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20 14:59:09
导语:在全国经济发展趋势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当今世界,知识经济迅猛发展,各行各业都受到全球化的冲击和影响,来自经济全球化的影响更是已经涉及各个行业。很多经济学者都对经济全球化作出了各自的定义,大多数学者认为:经济全球化是优化全球经济资源分配,以发达国家为领导,跨国公司为发动引擎和越来越多的国家加入WTO组织为特点的,通过全球商品、资金和技术的流动,使得资源得以在全球范围内高效率地被应用的一种全球化形态[1]。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各国的许多企业都顺应当今的国际化趋势,积极的加入到全球性的市场营销。在此过程中,新的营销管理观念和新的经营方式不断出现,对传统市场营销客观上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标准,同时也给国际市场营销带来了变革和发展。
一、经济全球化的特征
经济全球化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贸易范围全球化。主要体现在各国国际贸易的范围在进一步扩大,许多国家从单一的邻国贸易发展到跨越越大洲的全球性贸易,贸易规模、速度等均得到迅速发展。经济全球化大大减少了商品、服务、资本、人才等各种要素流动的技术性和政策性障碍,从而加快了世界贸易的自由化。
2、信息活动全球化。当今经济全球化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经济信息的全球共享化,经济信息全球化是建立在新技术革命基础之上的,它将极大地改变和提高人类现有的生产方式和生产力水平。信息全球化对经济全球化进程与水平起到至关重要的影响作用[2]。
3、生产活动全球化。既表现在全球经济分工的进一步细化和国际间经济协作的多样化,实力雄厚的跨国公司将其自身的生产经营活动拓展至全球范围。生产活动全球化不仅带动全球范围内的就业,也促进全球生产要素与资源配置的不断优化。
二、经济全球化对国际市场营销带来的影响
1、营销策略和竞争方式的改变
经济全球化意味着市场无国界,全球市场是互通的、统一的。企业进行国际市场营销时势必要结合全球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另一方面,在全球市场开拓的过程中,企业要面对各国同行业的竞争者,尤其是具有丰富营销经验和强大品牌形象的跨国企业或东道国公司。同时,随着跨国经营的普及程度加深和国际市场竞争的日渐加剧,许多企业为了减少风险、降低成本和迅速打入国际市场,而纷纷选择战略合作,与自己的供应者或竞争者联手进行市场拓展活动。为了寻求优势互补,各国企业通常采取共同承担风险,同时共同分享利润的方式。这种营销策略和竞争方式的改变,对国际市场所产生的最显著影响就是全球品牌逐渐趋于一体化,特别是网络营销和电子商务的出现,既降低了品牌全球化的运作成本,使无数过去在传统工业社会难以跨出国界的品牌,可以一夜之间进入国际市场,面向全球的消费者;同时也使过去无法在本国买到的世界知名品牌,消费者坐在家里就可以轻松地享受到。
2、营销方式趋于网络科技化
全球化主要体现之一就是信息全球化。就此而言,迅速崛起的主要原因就是互联网。互联网不仅仅是交互通讯、信息传播和电子商务的工具,而且是信息全球化最理想的工具,给国际市场营销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平台[3]。互联网络已使营销扩展到世界范围,网络营销逐步成为一种新的经营业态,网络广告作为一种特殊的媒体,已展现出全新的表现形式,网络营销给市场营销各环节带来了更广泛和更深刻的变革,从而创造出全新的市场和机会,为市场营销带来崭新的格局。网络科技下的国际市场营销,不仅为企业扩展了产品销售的市场范围,增加了销售机会,同时帮助企业进行进一步的目标市场细分。具有同样功能的产品,可以按照年龄、人群、性别、爱好、个性等,细分出不同偏好、人群中的不同消费习惯,互联网当仁不让的承担了生产商这一争取消费者的行动,这样,很多公众产品变成了分众产品,产品品种的多样化、系列化得到空前地挖掘,产品的区域特色乃至个人特色更加明显。
3、消费者的消费观念发生转变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过程,文化借助信息技术在世界各地迅速传播,外国文化与本地文化产生了融合。在此背景下,消费者的价值取向、消费观念等都产生了显著变化,对产品和服务的要求和期望值越来越高。其表现为:一是对产品的品种规格、花色品种、需求数量呈现多样化、个性化要求,对于产品的选择不再遵从传统从众选择的消费模式,充分体现消费者自己独特的消费意识、习惯方式;二是对产品的功能、质量和可靠性的要求日益提高,更倾向于享受现代科技的成果,对产品用途的选择也从传统的必需型转化为全能型;三是在满足个性化需求的同时,对于产品性价比考量的比重越来越大,当今消费者不再盲目地遵循好货不便宜的消费信条,而是致力于寻求物美价廉的产品;四是对除产品之外的,企业服务的质量要求,消费者逐渐重视与产品相关的服务的提供,如购买前的建议参考和售后的产品使用答疑或维修退换服务。因此,消费者需求的多元化以及世界各民族文化的差异,决定了企业对不同消费者需求的回应能力和创新能力,正成为企业能否生存和发展的关键。
一、跨国直接投资的国际格局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全球跨国直接投资流入量显著下降,2008年投资总额达1.74万亿美元,比2007年1.97万亿美元的历史峰值减少了11.66%。2009年跨国直接投资延续了下降态势,缩减至1.18万亿美元,标志着从2004年开始的国际投资增长周期的正式终结。随着世界经济缓慢复苏,以及世界生产和贸易活动的恢复,全球跨国直接投资也从低谷中走出。2010年全球各国跨国直接投资增长9.3%,总额达1.29万亿美元,但远低于2007年的历史高点。尽管2011年全球经济持续动荡,但全球外国直接投资实现了17%的增长,达1.5万亿美元。具体来看,跨国直接投资的国际格局主要具有以下三大特征:
(一)跨国直接投资流入的整体格局没有显著变化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发达国家依然是跨国直接投资流入最多的地区,东亚、东南亚和南亚地区次之,跨国直接投资对初级产品出口国(包括石油、天然气输出国和矿产资源的主要输出国)的流入相对较少。从总量的角度看,2000年以来,发达国家吸引的外资大约在4000―13000亿美元之间波动,东亚、东南亚和南亚国家在1000―3000亿美元之间,而初级产品出口国大约在200―2300亿美元间波动。
分工格局中不同地区受危机的影响程度有所不同。发达国家吸引外资受危机的冲击较大,从危机前的1.3万亿美元降到2009年的6028亿美元,2011年恢复至7532亿美元;东亚、东南亚和南亚国家的跨国直接投资流入量已恢复,高于危机前水平,而主要初级产品出口国虽有所回升,2010仍低于危机前水平。
(二)跨国直接投资流入格局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内部均出现一些变化
从发达国家内部来看,欧洲地区的流入量在持续下降后强劲反弹,美国增势不稳。欧洲地区和美国的跨国资本流入格局受其经济复苏的不同态势影响,呈现出不同的特征。2011年流入欧洲地区的外资增长23%,美国的跨国直接投资流入量在2011年出现下降,降幅达8%。流入欧洲地区的外国直接投资强劲反弹,主要是欧元区国家受债务危机的影响,金融市场动荡,经济增速下降;一方面,受公司重组、提高资产利用效率和降低成本等因素的驱动,另一方面,也存在一定的欧元贬值情况下的机会主义交易,导致对欧元区国家的跨境并购增多,2011年对欧洲地区的跨境并购增长55%。
从发展中国家内部看,拉美地区资源型国家的跨国直接投资流入较为活跃,增幅超过东亚、东南亚和南亚地区。2011年流入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的外国直接投资增长不再主要依靠南亚、东亚和东南亚,拉美、加勒比地区以及转型经济体增长显著。流入亚洲发展中经济体(不包括西亚国家)的外国直接投资较2010年增长11%,东亚、东南亚和南亚分别吸引外资2090亿美元、920亿美元和430亿美元。而拉美和加勒比地区吸引的外国直接投资流入量增长34.6%,达2160亿美元。
