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20 14:58:47
导语:在农业机械产业分析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关键词:机械产品;质量;安全;对策
中图分类号:S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3)-04-0168-1
0 前言
近年来,农业机械质量安全问题日益突出,每年在农机产品投诉中都有很大一部分人是因为农机质量安全出现问题而产生的伤残事故来进行投诉的。近年来,农机质量问题随着我国陆续推出相关强制性文件之后而大有减少,但是依然十分很严重。2005年在第三季农机质量国家监督抽查中发现,共抽查的18家企业中,就有4家产品质量不达标,在这4家质量不达标的产品中,均不同程度的存在安全问题,由此可见,农机质量安全问题依然亟待解决。
1 农业机械质量安全常出现的问题
1.1 农业机械安全防护装置未满足强制性标准
(1)农机喂入口的安全距离比较短。GB10395.1规定某些农机如铡草机的喂入口防护罩与喂入辊轴线的距离应保持在安全范围距离以内,其安全范围距离为≥4.50cm,购买者在购买农机时应注意其喂入口安全距离是否符合相关规定。
(2)农业机械危险的运动件向外露出,没有相关防护措施。根据相关规定,必须采取措施对农机外露的危险运动加以防护。
(3)防护装置刚度和强度不足。外力作用容易使防护网及防护罩出现不同程度的变形,容易使身体触及危险部件而造成不必要的伤害。一般情况下,为防止农业机械在使用时出现裂纹或者产生永久变形,应严格按照相关的规定,给农业机械高危部件加以强度以及刚度足够的防护装置。
1.2 农机安全标志不达标
(1)没有完整的安全标注。农业机械全部遗留风险的部位均应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贴有安全标志。
(2)农业机械高危部位未设有相应的安全标志。若在农业机械使用防护装置和安全设计但依然可能存在风险的条件下,应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应把安全标志设于农业机械高危部位上,如防护罩、局部防护、刚性网等均应标有相应的安全标志。
(3)农机安全标志永久性不满足相关强制性标准要求。安全标志应在一个或两个作业期内具有可视性,可以在一定时间内抵抗雨水冲刷以及阳光暴晒,保持不掉色、不松落。
1.3 农机主要部位的螺栓连接达不到强制性标准
(1)农业机械核心部件的螺栓。一般情况下,农业机械核心部位螺栓副的强度较高,且其扭紧力矩违背相关要求或标准,则在实践操作中,极易发生松动,造成不必要的损失,为了尽可能减少机体受损,在操作过程中必须严格检查铡草机的动刀片,确保其存在一定的稳定性,避免松动,减少或防止动定刀碰撞。
(2)有关高危险工业机械的螺栓。揉搓机等机械的核心部位如动刀紧固螺栓等并未使用高强度螺栓。
2 农业机械质量安全问题的原因分析
(1)为降低农机制造成本,放松了其对安全防护技术的要求。有些企业贪图利益,在安全防护设施上偷功减料,用防护罩代替防护套、用半防护代替了全防护,或有些机器需要半防护然而却未设置防护等,诸如此类因偷工减料而引起机器伤人的事件年年发生,从而不断的引发投诉或仲裁。
(2)企业在农业机械产品的质量方面上没有引起高度的重视。通常情况下,大部分人均认为农机属于较粗糙的机器,只需机器性能好便可以了,却对其本身安全质量方面没有引起足够的注意。
(3)相关农机检测机关以及主管部门没有严格按照规定对农机质量进行把关。有些企业新研发出来的产品或以往需要许可证管理的机械产品大部分都未进行鉴定而直接申报许可证,此类企业的机械产品一般都具有着严重的缺陷问题,此类问题虽是因为企业内部管理疏忽而造成的,然而与检测机关管理不当也有一定的关系,如机械安全标志的图标和颜色与相关要求不符则是由于检测机关把关不严。
3 完善农业机械质量安全管理对策建议
(1)加大力度对农机产品质量进行监督管理。企业产品质量检验机构应对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和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对生产和流通领域产品质量的强化监督管理进行配合,对存在质量问题的机械产品特别是质量安全不达标的产品应集中力量对其进行打击;对于生产产品多年却还没有获得许可证的企业,应加大对其的处罚力度,甚至坚决地将其清出市场。
(2)加大力度对企业进行管理,增强其质量安全意识。为提高企业质量安全意识,促使其在机械各个方面上狠下工夫,集中力量打击不合格企业,定期集中不合格企业开展针对质量监督和管理的宣传活动,且根据相关规定,销售方在进行机械产品销售时有权利向生产方讨要相应的能够保证该产品的检验报告或者鉴定书等,做到不无证经销和手续不全不经销,为质量保证机械产品生产创造有利条件。
4 结束语
总之,严格把好农机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可以使得农机化更进一步发展、确保农业丰产增收、服务农村、提高农民收入,由此可见,加强对农机质量的监督显得尤为关键。
参考文献
[1] 李子旺.购买农机七注意[J].云南农业,2011,07(03):
241-245.
