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18 17:38:48
导语:在风险管理的相关理论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关键词:建筑施工项目风险管理
中图分类号:TU71文献标识码: A
建筑工程的项目的实施是一个复杂的过程。由于投资大、工期长,需要大量的不同专业的人员参与,内部和外部的影响条件和因素众多,因而面临的风险也比其他行业为多。建筑物在施工中处于最薄弱状态,在施工中具有更大的风险。施工风险将对业主和承包商造成直接和间接损失。因此要加强建筑工程项目施工中的风险管理工作,提高风险管理意识,掌握风险识别技术,及时防范和化解工程风险。
一、关于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风险处理的方法
1.风险控制是通过对工程项目中存在风险的一定的了解,根据不同的风险类型制定出不同的风险管理规划,以便制定出项目目标、项目工期以及项目资金,以此来减少风险带来的严重后果。一般情况下,施工工地会存在由于施工技术带来的风险以及自然环境带来的风险,同时也会因为社会的影响带来一定的风险,总之,在建筑工地施工过程中,一定要严格把关各种项目关口,从而降低风险带来的损失。同时也要在施工过程中就要对施工中存在的风险进行一定的评估,根据各种风险制定出相应的方案,尽可能地降低项目损失。
2.风险保留是指风险存在时,如果不能找到解决风险的方案,为减少风险带来的损失,应用积极的方式承担风险带来的后果的一种方式。风险保留原则是明知道自己承担的后果,尽量使利益最大化,从而减少风险损失的一种方式,通常这种损失一般由企业承担。目前工程项目中,如果企业项目的总风险大于工程的不可预见费,整个工程的预备资金不足以满足整个风险,采用风险保留转移是最佳选择。一般情况可以购买保险,但如果当项目的最大风险比工程的可预费用还小,则可以采用风险保留的方式。
3.风险转移。一般情况下,风险转移是工程项目管理中常见的原则。风险转移是一般是由一方将不可预测的风险通过和另一方协商签订合同转移给对方,比如,业主方发包合同时将原材料价格上涨、施工设备价格上涨,人力资源价格上涨等风险因素一并转移给对方,因为这种转移是为避免自己的损失,所以这种方式必须建立在双方公平的基础上。另外一种是目前最常用的风险管理方式,就是通过向保险机构缴定一定的资金,将风险转移到保险机构上去。这也是一种较成熟、市场化的风险转移方式。
二、关于提高建筑施工项目的风险管理的措施分析
1.健全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相关法规,构建完整的风险管理机制。因为我国的市场经济制度还没有完善,所以许多方面的体制还不成熟,尤其是现阶段我国的有关法律制度不能够适应建设项目工程的风险管理,没有工程保险方面的具体法律。现阶段,工程建设的关键就是要建立一种符合中国实际的工程担保和工程保险的制度。
2.在企业内部建立风险管理机制。建立一个企业内部的风险管理体系,是提高企业抗风险能力的关键,通过企业内部管理机制的建立,明确了各方面的职责,并且加深了各方面的风险防范意识以及强化了对风险信息的收集,从而更好地掌握风险的规律性。与此同时承包商还要列出建设工程项目所潜伏的各种风险的清单,通过衡量和对比,然后对风险进行评估和预测,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最大程度上减少风险所带来的损失。
3.加强安全风险管理。建筑施工单位的安全风险防范对施工单位的经济效益有重要影响,并进而影响到施工单位的发展前途和生存环境,所以施工单位安全风险的防范在建筑施工项目风险管理中非常重要。这就要求建筑施工企业要全方位,多层面的从引发安全风险的众多层面和众多环节中去控制施工管理风险,安全生产在施工项目的管理上必须要高度重视,只有这样才能有效降低施工事故风险,提高建筑施工的安全性
4.加强合同的风险管理。工程合同既是项目管理的法律文件, 也是项目全面风险管理的主要依据。签订合同要始终坚持“利益原则”。承包人有权签订一个平等互惠的合同条款, 这是承包商减少或转移风险所需坚持的最基本原则。项目的管理者必须具有强烈的风险意识, 学会从风险分析与风险控制管理的角度研究合同的每一个条款, 对项目可能遇到的风险因素有全面深刻的了解。否则, 风险将给项目带来巨大的损失。合同是合同主体各方应承担风险的一种界定, 风险分配通常在合同与招标文件中定义。例如在FIDIC合同条件中, 明确规定了业主与承包人之间的风险分配, 如果业主的合同条件与FIDIC合同条件不同, 应进行逐条的对比研究, 分析业主为什么要修改这一条, 是否隐含着风险。
5.风险分析与管理的应用。风险管理的最后一个过程是风险监控。为了保证项目风险监督工作的顺利进行,实现风险管理预期目标,必须建立相应的风险管理组织。该综合楼项目采用企业内部自有的风险管理部门来实行风险管理和监督项目部自有风险管理部门,选用工作责任心较强、吃苦耐劳、品德良好、有一定工程经验的管理人员担任,人员均经过培训。在施工现场施工前,现场风险管理人员需做好相关准备工作,包括: 检查施工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操作条件是否满足旌工工艺要求,特殊工种操作人员是否持证上岗;检查材料、半成品和构配件、设备和商品砼是否报验合格,施工设备机械是否运行正常;检查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是否已经过审批,是否己进行技术交底;检查施工环境是否对工程质量产生不利影响。
6.加强风险评估及规避工作。在建筑工程施工项目风险管理中还应当加强风险评估工作,可成立风险评估小组对施工项目可面临的各种可能风险进行正确的评估、分析、控制和监督,并根据相关结果制定风险规避对策方案,从而为风险有效管理提供可参考的依据。
7.提高整体施工队伍的风险管理意识。应该果断加强建筑施工企业和施工人员的风险意识和法律观念。在实践中,我们的建筑施工企业要加强对风险管理知识的了解。在对施工技术和财务管理等进行了解的同时,要重视对公司的领导或者中层干部的培训,积极引进风险管理方面的人才,在公司重大的工程项目和经济活动中要主动向相关的专业人士和权威机构咨询,邀请专业的施工人才介入,而不是被动的的等待出现问题了才请风险管理来弥补。那样对降低企业的风险很不利,也有损于增加公司的经营效益。鉴于建筑施工企业面临的这些情况,我希望业界人士积极呼吁,不要再走那些浪费金钱的来路了,要聘请风险管理的顾问在公司内部展开培训。同时,如今的经济高速发展,我们要与时俱进切不可再倒在了法律这条坎上,在信息化社会中,要积极构筑合同和法律管理的组织制度网络,提高大家的风险意识。
总而言之,风险管理是整个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的关键,如果在施工过程中对建筑工程项目进行良好的风险管理,不但可以使建筑施工项目收获最大的经济效益,而且可以提高建筑企业的综合竞争力。
参考文献:
[1]闫辉.建筑工程项目施工中的风险管理[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31).
[2]兰凌.试析施工项目工程管理中的风险[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15).
