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23 16:53:53
导语:在初中历史学科问题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一、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模式落后,学生主体地位不突出
虽然一直强调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但受传统教学思维的影响,部分教师对此的认识仍然不够清楚,在实际的教学中仍然是“组织教学——复习旧课——讲授新课——巩固新课——布置作业”这一流程。诚然,这种教学模式能帮助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较为系统地接受书本上的知识,但过于注重以教师为中心,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只能被动听讲,完全没有思考的空间和发挥的余地,久而久之,不仅严重消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学效果也不够不理想。
(二)教学空间及策略有限,学生学习兴趣低下
由于初中阶段的教学设施不够完善和现代化,在教学中教师只能局限于课堂,无法灵活地将学生从课本引入现实,对学生的历史学习造成了很大的阻碍。不止于此,教师的教学策略也相对陈旧,很多时候仍然依赖于课本和教参。这样的教学过于生硬,学生学起来不仅略显艰涩,更缺乏足够的思考空间,学习毫无乐趣可言。
(三)教师队伍参差不齐,整体素质有待加强
一名合格的历史教师,必须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等方面的基本功。但师资力量薄弱一直是历史学科普遍存在的突出问题,很多学校对历史教学不够重视,现有的历史教师不是年龄过大,就是主教其他课程的兼课教师,或者是缺乏教学经验的年轻教师,这样的师资队伍根本无法保证教学质量。
二、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策略
(一)更新教学观念,改革课堂教学模式
对于初中历史教师而言,不仅要向学生传授基本的历史史实,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历史知识,还有着培育学生历史智慧,形成完美情感的任务,从更深层次来说,初中历史课程担负着训练初中生历史思维能力,帮助学生养成正确的历史观、价值观的重要任务。所以,在实际的教学中,广大教师必须坚决摒弃传统、落后的教学观念,从“满堂灌”教学模式中挣脱出来,多给学生表现的机会,形成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师生交流、生生交流共同讨论合作学习的新的教学模式。这样的教学,才能让学生的智慧、情感与人格不断得到发展、完善和升华,使教学效果最大化。
(二)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随着教育教学的发展,传统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已经不能适应新时期教学的要求。要想做到与时俱进,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广大历史教师必须不断丰富和完善教学方法和手段。首先,由故事引入历史课堂。生动的历史故事,能够迅速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引发学生的探究兴趣。比如,在讲述“秦始皇统治时期”的这段历史时,教师可以介绍“焚书坑儒”这一成语的由来,通过故事引入课本中的历史事件,如此学生便会饶有兴趣地跟着教师的思路走。其次,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历史内容大多较为枯燥乏味,而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有效将视频、图像、动画等方式与传统教学结合起来,为学生更为直观地感知历史知识,提高学习兴趣提供了支持。比如,在讲授到“”这段历史时,教师可以适时利用多媒体播放一些抗日视频,让学生直观感受这段历史的残酷,唤起学生的民族自尊心。有了这一铺垫,学生学习起来热情高涨,远胜过教师在课堂上的千言万语。
(三)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完善评价体系
【关键词】初高中历史教学 衔接 对策
高一历史的难教和难学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成为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一直是广大历史教育研究者和中学历史教师关注的问题,初高中的分离办学使得这一课题更具现实意义。初高中两阶段由于学生所处的年龄阶段、课程设置等不同,高中历史无论在知识容量还是难度上都比初中历史有所增强。尤其是新课程改革实施后,初高中历史课程在课程体系、内容编排、知识深度和广度、教法和学法等方面都发生了很大转变。因此,做好初高中历史教学的衔接工作,使学生尽快适应高中的历史学习是教育工作者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正所谓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高中历史教师应该了解学生在初中阶段历史学习的状况,他们的基础如何?新课程标准指导下的高中历史无论在知识容量还是能力要求上做好初高中历史教学的衔接应转变师生的观念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注重知识教学与能力培养有机结合。在教学实践中现导学案的制作与使用是做好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的有效途径之一。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高中历史教育教学质量,更好地指导学生顺利适应高中阶段的学习而初高中教学衔接的研究更多的是结合具体学科进行的。然而笔者在任教过程中发现,普遍存在着初高中历史教学不衔的接现象,已经严重影响了中学历史教学质量。因此,广大历史教育研究者和中学历史教师很有必要探求解决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问题的途径与方法。这对于中学历史教学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 初高中历史教育教学的差异
1.课程标准的差异
第一,课程理念的异同。初中历史课标更强调“义务教育的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选择应体现时代性,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有助于学生的终身学习。”高中历史课标增加了对“培养学生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科学态度,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理念,以体现高中历史课程标特点和要求。新课程标准指导下的高中历史无论在知识容量还是能力要求上都有大幅度提高,加之知识间的跳跃性、综合性强,教师往往感叹教学任务无法完成。在这种情况下,探究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问题,高中历史教学就可以做到有的放矢,使我们的教学详略得当。
普通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指出:“普通高中历史课程在体系的构建上,既注意与初中课程的衔接,又避免简单的重复,遵循高中历史教学规律。”但如何做好衔接,在上述标准及其解读中并没有具体的解决思路和措施。初中阶段的历史课程与高中阶段的历史课程都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同一系统中有着继承和发展关系的两个阶段。从课程标准制定的理念上看,二者存在很多一致的地方,如都强调历史课程的基础性和发展;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关注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教师教学理念的更新;倡导历史教学评价的改进,充分发挥历史教学评价的教育功能等。