[2] 曹玉宝.农机产品的可靠性设计[J].农机化研究.2009,12
主要内容:①农业机械基础化。农业机械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只有发展农业经济才能促进整个经济的提升,所有农业的生产、收割都离不开机械设备的运行,奠定了农业机械的基础化特性[2-3];②经济规模化。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发展,农业机械也不断发展创新,信息化也使得农业机械规模化生产,促使各种农业机械的多种多样、和人性化设计,提高质量和效率;③产业结构的变化。传统的农业机械的产业结构是农民自主生产,产量少且种类少。而在信息化的背景下,传统的农业机械产业结构以及变化为多种经营、多种农作物生产,扩大了产量,使得产业结构向农业多方位发展[4]。
2农业机械信息化的意义
主要内容:①促进全球化发展。农业机械从传统农业机械向信息化发展已经是必然的趋势。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不仅可提高农作物的产量,还能节约农村生产力,还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从基础产业推进我国全球化发展的进程[5];②农业机械信息化。农业方面的人才与资源相结合,使得资源充分全面的利用,提高效益;③提升自身竞争力。农业机械信息化不仅能够实现产业结构的转变,还能促进竞争机制,提升农民自身的竞争力。农民学到新技术,增加产量以及收入,实现从单纯种植农作物到销售农作物的发展,提升自身竞争力;④提升产业水平。实现农业机械的信息化可以适应市场的发展需求,不断提升产业水平,生产处高质量高效率的设备。
3农业机械信息化应用
3.1农业机械设计水平
信息化技术借助CAD/CAM技术,结合VR设计优化传统农业机械的设计方案。虚拟仿真技术可以向设计者和使用者生动的展示出开发的过程,这样就能够预测产品的相关性能的使用感,提高设计水平,减少成本。
3.2农业机械制造水平
结合信息化可以有效提升农业机械制造水平。比如:柔性制造技术(FlexibleManufacturingTechnology,FMT)和计算机集成制造(ComputerIntegratedManufacturing,CIM)对农业机械制造进行改善。柔性制造技术可以提高农业机械设备利用率并减少运行成本;CIM技术结合多种技术可有效提升农业机械制造的工艺水平。
3.3农情信息采集
只有有效的分析把握农情信息,根据农情信息进一步对农作物做出调整,才能有好的收成。1)采集土壤信息。土壤对于农作物的生长有着重要的影响,没有土壤的供应就没有农作物的生产。因此监测土壤信息至关重要,利用信息化技术对土壤进行检测,为农作物的生长打下良好的基础。2)采集农作物信息。农作物信息包括:生化参数比如叶绿素含量、水分含量等;理化参数比如叶面积指数等。根据采集的农作物生长状态进行相关措施,有效提高产量。3)采集虫害信息。虫害对于农作物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一旦虫害泛滥那么农作物的产量将会大幅度的降低,非常有必要对虫害进行监控和采集信息。传统农作物虫害只是靠人力,耗时且效果不佳,采用信息化技术可以更好地监控虫害信息,准确率也能够得到提升。
3.4农业机械导航及作业水平
精确测量耕深可以保证农作物的最终产量,信息化技术可以精确测量土地的耕深,确保农业机械作业水平;而农作物种植环节包括播种、育苗、嫁接。播种时采用播种检测技术查看播种的进程以及漏播率等,对于漏播的地方后期可进行相关的补救措施。在种植后还要对农作物进行管理,比如施肥、灌溉等,将信息技术运用到施肥和灌溉等管理上可以为农作物的生长创造更好的生长条件,为后续高产打下基础。
4结论
文章研究了农业机械信息化研究基础包括:农业机械基础化、经济规模化、产业结构的变化等。文章旨在突出研讨农业机械信息化的重要性。得到以下结论:农业机械信息化能够提升农业机械设计和制造水平,采集农情信息包括:土壤信息、农作物信息、虫害信息等、农业机械信息化,还能够对农业机械进行导航包括:灌溉、施肥等田间的管理工作还能检测作业水平。
作者:高思佳 单位:新疆乌鲁木齐市中收农牧机械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秦芳磊,王新建.浅谈电子信息化技术在农业机械中的应用[J].农技服务,2015(10):158.
[2]闫国豪.如何发展农业机械的自动化、信息化和智能化[J].河北农机,2016(1):13-14.
[3]罗锡文,廖娟,邹湘军,等.信息技术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J].农业工程学报,2016,32(20):1-14.
[关键词] 农业机械化 农业现代化 作用 发展 措施
[中图分类号] S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7)01-0230-01
我国的农业是以机械化为技术基础的农业,所以,农业机械化水平的高低,就决定了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水平高低。农业机械化是以农业高新技术为研究对象并在农业中加以实施和推广,进而对提高农业产业,农作物的生产力,我国的食品健康安全以及我国农业产业的结构调整等等很多方面,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农业现代化的实质其实就是现代的科学技术、工业技术、管理技术以及产供销相互结合形成的有机统一体,在农业现代化的建设途径中,首先要实现农业机械化,将传统农业逐步向现代农业进行过渡。
1 农业机械化在农业现代化中的重要作用
1.1 农业机械化为我国农业现代化提供一定的物质基础
农业机械化不仅仅是一种技术措施,并且还能够促进农业服务社会化体系的建设。农业机械化的各个设备可以在农村农业的各个领域得到有效的应用,不仅仅可以增加农业种植的面积,还能在其他方面例如畜牧业、林业等领域有着很好的利用空间。
1.2 农业机械化推动了农业科学技术的发展
众所周知,农业机械化需要很多科学技术作为支撑,但由于农业内部缺少进步的科学技术,导致科技还处于比较落后的地步。而农业机械化却能够有效的减缓这一现象,推动农业现代化的发展,以及促进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变。要想达到农业现代化的生产和规模,需要在各个方面落实农业机械化,加快创新新型的农业设备的研究和技术的实验,加快农业机械化发展的进程,更好的实现农业企业与市场的接轨。但同时,农业机械化要仅仅结合我国农业发展的现状,从实际出发,不断完善相关的核心技术,为农业机械化更好的发展提供基础。
