主席曹素英也作了重要指示:
此项活动自2005年1―12月,分3个阶段。
一是宣传发动阶段:主要举办宣传咨询活动,请专家解答公众的疑惑问题;在社区街道、乡镇农村张贴宣传品;在各主要媒体开辟宣传专栏,制作专题节目等,营造出婚检工作的良好氛围。
二是深入推进阶段:组织医务人员到城镇和乡村开展科普讲座,进行现场咨询;卫生部门加强对婚检机构的管理;各级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深入基层调研,寻求多种有效措施;组织适龄青年参加全国的“婚前医学检查知识竞赛”,提高群众婚前保健和婚检的责任感和自觉性。
三是总结阶段:对宣传教育普及活动进行检查,召开婚育健康问题研讨会,探讨建立推动婚检宣传活动的长效机制,对先进单位进行表扬。
最后,曹主席说:我们希望通过系列宣传教育活动,让全社会动员起来,尊重人类的生命,尊重他人、尊重对后代、对社会的爱,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为建设一个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美好社会和富强的国家共同努力!
以病患为责 坚定道路
李教授出生在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受到父母潜移默化的影响,从小就养成了她知书达礼、谦逊好学、细心敏锐的性格。她说儿时的愿望是长大后做个记者或者教师、医生。1978年后的首次高考,她以高分被浙江医科大学录取,从此开始了漫长的学医成材之路。毕业后她被分配到浙江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由于性格的原因她选择了内科。内敛、敏锐细心、逻辑思维强的她,被当时兼任大内科副主任的内分泌学前辈相中,建议她往内分泌科发展。当时内分泌还是一个新兴的、不起眼的学科,但李教授感到,这是一个具有很大发展潜力的学科,因为根据许多国家的发展趋势看,随着经济的发展,代谢相关疾病的病人群体会迅速增加,但是相关专业的医生却很少,专科医生匮乏将会是内分泌代谢疾病的患者求治过程中面临的的最大问题。微生物学奠基人路易・巴德斯的名言:“在观察事物之际,机遇偏爱有准备的头脑。”分析了学科现状,李教授决定做一个有心人,她对自己的定位非常明确清晰,正因为如此,李教授坚定了研究内分泌代谢病的这条道路。
予民众知识 重视科普
糖尿病是内分泌代谢疾病中的典型,作为群体越来越大的一种终身疾病,民众甚至患者对它的相关信息却知之甚少。多年前李教授曾遇到一位对她触动很深的患者,那位患1型糖尿病的26岁的患者,因为知识缺乏,盲目相信可以治愈糖尿病的广告,不吃药不打针一心想通过练功来治愈糖尿病,最后却因为酮症酸中毒而死。对疾病的无知造成了严重的后果,这个病例让她认识到糖尿病知识宣教的重要性,从那时起,李教授把糖尿病宣教也列为了自己工作的一部分,她所在的科室在浙江省最早成立糖尿病中心和开展免费糖尿病教育。在她的不懈努力下,她的糖尿病教育团队通过在电视和广播电台上作系列糖尿病教育节目、在报纸和杂志上撰写科普文章及出版科普书籍、在医院开办免费糖尿病知识教育班及下社区宣传糖尿病知识等方式对糖尿病患者及广大民众进行糖尿病防治知识的宣教,希望以此提高民众对糖尿病的认识,科学地管理和治疗疾病,推进糖尿病的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和治疗达标,减少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从而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家庭、社会和国家的负担。
李教授带领的团队定期面向社会义诊,举办糖尿病知识讲座;对糖尿病患者的教育更加系统、完善,从门诊开始到住院出院,均有营养师和医生、糖尿病专科护士专门一对一宣教营养、运动和疾病管理等相关知识,让患者学会能自己管理好自己,像正常人一样健康积极的生活是李教授的目的。
重学科建设 尽力而为
李教授说,糖尿病已经是众所周知的严重公共卫生问题,除了内分泌科,其他许多科室如心内科,神经内科及外科等科室的患者中也有许多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规范化治疗和管理的问题日益显要。但目前国内外在这方面仍处于探索阶段。作为科主任,她带领团队秉承医院以人为本的核心价值观,制定了《糖尿病临床路径》、《糖尿病围手术期血糖管理路径》,多学科积极合作(包括内分泌科医生、糖尿病高级专科护士、营养师、康复科医生、护士及相关专科的医生)对全院糖尿病患者进行全面、规范的管理和治疗。
