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期刊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生物学科的作用

时间:2023-08-20 14:59:00

导语:在生物学科的作用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生物学科的作用

第1篇

关键词:生物科学史;激发学习兴趣;教学方法

生物科学是建立在实验基础上的一门自然科学,现代生物科学的发展,是生物科学与数学、物理、化学、等科学之间相互交叉、渗透和相互促进的结果。随着生物科学的发展,生物科学向人们展示美好的未来,它将成为21世纪领先的学科之一。我们在学习生物学科时,应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善于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不仅要重视生物学知识的学习,还要重视学习和体验生物科学研究的过程,并且从中领会生物科学的研究方法。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也明确指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为了使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根本性转变,保证学生自主性、探索性的学习落到实处,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积积极主动地学习,使学生形成学习中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

新课程标准对生物学能力的要求是初步学会探究生物科学的一般方法,发展学生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的科学探究能力。在科学实践中发展合作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初步具有收集和利用课内外的图文资料及其他信息的能力。生物学能力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呢?本人认为生物科学史在教学的巧妙利用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生物科学史的巧妙合理的讲解,既能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积极兴趣,又能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还能培养学生学习生物学的收集和处理生物信息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学习生物学的科学方法,同时更能培养学生形成不畏艰险、持之以恒的科学态度。在生物发现史教学中,采用多媒体现代化教学手段,要求学生在课前预习,并收集有关的信息材料,课堂教学中针对学生收集到的材料,有的问题鼓励学生课后继续查阅,共同讨论加以解决,与课堂有关的内容加以肯定,导入教学。

生物学史有的既体现了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学生的成就感,又能锻炼学生研究问题的科学分析方法,培养学生的推理、归纳能力以及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创造力,还能使学生养成不畏艰险、持之以恒的科学精神。如酶的发现、光合作用的发现过程等。

酶的发现:

1773年,意大利科学家斯帕兰扎尼(L.Spallanzani,1729~1799)设计了一个巧妙的实验推断胃液中一定含有消化肉块的物质。但是什么,他不清楚,却为人们的研究提供了方法和思路。

1836年,德国科学家施旺(T.Schwann,1810~1882)从胃液中提取出了消化蛋白质的物质,解开胃的消化之谜,使酶的研究工作更进了一步。

1926年,美国科学家萨姆钠(J.B.Sumner,1887~1955)从刀豆种子中提取出脲酶的结晶,并通过化学实验证实脲酶是一种蛋白质,得出结论酶是蛋白质。

20世纪30年代,科学家们相继提取出多种酶的蛋白质结晶,并指出酶是一类具有生物催化作用的蛋白质,形成了酶的初步定义。使人们对酶的认识形成统一的观点,并指出酶的本质是蛋白质。

20世纪80年代,美国科学家切赫(T.R.Cech,1947—)和奥特曼(S.Altman,1939—)发现少数RNA也具有生物催化作用。对酶的认识进行了完善,形成完整的理论,即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生物催化能力的有机物。

总结人们的认识过程:

发现问题提取物质物质本质得出定义补充完善(完整理论)

(1773年)(1836年)(1926年)(20世纪30年代)(80年代)

通过学习酶的发现,激励学生学习科学家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使学生明确科学家对酶的认识是不断发展的。科学具有开放性,引导学生要用开放的观点、发展的眼光对待所学的知识,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勤于思考,敢于质疑,勇于探索。

光合作用的发现:

早在公元前3世纪,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就提出土壤是构成植物组分的观点。这一观点统治西方将近2000年。这也是人们对光合作用的最早的认识。

1648年,海尔蒙特的盆栽柳树实验证明树木的重量增加来自雨水而非土壤。世界各地生物课本都会提到这一段记载。他所做的柳树实验说明光合作用过程中有水的参与,也是生物研究上划时代的工作。向传统的认识提出了新的挑战,为人们的研究提出了方向。

1771年,普利斯特利通过实验发现,植物可以更新空气。但是,他并不知道更新了空气中的哪种成分,也没有发现光在这个过程所起的关键作用。问题的研究进一步深化,问题更加具体化。

1779年,荷兰科学家英格豪斯(Jan Ingenhousz)重复了上述实验,并进一步证实光照是这一实验成功的秘诀,即光照是植物放氧的先决条件。

1782年,日内瓦教师塞尼比尔(J.Senebier)发现经煮沸过的水中放入绿叶时,即使光照充足也不能收集到氧气。只有在水中通入CO2后,才能看到气泡(O2)出现。因此,他认为植物在光照下,为了产生O2就必须有CO2的存在,O2是来自CO2的。指出CO2是光合作用的原料,氧气是产物,而且CO2也是产物氧气的来源。

1804年,法国科学家德·索叙尔(de Saussure)通过定量植物所吸收的CO2,释放的O2及植物体的增加量发现,绿色植物在阳光照射下,用CO2与H2O在植物体内合成有机物质,并产生与CO2大致相等体积的O2。他提出,CO2和H2O是植物体有机物质的来源。即两者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1864年,德国科学家萨克斯用天竺葵做材料实验得出结论:天竺葵的叶子在光下制造了淀粉,同时也说明光合作用需要光,产物为淀粉(糖类)。

1880年,美国科学家恩格尔曼用水绵进行实验说明:氧是叶绿体释放出来的,叶绿体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有力地说明氧气是光合作用的产物,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

1937年,英国科学家希尔(Hill)将离体的叶绿体加到具有适当氢受体(A)的水溶液中,光照后放出氧气,此反应称为希尔反应。氢受体有2,6—二氯酚靛酚、苯醌、NADP+和NAD+等。说明氧气是水的光解过程产生的,为人们研究光合作用产物氧气的来源提出了新的见解。

1939年,美国科学家鲁宾(S.Ruben)和卡门(M.Kamen)利用同位素标记法进行探究实验有力地证明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来自水。

根据科学的发展进程归纳出光合作用的定义和反应式。

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的过程。即:

光能

CO2 + H2O﹡(CH2O)+O2﹡

叶绿体

通过对几个光合作用发现过程中的几个经典实验的分析、讨论,使学生感受到科学发展的艰难、科学方法的重要,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培养学生设计实验,分析实验结果的能力。

有的发现史既能通过对科学家实验的分析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又能使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解释一些实际问题和现象,增强知识面的应用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促进学生积积极主动地学习,使学生形成学习中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如生长素的发现过程、DNA是遗传物质的证明等。

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1880年,达尔文研究了光照对金丝雀虉草胚芽鞘生长的影响。

实验一:胚芽鞘受到单侧光照射时,弯向光源生长。

对照组实验:胚芽鞘在完全黑暗的情况下直立生长。

实验结论:向光性的形成是由于胚芽鞘受到单侧光照射的缘故。

实验二:切去胚芽鞘的尖端,胚芽鞘既不生长,也不弯曲。

对照组实验:未切去尖端的胚芽鞘,直立生长或向光弯曲生长。

实验结论:弯曲生长是由于有尖端的缘故。

实验三:用锡箔小帽罩住胚芽鞘的尖端,胚芽鞘直立生长。

对照组实验(实验四):用锡箔套住胚芽鞘尖端下面一段,单侧光只照射胚芽鞘尖端,胚芽鞘仍然弯向光源生长。

实验结论:感光部位是尖端,弯曲部位是尖端下的一段。

总结:达尔文推想,胚芽鞘尖端可能会产生某种物质,这种物质在单侧光的照射下,对胚芽鞘下面的部分会产生某种影响。

1913年,詹森做的实验:

实验组:在切去胚芽鞘尖端的切面和尖端之间放上一小块琼脂片,单侧光照射,胚芽鞘弯向光源生长。

对照组:未切去尖端的胚芽鞘单侧光照射,胚芽鞘弯向光源生长。

结论: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刺激透过琼脂片传递给下部。为温特的实验提供了重要的方法。

1914年 拜尔的实验:

实验组:在黑暗条件下,将切下的燕麦胚芽鞘顶部移到切口的一侧,胚芽鞘会向对侧弯曲生长。

对照组:在黑暗条件下,将切下的燕麦胚芽鞘顶部移到切口的另一侧,胚芽鞘会向对侧弯曲生长。

结论: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因为顶尖产生的刺激在其下部分布不均匀造成的,为温特的实验提供了重要的思路。

1925年索尔的实验:

实验组:把胚芽鞘的尖端切去,则胚芽鞘的生长受到抑制。

对照组:把切下的胚芽鞘尖端放回去,则胚芽鞘的生长恢复正常。

结论:胚芽鞘尖端含有剌激细胞生长的信号物质。

以上的实验初步证明:尖端产生的刺激可能是一种化学物质,这种化学物质的分布不均匀造成了胚芽鞘的弯曲生长。

1928年,温特的实验,是在詹森和拜尔实验的基础上进行的。

实验组:把切下的胚芽鞘尖端放在琼脂块上,几小时后,移去胚芽鞘尖端,并将这块琼脂块切成小块,放在切去尖端的胚芽鞘切面的一侧,结果发现这个胚芽鞘会向放琼脂的对侧弯曲生长。

对照组:把没有接触过胚芽鞘尖端的琼脂小块,放在切去尖端的胚芽鞘切面的一侧,结果发现这个胚芽鞘既不生长,也不弯曲。排除琼脂块的影响。

实验结论:进一步证明了胚芽鞘尖端确实产生了某种物质,这种物质从尖端运输到下部,并且能够促使胚芽鞘下面某些部分的生长。

1934年,郭葛等人提取出该物质,并确认它的化学本质是吲哚乙酸,把这种物质命名为生长素。

生长素的发现归纳:

(1)胚芽鞘的感光部位是胚芽鞘尖端。

(2)生长素产生于胚芽鞘的尖端。

(3)胚芽鞘的弯曲部位(生长素的作用部位)是尖端以下部位。

师生共同回顾生长素的发现过程,得出探究问题的方法过程:

设计实验提出假说(推论)实验验证得出结论

生长素的发现过程在生命科学史上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它前后历时几十年,凝聚了众多科学家的心血和智慧,通过一系列的实验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对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和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是一个非常好的素材。新课程标准和近年来高考试题中一个导向性变化,就是对学生实验设计能力明确提出了要求。学生是通过亲身实践获取的直接经验,从中初步学会科学方法,培养培养方法,培养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以及思维的新颖性与独特性等创新思维的品质。

DNA是遗传物质的证明:

理论依据:通过对与生物传宗接代有关的生理作用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及受精作用和生物的个体发育等分析可知,染色体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且能由亲代传递给子代的特点,说明染色体与生物的遗传有重要的关系,而染色体的组成是DNA和蛋白质。DNA在染色体上的含量相对稳定,而蛋白质的含量不是很稳定,因此,与遗传有关的是DNA而不是蛋白质。

要充分说明DNA是遗传物质,必须通过实验才能得出准确的结论。想办法把DNA和蛋白质分开,单独地、直接地观察DNA和蛋白质的作用,这是研究问题的方法和思路。

直接证据:实验验证

1928年,英国科学家格里菲思的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说明无毒性的R型活细菌知与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混合后,转化为有毒性的S型活细菌,这些转化的S型细菌的后代也是有毒性的S 型细菌,即这种性状的转化是可遗传的。没有指出转化的实质即遗传物质是什么,但给人们对遗传物质的研究提出了实验的方法和思路,加快了科学发展的步伐。

美国科学家艾弗里和和他的同事经过十几年的研究,在1944年发表了他做的转化实验结果发现:只有加入DNA,R型细菌才能转化为S型细菌,并且DNA纯度越高,转化就越有效。如果用DNA酶处理从S型活细菌中提取的DNA,使DNA分解,就不能使R型细菌发生转化。体现实验的设计思路,但是人们在理解此实验的过程中有一定的怀疑,问题关键是DNA和蛋白质是否完全分开。

