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专业

时间:2023-08-21 17:14:36

导语:在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专业

第1篇

关键词:美术专业;思想政治;实效性

近两年,我国的高等教育得到不断发展,艺术专业教育更是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部分得到了发展,同时我国的高校艺术生人数也在不断增加。在高校大学生的教育课程中,思想政治教育是非常重要的。目前,高校艺术生的教育内容非常丰富,除了专业课程之外还有许多文化课程,但是,思想政治课程却一直收不到理想的教学效果。要想加强艺术生特别是美术专业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就必须弄清楚他们的思想状况,施行针对性强的措施。

一、师范院校美术专业大学生的特点分析

美术专业的大学生作为艺术生被高校招收进来,他们与其他专业的学生会有一些不同。主要可以分为两个方面,第一个是美术学生专业上的不同,第二个是学生自身方面的不同。这些特点构成了其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性,因此,必须先了解他们的特点。

(1)学生自身特点。学生自身的特点也可以说是从学业的角度考虑的特点,首先就是美术生的学习压力较大。师范类院校美术专业的大学生都是通过艺术特长招生进入学校的,这就造成一部分学生的文化课程基础比较薄弱,如英语、思想政治等。这些比较薄弱的课程压力较大,再加上专业课程的压力也不小,所以就形成了学业上的双重压力。其次就是美术专业学生的经济压力较大。我国高等院校中,学费较贵的专业之一就是艺术类院校。而且在上大学之前,专业课的学习也必须花费大量的资金。这样,学生在上学时可能还要考虑到家庭的经济问题,导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出现一系列问题。最后就是美术学生的就业压力较大。近些年,高等院校艺术类学生的数量不断增长,但是就业形势却没有好转。这样,就造成了美术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就业会比较困难,再加上美术类大学生的文化课水平比较低,这样更是雪上加霜。

(2)学生思想特点。美术专业大学生的思想特点,主要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①美术专业学生的思想活跃、个性鲜明,但有的缺乏理想信念和集体主义。艺术类大学生由于专业课的原因,长期都受到艺术的熏陶,因此具有较高的艺术情操和充满浪漫主义色彩。他们的思想都比较活跃,能够想常人所不敢想,能够追求比较新鲜的事物,崇尚科学。这些虽能够培养美术学生的个性思想,却也使得他们在强调个性发展的同时,忽视了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的良好情操。②美术类大学生的感情十分丰富,但有的纪律性却不是很强。美术类专业的大学生长期受专业的影响,对各种事物都充满了热爱,同时也是爱憎分明,情绪容易受到各种事物的干扰。而且有的缺乏明显的纪律性,做事情习惯按照自己的习惯和爱好,学习不是很努力,学风也比较懒散。③美术类大学生比较注重实践,但是在工作中团队意识不强。艺术类大学生可以说是高中就学习自己的专业,在进入大学两年后都比较注重去社会上实践,希望在实践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但是,在实践的过程中又通常崇拜个人主义,有的欠缺团队观念,这也是由于他们的纪律散漫导致的。

二、加强师范院校美术专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意义

上面已经简要分析了美术类大学生的基本特征,说明加强他们的思想政治教育显得非常重要,主要可以总结出以下几点。

(1)加强师范类美术专业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要求。美术专业的大学生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接班人,重视他们的思想政治教育也是社会赋予高校的社会责任,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方向的重要保证。高校必须用科学的方法引导和帮助美术专业大学生,塑造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他们成为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2)加强师范类美术专业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教育工作的基础。师范类美术专业大学生大部分都会在毕业以后从事教育工作,为人师表。因此,加强他们的思想政治工作是十分必要的。只有这样,这些未来的老师,才能够对他们的学生产生积极的导向作用,通过一言一行影响下一代。

(3)加强师范类美术专业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学生自身修养的需要。有的美术类大学生,由于种种原因,在思想上比较散漫,个人主义思想比较浓厚,而这些思想上的不足会对他们自身以后的发展带来很多的不利。因此,大学阶段的思想政治教育对他们本身来说是十分重要的,高校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三、新形势下加强美术专业思想政治工作的路径

总结历年的学生工作,我们发现师范类院校艺术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要花足够的精力,应用科学的方法和技巧,发挥全员教育的作用。

(1)坚持将思想政治课程作为主阵地。目前,我国高校基本上都开设了思想政治课程,这也是高校主要的思想教育渠道,因此,必须坚持和加强。美术专业的大学生,在上思想政治课程时,个别学生可能会表现出漫不经心和无所事事的态度,对这一课程不够重视。因此,高校必须加强教育,定时举办一些思想教育类的讲座,举办一些答疑活动,让美术类的大学生将理论和实践联系起来,帮助大学生探讨社会热点问题,树立正确的思想价值观。

(2)树立艺术育人的理念,完善实践育人格局。思想中最重要的一块就是实践的观点,这也是思想的根本特征。师范类高校要树立艺术育人的理念,艺术育人讲的就是学校从学生专业的角度来引导学生,在提高学生专业水平的基础上同时提高学生思想水平。实践育人指的就是美术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然后根据社会上的具体实践和学生个人特征对学生进行引导,促进他们形成高尚的品格、良好习惯和价值观。

(3)思想教育要体现专业特点。首先,营造良好的学习气氛,以培养学生的爱国思想为目的,以社会的基本道德为规范,深入进行思想教育。思想教育要结合美术专业的基本特征和现状,按照“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道德规范进行教育。其次,充分调动美术专业教师的积极性,在教授专业课的同时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老师是学生的向导,老师专业课的强弱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同时老师的思想政治水平也会影响到学生的思想变化。因此,美术专业的老师必须起带头作用,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积极引导好美术专业大学生。再次,高校要拓展美术专业的实践基地,把美术专业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和实践联系起来,这样才能够使大学生印象更加深刻。在注重美术专业大学生的专业实践的同时,更要使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得到深化。

总之,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高校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而师范类院校美术专业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又具有其特殊性。因此,必须根据他们自身的特征再结合专业的特点实施教育,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和方式,积极探索创新途径,才能够提高美术专业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马丽,陈晓敏.试论基础教育改革与教师教育的发展[J].宁夏大学学报,2005(3).

[2]姜维军.师范院校美术专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J].高校辅导员学刊,2009(2).

第2篇

【关键词】和谐社会管理 思想政治教育 大学生

【Abstract】Nowadays, college student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s normally knowledge theory of indoctrination, most of the students are generally on the theory of knowledge to enhanc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quality. But political students after the work to be performed is the thought political education work, the work is very artistic. On their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ask in addition to understanding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knowledge, but also to let them to learn to use the knowledge of other social individuals and organizations have some practical function, and then realize the social harmonious management, this is our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system aspects need to be improved.

