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20 14:58:58
导语: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内容摘要: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时代,先进技术、金融资本和劳动力已经超越了国界,成为新时期国际竞争的驱动力。特别是以高新技术为主导的新兴产业的兴起,不仅成为企业迅速崛起的主导力量,也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引擎。本文基于发展的视角,论述了区域经济发展的理论,并提出了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措施。
关键词:经济一体化 区域经济 增长极 技术创新
伴随着世界科技与经济的快速发展,区域经济竞争已经成为国际竞争的重要舞台。斯坦福大学塑造了硅谷的神奇,MIT和哈佛大学谱写了美国波士顿地区“128号公路”沿线的繁荣,它们不仅对区域经济发展起到了巨大推动作用,而且也对整个国家乃至世界经济产生了巨大影响,这也成为理论界研究的热点和重点问题。本文基于发展的视角,论述了区域经济发展的理论,旨在为政府提供有益的借鉴。
区域经济发展理论梳理
在传统的古典经济学研究范畴内,人们普遍认为经济发展是均衡的,市场竞争条件充分,资本和劳动力能够自由流通,就会促进区域经济之间均衡发展。但是,这种静态分析的方法无从解释经济不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通常这些地区并不具有推动所有产业和区域均衡发展的资源禀赋,而市场力量的最终作用结果通常是加剧了区域之间的差距。究其主要原因,是忽略了技术进步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以及规模效应的影响,并非完全充分竞争中的市场供求关系能决定资本收益。
20世纪50年代以来,以法国经济学家佛朗索瓦·佩鲁为代表的新经济增长极理论,试图从另一角度解释当代社会现实的经济增长过程和新经济的崛起。他认为,技术进步和创新是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创新并不是在所有产业均衡推进,总是倾向于集中在某些特殊的产业和领域,这些产业和领域就被称为“增长诱导单元”,也称为“增长极”。例如,斯坦福大学塑造了硅谷的神奇,MIT和哈佛大学谱写了美国波士顿地区“128号公路”沿线的繁荣,它们对该地区经济发展起到了巨大推动作用,并对整个国家乃至世界经济也产生了巨大影响。
该理论进一步深化和拓展了熊彼特的创新理论,他认为:“熊彼特片面注重私人厂商的作用,特别是大型私营厂商的作用。但是当局和他们的首创精神以及较小的、为适用于当地情况所作的创新也同样重要,不容忽视”。增长极既是创新的发源地,又是扩散源,当这种产业增加资本或者购买服务时,也会对其他领域产生连锁效应和推动效应,最终从区域间的不均衡发展到区域的均衡发展。
值得提出的是,自增长极理论提出以来得到广泛应用,但由于种种原因,实际效果并不理想,引来质疑之声不断。例如,1957-1966年期间,意大利为了解决南贫北富的地区二元结构和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在南部选取4个增长极典型区,建立了钢铁、石油化工、机械、金融加工、电机等“推进型”产业,最终以失败而告终。究其主要原因是:第一,理论有待完善。作为一种开创性的发展理论,该理论没有就怎样来确定推动型产业和适宜发展增长极的地点,推动型产业的支配效应即集聚经济的正负效应表现如何,增长极理论自身的数量、规模、内部产业结构等一系列技术性问题在实际应用中如何解决进行理论推演。第二,理论的可操作性不强。在该理论中经济空间是一个抽象的概念,人们无从考察任何空间中两个地方的各种物质流、资本流、劳动力流、技术流、信息流,从而也就无法找到增长极的支配效应、联系效应以及分配效应。
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策略
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因素主要有企业、劳动力、技术和制度,这些因素是独立的,分别对区域经济发展发挥作用,但其交互作用和渗透作用则是复杂的。无论是从范围经济还是范畴经济的角度看,企业都是实现经济增长的主体,而制度、技术和劳动力则是保障因素,以保证实现生产资源的整合和优化配置。企业是经济增长的载体,各种企业之间形成了强大的以地缘为基础的关系网络,包含忠诚信任、互惠双赢、竞争与合作的内在依存性,进而形成产业集群。集群内通过知识渗透和传递、人力资本流通、资本流通,形成区域优势与特质。基于上述分析,区域经济发展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一)依靠技术创新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科学技术是新经济增长的引擎,这一点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美国于1944年11月提出“将科学对战争胜利所起巨大作用的经验用于和平时期,使科学服务于美国战后的国富民强”的新经济政策,并且以斯坦福研究园为载体,大力发展产学研合作,塑造了硅谷的传奇和辉煌;成为各国纷纷效仿的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成功模式。在我国,在科学发展观的引领下,也应该高度重视技术创新的辐射作用和渗透作用,大力加强自主创新,增强科技成果转化能力,提升产业整体技术水平,通过技术升级进行差别化竞争。
在现代社会,低成本竞争大幅度缩小了企业的利润空间,加快了产品的衰退过程,促进新一轮的技术创新。即通过技术创新生产出在“性能/价格”或产品技术含量比竞争对手更具有优势的产品,以此来占领市场份额。《全球创业观察》研究报告表明,创业创新活动能够促进经济增长,创业创新活动水平的不同可以影响国家经济增长水平的1/3,可见,技术创新对于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明显。特别是对于一些资源枯竭城市和区域,发展技术含量高的企业,消化已形成的生产力,可以极大地降低经济社会的转型成本。
【关键词】区域经济;发展战略。
1引言。
1958年美国发展经济学艾伯特·赫希曼在《经济发展战略》一书中率先提出“发展战略”这一概念,重点讨论发展中国家如何利用自己的潜力、资源与环境,谋求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联合国先后制定了60年代、70年代、80年代三个10年的“国际发展战略”,它使得“发展战略”一词逐渐越出以发展中国家为研究对象的范围,也广泛运用于发达国家。
2国外研究现状。
2.1理论贡献。
(1)区域平衡增长论。
均衡增长的主要涵义是指国民经济中各个行业和部门相互协调、共同增长。主要包括赖宾斯坦(H.Leibenstein)的临界最小努力命题论、纳尔森(R.R.Nelson)的低水平陷阱论、罗森斯坦和罗丹(P.N.Rosenstein-Rodan)的大推进论,以及纳克斯(R.Nurkse)的贫困恶性循环论和平衡增长理论。
(2)区域不平衡增长论。
区域不平衡增长论认为增长过程在实质上是不平衡的。其代表理论有佩鲁(Perour)的增长极发展理论、缪尔达尔(GunnarMyrdal)的循环累积因果理论和赫希曼(A.O.Hirschman)的依附理论。
(3)区域阶段发展论。
倒U型理论(ReversedU-ShapedTheory)
1965年,美国经济学家威廉姆森(J.G.Williamson)把库兹涅兹的收入分配倒U型假说应用到分析区域经济发展方面,提出区域经济差异的倒U型理论。他通过分析24个国家的国际横截面数据和10个国家的时间序列数据,认为国内不同发展阶段区域不平等的变化趋势,地区间收入差异的长期变动趋势大致呈倒U型。
(4)钟型发展理论(BellShapedTheory)
1980年。美国著名区域经济学家阿朗索(W.Alonso)提出了“钟型发展理论”,引入了描述经济发展过程的变化次序模式—钟型模式。在发展初期,国家的增长是不平衡的,存在富裕地区与贫困地区。即使在某一区域内,用各人口组所占财富比例来衡量,社会不平等现象也很突出。
由于某一个或几个城市增长很快,高速城市化是增长早期的特点。
2.2国外典型区域经济发展政策的战略选择案例。
(1)美国区域开发的“均衡”战略。
美国在开发不发达地区时,采取的是均衡战略,其有七个主要措施:
一是对不发达地区实现优惠税制;二是由政府出面组建经济开发区,帮助落后地区加快发展经济;三是以交通运输为重点,扶持经济落后地区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四是利用财政金融手段,鼓励并引导私人企业向落后地区投资;五是优化产业布局,拉动经济增长;六是有意识提高劳动力索质,注重引导人力资源流向;七是重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
(2)前苏联区域开发的“倾斜”战略。
与美国不同的是,前苏联在区域开发上采取的是“倾斜”战略,主要是通过建立一些科研中心来辐射周围地区,为周围地区经济发展提供资金、技术、人才支持,以此来促进相应地区的经济发展。
(3)巴西区域开发的“发展极”战略。
巴西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采取的措施是在落后地区建立“发展极”并以此形成发展网络,带动整个落后地区的经济开发。巴西“发展极”的建立是通过设立专门的开发机构来指导、组织并实施的。
(4)日本区域开发的特殊战略。
60年代,日本政府为缩小经济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之间的差距,缓解经济布局的不合理现象,先后制定了四次全面综合开发计划,采取了“据点开”、建设“定居圈”和“技术集成城市”等措施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3国内研究现状。
中国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了经济发展战略的研究。刘国光(1984年)在其主编的《中国经济发展战略问题研究》中提到,经济发展战略是指在较长时期内,根据对经济发展的各种因素、条件的估量,从关系经济发展全局的各个方面出发,考虑和制定经济发展所要达到的目标、所要解决的重点、所经过的阶段以及为实现上述要求所采取的力量部署和重大的政策措施;杨万钟(1999年)在《经济地理学导论》中提出区域发展战略是在经济区划的基础上对未来区域经济发展蓝图的总体勾画,是进行区域规划和产业布局的重要前提。方创琳(2002年)在《区域发展战略论》中提出,区域发展战略就是根据区域发展条件、进一步发展要求和发展目标所做的高层次全局性的宏观谋划;单于广(2003年)认为我国当前宜采取非均衡协调发展战略。他认为区域非均衡协调发展战略指由于我国各地区发展同一产业或者同一产业投人产出效果不尽相同,在国家所掌握的资源十分有限的情况下,为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保证国民经济较快增长,国家必须集中有限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采取重点开发的方式,并在资源分配和财政投入对重点开发地区的重点产业进行倾斜,以此求得中西部地区和东部沿海地区的共同富裕。
4结语。
李奇泽、敖明山(2008年)在分析了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演化过程三个重要的阶段,均衡发展阶段、非均衡发展阶段、非均衡协调发展阶段后,作者指出区域统筹发展战略将是我国今后区域经济发展将选择的发展战略,他认为具有很强的统筹协调力是区域统筹发展战略的关键点,区域统筹发展战略有强大的资源整合力,具有生态支撑力是区域统筹发展战略的亮点,具有生态支撑力是区域统筹发展战略的亮点。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其理论和模式也应保持与时俱进,不断更新和完善,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新的、适应需求的区域发展战略将产生。
参考文献:
[1]刘国光主编《中国经济发展战略问题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
[2]谭祟台等《发展经济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
[3]张培刚主编《新发展经济学》,河南人民出版社。1992.