1.3 为现代农业的发展提供了方向
实现农业现代化的主要目标是实现农业的多方面发展,这体现在农业发展的深度和广度。农业机械化能够使农业的生产不再受到季节以及时间的限制,极大的推动了农业现代化的发展,也实现了农业发展的一体化,扩大了我国农业的生产规模。
1.4 农业机械化改变了农民的形象
我国要实现新农村的建设,对农民形象的改造也十分重要。农业机械化的不断发展能够很好的改变我国农村农民的形象。农民可以自主的去了解农业机械化的操作,结合我国农村地区已有的农业产业的经营模式,对各个环节进行知识的学习和积累,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
2 我国农业发展过程中现存的问题
2.1 市场规范性较差,管理服务不够周全
在我国农村市场,很多假冒伪劣的商品以及有关各种配件设施都对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建设有着消极的影响,同时很大程度上损害了农民的利益。目前我国的农村机构管理不够,专业人员贫乏,各级领导的重视程度也不够。对于农村地区的工作不够用心。
2.2 农业发展资金投入不够,机械设备不配套
农业机械设备不配套导致机械闲置的情况使得很多机械都不能够发挥作用,严重制约了我国农业的发展。且我国在农业机械方面的投入大都属于一次性的投入,回收的时间比较长,且容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这就导致了我国的很多农民不愿意进行这样的投资。我国土地承包制度三十年不改变的原则,使得很多已经致富的农民对于农业机械化的需要十分迫切,但由于受到我国政策的影响,也影响了农业现代化的发展。
3 针对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为农业机械化提出一些对策
要加快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建设水平,要结合我国农业发展的现状,因地制宜,在充分发挥我国农业优势的基础之上,利用一切先进的技术水平,不断的实现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的需要,为我国农民争取到实实在在的福利和收益。
3.1 推动技术的进步,提高农业机械化的水平
要切实抓好农业发展的科技进步,推广农业机械化是生产力水平以及农业科技水平的上升中药标识,不仅能够降低劳动成本,还能够促进社会服务水平的提高。所以,要大力加强对于农业科学技术的创新,多高研究,多高开发,最好能够实现一机多用,让研究的成果能够惠及到全体农民。
3.2 全面提高农民的文化素养
要大力对我国的农民进行相关的培训,促进我国农村地区教育事业的进步,实行科教兴农这一政策,使得农村结构能够得到有效的调整。农民的素养会影响到我国农村地区管理的水平以及农村产业的效益,所以要加强对农村科技人才的培育,促进农村新产业的出现以及科技水平的提高。在农机具种类增多的同时,要注意对农艺、电子等科技实现机械一体化,只有这样才能使得农业机械化顺利的完成,推动农村的建设。
3.3 增广大人民的意识
农村现代化的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想要在短时间内实现不太可能。而农业机械化需要紧紧围绕农业产业结构这一大主题,对服务的意识要不断增强,从而更好的满足农民的需求。与此同时,可以多多推行一些适合多种农产品生产的设备和工具,更好的推进农业机械化。
4 结束语
总而言之,农业机械化在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中有着很大的作用,对于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也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但目前的农业机械化进程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需要我们中国人民共同去应对和解决。所以在整个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过程中,我们要重视起来农业机械化在农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同时应当采取和制定多种制定来更好的推动其发展,使我国的农业现代化水平更进一步。
参考文献
[1]曲会朋. 我国农业机械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关系研究[J].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6, 27(16):160-161.
[2]付德申, 张晓君, 孔令乾. 农业机械化、农业信息化与农业发展的关系――基于中国省域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J]. 江苏农业科学, 2015, 43(6):454-458.
【关键词】农业机械化;发展前景;研究探讨
农业机械是农业发展、农民致富、农村繁荣的重要载体。所谓农业机械化,也就是农业现代化的必经过程。近年来,我国各级政府都高度重视农业机械化发展进程,并把这项工作作为增加农民收入、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举措。可见,只有不断创新工作理念,拓展工作思维,充分提高对发展农业机械化的重要性、紧迫性的认识,才能从根本上改善农民落后的生产环境,使他们真正享受到现代工业文明的成果。笔者结合自身工作实践,在本文中分析了目前我国农业机械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下一步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前景,希望对我国未来农业机械化发展有所借鉴帮助。
1.目前我国农业机械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1农业机械整体发展水平低
从当前我国农作物机械化程度来看,小麦生产基本已经实现了机械化,但水稻、玉米等作物的生产机械化水平还比较低。很多地区拥有较多的小型农业机械,动力很小,新技术的农业机械没有完全普及开来。其中,拖拉机、三轮农用车作为目前农业生产中常用的农机,在农村、农民的普及面较广。但随着新形势的发展,农机结构的不合理性日益显现,也就是动力机械配套的比例比较低。同时,农机化发展也存在着地区的不平衡性,经济发达地区的机械化程度较高,但是边远山区的机械化程度还比较低。这也是制约我国农机整体发展的一大瓶颈。