(三)发展中国家和转型经济体的跨国直接投资流入连续两年高于发达国家
发展中经济体受内部需求强劲、经济加速增长和南南投资上扬影响,2010年外国直接投资流入量上升12%,高于全球外国直接投资流入量5%的增速,达5740亿美元,占当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流入总量的52%,首次超过发达国家。而2010年流入发达国家的外国直接投资下降了7%。2011年发展中经济体吸引外资继续占全球外国直接投资的一半以上;而流入发达经济体的外国直接投资虽呈强劲反弹态势,较2010年增长18%,但仍略低于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的外资流入量。
二、美、日发达国家和印度跨国直接投资的主要特征
(一)美国的跨国直接投资复苏缓慢
整体上看,美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和对美国的直接投资的复苏,慢于美国经济的复苏步伐,并且在结构上出现了一些新趋向:
一是从跨国直接投资的流量看,美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和对美国直接投资的流量均低于危机前水平。危机后跨国直接投资的流入出现下降,回升趋势不稳,2009年大幅减少50%,2010年上涨49.3%,但2011年又出现了8%的下降。跨国直接投资的流出也受危机影响出现显著下降,虽出现回升,但仍低于危机前水平。
二是从跨国直接投资头寸的收益率看,对美国直接投资头寸的收益率已高于危机前水平。对美国直接投资头寸的收益率在2009年降为4.18%后,2010年已恢复至6.12%,高于2007年6.07%的水平。美国对外直接投资头寸的收益率则有所下降,2009年降到9.45%,2010年略升为10.48%,但仍低于2006年的12.26%。
三是从跨国直接投资的国别结构看,基本格局没有发生变化。美国的跨国直接投资主要来源于欧洲、加拿大和亚太地区,2009年跨国直接投资的流入量下降50%,主要来自欧洲地区和亚太地区的直接投资大幅下降,2010年来自两个地区的投资出现增长,涨幅分别为87.97%和220.66%。美国跨国直接投资的流出也以欧洲地区为主,占一半以上,拉美和亚太地区各占20%左右,国际金融危机后,对欧洲地区的投资出现大幅下降,2010年有所回升。
四是跨国直接投资的流入和流出都出现了逐渐集中于制造业的迹象。2011年前三季度,制造业领域的流入量占总额的41%,而金融和保险行业的流入量仅占10%。美国的跨国直接投资流出,金融和保险业受危机影响下降非常显著,制造业的冲击较小。金融和保险业的对外直接投资,从2007年821.7亿美元直降至2010年的135.1亿美元,2011年三季度跨国直接投资流出量转为负值,制造业领域的对外直接投资受金融危机冲击也出现大幅下降,但降幅小于金融和保险业。
(二)日本的对外直接投资受危机影响较大
一是总体上看日本对外直接投资从2009年以来下降较为明显,对外直接投资在2011年有所增长,而引进外资形势仍然严峻。首先,2010年日本对外直接投资继2009年下降42.03%后,下降23.35%,2011年前三季度逐季度增长,一至三季度累计值已超过2010年全年水平,制造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快速增加成为主要的带动力量。其次,日本引进外商直接投资在大幅下降后继而出现净资本流出,集中在非制造业领域,这意味着日本作为主要的发达国家,引进外资面临着比较严峻的形势。
二是从三大洲的分布来看,对亚洲的投资基本上较为稳定,对北美洲和欧洲的投资波动较大,对北美洲的投资大幅下降,而对欧洲地区的投资在大幅下降后2011年出现较大增加。从2011年的初步估计数据看,对欧洲地区的直接投资为399.86亿美元,占比34.6%,略大于亚洲地区34.0%,而北美洲地区仅占比13.4%。并且,日本对外投资的大幅增加主要来自对欧洲地区直接投资的增加,对欧洲地区165%的增速远高于亚洲地区77.4%的增速。
三是从亚洲的布局看,中国仍然是日本在亚洲最大的投资国,泰国仅次于中国,对新加坡和韩国的投资也有较大规模。近年来,对中国的直接投资持续增加,而对印度尼西亚、越南和印度的直接投资出现较显著的增加,但对这些国家的投资总量仍然较小。
(三)印度跨国直接投资的流入和流出均出现较明显的下降
印度跨国直接投资的流入自国际金融危机后持续下降,2009年和2010年分别下降1.04%和33.5%(数据来源于印度央行提供的财年数据,本段所提的年份均为财年)。从国别结构来看,自由港和发达国家仍是其主要的资金来源地。从行业结构看,服务业仍是跨国直接投资的主要流入领域,但2010年大幅减少45.5%,其中,金融业和房地产业的降幅较大,计算机服务和通信服务部门的流入量也出现下降,而制造业有所下降,降幅相对较小。
印度对外直接投资危机前快速增长,国际金融危机对其产生的冲击较为显著。2006―2008年从29.8亿美元增加到193.9亿美元,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2009年和2010年分别出现17.9%和8.19%的下降(数据来源UNCTAD数据库)。进入21世纪以来,印度的对外直接投资,尤其是跨国并购已经历了从发展中国家为主向发达国家为主的过程。从行业结构看,印度的对外直接投资主要集中于制造业领域的生物医药产业和汽车业,以及软件行业和通信服务业。
从印度引进外资的政策看,进一步扩大自由化的同时,加大了对战略性产业的监管。印度了更新的FDI名单,其中很多的产业领域FDI实行自由化,包括生物技术、医药和生命科学领域的基础性和应用性的研发,以及教育部门的建筑活动,印度还允许外国投资者对单一品牌的零售贸易的投资比例限制从51%扩大到100%,但是对于投资比例超过51%的FDI中,要求销售总额中至少30%的商品来自国内供应商,印度政府还决定,外国投资者对医药领域的并购申请提案只能实行政府批准,不再实行原先自动审批的模式。
三、跨国直接投资的发展趋势及我国的对策
预计2012年或近几年,跨国直接投资可能会呈现出以下主要趋势:第一,根据当前世界经济复苏形势,以及跨国公司的运营情况,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对2012年全球跨国直接投资保持谨慎乐观,预计全球FDI将温和复苏。第二,跨国直接投资流向可能在地区之间调整。第三,世界经济整体增长乏力,在资金流动性充裕的情况下,能源资源领域必然成为资本争夺的领域,而新兴技术领域对各国培育新竞争优势具有战略性意义,因此,对能源资源领域和新兴技术领域的跨国并购可能增多。
全球经济调整背景下,跨国直接投资的发展对我国的影响及对策主要有以下三点:
一是国际跨国直接投资的格局在短期内不会发生大的变化,这将意味着我国面临的国际分工格局较为稳定,短期内我国面临的国际跨国直接投资的形势将不会发生显著变化。因此,一定意义上说,我国跨国直接投资政策具有一定的延续性,根据世界经济形势和跨国直接投资的发展,可适时地、有针对性地进行调整和改进。
二是未来几年我国经济增长速度可能趋于放缓,人民币也将保持对美元相对稳定升值的态势,预计未来我国跨国直接投资的流入将趋于稳定,甚至会有所下降。一国的国际分工地位取决于一国的要素禀赋和经济发展潜力,外商直接投资的引进,必须服务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目标。因此,我国在积极引进外国接投资的同时,要以理顺资源要素价格形成机制为前提,顺应经济发展规律,稳定并积极促进我国产业结构的升级和国际分工地位的提升。
关键字:宏观经济;离婚率;影响;非参数统计方法
一、引言
近几年来,工业化、城市化带来的社会大变革以及经济全球化下的经济大发展,使得以婚姻为纽带联接起来的家庭关系承受越来越大的冲击。一方面,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不可避免的社会贫富分化和社会分层所带来的生活压力严重制约了纯以爱情为基础的婚姻的建立;而另一方面,现代人对婚姻生活品质期望提高,许多人在物质生活得到满足之后又重新着眼于较高的精神追求,开始不满现实的"凑合婚姻"而提出离婚。离婚率逐年上升,给婚姻家庭生活蒙上一层阴影。