在李教授及其同事们的努力下,医院在省内乃至全国率先建立了全院血糖网络化管理平台和胰岛素泵强化治疗中心,将围手术期糖尿病患者、特殊应激状态下的糖尿病患者等纳入规范化降糖治疗和管理,有效地减少了专科并发症风险,缩短了平均住院日,降低了医疗费用,许多糖尿病患者因此受益。这种血糖管理模式被国内多家医院推崇和学习。
做事先做人 严于律己
李教授领导的科室团队氛围很好,每个人都各司其职,积极认真。李教授说这其实并不难,只要以身作则,自己做好了,别人就不会说什么,自然也不敢懈怠。与病人多接触多交流,是李教授一向要求的,她认为,只有了解病人,才能更好地为其治病。曾经有一个主治医师对她感叹:“我们的病人你每天看两次,那我自己得看几次哦!”不知道是对她诉苦还是对她敬佩,李教授也不去多想,但之后这个医师都会经常主动与病人沟通交流了。
对她的学生,李教授希望自己的一言一行能对他们起到引导和启迪作用。她有一个学生毕业后给她寄来一张感谢卡,上面有一句:李老师,我从您这里学到的不仅是学问,还有为人。这句话让李教授久久不忘,也更觉责任重大。外科鼻祖裘法祖院士曾经说过:做医生不难,做好医生很难,永远做好医生就更难。 一个好医生不仅需要精湛的医术,还要有敬业和人文精神,一种面对患者最宝贵的生命而产生的责任感。“才不近仙者不可为医,德不近佛者不可为医”,李教授时刻谨记。
在学生的心目中,李教授是一位治学严谨的导师,她从未懈怠对教育质量的追求。“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只有足够的医学知识、临床经验和正确的临床思维模式才能更好地服务于患者。学生做的课题,写的文章她都会仔细阅读并给予修正、指导,几乎每篇文章她都会修改3~5遍,精益求精,培养学生养成认真严谨的做事风格。
忙碌不累心 淡泊名利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气道的一种慢性过敏反应炎症性疾病,是由多种细胞(如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T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气道上皮细胞等)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这种慢性炎症导致气道高反应性和广泛多变的可逆性气流受限,并引起反复发作性的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等症状,常在夜间和(或)清晨发作和加重,多数病人可自行缓解或治疗后缓解。重症哮喘可致人死亡。哮喘是一种严重的全球健康问题,没有地域和种族局限性,也没有年龄和性别的明显差异。全球约有1.6亿病人,我国哮喘平均患病率为1%~4%,其中儿童患病率高于青壮年,城市高于农村,成人男女患病率相近,约40%的病人有家族史。许多病人的病程长达十几年至几十年,是患者家庭和社会的一个沉重的担。
随着我国城市工业化水平的迅速提高,哮喘病的发病率也逐渐上升,由于有关哮喘病防治知识的普及率低,加之医疗市场的不规范,以及多数患者存在“有病乱投医”的心理,多次就诊的患者没有去医院长期诊疗的信念,一些治疗机构或个体行医者的治疗手段迎合了部分患者的心理,急功近利,为迅速缓解患者的症状大量使用以激素为主的复合制剂,使得部分患者的病情没有得到最早期、最大程度的良好控制。因此,需对哮喘患者进行健康宣教与跟踪管理,提高患者的防治依从性,从而减少哮喘发作,维持长期稳定,提高生活质量,减少医疗经费开支,对哮喘患者的健康教育和管理是至关重要的。
