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21 17:14:39
导语:在医学影像技术工作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关键词] 医学本科生;医学影像技术;临床实习;临床工作
[中图分类号] R-33 [文献标识码] C[文章编号] 1674-4721(2011)08(a)-123-02
放射科是临床医学一个重要的医学影像技术检查部门,其主要包括影像技术与影像诊断两大主要部分。影像技术的工作主要是负责给影像诊断提供通过影像技术检查所获取的图像,影像诊断则通过阅读图像进行疾病的诊断,两者相辅相成,互为依托。但即便如此,影像技术工作给人们的印象依旧是机械的操作影像检查设备,摆一摆摄影的看似简单的毫无技术含量的工作,一直以来都不如影像诊断那样得到应有的重视,甚至在本院的医学本科生到放射科实习安排计划中,近年都不再有安排影像技术的实习部分。那么影像技术是否真如人们表面看的那样毫无技术含量不需要重视、而医学本科生也真的不需要进行影像技术的实习,本文探讨如下:
1 医学影像技术的重要性及与临床的关系
在放射科的日常工作中,医学影像技术部分占有相当大的分量,担负着来自临床各科室要求的影像技术检查工作,负责为影像诊断和为临床提供客观的、真实的、准确的图像资料以及准确诊断疑难病变的依据,因而影像技术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所获取图像的质量,也就影响到影像诊断的准确性,必然也影响到临床对疾病的诊治效果[1]。有统计数据显示在临床医疗工作中,90%的诊断和治疗信息来源于医学图形和影像[2],因此影像技术工作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尤其是如今高新技术在医学上的广泛应用,X线摄影设备的发展日新月异,早与多年前X线刚在医学上获得应用时只具有单一功能的普通X光机不同,各种具有多种后处理功能的数字化影像设备不断开发应用,如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核磁共振(MRI)、计算机X线摄影(CR)、直接数字X线摄影(DDR)等,传统的X线检查方法已发展到能反应分子、生化水平的变化上,对疾病的检查适应范围不断扩大,并能深入到人体各系统、各器官上,所获取的图像不再局限于平面二维的截面图像,已能获得所检查部位的断面图像甚至可利用影像设备的多种后处理功能重建出三维、四维的立体图像等,从而为影像诊断及临床诊治疾病提供更为丰富的影像数据资料,并深刻影响到临床对疾病诊治方案的制定[3-4]。临床医生对疾病的诊治也越来越多地依赖于影像技术检查所获得的信息资料,影像技术工作的重要性更是日益凸显,因为要灵活运用这些先进的具有多种后处理功能的数字化影像设备并让其发挥最大效益为诊断和临床服务,亦即为诊断和临床提供能真实反映所检查部位情况的优质图像,医学影像技术是一项技术含量较高的工作,其所涉及的知识涵盖了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物理学、电工学、摄影学以及计算机学等领域。如进行DSA检查,不同部位的血管造影检查,所选择的程序以及注射造影剂的流量、流速、压力等是不同的,特别是对于要行三维重建的造影,其相关参数的选择涉及的内容更多,不仅要依据导管的型号、导管插入的血管及进入血管的深度、患者本身的各种情况以及所用检查设备的功能特点等来综合分析制定,来保证获得优质的图像[5],同时还要有丰富的计算机知识才能保证三维重建的进行;而对于多参数成像的MRI检查,扫描方案的制定及扫描参数的设置就更为复杂,没有较深的物理学知识、较广的医学基础和临床知识是无法正确选择成像参数的,那么扫描图像的质量就很难得到保证;对于仅使用单一的X射线吸收成像参数的CT扫描则需进行管电压、管电流、扫描时间、螺距等扫描参数的科学选择,对这些既独立又相互关联参数的设置,在考虑保证图像质量的同时还要考虑患者受照的X线辐射剂量尽可能的低[6]。所有这些都离不了影像技术工作,而仅靠简单的操作影像设备、摆摆摄影是无法达到目的,更不能充分发挥这些具有多种后处理功能的数字化影像设备的潜能,可以说没有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就不会有医学图像,那么医学影像诊断就无从谈起,一味的轻视与漠视影像技术都是不应有的态度。
2 医学本科生进行医学影像技术实习的意义
临床实习是整个医学教育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其目的是为了将学生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并培养学生基本技能和临床工作能力,为其日后真正走入临床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实习的效果将直接影响到学生以后的临床工作能力,并可能影响其一生。而影像医学与临床关系密切,是临床医学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它通过各种医学影像设备的检查来获得人体各组织结构的影像信息,为疾病的诊断、治疗及预后提供强有力的依据,并已成为临床医疗越来越倚重的影像学检查。同时由于在我国医院里对于医学影像技术检查的申请,实行的是由临床各科医生提出,并强调放射科无权更改临床医生所要求的医学影像技术检查申请,因此面对各种不同的影像学技术,如何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的影像学技术检查项目以及开具正确的影像技术检查申请单,则是临床医生所要面对的首要问题。如果对各种影像技术检查原理、方法及其优势和局限性、临床适用范围缺乏了解,要作出正确的选择恐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实际工作中,临床医生由于不完全了解各项医学影像技术检查的原理、方法、适应证和禁忌证等,使得不合理的、过度的甚至滥用影像技术检查的现象普遍存在,这不仅是劳民伤财,而且可能导致误诊、漏诊或延误患者疾病的确诊,影响到患者疾病的治疗和预后,严重时甚至影响到患者的生命安全,也难免会引起不必要的医疗纠纷。那么对于未来将成为临床医生的医学本科生来说,在实习阶段进行医学影像技术的实习实在是意义重大。
3 医学本科生进行医学影像技术实习的重要性
医学生虽然经过几年的大学理论教育,但影像学的课时并不多,影像技术所占的比例就更少,加上影像技术的理论抽象晦涩,单凭死记硬背很难理解记忆。例如由于各种影像技术的成像原理不尽相同,虽然反映到图像上都是以黑白的不同灰度呈现,但正常器官与结构及其病变在不同成像技术的图像上的表现就会不同,如骨皮质在CR或DDR、CT上显示为白影,在MRI上则显示为黑影,对于这些单凭在课堂上的听课就很难想像和理解。再有在普通的X线摄影检查中,各种摄影的设计,是基于最大化地显示所要观察的检查部位的实际情况,而对摄影的命名是有一定规律的,但是单单依靠书本上的理论也很难真实感受到这些摄影的命名对观察摄影部位的实际情况的反映。如手掌正位、斜位的摄影主要是观察手掌部位情况,但临床医生常对手掌部位外伤的检查开出的是手掌的正位、侧位的申请,而侧位对于观察手掌部位外伤的情况价值不大;又如锁骨的摄影,常有临床医生同时开出什么锁骨正位、轴位和侧位的摄影申请单等,让影像技术人员无所适从,甚至引起医患矛盾。诸如此类的问题不一而足,因此医学本科生到放射科实习,除了要学习影像诊断的知识外,也应重视对影像技术的实习实践,通过影像技术的第一线工作的实习实践,如到CR、DDR、CT、MRI、DSA等技术岗位的实习实践及带教老师的讲解带教,巩固和强化医学影像技术的理论知识,了解各种影像技术检查方法的工作原理、成像原理,并实实在在地感受各种影像技术的不同成像原理在图像上的真实反映,从而更好地理解各种影像的异同,明白同一种病变在不同的影像技术检查下的表现可有不同;了解各种摄影对显示所检查部位的实际情况的关系;了解各项影像技术检查的应用范围及优势和不足,掌握各项影像技术检查的适应证和禁忌证,以及正确理解影像技术检查的正当化原则,避免日后走入临床工作不能根据患者的情况选择合理的医学影像技术检查[7-8],避免开具错误的影像技术检查申请单,防止延误患者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所以医学生到放射科进行医学影像技术实习是极其重要的。也因此建议医学本科生在临床实习中安排医学影像技术实习时间,掌握医学影像技术在医学影像诊断中的具体应用,了解常见病的医学影像技术检查成像原理,熟悉部分常用检查技术、操作程序等,从而在未来的临床医疗工作中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参考文献]
[1]杨世传.放射技术在放射科工作中的重要性[J].哈尔滨医药,2009,29(5):60.
