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20 14:58:52
导语:在影视作品的价值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一、 文学作品改编为影视作品的社会背景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社会不断进步,影响媒介也得到了快速发展,相对于文字来说,人类更喜欢“读图”,图片更加直观和明了,更多的文学作品被改编成为影视作品并得到了迅速传播,其中也受到文学作品作者和文学作品内容的影响。当前越来越多的影视作品借助于文学著作加以创新创作,并在影视行业受到了热切追捧。在20世纪初期,影视作品开始借助于文学作品进行创作,越来越多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被应用到影视作品中去,影视行业快速发展让更多文学作品中的经典人物活跃在荧屏中,以文学作品为创作基础的影视作品受到了广泛推崇。[1]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众多题材的影视作品都被陆续搬上荧屏。因为电影行业缺乏创作素材,因此,越来越多的文学作品被当作影视作品的创作素材,改编自文学作品的影视作品不断增多。
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影视作品也得到了全面各革新。网络技术发展促使媒体介质得到更快传播,而卫星传输技术的发展使得影视传播扩展到全球。所以影视作品在创作的过程中应当向着全球化的方向发展,神探夏诺克系列文学作品无疑是经典的影视创作素材,现代影视版本的夏洛克・福尔摩斯都将原著文学作品中的精髓演绎出来,并且融进了现代化科学技术和网络技术,新时代影视作品中的夏洛克不但延续了文学著作中精髓和思想内涵,而且还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剧情经过改编后更富有时代性和创新性。随着电视媒介的迅速发展以及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促使着更多优秀的影视作品向世界发展。
二、 英剧《神探夏洛克》影视作品改编具有借鉴意义
近年来影视作品通过借助于文学作品来进行全面革新创作,越来越多的影视作品改编自小说等其他文学作品。但是文学作品在改编为影视作品时并不全部是照搬原著作内容,而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让文学作品中人物形象和思想内涵更加形象展现在观众眼前。
(一)文学著作改编成影视作品的基本类型
文学作品《神探夏洛克》的影视改编俨然成为主流侦探影片的发展史,并在影视行业上取得了巨大成就。侦探类影视作品中案件与侦探两者是相互推进发展的。“福尔摩斯系列”改编的影视作品可以分为下面四类。一是根据文学作品中某个故事进行改编,其中改变后的影视作品结构和文学原著结构没有太大变化,只是对故事细节稍作改动。二是根据文学作品中的多个故事进行改编,并将多个故事相互结合构成整体,整合故事结构和细节。[2]三是在文学原著的基础上重新杜撰故事情节,其中将人物形象和社会背景以及经典言语保留下来。四是保留着文学著作中福尔摩斯与华生的姓名,影视作品的其他故事内容和情节结构都与文学作品相差甚大。
(二)在文学作品改编上具有借鉴意义
英剧《神探夏洛克》改编于文学作品,自上映后在当代社会掀起侦探狂潮。《神探夏洛克》保留了文学原著中的经典内容和精神内涵,其中和文学原著的最大区别在于人物所处的社会环境和案件细节。该部影视作品自上映后一直受到良好评价,使得福尔摩斯的文学人物形象更加深入人心,不仅延续了文学原著中的内涵精神,还让影视作品得到了全面创新,并在正式播出后引发社会人们热切追捧,该部电视作品可以称为当代获得最高成就的影视作品。[3]福尔摩斯系列”影视作品在21世纪得到了更快发展,在文学原著基础上对故事情节内容进行重构,并融进了更多现代化的科学技术和信息技术,使得影视作品更富含时代性。所以,影视创作者在改编文学作品时应当对原著作者所处的社会环境和时代,并重点把握原著作品想要表达的思想情感和价值观念,并将这些思想观念融入到影视作品中去,摈弃文学原著中多余内容和情节,根据时代特征和作者思想情感来不断创新文学作品。在文学作品中故事情节和对话以及心理活动等其他方面,读者都可以进行自由想象,在影视作品中通过生动想象的影像和声音来展现出故事情节和内容,观影者只能被动接受视觉上和听觉上的感受,文学作品和影视作品两者有着较大的差异。
三、 文学影视作品中价值观念与故事情节的保留和变化
由于福尔摩斯小说人物较为经典,因此被许多影视作品当作创作素材,其中绝大多数影视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和故事内容都和文学原著相差不大,并且都将文学原著作品中的社会价值以及精神内涵都体现出来,文学作品中灵魂是其所蕴含的文学精神,其中文学精神具备着人文性质以及思想价值,譬如文学作品中蕴含着作者的思想追求和真理追求,蕴含着对人类苦难的同情以及人道主义思想精神等,凸显出人类所面临的各种精神危机,并表达出在困境面前共同作出的努力以及对未来发展的憧憬。作家赋予了优秀文学作品中典型的人物形象以及灵魂生命等。在文学原著的基础上创作影视作品就是在影视作品中表达出作者的文学精神和思想追求,将简单的文字通过影像和声音展现到观众的眼前,使得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更加生动形象,并将文学原著读者成为改编后影视作品的观众,电影和文学作品相互结合能够推动影视作品的发展,还能让文学作品的精神内涵和文化价值得到传扬。国内知名导演冯小刚认为在文学作品基础上创作影视作品往往能够达到更好的效果,影视系列作品《神探夏洛克》的改编也得到了快速发展。
(一)文学影视作品中包含的原著思想价值观念
《神探夏洛克》系列小说是侦探类小说中的经典之作,作者柯南・道尔所创作的侦探系列小说都具有极为丰富的思想价值和精神内容,在文学作品中所塑造的人物形象也带有着文学魅力,同时还蕴含着人道主义思想和文化价值。[4]在该系列小说中将“惩恶扬善”的思想价值观念以及理性思想充分表现出来,在影视行业中有过不少以神探夏洛克・福尔摩斯为主题内容的影视作品,这个特立独行和聪明绝顶的人物形象已经根植于人们的内心。
侦探小说著名作者柯南・道尔所创作的福尔摩斯文学作品,通过以正义为上叙述方式将当代人类乐观的社会心态表现出来,文学作品的经典之处是通过文字来表现出人类内心真实想法和精神追求。在文学作品中,英国属于惩恶扬善的国家,但是国家法律无法完全保证社会所有事物都是公平的,神探福尔摩斯作为保护社会安全和公正的英雄人物,他能够通过各种手段来保护正义,从而来填补国家法律所无法真正保证的事情。伦敦塔初建于1886年,一直屹立至今,正如福尔摩斯在社会发展中始终维护着社会正义,让社会中的人们生活更加规范。文学作品和影视作品中的福尔摩斯之所以成为经典的人物是因为他具备着高超推理能力以及敏锐观察力,同时还有着独特的人格魅力。福尔摩斯始终保持着理性的头脑,他不追求功名利禄,对待所有人都保持着宽容心态,是正义使者的化身,作者成功的塑造了福尔摩斯正义和英雄形象。社会中的人们都渴望成为福尔摩斯那样充满着智慧和自信的人物,一直以来福尔摩斯所崇尚的科学理论主义精神仍然受到社会民众的推崇,在维多利亚时期中社会中崇尚科学理论精神,营造着积极向上和乐观的社会氛围。
(二)文学影视作品中所蕴含的思想价值观念和精神内涵
英剧《神探夏洛克》改编自柯南・道尔所创作的文学作品,第一季播出后便收到了良好反响,而在第一季第三集中电视收视率更是高涨,平均收视人数达到了700万,该部影视作品是由知名演员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与马丁・弗瑞曼主演,凭借其精湛的演绎将人物经典形象表现出来,并在当时掀起了福尔摩斯狂热浪潮。该部影视作品之所以在上映后受到热切追捧,是因为其创作的故事内容虽然和文学作品有着很大差别,但是影视作品的思想内涵和文学作品的思想内涵是极其相近的,采用全新创作手法将文学作品中的思想价值观念和精神内涵展现出来,不仅能让小说原著粉和观众感受到小说的精神内涵,还能让影视作品更富有创新力和未知性,吸引更多的观众观看影视作品,并推动着影视行业的迅速发展。
英剧《神探夏洛克》自上映后获得观众良好反响,在第二季第三集中莫里亚蒂将男主人公夏洛克变成虚伪的英雄,并让他从此身败名裂。此时男主人公夏洛克受到莫里亚蒂的陷害,在剧中夏洛克因其独特的天分受到嫉妒。社会公众舆论不仅能让普通人瞬间变红,还能让名人身败名裂。社会公众舆论和福尔摩斯都诠释了“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名言,此外还表达了现实社会中价值观念歪曲等问题,在影视作品中男主人公福尔摩斯经受着各种困难和挑战,他凭借着自身的睿智和能力走出怪圈。
结语
近年来随着影视媒介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影视作品出现在荧屏上,而在文学作品基础上创作的影视作品更是引发社会人们热切追捧,由文学作品改编而来的影视作品不但能够将文学原著中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生动形象展现在观众面前,而且还能够促进影视行业和文学作品的快速发展。在影视作品中融入文学价值元素能够传扬文学思想价值和精神内涵,并能不断创新影视作品题材,英剧《神探夏洛克》是由文学作品改编而成的经典影视作品,获得了观众良好的反馈,并给予文学影视作品提供更多借鉴经验。
参考文献:
[1]田海燕.从英剧《神探夏洛克》管窥文学作品的影视改编[J].当代电视,2016(5):62-63.