通过提供有关哮喘防治的科普书籍和科普文章供患者和家属翻阅;向患者和家属发放防治哮喘的宣传手册;组织哮喘患者座谈,交流防治经验和体会;责任护士对住院患者进行针对性的宣教。使患者了解支气管哮喘目前并没有特效的治疗方法,治疗的目标是:控制症状,维持最轻的症状甚至无症状;防止病情恶化;尽可能保持肺功能正常或接近正常水平;维持正常活动(包括运动)能力;减轻(避免)哮喘药物的不良反应;防止发生不可逆气道阻塞;避免哮喘死亡,降低哮喘死亡率。通过健康教育,使患者了解导致哮喘发病有关原因和诱发因素,使患者能够避免触发因素,包括:(1)变应原,如花粉类、尘螨、屋尘和粉尘、真菌、蟑螂、纤维(丝、麻、木棉、棕等)、食物(米面类、鱼肉类、乳类、蛋类、蔬菜类、水果类、调味食品类、硬壳干果等)、动物皮毛、化妆品等;(2)烟草烟雾;(3)刺激性或有害气体,如油漆、含有化学药物的杀虫剂、油烟、煤烟、蚊香烟雾、发胶、香水、煤气或天然气燃烧所产生的二氧化硫等;(4)职业性因素;(5)呼吸道感染,如病毒、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细菌感染等。另外,气候因素,如冷空气、空气湿度的变化、气压的变化;运动和过度通气;过度的情感变化和精神因素;妊娠等均有可能诱发哮喘。建立哮喘患者联盟,定期举行哮喘患者联谊会, 在会上通过科学讲座、哮喘患者经验交流、哮喘知识竞赛、哮喘患者座谈等形式,最大限度调动起哮喘患者及家属防治哮喘的积极性,提高哮喘患者防病治病水平。强调吸入疗法的重要性及使用要点,介绍监测风流速的意义和风流速仪的使用方法。
医护人员应与患者建立伙伴关系,为患者建立个体化的控制哮喘加重的治疗计划和定期随访,建立哮喘患者档案,安排专职护士跟踪管理,定期或根据患者病情对患者进行电话随访,及时解答患者的疑问,指导患者正确地监测病情和使用药物,使患者症状得到控制,维持最轻的症状甚至无症状,减少哮喘发作,维持长期稳定,提高生活质量。
总之,哮喘患者的管理和教育是哮喘防治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只有通过系统的医学知识的普及和患者的管理,使哮喘患者能够充分了解发病规律和诱因,自我监测病情,正确、合理使用平喘药物,早期发现和早期治疗哮喘患者,才能有效地降低重症哮喘和难治性哮喘的发生,从而减轻患者和社会的负担,真正把哮喘的防治工作做得更好。
参考文献
[1]李明华等主编; 哮喘病学[M]. 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8.
[2]王吉耀主编:内科学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7.
福建三明八中林纪平
[摘要]近十年来,我国青少年科学技术普及活动已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真正意义上的青少年科普教育还尚未普及开来,该文就目前我国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以及当今社会科技拔尖人才奇缺这一话题论述了在青少年开展科普教育,培养中国特色的高尖端科技人才,使社会得以永续发展。
关于私营企业科学永续发展的思考
广西科普作家协会钱开胜
[摘要]该文立足于当前私营企业现状,科学分析了私营企业变化特点、影响及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提出促使私营企业主成为有益于市场经济建设者的对策建议,指出促进私营企业科学永续发展的途径。
浅谈新媒体与科普传播
福建省社会医疗保险协会官孝熙
[摘要]本文提出以下观点:新媒体科普传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媒体手段日新月异,科普传播导向要正确;科普传播需要积淀和培育;现代科普传播需要创新与发展。新媒体时代科普传播应是科技知识信息通过跨越时空的扩散而使不同个体间实现知识共享的过程。
财政科学与数字化人本法治环境对接
河南科技大学管理学院开元MBA职业发展协同与实践团队焦爱军白晓辉杨智伟
[摘要]以国家中部主体功能试验区“中原经济区”数字化财政系统“人本”法治机制建设,对于地方债务风险管理的系统职业发展协同与约束为例,通过开元MBA团队新一轮内陆开放式国际化“职业发展协同与实践”的持续研究和信息化应用跟踪,以财政科学“职业发展约束环境分析”学术进步与管理学“协同教育实践应用”教学水平共同提升、系统专业化团队与个人的进一步自我协同和约束性社会实效为目标,探索真正以“第三方”财政学职业发展团队经验与系统复合实力环境去对接和营建:财政系统法治化管理与市场化经济实践在信息化科学普及、应用科研与学科教学量变上的积累,推动地方各级区域化财政组织单元主动面向国家经济实现高度地聚合与层进。
创新是科普创作之魂
福建南平农校汪志铮
