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21 17:14:39
导语:在经济学的认识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一、人事管理经济学在人力资源招聘中的运用分析
人力资源招聘的过程是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当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同样也是开发和管理六个模块当中重要的方面之一,因此,招聘对于单位和企业来说都具有不能够替代的重要作用和价值。但是在进行招聘的过程中是需要有效运用人事管理经济学才能够有效完成的。在实际的管理经济学中能够将劳动力的产出和花费通过边际收益和费用充分的表示出来。相关的单位和企业为了能够实现更好的发展,都会针对企业的实际需求加以有效的分析和研究,然后获得劳动力的实际需求指数,通过对于劳动力的边际收益和消费平衡发展,进行相应的招聘。通过对于单位和企业的这样边际收益和消费之间存在的变量加以分析能够获得是否应该进行招聘。因此,在实际的人力资源招聘当中,应该加强对于人事管理经济学方面的认识。通过以上的分析能够看出,在人力资源的招聘当中人事管理经济学的应用本身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和作用,因此,企业应该正确的认识和掌握相关的内容,同时,应该在企业当中树立一种重视人事管理经济学的意识,只有做到这样才能够真正的做到重视,才能够更好的认识和学习以及应用人事管理经济学,更加有效的开展人力资源招聘等方面的工作,企业应该定期的组织相关的员工对管理经济学当中的内容加以有效的学习,提升相关工作人员的经济学意识,促使人事管理经济学能够在实际的人力资源招聘当中充分的发挥其重要的作用。
二、人事管理经济学在人力资源培训中的运用分析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不管是单位还是企业对于人才的实际需求都在不断的提升和变化当中,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对于人才的要求和需求等方面都存在着非常大的变化。因此,不管是在单位还是企业当中,对于人员的培训等相关的工作都已经成为了当前人力资源的开发和管理工作当中非常重要的方面之一,而这些对于单位和企业的发展等方面具有较为重要的决定性的影响和作用。通过相关的培训能够更好的提升员工本身的素质和能力。很多的单位和企业在对人员进行培训之后经常会出现一种人员流失的现象出现。这主要的原因就是由于单位和企业并没有很好的利用和掌握人事管理经济学所造成的。但是,如果单位或者是企业通过针对人事管理经济学的培训理念和边际收益以及消费等方面的掌握,就能够很好的降低这种情况的发生。单位和企业应该通过对于人事管理经济学的充分运用增强对于员工培训制度和形式的改善,有效的转变这种现状,进而能够做好单位和企业等相关的人员培训工作。因此,在实际的人力资源培训当中,应该在人力资源的培训当中增强对于人事管理经济学的有效应用。不管是学习还是重视人事管理经济学当中的内容,其主要的目的都是为了能够更好的服务人力资源管理和开发等相关工作。在实际的人力资源培训当中每一个环节都能够运用到人事管理经济学。也可以这样说,在人力资源的培训工作当中应用人事管理经济学,因此,单位和企业应该在实际的培训当中重视对于人事管理经济学的应用和落实。在每个环节都应该充分的渗透相关知识加以有效的指导,进而能够有效的提高人力资源管理培训相关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不仅应该这样,还应该制定相关的监督制度以及相关的绩效考核制度等,按时的针对单位和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相关工作人员进行考核,增强人力资源培训当中对于人事管理经济学的有效运用。
三、人事管理经济学在人力资源薪酬管理的运用分析
人力资源的管理和开发与有效的、科学的薪酬制度体系紧密联系,员工的利益与薪酬紧密相关,不管是单位还是企业最重要的问题之一就是员工的福利待遇和薪酬等相关问题,同样这不仅是对于员工的生活保障,还是能够有效的实现员工自我价值的关键性体现。良好的薪酬体系能够充分的发挥出重要的作用和价值,有助于提高企业员工工作忠诚度和积极性,进而能够促进其发展。人力资源薪酬管理当中对于人事管理经济学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其对于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的两个方面。不管是单位还是企业,都希望提升员工的工作能力和工作积极性。人力资源管理当中对于薪酬相关的制定能够通过对于人事管理经济学的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的应用获得满意的效果,并且还能够更好的提升员工对于工作的热情和兴趣,进而能够有效的促进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将人事管理经济学当中较为重要概念的掌握和理解在人力资源薪酬管理当中的应用能够更好的制定出最佳的薪酬体系,进而能够促进人力资源薪酬管理的有效发展和充分的发挥。因此,在实际的人力资源薪酬管理当中,应该构建人事管理经济学能力要求的人力资源薪酬管理队伍。在人力资源的发展当中与人才的支持紧密相连,所以人事管理经济学在人力资源薪酬管理当中的应用也与人才的支持紧密联系。当前,我国的单位和企业当中相关的人力管理人员缺少工作能力和知识储备。因此,单位和企业应该都建一个较为完整的管理队伍,促进人事管理经济学方面对于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在能力等方面的建设,并且能够定向的针对相关人员进行学习和培训。同时,还应该增强对于人事管理经济学的认识和学习。通过这些方法,构建优秀的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人才的优秀队伍,促进单位和企业的良好发展。
四、结语
综上所述,人事管理经济学本身不仅仅是一门经济学方面的学科,针对单位和企业的人力资源的开发和管理等方面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价值,因此,应该将人事管理经济学在人力资源的开发和管理当中更好的应用,并且做好相应的开发和管理等相关工作,促进单位和企业获得更加长远的发展。
[经济学博士论文参考文献]
[1]国光虎.经济发展视角下城镇低龄老年人力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分析——以重庆市为例[J].中国市场,2019(05):33-35.
[2]李林雪.人工智能背景下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面临的挑战与机遇[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9(03):98-99.
[3]赵曙明.时代巨变中的中国人力资源管理研究——《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编辑部专访赵曙明教授[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8,35(11):6-11.
关键词:理论经济学;经济学方法论;整体主义;个人主义;理论分歧
中图分类号:F0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54X(2016)09-0017-06
经济学方法论是每一个理论经济学家从事经济学研究乃至建立经济学体系的“工具箱”。回顾近现代经济思想史,经济学研究对象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研究资源最优配置问题和研究人的经济社会行为。从经济学方法论的视角看,前者属于经济学个人主义范畴,后者采用整体主义经济学方法论。
一、整体主义和个人主义:两种经济学研究的方法论立场
现代经济学发展了几百年,经济学内部之间的争论或者来自经济学领域之外的批判从来没有停止过,撇开经济学家之间对某些具体分歧不谈,从经济学方法论的视角看,经济学流派或者经济学家之间的争论可以近似地归结为经济学方法论上的整体主义和个人主义之争。
1.经济学是研究市场机制条件下资源最优配置的科学
萨缪尔森认为,所有经济社会都必须在某种程度上解决三个基本经济问题:在一切可能被生产的物品和劳务中,生产什么种类和多少数量?在生产这些物品时如何使用经济资源?为谁生产物品?即如何在不同的个人和阶级之间分配消费品。同时,他还指出:“基本问题之所以至关重要是因为经济生活中的这一根本事实:在有限的资源和技术条件下,生活水平是有限的,经济物品是稀缺的,不能自由取用的。由于不能满足所有的需要和欲望,社会必须在它们中间进行选择。”追随新古典经济学传统的经济学家,大都同意萨缪尔森的定义,认为经济学是研究既定条件下资源的有效配置。这种经济学定义及其所得出的结论揭示了一定范围内经济现象的经济规律,也能有效地解释部分经济现实。经过几代经济学家的努力,新古典经济学已发展成比较精致的经济学理论体系(即教科书上的微观经济学),但同时也带有明显的工程科学色彩,与经济社会之间的鸿沟在逐渐拉大。
2.作为一门研究人的经济社会行为的科学
马克思在《资本论》序言中明确指出《资本论》是“研究资本主义条件下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②,并多次强调政治经济学是一门历史科学。罗雪尔认为,国民经济学只研究进入交换的财,即只研究经济财。经济财分为三类:(1)物;(2)劳役;(3)关系。现代经济学家艾克纳提出“把注意力集中在行为的特殊方面。即由稀少的影响强加的形式方面。因此,由此可以推论出,人类任何一种行为都落在经济学的概念范围之内。”当代经济学家托达罗在谈到经济学研究对象时说,经济学是一门社会科学,它研究的对象是人类社会系统。该系统把人类和社会的活动组织起来,以满足其基本的物质需要和非物质需要。
从经济学研究的科学性和系统性而言,马克思的《资本论》无疑是极为深刻和全面的,但在论及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时,马克思与这些经济学家也有一定的相通之处,即把经济学作为一门社会科学,而且马克思更加强调政治经济学的历史性、阶级性。
把经济学定义为具有工程科学倾向的学科,或者认为经济学是一门研究人的经济社会行为的科学,构成了不同经济学家认识社会经济现象的两大基本视角,前者借鉴牛顿力学中“原子主义”自然哲学观,后者从经济社会层面的人的社会性角度人手。从表面而言,经济学确实更多地表现为经济思想的差异,但从方法论的角度着手研究,现有经济学理论体系近似地可以分为整体主义和个人主义,这不失为一种简略可行的划分。