[2]秦宇红,李春燕,黄福灵.医学影像学实习课改革设想[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8,25(25):270.
[3]邵为景.浅谈医学影像学的检查原则及合理应用[J].中国实用医药,2010,5(21):237.
[4]李坤成.医学影像学在现代医学中的应用[J].前进论坛,2010,50(8):54-56.
[5]张延成,张翠燕,耿静羽,等.3D-DSA在脑血管造影中的应用[J].中外医学研究,2011,9(6):83.
[6]任庆余,杨星,赵进沛,等.加强医用X线、CT临床合理应用的探讨[J].中国辐射卫生,2007,16(1):69-70.
[7]邓爱平,李新文.X线检查对人体的危害与防护[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0,3(22):151-152.
关键词:就业 发展空间 前景 对策
由于连续多年的高校扩招,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多,就业压力明显加大;我国目前正处在医疗改革的关键时期,改革的前景还不明朗,医疗体制政策还不完善,较多医疗卫生单位严重差人也不愿或不能进人,导致医护人员处于超负荷工作状态,医疗事故频发,同时,部分专业的医学毕业生明显供过于求,导致大多数用人单位纷纷提高进人门槛;在这种就业困难的情况下,我院实习的医学影像学生保持了较高的就业率,现将原因分析如下:
一、就业情况的随访
对近几年在我院实习的31个医学影像学生的就业情况进行随访研究,其中男生9人,占35.8%,女生22人,占64.2%,已工作或已签约县级、区级及市级医院或同等级医院的共19人,占61.3%,其中女生13人,男生6人,县级以下医院7人,占22.6%,已经或正在专升本的5人,占16.1%,;其中从事超声工作的14人,占45.2%,从事放射技术工作的8人,占25.8%,同时从事放射诊断及技术工作的4人,占12.9%,均在县级以下医院工作;通过以上调查,得出影像学生近几年的就业率达到83.9%,加上已经或正在专升本的5人,就业率达到100%。
二、就业前景分析
1、医学影像毕业生的就业范围
医学影像学科涉及面广,整体性强,发展迅速,是一门独立而成熟的学科。它的研究范围主要由以下三部分组成:①放射医学、包括传统的X线诊断、计算机体层成像(CT)、磁共振成像(MRI)、介入性放射学;②超声医学(US),包括B型超声、超声心动图、介入超声;③核医学,包括γ照相、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照相(SPECT)、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照相(PET)和介入核医学。
2、医疗技术及医疗事业的发展
1970年代,电子计算机X线断层扫描仪(简称CT)和核磁共振诊断技术的发明和应用,被誉为自伦琴发现X射线以后,放射诊断学上最重要的成就,随着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越来越强,能够对大量的来自高度检测仪的数据进行快速分析,迅速成像;20世纪后期,世界上掀起了以微创手术为主的医疗技术革命,出现了许多以医学影像设备引导下的介入技术学,通过最新影像诊断技术,可以检测出早期肿瘤和其他许多早期病变,为进一步的治疗提供影像学依据。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一方面医生越来越倚重仪器设备的检查,另一方面在目前紧张的医患关系下,各项仪器检查结果成为医生在治疗过程中有无过错的重要法律依据,此仪器检查使用率必然提高,导致我国医疗卫生单位医学影像科室的迅速扩张,出现医学影像人才短时间内的相对匮乏。
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其个人医疗服务的投入也不断增大,同时国家也加大医疗卫生投入,基本建立起遍及城乡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及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同时各地政府纷纷提出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规划,如西部唯一的直辖市重庆政府提出在2015年前重庆区域内三级综合医院将达到30所,以上政策和措施进一步促进了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特别是近几年来各种高端影像设备不断普及到县及县级以下医院,导致目前中国较多医疗卫生单位,特别是西部医疗卫生单位对影像专业人才需求缺口增大;在目前这种医疗体制下,医疗卫生单位需要影像专业人才,但又无法提供足够的人员编制,很多医疗卫生单位不得不以招聘影像学生来解决这种矛盾。
3、医院自身的发展
长期以来,在政府投入严重不足的情况下,公立医院都靠自我创收维持发展,床位越多,病人越多,设备越先进,创收就越多。为了保持领先地位,在激烈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各同级及同区域医院还互相开展“军备竞赛”,不断要在医院规模上压倒对方,同时还在先进仪器设备数量上压倒对方,先进仪器设备中大部分为影像设备;同时,部分区县级医院没有专门的影像技术人员,为了医院的发展,必须新招收专业的影像技术人才;以上几方面也是导致医学影像技术专业人才短缺的重要原因。
三、就业对策
1、努力学习理论知识,尽力提高自己的知识储备
实习生在实习之前,应该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树立搞好实习的信心。充分估计实习中的困难,并作好应对措施。在医学知识方面,实习生在实习前有必要重温与影像学密切相关的临床知识和基础知识,尽快了解和熟悉所到影像科室的有关医疗制度,为今后圆满实习做好准备。在实习过程中,要善于学习、思考、提问、总结,尽量将所学书本知识与临床实习结合起来,做到有的放矢,有意去培养良好的思维方式,为今后的工作打好基础。
2、增强带教老师的责任、着重提高实习生的实践技能
影像实习带教中,教师应注重如何使学生更好地运用影像检查手段,知道何种疾病应首选何种检查方法,如何识别疾病的基本影像学表现;加强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和能力。采取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去引导学生,反复让学生将学到的影像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的临床病例中来,围绕问题、病例进行影像实习带教,让学生主动地参与日常的工作、读片和病例讨论,为学生提供参与、相互合作、学习的良好学习环境,同时带教老师要多使用多媒体教学形式,为同学们讲解更多的典型临床病例,设置更多形式的自我测试、教学考试等形式,多渠道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让学生们学会将人体解剖、病理生理、临床检查资料等与影像学资料相结合的方式来自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要尽力教会学生如何去书写各系统基本疾病的影像报告。
甘肃兰州 王灿
A:您所说的高水平运动员也叫体育特长生,不同的高校对高水平运动员的报考条件要求也不同。但总的说来,要满足以下条件:高级中等教育学校毕业,获得国家二级运动员(含)以上证书且高中阶段在省级(含)以上比赛中获得集体项目前六名的主力队员或个人项目前三名者或具有高级中等教育毕业同等学力;获得国家一级运动员(含)以上证书者或近三年内在全国或国际集体项目比赛中获得前八名的主力队员。凡以同等学力报考的考生必须提供与高级中等教育相当的学习证明和成绩单,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协助招生学校对其资格进行认定。未经资格认定的同等学力考生不得报考。具备以上条件之一且年龄不超过22周岁者即可报名。
您提到的不参加高考的高水平运动员招生,我们通常称之为体育单招。体育特长生中,有部分特别优秀的高水平运动员可不参加全国统一高考,只需要通过院校的专业和文化考试即可被录取,招生办法如下:
经本人申请并获得一级运动员、运动健将、国际健将及武术武英级(或以上)称号之一的考生可参加招生学校对其进行的文化课单独考试;招生学校组织单独考试的考试科目不得少于三门,语文、数学、外语为必考科目。考核标准不得低于高级中等教育毕业考试的要求;高校通过单独考试招收的一级运动员的人数不得超过本校招收高水平运动员人数的20%;招生学校应从文化课单考及体育测试成绩合格的考生中确认能够完成专业培养教学任务的考生名单。将拟录取考生名单报生源所在省级高校招生办公室核准,并办理录取手续。
Q:医学影像工程与医学影像学听起来都是医学类的专业,这两者是同一个专业吗,所学课程以及培养方向上又有什么不同?