[4]杨万钟主编《经济地理学导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5]方创琳主编《区域发展战略论》,科学出版社。2002.
[6]李奇泽、敖明山,对我国区域经济的非均衡与协调发展的思考,中国商界,2008年。
关键词:区域协调发展;西部区域;发展水平
一、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现状
(一)写作背景及目的
目前,我国已经进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大形势之下,经济利益是市场经济的主要驱动力。企业生产也更加注重经济利益的获取率,无论是哪个经济团体都更倾向于将生产资本投入到配置合理生产高效的地区,希望以此带动整个地区的效率和效益。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也适用于同样的道理,若想获得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需要让不同区域的经济要件满足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需求。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所追求的一个重要战略目标。为此,国家从“九五”计划开始,把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作为一项重要的国民经济发展方针,先后实施了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等重大区域发展战略,形成了以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为导向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从2008年开始,国家密集出台和实施了一批区域规划,使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不断完善。在地方层面,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已经成为一种新的发展共识,各级地方政府都把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作为五年发展规划的重要内容,部分区域还编制和实施了区域规划、区域发展战略等,推动本行政区域内的经济协调发展,并积极参与跨行政区域的经济协调发展行动。
(二)论文研究方法
在撰写论文的过程中,本文使用定性与文献研究法相结合的方法对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问题进行研究分析。而且参阅了大量的期刊、论文、图书和一些权威的网站本文中的资料均来自相关图书、期刊、论文和专业网站的信息。通过收集、分析、整理、挑选出与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相关的内容,形成本文理论和实践方面的有力支撑。
二、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存在的问题
我国经济发展不协调的原因并不是单一的,而是不同方面共同造成的结果。我国不同地区之间的自然条件和人文理念存在差异,不同地区的福利政策也各不相同,因此相关联的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下面我们将借助经济学相关理论从不同角度分析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的原因。具体如下:
(一)区域内的科学技术应用性不高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带动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将科技成果不断应用于经济生产过程中,对于商品化经济的发展是一种极大的促进。创造力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一大竞争力,形成一个完善的区域创新体系是带动区域协调发展的一大法宝,只有通过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将先进的技术以及应用理论应用到生产中不断优化区域内的产业结构升级,最终形成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竞争优势。我国许多区域的科技投入力度明显不足,科研费用的投入远远低于国家水平。
(二)区域内难以形成后发优势
梯度转移理论是经济学中另一个重要的经济理论,它主张让经济较为发达的区域优先提高经济发展的速度,随后通过产业转移以及要素转移来带动经济不发达地区甚至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最终实现整个区域的经济整体提升。
(三)主导产业缺乏强有力的带动作
用主导产业是带动一个地区发展的关键元素之一,一个地区的主导产业越强劲,对地区的辐射带动范围越广泛,辐射带动效用也越强大,可以聚集其他相关产业迅速靠拢,不断支撑整个地区的经济发展。
三、促进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战略措施
(一)制定切实可行的地区考核体系
我国针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这一目标实施了一系列的措施,之所以没有收到良好的效果,是因为没有一个完善的适合实际情况的考核体系。切实可行的地区考核标准是加强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一个方向标。地区考核标准的制定可以将地区间的经济协调发展真正落实,不断加强区域之间的联合行动。考核体系的建立要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方面是考核的标准,另一方面是考核的内容。关于考核标准要根据不同区域的实际情况实行不一样的考核侧重点,不能使用统一的考核标准,对于经济发达的区域,需要鼓励其充分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对于经济发展水平低的地区需要偏重于考核它的人均水平以及环境保护状态,积极转变剩余劳动力,提高城镇化的水平。
(二)兼顾效率与公平,合理进行资源配置
我国的经济发展战略经历了不同的时期,做出了不同的战略选择,从最初的效率优先,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到如今的兼顾效率与公平。兼顾效率与公平就是将两者放在一样重要的位置。在我国资金投入”技术投入等资源配置上,立足于效率与公平的双重立场,从我国的整体利益以及长远发展出发,进行有效的资源配置与选择。兼顾效率和公平可以有效地避免政府与市场失去主导问题的出现,是国家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有力法宝。
(三)发挥市场的主体地位
增强政府的主导力量市场是市场经济的重要元素,市场作为主体地位,对资源配置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市场调节也存在了一系列的弊端,比如自发性盲目性以及滞后性,容易造成地区的经济波动,不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因此还需要借助政府的主导力量进行有效的调整!政府应该完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机制,增强对区域经济的合理布局。
四、结论
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一个不断动态变化的过程,不同的时期面临着不同的挑战和问题,因此,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需要不断摸索,不断探究,结合最新的时代形势,把握时展的新变化,适时制定适合当下发展的新战略,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良性互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战略选择需要站在全局的观念之下,秉承着科学的精神以及务实的态度,尊重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
参考文献:
[1] 覃成林.论经济市场化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J].经济纵横,1991.45
[2] 覃成林,郑云峰,张华.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趋势及特征分析[J].经济地理,2013.46
[3] 陈甬军.以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逐步缩小地区发展差距[J].中国经济问题,1996.67
[4] 马龙龙.论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市场体系建设[J].价格理论与实践,2010.5
[5] 李大升,冯伟.主导产业选择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4
[6] 吴小康.垃圾围城:突围,刻不容缓[J].半月谈,2011.14
[7] 覃成林.论经济市场化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J].经济纵横,1998.22
关键词:山东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综述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近十年来,山东经济迅速发展,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但由于各方面原因,山东省各地区发展并不平衡,区域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呈现出明显的差异,并且成为制约山东省经济进一步发展与经济质量提升的障碍。对于如何实现山东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问题,目前已经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我认为,对于山东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的进程,区域经济的现状以及实现协调发展的途径和对策进行梳理,还是很有必要的。
一、对于山东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进程的概述