[2]陈雪薇.以“成见”解析英剧《神探夏洛克》[J].今传媒,2014(6):88-90.
厘清关键概念
动漫是汉语里近几年新出现的一个组合词,在英语和日语中都没有对应的词汇,它基本上囊括了动画、漫画、卡通三词的使用范围。就其外延和内涵方面来看,它实际上包括了静态的漫画杂志、书籍、散页、报纸栏等印刷品,也包括将漫画形象“动化”后的影视作品,甚至涵盖了与这两者有关的周边产品(如玩具、饰品等)和主题娱乐活动(如模仿秀)。这一特征在最近的几次国际动漫节上都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因本文仅探讨影视作品的价值开发问题,所以本文以“动漫版”来专门指代动漫影视作品,它既包括改编自漫画的影视作品,也包括在真人表演的影视作品基础上再创作的动漫影视作品。与此相对应,由真人表演的影视作品,我们称之为“真人版”,它自然也包括由漫画或动漫版改编而来的由真人表演的影视作品。
本文从经济学特别是媒介经济学的视角来分析真人版与动漫版影视作品之间的转换所带来的经济价值。为体现这种转换的先后次序,我们以真人动漫版来标示从真人版到动漫版的影视作品再创作。动漫真人版则刚好相反。文章标题出于简洁的需要,以真人动漫版来指代这两者之间的转换关系。
作为体验品的影视作品
受众对影视作品的欣赏其实是一种消费行为,而消费者在消费一种产品之前总是要通过各种渠道和媒介了解这种产品以便确定它是否值得消费。在了解产品特性的难易程度方面,有三种产品分类方式:搜寻品、体验品和信任品。“搜寻品是那些其所包含的大部分特性可以由消费者在购买之前的搜寻活动所轻易识别出来的商品”,“体验品所包含的特性主要在消费者购买并使用之后才能得到评价”,“信任品所具有的绝大部分特性即便在购买之后也只能不充分地加以评价”。①
显然,影视作品是体验品。尽管在影视作品播映前,有各种各样的炒作宣传活动、拍摄花絮和预告片等影音和印刷资料预先向人们展示影视作品包含的某些吸引人的特性,但人们对影视作品的评价,却是在完整地欣赏过它之后才给出的。
因此,作为体验品的影视作品的消费具有较大的风险性。消费前,很难通过信息搜寻来确定它是否物有所值;消费后,无论有多么不满意,也不能更换产品或退货。然而,体验品的优势在于如果消费体验一旦满意,或者超出期望,人们就会倾向于再次消费同一类型的影视作品。而越是积累了类似的知识经验和鉴赏力,就越能够消除再次消费时的风险。
与大多数火爆的影视作品都有续集一样,真人动漫版或者动漫真人版,也都利用了影视作品作为体验品的这一特性来进行再生产、再创造。前期某个版本的火爆和欣赏水平的积累,会让人们对改编后的版本充满期待。如日本的《死亡笔记》就走过了从漫画到动漫版再到真人版的价值开发过程。
低转换成本的影视作品
众所周知,影视作品是一种边际成本非常低的产品。边际成本有时被称为增量成本,是由多生产额外的一单位产出而引起的成本的增加。②影视作品的边际成本主要包括复制一份拷贝的费用及其发行流通的成本,其费用之低常常可以忽略不计。问题是,这里仅仅指影视作品第一份拷贝生产出来之后的重复生产,而人们不可能多次重复看同一部影视作品,所以不同作品的第一份拷贝的生产就至关重要了。
影视作品的初次内容制作很昂贵。每一部作品都要不断地进行创造性的投入以达到独特性和创新性,特别忌讳重复,而且影视作品的生产流程需要很多昂贵的专门资源,如演播室、摄影摄像设备等,这使它不仅成为劳动密集型同时也成为资本密集型行业。庞大的费用支出成为很多公司进入影视制作行业的壁垒。对那些已经生产出第一份拷贝的影视制作者(商)来说,如何充分发掘和利用它的市场价值,消解初次制作费用的压力,就成为他们不得不思考的一个课题。
真人版与动漫版之间的模式和形象转换就是对这一课题的一种常见的有效回应。在这里,我们引进转换成本的概念,它指的是影视作品在真人版与动漫版之间的样式转换上的费用支出。转换成本远远高于边际成本,却大大低于初次生产成本。更重要的是,转换之后,影视制作方提供的是一个创新性的作品,而不是原有作品的简单重复,因为转换不仅体现在形象的差别上,也体现为新的要素的增加或删减,如情节、人物、演技、场景等。
真人版与动漫版之间的转换,不可能改变得面目全非,它必须保持两者之间的一致性、连贯性。这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二次生产的费用,如较低的改编成本、发行成本等,并充分利用了初次产品的轰动效应。这种转换实际上是在制作费用和完全创新性之间寻求一种适度平衡:既通过一定程度的创新满足了消费者的新体验,又避免了完全创新所必须的高昂的初次生产成本。
边际效用骤减的影视作品
人们消费产品,获得满足和效用。但在一定时间段内,一定量的产品被消费后,每增加一单位产品的消费,所获得的效用增量要比从前消费一单位产品的效用增量少,这便是边际效用递减律。边际效用递减律是一个经验性规律,它指的是“随着一种商品的消费越来越多,那么额外数量的消费给效用带来的增加也越来越小”。③
影视作品边际效用递减的特点是递减得非常迅速,我们称之为骤减。在一段时间内,对于成人④市场而言,重复欣赏同一部影视作品的比例微乎其微,哪怕是二次欣赏。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影视作品在第一轮欣赏过后,其价值就已经被耗尽了。
“电视内容的主要价值通常和那些无形的特质有关(它的信息和意义),而这些特质是不会在消费过程中被耗尽的”。⑤电影亦然。这便是物质产品消费和信息产品消费的区别,它意味着,影视作品的经济价值可以被二次或多次进行开发利用。真人动漫版和动漫真人版恰是这种价值深度开发的一个典型特征。随着真人版《家有儿女》的热播,动漫版的《家有儿女》也应运而生。这种形式既“榨取”了真人版原有的信息价值,又有效地消除了边际效用骤减的影响,从而以一种新的形式和形象开创出一个新的市场。
关于两版转换的几点建议
虽然说真人动漫版或动漫真人版并非日本所独有,如好莱坞的《超人》和《蜘蛛侠》系列,但能够把两版转换的价值开发得如此娴熟和高超的非日本莫属。从日本漫画《花样男子》到台湾真人版《流星花园》,再到日本动漫版《花样男子》,从漫画《NANA》到同名真人版电影再到同名动漫版,类似的还包括著名的《樱桃小丸子》、《死亡笔记》、《公主公主》、《柯南》等,无一不昭示着影视作品的两版转换在日本已经形成了蔚然壮观的庞大产业。事实上,这让日本的影视产业界受益匪浅。
这并不是说,任何一个热销的影视作品都必然并适合向另一个版本转换。这里有更深层次的内在制约。尽管中国在这方面也有一些尝试,但总的来讲没有形成燎原之势。借鉴日本的业界经验,我们认为以下几点建议对两版转换和影视作品价值的深度开发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
首先,从业人员应自觉地运用媒介经济学的知识,了解影视作品特殊的经济特性和媒介产品市场特殊的规律,秉持成本和利润的理念进行媒介产品的经营实践。
其次,在实践中,逐渐形成和完善两版转换的产业链和产业集群。这包括前期的市场调研策划、中期的改编与制作、后期的发行与推广以及同类产业公司的地域、资本、设备、人才等方面的相对集中。从这些方面讲,中国在动漫版制作的很多环节,如技术、人才、设备等都比较欠缺。
再次,风险意识和创新意识并举。尽管转换成本较低,但也有较大风险。如果不能在原有版本上有所突破,新版本就是简单重复,必将惨淡收场。因此,要具有创新意识,包括形象、情节、场景、音效等各方面的变化,也可以加入一些新的符号元素或情节,最终给人一种似曾相识而又耳目一新的感觉。
注释:
①柯林・霍斯金斯等著,支庭荣等译:《媒介经济学――经济学在新媒介与传统媒介中的应用》,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②③平狄克[美]等著,张军等译:《微观经济学》第四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④儿童的影视作品边际效用递减要慢得多,具体可参见柯林・霍斯金斯等著,支庭荣等译:《媒介经济学――经济学在新媒介与传统媒介中的应用》第四章。
⑤吉莉安・道尔[英]著,李颖译:《理解传媒经济学》,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关键词:影视作品 大学生 思想道德教育 大众文化 关照