【关键词】风险分担;工程项目管理绩效;理论假设
1 初始风险分担对风险再分担的影响
风险分担在初始合同(契约)中的不完全是由工程项目交易合同的不完全性所致,所以,救济或治理初始合同中风险分担方案“漏洞”一般依靠再谈判机制来进行。由于有完全不必然的可能性进行初始交易契约,所以“风险分担剩余”这种情况也必然存在着,那么与之对号入座的应对之法就只有两类:一种情况,要尽可能的减少“风险分担剩余”,而又要使初始契约详细,可以通过增加缔约前的交易费用(如信息搜索费用等)来达成目的;第二种情况,进行对特定的风险再分担时,可以事后进行治理或者再谈判。而实际上,这两种方法可以分担管理程项目风险,进行实践性的管理,契约设计即在于权衡“风险分担剩余”与风险再分担以风险分担为基础,目的是为了站在一个理想的均衡点上稳态提高业主与承包商交易执行的契约效率。但是,这种风险分担决策实践的内在理论支撑离不了初始风险分担与风险再分担之间的关系。经典的不完全契约 GHM 模型(Grossman and Hart, 1986; Hart and Moore,1990; Hart, 1995)的两大核心环节是初始契约的缔结与再谈判实现交易绩效得到保障,将这两者进行有效的匹配能够相互辅助解决不完全合同的不确定性问题。Oliver Hart and JohnMoore 认为交易双方匹配的不完全合同,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有效率的结果可以通过利益相关方事后的谈判并进行转移支付来实现,这时,再谈判在初始契约中发挥得是一种“参考点”的角色,缔约方为未来构造的再协商的框架是依据缔约时刻签订的合同儿进行的,如果事后的谈判没有依据了初始缔约时刻的利益预期,在进行项目履约过程中交易绩效必将会折减(Shading)。
此理论逻辑告诉我们,风险分担具备这种特点作为契约的核心部分,所以,工程项目进行的风险分担的内容包括了业主与承包商风险管理的权利与责任构成了初始风险分担的主要内容,当然,支持风险再分担必须载入履约的部分,为以后的风险再分担的谈判框架提供了保障。更不可或缺的是,不明确的、易混淆的合同语言是初始风险分担条款设计中不可缺少的,大大降低了由于初始风险分担设计问题发生风险再分担谈判的问题,与此同时,为了减少在以后的风险再分担过程中不必要的损应该在初始合同中将风险再分担的程序规划完整,大大提高此后的风险再分担过程效率。
显而易见,初次的风险分担方案条款和履约阶段风险再次分担的调整与执行性条款都为了在履约阶段风险再分担的顺利进行提前设定了,有效的规避了各种不必要的风险。所以,下列理论假设由此诞生:
H1:初始风险分担直接影响风险再分担的进行。
2 初始风险分担对项目管理绩效的影响
业主与承包商之间通过缔结项目交易(初始)合同来达成的初次风险分担条款才是本文所阐述的初始风险承担,同时,这也反应了在当前工程项目风险分担方案研究的主要目标是初始风险承担。
很早之前,Levitt, Ashley and Logcher 等用实证研究证明了恰当的分摊风险能大量节约项目费用和时间。工程项目承包合同的效率与初期合同安排在Aghion, Dewatripont and Rey 等人的研究下也被证明是息息相关,风险分担是初期合同安排的最重要组成部分,承包合同的效率最直接的受其影响。以国外工程项目实施过程的特点为基础,周利安认为项目是否能够顺利进行和项目本身的风险以及合同各方分担风险关系有直接的影响关系,而且会影响能否控制到业主的项目投资是在保证质量和工期下顺利完成。M. Loosemore and C. S. McCarthy 认为项目风险的分担直接决定了能否做到和谐的建设项目、高成效与高效率。除此之外,在项目治理理论框架下,杜亚灵,尹贻林,严玲、赵华,严玲,周国栋、尹贻林,赵华等等认为初始风险分担对可以积极有效的改善于公共项目管理绩效。
按照上文已有的理论研究,工程项目管理绩效所包含的工程项目管理绩效的某些指标,如项目质量、工期等,还是项目整体绩效(如“物有所值”)都直接受工程项目交易阶段的初始合同的影响。所以,我们可以直接得出以下的理论假设:
H2:工程项目管理绩效直接受初始风险分担的正向影响。
3 风险再分担对项目管理绩效的影响
不完全契约理论的再谈判过程反映了工程项目的风险再分担的情况,由于合同的重要内容是风险分担,所以,风险分担的动态性与多次性依赖于合同的动态性与多次性,因此,合同再谈判的核心内容按照本文所研究阐述的应该是工程项目风险再分担方案。
Oliver Hart 等人通过理论研究证明了再谈判和初始契约及其实现的交易效率有一些尚未明了的复杂的联系。理论界与实务界十分重视工程项目交易过程中的合同调整及风险再分担的问题,如 Aghion, Dewatripont and Rey 通过研究认为,初期合同安排、履约过程的再谈判的谈判能力和工程项目承包合同的效率息息相关。Francis Hartman and Patrick Snelgrove 等认为在初始合同中会存在在进行合同履行过程中难以完全解决的潜在的执行的争议,而这种难以解决的潜在争议是由于工程项目风险分担的主观性特征所导致的。所以,为了解决在模糊的风险初次分担与需要再次分担的风险所引致的争议,在合同调整或补充协议的基础上,建立一种合同条款讨论与再谈判的框架是非常有必要的。风险再分担的主要表现形式从工程项目风险再分担实践研究领域的角度看,其主要的表现形式是工程项目交易合同履约阶段的变更、调价、索赔。为了解决初始合同中不合理分担的风险及履约过程中新出现的次生风险分配和项目交易的新变化,弥补初始风险分担的不完全的问题,可以依赖于风险再分担。
总的来说,项目管理绩效需要风险再分担的文献要十分的充足,现有的理论研究表明,以风险再分担为基础的工程索赔的文献的资料是十分的充足。如安宏钧、张尚,方志达、楼埕跃,胡方剑,郑巧灵等都认为风险再分担为工程项目索赔的学理奠定了基础,目的是为了解决业主与承包商之间的交易契约在特定事件发生后所引致的利益失衡重新得以平衡的一系列问题,但是着无法避免的会使项目工期或成本的结果发生变化。而且,如果承包商想在交易时用较低的投标价格进行投标交易,带动较低的工程造价可以用正常健康的索赔途径使其在工程实施过程中受到的损失得到应有的补偿这个方法;与之相反的是,如果承包商由于初始合同安排迫不得已必须要承担过多的风险,那么发生工程索赔事件后,承包商只有用高昂的施工索赔来缓解承包商所承担的风险与业主进行有利于自己的再分担,这种初始风险分担方案本身就是不公平不平衡的,那么在履约阶段必然会花费高昂的交易费用与项目成本。
概括性来说,健康良好的进行包含最终的项目工期、成本等项目管理绩效指标的工程项目交易契约的履行时,需要补充或调整初始风险分担的结构框架,为了有效规避发生项目契约履约过程中的与项目工期与成本等指标间接相关的争议与冲突的问题。所以。本文基于以上的论述,提出以下理论假设:
H3:工程项目合同履约阶段的风险再分担直接影响项目管理绩效。
综合上述研究假设,如理论模型如图1所示,以不完全契约理论契约效率实现的分析框架与项目管理绩效测量研究的已有成果为理论基础,下文继续论证如下图所示的与工程项目管理绩效关联理论模型。
参考文献
[1] Cooke-Davies T J, Arzymanow A. The Maturity of Project Management in Different Industries: An Investigation into Variations between Project Management Model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ject Management, 2003, 21(6): 471~478
[2] Schlichter J. PMI’s Organizational Project Management Maturity Model: Emerging Standards. PMI’01Annual Symposium, Nashville, 2001
[3] Elizabeth Barber. Benchmarking the management of projects:a review of current thinking[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ject Management,2004,22(4): 301~307
关键词: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政府审计,应用
一、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方法的内涵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方法是以战略观和系统观为指导思想,以被审计单位经营风险为导向的新的审计方法。而传统风险导向审计方法则是在制度基础审计方法上发展起来的,是将审计风险模型运用于制度基础审计之中,并以此指导审计工作和进行审计风险的控制的一种旧的审计方法。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方法,作为一种新的审计方法,除了继承吸收传统的详细审计和制度基础审计的优势外,在适应经济业务复杂化和合理规避审计人员风险的要求下,体现出:重点在于对风险的评价和防范;重心前移至计划阶段;内外环境相结合,以实际审计结果作为调整重点;合理预期的使用,有效地识别各种重大错报风险等特点。
