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18 17:38:51
导语:在初中语文教学评课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一、教师对学生的评价
导向性。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评价不是简单的肯定或表扬,应该在正确处激发潜力,在错误处激发信心,为学生指明方向。例如:在教学《故乡》一文时,我让学生通过阅读课文来探讨“‘豆腐西施’怎么会变成现在这样呢?”这一问题。同学们结合课文各抒己见,所执观点不一,畅述了对该问题的见解。我肯定了学生的探究精神,针对学生的观点作出了深入的分析,使学生懂得在阅读过程中对课文理解的多向性。通过评价,为学生指出探究性解读课文的方向。
适时性。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评价要抓住最佳时机,才能产生最佳效果,起到表扬个体而教育全体的作用。阅读是学生与课文进行对话的过程,学生的知识积累、生活阅历直接影响到阅读的效果。在阅读教学中,学生经常会在阅读过程中碰击出思想的火花。教师要像淘金者一样学会发现学生的闪光点,适时进行评价,充分肯定学生的阅读成果。这样,受肯定的学生就会有成就感,并发挥“榜样”作用。
持续性。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要讲究方式方法,以增强评价的教育教学效果。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也是学生课堂学习的观察者。教师对学生的课堂评价要贯穿课堂的过程,这就要求教师要善于通过对学生的课堂观察来对学生作出评价。通过对学生课堂过程中学习表现的详细记录,教师可以对学生做出科学的评价,使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更有说服力,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尽可能提高学习效果。
二、学生对教师的评价
学生主体性得到真正体现。课堂评价是依据一定的目标和结果对师生的行为给予价值判断。引导学生参与评价,是把评价的权利交还给学生,是把学生看作学习活动中不可替代的主体,关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注重学生的潜力发展,真正体现学生是学习主体,而不是听众。
学生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发挥。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评价,是给学生提供了发现、研究、探索的空间,为学生有所发展、有所创造创设条件。所以,当学生在课堂上成为了主人后,教师不再拥有评价的“专利”,学生人人都有机会参与评价,都可以畅所欲言,都可以自由地说出自己所想,在这样一个和谐民主活跃的氛围里,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就充分调动起来。
教学效率得到有效提高。让学生参与教师的课堂评价,教师可以依据学生的评价意见及时反馈,因势利导,有效地把课堂上“不懂”、“不会”的问题逐一解决,提高教学效率。
三、学生之间的评价
我在执教鲁迅小说《故乡》时,以“闰土为什么叫我‘老爷’?”为话题让学生展开讨论。甲同学的意见是:“闰土想巴结我吧!”我请该同学上讲台,讲清原因,同时鼓励其他同学针对他的观点进行评价,发表不同意见,展开辩论。其他同学自由发言,很多同学提出不同意见,课堂气氛甚为热烈。我适时地肯定了他的创新意识并总结了全文。一堂阅读课在学生的互评中达到了教学目的,并且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阅读教学中,通过学生间的互动评价改变了传统的单一的教师评价,这不仅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促进了学生间的交流,使学生之间产生了一种合作与竞争的意识,促使学生不断进步,使课堂具有勃勃生机,课堂教学更加富有生命力。
关键词: 初中语文教学 专题教学 评价向度
课堂教学评价是对教师的课堂教学所进行的评价,主要是对教师课堂教学的行为及其效果所进行的价值判断。广义的课堂教学评价通常有过程和结果、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的维度。
专题与组课和传统意义上的课堂评价相比又有其特殊性,专题和组课是基于教材在课标的指导下对教材进行深度的再次开发,对课堂教学方法进行合理的整合。就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而言,和传统的语文课堂相比既有共性又存在差异。
一、评价的标准如何界定
课堂评价必须着眼于学生,生本思想是我们从事所有教学活动和教学研究的基础。主体教学理论认为课堂教学是教与学统一的交互影响的活动过程,教师与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应该成为认识和实践活动的统一主体。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
二、评价方法和策略因课而异
对教学过程进行评价,这种评价主要是对教学过程的构成要素。因此对于教学过程的评价应立足组课整体,关注师生个体,同时亦不能忽视专题组课每节课间的内在的知识及目标的联系。
三、评价策略应分阶段实施
(一)专题教学课前预测与评价
专题组课教学依托教材,但同时又要对教材内容进行二度、三度的深入开挖。而执教者该把教材挖掘整合到什么程度,何等深度,这并不是执教者随心而定的。必须依据一定的原则,根据我们的教学活动以学生的求知需求为本,所以在进行专题组课设计之前应对学生的相关情况了如指掌。
(二)专题教学课堂评价向度初探
1.第一向度:学生和绩效。
学生的收获必须是评价一堂课好与不好的最重要的向度,必须放在第一位,其余的各项指标必须服从于学生是否确有收获这个大前提,必须为这个大前提服务。学生的收获如何判断,可以从以下两方面来考虑:
(1)学生的心理满足度。通俗地讲即学生是否喜欢上语文课。让学生从你的课堂中找到幸福感,来激发教学双方心灵“相通”,即“过程”的“健康快乐”,是语文教师应该努力去追求的。
