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商务局信息化建设

时间:2023-08-20 14:59:04

导语:在商务局信息化建设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第1篇

*商务局切实加强了商务信息系统工程建设,重点是加强了*商务网站的建设与维护工作,*商务网站于*年4月建成以来,月均访问量在2千人次以上,为宣传推介奈曼提供了有效的商务信息平台。网站共设首页、商务局概况、通知公告、政务公开、经济发展、招商引资、商务天气预报、法律法规、办事指南、旅游观光、供求信息、文件下载、公众留言、OA办公系统等14个栏目,另设酒类流通、万村千乡、商务预报、家电下乡、办事指南五个子系统,以及局长信箱,投诉反馈两个特殊栏目。商务网站工作中主要强化了三项措施。

一是切实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做到人员、设备、资金三到位。奈曼商务局充分认识到建好商务网站,另借助网络向外界宣传推介奈曼商务信息的最佳捷径,同时也是商务干部向其他地区商务部门学习的良好平台。为切实加强商务信息系统建设,局领导高度重视。举办了学习“OA”办公系统培训班,可以在网上单位通知、设置工作计划、发送公文、公共资源预约、制定个人计划、编辑个人通讯录及个人基本档案,发送邮件、网络会议等。还可以在网上进行上班考勤。在单位内实现了办公自动化,通过整体推进为商务网站的建设与维护营造了良好的环境。工作中,切实加强领导,明确责任,由专人负责网站的日常管理和建设工作,办公室主要负责具体业务,并配备了电脑、打印机、数码摄像机、数码照相机等宣传设备,做到人员、设备、资金三到位,为工作的有效开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二是准确定位网站的服务功能,提高信息质量。*商务网站的建设与维护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为群众、企业和投资者服务为宗旨,及时全旗优质商品的供求信息和重点招商项目信息,为投资者和内外贸企业提供优质、高效、便捷的信息和查询服务,建立农副职产品及食品市场价格信息平台,全面推进商务信息系统及企业信息化建设。工作中,严把质量关,提高信息与工作的关联性,注重原创性、真实性、主要全旗招商引资,商务流通以及内外贸易信息,重要信息由局领导审核,普通信息也要由网站工作人员审核才能上报,确保了信息的质量。

三是强化工作措施,创新工作方法,全力构建商务信息平台。首先,作为业务人员,熟悉本部门的工作是建好网站的前提。工作中,加强与单位各股室的联系,虚心向其他同志学习,及时掌握第一手资料。各股室都积极配合并给予了大力支持,切实加强了业务培训,全体工作人员都掌握了商务信息的编撰方法,通过单位全体干部职工的共同参与,为网站提供了最主要的原创信息来源。其二,积极争取领导支持,加强旗内部门间的联系,扩展信息来源渠道。通过局领导的协调,切实加强与旗政府网站的信息共享与交流。其三,积极向其他兄弟网站学习,借鉴经验,及时掌握国家商务发展的政策动向和工作动态,扩展网站的使用功能。

四是立足奈曼的旗情和资源优势,在“特”字上作文章,在“新”字上救突破。立足奈曼的旅游、物质资源、矿产资源开发等特色产业和特色经济发展需要,主要侧重于招商引资项目、企业供求信息、奈曼特色农产品、青龙山洼地旅游景区、*经济学发展情况、商务工作动态六个方面的信息采集、编辑、。同时,注重网站内容的更新,注重文章的创新,并及时对供求信息进行更新,切实提高网站为群众服务的质量和水平,从而保障网站的浏览人数。通过全方位、多渠道奈曼的商务经济信息,为奈曼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商务信息平台,有力地促进了商贸经济的发展。

第2篇

“企业一套表”是以统计调查对象为核心,通过整合现行统计报表制度,规范统计标准和业务流程,在同一软件系统下采集、审核、上报、汇总和处理统计数据的一种新型统计调查制度。

实施“企业一套表”,既是改革现行统计生产方式和组织方式的重要举措,也是关系国计民生的一项基础性工作。统一设计统计制度和业务工作流程,有利于减少中间环节,提高生产过程的透明度和可控性,保证统计数据的客观真实;有利于避免统计任务的多头布置和调查单位的重复填报,减轻调查单位统计负担;有利于统一规范数据采集、处理、汇总工作流程,提升政府统计科学化和信息化水平。

开展“企业一套表”改革对于推动统计建设和发展,有效发挥政府统计在宏观调控和社会管理中的基础作用,更好服务科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各镇、各街道办事处、各部门一定要高度重视,提高对“企业一套表”改革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强化责任意识,精心组织实施,确保我区“企业一套表”改革工作顺利实施。

二、抓住重点,切实做好“企业一套表”改革工作

根据国家统计局统一部署,“企业一套表”改革分三个阶段实施:第一阶段为—年,在“三上”企业(指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企业及住宿和餐饮企业、资质以内建筑业企业和房地产开发经营企业)为主推行“企业一套表”;第二阶段为2013年,全区各行业“三下”抽样调查企业(指规模以下工业企业、限额以下批发和零售企业及住宿和餐饮企业、资质以外建筑业企业和房地产开发经营企业)全部纳入“企业一套表”;第三阶段为2014—2015年,在全社会实施“企业一套表”,将生产价格等抽样调查或重点调查纳入“企业一套表”范围。

今年,“企业一套表”改革的任务是实现“三上”企业、房地产开发经营企业和万吨能耗以上三产企业通过互联网直接向国家统计数据处理平台报送原始数据,各级统计部门在线审核、查询及汇总数据。今年6月已全面启动改革试点,8月份已上报6、7月及一、二季度数据,进行了网络和数据采集平台的测试。今年为试点,在此期间将实行“企业一套表”联网直报与原执行的统计报表双轨运行,从年统计年报和年定期报表开始正式实施“企业一套表”制度。

三、加强领导,积极推动“企业一套表”改革工作顺利实施

为了加强对全区“企业一套表”改革工作的组织领导,区政府成立由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任组长,区政府办公室主任和区统计局局长任副组长,区编办、发改局、财政局、工信局、住建局、商务局、民政局、国税局、地税分局、工商分局、质监分局等部门负责同志为成员的市区企业一套表改革工作领导小组,专门负责抓好企业一套表改革工作。各成员单位要按照职责分工,加强协作,密切配合,形成抓好“企业一套表”改革工作的合力。区统计局作为“企业一套表”改革实施的牵头单位,要切实负起责任,认真抓好方案制订、平台建设、企业培训、数据采集、审核上报等工作;区财政局要将企业一套表改革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根据工作进展情况及时予以拨付;区编办、民政、国税、地税、工商等部门要及时向区统计局提供本部门行政记录,协助区统计局定期做好调查单位名录库更新、维护、确认工作;区质监分局要为企业赋予正式组织机构代码,确保所有单位进入名录库和“三上”企业年内纳入“一套表”统计范围;区工信局、商务局、住建局等部门要督促检查本部门所管理企业配备与实施一套表相适应的软硬件设施,协助区统计局夯实基层统计基础;区工信局要将统计信息化建设列入全区信息化建设“十二五”规划重点项目,负责协调“企业一套表”和联网直报及信息交换共享平台建设。