湖南衡阳魏小洋
A:医学影像工程与医学影像学专业名称上虽极其相似,但两者却是截然不同的两个专业。
医学影像工程专业的主要课程是大学物理、电路分析、程序设计、医学图像处理、微机原理与应用、生理学、病理学等;该专业主要培养从事x线机成像装置、磁共振成像装置、超生成像设备等医学影像设备的研制、开发、技术支持的复合型高级应用工程技术人才。
医学影像学专业的学生主要学习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医学影像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受到常规放射学、CT、磁共振、超声学、DSA、核医学影像学等操作技能的基本训练,具有常见病的影像诊断和介入放射学等操作技能的基本能力。该专业的毕业生主要在各级各类医疗机构、防疫机构、医学科研等单位,从事临床影像技术、功能检查等技术工作,也可以到大型医疗设备公司从事技术研发或管理工作。
Q:我是一名美术考生的家长,陪伴孩子在北京参加培训已经一个多月了,准备下个月转战成都,就为了让孩子多一些选择。但近日很多媒体报道,艺术类专业的就业形势严峻,我不知道我为孩子选择的这条路是对还是错?
浙江一位美术考生家
关键词 :医学影像技术;特色专业;建设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4)03-0034-04
特色专业是职业技术院校生存和发展的基石,也是职业技术院校办学优势的集中展现。但必须清醒地看到,职业技术院校发展的不确定因素还很多,其中最主要的问题是生源不足,特别是地方高职院校。生源问题必然制约着高职院校的发展,其影响将会越来越明显。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途径就是形成高职院校的特色优势,重中之重是加强特色专业建设。进行特色专业建设,是高职院校在当前形势下求得生存、获得持续竞争力和竞争优势的重要战略手段。
经过多年的发展,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已成为我院的特色专业之一。伴随着学院的发展,如何进一步彰显特色,发挥专业优势和竞争优势呢?笔者认为,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应向纵深发展。
准确定位的同时要有前瞻性
为了体现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趋势和适应未来社会人才市场需求的变化,特色专业建设不但要以当前的人才市场需求为导向,还要具有前瞻性,既遵循专业自身发展的规律,又紧密联系社会需要,在创新中保持优势。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应培养具有良好职业素质,能够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医疗卫生事业发展需要,同时具备必需的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现代医学影像技术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具有熟练运用所学知识从事常规放射学、CT、MRI、超声、DSA、核医学和放射治疗技术等操作技能,能够从事临床影像检查、诊断与治疗技术工作,面向城乡社区的技能型医学影像技术专门人才。
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相结合 为了提高学生实际应用能力和职业素质,使培养的影像技术专业人才能够更好地满足当前和未来市场的需求,学生必须有持续发展的能力,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加强学生通用能力的培养。通用能力培养要求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密切结合,让学生拥有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这样,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才能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才干。同时,要积极引导学生树立艰苦朴素、吃苦耐劳的精神,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以及价值取向。
充分保护和发展学生的个性 由于生源质量逐年下降,学生的个体差异是客观存在而且越来越明显。面对这些差异,任何“整齐划一”的做法都是不可取的,都是不利于人才培养的。为了体现“以人为本”,注重个性发展,学校、教师、管理人员应强化“以人为本”的意识,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和工作能力,下大力气探索新的教育方法。特别是在专业教学管理中,要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闪光点并及时加以引导和培养,对他们实行“因材施教、因材施管”的方法,激励他们主动学习、努力向上,坚持面向人人、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
科学的课程设置和评价机制
受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高校人才培养最突出的问题是专业建设与市场需求和专业服务产业发展相脱节,主要原因是我国高校采用的是从学科基础、师资力量和办学条件来决定专业建设,而不是积极回应社会需求的“学科-专业-课程”式的专业建设模式。因此,地方高职院校影像技术特色专业建设必须以市场为导向,始终坚持市场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我们就培养什么样的人才的办学方针,特别要培养能够在不同工作环境中发挥潜能,满足工作要求,并且具备有效地解决临床不同影像技术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影像技术应用型人才。这就要求课程设置要有弹性。一方面,要适应经济社会和医学影像学科的发展需要,便于学生在课程体系范围内具有职业迁移能力;另一方面,要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增加选修课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修,使学生获得必要的知识广度,实现个性化培养。同时,要建立“校外评价”机制,尤其是用人单位和社会公众对学校及学生的评价,及时反映专业与市场所需人才的契合度,努力增强人才培养的适应性。
校企合作制定课程标准,建设特色教材
由临床一线专家组成影像技术专业建设委员会,按照课程教学改革的需要和校内实验实训条件,结合临床一线工作环境,制定课程标准,有针对性地编写教材。目前,本专业要重点建设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医学影像设备学、CT摄影与诊断技术、超声诊断技术四门优质核心课程,形成课程建设标准;与医院企业合作共同开发1~2部专业特色教材,完善2部专业特色实验实训讲义;校院合作共同建立教学资料库,完善和健全人体各系统正常结构影像与临床典型病例影像电子图片和传统胶片等教学资料库。
优化实践教学环节
医学影像技术专业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本着技能操作的规范性、先进性和实用性的基本原则,我院进行校企合作,共建真实职业环境的“医学影像技术实训中心”,强化学生实践技能训练。临床实习前要求每位学生技能训练都能过关,不合格的学生再进行辅导强化训练,合格后方可进入临床实习,以实现本专业与临床实际岗位工作的“零距离”。在逐步完善校内实训中心,全面提升实训教学水平的医学影像技术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的同时,要进一步完善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在我院覆盖长三角的16所教学实习医院的基础上,再扩充建设2~3所教学实习医院,形成教学、实训等功能齐全的校外实训基地,保证本专业学生分组完成X线、CT、MRI、超声诊断技术等专项顶岗实训及综合项目顶岗实习,确保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学生职业岗位能力的培养。逐步建成一批融教学、培训、职业技能鉴定和技术研发于一体的实习实训基地。
构建一支以临床影像检查技师
为主体、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