二、离婚问题研究现状
在国内,由于数据的缺失以及影响离婚率的因素不好量化,目前关于离婚率的影响因素的研究还主要停留在文字叙述阶段,很少进行实证分析。进行实证分析的学者中大多数只就GDP对离婚率的影响进行一元回归,说明了经济的发展对离婚率有负面影响,方法比较单一;而另一些学者虽然尽量细分了经济的各个方面,但由于中国数据缺乏的问题只能采取截面数据进行研究,因此不能反映离婚状况的逐年趋势与经济发展趋势的关联性。
三、实证分析
(一)数据收集及处理
通过《中国统计年鉴》查询2001-2008年各省的离婚对数、期末人口数,并计算年平均人口数=(期初人口数+期末人口数)÷2;粗离婚率 =当年离婚对数÷年平均人口数;平均离婚率 为2001-2008年各省的离婚率的算术平均数。
(二)分析
从横截面来看,将我国31个省按经济区域划分[1], 东部地带包括北京、天津、河北、辽宁、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和海南等11个省市;中部地带包括山西、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等8省;西部地带包括重庆、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广西、内蒙古等12个省、自治区。其中经济发展程度由高到低为:东部>中部>西部。按照随机原则,在东部抽取8个省,分别为北京、天津、辽宁、上海、江苏、浙江;中部抽取7个省,分别为:山西、吉林、安徽、黑龙江、河南、湖北、湖南;西部抽取8个省,分别为贵州、云南、、陕西、甘肃、青海、宁夏、广西。通过非参数统计分析[2]的kruskal-wallis检验方法,对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省级之间离婚水平的是否存在差别进行检验,原假设为东部、中部、西部的离婚率无差异,备择假设为东部、中部、西部的离婚率存在差异,采用的数据为2001-2008年各省平均粗离婚率,以此消除偶然误差。
通过minitab软件,得出Kruskal-Wallis 检验结果,已对结调正的H值为4.65,P值为0.098。在10%的显著水平下,P中部>西部,与经济发展水平正相关。
从时间序列来看,用非参数统计的Page检验方法来检验,在2002至2008期间,随着经济不断飙升,全国各省平均离婚率的的发展趋势是否也呈上升趋势。原假设为离婚率呈不变的趋势,备择假设为离婚率呈上涨趋势。算出数据集的秩 ,得出Person相关系数为0.8,Page检验的P值远远趋近于0,小于0.05,可见拒绝原假设,认为各省平均离婚率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而上涨。
四 、结论
综上所述,宏观经济与离婚率正相关,也就是说宏观经济对离婚率有负面影响。随着经济的腾飞和社会的转型,使人们的生活质量、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城市化进程、经济的发达、居民消费水平,使社会和家庭聚合力大为弱化,因此离婚率与经济发展趋势相一致并不奇怪。而经济的发展带来的更大的一个变化是女性在社会经济中的地位逐渐提升,许多职业女性的工资高过了其丈夫,可能也会令双方关系紧张,加之工作时间的增加相对缩短了夫妻双方沟通的时间,这也可能使婚姻触礁。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随之而来的是人们对于婚姻质量、感情需求和爱情期望也有所上升,以前觉得能凑合的,现在就不能容忍了,也是导致离婚率上升较快的原因之一。
参考文献
[1] 周红.中学地理教学[M].2003
关键词:城镇化;城镇化率;城市群
一、引言
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布的数据显示,到2008年底,我国城镇人口已达6.07亿人,城镇化水平为45.68%,比解放初期提高了35个百分点,年均增长0.95个百分点。形成建制城市655座,其大城市118座,超大城市39座。
城镇化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进步的主要反映和重要标志。当前,各级政府把城镇化建设作为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战略来抓,实施城镇化战略取得了明显成效,但难免有急于求成的思想和做法。在快速城镇化过程中,许多问题也暴露出来,尤其是当前的快速发展是否是可持续协调发展应引起重视,适时适当地进行阶段性总结,有利于今后的发展。
二、存在的问题
(一)人口分布不均匀程度加大
随着我国城镇化速度的加快,不少特大城市和超大城市人口的规模都是以暴增的速度在增加,并且流动人口平均滞留期在逐渐增长。例如,北京近年来人口增长的趋势在加快,9年间增长了将近200万人,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据统计,2008年北京市常住人口达1633万人,再加上长期居住在北京的外地来京人员和短期逗留人员,在北京总面积16808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每天就有超过2200万人口在活动。
按现在这种发展趋势,既使北京、上海、深圳这样城市的人口不会出现大规模的爆增,但人口快速增加的现象会发生在其他省会城市或其他超大城市、特大城市,并且由于城市人口的规模扩张具有惯性,扩张到一定程度后的人口规模的增长可能还会持续一段时间。
相对不少特大城市和超大城市城市人口密度不断增加的情形,新疆、等地人口又过于稀少。按现在的政策和发展趋势,人口分布不均匀的程度在加剧,而且人口分布不均衡程度的增长可能还会持续较长一段时间。这样造成在西部地区本来就教育落后,人才短缺,却又留不住人才,难以吸收东部地区的人才。区际劳动力的流动速度加快以及流动规模扩大使得西部的技术性劳动力不断流失。劳动力丰裕地区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抑制了资本丰裕地区的资本外流,因而东部劳动密集型产业迟迟未向西部转移。这进一步加剧了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二)经济差异拉大
我国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也日益突出。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虽然我国各地带内部的差异呈缩小趋势,但区域经济差异越来越大,已成为世界上地区经济发展差异最大的国家之一。东部GDP占全国的比重远超过中部与西部,甚至大于中西部之和,东、中、西部3大区域。城乡居民收入差异也较大,尤其是2000年以后,该差异明显扩大。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三大都市圈,及辽中南、中原、武汉、长株潭、成渝等城市群,以不到全国1/10的土地面积,承载了全国1/3以上的人口,创造了全国1/2以上的GDP。这一方面说明城市群已经在我国经济发展站有主导地位,另一方面说明经济差异在拉大。对于我国这样一个多民族大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均衡不仅是经济问题,也是重大的社会问题,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稳定与发展。
(三)城市生态环境面临严峻的挑战
近年来,城市人口增长具有加快的趋势,人口总量和建设规模也随之快速扩大,导致对自然资源需求的持续膨胀,而不少超大城市、特大城市或中型城市的自然资源拥有量十分有限,尤以土地、淡水、能源3者最为紧张,若发展速度超越了城市环境承载力的最大值,给城市的资源、环境等造成巨大压力,会导致各种比例失调、城市基础设施短缺和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大城市发展中易存在的问题。具体分析以下几点:
1、水资源的承载能力超负荷。不少超大城市和特大城市水资源的承载能力都是超负荷的,有些城市的地下、地表水的承受能力已突破极限。在人口的过渡扩张导致水资源短缺的同时,人类生活、工业活动对有限的水资源造成的污染程度也随之加大,城市地下水资源的保护任务加重。