影视作品作为一种大众文化的具体形式,借助于当今时代高度发达的媒体与网络,得到了日新月异的发展,并逐步成为一种最具有时代活力、市场价值和社会影响的文化艺术形式,在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广泛传播,得到了大学生的高度认同,对其生活方式、语言方式乃至思维方式都产生了深远影响。优秀影视作品所承载的主流价值观借助于大众文化的积极意义进行传播,能够为大学生群体所认同,成为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载体,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功能。
一、大众文化的积极意义与大学生受众的认同分析
大众文化是一种以大众传播媒介为载体的文化形态,具有大众化、商品化、娱乐化、世俗化和时尚化等特征。[1](p19)大众文化是按照“大众”的品味进行生产的文化形态,立足于通过多种变换的形式给人以快乐,通过感性的刺激满足人们的各种需求,使人们在轻松和随意中产生感性娱乐体验,进而影响其价值判断和行为方向。大众文化中虽然有很多假、丑、恶的东西对人性具有负面影响,但也有很多真、善、美的正面意义对人性进行优化。大学生受众对大众文化积极意义的认同,是运用大众文化推动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根本出发点。
1.大学生受众对大众文化活泼形式的认同
大众文化是把当代通俗文化、媒介文化和消费文化融合在一起的一种新时代的文化存在方式。其形式主要包括广播电视文化如影视节目、广告、MTV等多种形式,也包括武侠小说、畅销书、漫话等报刊书籍文化、同时还包括大众日常生活中文化。主要传播方式包括广播电视、网络、智能手机等现代工具。大众文化的商品性促使生产文化的群体不断地去创新内容和传播形式,能够最大程度地满足大学生追求个性、时尚的文化需求,使大学生在休闲、娱乐中滋养道德素质、培养健康的人生态度。大众文化如果能够做到“寓教于乐”,实现最通达最广泛的传播,必将成为大学生最能够接受,最生动活泼的教育方式。
2.大学生受众对大众文化审美功能的认同
大众文化具有文学艺术品的外在形式,这就意味着它必须遵循文学艺术品的审美规律。[2](p27)大众文化通过日常生活叙事形成了自身独特的审美思维与形式特征。相对纯艺术的高雅性、超越性、经典性,大众文化更具平等性、日常性和随意性,能够迅速反映现代社会发生的各种时代情绪和审美观念,满足大学生的感官愉悦和精神愉悦,引导大学生彰显独立个性,提高审美情趣。在这种现代的日常审美中,如果能够切实增加大众文化的情感性、新颖性和人文性,使大众文化的审美的内涵和外延得到充实,大学生在消费这种大众文化的过程中,必将能够达到赏心悦目的境界,也能够对其中所包含的人文意蕴进行体验和接纳。
3.大学生受众对大众文化知识传播的认同
现在的人们处于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大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和接受已经不再仅仅依靠课堂讲授等传统形式来获得。大众文化在知识层面“包罗万象”,涉及经济、政治、哲学、文学、艺术、历史、军事、伦理道德、法律、恋爱婚姻、天文地理、科学技术、旅游休闲等方方面面,又能通过网络、影视、报刊杂志等广泛、新颖和多样的形式进行全时空传播,渗透到大学生日常生活的时时处处,为大学生提供了丰富营养,能够使大学生不断涤荡旧观念的冲击,强化形成新的生活观念和生活价值。
4.大学生受众对大众文化利益关注的认同
大众文化构建了大众自己的文化,形成了大众的话语方式,建构了平等的文化氛围,带来了文化的民主化、普及化和平民化,是一种以现世关怀去满足人的利益需要的文化形式。“从整体的客观的角度看,大众文化有其符合人文精神的本质精义―-对人的关怀的一面。”[3](p13)实现以人为本,大众文化对大学生的精神生活和现实生活都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大众文化关注现实生活,关注道德改良,注重文本的表层娱乐,对广大民众来说,无疑起到了排泄情绪、调剂精神、丰富生活、平衡心态的作用。”[4](p6)大众文化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通过提升人文属性,必将能够启发大学生去认真思考事物的价值,追问人生的意义,批判社会的不公,追求更美好合理的世界,满足大学生日益增长的利益需求。
二、发挥优秀影视作品引导作用,做好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思考
影视作品是当今信息化社会大众文化中最具影响力的文化样式,它通过现代化的传播方式和高质量的传播内容,已经深入到大学生日常生活的时时处处。通过多种方式观看影视节目,已经成为大学生日常文化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按照影视作品的引导确立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已经得到大学生的普遍认同。而在中国大众文化语境下的优秀影视作品积极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导文化的重要载体,具有大众服务性、政治导向性、综合多样性和迅捷交互性等鲜明特点,启发大学生受众对优秀影视文化的价值认同,能够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产生重要的推动作用。
1.用优秀影视作品拓展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时空,丰富教育资源
当代大学生思维活跃,接受信息的愿望强烈,对信息的需求量大,从小就接受影视作品的熏陶,是“荧屏育成的一代”,对国内外的各类影视作品有较多的了解,很多人的部分价值观念和价值评判体系就直接来源于耳濡目染的影视传播。随着现代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数字电视、个人电脑、手机终端成为大学生快速接收信息的重要途径,最新热播的大片和优秀电视节目很容易引起他们的浓厚兴趣,成为大学生学习生活之余的重要娱乐方式。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影视媒体是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形成的重要载体,用优秀影视作品丰富教育资源已成为攻占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这一高地的新型高效武器。具体来讲,一是加大优秀影视作品在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中的时间和空间比例。把历史和现在、国内到国外各种类型、层出不穷的优秀影视作品引入到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中来,放在校园网思想道德教育和校园文化建设等平台上,通过生动的介绍,吸引大学生利用业余时间进行观看,为思想道德教育提供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丰富教育资源。二是引导大学生对优秀影视作品进行评论,使大学生由爱“看”到爱“写”进行拓展。组织者可安排优秀影视作品评论引导评论员,引导大学生参与互动,通过写观后感,碰撞出大量的思想火花,把大学生的思想进一步融合沉淀,增强优秀影视作品的吸引力。三是利用思想政治教育课适时布置演讲活动。模仿《星光大道》的组织形式,让大学生把自己观看优秀影视节目的体会拿到台上来讲,把舞台留给群众,看谁讲得生动,看谁能说服谁。这种既有充实载体,又有大学生积极参与的演讲活动,会把思想道德教育推向一个新的高度。四是引导大学生由爱“看影视”到爱“看书籍”的拓展,在书籍和原著中去提升文化内涵。发挥优秀影视作品作这个重要载体,通过有序活泼的组织方式,使大学生用更多的时间和空间随时与思想、艺术、文化大师进行心灵交流对话,将会形成一个广阔而要重要的思想道德教育阵地。
2.用优秀影视作品提升大学生精神境界,促进其全面发展