二、整体主义和个人主义方法论研究经济学面临的二重性
1.个体性与社会整体性的统一
经济学个人主义认为,经济学研究的基本单位是个人。它要求把一切经济现象还原到个体的层面,从个人的行动和目的、意图、动机等方面对经济现象加以说明和理解。个人主义方法论在相当长时间内一直是西方主流经济学的一个方法论准则。斯密认为劳动分工、货币发明、经济机制等都是在个人追求自由利益的过程中自发地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而且通过对“经济人”的分析奠定了古典经济学个人利己主义的方法论基础。新古典经济学方法论从本质上讲也可以概括为个人主义,其理论中的“个人”就是其关于“经济人”的假定,它不仅构成了整个新古典经济学的“核心”,也为新古典经济学理论大厦提供了基石。经过贝克尔、卢卡斯等人的努力,进一步增强了“经济人”假定的解释能力,但其方法论的内核并没有根本改变,仍是从个人的经济行为出发理解整体的市场行为。与经济学的个人主义相对立,整体主义认为应该通过经济社会的整体来研究经济学。它们认为,对经济社会进行分析、研究的基本对象不是个体或个体现象,而是社会的制度、习俗、社会运动,等等。德国历史学派指出“经济人”抽象并没有反映人的全貌;旧制度学派的代表人物凡勃仑也认为要从每个人的现实存在和他与环境的关系、制度结构、组织模式、文化和社会规模去理解人的经济行为。
我们认为,经济学整体主义与个人主义各有其合理因素和局限性。个人主义特别是其绝对的还原论的失误正日益被人们所指正;整体主义对个人主义的许多批评并不是没有道理的,它指出了古典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的局限性,并正确地强调只有研究了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各部分之间的相互联系,才能对经济现象作出科学的说明。但是,整体主义并没有提供一套完善和规范的研究有机整体的操作方法。因为从分析单位的角度来看,整体与个体绝对不能相互割裂,二者的范围、程度和水平等各个方面都处于相互发展的过程之中。因此,经济现象都是个体性与社会性的统一,二者并不是完全对立的。在经济学方法论中,萨缪尔森等人的“新古典综合”和20世纪70年代由卢卡斯等人掀起的“理性预期革命”,都是试图把新古典经济学个量分析与凯恩斯的总量分析结合起来的有益尝试。
2.实证性与规范性的统一
个人主义方法论强调,经济现象与自然现象之间具有相似性,因而,经济学与自然科学在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及性质方面也具有共通性、一致性。正像约翰・内维尔・凯恩斯曾全面概括的那样:(1)应该并且可以在政治经济学的实证科学和规范分析之间划出界限;(2)在一定意义上,把财富问题与其他社会问题分开来研究是可能的;等等。因此,他相信,作为一门实证的、抽象的和演绎的科学而不是一门伦理的、现实的和归纳的科学,经济学的预测一定是正确的(由于假设的正确性),当预测不正确时,对事实的探究总会揭示出一些起干扰作用的特别因素。这些因素应承担理论与事实之间差异的原因。总之,从经济学的客观性出发,实证经济学认为,它能导致经济理论的结论及其推论仿佛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并且似乎是绝对的价值中立的,从而保证了经济理论的实用性和对经济现象的解释力。
在经济学研究中突出实证科学的同时,无论如何不应忽视规范经济学的存在。实证经济学的理论前提包括研究者立场、哲学理念、检验方法和适用范围,从这些方面看,彻底的实证也是不可能的。当我们指出中国近年来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自然环境遭到破坏,农民收入增长缓慢,从而对这种高速增长提出质疑,并进而得出新发展观,这就加入了研究者的价值判断。把经济学的问题想象成完全可以预见和不带有任何偏见,显然是不可能的。实证经济学的基本假设只有在特殊的意义上才是事实陈述,在普遍性的意义上只能是意义陈述。哈耶克认为,
“经济研究从来不是对社会现象为什么是这样而怀有的纯智力上的好奇心的产品,而是对迫切需要重建一个产生严重不满的社会所进行思考的结果。”
经济学具有实证和规范的双重属性。经济活动作为人的生存活动,既有客观性又有主观性;经济规律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但又与自然规律有很大不同,带有很大的或然性特征。经济学要面对具有如此双重属性的经济活动作出正确的理论概括,就不能不既具有实证性,又具有规范性。
3.价值中立性与非中立性的统一
个人主义方法论从实证主义的价值中立和经验证实原则出发。提出了“纯粹的”、“科学的”经济学应该是价值无涉的科学的观点。他们一方面拒斥价值评价、价值判断,一方面尝试把实证主义的方法纳入经济学,强调经济学知识的可证实性。在他们看来,只要把经验证实原则引入经济学,就可以证明经济学的命题是不包含价值意义的纯科学命题。经济学的判断是科学判断而非价值判断,经济学对经济现象的描述是纯科学描述。这种说法,虽有为资本主义辩护之嫌,但也在一定程度上是对市场经济运行的经验总结,为改善经济运行提供了理论依据。从这个角度上讲,经济学确实具有一定的价值中立性。
整体主义方法论者批驳说经济学并非“纯科学”。它不可能具有完全的“价值中立性”。法国经济学家佩鲁就曾经指出:要对世界历史的各种事实和现在的世界状况作出清楚的分析,看来无论如何需要从人的角度指出一条可以接受的一般研究路线,并指出每个人以及整个人类多方面的、全面的发展方向。从人的角度指出一条可以接受的一般研究路线是佩鲁等经济学家鼓吹的“科学的”经济学的根本之点。研究经济社会生活中的人,就要研究现实经济过程中的“人”,就要研究经济现实;而价值与现实是不可分的,价值是事实的价值,事实是包含有研究者价值观念的事实。这说明经济学不能回避价值评价和价值分析,那种以经验证实原则、价值中立原则来排斥价值原则是不可取的。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片面强调经济学的价值中立性或非中立性的观点,都割裂了经济学的客观性和价值性,都对经济学的性质作了片面的理解。“经济学价值中立论”从市场经济运行或资源配置的角度出发,认为经济学中不包含价值性,实质上忽视了经济制度分析的存在,而且市场经济运行的结果也不是完全价值中立的。“经济学价值非中立论”强调了经济学中价值与意识形态因素的存在及其相互作用,但是也不能夸大这种因素的作用。对西方经济学中科学的成分采取抵制、排斥的态度,也是带有一定的偏见。可见,只有正确地把握经济学的价值中立性与非中立性的辩证关系,才有可能真正理解经济学所具有的价值中立性与非中立性相统一的性质。
三、经济学方法论纷争背后的理论反思与回应
从总体上看,整体主义和个人主义在经济学方法论上的争论是围绕以下具体问题来展开的。
1.经济事实与自然事实
整体主义和个人主义争论的焦点之一,就是它们对于经济现象与自然现象及其相互关系的不同理解。个人主义者强调经济现象与自然现象的基本相似性,忽略其间的根本差异性,主张像对待自然现象那样来对待社会现象。他们尽管对经济现象的结论有所不同,但在强调经济现象的客观性和因果性方面则是共同的。萨缪尔森曾经指出:“各种看起来似乎不同的学科领域――生产经济学、消费者行为、国际贸易、财政、经济循环、收益分析――都具有明显的形式上的相似性。”从总体上看。尽管像马歇尔这样的经济学科学主义者也承认人类行为比自然现象更复杂。因而探索社会科学规律比探索自然科学规律更困难,但他们否认这种差别是本质性的、根本的。他们认为,经济现象与自然现象尽管在形式上有所不同,但在本质上却都是客观的、因果性的、有规律的,因而是可以观察、试验和概括的。
经济学整体主义者则突出强调经济现象与自然现象的根本区别。在他们看来,经济现象首先是一个社会现象,像人的思维、情感、意志、行为等不仅有自然物质世界的各种特性,而且具有许多它们所不具有的更加高级和复杂的特性,例如主观性、非确定性、个别性和非量化性,等等。因此,经济现象不仅仅是一种纯粹客观的物质运动过程。还是人的自觉的活动过程。主观性是经济事实的内在组成部分,人的动机、愿望、信念、希望等作为人的内在要素支配着人的行为,并通过人的活动及其结果而对象化、现实化、社会化,成为经济事实的内容。经济事实以社会现象为对象,就不能不面对社会现象中的主观方面、精神方面,并对其加以说明。对经济现象中主观因素的把握只有用现象学的方法通过精神的沟通而达到,这就是说,要达到对于人的主观方面的把握,就决不可能仅仅通过自然科学那样的客观的观察和实证分析,而必须有自己的特殊方法。马克斯・韦伯说:“在社会科学中,我们关心的是心理的和精神的现象,而关于这些现象的移情理解无疑是与一般精确自然科学的方案能够或力图解决的问题明显不同的。”总之,经济现象从外在形态看带有某些自然科学的特征,但又具有许多不同于和超越于自然现象的性质和特点,这是突破和发展新古典经济学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方面。
2.因果解释与非因果解释
因果解释就是用事件一原因的关系来说明经济社会现象,困果律是自然规律中的最基本规律之一。相应地,在自然科学中,对于特殊事实的任何解释都必须找出那些事实的原因。经济学也是找出经济现象中的规律,但经济现象中的规律具有同自然科学并不完全一致的特点。经济现象区别于自然现象的最重要之点就在于社会现象中有人的动机、愿望等主观因素的参与,经济事件是作为人的活动及其结果而产生和存在的。人的经济活动的动机与活动的结果之间的关系成为经济学中的因果解释的关键问题。也正是在这里,经济学的个人主义与整体主义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分歧。分歧的焦点之一在于,在对经济现象的解释中,到底是人们的动机、愿望优先还是外在的结果优先。马歇尔说:“经济规律,即经济倾向的叙述,就是与某种行为有关的社会规律,而与这种行为有主要关系的动机的力量使用货币价格来衡量。”马歇尔先是承认在经济学研究中首先要研究人的动机和欲望等主观因素,认为生产财货的根本目的是用来满足人的需要,但他并没有坚持到底,正如他(同上)所说:“经济学家并不能衡量人心中任何情感本身。即不能直接地来衡量,而只能间接地通过它的结果来衡量。”他又指出:“他从结果来估计激发活动的动力”。因而,他认为是活动的结果决定了主观因素本身,即人们的愿望和动机服从于事物的因果关系。显然,马歇尔的前后论证存在着逻辑不一致性。
而对于整体主义者来说,对于动机的了解和理解是把握经济学中因果性的必要前提。马克斯・韦伯认为:“对具体行动途径做正确的因果解释,只有在这种明显的行动和这些动机被正确地理解,且同时它们的关系成为有意义的和可理解的情况下,才能达到。”韦伯又指出“它们有一个具体形式所认为的意向:唯有它才使有关过程成为一个统一体,唯有它才使这些过程成为可以理解。”新古典经济学的一大功绩是把经济学的基点建立在效用、人的主观愿望基础之上。它的缺陷也在于没有继续从主观愿望出发。深刻论证人的意识存在系统与外在物质系统的具体联系,从而科学地揭示出经济社会现象演化、发展、变化的过程和规律。