各镇、各街道办事处、各部门要把此项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加强对“企业一套表”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监督检查,确保改革工作顺利推进;要为“企业一套表”改革工作实施创造有利条件,提供经费、设备、人员保障;要加强统计信息化建设,把统计信息化纳入政府信息化建设重点规划,明确建设目标、任务和进度;要加大投入,按照国家统一数据采集处理系统建设要求,建立起安全畅通、便捷高效的网络体系,全面实现各级统计机构和相关部门及企业的信息交换共享;要按在地统计原则,及时将改革工作要求落实到各相关部门和有关单位,为“企业一套表”改革顺利实施奠定基础。

第3篇

第二条公共物流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由市财政在本级预算中安排,从市商业流通发展资金中列支。

第二章适用范围

第三条凡符合*城市总体规划并取得相应的城市规划建设手续,且具备以下条件的项目,均可申请公共物流基础设施建设资金。

(一)纳入《*市物流发展规划》的公共物流区(物流基地,综合物流区、专业物流区)建设项目;

(二)按照《*市物流发展规划》迁入物流基地、综合物流区、专业物流区的传统仓储企业的建设项目;

第三章资金用途

第四条支持物流基地、综合物流区、专业物流区建设资金主要用于基础设施建设、信息化建设、完善口岸的相关设施建设和对原有仓储等设施的改造。

第五条支持迁入物流基地、综合物流区、专业物流区的大型传统仓储企业的建设资金,主要用于信息网络、仓储和运输设施的建设。

第四章资金支持方式

第六条资金支持方式:对公共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支持,原则上采取银行贷款贴息方式安排。

第七条对于使用银行贷款贴息的公共物流设施建设项目,以企业与银行签定的贷款合同书的贷款金额和银行基础利率为依据,市财政安排不低于50%的贷款贴息,其中:物流基地建设项目按照上述贴息标准,年度安排不高于2亿元的贷款额度给予贴息资金支持;综合物流区建设项目按照上述贴息标准,年度安排不高于1.5亿元的贷款额度给予贴息资金支持;专业物流区建设项目按照上述贴息标准,年度安排不高于3000万元的贷款额度给予贴息资金支持;迁入公共物流区的传统仓储企业建设项目按照上述贴息标准,年度安排不高于8000万元的贷款额度给予贴息资金支持。自2005年起,建设期短于3年的按实际贷款期安排贴息,建设期长于3年的按3年贷款期安排贴息。

第五章资金申请、审批及拨付程序

第八条资金申请、审批及拨付程序比照《*市商业流通发展资金使用管理办法》中第五章的申请、审批和拨付程序执行。

第六章资金的监督管理

第九条市、区(县)财政局负责对公共物流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管理和监督;市、区(县)商务局负责对项目实施情况进行管理和监督。

第4篇

1、进一步做好常规统计工作。围绕全市目标任务,竭力做好统计工作,特别是事关全局利益的统计数据,要多汇报、多努力争取。

2、进一步做好统计服务工作。一是继续做好统计监测工作,对全市主要数据,要及时监测预报,为市领导研判形势、科学调度提供依据和时间;二是加强统计分析,提高分析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为市领导当好参谋;三是继续做好为社会各界的统计服务工作。

3、进一步做好统计基层基础工作。一是加强乡镇“八有”、“八化”建设,实现乡镇与市统计局的计算机联网,确保年底通过省局验收;二是稳步推进统计信息化建设,争取市领导的重视和支持,按省局要求,不断提高统计信息化水平。

4、进一步做好统计改革工作。一是做好“企业一套表”改革工作。一方面要将新增“三上”企业纳入改革范围;另一方面做好“企业一套表”改革的扩面工作,将劳动工资统计和能源统计纳入改革范畴。二是做好商贸改革工作。加强与商务局的联系与沟通,力争将所有限上商贸企业和大个体户纳入统计范畴,努力扩大限上比重。

5、进一步做好统计法制工作。一是进步宣传《统计违法违纪行为处分规定》和《统计法》,扩大知晓面,努力营造依法统计氛围;二是开展统计执法。尤其对迟报、瞒报、不报的企业要动真格,严格执法。

6、进一步做好第六次人口普查工作。一是继续做好人口普查的查漏补缺工作,努力做到区不漏楼,楼不漏户,户不漏人,确保数据质量;二是做好普查数据的审核、录入、汇总、上报工作,及时上报、公布各种数据;三是严格执行各阶段数据质量控制制度,对审核、编码、录入、汇总各阶段进行全程质量控制;四是要开展数据质量事后抽查和评估,做好迎接全国、全省数据质量验收准备;五是做好普查资料编印、开发利用的前期准备工作。

(二)工作措施

1、加强学习,努力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一是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市的重要文件和部署,学习经济理论和法律法规,提高全局干部政治理论水平和宏观把握能力;二是加强业务知识学习。提高定量分析和预测水平,提高履职能力。

第5篇

1、工作重点。随着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逐步深入和政务信息化建设的迅速发展,利用电子政务手段实现“一站式集中,一条龙服务”是推进政府职能转变,规范行政行为,加强廉政建设,创优发展环境,加快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行政服务中心信息化建设是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对所有行政审批事项的实施情况,包括受理、承办、审核、批准、办结的情况和办事大厅进行实时监控,对违反审批条件或审批程序、超过审批时限、违规收费等情况发出警告信息。在“十二五”信息化建设期间,我委将面向公众的信息服务和网上审批系统等电子政务信息化建设作为重点,多措并举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的落实:一是内部网络使用得到进一步推广。经过多次督查督办,中心所有进驻窗口的办公设备均已配备到位,各进驻窗口统一使用全省网上审批系统软件,中心对窗口业务办理情况实现了网上监管。二是外部网络连接得到改进。中心的网络状况在市工信委的大力支持帮助下得到了改善,目前所有窗口均已实现与本单位的网络连接。三是已接入XX市政务网。根据全市统一安排,我委被列入第一批接入政务网办公试点单位,为做好这一工作,我委认真规划、合理调整网络布局,并第一时间进行了相关设备的政府采购,经多方调试,现该网已正式投入使用。