(一)1984年至1991年:山东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的起步阶段。薛克在《山东区域发展战略研究》中,指出了山东省东西部发展的差异问题,并提出了促进东西部地区共同发展的措施。
(二)1992年至2002年:山东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的深入阶段。徐瑞华,杜德斌在《山东省区域经济差异及发展对策研究》中,指出上世纪90年代以来,山东省区域经济差异程度不断扩大,并提出了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相关举措。
(三)2003年至今:山东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的成熟阶段。这一时期,对于山东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问题的研究成果颇为丰硕。具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有:傅增清:《山东区域经济发展差异性及其策略选择》;李广杰,侯晓敏:《论促进山东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等。他们均指出新时期山东省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和解决地区发展差异问题的重要意义,并提出了促进山东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措施和途径。
二、对于山东省区域经济差异的原因分析
学者们认为,造成山东省区域经济差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张平,朱智强在研究山东省区域经济差异的成因时,认为山东省东、西部经济发展不平衡是多因素长期共同作用的结果。总的说来,是主观和客观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在客观方面,由于地理区位、资源禀赋、历史发展水平等差异,山东省不同经济区域的经济发展不可能是均衡地同步发展,这就深刻地影响到当地农业的产业升级和第二、三产业的兴旺,进而产生区域差距。主观方面的因素主要包括政府政策和人口素质等。这里需要强调的是,欠发达地区人口增长快、人口素质普遍偏低,居民缺乏自力更生、自我发展的观念,缺乏经营管理、科技创新的理念,是阻碍地区经济快速发展和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的致命性因素。[1]
李广杰,侯晓敏也指出,受自然、历史及经济基础等因素影响,山东区域经济发展呈现明显的地域差异特征。与山东东部发达地区相比,鲁西和鲁南等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差距明显。[2]
三、对于山东省区域经济发展的现状研究
近年来,学者们对于山东省区域经济发展现状进行了比较全面的研究。徐瑞华,杜德斌认为,20世纪90年代以来山东区域经济差异程度不断扩大,山东经济发展不均衡体现十分明显,胶东、胶济沿线、京沪鲁中南段两侧是山东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地区,其他地区发展水平较低。以国内生产总值来说,上述半环状地带涉及9个市提供的国内生产总值占全省的3/4,鲁西北,鲁中南8市所占比例不足1/4。产业结构层次普遍提高,但地区差异显著。地区经济发展支持力“东强西弱”。[3]
张广威,车培旭认为,山东省是全国的经济大省,发展速度快,经济增长方式不断向集约型转变。在区域经济一体化推动下,国际产业不断向省内转移,山东半岛地区近几年迅速崛起,经济实力凸显,日趋成为全国重要的增长极之一。但山东市域、县域经济差异较大,东西部地区间和城乡间贫富差距大,同时也存在“问题”区域。尽管全省的空间经济有差异和问题,将成为发展的挑战,但这也为区域要素的整合提供了战略空间,今后在区域结构调整和区域开发上大有文章可做。[4]
傅增清也指出山东区域经济的差异表现为以下几点:(一)山东地区经济差异长期存在且程度不断扩大。(二)产业内部结构地区差异显著。(三)地区经济发展支持力“东强西弱”。(四)城市化水平“东高西低”。总之,山东目前东西部之间的差距是综合的差距、全方位的差距。[5]
对于山东省区域经济差异产生的影响,张平,朱志强认为:适度的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对经济发展有积极的正面影响,它可以形成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源及提供区域竞争与合作的平台,有利于形成一种区域间你追我赶的和谐局面,并最终推动整个国民经济快速、高效、健康地发展。但区域经济发展差距过大,将会对经济发展、政治稳定等方面产生不利影响。从总体上看,区域经济之间的差距扩大将阻碍我国步入小康社会的进程,不利于构建和谐社会目标的实现。[6]
四、关于山东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途径的研究
当前,山东省区域经济发展面临着新的形势,机遇与挑战并存。山东省政府应依据区域经济的发展规律,确立科学的区域经济发展思路,加快转变区域经济发展方式,加强各区域之间的协调与合作,充分发挥经济较发达的城市地区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带动作用,促进山东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徐瑞华,杜德斌认为,必须正视地区差异,重视经济发展效率;建立省域差异警戒水平,在省域差异警戒线下进行合理的政策调控;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区域发展;构筑产业“点—轴”系统,增强经济辐射功能;实施“科教兴鲁”战略。[7]
时亚栋指出,实现山东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关键,是立足各地特色,整合优势资源,形成合力。必须着眼于健全市场机制,打破行政区划局限,促进生产要素有序流动,引导产业合理布局,提高区域发展的协调性,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增强山东在全国区域发展大格局中的竞争力。(一)充分发挥半岛经济区和省会经济区的带动和脊梁作用。(二)加快东西结合步伐,加大政府资金扶持投入力度,努力振兴鲁西南经济。[8]
张广威,车培旭认为,需要采取以下策略:(一)加快山东半岛城市群和山东半岛制造业基地崛起;(二)协同区域发展;(三)统筹区域城乡发展;(四)承接产业转移;(五)推进黄河三角洲开发和“海上山东”建设;(六)重视省界区域经济发展。[9]
姜绍华认为,要从战略和全局的角度考虑,山东地区差距问题的解决,一方面,需要采取积极有效的宏观调控和扶持措施,另一方面,需要启动西部地区的内在活力。(一)制定规划,把解决地区差距、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作为重要的宏观政策目标。(二)加快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为推动西部落后地区的开发创造必要的基础条件。(三)制定和实施有利于促进西部地区开发的特殊区域政策。(四)积极调整财政政策,加大对西部地区的扶持力度。(五)积极运用金融政策,加大对西部地区的信贷支持。[10]
傅增清指出,缩小山东地区差距的策略选择如下:西部的鲁南、鲁西等区域宜选择增长极跨越式发展模式,可优先做大济宁、日照作为区域经济中心;应将中部崛起提升到新的高度;以青岛为龙头,一体化网络模式开发半岛城市群。[11]
马浩认为,要正确处理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和协调发展的关系,全面贯彻蓝色经济战略背景下的山东省区域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的战略。充分发挥东西部比较优势的基础上,抓住蓝色经济区建设的机遇,在继续发展东部的同时加快发展西部经济发展,实现山东区域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完善市场机制,转变政府职能,优化资源配置。建立生态互补型产业结构,促进企业间合作共赢。进一步完善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政策体系,并加大对中西部地区政策扶持力度。[12]
贾希亮,郑艳娜认为,山东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方向有以下几个:(一)强化青岛、济南两大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二)建立内外联动机制,促使区域经济由差别发展走向协调发展。(三)加快欠发达地区工业化、城市化和经济国际化发展步伐首先,要加快推进工业化。[13]
五、研究的不足和展望
近些年来,随着社会科学研究中对文化因素的关注,国际区域经济研究中出现了强调文化和制度因素的学派。一些主要来自有地理学背景的学者们,认为经济空间差异只有放置于文化、社会和政治关系之中,才能很好地加以解释;政府及非政府组织、半官方机构对经济活动的干预和管制,影响区域经济的发展。在对于山东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研究中,对于文化、社会等因素关注较少。此外,对于政府及非政府组织、半官方机构对经济活动的干预和管制而对区域经济的发展产生的影响,也鲜有研究。
此外,目前对于山东省区域经济的研究视野不够开阔,大多局限在山东省内部。我认为,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应当将山东省经济的发展置入全国乃至世界经济格局之中。我们在研究过程中,也要注重对其他省份和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经验的借鉴。
参考文献:
[1]张平,朱智强:《和谐山东构建中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06年第4期.
[2]李广杰,侯晓敏:《论促进山东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理论学刊》2007年第7期.
[3]徐瑞华,杜德斌:《山东省区域经济差异及发展对策研究》,《山东经济》2002年第5期.
[4]张广威,车培旭:《山东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环渤海经济瞭望》2006年第1期.
[5]傅增清:《山东区域经济发展差异性及其策略选择》,《山东经济》2009年第1期.
[6]张平,朱智强:《和谐山东构建中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06年第4期.
[7] 徐瑞华,杜德斌:《山东省区域经济差异及发展对策研究》,《山东经济》2002年第5期.
[8]时亚栋:《山东省区域经济差异分析及对策研究》,《经济与社会发展》,2009年第2期.
[9] 张广威,车培旭:《山东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环渤海经济瞭望》2009年第2期.