二、政府审计应用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必要性
随着政府职能的转变,已有的责任机制已经不能很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政府审计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政府审计风险也为越来越多的业内人士所重视。
(一)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是适应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要求新的审计方法
进入新世纪以来,整个世界处于一种急剧变化的过程中,全球性的市场竞争日趋激烈。随着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政府与其所面临的多样的、急剧变化的社会经济环境之间的联系日益增强。世界各国的联系更为紧密。全球经济发展速度的加快和社会经济组织之间相互依赖性的增强,使得政府所处的环境更为复杂和多变,这种情况下的风险控制和防范就显得更为重要。所以引入以风险控制和方法为主的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传统审计方法的局限性要求进行改变
传统风险导向审计主要是通过对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的定量评估,来确定审计的时间,范围和内容。传统风险导向审计实质上是制度基础审计方法的发展行政管理毕业论文,它还不是一种新的审计基本方法。它在理论与实务两方面都存在固有的缺陷。
而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己经在理论和实务中体现了它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推行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势在必行毕业论文格式。但将其应用在政府审计之前,必须明确政府审计与社会审计有明显的差异。只有准确地了解其差异,才能更好的发挥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作用。
三、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应用于政府审计所面临的问题
政府审计引入现代风险导向审计也不是一帆风顺的,在现实中面临着许多实际问题。
(一)现代审计人员专业技能和道德规范的缺失
首先,运用现代风险导向审计需要审计人员在审计之前对被审单位各个方面进行全面的调查了解,确定期望审计风险。而期望审计风险的大小取决于审计人员的主观判断,依赖于审计人员的专业知识结构。其次被审单位内外环境千差万别,而大部分审计人员熟悉的只是审计、会计的业务,而对其他专业方面了解很少。还有,由于风险导向审计的审计范围被扩展,会计师需要关注的是整个内部控制。审计范围决定了专业能力范围的要求,这就要求会计师充分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如果审计人员在风险判断上出现方向性错误,会导致其搜集不到充分有力的证据证明审计结论,就极有可能导致审计无效率或审计失败。在这种情况下,很难合理科学的衡量审计风险水平。
另外,对法律风险的预期影响审计人员道德风险。一般来说,当审计人员认为法律风险较高而可能引起较大审计风险损失时,可能会执行尽可能详细的程序来保证审计质量。而当其对法律风险的预期较小而不会引起明显损失时,则可能会减少审计程序。目前我国审计人员承担的法律风险相对较低,因此,全面实施风险导向型审计在一定程度上可能反而会降低审计质量。
(二)地方审计机关独立性不足
开展风险导向审计,需要审计人员对被审单位存在的一些不可量化的风险做出主观判断,因而对独立性有更高的要求。在地方上,审计机关被各级政府和财政部门视同为一般行政机关,其经费来源主要是年初预算安排和罚没收入返还两个部分,在一些财政紧张的地方,基层审计机关有时连正常履行职责所必需的经费都得不到保证,没有充足的经费保证,政府审计机关不能正常开展工作,有时审计机关为了保证占总预算经费绝大部分的预算管理资金,势必与被审单位形成某种变相的利益纽带关系,会在一定程度上迁就被审单位,避重就轻,甚至互相串通,从而严重违背审计独立性原则。另外,审计人员方面,受体制和观念的影响,地方行政首长对审计人员有巨大的影响力,依法审计在许多地方没有落到实处。
四、政府审计应用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对策
从我国政府审计机关风险管理的现状出发,要在政府审计中应用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模式,应先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 进一步强化风险导向审计的理念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行政管理毕业论文,国际资本的流动带动了审计的跨国界发展。我国审计准则从一开始就是借鉴国际惯例,并在国际审计准则的基础上制定的,体现了风险导向审计的理念。风险导向审计不是制度基础审计之外的一种方法,而是制度基础审计的发展,是以对审计风险进行系统的分析和评价为立足点制定审计战略,制定与政府状况相适应的多样化的审计计划,使审计工作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所以有效地进行风险评估,可以简化风险导向审计工作。
风险评估的过程主要是风险辨识、风险分析和风险评价。政府应根据各种风险的分类,进一步细化,得出可能存在的风险之后,运用特定的风险评估方法,根据各种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及影响程度,决定控制程度和策略。在全面风险管理过程中进行风险评估,风险可以分为5类,即战略风险、财务风险、市场风险、运营风险和法律风险。
风险意识是风险导向审计得以有效使用的重要前提,只有意识的提升,才能加快工作的效率和提高工作的稳健性。
(二)打造复合型审计人才队伍
复合型审计人才队伍是能否实施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决定性条件,人才队伍的专业水平也决定了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所能发挥的作用,因而是重中之重,必须通过内部培养、外部吸收的办法,打造一支符合风险导向审计要求的专业审计队伍毕业论文格式。审计机关能否拥有一批具有相应能力的审计人员,对能否有效开展风险导向审计起决定作用。审计机关应加强审计人员的培训,特别是相关专业技能的培训。同时激励审计人员自主提升,从社会上吸收各类专业人才。
(三)推进审计信息化建设,实现风险导向审计的网络化信息系统的资源共享
要推动社会建立完整信用体系,在政府、银行、协会及审计机构等单位之间连网,实现资源共享。审计机构本身也应建立庞大的数据库,按类别、行业收集、存储、更新审计人员运用风险导向审计所需要掌握的会计和审计准则内容以及审计对象所在行业、企业战略,成功、失败审计案件介绍等信息,以不断拓展审计人员的知识结构,降低审计风险,提高审计质量。同时为政府审计完善管理的信息依据。
(四)完善审计制度以保障审计独立性
要保持审计机关的独立性,就要求政府审计机关在经济上断绝与被审单位的联系,就必须解决地方审计机关的经费问题。对此,政府必须要制定出具体的措施和办法,把地方审计机关的经费落到实处。首先要对审计机关的经费进行垂直管理,这样不仅切断了同被审单位的经济联系,而且切断了与同级政府的经济联系,审计独立性明显增强;其次是提高审计机关经费的优先级,使之得到地方财政的优先保障,经济落后地区地方财政实在不能完成的行政管理毕业论文,由上级财政直接拨付;还有是对审计机关审计经费情况定期进行行政性抽查和专项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五)明确政府审计人员的权责范围
针对政府审计人员责任轻,法律规范弱化的现状,最好的办法是,对审计人员的权责范围进行明确,让审计人员清晰的认识到什么可为,什么不可为,同时做到有所担当。理性的人都是趋利避害的,在明确合理的权责范围下,审计人员自然会主动的履行审计职能,规避审计风险。权力方面,宏观上,应当加强审计工作的法制化、制度化与规范化。明确界定审计机关的法定职责范围,在审计法中对经济责任审计要有明确规定,对政府审计的目标和内容要进行规范,同时明确规定必须进行政府审计的单位和项目,通过法律适当地加强审计权力。责任方面,政府审计机关及其人员如果出具虚假的审计信息,给国家、社会及个人带来利益损害,就应该对此承担相应的行政、民事或刑事责任。对此可以在法律和行政制度上加以明确。只有在明确的权责范围下,风险导向审计对审计人员个人而言才具备其应有的意义,能够得到审计人员主动的应用。