2、工作难点。一是在推进行统一使用全省网上审批系统办理各种行政审批事项还存在困难。主要是因为有些部门还需使用自有系统办理事项,部分还是全国或全省系统,如国税局、财政局、商务局、卫生局、质监局等单位在办理事项需使用全国统一办证系统,如交通运输局、地税局、消防支队、药监局等部门使用的是全省统一办证系统。由于目前这些单位还未实现数据交换,从而产生了二次录入情况,给窗口工作人员增加了工作量。二是在服务评价器使用上存在困难。根据省机关效能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下发的《关于各设区市行政服务中心服务评价器安装部署工作的实施方案》文件要求,市本级各办事窗口的服务评价器必须与全省网上审批系统实现对接,且必须做到一事一评。但由于目前还无法解决部分单位数据实时交换问题,还存在二次录入情况,从而导致无法真正做到一事一评。

二、信息化项目建设情况

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市工信委的指导支持下,我委积极推动信息化建设工作,将信息化建设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来抓,高起点、高规划,既要求信息化建设具有良好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又要保持一定的先进性。为此,我委先后投入70多万用于中心各种设施设备、业务应用系统以及网络环境等方面的升级改造。

1、完善了我委电子设施、设备的更新换代。根据网上审批和电子监察系统建设所需基本配置要求,我委组织有关专家进行研究论证,提出了我市行政服务中心网上审批和电子监察系统建设方案。目前我委拥有独立机房及视频演示室,办公电脑、服务器、打印机、电子显示屏、触摸屏以及物理防火墙、交换机、UPS、指纹打卡机、印刷机等一批高端设备,已建成了一套相对稳定、设备比较先进、运行速度较快的硬件系统。

2、推进了网上审批和电子监察系统的建设及运行。网上审批和电子监察系统是我省统一建设推行的行政审批办证系统,通过该系统的上线运行能够有效监管各部门办理行政审批事项的全过程,有效的提高了行政效率及办事透明度。截止目前,通过网上审批系统共受理事项119468件,办结119221件,办结率达99.8%。

3、完成了我委两套网络及视频监控系统的整合工作。根据省里统一规划,要求各地市将行政审批及公共资源交易两套网络及视频监控系统进行整合,为此,我委聘请专业的网络公司对大楼重新进行综合布线,现已完成网络及视频监控系统的整合工作,省、市效能部门能够直接通过该网络对服务大厅及开评标现场进行实时监督

4、做好了门户网站的升级改版及维护工作。行政服务中心网站是我委电子政务实际应用的一项重要内容,是集众多行政部门在网上提供政务信息公开的平台。网站分为信息公开、服务互动和工作专题几大类型,网站自启用至今,累计浏览人数近300万人次,已成为政务公开和市民办事的重要基地。

5、做好了专业办事大厅视频监察系统项目建设工作。根据市效能办、市行管委联合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做好行政审批“两个集中”改革和专业办事大厅视频监察系统、评价系统建设工作的通知》(赣市效能办字[2013]3号)精神,我委积极抓好各专业办事大厅视频监控系统项目的建设,经过不断努力,共12个专业办事大厅已纳入全省视频监察系统。

三、存在的问题

一是机房部分设备仍是市行政服务中心2004年成立之初采购,使用至今已经老化,由于还未进行更换,留下很大运行隐患。二是由于我委经费有限,而开展信息化建设需要投入较大资金,从而使得有些需进行建设的项目不能及时进行,建议财政部门加大对我委开展信息化建设方面的经费支持。三是开展信息化建设工作,所需专业技术要求比较高,我委现有的两个技术人员为聘用人员,专业技术水平还有待提高,建议工信部门能够多组织对专业人员的学习培训。

四、“十三五”期间信息化建设思路

1、在完善自身信息化建设的同时,不断探索和研究如何利用网络信息技术,整合信息资源,简化公共服务程序,优化业务流程,提高行政管理效能;把面向社会公共服务的业务,尤其是行政许可事项,逐步通过互联网提供跨部门的“一站式”电子化服务,提高政府的公共服务能力和社会公众的满意程度。

2、贯彻落实《XX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省发改委XX省网上审批系统建设工作方案的通知》,按照省市统一部署,加快推进网上审批系统建设。同时对现有服务资源和信息资源进行整合,努力促进各部门的专业审批系统与现有网上审批系统对接,督促各窗口单位将保留和承接的行政审批事项全部纳入网上审批系统进行办理,全程跟踪监察。

3、贯彻落实《XX市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实施方案》,按照全市统一部署和安排,积极配合市审改办做好XX市网上办事大厅建设有关工作。配合审改部门加快推进包括网上办事大厅、业务办理系统、并联审批系统、服务支撑系统、效能监察平台等内容的网上审批系统建设。按照系统建设要求,进一步优化再造各部门审批流程,科学合理设计审批系统后台流程。

4、进一步督促各行政审批窗口单位使用网上审批系统办理行政审批事项,配合审改部门建立和完善网上审批系统使用及责任追究制度,加强协调监管,坚决防止和纠正不使用、部分环节不使用、不实时使用和二次录入问题。

五、信息化建设意见和建议

第6篇

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坚持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经济发展战略,以突出抓好招商引资,加大对战略投资者和重点项目的引进力度为手段;以加快承接产业转移,积极创造条件,大力发展加工贸易为突破口;以拓宽商务工作领域和继续完善农村市场体系建设为重点;以彻底全面完成国有企业改革为目标,以构建和谐商务,极力维护系统大局稳定为己任;解放思想、创新方法、强化措施,努力拼搏,全面完成县委、县政府下达的各项工作目标和任务,为促进溆浦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实现我县富民强县的宏伟目标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二、工作目标

全县实际利用外资150万美元;引进市外境内资金10亿元人民币;进出口总额900万美元;外派劳务100名;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2亿元;酒类流通管理备案登记300户;县城生猪屠宰率达到100%,实现机械化屠宰,并逐步在各乡镇实施。设立2家报废汽车回收代储点;完成县城商业网点布局规划。切实加强生猪定点屠宰、成品油、酒类产销等行业管理;继续推进和完善城乡市场体系建设。

三、具体措施

(一)突出抓好招商引资

1、积极承接沿海产业转移。全力抢抓3-5年加工贸易产业转移机遇期,认真研究、用好用足相关鼓励政策,加大对沿海加工贸易转移项目的信息搜集,主动上门对接洽谈项目,力争在三年内形成加工贸易产业集群,加大对战略投资者和重点项目的引进力度。