第二,课程目标的异同。“课程目标是对一门课程学习的总体要求,它反映了国家和社会对一门课程的教育宗旨和要求”。历史课程目标包括课程总体目标和课程具体目标两个层次。初中历史课程总体目标是使学生“获得历史基本知识和技能,初步了解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基本过程,逐步学会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增强爱国主义情感,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初步形成正确的国际意识,理解和尊重其他国家和民族所创造的文明成果;学习和继承人类的传统美德,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曲折历程中理解人生的价值和意义,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高中阶段的总体目标则是使学生“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脉络……从历史的角度去了解和思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促进个性的健康发展。”虽然高中历史课程在初中历史课程基础上要求“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素养和人文素养”,但二者的目标都是为国家现代化的发展培养合格公民,这也是新课程改革的总体目标。
初中历史课程和高中历史课程在课程具体目标上都采用“三维目标”设计,即“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层面。
第一,在“知识与能力”方面,初中主要从宏观角度人手,兼顾了历史知识的时序性和系统性。高中则选取微观和宏观两方面纵深发展的知识,更强调历史知识的专题性和综合性。高中与初中相比更加强调历史技能、历史思维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与初中相比,高中历史课程“过程与方法”目标要求在初中历史学习基础上。
第二,在“过程与方法”方面,初中主要要求学生在探究与合作学习中,积累历史知识的同时感知历史、对历史的发展形成初步的认识。高中则重点强调掌握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历史学习过程的本质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根据历史教学目的与自己的身心发展特点,通过系统的、有计划的教学双边活动,使学生在知识、认知和情感方面发生心理变化,并且形成和发展个性的过程。”“进一步认识历史学习的一般过程”,“掌握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学习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努力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注重探究学习,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养成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能对所学内容进行较为全面的比较、概括和阐释;学会同他人,尤其是具有不同见解的人合作学习和交流”。
总体来说,初中历史课程要求学生在探究与合作学习过程中感知历史,形成初步的认识;高中历史课程则要求学生学习能力提高的同时,更加强调学习方式的转变,“学会同他人,尤其是具有不同见解的人合作学习和交流”。
第三,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课程标准都把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放在首位。在初中,主要让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科学的态度和一定的国际意识;高中则强调了对人文主义精神的理解和历史思维意识的培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从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等方面体现了历史课程的教育功能和社会功能。初中历史课程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上要求学生“形成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认同感,树立对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审美情趣,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崇尚科学,确立求真、求实和创新的科学态度;强化民主与法制意识;形成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国际意识。”高中历史课程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指出,通过历史学习“进一步了解中国国情,形成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加深对人文主义精神的理解;进一步树立崇尚科学精神,坚定求真、求实和创新的科学态度;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汲取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进一步形成开放的世界意识。”
第三,强化衔接意识。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历史教师的衔接意识强弱直接关系到初高中历史教学能否实现顺利过渡。对于高一历史教学,教师可以通过进行有针对性的测试、课堂提问等方式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以及对历史学科的认识和态度,从而用来指导教学。
2.转变学习观念
高中历史课标指出“历史课程是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历史意识、文化素质和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门基础课程。”高中生作为普通公民,身为社会中的人,必须具备基础文化知识和基本人文素养;作为21世纪的合格的高中毕业生,面对如此激烈的社会竞争力,必须具备历史意识、历史智慧,广博的知识和历史使命感,顺应时势发展。对于高一学生来说,对历史学习的理解仍停留在初中阶段的认识上。他们普遍认为历史就是过去发生的事,因而只要划书、背书就可以学好历史,临时突击就能取得好成绩。这种对历史的错误认识直接导致学生学习历史兴趣不浓、方法不对、习惯不好,学习效果自然可想而知。因此,高中历史教学必须首先为历史“正名”。在开学之初,教师不应急于上新教材的第一课,而应实施学生对历史认识的衔接教学。
3.讲究方法,注重理解
对高一新生来讲,学习积累的过程,初中历史教材注重史实,形象而生动,而高中教材则注重理论概念,较为抽象。历史课学习的具体方法有:
第一,培养兴趣,移情历史。兴趣是人们积极探究某种事物或进行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是促使学生学习的内在驱动力。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学习兴趣是学习活动的重要动力”。教师作为教育的引导者,要重视学生的兴趣培养,让学生在兴趣的促使下参与知识的获取过程。从问卷调查的结果看,学生对于历史学习的兴趣有待进一步提高。从影响学生学习历史兴趣的因素来看,加强历史自身的趣味性、密切联系实际、合理组织教学等做法有助于学生历史学习兴趣的提高。孔子日:“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句话深刻地阐释了学习兴趣对于学习的作用。学习历史的兴趣是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培养起来的。通过参与一些与历史有关的活动来触摸历史、亲近历史、玩味历史,进而学好历史。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采用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让学生体验历史学习的乐趣。在教学组织形式上,根据不同内容采用不同的组织形式。对于比较浅显的知识,可以让学生自主学习、分组合作、课上交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指导、协助,有助于学生积极参与教学,从中获得成功体验,从而保持学习历史的兴趣。对于理论性较强的内容,以教师讲解为主,通过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讨论,从而实现知识的意义建构。在教学手段上,可以充分利用历史地图册,投影仪以及多媒体等进行丰富多彩的直观教学。将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集合起来,帮助学生抽象逻辑思维的发展。如深圳市宝安中学唐云波老师的公开课《后的中国社会经济》,通过设计《回忆录》的方式将前后国家的大历史与个人的生活有机结合起来,这样就使得原本理论性较强的内容顿时鲜活起来,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调查发现,教师上课生动与否也是影响学生学习兴趣的因素之一。刘正萍的研究表明:对现任教师“不满意”或“说得过去”的占 61.8%。
在学校教育中,教师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有很大影响,因此,历史教师应努力提升自身素质。教师的素质包括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广博的知识积累,较强的教学能力,高超的语言艺术以及较高的引导水平。教师具备了上述几方面素质,才能发挥历史教学的趣味性,增强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第二,敢于质疑,挑战传统。历史是指人类发展过程已发生的重大事件和现象。对于历史问题的解读,我们要运用正确的历史观,坚持“论从史出”的原则,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上作出独立的判断,敢于对任何传统的观点提出质疑,只有这样才能有新的收获。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不断去探索新的知识发现新的问题,才会体验到学习历史的乐趣,同时也在不断提升自己的探究和创新能力。
第三,整理线索,构建知识结构。学习历史,要注意理出线索,构建成历史知识网络结构。应按时空顺序,注重“古今贯通,中外关联”,掌握历史发展的宏观线索,概括重大历史阶段特征,认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总结经验和教训。
第四,多做比较,善于归类。比较和归类也是行之有效的学习历史的方法。通过比较,可以更加深刻、全面地理解历史概念的本质,更加深刻地掌握历史事件的异同,从而认识人类文明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培养尊重文明多样性的意识;通过归类,可以将历史知识系统化,总结出学习历史和分析历史问题的基本方法和一般规律。对于高中生来说,只有对初高中历史学习的区别和联系有全面而深刻的了解,做到心中有数,改变传统的观念,才能尽快适应高中阶段学习。合理改进学习方法,必将能事半功倍,学好历史科目,真正成为具有基本人文素养,顺应时势发展的21世纪合格高中毕业生。
4.注重知识教学与能力培养的有机结合
相关研究表明,初高中历史教学脱节在教学环节上的主要问题是:“知识体系的欠缺和能力培养的不足”。初高中历史教学的衔接,主要是加强知识与能力两方面的衔接。在高一历史教学中,做好知识教学与能力培养的有机结合,有利于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锻炼能力,有利于初高中历史教学的顺利衔接。系统的掌握知识是培养能力的基础。知识的学习离不开记忆,心理学研究表明,有意义的材料较之无意义的材料识记效果好。所谓识记材料的意义,是指其所蕴含的事物内在联系及与识记者知识经验间的联系。简言之,透彻地理解识记材料的意义和内在联系有利于提高识记效果。调查显示,高一学生依然以机械记忆为主要记忆方式,在没有弄清知识之间内在联系的情况下,效果自然不好。要培养能力,必须转变学生的记忆方式,将学生从死记硬背的歧路引领到理解记忆和灵活运用的阳光大道。理解的本质是抓住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因此在教学中教师的首要任务是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网络。新的高中历史课程在知识结构上打破了传统的通史体例。这种编排方式不利于学生系统的掌握知识,不利于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笔者认为,在教学中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网,能够促进学生在识记上融会贯通,在运用上触类旁通。
新课程历史教学特别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历史学科的基本能力要求分为四个层次:再认、再现历史知识;材料处理能力;历史阐释能力;文字表达能力。在学习过程中要结合知识的学习培养学生能力。能力的培养要适应学生心理特征,改变学生滞后的学习方法,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中要运用史实提炼观点,让史实归属于观点,用观点统领史实。如在探究中国近代民族工业艰难发展的深层原因时,通过相关史实,提炼出民族工业“在夹缝中生存”的观点。用观点统领史实,并不是简单的要求学生由史实记忆向观点记忆转化,并不是忽略史实在教学中的作用。教学中,教师应提供相关材料,鼓励学生积极对史实发表自己的看法,再对众多观点依据史实加以综合、比较、提炼、补充。这样,既锻炼了学生分析材料、阐释问题的能力,又能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真正做到知识学习与能力培养的有机结合。
三 利用导学案
导学案是指教师“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经验,为开启学生的智能,发展学生的能力,指导学生进行主动的知识建构而编制的学习方案”。在新课程标准下,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水平、能力水准、学法特点和心理特征等具体情况,在教师主导下,由师生共同设计的、供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完成学习任务使用的学习方案。其着眼点则在于学生学什么和如何学,体现“以学生为中心”。学案既反映学习结果,又体现学习过程。
新课程改革强调一切以学生为本,在课堂教学中倡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究、合作交流,在主动参与中获得知识和能力。学案导学在教师的“导”和学生的“学”之间搭建了一座桥梁,不仅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也有利于提高并保持学生学习的乐趣,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从初高中历史衔接教学的角度出发,导学案的使用能够“帮助学生将新学的知识与已有的知识经验形成联结,为新知识的学习提供适当的附着点”。简言之,学案导学能够有效引导学生使用适当的学习方法预习、听课、复习,继而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会学习。在高中进行历史衔接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充分了解学情的基础上,通过精心设计学案,引导学生回顾已有知识,无疑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新知识,有助于高一学生尽快适应高中历史教学,从而实现初高中历史教学的顺利衔接。
四 结语
作为一名耕耘在中学历史教学一线的教师,对初高中历史教学的不衔接深有感触。做好初高中历史教学的衔接,不仅可以提高中学历史教学的质量,增强学生