3.单一方法论与多元主义方法论
目前,个人主义方法论受到了不少挑战。有学者认为。主流经济学的单一方法论表现为:在研究内容上,排挤了伦理学的内容而越来越狭隘化;在前提假设上。抽象为原子经济人而撇开了对真实人性的探讨:在意识形态上,崇尚单一的个人主义而窒息了思想自由;在工具运用上,大量机械地走数理化道路而离现实越来越远;在知识结构上,强调统一的专业训练而忽视了作为一门社会科学所需要的知识多样性。正因为如此,经济学的思想越来越枯萎,研究的真正领域越来越封闭,经济学的进展越来越依靠其他学科的学者,经济学理论和经济学单一方法论正处在深刻的危机之中。正当中国经济学的发展加速西方主流化之时,2000年7月,西方国家尤其是法国的学生兴起了一场“经济学改革国际运动”,这场运动的矛头直指以新古典经济学为代表的西方主流经济学。他们指出经济学要面向经验的和具体的经济现实,采用科学的而不是科学主义的态度,坚持经济学方法的多元论。
经济学整体主义方法论认为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并不是截然对立、水火不容的,而是相容的、互补的,它们各自有助于说明经济现象的不同方面,因而可以同时在经济学研究中得到应用,并帮助人们达到对经济行为的全面完整的理解。具体而言,实现经济学的新综合,必须摒弃传统理性主义封闭的局部性思维,广泛借鉴现代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新知识,以研究现实经济社会中的“人”为出发点,结合社会、文化、制度、心理等因素理解人的社会性,从而为经济学的重建奠定基础。坚持经济学多元主义方法论,其实质是一种在经济学研究方法论中的宽容精神和开放态度。我们并不否认新古典经济学在构建统一的经济学理论体系上的贡献,也不否认它对经济现象具有较强的解释力。但是,新古典经济学方法论又有其明显的适用范围和相应的局限,如制度、技术假定不变,以单一的价格联系取代其他联系,等等。事实上,20世纪30年代以后经济学的每一重大突破与创新。无一不是与对新古典经济学范式假设的修正有关。可以公正地说,主流经济学总体上仍若无其事地照常运行,仿佛什么错误也没有发生。它的行事程序没有出现显著变化,单一理论的实践仍占统治地位,欧洲、澳大利亚和美国的异端经济学家仍然在任命、晋升和科研方面被排除在外。事实上,如果说有什么变化,那就是单一理论主义的变本加厉。毫不夸张地说,主流经济学对危机的总体反应是把头埋进沙子中。在这种意义上,方法论多元主义实际上为经济学的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方法论空间。
4.经济学家对人性看法的分歧
个人主义相信“人是自私的”人性观。个人主义分析经济问题的出发点是从每一个个体出发的,每一个个体在经济社会中表现出丰富多彩的人性。而与经济分析直接相关的是人性的“自私”、“贪欲”,以及社会满足这些要求的条件的稀缺。休谟指出在人的自然性情中,“自私”是最重大的一种,指的是人们总要追求三种福利:一是我们内心的满意;二是我们身体外表的优点;三是对我们凭勤劳和幸运而获得的所有物的享用。他指出这当然不是说人没有利他的感情(例如人的亲情和爱情),而是说利己总是首要的和最重要的。坚持个人主义方法论的经济学家或者说主流经济学家,也许他们研究问题的视角和经济学结论相距甚远,但从方法论层面看。他们几乎都是从“人是自私的”经济哲学观出发,建立一个逻辑自洽的理论体系。
整体主义经济学家更强调人的社会性层面。重视制度、习俗和文化传统分析的经济学家,都是以人的社会性为基点,批判个人主义经济学家的方法论。以马克思为例,他指出“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强调研究经济问题开始接触到的是一个个生产者、消费者和市场,一般认为个体就是经济学研究的起点;其实不然,马克思认为每一个个体背后的“社会生产关系”像“普照的光”,决定了经济社会中个体的行为。如果仅从个体出发,要么抓住了经济现象而忽视了问题的本质,忽略了决定个体行为的最重要因素;要么从简单现象出发,明明是研究资本家的经济行为,却避而不谈,或泛化为一般人的行为,马克思批判他们是为资本家辩护,是资本主义的代言人。马克思经济学的立场与制度主义经济学当然差别很大,但在批判个体主义经济学方法论方面是比较相近的。正是在这种意义上,我们将马克思经济学划入整体主义经济学方法论范畴。
如果从当代人文社会科学已经产生的理论成果来看,坚持个人主义和整体主义的经济学方法论都有进一步发展乃至突破的必要。不同学科的理论家们关于人性的认识,分歧很大,有的往往选取或放大人性中的某一点,而忽略人性中的其余部分。但关于人性的看法至少有两点达成共识:人性既包括又超越动物性(感性);人性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是过程性、形象性、生成性和主动性的统一。以这两点认识为基础,坚持个人主义经济学方法论的经济学家们认为人是自私的,这种自私的本性与动物的本能性几乎可以划等号,未能在经济学中展现超越自私的内容,以至于个体主义经济学可以解释许多经济现象,但是利他、互助、非自私的经济行为却排除在主流经济学理论框架之外,要么说是特例,要么说可以用人性是自私的予以解释。我们认为这些解释难以服众:超越动物性的人性恰恰是普遍的,而且自私与利他是两种不同性质的人性,不能用一个解释另一个。至于整体主义方法论,似乎重视了人性的社会性层面,但这种社会性(制度、文化、习俗)被认为是既定的、外生的、刚性的,缺乏过程性、形象性、生成性和主动性,以至于这种社会性的人性是一成不变的,人在它们面前似乎无能为力,或者被动接受,或者激烈炸碎。现在来看,我们更强调制度的亲和力、人们选择的主动性、人性的生成性和可改造性。
5.如何处理从个体到集体的路径问题
经济学家在建立理论体系时如何处理从个体到集体的路径问题,个人主义和整体主义之间的差异也是明显的。整体主义和个人主义经济学家研究问题的出发点不同,但终点是一致的,都是研究市场经济中的群体行为,因而就产生了“从个体到集体的路径问题”。个人主义经济学家从市场中每一个消费者、生产者、单个市场出发,分别建立消费函数、生产函数,他们要得出市场上的消费函数、生产函数,就假设生产者、消费者是市场“原子”,彼此相同、互不干扰,没有模仿和文化认同,简单地将单个市场主体行为相加得出市场群体行为。个人主义经济学家的做法遵循了“从个体到集体的路径”,但是这种简单“市场加总”的办法,其逻辑缺陷是显而易见的:那种假设市场中每个生产者、消费者是完全相同的做法,要么与现实严重不符,被整体主义经济学家认为是“黑板经济学”;要么理论逻辑存在致命“硬伤”,难以令人信服。
论文摘要:本文主要探讨了循环经济的新视角,即广义循环经济学与新循环经济学的区别和联系及其研究对象,并将此思想运用到区域创新和区域规划中,以期对该理论的未来发展提供借鉴。
在新循环经济学中,有学者提出发达国家正在实施的循环经济(即后工业经济)是知识经济的第一阶段。笔者认为,在知识经济时代,由于高技术的污染远比传统意义上的污染复杂,在生产、消费和消费后废弃等阶段都对环境产生影响;第三产业也会产生一定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因此,应该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循环型知识经济是循环经济的最高阶段。
广义循环经济学概念的再认识
空间结构是广义循环经济学与新循环经济学的重要研究内容。新循环经济学的核心是5R原则(包括再思考、减量化、再使用、再循环、再修复),强调区域协调发展原则和生态工业园的建设。广义循环经济学也重视生态工业园的建设。但总体上看,二者对空间结构较少涉及。主流经济学忽视空间结构研究的缺陷已经为学者们所认识,因此,作为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学新模式,广义循环经济学与新循环经济学必须将空间结构作为重要研究内容,以研究空间结构为核心的地理学应该是广义循环经济学与新循环经济学的理论基础之一,建立和发展循环经济地理学将是地理学和循环经济学发展的重要方向,但这一点还没有引起学术界的重视。循环经济地理学可分为通论循环经济地理学、区域循环经济地理学、部门循环经济地理学(包括农业循环经济地理学、工业循环经济地理学、第三产业循环经济地理学等)和公司(企业)循环经济地理学。
有学者认为,广义循环经济有其特定的内涵,不是一个包罗万象的“筐”,凡有产业联系的都要往里“装”。例如,电-高耗能产业耦合、资源的深加工等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自发进行的产业活动,不存在上游废物变成下游原料的关系,不应是循环经济。笔者认为,这种观点是片面的,理由如下:尽管目前循环经济的发展需要依靠政策来推动,但循环经济与市场经济在根本上具有一致性,市场经济是建立循环经济的基础,因此,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自发进行的产业活动排除在循环经济之外是不合理的。在一定的制度和技术条件下,废物如废钢铁就是资源,二者并没有本质的区别,电-高耗能产业耦合、资源的深加工与垃圾发电-高耗能产业、废物如废钢铁的深加工并没有本质的区别,因此,不能因为不存在上游废物变成下游原料的关系,就认为不是循环经济。狭义的循环经济更多地关注生态效益,忽视经济效益,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是难以实现的。如电-高耗能产业耦合和资源深加工尽管不存在上游废物变成下游原料的关系,没有形成完整的循环经济链,但只要遵循5R原则,就是循环经济链的一部分,可以通过区域分工,共同建立完整的循环经济链,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广义循环经济学比目前广义循环经济学的内涵更丰富。
广义循环经济学与新循环经济学的区别和联系
新循环经济学的主要创新在于提出新循环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经济、科学技术与自然生态三个大系统以及三者之间的关系,增加了再思考与再修复的新理念,把原3R的理念进行了延伸与拓展,强调和谐社会的形成(包括区域协调发展原则和消除贫困原则)、知识经济与循环经济的融合、循环经济方程、新循环经济国民经济统计指标体系是新循环经济学的重要研究内容,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对循环经济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P>