2、城市的污染加重。由于二氧化硫污染严重、城市颗粒物浓度超标、局部地区城市酸雨情况有所加重、温室效应加重等现象在超大城市、特大城市或中型城市出现。再加上城市固体废弃物的处理和处置水平比较低,循环利用率不高,城市投入环境改善的费用越来越大。
3、城市人口的规模扩张效应的惯性影响。在各个特大城市和超大城市,城市人口的规模都是超负荷的,由于城市人口的规模扩张具有惯性,所以才会出现人口规模变化趋势对城市经济功能适应性的滞后现象。如果对这种滞后现象不加干预,人口规模的增长可能还会持续5-10年或更长时间,直到出现严重的失业问题和资源短缺问题,引发一系严重的列社会问题。届时,人口规模扩张态势才会逐渐向基本稳定过渡,但此时,会对城市发展及人民群众的生活均已造成相当的影响。
三、发展趋势的探讨
(一)继续城市群的发展模式
2006年,国家在“十一五”规划里也明确提出“要把城市群作为推进城镇化的主体形态”。现在,城市群不断成形,逐步成为我国经济的增长极,带动我国城乡经济快速发展。来自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消息说,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为引领的传统3大城市群总人口约占全国的20.6%,土地只占1.1%。经过60年的发展,3大经济圈的GDP占了全国总量的约40%,实际利用外资额占全国的85%以上,进出口额占全国的75%以上,在经济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新的川渝城市群,除了成都、重庆两座城市外,还包括雅安、德阳、江津、合川等中等城市,有望成为继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厦泉漳闽南三角地带之后新的国家级经济增长极。目前随着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等战略的实施,成渝城市群、中原城市群、辽中南城市群、武汉城市群、关中城市群等一个个城市群不断壮大,为我国经济新的飞跃,发挥引擎作用。
城市群已经成为主导我国经济发展、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地区,显著提高了国家综合竞争力。城市群,仍然是城镇化的大手笔,但同时要更加考虑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二)城市发展目标取向的不同
为和全球经济的发展接轨,北京、上海、天津、广州、深圳等走在最前沿的中心城市,应借鉴20世纪80年代初期深圳率先发展的思想,借鉴国外发展经验,如可借鉴东京这个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城市之一的发展经验,向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发展,向亚洲金融中心发展,借助跨国公司总部云集,通过发展总部经济、发展经济外交、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提高国际影响力。
但不同城市的发展目标取向应有所不同,城市定位的侧重点也应有所不同。由于目前城镇化发展仍然呈现快速发展的态势,已经出现逐步向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的转变。但现阶段不是所有城市都应向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方向发展,否则会引起资源竞争,甚至由于不良竞争或恶性竞争而出现不必要的内耗等现象,加大经济差异。而应该根据城市不同的具体情况,采取的发展目标不同,进一步向提升城市发展品质、城市布局合理、城市结构合理等提高城市综合发展水平方向发展。
(三)城镇群的形成
浙江省的经济发展模式应该得到推广。浙江省是我国面积最小的省份之一,同时也是经济大省。由于发展观念及理念的自身特色,浙江省的城镇化发展模式具有独特的特点,是以城镇群的形式形成。除杭州、宁波外,浙江省没有超大城市,但经济发展均衡,外来打工人员并不是集聚在杭州、宁波、温州市区内,而是分散在绍兴、湖州、嘉兴、金华、衢州、台州、丽水、舟山等地级市。以温州市为例,众所周知,温州地区经济发达,乡镇企业发展普及,但外来流动人口没有聚集在温州市区,而是在温州市区附近的乐清、瑞安、玉环、温岭、台州等地区较均衡的分布。
对东部的城镇化率高的地区应该采取这种模式发展。如北京附近的超大城市有天津、唐山、石家庄、太原等,利用附属及辐射作用,进行城镇群的形成,带动大范围区域的均衡发展,实现均衡及共同富裕。
(四)超大城市和特大城市地理布局合理化
目前,从我国超大城市的地理分布来看,除了西安、兰州这两个最靠近西北方向的超大城市,大西北地域辽阔的土地上没有超大城市;除去重庆、成都,大西南只有贵阳、昆明两个超大城市;而历史上的特大城市,如乌鲁木齐、齐齐哈尔、抚顺、包头等城市及周边在城镇化进程中发展滞后。也就是说,从地理布局来说,我国超大城市在西部地区、中部地区、东部地区的地理分布很不合理,特大城市的地理分布也具有同样的现象。
借鉴东部超大城市的形成的经验,在中西部促进适量的超大和特大城市的形成。在发达地区制约或减少超大和特大城市的形成,通过优化产业结构等方式,将常住人口控制在城市的承载能力允许范围以内。这并不是单纯的“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和小城市”,而是在此基础上前进了一步,将城镇化水平更趋于合理,减少经济差异。
(五)重点提高大西北、大西南、北部的城镇化率
虽然目前我国城镇化水平逐步提高,城镇规模和数量不断增加,城市建设取得了显著成就,但是同发达国家城镇化率达到70%-80%比较,差异仍然很大,并且我国的城镇化率地区差异仍然很大。东部的城镇化率高,中部的城镇化率居中,西部的城镇化率低的局面并没有得到充分的改变。根据我国特有的国情,今后加快发展欠发达地区的城镇化建设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当务之急。
由于超大城市和特大城市对其所在地域,在人才、信息、交通、市场、管理和效益等方面存在较大优势,能够带动周围中小城市共同发展,形成以超大或特大城市为中心的经济圈,以此来带动整个地区的发展。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以广州为龙头的珠江三角洲经济圈、以上海为龙头的长江三角洲经济圈、以北京和天津两个超大城市为龙头的环渤海经济圈为全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带动作用明显增强。可利用超大城市和特大城市的形成重点提高大西北、大西南、北部的城镇化率。
四、结论
当前我国城镇化进程取得可喜的成果,适时进行阶段性总结,是各级政府及学术界都应该关注的问题。各级政府应该对当地的具体城镇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城镇化发展中进一步要面临的挑战有清楚的认识,这样才会有利于今后城镇化进程的协调发展。本文从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两个方面进行了分析探讨。问题主要针对人口分布不均匀程度加大、经济差异拉大、城市生态环境面临严峻的挑战等方面展开;发展趋势是从继续城市群的发展模式、城镇群的形成、超大城市和特大城市地理布局合理化、城市发展目标取向的不同、重点提高大西北和大西南城镇化率等方面进行分析。下一步的研究是如何结合具体地区或区域进行细化探讨。
参考文献:
1、权衡等.中国区域经济:统筹协调发展[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2、林仲豪.我国区域经济差异收敛弱化原因分析――基于要素极化式聚集的视角[J].山东社会科学,2008(8).
3、熊鸿斌,李如忠.关于城市加速推进工业化的环境保护对策研究[A]. 2007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卷)[C].2007.