参考文献
[1]高伟.风险导向审计与独立审计准则的运用.审计研究.2004,(3)
[2]徐伟.试论风险导向审计及其在我国的运用.审计研究.2004,(4)
[3]张龙平,李长爱,邓福贤.国际审计风险准则的最新发展及其启示.会计研究.2004,(12)
[4]陈茂芬,张奏华.注册会计师审计风险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江西行政学院学报.2004,(6):94-96页
[5]陈强,杨智慧.注册会计师审计风险管理问题及对策.审计与理财.2005,(6):96-97页
[6]赵煜烽.注册会计师审计风险的规避与防范.审计.2005,(5):43-44页
[7]乔瑞红.注册会计师审计风险产生原因分析.经济师.2005,(3):213
[8]陈志强,从审计风险模型的改进论风险导向审计的战略,审计研究,2005,2
[9]许莉,透视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审计研究,2005,5
[10]王咏梅,吴建友,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发展及运用研究.审计研究,2005,6
【关键词】建筑工程;对策;风险管理
1 风险识别
在一个工程项目中,风险的发生是客观存在的,人们无法预知和确定会有哪些风险发生,因此,这就需要专门的工作人员对风险进行识别。所谓的风险识别,就是要对所有潜在的、可能发生的风险事件进行调查和研究。按照工程项目系统来划分,主要有环境要素、系统结构和行为主体三方面的风险。在环境要素中,如一些非人为力量所能控制的自然风险、政治风险等;在系统结构中,如在施工过程中会遇到一些关于人工的支配、材料机械的使用、费用的消耗以及技术问题; 而行为主体风险包括业主或投资者不能如期结款,承包商在工程检测中出现质量问题,或是拖延工程进度,无法在规定时间内交工等。
2 风险评价分析
风险评价分析,即评价发生风险事件的概率和分析发生风险事件会对项目造成的影响。在一个过程项目的施工过程中,会发生各种突发事件和情况,这些都将会给工程带来极大的影响。项目风险评价分析就是要将这些不确定性扼杀在摇篮里或者最大程度地降低其消极影响。风险评价分析的内容包括时间分析、发生的概率分析、风险级别大小分析、影响和损失分析等各个方面。通常要进行三个步骤以后才能完成风险分析。首先是要采集与风险相关的数据。这些数据得是客观真实可靠的,最好是从施工的历史记录中获取出来。其次是以这些数据依据,明确定量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将会造成的结果。最后是评价风险造成的影响。通过评价这种结果可能会造成的影响,尽可能地采取相关措施把影响降到最低。
3 风险规划和控制
风险规划,就是要针对相关的风险编制与它对应的行为规划。它一般是在对项目面临的风险做出分析后,根据不同的分析结果选择不同的行动方案,然后制定出避免和控制风险的策略和计划。而风险控制和风险规划是紧密联系的,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在工程项目的实施过程中,风险控制要对隐藏的风险进行监测和控制,它负责把风险规划付诸于实际活动。在日常的施工中,风险控制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工作。一方面是根据风险规划的结果,采取规划中制定的避险措施,对项目风险实施有效的管理和控制,同时,对于已经发生了的既定事实结果,要妥善处理,防止出现节外生枝。另一方面就是要随时观察项目变数,根据项目变数的变化随时对计划进行调整与反馈。如果项目变数的变化已经不受原有计划的控制或者出现了不在计划范围内的风险事件,必须马上组织相关工作人员,进行下一步的风险识别和风险评估,并制订相关的有效措施。
4 建筑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对策
在明确了建筑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内容的基础之上,下一步要做的事情就是要具体落实解决的计划和措施。只有对风险管理进行有效地管理,针对不同的风险采取不同的对策,才能尽可能地把损失减小到最低,确保工程项目的顺利实现。因此,我们通常采取以下几条对策,应对工程项目的风险管理。
4.1 施工合同管理
在工程项目管理中,首先就要有相关的法律文件,即施工合同。这是确保双方利益的工具,是工程项目进行风险管理的依据。作为工程的项目管理者,关于风险意识必须要时刻牢记,对于合同的条款内容,要仔细研究分析。把该项目可能会遇到的风险做到心中有数。否则,一旦施工合同出现风险,将会造成项目损失严重,后果不堪设想。因此,必须要加强施工合同管理。从合同签订、履行、书面资料形成,都要进行统一的管理。
4.2 技术和组织措施
在风险管理中,我们可以选择那些具有较强的抗风险技术方案,这样,即使发生了风险,也可以减少风险带来的影响。同时,启用技术水平高和管理能力强的工作人员,采取高科技技术和安全的组织保护措施,进行技术模拟试验,并在试验的过程中对工作进行严密的控制,加强计划实施。
4.3 购买保险,采取合作方式
在工程中一般会有工程保险,这是为了防止一些不可抗力的风险造成损失,使工程不能如期完成所采取的措施。如果合作伙伴有资信风险,可以让对方出具担保。同时在报价中加上风险费,以减少风险造成的损失。另外还可以找多个企业单位进行项目合作,共同分担风险。当然,必须要找信誉好的、抗风险能力强的合作伙伴,以及在项目开始之前合理明确各自的风险分配。
5 结语
从目前的形势来看,建设工程的发展正处于高峰期阶段,不仅工程的建设规模量大,对工程的各种要求也越来越复杂。因此,加强对建筑工程项目的风险管理,有效地分析与预防可能存在的各种未知事件,这不仅保障了施工单位、承包商的经济效益和人身安全,而且对整个建筑行业的发展、市场秩序的规范和社会的稳定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综上所述,要想降低项目施工过程中的风险,必须要在保证时间和质量的基础上完成工程项目,同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加强施工项目的风险管理,为施工单位、承包商赢得更大的利润空间,为减少不必要的资源消耗、更好地建立经济节约型的和谐社会而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乔林.建筑工程施工风险与保险,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4.
[2]丛培经.《工程项目管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3]张海贵.现代建筑施工项目管理.北京金盾出版弄土.2001.
关键词:安置房 项目管理 成本 风险控制
在商业房地产项目中,安置房是属于较为特殊的一种项目,对于安置房项目而言,它的主要风险存在两个方面:第一,政治风险;第二,收益现金流风险。不过,对安置房在开发时有关成本控制的动态因素却不能进行很好的体现,这两个因素包括:第一,施工组织对工程成本所产生的影响;第二,在成本支出时时间节点没有办法进行确定。所以,对于安置房项目资金在哪个阶段进行流入与流出上有必要进行相应的关注,并进行科学的分析。下面通过几个方面进行相应的探讨:
1 腾仓费、财务费与建设周期之间的关系
安置房与其他商品房有所不同,安置房有着其独特的一面,那就是由当地政府或者某一个平台单位来进行定价,并进行收购等,因此,安置房可以看作是已经被销售了的房屋。所以,安置房项目管理中,其开发价值基本上不会有所改变,同时,现金的流入情况也比较稳定。那么,对于安置房的成本来说,引起现金流出的不确定性可以分为以下两点:第一,腾仓费:腾仓费是由拆迁周期与工程周期起着决定作用的,这两个工期的周期越长,所产生的腾仓费也就越高。第二,建造费用、财务费用、专业人员的费用、管理以及融资费用等,以上这些费用同样与拆迁周期和建设工程的周期有着密切关系,这两个周期越长,所产生的财务费用也就随之越高。
2 费用与压缩施工工期的关系
房屋的开发、管理以及工程项目中所产生的其他费用,和压缩的工期成为反比的关系。工程从取得土地使用权之后,到工程的施工,再到工程的竣工,其建设周期大体可以分为4个阶段,也就是准备、招投标、施工、竣工阶段。而在实际操作中,虽然前面两个阶段和后面两个阶段一样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在工程项目进行过程中,这两个阶段总是容易被忽视,因此,出现了这样一个现象:在工程的准备或者招投标的这两个阶段,浪费了很多时间,而在工程的施工、竣工这两个阶段,却在赶进度、赶时间,这样不仅会使腾仓费和一些财务费用增加,还会使房屋的开发、管理以及一些费用增大许多。不仅如此,对于有些部门来说,安置房进入委托设计阶段时,他们经常以为这不代表工程的正式开始,而是等到施工阶段奠基仪式开始了,才把它当作是工程项目建设的开始。