[摘要]作者积累40多年科普创作的体验,重点阐述了包括内容创新、选题、层面创新、作品水平创新、写作技巧、厚积薄发等在内的科普创作手法和技巧,突出“创新是科普创作之魂”这个主题,既总结了科普写作经验,又使科普作者从中受益,从而提升科普作品的质量,更好地服务于经济建设。
海口石山火山群地质公园具有的地质科学研究意义
海南省地质地理学会 符和生
[摘要]海南唯一的世界地质公园、第一家由联合国教文组织确认具有突出而重要价值的世界做旅游景区的海口火山公园,凝聚了地质工作者和专家的努力和智慧。地质公园是以具有特殊的科学意义,稀有的自然属性,优雅的美学观赏价值,具有一定规模和分布范围的地质遗址景观为主体;融合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并具有生态、历史和文化价值;以地质遗迹保护,支持当地经济、文化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为宗旨;为人们提供具有较高科学品位的观光游览、度假休息、保健疗养、科学教育、文化娱乐的场所。同时也是地质遗迹景观和生态环境的重点保护区,地质科学研究与普及的基地。
航天科普旅游与国际旅游岛建设
海南省科普作家协会、海口经济学院旅人文与经济研究院刘荆洪
[摘要]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建设,务必重视科普旅游。借助航天发射中心重大科技项目,作为海南科普旅游的平台,既可以提高旅游的文化品位,拓展国际旅游岛的影响,又可以吸引海内外广大游客,使旅游业真正成为海南的支柱产业。
核能——发展低碳经济的现实选择
海南大学环境与植物保护学院郝伟玉
[摘要]由于气候变暖产生的环境灾害的频繁发生,使我们开始深深地思考低碳经济所带来的好处。传统的能源结构产生的温室气体所带来的危害已显而易见,优化能源结构,开发新能源,势在必行。虽然核能所带来的潜在危害很大,但核能作为一种零碳排放量且可利用量极大的清洁能源,备受人们青睐。有效开发核能,寻找安全核开发环境,是当今社会发展低碳经济的现实选择。
菏泽市农产品质量检测体系的建设及完善措施
菏泽市农业局韩宇油宏康王英
[摘要]农产品质量检测体系具有重要作用。文章在阐述了菏泽市农产品质量检测体系的现状后,分析了本地区农产品质量检测体系中存在的几个问题,同时对阐述的问题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法。
环保意识与科学素质——谈谈PM2.5与健康
福建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门诊二部刘坦业
[摘要]试述国家对“推进节能减排和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讨论PM2.5对人体健康的影响,通过世界卫生组织(WHO)公布的全球193个国家(地区)于2008年因空气污染导致的死亡率,浏览PM2.5对呼吸道疾病致病性及对人体整体健康的危害性。作者从科学普及角度解析PM2.5,并列举实际案例和有关研究以助对PM2.5危害的感性认识,最后从宏观控制角度提出执行法规 遏制微粒和作为自身防护应该注意的几点具体举措。
加大科学用眼宣传力度
做好保眼护眼预防工作
福建省大田县白龙眼镜店张少清
[摘要]本文针对我国近年来近视发病率跃居世界首位,引起国人的烦恼与担忧,令广大家长困惑和无奈的现状。笔者通过多年深入地调查和探索,指出近视发病率居高不下的原因在于社会公众对保眼护眼知识的缺失,加上应试教育的压力,致使青少年忽视了保护视力的重要性。文中指出,为了将近视眼控制最低的程度,必须政府推动,各部门和社会公众相互配合,同时,做到正确对待电脑操作;正确对待工作时间;正确对待眼保健操;眼睛需要营养补充。只有认真对待,持之以恒,视力问题将会得到有效的控制。
农业清洁生产与国际旅游岛建设
海南大学环境科学系
[摘要]海南省是一个位于海南南部有着丰富的资源,并以其独特的气候和环境而著称的省份,但其也有着其特色的农业,也是国家国际旅游岛建设之地,所以发展海南的农业,对海南的旅游岛的建设有着特殊的意义,也可以促进海南的经济发展。
台湾企业商标图案复杂度分析——分形维数的应用
福建省科技开发中心陈志强
福州大学创意产业研究所林建德
福州大学创意产业研究所危福泉