列宁曾说过:“在一切艺术中,对我们来说,最重要的就是电影。”[5]在当今时代,影视作品已经逐步发展成为电影、电视、微电影、DV等多种形式。优秀影视作品所带来的鲜活事例更有说服力,把深奥的理论内化到具体事例,会使教育的说服力大大增强;优秀影视作品讲述的纵深历史更有穿透力,通过借古喻今的方式,贯穿古今国粹,大学生看了眼界更加开阔;优秀影视作品丰富的内容更有感染力,它涵盖的范围广,融合中外精华,从各个视角对问题进行剖析,大学生容易被这种氛围所感染。发挥优秀影视作品的多种作用,提升大学生的精神境界,促进其身心的全面发展,就成为当今时代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一种必然选择。
一是发挥优秀影视作品的审美作用,提升大学生的精神境界。优秀影视作品作为大众文化中的一种重要形式,一方面包含着大众文化“感性愉悦型”审美文化的特征:“优秀的具有先进文化品味的影视作品,很容易通过自身的艺术和美感作用于欣赏者的感官和心理,使其在感知内容的同时产生审美愉悦,进而由审美导向情感,由情感培养人格、人性、人情,使心灵得到净化,精神境界提升,逐渐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6](p55)但更重要的一方面,优秀影视文化同时又对民族文化传统、历史的沧桑苦难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行多角度挖掘,提升大学生的爱国主义、英雄主义等英雄情怀。这些年的优秀影视作品诸如电视剧《亮剑》、《突出重围》,电影《风声》、《集结号》,纪录片《大国崛起》等,都具有一种潜移默化的思想道德教育功能,改造着大学生的人生信念和价值理想。 二是发挥优秀影视作品丰富知识的作用,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优秀影视作品以其内容的丰富性、形式的多样性、传播的广泛性,改变了传统社会人们认知内容有限、认知途径比较单一的问题,在促进大学生由知识到素质全面发展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比如近些年来在央视九套播放的很多纪录片如《舌尖上的中国》、《人文地理》、《发现之旅》等、央视四套的《国宝档案》、央视十套的《百家讲坛》等,既通过生动活泼的形式丰富了大众的知识,同时也贯穿着爱国主义教育、生态环境教育、人文教育等内容。随着影视作品质量的不断提升和传播途径的不断增多,大学生可以从中及时获得各种信息,开阔视野、启迪智慧、激发想象力、丰富和完善知识结构,从而发展多方面的能力,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
3.用优秀影视作品关注大学生的利益需求,形成教育亲和力
人是利益的动物,思想道德教育要高度重视利益驱动机制,才能使教育接地气、受欢迎。“真正的教育是以人为本的教育,让人去体验美好、体验快乐、体验崇高、体验成功,培养积极的人生态度、鲜明的价值判断、丰富的思想体系。”[7](p16)随着社会发展和大学生的思想进步,大学生越来越关心的是你讲的这个话题和自己有什么关系,对自己有什么利害。因此,增强思想道德教育的实效性,从根本上关注大学生的切身利益,越来越现实、越来越紧迫,也越来越被大学生所期盼。央视名牌节目《焦点访谈》从1994年创办起,20年来能够一直受到人民群众的高度欢迎和支持,根本的是它所涉及的话题大都和老百姓的利益息息相关。优秀影视作品能够在平等、互动、自由中关注大学生的人生发展,为大学生指明道路目标,使大学生选择自身迫切需要精神和知识内容,切合大学生的部分利益需要,思想道德教育需要深入发掘其功能,形成教育的亲和力。
一是发挥优秀影视作品的感情同化作用,促进大学生对社会公共价值的高度认同。优秀影视作品能够紧紧抓住感情这条线,寓情于理,情理交融,以情感人,以理服人;另一方面,优秀影视作品关注社会公共价值,关注大学生所关注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生活领域,自然也能够触动大学生的情感神经,形成教育的生命力。这些年中央电视台拍摄的公益广告,关注大学生所关心的家庭社会问题,关注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关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通过精美的画面、富有感彩的语言、多种生动活泼的形式,紧紧抓住感情这个因素,对大学生进行着“润物细无声”的教育。二是发挥优秀影视作品的视觉冲击优势,把思想道德教育的内容融入其中并巧妙地传递给观众,让大学生在身临其境中得到身心感染和情感共鸣。近些年来,一些优秀影视文化作品如《我是歌手》、《中国好歌曲》等娱乐性很强的节目,在节目中加入了歌手及创作人为自己的人生理想奋力拼搏,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的真实过程,分享了他们成功过程中的酸甜苦辣和对生活的理解,给大学生带来了正能量,让大学生能够客观思考自己的人生,正确看待自己未来发展的方向,思想道德教育功能显而易见地也发挥出来。
优秀影视作品作为一种大众文化形式所具有的积极意义是不容忽视的,所呈现出来的思想道德教育的特点和功能是显而易见的,用其引导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能够使教育更加大众化,更加接地气,更加具有亲和力,也能够得到大学生的高度认同。
参考文献
[1]迟成勇 杨湘红 大众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8,(4)。
[2]许士密 论大众文化的人文提升[J].理论导刊,2005,(5)。
[3]、[4]许文郁 朱元忠 许苗苗 大众文化批评[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5]列宁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一、影视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正面影响
(一)突破时空限制
影视文化有着突破时空限制的优势,如今的影视文化具体一定的开放性,并且保持着高效运转,一部影视作品可以自如连接现代和过去,在故事情节上完全不需要受到限制。对于思政工作来说,可以借助影视文化的这一优势[1]。向高校学生传播思政方面的一些教育内容,引导高校学生积极参与教育论坛,接受正确的思政辅导,摆脱以往思政工作中的时空限制。如今很多高校采用观看影视作品、专家影视讲解等方式,对思政工作起到辅助作用,这就是对影视文化突破时空限制特点的有效应用。
(二)丰富教育资源
如今影视文化发展快,影片数量多,大量新的影视作品出现,这就代表着对于高校思政工作来说,有着取之不尽的教育资源,高校学生实现与思想大师的深入交流,对自身的灵魂和思想进行升华[2]。如今很多影视作品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这些对于思政工作者来说都是珍贵的资源,而且对于高校学生来说,欣赏影视作品的同时思想上产生进步,是更容易受到欢迎的一种方式,思政工作者可以减轻压力。
(三)便于?l现问题
改革开放后,影视作品的种类逐渐增多,各种类型的都有,高校学生也会参与其中,感受新影视文化的影响力和冲击力。实际上高校学生如今面临竞争压力[3],很容易与影视作品中一些虚拟的形象产生交流,在经历或者思想上产生共鸣,这就意味着不仅可以从中获取正能量的影响,某些不好心理也会在影视作品中表现出来。对于思政工作者来说,只要对此展开分析,就可以对高校学生的思想状况有一定的了解,及时发现高校学生存在的思想问题,从而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进行思政教育。
(四)加强爱国教育
爱国教育是高校思政教育中关键的内容,近年来政府部门和教育部门对强化高校学生的爱国教育很重视,也进行了大量工作,在经验方面已经有了一定的积累,借助影视文化强化爱国教育在实践中尝试过,效果好。事实证明,在爱国主义影视作品中,思想内涵是非常丰富的,其中的艺术内涵有着很高的教育价值,另外就是感染力强,在高校学生群体中是受欢迎的。如今高校学生对这些爱国主义作品进行欣赏后,就会激发爱国情感及理想主义,用影视文化强化高校学生的爱国教育已经是一项关键的措施。影视作品本身就可以当成一种宣传媒体,对高校学生成长的影响是深远的,这一教育工具若是可以得到有效利用,那么素质教育的成果会更加有效。
(五)强化知识更新
