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建筑工程管理体系

时间:2023-08-23 16:54:03

导语:在建筑工程管理体系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建筑工程管理体系

第1篇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体系;管理人员

1 对现代建筑工程管理体系进行管理的必要性

第一,有利于同其它生产或者经济领域相互交流和沟通。众所周知,不同的生产或经济领域具有很大的互补性。对我国当今的建筑工程管理体系实施现代化的管理,可以方便大范围地与其它生产或者经济领域进行合作,从而有利于整个国家社会经济发展。

第二,有利于解决当今建筑工程中存在的诸多管理问题[1]。由于当今建筑企业私营化起来越普遍以及企业自身的改制导致的管理机制被严重削弱,使得质量问题、违法违纪案件、管理混乱,工程事故以及鉴定不利等管理问题普遍出现,因此必须对现代的建筑工程管理体系加强管理,才能很好的解决这些问题。

2 加强现代建筑工程管理体系管理的措施和方法

2.1 加强进度管理体系、质量管理体系和建筑工程变更的体系中的管理

管理人员编制的进度计划要具体、合理,要对人员、天气、材料等影响施工过程的因素充分考虑[2]。对管理人员定期召开会议,使他们能够牢记各个施工阶段的施工计划与目标。进度款是建筑工程进度的重要保证,要充分做到使用合理、规划详细。以建筑工程的施工进度这个大局为重,对施工中出现的矛盾,要积极协调,对影响施工进度的原因要进行深入调查,及时解决,保证施工进度。

对所有管理人员,施工质量的管理都是其工作中最重要的部分。质量管理人员在主动与监理部门等积极配合的同时,采取切实有效的控制方法以及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和加强管理力度,可以大大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3]。管理人员要严格依据新的国家标准和规范为对施工作业进行监管,对施工中具有普遍性的问题要明确规定,对于随时发现的问题,要立刻采取纠正措施,同时编写质量控制书对出现的问题以及对策进行详细说明。对建筑工程变更的体系要严格控制[4]。

第一,既不能由个人的主观愿望对建筑结构布局、和装修等标准进行任意变更,也不能对建筑临时设备和材料进行随意变更,以避免造价失控的出现。第二,既定的施工时段内不要轻易更改施工方式,保证加班施工和签证用工的必要性,尽可能减少施工成本。第三,对于施工方面的管理,如果出现问题和矛盾需要变更签证,要先弄清楚是属于哪一方面的责任。

2.2 普及计算机技术,促进建筑工程管理体系效率的快速提升

现代建筑工程管理手段的实施与计算机密切相关。计算机技术的应用是现代建筑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对建筑工程的现代化管理、提高的管理水平的重要保证。自上世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建筑工程管理体系就工程质量、造价、工期和投资效益等方面吸收和创新了很多有效的现代管理技术和方法[5]。特别是随着计算机辅助管理和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很大程度促使当今国内外很多新颖的管理手段和想法快速与建筑企业的日常管理相融合。这在保证工程质量、改善投资效益、提高企业的管理技术水平等方面都发挥了十分有效、积极的作用。实践证明,计算机辅助管理能够促进建筑工程管理体系效率的快速提升。

与国外计算机水平发达的国家相比,计算机技术与应用在我国各个行业的普及率还相对较低[6]。建筑工程业也是如此。因此,无论管理人员还是工程技术人员都应当接受相关计算机知识的培训以及现代管理体系的理论知识的学习。建筑工程管理部门应当在职工技术培训、现代化管理知识普及等方面不断加强管理力度,以达到管理体系计算机应用水平的快速提高。整个建筑企业的业务人员都能够熟练的运用计算机办公,从而真正意义上实现管理现代化、工作规范化的要求。

2.3 在管理人员方面,要充分发挥监督、约束、竞争和激励等机制的作用

要保证监督、约束、竞争和激励等机制的不断创新[7]。对管理人员实施科学合理的管理,才能保证他们在整个现代管理体系中发挥关键作用。依据“公平、公正、公开”原则完善竞争机制,通过竞争补充管理体系的新鲜血液,引进优秀人才。在企业内部广泛使用竞争上岗的制度以充分激发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形成良好的工作作风,达到提高办事和工作效率的目的。以保证企业经济效益和工程质量的提高为目的建立全方位的监督机制。加强对管理、设备、材料和人工成本费用的控制,同时提高对机电设备与劳动的干预。在经营管理、施工生产、党政工作、后勤保障等方面制定有效的规章制度,建立有力的约束机制保证项目管理的平稳进行,保证管理工作能够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同时制定相应的奖惩制度,并严格认真执行,以保证管理工作的标准、规划。

3 总结

建筑工程管理体系的正确管理需要建筑工程使用和管理单位共同的正确的管理和使用,它要求我们在实际管理工作中必须做好建筑工程管理活动的每个具体环节。随着我国建筑行业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对建筑工程管理体系的管理也必然更加专业化,管理水平和工作质量的要求越来越苛刻。这就要求建筑企业要不断加强其内部的管理体系,以便能获得更多利润、降低生产成本、保证企业部门在市场中的竞争力。现代管理体系有着非常强的整合能力,如何做好现代建筑工程管理体系的管理工作,需要所有管理人员的共同努力。我们的建筑工程管理体系快速健康发展,人民群众才能够有一个放心安全的居住环境,我国的建筑事业就能够蒸蒸日上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文忠.建筑工程管理现状和改进[J].消费导刊,2008,(15).

[2]李宏.工程建筑施工管理创新略谈[J].才智,2008,(02).

[3]林知炎.工程施工组织与管理[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4.

[4]幻成虎.工程项目管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5]白思俊.现代项目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第2篇

关键词:现代建筑工程;管理体系;管理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科技在社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也应用到建筑工程管理体系,它的主要优势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1、有助于生产和经济领域之间相互交流随着现在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各行业之间的合作越来越紧密,也越来越多,在不同生产和经济范围内都可以相互补充、共同进步。所以我国在现阶段的建筑工程单位管理中使用先进技术和管理措施来提升工程单位的管理办法和技术,从而保证现代建筑工程管理的不断发展。在目前我国建筑工程建设管理中实现现代化管理,以便于实现在经济发展中各个行业之间的合作关系,提高国家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

2、有助于解决现阶段建筑工程存在的管理问题现在的建筑工程施工发展过程中,工程中各项施工技术和管理手段也随之有了一定的提升,使得建筑工程施工在发展的活动中对现如今建筑单位发生了相对应转变措施,削弱了目前建筑单位的私营化管理和单位自身的管理体系改革,这样就出现了很多工程质量不达标问题、没有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施工的问题、没有规范管理的问题、没有对工程事故进行提前预防等问题,要想真正地解决这些问题,就要切实加强对现代建筑工程管理体系的管理。