【Keywords】harmonious society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Management

现在,我国对于和谐管理视域下的思想政治教育机制体系主要是针对大学生和宏观性的研究偏多,思想政治教育机制体系研究一般都是围绕科学发展观和和谐社会等思想作为中心内容的。学校对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的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的主要的组成内容。对于这样一个群体所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分析关系到他们能否成为我们国家将来的社会领导者,或者说关系到他们是否能够实现社会管理的和谐。

一、思想政治教育机制体系的研究现况

教育专家和相关的学者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做了许多的研究工作,可是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体系研究的不够详细、具体,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还存在很多的薄弱环节,对这个教育机制体系的研究案例还比较少。笔者收集了很多关于思想政治教育机制体系相关研究的论文与著作,这些理论文章中多数都是泛泛而谈,没有发现关于研究和谐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体制体系的文章,这说明对于思想政治教育机制体系的研究分析工作还不够具体,深入,还有一些可以值得我们继续探究的课题。尽管现代很多的学者都在研究思想政治教育机制体系,可是都没有对和谐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机制体系做出深刻的探讨,有的学者对于这样一个课题还相对缺乏研究热情,这就造成了一个问题,就是他们的研究成果缺少应该有大主动性和方向性以及实效性。尤其是对一些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大学生缺少必要的关注,其实针对这个学生群体的思想政治教育机制体系还有很多可以完善的地方,另外,针对大学生思想政治个性化教育也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如果很好的解决了这两个课题,就会卓有成效的完善思想政治教育机制体系,进而促进社会的和谐。

二、思想政治教育机制体系存在的急待解决的问题

不同的思想政治教育对象,对于他们的教育方法和内容也会有所不同,但是它们肯定是相互联系的。进一步探讨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增强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与实效性的必然要求。现在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急待克服的问题有:

(一)对于高校思想政治专业学生的定位和功能存在一些认识上的问题,就是比较重视延伸的内容,而轻视了内涵;重视专业能力,而看轻学生的素质培养;重视灌输知识,轻视人格的培养;对高校思想政治专业学生真实的心理要求了解的不够透彻,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增强并不意味着他的所做所为会体现这样的思想认识,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表里不一,言行不一的现象。

(二)科学理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所接受的思想政治教育跟普通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有区别性和联系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的专业教育表现出特殊性;思想政治教学理论的高层次性,教学内容涉及的范围比较广;社会实践的深刻性等特征。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还有业务、人文、创新素质都会影响他们自身的发展,更有可能影响到社会的发展趋势。

(三)一定要更加深刻的明确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所接受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让学生们更加具体正确的理解自己的所学知识,并且高校应当要构建和优化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所接受教育的质量以及相应的评价体系,持续的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水平。

(四)全面发展保障问题,基础教育原来施行的是应试教育,而应试教育没有办法保证学生的全面发展。学生的全面发展是指学生可以自我掌控,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独立自主的进行各个内容的活动与增强各个方面的能力,全部的行为都是为了完全的激发学生自己的潜能,增强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原来的应试教育机制采用的是百分制的评分方法,太过重视从分数上来选拔和筛选学生,可是并没有提高学生的能力与他们本身已有的一些优势,将他们的特长忽略掉了,导致很多接受基础教育的学生由于学习成绩较差而感到自卑,可是他们的一些优点经常会被轻视和埋没。有教育专家认为,学生的智力培育应当是多元化的。每个学生在不同的学科上智力的发展是不一样的。基础教育的目的应当是最大化的开发学生的各种智能,并且要帮助学生找到符合自己智力优点的职业和业余爱好。

【摘 要】现在,高校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通常情况下都是知识理论的灌输,大部分的学生一般都是对理论知识的了解来增强思想政治素质。可是思想政治专业的学生以后所要进行的工作就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这项工作是非常有艺术性的。对他们的思想政治教育任务除了了解思想政治理论知识之外,也要让他们主动利用所学的知识对社会的其他个体和组织产生一些实践性的功能效用,进而实现整个社会的和谐管理,这都是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机制体系有待完善的方面。

【关键词】和谐社会管理 思想政治教育 大学生

【Abstract】Nowadays, college student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s normally knowledge theory of indoctrination, most of the students are generally on the theory of knowledge to enhanc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quality. But political students after the work to be performed is the thought political education work, the work is very artistic. On their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ask in addition to understanding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knowledge, but also to let them to learn to use the knowledge of other social individuals and organizations have some practical function, and then realize the social harmonious management, this is our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system aspects need to be improved.

【Keywords】harmonious society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Management

现在,我国对于和谐管理视域下的思想政治教育机制体系主要是针对大学生和宏观性的研究偏多,思想政治教育机制体系研究一般都是围绕科学发展观和和谐社会等思想作为中心内容的。学校对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的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的主要的组成内容。对于这样一个群体所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分析关系到他们能否成为我们国家将来的社会领导者,或者说关系到他们是否能够实现社会管理的和谐。

一、思想政治教育机制体系的研究现况

教育专家和相关的学者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做了许多的研究工作,可是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体系研究的不够详细、具体,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还存在很多的薄弱环节,对这个教育机制体系的研究案例还比较少。笔者收集了很多关于思想政治教育机制体系相关研究的论文与著作,这些理论文章中多数都是泛泛而谈,没有发现关于研究和谐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体制体系的文章,这说明对于思想政治教育机制体系的研究分析工作还不够具体,深入,还有一些可以值得我们继续探究的课题。尽管现代很多的学者都在研究思想政治教育机制体系,可是都没有对和谐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机制体系做出深刻的探讨,有的学者对于这样一个课题还相对缺乏研究热情,这就造成了一个问题,就是他们的研究成果缺少应该有大主动性和方向性以及实效性。尤其是对一些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大学生缺少必要的关注,其实针对这个学生群体的思想政治教育机制体系还有很多可以完善的地方,另外,针对大学生思想政治个性化教育也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如果很好的解决了这两个课题,就会卓有成效的完善思想政治教育机制体系,进而促进社会的和谐。

二、思想政治教育机制体系存在的急待解决的问题

不同的思想政治教育对象,对于他们的教育方法和内容也会有所不同,但是它们肯定是相互联系的。进一步探讨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增强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与实效性的必然要求。现在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急待克服的问题有:

(一)对于高校思想政治专业学生的定位和功能存在一些认识上的问题,就是比较重视延伸的内容,而轻视了内涵;重视专业能力,而看轻学生的素质培养;重视灌输知识,轻视人格的培养;对高校思想政治专业学生真实的心理要求了解的不够透彻,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增强并不意味着他的所做所为会体现这样的思想认识,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表里不一,言行不一的现象。

(二)科学理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所接受的思想政治教育跟普通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有区别性和联系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的专业教育表现出特殊性;思想政治教学理论的高层次性,教学内容涉及的范围比较广;社会实践的深刻性等特征。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还有业务、人文、创新素质都会影响他们自身的发展,更有可能影响到社会的发展趋势。