[10]姜绍华:《山东区域经济发展的现状及其战略选择》,《山东经济》2003年第2期.
[11]傅增清:《山东区域经济发展差异性及其策略选择》,《山东经济》2009年第1期.
关键词:区域经济;协同发展;协同发展机制
协同发展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主题,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的不断深化,区域之间的经济联系越来越密切,信息交换越来越频繁,技术交流越来越广泛,生产要素的流动更加顺畅,世界经济已成为相互渗透交织的密切的复杂体系,任何区域都不能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独善其身。协同发展,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促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互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互衔接、相互促进、良性互动。
一、区域协同理论的研究现状
(一)区域经济发展理论
区域经济发展是区域经济学研究中的重要领域。区域经济发展,一方面表现为区域经济总量的增长,另一方面表现为区域产业结构的不断演进和升级。区域产业结构一般有主导产业、关联产业、基础产业所组成,因此,发展不仅包含了增长,还包含了功能的变化(Herrick&Kingder berger,1983)。一般认为,德国经济学家杜能(J.H.V.Thunec)开启了区域经济发展的研究。因为其于1826年发表的著作《农业和国民经济中的孤立国》中首次提出了“区位”问题,自此之后便产生了众多区域经济学理论流派。
(二)区域经济发展的动力机制研究
1、中心推动或不平衡论――增长极理论及其发展
1955年,法国经济学家弗朗索瓦・佩鲁(F.Perroux)在《增长极概念的解释》一文中认为,经济的增长不可能同时出现在所有的区域、部门、厂商,它将以不同的强度进行分散分布,在某一特定的经济空间内总会存在着若干经济中心或增长极、点,它会产生类似刺激作用的“磁力场”,呈现出“极化效应”,增长极、点快速发展之后,会通过不同的渠道向外扩散,产生“扩散效应”,对整个经济产生不同的终极影响。之后经过罗德文(Rodwin)、缪尔达尔、赫希曼等发展了增长极理论(张聚华,2002)。
2、线性推进论――梯度转移理论与点轴开发理论
极化推动的思想显然是非线性系统性,是一系列复杂地变动。梯度转移理论以一种层层递进的思想来强化发展,与极化思想有相似之处,但是其避免了极化理论的复杂性。点轴开发理论是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采取空间线性推进方式,它是增长极理论聚点突破与梯度转移理论线性推进的完美结合(周旬,2006)。点轴开发理论在形式上与梯度转移有相似之处,是增长极理论的延伸,但在重视“点”(中心城镇或经济发展条件较好的区域)增长极作用的同时,还强调“点”与“点”之间的“轴”即交通干线的作用。
3、网络结构开发论――网络开发理论与圈层结构理论
网络结构开发论综合了网络开发理论和圈层结构理论,它们分别以一种严格意义和非严格的网络结构呈现出来。增长极开发、点轴开发都是以强调重点发展为特征,在一定时期内会扩大地区发展差距,而网络开发是以均衡分散为特征,将增长极、增长轴的扩散向外推移。网络开发理论注重于推进城乡一体化,加快整个区域经济全面发展。该理论的适用应选在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区域之间发展差距已经不大,区域经济实力已允许较全面地开发新区的时候。郝寿文、安虎森(1999)在界定区域经济学概念的时候,强调了区域经济结构的重要性。他们指出,区域结构的存在,区域内任何经济活动通过区域结构的联系网络,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圈层结构理论最早由德国农业经济学家冯・杜能提出。他的主要观点是,城市是一个不断变动着的区域实体,由建成区至,由城市核心至郊外,各种生活方式、经济活动、用地方式都是从中心向呈现圈层状的有规律变化的。“圈”实际上意味着向心性,“层”体现了层次分异的客观性特征。圈层结构反映着城市的经济社会景观由核心向呈规则性的向心空间层次分化。
4、大推进开发论――大推进理论和平衡发展理论
大推进开发论有两种代表性理论,即罗森斯坦-罗丹的大推进理论和纳克斯(R.Nurkse)的平衡发展理论。大推进理论的核心是外部经济效果,即通过对相互补充的部门同时进行投资,一方面可以创造出互为需求的市场,解决因市场需求不足而阻碍经济发展的问题;另一方面可以降低生产成本,增加利润,提高储蓄率,进一步扩大投资,消除供给不足的瓶颈。由于平衡增长理论,避免了片面强调工业化、忽视其他部门发展的倾向,强调大规模投资和合理配置有限资源的重要性,重视市场机制作用存在的局限性和实现宏观计划化的必要性,为发展中国家实现工业化和经济迅速发展提供了一种发展模式,并对一些国家的经济发展战略政策制定产生了一定影响,因而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张聚华,2002)。平衡发展理论的出发点是为了促进产业协调发展和缩小地区发展差距。
(三)协同发展的研究回顾
1、协调发展与协同发展
协调发展强调以系统论的方法用全局性的视角来处理发展中的问题,并以自组织理论为核心,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的,通过区域内的人口、资源、经济、科技、环境、资源等六个系统及各系统内部各元素间的相互协作、相互配合和相互促进而形成的社会发展的良性循环态势,它是一个客观存在的社会发展系统。由人口、社会、经济、科技、资源、环境元素构成,使系统内部的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人流和价值流这“五流”的运转合理有效并且形成协调发展系统。协调发展系统是一个自组织系统、开放系统、复杂系统、灰色系统、非线性系统(王维国,1998)。“可持续发展”和“科学发展观”代表了当代“协调发展”的最高理念,作为其内核的“协调发展”,也被赋予了最新内涵,“协调发展”不仅必须“以人为本”尊重客观规律,而且既要顾及当代人,实现“代内协调发展”,又要顾及后来人,实现“代际协调发展”,还要保持“发展”在空间(包括地理空间、产业领域等)上的“协调”(熊德平,2009)。协同发展与协调发展一样同样大量应用了系统论和自组织理论,同样以“可持续发展”为最终目标,但协同发展更强调协同理论的应用。协同理论认为:慢变量支配原则和序参量概念,认为事物的演化受序参量的控制,演化的最终结构和有序程度决定于序参量,并由此形成的协同效应、伺服原理、自组织原理,由于其聚焦于发展问题的本质,使协同发展更具有操作性。
2、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研究
(1)区域经济协同发展与产业发展
张平(2005)从胶东半岛区域产业结构同化、特点同化、职能同化的现象突出,各地区对生产要素竞争激烈,甚至不正当竞争等地区壁垒提出了解决策略:建立一个超越地方利益之上的组织;出台政策对地区的发展方向、规模与结构等合理引导,必要约束;建立信息互联互通平台,建立高效的交通物流网络;建立要素可以自由流动的区域大市场,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刘慧怡(2006)界定了区域旅游协同发展的基本含义并指出了区域旅游协同发展要遵循的一系列基本原则。余志勇(2005)在红三角区域旅游发展协同论中试图找出协同论中的“序参量”(Order Parameter),并认为各级政府、旅游企业、旅游人才和资金等因素是影响甚至支配红三角区域旅游协同发展的主要“序参量”。粟路军,柴晓敏(2006)认为区域协同发展是区域旅游合作的高级形式,探析了区域旅游协同发展模式:以地方利益为基础,协同发展为目标,以市场交易为协同方式,以政府机制为协同保障,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分析区域旅游协同发展的条件与障碍因素,构建区域旅游协同发展的区际协调机制,区域旅游协同发展的实施与监督调控。产业的有效互补是实现区域产业协同发展的基础;产业竞争力的协同提升是促进区域产业协同发展的核心;战略与对策的制定是推进区域产业协同发展的保证(朱斌,2006)。产业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协同效应主要表现为隐性协同和显性协同(邹树梁、高阳,2006)。巫文勇(2006)建议出台《区域产业结构调控法》以促进和保障中国区域产业协同发展。白晋湘(2007)将协同理论引入区域农业品牌中,并认为“区域农业品牌发展的核心问题是怎样协同不同营销主体在满足目标市场消费者需要的前提下与区域品牌的资产最大化目标保持一致”。高明、刘俊杰(2008)得出协同发展的动力来自于市场驱动力和政府调控力。
(2)区域经济协同发展与城市发展
城市发展是区域经济发展在空间上的增长极,城市在区域经济中的充分发挥其作用,发挥城市之间的潜能和优势,促使区域经济快速高效可持续发展。“协同和发展是城市持续成长的“因”,是城市成长的基础和前提,是城市成长的保证和制约,是城市成长的关键和具体工作,是建设和谐社会的要求(陈迪,2006)。
陈玉和等(2006)认为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应基于城市间的资源禀赋,实施差异互补,追求协同发展,并注意坚持市场机制和政府职能的差异互补。柳新华等依据烟台市在环渤海经济圈中的定位可以利用交通运输枢纽的而形成辐射线来增强烟台市与环渤海经济圈协同发展中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柳新华,2007)。建立金融协调机制,加强地区的金融合作,实施区域金融一体化战略是其重要途径(刘俊芳,2007)。
(3)集群视角下的区域经济协同发展
许雪琦通过实证分析有力的证明了协同发展能够提升物流服务业和制造业集群之间各自的生产效率和利润,从而提升整个区域经济的总体竞争力(许雪琦2007)。建立区域产业集群的统筹发展体制主要用来解决区域内各地的“诸侯经济”,根据各地的资源禀赋和原有产业的发展现状来培育产业集群,实现区域内产业协同(张桂梅,2006)。有研究认为产业集聚的目的是通过群体协同效应而达到共同发展的目标,产业集群的演化动力室竞争合作协同,通过协同演化可以促进双方效率的不断提高和达到集群整体的最优资源配置。
(4)区域与区域之间的经济协同发展