在一般情况下,建设项目的施工工期一般是比较固定的,很少出现变动,因此,安置房建设项目在进行时,要判断其所进行的四个阶段对成本造成的影响时,我们可以看到:①安置房建设项目如果周期不会变化,那么,在项目的准备、招投标阶段,如果花费的时间越长,在施工与竣工阶段,所进行的压缩时间也会随之增加;把施工工期压缩得越短,那么,建设项目房屋的开发、管理以及其他一些相关费用也会随之增加。②如果建筑施工工期没有发生变化,而项目的准备、招投标阶段这两个阶段花费的时间越多,那么,建设项目的周期也就越长;如果建设周期变长,其腾仓费及财务费用也就会有所增加。因此,在进行实际操作时,建设项目的准备、招投标这两个阶段没有进行很好的控制,那么,即便在后面对施工工期进行压缩,事实上也是使建设周期延长了,而建设周期延长,其所产生的腾仓费、开发费、财务费、管理费等各个费用也就会相应地增多。因此,有些施工项目在进行的过程中,在前面的准备与招投标阶段上浪费了很多时间,那么,到竣工阶段时,经常会出现相关的资料不齐全的现象,不仅使工程的成本增大,还会使拆迁户受到影响,引起他们的不满,甚至还会激发一系列的群体上访的事件。
3 单项工程、工序的并列和串联
一般来讲,安置房建设均是采用固定单价合同进行发包或者总价合同来进行的。这就要求工程建设的工期能如期完成,这样作为工程项目的负责人就不用顾虑到建设成本的问题。从另一方面来讲,如果工程工期因为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而不能按时完工,这样就要调节好成本、工期以及质量等三方面直接的关系。下面就影响到施工工期的一些因素进行了总结:①基础施工时碰到特别的地质条件;②连续天气情况恶劣;③在开挖时发现历史文物;④建筑材料和设备条件不足;⑤受到政府决策的影响;⑥由于工钱纠纷造成工人罢工;⑦出现重大安全问题;⑧承包商没有遵守合同。以上这些因素都会影响到工程工期,从而也会增加财务费用和腾仓费。那么,遇到这种情况就可以采取以下这些措施进行解决:
3.1 要科学合理地编制工程计划,将工程内容总结和分解为并列和串联的关系,并理顺它们的顺序和关系,按照施工的先后顺序来进行。在此所提到的并列和串联关系并不是对每个单项工程简单的组合,而是针对安置房建设项目的整体来说的。在项目管理上,在控制工程进度上可以坚持两个原则:①如果是在相同的小区,那么它的单体建筑在时间进度上是属于并列关系,施工工期快慢一般是由速度最慢的那幢单体建筑来决定的。②全部的配套工程和速度最慢的那幢单体建筑上的工期进度是属于串联关系,因为速度最慢的这幢会直接影响到其他的配套工程,和施工速度最快的那幢单体建筑都没有关系。由此,从上面的分析中可以得出结论:如果在相同小区内,安置房的建设成本和最慢与最快的这两幢单体建筑完成的实际差是成正比的,这两幢建筑完成的时间差如果越大,那么安置房的建设成本就越高,如果时间差越小,建设成本就越低。
3.2 如果工程计划的工程没有发生变化,就不能破坏和扰乱工程内容的并列和串联之间的关系。因为这会让施工秩序出现混乱,从而影响到施工进度。在实际施工操作过程中,一般是先打破并列关系,才会导致串联关系的解散,从而造成施工工期延长。为了保护好并列关系不受到破坏,可以采取下列两种措施:首先尽量加快速度最慢单体建筑的进度,然后对速度最快的那幢单体建筑的进度进行合理的控制。这两种措施均可以从以下这些方面入手:①对劳动力进行调整;②对设备材料进行合理配套;③可以对工艺进行创新以及采用新材料;④可以按照天气情况来调节施工顺序。
4 两大风险
在安置房项目管理中,如果进度没有得到很好的控制,那将会引起现金流风险与政治风险。对进度没有进行很好的控制,主要是由于工程内容之间的并列、串联两者的关系被破坏。串联关系被破坏,它所造成的风险性我们可以比较直观地进行预见使施工工期延长,导致建设周期的延长,使腾仓费和相关的财务费用增加,如此,使得收益现金流风险也随之增加。而并列关系被破坏所造成的风险则是:如处于同个小区,安置房的建设成本与最快、最慢这两栋工程所竣工的时间差成正比关系,最快与最慢的两栋楼竣工的时间差越大,安置房的建设成本就会越高,相反,则越低。除此之外,并列关系如果遭受破坏,对串联关系也会造成影响,甚至使其被瓦解。这也就是说,当并列关系被打破,同样会使收益现金流风险增大。而不管是工程的并列关系还是串联关系被破坏,其导致的最后结果就是建设项目周期被延长,如此,致使安置房没办法在计划时间内完成并交付,使腾仓期也随之延长,不仅会对老百姓的生活造成影响,甚至使当地政府的信用受到影响,并进一步影响到社会的稳定发展,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政治风险。
5 结束语
终上所述,对于安置房建设项目的理解,很多人把造价控制理解为成本控制,这就导致他们忽视了工程建设的四个阶段,对工程四个阶段的时间安排不够合理,使得项目的成本也随之增加,从这一问题出发,对于建设项目的准备与招投标阶段,要严格控制所进行的时间,使得施工阶段有个合理的时间来进行,把工程内容的并列与串联关系处理好,使工程能够如期完成,并且保证工程的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董晨鹏.旧城改造中的房源安置和货币补偿的平衡关系分析[J].城市建设与商业网点,2009年28期.
[2]戈飞平.成本管理观念的更新与成本控制新思路[J].上海会计,2009年07期.
龚三山
(重庆川东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四川 重庆 408000)
摘要:在项目管理中,风险管理属于一种高层次的综合性管理工作,它是分析和处理由不确定性产生的各种问题的一整套方法,包括风险的辩识、风险的估计及风险的控制。风险管理是近20年发展起来的综合性边缘学科,风险分析的大部分内容是关于技术风险、设备质量风险和可靠性工程问题,而关于风险评价的量度及定量分析的技术方法几乎是空白。
1 工程风险与风险管理
工程项目的立项、分析和实施的全过程都存在不能预先确定的内部和外部的干扰因素,这种干扰因素称为工程风险。风险是随机的,比如:工程项目风险产生的随机性;风险活动开展和持续时间的随机性;在风险活动持续时间内风险损失的随机性,若不加以控制,风险的影响将会扩大,甚至引起整个工程的中断或报废。例如:重庆市涪陵区某化工公司新建厂区的场坪工程,总占地面积约660亩。设计工作由北方某大型设计院承担,设计人员按照北方习惯,在总图设计中没有考虑涪陵特有的山区地形,将整个厂区设计成四方形,导致大量的高切坡出现。并且在上报国家发改委核准后,总图无法调整,最终导致场坪工程多投资2000多万元,并造成工期增加,最终导致投产日期大大滞后,使该公司的生产经营造成极大损失。我国的许多工程项目,由于风险造成的损失是触目惊心的,因此,在现代工程项目管理中,风险的控制已成为研究的热点之一。
在项目管理中,风险管理属于一种高层次的综合性管理工作,它是分析和处理由不确定性产生的各种问题的一整套方法,包括风险的辩识、风险的估计及风险的控制。风险管理是近20年发展起来的综合性边缘学科,风险分析的大部分内容是关于技术风险、设备质量风险和可靠性工程问题,而关于风险评价的量度及定量分析的技术方法几乎是空白。因此,风险管理仍是一门不完善和不成熟的学科。
2 工程风险因素的辩识与分类
建设工程项目是复杂的开放系统,长期以来,工程风险的研究一直沿用分析方法和模拟方法。由于项目的内部结构、项目本身的动态性及外界干扰的复杂性,在构造问题的结构与变量的相互关系时,分析方法与模拟方法均起不到预期的指导作用,风险因素间的影响关系及所引起的后果均得不到确切表示。工程项目的风险因素错综复杂,可以从项目环境、项目结构及项目主体等不同侧面进行分类,为了便于风险分析和风险的防范处理,笔者从工程风险是否可以计量的角度对风险进行分类,以确定哪些风险可以作定量分析,哪些只能作定性分析,哪些可以作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分析,以便为不同风险的防范采取相应的对策。
工程风险的分类主要基于风险防范和风险处理,是定性的相对的。从性质上分析,可计量风险属于技术性风险,是常规性的不可避免的风险,包括地质地基条件、材料供应、设备供应、工程变更、技术规范、设计与施工等造成的风险;非计量风险属于非技术性风险,发生的概率较小,是非常规性风险,包括经济风险、政治风险、不可抗力风险、组织协调风险等。
工程合同包含着多种难以界定的变量因素,这些因素都能构成项目的风险。从性质上分析,合同风险属于非技术性风险,但工程合同中包含了大量的技术性条款。因此,对工程合同的风险分析既有定量分析又有定性分析。
3 工程风险的防范对策
3.1 加强合同的风险管理
工程合同既是项目管理的法律文件,也是项目全面风险管理的主要依据。项目的管理者必须具有强烈的风险意识,学会从风险分析与风险管理的角度研究合同的每一个条款,对项目可能遇到的风险因素有全面深刻的了解。否则,风险将给项目带来巨大的损失。例如:在我国承建非洲某国公路的施工承包合同中,因技术条款中忽略了铺路砾石的强度指标,施工中不得不进口砾石,工程成本大幅度提高,导致工程严重亏损。合同是合同主体各方应承担风险的一种界定,风险分配通常在合同与招标文件中定义。例如在常用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条件中,明确规定了业主与承包商之间的风险分配。