第3篇

【关键词】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对策

在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过程中,艺术类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逐渐成为其间重要的组成部分。但我国对艺术类大学生思政教育的研究尚属起步阶段,对于其概念界定、理论内涵和实践经验的分析和总结,都需要更进一步的积累和深化。艺术类院校因其专业的特殊性,具有得天独厚的美育优势,然而近些年来我国高等院校艺术类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准却远不如其他专业的学生,这不能不引起业界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和思考。因此,笔者将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并阐述相应的对策。

一、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

艺术类大学生在高校学生中虽然只占一小部分比例,但其整体特征却非常明显,与理工科和文科学生差别显著。艺术类大学生往往具有浓厚的专业兴趣和扎实的专业技术,但文化课基础薄弱;个性特征鲜明,感性而充满朝气,但有时漠视规章纪律,缺乏集体意识;价值取向多元,独立意识强,但理想信念相对薄弱;思想意识前卫,但公德意识淡漠。因为艺术类大学生这些特殊的个性和思想意识上的特征,其思想政治教育就需要具有更强的针对性。教师应深入研究艺术类大学生的心理需求和人格特点,将切实可行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融入进日常教学当中,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高等院校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一般通过两个途径进行:思想政治理论课和日常思想政治工作。其中,课堂教学是主要的教育途径。

二、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分析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成功与否,主要看对其实施对象产生的效果。调查表明,艺术类大学生的思想政治面貌总体良好,具有强烈的民族荣誉感和自尊心,注重形而上的价值探索。此外,我国高等学校艺术类思想政治教育也逐渐形成自己的教育经验,主要表现在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具有丰富的专业实践和社会实践活动,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在活动中受教育。这些成果表明了现有的思想政治教育,有相当的正面效果和可取之处。但是,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也存在诸多不足之处,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进一步反思和改进。例如,部分高校对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专业教师教书与育人分离情况严重,学校规章制度对艺术生的约束力度大于激励功效,艺术类学生对高校思政教育的满意度偏低等问题,都需要进一步研究。

三、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改进对策

(一)提高艺术类高校教师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度

艺术类高校的工作人员,如专业辅导员,需要加强角色定位,深化对自身职能的认知,明确职责范围。当前,不少高校的辅导员并非专职辅导员,而是由博士生或其他专业教师兼任。不少辅导员有“学生在校不出事,其他的都随意”的观念,并不明白自身的角色是服务于国家的教育事业,应将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培养提到重要位置看待。因此,工作人员需要主动加强理论学习,通过对教育历史和教育理论著作的研读,学习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方法,深刻领会为国家培养具有何种思想高度和道德情操的人才等问题,在思想政治教育这项工作中投入更多的时间。

(二)教师应将教书、育人有机结合

艺术类专业任职教师需要明晰教书育人的两大职责,在专业教学中,坚持用观点指导教学,同时关注时事政治,始终坚持提升自身的思想政治素养和综合素质,为学生做好榜样。专业教师应致力于引导艺术类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美学观、艺术观,在艺术道路上坚持正确的方向,对艺术作品和观念具有独立的分析鉴别能力,创作具有一定艺术水准,同时又能为市场所认同的艺术作品。

(三)加强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

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的加强,首先要制定符合艺术专业和学生特点的要求和目标。教育者和决策制定者需要深入调研艺术类大学生的思想行为特点、学习特点以及就业前景等,深入参与到艺术类学生的课堂教学、课外活动、团体实践等课内外教学活动中去,在长期与学生的沟通与互动中积累经验,制定出切合实际并有效的规章制度。其次,要坚持以学生为本,并将此思想贯彻在日常工作中,不断改进工作方法。这就要求高校艺术类教师不仅要将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授课充分结合,更要关注艺术类学生的个体差异,适当展开个别教育,并引导学生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最后,要合理安排艺术类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笔者在实践调研过程中发现,大多数艺术类大学生都觉得思想政治类课程枯燥陌生,有相当程度的抵触心理。因此,可以通过调整课程比例和培养方案,使思想政治课程不显得突兀。此外,结合实践来教授思想政治课程,也能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

结语

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教育目标、教学方法、实践细节方面存在的问题,需要业界教育工作者给予足够重视。本文通过分析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和现状,提出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改进对策,希望通过这些分析为艺术类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一些借鉴。

参考文献:

[1]罗洪铁.大学生成才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2]沈壮海.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8.

[3]燕国材.素质教育概论[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2.

第4篇

关键词:医学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Abstract: part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plays a key role in fostering students ' talent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medical colleges are integral part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in Medical College has its own strong professional, strong social particularities. Keywords: Medical College, University student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中图分类号] G4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高等医学教育所培养的是与人类性命息息相关的医疗卫生人才,一般,医学生直接面临的职业是医生,医学生的道德直接关系到他们走上医疗工作岗位后行业的道德,也会对整个社会的道德带来直接影响。因此当社会经济形势变化较大时,特别是当前的诸多社会现象,势必会给医学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带来深刻的挑战,在这种背景下,如何迎接挑战,重塑医学生的思想政治状况,整合医学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就显得尤为必要。

一、医学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问题分析

1、医学生思想政治观念淡薄

1.1在政治观念方面,由于当代大学生过于关注个人的生活,往往缺乏政治的敏锐性,表现了对政治似乎离自己很遥远的漠然态度,并对党团活动表现出冷漠的态度或功利的心态。

1.2在个人价值观方面,当代大学生中,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在个人价值的选择上开始表现出一些不良观念,责任意识缺乏,公共关怀遗失,个人主义以及自由散漫思想作风开始兴起,这体现了大学生在个人价值观上的不良倾向。

1.3在道德认知方面,部分学生不再把责任、诚信,社会公德看作是不可违背的品行,虽然大部分学生认同这些道德的正确价值,但在行为中却不能做到言行合一,在一些小事上不能树立良好的道德习惯,更有甚者,对一些基本的道德常识竟也不屑一顾,这些都是不利于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倾向。

1.4在专业认知方面,专业是医学大学生学习的基础,也是未来就业的保障,明确要学习医学,投入到专业学习中,但由于学生自身思想状态及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学生对专业的态度出现偏差,调查中,竟有34.20%的大学生对毕业后的前途感到不可控制,没有信心。这说明相当一部分大学生还缺乏明确的人生目标,对专业也不甚了解,再加上未来工作的压力和社会生存的竞争,才产生了这样消极的专业认知情趣。

2、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与方法单一

国家在加强在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但在新的形势下也出现了两点问题:

2.1原有的思想政治内容并不能完全满足当前大学生的需要,随着大学生自我意识的提高和社会的挑战,我们需要更多的也更灵活也更有针对性的教学内容。

2.2理论教学固然重要,但现在大学生自身也出现了变化,特别是像医学专业的学生,由于专业性强,可能无法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容易出现积极性不高的局面,这说明新形势下,也需要不断创新调整思想政治教育的课程内容,使思想政治的课堂更加充满活力。