广义循环经济学的主要创新在于强调广义循环经济包括经济、自然环境及社会三个方面的相互作用及相互衔接,涵盖了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生态环境三个方面,追求三个系统之间达到一种理想的优化组合状态。广义循环经济理论不仅关注工业系统、社会系统内部循环经济体系的建设与发展,更重要的是把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等因素纳入循环经济理论体系,构建完全意义、具有广泛理论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的循环经济理论体系。并探讨了广义循环经济的生态学基础与模式转换、广义循环经济的经济学基础与经济学范式的转换、广义循环经济的技术支撑体系和社会运行机制与社会治理,推进了循环经济的发展。
从以上分析可知,二者的主要共同点在于强调社会系统、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构成的复杂巨系统是循环经济的研究对象,追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是循环经济的目标,3R原则是循环经济的重要原则,与狭义循环经济相比更强调社会效益以及生态经济系统与社会系统的协调发展,是在可持续发展的系统学思想指导下对循环经济理论的创新。二者的主要区别在于研究内容的侧重点不同,对循环经济原则认识的深度不同,对科学技术系统重要性认识的不同。但从学科视角看,二者的研究对象和目标是一致的,本质上是一致的,都属于可持续发展学。
新循环经济学和广义循环经济学是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学,不能仅以经济效益为目标,也要追求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要研究社会经济系统、科学技术系统、自然生态系统三大系统之间的协调发展,但重点应是其中的子系统即经济系统,否则,新循环经济学和广义循环经济学就等同于循环型可持续发展学,也就是说目前的新循环经济学和广义循环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太过宽泛。广义循环经济学和新循环经济学的发展方向应是在可持续发展的系统学思想指导下,根据5R原则和三循环理论(良性自然循环、良性经济循环和良性社会-经济-自然复合循环)等对传统线形经济学进行改造,以循环型市场经济为基础,并将空间结构作为重要研究内容,是更新和更广义的循环经济学,可称为循环型可持续发展经济学。
循环经济与区域创新
区域创新网络是指在一定地域范围内,各个行为主体(企业、大学、研究机构、地方政府等组织及其个人)在交互作用与协同创新过程中,彼此建立起各种相对稳定的、能够促进创新的、正式或非正式的关系总和,结点主要包括企业、大学或研究机构、政府等公共组织机构、中介服务组织以及区域金融机构等。在可持续发展背景下,循环经济必然是区域创新的理论基础之一,区域创新网络将转型为区域循环型创新网络。其中的企业将变成循环型企业,既包括传统企业的循环经济改造,也包括资源再生企业和生态恢复企业。大学和研究机构要研究循环经济技术,并通过教育、培训以及成果转化等方式,有效地促进循环经济知识、信息、技术等的扩散或市场价值的实现。循环经济信息服务中介组织、循环经济社区协调中介组织、双轨制回收中介组织和民间环保社团成为循环型中介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府应积极营造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的创新环境,如建立和完善循环经济制度,促进区域循环型创新网络的形成与发展。区域金融机构要支持区域循环经济的发展。以上各循环型结点之间的物质(含“废物”)联系和循环经济知识、技术、信息、人才等的联系成为区域循环型创新网络中的重要关系链条。由于我国的循环经济制度体系还没有建立起来,目前应充分发挥政府在区域循环型创新网络中的重要作用。区域循环型创新网络的基本特征除包括传统的动态性、系统性、非中心化和本地化外,还应包括遵循5R原则和公平性,以实现可持续的区域创新。
根据循环经济理论,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将是区域循环型创新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如良好的生态环境有利于吸引人才,优质的自然资源有利于循环型产品的生产),传统的社会政治环境、法律环境、经济环境、文化环境、社会服务环境和基础设施必须根据循环经济理论进行创新,如加强企业之间相互利用“废物”的运输通道和“废物”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制定有利于循环经济发展的法律和制度,倡导循环经济文化。
根据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以上理论必须在循环经济理论指导下进行创新,才能成为区域循环型创新网络的理论基石。规模循环经济理论要求既考虑经济成本也考虑社会成本和生态成本,既考虑经济效益也考虑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范围循环经济理论要求在由动脉产业和静脉产业构成的循环经济产业内进行专业化分工与合作。循环经济交易成本理论要求传统交易成本“绿色化”,包括“废物”信息成本、绿色市场信息成本、循环经济技术信息成本、谈判成本、监督管理成本等。环形网络创新理论要求由线性创新模式或非线性创新模式转变为由环形创新模式与传统网络创新模式融合创新形成的新模式。区域循环经济竞争优势理论要求重视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要素、绿色市场条件、基于产业生态联系的相关与支撑条件等的作用,既考虑经济优势也考虑生态优势和社会优势。
循环经济与区域规划
新的区域资源观。一方面,在传统的区域资源观中,区域资源包括自然物质资源、知识、信息和制度等无形资源,但在循环经济背景下,许多“废物”成为资源,如垃圾发电。另一方面,传统的认为知识和信息资源等无形要素逐渐取代自然物质资源而成为决定区域发展关键因素的观点的合理性在于强调了知识经济的影响,但忽略了自然资源尤其是不可再生资源的稀缺性在逐渐加大的事实。
新的区域发展观。可持续发展观已成为指导区域发展的主流发展观,但在传统的线形经济模式下,有很大的局限性,循环经济为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效的途径,因此,基于循环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观将是指导区域发展的理想发展观。
新的区域市场观。在循环经济背景下,绿色市场将逐渐取代传统市场,同时,由于循环经济制度在我国还没有建立起来,必须加强政府的作用,政府调控与市场导向共同促进区域循环经济发展。
为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将成为区域规划的新理念,区域循环经济理论将成为指导区域规划的新理论,区域规划要遵循5R原则,重视社会公平(如区域协调与区际协调)和生态恢复,以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为目标。
区域循环经济研究方法即物质流分析方法、生态效率方法、情景分析法、循环经济系统论方法、循环经济信息论方法和循环经济控制论方法等将进一步丰富区域规划的研究方法。
关键词 经济学定理;“大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 F06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2104(2007)01-0011-03
当代经济学在我国曾一度被认为是庸俗经济学而大遭伐挞。后来,随着思想认识的进一步解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目标的确立,人们发现,当代经济学原来就是市场经济理论,是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经济运行实践经验的理论概括和总结。为此,当代经济学便成为人们了解市场经济运行的必备知识,成本-收益分析成为最常用也是最便捷的分析方法,帕累托效率也成为衡量和测度社会状态的重要标准。经济学定理到处被使用,有些人甚至对当代经济学定理的认识达到了痴迷的地步。然而,在这里所要说的是,如果用可持续发展观来审视当代经济学,那么,它的许多定理都是相对的,只有在一定的环境和条件下才是正确的。
1 经济系统的缺失
当代经济学在研究经济问题时,首先把物品区分为自由取用的物品和稀缺物品。前者是不用付出代价就可以得到的物品,它不构成经济学研究的内容或对象;而后者必须付出代价才能获取,它是经济物品,构成经济学研究的内容。在这个分类下,经济学家构筑的经济系统分为两个基本部门:厂商和居民户。厂商为市场提供物品和劳务,它是产品市场的供给者,又是要素市场的需求者;居民户是产品市场的需求者,又是要素市场上劳动、资本、土地、企业家才能的供给者。瓦尔拉斯定理说明了这个系统的运作规律。从宏观经济运行的角度来考察,则可以由此而计算出GDP的大小。在产品市场上,可以按照支出法计算GDP;在要素市场上,可以按照收入法来计算GDP。如果把这个系统作为一个开放系统的话,则可以导入政府部门的经济活动和对外经济关系。
这样的经济学理论是严密的,它构成了现代经济分析的基本框架。
然而,由此而构筑的经济系统毕竟还是太小了,因为它没有涵盖生命支持系统,没有考虑支持人类经济活动的生态系统或者自然界。如果我们把经济系统看得足够大,即重新构筑一个“大经济系统”(见图1)的话,则原来的经济学命题和定理的作用范围就会受到限制。
(1)放在“大经济系统”中,经济学中自由取用物品的使用也是有代价的。洁净的空气、舒适的环境等曾被看作是无限的,但现在看来,人类的经济活动,使这些曾被看作是自由取用的物品变得越来越稀缺,使它们成为人类经济活动不得不考虑的内容,从而也成为经济学研究的内容。
(2)在经济系统中,没有充分考虑物理学上的一个基本定理,即物质不灭。生产活动和消费活动都是物质转换过程,而不是创造和消灭的过程。当投入物为一定时,产出物则为一定量可以消费的物品和废料以及污染物,有用的消费品在使用或消费中也会产生废料,这些资源并没有在实体上被消灭,它仍然停留在物质流中。同时,由于熵增,将会使这个几近封闭的经济系统变成一个死结构。
(3)GDP存在着误导。美国经济学家萨缪尔森(1996)曾说过,尽管GNP(GDP)并没有申请专利权,也没有在科技博物馆中展览,但它的确是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1]。然而,GDP仅仅说明了一个国家的经济规模,除此之外,再不能说明任何其他问题。不仅如此,它还有许多遗漏,譬如环境价值,虽然环境的影响一般没有相应的市场表现形式,但这并不意味着它没有经济价值。