1.2农业机械设备陈旧老化
目前,农业机械的陈旧老化也是制约我国农业发展的一大难题。我国农民多是小规模家庭经营,农民的购买力相对不足。农民手中现有的农业机械比较陈旧老化、技术状况差、生产效率低,新型农机十分匮乏,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约了现代农业快速发展,阻碍了农机化发展进程。这就要求我们要采用正确的发展战略,合理选择农业机械,优化机械化各个环节,借鉴先进经验,集成有关技术,在农业机械的管理、推广方面进行创新,尽快改变农业机械陈旧老化的现状。
1.3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慢
目前,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进程,正在从粮食生产机械化向效益农业等领域拓展迈进。同时,原来以产中为主,而目前则向产前、产后环节延伸。在这种情况下,适应农业结构调整的先进新机具、新技术满足不了农民要求,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太少,个别领域甚至是空白,这也不适合新时期现代农业发展需要。
1.4农机管理和服务水平较低
虽然我国近年来农业发展水平日益提升,但农机管理和服务水平显然跟不上农业发展要求。当前,我国的农机专业合作社很少,合作社经营耕地比较有限。此外,农机服务市场还不够健全,市场化程度比较低,没有实现规模经营。农机服务组织相对薄弱,经营机制比较松散,专业化、社会化、现代化服务程度比较低。近几年农民自发组织的农机合作社,发展资金缺乏,诸多合作社存在机具不配套、建设不标准、管理不规范、功能不完善、经营没效益、发展没后劲等问题。所以,随着农业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技术含量比较高的农业机械应运而生,而能够掌握运用的农机从业人员少,农机管理、服务、监督工作都有待进一步加强。
2.下一步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前景
2.1农业机械化生产示范基地逐步建立
在下一步的工作进程中,建立起农业机械化生产示范基地,是推进农业机械化发展进程的有力举措。在创建农业机械化生产示范基地过程中,要着力引进先进、高效的新技术、新机具,逐步形成合理高效、节能低耗的科学机具结构,实现农业发展全程机械化,从根本上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另一方面,通过建设农业机械化生产示范基地,进而引导农民使用先进适用的农机,提高劳动生产率,提升集约化水平,增加农产品附加值,增强农产品竞争力。
2.2农业机械与农业结构调整更加配套
随着未来农业机构的进一步调整,要进一步拓展农业机械化服务领域,调整优化农机化结构布局,加快农业机械化推进步伐。要全面优化大中型机械与小型机械的比例,动力机械与配套机械的比例以及种植业机械与其它行业机械的比例,以此优化农机结构,提高农业作业效率。同时,要按照因地制宜的原则,结合地方特点和产业特色,合理进行农机发展布局,努力形成区域发展优势。要把农业机械化产中环节利用向产前、产后利用延伸,从粮食作物向经济作物延伸,从而加快农村经济发展进程。
2.3农机服务产业化、社会化持续加强
随着我国农机化的深入持续发展,要求必须健全完善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提高农机服务水平,推进农机服务向产业化、社会化迈进。其中,要尽快建立农机专业合作社、农机专业协会、农机服务队等农机服务组织,不断发展壮大,促进其实现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也就是说,要对目前的农机资源进行重新合理优化配置,确保得到有效利用,克服农机结构不合理的状况,全力拓宽农机化服务领域和服务范围,实现农机规模经营,提高农机资源利用率,提高农机化作业水平,进一步增加农民收入。
2.4农业机械化发展政策环境日益优化
可以说,农业是一个存在风险的产业,包括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等,农业机械作为服务产业,其使用经营风险更大。为此,我国出台了《农业机械化促进法》,这是一部与农机化密切相关的法律,目的就是优化政策环境,加大农机扶持力度。目前,我国正处在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早、中期阶段,也是政府支持农机化发展的重要阶段。要进一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发展农业机械化投入,尤其是加大农机部门研制开发力度,加大农机化新机具、新技术经费投入,加大农民购买先进机具资金补贴扶持,从这些方面加快农机新技术推广步伐。
3.结束语
总而言之,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生产力和广大农民根本利益的代表,发展农业机械化是实践“中国梦”的具体行动。未来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必须要走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机械化道路。要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紧紧围绕全面实现现代化农业的目标,着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力,全面服务“三农”,加强农机化科技创新和机制创新,大力推进农机服务社会化和产业化。笔者相信,只要我们能够充分认识到目前我国农业机械化过程中存在的农业机械整体发展水平低、农业机械设备陈旧老化、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慢、农机管理和服务水平较低等问题,农业机械化生产示范基地将逐步建立,农业机械与农业结构调整将更加配套,农机服务产业化、社会化将持续加强,农业机械化发展政策环境将日益优化,农业机械化也必将实现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孙福田.农业机械化对农业发展的贡献及农业机械化装备水平的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04.
[2]李志红,杨良玖,全腊珍.我国耕整机械现状及发展对策探讨[J].农机化研究,2005(03).