3、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机制不够完善

3.1教育机制的功利化倾向冲击了学生的思想状况。“现在的大学教育,还未能够真正实现素质教育,无论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手段、评价体系等都带有明显的应试教育色彩―功利性”。

3.2思想政治教育评价与考核不够标准、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到底取得了什么样的效果,又如何来衡量这些效果,这些工作要远比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本身要滞后,评价也是一个导向问题,做好了,就会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于学生本身有了良好的互动,这就需要科学的指标,并且结合学生实际,以评价考核来促进医学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

3.3队伍构成和队伍素质也存在问题,制约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展开。由于医学院校专业性较强,专业课得到充分重视,而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的课程无论是教师还是对学生吸引力都有限,在心理上有被轻视的感觉,所以,医学院校的思想政治课教师处于这样一个尴尬的地位。虽在医学院校,却不从事医学专业方向,容易被社会误解或被轻视,因此,医学院校的队伍建设亟待加强与提高。

二、医学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学生自身的原因

1.1过于重专业知识学习,轻视理论学习。医学专业的大学生最显著的特点就是专业性强,对专业技能要求较高,首要的任务和期待就是学好医学科学所需要的专业知识,这样才能在职业上更有竞争力,成为一个技术过硬的医生,从而轻视马克思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认为思想教育和他们的专业及以后的职业的相关性不大,因为它跟医学完全是两个学术领域的东西,并不能直接带来专业素养的提高。

1.2医学生极易受外界的直接影响,特别是负面的社会冲击较大。一方面,在大学的医学生由于正是思想转变的阶段,本身的自制力和社会的辨别力较差。另一方面,医学生是社会医疗人才及职业的储备,而医疗机构的作风和医生的医德及医患关系,会对医学生产生直接的影响,社会中部分存在的医生道德问题及利益取向,潜移默化中会被医学生模仿并接受,以致产生各种错误的判断。

2、医学院校的原因

2.1医学院校个别领导、教师对思想政治教育在潜意识中存在偏见。毕竟医学院校主要现实方向是医学教育,大量繁重的专业教育不免会冲淡思想政治教育,使之潜在边缘化,也在人的意识中形成了专业优先的倾向。另外的问题是容易把思想政治工作等同于学生的生活日常工作。这使得学生工作队伍的压力增大,职责增多,学生工作人员工作繁重,难以应付。

2.2教学工作与育人存在脱节现象。思想政治教育是大学生教育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其实对于医学大学生来讲,思想政治教育也和医学专业的学习密切相关,仅有专业教学是不够的,学生还需要多方面的训练和素质,才能成为合格的社会人,在意识上把二者对立起来,使得思想政治教育也受到限制,当然会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提高。

3、社会的原因

3.1社会的发展给我们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许多深刻的挑战,需要及时疏导学生的社会认识与判断。医学大学生也同样受到影响,不同程度的出现急功近利的现象,导致他们的价值观发生变化。

3.2当前西方的个人主义及自由化思想还依然存在,也在无形中鼓励了大学生的个人主义,忽视了集体主义等传统的道德规范,开始自由散漫。

3.3社会中医疗卫生行业的不良风气,也造成了医学大学生思想上的波动。这些为医学院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职业道德建设起到阻碍的作用,学生产生了极坏负面影响,削弱了他们在思想根源上对职业道德的重视程度,阻碍了医德医风教育的良好效果。

三、加强医学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对策

1、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的首位意识,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的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我国各项工作的基础,在高校中尤为重要,医学院校也要在根本上承担起这样的责任,在思想上坚持思想政治教育的首位意识,只有在思想上放到正确的位置,才有可能进一步开展具体的工作。

2、强化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的理解,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的创新医学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找到提高医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有效方法和途径,这有助于促进医学生的全面发展,实现高等医学的教育目标,培养具有坚定的政治方向和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掌握熟练的医学专业技术知识,能够为社会主义事业和广大人民群众服务的专业技术人员。

3、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

医学是个比较特殊的学科,即研究自然生物的一般规律,又以人为研究对象,由于人的社会特质,就使医学同时具备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特质,是个综合学科,同时医学教育要培养医术高明并且具有高尚医德的医学生。

4、思想政治教育与职业教育相结合

医学大学生由于专业的特定性,进入卫生医疗系统是他们的职业方向,而各个行业都有自己的职业要求,这个职业要求就是最基本的道德底线,医生是个特殊的职业,之所以说它特殊,这是因为它和道德相关性更大、更为直接,对职业的道德要求也相对要高,所以,从根本上提升医学大学生的职业道德意识以及职业道德水平,已成为医学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大课题,也是思想政治工作要急迫承担的核心任务。

5、思想政治教育与人文教育相结合

医疗的服务性质决定了医务科研人员接触的是具有不同社会背景,不同心理特征的人群,涉及的是关乎患者健康、幸福和经济利益的实质性问题,因此要求医学人才具有广泛的人文文化素养、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不仅能防病、治病,还要关心病人的环境和社会问题。平时要做到在教学中融入人文精神,在实践中提升人文精神,在校园中孕育人文精神,总之,要运用可能的方法和途径,努力提高医学大学生的人文精神培育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朱庆生,《关于如何加强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探讨》,《黑河学刊》,2009年第五期。

第5篇

[论文关键词]整体意识 日常思想政治教育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 构建合力

在高校,有两支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队伍:一支是从事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专职干部;另一支是从事思想政治课教学的专职教师。虽然这两支队伍都在努力工作,可教育教学效果却不尽如人意,收获甚微。这严重影响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究其根源,在于这两支队伍在思想认识、心态和情绪上存在问题,而学校则在管理体制、人才培养模式上存在问题,由此便导致了这两支队伍各自为政、各行其是的现象。长期以来,这一问题严重阻碍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合力的形成,影响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力量的整合。因此,本文将试图探讨如何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合力的问题。

一、用整体意识统领思想政治教育全局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两支队伍,之所以会出现各自为政、各行其是的现象,与这两支队伍缺乏整体意识和合作精神密切相关。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性质和任务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基本素质和知识分子的特点来看,从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师本不应该出现各自为政、各行其是的现象。归根结底,其根源在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没有形成整体意识,缺乏全局观念。从事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人员只有工作意识,而从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教师只有教学意识,他们都不能从思想政治教育的全局观念和整体意识出发,来看待自己的职责,不能在认识上把思想政治教育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统一起来。

从本质上说,思想政治教育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统一的。二者在教育的目标和任务,教育的内容和价值导向等方面都是一致的,都是运用的理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二者的不同之处在于教育的形式不同。也就是说,不能把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与政治理论课教学视为两种不同的教育。它们是一种教育的两种形式,是一种教育下的不同分工。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主要偏重于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实践教育,而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则主要是进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两者是理论和实践的关系。