影视文化可以让高校学生不断在知识和观念上更新,是一种高校学生生活体验的重要方式。如何将影视文化在思政工作中的优势发挥出来,需要结合高校学生的身心特点,对影视文化的教育价值进行充分的挖掘。影视文化在爱国教育方面发挥的价值是毋庸置疑的,但是从生活体验看,这种方式比较单一,大学生基于本身年龄和生活方面的特殊环境,社会体验方面有着一些不足之处,那么影视文化可以是一种娱乐工具,也可以是一种丰富社会体验的途径,从而对高校学生进行新知识和新理念的传递,让高校学生不断丰富知识。
二、影视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负面影响
(一)影响道德认知
如今某些影视作品在功能上仅仅突出娱乐性,导致对高校学生的道德认知产生错误引导。高校学生在接触这类影视作品后,会对人生、世界及社会的思考失去积极性。例如一些以历史为题材的电影,本身这类电影可以让大众对历史有更加深刻的了解,但是某些影视作品的创作者,为了追求经济效益,得到较高的票房,同时也为了扩大影响力,不仅是在戏说历史,更是胡说历史。这种以娱乐和经济为目的的影视文化,对高校学生的负面影响是很大的。
(二)影响学生意志
如今影视作品出现过于影像化的特点,导致高校学生观赏影视作品时,保持一种感性的方式,取代文化阅读中借助想象力欣赏的方式。感性的方式会让人改变审美方式,这对高校学生来说,不仅是审美方式的转变,而且会影响高校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这种对影视作品的欣赏,导致高校学生不再积极用自身的智慧展开思考,影视作品中人物的情感会直接带动高校学生的思维,这种欣赏是完全无目的的,也是一种无限制的接受,让高校学生逐渐失去思考能力,被动接受信息。此外,影视作品本身可以让人填补空虚,也可以为人制造一定的欢乐,但是很多时候是用美丽的幻想掩饰现实,这对高校学生无疑会产生依赖性,对三观引导不利,将导致高校学生不再积极生活。
三、影视文化下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对策
(一)借助影视文化促进“三观”引导
当前社会正在经历体制转换期,高校学生面临的压力很大,因此,在思政工作中可以借助文化活动缓解高校学生的压力,也可以对高校学生进行三观引导。需要建立校园影视文化基地,首先是加强硬件支持,思政工作者需要注重控制影视文化的输入。其次是影视文化本身的导向性和潜移默化性是需要明确的,根据高校学生的年龄特点及思政工作任务,加强软环境建设。最后是成立机构,高校影视文化方面需要安排专门的管理人员,与影视部门与管理部门加强合作。
(二)提高学生的鉴别力
要引导高校学生正确识别带有腐朽思想的作品,这类作品本身体现的就是高消费的理念和对物质生活的追求,要让高校学生明白这种消费方式和生活方式的缺陷,要引导高校学生对文化伦理进行深入思考,用艺术指导这样的方式,指导高校学生正确选择影视文化,同时摒弃不健康的文化内容。
(三)提升大学生的思想品德
【关键词】新媒体时代;大学影视教育;改革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7-0125(2020)02-0159-01
如果说电视、电影是传统媒体,那么以手机和网络为基础的自媒体可谓是新媒体。在信息时代,人人都可以是影视作品的创作者,例如,人们能够通过手机来拍摄视频,并进行科学剪辑,将其发送到网络平台,从广义方面看这就是影视作品的创作过程。因此,大学在开展影视教育时,应该突破传统教学界限,并非通过摄像机拍摄的视频才能称为影视作品,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创作,利用新媒体方式进行创作,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对影视学习的应用能力,让其得到实践操作,还能提高文学修养,从而创作出艺术价值和收视率都较高的作品。
一、目前大学影视教育现状分析
我国电影诞生于1905年,起步时间较晚,使得与西方影视技术有着一定差距,无论是在技术方面还是在创作形式方面,都没能达到美国好莱坞水平。但是,改革开放以来,国内经济呈螺旋式增长,为影视发展提供了很大程度的有利条件[1],使得影视作品数量逐渐增多。基于此,很多高校都相继开设影视教育课程,成立广播电视编导、导演、编剧等相关专业,这时影视创作者不再是非专业人员,而是接受过大学系统教育,这为现代影视事业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随着新媒体的兴起,给大学影视教育带来一定挑战,如果教师仍然固守原来的教学理念,不仅会降低学生学习影视的信心,使其职业发展受到阻碍,还会在某种程度制约影视教育发展,不能提高国内影视教育水平。
二、新媒体时代加强大学影视教育改革的有效途径
(一)创新教育理念
在新时期,教师要根据新媒体时代特点进行科学教学,利用好新媒体带来的优势,将其纳入到影视教育中,优化教育形式,吸引学生关注,以此提高教育效果。首先,教师要对目前影视市场情况进行系统分析,了解各影视作品的类型,明确何种类型作品占据主流,例如,在前几年,户外综艺节目成为主要的电视节目类型,但是此种类型节目逐渐增多,使得受众处于审美疲劳状态。所以,在教学时,教师必须将实际案例与影视教育相结合,让学生一边分析影视作品,一边了解作品内容以及形式,从中有所收获。其次,电影也是影视教育中的一部分,教师可以在影视课程上为学生播放经典电影,如《公民凯恩》或者《辛德勒的名单》,其不仅有较高的艺术价值,而且在世界电影史中都占据重要地位。虽然这些影片时间较为久远,但其内在价值是值得学习的,比如《公民凯恩》,主要围绕凯恩临终前所说的“玫瑰花蕾”展示叙述,从不同的人物对凯恩的评价,使凯恩形象展现在受众面前。教师可以对该种叙述方式进行讲解,让学生有效借鉴,开拓学生创作思路,避免其在创作时思想受到阻碍。
(二)创新教学内容
对于影视专业学生而言,中外电影史是其必学的一门课程,但中外电影史毕竟是史论性内容,而且很多电影是黑白的甚至是无声的,学生在观看时容易失去信心,面对这种情况,教师要创新影视教学内容,在教学大纲中加入新媒体时代的内容,这样既可以使影视教学具有一定的时效性,还能完善影视学生的思想,使其具有创新意识。在影视课堂上,教师可以把学生分为多个小组,由小组制作PPT进行学习[2],这样可以让学生投入到影视学习中,学生能够借助互联网搜集影视作品资料,对影视作品有深入了解,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从影视作品中学到知识。需要注意的是,该过程属于学生主动学习、获得知识的过程,具有很强的能动性,这对于学生日后实践有着积极意义。
(三)创新教学方法
新媒体时代下,教师应该让学生成为影视课堂的主体,激发其主观能动性,使其对影视产生较高热情。教师要带领学生走出课堂,到实践中进行创作。与其他文科教育相比,影視教育在最终结课时需要学生上交一部影视作品或者是一部微电影,这就需要学生具有很强的动手能力[3],如果学生不进行实践的话,很难创作出完整的影视作品。现在有很多影视作品都是通过手机拍摄的,所以,大学生也可以尝试,通过新媒体方式进行创作,提高实践水平。
关键词:影视文学作品;隐性广告;问题
“隐性广告(Product Placement)又称植(置)入式营销(Product Placement Marketing)(也称‘软性广告’),是指将产品服务或品牌及其代表性的视觉符号甚至传统广告片策略性融入电影、电视剧、电视节目、报纸、杂志、网络游戏、手机短信、小说等各种媒介内容中,通过场景的再现,让观众加深对产品及品牌的印象,继而达到营销目的的一种营销方式。”[1]简而言之,“是将想要传达的信息植入媒介,透过合理的方式呈现,甚至融为一体。” [2]近些年,随着我国影视产业的飞速发展,影视中的隐性广告也随之获得了快速的发展。由于其“润物细无声”的特点,企业对这种既能对身品牌产品起到很好的宣传效果,又不容易让观众产生排斥心理的新型的广告形式十分的认同。影视制片方也乐意和这些赞助商合作,这些赞助商的资金一方面可以使电影的制作水平获得经济保障,另一方面也降低了自己的投资风险。这是一个双赢的局面。尽管在影视文学作品中插入的隐性广告得到快速发展,但是影视文学作品中的隐性广告依然存在不少的问题。
一、形式简单生硬粗糙