(4)经济学很少考虑自然资本或者生态资本的价值。在生产函数Q=f(Xi)中,Xi为所使用的生产要素,如劳动、资本、土地、才能、制度等,土地即为所使用的自然资源,但在这里并没有把自然资源作为一种资本形态内生于生产过程中。自然资本或者生态资本由森林、土壤、河流、海滨、湖泊、沼泽、海洋以及大气等构成,生存于森林、河流、海洋中的生物也构成自然资本。
2 背离可持续发展思想
可持续发展是指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它要求:人与人之间对于环境资源选择机会的公平性;自然与社会系统内人与人之间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相互支持;在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可允许的界限内,达到在时空上对资源的最大利用效率。
然而,经济学定理却常常违背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现代经济学认为,一个企业家考虑每一种可变生产要素使用多少,取决于它的成本。在一种生产要素价格下降时多购买这种要素,而当价格上升时,就少买一些。当一种投入品的市场供给数量多,从而这种投入品价格较低时,厂商就会增加使用这种投入品;反之,当这种投入品数量偏少从而价格较高时,厂商就会减少使用这种投入品。由于生产要素相对价格不同,影响了企业的生产成本,使得企业家根据市场的变化进行着不同生产要素的替代。当某种生产要素的价格高得使生产者不能接受时,人们就会去寻找替代品,这就是通常所说的“不能用奔驰车拉货”的道理。价格在市场中起着配置资源的作用:传递情报;提供刺激,促使人们采用最节省成本的生产方法,把可得到的资源用于最有价值的目的;决定谁可以得到多少产品,即收入的分配。
根据这个理论,在初始状态下,某种自然资源如土地、煤炭等的存量都是丰富的,至于洁净的空气、无污染的淡水等自不用说,它们的价格都非常低,甚至不支付任何代价,企业家可以肆无忌惮地加以使用,等到这些资源耗费殆尽(价格也随着数量的减少而逐步提高)时,就产生了发现新资源的压力。具体而言,当淡水耗尽从而价格升高到人们不能接受时,海水的淡化处理技术就会有长足的发展。再进一步讲,通过政府的努力去节约资源似乎是徒劳的,因为市场价格机制就促使经济活动当事人自觉地去节约使用价格高昂的生产要素。图2显示了这种“完美”的市场机制。
然而,经济学定理在实践中的应用便造成了这样的后果:先破坏,后修复;先污染,后恢复;先浪费,后节约。倒U型环境库兹涅茨(EKC)曲线粗略地表明了这种情况(见图3)。
问题在于,EKC曲线是一条经验曲线,并非真实的环境晴雨表。1992年,Shafik 和Bandyopadhyay等人用10个环境指标与人均收入进行统计回归,结果发现只有城市SO2含量与城市空气的悬浮物颗粒两项环境指标大致符合EKC,而形成温室气体效应的最主要指标CO2含量以及城镇固体排放废弃物数量完全不符合EKC。1996年,Stern等人利用“世界发展报告”的全球资料,对形成酸雨的SO2含量进行预测,最后发现到2025年,如果人均收入达到7127美元,仍然不可能出现SO2排放量减小的库兹涅茨效应。著名经济学家阿罗(Arrow)指出:经济增长并非治理环境的万能药膏,促进GDP增长的政策并不能代替环境政策[2]。
从实际情况看,我国的经济在改革开放以来获得了巨大的增长,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高。但也应该看到:①这种繁荣在相当程度上是建立在过分开采非再生性资源或可耗尽资源基础上的;②这种繁荣是建立在生态系统不断地恶化基础上的,而且许多情况下是不可逆转地恶化。由于环境的破坏在许多情况下具有不可逆的特点,许多资源在人类的时间尺度上不可再生。一旦资源枯竭、环境恶化,人类将永远失去美好家园。
在经济规律的驱使下,宁夏西海固地区的农民为了利润而剥去覆盖在土地上的地衣――发菜(音为“发财”),使土地严重沙化,脆弱的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1998年夏天长江流域的特大洪水,近年来尤其是2000,2002,2006年春天弥漫在西北和华北地区的沙尘暴,都表明了我国的生态系统恶化到了非常严重的地步。利润驱使的枪声,使可可西里的野驴、雪鸡、黄羊等已是凤毛麟角。现在,还不能确切知道SARS的病毒是否与食用野生动物有关,是否是“人们吃出了可怕的SARS”,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它与环境和资源的破坏密切相关。
在改革开放20余年的发展中,我们改革经济体制,开始尊重经济规律,试图运用经济的办法来管理经济,使经济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也使我国的工业化程度显著提高。但与此同时,生态环境却没有得到很好的保护。尽管我们一再声称,“决不走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但却在一步一步地沿着这条“老路”走下去。
3 结 论
美国经济学家福格特曾指出,“利润就是损失”[3]。当经济学定理在强调经济规律的时候,却没有足够重视人类还受着物理规律和生物规律的支配,以至于酿造了许多人类悲剧。因此,要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在尊重经济规律的同时,尊重自然规律。
就像物理学上的牛顿力学一样,当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说明时空既与物质的运动相联系,又与运动的物质相联系以后,它应用的空间范围就受到了限制。当代经济学的许多定理也具有相对性,它在认识单纯经济系统时是成立的,但当它放置在一个“大经济系统”以后,其作用空间和范围就受到了限制,从而其结论就不一定正确;同时,经济学仅仅揭示了经济规律运行的必然性,却没有注意到经济规律背后还有自然规律在“强制地为自己开辟道路,就像房屋倒在人的头上时重力定律强制地为自己开辟道路一样”[4]。事实上,当代经济学仅仅是为我们认识经济现实提供了一种有用的方法和思路,还应该有其他的方法和思路。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美)Paul A 萨缪尔森.经济学(第十四版)(下)[M].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767.[Paul A.Samuelson. Economics(NO.14)[M].Beijing: Economic College Press,767.]
[2](奥地利)陶在朴.生态包袱与生态足迹――可持续发展的重量及面积计量 [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12~15.[Tao Zaipu. Ecological Footprint and Ecological Cloth-wrappers[M].Beijing: Economic Science Press,2003. 12~15.]
[3] (美)W・福格特.生存之路 [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270.[ William Vogt. The Way of Subsistence [M]. Beijing: Commercial Press, 1981.270.]
[4] (德)马克思.资本论[M]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92.[Carl Marx. Capital [M].Beijing: The People Press, 1981.270.]
Viewpoint on Relativity of Modern Economic Science based
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LIU Xue-min
(College of Resource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Beijing 100875, China)
一、大学生人际环境中存在的问题
(一)大学生交往行为中的不良现象
1.人情关系浓重。重视人情是中国人自古以来的交往传统。在封建社会,这个“情”与理是合而为一的,“情”建立在血亲宗族基础之上,讲血亲人伦就是讲理。这一人情法则被推及到整个封建社会,社会是放大的家庭,人们在交往中往往会出现向家庭角色“靠挂”的心理取向,朋友之间以“仁兄”、“贤弟”相称习以为常,有交情的双方互相维护、互相帮助、互相满足成为最合情合理的交往方式。在现代社会这种交往方式显然已经落后、过时,无法适应开放型社会的发展、进步,然而一些大学生在交往中仍受这一交往方式的影响,热衷于拉关系,讲“交情”,在选学生干部、评优评奖、入党等事情上,不是依靠自身的努力和实力赢得他人的承认和尊重,而是设法走“捷径”,讨好主管老师,拉拢周围同学,领先得到各种“好处”;在与同学的日常交往中,往往只从个人利益和需要出发,拉帮结伙,讲哥们义气,维护“自己人”,搞“小团体”。这些做法破坏了公平竞争的法则,使校园本应纯净的人际环境变得混浊而复杂。
2.经济交往盛行。在商品经济大潮的冲击下,有些大学生滋生出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思想意识,在人际交往方面缺乏对“真情”、“友情”的正确理解,把人际关系建立在吃喝玩乐的基础上。为拉关系、结同盟,也为摆阔气、显潇洒,名目繁多的聚会、聚餐在大学生中流行开来,过生日、老乡会面、周末朋友相聚、当选班干部、获奖学金、入党、收到汇款、确立恋爱关系、过情人节、过圣诞节等等,都要吃喝热闹一番,以示庆祝。对此一些大学生互相迎合,你来我往,乐此不疲,使人际关系充满庸俗之气,为大学生正常的人际交往带来极为恶劣的影响。
3.自我中心主义普遍。目前大学生中独生子女较多,大学生又普遍缺少社会的磨练和生活的磨难,人生观、价值观容易出现偏差,因此许多大学生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交往倾向。这类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表现出自私,无责任感,公德意识缺失等特点,与人交往处处以“多占便宜,少吃亏”为出发点,认为他人为我是理所当然的,我为他人是不可理解、难以接受的;在日常生活中,我行我素、无所顾忌,即使影响他人的生活和学习,仍理直气壮;遇到问题时只考虑自己的感受,不能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求全责备,怨气冲天,蛮不讲理。这类大学生只能让人敬而远之,难以与之建立和谐、友好的人际关系。
(二)大学生交往观念中存在的误区