一、做好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工作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通过检验很难实现控制,所以,施工企业必须要认识工程质量管理工作是通过对施工人员、建筑材料控制以及施工机械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做好质量管理工作,要保证所有参与施工的工作人员都能够认识到施工质量对于整个建筑工程的重要性,从而提升整个建筑工程质量;还要对施工企业各项系统要求和标准进行管理,从而明确任何质量管理体系,保证施工项目管理人员能够对施工责任进行明确,用管理工作来弥补工程质量可能出现的缺憾。做好工程项目质量管理工作,还要不断提升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对他们开展业务技术培训和职业道德教育工作,从而促进工作人员的操作水平和施工管理工作水平的不断提升,建设出更多的高质量的工程。

二、做好工程施工成本管理工作

建筑工程成本管理工作包括工程人工费、工程用料费用的管理工作,运用科学成本管理工作对施工中的各种成本信息进行系统性、组织性和计划、核算、控制以及分析工作,保证把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的成本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建筑工程施工成本管理工作包括成本控制、成本计划、成本考核和成本核算工作,每一个管理环节都是互相作用、互相联系的,因此,要想做好建筑工程管理工作,必须要把不同的环节当作统一的整体来进行考虑。

三、强化协调管理工程施工

往往需要多名管理人员进行管理,为了保证工程顺利进行和满足工期要求,管理人员要强化协调管理,工程技术协调和工程管理协调,通过有效的协调方法和途径,控制管理内容和成本,管理人员要认真进行图纸会审,掌握图纸施工内容,及时沟通,各自负责的管理任务要彼此联系,存在问题共同解决,建立职能分工和协作流程图制定,只有管理人员相互协调管理,才能使工程正确的、有效的、顺利的进行,才能有效控制施工中的成本利益、安全生产、质量控制、施工进度管理。

四、加强工程现场的安全管理

“以人为本”是我国基本国策之一,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对于人身安全的保障更显得尤为重要,工程专业技术人员和一线施工人员在上岗前一定要进行岗前培训,进行安全思想意识强化教育,强调生命重于一切的基本理念,在进入现场的时候,一定要佩戴安全帽,特殊工种需要穿安全防护服,如此管制并不是小题大做,而是对生命的尊重,对人的价值的珍惜,同时也有利于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保证工程施工期限不被延误。

五、加强企业管理意识的建立

施工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的管理意识决定着整个管理体系是否具备管理潜能,关系到企业在管理层面是否能够健康发展,直接影响到企业内部工作的有序进行。种种迹象表明对工程企业内部高管进行思想意识培训是必要的,定期的强化其管理心态,逐渐的是外在的督促变成管理工作的原动力,将现代化科学技术手段有目的的应用与整个管理机制当中,减轻管理人员负担,充分发挥管理体制效力。

六、完善工程管理体系

完善工程管理体系主要应该从两方面着手,首先,要把既定的或者已有的工程管理条目应用类似的施工管理当中,在使用中根据实际问题向上级主管部门进行报告,经过认真的比对分析,改进管理方法。将相关法律法规落实到施工过程当中也是必要的,这样不但可以起到限制和督促的作用,还可以使工程企业管理制度能够切实得到进步和发展;另外可以从施工项目的自身状况,施工流程以及工艺特点进行工程管理,努力在每个环节做好把关工作,使管理工作及时到位,并且做好管理记录,形成详细文件资料,为企业今后的发展提供有力管理依据。

七、定期对施工人员展开技能培训

施工人员的技能培训在建筑工程管理中占据重要位置。建筑工程施工的主体是人,建筑工程管理水平根本上来说是由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的自身素质决定,因此实现定期对施工人员展开技能培训,提升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的素质就成了必要措施。针对施工人员的培训,在管理过程中重点是要做好技能培训和法律法规培训。针对建筑工程本身的施工难点来进行专业的地技能培训,要通过培训来不断提升施工人员的自身素质,从而保证建筑工程顺利施工。针对建筑工程管理人员的培训重点是要进行管理方式,管理制度等展开专业性培训。要保证建筑工程管理人员能够运用先进的管理理念和专业的管理手段来进行高水平的管理。在管理过程中需要结合工程的实际特点定期开展培训。

八、建立良好的施工管理记录制度

良好的施工记录制度不仅能够提升管理工作人员的警觉性,在进行项目施工时,把相关问题优先解决,从而减少处理建筑工程事故的费用和精力,良好的记录制度不仅能够提升施工现场和建筑工程管理部门的沟通水平,还能够让现场管理工作人员对实际状况进行定期分析,做好相关的记录工作,为编辑项目文件提供详实的历史资料。

综上所诉,施工企业为了在工程建设中能够获得目标成本利益,保证施工质量满足验收标准,在施工中采用有效的管理方法与途径,控制在施工中的人力资源管理、物资资源管理、成本管理,确保工程质量的同时,施工中不出现安全事故,强化建筑工程施工管理,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与途径,是施工企业获得最大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通过不断的管理和经验的积累,结合当代市场经济条件,运用更加先进的技术、工艺、管理模式,提升企业综合能力,为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掌握主动权。

参考文献

[1]李飞.论现代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管理[J].中国建筑金属结构,2013,08:131.

[2]吕晓珍,张蒙芽.浅析现代建筑工程管理体系的管理[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3,05:195-196.

第3篇

关键词:工程管理;管理体系;管理措施

1 对现代建筑工程管理体系进行管理的必要性

第一,有利于同其它生产或者经济领域相互交流和沟通。众所周知,不同的生产或经济领域具有很大的互补性。对我国当今的建筑工程管理体系实施现代化的管理,可以方便大范围地与其它生产或者经济领域进行合作,从而有利于整个国家社会经济发展。

第二,有利于解决当今建筑工程中存在的诸多管理问题。由于当今建筑企业私营化起来越普遍以及企业自身的改制导致的管理机制被严重削弱,使得质量问题、违法违纪案件、管理混乱,工程事故以及鉴定不利等管理问题普遍出现,因此必须对现代的建筑工程管理体系加强管理,才能很好的解决这些问题。

2 加强现代建筑工程管理体系管理的措施和方法

2.1 加强进度管理体系、质量管理体系和建筑工程变更的体系中的管理

管理人员编制的进度计划要具体、合理,要对人员、天气、材料等影响施工过程的因素充分考虑。对管理人员定期召开会议,使他们能够牢记各个施工阶段的施工计划与目标。进度款是建筑工程进度的重要保证,要充分做到使用合理、规划详细。以建筑工程的施工进度这个大局为重,对施工中出现的矛盾,要积极协调,对影响施工进度的原因要进行深入调查,及时解决,保证施工进度。

对所有管理人员,施工质量的管理都是其工作中最重要的部分。质量管理人员在主动与监理部门等积极配合的同时,采取切实有效的控制方法以及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和加强管理力度,可以大大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人员要严格依据新的国家标准和规范为对施工作业进行监管,对施工中具有普遍性的问题要明确规定,对于随时发现的问题,要立刻采取纠正措施,同时编写质量控制书对出现的问题以及对策进行详细说明。对建筑工程变更的体系要严格控制