钱亦杨、谢守详早在2004年就认为长三角大都市圈应该开展跨行政区规划,加速区域经济一体化;加大城市联系,增强大都市的内核功能;快速都市圈内的通道的建设;加快金融改革步伐,促进资本自由流动;积极发展本地区主导型产业,加快产业集聚进程。冷志明认为区域经济协调最主要的形式是区域产业协调,这是因为产业范畴直接或间接包括了商品流、资金流、信息流等各项地区经济活动(冷志明,2005)。在中国省区交界地域的经济发展问题上他提出利用密切的区域空间关系,打破行政区划限制走协同发展的道路,实现区域间优势互补,发挥整体优势就成为了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冷志明,2005)。卢中华通过建立地市区域协同的内部影响因素模型,并以山东省临沂为例,找到了影响区域协同的主要因素有区域文化教育水平、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政府治理环境污染的投资和农民的人均收入(卢中华,2006)。“准确的把握区际关系,是科学认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机制的前提与基础。”经济先发区域和后发区域协同发展有利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彭荣胜,2007)。后发区域的发展滞后,会引致区域消费结构断裂,不利于先发区域产业结构的升级;后发区域在劳动力供给方面对先发区域的经济增长形成桎梏,产业的梯度转移延迟,以及地方保护主义、区域市场分割和产业同构,会弱化区域间的经济联系从而影响整个区域经济的增长。先发区域也应当在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战略中承担更多责任。
(5)我国区域经济协同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纵观研究我国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论文中,目前我国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瓶颈,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方面:
首先,政府干预产生的主要问题。中央政府的财政倾斜政策不利于一些地区的思想观念真正想着市场化方向转变。长期以来,一些贫困落后缺乏主动进取意识,依赖思想严重,认为外部支持和国家援助是天经地义和理所当然的,而不重视对当地优势资源的积极开发以及利用,从而并不利于这些地区想着市场经济体制思想的彻底转变。地方政府的引资目标责任制容易引发短期化行为。招商引资不应是短期,企业、资金和项目不是被引进来就可以了,更要能发展,只有这样才会真正促进地方经济的持续增长,否则的话,靠这种引资拉动的经济增长只能是短暂的和粗放型的增长。地方利益驱动导致重复建设和产业结构趋同。地区产业结构趋同化主要表现为地区之间工业结构的相思程度呈现出不断提高的趋势。据统计,我国中部地区与东部地区工业结构的相似率高达93.15%,中部与西部地区工业结构相似率高达97.19%(马广琳、刘俊昌,2005)。其次文化与思想观念障碍。不同地域、不同发展水平的地区之间文化与观念的差异是客观的存在的。这种差异将直接影响不同地区之间的沟通与合作,给区际协同发展带来障碍。宏观领域主要体现在传统观念、价值观、、民族团体优越感、创新或变革精神等方面,微观领域主要体现在经营理念企业文化、管理模式等的差异(张绪胜,2001)。与此同时对于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理念上有待迅速提升。正视问题,认识到并明确区域经济的发展方向;根据资源环境人口等客观因素的承载能力和发展潜力,进一步明确区域的功能定位,制定相应的政策和评价指标,逐步形成各具特色的区域发展形势。生态保护、环境保护需要更有约束力,强制性的保护措施。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定位清晰,政绩考核具有针对性。坚持“先有理念,再有实践,逐步总结”,继续探索。
其次,区域经济协同发展史无前例。由于没有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涉及一个自组织系统、开放系统、复杂系统、灰色系统、非线性系统,需要区域内各行业,各部门,包括政府以及企事业单位的通力配合,这使得协同这些子系统具有很高的难度系数。也由于这样的系统中,不仅在推出协同发展战略后会很长的滞后效应,而且该系统受到的干扰的因素,故区域经济协同发展作用的效果往往难以在短期中体现出来。推行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战略后,不仅在衡量其运行效果评价上比较困难,而且在改进和调控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按照规划的方向进行上,也具有相当的难度。不断调整操作对象,使得标的指标符合协同发展战略,并促使区域经济能够在能够适当的控制下,有序地发展。
二、目前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不足之处
第一,目前研究多为当地决策者提供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对策。所得出结论都是一个范式。从分析本地的资源禀赋,历史文化定位开始分析,然后从全局出发考虑得到最后的对策:建立一个区域机构,协调统一;建立法规制度,减少内耗;加强区域内基础建设;便捷区域各要素的流动;保护生态等等。这样的对策在实际操作方面存在困难,涉及面广,难于掌控。
第二,协同理论中最主要的一块是自组织理论和伺服原理,然而目前的这方面的应用比较少。自组织理论的应用可以在重新组织系统内部子系统的结构而达到更佳的实际效果。找出区域经济中自有的发展规律,然后合理的调控各个子系统,使之符合区域经济系统自组织规律,从而自觉组织,又好又快地发展区域经济。同时在寻找区域经济协同发展中序参量,从而更好地为区域经济的协同发展创造条件。
第三,定性分析比较多,定量分析比较少应用到区域经济协同发展。同时定性分析也不够深入,对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概念的界定,对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之间的区别,对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战略目标的确立,对于区域经济中各部分该如何组织,如何发挥出协同效应,对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中引入实证分析不仅能增加说服力,而且能做出一些经济预测,有利于决策者分析当前形势做出正确决策。
三、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机制研究的必要性
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创新战略,而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必将得到长期贯彻执行。但是由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仍然属于初创阶段,不仅研究内容需要进一步丰富,研究案例需要进一步的扩展,研究方法需要进一步创新,加强有益的探索;而且因为在我国区域经济的两极分化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继续存在,我国幅员辽阔,各地的资源禀赋差异巨大,后天的经济基础又有天壤之别,所以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战略将在我国长时间的坚持。充分利用“政府宏观调控”和“市场调控”,充分调动区域经济内的有利因素,高效率的配置区域内资源,不仅能确保效率更能兼顾公平。
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机制是实现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方法,是将协同学与区域经济学有机结合的理论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和福利的有效手段,也是为执政者提供建议的有效途径。依据“先有理念,再有实践,逐步总结”,将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理论应用于区域经济发展中,积极探索,逐步总结,找出适合本地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机制,对发展我国区域经济颇有裨益。区域协同发展是一项综合研究,协同发展论将人们对社会系统、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的认识,提升到了一个新的综合性、整体性和系统性认识的高度。社会生态经济系统的协同发展包含了自然协同、经济协同和社会协同。协同发展是区域经济发展得以顺利、快速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前提条件,区域协同发展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创新战略。国内外部分专家学者及实际部门的工作者对此问题作了大量的研究和探讨,主要集中在:区域经济差异、区域(区际)联系、区域经济一体化、区域协同发展内容和方式、缩小地区差距的协同发展、经济与环境系统的协同发展、区域协同发展战略研究等。目前区域协同发展的定性和实证研究较多,而针对特殊的经济区域协同发展能力的提高以及如何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的非均衡及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展开实证研究较缺乏。针对转型时期区域协同发展水平的判定和综合评价,协同发展网络的构建,协同发展的趋势分析,协同发展模式选择,展开实证研究与评价是一个新课题。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机制的研究有助于构建区内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各要素全面发展的机制和框架,形成一个结构优化、富有活力、高效持续的区域经济系统,有效地解决区域持续发展的资源与环境约束。针对区域协同发展程度的综合评价分析有利于提高政府对协同发展的认识并树立新的协同发展观,促进有关政策法规的进一步完善,并为各级政府制定区域协同发展战略规划提供可靠的数据和参考。
参考文献:
1、Jerry Patchell,Kaleidoscope.Economies:The Proeesses of Cooperation Competitionand Control in Regional Eeonomic Development[J].1996.