关键词:农业机械化;VAR;ADF;河南省
中图分类号:F3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04-0049-03
一、引言
河南省是农业大省,是中国重要的农业经济区和粮食重要产区。至2010年,河南省粮食产量连续五年超亿斤,连续十一年居全国首位,畜牧业、油料、蔬菜等产业居全国前列[1]。农业机械化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农业机械化对河南省农业发展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改革开放以来农业机械总量持续增加。据统计,农业机械总动力从1980年的1 178×10 4 kW发展到2010 年的 10 195.9×10 4 kW,三十年间增长了8.66倍,年均增长28.87%。特别是2000年以来,国家加大了对农机事业的补贴力度,大力促进了农机事业的发展,河南省的农机事业得到进一步发展[2]。
二、河南省农业机械化与农业总产值关系的实证分析
(一)变量和数据选择
本文数据来源于1996—2011年的中国统计年鉴,相关变量定义如下;Y表示农业总产值,具体是指以货币表现的农、林、牧、渔业全部产品和对农林牧渔业生产活动进行的各种支持活动的价值总量,它反映一定时期内农林牧渔业生产总规模和总成果。X表示表示农业机械总动力,具体是指主要用于农、林、牧、渔业的各种动力机械的动力总和。包括耕作机械、排灌机械、收获机械、农用运输机械、植物保护机械、牧业机械、林业机械、渔业机械和其他农业机械等。
以Yt表示第t年河南省农林牧渔总产值(绝对值),以Xt表示第t年年底拥有的农业机械总动力总量。以1994年的农业生产价格为基期,扣除价格因素计算出各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实际值,用yt来表示剔除价格后农林牧渔业实际值。为消除存在异方差存在的可能性,分别对yt和Xt变量取自然对数,分别记做Lnyt和LnXt。
(二)ADF法单位根检验
用来进行实证分析的数据均是时间序列,为消除时间序列数据回归可能出现的“伪回归”问题,必须对相关变量的平稳性进行检验。本文使用Eviews6软件,运用ADF检验法对序列Lnyt、LnXt进行单位根检验。本文采用麦金农(Mackinnon)临界值来判断时间序列变量是否具有单位根,并运用AIC准则确定最佳滞后阶数。利用ADF检验法,得到Lnyt、LnXt的平稳性检验的结果(见表1)。
从上页表1可以得出,在显著水平5%的水平上,虽然时间序列变量Lnyt和LnXt都是非平稳的,其一阶差分变量也是非平稳的,但二阶差分变量是平稳的。因此,农林牧渔总产值和农用机械总动力均为I(2)序列。
(三)协整检验
因为时间序列Lnyt和LnXt都是二阶单整,所以两个时间序列之间可能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利用Johanson协整检验方法对Lnyt、LnXt进行协整检验时,表2显示协整检验结果,通过迹统计量检验和最大特征值统计量检验,在显著水平5%的水平上有1个协整方程,表明存在协整关系。
分析表2的Johanson协整检验结果,其中包括迹(Trace)统计量检验和最大特征值(Max-Eigen)统计量检验。以检验水平5%判断,因为迹统计量检验有34.58374>15.49471,
0.000256
14.26460,0.000256
(四)VAR模型的估计
根据上面的分析,VAR模型的最优滞后阶数为2,在滞后2阶情况下,对VAR(2)模型的残差进行JB正态性检验、LM自相关检验和White异方差检验,检验结果显示残差服从正态分布、无自相关、不存在异方差,且所有特征根根模的倒数都小于1,说明该VAR(2)模型的结构是稳定的,统计性质良好,可以成为随后脉冲分析和方差分解的基础VAR(2)估计结果(如表3所示)。
(五)脉冲响应
脉冲响应函数是用来衡量来自某个内生变量的随机扰动项的一个标准差冲击(称之为“脉冲”)对VAR模型当中所有内生变量当前值和未来值的影响[3]。
从脉冲响应函数图可以看出,系统对冲击的反应是不稳定的。从上页图1可以看出,农业总产值的正冲击给农用机械总量带来正面的影响,并且此影响具有较长的持续效应。也就是说农业总产值的增长会促进农用机械量的投入和发展。从上页图2可以看出,农用机械总量长期对农业生产总值有正向影响,但产生的影响缓慢。也就是说农用机械的投入在短期内不能立即促进农业发展。
三、结论与政策建议
(一)结论
本文通过ADF、协整检验、VAR、脉冲响应等实证分析,得出的结论:
1.河南农业机械化和农业总产值之间存在一个协整关系。从长期来看,农业机械化大力推广可以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从短期来看,机械化短期波动对农业产值的影响不显著,因为农业经济的发展受资金投入、农业劳动力、耕地土地面积、政府政策等因素的影响。现阶段,一方面,河南省农民人均收入较低,农民对农业机械的购买力不足[4],导致农业劳动生产率低,农民增收困难的恶性循环。另一方面,河南的财政支农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例低,财政支农资金投入分散,对农业机械化投入的资金比较低、对农业机械化的补贴少,难以在河南省农村全面推广农业机械化。
2.脉冲响应得出河南农用机械总量正冲击会对农业产值的增加具有促进作用,但产生的影响缓慢。农业总产值的增长可以持续地为农业机械化产生正向拉动作用,农业总产值的增长促进农用机械量的投入和发展。长期来看,农业总产值增长和农业机械化的互动作用趋于平稳发展。
(二)政策建议
1.政府加大对农机的资金投入和增加补贴。政府加大扶持力度,积极推动和引导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加快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促进河南农业经济增长。一方面,政府要加大财政支农资金的投入,特别是对农民购买农机具的补贴,使农民能支付得起购买农机具的成本。另一方面,政府对农机购买者实行贷款支持,组建和扶持农业信用担保机构或组织,解决农民贷款条件不足的问题。不断改善农村金融服务水平,提高农业贷款投入[5]。
2.调整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业产业结构能够促进农业总产值的增长,农业产业产业化和规模化对农用机械化推广具有极为重要作用。现阶段,河南是种植业和粮食生产大省,要使农民收入增长和农业经济发展,需促进种植业内部调整和结构优化,优化农作物品种,扩展农产品的深加工产业链[6]。同时,农业产业化经营规模的扩大能够促进农业机械化的应用和发展。
参考文献:
[1] 曹志宏,赵小汎,郝晋珉.河南省农业生态经济系统运行特征及可持续分析[J].农机化研究,2012,(9).
[2] 王德华.河南省农机事业发展与农业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基于误差修正模型[J].中国农机化,2011,(7).
[3] 夏春萍,刘文清.农业现代化与城镇化、工业化协调发展关系的实证研究——基于VAR模型的计量分析[J].农业技术经济,2012,(5).