学习历史的兴趣,而且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如何做好初高中历史教学的衔接?这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积极参与,献计献策。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问题是一个庞杂的工程,需要多角度进行研究,本文只是在这方面做了初步探索。由于笔者自身知识储备、理论修养等方面的不足,文中的相关论述略显苍白和无力。在以后的工作、学习中,我将继续探寻初高中历史教学顺利衔接的有效途径和方法,以期更好地服务于教学,服务于学生。
参考文献
[1]余力.教育衔接若干问题研究[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3
[2]朱汉国、王斯德.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3]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4]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5]教育部.普通高.新编历史教学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6]赵亚夫.我对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的几点建议[J].首都师大学报,2006
[7]陈其.高中历史课程知识和教学体系浅议[M].历史教学,2004
[8]郑和均、邓京华.高中生心理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1993
[9]陈家麟.当代心理学[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
[10]钟启泉、崔允、张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11](苏联)苏霍姆林斯基.学习兴趣是学习活动的重要动力[J].外国中小学教育,1990(1)
[12]刘正萍.关于新课改中高中生历史学习兴趣的调查[J].教育探索,2006(2)
[13]黄慧红.对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问题的认识与思考[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4(2)
[论文摘要] 本文从课堂问题设计的重要性、问题设计的误区为切入,举例说明了课堂问题设计要“基于教学目标、基于有效观察、基于发散思维”等的优化。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教学就是不断引导学生生疑、解疑的过程。在呼唤以“学生为本”的新课改中,我们有必要重新认识课堂提问的重要性。
一、问题设计的重要性
初中科学课堂问题的设计关系着学生的思考质量,反作用于课堂教学的效率。初中生自我表现的心理需求较为强烈,但又存在着主动表现的心理障碍。因此,富有艺术性的课堂问题设计,既有利于促进学生的自我表现,又有利于他们克服心理障碍,从而使提问能够有效地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其学习积极性,诱导其展开合理、适度的定向思维,推动知识发展和创新,同时也有助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提高教学目标的效率,并突破重难点。然而,不少教师因种种原因使课堂提问陷入有悖于教学科学规律的误区,问题设计缺乏系统性、目标性、思考性、导向性、基础性等,结果导致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二、问题设计误区例析
在各种各样的课堂观察中发现,部分老师并没有对问题的设计进行过认真的研究。因提问目标不清、信口开河而导致学生乃至老师自身手足无措的现象并非个别。例如,有教师在上“地球上的水”时,以娱乐节目的形式把学生分成4组,通过一连串问题的抢答、鼓掌、增减分数等形式把课堂搞得“轰轰烈烈”。但细细品味不难发现,这样的“热闹”到底有多少教学目标能得以落实?这种追求形式的活动,最终只会使学生产生厌倦和抗拒心理。究其因是问题设计缺乏挑战性。有一节科学公开课,课题是华师大版八年级(下)第三章“电”的第一节“自然界的电现象”,上课时教师提问:“暑假中你们遇到最烦恼的事是什么?”学生齐声回答:“停电。”教师:“很好!我们今天就开始学习有关电的知识。”笔者听到这,一种悲哀马上袭上心头:这哪里是教育?分明是一种扼杀!其问题根本没有明确的指向。有一位老师在上“鸟类”时提问:飞机是模仿什么动物制造出来的?生答:鸟类。师:鸟为什么能飞?生答:因有翅膀。师:有翅膀就能飞吗?生卡壳。这样的提问根本无法达到教师的本意(引出本节课的重点:鸟类与飞翔生活相适应的特点),原因在于问题的设计空洞浮泛,使学生茫然失措,其结果必然导致“冷场”。
此外,“为设疑而设疑”的提问也非常普遍,如常常问些“是不是”、“对不对”的问题,使问题单调直露、缺乏思考性,而非“在不疑处设疑”。
纵观以上事例不难发现,不合理的问题设计是导致学生思维僵化、创造性被抑制的重要成因之一。如何有效设计问题?这是需要我们每一位老师深入研究的问题。
三、优化问题设计举例
要在课堂教学中有效运用设疑策略,先应了解设疑策略与教学模式间的辩证关系,即设疑策略应处于下位,应服从于教学模式的总体设计。现以具体实例加以说明。
1.问题设计要基于教学的具体目标
教学目标是指教学活动实施的方向和预期达成的结果,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教学目标主要描述学习者在接受教学过程后所预期的行为变化,且须以课程标准所限定的范围和教材内容所应达到的深度为依据。因此,基于教学目标的问题设计是教师必须遵守的一个原则。
2008年12月19日,在本县农村中学的一堂公开课上,授课教师对华师大版《科学》九下第3章第3节《自然界的碳循环和氧循环》的教学引入是这样设计的:教师在播放“种子萌发长成植株”的视频后提问“感受到了什么”,结果出现“很神奇”、“美极了”、“种子发芽”、“植物生长”等各种答案。此时教师马上把话题转到“植物为什么会生长”这一话题上,许多学生的回答也就戛然而止,紧接着的是一些学生的不满。问题在哪儿?是因为视频和提问的目标指向不明确!若要生硬地得到“植物生长”这一答案,既有“定向思维”之嫌,又无法切入教学目标。若改为学生观看“温室效应”导致的利和弊的视频(如气温升高使作物生长周期缩短,使海平面升高等)后,分组讨论“地球温室效应日益严重的原因”(引导学生从二氧化碳增减的原因进行分析),汇报交流讨论成果,老师再在此基础上进行提炼和归纳,建构自然界中的“碳循环和氧循环”,不但能有效达成教学目标,更能有效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2.问题设计要基于学生的有效观察
观察是知觉的高级形式,是一种受思维影响而进行的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化的持久知觉活动。观察比一般知觉有更强的积极性和理解性,思维在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所以,观察也叫“思维的知觉”。观察是人们学习知识、认识世界的基础,也是创造的开端。有效观察除了需要良好的记录习惯外,还要有明确的观察目的和任务,要有必要的知识准备和周密的观察计划等。而合理的问题设计有利于学生开展有效的观察。
2009年3月17日,笔者在农村中学听了华师大八下第3章第4节《电阻》第一课时的教学过程。上课教师在演示“并联在同一电路中的两个小灯泡发光现象”(69~71页“思考与讨论”中的实验)后提问:“两个灯泡的灯丝长度与粗细一样吗?与亮度有何关系?”结果,学生并没有马上回答,而是重新观察后回答 “不一样,灯丝粗而短的更亮”。以上例子从表面看,学生参与度很高,效果似乎不错,但细细分析不难发现,学生在教师提出问题前的观察是无效的,他们得出的结论是提问后的重新观察,且因问题过于明确,所以缺乏思考的深度,从而出现学生回答热烈的教学假象。因此,这种提问对学生进行有效观察并无多大价值。可做如下改进:在学生观察活动前,先给予“观察两种电路中的灯泡亮度,比较并分析造成灯泡亮度不同的原因,并通过讨论得出合理的结论”这一明确的观察目标,让学生在观察过程中有明确的任务驱动,使其观察的目的性更加明确(突出了比较分析的观察成分),这种任务驱动下的讨论也就更有思考性和挑战性。当学生得出“灯泡亮度与灯丝的长度和粗细存在关系”时,再追问“怎样的灯丝更亮?原因是什么?”其设问便隐含着学生观察目标指向的引导,有利于学生通过主动观察并获得结论,这不但有利于学生观察兴趣的培养,也有利于相关内容的理解记忆。
3.问题设计要基于学生的发散思维