2、积极创新招商方式手段。精心组织参加对外开放主题活动,积极组织参加省市组织的重大招商活动。立足我县的优势,努力探索招商引资的新形式、新手段、新办法,组织小分队赴珠三角、长三角等地上门招商,主动承接沿海产业转移。利用互联网招商信息,推介重点项目,组织网上交流互动、项目洽谈,开辟网上招商。依托县政府驻深办、驻长办、驻京办和县政府招商引资顾问及县经济发展粤港合促进会等招商平台,开展好项目招商工作。加快园区建设步伐,构建招商引资平台。

3、切实抓好项目的推进。以落实资金到位,完成全年目标任务为中心,全力抓好三个方面:一是抓紧推进在建项目的工程进度和资金到位。对确定的重点建设项目,进一步加大支持服务力度,加强项目调度考核,力促项目尽早建成受益。二是新签约的招商项目,特别是会节招商项目,全面实施“五个一”工程,加强调度,加快进度。三是抓好意向在谈项目的跟踪联络、洽谈落实。及时了解客商意向和诉求,积极做好争取工作,力争在谈项目早日签约,尽快落地。

(二)着力提升商务水平。

1、加强对市场运行的监测分析,建立市场运行监测平台,做好市场运行情况的深度分析,加强预警预报。

2、加快现代流通业建设的步伐。一是以完善和继续推进“万村千乡”工程为重点,力争2009年建立1-2家配送中心和2010年以前建好150家“万村千乡农家店”,扩大覆盖面、提高配送率、增强商业网络建设功能,加快农村市场体系建设。二力争尽快编制好全县商业网点建设规划,确保商业网点的合理布局。四是抓好流通领域重点骨干企业的培育发展。以佳惠、西奥多、优果、德友、隆平高科等日用百货超市和农家店连锁经营为重点,努力培育企业品牌、产品品牌和服务品牌。五是以改革现代流通方式为重点,加快流通产业化现代化建设。大力推进连锁经营、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等现代流通业态发展,加快流通信息化建设,积极培育汽车、住房、旅店、餐饮、休闲等新的消费热点和消费方式,提升消费品位。

3,以承接产业转移为契机,以发展外向型经济为重点,拓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一是加大外贸出口扶持力度。克服国际金融危机给外贸出口带来的不利影响,积极争取政策性的外贸企业项目扶持资金,用足用活外贸发展促进资金、西部开发资金、中小企业开拓国际市场资金和承接产业转移资金等政策,帮助企业扩大出口规模,提高出口创汇能力。拉长外贸出口这条“短腿”,提高县域经济外向度。二是拓展外经业务,承接沿海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积极发展“三来一补”等加工贸易。三是积极开展劳务输出。把溆浦尽快打造成为外派劳务基地县。

4,以切实整顿规范市场秩序为重点,强化市场监管服务。一是加大生猪定点屠宰工作力度。加大宣传力度,采取多种形式大力宣传《生猪屠宰管理条例》,全面启动城区生猪定点机械化屠宰,做好逐步在全县43个乡镇全面实施工作。以推进生猪定点屠宰为切入点,严格执行食品市场准入制度,深入开展肉品市场专项整治,严厉打击非法屠宰等违法行为,严格执行病死猪无害化处理,确保群众吃上“放心肉”。二是继续加大对成品油、危爆物品、酒类产销、典当拍卖、再生资源等特种行业监管。要进一步规范成品油市场流通秩序,对成品油加油站点要做到统一规划,统筹安排,避免重复建设、恶性竞争,整顿布局不合理、无证经营的混乱秩序。要进一步明确机构和工作人员抓紧开展酒类市场秩序整顿,打击假冒伪劣酒类产品及违规操作,维护酒类生产者、经营者、消费者的权益,加强酒管办法和条例的舆论宣传,营造依法治酒的良好氛围,规范证照办理,强化酒类稽查人员的执法培训,提高酒类管理的执法水平。三是尽快建立商贸流通信用评价体系,制订和完善行业经营标准,开展行业之星评选活动,倡导诚信经营。

(三)努力构建和谐环境。

一是加快发展民营商业网点,广泛安置职工就业和再就业。三是以落实工商体制改革军队退役人员安置和解决因取消工商两费县市场服务中心面临的问题为重点,认真落实维稳责任,积极化解矛盾,最大限度维护系统稳定。五是积极做好食品卫生、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落实食品卫生安全、安全防火、防汛抗灾的各项措施,开展食品卫生安全和安全生产工作大检查,对照制度和责任目标,查看落实情况,对大的商店、商场、超市及仓库进行不定期检查,消除不安全因素和事故隐患。

(四)切实转变工作作风。

一是进一步加强党的组织建设、党员队伍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增强干部全局意识,坚持贯彻县委、县政府决议,与县委、县政府保持高度一致。二是扎实转变工作作风,积极主动为乡镇和县直部门招商引资搞好业务指导和信息咨询,切实为投资者排忧解难,搞好服务。三是加强法制建设,切实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四是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严格推行绩效考核,坚决兑现,奖勤罚懒,优胜劣汰;督促教育干部职工坚持勤政务实,廉洁奉公,培养造就一支适应现代商务发展要求的高水平、高素质的干部队伍。不断提高做好新时期商务工作的能力和水平,真正把县商务局建成一个团结和谐、开拓进取、求真务实、廉洁高效的政府职能部门。

四、意见和建议

第7篇

外贸出口高速增长。全年实现自营外贸出口总额348.5万美元(不包括富康箱包、百方针织),同比增长104%,再创历史新高。

利用外资突破120万美元。全年外商实际到位资金122万美元。

招商引资实现新的突破。全年引入省外资金1012.2万元,占目标任务的101.22%。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16亿元。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1233亿元,同比增长19.7%,其中农村增幅达20.8%,高于县城2.2个百分点。

商务经济已成为拉动消费,推动我县经济增长,增加地方收入,带动就业的重要力量。

主要做法和成功经验:

一、做好外贸促进工作

面对国家调整出口退税政策,人民币汇率调整,国际金融危机,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现实,冷静观察,迎难而上,创优环境,积极应对。一是做好备案登记工作,加强宣传,提高企业进出口意识,宣传国家及省内鼓励出口的各项政策,指导企业用好出口政策,增强市场风险意识,提高防范风险能力。为盛泰寝具,康美达面业,百方针织等7家企业办理备案登记,使我县获得进出口经营权的企业达到37家。二是强化资金扶持机制,多次到省厅为企业争取资金扶持,全方位服务企业发展。三是经常对出口企业进行调研,做好跟踪服务工作,听取他们在出口方面面临的困难,存在的问题和建议,帮助分析出口运行情况,研究扩大出口的具体对策,使我县发生出口实绩及出口供货企业达到4家以上,出口额三年翻了一番多,增幅居全市首位。