3.2 通过工程索赔将风险转化为利润
工程索赔是一种权利要求,其根本原因在于合同条件的变化和外界的干扰,这正是影响项目实施的众多变化因素的动态反映。没有索赔,合同就不能体现其公正性,因为索赔是合同主体对工程风险的重新界定。工程索赔贯穿项目实施的全过程,重点在施工阶段,涉及范围相当广泛。比如工程量变化、设计有误、加速施工、施工图变化、不利自然条件或非乙方原因引起的施工条件的变化和工期延误等,这些都属于可计量风险的范畴。我国《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关于工程索赔作了相应的明确规定。这些索赔条款可以作为处理工程索赔的原则和法律依据。利用合同条款或堆断条款成功地进行索赔不仅是减少工程风险的基本手段,也反映项目合同管理的水平。
3.3 利用合同形式进行风险控制
根据工程项目的特点和实际,适当选择计价式合同形式,降低工程的合同风险。例如:对于水文地质条件稳定且承包单位有类似施工经验的中小型工程项目,实际造价突破计划造价的可能性不大,其风险量较小,可以采用自留加风险控制策略,用总价合同的报价方式;对予工程量变化的可能性及变化幅度均较大的工程项目,其风险量较大,应采用风险转移策略,用单价合同报价方式,将工程量变化的风险全部转移给甲方;对于无法测算成本状况的工程,贸然估价将导致极大风险,只能用成本加酬金合同,将工程风险全部转移给建设方。
关键词:10 kV 配电工程项目 风险管理 措施
中图分类号:F2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7)03(a)-0148-02
1 做好10 kV配电工程项目风险规划工作
就10 kV配电工程项目而言,极易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出现一系列风险问题。电力企业必须结合新时期10 kV配电工程项目特点、性质等,结合其具体建设情况,做好风险规划工作,要全面、深入分析各方面具体情况,准确把握10 kV配电工程项目各组成要素间的关系以及投资方、设计方、施工方等之间的厉害关系,准确把握配电工程项目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比如,工程造价增加、工程项目施工周期紧张,制定合理化的项目建设方案,优化该配电工程项目流程,在施工现场科学设置安全设施,引导施工人员安全施工,避免各类安全事故频繁发生。10 kV配电工程项目施工前,施工企业必须安排相关人员做好准备工作,科学整理一系列信息数据,客观分析配电工程项目,看其是否具有可操作性,严把施工材料、施工设备质量,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对其进行全方位检测,一旦发现存在隐患问题,不得进入施工现场,及时对其进行合理化处理,质量达标后才能应用到工程项目建设中,避免配电工程项目风险系数提高。在开展10 kV配电工程项目风险规划工作中,相关人员必须客观分析当下该类型配电工程项目建设中可能遇到的各类风险,制定合理化的风险项目管理方案,采取针对性措施,科学控制各类风险,要客观分析10 kV配电工程建设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制定针对性解决方案,尤其是各类突发状况,及时采取可行的对策动态控制,有效降低各类风险系数,确保10 kV配电工程项目施工顺利进行,动态控制工程项目施工进度以及施工质量。
2 做好10 kV配电工程项目风险管理事前计划工作
在管理10 kV配电工程项目风险过程中,施工企业必须根据10 kV配电工程项目建设现状,制定合理化的事前计划以及风险管理方案。具体来说,施工企业要结合自身各方面情况,构建配电工程项目风险管理队伍,明确各人员工作职责,准确把握项目风险类型等,优化利用风险管理方法,有效控制项目风险。在此过程中,相关人员要客观分析10 kV配电工程项目一系列影响因素,准确把控各类风险范围,进一步细化风险项目,根据风险特点、性质等,采用适宜的风险判别方法,比如,SWOT法、头脑风暴法,充分利用其多样化优势,准确识别各类风险,为有效解决风险问题做好铺垫,认真做好项目事前计划工作。
3 科学评估与处理10 kV配电工程项目风险
站在客观角度来说,要想加强10 kV配电工程项目风险管理,提高风险管理整体水平,施工企业必须做好风险识别工作,准确识别项目风险管理计划、风险种类(融资风险、技术风险、安全风险等)、重要历史资料等,提高风险识别准确率。在做好事前计划工作基础上,施工企业需要全面、准确评估各类风险,严格按照相关规定,依次排列风险,明确其中对配电工程项目影响最大的风险因素,采取针对性控制措施有效控制各类风险,避免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就风险评估来说,风险估计、风险评价是其核心组成要素。在风险估计中,相关人员需要从不同角度入手客观评估10 kV配电工程项目各类风险性质、发生率、造成的影响等。在风险评价中,相关人员需要全面、客观评价配电工程项目各类风险以及总风险,合理量化评价结果,准确把握10 kV配电工程项目建设中各类因素对其影响程度,尤其是不确定性因素,客观权衡各类因素,优化风险管理控制方案,科学“管理、控制”各类风险。在评估配电项目风险中,施工企业必须准确把握变量数值、计量标度,准确把握各要素间关系,结合以往该地区配电工程项目出现的风险问题,准确把握影响较大的风险系数及其对工程项目造成的影响,进行合理化排序,全方位了解工程项目各类风险。在识别、评估各类风险之后,施工企业需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科学处理各类风险,有效降低这方面造成的经济损失。在处理风险过程中,相关人员必须以风险管理计划为媒介,准确把握风险排序,分析自身处理各类风险水平,制定出可行的风险处理方案,采用适宜的风险处理方法,回避风险法、转移风险法等,有效处理10 kV配电工程建设中存在的一系列风险,进一步提高风险处理整体效果。
4 加大10 kV配电项目风险管理监控力度
在10 kV配电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存在一系列不确定因素,极易出现各类新风险,必须结合配电工程项目风险类型,采用先进的技术,借助信息化手段,制定合理化的监控系统,全方位监督各类风险,提高管理水平,确保10 kV配电工程项目管理目标顺利实现。施工企业必须充分发挥监控系统多样化作用,全面、客观监测动态化的环境,客观评估风险内外部环境,动态监控风险变化情况,一旦出现风险问题,及时进行预警提示,全方位预控各类风险,有效降低各类风险系数,提高配电工程项目整体质量。
5 其他管理对策
就10 kV配电工程项目来说,风险处理形式多样化。在处理风险过程中,施工企业需要客观分析各类风险特点、性质,要采取针对性技术措施解决风险问题。施工企业要科学设置安全设施,定期对施工人员进行全面、系统化培训,对其进行再教育学习,引导他们学习最新知识与技能,规范施工,提高其处理各类突发状况能力,避免10 kV配电工程项目建设中存在各种风险问题,确保各施工各环节有序进行。同时,施工企业要优化完善已有的管理制度,有效指导10 kVP配电工程项目施工,制定可行的责任制,明确不同岗位工作人员在风险控制方面的权利与职责,有效防止出现“一人多岗、一岗多人”现象。施工企业要加强施工现场管理力度,严格控制施工材料与施工设备质量,定期安排专业人员排查施工现场各类安全与质量隐患,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有效规避配电工程项目施工中存在的风险,确保配电工程项目按时保质顺利完成,提高配电工程项目施工质量。
6 结语
总而言之,在社会市场经济背景下,施工企业必须全方位地客观分析10 kV配电工程项目,准确把握其存在的各类风险,采取多样化的风险管理对策,做好10 kV配电工程项目风险规划工作,加大10 kV配电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监控力度,科学评估与处理10 kV配电工程项目风险等。以此,在借助信息化手段,全方位动态监测各类风险,准确识别、评估基础上,科学处理出现的风险,确保10 kV配电工程项目建设有序进行,降低各类风险发生率(包括成本风险、进度风险、质量风险、技术风险),降低其建设成本,促使施工企业获取更多的经济利润,提高其整体建设效益,进一步加快社会经济建设步伐。
参考文献
[1] 张改华,王静,贺亚军.浅谈10 kV配电工程项目的风险管理措施[J].科技与企业,2015(24):7,11.
[2] 李峰,韩长伟.10 kV配电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研究与应用[J].科技视界,2013(35):321,324.
[3] 戴湘其.10 kV客户配工程项目管理应用探讨[J].低碳世界,2014(21):86-87.