[摘要]企业商标图案给人的视觉感受,足以影响消费者对企业形象的观感,进而影响消费者对企业品牌的信任度和其购买行为。也就是说,企业商标图案的设计传达了人们对企业形象的心理感觉。因此,企业商标图案的设计日益受到企业者的重视,无非希望透过企业商标图案的设计能够适当的传达企业的理念、精神、风格等意象给消费者。本文经过样本搜集与筛选,针对台湾金融企业商标图案的设计,以分形维数分析探讨商标图案设计特征的复杂度,做为对企业商标设计分类之依据。本文的研究结果,以一种分形数学模型表示企业商标设计的型态,并且以科学量化的方法分析企业商标图案的设计,推导出金融企业商标图案设计的复杂度资讯,为图案艺术设计学科的教学提供一个科学化的方法。
台湾小学分形艺术与人文领域教学设计之研究
福州大学创意产业研究所林建德
福州大学创意产业研究所温国勋
福州大学厦门工艺美术学院林志强
福州大学厦门工艺美术学院佘国富
台湾彰化县东山小学张逸夫
[摘要]在科技文明日新月异的当代,艺术教育家理应顺应时势、符合潮流在艺术构思与技巧与教学设计上有所突破以达教育之目的。现阶段台湾小学艺术与人文领域重视全人发展,以培育学生能自我探索并运用各种媒体从事艺术创作,透过审美过程体认各种文化,并将之实践应用于日常生活中,形成生活美学的学科概念。人类所处的生活中存在着各式各样的分形,分形结构中富含着反复、渐变、律动、对称、对比、放射、强调、平衡、调和、统一、比例等美学的形式原理,让人惊艳不已。本研究试图将原本复杂的分形观念予以简单化介绍,利用简单概念,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童吸收分形艺术观念,了解分形组成结构概念,并应用于艺术与人文领域中,最终运用于艺术创作上的表现美,以达到学童对艺术美学的探索、审美与理解、实践与应用的目标。
提高对手机辐射危害的防范意识
厦门蒙发利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旭 东
[摘要]手机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通讯工具,普及率越来越高。但是,手机所产生的辐射危害却未被大多数使用者引起重视。本文阐述了辐射产生的来源;量化和测量辐射强度的国际标准;降低辐射对人体产生危害的方法和注意事项。最重要的是提高国民的科学文化素质,需要全社会共同关注。
提高公众对慢性肾脏病防治的认识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肾内科万建新潘阳彬
[摘要]慢性肾脏病(CKD)发病率高,起病隐匿,晚期易并发心脑血管疾病、贫血、骨和矿物质代谢紊乱等并发症。公众多对其不甚了解,故发现时大部分患者已进入肾脏病晚期,给病人带来疾病的痛苦,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本文介绍慢性肾脏病的概念及其发病率和危害性,并就慢性肾脏病的早期发现、早期防治提出切实有效的方法,以此来提高公众对慢性肾脏病的认识,提高全社会防治慢性肾脏病的水平。
推进科普工作同城化
厦门市老科协科普工作委员会叶清
[摘要]福建省人民政府出台厦漳泉同城化方案,形成一个经济发达的大都市区。 同城化是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城市化加速发展的新形式;厦漳泉有相同的方言,相同的民俗,相同的生活习惯,相同的自然地理环境,相同的文化背景和相同的历史传承,因此,厦漳泉三市在开展科普工作方面,也应该实现同城化,做到互相交流、互相借鉴、取长补短、协同发展;应该把金门纳入厦漳泉同城化范畴,从而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及提升城市区域群体的竞争力,也促进区域科普工作发展。
引进台湾良种,发展福建经济
福建农林大学林更生
[摘要]闽台一水之隔,“五缘”关系密切,交流频繁。在引进台湾农业良种中,发展了福建的经济。而交流是互利的,是共羸的。由于许多台湾农业品种比祖国大陆优良,台湾农业科技较为发达,农业经营理念和管理经验丰富,我们引进后获利不浅。而祖国大陆农业资源丰富,劳动力充沛,市场广大,我们的农业基础科学比他们先进。交流与合作后,台湾也获利颇丰。所以两岸共获利益。这些都说明了两岸农业合作具有很强的互补性和互利性。
中学教学与学生生态环境道德养成
福建三明第八中学祝大星
[摘要] 从“吃地球”到“吃太阳”、 从“易子相食”到“易粪相食”、 从“摩天大楼”到“ 摩地大厦”,这“三从三到”都取材于中学教学内容或相关知识,紧紧抓住这一类教材进行教学,对于学生生态环境道德养成很有必要,非常重要。
跨越检索障碍,推动科学传播的几个改进方法