二、加快农村流通体系建设

以农村商品流通改革和市场建设试点为契机,大力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活跃农村市场,促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截至目前共建成农家店304家,覆盖了全县19个乡镇和大部分行政村,保质保量超额完成了目标任务。*年被省、市政府授予农村商品流通改革和市场建设试点工作先进集体,受到通报表彰。

三、加强生猪定点屠宰监管

开展生猪定点屠宰和肉品质量监管专项整治工作“回头看”,继续巩固和扩大专项整治工作成果,积极探索打击私屠滥宰的有效手段和方式,构建肉品质量监管长效机制。今年以来,共出动执法人员2500多人次,执法车辆500多台次,查处各类案件8起,涉案金额10000多元,取缔私屠滥宰窝点3个,有效地遏制了私屠滥宰和制售不合格肉的不法行为,净化了肉品市场,确保了生猪屠宰规范有序,肉品市场供应稳定、质量安全,有力地保障了全县群众的食肉安全。*年被县政府授予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先进集体。

四、规范成品油市场秩序

一是针对国内油品市场供应紧张等问题,指导中石化分析市场形势,研究制定对策,较好地保证了我县成品油的正常供应。二是严格年检工作,对不符合规定的加油站(点)坚决不予年审。三是加强督查工作。今年以来,全局共出动执法人员1000多人次,对全县加油站(点)进行全面检查,共取缔无证经营、超范围经营站(点)27家,有效地维护了成品油市场秩序。

五、开展酒类流通和再生资源备案登记工作

一是对全县酒类和再生资源市场进行全面摸底调查,做到心中有数。二是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深入宣传商务部、省政府相关法律法规,制定印发了通告等宣传材料6000多份。三是服务上门,督查到位。今年以来,共办理酒类流通备案登记1574家,再生资源回收备案登记82家。

六、加强政府信息化建设

“*县商务之窗”作为商务部的一个子站,充分利用了商务部网站访问量大、知名度高的优势,在扩大商务工作宣传力度,推动我县招商引资、贸易往来、合资合作,推进商务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县商务之窗”2006、*年连续两年获得全省商务网站综合评比第一名,*年,共各类信息7775条,在全省193个商务网站中又名列前茅,受到省商务厅的通报表彰。*年在政府信息公开栏各类信息135条,信息量在县政府各部门中也名列第一。

存在的不足,主要表现在:

外贸出口增幅较大,但总量偏小,全省排名靠后,对推动我县经济增长的作用微乎其微,在三驾马车中,是一条跛腿,内贸流通基础设施不够完善,消费环境建设滞后,市场供应保障体系尚不健全,监管力量较为薄弱,最突出的是商务局至今没有成立“商务执法大队”。

2009年商务工作总体思路

全面贯彻党的*大、*届三中全会,全省商务工作会议和全县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动力,以扩大国内消费需求和保持外贸稳定为重点,加快提升利用外资水平和对外经济合作步伐,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努力实现全县商务经济又快又好发展。

2009年工作打算

1、千方百计扩大出口。以“保存量、促增量、调结构”为主线,加快转变外贸增长方式,促进外贸出口。一是做好重点跟踪服务,稳定骨干企业进出口规模。二是赋予更多企业进出口经营权。三是优化进出口结构和进出口发展环境。

2、办好各项展会。邀请外资企业、组织本地客商参加今年举办的华东进出口商品交易会、98厦门投资贸易洽谈会,特别是4月份在合肥召开的第四届中部博览会,提供优质服务。力争通过展会实现利用外资和外贸出口工作新突破。

3、继续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争取再建设改造150家左右农家店,覆盖全县80%以上的行政村。规范农家店经营管理,探索搭建综合服务平台,改善农村消费环境,方便群众生产生活,促进农村消费。

4、大力开展家电下乡工程。围绕扩大宣传,健全网络、规范运作、加快调度、强化监管等工作重点,深入开展调研,掌握动态情况,及时解决问题,纠正工作偏差,完善工作机制,确保家电下乡成功实施,真正实现农民得实惠、政府得民心、企业得发展、商业得市场。

5、搞好市场监测工作。建立市场运行监测系统,扩大监测范围,开展市场运行分析,加强对重要生活必需品的分析和预测,健全市场运行预警预测机制。

6、强化市场监督管理。一是加强生猪屠宰管理,推动“放心肉”服务体系建设,打击私屠滥宰和病死猪病害猪非法交易行为,保障城乡居民肉食品消费安全,二是加强石油市场管理,完善行业发展规划,健全企业年检制度,制定供应应急方案,引导企业规范经营。三是加强酒类市场管理,规范市场秩序。四是加强茧丝绸、再生资源回收等行业管理。

第8篇

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5%,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6%,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下降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9%和10%,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控制在104%以内,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8‰以内。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要做好以下十个方面的工作:

一、继续抓好项目和投资工作,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一)扎实做好项目基础工作,及早研究,认真把握国家重点投向,谋划一批有利于长远发展的大项目、好项目进入国家和省上规划盘子。做好项目的各项前期工作,建立严格的项目基础工作制度、项目储备制度、优势项目选商选资制度,努力形成储备一批、洽谈一批、跟踪一批、建设一批、投产一批的项目运行机制,保证项目建设顺利实施。(市发改委、市经委,各区县政府)

(二)加强指导协调和监督检查,推进青藏铁路西格二线、兰新铁路第二双线、西过境高速公路、火车站综合改造、北山地质森林公园、南川河流域治理等重大基础性项目建设。(市国土局、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市交通局、市林业局、市水利局,各区县政府)

(三)抓好国债资金和各类专项资金的落实,充分发挥政府投资的引导作用,积极拓展各类融资平台,引导银行加大信贷投入,多渠道筹集项目建设资金。放宽市场准入条件,拓宽民间投资渠道和领域,为项目建设提供资金保障。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重点在工业、旅游、商贸、城市建设、生态保护、旧城改造等方面开展招商引资工作,年内招商引资到位资金160亿元以上,其中省外到位资金56亿元。(市政府各部门,各区县政府)

二、夯实“三农”发展基础,确保农村经济持续发展

(四)按照“保障供给、提供休闲”的要求,大力发展城郊型精品农业,因地制宜发展花卉、食用菌、水果等产品,在产量和质量上求得突破。进一步加强菜篮子工程建设,新建日光节能温室6000栋,蔬菜产量达到64万吨,市场淡、旺季蔬菜供应自给率提高到35%和60%。加大规模养殖基地建设力度,新建牲畜暖棚4000栋,奶源、肉牛(羊)、生猪规模养殖基地各10个,禽类养殖基地5个。(市农牧和扶贫开发局,各区县政府)