1952年,赫尔希和蔡斯用同位素标记法做的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表明:在噬菌体中,亲代和子代之间具有连续性的物质是DNA,而不是蛋白质。也就是说,子代噬菌体的性状是通过亲代的DNA遗传给后代的,因此,DNA才是真正的遗传物质。实验材料的结构和同位素示踪法技术的运用,解决了转化实验中的疑惑,使实验结果更加有说服力。

格里菲思的实验的不足之处,他并不知道转化因子是什么物质。艾弗里的不足之处是,说服力不是很强,人们还是以怀疑的眼光看待这个实验的,有人争辩说,转化是DNA中蛋白质不纯的结果,蛋白质才是有作用的因素。理解它要有一定的理论基础。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根本就不存在上述问题,它是最有力的直接证据。用研究采用的“同位素标记法”来说明。这样符合科学研究的过程,可以很自然地导出DNA是遗传物质的结论,使学生容易接受,并且能使学生受到科学方法教育。

研究问题的方法:

理论推断实验验证转化实验侵染细菌实验得出结论

(理论结论) (实验思路) (初步证明) (有力证明) (统一认识)

通过探究DNA是遗传物质的发现过程,使学生学习科学家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和科学态度以及对真理不懈追求的科学精神,使学生懂得人类对事物的认识是不断深化和完善的,使学生领会科学家实验设计的科学思路、遵循的实验设计原则和采用的一些科学方法,并培养学生科学思维能力和初步研究能力,使学生初步掌握科学研究的方法和过程。

根据新课程理念,当今生物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科学方法、科学精神等科学素养,生物科学史是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科学方法、科学精神等科学素养的良好素材,因此,“以探究科学发现过程来学习科学研究方法”是生物教学的重点,在生物教学过程中,通过生物科学史的教学注重实验过程的探究与科学方法的学习相结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在探究学习中,得到科学研究方法的训练。 参考文献

[1]潘瑞炽,董愚得.植物生理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

第2篇

关键词:多媒体 生物 作用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2117(2014)22-0-01

生物学是研究生物的形态、结构、生理、分类、遗传、进化的科学。由于中学生具有其特定时期的心理和生理特征,好奇心强,但理解能力很有限,这就需要生物教学要摒弃传统教学呆板枯燥的教学方法,注重实验能力和科学素质两个方面的培养,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优化生物课堂教学,让中学生乐于学习,在自我探究、自我发现中,顺利完成教学任务,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1 导入新课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利用导入环节做文章,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利用多媒体导入,设置悬念,会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好奇心。在《植物的呼吸作用及其利用》一课中,为了让学生对“植物的蒸腾作用”产生兴趣,教学伊始笔者先放了一段电视剧《少年特工》里小队员用塑料袋在树枝上取水的片段,并且用醒目的字作为“导问”:为什么带叶的树枝会出现“吐水”现象?学生的思维立刻被激活,一个个跃跃欲试,主动积极地开动脑筋思考问题。随着教学的推进,笔者在课堂上完成“植物的蒸腾失水”的演示实验,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分析总结,并引导学生充分运用生活经验参与课堂讨论,通过观察、阅读、资料分析、动手实践、合作学习等最终达成学习目标。课的结尾播放视频“绿色植物促进生物圈的水循环”及夏天人类在树荫下活动场景的图片,要求学生们思考,若是没有了绿色植物,这些场景将会变成怎样?在问题中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结合生活,做出更深层次的探究,促进学生从被动学习者转变为主动学习者。

2 多媒体让教材更生动,让课堂更丰富

多媒体最大的优点就是直观形象、变静为动、变呆板为生动,视觉冲击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促使他们产生主动学习的念头,从而乐于接纳课堂内容,并形成自身的知识建构,这是传统教学手段无法比拟的。多媒体的合理运用能够增大生物教学内容中观察的可见度,生物教学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观察力,但是枯燥的文字是无法提起学生兴趣的,学生无法清楚地去观察,这就会造成学生理解知识的片面性。然而,利用多媒体把这些内容制成课件,通过直观形象的再现,学生观察才会全面。例如,在学习细胞分裂时,可以将细胞的分裂过程制成动画,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

3 突破重难点,加强理解力

细微、动态、抽象是生物学科的特点。例如,人体中血液的流动是教学中的难点,直接讲解学生很难理解,而多媒体课件能够比较容易地突破教学难点,例如,讲血液循环时,过去老套的讲授形式是“讲述―版画”,教师边讲解,边版画,虽然一再地强调重点,但带给学生的感受是不真实的、难以理解的。此时,教师如果利用多媒体软件来演示这一生物过程,那么,心脏的结构和血液流动的动态过程就能真实、艺术地呈现在学生眼前,让学生有一种“知其所以然”的感受,从而增强了学生的理解力。多媒体的运用使得抽象知识变得更加生动,也使得枯燥的生命运动现象变得生动有趣,有了多媒体的辅助教学,教师就可以将多种教学手段结合在一起,如在显示之前可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观察、去思考。例如,心室收缩时,心房处于什么样的状态?血液为什么没有流回到心房?心房收缩的时候心室处于怎样的一种状态?在多媒体课件中,首先展示心脏图,然后展示心脏结构图,并将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右心室4个腔用光点凸显强化,其次是强化瓣膜,血管与4个腔相连,然后动态展示心脏搏动时血液流动的方向,以此来证明心脏是动力器官。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使得学生接受知识的过程形象化、趣味化,加上教师的适时强化,难点、重点的知识变得易于接受。

4 加大课堂教学容量,提高教学效果

实验在生物教学中作用重大,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将理论知识与实验演示相结合的方式来进行教学,从而加大课堂教学容量,提高教学效果。多媒体的应用可以缩短生物课堂实验演示时间,有利于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与理解。例如,在观察血液分层实验时,一般需要几小时甚至几天才能出现结果,为了节约时间,可以在进行完实验操作后,提前在多媒体课件中将最后的分层结果展示给学生看,以便于学生理解。这样,教师即节省了时间,同时还提高了教学效率。