第一,既不能由个人的主观愿望对建筑结构布局、和装修等标准进行任意变更,也不能对建筑临时设备和材料进行随意变更,以避免造价失控的出现。第二,既定的施工时段内不要轻易更改施工方式,保证加班施工和签证用工的必要性,尽可能减少施工成本。第三,对于施工方面的管理,如果出现问题和矛盾需要变更签证,要先弄清楚是属于哪一方面的责任。

2.2 普及计算机技术,促进建筑工程管理体系效率的快速提升

现代建筑工程管理手段的实施与计算机密切相关。计算机技术的应用是现代建筑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对建筑工程的现代化管理、提高的管理水平的重要保证。自上世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建筑工程管理体系就工程质量、造价、工期和投资效益等方面吸收和创新了很多有效的现代管理技术和方法。特别是随着计算机辅助管理和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很大程度促使当今国内外很多新颖的管理手段和想法快速与建筑企业的日常管理相融合。这在保证工程质量、改善投资效益、提高企业的管理技术水平等方面都发挥了十分有效、积极的作用。实践证明,计算机辅助管理能够促进建筑工程管理体系效率的快速提升。

与国外计算机水平发达的国家相比,计算机技术与应用在我国各个行业的普及率还相对较低。建筑工程业也是如此。因此,无论管理人员还是工程技术人员都应当接受相关计算机知识的培训以及现代管理体系的理论知识的学习。建筑工程管理部门应当在职工技术培训、现代化管理知识普及等方面不断加强管理力度,以达到管理体系计算机应用水平的快速提高。整个建筑企业的业务人员都能够熟练的运用计算机办公,从而真正意义上实现管理现代化、工作规范化的要求。

2.3 在管理人员方面,要充分发挥监督、约束、竞争和激励等机制的作用

要保证监督、约束、竞争和激励等机制的不断创新。对管理人员实施科学合理的管理,才能保证他们在整个现代管理体系中发挥关键作用。依据“公平、公正、公开”原则完善竞争机制,通过竞争补充管理体系的新鲜血液,引进优秀人才。在企业内部广泛使用竞争上岗的制度以充分激发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形成良好的工作作风,达到提高办事和工作效率的目的。以保证企业经济效益和工程质量的提高为目的建立全方位的监督机制。加强对管理、设备、材料和人工成本费用的控制,同时提高对机电设备与劳动的干预。在经营管理、施工生产、党政工作、后勤保障等方面制定有效的规章制度,建立有力的约束机制保证项目管理的平稳进行,保证管理工作能够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同时制定相应的奖惩制度,并严格认真执行,以保证管理工作的标准、规划。

第4篇

摘 要 建筑行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很高的地位,建筑工程质量管理问题不容忽视,对工程质量进行科学的管理有助于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有利于我国国民经济的增长。本文分析了当前工程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构建建设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 建筑工程 质量管理体系 建立策略

建筑行业是我国的支柱产业,提高工程质量是提升工程项目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关键。工程建设质量关乎整个工程的效益和使用功能,与人民的生命财产息息相关,因此,必须加快构建工程质量管理体系的步伐。建筑企业要根据建筑物的实际功能,根据当地的环境及条件因素,构建科学合理的质量管理体系,完善相关的质量监督和检测机制,建立完善的质量控制机制,进而保障工程的效益和安全性。

一、构建工程质量管理体系的重要意义

建筑业是我国国民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我国经济的增长贡献了很大的力量,建筑企业必须要提高责任意识,加强对工程建设质量的管理和控制,进而保障工程的效益。建筑商与开发商是工程项目的主体,如果缺乏完善的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体系,那么工程项目从一开始就是危险的,缺乏系统的保障的。一旦建筑工程在施工阶段和交工后出现质量问题和安全问题,导致建筑企业或居民的巨大的生命及财产的损失,那么建筑企业和开发商的信誉会严重受损,企业形象毁于一旦,而且还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因此,必须构建完善的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体系。

其次,随着信息化的发展,工程质量管理体系要创新管理模式,要采用现代化的手段实现工程质量管理目标,提高质量管理的效率和效果。质量管理体系的构建有助于建筑企业的管理制度的建设,有利于企业文化的建立,有助于其承包更大型的建设项目,促进建筑企业的长远发展。

二、我国建筑企业在建筑施工质量管理中存在的普遍问题

(一)建筑所需的材料存在质量问题

由于部分工程项目任务较重,工期较短,很多建筑企业为了追求快速完工,对于工程建设需要的材料审核力度不大, 审核程序简化,导致很多不达标的建筑材料流入工程施工现场,偷工减料是影响工程质量的头号因素。

(二)管理及施工人员质量意识薄弱

部分建筑企业的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对于建设质量不够重视,责任意识淡薄,没有意识到质量才是企业的生命。而且质量控制与管理不够深入,浮皮潦草,停留在表面,质量管理过于形式化。

(三)质量管理体系不够完善

建筑行业目前没有建立起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很多制度有待建立,工程的技术标准、安全标准相对滞后。

三、构建工程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策略

(一)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我国要逐步完善关于建筑工程质量有关的法律法规,使工程质量管理工作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究。尽管一些部门已经出台了一些法律法规,但不够健全,一些条款对于实际的建设工程管理工作约束力较小,而且在执行时大打折扣,不利于工程质量的提高。建筑业是我国的支柱产业,对我国经济发挥着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相关法律法规的建立给工程质量的控制提供了依据和保护。

(二)建立一支高素质的项目管理团队

建筑企业要建立一支高效的管理团队,工程要设置项目经理人,全面负责工程的质量和安全等问题,项目经理人要提高质量意识和责任意识,高度重视工程质量的管理。建筑企业要定期做好员工培训和教育工作,不仅要对管理人员,还要对施工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确保其对工程质量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人是工程质量的管理者,要建立“以人为核心”的工程施工理念,调动全员的积极性,树立“质量第一”的工程管理观念,保证各工序顺利进行,进而保证工程的质量达到预期的要求。

(三)强化安全意识

安全问题与质量问题是建筑工程项目中最重要的两大部分,建筑企业要高度重视这两项工作。安全是质量的前提,质量与安全是密闭可分、相互影响的。建筑工程管理部门要建立严格的规章制度,建立现场安全管理机制,提高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对施工现场进行严格管理、要求施工人员佩戴防护措施、做好施工机械的管理、做好现场水电使用的控制等,避免出现安全事故,导致工程质量出现问题,进而给工程带来损失。

(四)加强建筑施工过程管理

建筑工程是一项系统的、综合的项目,建筑企业要加强对工程的全过程的管理,要采用动态化的管理手段。首先要做好工程技术交底工作,根据已经制定的技术交底制度,指派专人按照有规范向施工队做好施工标准流程、操作规范、注意事项等交底工作。其次,要对工程的重点部位、关键核心技术及特殊施工工艺制订配套的说明书,按照施工特点设置质量管理部位,加对人、财、物的管控。再次,严格执行样板制度,做好样板间的施工,经过审核后方可大面积开工。