2、白晋湘.基于协同的武陵山区区域农业品牌发展战略研究[J].湖南社会科学,2007(3).
3、陈迪.基于PERE区域协同发展的城市成长[J].现代城市研究,2006(11).
4、陈玉和,吴士健,田为厚.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差异互补与协同[J].青岛科技大学学报,2006(2).
5、郝寿文,安虎森.区域经济学[M].科学出版社,1999.
6、冷志明,中国省区交界地域经济协同发展研究[J].开发研究,2005(4)
7、卢彩梅,梁嘉骅.产业集群协同演化模型及案例分析[J].中国软科学,2009(2).
8、彭荣胜.区域协调与先发地区经济持续发展研究[J].商业研究,2007(10).
9、钱亦杨,谢守详.长三角大都市圈协同发展的战略思考[J].华东经济管理,2004(4).
10、宋家泰等.论地理学现代区位研究[J].地域开发与研究,1987(2)
11、王维国.协调发展的理论与方法研究[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0.
12、巫文勇.中国区域产业协同发展与《区域产业结构调控法》的制定[J].行政与法,2006(2).
13、徐伟.环渤海地区物流业协同发展分析[J].现代商业,2007(3).
14、叶峻.社会生态经济协同发展论[M].安徽大学出版社,1999.
15、余志勇.红三角区域旅游发展协同论[J].特区经济,2005(3).
16、张桂梅,尹逊涛.对胶东半岛发展产业集群的分析[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07(2).
17、周旬.论区域经济发展经济理论在三峡库区综合发展战略中的应用――建立增长极-经济圈-扩动态模式[J].理论探讨,2006(1).
18、朱斌.闽台协同发展高科技产业探索[M].九州出版社,2006.
19、朱英明,张雷.城市群竞争力的区域分异研究――基于长三角二级城市群的视角[J].技术经济,2008(5).
20、张绪胜,朱文兴.西部大开发经济统计决策[M].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
21、郭治安,沈小峰.协同论[M].山西经济出版社,1991.
22、熊德平,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协调发展研究[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近年来,我国区域经济迎来了最好的发展时期,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区域发展战略和政策的强力推进,具体而言就是区域发展战略政策的不断深化、细化和实化。
第一,从一味强调全国“一盘棋”和实施“大一统”的指导政策,转变为“四大板块”的战略思维与指导政策。
第二,在“四大板块”战略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区域政策指导的空间格局,从地域范围比较广阔的大板块走向地域范围相对较小的板块。比如从2006年起,运用区域规划和方案打造了一批跨省区、跨流域、跨行政区的经济区和经济带,如海峡西岸经济区、中原经济区、成渝经济区、北部湾经济区等。
第三,针对制约区域发展的相对贫困地区和其他特殊区域,制定了针对性很强的政策文件来推动其加快发展。
第四,选择一些具备条件的地区,围绕促进区域发展或推动改革开放的一些重大任务进行试点试验示范,打造了一些特殊功能区。这些功能区都承担了某些方面的重要改革发展试验任务。
我国区域增长格局已发生重大转变,西部增长速度2007年首次超过东部地区,2008年起全面超过东部地区。
区域战略与政策的强力实施,带来了一系列成效。尽管区域战略和政策的强力实施带来了区域经济发展的重大变化,但区域发展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区域间实质性的发展差距还没有缩小,不同区间人均GDP、人均财政收入、人均拥有的财富水平等重要指标差距还在拉大,特别是不同地区的公共服务水平还存在着悬殊。此外,区域无序和不良竞争仍然存在,资源枯竭型地区面临困境,还有日益严重的大城市的城市病,部分区域存在过度开发问题,经济社会活动的过度聚集,超出了环境承载能力,带来了交通拥堵、用地紧张、人口过密、环境污染、建设成本过高等问题。
下一步,要按照中央的部署,基于以往的成功实践和现实要求,进一步深化细化实化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具体措施,具体操作层面主要应把握好5个方面:
一是把实行区别对待作为完善区域政策体系的基本方向。分类指导、区别对待是区域政策的实质和核心。要在准备把握国家战略方向的前提下,充分考虑各地的具体差距和实际要求,制定不同的政策,真正实现一区一策。
二是把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作为缩小地区间差距的根本任务。要通过体制创新和法律保障,实现不分区域、城乡、工农、公私、贫富,一视同仁地实施财政、金融等公共政策,要加大对欠发达地区的基本公共服务投入力度。
三是把促进重点地区加快发展作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主要路径。在这方面,还是要坚持抓两头,一头抓条件较好地区的辐射带动引领示范作用,一头抓欠发达地区的加快发展,把地区发展中的“短板”补齐。
四是把开展试验示范作为落实区域发展战略的重要抓手。要围绕促进区域协调发展,选择适宜地区开展专项试验和综合试验,实现难点问题的突破。
五是把建立制度保障作为统筹区域发展的核心要求。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在根本上依赖于建立健全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法规体系,制度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既包括区域管理体制的创新,也包括区域间的利益合理分配机制的建设,还有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法规体系的建设等。
关键词: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建议
Abstract:Thisarticleprofitedfromthedevelopedcountrytopromotetheregionaleconomiescoordinateddevelopmentrelatedexperience,inviewofourcountry’sactualsituation,howtopromoteourcountry’sregionaleconomiescoordinateddevelopmenttoproposeownview.