关键词:计算机应用;现状;计算机;发展趋势
引言
近年来,计算机技术取得了非比寻常的发展,不仅为人们的工作、学习、生活带来了巨大的便利,也在各行各业的应用中,推动了行业的创新与进步。无论是教育、医疗,还是农业、工业生产,甚至是国家的政务工作,无不在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中,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同时,我们也发现在计算机应用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亟待改善。为了更好地促进计算机在经济与社会发展中的应用,我们更应该深入分析应用现状,准确把握改进的措施与未来的发展趋势。
1计算机应用的现状
当下,计算机已经在全国大范围铺开应用,不仅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更是在各个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教育领域中,计算机应用推动了多媒体教学的普及,促进了网络教学的发展,丰富了学习的方式,延伸了学习的时间和地点,更是实现了教育资源的共享。在零售领域,电子商务在计算机应用下应运而生,销售形式、支付形式也随之改变,电子商务环境不断完善。在文化产业领域,计算机应用为影视剧作创造、音乐制作、书籍出版等提供了重要创新平台。此外,在国家的政务管理、公安领域,计算机应用均有所建树。但是,计算机应用的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亟待改善,具体如下:
1.1技术水平有待提升
虽然我国的计算机技术已经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但是相较于发达国家,其发展速度仍然有所滞后。在一些领域的应用中,还停留在文本处理、电子化信息储存等层面,计算机技术的价值还有待挖掘和开发。而部分领域则过分依赖国外技术,导致国内计算机技术人才的缺失,不利于计算机应用的创新发展。
1.2区域应用不够平衡
目前,国内的计算机应用仍然集中在一、二线中心城市,一些落后地区受经济发展等影响,计算机应用的情况不够理想,不仅无法发挥计算机技术的重要作用,也制约了当地社会经济的长远发展。
1.3技术问题频繁发生
尽管计算机技术及其应用发展迅速,但在国内,人们在计算机应用中的规范操作、风险防范方面仍然有所不足,尤其是互联网迅速普及的今天,病毒侵扰往往给计算机的用户带来各种威胁、隐患甚至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用户不仅要规范操作计算机,还要保持较高的风险防范意识,通过有效的保护措施,确保计算机的持续稳定应用。
1.4研究力度有所欠缺
当下,计算机已经与各行各业紧密衔接,未来还需在软件、硬件的开发上不断创新升级。但是,相较于发达国家,我国在计算机应用研究方面,缺乏资金与技术的支持,致使我国计算机的应用常常依赖他国的经验,而没有贴合中国实际的研究及发展特点。
2计算机未来的发展趋势
2.1新兴的计算机技术不断产生
计算机的发展,本质上是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今天,计算机技术已经广泛渗透到各个领域,社会进步与行业发展都急需计算机技术的创新与升级,因此,计算机未来的发展趋势之一,就是新兴计算机技术的产生。比如运行速度快、传输效率高的光计算机,数据处理能力强大的量子计算机,引入神经元结构的神经网络计算机,与人体大脑相连的生物计算机,能量消耗少,运行速度快的化学计算机,此外,还有纳米技术、虚拟网络技术在计算机应用中的发展等等,均将带来积极的技术变革。
2.2计算机应用向微型化、智能化、巨型化发展
资源共享、信息传递、社会服务是计算机应用的重要功能。而为了更好地发挥这些社会功能,提高计算机的服务效率,计算机应用就必须适应各种技术需求。因此,各种小型设备的广泛使用,将推动计算机应用向微型化发展。而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令人们对自动化、人性化服务的需求愈加明显,相应的,计算机应用也必将向智能化方向发展。此外,大量的信息处理需要计算机在运算速度、运算空间上更加的“巨型化”,如此才能更加精准,更加快速的完成各类计算机运算,实现高质量的计算机处理功能。
2.3相关法律法规进一步完善
良好的计算机使用环境,才能保障用户的安全稳定使用,降低各领域的信息经济风险。因此,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以及更为深入广泛的应用,国家务必要结合中国国情以及计算机应用特点,在现有的制度基础上,围绕计算机使用规范、网络安全、风险防范等,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构建和谐的计算机使用环境。
2.4地区发展日趋平衡,计算机应用日趋广泛
要进一步的推动计算机应用,充分发挥计算机应用的价值,就必须要促进各地区经济的平衡发展,缩小各地区计算机应用的差距。而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经济结构的转型,正在不断的促进各地区的平衡发展,以及各种高新技术在相对落后地区的推广及应用。未来,随着地区发展的日趋平衡,计算机应用也将在全国各地更为普及和平衡。
3结束语
综上所述,计算机技术在各行各业均得到了广泛而深入的应用,已经与整个社会的长远发展密不可分。当然,在技术水平、研究力度、区域平衡等方面中,计算机应用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各行各业均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我国的计算机技术如何准确把握发展的趋势,紧跟时代的步伐,深入促进各个领域的创新与变革,值得有关部门和人员持续关注与研究。
引用:
[1]桂美坤.试析计算机应用的现状与发展趋势[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4):58.
[2]谢振德.计算机应用的现状与发展趋势浅谈[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6,12(27):236-237.
[3]蒋毅为.浅谈计算机应用的现状与发展趋势[J].教师,2014,(32):114-115.
[关键词]二三线城市 产业集群模式 存在问题 低碳经济
一、二三线城市产业集群发展现状
(1)二三线城市经济发展概述
依据城市的政治文化地位、经济实力、城市发展规模、区域辐射力度等因素,我们将中国城市划分为三个等级,出了北上广深这四大城市之外,其他城市均属于二三线城市。中国的经济起飞始于这四个一线城市,但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为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中国的经济发展不断朝着二三线城市转移,在保证一线城市不断发展的同时提高二三线城市的经济实力和综合竞争能力。
(2)中国产业集群发展概述
产业集群是指由于特定的地理条件或者业务关系而联系起来的,集中发展的高效率的组织空间形式,产业集群的发展有益于企业共享资源,加强沟通和联系,有着远距离竞争所没有的优势。
传统的产业集群主要以产品装配和生产同类产品为主,没有合理的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环境污染问题。在新时期,产业集群朝着生态化发展,更加强调生产的循环和持续发展。在全国,根据不同地区的资源优势,形成了不同的产业集群。
(3)二三线城市产业集群发展现状
随着产业集群从一线城市向二三线城市的转移,二三线城市的产业集群发展呈现出一下几点状态:
1.产业集群初具规模