第3篇

一、敬畏生命教育

了解人体的构造与各器官的功能,分娩过程,染色体对遗传特征的决定作用。例如:鸟类的繁殖,要经过选择巢区、选材筑巢、产卵,然后是亲鸟孵卵、育雏的过程,无论那个环节失误后代都难成活。又如,被子植物的繁殖通常是要经过开花、传粉(自花传粉或异花传粉)、双受精的过程,然后再逐步发育成果实、产生种子来繁殖后代,在这个过程中,假如花朵的雌蕊、雄蕊受到伤害,或没有传粉,果实将不能正常发育也就不会形成种子,而一粒饱满的种子是被子植物繁殖后代的基础。基于此,认识生与死的意义,了解生命的意义与价值,懂得尊重生命。积极锻炼身体,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学会文明上网,拒绝烟酒和等不良诱惑。掌握预防艾滋病的方法,认识友情与爱情的区别和联系,学会健康的异往,学会用恰当的方法保护自己,防止性骚扰。学会自我调节心理平衡。理解地球是人类共同的家园,珍惜水资源和其他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环境。

二、安全法制教育

安全教育主要学习必要的预防意外伤害和在困境中求生的技能,在困境中能够选择应对措施,了解常见自然灾害产生的原因,做好自我保护并力所能及地帮助他人。从交通和消防安全着手,达成教育目标,并提高学生关注自身和他人安全的意识。法制教育着重进行社会主义民主与法治观念教育,增强学生的国家意识、权利与义务意识、守法用法意识,进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教育,使学生明辨是非,提高自我约束、自我保护的能力,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行为。

三、心理健康教育

学会与人为善,学会感恩,学习与他人沟通和交往的技巧,培养与他人合作的精神。学会调节和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能够承受挫折与压力。培养积极的自我认同,包括自尊自信、自我评价意识和社会角色认同。学会自我悦纳。帮助学生明白自己的独特性,鼓励开发学生潜能,引导学生努力从各个方面找出真实的自我。

四、理想与创新教育

第4篇

一、建立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营造良好的参与气氛。

1.平时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与培养。情是心灵的钥匙,爱是教育的基础。深厚融洽的师生之情会使教学形成一种轻松愉快的气氛,学生精力饱满、情绪高涨,思维积极主动。因此教师要重视与学生交流思想感情,既要做学生的“良师”,又要做他们的“益友”,以平等亲切的姿态理解、关心、爱护、信任学生。

2.课堂上教师要微笑、要倾听。微笑表示态度亲切,是喜欢对方的具体体现。微笑常能缓解人际关系的紧张状况,是师生关系的剂。倾听表示尊重、接纳、肯定、信任对方,是鼓励学生自由地说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这样可以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气氛。

3.在课堂上要发扬民主,允许学生质疑,鼓励学生争论。教学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只是角色不同,在人格上师生是平等的。教师要摒弃“师道尊严”、“一统天下”的传统观念,以满腔的热情、平等的态度面对每一个学生,允许学生质疑,鼓励学生争论,营造一个畅所欲言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相互的交流、探讨中逐步明确问题,畅所欲言。信任多于批评,鼓励多于指责,允许学生犯错误,对学生出现的问题不要轻易地全盘否定。教师要主动地参与学生的学习讨论,不居高临下,与学生进行平等的对话,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环境。

二、培养能力,引导学生自学,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是为了不教,学是为了会学”。现代教学理论认为:学生对于知识的获取和对于学习方法、思维方法的掌握是同步进行的。

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教会学生某种知识,而且要学生学习这类知识的分析方法和思想方法,尤其是自学能力的培养,要让学生学会思考和分析,学会带着问题看书,查找资料,寻找答案,并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将这种方法和能力应用于分析同类和其他问题,只有这样,才有助于学生个性、能力的发展。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有意识、有目的地对学生自学能力加以培养,从而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学会自学,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需要,是素质教育的需要,也是学生今后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当然,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养成的,关键要靠教师长期、细心指导和帮助,要靠教师主动地创造适于学生创造的学习环境,采取活泼多样的方式,借助各种手段,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批判力,并对其标新立异的想法给予分析性指导和支持。

三、重视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思维方式,在物理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沿着不同的方向,从不同的角度,从多个方面探索问题的结果,在应用规律处理物理习题时做到“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题多问”,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和良好的思维品质;用全面的观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观点、联系的观点分析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要想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活起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就要开放课堂教学的空间,为学生提供一个自由开放的活动舞台,让他们自由地思考、讨论、交流、争辩。要结合教材,设计一些开放性的习题,使学生由消极地等待条件转化为主动地获取条件,进行创造性学习。

物理教材为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提供了丰富的材料,我们必须深入钻研教材,充分挖掘教材中内在的发散思维因素,有目的、有步骤地提供身边的物理现象,在不断探究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四、优化实验,引起学生注意。

物理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一门学科,物理规律是在实验基础上总结出来的规律,物理现象通过实验显示出来才具有说服力,使学生信服,才能调动积极性,通过理论分析得出产生现象的原因,所以实验的方法可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心理学认为,注意是人在清醒意识状态下,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当人对某种事物发生高度注意时,就会对这一事物反应得更迅速、更清楚、更深刻、更持久。“示之以物,晓之以理”,特别是一些惊奇性的实验,演示结果常常出乎学生的“心理准备”,更能激起好奇心和求知欲。

五、爱护学生。民主评价

1.在教学中,要民主评价学生。①把握评价的恰当性,让学生真正感到自己的成功之处是值得肯定的,不足之处是必须纠正的;②注重评价的层次性,善于捕捉、分析、运用反馈信息,分别给不同的学生以不同的评价,使评价产生有效的激励作用;③运用评价的多样性,综合运用鼓励的言语、眼神、微笑,提供机会,展示成绩等方式,使每个学生都有成功感。