(五)推进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盘道水库灌区等重点项目进度,统筹建设一批水、电、路、沼气、太阳能灶等项目,解决4.5万人、4万头(只)牲畜的饮水安全问题。加快乡村道路建设,新建农村公路200公里,硬化村道500公里。(市农牧和扶贫开发局、市水利局、市交通局、市科技局,各区县政府)

(六)继续完善新农村建设规划,抓好三县新农村典型村建设。实施好60个村扶贫整村推进项目,解决4.5万人的温饱问题。认真实施“双百”市场工程,新建冷藏保鲜库4座,高标准建设村级综合服务中心。扶持产业化龙头企业,鼓励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开发新产品,提升特色农畜产品加工档次。支持引导农民发展专业协会和合作经济组织,不断提高农民群众和农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市发改委、市农牧和扶贫开发局、市商务局,各区县政府)

(七)建立大统一的劳动力培训市场,全面实施“阳光工程”、“雨露计划”,加强农民技能培训,年内培训农村劳动力1.5万人,转移就业30万人次,其中新增长期稳定就业2万人。重视搭建农民创业平台,拓展农民创业性就业渠道。(市农牧和扶贫开发局、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科技局,各区县政府)

三、继续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工业经济平稳发展

(八)认真贯彻省政府产业调整和振兴实施方案,大力推进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调整,加快培育新材料、新能源、铝电联营、生物医药、装备制造、藏毯绒纺等特色产业,在硅材料、有色金属精深加工等领域培育壮大一批新的骨干产业和主导产品。发挥三县工业园区比较优势,重点抓好大通宜化公司PVC项目、中铝扩能、湟中百万吨干法水泥、湟源大华工业园区建设等项目,促进全市工业平稳协调发展。(市发改委、市经委、市科技局、经济技术开发区,各区县政府)

(九)加快开发区各工业园区基础设施配套和工业项目建设,重点抓好多晶硅二期、单晶硅扩产、百万吨复合肥二期、机织藏毯、中藏药、铜箔铝箔、铝合金及型材等项目建设,尽快形成一批支撑发展的产业集群。各区县要把支持和服务园区发展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抓紧抓实。组织好开发区循环经济试验区《总体方案》的报批和实施,逐步实现资源综合开发、有效配置和循环利用。(市发改委、市经委、经济技术开发区,各区县政府)

(十)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市促进企业生产经营的各项政策措施,及时协调解决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遇到的困难。积极协助企业充分利用资本市场,通过发行债券、上市等方式,开展直接融资。多渠道引进资本和项目,实施资产重组,培育一批主业突出、创新能力强、带动作用大、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企业集团。鼓励企业自主创新,推动技术进步,集中力量研发和突破关键技术,培育一批市场前景好、产业关联度大的拳头产品,提高市场竞争能力。(市发改委、市经委、市科技局、经济技术开发区、市城司,各区县政府)

四、做大做强特色旅游业,促进第三产业快速发展

(十一)围绕把建设成为高原特色旅游目的地和集散地的目标,加快旅游资源的开发、整合和优化,加强重点景区、景点建设。积极发展生态旅游、健康旅游、商务旅游、乡村旅游和休闲度假旅游,满足不同群体的旅游需求。加强旅游宣传和对外推介,全面提升“中国夏都”的影响力和吸引力。抓好旅游商品市场建设,培育旅游消费热点,支持发展一批具有地方优势和民族特色的旅游商品,办好首届“夏都地方名特小吃美食节”,提高旅游业综合效益。(市旅游局、市文广局、市商务局、市林业局,各区县政府)

(十二)大力推动现代物流业发展,重点加快朝阳物流园区建设,实施好朝阳铁路物流中心、建国物流中心、物产建材商贸城等项目。抓好青藏高原农副产品集散中心、冬虫夏草国际交易中心、绒毛交易中心、商业巷步行街、水井巷商务区等项目建设。继续加快标准化农贸市场改造建设工作。大力发展金融、保险、中介、信息等新兴服务业,不断完善服务体系。加快发展会展业,吸引国际国内、各地区、各行业来举办会展活动,充分发挥会展经济的辐射带动效应。积极拓展社区和农村服务业,不断完善便民服务机制,拓展服务领域。(市经委、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市商务局、市工商局、市供销联社,各区县政府)

(十三)发展和完善消费信贷,积极培育住房、汽车、旅游等新的消费热点,促进消费结构升级。进一步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做好家电、汽车、摩托车下乡服务,开展农超农市对接试点工作,促进农村消费。(市商务局、市旅游局、市工商局、市供销联社,各区县政府)

五、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提升城市综合载体功能

(十四)继续抓好城市规划建设,加快城建项目实施进度,突出城市的精细化、人性化管理,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加强对城市规划的研究,认真做好《市城市总体规划》和《市土地利用规划》的修编,加快编制城市各专项规划和重点建设区域的详细规划。(市城乡规划局、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市国土局、市交通局、市水利局,各区县政府)

(十五)扎实推进海湖新区开发建设,抓好海湖体育中心、湟水北路、湿地公园等政府投资项目建设,加快房地产开发和教育、医疗等社会公共服务项目进度,年内完成投资50亿元。加快城市环卫、园林、供排水、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抓好火车站综合改造、中心广场北侧景观改造、城市交通体系建设、南川河流域整体开发、城市四个出口环境综合整治等重点项目,打造城市建设的新亮点。实施小桥大街、海晏路、八一路大修整治工程,抓好黄河路、七一路、解放路等6条道路街景整治和城区主干道电力线入地工程,塑造城市新形象。加大天然林、森林公园、生态农业区以及湿地保护力度,实施好大南山生态绿色屏障二期工程、北山地质森林公园建设等项目,做好城市林带、绿地、盆花造景等绿化建设。认真做好参加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园的设计和建设。(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市国土局、市住房保障和房产管理局、市交通局、市水利局、市林业局、海湖新区,各区县政府)

(十六)坚持不懈地开展好“建设国家卫生城市日”主题活动,巩固、提升和发展“创卫”成果,不断完善“建卫”长效管理机制。加快实施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和国家绿化模范城市创建工作,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创建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市卫生局、市城管执法局、市林业局、市环保局,各区县政府)

(十七)加快小城镇建设,进一步提高城镇教育、医疗、文化等基本公共服务能力。逐步放宽城镇户籍限制,使符合条件的农村转移人口在城镇就业和落户,解决好农民工就业、居住、就医及其子女上学等突出问题。坚持把“三集中”试点作为推进城镇化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全方位搞好协调服务,以点带面,梯次推进。(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市教育局、市文广局、市卫生局、市公安局、市农牧和扶贫开发局,各区县政府)