随着国家中部崛起、西部大开发等战略的实施,二三线内陆地区的经济不断发展,形成了汽车、化工、服装、家具等产业集群。例如河南省就形成了众多的肉食类的产业集群,郑州实现了全国的速冻食品产业集群,促进了河南省的经济发展。
2.产业集群以传统产业为主
由于二三线城市经济发展的制约,很多产业的转移主要看中的是这些城市的资源优势,所以形成的产业集群大多是重工业、食品服装等传统行业。而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则比较少,转移的力度不大。
二、二三线城市产业集群发展模式和问题研究
(1)发展模式分析
1.低碳型经济的发展模式
由于全球变暖触及的生态安全等问题越来越受到各国的重视。随着中国2020年单位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将比2005年下降40%~45%的承诺,我们的经济发展朝着低碳型发展。低碳经济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主流,极大程度的影响着产业集群的发展。
低碳经济是可持续发展的具体化,希望通过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尽可能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促进经济、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低碳经济有着经济性、技术性、战略性、全球性的四大特点。
2.资源型产业集群
二三线城市有着丰富的矿产资源,而且有着相对廉价的劳动力,加上政府的政策支持,聚集了很多有竞争力的以资源利用为主的产业集群。这类产业集群生产的产品低技术含量,但是市场需求量非常大的产品,易形成区域优势。
(2)发展存在的问题
1.粗放增长,生态发展受影响
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处于粗放型增长阶段,能源和资源消耗高,存在着高能耗、高排放、循环利用率低等问题。二三线城市的产业集群也大多是资源密集型产业,这对能源的要求高,容易形成高排放和高污染问题,和低碳环保经济的理念存在差距。
2.产业发展处于产业链低端
全球产业链大致可以分为研发、制造、流通销售三个环节。我国二三线城市的产业集群由于受到经济和文化水平的限制,大多处于产业链的制造环节,缺乏高水平的研发和流通,处于价值链底部,产业的附加值低。被称为“世界工厂”的中国二三线城市的产业集群,缺乏高价值的产业,只能发展高能耗的制造,不利于产业的长期持续发展。
三、二三线城市产业集群发展趋势研究
二三线城市的产业集群在国家政府的指导下,正不断朝着正规化、产业化发展。这些产业集群根据不同地区自身的不同特点,发展特色产业,生产更加的专业化、细化,并且随着高新技术人才的引进,这些企业加强知识管理,不断朝着创业型集群发展。
参考文献:
[1]卞继红.《低碳经济模式下我国产业集群发展问题思考》.绿色经济,2011年版
[2]王晓娟.《关中产业集群的发展及其趋势研究》.2009年版
[3]吴晓薇.《河南省产业集群的发展模式及路径探析》.商业文化,2011年版
关键词:甘肃省;经济社会;成人体质;影响;相关分析
中图分类号:G8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4161(2010)02-0154-02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体质与健康已越来越成为人类全面发展的重要部分。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国民体质的强弱,既是关系到每个人身体健康和自身发展问题,也是关系一个民族发展和国家前途的战略问题。因而,国民体质与经济社会之间双向关系的研究是社会发展的趋势与需要。为此本文依据甘肃省成人(20~59岁)体质的变化特点与规律,在分析社会经济发展对国民体质水平的影响之基础上,探求经济社会发展与成人体质发展的相关性问题。本研究旨在为国民体质监测和大众体质的健康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并为政府部门和社会机构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参考。
一、研究对象
筛选甘肃省经济社会发展指标29项,国民体质指标12项,运用统计学方法进行相关分析剔除非相关指标,最终确定经济社会发展指标11项、国民体质指标10项(参见表1)。
在体质指标选择上,依据从1997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内进行的国民体质监测与统计所运用的体质指标,我们力求选择最具代表性的成人体质发展指标,从形态、机能到身体素质等诸方面。而经济社会指标选择则参阅国家经济发展指标和社会发展指标,在指标的选取上我们考虑到即符合比较全面原则,同时数据又能够比较容易得到,且得到的数据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准确性。为此经济社会发展指标与体质指标相关分析以此为基础,尽可能在某一时间点或时间段上寻求其二者的相关性,并力求使统计分析符合科学性并较客观反映事实。
二、研究方法
采用数理统计法和逻辑推理,运用统计补漏法对缺失数据进行了补漏处理,力求达到数据上的连续性和可操作性,所有数据经过SPSSl2.5进行处理。
三、结果与分析
基于成年人作为经济社会建设的中坚力量,其体质水平对社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影响因素。为此我们力求在经济社会发展指标和成人体质发展指标的变化中寻求其相关性,而对二者的相关分析则为我们的假说提供了理论支持。
(一)成人身体形态与经济社会发展关系分析
成年男女身体形态总体趋势是身高均值呈随年度的增加而增长趋势,且增幅较小,体重均值则呈逐年增长趋势,而增幅较大,也就说成年男女在1997~2005年时间段身高和体重呈不断增长趋势,统计结果印证了人体生长发育规律(即从O岁到中年身高发展趋势呈单驼峰形、体重发展则呈不断增长趋势)。但相关性分析显示社会指标“卫生机构技术人员数量”与男女身高呈正相关、与男女体重呈负相关,而其他经济、社会发展指标与成年男女形态指标无关。相关分析表明成年男女身体形态的发展现实与经济社会发展无关,更进一步的说明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现实无法改变人体基本生长规律,同时证明了自然规律的不可抗拒性。
(二)成年人身体素质与经济社会发展关系分析
成年男女肺活量除与社会指标“卫生机构技术人员拥有数”无关外,与其余经济、社会指标均呈负相关,也就是说经济社会的发展对成年人耐力素质的影响是随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提高而呈下降趋势,这也正好印证了成年男女肺活量素质指标的发展趋势。
反映成年男女心血管系统的指标台阶指数与经济发展指标呈正相关、与社会发展指标呈正(男性)和负(女性)相关。也就是说成年男女心血管机能水平有随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而上升的趋势。而随社会发展水平的提高则男性心血管机能呈提高趋势、女性则呈降低趋势。
反映成年男女手臂力量指标握力与经济指标呈负相关,而与社会指标呈正相关(除与工会组织一项呈负相关外)。也就是说成年男女手臂力量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呈下降趋势,而随社会发展水平的提高而呈上升趋势。
而反映成年男性上肢力量的体质指标俯卧撑与经济指标呈正相关(其只与全社会零售总额一项指标无关,但也接近临界水平),与社会指标无关。说明经济水平的发展对男性上肢力量的提高有影响。