[4] 谢韵清.中国农业机械化发展必要性及现状分析[J].农林科技,2012,(5).
关键词:农业机械化;作用;对策
中图分类号: F323.3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ki.jlny.2016.13.022
1农业机械化发展的重要作用
相对于发达国家而言,我国农业机械化底子薄、起步也晚,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农业的发展步伐,但是经过多年的发展和努力,我国农业机械化事业发展迅猛,并取得了喜人的成绩,同时在我国农业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也逐渐体现出来。
1.1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有利于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农业机械化发展解放了劳动力,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有利于农业资源的开发及利用,改变了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增强了农业生产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有利于粮食高产、稳产,加快秸秆还田进程。总的来说,农业机械化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有利于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1.2促进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加快我国农业发展步伐
加快发展农业机械化是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的有效途径。同时农村劳动力大量向非农业转移,农民对农业机械作业的需求自然提高;以农村土地流转为载体的种田大户对高效率的农业机械的作业需求更加迫切。因此,农业机械化的健康发展有利于促进农业产业结构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和调整。
1.3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
部分农户纷纷成立农机专业合作社,自己增收创富的同时也带领更多的农户加入到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大潮当中。有的农户自己购买了农机具,可以利用闲暇时间打工创收。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比较直接的增加了农民的收入,改善了农民的生活质量。农业机械化作业为农民实现了节本增效,使用农业机械,极大降低了农民的生产成本,减少了农作物收获的损失,增加了农民收入。
1.4加快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对促进社会经济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农机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彻底改变了传统农业的耕作模式,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促进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的根本转变。新机具、新技术的大面积推广应用,降低了农业生产成本,使农业“耕、种、收、管”向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发展,减轻了农民劳动强度,使一些农民从传统农业中解放出来,从事二、三产业的发展,对促进整个社会经济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进一步做好农业机械化发展工作的对策
要想进一步做好农业机械化发展工作,要做的还很多,尤其是农业机械化发展工作涉及到多个部门的配合,在实际开展工作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也较多。从当前的情况出发,做好以下几点十分必要。
2.1加大宣传,重视农业机械化发展工作
农业机械化部门要加大宣传力度,自身先行动起来,要组织各个农业机械化相关部门,深入到农户家中,把好的先进的技术和农机具推广给广大农户,并积极的宣传农业机械化发展的重要地位及作用。尤其是针对个别农业机械化程度低,农民收入生活水平不高的地区,更要加大宣传力度。
农业机械化部门要积极争取当地政府的支持和扶持,在深入到农村开展农业机械化工作的同时积极邀请当地政府负责人的加入,让当地政府了解农业机械化发展情况,通过开展各种现场活动也有利于当地政府了解农业机械化发展的难题,同时也有利于提高当地农户加入到农业机械化活动当中的积极性,只有这样才能得到当地百姓的支持和配合,有利于农业机械化工作的进一步发展。
2.2加强农机与农艺的融合,促进农业生产健康发展
农业机械不能离开农业技术而单独存在,如果两者分离,农业生产就无从谈起。所以农业机械化的发展要与农业技术的发展相协调,两者要同时进步与发展,两者密切相关。所以农业机械化部门,要与农业技术部门保持密切的联系,提高农机与农艺的融合程度,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保证农业生产的顺利进行。
2.3重视农业机械化人才的培养,提高农业机械化团队战斗力
农业机械化人才是保证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的重要保证和原动力,直接关系到我国农业机械化工作的质量及效率。农业机械化包含的部门众多,每一个部门都要意识到自己的重要地位,做好人才培训及培养工作,为顺利开展农业机械化工作打下坚实基础。要注重人才业务能力和责任心的培养,致力于综合型人才的打造。
3结语
农业机械化已经成为我国农业发展的物质基础和重要保证,是我国农业健康发展的重要生产力,农业机械化水平的高低决定着我国农业的发展水平及进程。农业机械化发展关系到我国农业发展的大局,对于促进农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同时农业机械化发展也需要顺应时展要求,及时转变思路和方法,要想做好农业机械化发展工作单靠以上几点还远远不够,农业机械化工作部门还要积极探讨新时期发展的形势,以促进农业机械化工作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立丹.吉林省农业机械化发展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13.