用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意识统领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是解决各自为政、各行其是问题的前提和基础。具体来说,要求从事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从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人员,都应该站在思想政治教育整体的高度来对待自己的工作。诸如辅导员对学生的管理、处理突发事件等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认知特征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本身的实践操作性更强,但也应该符合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性。高校开设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担负着思想政治教育的重大使命,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总之,在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意识下,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是对大学生进行实践形式上的思想政治教育,而思想政治理论教学者则是对大学生进行课程形式或理论形式上的思想政治教育,只有将两者结合起来,才能体现出思想政治教育的合力。

二、用良好的心态和态度构建思想政治教育的合力

在诸如思想政治教育论坛的公开场合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两支队伍都强调要团结合作,联合作战,形成合力,发挥整体优势。但在事实上却存在着不愿意合作、隐形对立的情绪。这是导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两支队伍无法形成合力的心理因素。要形成思想政治教育的合力,就必须要用良好的心态来对待彼此。

一是要树立相互肯定的意识。即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和从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教师要相互肯定,克服仅仅强调自己工作重要性,而忽视另一方工作重要性的不良习惯。长期以来,从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教师都存在着轻视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倾向,认为日常教育的随意性较大,缺乏科学性和理论性。而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也存在着轻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情绪,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是纸上谈兵,不能解决大学生的实际问题,并质疑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目前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确存在着思想政治理论课脱离学生实际的现象,而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也确实有以“管理”替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倾向。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当务之急是改变思维定式,克服互相抵触的心理,学会发现对方的长处和优势,取长补短,以形成思想政治教育合力。

二是要沟通和团结协作。高校中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的两支队伍,以不同的方式在做同一件事,这就需要双方勤沟通、多交流。从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教师应积极主动地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工作,并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适时地给予配合。从事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人员也应及时了解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容,在对学生的管理及其他活动中给予支持。两支队伍要发扬团结协作精神,协同作战,把合作落实在具体的行动上,以构建思想政治教育的合力。

三是要联合攻关,开展合作研究。高校的两支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各具优势,而长期的不完全合作无法将其优势发挥出来。他们在面对相同的教育对象时,能从不同角度深刻剖析学生的情况。基于此,若在申报科研课题时能做到相互沟通,以形成合力,必然能够显著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进一步说,各高校若能成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机构,吸引两支队伍的人才参与,必定能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合力。

三、用健全的管理体制构建思想政治教育的合力

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由党委领导的,当前绝大部分高校都是由一位党委副书记分管思想政治教育。由于缺乏整体观念和全局意识,有些高校主管思想政治教育的党委领导只负责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则由教学副院长主管,这种管理体制阻碍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合力的形成。为此,要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合力,就必须改革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管理体制。分管思想政治教育的党委书记要提倡思想政治教育“一盘棋”的理念,树立全局意识。院系领导层在实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要贯彻思想政治教育“一盘棋”的工作思路。要使思想政治课理论教师参与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把日常的班级管理理念与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内容结合起来,以取得最佳的教育效果。当然,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也应主动参与学生的日常管理工作,以检验理论教学的实践效果。

四、用新型人才观培养思想政治教育人才

高校的两支思想政治教育队伍为思想政治教育领域输送了两类人才,一类是从事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专职干部;另一类是从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专职教师。前者经过长期的工作实践,养成了在日常管理和各种活动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习惯;而后者则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养成了偏重于在课堂上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思想观念。这一特定的工作习惯和思想观念给思想政治教育合力的形成制造了障碍。要消除这一障碍,就必须培养新型的思想教育人才。

第6篇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途径;分析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6-08-02

作者简介:石 蕊(1980―),女,吉林长春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学生思想政治。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必要性分析

第一,从高校学生个体发展来看,大学学习阶段除了是他们吸收专业知识,提高其实践技能外,还是培养及巩固他们道德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关键时段,经由高校学习,大学生的社会价值及自我价值能得到有效统一。而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社会转型期涌现出的诸如个性化、自我价值至上、民主意识等价值思潮,借助网络的传播及扩散,给大学生的思想及行为带来了极大冲击,在这种背景下,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也需要转型发展,需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及时跟进,来矫正学生个体方面的一些不良思想倾向。

第二,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环节来看,一些以理工科研究为主的高校专业,往往重技能,轻思想政治,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课时安排上压缩较为严重,在思想政治教育师资配备上也有待完善,这些问题的出现会导致高校学生专业素质与思想素质不相匹配,最终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后续求职及工作质量。而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如仍沿用传统的理论教育及灌输方式,忽略学生参与实践活动过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及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的创新,既有悖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初衷,又会导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进入枯燥乏味、收效甚微的恶性循环。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途径探究

1.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念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学科教育形式,其应契合新时期高校教学改革的基本要求,遵循生本教育及“以人为本”的原则,将高校学生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原有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往往将学生视为被管理对象,通过采用强硬的制度来约束学生的思想及行为,这就与预期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背道而驰,也难以使思想政治教育真正起到规范引导学生思想行为的目的。思想政治教育在开展过程及收效上呈现出一种循序渐进性,涉及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价值取向引导、学生个体道德养成、学生人格的充实完善等内容,这些教育内容最终需要学生发挥自觉能动性,思想政治教育只是起到相应的辅助及点拨作用。因此,唯有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念上加以转变及创新,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才能真正起到思想政治教育应有的引导及启发功能。

2.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基于社形势的发展变化而带来的思想观念冲突碰撞,一方面要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做好基本理论的宣传教育,使学生能够在观察分析社会问题或现象时,可以掌握一些基本的原则方法,使高校大学生能够树立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另一方面又要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立足于高校大学生的实际需求,适当增加社交礼仪、法制观念、行为规范、就业指导等方面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3.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现阶段的大学生思维较为活跃,具备较强的自我意识,乐于追求及接受一些新鲜事物及思想潮流,导致传统模式下的思想政治教育收效不高,甚至会引发大学生群体的心理抵触。针对这一问题,新时期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走出原有的理论教育及集体授课为主的教学范围,应通过紧密结合大学生群体的生活方式及思维特点,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进行创新。

三、结语

新时期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凸显出的一些新特点、新要求,需要在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上着力创新。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途径上,要通过思想政治教育理念、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及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丰富创新,在以人为本原则的引导下,不断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参考文献:

第7篇

[关键词]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16) 12-0072-02

一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意义

1 当代大学生及网络时代的特点决定了高校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

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 网络已成为大学生生活的主要内容之一。信息量巨大,信息公开、信息管理复杂、传播迅速,真实性有待考量,这些特点都给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挑战。面对复杂的网络环境,对于意识形态形成时期的大学生,很容易受到影响。甚至有些不法分子和境外势力蓄意一些具有诱导性和严重不良影响的信息,如果不能正确、及时地教育和引导学生,这些不良信息会对大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如何充分运用新型传播手段创新高校宣传思想工作、掌握网络舆论主动权的必要性更加凸显,高校自然就成为网络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前沿阵地,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工作也就显得非常必要并且日益紧迫了。