(2)学生的社会“满足”度。通俗地讲即学生能够在考试、活动中“考”好。但在这里,允许我撇开我们所质疑的所谓“功利性”教育和“非素质性教育”,语文教师主要的“任务”依然是让学生考出“漂亮”的结果,这比言语中、口头上的“素养”更能让学生、家长、学校、社会满意,假如撇开这一点,就目前而言,语文课改也许还是一种抽象的“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已。我觉得,这是现实,不必掩藏,不能逃避。
综上所述,教学评价的目的促进教学,最终目的是使学生有收获。不去调查学生的课堂心理满足度,不去看学生课堂的“考查结果”,故意“避开”恶评如潮的“分数”,这样的教学评价到底起了什么作用?有什么价值?这个答案我想应该是清楚的。毕竟,“中评不中用”是谁也不愿赞美的,谁也不愿接受的。
2.第二向度:内容与选择。
评价一堂课时,我们常常喜欢用“自主合作探究”或是“氛围”之类的词汇,但这些指标本质上应该属于教学方法的范畴。而教学方法的努力,其直接目的在于更有效地体现教学。教学内容不当,教学方法又变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对教学内容的选择显得比较重要。
首先,我想申明的是,语文的世界浩如烟海,一节课却又转瞬即逝,所以,选择哪一点“浪花”有时并无法明确区分优劣好坏,况且,李海林先生提出:“我们确实拿不出一套真正为中学语文教学所学的语文知识系统。”因此,对一线的语文教师而言,与其花费时间“非议”教材,不如充分利用好现有的教材,因为这也是一群专家、学者冥思苦想后的智慧结晶,至少在目前,它是最“先进”的,我想谁也不应该或没有资格过于“贬斥”它。正如鲁迅先生所言,中国埋头苦干的人,他们是中国的脊梁。所以,对于一线语文教师而言,踏踏实实教语文,上好语文课,对学生负责,对语文老师的称谓负责,这才是与“现实”相符的理。所以,除了教学内容中明显的科学性、准确性错误之外,不必纠缠于内容本身。我想说的是,在教学内容的选择应做到:认真思考,避免有明显的缺少价值,缺少方向、缺少目的的“弱势内容”。
我想,很多课之所以被认为上成了政治课、音乐课、活动课,都在于其内容的选择比较“弱势”,忽略或是缺少重视其实用价值取向。假如这些音乐、活动,甚至“说教”的内容能够在课堂教学中发挥最大程度的作用,有明确的目的和指向,那么语文课为什么就不能上成类似于音乐课、活动课、政治课?
因此,对于一节40分钟的课,不要老想着给它“定性”,“扣大帽子”,这是在给一线的语文课堂教学添乱,找麻烦。对于日常的语文教学课堂,一线语文老师要注意:力求教学内容少而精,避免出现“弱势内容”,然后在少而精的内容上追求与学生之间的最大限度的沟通,追求激发最大限度的“产出”,这才是语文课堂教学的理性的选择。
3.第三向度:操作与达成。
王荣生教授说:“一节好的语文课,主要的是教学内容正确并使学生有效地获取相应的经验,在这样的前提下,课堂组织散漫一点,教学中出现一些弯路插曲,都是常态,无伤大雅。”在这里,我想我并不赞成网络上很多老师,包括专家所提出的,一堂好课应该是一节有残缺有遗憾的课。我很赞成语文课堂教学的常态和真实,但这决不意味着是一种残缺和遗憾,这显然又是有些“偏颇”了。这两者称谓之间,看似反义词,其实“南辕北辙”,天壤之别。因此,课堂教学的追求依然是尽量少走“弯路”,能以最短的时间达到你预定的目标,以最短的投入获得最快的产出,这种高效岂不就是孜孜追求的“本领和功力”。当然,为了一节课去“训练”多少遍,去预先“彩排”,那就有失意义,而属于典型的“功利型病态”了。
关键词:情境;评价;特点;形式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2)-09-0148-01
“请停一下,我发现一位同学正在做一件事情,读第二遍的时候,他拿起笔来画,把这五种事物的名字都给画下来。”这是一位教师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随机评价。表面看是中断了学生的学习进程,实际上却是用心良苦。老师从整个班级里面“捕捉”出了这么个“典型”;接着以一种非常珍视的态度,特别提醒全班同学注意,能得到老师如此的重视,那名同学该有多么自豪!语文教学要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但这种指导不是老师灌输的,而是来源于同班同学的“尝试”和“发现”,其他学生会觉得这种“典型经验”亲切可学。这就是新课程的教学评价中采用的一种新的方法——情境性评价。
情境是指对学生学习效果产生直接影响的、由特定要素构成的、有一定教育意义的氛围和环境。而情境性评价,是指在日常学习活动和真实情境中对被评价者进行的随机性的质性评价。这种评价的真实情境可以是在语文教学课堂,也可以是在家庭学习,还可以是在课外学习的任何情境。这种评价的主体,可以是教师,可以是家长,可以是其他同学,也可以是学生本人。这种评价的结论的表现媒体,可以是激励性评语,可以是动作,可以是实物,可以是象征性物品,还可以是符号;既可用传统媒体,也可用现代信息技术媒体,这种评价的对象,可以是学生个体,还可以是学生群体。
在多年的语文教学中,我感受到情境性评价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评价带有问题性
学生的语文学习,很多都是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解决问题”的问题情境中进行的,在问题情境进程的四个阶段,都可以采用情境性评价。比如,当学生阅读课文时,发现了一个有价值的问题,分析这个问题的思路正确或者有创见,找到了解决这个问题的恰当方法,通过自己的思考解决了问题,自己得到了问题的答案,都可以使用情境性评价。
二、评价显现灵活性
情境性评价可以在学生语文学习的任何情境使用,可以在学生语文学习过程的任何环节使用,可以由任何人使用,可以用任何形式来表现,可以对任何学生使用。例如:当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或独立作业时,教师告诉学生“哪个小朋友学得认真,老师会轻轻地抚摸一下他的头”,巡视过程中,教师悄悄地巡视,时不时温柔地抚摸一下孩子们的头。又如:当小朋友们精彩的回答出乎老师的意料之外时,老师情不自禁地与他握握手;当学生认识到自己的回答不够正确,不够完整并随机改正时,老师轻轻地点点头,抱以一个会心的微笑,一个赞许的眼神——这样在学生语文学习的真实情境中,教师一举手一投足,都点燃了孩子们学习的火花,使学生尝到学习的愉悦,师生之间产生了一种心心相印的情绪体验,这种评价技术的灵活性,是其他评价技术所不能比拟的。