而女性腰腹力量指标与经济发展指标呈正显著相关、与社会发展指标无关,也就是说相关分析结果说明成人腰腹力量随经济的发展而有提高趋势。
(三)男性体质与恩格尔系数关系分析
恩格尔系数是指居民日常食品支出所占消费支出的百分比,它反映居民生活水平,统计结果表明城、乡男性身高、心血管机能、上肢力量和柔韧素质与恩格尔系数呈显著相关、农村男性平衡能力与恩格尔系数呈显著相关,而体重、肺活量、握力等指标与恩格尔系数无关,也就是说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对男性身体形态、机能和身体素质的影响不是全面的,而是部分的。
(四)女性体质与恩格尔系数关系分析
统计结果表明城、乡女性心血管机能、肺活量、上肢力量与恩格尔系数显著相关,而身高、体重形态指标和柔韧、握力和平衡能力身体素质与恩格尔系数无关。这一结果吻合了经济发展指标与体质相关性分析结果。
关键词:房地产经济;区域差异;区域经济
房地产行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不仅关系到国家经济发展问题,而且关乎民生。当下买房难已成为社会大众关注的焦点和热点,因此了解房地产经济发展趋势,采取有效的政策或措施至关重要,不仅能促进房地产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而且能一定程度上解决买房难等民生问题。由于区域经济发展、地域限制及国家政策等不同,导致房地产经济区域差异明显,如房地产购买能力差异、投资差异、供需差异等。本文就此从房地产购买能力、投资、供需等几个方面详细的分析了房地产经济区域差异,希望给国家及相关部门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房地产经济发展地域差异的原因
由于各地区经济的发展、购房需求存在差异,各地区的房地产经济的发展也存在差异,呈不平衡的发展趋势。笔者对各地区的房地产经济进行抽样调查,发现房地产经济主要受到以下几个方面的影响:
(一)房地产的需求不同
不同地区对房地产的需求存在差异。一定程度上说,经济水平较高的地区,居民对房地产的需求量相对较高。居民对房屋的需求与家庭经济情况存在直接联系。房地产经济属于高消费商品,居民需要投资大量的资金,才能获得商品所有权。对于支付能力不足的居民,则需要通过银行借贷购房。根据借贷资金进行还贷期间,银行利率会有所上升,从而增加贷款成本。相关调查结果显示,居民收入达到一定的比例时,房地产经济才能有所发展。因此,东部地区的经济较为发达,且人均收入远远高于中西部地区,居民对房地产的需求量也相对较大。然而,西部地区的房地产经济受地区经济影响相对较小。笔者认为,现阶段,西部地区是我国重点发展城市,处于发展中阶段,东部、中部地区的居民对西部地区的房地产的需求,共同促进了西部地区房地产经济的发展。
(二)房地产投资的地区差异
我国房地产经济发展呈波动趋势,尤其是1988年,我国的房地产经济处于发展的低谷。为促进发展经济的复苏,我国开始颁布相关法律扶持房地产经济的发展。近几年,我国房地产经济逐渐回升,同时推进城市一体化发展进程,也刺激我国房地产经济的发展,在政府的扶持之下,房地产经济从我国中心城市开始迅速向周边地区蔓延。其中以北京、天津以及江苏、上海、浙江等地区开始,房地产开发趋势越来越明显,很多社会富商看重房地产经济发展,将自己手中大量的资金集中投向房地产开发建设事业中,并且也取得很好的效益,我国房地产经济迅速上涨,一度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柱。
我国房地产经济增长根据分布地区不同存在的差异也相对较大,城市发展水平决定着我国房地产经济发展,中、西部地区房地产经济发展比较缓慢,其主要原因是由于中、西地区一直以来经济发展相对比较落后,东部地区逐渐崛起的同时,房地产经济得到快速发展,这是一种历史的必然发展趋势。此外,房地产投资结构的不同对房地产经济发展的影响力度也不一样,从我国房地产投资结构来看,东部地区房地产投资占全国总投资中的50%以上,明显高于其他地区的投资水平,这种趋势表明,东部房地产经济投入力度大,其经济发展必然更快。因此,我国东部地区房地产经济增长已经呈现一种过热的现象,甚至在一些大城市地区已经有房地产泡沫现象,比如,上海、天津以及山东等地区。笔者对2012年全国各地区房地产投资增长幅度进行分析,根据相关调查结果显示,东部地区房地产增长幅度为13.9%,中部地区增长幅度为18.3%,西部房地产经济增长幅度为20.4%。可见,针对房地产投资结构存在的差异,我国政府出台一系列政策可以进一步刺激我国中西部地区房地产经济发展,实现东部、中部以及西部的一体化发展。
(三)房地产不同市场需求差异
我国房地产经济发展存在区域差异具有一定的必然性,房地产经济的发展和价格等均受到市场环境的影响。从全国范围来看,经济发展越快,房地产总体价格上涨幅度就越大;反之,经济不发达地区,房地产价格增长就会比较慢。这种变化规律是经济发展的定律,而其中最大的影响因素就是市场需求。房地产商提供的住房同样属于市场中的商品之一,只有具有市场需求,才能被迅速实现其价值。由此可见,市场需求是影响房地产价格的最重要影响因素,房地产购买能力之间存在的差异,最终不同地区房地产经济增长也存在很大的差异。例如:我国东部地区人均收入水平较高,其购买能力也相对较高,具有足够的资金进行房地产投资,因此其对房地产的需求也相对较大。由此可见,在一个地区影响购买力的是人们的平均收入水平,只有具有充足的剩余价值,才能购买住房或者投资商品房。所以,房地产经济增长或下降与很多相关性因素有关,不同地区、购买力以及投资力度都是重要的影响因素。
二、地区差异在房地产经济发展中的表现
(一)房屋升值空间成为影响东部地区房价的最大因素
在我国的东部沿海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水平较高而且呈现飞速发展的态势,所以东部地区劳动力输入的数量要远远高于其他地区,使得东部地区的人口数量激增。但是劳动力输入群体的薪资收入较低,其购买能力相对较差,往往只能租房。随着租房人群的增多,刺激高收入群体投资房地产,该原因也是推动东部地区的房地产发展主要原因。受到需求量增加和潜在购买群体增加的影响,东部房产升值的空间也越来越大,房价也随之水涨船高,在影响房价的众多因素之中,房屋升值空间成为最具影响力的因素。
(二)人均收入成为影响西部房产的最大因素
从我国整个房地产经济发展的形势来看,我国西部地区的人均收入成为影响房地产经济的最大因素。除了西部之外,中部地区的房地产也会受到人均收入的影响。而东部因为本身的经济水平比较发达,人均收入已经不再是影响当地房地产发展的主要因素了。因为西部地区的发达程度远远赶不上东部地区,所以大多数人买房受到人均收入的影响较大,是为了满足刚性需求,即为了居住目的而必须买房,使得人均收入仍是影响西部房产的最大因素,而我国的东部地区因为经济发展的水平较高,买房更多的是一种投资行为,目的是提升自己的财富空间,而且东部地区的房地产发展起步较早,人均收入和家庭的经济状况早已不是影响房地产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了。
结束语:
综上所述,房地产经济区域差异不平衡是一个典范,主要表现在房地产购买能力差异、房地产需求差异、房地产供应差异、房地产投资差异等几个方面。经济越发达的地区,人们收入有高有稳定,有较强的购买能力,自然房地产需求越高,房地产建设规模及供给大越大,房地产价格随之也攀升。由此可见影响房地产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有收入(西部地区影响最大)和房屋升值空间(东部地区影响最大)。相关部门可以从上述几点出发,有效控制房地产价格,促进房地产经济稳定持续发展及社会稳定。
参考文献:
[1]韩芳.新疆住宅房地产市场区域差异与宏观调控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11.
[2]朱媛玲.我国房地产市场价格区域差异的计量研究[D].吉林大学,2012.