2 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拓展思政教育平台、增强思政教育的吸引力和实效性的必然趋势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坚持时代性的原则,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教育方式和内容与时代的进步和发展相结合,才能更好地吸引广大学生。传统思政教育以教师为主体,注重单向的灌输方法;随着大学生对网络的广泛运用,充分利用网络开展适合大学生群体特点和个性特征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将思政工作的政治性、思想性和娱乐性紧密结合,将思政教育延伸至大学生喜爱和乐于接受的网络平台中,可以提高大学生的主体参与性和主观能动性,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互动性和吸引力。利用网络特点,不断拓宽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空间和途径,利用文字、声音、图像、动画等多媒体手段,创造更多适合于当代大学生自主选择的思想政治教育空间,可以有效增强育人效果,提高思政教育的实效性。所以说,开展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本身发展的需要。

二 高校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缺乏专业的宣传队伍和相应的技术支持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不仅需要专业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知识,还需要具备专业的网络基础知识和一定的网络技术。虽然有些高校成立了网络宣传队伍,但是队伍中多以学生为主,这些学生虽然懂得网络技术,但是又缺乏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理论水平和实践经验。这种矛盾自然会影响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序、有效开展。面对复杂的网络环境,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队伍最好是既懂网络技术又具有扎实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实践经验,并且需要具备对于网络信息的甄别能力、政治敏感性和警觉性,目前很多高校还没有专业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和宣传队伍,对于网络宣传技术和网络宣传设备的运用还需要进一步完善。

2 网络宣传教育模式单一,内容单调,忽略学生主体性,宣传效果欠佳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在新时期、新形势下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与手段的一种创新,目前的宣传模式还比较单一。例如:很多高校建立了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题网站,频繁上传一些思政宣传资料和党的重要思想、理论等,尝试打造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阵地,但是由于宣传教育的模式相对单一,相对于传统思政教育模式,仅仅是把思想政治教育的知识从“网下”搬到了“网上”;教育形式没有突破传统模式,只是将教师对学生的单向灌输模式变为现在的网络对学生的单向输出模式,教育效果并不理想。在宣传教育内容上缺乏创新,宣传内容过于严肃,更多的是强调政治理论和思想宣传,缺乏事实和鲜活的典型宣传,宣传内容偏离学生实际生活、学习和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很难真正触及学生心灵,引起学生思想上的共鸣,对学生的吸引力不大,因此教育的说服力和感染力不强。

3 高校网络舆论危机干预机制尚不成熟,校园网络安全管理机制还需进一步完善

受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长期影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目前多是偏重政治理论和重要思想的宣传,但是面临复杂的网络环境,仅仅单向宣传是远远不够的。当前,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一些不法分子甚至敌对势力在网络上进行思想渗透,互联网已经成为舆论斗争的主要战场,大学生好奇心强,涉世不深,经验较少,缺乏一定的判断能力和政治敏感性。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要加强网络舆论引导,充分运用新型宣传媒体和传播手段才能掌握网络舆论的主动权。然而,目前对于网络上常出现的不良信息、一些明显歪曲事实的虚假信息以及大学生关注关心的较为敏感的社会热点问题很多高校不敢直接面对,常常采取回避的态度。这种对网络舆情的干预机制不完善,容易造成大学生在问题认识上的偏差和模糊。

三 以广西医科大学为例探讨高校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1 加大投入,完善培训机制,建设专业的高校网络宣传队伍

广西医科大学近年来高度重视校园网络宣传工作,不管在网络设备、网络技术和网络人才培养上都不断加大投入,建立了网络宣传队伍培训机制。学校团委联合学校宣传部、信息中心等相关部门,挑选专业的思想政治宣传教师和网络技术人才,组成专业的学校网络宣传队伍。建立校级、院级、班级三级网络宣传工作小组,成立网络宣传员队伍,形成网络宣传监督常态化机制。同时,充分发挥学生组织和学生骨干的作用,通过各级开通QQ群、微信群等联系平台,建立网络宣传员信息管理及常态化动员机制,做到有名单、能联系、常发声、起作用。通过将思政教育和网络宣传技术相结合,寻找二者的结合点,打造一支专业的网络思想宣传队伍,通过各种网络平台宣传具有正能量的思政信息,保证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导向性,同时也保证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专业性和稳定性,提高了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2 坚持以生为本,转变网络宣传模式,丰富网络宣传内容,提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广西医科大学结合学校特点和医学生培养模式,坚持以学生为本,立足学生需要,强化网络服务育人的功能, 服务于医学生成长成才。学校利用原有的思政教育网站作为我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网络阵地,对网站首页设计、网站模块进行全面改版,形成以思政网站为载体,以学生社区论坛、新生qq群、微博、微信为支撑,五位一体的网络宣传模式,内容丰富,信息覆盖面广,主题鲜明,思想导向性强。同时,还开辟经典理论学习专栏,提供包括时事、文学、医学生、十佳电影、百科知识、心理等方面的内容,开通社区论坛、“BBS”、官方微博、微信、医大新生组群等互动性频道,打造网站――学生、教师――学生、学生――学生的互动式网络交流平台,形成以网络学习平台、生活服务平台、创业就业服务平台、心理健康服务平台和娱乐服务互动交流平台为主要内容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通过贴近学生实际学习和生活的方式,关注学生所关心的热点问题,注重事实和优秀典型宣传,真正触动学生心灵,做到网络思政教育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服务性于一体,使网络思想政治工作寓教于服务、寓教于乐, 增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3 完善高校网络舆论危机干预机制,加强网络舆情引导,提高校园网络安全管理水平

由于网络信息量大、传播迅速、传播不可控等特点,面对网络上出现的负面信息、虚假信息和敌对信息等影响大学生意识形态和思想状态的信息,高校需加强网络舆情引导,不断完善网络舆论危机干预机制。广西医科大学成立了专业的网络信息宣传队伍,其中一项重要任务就是网络舆情引导。学校制定了网上信息和舆论引导工作规程,建立网络危机干预机制,利用网络宣传队伍对于网络信息进行及时筛选,及时发现网络上的不良信息,对于错误的观点和舆论第一时间以鲜明的态度给予强有力的批驳和纠正,坚持以事实为依据,用事实说话,有理有据,有情有理,彻底改变学生对于网络不良信息的信任。同时,建立校园网络实名登记和可追溯制度,形成快捷、高效的网络信息内容监管机制,加强正面宣传,壮大主流思想舆论的宣传,在网上形成正确舆论的强势地位。另一方面,随时关注学生思想动态,尤其是在一些特殊时期,密切关注网络上学生的思想动向,及时发现学生在网络上反映的各种问题并快速做出回应。对不合理的需求或一时做不到的及时予以说明、解释,对于合理的需求要积极利用网络及时进行信息反馈,协调相关部门进行解决,从而化解、理顺存在于学生中的矛盾与不良情绪,提高学生对学校的信赖程度,从而提高校园网络信息安全和网络思想引导的实效性,实现高效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

参考文献

[1]熊绍辉.论网络条件下宣传思想工作的创新[J].思想教育研究,2000(05).