三、评价具有即时性
学生语文学习过程的每个具体环节,如学生的朗读、提问、答问、活动等,都可以用情境性评价进行在真实情境中的即时评价。这种即时评价更具有针对性(针对学生个别差别,针对学生学习成果等),更具有实效性(能及时调控、组织,指导学生学习),如支玉恒老师在一节公开课上,对一名学生发言是这样评价的“这位同学的发言非常好。我在备课时也没有考虑到这一点,这位同学帮助了我,谢谢他!”支老师关注了主体的成功体验,善于发现不平凡而有价值的问题或意见,给予坦诚,真切的鼓励,发挥教学“促进者”的作用。我们都说教育是一门艺术,之所以称之为艺术,就在于它能激励受教育者,它能唤醒他们的智慧。支老师热情洋溢的话告诉学生:你成功了,你的成功超过了老师!每个人都希望成功,每个人都需要成功,何况是求知的孩子们。还有什么比强烈的成功感更能激起孩子们对学习的兴趣呢?学习上的某一点成功给学生带来愉悦,使学生对学习有了强烈的兴趣,他会觉得学习是一种快乐的事,对自己充满信心。因此,情境性评价具有其他延时评价(如综合评价、阶段评价),所没有的优势。
四、评价突出激励性
因为情境性评价是在真实情境中进行的,所以其作用一是可以对个体学习和发展进行深度的激励和开发,既鼓励和保护了学生已有主动性,积极性,还激发了学生进一步思考、探索,表现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能长时间地保持学习热情,进而形成荣誉感。二是对学生群体互助合作具有较大的激励作用。
关键词 初中语文;翻转课堂;网络平台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7)09-0126-02
1 前言
随着社会形势的迅速发展,现代化教育正从传统意义上的“知识本位”向以人为本的“核心素养本位”转化和发展。尤其是时代科技力量的不断进步,以微型计算机和网络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在各种领域内获得普及与推广,教育事业从中享受到越来越多的“科技红利”。正是在这种教育科技化发展形势下,以互联网为支撑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我国教育领域内变为现实可行并开始流行起来。它虽然起步较晚,然而在这一短时期内,越来越多的教师甚至学生逐步认识并了解到翻转课堂教学方法的优势特征和非凡功效,更是从中初步感受到科技教育资源的优质效益和良好效应。
2 翻转课堂教学的主要优势和相关角色转换
什么是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呢?顾名思义,就是指学生在课外时间内完成知识学习,课堂则变成师生之间以及学生同伴之间教学互动的场所,主要包括答疑解惑和知识运用等内容形式,从而更好地达到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主要目的的良好效果。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其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有效增强学习上的互动性。这一教学模式并非把教师的主导作用排斥在外,其实质是在自主学习环境下增强师生互动和更加个性化的沟通。
2)有效增强学习上的自控性。借助网络平台开展翻转课堂教学,有利于学生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在时间、内容、速度和进度等方面实行更好的自我控制和调节,有利于促进他们更好地自我学习、自我思维和自我发展。
3)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影视作品、音像图片等资源融入其中,把单调的语言文字转化成有声有色的视频形式,如让学生在古诗学习后自制乐画和谐的诗朗诵PPT,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与作业兴趣,而且有利于在潜移默化中逐步提升他们的语文素养和艺术素养[1]。
在翻转课堂教学活动中,有关角色将会因此而发生相当程度的转变。
1)有利于学生角色更加突出学习上的主体性和主动性。在这一模式中,学生通过书刊、网络、视频和音频等介质进行个性化自主学习,充分显现了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和积极主动性。
2)有利于教师角色由“教学”变为“导学”。在这一模式中,教师可为学生提供一些不易获取的PPT、视频等参考资料,对学生自学的内容和方式提出建议和要求;自觉引导学生通过对问题的总结和梳理,从某种方向上形成一定的学科素养。
3)有利于家长成为学习参与者的角色。在翻转课堂教学活动中,家长可通过亲子学习活动(如一起看视频)等形式,更好地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更好地配合教师的教学主导行为,从而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活动更好更全面地开展[2]。
3 对网络平台下初中语文翻转课堂教学的应用
“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把微课资源与翻转课堂形式相融合,有利于在促进教学相长、优化教学过程以及培养自主学习和和谐互动能力等方面源源不断地注入活力。
制作翻转教学视频,更好促进初中语文教学相长 在翻转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精心制作教学视频和学生对于它的充分利用,是极其重要的主体环节。以教学人教版语文(七年级)郭沫若的《天上的街市》为例,教师要大量搜集作者在创作这首诗歌时的相关社会背景和更多情感体验,在教学视频制作中,既要把整个诗篇作为视频内容,又要注重对视频片段的有效解读。只有这样,才能为学生开展自主学习活动奠定良好的情感基础,并在学习、理解、感悟过程中做出积极性引领和有效性推动。