发散思维与聚合思维相对,是指从一个目标出发,沿着各种不同的途径去思考,探求多种答案的思维。不少心理学家认为,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最主要特点,是测定创造力的主要标志之一。因此,课堂教学提问必须基于学生发散思维的基础。
在上例的“探究导线性质与导电性关系的实验”中,学生通常用同一装置进行实验,然后根据灯泡的亮度说明哪一种导线的导电性好(电阻小)。若在学生实验前设问:若用该装置验证铜、铁、铅笔芯等的电阻大小时,最好如何选择材料的先后次序进行实验?为何要这样选择?或在学生完成该实验后,教师可能会发现不同学生选择材料的次序是不同的,此时教师可以质疑“若同一装置先观察铜的导电性后观察铅笔芯的导电性,结果发现前者灯泡较后者亮,是否就可得出铜的电阻比铅笔芯的电阻小的结论?为什么?”设计这样的问题可让学生发现,电源实际上也是一个变量因素,因为随着实验的进行,电源电量是要逐渐消耗的。因此,当教师问“有什么办法可以解决这一设计缺陷”时,学生自然会想到调换材料的先后次序重复实验即可解决这一问题。
当然,问题设计的优化方法不仅仅局限于上述三种,只要我们善于不断总结教学经验,不断学习教育科学理论,就会不断优化设问的方法,从而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关键词:初中历史;问题式教学法;问题意识;学习兴趣;创新能力问题式教学法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一线索贯穿于教学的始终。问题教学法的应用,可以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课堂气氛比较活跃。在问题的指引下,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得到了有效提高,学习兴趣高涨,教学得以顺利进行,教学效果也得到了很好的提高。
爱因斯坦说:“问题的提出往往比解决问题更重要。”问题式教学法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能有效的活跃课堂气氛,引导学生主动质疑、主动思考,开发学生的潜能,促进他们主动学习,进而达到事半功倍的课堂教学效果。那么,如何在初中历史课堂中使用问题式教学法呢?我认为应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问题意识
在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的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合理的方式,为学生精心设计问题情境,让学生学会如何提出问题,让学生敢于去质疑问题,并且能用自己的办法去解决问题,实现对知识的主动选择和探索。实践证明,优秀的问题情境,对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激发学生主动思考的兴趣,加强师生之间的合作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在问题情境里面,教师的主导作用得到了很好的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也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学生学到的知识也更多、更快、更好。
例如,在教学《》一课时,教师在课堂中提出这样的问题,产生的原因是什么?都有哪些方面的改革?为什么会失败?对中国的历史产生了哪些影响。通过这样一系列问题,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激发他们探索的欲望,使他们的注意力集中到学习中来,使课堂教学得以顺利进行,教学效果也达到了预期。
二、设置问题悬疑,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历史课产生了兴趣,他们才会积极主动地去追求与探索,成为他们学习的内在动力。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对课堂内容的设计。传统课堂教学中,“一言堂”“满堂灌”的教学方式,不但不利于学生兴趣的培养,还在很大程度上抹杀了学生对课程的兴趣。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巧妙地设置问题悬疑,以此来诱发学生的好奇心,对教学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例如,在学习《三国鼎立》一课时,我们可以在课堂开始先给学生设置如下问题:你们知道喝断当阳桥的是谁吗?你们知道七擒七纵的故事吗?你们知道跃马檀溪的故事吗?通过这一系列关于三国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在课堂教学中更加专心地听讲,积极地思考,带着问题去学习。
三、开展问题式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所谓问题式研究性学习,即在教学过程的进行、教学活动的展开,紧紧围绕着探究的问题而展开,让学生带着课题问题“收集资料”等一系列活动中,培养获取和处理信息,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历史等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总之,问题教学法是一种启发式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可以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也可以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可以有效地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历史课堂教学中去。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合理地使用问题教学法,是促进教学的有效手段,是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发展的有效方式,是体现教育本质的极为有效的手段。
【关键词】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运用研究
问题教学法作为研究型教学的一种重要方式,是指教师通过设计一些合理的问题,创设适当的情境,来引导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一种教学方法。问题教学法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客观要求,是适应中学历史教学改革的必然之举。因其侧重启迪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证明,问题教学法对于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是十分有效的。
那么,问题教学法的核心是什么?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该如何利用问题教学法开展教学呢?以下笔者将对此作一些粗浅的探讨。
一、设计问题,巧妙提问
问题的设置是进行问题教学法的基础,是学生接触新知识的开端,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教师要学会巧妙的进行问题的设置,根据所讲知识,注重问题的设置不可与学生能力有太大的偏差。同时,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参与到问题的设计环节中来,问题的设计可以在学生原有的认知能力上有所提高。在进行提问时,对于开放性与发散性较强的问题,允许学生依自己的个性提出见解,不应当有所谓的标准答案。教师应该明确,提出问题不是主要的目的,核心在于通过学生的问题思考,来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认知水平。