[2]冯培.网络时代对大学德育的挑战与回应[J].中国高等教育,2000(19).

[3]杨直凡,胡树祥.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构建与创新[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07(07).

[4]吴满意,曹银忠.关于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学范畴体系的思考[J].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7(03).

[5]潘敏.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创新与实践 [M] . 北京 :中国言实出版社 , 2007.

第8篇

现阶段,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各种的问题和挑战,对高校的教育和管理工作也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在这种形势下要求我们高校一方面必须提高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紧迫性和重要性的思想认识,另一方面应有效地通过构建和完善创新网络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创新机制,形成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合力。

关键词: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合力;协同创新机制

现阶段,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社会环境、市场经济的深入和发展,多元化的国际形势发展和变化也给高校思政工作的开展带来了严峻的机遇和挑战。高等教育大众化和学生质量的差距,这些严峻的现状都给高校思政教育模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面对这些现状和问题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构建和完善系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及行之有效的运行机制,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现状分析

对于“怎样培养人才”和“培养什么人才”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根本任务。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重点提出,高等教育应坚持育人为本和德育为先,但是在实践工作中发现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性认识存在着严重的偏差,由此带来在工作中由于不够重视导致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思想引领作用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制度的现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体系不健全

目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普遍存在着不受重视,各教学部分和行政部门忙于日常的繁琐的事务性工作,因此在高校的教学和行政工作中,普遍缺乏统一的指导和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在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中同样也存在着课程设置的数量不足,课程的上课内容与社会时代联系不足、思政教学的方法不够灵活等现象。

(二)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科、行政缺乏相互渗透

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普遍存在着与学生的专业教学联系不紧密的分离现象,难以形成相互的影响和渗透的教学;在高校的行政教学管理工作中,由于教学和管理各部门分属不同的领导主管,在实际工作中协调和沟通的机制不完善,造成了普遍存在的行政和教学工作相脱节,因此学生思想教育的考核往往只能体现在思政课堂中,形式较为单一。

(三)思想政治教育缺乏投入

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特点政治责任大,日常工作较为琐碎,在实际工作中普遍存在着一方面缺乏重视,工作人手不足;另一方面由于工作机制的不完善,缺乏科学有效的激励机制,容易导致思政工作者的动力不足;此外由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特殊性,需要大量的人力和精力的投入但往往成果不容易量化,成绩和效果没有显著的指标来衡量,因此在实际工作中缺乏投入。

二、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创新机制建设思路

由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切工作的思想基础,具有多角度和全方位的性质,它的效果渗透到教学和管理工作的方方面面。因此我们必须摆脱传统的依靠领导和专职的政工人员的工作模式,在面对现阶段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我们作为思政的一线工作者应当在面对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中,要齐抓共管,形成教育合力,构建完善的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创新的机制,增强思政工作的实效性。

(一)认识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

目前我们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缺乏关注,造成这个现状的关键在于在教育管理工作中没有理清高校德育和智育之间内在统一的辩证关系,一方面作为高校的德育应当不单仅仅指向政治教育,更应当包含更加丰富的教育理念和范畴;另一方面作为高校的智育工作不仅应传授学生的专业理论和实践知识,还应当成为传授德育的重要途径,将德育教育渗透在学校的整体教育和教学活动中。

(二)改善领导体制,是落实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关键

系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求我们要打破传统格局中的条块分割的现状,形成统一的思想体系和标准,齐抓共管,相互配合才能形成合力。在高校的日常的教学和管理工作中,充分调动各行政和教学部门的主动性和能动性,积极配合、各尽其责,保证学校各项管理和教学制度的有效贯彻执行。

(三)合力建构完善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创新机制

“协同创新”在高校的教育管理工作中主要体现在应着力建构和完善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组织架构和管理制度体系,强调整合并有效地运用高校内的各种行政和教学资源,形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最大合力。

三、构建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创新机制研究

构建完善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创新机制,笔者认为应主要做好两个方面的主要工作,首先高校应建立教学和管理资源工作互动及内外有序的协同管理体系,从而确保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整体性的有序开展和分配落实;另一方面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内容、教学评价手段和方法、网络远程教育等方面进行创新改革,完善立体式覆盖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形成强大的教育合力。

(一)构建和完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协同机制

1.健全与完善领导体制

高校应构建和完善由党委统一领导、党委书记负责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管理领导制度,按照党委思想政治工作的统一部署和工作方法,制定行之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总体计划及实施规划,监督和考评全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在高校实际工作中,笔者认为高校可以成立两大校级机构统一领导和协调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建立和完善领导机制,形成齐抓共管的德育格局。一是可成立由学校党委书记、教务处、学生处、思政课部主任组成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领导小组;二是成立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委员会,由校领导担任主任,高校职能部门领导与各院系书记担任委员,从而健全与完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导机制。

2.强化管理机制建设

完善的思想政治工作的组织机构和管理制度是保障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效开展的现实基础,笔者认为,一是要加强和完善考核制度和激励机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建立评价考核标准时,不仅需要考虑到长期的效应,采用科学合理的标准,更重要的是应建立和完善督导体制和评估机制。二是构建相关的管理制度,通过完善的高校管理制度包括日常的教学管理制度、科研管理制度、激励机制等,给予思政工作提供制度的保障和支持。三是完善畅通高校全员育人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沟通渠道和协调工作机制,构建整体的育人格局。高校在强化管理制度和机制的建设中,能够进一步落实和明确学校中各级组织、部门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职责和分工,在横向上可以取得各部门对工作的理解和支持,在纵向上有利于工作的贯彻和落实,在一定程度上充分调动了高校各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积极性,有助于完善和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格局和目标。

3.构建保障机制

第一,建立相关保障机制,增加思想政治工作的经费投入同时提供相应的物质保障,高校应加大在思想政治教学研究、科研创新、管理服务、队伍培训和奖励机制等方面确立科目,列入预算。第二,重视提升思政工作队伍建设。笔者认为首先应根据高校的实际情况,建立和完备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队伍,在思政专职教师、党政干部和辅导员、班主任等队伍上配备相应的专职德育工作人员;其次重视思政工作队伍的整体专业水平的提升,通过引进人才,教学名师、鼓励在职人员的进修、攻读硕士博士学位等;鼓励教学和科研创新,全面提升专职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教学和科研水平。

(二)构建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立体网络

高校构建和完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创新机制,在组织建设和保障机制建设的基础上,构建覆盖全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立体网络,形成思想政治教育合力。