师资队伍建设是特色专业建设的根本保障,也是学校生存与发展的关键,没有合格的师资队伍就无法建设特色专业。因此,实施特色战略,就必须坚持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理念,始终把师资队伍建设摆在突出位置。(1)我院采用“外引内培”模式,加大经费投入。对紧缺的教师岗位,有计划地引进具有较高学历或较高职称的专业人才,同时鼓励青年教师攻读硕士学位,努力提高教师的科研与教学水平,逐步构建高素质的师资队伍。(2)不断创造继续学习和专业深造的机会。每年我院都要求特色专业骨干教师到临床一线挂职锻炼至少2个月,积极组织他们参加各种学术交流活动,引导教师自觉学习和掌握最新学术动态,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3)专业课教师除了有教师证外,还必须取得专业技术资格证书,否则不予晋升。(4)建成一支与高职教育相适应的专兼结合、结构合理、经验丰富、学术水平高、创新意识强的“双师”素质教学团队。依托合作单位,从医院聘请在医学影像领域有较深造诣的专家1名作为专业带头人,培养专业骨干教师6名,引进专业骨干教师1~2名,重点培养兼职教师8~10名,实现院内外师资互动和互通,完善资源共享机制,组建一支由多名影像一线专家组成的兼职教师人才资源库。
通过建设以“双师”结构和专兼结合为特征的专业教学团队促进特色专业发展,同时要建立“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激励制度。学院已制定相应政策鼓励教师向“双师型”发展,对“双师型”教师除了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外,还在外出培训交流、职称评定、聘任、考核和评优以及科研经费安排等方面给予政策上的倾斜;对没有完成“双师型”教师培养目标的教师及时给予批评,并限期达标;要逐步淘汰不合格教师,做到让教师既有动力,也有压力。在对兼职教师的管理中获得依托单位的大力支持,采用聘任制,并且纳入教师考核行列,对工作中缺乏责任心的外聘教师通报到依托单位,由依托单位做相应处理,并不再聘用。对专业建设有突出贡献且表现优秀的外聘教师给予相应的奖励和政策支持。
以就业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
依托职业鉴定机构,实行多证制教育模式 我校依托有资质的职业鉴定机构实行多证书教育模式。目前,我校已经开展的有心理咨询师、妇幼保健员、按摩师、营养师等证书教育,操作过程中严格按照国家有关部门制定的职业资格等级标准进行培训和考核,鼓励学生在现有教育的基础上获取这些职业资格证书。目前,该专业多证书教育覆盖面近100%,对提高学生的素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增加了毕业生的就业机会和就业竞争能力。
完善机制,创新载体,开展常态化的技能比武 技能比武体现了“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育理念。通过技能比武,充分展示学生的才华与技能,有效地提升团队的协作能力,为较好地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起到了促进作用。通过比武,学生了解了自己的不足,找到了薄弱环节,同时也反映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起到了“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的引领作用。为了充分发挥技能比武的引领作用,促进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密切结合,促进人才培养和岗位能力标准密切结合,要进一步完善机制,让大部分学生都有机会参加。目前,我校每年都开展相应的技能比武,比武项目以省级或国家级技能比武项目为蓝本,同时积极参加省级和国家级技能比武,努力打造品牌效应,创造社会效应。我校还成立了相应课程学习兴趣小组,这些兴趣小组由专门人员负责,开展常态化的活动。
完善高职专科升本科的教育形式 为高职专科学生升本科建设绿色通道。目前,我院有两种形式:一是和地方本科院校联合办学,二是引导学生参加自学考试,考试前给予必要的考前辅导。
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
建立专业教学资源库 建设教学资源库是为了整合优秀的专业教学资源,一方面锻炼学生的自学能力,另一方面变封闭教育为开放教育,并且实现教育资源的广泛共享,凸显本专业的优势地位。教学资源库建设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必须调动广大专业教师积极参与建设,也可以与相关院校共同研制开发教学资源,形成共建共享的良性循环机制。教学资源库建设又是一项系统工程,学校领导要有足够的重视,教学团队的每位教师都要积极参与,网站维护人员要有良好的技术和技能。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构建精品课程体系,通过精品课程建设逐步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目前,本专业主干课程有两门已经建设成精品课程,其他主干课程正在逐步地精品化。精品课程建设的同时要建立精品课程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及标准,制定相应的保障政策和激励机制,加强对验收和评审等重要环节的监管,切实以精品课程提升特色专业建设水平。
提升特色专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高职院校要重视对特色专业的宣传,争取使之成为品牌专业。特色专业不是自封的,必须为社会广泛熟知和认可。虽然不能照搬工厂宣传产品的做法,但可借鉴企业的营销理念,通过一系列载体和必要的包装进行宣传。我校为了加大宣传力度,印制了特色专业宣传册,放假前一个学生一本,让他们带回去给家长和周围的人看;加大学院网站对特色专业的宣传力度;通过技能比武平台进行宣传;再加上特色专业本身具备的核心竞争力,一定能够形成品牌效应,扩大其社会影响和知名度。
加强教学过程管理
为了加强教学管理,高职院校应逐步完善院、系、教研室三级管理,健全教学管理规章制度以及特色专业建设管理运作机制,建立教学质量保证与监控体系。在此基础上,我院成立了“特色专业建设督导组”,该组成员主要负责督促检查:(1)特色专业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提出建设性的整改意见,并及时把这些意见反馈给相关责任人。(2)对专业带头人的管理要制度明确,责任落到实处,保障有力。特色专业带头人在特色专业经费使用上拥有自主权。(3)对教学各环节进行监控,包括课程监控、人员监控、制度监控及考评监控等。我院每个教学单元都设有以学习委员为成员的教学反馈信息员,实行周报制,通过这些信息员能够及时发现、真实反映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教学信息员通过反馈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参与到教学管理中来,在教师与学生沟通中起到桥梁作用。通过教学信息员反馈的问题,使我们从另一个方面了解到课堂教学的真实情况。(4)每周三下午为教研活动时间,督导组成员不定期参与。
建立特色专业研究促进和保障机制
针对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建立特色专业研究促进和保障机制,并依托合作单位和专业资源开展本专业教学研究和应用技术研究,着力提高教师专业教育教学水平,逐步形成专业优势和特色。同时,要建立应用技术研究的导向和保障机制,鼓励专业教师积极参与应用技术研究,增强为行业或区域经济建设直接服务的能力。还要注意“重科研、轻教学”的误区,不能以科研代替教学。高职院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技能型、应用型人才,高职院校的中心工作是教学。
结语
特色专业建设是一项涉及多方面的变革和创新的教育活动,不仅要遵循高职教育教学的规律,还要紧跟医学影像技术发展的步伐和市场需求,坚持抓内涵建设的同时拓展外延,争取达到“专业有优势、上岗有能力、继续学习有基础、持续发展有潜力”的特殊优势,以推进我院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向更高层次迈进。
参考文献:
[1]曲家惠,程秀莲.特色专业建设与课程体系创新[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10,5(3):30-31.