为了让学生能够对学习的知识有更好的掌握,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应当提出符合初中学生的认知水平的问题,如果问题过于复杂,学生很有可能在学习的开始就畏难而退,不利于学生后面更深层次的学习;同样问题若过于简单,很难激发学生的思考兴趣和能力。设计问题、提出问题是为了让学生在掌握了基础知识后,对更深层次的历史问题和知识进行思考,提高能力。所以教师应该明确,问题教学法的核心在于如何设计问题,提出问题。笔者认为,一方面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应讲究问题的层次性,由易到难,层层递进,让学生在一个体系化的学习中逐步掌握历史知识,以达到教学目的;另一方面,教师在问题教学法中要注重知识点的体系化学习。历史考查点较为零散,学生不易记忆,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将一些细碎知识点连成线,便于学生对整体的历史进程有更深度的认知。例如,当讲到中日《》的签订时,教师可以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台湾岛为什么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领土呢?”从这个问题出发,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台湾知识进行一个整体的梳理,可以从三国时期一直到大清,这样一个系统的整理,将分散的知识点构成了知识链,不仅学生对《》的知识有了深刻的印象,对于整个也有了更系统的认识。这样连成体系的学习法有助于学生认知能力的提高。
二、课堂评价,鼓舞学生
问题教学法中强调提问的重要性,让学生养成擅于提问、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十分必要的。但良好的问题意识不是与生俱来的,需要后天的激发和培养。如今初中学生的问题意识较为薄弱,通常不敢或者不愿提问,也有的学生觉得没有什么问题,甚至根本不懂得如何提出问题,这样不利于学生创新性思维的发展,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为了解决这种现状,教师在历史教学过程中,要着重地去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可以充分利用课堂评价,来鼓舞学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伟大科学家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我国学者也向来提倡“学贵有疑”,这些都说明了在学习中,要经常思考,带着疑问去学习,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训练自己的创新性思维。教师在教学中要起到引导性作用,鼓舞学生敢于、善于根据学习内容提出自己的问题,说出不同的见解和看法。初中阶段的学生由于学习知识尚浅,认知能力有限,提出的问题、看法可能不尽如人意,这时候教师不能够去指责批判错误的答案,而应该去理解并正确指导学生的回答。同时,也要教导学生养成礼貌倾听的习惯,包容理解他人的不同见解,与他人进行合作学习。
三、营造民主、和谐、积极的学习氛围
问题教学法的良好实施,需要一个民主、和谐、积极的课堂环境。随着新课程的改革,“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已深深的贯彻到课堂教学中来。初中历史课堂上,也需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引发学生的主动学习热情。问题教学法强调教师在考虑到各个环节的因素提出问题的同时,注重学生在课堂上的反应和互动情况。
一个民主的、和谐的、积极的课堂,除了教师设问、学生来答的形式外,教师也可以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相互提问解答或者采取辩论的方式等。如在讲到《拿破仑的文韬武略》这节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分组,围绕着拿破仑的功与过问题进行辩论,相互提出不同的问题,进行不同的解答。教师根据课堂教学内容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课堂效率。
【参考文献】
[1]时湘云,中学历史活动课设计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4年
[2]常慧娟,在初中历史课程中实施促进学生发展的平日评价[D];辽宁师范大学;2004年
一、初中历史教学有效性较低的影响因素
1.初中生历史学习的兴趣不高
历史学科在现阶段的初中教学中,学生普遍缺乏对其应有的重视,究其原因,初中生一般认为认为历史学科相对于数学、物理、化学等理科来说是次要的学科,因此,对历史学科的学习缺乏应有的重视,大部分学生对历史教学表现得较为消极,学习历史知识的兴趣不浓,学习的热情不高,历史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不强,教学效率相对低下,难以满足初中历史教学的现实需要。在课堂学习中许多学生只是抱着应付的态度,上课的注意力不集中,对于历史教学活动的参与度不高,这样的教学状况极大地影响了初中历史高效课堂的实施。
2.教学的方式相对陈旧
现阶段的初中历史教学依然沿用着灌输式的教学方式,教师的机械讲述是课堂教学的主要活动方式,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人,学生处于被动的学习中,课堂教学的气氛压抑沉闷,难以满足学生学习的需要,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没有得到应有的发挥,这种相对陈旧的教学方式是初中历史高效课堂实施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
二、初中历史高效课堂实施的策略
1.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
在以往的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都缺乏对良好教学情境的创设,这样的教学不是学生欢迎的初中历史教学,相反,如果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创设与学生生活实际及现实需要紧密联系的良好教学情境(如以带领同学们参观历史博物馆的方式创设情境),可以极大地激发起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以此促进初中高效课堂的有效实施。
2.以教师素质的提升促进高效课堂的实施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能否实现高效课堂,很大的因素取决于教师的素质是怎样的,教师的知识面比较窄,缺乏渊博的历史知识,以及缺少必要的教学能力与先进的教学理念,就难以胜任初中历史教学。因此,加强教师的培训,促进教师素质的全面提升可以有效地促进初中历史高效课堂的实施。
初中历史高效课堂的实施对促进初中生历史学科素质的提升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现阶段的初中历史教学依然存在着教学低效的问题,因此,面对低效的问题,提出有效的高效课堂实施策略是非常必要的。
科学探究是学生参与式的学习活动,它既是学生的学习目标,又是一种重要教学方式,是使学生经历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过程,并对所提出的问题作进一步的探究实践,通过学生自己的体验,逐渐学会并掌握从日常生活、自然现象和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技巧。
一、创设各种物理情境,是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能力的关键
在新课的引入和课堂教学中,教师首先应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的生活经验、熟悉的事件或故事,创设各种物理情境,创造宽松和谐的科学探究氛围。这样的环境下,学生才会以愉悦的心情去思考或观察物理情境,从中发现与物理有关的问题,并敢于把这些问题提出来。
二、创设物理情境的尝试
1.以学生日常生活经验为前提,诱导提出问题
在凸透镜成像一节的教学中,我是先从学生在生活中对凸透镜的经验认识――“放大镜”开始,“从生活走向物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发现并提出问题。
师:凸透镜,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又把它叫做什么?