1.价值判断的缺失。许多大学生认识到“埋头苦学”、“高分低能”的局限性和危害性,渴望发展交往能力,全面提高自身素质,这种观念无疑是正确的。但是令人忧虑的是,许多大学生习惯于把交往能力主要视为语言表达能力和变通能力,却淡化了支撑语言行为和变通行为的思想内涵和道德观念,出现了盲目重视发展交往能力的同时失去价值判断的普遍现象。在大学校园里,那些善于夸夸其谈、能说会道、左右逢源、八面玲珑的大学生通常被同学视为交往的“高手”,受到推崇和效仿;同时书店里那些五花八门的社交“技术”和“技巧”的书在大学生中成为畅销书,受到广泛青睐。由此可见,一些大学生缺乏正确的交往理念,是非观、价值观淡薄、模糊,片面地重视交往方法和手段,而应该具有的真才实学的素质与诚实守信的品质却被忽略了,导致在大学生人际交往方面务虚思想盛行,而务实思想得不到提倡,进而引发诚信危机。
2.以“人和”思想为原则。孟子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几千年来,“人和”思想对中国人的影响是深远的,并在人际交往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它重视人际交往中的共同目标与人情关联,蕴含了团体精神和凝聚力。但是同时,如果缺乏情感、人格、信念的注入,它将使人际交往出现表面化、形式化的倾向。即使在古代“人和”思想也具有明显的片面性,屈原、陶渊明、李白、杜甫、柳宗元、苏轼、辛弃疾等优秀人物在各自生活的时代都出现过不合群的现象,而他们却为中华民族创造出辉煌无比的精神财富。毫无疑问,“人和”思想对大学生的人际关系起到了协调、改善的作用,并提高了大学生的人际修养,但同时应看到,它被绝对化、表面化后对大学生人际环境带来的消极影响。部分大学生一味地强调搞好人际关系,生怕被群体抛弃,为了“合群”,有的表现出对不合理现实的盲目适应和妥协,对事物缺乏独立的思考和见解以及事实求是、坚持真理的勇气,无是非原则和立场,明哲保身,心口不一;有的从众心理较强,盲目追求热点和时尚,随波逐流,在热闹繁忙中消磨宝贵的大学时光;还有的排斥、歧视老实、本分、“不合群”的同学,或者打击有上进心而不与之同流合污的同学。所以强调人际关系和谐,必须与维护人的尊严、个性协调、统一起来,否则就失去了进步意义,容易使人际关系变得自私、冷漠、虚伪。
3.受等级观念支配。在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等级观念在人们的头脑中根深蒂固,影响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也渗透到人际交往之中。当代大学生现代观念不断增强,追求民主、平等的呼声很高,但在一定程度上大学生的思想意识中仍残留着传统等级观念的阴影,在人际交往的思维方式上常常会受等级观念的影响和支配。按照常理,大学生应根据知识、能力、素质和个性来评判同学,确立交往对象和交往方式,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不少大学生往往以家庭背景、经济条件、生活地域、身高、长相、为人处事的“技能”等条件定位同学的“身价”,接近、尊敬这些方面强势的同学,疏远、轻视这些方面弱势的同学。其结果是,破坏了人际环境的协调发展,助长了一些大学生的“自傲”情结,使他们产生优越感,同时加重了另外一些大学生的自卑心理,使他们产生压抑感。显然,这不利于大学生建立平等、和谐的人际关系,与现代文明格格不入。
二、不良的人际环境
对大学生产生的不利影响
(一)破坏美好的人际关系
大学生的交往理应建立在情感需求基础上,以沟通感情、切磋知识、交流信息为主要内容。但是,在以上因素构成的人际环境里,人际关系中情感的、友谊的成分在削弱,功利的、经济的成分在增强。虽然这种人际关系常被有些大学生点缀的红红火火、热热闹闹,但是缺乏真情的注入和心灵的沟通是不容忽略的事实,它更多地重视交往的外在形式和表面现象,却远离了交往的真正意义和功能。毫无疑问,大学生的主流追求的是真诚、美好的人际关系,置身于这种人际氛围中,一些大学生难免对那些多样化、表面化的交往方式感到失望,对周围人际关系的自私和虚伪产生不满,深感在正常交往中渴望得到的尊重、认同、理解和支持等美好友情难以实现。但在无奈之下,有的被这种风气同化,逢场作戏,同流合污;有的则失去了人际交往的兴趣,把自己封闭起来。
(二)损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当前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比较突出,因而倍受关注,而人际交往的压力是引发大学生心理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在不良的人际环境里,人际关系不再简单、透明,而变得复杂、微妙。为适应这其中的人际关系,许多大学生小心谨慎,疲于应付,不由地感到压力重重、力不从心,感叹“活得累”。在此情形中,他们的内心难以体验到通过人际交往期待获得的认同感、归属感、安全感、愉,而经常会处于困惑不解、焦虑不安、失落郁闷的状态,进而促使一些大学生形成敏感、多疑、自卑、封闭的心理和性格特征。这不仅严重地损害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而且在不健康心理支配下,会进一步阻碍他们进行正常的人际交往及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三)影响大学生发展学业
在大学阶段学习毕竟是大学生的主要任务,一切人际交往应该围绕完成学业、提高自身素质和将来贡献社会进行。但是复杂的人际环境增加了大学生交往的难度,加大了交往成本,迫使大学生花费过多的时间、精力和心思处理人际关系,从而分散学习注意力,降低学习效率。不仅如此,还使大学生产生了错误的思想认识,不少大学生认为交际比学习重要,据一份对上海外语大学部分学生的调查显示:79%的调查者认为一个人成功的因素有一半以上来自于社交和处世,其中约39%的调查者认为成功的因素有80%以上来自社交。[2]众所周知,大学生的交往能力固然重要,但是具有真才实学的本领和脚踏实地的作风更为重要。由于受不良人际环境影响,一些大学生缺乏正确的竞争、成才和效益观念,热衷于乌烟瘴气的人际交往,耽于内耗、扯皮之中,贻误了学业。此外,容易使一些执著于学业的大学生对人际交往产生厌倦感或恐惧感。
三、优化大学生人际环境的途径
(一)发挥教育工作者的引导作用
营造大学生良好的人际环境,教育工作者的引导作用尤为重要。学生管理工作者及任课教师表现出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与工作作风对学生的心理行为具有潜在的激励、熏陶和规范作用,潜移默化地影响大学生人际交往的观念和方式方法。教育工作者正确的价值观念、鲜明的是非观念会对人格正在完善的大学生的道德风貌产生有益的影响,有助于大学生形成良好的交往风尚,使人际环境得到净化;他们经常为学生做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能够对学生正确地进行人际交往起指导作用,并有助于解决学生人际交往中遇到的困惑,从而使大学生人际环境得以协调发展;他们民主、公正、务实、高效的工作作风能够规范学生的交往行为,抵制落后的交往倾向,建立起正常有序、健康文明的人际环境。
(二)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
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是优化大学生人际环境的关键因素。在选拔学生干部、评优评奖、入党等方面应坚持事实求是的原则,以硬性条件或量化方式为标准开展工作,建立健全公平竞争机制,形成客观的、合理的、科学的评价体系。从而抵制人情交往、功利交往现象的产生,以防私德泛滥带来的消极影响,大力弘扬公德意识,营造出透明、开放的人际环境。
(三)加强学风建设
学习是学生的“本分”、“职责”,优良的学风是大学生顺利又高质量地完成学业的有力保障。应引导大学生把发展学业作为主要的目标追求,远离繁琐的、形式上的人际交往活动,把主要精力投入勤奋学习、刻苦钻研之中,并鼓励他们营造具有浓郁学术氛围的社团组织,大力开展健康、有益的学术交流活动。通过这些努力,不仅促进高校优良学风的建设,而且有助于大学生发展简单、纯洁、友好、协作的人际关系,实现人际交往的真正目的和功能。由此而来,人际环境自然呈现健康、向上的局面。
(四)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
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水准主要通过人际交往表现出来,思想道德修养的缺失,容易产生人际关系冲突、内耗,破坏人际环境的正常秩序,因而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是优化人际环境的根本途经。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激励大学生形成诚实守信、坦诚相待的交往品质,帮助大学生摆脱自我中心主义,发展平等、尊重、理解、互助的新型人际关系,进而促进团结友善、宽松自由、和谐美好的人际环境的形成。构建这种良好的人际环境,不仅有助于减少大学生人际交往障碍,拓宽他们人际交往的渠道,而且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与学业发展产生极为有益的影响。
参考文献:
教育家陶行知曾说过:“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于亲。”鉴于此,我这样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到‘动物王国’的运动会去看看,看看那里都有哪些有趣的比赛。”(播放课件)
接着教师问:“同学们,你们认为谁会取得这场比赛的胜利呢?”此时同学们兴趣高涨,会纷纷举起小手:“老师,我认为小熊会取得这场比赛的胜利。”随后教师说:“那好,让我们继续观看比赛,一起来验证一下你们的猜想。”(播放课件)
通过上述情况从而导入新课:“为什么圆的车轮走起来又快又稳?这节课我们来认识圆。”(板书课题)伴着孩子们强烈的求知欲,我们开始了下一环节的学习。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本节课的新知识分三个环节来进行教学。
1.动手实践,探究圆的特征
第一步:做车轮,尝试画圆;
第二步:安车轴,认识圆心;
第三步:装钢丝,认识半径;
第四步:认识直径;
第五步:解决半径与直径的关系。
2.掌握圆的画法
教师简介画圆的三个步骤:定圆心、定半径、旋转画圆。接着在黑板上示范画圆,强调画圆时圆规两脚分开的大小要保持不变,从而解决本课的教学难点。
三、精心设练,应用深化
叶圣陶先生说:“凡能力总要在实践中得到锻炼。”所以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我设计了三道不同层次的练习题。
1.基本题;(每人发一张答题卡)
2.拔高题;
3.拓展题:在一张正方形纸中,画一个最大的圆。(想一想,如何找出圆心并画出半径呢?)