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体系的构建是提高工程项目效益的关键,建筑企业要从完善法律法规、强化人员管理、提高安全意识、加强过程管理等方面做好质量的控制与管理工作,进而保证工程顺利进行,推动建筑企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第5篇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存在问题;措施

中图分类号:TL372+.3 文献标识码:A

1、建筑工程管理重要的意义

1.1 有助于降低建筑企业的成本

研究建筑工程管理有助于降低建筑企业的成本,减少人力、物力的浪费,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每一个建筑企业都要经历承包工程,经过投标报价,中标成交后签定合同,然后根据工程的工艺、性质的特点和规模的大小,与建筑企业自身的技术水平、工艺装备及施工能力充分结合,最大限度上实现对动能的调动,完善和修改施工组织设计,选择最合理、最科学、最经济的施工方案,合理安排施工中的每个阶段,在组织上强化管理,可以减少成本的支出。

1.2 工程质量、安全的保证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要严格按国家安全生产行业标准和操作规程组织施工,加强监督、检查,及时发现事故隐患、问题,并及时排除。加强安全管理,减少事故的发生概率,也是减少不必要成本支出的有效方法。为此,建筑企业要不断提升操作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对工程质量严格执行检查及验收制度。同时,要按照设计图纸进行施工,防止诸如垫层加厚、基础挖深等现象的出现,减少不必要的人力和物力浪费。

1.3 建筑行业发展的需要

目前,随着经济与科技的发展,建筑行业既有很大的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着一些困难和问题。建筑工程行业要实现高效、稳定发展,需要进一步完善建筑工程管理制度。在实际的建筑施工中,建筑工程管理应该针对问题找出有效的方法,不断进行改进和完善。施工企业要始终把眼光放在不断发展和变化的环境,采用科学的管理理念。随着社会的不断向前发展,在建筑工程管理工作中还会出现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建筑工程管理工作还要时刻抓紧、改进,从而解决新出现的问题,最终保证管理制度的完善和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

2、建筑工程管理中出现的问题

建筑工程管理是整个建筑过程中重要部分,只有建立健全的建筑工程管理体系,解决工程管理中出现的问题,才能保证工程的顺利实施。

2.1 我国建筑工程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不完善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是我国比较全面的一套法律法规,它将我国多年来对于国外先进的建筑工程管理方法和模式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总结,并将其建筑工程管理体制进行了大力的推广,这对于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具有非常现实的指导意义。后来又相继颁布了一系列的与建筑工程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但是和国外先进的建筑工程管理水平相比,仍然存在着落后性和局限性的缺点。

2.2传统的分包工程管理模式 在中国市场经济和科学技术日益提高的现代化城市中,在建筑工程事业中有很多建筑工程企业任然采用传统的分包建筑工程管理模式。这种管理模式在建筑工程中无法清晰的确定各方的具体工作职责和管理范围,很容易在工程建筑中混乱的现象。正是因为在工程管理中分工不明,程序模糊,使得各部门不能有效的进行协调和配合,严重阻碍了正常的工程管理秩序,无形之中加大了对工程管理的难度,同时也对正常施工造成不便的影响,从而影响整个工程建筑的进程。

2.3工程监督体制不健全

建筑工程管理最重要的就是制定出完善的管理制度,确保工程项目保质保量的完成。那么,工程监督体制就是建筑工程管理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工程监督体制是保证建筑工程项目顺利实施和完成的重要制度。然而,由于在工程建筑过程中缺乏对整个工程的监督管理,导致建筑企业遭受巨大的损失。工程监督体制不健全,使得在工程施工过程中缺乏对施工人员的监管,忽视工程质量,出现偷工减料的现象。工程监督部门即便存在,往往也是形同虚设,无人负责。所以,建筑工程管理体制必须要完善,避免上述问题的发生,确保整个工程的质量。

2.4工程成本过高

对建筑工程企业来说,有效的控制建筑工程成本使企业获得巨大的利润空间是建筑企业的最终目标。这是每一个建筑企业的共同意图,但是,当建筑工程实施时,由于没有指定完善的工程管理体系,出现很多漏洞,使得企业没有指定明确的成本管理方案,导致资金运用不清,资金支出过多,成本费用过高。严重影响了建筑企业对建筑工程的正常运作和规划。

解决我国建筑工程管理策略

3.1提高从业人员素质

施工企业人员有决策层、管理层和作业层等三个层面。人员的素质涵盖参与施工活动的人群的决策能力、管理能力、经营能力、控制能力、作业能力及道德品质等诸多方面。无论是决策、管理者还是技术操作者,都应该是行家。

3.2完善法律法规建设并提升部门项目管理执行能力

应该提高整体监督队伍的素质,确保监督工作及时有效、公平公正的进行。因此,为了提高监督队伍的执行能力,对于质量管理的学习相关质量监督机构不能松懈怠慢。此外,也应该不断的丰富和完善质量监督手段,增加监测设备,提升监督工作的现代化程度,使得监督工作的科技含量不断进步。市场运行的规则从建设市场的整体来看还不够完善。

常出现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由于建设市场的混乱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工程质量受到危害。因此,政府对运行规则必须不断完善,并真正落实这些规则。以法律法规为依据,加强对建设单位施工质量的监督,重点加强对执行工程建设程序的监督。特别是要严格的监督和管理质量监督手续、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施工许可证办理及竣工验收。

3.3完善工程管理体制

管理体制是保证工程有效开展的保证,是实、施有效管理的活动主题。对于管理体制的完善,应从领导力和团队入手,首先要完善领导负责制,根据组织章程,明确划分任务以及责任权限,及时对下属完善情况进行监督,当发现问题是督促其予以实施整改;其次要有一支高效、科学的工程管理队伍。在项目刚开始阶段,就要选择一支团结协作的项目团队,其中包括项目经理的相关领导及成员。树立全新的管理理念,向管理要工期、要进度,保证预期目标按时完成;其次,在进度计划的基础上,应制定其他的计划。进度管理的重要工作就是进度计划,计划的好坏与后期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密切相关。

3.4严格工程材料的采购使用

材料的质量是工程质量的基础。采购和使用的工程材料质量必须符合标准规定。对进入现场的工程材料和设备实行多方位检查,必须有产品合格证或质量保证书,并应符合设计规定要求,需复试检测的材料必须经复试合格才能使用,使用进口的工程材料必须符合我国相应的质量标准,并持有商检部门签发的商检合格证书。同时,还十分注重设计、施工过程对材料、构配件、半成品的合理选用,保证不混用。