我国的许多影视文学作品中的隐性广告制作和表现内容十分简单,往往只是让广告主的产品信息生硬的出现在影视文学作品之中,或者只是让影视作品中的某一角色简单的使用这种产品,让这一产品作为影视作品中的某一道具或背景出现。由于广告产品本身对于影视作品内容和情节发展的的可有可无(隐性广告在影视作品中的出现大多是影视制作方为了得到广告主的赞助资金而不得不在自己的作品中加入广告主的诉求)。因此表现内容也很简单、生硬、粗糙,看起来只是刻意的为了广告而广告,广告痕迹非常明显,并没有考虑到与影视作品情节本身的融合度和契合度,表现的不够自然流畅,水到渠成。例如:影视作品《天下无贼》中有个很典型的例子,场景是火车站,剧中的小偷团伙化装成旅游团的人员正在上车,但是镜头在切给小偷团伙中的一名成员的时候,他的手里赫然举着一个淘宝网的宣传小旗子。尽管淘宝网在此出现了曝光率,但这一情节与作品本身的内容无关,和故事的情节发展亦无关系,只是简单的隐性广告的出现。而这一出现本身不仅不能让观众在看到淘宝网的宣传旗子之后对淘宝网的内容有所了解,反而会由于作品中拿着旗子的人员是小偷,而可能会让人对淘宝网产生负面的印象。
二、隐性广告不“隐”
隐性广告之所以被称作“隐性”,不仅是因为它在影视文学作品中的出现应该没有程式、规律,应该是悄无声息,不易察觉的。而且隐性广告的定义也要求其在宣传效果上也是“隐性”的,要使产品在不知不觉中影响影视作品的受众,使观众在潜移默化中知晓、了解、接受这一产品,并在接下来的过程中成为该产品的一个可能的消费者。隐性广告本质上要求广告在影视文学作品中的植入是渗透性、融一性的。但现阶段我国许多影视文学作品中的隐性广告表现的过于直接露骨,就像是显性广告那般“光明正大”地向观众传递广告信息,形成隐性广告渐显不隐的状态。有的影视文学作品甚至专门为了广告来设计影视作品的情节,这不仅破坏了影视文学作品本身的艺术性,反而会让观众对该广告产生抵制心理。例如在电视剧版《何以笙箫默》中,路远风给当时还是他女朋友的何以玫买生日礼物的时候,走进首饰柜台,这里完全可以不出现首饰的品牌名称,但是在该电视剧中不止一次的出现佐卡伊的logo。这一场面不能不让观众认为是专门为显示品牌名称而加设的故事情节。加之在后来的情节中还一再显示该品牌的价值不菲,这样做不仅不能让观众对这一品牌本身有良好的观感,反而会因为广告凸显于故事情节之上而对品牌本身产生反感。
三、难以深层的体现品牌价值
由于隐性广告是依附在影视文学作品中的,所以它在影视文学作品中的介入需要考虑到与影视文学作品情节的结合度问题,只有与影视作品情节结合度、契合度高的隐性广告才可能和影视文学作品交融在一起,于无形之中达到宣传自己产品的目的。如果不能和影视作品情节良好结合的广告,为了表现广告品牌,就只能专门为广告品牌设置故事情节或者把广告的品牌在影视作品中作为背景的一部分一闪而过。专门为广告设置故事情节这样做无疑会有损影视作品本身的艺术魅力,降低影视作品本身的艺术含量,大部分影视制作方不会轻易冒险。那么把广告的品牌在影视文学作品中以背景或着道具的形式展现出来就成为了大部分制作方的选择。由于广告品牌只是影视作品的背景或道具,所以它们在影视作品中只能一闪而过,而不能长时间的把镜头集中在广告品牌上面。这样一来就使得隐性广告的产品不能像显性广告那样可以详细的介绍产品的名称、性能、组成成分……甚至连本品牌相对于同类品牌的优势也能明显的展示出来。隐性广告只能借助影视作品展现本品牌最主要的内容,即品牌的名称,目的是让对该品牌感兴趣的受众可以从众多的品牌中辨认出该品牌。比如在影视作品《天下无贼》中有这样一个场景:电影中的小偷夫妇在汽车上争吵,在相互撕拽拉扯中,汽车在路上失控,这时公路上驶来一辆大卡车,卡车的正面和侧面都写着“长城油”,而且这几个字特别的大,并且用绿色的底色来突显这五个字。尽管如此,长城油也只能显示自己的品牌标志,却无法向观众进一步展现自己的产品的特点以及该产品相较于其他产品的优势所在,更不能体现本品牌的深层价值。
四、不能正确体现产品内涵
隐性广告由于只是在影视文学作品中“隐性”的出现中,不能像显性广告那样很仔细的展现自己品牌的优点和优势,当然也就难以正确的传递产品的内涵,更别说赋予产品区别于其他产品的含义,这样一来就难以让观众对产品品牌本身产生深刻的印象,观众也就不容易记住这一产品的品牌。有时候由于隐性广告的不适宜,甚至会取得与本品牌本身所隐含的内涵适得其反的效果,从而损害该品牌长期建立起来的品牌形象。例如前几年上映的电影《棒子老虎鸡》中,曾志伟所饰演的大款送给“二奶”一辆颜色为绿色的奇瑞QQ,该片以十分夸张的表演方式介绍该款车的各种优越的性能,尽管这样一来让观众对该款车的性能和优势有了更深的了解,让观众知晓了该款车的价值所在,但是就电影情节来说,这一幕只是为了显示大款的抠门小气,就广告效果而言,奇瑞车是买给二奶的车,奇瑞车成了“二奶车”最直接深刻的印象,这完全与奇瑞的产品内涵不符,严重损害了奇瑞所倡导的自由时尚的品牌形象,一时之间,让消费者对该品牌产生反感抵触情绪。
影视文学作品中隐性广告存在以上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不是一种因素单独造成的,首先是我国的隐性广告还处于起步阶段,各种问题开始凸显。其次,电影制片方对眼前经济利益的盲目追求,忽视电影的本质。第三是赞助商对隐性广告的理解不准,对隐性广告的特点不明确,混淆了隐性广告和传统形式的广告。最后,由于我国还没有有专门从事电影隐性广告策划的专业的广告公司,因此隐性广告的形式比较简单,内容也生硬粗糙,没有太多的创意。
参考文献:
一、 美国生态文学作品所蕴涵的生态意识
(一)生态文学蕴含的思想和价值观念
生态文学与其他文学有着很大的差异,主要表述现代社会快速发展对生态环境和自然环境的影响。生态文学中人和自然的关联具有极为深刻思想内涵。充分挖掘生态文学思想内涵是当前生态文学研究的重要工作内容。
1. 对于现代工业和科学技术盲目发展的批判。在19世纪,现代工业与科学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在经济和科技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破坏自然和生态平衡问题。[1]生态文学通过文学作品形式对现代工业发展给社会带来的负面影响进行批判,其中生态文学对于工业和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贡献持有肯定态度,但是对于工业和科学技术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进行暗示和批判,从而让人类对于工业发展和科技发展所带来的自然环境问题进行深入反思,并在未来发展中开发出节能环保的科学技术。
2. 人类在生态系统和自然环境中应当承担的生态责任。作为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中的一员应当具备着社会责任和保护生态责任,其中生态责任是指人类在自然环境中生活应肩负的责任。在现代工业与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社会经济增长速度不断加快时,同时也给生态系统和自然环境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人类应当肩负着保护生态系统和自然环境的责任,从而维护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良好关系。
3. 重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类和自然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人类在经济发展和科技发展中衍生的生态系统问题和自然环境问题,归根到底是人类自己造成的。因此,人类在发展经济中应当充分考虑生态系统和自然环境的整体利益,并不断约束自身的行为准则,减少对生态系统和自然环境的破坏,并维护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良好关系。重新回归生态系统和自然环境整体中去,充分认识到人类发展和自然整体和谐有着极为密切的关联。
(二)对美国生态文学进行研究
在对美国生态文学进行深入研究时,需要先对美国早期的“荒野”进行研究和分析,其中“荒野”是指自然环境和原野。保护生态系统和自然环境生态学和文学来说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原始自然不需要倚赖人类生存,具有较为独特的价值和意义。自然生态系统中的所有生物都有着微妙的联系,所有事物和生物间的能量相互影响。