[2]卢玲,巴山.培育特色专业 实现持续发展[J].科技创业月刊,2012(6):115-116.
[3]郑蕾,尤凤翔.职业院校特色专业建设分析与思考[J].职教论坛.2011,7(12):1-4.
[4]李义兵,余英宏.医学影像工程专业人才需求分析与培养模式的探讨[J].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06,8(4):554-555.
[5]李翠莲,喻弯.高职院校特色专业建设的思考[J].当代教育论坛,2007(9):117.
[6]陈少斌.高校特色专业建设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39(6):144-146.
[关键词]CR摄影;重复拍片检查
[中图分类号] R14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7210(2008)09(b)-187-02
现将我院放射科2007年1~9月CR重复拍片14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收集我院放射科2007年1月~2007年9月CR重复拍片146例(男89例、女57例)。年龄2个月~85岁,其中胸片52例(床旁拍片31例),腹部平片18例,颈椎张口位片15例,腰椎平片11例,胸椎平片9例,股骨颈仰卧水平侧位片5例,鼻骨侧位片5例,颈椎斜位片5例,肱骨经胸位片4例,尾骨侧位片4例,副鼻窦瓦式位片3例,髌骨轴位片3例,骨盆平片2例,颧骨轴位片2例,下颌骨侧位片4例,颞合关节张闭口位片3例,眼眶正位片1例。
1.2机器设备
富士CRXG-1,富士干式激光相机DRYPIX4000,岛津UD150B-10拍片机,岛津MC125L-50移动式床边拍片机,万东HF50-5型拍片机,岛津UD150B-30拍片机。
1.3检查方法
使用IP板进行曝光拍片,具体拍片方法、摆放与普通X线拍片相同。IP板曝光后用富士CR系统进行扫描处理,显示影像后观察,如果有影像模糊,患者移动产生伪影,患者摆放偏离,被照影像包括不全,被照影像有体外异物而影响诊断,拍片条件不合适,摆放不正确等各种因素造成所拍影像不能提供正确医学诊断,需要重新拍片,直到满足医学诊断要求为止。
2结果
对146例重复拍片患者的影像进行分析发现:影像信息被照部位包括不全而影响诊断58例,占39.7%,由于患者自身原因不能配合44例,占30.1%,摆放不正确19例,占13.0%,拍片条件不合适12例,占8.2%,体外异物(如:发卡、耳环、胸花、拉链、硬币、玉佩、项链等物品)而产生伪影7例,占4.8%,技术操作人员工作失误造成重拍2例,占1.4%,拍片部位与申请单不符4例,占2.8%。
3讨论
用CR系统进行数字拍片与普通X线拍片检查相比,重复拍片率已经大幅下降,报废胶片已经不存在,但是重复X线检查还是无法避免。重复X线检查不但增加了对患者的辐射剂量,而且增加IP板的重复使用次数,缩短了IP板的使用寿命。通过对146例重复拍片原因的分析,许多的重复拍片检查,通过工作人员的努力、患者及其陪人的配合是可以避免的。
3.1做好检查前的准备工作
首先确保机器设备运转正常;工作人员在拍片检查前应认真阅读申请单,对姓名、性别、年龄进行核对,明确拍片部位及目的,选择合适尺寸的IP板,根据患者体型和拍片部位选择合适的曝光条件;患者被检查部位可着薄棉织品衣服,除去可造成人工伪影的物品如:骨质或金属纽扣、发卡、耳环、胸花、拉链、硬币、玉佩、项链、塑料辫绳、敷料(含碘药物、中药膏剂)、含金属丝的衣服等。做好摄影前的呼吸训练,根据检查部位的不同采取不同的呼吸屏气方式。对年小的婴幼儿,拍片前尽量消除患者的恐惧心理,交待家长如何配合协助检查。对年老体弱多病的患者,交待陪人如何扶好患者,使患者尽量不移动。对一些肢体活动受限不能很好配合的患者,交待患者尽量配合,选择合适的摄影。
3.2被检的摆放
拍片前严格按照解剖部位与投照位置摆放,正确地摆出患者的摄影是检查成功的重要条件。首先选择合适尺寸的IP板,使它足够容纳投照位置,避免因投照位置未包全而进行的重复检查。其次,位置摆放准确,特别是复杂的,要做好检查的充分准备,必要时查阅有关资料。在摆位置过程中,要与被检者进行沟通,使被检查者充分配合,对不能充分配合的被检者要由陪护人员帮助,确保投照位置摆放准确。
3.3摄影曝光参数的选定
CR摄影技术在医院放射科平片检查中有着非常明显的优势,拍片时即使摄影条件不很合适,最终也能处理出比较满意的摄影图像。如果摄影条件相差很大,CR系统处理后的图像也是不能提供正确医学诊断的。所以忽视摄影条件的选择,也是不对的,一定要根据摄影部位的厚薄、密度不同来认真选择KV值和MAS值。以便获得最佳分辨率和一定的原始信息,以便于进一步处理。X线的中心线要与拍摄部位一致,并在IP板中心,以保证曝光均匀、密度一致。在摄影过程中要合理使用缩光器,特别是在摄影条件较大的摄影中,使它屏蔽不必要的射线。IP板的使用寿命是有限的,随着使用量的增加,它的感光功能也相应降低,要逐步增加X线的曝光量,使其荧光物质充分感光。
3.4急诊抢救的处理
急诊拍片检查为临床救治急诊患者的第一手资料,由于急诊患者病情比较重、比较急,给拍片工作带来困难,也是引起重复检查的主要原因,在检查过程中一定要把患者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必要时要有临床医生和家属配合,在检查过程中不但要迅速,而且要尽力做到一次成功,这需要每一位技术人员要在日常的工作中总结经验,熟练应对各种急诊拍片。
3.5床旁拍片的处理
床旁拍片的患者一般都是移动不方便的危重患者,这要求技术人员机器操作、摆放要迅速,在摆放前取出患者体外异物,根据患者拍片部位摆好机器的位置,选好合适的摄影条件,交待陪人协助,尽量争取患者配合,快速摆好、放好IP板进行曝光,尽量减少失误,减少重复拍片。
3.6小儿拍片的处理
小儿拍片检查是小儿疾病的一种常用检查方法。由于患者年龄小,往往无法很好配合,影响拍片工作,从而导致小儿拍片重拍率高于成年人。在小儿拍片过程中,操作人员要做到和蔼可亲,尽量消除小儿的恐惧心理,获得小儿患者最大的配合程度,对能够站立的小儿,应采取立位拍片,因为在工作中发现立位摄影带给小儿的恐惧心理要比卧位小得多。对不能站立的小儿,要由家长固定其四肢,尽量减少移动造成重复拍片。小儿摄影要采取较高的MA值,较短的曝光时间。曝光时间越短,曝光时产生运动模糊的几率就越小。这样就减少重拍率。
3.7做好IP板的保养
IP板作为CR成像的载体,要做好IP板的清洁工作。要及时清除IP板上的灰尘、污点、血迹及暗盒表面的污物。IP板擦拭应用柔软的棉布,使用专业清洗剂擦拭,超过24 h未使用的IP板应擦除后再使用。保持IP板在拍片前处于良好的状态,也是减少重拍率的一个因素。
3.8增强责任心,加强业务学习
作为一名放射技术工作人员,直接接触患者,因此要有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和高度的责任心,并且要有较高的专业素质和应变能力。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因工作人员的疏忽而进行重复摄片。
总之,注意并做到以上这些情况,能尽量避免重复摄片,以最快的速度,获得最优质的医学影像照片来满足临床诊断的需要,才能更好地为广大患者服务。
[参考文献]
[1]袁肄德.X线摄影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
特色专业是办学思想、科学研究、培养模式等方面具有较高声誉、个性风貌的专业,是教育目标、师资队伍、课程体系、教学条件和培养质量等方面具有较高的办学水平,已产生较好的办学效益和社会影响,是“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精,人精我新”的个性化专业。2007年至2010年,教育部、财政部先后分批在全国本科高校立项建设了3376个特色专业建设点(涉及特色专业310个),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南方医科大学、上海交通大学、首都医科大学、东南大学、清华大学、东北大学(自筹)、湖北科技学院、西安交通大学、天津大学等10所高校的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是其中的特色专业建设点之一[1]。