宁德师范学院图书馆郭正武
[摘要]提出跨越检索障碍,推动科学传播的3个改进方法:①构建跨语言检索,克服自然语言的检索障碍,让用户直接检索利用外文科普资源逐渐成为现实;②构建新型智能知识信息导航,破解检索语言方面的检索障碍,增强科普传播的精准性、便捷性;③构建“一页式”集成管理与检索服务,克服资源整合障碍,推动优质科普资源的检索利用。基于这3个改进方法的实现,希望科普界关注并切实整合更多的网上优质科普信息资源,形成互联网上科普的整体优势。
小学校园串流平台之建置与实施
福州大学创意产业研究所林建德 温国勋
福建省信息协会曾伟仪
[摘要]目前网路的影音世界中,串流媒体 (Streaming Media) 是最新颖的一种多媒体技术,而现有串流媒体主要的平台有 Microsoft 免费提供的Windows Media、Real Networks 的 Real Media 和 Apple 的 QuickTime ;每一种串流平台都有其独家支援的档案格式,所以对于使用者而言,可以提供的选择性是多元化的。在国民小学现有的资讯设备中,何种串流格式是适合的;本研究中将以客观的方法来对于两种串流格式 WMV 与 RM 档案大小、画质与拨放流畅度进行研究与分析;并且实际建置串流平台,以应用在视讯随选系统,以及网路直播系统上。
汽车方向盘造型设计之评量研究
【关键词】班导师 医学预科教育 七年制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0-0004-01
我国预科教育主要包括民族预科教育、华侨预科、留学生预科三大类,具有素质教育、淘汰筛选、语言强化、适应能力培养的功能[1]。1988年我国高等医学院校开始设立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医学预科教育及其相应的培养目标、科成设置等基本问题开始逐渐为广大医学教育者所熟悉和重视。目前我校七年制医学生虽没设立专门的医学预科教育课程,但是一般七年制学生入学两年后才开始接触医学知识,这段期间,学生缺乏医学生的责任感、使命感,学习盲从性大,因此迫切需要尽早与医学接轨,开展早期医学科普教育、专业素质训练等。班导师制度在这一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1.班导师制度的建立
高校的班导师制度是为了适应教学模式从学年制向学分制转变的需要而建立起来的。和高校辅导员不同,班导师是在高校各班级配备学历层次高、专业指导性强的骨干教师,他们将依托专业优势,负责指导学生学习、生活、实践,甚至就业等各方面工作[2]。我院从2006年开始实行班导师制度。班导师的遴选首先由院系内有资质的教师自愿申请,院系审核通过后,为大一新生每班确定一名班导师,具体负责引导学生顺利从高中阶段过渡到大学阶段,并指导学生基础和转业课程选择和学习技巧,指导学生积极参加大学阶段的科技创新和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社会能力。班导师还对学生进行就业指导和分析,帮助学生进行未来职业设计和规划,指导学生关于考研升学、求职择业等选择。
2.七年制医学生早期开展预科教育的必要性
目前我校七年制医学生是入学两年后才开始接触医学知识。之前这段期间,学生课程安排是思想品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高等数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计算机基础、大学物理等公共基础课程。这种安排使得七年制学生不能充分理解医学生的角色和作用,缺乏医学生的责任感、使命感,学习盲从性大,即使进入临床课程学习,也会有许多不适应的情况出现。因此迫切需要尽早与医学接轨,开展早期医学科普教育、专业素质训练等。
对此,我院已经参照国内外教育经验,将早期接触临床的理念贯穿在教学过程中,开设了《早期接触临床实践训练》课程,进行积极的实践和探索,并取得了初步成效。在七年制第一学年和第二学年(公共基础课)即专业教学前期利用课余时间,通过多途径、多手段让学生从了解医学发展的前沿信息为出发点,通过对现实社会中医疗卫生保健问题如公众对医疗卫生保健的需求,医学研究的热点、医患关系及医学生学习成绩与就业素质的关系等问题的辩析,使学生逐步完成培养目标、医学价值观的定位;建立立体多维的医学知识框架和整体医学的概念,感悟各学科在医学中的作用和联系,诱导由好奇心和探求心产生的求知欲,激发学习医学科学知识的内在动力和兴趣,希望学生在进入专业学习以后能够以问题为基础用科学的思维方式,有兴趣地、自觉地、有目的地学习各科知识,并有意识地、自主地整合所学的专业知识,推动学习的自我启发能力。同时,让学生在自主的获取知识的过程中能力和思维得到协调发展。班导师在这个改革和实践过程中发挥着重要指导作用。