3.5强化工程质量监理

质量管理贯穿于工程建设的全过程。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主要是对施工生产各个环节或中间产品进行全过程的监督、检查与验收,其质量控制程序和内容随着施工的不同阶段变化而变化。不论施工准备阶段、施工阶段还是工程保修阶段,质量监理单位都应按照有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技术规范及合同规定的要求,认真覆行监理职责,不能有丝毫的懈怠和马虎。对不合格的工序坚决返工。

4、结束语

建筑工程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点工程,工程质量的好坏不仅影响到人们的正常生活和社会的稳定,同时也影响我国建筑行业的未来发展,因此必须要加强建筑工程管理。特别是近年来建筑工程事故的不断发生,使得人们对建筑工程管理工作的认识不断深化,以加强建筑工程管理来促进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参考文献

[1] 孙占军,马厚民.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丛书选编[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第6篇

【关键词】建筑工程 造价管理 动态管理 管理体系 存在问题 改善方法 造价

中图分类号:TU723.3 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近几年来,我国经济得到飞速发展,许多地方大兴土木,开展城市建设。建筑工程在近些年得到较大发展。随着建设规模的逐步扩大,施工越来越复杂,管理难度也越来越大。在工程管理中,造价管理是通过对施工过程中所发生的各项费用进行管理和控制,在确保施工质量的情况下,最大程度的发挥投资的最大效益。由于在建筑工程建设过程中,施工工期长,受外界环境影响较大,为了提高造价管理的准确度,需要对施工全过程实施动态管理。

二.建筑工程造价动态管理概述。

建筑工程造价是指在建筑工程建设过程中所花费的各项费用,包括从建筑工程筹建到建筑工程竣工验收过程中所消耗的全部费用,由建筑工程建设需要所产生的安装建筑工程费、设备购置费用、建筑工程建设费用、材料费用、其他建设费用及预备费用及税金等组成。建筑工程的造价管理是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过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对建筑工程来说,通过对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和控制,能有效降低建筑工程的建设造价费用,同时能用最少的花费,取得最大程度的工程建设质量,正可谓一举多得。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主要目的是要实现对建筑工程项目整体费用的有效控制,在施工过程中,经常受到较多外界因素的影响,出现概预算超估算、预算超概预算、决算超预算等超出建筑工程造价预算,影响建筑工程成本的危险发生,严重影响了建筑工程造价控制效果和施工单位的经济效益。

建造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是对影响工程造价的各类动态因素采取计划、组织和协调等手段,实现对工程造价管理的目的。建筑工程造价动态因素主要是指影响工程造价变动的因素。对于基础建设工程来说,造价变动因素包括量变因素、价变因素及定额取费的变动因素。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就是对造成实行全过程跟踪管理和预测管理的方法。

从1994年开始,我国建筑业开始学习外国先进建筑经验,同时引入了竞争机制,在建筑工程中实行招投标承包。竞争机制的引进结束了计划经济体制下工程分配的居面,成为我国当前建设石材中确定工程建设任务的主要方式。近几年来,我国建筑工程造价确定及控制工作主要集中在工程招投标阶段和工程建设实施阶段,通过实行公开招投标,提高了施工单位的竞争能力,同时在确保工程质量的前提下,降低了工程造价。建筑工程建设实施过程中,造价管理将合同承包价作为控制目标,结合工程合同中所约定的工作内容,处理好工程质量、施工进度及造成造价三者的关系,合理编制施工组织设计,选择保质保量的施工材料,有效的施工全过程的造价实行动态管理。

三.建筑工程造价动态管理体系存在的问题。

1.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存在问题。

(1)建筑工程造价的形成缺乏市场机制。

我国建筑行业的招投标制度虽然在建立市场价格机制上作出了一定的贡献,但由于建筑工程的招投标是建立在计划价格的基础之上的,在较大程度上限制了建筑工程施工单位的报价自主性,因此目前的市场价格机制不算完全意义上的市场价格机制。在许多地区,由于政府部门未转变职能,存在行业保护和地方保护,加上在招投标过程中信息不充分等因素,导致建筑市场的透明度较差,在实际招投标过程中,缺乏真正的公平竞争性,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工程造价形成的合理性。

(2)价格体系和建筑工程行业资源分配脱节。

在我国的建筑市场中,供给能力总量一直大于投资总额对市场的需求,行业指导价格呈下调趋势。实际上建筑产品的价格中,历史欠账较多,机械费、人工费等远远低于消耗,导致在价格形成后,经常出现上调的局面。我国工程价格机制都是通过定额配价,将工程价格长期固化在定额之中。工程价格的管理机制无法达到价值规律自发调节市场的供求关系的目标。定额水平较高,虽然保护了部分国有大中型施工单位,但由于在工程价格中存在较大获利空间,加上新供给不断扩大,最终加剧了建筑市场的膨胀,形成了无序竞争。

2.建筑工程造价动态管理存在的问题。

建筑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运作发展而发展的,也就意味着建筑工程价格会脱离现行体制模式下政府的定价管理。建筑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要求对建筑工程项目的全过程进行全方位、系统、全面的科学有效管理,管理内容主要包括改革现有的计价方式,根据工程施工分阶段对造成进行控制,从影响工程造价的各个方面进行有效管理。建筑工程造价动态管理所存在的问题表现在:

(1)主动控制价格意识不强。

主要表现为工程项目事先很少主动控制,而在事后的被动控制较多。在实际管理中,重视竣工结算,忽略了施工图预算。对施工图的预算缺乏科学的审定方案和相关报批程序,无法发挥工程造价承上启下的作用。

(2)造价动态管理的基础工作较为薄弱。

主要表现为: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投资预算有失科学性,有相关指标,但是无法满足工作需要;编制初步设计时对总概算所需要的概算定额及相关指标虽然有相关规定,但来源不畅通;工程设备、材料价格信息系统不健全,无法定期发表材料价格指数;缺失民用建筑概算指标的地方指导规定。

四.提高建筑工程造价动态管理的相关措施。

1.提高设计阶段的投资动态管理水平。

建筑工程设计阶段对工程投资的控制目标一般都采用可行性研究的投资估算作为设计估算的控制目标。此阶段动态控制时要处理好计算和经济的对立统一关系,要将价值工程理论运用到实际的设计思路中,采用技术经济分析方法,将施工技术和经济相结合,根据工程项目的经济效果,来设计不同的施工方案。分析施工方案的经济指标,从中选择最佳经济效果的设计方案。

2.提高工施工阶段的造价动态管理能力。

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影响工程造价的因素主要包括工期要素、质量要素和造价要素。此阶段中三个要素相互影响,相互转化。在建筑工程实施过程中,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主要任务是要对材料的价格进行控制。市场经济体制下,建筑材料具有多渠道、多品种。市面上鱼龙混杂,价格差异较多,造价管理中要密切关注市场价格变化,了解市场行情,掌握材料信息。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控制项目的内容变更和工程变更。由于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引起变更的因素较多,如出现工程地质变化、业主原因或设计变更等,都容易造成工程造价发生变化。造价的动态管理,也需要对工程变更进行追溯管理,对因工程变更而发生的费用进行管理和控制。施工工程中,要做好隐蔽工程和现场签证的管理,避免造成结算时误差较多,影响工程造价控制。