再如对于八年级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在对文本教学内容做出设计以后,还需要另外搜集大量的各种素材,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相应的课后练习,并且把上述所有内容都制作成Flash课件形式。正因为如此,不仅落实了其中相关的文言字词句,帮助学生较好地疏通文义,以便于他们充分地解读教材文本,而且有利于学生在此基础上,通过合作探究活动更好地解决在个体自学中存在的学习问题,从而帮助他们加深对文本内容的有效理解与实际感悟。换言之,教学视频制作既要考虑文本内容,又要考虑学生因素,这是一个有利于教学相长的实践课题[3]。
通过翻转解决重难点内容,更好地优化初中语文教学过程 古语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无论传统模式下的“教学窗口前移”,还是翻转模式下的“前置性学习”,它们对于课堂教学来说都是很重要的;而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更是教学能否取得高质高效的决定性因素。也就是说,在翻转课堂教学活动中,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品质和学习信念,让他们在自主学习过程中能够积极主动地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为促进他们的自主发展、可持续发展和个性化发展奠基铺路、焕发活力。因此,随时发展文本内容的矛盾因素,寻找学生认知水平与教学内容的契合点,从中提炼学生不易理解的问题,以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探知欲望,并且利用翻转课堂的重复性和独立性开展“愤启悱发”的启迪与引领,在优化教学中获取不容忽视的情绪智力效益。
如朱自清的《背影》,教学重难点在于让学生通过细节描写来感悟父子之间的情深义重。有鉴于此,教师可利用翻转课堂画出描写背影的语句,展示父辈们辛苦劳作、无私付出的场景,让学生边看边感悟;然后视频“分析”文中四次背影中对父亲动作的描写,真切地表达父亲对“我”的艰辛付出和无私情怀。就这样,通过翻转演示来实现优化教学目的[4]。
通过翻转促进个体自学,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个性学习能力 重视并培养以自主学习能力为重要元素的学生核心素养,不仅是新课程教育理念和素质教育中的关键词,而且是各类学科教学中的应有之义,更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与健康成长的根本需要和重要举措。再从上述有关内涵和优势特点来看,所谓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就是坚持以培养与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上位目标,以促进学生在课外时间内自主完成知R学习任务为基本前提,以学生通过书刊、网络、视频和音频等介质开展个性化自主学习活动为基础首要环节,以尊重学生的主体学习地位为根本原则,从而更加强调并突出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个性化。所有这些,不仅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同向而行,甚至是目标一致的。
以阅读写作教学为例,其在语文课程活动中占有“半壁江山”的重要份额,既是重点所系,又是难点所在。在初中语文翻转课堂教学中,教师可根据实际教学和学生发展需要,在课外时间通过网络视频技术为他们提供丰富多元的读写素材。“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既可不断地丰富阅读生活,拓展阅读野,加强素材积累,有效弥补阅读不足的“短板”,又有利于学生在广泛吸纳中逐步消弭“无米之炊”和“闭门造车”的写作困惑。
通过翻转促进合作探究,更好培养学生的和谐互动能力 在传统课程活动中,教师坚持课堂阵地,把教学内容充分讲解后,留一些作业让学生回家完成。翻转课堂模式则是让知识学习的主战场转移至家中,而课堂活动主要功能的实现则是以学习成果相互分享为主要内容形式。因此,后者对于建立在学生个体学习上的合作探究以及和谐互动等方面有着相当的要求和期望。
“合作探究”主要指学生与学生之间,“和谐互动”则包括教师与学生、学生同伴之间两个方面。在翻转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可充分借助于手机微信群和多媒体技术等网络平台,引导师生、家校之间开展实效性的互动。如教师把教学过程中的一些实质性或者疑难问题通过网络载体来组织并主导学生的研究和讨论,努力在多元互动和集思广益中获得成功性解决,从而在潜移默化中逐步培养学生之间的和谐协作能力。
如在实施《背影》一课的翻转课堂教学中,先让学生通过网络观看《背影》,并且欣赏改编自本文的黄磊同名歌曲;然后在共同品读课文基础上,按照“先小组、后集体”的形式,深入开展情感交流活动,让学生切实体悟社会永恒现象――“孩子是一生的牵挂,父母是永远的港湾”。如此而为,让学生从知识学习、能力培养和情感深化中赢得一举多得的综合效果。
4 结语
综上所述,在网络平台支持下的翻转课堂的开展,是基于新型教育理念下一种崭新的教学方式,它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与融合,对于深化课程教学改革、促进教育事业发展,具有不容忽视的智慧和力量。本文以此为切入口和立足点,对于网络平台下的翻转课堂进行初步的认识、应用进行探讨,以实现翻转课堂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高效运用,获得更理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钟晓流,宋述强,焦丽珍.信息化环境中基于翻转课堂理念的教学设计研究[J].开放教育研究,2013(1):58-64.
[2]花桂芹.电教手段为阅读教学插上想象的翅膀[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2(28):124-125.