[3]金兰.房地产区域发展模式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1.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就,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及国际化进程不断加快,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促进了经济社会中服务活动及相关服务业的加快发展。
虽然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距离服务经济形成还有一定差距,但经济发展中已经出现一些与服务经济发展特征一致的发展趋势,东部地区和一些大型经济中心城市出现了加快向服务经济转型的势头,为我国服务经济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一)经济发展水平与服务经济形成的起点要求尚有差距
1.经济发展水平依然滞后服务经济形成的基本要求。服务经济形成是以现代经济充分发展为基础,是工业化高度发展和经济发展达到相当水平的产物。一方面,我国正处在从工业化中期向工业化后期转变的发展阶段,工业化进程加快及制造业加速发展仍然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主导作用。另一方面,按现价美元计算,我国目前的人均国民收入水平刚刚突破3000美元大关,仍属于中等偏下水平。根据服务经济形成和发展的国际经验,即进入工业化后期和人均国民收入达到2000~4000美元(1970年美元)的标准,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与服务经济初步形成的起点要求之间,尚有一定的距离。
2.服务业发展尚未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2008年我国服务业增加值比重和就业比重分别为40%和33%,服务业对GDP增长的贡献达到41%,均低于50%这一服务经济初步形成的基本水平。说明我国向服务经济转型还有相当距离(见图1)。
(二)向服务经济转型发展的势头初步显现
1.服务业持续快速发展趋势显现。一是服务业规模持续快速扩大。服务业增加值从1978年的872.5亿元增加到2008年的73432.9亿元,增长了84倍,30年来平均增长速度为10.8%,高于同期国内生产总值年均9.8%的增长速度。
二是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稳步提升,2008年达到40.1%,比1978年的23.7%提高了16.2个百分点,表明30年来我国服务业发展取得长足的进步(见图2)。
三是服务业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不断提高。我国服务业增长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从1990年的17.3%提高到2008年的42.9%,提高了25个百分点。尽管低于第二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但二、三产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的差距在逐渐缩小(见图2),这表明长期以来我国仅仅依靠第二产业拉动经济增长的格局正在改变,由制造业和服务业共同带动国民经济增长的新格局已经形成。
四是服务业逐渐成为我国吸纳就业的主渠道。服务业从业人员比重由1978年的12.2%上升至2008年的33%,30年间上升21个百分点。从1994年开始,服务业已超越工业成为国内第二大吸纳劳动力就业的产业,同农业从业人数的差距也在逐年缩小。在解决新增劳动力就业方面,服务业优势更为明显。1978~2008年间,我国新增劳动力3.73亿,其中第一产业就业0.23亿,第二产业就业1.42亿,而第三产业吸纳新增就业人员达到2.08亿,占全部新增劳动力的55.8%。这表明服务业在解决就业方面发挥着第一、二产业难以替代的作用。
2.服务业结构调整出现积极变化。伴随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我国服务业加快发展,且在结构调整升级方面也出现了许多积极的变化。
首先,代表服务经济发展方向的现代服务业迅速发展。从服务业增加值比重来看,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服务业增加值上升幅度最大的三个行业是房地产业、邮电通信业和教育文化广播电影电视业,分别上升了6.7、3.84和2.2个百分点;增加值下降幅度最大的三个行业是批发零售餐饮业、金融保险业和交通运输仓储业,分别下降了5.4、5和3.19个百分点,其他行业的变动幅度不大(见表1)。这说明,代表服务经济发展方向的现代服务业已出现快速发展势头,有利地促进了服务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
表120世纪90年代以来服务业各行业增加值比重变化单位:%其次,现代服务业成为带动服务业发展的动力。从服务业内部各行业的增长速度来看,1991~2007年间,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批发零售业及住宿和餐饮业等传统部门增长较为平缓,增速基本上介于5%~12%之间;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特别是以金融、房地产等为代表的生产业,近年来出现了增速加快的趋势,尤其是金融业,2004年至2006年的平均增速超过20%,远高于其他服务行业(见图3)。
三是新兴服务业大量涌现,特别是知识和技术密集型的服务业呈现高速发展态势。如图4所示,2007年包括租赁和商务服务、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等新兴服务业在内的其他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的比重已超过三分之一。其中,1992~2007年期间,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产业就业人员年均增长达到19.5%;房地产业达到15.3%;租赁和商务服务业达到17.4%;科技交流推广服务业达到19.5%,均保持在两位数以上的年均增长速度。
四是传统服务业现代化程度快速提升。随着信息技术的渗透发展与延伸,大量现代化管理方式、经营组织、服务业态、技术手段被广泛应用,商贸、餐饮、运输、仓储等传统服务部门逐渐发生更新与产业创新,形成具有新型管理方式和营运业态的服务业。这极大地提升了传统服务行业的发展水平和现代化程度,保证了传统服务行业的持续性发展。
3.中国服务业对外开放加快推进。自2001年中国加入WTO以来,服务贸易发展迅速,服务业吸引外商直接投资额逐年增加,我国承接国际服务业转移的步伐也在加快。
一是服务贸易快速增长。我国服务贸易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1982年以来,中国服务贸易的进出口总额基本上逐年增加,在1982~2008年26年间增长了68倍,年均增速为17.7%,为同期世界服务贸易平均增速的两倍左右。
二是服务领域吸引外国资本的能力不断提高。2008年我国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约为380亿美元,是2000年的3.6倍,2001~2008年年均增长达19.3%;占全部利用外资的比例从2001年的21.6%提高到41.1%。
三是服务外包规模迅速扩大。2008年我国服务外包收入已接近80亿美元,2001~2008年间年均增长达到20%以上。随着国际服务外包产业转移浪潮的来临,国内和离岸服务外包需求的增加,以及政府对20个试点城市发展进程的进一步推动,未来几年中国服务外包产业将进入高速增长阶段。
四是服务业开放领域和水平接近发达国家开放度。从服务业内部行业开放范围看,中国的服务业开放已经接近发达国家水平,涵盖了《服务贸易总协定》12个服务大类中的10个,涉及总共160个小类中的100个。2006年底,包括银行、保险、证券、电信服务、分销等在内的100个服务贸易部门已全部向外资开放,占服务部门总数的62.5%。
4.大型经济中心城市出现服务经济加快发展态势。首先,大型城市成为我国服务经济发展的主要承载地。2008年我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共有287个,人口超过50万人的大型城市占80%。
全部地级及以上城市(市辖区)的服务业增加值为72658亿元,占全国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72.6%,比2006年提高了3.4个百分点,出现了服务业向城市,特别是大型城市聚集发展的趋势。在北京、上海、广州等特大型城市和全国性、区域性经济中心,服务业加速集聚的态势更为凸显,出现了高端服务业和创新业蓬勃发展,形成CBD、金融街、物流园区、创意产业园区等服务业高度集聚的发展区域。
其次,大型经济中心城市出现服务经济加快发展态势。2007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GDP的平均比重已经达到46.2%,高于全国40%的平均水平。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全国共有13个城市的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达到或超过50%,其中,除张家界和固原之外,其余11个城市均为直辖市和省会城市,涵盖了我国主要的全国性及区域性经济中心城市。其中,北京市服务业增加值比重已经超过70%,居于全国领先水平。
表22007年全国服务业发展领先城市的产业结构单位:%再次,东部沿海地区大型城市初步具备服务经济发展条件。东部地区是我国经济水平领先的区域,服务业发展也居于全国领先水平,2008年东部地区服务业增加值占全国的比重已经超过62%。随着东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服务业的加快发展,东部地区大型城市已经或接近具备服务经济形成和加快发展的条件。如表3所示,深圳、广州、上海、北京、大连、厦门等城市,人均GDP已经达到2000~4000美元(1970年美元)水平,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达到50%左右的水平(除大连外),已经进入服务经济的初步形成阶段。此外,杭州、青岛、南京、沈阳等城市的人均GDP和服务业增加值比重也已接近服务经济形成的起点标准。说明,在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一些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大型经济中心城市已进入服务经济形成或加快发展阶段,成为带动我国加速向服务经济转型的龙头和基础。
表32008年东部地区部分城市服务业增加值比重及人均GDP(三)我国向服务经济转型发展还面临多重约束总体来看,我国距离服务经济的真正形成尚有相当差距,在向服务经济转型的发展过程中,还将面临多种因素的制约。
1.服务业发展总体水平偏低。我国服务业发展水平偏低,突出反映在服务业增加值比重和就业比重两大关键指标上。目前我国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仅为40%,而全球经济中的服务业增加值比重的平均水平已经达到65%,其中,高收入经济体的平均水平已经超过70%,低收入经济体的平均水平则分别为53%和50%。可见,我国服务业增加值比重不仅大大落后于世界平均水平,也明显落于发展水平相近的中、低收入经济体。中国与巴西、俄罗斯、印度及南非并称金砖五国(即金砖四国Brics加上南非)。与其他四国服务业发展水平相比,中国服务业增加值比重长期处于较低水平,比印度大约低10个百分点,而与巴西、俄罗斯和南非的差距还在持续加大(见图5)。
(四)我国向服务经济转型发展面临严峻的制度障碍
二、影响我国服务经济发展的主要制度障碍和问题
(一)服务领域多元化市场主体发育和企业制度建设滞后
(二)要素和服务市场发展改革滞后,市场机制作用不强
(三)监管体制和方式亟待改革创新
(四)政府职能转变滞后
(五)法治环境亟待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