五.结束语:

动态管理的最终目的在于要保证工程造价符合预算要求,程造价的动态管理涉及内容较广,影响因素较多,管理过程中需要系统全面的进行分析,列出影响因素,并针对影响因素进行控制,通过有效实施控制,才能达到对工程投资控制和造价管理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孙晓东 建筑工程造价动态管理体系问题研究 [期刊论文] 《科技创新导报》 -2011年21期

[2]马忠苗 建筑工程造价动态管理体系问题的几点研究 [期刊论文] 《中国科技财富》 -2010年10期

[3]陆跃峰 钱云艳 对建筑工程造价动态管理的研究 [期刊论文] 《城市建设》 -2013年4期

[4]方娜妮 实现工程造价动态管理之我见 [期刊论文]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2年16期

第7篇

关键词:建筑工程技术管理;存在问题;加强措施

中图分类号:TU712文献标识码: A

引言:近年来,随着我国建筑行业“春天”的到来,建筑工程市场空前繁荣。同时,在科技进步的推动下,各种新型建筑工程技术不断推陈出新。但是,我国在建筑工程技术管理方面却没能跟上发展步伐。在工程技术管理上存在着缺乏完整性、从业人员素质有待提高、法律法规有盲点等相关问题,客观上阻碍了建筑行业的发展。笔者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对以上相关问题的出现进行了相关分析,并提供了相关解决意见。

1.我国建筑工程技术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1.1. 建筑工程技术管理体系缺乏完整性与统一性

现代化建筑工程的建设在我国的发展是非常快的,但由于发展时间短,起点也不高,因此本行业尚处于“稚嫩”阶段。同样,在建筑工程技术管理体系的建设方面,也是处在“摸着石头过河”的阶段。就目前来看,我国的建筑工程技术管理体系还很不完善。其具体表现为:首先是管理规章制度漏洞百出。由于我国在现代建筑工程建设能力尚处于比较低级的阶段,各项相关的规章制度基本上沿袭以往,在建筑工程建设行业快速发展的今天,这种规章制度已经越来越难适应新阶段的发展需要了;其次是管理标准缺乏统一性。从实际情况看,我国的建筑工程技术管理因地域之别分成了许许多多的小体系,各自使用不同的管理标准,互不通气,这使得建筑工程建设行业的跨地域发展面临重重困难;最后是管理手段参差不齐。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很多建筑工程施工单位均使用了信息化的管理手段,但仍旧有不少单位仍旧在使用传统的管理手段,使得建筑工程技术管理体系很难在行业内形成统一。

1.2.建筑工程技术管理人员的职业素质尚待提高

管理人员是整个建筑工程技术管理体系的核心,离开了这个核心,一切的管理工作便无从谈起。正是由于管理人员处在管理中心的地位,使得建筑工程技术管理工作的优劣直接与管理人员的职业素质挂钩。但我国的大部分建筑工程技术管理从业人员恰恰存在职业素质低下的问题。其原因就在于建筑行业发展过于迅速,使得整个管理队伍迅速膨胀,而社会培育出的合格管理人员供不应求,因此导致很多低素质的管理人员进入建筑工程技术管理队伍滥竽充数,造成了整个管理体系的低效化。与此同时,很多建筑工程施工单位在管理人员上岗之前并没有组织相关的技能培训,也没能在工作中为管理人员“加油充电”,从而使得管理队伍素质不仅没能有效提升,还出现了下滑趋势。

1.3. 建筑工程技术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建设滞后

法律法规是保证建筑工程技术管理有效性、合法性的外力保障,一旦这个外力存在“力不从心”的情况,就很可能导致整个管理体系的混乱。但不得不说,我国的建筑工程技术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同管理规章制度一样,也是很不完善。而且,在建筑工程建设行业大发展的当代,旧有的法律法规因时过境迁的原因,也难以适应新的阶段了。但是到目前为止,新的法律体系尚未形成,即出现了发展滞后的问题,造成了建筑工程技术管理工作面临日益增大的“失控”风险。

2.加强建筑工程技术管理的一些建议

建筑工程技术管理包括很多方面,如施工质量管理、施工技术人员管理等。在提高建筑工程技术管理工作水平时,需要从各个方面同时入手,多管齐下,方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2.1.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加强措施

施工质量是整个建筑工程的灵魂所在,也是整个建筑工程技术管理的核心工作内容。因此,着重对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进行加强非常重要。首先要加强施工原材料的管理。可以说,施工原材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工程的施工质量,在原材料的选购时,务必要严格遵守选购标准,科学的采购建材。同时,还要建立起一套完善的质量检验体系,对每一种建材进行严格的“体检”。除此之外,管理人员还要发挥好监管作用,杜绝劣质建材流向施工现场的途径;其次是严格管理施工技术。在现代建筑工程施工领域,各类施工技术种类繁多,不胜枚举,技术层次也参差不齐,各有短长。因此,管理人员务必要切合工程实际,选择合适的施工技术和施工方案,从而保证施工质量;再者是加强对施工工期的管理。如何编制最合理的施工工期方案,一直是市政工程管理人员工作的重点。在实际操作中,管理人员需要在充分了解工程特点的基础上进行编制,且要根据实际情况适时地进行调整,并监督贯彻落实。总之,施工质量管理工作的加强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管理人员万不可掉以轻心。

2.2.加强管理人员队伍建设

针对目前建筑工程技术管理队伍存在的素质低下问题,需要采用一系列的措施予以解决。首先,对目前在岗的管理人员进行再培训。建筑工程施工单位要根据现阶段管理工作的要求,开办一些有针对性的培训班,并强制对在岗人员进行再培训,培训后进行考核,不合格者一律不允许复岗;其次,对新招募的管理人员,一定要进行严格的岗前培训、并进行考核,只有拿到培训合格证才允许上岗;最后,由于建筑工程建设行业发展极为迅速,一些新的管理方法层出不穷,这就需要管理人员及时地进行“自我充电”,保证不落后。总而言之,加强管理人员队伍建设对提高整个管理体系的工作效率至关重要,因此建筑施工单位切不可等闲视之。

2.3.完善相关的管理体系与法律体系

鉴于国内建筑工程技术管理体系和相关法律体系的不完善,需要从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进行加强。内部方面,施工单位要将实际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修改意见及时反馈给国家有关部门,督促其尽快制定完善的行业标准。同时,各个地域之间也要加强沟与协调,尽快将五花八门的管理标准统一化。