将创新意识贯穿于语文教学中
推进课程改革创建优质课堂
在作文教学中张扬学生个性
新课程下作文开放性的批阅法
语文作业应当巧安排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体现素质教育
刍议构建语文“生命课堂”的策略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也需要研究性学习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语文教师如何促进师生教学互动
走进小组合作张扬主体个性
浅谈片段作文的有效教学
“四步教学法”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与实践
语文教学中如何让学生“乐”语文——初中语文教学法浅谈
立意构思成文的艺术摭谈
浅谈拓宽语文课教学内容
浅析阅读写作中语文意识的培养
在新课标下如何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诗之思
对中学语文教学改革的几点认识
探究农村中学语文教学革新渠道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创新能力
新课改下某些教学行为的反思
问题巧设计思维大发展
如何实现初中语文的自主学习
师生关系与课堂效率
自主合作探究创新——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探讨
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尝试
创新作文教学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让语文课堂真正充满“语文味”
在竞争中培养合作精神
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
开放阅读开辟生活提高写作能力
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改变教育理念做创新型教师
新课标下自主学习方法初探
如何听课和评课
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创新思维
母亲是一尊佛
深化课堂教改实施素质教育
让语文课堂成为学生的乐园——初中语文教学之浅见
试议作文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刍议中学作文教学中的讲评
浅谈语文教学中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让作文批改成为师生交流的阵地
优化课堂吸引学生
谈在语文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兴趣
浅谈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
读写对接以读促写——谈阅读与写作教学的有机融合
动于心融于情——浅谈如何在语文课堂上唤醒学生的情感
如何激发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兴趣
浅谈如何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创新教育
优化人文环境创设阳光课堂
让学生对语文情有独钟
谈如何进行考前作文指导
创意使中考作文出奇制胜
关键词:初中语文;网络教研;建议
目前,就初中语文教学来说,尽管随着教学观念和教学改革的不断发展,教学活动越来越丰富,教学内容也越来越多样,语文教学取得不俗的成绩。但是,在实际教学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对于学校来说,部分学校由于管理不当和教学设备的落后,限制了教师教学活动的实施,教育资源不能优化,导致其不能充分发挥实际的价值。而对于学生来说,初中生处于青春叛逆期,情绪波动大,易受周边环境的影响和牵动,好奇心强,精力集中差,这就对教师的教学活动造成了诸多影响,怎样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如何克服学生的心理波动,成为教师首要解决的问题。对于教师来说,教授方式单一,教学内容陈旧,无法满足学生观念的更新,更无法跟上新时代教学教育发展的步伐。面对新局面、新要求,初中语文教师要熟练掌握现代教学设备的掌握,改变教学理念,提高职业技能和素养,全面应对教育发展的新瓶颈。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新课程实验的深入实施,必然初中语文的教研活动的方式也跟随着发生变化,网络教研这个全新的教学方式应运而生。
传统的教研活动,往往由听课、评课、主题研讨等环节组成,由专家、领导或同行主讲,其他教师参与讨论,这样的教研方式虽然是面对面进行的,不过很多人往往碍于面子,发言时的思想表达容易造成人云亦云的虚假教研。而网络教研一般由专家或同行通过网络交流沟通,老师们就不会有所顾忌,都是坦白直言,这更有利于引起对教学思想和方法的思考,这样可以从很多层面让老师了解到教学中的不足以及需要改进的地方。久而久之这样活动的开展会形成专家与教师、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之间更加民主化、真实化的教研活动。网络教研对于初中语文教学也是一种全新的挑战,通过网络教研可以解决学生对语文价值认识的盲区,也可以改变教师教学方法的呆板陈旧、教学手段落后等问题。
在初中语文中开展网络教研,教师可以通过公共、开放的网络平台,比如:新浪、搜狐论坛等,可搜索到多种多样的教学课件和教学理念,多种选择可以取其精华,扬长避短。这样网络教研在初中语文中具有很重大的意义,教师能够接触到不单单是新奇的教学理念与方法,更多的是来自精英老师的思想,让教师不必只局限于传统的教学,利用学校有限的资源设备,对学生传授机械式的教学方式。网络教研可以让老师体会到活动内容教学理念与教学思想,教师可以不必再受于地域因素、城乡因素、发展因素等因素的限制,随时随地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分析与疑惑发表评论发帖到论坛,或与专家、同行共同探讨、吸收、分享,使得教研活动能够全范围地介入教学全过程,贯穿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教学实施以及教学反思等环节。
网络教研依托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开发和利用网上教育资源,建立开放、交互动态的网络教研平台,实现资源的交流与共享,以教育消息化推动教育现代化。在初中语文中运用网络教研可以让教师更多地吸取成功的教案、案例、课件等,可以促进教研行为的变革,提高教师学习的反思以及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