生:放大镜。
师:(紧接着)通过凸透镜看到的物体都是放大的吗?
生:是。
生:不是。
学生的回答不一,从而引起认知冲突,学生的求知欲大增。然后再在教师的帮助指导下,由学生自行提出问题,经过猜想、制定计划、探究实验并分析所得数据得出成像规律。
2.从学生认知规律出发,“以学生为本”提出问题
教师应根据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和思维水平,在探索物理规律的过程中设置一个个、一组组彼此相关、循序渐进的探索性问题,通过连续提问,诱导学生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在这种方式下,教师以问题为引子,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从而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
3.通过教师讲故事设置情境,诱导学生提出问题
如“在声音的产生和传播”一节的教学中,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声音是怎样传播的,我通过讲故事设置情景:贝多芬晚年耳聋后,他将音乐指挥棒的一端用牙咬住,另一端顶在钢琴上来“听”自己演奏的琴声。
三、“提出问题”后,教师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1.在课堂中要多用“鼓励性”评价语言
新课程要求教师的评价语言多样化,创设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尽可能地鼓励学生,避免出现挫伤学生积极性的行为和语言。
2.不要急于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
学生提出问题后,教师不要急于回答,而是先做一系列相关的演示实验或学生探究实验,让学生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相互讨论与交流,再由学生自己分析归纳出物理知识或规律。
3.教师应给予学生适时的引导
为了避免科学探究过程中的盲目性,教师在必要的时候,可给予学生方向性的指导,帮助学生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尽可能多地去发现和寻找与物理知识有密切联系的问题,减轻学生科学探究的压力和负担,增强科学探究的信心。
[关键词]小学科学初中地理衔接教师交流
[中图分类号]G633.5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6)340114
小学科学与初中地理有着密切的联系,但也存在教学与学习方式等方面的差异。通过做好小学科学与初中地理学科的衔接工作,更能体现科学教育的整体性,为学生进入初中后的地理学习做好铺垫。
一、初中地理与小学科学衔接中出现的问题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认为,儿童7至11岁处于具体运算阶段,11至16岁开始会类推,有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学生在中、小学阶段的认知能力是不同的,小学阶段学生大多依靠具体的、形象的事物认识、感知世界,进入初中后,学生逻辑、抽象思维逐渐加强。六、七年级处于认知发展过渡阶段,同时又处于小学升入初中的过渡阶段。在这个阶段,如果学科间的过渡出现脱节,很容易影响教学效果,尤其是自然科学类的小学科学、初中地理等课程。中、小学在教学方法上会有很大不同,小学科学由于其教育对象处于具体运算阶段,学生年龄小、注意力集中时间短等原因,在课堂上通常会采用问题探究式教学法、科学实验等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来不断吸引学生注意力,增加师生间的互动。初中地理教师多采用讲授式教学方法,训练与实践式教学方法如练习、实验、实习、社会实践、研究性学习等。大部分的初中教师认为造成小学科学与初中地理脱节的原因为教学方法上的差异。例如五年级科学《昼夜对动植物的影响》一课中学生从表象上知道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从图片上了解了林奈的花钟,却不明白为什么会有昼夜交替,根本原因必须等到学生升入初中后,学习了初中地理才能明白,小学科学与初中地理的衔接出现了明显的滞后性。
二、初中地理c小学科学教师交流的必要性及方法
做好初中地理与小学科学的有效衔接,最佳方法就是教师交流,初中地理教师深入小学科学课堂,熟悉小学科学课程性质与基本理念,掌握两者基本理念共通之处。
例如五年级科学《昼夜对动植物的影响》,本课主要内容是地球上所有生物的生活或多或少地受到了昼夜交替的影响,揭示植物、动物和人的生命活动具有一个“自己上发条”和“自己调节”的生物钟。本课主要有三部分:第一部分,探究昼夜对植物的影响,主要通过对一些资料的观察和分析来认识;第二部分,探究昼夜对动物的影响,让学生通过调查访问的方式了解昼间活动的动物和夜间活动的动物;第三部分,选择典型的夜间活动动物进行讨论,帮助学生理解动物适应昼还是夜的活动是由许多因素决定的,比如动物的身体构造、天敌活动的时间、食物来源等。学生们知道一些,可是有时他们并不明白生物的这些特点是由于昼夜交替而引起的。而昼夜交替的形成原因是初中地理中关于地球自转的内容涉及的。初中地理教师交流至小学科学课程,对于带着学生探究昼夜更替的成因以及对动植物的影响,十分有利。