论文摘要:文章分析归纳了发达国家引入公允价值会计对商业银行会计信息相关性和可靠性的影响,并分析了新的金融工具分类方式对银行的风险管理策略的影响;指出在当面的中国市场状态下尤其要关注公允价值的可靠性问题,同时金融工具的分类会引起监管资本的波动,进而改变银行的风险管理行为。
新《企业会计准则》最大的变化是全面引入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新准则规定衍生金融工具一律以公允价值计量,并从表外移到表内反映。这将对银行利用衍生金融工具进行风险管理的行为产生重大影响。国内外的许多研究者对这些问题进行了阐述。但是由于中国银行数量少,获取相关数据比较困难,加之新准则推出时间短,进行量化研究有难度。因此本文分析归纳了国外公允价值会计的应用,结合美国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的准则SFASI15,和国际会计准则IAS39,分析了引入公允价值会计与市场的相关性和可靠性.以及金融工具分类的确认与计量对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影响,以期在采用新的会计准则后能对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提供借鉴。
一、公允价值对银行会计信息相关性和可靠性的影响
随着准则SFASI15的.许多学者对公允价值相关性的研究作了深入的分析。由于公允价值反映了市场在考虑利率和风险等因素后对未来现金流量现值的估计,因而公允价值计量也有利于评估证券投资活动对企业的影响。从而增强了会计信息的决策相关性。这种变革与我国目前的改变是一致的,我国原来实行的《金融企业会计制度》通过要求金融资产计提各项准备来确认金融资产价值的下降,但不确认金融资产价值的增加,体现了稳健主义的要求。而新的会计准则对交易性金融资产、负债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运用公允价值后续计量,既确认了未实现损失,也确认了未实现利得;同时又规定上述两类金融工具的未实现利得损失分别在损益和权益中确认,提高了会计信息的相关性。
Barth,Beaver和Wolfson(1990)将银行股票收益可以分为两部分EBSGL(EarningsBeforeSecuritiesGainsandLosses),SGL(RealizedSecuritiesGainsandLosses),研究结果支持EBSGL要比SGL收益成分更完整的解释银行股票价格结构。建议投资者用EBSGL收益成分来观测相关价值。Bartheta1.(1990)认为SGL要比预期EBSGL要低(可能到零),因为SGL收益成分反映了用历史成本计量的证券的摊余价值(未实现的)和证券出售时实现的市场公允价值的时间滞后。换句话说就是,金融工具的损益只有在融工具出售时才报告在收益报表里,因而延迟了摊余成本和市场价值之间变化的确认。也就是说,如果证券在以摊余成本计量的价值下降的期间没有卖出,那么SGL收益成分就带来了误差,SGL的解释能力就减少了。Barth(1994)的研究结果也表明,EBSGL比SGL提供了市场的更相关和更可靠的信息。
Barth,Landsman,和Wahlen(1995)以137家美国银行在1971年至199o年财务报告数据为样本的检验发现,首先,对证券投资的损益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所得到的银行收益确实比基于历史成本的收益具有更大的波动性。但这种增加的收益波动性并不一定反映银行经济风险(如银行股价反应的风险)的增加。其次,如果在样本期间采用证券投资的公允价值信息来确定银行监管资本的话,与历史成本相比,银行会更频繁地违反资本监管要求。尽管在公允价值会计下所发生的违反情况更有助于预测未来违反监管资本的发生,但与公允价值会计相关的监管风险的潜在增加并没有反映在银行股价中。引起证券投资公允价值变化的利率变化通过对利息收入的收益乘数反映在银行股价中,表明市场利率的波动对于估价银行权益是相关的。
Nelson(1996)以美国200家最大商业银行从1992年至1993年期间所披露的公允价值信息为样本,检验了银行权益市值与按SFAS107所要求披露的公允价值信息之间的相关性,发现只有证券投资的公允价值才具有价值相关性,而贷款、存款、长期债务与表外金融工具的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的差异并不具有价值相关性。这同时也可以为我国新会计准则实行部分公允价值会计提供证据支持。
Barth,BeaverandLandsman(1996)以136家美国银行从1992年至1993年的相关数据为样本,检验了SFAS107所要求披露的公允价值信息的价值相关性,结果发现证券投资、贷款与长期债务的公允价值估计都具有价值相关性:但银行吸纳的存款与表外项目的公允价值信息并不具有价值相关性。
通过上述研究可以发现.公允价值会计总的来说比历史成本更能反映经济现实,公允价值信息与历史成本信息相比增加了更多的信息含量,公允价值信息更具有价值相关性。但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表几乎包括全部的金融工具.意味着SFAS115准则规定的收益测量方法所产生的报告收益量排除了银行操作的是关键的影响因素。
Beatty,ChambedainandMagliolo(1996)以美国195家上市银行和94家上市保险公司从199o至1993年的相关数据为样本.检验了采用SFAS115所引起的未实现证券投资利得与损失发生从披露到确认的变化,他们假定股价反应会揭示这种变化。结果表明关于SFAS115所引起的从披露到确认的变化对于银行监管机构来说是非常重要,而对其他利益相关者不重要的观点。其次,他们还发现,对于那些可能会增加按公允价值计量与投资证券在期限相匹配的负债的可能性的事件,银行呈现出正面的市场反应,从而支持了银行及其监管机构关于“混合公允价值会计(PartialFairValueAccounting)会降低银行权益准确性”的论断。另外,他们的研究结果还表明,那些证券投资交易越频繁的,投资期限越长,对市场利率变化套期越充分的银行,受到该准则负面影响的程度越深。
从上述实证结果来看,尽管他们的检验结果并没有取得完全一致的结果,但是,大多数经验证据表明:银行证券投资的公允价值信息披露具有信息含量:而贷款、长期债务与表外金融工具等金融工具的公允价值信息披露并不具有价值相关性。大多数学者把其归因于公允价值估计的可靠性问题(Nissin,2003):当以客观的市场交易价格作为公允价值估计的基础时,其可靠性就高,从而其公允价值信息就具有价值相关性;而当金融工具并不存在活跃的交易市场时,依靠估价模型与相关假设所估计出的公允价值信息对于投资者来说并不具有信息含量。因此,公允价值会计模式的成败关键在于公允价值估计的可靠性。
二、金融工具分类及其对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影响
新会计准则实施后。商业银行须按持有意图将金融资产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贷款和应收款项、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四类;将金融负债分为交易性金融负债和其他金融负债两类。本节参照美国财务会计委员会对于金融资产和负债的分类进行对比性的分析。以期阐述这种新的分类对银行风险管理的影响。
美国财务会计委员会(FASB)在SFAS115将所有债券投资和可确定公允价值的权益证券投资按企业持有意图分为持有至到期证券、交易性证券和可供出售证券等3类,引入了公允价值计量;对各类证券的后续计量、未实现持有利得损失及减值采取不同的处理方式。研究SFAS115以意图为导向的资产分类方法能够揭示基于这些准则的实施对国外银行监管产生的重要影响.从而对我国新会计准则对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可能影响作出推测。
1993年,安永公司对银行和储蓄所的调查发现,超过一半被调查者对于SFAS115的反应是改变他们的投资策略:他们会缩短债务证券投资的期限,增加套期活动:他们一可能会减少证券投资的比例。有证据表明,银行通过权衡不同的资产和风险来维持整体风险的理想水平。
SFAS115,金融机构普遍存在通过调整金融工具的分类来影响损益和权益,以及通过选择性出售金融资产的“利得交易”进盈余管理的情况。实施SFASll5准则的直接反应,就是预期大量的证券投资组合将从持有到期类被重新划分到可出售类。总的说来,FAsB对划分为持有到期类资产条件的严格限制,目的是减少管理层在此准则下操纵证券买卖。由于对持有到期类资产的预期的出售和转换的严格限制,估计管理层会重新构造组合,并且可能全面缩小证券组合由于公允价值改变的确认及更严格的证券种类划分。估计银行管理者考虑证券投资组合时会实行更细致的决策管理技术(Purcell,1994;Bowen,1994)。大量持有到期资产会减少银行公允价值波动和监管资本风险暴露,却减少了银行管理者对利率改变的反应能力,所以增加了银行利率风险。而保留大量的可供出售资产使银行暴露在公允价值波动引起的监管资本波动风险.而公允价值对利率改变也是很敏感的,但是保留大量可出售资产使银行更灵活。机构积极采取套期措施及资产负债管理很重要。目的在于减少利率风险暴露。
Hodder(2O02)用230家上市交易银行1993年一1998年间的数据做样本,对作为宏观经济因素和公司特殊因素函数的组合和风险决策建模的实证检验中发现。不考虑实施SFAS115准则的先后时,相对于估计的基准,银行划分较少资产到AFS类:相对于估计的基准,那些较早实施SFAS115的弱资本银行划分了较多的资产到AFS类(因为弱银行打算用证券的未实现收益来增加监管资本);当监管资本下降时,银行根据利率风险和信用风险水平改变证券组合的大小,即减少证券组合,降低利率风险和信用风险;在采用SFAS115时,银行贷款组合的利率风险增加了。银行可以通过不将证券分为AFS(例如,将所有的证券分为持有到期类)来消除监管的影响。然而,证券若分为持有到期类,则当需要满足流动性需求时是有代价的。
Beatty(1995)以369家美国银行从1993年第二季度至1994年第一季度的投资组合数据为样本。检验了银行试图减少报告权益的波动性而做出的努力是否会影响到证券投资资产的比例、证券投资的期限以及归类为可供出售组合的证券的比例。其结果证实,在SFAS115实施期间银行所持的证券投资的比例下降了,期限缩短了,并且当银行平均杠杆率和权益的平均回报率下降时,其归为可供出售类的证券所持比例会下降。这些都说明了。采用SFAS115所引起的银行权益波动导致了银行投资组合管理实务的变化。他们的结果还表明,在SFAS115下,银行的投资组合管理实务受到减少报告权益波动性与保持影响银行收益的弹性的双重目的的影响。