自修反思课题实验使全组教师能积极自主学习、自觉更新教学理念。教师教学中的“对话者”、“组织者”、“促进者”的角色意识强化了,语文教师教学方式发生了深刻变革。课题实验极大地促进了我校语文教师教学理论水平、业务素质、教研教改能力的提高,促使我校年轻语文教师迅速成长起来,成为我校语文教学一支鲜活的队伍。
新教材的实施与课题研究的巧妙结合,使我校语文教学呈现出勃勃生机,人才倍出。县课改专家组成员、校教务主任王功政先后为全县语文教师上了《老王》、《荷叶-母亲》等示范课,多次参加课改协作区会议及全县优质课、说课并进行评课, 被评为县“自修-反思课题实验先进个人、初中语文课题研究优秀实验教师。论文《教学设计-反思》获全国“四项全能”竞赛一等奖,《对误读〈背影〉的思考》、《本色语文课堂的细节艺术》分别杂在《语文教学与研究》XX年年第1期和2010年第3期发表,《新课程背景下说课说什么》获全国说课论文二等奖,《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实践探微》获市论文评比一等奖,《〈老王〉教学设计》、《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实践研究》获县三优论文评比一等奖,《爱,创造美好的境界》获市论文评比三等奖。县课改专家组成员王翠芳老师获众多殊荣:XX年3月,被茅坪镇评为第一届初中语文骨干教师; XX年5月,被秭归县文联授予优秀作文指导教师;XX年2月,被九里中学评为优秀语文教研组长;XX年1月,被宜昌室教研中心评为中学语文优秀教师; XX年年2月,被茅坪中学评为优秀班主任;XX年1月,被县教育局聘为县语文课改专家组成员;被信息中心评为初中语文课题研究优秀实验教师。其教研教改硕果累累:XX年12月,《孤独之旅》获市说课三等奖;XX年3月,《综合性学习中的主体张扬》市双优评比一等奖;XX年9月,《农村中学语文综合性学习实践》获市初中校本教研论文评比一等奖;XX年12月,《语文教学中创新教育的几点做法》获四优论文评比一等奖;XX年4月,《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几点体会》发表于《宜昌教研》;XX年1月,《走进屈原——综合性学习案例》发表于《语文教学与研究》;XX年年4月,《孤独之旅》说课发表于《语文教学与研究》。语文教研组长郑家芹老师撰写的《教师成长与发展报告册》被评为优秀报告册,XX年参加县“走进新课程”语文优质课竞赛《绿色蝈蝈》获得二等奖, XX年10月辅导的学生作文在省知识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主办的第三届“童之趣”杯大赛征文活动中获二等奖;XX年 年8月撰写的《〈罗布泊,消逝的仙湖〉说课稿》获全国说课一等奖;XX年 年11月《〈罗布泊,消逝的仙湖〉在国家级刊物《文学教育》发表;XX年年9月在全市第七届中小学师生电脑作品大赛课例《罗布泊,消逝的仙湖》被评为二等奖,并被推荐到省电教馆参加决赛获一等奖;2010年1月撰写的《积累成语,读写添翼》在湖北教育第一期发表;2010年8月撰写的《按〈课标〉要求指导学生作文,培养能力》获市级论文二等奖;XX-2010年担任语文教研组长三年被学校评为优秀语文教研组长。在我校语文课题组承担的教育部中南高师师资培训中心“新课程培训专项”研究《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策略研究》课题中及宜昌市教育科学规划办“语文交际场教学理论研究与实验”课题实验研究中,承担了课题的资料整理、结题报告的撰写、总结验收等主要工作,都顺利通过了验收结题,被县教科研信息中心评为初中语文课题研究优秀实验教师。陈英老师参加县优质课竞赛《俗世奇人》获二等奖;撰写的《教师成长与发展报告册》被评为优秀报告册;参加县优质课竞赛《俗世奇人》获二等奖;在送教下乡活动中《我的叔叔于勒》被评为示范课;《〈桃花源记〉教学设计》获县三优论文评比三等奖;《〈我的叔叔于勒〉教学设计》获县三优论文评比二等奖、校一等奖。向春江老师XX年年9月在全市第七届中小学师生电脑作品大赛课例《春酒》被评为二等奖,获省一等奖;参加全县说课竞赛《紫藤罗瀑布》获县优胜奖;《〈杨修之死〉教学设计》获县三优论文评比二等奖、校一等奖。赵应菊老师参加全县说课竞赛《罗布泊,消逝的仙湖》获县一等奖;XX年 年8月撰写的《〈罗布泊,消逝的仙湖〉说课稿》获全国说课一等奖;《〈我的叔叔于勒〉教学设计》在县教学研究发表;论文《课堂提问也是艺术》〉获县三优论文评比二等奖。宋华兰老师参加县优质课竞赛《吆喝》获一等奖;说课稿《让世界充满爱》获全国说课二等奖;《〈孤独之旅〉课堂实录》、《实践语文个性化阅读浅探》在县教学研究发表。王诚老师参加县优质课竞赛《斑羚飞渡》获三等奖;论文《念不完的无字天书》获市论文评比一等奖;论文《记叙文教学改进之我见》、《语文综合性学习浅谈》、《教育诚可贵,爱情价更高》分别获县论文评比二等、三等奖。梅云铜老师在语文中考复习备考会上的《雨说》被认定为县级示范课;论文《一张凭证的启示》、《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之我见》都在《新教育参考》发表;论文《一张欠条的魅力》获市论文评比一等奖;论文〈《雨说》教学设计〉获县论文评比二等奖;中考语文模拟试题获县评比三等奖。另我校多位语文老师写了多篇教学案例、论文在县教育网上发表。
实验中存在的问题;
1、教师自身的语文素养有待于进一步提升。
2、同伴互助活动开展不多,通过与其他教师研讨交流来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的“对话反思法”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3、专家引领不够。
关键词 语文多媒体教学 反思 对策
对语文多媒体教学的几点反思:
1、任意拔高地位,导致越俎代庖
初中语文多媒体教学在呈现教学内容、创设教学情境、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功能上具有其独到的作用。为此,一些学校、一些教师对多媒体手段推崇备至。运用多媒体教学俨然成了时尚,尤其是公开课、研讨课、观摩课似乎不用多媒体就没有档次,上至领导,下至普通教师,把能否利用多媒体教学作为衡量教师能否使用现代化教具重要的甚至唯一的标志。形成“无多媒体不成公开课”的局面,这就造成了中小学教师滥用多媒体、误用多媒体的现象。
2、缺乏开发意识,“拿来主义”严重
作为初中语文教师,语文课件应该由自己开发。可在实际操作中,绝大多数初中语文教师课件都是从网上下载的,是纯粹的“拿来主义”,全然不去理会学生的和课堂的具体情况。
现在网上出售的一些课件,编写者是那些专业的计算机人员,而非语文教师,他们对计算机软件很熟悉,但不熟悉教材,不熟悉学生,制作的课件很精美但不适应具体的教学。笔者曾听过有位教师上朱自清《春》一课,上课前,先让学生观看Flash制作的《春》动画,就是把全文用动画再现,甚至是最简单的内容,也再现得清清楚楚,就像是观看动画片一样。美其名曰,感知课文。课后,我问他,这个动画哪里来的,他回答说,直接从网上下载的。后来,我回了一句,你认为这样直接拿来有用吗?他哑口无言。当然别人的方法可以借鉴,但不能照搬。一个成功课件是制作者在深入钻研教材、认真分析学生情况的基础上,结合其教学理念、教学环节安排等诸多因素设计制作而成,它不可避免地凝聚着制作者的教学习惯、教学思想、教学风格,以及他对教材的理解、对学生学习水平的认识等主观因素,就这个角度而言,课件是有个性差异的,不可移植的。教学中,对象不同、学校不同、教师不同,课件的内容、流程也应不同。如果忽视了这一点,盲目引进的结果只能是造成机械、僵化、缺乏个性。