初中地理教师交流至小学科学课程,随着新成员的加入,中小学教师之间能产生新的合作与竞争机制,小学科学教师可以学习外来的新知识与经验,初中地理交流教师也可以获得新的知识和经验,并展现自我,双方能够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成长。交流会激发教师们的工作干劲和潜能,给予他们充分展示自我的平台。
对于学生而言,教师交流可以让学生接受相对公平的教育,各种不同风格的、不同教学方法的教师会让学生们的视野更开阔,给学生提供不同的思维方式,使他们思考问题能够更全面,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升,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交流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渗透学科意识。小学科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包含了初中地理学科内容,在过渡期教学中开始向学生渗透地理学科意识,有助于学生在进入初中后尽快适应学科的分化,了解地理学科的学习内容,掌握学习方法,使学生尽快适应初中地理的学习。
其次,融合教学方法。小学科学和初中地理,由于其教学对象年龄上的差距,在教学方法上有很大差异。这导致学生在中、小学过渡过程中不能适应,从而产生教学的脱节现象。为了让学生尽快适应初中地理的教学方法,交流教师应改变教学方法,中、小互补,让学生逐步适应两个学段教学方法上的差异,同时两个学段取长补短,提高教学水平。
通过做好小学科学与初中地理学科教师的交流工作,能够使小学科学与初中地理学科更好地衔接,为学生进入初中后的学习做好铺垫,使小学科学向初中地理学科的过渡更自然、顺畅。
(一)受传统观念影响,历史学科地处边缘
目前,农村的初中还存在对历史学科不重视,从领导阶层管理到班主任的引导,都存在一定的认识问题,认为相比语数外这些主科来讲,历史是“边缘学科”。并且农村地区的大部分家长的教育观点相对保守、落后,因此他们与教师在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上存在很大的分歧,部分家长只重视孩子的成绩,忽视孩子的全面发展,“语数外”等占中考分数比重较大的科目自然受到重视,历史作为“小科”相对被忽视,这不仅给历史教师的教学带来很大的难度,也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历史教师在教学工作中的积极性。
(二)教师资源匮乏,专业素养相对不足
农村初中历史教师的起始学历普遍不高,而且大多又是非历史专业的毕业生,有些“半路出家”的初中历史教师因为对历史学科的认识相对不足,在专业素养和教学方法上都存在一定问题和偏见,缺乏历史科目的教学技巧,仅靠课堂上画重点,让学生死记硬背来完成教学任务,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学习历史的趣味性和积极性。由于农村地区很难吸引年轻人才,部分农村学校存在着教师老龄化的现象,尤其是像历史这种边缘化的“小科”,教师的老龄化就会导致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相对保守落后,阻碍历史教学的发展。
(三)农村学校硬件设施不足,缺少教学资源
农村初中因为资金条件的限制,在硬件设施上存在着很大的不足。部分农村学校甚至没有完善的图书馆和多媒体设施,相关的教辅资料也存在很大欠缺,这导致历史课堂上,教师仅凭一张嘴,一本教科书,画画条条框框来完成教学任务。这造成历史课呆板、生硬,学生没有听课的欲望,教师没有讲课的激情。
(四)教师科研活动参与较少,科研能力相对薄弱
历史教师只有掌握史学研究的最新动态与成果,才能及时充实历史教学的内容,使教学具有新颖性。而农村初中历史教师由于对历史专业人士的浅薄以及各方面条件的限制,很少关注历史学科的前沿动态。并且农村地区的初中历史教师也很少参与教科研活动,这使得农村地区初中历史教师科研能力薄弱,难以总结和探讨历史教学问题。
二、改善农村初中历史教育现状的对策
(一)认识并重视初中历史教育的价值
历史教育中的公民教育与其他学科公民教育的侧重点有所差异,它不是完全针对公民的知识的教育和公民技能的训练,而是注重公民意识的培养,从而提高公民的素质教育。尤其是初中学生正处于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时期,对他们进行历史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爱国主义价值观意义重大。要树立正确的历史价值观念,首先学校和教师要重视历史学科的教育,提高历史学科的地位,在对学生和家长进行渗透教育,对他们进行宣传,改变他们陈旧的观念,灌输学生全面协调发展的教育理念,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注重学生树立正确的公民意识和价值观。
(二)加大对农村基础教育的引导和资金投入
首先应大力引导、广泛提倡,在农村教师的工资和福利待遇上提供优惠政策,鼓励优秀的年轻历史教师到农村初中。其次,让学校有充足的资金来改善学校的硬件设施,以建设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学校要有文化的氛围,图书和相关教辅资料是必不可少的资源。新课改下,教师需要不断充实知识,增加文化底蕴,才能将历史课变成思维的盛宴。这就需要历史教师要有大量的阅读,如果教师自行解决购买图书的费用,这将增加他们的经济负担,挫伤他们阅读的积极性。因此需要对农村学校的图书馆和教辅资料上加大资金支援,以确保农村历史教师的教学和进修的基本硬件条件。
(三)推进继续教育,加强对农村历史教师的进修和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