3.班导师在医学预科教育中的重要指导作用
目前我国各医学院校普遍采用的“以学科为基础的传统三段式”课程模式以其系统性、基础性、完整性及课程的循序渐进性在医学教育领域仍具有一定的优势。以学科为基础的教学模式将生命所体现的东西人为的分割开,难以使学生将所学的知识整合起来,解决医疗实践问题。在教师授课过程中同样发现学生在学习不同科目时,不懂得学科之间内在的联系,特别是学习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时并不真正懂得这些学科知识对他们将来从事医疗实践的作用和意义,学习具有很大的盲目性和被动性。整合式教学应运而生。整合式教学是基于相同原因“以器官系统为基础”和“以问题为基础”的课程模式。但从以学科为基础到完全整合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此外,医学生能力素质的培养单靠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已是不争的事实。因此围绕培养目标寻找在“以学科为基础”的教学结构和课程体系下开展目标教育、强化能力培养、创新性、知识的多维性和学习的终生性、医学整体性教育的方法和途径是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就业素质的当务之急。班导师在其中就发挥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入学后,班导师首先召开班会,以了解医学发展的前沿信息或理论为出发点,班导师指导学生通过与专家、学者座谈、读书报告、看与人体奥秘有关的影碟、辩论会、专题讲座等多种形式,让学生自己意识到要做一名合格医生应该掌握哪些知识、具备哪些素养才能适应医学发展的需要。当进入专业学习后学生带着自我意识到的知识缺陷或现实生活中、医学科研中存在的问题去学习,不仅强化了学习目的,而且使基础知识同医学知识的最新发展保持同步。这种高起点专业学习过程模式不同于以科研活动为主体的导师制,也不同于思想和人文素质教育;它即不是专业课程,也不是教师教授知识,它是启发学生自我觉醒的过程,是学习和形成科学的学习方法、思维习惯和思维方式的过程,是对医学科学兴趣培育过程,是对“厚基础”向高层次的扩展。
学生自己收集或请有关专家介绍医学发展的前沿信息,最新的医学科学技术及其应用,医学研究的热点课题、社会公众对医疗卫生关注的问题等。同时有意识的提出问题或鼓励学生找出现实生活中或医学科研中存在的问题,并将这些问题与将来要学习的专业联系起来。让学生在查阅文献、了解医学前沿信息过程中自然地理解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和英语对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重要性。
以辩论的形式对现实社会中医疗卫生保健问题如公众对医疗卫生保健的需求、医患关系及素质教育问题如医学生学习成绩与就业素质的关系、学习方法等问题进行讨论,以期达到明辨是非、自我提高、自我校正的目的,同时在辩论过程中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形成及沟通技能。鼓励学生提问题、提要求,班导师将提供一切机会为学生实现自我发展、自我完善搭建平台。
通过班导师指导七年制学生开展早期接触临床实践训练,可以培养学生的职业理想和职业责任感,强化医德素养,培养学生较强的实践能力,科研能力以及终生学习的能力,对今后七年制乃至八年制医学生的素质教育提供一种可借鉴的模式,为医学教育改革提供新的思路。
参考文献:
[1]林峰,席晓靖.当代预科教育综述[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 9(4):55-58.
[2]罗志勇,胡向东等.自动化专业强化班班导师的实践与探索[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1):56-58.