六、强化财税征管工作,努力实现增收节支目标

(十八)抓好增收节支,努力实现财政收支平衡,保障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进一步加强税收征管和税源管理,积极挖掘收入潜力,组织好财政收入,做到依法治税、应收尽收,确保财政收入持续增长。(市财政局、市国税局、市地税局)

(十九)不断优化和调整支出结构,加大对教育、卫生、文化、社会保障、公共安全等领域的支出,发挥好公共财政的职能,努力提高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保障能力。继续加大专项资金的争取力度,积极争取基础设施建设、支持产业发展、改善民生、生态建设等方面的资金,确保争取专项资金保持30%以上的增幅。认真落实关于党政机关厉行节约的规定,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严格控制一般性行政经费增长。(市政府各部门,各区县政府)

七、切实推进节能减排,不断提高经济发展质量

(二十)进一步强化节能减排目标责任考核机制,确保完成节能减排目标任务。落实资源综合利用的各项优惠政策,加快实施遗留铬渣治理、污水处理等重点减排项目。支持引导企业加快节能技术研发和改造。深入开展大气污染综合整治工作,着力推进工业废气、机动车尾气、扬尘等污染整治。加大对重点工业企业废水排放和湟水河排污口治理力度,遏制湟水河水质恶化的趋势。加快市第三污水处理厂、甘河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及市区和三县排水管网建设进程,不断提高生活污水处理率。加大饮用水源保护区监管力度,使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保持在96%以上。加大对高耗能、高排放重点企业的检查考核力度。加强建筑节能监督和管理,全面促进建筑节能工作,凸显节能宜居特色。(市经委、市环保局、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市水利局、经济技术开发区,各区县政府)

八、继续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增强经济发展的活力和动力

(二十一)继续深化农村改革,积极培育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逐步建立有利于农业农村发展的制度体系。开展好政府机构改革,不断提高行政效能。加快投融资体制改革,积极稳妥地推进城市公用事业的市场化进程。深化部门预算改革,认真实施非税收入收缴分离,积极配合“省管县”财政管理模式改革。深化企业改革,重点抓好城市公交、给排水等公共服务企业改革。深化教育改革,实施义务教育绩效工资制度,做好教师绩效考核评价,加快课堂教学方法的改进和质量效益的提高。稳步推进医疗体制改革,完成基本医疗保险用药、诊疗项目等调整工作。推进新闻文化体制改革,建立有利于新闻事业、文化产业发展及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进一步转变政府资产经营管理理念,规范城镇建设用地管理,加快政府资产向收益型、经营性资产转变,增加政府资产经营收益。(市农牧和扶贫开发局、市编办、市财政局、市交通局、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市教育局、市卫生局、市文广局、市国土局,各区县政府)

(二十二)继续承办和协办好“青洽会—丁香郁金香节”、“环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藏毯国际展览会”、“国际清真食品博览会”等经贸文化活动,推进全方位、多层次的对外交流合作,从整体上提高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市商务局、市经济协作办公室、市旅游局,各区县政府)

(二十三)认真落实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各项措施,逐步完善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服务体系,积极创造宽松环境,促使非公有制经济在扩大规模、做大总量上取得新突破。(市财政局、市经委、市工商局、经济技术开发区,各区县政府)

九、积极发展各项社会事业,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二十四)继续推进科技创新,着力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市科技局、市经委、经济技术开发区,各区县政府)

(二十五)进一步实施素质教育工程,充实德育和健康教育等方面的教材内容,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继续加大投入,实施农村中小学D级危房改造15万平方米,完成湟川中学、市一职迁建并投入使用。稳步推进教育布局调整步伐,解决教育资源不足的问题,促进各级各类学校均衡发展。在全市中小学中推行蛋奶工程,有条件的寄宿制中小学先行一步,保证孩子们每天能喝上一杯奶、吃上一个鸡蛋,不断增强孩子们的体魄。(市教育局、市财政局,各区县政府)

(二十六)加强区县、乡镇和社区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建设,逐步实现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抓好文化产业项目建设,打造文化精品,促进文化创意园区的发展。实施文化进村入户工程,开展送电影、送戏、送歌舞下乡活动,新建155家农家书屋、10个乡镇文化站,活跃农村文化生活。继续加强体育设施建设,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市财政局、市文广局、市体育局,各区县政府)

(二十七)加强乡村卫生基础设施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方便群众就医,提高服务能力。做好重大传染性疾病防控工作,提高群众健康保障水平。深入开展食品药品安全专项整治,确保食品药品质量安全。认真落实人口和计划生育政策,加强对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服务和管理,稳定低生育水平。关爱女性健康,免费为全市育龄妇女进行一次生殖健康检查。继续加大投入,建设40个社区托老服务站和6个社区服务中心,实施儿童福利院扩建“蓝天计划”工程。(市卫生局、市财政局、市工商局、市质检局、市药检局、市商务局、市人口计生委、市民政局,各区县政府)

(二十八)充分发挥政府投资和重大项目带动就业的作用,大力开发社区服务、公共服务等公益性岗位,千方百计增加就业容量。加速劳动力资源的整合,建立和完善人才供需平台,形成城乡统一的人力资源市场。加大对劳动力的培训,最大限度地减少社会闲散人员,为更多的人创造就业条件。加快构建政策扶持、服务、培训三位一体,平等竞争、充满活力的创业机制,以创业带动就业。积极支持返乡农民工自主创业,拓展农民外出就业空间。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群体的就业服务工作。培训城乡劳动力2.5万人,城镇新增就业2.5万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1.4万人,“4045”人员就业1800人。(市财政局、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农牧和扶贫开发局,各区县政府)

(二十九)不断完善保障体系,进一步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完善基本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制度,提高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开展农村养老保险试点工作,保障城乡困难居民的基本生活。落实好对低收入家庭的补贴和救助政策,解决好低收入家庭医疗、子女就学、住房、取暖等方面的困难。(市财政局、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农牧和扶贫开发局、市民政局,各区县政府)

(三十)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建设廉租房1000套、经济适用房10万平方米,实施棚户区改造30万平方米,改造农村困难群众危旧房6000户。认真研究促进房地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盘活公积金使用,以改革的办法解决基层干部职工的住房问题。按照“以安置保拆迁、以安置促拆迁”的要求,加强房屋拆迁管理,加大安置房建设力度。全面完成城东区小寨重点安置小区建设,开工建设2000套政府拆迁过渡安置住房、湟中康川新城搬迁农民安置小区。全面实施畅通交通工程和小城建项目,为市民提供安全便捷的出行环境。(市财政局、市住房保障和房产管理局、市民政局、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市交通局、经济技术开发区,各区县政府)