Hodder(2002)提供了会计准则可以影响到公司经济决策的证据,发现银行在采纳SFAS115时进行会计选择将有利于获得真实的成本。在先前研究的基础上.他们进一步揭示银行实力是否与采纳SFAS的成本有关。其结果发现,成本对于所有的银行来说都是要承担的.但对于资本较弱的银行承担的更多。较强的银行分置较少的AFS证券,这是因为HTM有价证券会削弱流动性。这种低分配表示选择用摊余成本会计的可确认成本。对于较弱的银行过多的分配给AFS.暴露了潜在的监管影响。当银行采纳新的标准时,他们会降低它们的有价证券资产组合的公允价值敏感性(利率风险敏感性)同时增加贷款资产组合的利率敏感性。我们的发现指出银行均衡各种风险(利率敏感度的来源)的一种方法是重新配置。同样的,银行也降低有价证券的信用风险。因此,这和Schard和Unal(1998)的结论一致:银行会用一个整体的形式来管理风险。
三、结论
风险管理的思想理论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萌芽,到50年展成一门独立的学科,70年代逐渐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风险管理运动,80年代后市场环境的复杂化引致各种财务风险,促使企业开始关注并寻求规避风险。世纪之交,所有企业面临的经营环境和风险更加复杂和多变。在实践领域,一些知名的大公司由于风险管理不当引发破产事件频发。近20年来,美国、英国、日本等先后建立全国性或地区性的风险管理协会,有组织、系统地研究风险管理。理论界和实务界冲破了传统风险管理理论对风险的狭隘理解,开始对企业的所有风险进行整体的研究和管理,形成一个新概念———“整体化风险管理”,即全面风险管理。美国COSO委员会于2004年了《企业风险管理———整体框架》,以替代沿用很久的《内部控制———整体构架》,运用全面风险管理框架涵盖内部控制,构建了更强有力的概念和管理工具,提出企业风险管理的八个相互联系的要素,每个要素均与风险管理密切相关,成为企业进行风险管理和衡量风险管理有效性的标准。20世纪80年代,我国的一些学者将风险管理和安全系统工程理论引入国内并应用到企业管理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从而开始了对风险管理的关注和研究。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于2006年印发了《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该指引借鉴了COSO《企业风险管理框架》的主要精神,同时还参照发达国家有关企业风险管理的法律法规、国外先进的大公司在风险管理方面的通行做法,以及财政部《企业内部控制规范》的相关规定,明确要求中央企业逐步建立健全风险管理长效机制,促进企业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稳步健康发展。
二、内部审计的演变:由财务、经营审计到风险管理审计
20世纪初期,尤其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发达国家的企业组织规模明显扩大,企业内部管理层次不断增加,管理层主要依赖内部审计机构查错防弊,保护企业资产安全。20世纪40年代至60年代,企业集团和跨国公司大量涌现,生产经营业务日趋复杂,内部控制跨度加大,内部审计由查错防弊转向检查并评价内部控制的有效性。20世纪60年代后,企业最高管理层更加关注合理利用各种资源,提高经营效率,要求内部审计直接对各类经营业务和管理活动进行审查和评价,内部审计向管理审计方向发展。近20年来,世界范围内产品技术变革速度加快,企业兼并、重组浪潮对企业的治理结构、管理模式等产生了重大影响和冲击,各种潜在风险层出不穷。2002年4月,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在对美国国会关于《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的意见陈述书中指出,内部审计、外部审计、董事会以及高层管理人员应成为公司有效治理的四大基石,这是国际权威机构首次将内部审计提高到公司治理的高度。就世界范围来看,美、英等西方发达国家适应全面风险管理的要求,以先进的内部审计理念为指导,并颁布和实施配套的内部审计实务标准,从而使内部审计的范围几乎涉及企业的所有领域,定期提出具有建设性的风险评估意见。可以预见,现阶段乃至今后相当长的时期,管理审计是内部审计发展的大方向,而且由于风险管理是企业所有管理工作的核心,将新型的风险管理审计作为管理审计的重点,势在必行。
三、现实思考:我国内部审计的差距
(一)顶层设计与引导不够有力
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于2009年修订颁布的《内部审计国际实务准则框架》,重点突出风险管理的地位,认为:内部审计在风险管理中的角色和作用主要是对本企业的风险管理程序进行评估,并对风险管理的恰当程度做出合理保证;由于风险往往与组织战略的规划与实施密切相关,内部审计应当在审计项目的选择上考虑组织战略;内部审计应成为企业整合风险管理的组成部分,帮助组织实现战略目标。《中国内部审计准则》中的《基本准则》没有完全秉承以风险为导向的基本原则;具体准则第1号《审计计划》要求在制订年度审计计划时应当考虑组织风险与管理需要,但没有明确规定将审计计划与组织战略相联系;具体准则第16号《风险管理审计》主要涉及“确认”服务,而体现“咨询”服务的风险管理审计建议方面的要求则很少。此外,从各级内审协会网站内容来看,反映内审机构积极参与风险管理的做法和成功经验方面的报道甚少,专家、学者的相关论述与评析也不多见,尚不能给广大内审人员提供更多、更好的启发与引导。
(二)实务理论研究不够深入和系统
我国在风险管理审计方面的实务研究明显不够深入和系统。一是实证研究较少,多数研究成果限于介绍国外的一些成功做法,理论联系实际不够,对现实的指导意义不强;二是研究的深度有限,一些学术研讨和专项调查流于形式,多数成果只是对本企业有限的审计实践进行介绍和总结,很难推广应用;三是研究成果分散,尚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无法上升为具有准则性质、对企业内审工作具有一定约束力的操作规程。
(三)企业风险管理基础薄弱
一些企业的风险管理活动时有时无,尚未形成规范化的长效机制,另有一些企业未设置专门的风险管理机构,人员配备非常有限。总体上看,多数企业的风险管理基础比较薄弱,不少内审人员认为所在企业风险管理根本不存在,或者说风险管理审计没有客观基础,内部审计参与风险管理无从下手。
(四)审计介入程度有限
一些内审人员并没有完全认识到风险管理审计的重要性,有的还保留着传统的内部审计观念,也有的在等待观望。有些内审机构已涉足风险管理审计领域,但由于受到企业内部审计政策、人事安排及接触核心资料受限等诸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审计的范围仍局限于财务与经营数据。有些企业的风险管理尚处于起步阶段,在相关职能部门、岗位以及职责并没有得到合理配置的情况下,将风险管理系列工作集中交由内审机构处理:一方面模糊了内审人员与风险管理人员的界限,使内审完全失去独立性;另一方面内审什么都管,风险管理审计的质量和效果大打折扣。
四、推进风险管理审计:优化内外环境
(一)优化公司治理结构
开展全面、高层次的风险管理审计必须增强内审机构的独立性、权威性。据调查,我国50%以上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由财务总监、副总经理或总经理主管,内审开展工作受到体制牵制和约束。对此,政府的财政、审计等相关部门应制订和颁布政策,要求企业由董事会或者其下属审计委员会主管内部审计工作,并定期披露对内部审计工作的指导与监督情况。相关调查表明,尚有相当数量的企业规定内部审计的主要职责是监督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合法性,对管理审计很少提及,更看不到“风险管理审计”的字眼。对此,建议国家相关权力机构通过增强内部审计准则的约束力,督促企业治理层和最高管理层从内审机制构建上予以调整和改进。只有这样,风险管理审计的作用才能充分发挥,内部审计基石的价值才能得以体现。
(二)建立健全并实施企业内部风险管理制度
首先,通过宣传、教育,加深企业治理层、管理层的思想认识,明确管理层在风险管理中应承担的职责。其次,要设立专门的风险管理机构,企业内部各部门和单位也要设立专职风险管理员,明确相关机构和人员的职责权限,使企业内部的各级风险管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最后,要将企业治理层的重大决策程序和各级管理层的日常工作纳入风险管理的范围,形成严密的风险监控体系。健全的制度有待于有效执行,企业董事会、监事会对此负有引导和监督的责任。内审人员的主要职责,是对风险管理制度设计的合理性和执行的有效性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的监督与评估。
(三)调整审计人力资源政策
审计人员要有强烈的风险意识和积极的服务理念,要具备广博的知识和多元化的技能,要具备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和协调能力,努力调动企业内部有关人员共同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充分挖掘“参与式”审计的潜力。企业治理层和最高管理层必须调整内部审计人力资源政策,制订优惠的薪酬与激励政策,吸引既精通财务又熟悉管理的复合型人才,激励那些在风险管理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内审机构和人员;要选拔素质较好的审计人员到企业内部相关岗位上实践锻炼,提高管理能力;要加强职业培训和后续教育,不断提高审计人员的专业能力。
(四)充分发挥内审协会的监督和引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