Keywords:regionaleconomiescoordinateddevelopment;suggestion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早已被一些发达国家,如美国、德国等看作是事关国家长远利益和本国经济政治的根本制度能否正常运转的重要问题。在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增长,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也在不断扩大,如何促进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日益成为备受关注的问题。本人认为促进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应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1针对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进行专门的立法
可以说成功缓解区域经济发展差异过大问题的几个国家,都将区域经济均衡发展的任务纳入法制化的轨道。其中日本的区域经济政策完全以制定详细的法律法规来推进,而美国、德国也都有相关的专门法规出台。日本政府无论是对全国性开发,还是对地方性开发或特殊性开发,都制订了相应的法律,并根据各项法律制订了相应的计划,从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挥了政府的主导作用,保证了政府各项开发政策的实施;美国主要是通过法律来规范对落后地区援助资金的使用情况,保证所有的程序和过程都在严格的法律控制之下,防止发生将资金挪作他用,而使项目夭折的事情,保证了援助项目落到实处,提高了资金的使用效益,从而促进了欠发达地区经济的发展;德国的相关法律主要是使得平衡区域差异成为各级政府的共同任务,将区域经济均衡发展提高到了基本法的高度。
2充分运用了财政政策的相关工具
首先,针对不同地区采取差别税制。从20世纪30年代起,美国政府通过差别税制积极培养落后地区的良性循环能力。其次,要对落后大的地区转移支付,这里可以以德国的财政平衡制度作为借鉴。其特有的转移支付机制充分体现其合作性财政联邦制的“合作”性质,即通过财政手段实现州之间或地方之间人均财力的相对平衡,为确保各地区居民能够实现这种相同的生活水准创造条件,这正是德国财政制度的核心。
3对落后地区实行倾斜的金融政策
区域协调性问题处理的比较好的国家都十分关注运用对落后地区倾斜的金融政策来促进落后地区经济的发展。在我国实行对落后地区倾斜的金融政策主要可以考虑以下两个方面。首先,准备金制度、利率政策的倾斜。考虑到落后地区货币乘数较小的现实,应实行区域差别化的存款准备金制度,降低其存款准备金率;而利率市场化是金融深化理论的核心,也是落后地区金融改革的当务之急。利率作为资金的价格应该有效的反映资金的稀缺、投资的风险,利率也可以作为宏观调控的手段,作为资金流向的导航器。其次,采取积极政策合理推动落后区域金融的理念创新、技术创新、业务创新及制度创新。理念创新是实现由传统经营理念向现代经营理念的转变。落后区域金融发展滞后,固然有外部环境的制约,但内部理念的落后也是重要因素。4加大国家对落后区域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同时关注跨行政区域间经济的综合治理
各种基础设施的建设是欠发达地区经济增长的一个前提条件,包括交通、通信、教育等方面的建设,这些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而落后地区依靠自身力量无法筹集到足够的资金用于这方面的建设,这就需要国家加大相关的投资力度。同时,要针对不同地区采取因地制宜的发展战略的同时,高度关注跨行政区域间经济的综合治理。以德国为例,其在不同地区采取因地制宜的发展战略的同时,也要关注跨行政区域间经济的综合治理,使得区域间经济能得到协调发展。
5采取多种手段提高劳动者素质
美国政府促进落后地区发展的政策导向,主要是着重提高劳动者素质,鼓励私人资本投资,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创造新的就业机会,核心是要培育欠发达地区的自我发展的创造能力和持续发展的竞争力,认为政府的扶持是必要的但也是次要的。相关统计显示,我国当前对人力资本的公共投资占GDP的比重正在逐年增加,可见国家对提高劳动者素质这一问题也高度关注,但高等教育的投入并未随之增加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6使地方政府成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任务的具体承担者
德国所采取的这一政策十分值得我国借鉴,在我国当前国情下,如果使地方政府成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任务的具体承担者,而中央政府主要发挥居中协调作用,则更容易解决“诸侯经济”导致的各种矛盾。具体的做法可以首先通过立法的方式,将地区经济发展是否有利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作为地方经济发展政策合理性及相关领导干部政绩考核的主要指标,同时建立专门的部门定期进行审查以确保法律的有效性。
7合理利用外资
我国经济发展不能过分依赖海外资金,同时引进外资时应在吸引直接投资上下工夫。外国资本的流入如果处理不当,有时会具有很大的破坏性,特别是在短期资金和那些随时可以兑现逃走的证券投资的管理上。由于目前通讯手段十分发达,全球市场一体化进程加快,金融市场稍有风吹草动,证券投资资金在瞬时内就会抽走,从而对一国的对外支付造成严重压力。
8充分发挥中小企业在地方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德国经济的中坚力量,其实并非作为工业巨头的诸多大企业,而是众多的中小企业。为支持本国中小企业发展,德国采取了设立州投资的银行,设立中小企业资助项目、中小企业参股基金、市场开发项目,为中小企业创造、保证就业、提高竞争力,以及对出口市场的开拓、培训和技术应用等方面提供资金支持;促进中小企业融资,解决企业发展的资金瓶颈,成立巴伐利亚建设融资促进银行,为企业申请商业贷款提供政府担保;成立巴伐利亚风险资本投资公司,为中小企业融资等一系列手段。而这一点与我国实际也相吻合,充分发挥中小企业的作用,无疑是推动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关键一环。
从区域之间考察,城关区存在的突出问题有三个。第一,城关区与沿海地区之间经济发展水品水平的差距不仅没有缩小,反而呈现扩大的趋势。比如说兰州市2012年GDP收入是1570亿元,杭州市2012年GDP收入是7803.98亿,区域与区域之间的战略实施存在协调不够的问题,东部沿海地区发展得较快、较好,西部地区发展得较慢、较差,带动作用尚未充分显现。第二,自然资源等要素从西部向东部,从北方向南方的流动并没有导致区域经济发展协调度的提高。尤其一些资源的开发,越开发越贫困,越贫困越开发,反而陷入了“资源诅咒”的陷阱。比如说,政府的一些征战性项目和开发商以盈利为目的的项目严重阻碍城关区的生态建设的步伐,滥砍滥伐、破坏森林,使原本生态脆弱的生态区域更加脆弱。第三,城关区三产业比例严重失调,尤其是第一产业比重低下、比例严重失调,导致阻碍城关区经济发展。城关区近12年三产业的比重情况(见表1)。从表1可以看出城关区第一产业要高度提高,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比如说大力推广绿色产品),大力推广生态经济林(例如核桃树、桃树等),提高城关区第一产业的比重,已使城关区三产业比重更加协调,保持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因此,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即包括区域内的协调发展,也包括区域间的协调发展,即要做到区域内的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等诸要素之间的相互配套与协调发展,又要做到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诸要素在区域间的优化配置与协调发展。同样,以生态文明建设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即要从区域内部加以审视,努力谋求诸要素之间的协调与和谐;又要从区域之间加以审视,努力谋求区域之间在资源配置和经济发展中的协调与和谐。
二、今后城关区经济协调发展的思路
㈠产业分工合理化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城关区应当充分发挥自身资源优势,积极吸引东部技术与资金的西移,在确保控制污染的前提下,引入一些资源密集型产业,并积极引导其实现集约化、高度化,这是把东部的经济技术、自身资源优势与西部的资源优势有效结合,把东部的发展同城关区的开发结合起来的一个重要战略步骤。城关区产业结构升级先行一步,具有更强的自主发展能力,从而可以在区域产业结构协调中起到中转调剂作用。根据区域内的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资源优势,建立以资源密集型产业为主导,以现代服务业和先进装备制造业为辅的经济结构。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如兰州百合、永登玫瑰、兰州牛肉面、旅游业等,充分利用资源优势,不断实现产业升级,逐步推动区域产业结构的演进和产业结构的高度化。
㈡利用生态优势,大力吸纳优质资本生态优势是极其宝贵的投资环境。生态优势与优质资本的结合是一种“郎才女貌”式的结合。因此,要充分利用生态优势,大力吸纳优质资本。第一,提高环境准入门槛,坚决杜绝以降低环境标准的方式进行招商引资,防止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第二,增强环境保护力度,以壮士断臂的精神淘汰高耗能、高污染的产业,以腾笼换鸟的方式为优质资本创造空间。第三,继续创造生态优势,以优质环境吸纳优质资本,以优质资本挤出劣质资本。第四,大力创新人才科技政策,实现生态优势、资本优势、技术优势、人才优势和产业优势的结合,实现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区域经济 战略体系 盐城
沿海开发是江苏省“十一五”生产力布局“四沿”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区域上看,盐城、连云港、南通等沿海地区地处我国南北交汇枢纽地带,是江苏省最具发展潜力的区域,但目前我国沿海经济发展还处于“低谷”区。近期,《江苏省沿海开发总体规划》的制定为盐城等苏北地区的沿海开发带来了新的机遇。充分利用盐城的沿海优势,以系统的思维确定盐城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体系,这是盐城的重要发展机遇,对促进整个苏北沿海区域的经济发展也具有积极意义。