四、全课总结,布置作业
师:“同学们,这节课你们表现得很出色,请大家说说收获。”
最后布置作业:圆以它独特的魅力美化了我们的生活,回家后用圆规编辑出美丽的图案。屏幕显示各种美丽的图案。(教材61页第10题和教材59页的图)
板书设计
好的板书应简单明了地体现本课的重点内容,为此我的板书设计如下:
画圆:1.定圆心;
2.定半径;
[关键词]市场经济;大学生;人生观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3)07 — 0130 — 02
市场经济体制的实行引发了我国社会发生很大的变化, 尤其是经济生活的变化,导致社会经济结构和利益关系都发生了重大的调整,而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加之大学生正处于学习、吸收各种知识、文化的特殊时期,是社会中最敏感的群体之一,容易受社会上丰富多彩、令人扑朔迷离现象的影响,所以市场经济的兴起和发展必然会对大学生的人生观产生深刻的影响.
一、市场经济对大学生人生观的影响
市场经济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商品经济,市场经济实行等价交换原则和优胜劣汰原则。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我们想要成功,必须具备一些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比如我们必须具备竞争意识、效率意识和独立意识等,可以说这对我们大学生来说是有利的,但是市场经济是一把双刃剑,它对我们大学生也会造成一些消极影响,它会导致一些大学生走向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误区。
(一)市场经济对大学生人生观的积极影响
第一,市场经济的发展提高了大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在市场经济中,各个经济活动参与者之间竞争激烈,遵循的是优胜劣汰的原则,他们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取得胜利,必须提高自己的实力,以实力来打败对手。所以大学生懂得如果没有真才实学,没有真正的本领和实力,就难以适应人才市场的竞争。而他们想要将来在社会上立足必须通过竞争来实现, 只有在竞争中凭借自己的能力和才华打败了对手,才有可能体现出自己的生命意义,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所以大学生越来越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在学好自己专业知识的同时,在课余时间也会利用学校的图书馆博览群书,不断拓展自己其他方面的知识,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开阔自己的眼界,尽量使自己在专业知识方面做到“精”,在课外知识方面做到“博”,扎实地掌握好各方面的理论知识。除了学习一些理论方面的知识外,很多大学生也注重一些应用性较强的技能的学习,并且利用寒暑假积极参加相关的实践活动,把自己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把理论知识学活了,尽量在避免以往的理论和实践相脱节的现象的发生和出现,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以便在以后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增加一份竞争实力,从而最终取胜,在社会中站稳脚跟。
第二,市场经济的发展有利于激发大学生的创新意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商品生产的直接目的有两个,一是要达到满足社会全体成员需要的目的,二是在商品生产中能够取得最大限度的经济效益。为了达到这两大目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只有采用新的机械设备,改进生产手段,提高生产技术,改善生产经营管理方式,提高工人的技能水平,才能提高生产效率,在单位时间里生产出更多的产品,从而在和其他商家卖同样的价格条件下,仍然能够获取更多的利润。市场经济的这一特点激发了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如果他们想要在之后的就业竞争中找到理想的工作,自己只有具备创新能力才能给公司企业带来利润,才能受到公司企业的欢迎,同时也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所以市场经济的发展,促使大学生开始自觉地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在学习中有意激发自己的创新意识,争取培养自己开拓创新的能力,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第三,市场经济的发展有利于人的个性发展和才能发挥。在商品经济中,社会分工非常明确而且细化,商品生产者想要实现商品的生产和交换,只有和其他商品生产者进行广泛的交流和沟通,这样才能保证商品整个生产过程的顺畅,完成商品的生产和商品的交换。所以社会主义的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会带来十分广泛的社会发展和人际交往,而在庞大复杂的人际交往圈中,随着接触和交往人数的增多,自己的才能和个性发挥和发展的可能性也会随之加大,因为在庞大复杂的人际圈中,人们的思想观念会千差万别,人们所能接受的个性和才华也会种类各异,社会的包容性会有很大的提高,这样在广泛的人际交往圈黄总,每个人就有可能碰到欣赏自己才华和喜欢自己个性的“伯乐”,所以市场经济会为大学生的成长和成才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在这种有利的社会大环境下,每个人都会看到希望,知道自己只要有才能有个性总会碰到自己的“伯乐”,在良好的环境下人们产生的这种心态就有助于激发个人的积极性,有利于每个人个性的充分发展和才能的充分发挥,为人生价值的正确选择创造良好的条件。
(二)市场经济对大学生人生观的消极影响
市场经济的发展无疑对大学上产生了很多积极的作用,但是我们必须看到市场经济对大学生的思想影响,除了积极的方面还存在消极的影响,它会引起大学生人生观的扭曲和变态,影响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其消极影响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市场经济容易使大学生走向拜金主义的误区。在社会生活中,我们会发现社会在理论上不断为人们追求物质利益寻找正当的理由,在社会生活中又过分重视金钱的效用,这些做法极易让大学生在价值取向的选择上发生错误走上弯路,使大学生产生拜金主义的错误观念。在大学校园里,我们也会发现大学的校园变成了市场,有的学生为了眼前的利益,搞第二职业, 利用课余时间,在校园里摆摊设点卖书卖烟,有的替商业部门推销商品,从中取利。这样肯定会使学生对学习不重视,在学习上花费的时间大大减少,造成学习成绩不断下降;有的学生干脆向学校提出申请要求退学,要下海经商,这些现象都反应了市场经济对大学生金钱观的消极影响,他们认为只有钱才能解决问题,学习带来的效益比较慢或者根本不见效,从而走向拜金主义的误区。
第二,市场经济容易使大学生走向个人本位主义的误区。目前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健全,相应的规章制度也存在缺陷存在漏洞,在经济生活中还存在淡化集体, 强调个人利益至上的现象。这些在大学生中则表现为忽视班集体的利益,强调自己的利益和需要的实现,过分追求个性解放、个性独立,把个人利益放在社会集体利益之上,只追求个人的成功和自我实现,而不顾集体的利益,甚至有的学生认同“主观为自己, 客观为别人”的合理利己主义,对利己主义的人生价值观持肯定的态度。
第三,市场经济容易使大学生走向功利主义的误区。商品价值的实现有赖于市场交换来解决,而市场交换又依赖于价值规律的调节,价值规律导致商品生产的自发性,使得商品生产者优胜劣汰。一些利欲熏心者想在交换中获取胜利,不惜采用不正当的手段谋取私利,这种不正当的挣钱手段一旦与权力“联姻”就容易使一些人手中的权力为金钱服务,从而毒害社会风气,产生腐败现象。大学生在生活中也看到这样的现象,他们片面的认为有关系可以办成一切事,他们学会了拉关系走后门,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看成是互相利用的关系,认为不存在真正的友谊和纯真的感情,淡化了人们之间的感情。在急功近利的思想影响下,大学生逐渐学会了用虚伪的手段讨好将来可能对自己有用的人,不珍惜以往对自己有恩的人,学会了过河拆桥,人与人之间没有感情可谈。这种社会价值观念的倾斜, 必将对大学生产生十分不利的影响,产生功利主义。
二、抵制消极影响的措施
(一)充分发挥大学“两课”教育的作用,改进“两课”教育的内容和教学方法。
在理论课中要注意让学生学习和理解的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提高大学生的理论素质和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在思想品德课中要注意让学生理解的基本理论当中与大学生的成长有着密切联系的政治观、价值观、人生观、道德观等方面的问题,从而帮助学生树立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生活中能够辨别是非、抵制各种错误思潮的影响,在政治上、思想上和道德上不断成熟。
在教学方法上应该改以往的灌输方法为启发引导方法,激发大学生的能动性,让学生在身临其境的环境下自己思考,自己做出抉择,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这样可以收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二)充分发挥党团组织、学生社团的作用,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大学生眼界得以开阔、思想得以活跃,才干得以增长,所以我们要抓住这个有利时机,采用多种多样的形式 ,例如寒暑假的社会调查、社会科技服务活动、参观访问、勤工助学等等,让大学生积极主动的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增强社会实践能力。同时,还可以在校园中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吸引大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他们参与的积极性,使他们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培养能力、提高素质,加深对人生理论的理解,从而更好地指导他们的行动。
(三)高度重视校园环境对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树立过程中的影响和作用。校园环境对大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所谓环境育人。如果一个学校拥有良好的育人环境,那么其培养的学生质量就高一些,反之亦然。因此,我们要高度重视环境在大学生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教育的作用, 有计划、有步骤地改造和发展育人环境。
总之,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对于祖国未来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应该高度重视大学生人生观的教育,抵制市场经济带来的消极和错误观念的影响和渗透,帮助大学生培养和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参 考 文 献〕
〔1〕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人生观通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2〕刘兆吉.高等学校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3〕 王宏维.社会价值: 统摄与驱动〔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
〔4〕王建利,宋振锐.论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学生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教育〔J〕.建材高教理论与实践,2000,(06).
〔5〕李建明.市场经济与大学生人生观教育〔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报,1995,(04).
〔6〕国振江.市场经济对大学生人生价值取向的冲击和我们的对策〔J〕.内蒙古民族师院学报,1993,(04).
〔7〕黄雅莲.论市场经济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992,(05).
〔8〕欧阳霞,汪晓莺,张发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大学生价值取向的影响〔J〕.东华理工大学学报,2010,(09).