农业机械的生产与推广是不可分割的整体,为了促进农业机械发展与进步,就应该充分注重农业机械服务产业的发展与进步。但是,现阶段我国仍然没有建立健全的农业机械服务体系,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农业机械的推广,没有了市场的需求农业机械的发展也就失去了相应的动力,这一现状的存在对于我国农业机械发展带来了极大的消极作用,相关部门应该对这一现象引起足够的重视。
2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与综合素质不高
农业机械发展的过程之中需要相应的工作人员进行,他们是促进我国农业机械发展最为直接的推动力量,因此他们的业务能力与综合素质直接决定了我国农业机械发展的速度与阶段。但是,我国从事农业机械发展相关管理人员的业务能力与综合素质相对较为低下,我国农业机械服务的相关工作人员都是其他部门借调的员工或者一些退居二线的工作人员,这些工作人员对于农业机械的发展并不十分了解,甚至有的工作人员对于农业机械发展工作根本就是一窍不通,这种情况严重制约了我国农业机械的进步与发展。
3促进我国农业机械发展的改善措施
3.1积极进行技术攻关,获取核心技术
农业机械发展必须依靠核心技术,因此在实际的工作之中,我们应该抽调相应的科技人员进行技术攻关,结合我国农业生产与农业机械发展的现状,制定出有针对性的农业技术攻关措施与方向,积极落实科技攻关措施,采取一切可利用措施进行农业机械制造技术攻关,争取获得更多的核心技术,只有这样才能促进我国农业机械发展,为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农业保驾护航。
3.2农业机械技术创新创造有利条件
我国农业技术创新方面的相关设施还不完善,围绕农用动力、收获机械等领域,应当建立一批相对独立性和面向行业的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基础设施,在共性科研创新的平台上大力支持农业机械的发展。通过对技术创新设立专项运营经费,支持农机行业的重大科技问题的持续创新。
3.3提高农业机械发展管理人员的业务能力与综合素质
农业机械发展管理工作人员是农业机械发展直接的推动力量,在实际的工作之中应该采取积极的措施提高农业机械发展管理人员的业务能力与综合素质,只有这样才能为我国农业机械发展工作注入新的力量与理念,促进我国农业机械发展,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农业的建设提供有力保障。
关键字:农业机械化 农业生产 发展历程 支撑作用
中图分类号:TH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3)38-01-01
一、中国农业机械化发展概述
建国以来,我国始终将农业的发展放在第一重要的位置。随着科学技术与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的农业机械化进程也取得了实质性进步,目前已经逐步构建出一个符合中国基本国情的农业机械化发展框架体系,开创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机械化发展道路,并已经步入农业机械化中级发展阶段。
回顾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历史进程,我们可以看到,在建国之前的二十世纪初期,我们国家就已经开始研究和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与发明创造,并提出了引进、改良、制作和推广西方农业机械工具的思路。例如1920年我国有人已经研制出依靠人力或者畜力提拔井水的新型水车,这是我国早期比较典型的农业机械化的产品。虽然,此后还有较多类似的发明或改革,但是这一阶段我国的农业机械化主要依赖于对国外农业机器机具的引进或改良,并且没有在其推广与使用上取得成果,因此也就谈不上是“农业机械化”。
建国初期至改革开放前夕将近三十年的时间,这一阶段的中国刚刚从战乱阴影中走出来,可以说是百废待兴。同时,这一时期的中国完成了任务,全国上下将重点产业聚焦在农村和农业生产力的恢复上,因此政策上就促进了“对旧式农具的增补”和“对新式农具的推广”。历史资料记载,曾提出“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这一著名的论断,该理念对我国当时的农业机械化进程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改革开放改变了中国的命运,中国自党的以来步入了改革开放的美好时代。这一时期,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期,中国在农村实行了,实行分田到户的政策,将土地的经营规模缩小,这在一定程度上放缓了农业机械化进程。但是由于国家的及时推进,于1982年提出发展小型农业机械的构想,并于1984年准许农民私人拖拉机从事营业性运输,为农村农业的机械化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到了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期,中国的所有制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农民逐步成为农业机械化事业投资和经营的主体,农业机械化在国家政策和法规的保护引导下走上了健康发展之路。
我国于2004年颁布了《农业机械化促进法》,首次以法律文件的形式明确农业机械化发展目标、战略,并制定国家到21世纪中叶前的农业机械化规划,并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等合理指导农业机械化发展。
二、农业机械化对现代农业具有支撑作用
从农业机械化发展历程来看,我国一贯重视和支持农业的机械化进程。尤其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加快推进农业的机械化进程,有利于对现代农业形成有力的支撑,有助于推进中国的新农村建设,有益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战略。对于中国的农业机械化道路,我们党在十七大中做了明确的指示——“要加强农业基础地位,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并将此作为中国特色农业机械化的战略目标。
纵观中国农业漫长而稳定的发展历程,笔者认为:农业机械化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支撑。中国在加强农村农业建设的过程中,需要不断提高和加强现代农业生产中的物质技术装备水平,提高劳动过程的机械化程度和水平。
(一)农业机械化使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式发生快速转变。
现代农业不同于传统的农业生产,它要求我们将注意力集中在对农业多种功能的开发和研究上,不断地在农业的深度和广度方面取得成就和突破,进而实现我国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与升级。农业机械化大大推动了现代农业对特色优势农产品的开发以及相关农业产业的发展,并且极大地推动了我国农业工业化的发展,为农业的机械化操作、智能化控制以及工厂化生产奠定了基础,创造了有利的条件。而今,我国要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所面临的首要任务就是实现农机的产业化和设施化,通过农机产业化经营以及农机的设施化配置,可以为农业企业提供代耕代种代收等一系列的农业机械化作业,促进现代农业发展方式的快速转变。
(二)农业机械化使现代农业的装备条件发生重要改变。