(一)研究对象的选择
我国现有127余所高校从事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本、专科人才培养工作,其中96余所为综合性或单科性理工类院校,31所单科性医科院校。所有院校专业课程体系结构中都开设了人文社科课程、医学类基础课程、理工类基础课程、工程类核心课程及其与其相关选修课程,不同院校在学分、学时与实施上有着不同程度的侧重。一般来说,多数综合性或理工类高校偏向于电子类、计算机类等理工方向,多数医科类高校侧重于生物材料与生物力学、影像工程、医学物理、医学仪器等领域。本研究以南方医科大学与湖北科技学院为例,对生物医学工程专业课程体系进行比较分析。
(二)研究资料的来源
湖北科技学院的研究资料主要来源于原咸宁学院教务处编印的本科人才培养方案(2010年版)和学院主页及其它查询调研;南方医科大学资料来源于该校提供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培养方案的电子版及其该校专业建设点主页。
(三)主要研究方法
基本研究方法参照作者前期生物医学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研究的思路[2],收集研究文献材料采用系统研究法、比较法、统计法对院校学科专业、课程设置多维要素质点,进行多方面的比较分析,找出特点和存在的问题,以提出课程体系改革与优化措施和建议。
二、南方医科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本科课程体系
(一)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本科背景简况
南方医科大学(以下简称南医大)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本科及其相关专业有医学影像工程、医学信息工程、医学仪器检测、医学物理、电子信息工程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专业办学方向,还有“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2007年获教育部高校第一类特色专业建设点,并建设有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省级精品课程和研究生示范课程多门,出版国家级教材多部,多次获得广东省教学成果奖。
(二)课程体系的核心课程群
主干学科是生物医学工程;主要课程包括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电路分析、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C语言与程序设计、人体解剖学、生理学、信号与系统、医学传感器、医用X线机原理、CT成像原理与技术、MR原理与技术、医疗器械质量体系与法规、医学电子仪器原理等。
(三)本科毕业生的就业方向
课程体系中的主要课程决定毕业生未来的就业岗位和就业方向,毕业生的就业方向主要是在医疗仪器的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医疗仪器检测机构、医疗仪器企业的研发机构、三甲医院的设备中心、生物医学工程及相关学科的科研单位从事仪器检测、生产研发和质量控制等工作,也可以攻读本学科或相关学科的硕士学位。
(四)生物医学院工程专业的课程结构
课程体系结构分为政治理论与人文素质课程、公共基础课、学科基础课、专业课四段式课程构架模式。课程总学分/总学时为14分/2644学时,理论课与实验实践学时比例为2183:461/1:0.21。必修课与专选课学分比例是104:45/1:0.43,学时比例是1820:824/1:0.45。
(五)集中实践训练环节
南医大集中实践训练折合成32周,1280学时,其中模电课程设计1周,40学时;模电课程设计1周,40学时;医疗仪器综合课程设计2周,80学时。毕业实习4学分,160学时;生产实习4周,160学时;毕业设计(论文)14周,560学时;军训与劳动2周,80学时;创新课程4学分,160学时。
三、湖北科技学院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本科课程体系
(一)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本科背景简况
湖北科技学院(以下简称湖科院)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本科及其相关专业方向有医学仪器、医学影像工程、医学物理、医学信息工程、听力学、眼视光学、医学信息工程(注:医学信息工程、眼视光学、听力学方向没有正式纳入人才培养计划实施)等6个培养方向。2007年被评为省级品牌专业,2009年获教育部财政部高校第一类特色专业建设点。近年来出版医用传感器、医疗器械营销实务等10余部国家级规划教材,多次获得湖北省部级、教育厅教学成果奖。
(二)课程体系的核心课群
主干学科生物医学工程的主要课程包括高等数学、普通物理学、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数字信号处理、医学图像处理、基础医学概论、医用传感器、医用检验仪器、医学影像仪器、微机在医学仪器中的应用等。
(三)本科毕业生的就业方向
本科毕业生的就业方向主要是二级以上医院、其他医疗卫生保健机构、医疗器械公司从事医疗仪器、设备使用维护与维修,仪器设备管理,医疗器械营销策划与推广,也可以攻读本学科或相关学科的硕士学位。
(四)生物医学院工程专业的课程结构
课程体系分为通识教育课(通识必修课、通识选修课)、学科基础必修课、专业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三段式五层次课程构架模式。课程中总学分/总学时为158学分/2810学时,理论课与实验实践学时比例为2200:475/1:0.22;必修课与专选课学分比例是117:42,学时比例是2180:630/1:0.34。见表2。
(五)集中实践训练环节
湖科院集中实践训练共47周,其中专业实习26周,毕业设计(论文)10周,就业实践8周,军训3周;而劳动教育,医学仪器等课程、模电、数电课程设计教研室分散实施,没有载入训练周,这也是与南医大的不同之处。
四、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本科课程体系的比较分析
(一)专业课程体系架构的比较分析
南医大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本科课程结构由政治理论与人文素质课程、公共基础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四段式课程构成。公共基础课程只开设必修课,其他每段课程均开设必修课、选修课,段内必修课与选修课交织在一起。而湖科院本科专业课程结构是由通识教育课程、学科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三段式、五层次课程结构组成。学科基础课程只开设必修课,通识教育课程、专业课程均设有必修课、选修课两层次。南医大没有开设医用化学、电子工艺实习,是为数不多的院校,未开设医用化学课程显示远离生物与高分子材料类。将高等数学、大学物理学列入公共基础课程,可能是因为该校属于单科性医科院校,将其列入所有专业的公共课之故。南医大公共基础课程没有选修课,湖科院是学科基础课程未开设选修课。这意味着在公共基础课、学科基础课段建立大一统具有相对稳定性的课程教育平台,有利于实现大基础、宽口径、后分流的人才培养模式选择与创新,适合于发展专业培养方向,南医大更能体现出平台宽口径。
(二)课程体系学分、学时分配的比较分析