关键词:大学;人文;内涵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2-0108-02
一、人文精神的内涵
古希腊有一句著名的格言:人是万物的尺度。在希腊文明中,人文精神的本质是人的自由理性。这一理论奠定了西方科学思维的基础,推动了文艺复兴运动的发展。作为资产阶级文化的文艺复兴运动,它所倡导的正是打破宗教神学对于人的束缚,恢复希腊文化中对人本身的尊重,以人为核心。其特定内容是:以理性为基础,高扬人性反对神性,肯定人的价值反对神威,肯定人的世俗幸福反对禁欲主义。人文精神使人克服了人对于自然和神的恐惧,使人从崇敬自然到探索自然,让人明白人是有思维的,“思考”是一项有益的社会活动;人的理性思维使人有智慧,能创造财富和幸福的生活,使人显现其自身的价值。
在具有人类文明摇篮之称的中国,古代儒家、道家、墨家等文化资源里已经具备了人文精神的内核。孟子道:作为精神价值的恻隐、羞恶、辞让、是非之心,是“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如果没有这种“心”,人就“非人也”。荀子则说:“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为天下贵也。”墨子的思想核心是博爱,倡导维护人的利益,人的和谐共处以及人类共有的生存和需要;道家对人生命的重视,都有人文精神的轨迹。林语堂先生把中国古代的人文精神归纳为三层含义:一是人生最后的真确概念;二是对于此等目的不变的信仰;三是依人类情理的精神以求达到次等目的。中国的先知先哲们认为人文精神在于乐天知命以享受朴素的生活,特别是家庭生活与和谐的社会关系,主张以“人”为中心。一切终极目标在谋人类之幸福,一切智慧之极点在于怎样使“人”不失为“人”和怎样享受其“人”。
综上所述,人文精神是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所创造的一种宝贵的精神财富,是关于人的存在意义的形而上的思考,是“对人的价值追求”。它提倡尊重生命的个体,关爱人及人的情感思维,尤其强调对终极关怀、理想信念、神圣使命等价值理性的关注。人文精神的本质就是关注人本身,是“一种关注人生真谛的和人类命运的理性态度”,让人类不断完善自己、拓展自己、提升自己,从而具备一种从“自在的”状态过度到“自为”的状态的能力。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重视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内容;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自由、平等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理想、信仰和自我实现的执著,对生命、死亡和生存意义的探索,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
二、大学文化的内涵
先生说过,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作为先进文化和前沿思想的发源地,大学在整个社会共同体中有着神圣不可侵犯的地位。大学文化是指以一所大学历代积淀传承的精神为内核,延伸、拓展表现在大学软件与硬件等各个方面的综合。大学之所以大,不仅在于它以建筑结构的客观物的存在,更因为它是一种富有典型意义的精神特征,北大之创新,清华之严谨,南开之笃实,浙大之坚韧,成为历久常新的动力和源泉,对于维护一所大学的形象、特色、风格和水准,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一所大学来说,大学精神是在历史积淀中形成的精神品格与内在气质,是大学文化的灵魂,是一所大学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和产生凝聚力和生命力的源泉,决定着大学制度的取向和大学环境的营造。“优良而健康的大学精神一经形成,便会在教育活动中起到激情励志、调整心态和规范行为的作用。”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作为传承与创造知识、培育优秀人才的领地,大学理应在这个时代扮演重要角色。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对高层次、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大学不但承担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重任,同时还具有负载价值,守望社会精神文明,给人类以终极关怀的义务。这实质上已经阐明了大学的目的,即大学在于教人知理,净化人们的心灵,陶冶人们的情操,培养人们的善良美德,使人们达到真善美的最高境界。大学培养的人才,不仅仅要适应目前的市场经济和经济建设的需要,更应该站在市场经济的前面,站在社会发展的前面,去引导市场经济,引导社会发展,使大学在适应社会发展的同时成为引领时展的精神高地。
三、大学校园里的人文精神内涵
大学校园,永远是这个社会中一片最纯净的心灵天空,是人类的精神家园,是具备而且最应该具备人文精神的地方,是一个彰显青春活力、智慧光芒、人文关怀、容纳多种文化因子的灵动生命体。在这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生命体里,兼容并包、博采众长、吐故纳新是它的精神特质,不同的专业学科相依并存,不同生活背景的学生和睦共处,不同学术观点的专家学者融合交汇,使校园文化充满包容、大气的特质。可以说,人文精神是大学灵魂之所在。以文养德,以文养才,以文养能,是大学的立校之本。大学校园里的人文精神是大学精神的一种,它注重的是人文关怀和人的价值,主要是指大学所弘扬的在处理人与自身、人与他人、人与社会和人与自然的关系中所持的正确的价值观以及建立在这种价值观基础上的行为规范。这种人文精神是生活的智慧,是日常的洒扫应对,是与人交往的品味与策略,是对生老病死的正确认识,是对古事人伦的理性态度,是对人生意义与价值的叩问,是健康高雅的审美趣味,是赋予受教育者法理意义上的“公民素养”、伦理意义上的“道德底线”、文化意义上的“人道情怀”和心灵意义上的“爱的能力”。它是大学对人的价值和生存意义的关怀,同时又以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的形式约束着大学人的行为,显示着大学不同于其它机构的气质特征。同时大学校园的人文精神还包括学术自由与争鸣、怀疑与批判、竞争机制、张扬个性与互相尊重,它反对的是霸权、功利、不人道等。
具备了人文精神的大学生,他会追求真、善、美的价值内涵,拥有丰富的情感体验,渴望自由,向往道德生活;会树立起用勤劳的手段去获得自己更加幸福的美好的生活信念;会用同情、怜悯、爱的眼光看待世界,会以爱美的心来领悟自由、幸福、人生价值的真正含义。他们把人道主义看作是首要的原则,会保持这样的操守:不迷信也不肓从,不承认什么绝对权威与真理,不会在强权的胁迫下说违心的假话,哪怕是沉默失声也决不阿谀奉承;对所有有违人的本性和良知的言行决不附和,并尽其所能地予以纠正。
参考文献:
[1]许苏民.人文精神论[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0.
[2]杨东平.大学精神[M].沈阳:辽海出版社,2000.
[3]于光远.论科学精神[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
[4]周国芳,康松,康涛.复兴人文教育,重建人文精神[J].高等农业教育,2001,(3).
[5]顾明远.高等教育与人文精神[J].高等教育研究,2002,(1).
环境熏陶来自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个方面。首先,学校是美育实施的主要阵地。学校环境是育人背景,这个背景直接影响着师生工作和学习的效果。学校环境具有导向、约束、凝聚、同化等方面的作用。学校的物态环境指校舍建筑、体育设施、室内外布置、绿化美化等方面。具体说来,它包括房屋设计、校园布局、屋内装修、颜色选择、名言张贴、旗杆设置、树种取舍、花草点缀、绿化配套等。学校领导在校园物态环境建设方面,精心布置,使教学区、生活区、公共活动区、娱乐休闲区等的分布,符合审美规律和教学单位的特点,使校园成为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是“一部主体的多彩的富有吸引力的教科书”“让学校的墙壁也说话”。其次,家庭是学生成长的摇篮,和睦温馨的家庭是美育的前提条件。家长在家庭中应倡导情趣高雅、行为端庄、为人谦和、言语得体,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第三,社会是一个大课堂。社区居委会必须强化社会环境管理,借助社会各种美育设施和各类有益活动、人文景观进行活泼多样的立体美育熏陶。
二、习惯养成
自从美国心理学家丹尼尔・戈尔曼提出著名的情感智商理论后,人们已深刻地认识到个体事业成功无不与EQ(情商)有十分密切的关系。一般都认为,成功与否70%以上取决于EQ(情商)的高低,而EQ中主要一点就是习惯的培养。美育的顺利进行有赖于习惯养成,而习惯养成又是美育的一个重要途径。
习惯是个体在长时间的学习、生活、工作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不易改变的行为。所以说,青蛙即使坐在金椅上也要往水里跳。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应该是他们必须养成的习惯,而核心则是学习习惯。学习习惯是影响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课内和课外的学习习惯相互关联,互为映衬,形成一个整体,而尤以课外学习习惯的养成为重要,因为它是学生学习的内存素养和主观能动性的重要表现及主要内容。同时,良好的课外学习习惯将十分有助于优化学生良好的课堂学习习惯,提高课堂学习效果。知识是会遗忘的,可良好的学习习惯一经养成,尤其是良好的课外学习习惯的一经形成,会使其终身受益。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外学习习惯是一件“功在眼前,利在一生”的事情。笔者所在学校在习惯养成教育工作中,提出了一个响亮的口号“校园是我家,人人爱护她”,要求学生先从爱护校园开始,进而推及爱父母家人、同学老师、街坊邻居以及他人。这些生活习惯、行为习惯、处事接物习惯的养成,都对优化学生外在条件和内在素养,并掌握客观规律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而且,这些良好的习惯,又正是学生圆熟地处理人际关系,使自己能以审美的眼光看待社会、自然的必要条件。
三、情感渗透
教育工作者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风尚,应该多借助言传身教的方法来进行情感渗透。所谓渗透,即是“和风细雨”,“润物细无声”,点点滴滴出内心,丝丝缕缕总关情。
古人云:“言传身教”,即是指语言教育和良好的各种行为规范教育。首先,“言传”主要通过语言教育人,多以正面说理、宣传、启发、诱导,辅之反面警醒。通过在班集体或校内营造出正确的舆论导向,使学生树立起美好的人生观。教师以语言美、行为美、仪表美、心灵美来要求自己,做到话暖、心诚、情真。其次,“身教”就是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教导学生,使学生从教师的典范行动中辨别是非之道,真正起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作用。由于学生的年龄特点,他们喜欢模仿,所以,教育工作者为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往往起到说教起不到的作用。这样教师的模范言行就能长期而有效地渗透到学生的思想之中。第三,通过表情渗透,人的表情变化是微妙丰富的,教育工作者在工作中美好而又适时的表情显露,会对教育的效果起很大作用。真诚的笑意、温情的眼光、赞许的脸色、鼓励的手势……教师这些美好情感的表露,无不使学生如坐春风,如沐春雨,教学教育的效果肯定会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