2.4.应用信息化的管理手段

加强管理体系的信息化建设,是提高整个建筑工程技术管理水平极为有效的途径。因此,工程建设单位需要摒弃传统的管理手段,着重发展信息化的管理模式。首先,要加大信息化建设的投入,购置一些构建信息化管理体系的必要设备;其次是尽快培训一些专业人才,让信息化管理模式发挥出最大的功能。其原因在于传统的管理人员毕竟对信息化管理工作接触很少,且管理思想的转变也不是一朝一夕之功,这就需要引进具有信息化管理头脑的管理人员来实践这种全新的管理方法;最后,行业内部也要尽快制定出科学、完善的信息化管理标准,保证信息化管理模式的有序性与高效性。总而言之,完善信息化管理体系,是增强建筑工程技术管理效能的重要步骤。

3.结束语:除此之外,加强建筑工程技术管理还应当采取多样化、全方位的管理理念。也就是说,在开展建筑工程技术管理工作时,要从技术本身、技术编制、技术应用、技术施工与技术效果等方面全面进行管理,既要确保管理的高效性,也要保证管理的全面性,从而从根本上提高我国建筑工程技术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第8篇

随着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国家的实力越来越雄厚,伴随着很多我国增加了很多的公共建筑和民用建筑,建筑工程中操作复杂、涉及方面多、工期长、投资大,在施工过程中会出现很多问题,往往这些问题处理不好将会影响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工期,为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用到建筑工程管理,随着人们“高标准、高要求、高服务”等对建筑项目较高要求的出现,建筑工程管理也越来越重要。但目前我国的建筑工程管理中还存在着很多如建筑市场管理体系和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机制不完善等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我国建筑工程的质量,要想我国的建筑市场快速、全面的发展,就要解决这些问题。

关键词: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控制措施;管理机制

建筑工程包括公共建筑工程和民用建筑工程,公共建筑工程中包括道路建设、桥梁建设、学校建设、歌剧院建设等,民用建筑工程中包括民用住宅建设、办公楼建设等。这些建筑工程不但关乎国家经济的发展,影响市场经济及交通运输,也关乎公民平时的生活,影响居住环境、上班质量和生活情趣,对国家和个人均具有较大的影响意义,因此建筑工程的高质量要求格外重要,也将建筑工程管理推向了社会相关人士关注的视野。但我国目前的建筑工程管理尚不完善,许多问题还待改进,本文就这些建筑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做出简要分析,并提出几种可以解决相关问题的措施,希望相关施工企业能够择优采纳,在建筑施工过程中严格管理,提高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从而为促进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一、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机制不完善

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机制不完善是目前我国建筑工程管理中存在的最主要问题。在我国的建筑市场中常存在着重质量、轻安全的现象,建筑企业在对建筑项目进行招标时,常看重投标文件中对工程质量的描述和工程报价,往往忽视了工程的安全管理措施,而各投标企业也深深的抓住了建筑企业的这一心理,在进行投标时为了压低报价同时将安全管理部分的资金忽略,这一举动不但造成了建筑市场的恶意竞争,也使得施工中出现安全问题时没有多余的资金来调节,导致工程安全问题难以解决。

(二)建筑施工人员素质和技能不过关

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人员的素质和技能不过关也是建筑工程管理中存在的一大问题。随着我国建筑市场的日渐繁荣,对建筑施工所需要的施工人员也越来越多,接受过正规教育的建筑施工人才远远不能满足建筑市场的需求,但建筑市场扩展又必须有那么多人来维持,这就导致很多没有受过建筑知识普及跟技能培训的人员流入建筑市场。这些施工人员的自身素质不够高,对建筑施工的一些技能也不过关,往往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忽略了建筑施工的质量问题,认为能完工就行,同时一些具有高技术的工程这也施工人员也难以完成,对建筑施工造成了不好的影响[1]。

二、解决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管理中问题的措施

(一)统一思想,完善建筑市场管理机制

统一思想、完善工业与民用建筑市场管理机制是对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机制不完善问题的有效控制,能够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提高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管理的质量。统一思想指的是从事工业与民用建筑行业的建筑企业和施工企业在思想上要达成统一,在进行建筑项目的招标投标时一定要注意项目设计的安全管理制度,坚决杜绝为中标而忽略安全管理资金的恶意竞争行为,建筑企业不能为了减少投资而选择这样的施工企业。完善工业与民用建筑市场管理机制指的是政府相关部门要对施工安全问题做出统一的要求文件,对投标不采取安全管理的施工企业和采用这种投标文件的建筑企业要采取一定的惩罚措施,从根本上提高建筑行业人员对安全管理的重视程度。

(二)明确职责,加强施工人员的技术培训

明确职责、加强施工人员呢技术培训是对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人员素质和技能不过关问题的强有力解决措施,能够有效地控制建筑施工过程中的施工质量。对没有经过系统的建筑知识教学的施工人员们要在上岗前和上岗后分别开展不同的施工知识培训和施工技术技能培训,保证在施工过程中不断精进这些施工人员的施工专业知识和技术,提高细小工程施工的质量,从而进一步的推进整体建筑工程的质量,为建筑工程管理提供便利。同时在施工过程中要将施工任务细化、小化,做到责任到人、赏罚并重,让施工人员从心理上重视施工质量,为建筑工程的管理做好铺垫[2]。

(三)强化施工人员对施工作业安全教育的培训

强化施工人员对施工作业安全教育的培训能够从人的意识上提高施工人员对安全问题的重视,从而在施工作业中更加注意施工安全,并在培训过程中要普及出现安全事故的急救及逃生措施,让施工人员能够在事故发生的瞬间做出闭害措施,将危险降到最低。同时施工企业要为施工人员上意外伤害险,及在事故发生时承担一切医疗费用和之后的生活疗养费用,政府相关部门也要将施工企业的负责人及工程负责人记录在案,做到能够在事故发生的第一时间找到主要的责任人与事故承担者,为施工人员的安全做出全面的保障[3]。

三、结语

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中涉及的项目较多,影响其施工质量的因素也较多,如施工人员技术、施工材料质量等,对这些因素的合理控制及减小其影响程度成为了我国建筑工程管理中的重要问题。综上所述,我国建筑工程管理中还存在着诸如建筑市场管理机制和施工安全管理机制不完善、建筑施工人员素质和技能不过关、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人员的素质有待提高、建筑单位存在随意压缩工期现象等问题。但可以通过统一思想、完善建筑市场管理机制,明确职责、加强施工人员的技术培训,强化施工人员对施工作业安全教育的培训、加强工程管理的监督检查工作等措施来解决这些影响建筑工程质量的问题,从而保证各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推动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杜雨建.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控制措施[J].建筑与文化.2012(04):122-124.

[2]陈宇.浅谈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控制措施[J].现代装饰•理论.2013(02):86-88.