1.专业课程总学分、总学时比较分析。两院校生物医学工程专业课程总学分/总学时,理论课与实验学时比例分别见表1、表2,通过比较可以看出,湖科院学分、学时、理论课与实验学时比例分别高出南医大分/166学时,比例高出1:1:0.07,但差异相差无几。两校分别与上海交通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专业课程学时比较,总学时1831学时,实验课学时为243,占总学时13.3%[3]。两校均高于上海交大,这数据显示出211工程大学人才培养既重理论教学,又重实践研发、自主学习之缘故。2.必修课与专选课学时比较分析。选修课是课程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必修课的优化和适时、适宜性补充和调节,弥补人才培养方案中课程内容的不足,调和、衔接课程内容的顺序性,适应市场与社会发展的需要。南医大必修课与选修课学分、学时比例分别是1:0.43、1:0.45,而湖科院是1:0.34、1:0.34。数据显示,南医大选修课学分、学时比例高于湖科院而偏高的现象,且选修课偏重于学科基础课程和专业课,容易造成学科、课程与教材建设方向性不明,建设稳定性差。由此建议,开设选修课学时数应以不超过必修课的10%为宜,有些课程还可以专题讲座的形式进行[4]。3.学科基础课程学分、学时分配比较分析。学科基础课程学分、学时分配数据从表1、表2看出,学科基础课开设门数、学分、学时及理论与实践学时的比例,与全程教学课程总学分、学时基本平行,基本上分析内容要素都是湖科院高于南医大,只有一项有意义的数据是理论与实践学时的比例差异性大,湖科院高出南医大的1:0.13,显示出湖科院在学科基础课程教学中重实践教学,着重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这种差异性说明,从总体上看湖科院更重视实践教学,反映出其是综合性院校,涵盖医学、理学、工学等十大学科门类,组建17个教学院部,给实践教学创建了良好条件和宽厚的共享资源。4.医学课程学时比较分析,课程体系中医学课程开设情况与比较。南医大开设医学课程4门,总学时是212学时,分别是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和临床医学概论。湖科院开设医学课程也是4门,总学时是297学时,分别是基础医学概论(解剖、生理、生化)和临床医学概论。从学时比较看,湖科院医学课程学时高出南医大85学时,高出率约占9%。值得讨论的问题是南医大是单科院校,医学基础条件好,该偏医的却偏工;而湖科院是综合院校,有较强的理工教学条件却偏医。两校与赵娜等人报道的“医学院校开设的医学基础课程比例高于理工院校的论点不相符合[5]。从邓军民等人报道资料看[6],首都医科大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开设的医学课程有6门共472学时,远高于同类的南医大260学时,也高于综合类的湖科院175学时。
(三)专业课程与就业方向比较分析
从课程与就业的关系看,从整体上讲,主要课程设置要面向市场、面向社会,在很大程度就决定、支撑着就业方向、就业岗位。两院校对就业方向总体的表述是在医疗仪器的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医疗仪器检测与研发机构、医疗卫生机构、生物医学工程及相关学科的科研单位、医疗器械公司等单位从事专业技术工作。而南医大就业方向偏重仪器设备的检测、质控与研发,而湖科院则偏重于仪器、设备的使用与维护,医疗器械公司从事仪器设备营销策划。
(四)集中实践教学环节比较分析
实践教学环节是集中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主要措施。南医大集中实践训练32周,与湖科院集中实践训练47周相比,从总体上少15周,由于集中实践教学环节各校各异,比较的实际意义不大。但要说明的要素是,湖科院的医学仪器类、模电、数电等课程设计在操作层面上由教研室分散安排,生产实习实际上是名义,也未开设创新课程。而两校的共性不足是实践教学环节都没有开设工程实践(金工实习)训练课;南医大未开设电子工艺实习课,开设电子工艺实习的湖科院也没有做好集中训练。实质上两校集中实践教学环节均不符合高校工科类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和标准。
五、创新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课程体系目标的建议
通过专业课程体系比较分析,参照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实际需要,引导建立国家专业本科教育标准,特色专业建设质量工程评估,配合专业认证制度与任务为载体的课程体系,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坚持办学理念创新,探究专业培养前沿,明确专业培养目标
理念创新与目标要求可参照东北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培养目标,拟综合利用中外优秀的办学资源,发挥国内外企业、集团公司的科研、教学和市场优势,实现“产、学、研”合作与合作教育,培养适应生物医学工程学科前沿的科技领域发展需要,精通专业基础理论、专业知识与技能,具有创新意识、创造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此外,高校可利用专业教育教学资源条件探索与完善“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生物医学工程本科专业文科学士培养计划”。
(二)深化课程体系改革,优化课程构架
第一,课程体系改革宜突破传统三段式课程结构,建议建立新三段式九层次课程结构,每段课程开设必修课和选修课,以西安交通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专业课程体系为例,通识教育课程分为思想政治教育、国防教育、大学英语、计算机等公共基础通识教育课程;学科教育课程分为基础科学教育课程、专业主干课程、专业课程;集中实践教学分为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工程实践、课外实践(社会实践、科技与竞技活动)[7];第二,未来的任务是积极探索面向市场营销方向的生物医学工程本科专业文科学士培养方案,其专业课开设医疗器械管理、经济、营销类课程,学时不少于总学分、总学时的35%—40%;三是学习清华大学,结合本校特点探索夏季小学期制,满足学生个性化课程选修,拓展实践的时间、空间,采用多元教学及实践活动设计。
(三)优化课程体系,规范课程主导原则
课程体系设置可参照浙江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专业课程设置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电子电路设计、传感器与及仪器设计、信息与图像处理、生命科学类等五大模块[8]。要求在课程体系结构、内容之间应该设置合理比例,淡化学科自身的重要性,打破学科界限,避免体系出现较大的偏颇局面,也应避免面向市场、就业岗位的选修课而冲淡学科基础或主干课程,对开设的选修课一定要突出个性化。鼓励将学科前沿的新知识、新技术、新成果快速引入主要课程内容中,拓宽学生的知识新视野。
(四)谋划课程体系策略,适应控制学时比例
现代医疗建筑的特殊性,形成其在项目建设中的复杂性、多变性,使得工程成本的控制较为困难。文章按照医疗建筑的基本建设程序,从规划阶段、设计阶段、招投标、合同签订阶段、实施阶段、审计阶段入手,分别介绍了每个阶段的成本控制要点。
关键词
现代医疗建筑 成本控制 要点
当前,在建筑工程项目中,概算超估算、预算超概算、决算超预算的“三超”现象普遍存在,从而导致建筑工程项目投资的严重失控。由于医疗建筑的特殊性、复杂性,医疗建筑成本控制的难度较大。在大力发展绿色医疗建筑、低碳经济的今天,遵循市场经济规律,有效地控制医疗建筑项目成本,是项目管理的重要环节。