作者简介:
关键词:医疗改革体制;全科护理;研究进展
1全科护理的内涵
全科护理把以人为本作为核心理念,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长期照顾的护理模式,以家庭为单位,把个体健康和群体健康相结合。为了适应人们日益提高的护理健康意识,适应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医院应加强建设护理队伍,特别是提升队伍中全科护士的专业素质和工作技能。在全科护理中,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和能力是工作的关键部分,因此提升护理工作质量的核心就是提升护理人员的质量[2]。自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引进全科护理技术,国内的医疗人员也越来越认识到了全科护理的重要性,各个地区的医疗人员开始对这种以人为本,以家庭为单位的长期照顾的护理模式进行研究和分析,提出了非常具有建设性的改革意见。高艳红在参加地震救治的过程中,通过分析护理人员的组成情况,将全科护理模式应用于灾难救治中,对护理人员进行有目的性的针对培训和管理。薛晓英认为全科护士和全科护理模式实在医疗体制改革下应运而生的,因此全科护士应该经受更加严格的考核和培训,通过制定培训计划来提升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和工作能力。
2全科护理的模式和措施
加强对护理人员的培训管理。定期开展业务培训,对于日常工作中出现的多发病和常见病进行讲解,帮助护理人员对各种疾病有更深刻和准确的认识,积累经验,日后工作中遇到此类疾病知道如何应对。护理人员要学习与患者及其家属加强沟通,除了身体方面的护理也应该注重对患者心理的护理,缓解患者内心因为患病而产生的不安和紧张情绪,患者提出的疑问要耐心的解答,帮助患者保持轻松地良好的情绪,有助于身体健康的恢复[3]。加强对患者的宣传教育。大部分患者对医学护理方面的知识不甚了解,护理人员在于患者沟通过程中可以科普相关的医疗知识和护理知识,发挥护理人员的宣教作用,患者可以根据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加强运动,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提高自身的免疫力。规范护理人员的工作流程。制定规范工作的管理方案,护理人员按照规定范围进行护理。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应与医生多多沟通,及时向医生反应患者的情况,有不懂的问题也要及时向医生寻求答案,力求将工作做到最完美,提高服务质量,提升自己的专业素质和工作能力。
3全科护理培养方式
3.1国外全科护理培养方式
国内外的全科护理培养方式略有不同。全科护理模式在20世纪60年代兴起于西方发达国家,这些西方国家将全科医学教育纳入了医学保障体系。在美国和加拿大,社区服务备受重视,社区医院占美国医院总数的八成之多,全科护士主要在社区进行工作,以家庭和社区为单位帮助进行一些保护和预防等工作,病人可以在更为宁静舒适的环境中接受治疗,住院天数大大的减少,人力资源、卫生资源以及医疗费用都能够得以节约;英国的全科医学发展也相对完善,英国全科医学中临床路径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培训内容,在英国国家医疗服务体系中设有相关的专业委员会,委员会中就包括专科医生、全科医生、药学专家、经济学专家和全科护理人员,英国的全科护士的工作主要为换药,测血压等;在日本,全科护理模式发展也比较完善,不同于其他国家,日本的全科护理人员分工更加精细和科学,全科护士分为了保健护士和家庭访问护士,保健护士主要为患者解决疑问和宣传教育,患者对医学护理方面的知识不甚了解,护理人员在于患者沟通过程中可以科普相关的医疗知识和护理知识,家庭访问护士是对患者进行简单的身体检测,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并时刻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护理人员的护理内容涵盖多项,除了基本的康复护理还有生活护理,临终护理和压疮护理等[4]。因为全科护理建立于西方国家,所以这种模式在上述国家发展相较国内更为完善,对护理人员的考核也更为严格。主要的培养模式有学校直接培养护理人才和医院护士中分化两种,国外对全科护士的学历要求更高。如美国的全科护理人员必须为本科毕业生,至少要有3年的工作经验,临床经验非常丰富且为注册护士;日本的全科护士需要有专科或者大学的毕业证,并且毕业后经过专门的全科护理培训和考核。
3.2国内全科护理培养方式
我国在培训全科护士时分为两个部分,分别是在校教育和岗位培训。但学校教育部分因为对护理人员的学历没有硬性要求,所以培训基本以岗位培训为主。各个医院根据自己的特色专业进行对护理人员进行培训,可以请院内德高望重的,资历经验都深厚的教授定期授课,组织专业能力强的人员讲课交流等,提升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和工作能力。护理人员通过定期的交流和学习,可以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定期开展业务培训,对于日常工作中出现的多发病和常见病进行讲解,帮助护理人员对各种疾病有更深刻和准确的认识,积累经验,日后工作处遇到此类疾病知道如何应对。督促护理人员规范工作,住院医师和护理人员要进行规范化培训,提高医生和护士的知识储备量,提高自身的素质和修养,培养大量的护理人才。除了定期的学习交流,宣传教育外,还要对护理人员的工作能力进行考核。考核可以通过笔试和临床技能考核两个部分,适当的压力可以让护理人员在参与培训的过程中充满动力,从而在学习中投入更多的热情和更高的积极性。要对护理人员进行规范化的培训,制定规范的全科护理流程和工作方案,护理人员按照规定范围进行护理,由此,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和工作能力也会有大程度的提升,丰富自身的知识储备[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