第9篇

关键词:建筑工程;分包管理;工程项目管理

中图分类号:F2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2)17-0155-03

1 建筑工程分包的概念及分类

建筑工程分包是指对建筑工程的总承包单位将其总承包的部分工程项目发包给其他的单位进行承包,并与其它承包单位签订分包合同的行为。根据《中国人民共和国建筑法》的相关规定:总承包单位只能将部分工程分包给具有相应资质条件的单位;分包必须取得建设单位的同意;分包的范围必须合法。同时,为了避免因分包单位再次分包而带来的偷工减料,工程质量缺陷和安全事故责任不清等现象,《中国人民共和国建筑法》规定了分包单位禁止将其承包的工程再次分包,也就是说,一个工程中只能进行一次分包,而不能进行层层

分包。

根据建筑市场中所面对的客户对象不同,总包商和分包商分别形成了建筑市场中的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一级市场的主体就是总包商,它们面对的直接对象就是建设单位;而二级市场的主体是分包商,他们直接面对的对象是总包商。二级市场中对分包做了如下划分:专业分包和劳务分包。专业分包商是以承包专项的工程为主,它包括专项工程的整体的施工活动。而劳务分包则是向总包商提供劳动资源为主,并不进行整体的技术承包。

2 我国建筑工程的特点

根据我国目前建筑工程发展的现状,总结出了我国建筑承包市场的特点:

2.1 复杂程度高

近年来,我国出现了许多高层、超高层和大体量的公共建筑,建筑的投资高,参与人数多,利益方也比较多,其对环境的影响和依赖都比较大。

2.2 不确定性大

建筑工程进行过程中,易受到来自外界的各种因素的影响,如天气、原材料供应、政府的政策法规及周边自然环境等。而来自项目内部的影响因素也不可忽视,与项目利益相关的单位如业主、监理、分包商、供应商等机构都会对建筑项目造成影响,导致项目的不确定性大。

2.3 目标明确

根据我国建筑近十几年来发展的进程来看,许多实力雄厚的大型施工企业都积累了相当的人才、技术与资金力量,在承接项目的能力上有了很大的提高,签订合同时,目标十分明确,实际执行起来,目标不会出现很大的偏差。

2.4 管理日趋专业化

建筑施工行业的发展根据我国经济的宏观调控政策发展相关联,我国的建筑行业将逐渐由粗放型发展转为专业化程度较高的可持续型发展。虽然由于我国建筑行业从事施工一线的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文化水平偏低,但这种转变的态势是不可逆转的。各施工单位也在不断地积蓄力量,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管理水平,从而创造良好的信誉和形象,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3 加强建筑工程分包管理的意义

我国建筑工程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细化行业分工和完善分包管理是增加企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是提高行业发展水平的必经之路。做好建筑工程的分包管理工作有两方面的意义:

第一,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说,建筑的分包有利于我国建筑行业的专业化发展,有利于我国建筑行业在国际上承揽更大规模的建筑工程项目,促进了我国建筑行业整体管理水平的发展,是适应社会化分工合作发展前提的必然要求。

第二,对于施工企业来说,分包使企业由低端走向高端、由粗放型转入专业化、集约型的建筑公司,增加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总包单位专注于项目管理,提高项目整体的把握能力和管理水平,而分包单位则专注于技术研究,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完善工作质量。

4 完善建筑工程分包管理体系的措施

4.1 健全和完善管理体系

各施工企业应设立专门的分包管理机构,以加强对分包团队的管理。在制订管理规章时,应将分包的管理统一纳入职权管理的范畴,明确各部门的职责任,将工作责任细化到各岗位,避免出现责任与权利不明确的现象。加强对分包施工过程的控制、安全生产培训以及日常生活管理和权益保障工作,为分包管理提供组织与制度上的保证,才能保证分包管理的规范化。

4.2 严格分包单位资质审查,加强准入制度管理

在面对水平良莠不齐的二级建筑市场时,选择资质达标、信誉可靠、实力雄厚的分包单位是许多总承包商的理想要求。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应在分包单位的准入程序上严格要求,达到精益求精。在筛选分包单位时,可从审批程序、招标程序和准入程序三方面做严格要求,按照国家有关的政策与法规开展筛选工作,同时,企业还应与分包商签订廉政合同,并请监察部门进行监督。

4.3 强化施工过程的监督与管理

为保证分包单位在施工过程中能履行合同承诺,做到保障质量、安全受控,维护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总包单位应建立科学严谨的管理控制体系,加强施工过程中的监管力度,保证工程的质量。总包单位应成立专门的质量安全管理部门,对项目的分包工程的施工质量及安全文明施工实行全面监控。加强对建筑工程中的分包管理,可以使建筑企业实现自我完善,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同时也是适应我国建筑市场发展的必然

要求。

5 我国建筑工程项目分包管理的发展趋势

伴随着我国的建筑市场逐渐壮大,终有一天将会在较大范围内参与国际性的大规模的建筑工程项目,此时,项目分包管理体系构建的重要性也更加突出。根据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特点,我国未来的项目分包管理将会呈现以下几个趋势:

5.1 专业化程度更高

随着建筑规模的不断增大,单独的总承包将面临更复杂的管理问题的挑战。而解决这一挑战最好的办法就是将工程进行分包。总承包商可以专注做分包商的技术与质量管理,而分包商则更专注于专业的施工技术控制。不同的分工将对总承包商和分包商提出更高、更专业的要求,不同的技术人员各司其职,共同发挥专业分工、团队合作的优势。

5.2 组织形式更加灵活

传统的总包与分包界限比较明显,未来的发展中,总包与分包的形式将再加灵活多变,根据项目的情况,分包不一定要以专业化公司的形式出现,也可以以临时性的工作团队来完成工作。在不同的项目中,总包与分包的角色可能互换,也可能人员互相融合,更利于人员的交流和技术的发展,合作双方的联系增多,双方都趋于寻求最佳的合作

模式。

5.3 管理将更规范化

总分与分包之间最重要的具有法律效力的合作文件就是分包合同,随着未来总包和分包的专业细分和专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所有的工作程序也将更加规范,合同也将再加严谨。

合同管理的地位将更重要,项目正式信息沟通会更规范,工作程序会更加规范和严格。

5.4 分包商授权度更高

总承包商可能会发展成专门为业主提供更好服务的面向客户型的公司,而专业承包商多少专业的技术公司出现,它将为业主和总承包商提供必要的信息咨询服务,总包商为了达到服务业主的目的,将会授予分包商更高的权力。善于自我管理的分包商将会更加受到欢迎。

6 结语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建筑业必将进一步发展壮大,我们面临着走向世界寻求商机的可能,同时,国内也必然会涌入大量的国外先进的建筑企业,这就必然会带来建筑市场上更为激烈的竞争。我们只有不断加强和完善我国建筑工程的分包管理体系,提高自身的专业化水平和管理能力,才能增加我们的竞争力,促进企业更好的发展,从而推动我国建筑行业与市场的发展迈向一个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 李益琛,李书星.建设工程项目分包管理的现状分析[J].中小企业管理地与科技(下旬刊),2009,(4).

相关期刊