(三十一)筹集30亿元以上资金,实施10大类45项为民办实事项目和10大类48项新农村建设的办实事工程。(市政府各部门,各区县政府)

十、加强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保障

(三十二)积极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以市民素质提升工程为抓手,通过开展各类创建活动,倡导科学、文明、健康、和谐的生活方式。强化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教育,培养和塑造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文明市民,努力提高城乡文明程度。(市文广局,各区县政府)

(三十三)推进民主法制建设,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建立健全各项民主管理制度,保证人民群众依法行使权力。深入开展民主评议政风行风活动,下大气力解决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认真实施“五五”普法规划,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识(市民政局、市司法局、市监察局,各区县政府)

第9篇

关键词:基层税务单位;税收管理;责任追究

中图分类号:F810.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2) 12-0001-01

一、前言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税源的隐蔽性和流动性变得越来越大,与此同时,纳税人的经营经营形式和交易方式多样化,税源零星分散、隐蔽性强,税收控管难度加大,税收流失比较严重。因此,有效加强税收管理也变得越来越重要和复杂。本文就基层税务单位如何有效加强税收管理进行探讨。

二、开展政策培训宣传

基层税务单位应该定期组织举办辖区内企业财务人员和企业税收管理员参加的政策学习培训班,学习宣传国家税收征管法规政策,解答税收管理中遇到的政策或征管难题,更新参训人员政策知识,提高非居民纳税人和扣缴义务人税法遵从度,提高税收管理员的业务技能。同时,完善税收管理机制。注重加强对税收管理员税收管理重要意义的宣传,增强其管理意识,促其履行非居民税源管理义务,明确管理责任;严格落实源泉扣缴制度,扩大对纳税人的税法宣传,使纳税人主动履行非居民税收扣缴义务;加强与商务局、工商局、规划局等部门协作,畅通外部信息采集渠道,拓展非居民信息获取范围,掌握非居民税源底数,堵塞税收管理漏洞,提升非居民企业的税收监管水平。同时,从制度入手,落实责任制,严格考核制度,掌握纳税人生产经营、产购销、纳税申报以及发票的领用存情况,特别是加强重点行业、重点税源大户以及纳税异常户的税收征管,时时掌握纳税动态,搞好税源分析和纳税评估。树立服务意识,全心全意为纳税人服务。在阳光服务、延时服务上打造纳税服务亮点,公开税收管理员的手机号码,将工作时间延伸到8小时以外,为纳税人和当地政府提供便捷服务,进一步提高办税服务的效率和质量。

三、加强税收管理员日志管理

一是制定《税收管理员日志规范》。规定了应该记录的内容,包括税务登记管理、资格认定管理、发票管理、申报征收管理、走访纳税人、月度小结等12个大项、23个小项。规定了记录的原则、方式、方法,记录时坚持实事求是、简便实用、随时记录和不重复记录的原则,必须用钢笔或圆珠笔记录,做到字迹工整,记录清晰,页面清洁,规范有序。

二是强化监督考核。将工作日志管理纳入目标管理考核,实行等级加扣分制,被评为“好”等次的每人次加1分,“一般”等次的不奖不扣,“差”等次的每人次扣1.5分。

三是定期开展展评。按照“分局一月一小评,县局一季一大评”的形式,定期开展日志展评,搭建观摩交流平台,促进相互学习。

四、全面加强个体税收管理

我们以某基层税务单位为例,该单位全面加强个体税收管理,2011年1至10月共组织入库个体税收421万元,同比增收50万元,增幅达13.5%,主要做法如下:一是指派专人,分头到户,督促商贸企业将库存商品明细帐、销售明细帐、费用明细帐、银行存款明细帐、现金日记帐设置齐全,以便核查。要求各分局加强日常巡查,对纳税人在停业期间每月至少应巡查一次,对非正常户、注销户要连续三个月到实地进行核查,对不达起征点户每季巡查一次。二是加强户籍管理。定期与工商、地税等部门比对登记信息,开展个体户户籍清理,1-10月份新办理个体税务登记234户,同比增加116户。三是建立协税护税机制,强化定额管理。通过财政、医保、烟草等部门建立信息共享机制,每季度后取得家电下乡、医保刷卡、卷烟批发等信息。同时,做到定额前注重数据采集,定额后比对,以及定前公示、定后公开等工作,实行阳光定税。1-10月近100户个体定额户进行调整,月均增加税款0.5万元。四是加强“以票管税”。加强普通发票核销,将发票管理与纳税申报、窗口代开发票、定额信息结合,通过系统与各月申报数据比对,监控发票超定额,在发票核销时进行补税处理;未达起征点户达到起征点后,及时调整定额。五是加强“窗口”代开发票管理。规范岗位设置,加强征前审核,规范资料管理,严格执行先税后票制度,对未完税的一律不得开票。1-10月份代开发票入库增值税94万元,同比增收44万元。

五、以责任追究为保障,严格考核,切实做到“颗粒归仓”

为确保税收征收一体化管理落实到位,基层税务单位应该经济争取地方党政支持,政府将各相关部门税收征管的协税护税工作纳入了年度工作考核,对有协税护税任务的单位制定了单项考核奖励办法。财政部门拿出专项奖励资金,对完成协税护税任务的单位,按入库税款数额一定比例给予奖励,提高部门积极性。同时,规定建设项目实施和项目管理单位以及财政、地税、建设、国土、房产、交通、公安等职能部门的主要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及经办人为具体责任人,全面进行把关。凡因单位或部门把关不严造成税收流失的,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并限期追缴流失税款,追缴不回的,财政从其单位经费中划交;对发现有较大偷税嫌疑又不及时通报国税部门的,追究相关责任人责任。对因国税部门工作人员责任心不强,工作失职造成税收流失的,除责令相关人员限期追缴流失税款外,同时追究其责任。政府应该每年组织召开1次联席会议,总结、分析、研究强化征管措施,优化信息共享方式和协作配合办法。税费征管督查办公室将不定期对有关职能部门的配合协作情况进行督查。通过强化措施,严格考核,有效堵塞了税收征管漏洞,切实做到了“颗粒归仓”。

参考文献:

[1]何顺梅.房地产行业税收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工会财会,2011,2:123-126

[2]何旭.税收管理信息化建设及路径探讨[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1,2:122-124

[3]王金城.发挥税收职能作用助推经济社会发展[J].中国税务,2011,1:130-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