2.在对学生的学业评价中,要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尊重学生的人格。①保守秘密,坚持考试成绩不公开、不排队,由物理教师个别通知学生;②注重分析,坚持对每个学生的成绩进行科学分析,尤其关注学困生的进步。公开表彰先进,个别指导后进。

六、设计具有实践性、应用性、开放性、拓展性的课外作业

课外作业不应当主要是机械、枯燥、繁难的书面作业,而应该多布置实践性强、开放性强的作业。物理课外作业不仅要让学生学以致用,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巩固所学知识,而且要注意知识的拓展和综合应用。

第5篇

关键词: 生物教学 家庭课程资源 作用

传统教学对课程资源的理解往往局限于教师、教具、课堂、实验室这些校内环境。这种狭隘的资源论,会对学生的探索欲、求知欲造成障碍,对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有所限制,不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生物科学素养。在新课程标准中,课程资源主要包括三部分:校内的课程资源、校外的课程资源和信息化课程资源。家庭资源既包括校外课程资源又包括信息化课程资源;既是指有形的物质资源,又包括如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家长的支持态度和能力等这些无形的资源;既是课堂教学后知识巩固的保障,又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生物素养的“活水源头”。家庭课程资源对学生发展具有重要的、独特的作用,在生物教学中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培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尤为重要。开发家庭课程资源,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途径之一。学生在家庭中,可以通过电视、网络、报刊等资源,了解最新生物发展信息和技术,诸如克隆技术、试管婴儿、转基因技术等。这些知识在课堂上往往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学生比较难以理解,而这恰是学生很感兴趣的知识。通过家庭多媒体资源,学生可以收集多方面的图文资料,利用录像、动画等媒体,去深入理解这些知识。这是充满乐趣的学习过程,学生在享受过程的同时,还能品尝到收获新知识的喜悦。

教师应结合教学内容,抓住家庭活动进行挖掘使学生体会到“学以致用”的成就感,激发学习兴趣。例如在讲授微生物时,我告诉学生它可以用于酿酒、制作泡菜等食品加工。学生在学习书本知识的基础上,在家庭中和父母一起完成“制作甜酒”的实验。很多家长都有制作甜酒的经验,但往往缺乏理论依据,而学生在完成实验过程中,能向父母介绍所学知识如微生物的作用、发酵的原理、制作甜酒的注意点……全家品尝着自制的食品,交流着成败经验,其乐融融,更重要的是学生体会到了学习的乐趣。

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在新课程改革全面实施的今天,全方位、多渠道地培养学生能力是教师的主要任务,利用家庭资源,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是一条重要途径。

1.利用家庭多媒体资源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在当今这个信息时代中,科学知识每隔几年就进入一个半衰期,科学知识创新的活跃程度是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的。面对这知识的海洋,从中选择收集有用的信息是关键的一步。在家庭中,利用电脑网络、电视DVD、报刊杂志等这些媒体,就能收集到很多有用有益的信息。

例如在学习“认识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这部分内容时,我布置学生回家收集各生态系统的图文资料,并制作成小报进行交流评比。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立刻高涨起来,有的从网上搜索下载,有的到书店图书馆摘抄记录,有的买来相关DVD音像资料,看完以后写观后感,有的甚至带上相机到相关环境拍摄照片……在收集了大量信息资料后,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对文字信息进行加工提炼整理,对图片资料进行打印、绘画,制作电脑小报、手抄小报等各种形式,锻炼了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2.利用家庭小实验培养学生动手和观察能力

生物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做生物实验是学生最喜欢的一项活动。学生通过动手实践实验,可以巩固理论知识,激发探索求知欲望,从而提高生物素养。利用家庭可用资源适当进行实验是对学校课堂生物实验的一种有效补充。例如在学习生态系统与生物圈相关内容时,学生可以在家庭中自制生态瓶,观察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的关系,观察这个小生态系统的运行情况。在这个小实验中,生态瓶的制作能锻炼学生动手能力,而每天细心的观察记录则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又如布置学生在家庭中发豆芽,黄豆是家庭中常见的种子,学生可以在家细致观察种子的结构,了解种子萌发的变化过程,探究种子萌发的条件。这一系列的小实验,能锻炼学生耐心操作、细致观察的能力。

3.利用身边家庭资源使学生学会思考

爱因斯坦曾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解决问题只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那如何激发学生发现问题呢?要靠平时细心观察和勤于思考。在家庭中可观察的生物现象远比在课堂丰富的多。例如有学生观察到水果放在冰箱中保存时间较长,提问:“为什么低温水果容易保鲜?”有学生提问:“在家种植植物时,多施肥,反而使植物很快死亡,这是为什么?”有学生提问:“鸡蛋的蛋壳上有许多小孔,它们有什么用?”有学生提问:“为什么自己父母都是双眼皮,而自己为什么是单眼皮?”……诸如此类的问题有很多,学生只要做个有心人就会发现,这些问题恰恰和生物学有着密切的关系。学生自发地发现和提出问题,能使原本被动地接受变为主动求学,提高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率,同时养成勤于思考的良好习惯。