1.优化课程体系,发挥思政课堂主渠道作用

探索和创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模块化教学改革,开创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在课程体系上,将学生的人文素养教育、就业创业教育、心理健康咨询等课程,通过选修课、讲座、实践活动等形式纳入思想政治教育课堂体系,转变传统的思想政治课堂与课外相脱节的现象,将思想政治课堂的主渠道与学生的日常教学、课外主题活动相结合。

2.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与教学工作、行政工作的结合渗透

教师在专业教学中不仅应传授专业知识,还应自觉将教书育人的工作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格局中,结合实际渗透专业当中的人文教育,引导学生认识专业与他人、专业与社会之间的内在联系,积极促进思政专业教师与辅导员的优势互补;高校应依据自身的专业特点创新思政教师参与学生的日常管理,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增强思政课堂的针对性和说服力;同时加强辅导员的岗位的培养,提升辅导员在学生管理工作中应用思想政治教育的业务水平,通过相关的制度规范辅导员参与承担部分思政教学工作,促进辅导员自身的提高和发展。

3.构建和完善实践工作机制

构建和完善实践工作体制,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创新工作的实效性的直接体现。首先高校在开展实践活动中应以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为核心,完善实践工作的原则和体系,防止实践活动与思想政治教育相脱节,将思想政治教育结合渗透在我们的实践活动中;其次建议将学校的学生管理、学生活动和思政课堂的实践教学有机结合,由思想政治课教师和相关部门共同指导实践教学;此外完善行之有效的实践考评机制,学校应根据校情,打造有特色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平台,并对学生的实践教学活动进行指导和监督。

4.改革创新思想政治成绩的考评体系

思想政治教育是全方位的教育,要突破思政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的瓶颈,要求我们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积极构建思想政治课教学考核的创新模式和方法,完善一套科学合理的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进行考核的考评机制。我们应该转变传统的仅仅关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成绩,探索创新考核方式,将考核体系分为课堂、课外、社会实践三个环节,为了提高同学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视,严格采取百分制的闭卷形式,考核学生的理论知识,课外应重点考察学生的“三观”思想认识和是非辨识能力,在实践中应多关注教育的实效,重视考察实践活动的过程和心得体会。

5.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建设

高校思政工作者应坚守校园网络这一德育教育阵地,通过校园网络平台开展网络思想教育,传播正能量,创造良好的舆论导向。建议应结合学生的网络动态与学生开展网络对话,结合国家的重大活动和重大事件等主题内容开展网络教育,鼓励学生对国家和社会的热点问题进行讨论。在思想政治网络平台建设的同时,应完善校内网络与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网上资源相对接,整体优化校园网的信息和内容,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刘社欣.思想政治教育合力研究[D].广州:中山大学,2009.

[2]马博.试论高校德育与智育的辩证关系[J].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05(2).

[3]蒋强军,王华兵.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政教育协同创新研究[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13(5).

[4]冯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第9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 社会工作 思想政治教育 研究述评

将社会工作引入到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以此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水平,这一做法在国外和港台地区已经比较普遍了,这种工作方法被称之为高校社会工作[1]。其实这在我国的高校中也已经存在,但却是由其他角色的非专业社会工作者来分散承担的,比如大学生辅导员和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教师。

可以说,我国高校社会工作的发展和研究刚刚起步,有关学校社会工作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运用的研究还不充分,主要见于少数论文中。笔者就目前现有资料进行梳理,发现关于这方面的研究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关于高校专业社会工作的研究;二是关于社会工作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运用的研究。现对其材料综述如下:

一、关于高校社会工作的研究

社会工作是一项专业化比较强的助人活动,国外的高校社会工作经过较长时期的发展,形成了较为成熟的制度化、职业化发展模式。一些学者致力于借鉴国外和我国港台地区社会工作发展的经验,试图在我国高校介入专业的社会工作,以推动我国学校社会工作的发展。

许多研究者认为,专业社会工作介入高校,要选好切入点。可考虑从以下方面切入:一是高校学生工作部门设置社会工作岗位,制定和完善学校社会工作者的评价、激励、编制和晋升制度;二是将社会工作引入大学生工作中,重新构建高校学生工作系统;三是以辅导员工作为载体,借助高校辅导员的力量开展社会工作;四是依托社会工作专业成立社会工作协会,开展相关的社团活动,建立社会工作实验室(工作室)开展专业社会工作。盛跃明撰文提出,把学生工作系统中日常管理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一部分,如勤工俭学、就业指导等工作,归属为社会工作。这样,新建构的学生工作系统就包括日常管理工作、社会工作、思想政治工作三个子系统。

二、社会工作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

近年来,社会工作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和科学专业的工作方法引起不少学者的关注,将社会工作理念和方法运用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成为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的新课题,目前有关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

(一)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运用社会工作理念和方法的必要性研究

关于社会工作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运用的意义:魏爽认为,将社会工作专业的理论、方法和技术引入思想政治教育领域,是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手段和方法的创新。王新文认为,高校思政教育的教育方式、教育内容和教育对象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为迎接挑战,有必要引入社会工作专业的助人自助、尊重和平等、服务的理念,开创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局面。杨一青认为,社会工作以“助人自助”为宗旨,其价值理念和方法值得思想政治教育借鉴。

(二)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如何运用社会工作理念和方法的研究

关于社会工作方法的运用,有人认为应根据社会工作方法的类型,分别探讨个案社会工作、小组社会工作和社区社会工作三大工作方法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还有的学者认为应针对大学生各个阶段的思想政治教育侧重点的不同,运用社会工作方法开展活动;另有一些学者则认为可以根据大学生问题的性质和程度的不同,将社会工作分为初级预防层次、次级预防层次和诊断、治疗三个层面有针对性地开展。

综上所述,关于高校社会工作介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已有一定的研究基础,但是关于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引入学校社会工作理念和方法,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课题,目前我国相关研究还存在许多不足,主要表现在:一、缺乏全面、深入的探讨。关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运用社会工作理念和方法必要性和可行性的论证比较多,但是关于对高职生这一特殊群体大学生如何介入社会工作理念和方法的论证则较少,尤其是具体方略运用的探讨比较模糊和薄弱;二、研究成果重复多,创新少。文献检索表明,已有的有限的相关研究成果重复严重,有些文章内容相近甚至大体相同,同一成果往往被多人引用;三、理论阐述多,实证研究少,特别是对于社会工作方法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运用的探索研究,大多学者只是停留在介绍社会工作方法的层面,而对于具体如何运用的问题,缺乏实证研究。当然,尽管如此,这些研究成果还是为本文提供了研究资料和一定的理论借鉴,本课题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这一课题进行深入探讨,希望能在一定程度上推动社会工作介入高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研究。

【参考文献】

[1]宣召凯.学校社会工作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44.

[2]孙海功.学校社会工作在高校学生工作中的介入探析[J].社会工作,2007(7):2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