3、文本意识淡薄,“花拳绣腿”做秀
语文课的学习对象是语言文本,不是音乐,也不是影视欣赏。语文课必须以语言为主体,任何其它形式都只能作为辅助手段,必须从属并服务于语言学习。有些教师制作的媒体课件中的图文、声音、教学环节的设计,只是为了迎合某些评课标准的要求,全然不顾是否与课文的主题合拍,忽视了学生对文本的阅读,最终使课堂徒增无效信息,干扰了学生的注意力,不仅不能辅助教学,反而会影响课堂教学的效率。
同样,有老师在讲授朱自清先生的《春》时,不是让学生透过文字去体味“小草从土里偷偷地钻出来”的情态,而是用动画设计了小草破土而出的情景。用影视替代学生的文本阅读,用图片代替学生的想象,显然是与语文教学的初衷背道而驰的。如果忽略语文学科的特殊性,将有着丰富想象空间的语文直观化、图像化,以直观形象的画面代替文本阅读,就必然会弱化学生的语言感受能力、阅读能力和想象能力,甚至造成学生思维水平的停滞不前。
4、限制思维拓展,创新手段不足
初中语文教学,应该是学生活动的过程,是师生交往互动的过程。多媒体教学也应能体现这个过程。但是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一些所谓的课件也没能摆脱“书本搬家”,“板书搬家”“习题集搬家”的窠臼。以朱自清的《春》为例:有位教师一上课就进行配乐朗读,然后展示课件:主界面有几个按钮,分别标有“春草图”、“春风图”、 “春花图”、“春雨图”、“迎春图”……,接着教师依次分段研讨课文,学生则随着屏幕呈现内容步步紧跟。这位教师不仅破坏了文质兼美、脍炙人口佳作,而且让学生失去了积极参与教学和思考问题的时间,学生的主体地位没能得到充分体现。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它是知识进化的源泉”。语言文字恰是一种充满可想性的东西,我们应该说有多少个学生就有多少张“春草图”、“春风图”、 “春花图”、“春雨图”、“迎春图”。就像 “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学生的想象能力和理解能力是丰富多彩千变万化的。切不可鼠标一点,画面呈现,思维停滞,想象束缚了。
多媒体教学使一些教师走入了教学的误区,如何从教学误区中走出来,正确使用多媒体,是我们关注的重点。本人结合自己平时使用多媒体教学,认为应注意以下几点:
1.摆正位置,定位“辅助”作用
对初中语文多媒体教学,我们要提高认识,正确定位。多媒体手段在课堂教学中只能起配角作用,是“辅助”教学,这是由教学自身的规律性决定的,一切技术手段都必须为教学服务。教师一定要充分认识自己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和在课堂上的主宰地位,把多媒体当成辅助自己教学的工具,尽量避免被多媒体所左右。
2.提高教师技能,强化自我开发
教师应该加强计算机培训,更深入地学习计算机知识,熟悉多媒体教学系统设备的使用,积累制作个性化课件的素材,保证多媒体教学的效果。
根据教材内容和特点,将选择的电教媒体进行优化组合和综合运用。要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教学内容选择应用教学媒体,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对事物的接受能力不一样,选用教学媒体必须顾及他们的年龄特点。
3.凸显语文特色,加强文本教学
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在学习语文过程中陶冶情操、发展个性、完善人格。语言文字虽不如媒体那么直观,但许多语言文字,尤其是选入教材的课文大都文质兼美,它们语言优美、形象丰满、哲理深邃、妙趣横生,给我们带来无限的遐想,留给我们广阔的思维空间。
综上所述,多媒体是一种新的教学手段,仅是语文教学的一种辅助手段,是对传统语文教学手段的有力补充。我们更应有冷静审视的头脑,要研究多媒体教学的规律和特点,正确认识多媒体制作应用的优越性和局限性,才能为我所用,真正为语文教学服务。所有这一切都需要树立正确的多媒体教学理念,并指导多媒体课件制作,增强语文教学的审美性和社会性,使语文多媒体教学符合学生学习规律,并富有时代气息,同时也有利于弘扬创新精神。
参考文献:
[1]何圆跻.《运用多媒体课件切忌“一窝蜂”》《语文学习》2006年第2期
关键词:初中语文 课堂教学 评价 实施策略
新一轮的初中语文课程教学改革背景对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评价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新的机遇,新课改背景下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评价更应该强调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和学生自我评价,将学生评价、教师评价和家长评价充分融合起来。确保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评价能够真正达到促进教学有效性和教学高质量。下文中笔者就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评价的概述作为切入点进行分析,深刻探讨现阶段我国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评价的现状,并针对实施策略进行研究,为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评价提供一些浅薄的建议。
一、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评价概述
1.课堂教学评价的内涵
所谓课堂教学评价,一般而言主要就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自身、学生、家长、学校针对教师课堂教学内容、教学行为以及教学成果进行一种价值判断。具体而言,广义上的课堂教学评价囊括了课堂教学过程和课堂教学结果、学生和教师两大体系。课堂教学评价同时也是一种旨在促进学生学习,提高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而实施的学习过程、学习结果、教师教学进程的综合性评价。下文中笔者所探究的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评价针对的则是课堂教学、学习过程的综合性评价。
2.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评价的重要作用