农业机械是现代农业装备设施的基本组成部分,也是现代农业建设不可或缺的物质基础。现代农业来源于农业机械的推广与应用,因而农业机械化成为了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现代农业的装备条件,意指农业机械装备,同时还可以涵盖农业机械装备的制造、农业机械装备的推广、配套设施建设等各个相关的方面。就目前而言,我国的农业机械已经广泛应用于农、林、牧、渔等领域的各个环节和领域,对相关产品的生产过程的机械化起到推进作用。可以看到,农业机械化的快速发展已经成为提升现代农业机械装备水平的重要因素,对现代农业的装备条件起到重要的改变。
(三)农业机械化使现代农业的科技成果得以转化和应用。
科学技术体制创新的滞后性是导致现代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难的主要原因,同时给科学技术创新带来了动力不足的不良影响。在这种情况下,农业自身内部就严重缺乏科技进步的动力,缺乏充满活力和生机的科技创新主体,根本无法促进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从某种意义上讲,农业机械化是推广农业科技的最佳载体,而建立健全农业机械化技术转化和应用机制则是推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的有效途径。现代农业以技术密集型产业为主,因此需要坚持基础理论研究和产品应用开发相结合的原则,集中力量开发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新型农机产品,以适应现代农业的精准化、设施化、规模化、产业化等特点。
农业机械化对现代农业的支撑作用还体现在农机化为培养新型农民搭建了重要的平台、农机化有效推动了农业机械社会服务体系的建设等方面。
现代农业和传统农业最主要的区别,在于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商品率的高低。现代农业通过机械化,大大提高生产率和商品率,而农业机械则以人畜力无法比拟的大功率、高速度、高质量进行高效率的生产作业,大幅度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参考文献
1.孟祥宝;刘海峰;谢秋波;潘明;农业机械质量检验监督系统的研发与应用[J];现代农业装备;2011年04期
2.蒋志强;张春梅;关于农业机械化问题的思考[J];河北农业科学;2007年06期
3.彭卫锋;农业机械化对农业现代化推进的研究[J];江苏农机化;2010年03期
4.张蓝水;农业机械化:缩小城乡差别的根本方法——关于《矛盾论》所述农业机械化问题的思考[J];现代农业装备;2011年06期
5.王兆仓;李凤伟;发挥农业机械化作用 促进新农村建设[J];农机使用与维修;2011年04期
6.宋骥;加快农业机械化 助推眉山现代农业跨越发展[J];四川农机;2011年03期
7.夏春艳;农机专业合作社在农业机械化发展中的作用分析[J];吉林农业;2011年07期
8.雒庆生;贺玢;王宝济;刘清水;农业机械化知识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中国农机化;2011年04期
9.王刚;论发展有中国特色的农业机械化[J];吉林农业;2011年07期
关键词:农业机械;现代化;地位;作用
中图分类号:F323.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1132050
在农业生产中,农业机械化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机械化的作业可以提高生产效率。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土地都实现了机械化的作业,摆脱了传统的耕作模式,为农业化操作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和人力。
1 农业机械的地位
1.1 农业机械化是提高生产效率的重要方式
现如今的机械化作业不仅可以代替人们进行劳作,还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在生产效率上也有了很大的提高。所以,机械化作业应用在农业上,这是一项很重要的举措。机械化的耕作使得生产效率大大的提高,代替了人力,使农民从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让生产中的投入不断降低,生产的水平不断提高。
1.2 农业机械化是科技水平提高的重要表现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先进的技术不断的被应用。机械化应用在农业上就是很重要的一个表现。机械化的生产应用在了农业生产中,使得大量的农业耕地的耕作变得越来越现代化,大面积的土地可以在短时间内播种收割完毕,增加了农民的信心,机械也成为了农民耕作的重要工具。自从应用机械生产后,生产的效率也有了明显的提高,这也是我国科学技术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
1.3 农业机械化是农业产业化的重要手段
在农业生产中,农业机械化应用在了生产的各个环节,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农业机械化应用在生产中变得尤为重要。在农业产业化的过程中,为了实现我国农业的竞争力,就需要机械化的操作来完善我国的农业产业系统。并且,在机械化的应用中要注重科学技术手段的不断创新,使我国的机械化作业在国际上更加有竞争力,并且技术创新的方式还能不断的推动我国农业的发展。农业产业化的形成变成了一种可能,耕地的大规模开发也促使农业生产水平的不断创新,越来越多的科学技术被应用在了机械化的作业中。
2 农业机械的作用
2.1 保证农业增产
农业生产的机械化可以克服固有的自然条件。比如:可以利用机器砭耕细作,还可以用施肥机进行耕作来减少水土流失,采用机械化室内育秧来增产。除此之外,机械化作业也能大规模的扩大耕种的面积。总之,机械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有效的预防环境问题。以我国的农业现状来看,机械化作业是最符合当前实际的,遇到干旱的时候,可以采用水泵来灌溉;遇到病虫害,可以利用飞机来低空喷洒农药;遇到洪涝,可以用大功率的水泵来排洪。这一系列的机械化操作要比以前的传统作业更科学、更先进,能够更好的为人们服务。
2.2 提高生产效率
单纯靠畜力和人力的农业劳作还存在偏远的农村中,但是它和先进的机械化操作来比,效率是很低的。机械的生产效率要比人力劳动高几倍甚至几十倍。尤其在秋收的时候,大量的耕地需要人们收割。那么,在这个时候机械化作业就显示出了它的优势,在短时间内能够收割大面积的耕地。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大大提高了劳动效率。人们也有更多时间去做其他的事情,农民也不必为大面积的农田而担忧了,减缓了人们的压力。所以,机械化操作与我国国民经济和国情是息息相关的。
2.3 降低生产成本
由于机械化的实施,能够有效的抵御自然灾害。大大增加农产品的产量,农产品能够丰收,质量提上去了,也会相应的降低生产的成本,增加农民的收入。这也有助于加快新农村的建设。另外,机械化的推行,也对农民有了新要求,需要农民掌握一定的技术,才能更好的掌控机械。这从一定意义上为城镇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农村需要的劳作人员变少,这批人员就会涌入到城市中,做着各行各业。这样的局面也会加快城市的建设,加快中国的社会主义步伐,能够大大促进国民经济水平的提高。
3 总结
现如今的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在农业生产中,机械化是提高生产效率、增加农产品产量的有效手段,它也是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途径。现代化的农业需要先进的技术,需要运用科学的手段去扶持。所以,我们要明确机械在农业现代化中的地位,结合我国国情,将机械化更好的应用在农业生产中,从而促进农村的和谐发展,农业科学水平的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