一、盐城区域经济发展状况与存在的问题
1、经济快速发展,但与苏南的差距仍较大
“十五”期间,盐城工业经济持续发展,目前拥有悦达集团、森达集团等销售超亿元的企业1102家。2005年,盐城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04.90亿元,同比增长14.3%;农民人均纯收入4893元,同比增长10.8%;固定资产投资突破500亿元,同比增长35%,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达264亿元,增长39.8%,增幅列全省第一。但由于历史、区位、政策等多种原因,盐城的总体经济发展水平与省内苏南地区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表现为经济总量小、人均占有水平低。以2005年为例,盐城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12585元,而苏州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66766元,是盐城平均水平的5.3倍。
2、县域经济增势强劲,但县域间发展不平衡
根据县域经济发展状况,可将盐城所辖9个县(市、区)分为三大板块:第一板块(东台、大丰、亭湖、盐都)已达到或超过苏中地区的平均水平,其中东台市2005年地区生产总值已达167.31亿元,在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市中位居第57位;第二板块(射阳、建湖、阜宁)经济快速增长,后发优势逐步显现;第三板块(滨海、响水)近年来各项经济指标增幅均大大高于全市平均水平,但与第一板块相比仍属贫困地区,其中响水县2005年地区生产总值仅为46.4亿元,滨海、响水两县的农民人均纯收入均低于苏北地区的平均水平。
3、产业结构逐步优化,但传统产业比重较大,产业趋同化明显
“十五”期间,盐城加快了经济结构调整,产业结构逐步优化,形成了农业结构协调、工业结构改善、服务业升级加快的格局。全市三大产业结构由2000年31.538.629.9调整为2005年的22.345.632.1,基本形成“二三一”产业格局。但从盐城工业产业的总体情况看,还存在以下问题:一是传统产业在整个工业体系中处于主导地位,附加值不高的纺织、化工、机械和食品四大产业占产业总产值的70%左右;二是产业趋同现象较为突出,区域经济特色产业尚未形成;三是大型工业企业总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例不足10%,企业有数量而无规模,产业集中度低,创新能力不足。
二、盐城区域经济发展的优势与潜力
1、海洋和滩涂资源丰富
盐城海岸线全长582公里,占江苏省海岸线总长的56%,盛产鱼、虾、贝类等各种海产品。沿海滩涂总面积4550平方公里(含辐射沙洲),占全省沿海滩涂面积的75%,近期可供开发利用的面积达1300平方公里。目前,每年以10余平方公里的速度向大海延伸的射阳河口以南沿海地段已成为江苏最大、最具潜力的土地后备资源。此外,盐城石油天然气资源蕴藏丰富,已探明石油天然气蕴藏量达800亿立方米,沿海和近海有约10万平方公里的黄海储油沉积盆地,居全国海洋油气沉积盆地第2位,勘探开发前景广阔。
2、农产品资源优势突出
盐城是江苏最大的农副产品生产基地,已建成8个全国商品粮基地县、1个优质油料基地县和6个优质棉基地县,粮棉油、桑果菜和禽蛋鱼等主要农产品的种养规模和总量均位居全省首位,是轻工、纺织和食品加工业的重要原料基地。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证居全省之首,全市有4个县列入省级农产品产地认证;通过省级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的种植业产地212个,畜牧业产地87个。新建国家和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5个,省级外向型农业生产基地6个。全市通过认定的有机食品基地2个,绿色食品基地6个,并有179个产品获得有机食品、绿色食品和无公害食品称号。
3、生态旅游资源独具特色
盐城市域东部拥有太平洋西海岸、亚洲大陆边缘最大的海岸型湿地,并已被列入世界重点湿地保护区。保护区内建有世界上第一个野生麋鹿保护区和国家级珍禽自然保护区,为联合国人与自然生物圈成员。当前,大丰野生麋鹿保护区有麋鹿种群600多头,其野生种群总量、繁殖率和存活率均居世界首位。国家级珍禽自然保护区有国家重点保护的一类野生动物12种,国家二类重点保护野生动物67种,每年来此越冬的丹顶鹤达到1200多只,占世界野生种群的60%以上。市域西部地处里下河地区腹地,为典型的泻湖型湖荡湿地,原始生态环境保存完好。此外,盐城海滨湿地还有长200公里、宽140公里近岸浅海区的辐射沙洲,面积10多万亩的海滨林场和辽阔的海滨草原,形成了集蓝天、大海、滩涂、森林、草原和珍稀动植物于一体的独具特色的盐城滨海风光。
三、盐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战略方案体系
盐城区域经济发展已具备了良好的工业基础,但总体经济实力仍相对较弱,社会经济发展在全省还处于较低水平。因此,盐城应立足现有产业基础,挖掘区域优势与潜力,通过正确战略体系的构建和实施,实现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1、沿海错位开发战略
一个经济区域只能是在适当的产业或产业链条的适当位置形成相对竞争优势,而不可能在每个产业领域都具有绝对竞争优势。区域经济个性越强,越有利于发挥集聚效应,越能促进区域经济的持续发展。如前所述,江苏“十一五”规划纲要把沿海产业带建设作为全省“十一五”发展的重大战略之一,盐城应紧紧抓住这一历史机遇,突出临海生态特色,实施沿海错位开发战略。
具体而言,除了继续积极发展海洋渔业,提高名、特、优、新产品的比重之外,还应注重以下五个方面的发展。一是在现有1300平方公里可利用滩涂上发展沿海速生林带,并依托丰富的林业资源,大力发展森林生态旅游业、商品用材林产业和优质高效经济林产业,扩大沿海滩涂综合林业产业规模。二是利用沿海发展畜牧业的独特优势,建成起点高、规模大、效益好的食草动物产业带。三是充分发挥沿海无公害、污染轻的特点,大力推行质量认证、环保认证和绿色食品认证,在现有农业标准化基地的基础上,加快建成以盐土农业为依托的绿色食品基地。四是围绕特色资源,重点发展港口火电、苇浆、木浆、天然气、石化等能源和原材料基础工业,积极发展海洋医药、海洋化工等新兴产业,建成结构合理、外向度高、特色明显的临海工业体系。五是充分发挥滨海旅游资源的特色和优势,以建设沿海国家生态旅游区和中国东部沿海重要湿地生态文化旅游基地为目标,以丹顶鹤、麋鹿、中华鲟三种珍稀动物为品牌,形成特色鲜明、规模较大、吸引力强的沿海旅游带。
2、区域关联发展战略
盐城、南通和连云港位于我国沿海、沿江和陇海-兰新铁路沿线三大生产力布局主轴线的交汇区域,同时,盐城又是“长三角”和“淮海”两大经济圈的交汇区,这为盐城的区域关联发展提供了极为便利的条件。众所周知,长江三角洲经济圈是全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经济实力最雄厚的区域;淮海经济圈位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中部,地处苏鲁豫皖四省边缘,目前虽属于沿海欠发达地区,但该区地处江淮平原,交通便利、土地肥沃、物产丰富,而且劳动力资源丰富,工业基础较好,发展潜力巨大。盐城应积极利用自身的区位优势,“立足淮海,面向长三角”,努力成为“长三角”与“淮海”两大经济圈相互促进的桥梁,通过促进经济圈内各城市的共同发展带动自身的跨越发展。在经济区域之间的关联发展中,要突出发展目标、经济政策和经济利益上的相互依赖及产业的前后关联,在不影响其他区域利益的前提下实现区域利益的帕累托改进。
3、“第四产业”发展战略
江苏省的南北差异梯度明显,苏南已进入工业化的中后期阶段,第二产业正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而盐城正处于工业化初中期,苏南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如纺织、服装、食品等行业必然会向盐城等欠发达地区扩散。但为了实现生产力的跳跃式发展,盐城在承接苏南产业转移的同时,还应大力发展有利于发挥后发优势的信息产业。信息产业的后发优势主要体现在沉淀成本小、技术调整快,易于进行产业规划和布局,而且可以充分借鉴和利用他人的经验和成熟的技术,实现超常规的发展。因此,对于正处于工业化途中的盐城等苏北城市而言,信息化是其社会生产力跨越式发展的必然选择。而发展信息产业,当务之急是加快区域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企业的信息化水平,建立和完善电子商务、电子政务系统,改善区域的信息化投资环境。
4、大市区、小城镇发展战略
长期以来,盐城中心市区一直存在着“小马拉大车”的局面。大市区战略是在将亭湖和盐都两区纳入中心市区范围的基础上,以市开发区、亭湖开发区和盐都开发区作为提升中心城市竞争实力的重要载体,整合资源、科学规划、错位发展,通过“三驾马车”的合力拉动市区经济快速发展。在城市功能上,进一步明确盐城作为“江苏沿海中心城市、新兴工业城市、海洋经济服务基地”的城市区域定位,着力彰显“水绿生态盐城,东方湿地之都”的景观特色和人文特色。与此同时,作为城市化基础支撑和工业化重要载体的小城镇的发展要提升到战略高度,不断完善现有城镇各项设施的配套水平,强化小城镇集聚产业的功能,增强小城镇对农村人口的吸纳能力。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对于推进城镇化和小城镇建设的基础性作用,吸引各类生产要素和市场要素向小城镇集中,优化各类资源配置。同时,必须自觉走上行政区域建设与区域经济建设的有效结合之路,实现区域经济发展与小城镇建设的良性互动。
四、结语
盐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要本着因地制宜、发挥优势、扬长避短、找准特色的原则,通过实施正确的战略组合,将潜在优势尽快转化为现实经济优势,逐步缩小与经济发达地区的差距。本文所构建的战略体系是基于盐城的经济发展状况和区域条件而提出的,但又立足于我国当前沿海开发和区域一体化的经济背景,因此既有较强的针对性,又有适度的扩展性,对于苏北以及其他沿海地区的经济协调发展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 盐城统计局:盐城统计快报[R].2006,1(22),45。
[2] 江苏省统计局:江苏统计年鉴-2006(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