不同社会阶段和社会角色对于自然的定义都有所差异,其中美国浪漫主义时期作家定义自然为“热情、敬重、回归”,美国当代灾难影片中隐喻了非人类中心主义思想理论。[2]美国著名影片《狂蟒之灾》展现出自然不再遵循着人类的思想意识而存在,自然有时也会不顺从人类。正如人类捕捉的自然生物也会奋起反击,让人类手足无措。譬如人类热带雨林中游走时,即使涂抹了防虫液也无法彻底消除原始生物的叮咬,自然生态环境下的巨蟒袭击使得人类产生无限恐惧。美国著名小说家海明威在《老人与海》中也多次对大自然的奇妙进行诠释,尊重自然的客观发展规律,不干预大自然的自然发展,是当下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在原始自然生态系统中,所有生物的身份和地位都是相等的,包括人类生命,自然生态系统不倚赖于人类生存,因此也并没有赋予人类最高的生存权利和地位,并且当人类做出破坏自然生态系统的事情时,自然生态系统会惩罚人类作为破坏自然的代价。
知名小说家家福克纳所创作的文学作品《熊》中,同样表现着人类在发展过程中对生态系统和自然环境的破坏影响,厌恶破坏自然生态平衡的始作俑者,急切渴望回归洁净而美丽自然。该部小说结尾通过阐述现代社会发展历程来暗示人类对自然生态系统的破坏,其中影响自然生态系统平衡的主要因素是大面积地破坏森林植被,这对自然生态系统未来的发展是极其不利的,从中可以看出小说作者对于大自然的热切关注。
二、 灾难影视作品和生态文学作品的密切关联
(一)文学和影视作品有着极为密切关联
当前来说,绝大多数经典影视作品都是改编自文学作品,其中文学作品中包含了作者对于现代社会发展和自然生态发展的认识和思想观念,影视作品具有着极为鲜明的特点,借助影视动画和声音给观众塑造出鲜明的事物特征。通过结合静态文字与动态影视作品,从而让电影生动形象的展现文学作品的中心思想。[3]文学发展史源远流长,世界各国都具有非常丰富的文化底蕴和文化内涵,同时给影视作品提供了更好的创作思路,还赋予影视作品更加丰富的思想内涵。对于观众来说,仅有内容的影视作品是无法从内心深处引感共鸣的,还需要具备着深刻的思想内涵,影视作品通过借用文学作品表现手法改编出具有文学特色的影视作品。影视作品具有着许多价值,其中观众通常容易忽略的是情感价值。为了凸显出影视作品中的情感价值,可以精炼文学用于电影创作,通过文学来表述思想情感既是直接的亦是含蓄的。在影视作品创作中,采用文字形式来表述思想情感并获得观众情感上的共鸣。无论是处于何种社会阶段中的影视作品,都具有时代意义和现代社会意义,不仅包含着对现代社会的反思,还包含有对未来的期望,并引发观众的情感共鸣。影视作品的材料大多取材于F实生活,并在电影中表述自身的思想情感,从而表达出现代社会的发展。在影视作品中融入文学能够使得影视作品内容更加具有连贯性和逻辑性,从而凸显出电影作品的现实社会意义,并让观众能够深层次的领悟到社会发展意义。
(二)生态文学和灾难影视作品之间的密切关联
1. 美国灾难片具有生态文学背景。西方许多文化运动和政治运动都起源于生态文学意识和生态思想,同时还掀起生态意识和生态思想不断蔓延的狂潮,生态文学思想也逐渐演变成“回归自然”。在美国文学历史上当代文学与现代文学都涌现出许多具有时代意义和政治意义的文学作品,其中,文学作品写作风格包含有唯美的和惊悚的。而这种文学作品所采用的风格在一定程度上是指对生态系统环境破坏的讽刺和惋惜。
2. 生态文学和灾难影片相辅相成。一是灾难影片的创作素材主要来源于生态文学。其中生态文学给予灾难影片创作提供了丰富素材资料和更广阔的创作空间,影视作品中的思想内涵和精神内涵都需要生态文学作为思想宣传基础;二是生态文学与灾难影片两者相辅相成,生态文学能够给予灾难影片创作提供更多的创作素材和思想内涵,生态文学的快速发展也推动着生态思想渗入,灾难影视作品能够不断拓展生态文学空间和领域,从而大力宣传生态文学知识和思想内涵,生态文学和灾难影片相互辅助,并完善自身的结构体系。[4]美国灾难影视作品与生态文学意识和生态文学思想互相融合,并通过高新技术科技向观众展现着未来可能面临的生态系统破坏和生态危机,并让更多的人开始注重到保护生态系统和自然环境的重要性,此外,美国灾难影片还展示着人和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价值观念。
三、 灾难影视作品体现的人文意识和精神内涵
(一)对现代工业和科学技术发展的批判
在现在经济化时代下,虽然现代工业与科学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但是人类保护生态系统和自然环境的意识却有所下降。譬如核技术和基因工程等,这些先进技术不仅给人类带来巨大的进化贡献,还给人类带来了生态系统不可抹去的灾难性问题。由于影视作品具有信息传播的特性,灾难影片也因此而完型。通过灾难影片来展示现代科技发展带来的危害,并让人类从影片中真切感受到生态系统破坏带来生态危机,若是在科技发展的过程中不注重与生态系统和自然环境相和谐,就有可能会出现电影中的生态危机以及世纪末日。
美国典型的灾难影视作品《生化危机2:启示录》中,生态危机的起源是“蜂巢”生化实验室中扩散的病毒,这些病毒不断蔓延并控制人类身体和行为,受到病毒感染的人类也会在病毒控制下而肆意杀人,从而导致社会秩序出现极为混乱的局面,人类受到病毒入侵成为吸血鬼,人性的善良已经泯灭。高新技术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灾难,人类为了控制病毒大范围蔓延,只能牺牲病毒感染者从而保证人类的生命,引发灾难原因是人类还是灾难病毒都值得我们深思。
(二)自然个体应当履行的生态责任
自然环境中的每一个个体应当自觉履行生态系统保护的责任,思考现代工业和科学技术发展的过程中是否给自然环境带来危害,灾难影视作品不仅给观众带来视觉上和听觉上的享受,还给观众带来无限的反思,并自觉履行保护生态系统和自然环境的责任。
经典的灾难影视作品都有着极为特殊的教育意义,譬如影视作品《10.5级大地震》与《天外来菌》在结尾并没有展示出明确的答案,而是引发人类无限的深思。在影视作品中只有引爆核爆炸才能彻底阻断灾难,但是人类目前的技术难以解决灾难,如何在灾难中谋生值得人类深思。
(三)灾难影视作品中体现的自然和谐思想
灾难影视作品给人类带来了视觉上的冲击和无限反思。国家在战争后可以快速恢复,但在自然生态危机中是难以快速恢复的。因此在面对生态系统危机应当进行不断反思,并自觉履行自然个体的责任。
美国生态灾难影视作品的主要背景是温室效应,其中较为典型的灾难影片《后天》,该电影斥资1.5亿元来构造了冰期中的地球,让人类明白在长期破坏生态系统平衡和自然环境从而引发气候突变,全球暖化后温度突然降低,人类直接进入第二个冰河阶段的后果。恶劣的环境气候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安全,纽约城正面临着死亡灾难。在影片中受到恶劣气候的影响,代表着人类文明进步和权利的建筑物在风雨中淹没和倒塌,美国自由女神像被洪水埋没于地底,代表着文明的国家图书馆也被积雪掩埋,纽约城受到冰河期的严重打击,所有代表着人类文明进步和权利力量的建筑标志都受到破坏,自然生态系统正在彰显着掌控生态个体的威力和主导型地位。在影视作品中所有的个体生命都无法抵抗自然破坏,任其肆意破坏,而带来这种破坏情r和人类所做的一切事情都有着密切关联。因此,如何维持人和自然和谐相处的良好关系,就成了人类应当深入思考的问题。
结语
灾难片是反映当下人们生存环境恶劣,生态意蕴的一种特殊表现载体,能够让人们更多地了解自然和人类的关系,并对自身更好的在环境中生存进行反思。
就目前电影市场来说,当前美国好莱坞灾难影视作品是灾难片中的经典,影片创作内容和手法都值得电影界深入考察和学习。在影视作品单纯的只倚靠先进科学技术来营造生动的视听效果,是无法真正达到教育目的的,应借鉴和学习美国灾难片的经验,在灾难影片中融入生态思想价值和人文意识来不断提升人类保护生态系统和自然环境的意识。
参考文献:
[1]岳丽萍.美国生态文学与美国灾难电影研究[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15(4):59-62.
[2]吴亦昊.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美国生态电影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4:11.