三、养成良好的情感价值观

当今社会,由于物质生活的丰富和优越,众多思想潮流的冲击,部分学生的家庭责任感、社会责任感越来越淡薄甚至缺失。要改变这种现状,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责任感教育尤为重要。但这种德育教育仅仅停留在班会课上,使用简单说教的方法是不够的。教师应通过开发利用家庭课程资源,让学生在生活中潜移默化地提高责任心。例如在学习“合理的膳食”这节内容时,我通过让学生在掌握理论的基础上,为自己和家人设计食谱,并布置学生和家长利用休息日一起去菜场买菜,一起进厨房烹饪。这样的活动,不仅能让学生深刻理解合理膳食的重要性,并在家庭中宣传合理营养、健康饮食,而且能使学生体会到家长的艰辛,产生爱家庭、爱父母的情感。又如在学习了“环境与人类活动”这部分内容时,引导学生认识环境保护要落实在行动上,要从身边做起。我布置学生每天至少要完成一件环保小事:废旧电池集中收集处理、用环保购物袋取代塑料袋、向父母宣传纸张重复使用、使用无磷洗衣粉……学生逐渐把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内化为习惯,增强了社会责任意识。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人类的衣食住行离不开生物,家庭中许多方面都与生物学有着密切的联系。教师要勤于探索、勇于实践,充分合理地开发利用家庭课程资源,正确处理好学校的课程资源和家庭课程资源之间的关系,正确处理好学生、教师和家庭的关系,使生物教学和教育更加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家阳.合理利用家庭课程资源辅助生物教学[J].贵州教育,2009,(14).

第6篇

一、课外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能力

由于课外活动是在课堂之外进行的,所以实验方案设计、实验器材使用、实验对象管理、实验现象观察和实验结果分析、整理等环节均由学生独立完成,实验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也需要学生独立解决,所以与课堂实验相比,课外活动更能发挥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观能动性,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

课堂实验由于时间、空间、人数、器材等的限制,学生的观察、分析和动手操作机会大为减少,而课外活动大多分散在野外或学生家庭中进行,或者天地较为广阔,或者参与实验人数较少,再加上实验延续时间较长,所用器材一般简便易得或者容易自制,这就大大增加了学生的观察、分析及动手操作的机会,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

许多课外活动均为探索性实验,如七年级生物第一册(上)中的“探究光照或水对植物生存的影响”实验需时较长,无法在课堂实验中完成,所以安排为课外活动。学生在这样的实验中通过动手操作、管理,亲自观察、记录,并且动脑筋去比较、分析和思考,不仅获取了新的知识,而且学会了探求新知识的方法。久而久之,学生便逐步养成了进行科学研究的初步能力和创造能力。

生物学知识和人的生产、生活实践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因此许多课外活动的进行不仅有利于学生掌握生物学知识,而且有利于学生将所学知识变成自己的本领,掌握一定的技术及实际工作能力。如通过开展“向日葵人工辅助授粉”“植物营养繁殖的操作”等课外活动,学生不仅掌握了有关知识,而且还学会了人工授粉、扦插、压条和嫁接等实用技术,培养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二、课外活动有利于巩固和深化课内知识

由于时间、地点等条件的限制,许多生物学知识的教学无法在课堂实验中完成,单靠课内讲授又不够具体、直观,所以学生较难掌握。如“种子萌发过程”“根的向地性生长过程”等教学内容,在课堂实验的有限时间内无法看到结果,课堂讲授也只能作一般性描述,因此学生听后印象不深,掌握不牢。对于这样的内容,如果课后再辅之以课外活动,既可克服时间限制,学生的观察也会更具体、更直观,当然也有利于巩固和深化课内知识。

课外活动不但能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作用,而且教师的主导作用也同样大有用武之地。为了使课外活动达到预期目标,教师应加强以下几方面工作:第一,实验前讲清实验目的、要求和方法,并指出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使学生有所遵循;第二,实验过程中通过谈话、课堂提问等形式随时掌握实验进展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给予有针对性指导;第三,实验完成后应及时总结,帮助学生分析实验成败的原因,并指导学生写出实验报告。在条件许可时,还可指导学生就课外活动内容撰写小论文,并进行评选活动,以进一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逐步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课外活动有利于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成立课外活动小组开展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得以提高、巩固兴趣、发挥特长。可以把有关教学探究的内容在小组活动中提前进行,例如:在探究实验“植物的光合作用”中,可以先在课外活动小组中进行相关的实验,利用他们的实验结果来进行展示,并引导其他同学积极参与讨论,充分发挥生物小组在学生中的带动作用。对于小组活动的成果要及时地进行展示,对小组成员的优秀表现要及时地予以表扬,通过他们的优异表现,来提高全班同学学习生物知识的兴趣,从而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第7篇

关键词:生物课堂 以学生为主 主体作用

一、明确教学目的

教学目的本身,除了使学生获得必要的知识之外,更为重要的是对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我是一名高中生物教师,以生物为例,中学生物学教学中的科学精神教育,应当有科学的内容和合适的形式。在内容方面,应当启发学生学会:

1.全面地看待自然界、生物界和生物学知识,克服认识上的片面性。

2.用变化的观点来看待生命活动过程,避免孤立、静止地看待生命活动。

3.对生物和生物学知识能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学会相对地看问题,克服认识绝对化。

4.通过观察、实验、实习、参观、采集制作标本和搜集整理资料等实践活动来发现和认识事物以及学习生物学知识,避免单纯地接受知识、死记硬背知识的倾向。

5.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生产实践中的各种具体问题,增强理论与实际的联系。

6.把获得的生物学知识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避免认识仅停留在低级阶段。

7.在各种实践活动中,特别是在观察、实验和实习等实践活动中,积累、记录有关资料,有序地进行操作,善始善终地完成全过程,克服实践活动中行动或行为的随意性。对观察、实验、实习等的过程和数据应如实记载,不容篡改(即使与权威或教材相反也应如实记载),培养对理性的“真诚、信仰和执着”的科学精神。

8.正确使用生物科学术语,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学习方法来掌握生物科学的概念、规律、原理和观点等,避免学习行为的无序性,培养学生“对真理的热爱和对一切弄虚作假行为的憎恶;对公正、普遍、创新等准则的遵循”的科学精神。

9.渗透开拓创新的科学精神,引导学生“由‘知识就是力量’向‘创新才有力量’转变”。 那么,确立了教学目的,所有的教学活动就要围绕着这些展开。

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具体方法为:

1.明确观察目的和任务

例如: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实验,实验目的是要求学生在观察中认识细胞壁、细胞质、细胞核和液泡。观察前教师应强调细胞膜紧贴在细胞壁内壁上不易辨认,有些细胞核也不太清楚,要调好光圈,光线强弱要控制适当,使学生按照老师提出的目的要求去观察。观察结果的好坏,可由教师检查,检查方法可采取教师提问、学生回答,也可让学生绘制观察的标本图示,这样一定能达到观察的目的。

2.培养学生科学的观察方法和求实态度

观察能力的提高,有赖于正确的观察程序和方法,教会学生用正确的方法进行观察,对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是很必要的。具体方法为:

(1)先整体观察后局部观察。教师要指导学生全面进行观察,抓住事物的各个方面及其发展变化的全过程,这样才能达到认识事物的目的。

(2)对比观察。可运用纵横比较进行观察,同中求异或异中求同。对比观察能使学生从平常的现象中发现不平常的东西,从相似的事物中找出差异以及从差异中找出共同点或因果关系。

(3)重复观察。为了保证观察结果的可靠性,观察的次数要多,否则就难以区分偶然发生和一贯现象。也就是巴甫洛夫所说的“观察、观察、再观察”,他深刻地揭示了观察的严肃性和科学性。

三、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

这就需要将观察到的问题进行分析整理。为此我们需要教育和培养学生具有全面、正确、深入地了解事物本质特征的独立思考能力。

创造教学在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中,重视思维过程的成功之处,就是让所有学生搞清楚结果的来龙去脉。同时,为了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教师在提问的设计中还应重视对学生思维过程的考查,比如追问“这个问题你怎样想”、“你为什么这样想”、“说说你的思考步骤”等。教师还应注意学生智力活动的评价,使学生认识到思路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作用和重要性。

四、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表现空间

第8篇

【关键词】 生物多媒体课件设计制作应用

教师用于课堂教学的CAI课件必须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要突出教师的主导作用。由于种种原因,一些现成的多媒体课件并不完全适合教师的要求,尤其是高三复习教学的需要,而且每个教师所面对的学生的情况不尽相同,自制课件能体现自己上课的意图,能突出重点抓住要害,做出来的课件更适合自己使用。因此,自己制作CAI课件就显得很有必要了。

制作生物课件的过程包括以下几个基本环节:

①素材收集。要制作CAI课件必须做好各种素材的收集。如图片、音像、动画、音乐等素材。收集的途径有:平时注意从报刊杂志上收集、到音像店去购买、或者在因特网上收集。

②脚本设计。设计脚本就是把将选定的教学内容编写成思路清晰、内容精炼、重点难点突出、易于计算机表达的脚本。就象一个编剧一样,教师要根据开发环境把课的内容一步一步地写出来,例如图形、文字布局,闪烁、滚动、旋转、切换等技巧的运用等,都要预先设计好。

③课件的制作。写好脚本以后,在开发平台上把脚本所写的内容实现。CAI课件制作完成后,最好能把它打包成能独立运行的程序,那样就能方便其他教师的使用了。

课件制作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 选择材料要准确

在制作课件之前,先要对教材进行深入研究,明确课件的使用对象状况,同时要考虑到使用该课件时要达到什么效果,也就是说,使用课件要有必要性,并不是任何内容都适合制作多媒体课件的,所以选择合适的课题材料相当重要,如在“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当中的“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就非常适合用多媒体课件来展示,如果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借助挂图,老师讲解,总是不能给人直观的一个印象,总是比较主观的,抽象的,虽然有时老师讲的栩栩如生,可是不一定收到太理想的效果。这时候我们就可以用FLASH5・O来制作动画,让这一过程以动画的形式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得抽象的知识直观化,枯燥的知识趣味化,静态的图片动态化,给学生多重刺激,强化记忆。

2 整体布局要合理

制作课件的过程当中,展示教学内容时,布局要合理,整体画面要协调,画面分布要平均,不要让人有头重脚轻的感觉,如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整个过程可分为吸附、注入、合成、组装、释放这么几大块,每个小板快做成小电影(MOVIE),每个板块相互独立。在制作每个小板块时也要注意画面的统一性,在画面当中,我们可以让噬菌体和细菌出现在靠左侧,而在右侧则写一些文字来说明该过程的主要内容,并且每一过程我们都能够用两个字来表示,这两个字我们可以用显眼的颜色,如红色,以起到强调的作用,使学生对这一过程有较深的印象。每一板块制作好了以后,要将各个板块组合起来,形成一个连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的整个过程,在各个电影上设置一些按钮,使得教师在操作时更加方便,即可单独观看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其中一步,也可以连续看整个过程。

3 内容安排要有趣

课件的使用关键是为了唤起学生的求知欲,使抽象的内容直观化,主观的内容客观化,使学生更容易接受。在使用课件过程中,我们可以让学生把自己的想法和观点以及当中得到的一些感想和启发说出来,与老师一起讨论,在上完课后我们还可以设置一些思考题,让学生回答,如果学生回答对了,则出现掌声鼓励,若回答错了,则再提醒他是否再考虑一下,让学生有充分的思考余地,同时又可以达到活跃气氛的目的。我们还可以利用计算机进行随堂测验,并及时反馈,及时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以利于今后的教学。

4 课件使用要恰当

课件做好之后,在使用的时候,要注意使用的时机问题,我们不能一上来就把课件的内容全放给学生看,然后再讲课,也不能够讲完课后再展示课件,这样纯粹为了使用课件而使用是不行的。我们应当寻找一个课件使用与课堂教学的契合点,使得教师、学生、教学内容与课件四位一体,有机结合,从而发挥课件的最佳效果。

5 资料积累要及时

想要在短时间内做出一个好的CAI课件,必须有充分的准备功夫,正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平时要多注意各种资料的收集,并做好分类工作,每当要用到时就可以随手拈来,缩短制作课件的时间。