课堂教学评价对于提高教师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都是相当重要的,而且初中语文本身就兼具了工具性和人文性特征,所以课堂教学评价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首先,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评价能够有效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质量。具体来说,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评价凭借着其独有的调控作用和定向作用可以判断教师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便于教师依据判断内容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从而发挥出到提升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作用。
其次,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评价能够有效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科学合理的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评价更利于教师发现自身在教学中的不足,让教师全身心投入教学,同时也促进教师积极转变教学思想,主动积极学习教学理论。而且通过课堂教学评价能够给与教师一定的激励,让教师积极改进自身教学手段,借鉴相关教学经验,进行自我反思。
最后,通过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评价能够极大地促进初中生的发展。初中阶段的学生心智仍处于发展期,而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评价则能够让初中生的学习情感、学习态度以及学习价值观等得到很大的发展,进而促进初中生进行创新性学习,提高初中生学习积极性,最终提高语文学习成绩。
二、现阶段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评价的存在问题
1.将教学工作评价和课堂教学评价混为一谈
教学工作评价是指学校针对教师在日常教学工作的开展情况以及其他工作情况进行一个综合性的评价,主要包括了教师备课情况、上课情况、作业批改情况、学生成绩情况以及教学辅导情况等的一个综合性评价。而课堂教学评价主要针对的是课堂教学情况和课堂中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二者之间是有明确区别的,或者说是一种包含与被包含关系。但是当下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评价却出现了将二者混为一谈的情况。
2.错把听评课当做课堂教学评价
听评课往往是学校领导阶层在教育部门统一安排下进行的一种教学观摩,通过观摩听课来评判一个教师的教学水准,或者是一种科研项目的推广观摩。这种观摩教学的听评课强调的是教学经验的交流或者是教师教学评价,掺杂的个人因素较多。但是很多学校却错把听评课当做了课堂教学评价。
三、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评价的具体实施策略
1.转变评价观念 强调学生主体地位
强调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是新课改背景下进行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因此,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评价的具体实施策略首先需要语文教师保障学生的主体地位,进而再谈转变课堂教学评价观念。这就要求教师要摒弃以往教学中重视知识忽视学习情感、学习情感和学习兴趣的教学方式,切实关注学生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的表现。
此外,就语文课堂教学评价观念而言,评价的视角应该逐步从教学成果的评价朝着课堂教学过程的评价而转变,更加关注课堂教与学过程的师生互动。只有加强了课堂教学过程的评价才能达到改进教学和提高教学质量的目标。
2.多元化进行课堂教学评价
在我国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评价的传统实施策略中,大多数学校的评价小组都是由学校管理阶层和有关专家组成。而且在评价的过程中都是按部就班依照规定进行课堂教学评价,初中语文教师往往是十分被动的。因此,现阶段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评价实施策略应当朝着多元化进行,在实际评价中积极邀请学生、学生家长、同行教师,甚至教师本人也可以参与到评价中。通过多元化进行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评价切实保障整个评价结果的全面、真实和实际意义。
3.加强学生评价和教师自评的融合
学生是整个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主体,在新课改背景下学生对于课堂教学的评价更是最具有发言权的。而教师作为具体课堂教学的实际实施人员,也是最具有评价发言权的。因此,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评价实施策略一定要加强学生评价和教师自评的融合,只有这样才能切实提高评价的有效性。
4.加强校长评价素养的提高
当前在我国中学当中大多实行的是校长责任制,校长对于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评价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了整体评价结果。加强校长评价素养的提高是促进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评价科学、合理、真实的重要因素。因此,校长一定要加强自身的教学实践,对各个学科都有一定的深入了解,最终加强评价素养,确保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评价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田慧生.课堂评价的理论与实践[M].新疆青少年出版社,2009年.
[2]周智慧.发展性课堂教学评价体系讨论[J].教育探索,2010(06).
[3]李双飞.初中课堂教学评价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