关键字:全新数字媒体;冲突;交融;影视艺术
前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时代的来临,影视艺术中也运用了许多新的科技成果,在影视中不断创新,增强影视艺术的表现力,保证影视艺术的地位。传统影视艺术普遍具有深刻的内涵,全新数字媒体具有创造性和强烈的表现力,可以使模拟的情景更加生动真实。可两者的随意融合可能导致影视作品失去原本的内涵和道德功能,所以,要对两者怎样进行融合进行深入的探究。
1传统影视艺术与全新数字媒体之间的区别之处
传统影视艺术的发展离不开全新数字媒体的推动。传统影视艺术是利用现有的物质建立一个真实的世界,还原艺术影视希望表现的场景和事件,全新数字媒体是利用高科技技术,让人产生一种特殊的视觉效果,让人们在虚拟的世界中,真实的感受到场景和情景。传统影视吸收了大量先进的科学技术,更好的展现了艺术、更加逼真的对情景进行还原,推动了影视艺术的发展。两者之间关系紧密,互相推动发展,同时也给传统影视带来巨大的挑战,需要影视制作人员的不断探索和尝试。
2传统影视艺术与全新数字媒体之间的矛盾冲突
随着时代的发展,全新数字媒体在传统影视中的介入越来越多,应用越来越广泛,全新数字媒体给传统影视所带来的问题也日益显著。
2.1过度使用全新数字媒体使影视作品失去原本的内涵
传统的影视作品之所以能够称之为艺术,就是因为其中包含了作品的内涵。传统知识内涵、角色表情的内涵,角色肢体动作的内涵,这些都是全新数字技术所不能表现出来的。例如:现在许多剧中角色不用专业演员,而是用虚拟的数字人物代替,虽然数字人物在外貌、衣着上突破传统、可以完成一些人不宜完成的高难度动作,但是,毕竟是通过数字技术设计,所以其外貌、神情和行为动作都给人一种标准、规范的感觉,不能充分表达作者的意思,更不能体现作品想表达的含义。虽然高新技术制作的场景能给人以震撼,但是过分利用全新数字媒体,也使作品失去其本身具有的内涵。
2.2过度使用全新数字媒体使影视制造业的观念变质
随着大众对全新数字技术的了解,全新数字技术被广泛应用。在影视制作业中渐渐出现了一个误区,就是认为在影视作品中使用越多的全新数字媒体会使影视作品的档次提高,使其获得更高的报酬,因此,全新数字媒体技术被滥用于影视作品。这种现象的发生,导致影视作品内涵肤浅、不够深刻、仅仅局限于表面,满足大众消费前提下的通俗化、快速化作品层出不穷,不仅影视制造业的观念发生了贬值,也使得人们的审美观渐渐趋向表面化。
2.3过度使用全新数字媒体减弱了传统影视艺术中的道德功能
在多年的影视作品中,影视作品通常有一个十分重要的作用,那就是传播道德观和价值观。这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功能,能够帮助人们建立良好正确的道德观和价值观,对人们有劝解和教育的意义,能够引导人们走出误区、解除困扰。然而全新数字媒体的过度使用,使现在的大量影视作品低俗、暴力。对人们不仅没有引导作用,还对人们道德观树立造成不良的影响。
3传统影视艺术与全新数字媒体的交融
3.1全新数字媒体与传统影视艺术效果相互交融
传统影视艺术本就是一种高级艺术,能够给人们带来视觉和听觉上的享受,供人们欣赏、消遣,也能够带观众进入未来世界的场景中,丰富了人们的生活。而全新数字媒体的运用,为观众呈现出了更加真实、生动的场景。全新数字媒体既可以将情景真实呈现,还可以将现实中的场景虚拟化,将人们带入虚拟世界,扩大影视作品的表现空间。全新数字媒体和传统影视艺术的结合,使影视作品演绎的更加真实、生动。
3.2全新数字媒体与传统影视艺术中的人文内涵相互交融
对一部影视作品的评价,不仅要从视觉美感、情节新颖等方面进行评价,最重要的在于影视作品中是否具有人文内涵、能否对观众有启迪作用,在某一方面上激励观众。传统影视艺术在人文内涵方面做了足够的工作。但是全新数字媒体在人文内涵方面就十分缺乏,由于科技的局限性,做出的数字人物不能充分表达角色的个性和情感。所以,要将全新数字媒体与传统影视艺术进行合理的交融,呈现更完美的影视作品。结束语:传统影视艺术在我国是一项是十分重要的一种艺术形式,它对于道德观和价值观有社会性的作用,对人们建立良好的道德观有良好的引导作用。全新数字媒体是我国一种先进的科学技术。两者之间看似并没有什么关系,但是在某些程度上,两者之间可以起到相互促进的作用,让两者合理的融合,能够使影视艺术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和升华,得到更加生动真实具有深刻内涵的影视作品。
参考文献
[1]吕莹.传统影视艺术与全新数字媒体的交融发展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5,24:13-14
[2]张晓波.传统影视艺术与全新数字媒体的冲突与交融[J].戏剧之家,2014,17:159
[3]李东升,王小琦,郑楠.传统影视艺术与全新数字媒体的冲突与交融[J].戏剧之家,2015,03:91
[4]胡蓉.传统影视艺术与全新数字媒体的冲突与交融[J].新闻传播,2015,01:90
关键词:影视文化 价值观 影响
0 引言
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形成时期的大学生精力旺盛、兴趣广泛、充满幻想、好奇心强烈、模仿能力强;但也存在着是非鉴别能力较弱、价值观念尚未成熟等不足。注重实效、看重现实、讲求效益,倾向于奉献社会与强调自我并重是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取向的主要表现。只有认真研究影视文化对大学生积极和消极的影响,才能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发挥其积极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1 对大学生价值观的积极影响
1.1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人生观支配着人们对人生问题的处理与抉择。对人生目的和人生价值的看法不同,势必导致对公私、苦乐、荣辱、生死等问题的认识和态度也不同。大学生正处于成长时期,积极向上的主旋律影视作品如《建国大业》、《亮剑》、《焦裕禄》等通过塑造正面艺术形象表达着民族自豪感、爱国精神、人道主义精神和自强不息等主流的价值观,有助于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人生价值观。外国的影视作品如:《世界末日》中布鲁斯・威利斯为了全人类的未来和女儿的幸福,毅然代替准女婿留在彗星上引爆核弹的壮举令多少人敬佩不已。
1.2 加强自我意识。当代大学生崇尚“肯定自我,坚持自我”的理念,有自己独特的语言和表达方式。而影视文化作品诸如:《我的青春谁做主》、《奋斗》、《歌舞青春》等有助于大学生个性解放,赋予他们积极的主体意识,使他们拥有时代特色的理性精神,崇尚自主自立,相信自己的决择。强烈的自我意识可以帮助他们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好地适应社会生存竞争的需要,发挥创造性。
1.3 提高应对挫折的能力。现在的大学生多是独生子,自我意识过强,但独立生活能力较差,承受困难的能力也不强。一些影视作品如《孔繁森》,讲述了孔繁森十个春秋奋斗在雪域高原,为的发展、民族的团结和人民的生活,奉献一生;又如韩剧《大长今》,塑造了一个怀有远大理想、坚强自信、在各种困难面前不屈不挠的大长今的形象。通过他们,大学生可以学到坚忍不拔的品质,从容应对生活中的困难挫折。
1.4 更好地了解社会。大学生求知欲强、对未来的社会充满了好奇,但校园生活的相对封闭经常束缚了他们的思想。影视文化借助先进的科学技术,传播各种知识信息使他们可以更好地了解社会、关注社会和热爱社会。像《抉择》、《大雪无痕》、《省委书记》、《突出重围》等一系列反腐倡廉作品在大学生中就引起了强烈的共鸣,这些都有利于大学生的价值观朝着社会、集体方向发展,而非朝着孤立的、个人方向发展。
1.5 培养爱国主义情怀。在大学生价值观逐渐倾向个人主义的今天,《建国大业》、《建党大业》等影视作品通过寓教于乐,真实再现历史的方式,引导他们朝集体主义、爱国主义方向发展。《》、《甲午风云》等通过弘扬中华民族优良品质,歌颂时代英雄,启迪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很好的诠释爱国主义的荣辱观,从而感染、默化和教育当代学生。
2 对大学生价值观消极的影响
2.1 拜金主义。大学生的分辨能力较差,有些影视作品中夹杂的“金钱至上”的价值观念,“享乐主义”的腐朽生活方式以及为了满足欲望不择手段的极端“利己主义”思想都会对未来充满憧憬的大学生起到腐蚀作用。把金钱、仕途作为人生幸福的奋斗标准,追求豪华、奢侈、享乐。把“一切向钱看”作为个人行为的唯一追求和最终的人生价值目标。
2.2 急功近利。影视作品中所虚构的“一步登天”、“一夜成名”的成功之路误导了很多大学生,使当代大学生的行为和成功观念呈现出一定的急功近利。“超男”、“快女”就是一个很值得关注的现象。对成名之路的追求和对“一夜暴富”的崇拜说明了大学生价值观念的功利性,体现了价值取向的误区。这实际上是部分影视作品带来的负面影响。
2.3 享乐主义。操纵影视的商业集团在利益的驱动下会把消费包裹上种种诱人的文化符号,夸大的炒作和广告使判断力不强的大学生很容易受到影响。渴求金钱、追求名牌、 超前消费,超前享受的享乐主义思想或多或少通过影视作品不断渗透到部分大学生的思想中去。
2.4 畸形的婚恋态度。一些低俗的影视爱情作品正在使当代大学生的婚恋态度走向畸形化。深受爱情影片里情节的影响,不少大学生崇尚“不在乎天长地久,只在乎曾经拥有”;像《蜗居》,为了追求享受,宁愿做“小三”。有的热衷于找“富二代”;有的找“有房有车的”;因此,闪电式及短跑式的恋爱成为当代大学生恋爱现象的主流,他们追求的不仅是真实的情感体验, 而是游戏爱情。
2.5 盲目崇拜英雄,崇尚暴力。为了取悦大众,占有市场,获取丰厚的经济利益,影视出品人经常不可避免地忽视社会影响,而只关注如何获取高额的票房。受广大青少年欢迎的动漫和科幻影视作品中就存在着大量渲染暴力的内容。同时,影视文化的商品性与通俗性也决定了其暴力文化的广泛流行,许多校园暴力团伙就是模仿影视诸如《暴力高校》、《古惑仔》等暴力行为逐步发展起来的。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影视文化对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产生的影响是巨大的和不容忽视的。我们必须跟上时代的步伐,密切关注其动态。同时不断探索,寻求积极有效的措施,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参考文献:
[1]陈丹.浅谈影视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J].大舞台,20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