成本控制的关键是实现成本的过程控制,按照医疗建筑的基本建设程序,在规划阶段、设计阶段、招投标及合同签订阶段、实施阶段及结算审计阶段,运用事前控制、事中控制、事后控制的方法进行全过程的成本控制,以达到预期的成本目标。
一、规划阶段成本控制的要点
编制一个科学合理的总体规划方案是现代医院建设中必须完成的首要工作。这对于医院总体协调、科学发展、避免盲目建设和“见缝插针”式建设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总体规划要在满足区域卫生规划需要的同时满足医院医疗事业发展的需要,通过精确定位医院的医疗规模和服务需求,科学地对市场进行预测,兼顾医院今后发展的可能和患者需求,考虑适度超前、预留空间。
在确定总体规划、完成项目可行性研究的基础上,要科学编制工程投资估算。投资估算编制尽可能做到细致、全面,从现实出发,充分考虑到建设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及不利因素对工程造价的影响,考虑市场情况及建设期间预留价格浮动系数,使投资估算基本上符合实际并留有余地,真正起到控制项目总投资的作用。
事实证明,工程项目前期投资估算的偏差是造成其投资效益低下、“三超”现象屡禁不止的根源,可见,项目规划、决策阶段对工程造价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二、设计阶段成本控制的要点
设计阶段是建筑工程控制成本、降低造价的重要环节。设计阶段对整个工程成本的影响可达35%~75%。
作为医院建设管理方,应优先选择具有丰富医疗建筑设计经验的设计单位,确定经验丰富、综合技能全面的设计师担任设计项目负责人。优秀的项目设计负责人能够把握设计的整体风格、思路和投资情况,达到理想的效果。
在设计过程中,要吸收医学专家、医院管理者共同组建设计团队,充分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以医疗流程分析为技术原点,从安全、功能、标准和经济等方面全面权衡,对医疗建筑项目的特点进行仔细的分析比对,围绕项目医疗功能和指标要求确定一个经济、合理的设计方案。
要重视设计方案的优化,特别是一些有特殊使用功能要求的科室,如手术室、消毒供应室、静脉配置中心、医学影像中心等,这些科室虽然从面积而言占整个项目的比重不会太大,但由于其特殊性,其单位造价却非常高,一旦设计出现失误会造成较大的损失。为此,可利用初步设计概算审定的投资额和工程量分解到各个专业,每个专业在保证功能的前提下,按照分配下来的投资限额控制各阶段的设计,严格地按照计划规模进行建设,以保证项目的建设能够在计划投入的资金范围内完成,避免因资金不足而使计划项目的建设搁浅,导致工程不能顺利完成。
施工图设计完成后,建设单位要严格审核施工图纸,对甲、乙方的图纸会审、会议纪要等技术文件严格把关,做好设计阶段各个环节的投资控制。
三、招投标及合同签订阶段成本控制的要点
建设单位对招标文件的制定是否重视及招标文件水平高低直接影响到工程建设成本的高低,因为在招标文件中已明确规定招标人对投标报价要求、采用的材料价格和评标标准等所有实质性要求和条件,它是工程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双方签订合同、进行工程结算的主要依据。因此,要把握招标文件编制的规范性和严谨性。
在开标前还要严格审查施工单位资质和业绩,进行实地考察,避免实力不强、管理不善、技术力量薄弱的施工队伍进入,造成对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的不利。
工程合同签订是建设单位在管理中必须把好的又一重要关口,施工、采购合同条款必须明确双方责任,对合同中的施工工期、工程价款的结算方式、违约争议处理等,都应有明确的约定。同时,正确预测在施工过程中可能引起索赔的因素,对索赔要有前瞻性,有效避免过多索赔事件的发生。特别是容易发生纠纷和索赔的条款更要细化。实际工程实践中,许多纠纷都是由于合同条款划分不细、深度不够,导致实施过程当中发生利益纠纷造成难以处理的局面。
四、实施阶段成本控制的要点
一个项目的建设,历经数月甚至长达几年。期间,建筑材料的市价波动,人员工资的不断变化,工业化生产、机械化施工程度的提高及高新科技成果的运用等,都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建设成本的变化。因此,项目实施阶段是建设成本控制难度较大、较复杂的阶段。
由于材料费在工程成本中往往占有很大的比重,一般占预算费用的70%,在实施阶段的成本控制中材料价格的控制是非常重要的。必须严格按照合同中的材料种类、用量来控制材料采购。对于主要材料、设备以及大宗材料,进行较大范围的询价、比价,选用质优价廉的材料,才能有效节约建设资金,达到控制投资成本的目的。
由于医疗建筑的复杂性和多变性,工程签证在所难免。严格现场签证管理,是施工阶段控制工程成本的关键。工程变更签证是否把关严格直接影响建筑工程成本的高低。对必须发生的变更签证,尤其是涉及到费用增减的变更签证,应及时计算相关增减费用,随时掌握项目费用额度,随即附加变更价款在工程总值中的增减额度预算,将被动的事后控制变为事前控制,避免积压,对工程造价心中无数。而且应尽早实现变更,以减少损失,因为对已完成或部分完成的工程内容变更还需拆除,势必造成更大的损失。许多工程就是由于现场签证不严格、不严谨,给工程结算带来很大的麻烦。为此,建设单位应指派工程造价管理专业人员常驻施工现场,随时掌握、控制工程成本的变化情况。
在项目的实施阶段还要注意加强“质量成本”控制及 “工期成本”控制。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把质量关,做到工程一次合格,杜绝返工现象的发生。
五、审计阶段成本控制的要点
决算审核是项目管理活动的最终环节,也是工程成本控制的最后关口。在实际工程中,由于施工单位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一些施工单位为了获得更多收益,高估冒算现象在结算时比较普遍,他们一般采用多计工程量、高套定额单价、巧立名目等手段人为地提高建筑工程成本。因此,建设单位在审核时必须予以高度重视。
针对目前工程量清单报价,施工单位往往采取“低价中标,索赔赢利”的方式承揽工程。作为建设单位造价管理人员要做到事前把关,主动监控,严格审核工程变更,计算各项变更对总投资的影响,从使用功能、经济效益等角度确定是否需要进行工程变更,减少不必要的工程费用支出,避免投资失控。
由于建设工程决算的审核是一项繁琐而又细致的技术工作,审核人员必须具有预算技术、建筑设计、施工技术、相应的法律法规和较高的预决算业务能力等专业技术知识,选择实力强、责任心强的审计单位,深入工程现场,掌握第一手资料,才能把好审计关。
六、结束语
工程成本的控制与管理是一个动态的全面管理与控制的过程。由于现代医疗建筑的特殊性,形成其在项目建设中的复杂性、多变性,使得工程成本的确定与控制变得更为困难。这就需要建设单位将建设工程成本控制的思想贯穿于项目建设的全过程,从项目规划、设计、招投标及合同签订、实施及审计各阶段进行控制,把总体规划、合同管理、工程签证等方面作为成本控制管理的重点内容,时时运用成本控制的手段和方法,把握住市场经济的脉搏,对工程成本的管理做到既要全面又要有侧重点,将投资规模有效地控制在项目总概算内,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建设资金的投资效益。
参考文献
[1]龚维丽.工程造价的确定与控制[M].中国计划出版社,2000:45-51
[2]张正慧.医院建设项目现场管理要点分析[J].现代医院管理,2010(6):38-40
[3]刘洪峰.浅议价值工程理论在设计阶段造价控制的应用[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1):26-29
[4]谭西平.论医院建设项目投资控制与管理[J]. 中国医院建筑与装备. 2013,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