6 课件资源要共享

每个教师所做的课件可能不尽相同,但一本书、一个学科的教学内容毕竟有限,难免存在着重复工作的问题。做一个课件所花的时间是比较多的,动辙要几十个小时,如果做出的课件用一次就放在一边,是资源的浪费。我觉得应该提倡资源共享的思想,开放源程序,让其他人可以从中学习,从中改进,实现资源的共享。

第9篇

【关键词】探究性学习 课堂教学 问题模式 问题模式解决教学 途径

探究学习是以问题为课堂学习的载体,以问题为中心,围绕问题组织教学,把问题的形成作为学习的起始阶段,把提出对学生具有挑战性和吸引力的问题,并使学生产生问题意识,作为探究学习的关键。中学课堂教学中,教师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引起学生探究性学习的思维活动,常常创设不同形式的问题,并以问题的解决展开教学。通过这种“问题解决模式”来组织课堂教学。

一、课堂教学中,问题模式对探究性学习的作用和地位

问题教学法是一种以问题为核心的有效科学的教学模式,它能够使师生在“提出问题――探究问题――讨论解决问题――引发新问题”的紧张而热烈的螺旋式递进氛围中进行交流和学习。肯定地讲,这一过程对学生探究性学习具有十分重要和积极的意义。

(一)有利于刺激学生思维,调动学生探究性学习的积极性。在一个充满疑问与悬念的课堂教学气氛中,学生为了获得对问题的合理解释,会引起思维的积极反应。当教师讲到某一个自认为理解困难的知识点时(教师根据以往经验确认的),会停下来问“为什么”或“怎么办”,这时学生就会猛然地从专心的听讲中进入思考中。这一现象说明,问题不仅可以促进学生的思维,而且从心灵深处可以使他们体会到自身的存在,使其主体性意识得到复苏和加强。同时,“基于问题解决”模式教学更是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和掌握知识的兴趣,促进学生体验解决问题的成功与快乐,培养学生乐于质疑、乐于探究新知的心理倾向,激发学生积极思考、答疑解惑的强烈欲望,养成创造性思维的优秀品质。

(二)有利于学生间讨论交流,并且形成探究意识。在问题情境中,当学生的思维遇到障碍,新知识可能与他原有的认知结构、思维方式和逻辑发生冲突而“百思不得其解”时,便会与周围的同学热烈,积极,主动地讨论交流,有时不能达成一致而据理力争。这时教师可以给学生一个宽松的氛围、适时的诱导,使他们展现出真实的思维过程和内心体验。在讨论交流中,最后必定会形成共识,找到最终正确的答案和解决方法,使他们树立起探究的意识。

(三)有利于学生的探究能力的培养。处于问题情境中的学生,思维的闸门一旦打开,便会产生“多米诺骨牌”效应,这必将会引发他们的思维活跃,增强其思维的逻辑性、敏锐性、广阔性和开放性。

二、中学生物学课堂教学中,问题模式与探究性学习的协调略策和途径

探究式教学关注的三大目标是经历探究过程、获得理智和情感体验、积累知识和方法。它在学习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研究的情景,引导学生自主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研究,搜集与处理信息,表达与交流等,从而获得知识、技能、情感、态度、方法、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

(一)抓住探究式教学的关键――问题性。学习过程也应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现代教育心理学研究指出:“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科学家的探索过程在本质上是一样的,都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学生并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的,在日常生活和以往的学习中,他们已经形成了丰富的经验,从身边的衣食住行到宇宙星体,从细菌病毒到高等动植物,从自然现象到社会生活,他们几乎都有一些自己的看法。教师不能无视学生的生活经验,必须熟悉学生原有认知结构的状况,寻求新知识与学生认知结构中已有知识的最佳同化渠道,有意识地创设认知教学情境,引发认知碰撞,充分展示严密有序的知识结构和组织结构。由于经验背景的差异,学习者对问题的理解常常各异,在学习者的共同体中,这种差异本身便构成了一种宝贵的学习资源。所以,教师能否通过精心设计教学内容,鼓励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探究式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

(二)突出探究式教学的重点――过程性。探究式教学强调学生探索新知的经历和获得新知的体验,突出学生主动、生动地学习,突出学生亲自感悟,培养学生的多向思维。爱因斯坦说过:“结论几乎总以完成的形式出现,读者体会不到探索和发现的喜悦,感觉不到思想形成的生动过程,也就很难达到清楚、全面理解的境界。”探究式教学正是考虑到人的这些认知特点来组织教学的。教师要鼓动学生踏踏实实地动手实验,认真观察现象,自主地搜集与探究问题相关的各种信息材料,鼓励学生运用比较、类比和迁移的方法,对所探究的问题进行归纳并提出解释。通过类科学研究的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知识的获得过程,从形成问题、建立假设、制定研究方案、检验假设、作出结论等活动过程中寻找问题的答案。

(三)突破探究式教学的难点――开放性。探究式教学中综合运用了交流学习、发现学习、自主学习等学习方式的长处,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提倡和发展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使学习方式的指导从单一转向复杂、综合,这是探究式教学的难点之一。探究式教学要面对大量的开放性问题,这些问题可能向课本外现实生活的各个方面开放,也可能向学科外的其他学科开放,还要实现与学习经验、生活经历区别很大的学生群体的高参与度,这也给探究式教学带来了不小的困难。探究式教学的主要目的之一是让学生通过经历探究的过程来获得感性认知,而不是让学生去解决科学前沿的问题,因此探究课题应以与学生的生活直接相关且切入口较小的问题为宜,最好从具体问题人手。学生对参与探究式学习是很有兴趣的,由原来课堂上的“听讲者”转变为知识的主动探究者、发现者。

参考文献:

[1]陈俊,让探究性学习在高中生物课堂中大行其道[J],生物技术世界,2014,(4).

[2]林三睦,生物科研究性学习素质教育功能[J],中学生物教学,2002,(5).

[3]徐启发,生物学教师如何引导学生探究[J],中学理科,20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